中西文化差异之事物象征
中西方植物的文化差异

中西方植物的文化差异自然界中绚丽多彩的植物历来是文人墨客歌咏的对象。
自《诗经》与《楚辞》开拓了花卉入诗的先河,引花入诗、以花喻人、借花言志在我国便成为一种极普遍的文化现象,汉语中的许多植物也因而具有了极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
英语国家受西方古典神话和历史文化的影响,对植物的情结同样悠久而强烈。
本文拟就汉英两种语言中植物的象征意义,尤其花木进行比较,探讨汉英植物文化的某些特征,从中窥知汉英文化的差异。
一、植物的象征意义东西方国家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社会背景、文化传统的差异,赋予花木的象征意义异大于同,对花木习性的观察和所产生的联想呈现出不同的审美意趣和民族特性。
1.象征意义相同由于人脑的生理机制和思维能力是相同的,再加上共同的认识规律的影响,汉英民族赋予一些花草树木的象征意义基本相同。
,如:在汉英文化中,月桂都象征着胜利和荣耀。
福建地区古越人将月桂编织成“桂冠”,奉献给荣誉最高的人。
古希腊人也用月桂树枝编成冠冕,授予竞赛的优胜者,称为桂冠(1aureate)。
英文中win(gain)laurels指得到荣誉;rest on one’S laurels指满足已有的成绩;look to one’s laurels指小心翼翼地保持已得到的荣誉。
此外,在中西文化不断交融的过程中,英语中一些花木的喻义为汉语所接受。
如:玫瑰象征爱与美、幸福与美好,橄榄枝象征和平,均已被中国文化认同。
英文中,a bed of roses比喻愉快舒适的生活;rose-colored(玫瑰色的)象征乐观、愉快。
汉语也有“玫瑰色的梦”(美梦)、“玫瑰色的前程”(美好的前程)、“玫瑰色的眼镜”(过于乐观的眼光)等表达法。
2.象征意义不同由于观察的角度和侧重点以及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不一样,东西方国家对同样的花木联想到的特性和所引起的情感也不尽相同,这种情况可分为三类:第一,在一种文化中某种花木具有独特的象征意义,而在另一种文化中却联想不到任何特性。
中西文化中的蛇意象的比较

论中西文化中的蛇文化意象摘要:蛇,从古至今就是一个颇为神秘的动物,古代先民将其敬为神灵图腾,它给人的感觉亦正亦邪,本文将从中外文化方面叙述蛇在中西方文化中的文化差异。
关键词:蛇,中西文化,探究1.引言蛇在中国和西方等各种文化类型中有着神秘的魅影,几乎在世界各个民族的宗教、神话、传说、建筑、绘画中都有蛇元素,但由于民族、宗教、地域等因素的的差异,中西文化中关于蛇的意象既有相同点,又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些都丰富着全世界人类的文化内涵,显示人类的智慧和人蛇之间的特殊关系。
2中国文化中蛇的象征意义。
2.1中国古代关于蛇的图腾崇拜蛇是一种带有非常复杂认识的现象,在古代人类文明历史中关于蛇的传说异常精彩丰富,不管是中外文化如何差异,但是都有关于蛇的神话传说,这些传说大概都传递出人们对于蛇的或畏惧或敬畏或崇拜的心理。
在世界各种文化中都有图腾崇拜的现象,关于对于蛇的图腾崇拜更是贯穿于各种文明,每种文明中都有蛇的影子。
中国人对于蛇的崇拜远在上古创世纪时期,在先秦具有百科全书之喻的经典古籍《山海经》中,通篇都有关于蛇的描述,从其中可以看出先人对于蛇都是抱着一种敬仰的带有敬畏的恐惧心理,在远古异常残酷的生存环境中,人们的生存艰辛,对于拥有强大的生存力的蛇自然而然的怀有崇拜的心理,希望能够拥有蛇的力量来改善、创造生存环境,关于蛇的图腾崇拜便产生。
在《山海经》中就描述了好多以蛇为图腾的部落,在传说中伏羲、女娲都是人面蛇身,后来出土的汉代石砖画也证明了这一点。
该书中对于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君主—夏启,就描述其耳朵上挂着两条蛇,这些看似滑稽荒唐的背后,更是说明先民对于蛇的推崇,认为蛇具有和祖先进行灵活交流的能力。
也许是蛇的形象有些让人恐怖、害怕,不被老百姓所接纳,所以在告别氏族社会进入生产力更加发展的封建社会时,产生了一个和蛇极其相似的代表着皇权象征的龙,当然大家仅从两者的形象上就可以看出直观看出,龙是以蛇为原型想象出来的一个神异动物。
中西方文化差异

中西文化差异中西文化有所不同:中国人信奉儒教, 讲顺从孝顺。
而西方人就有所不同了!他们讲民族自由.个人权力。
中国人民与外国人的吃饭习惯也有所不同:中国人常常围着一大桌,同吃一盘菜,虽然热闹,但一点儿也不卫生。
西方人自己吃自己的,这就是自助餐,既卫生又方便;中西方教育也大不相同,中国人教育学生,大多是一种封闭教育,得遵守校规,西方教育完全是一种开拓自由思维的空间,他们是在玩中学习,在学习中思考。
中西方文化在请客吃饭方面的差异,如:中餐通常先上菜,后上汤,西餐相反;中餐主人一般多次向客人敬酒、敬莱,而西餐主人通常只敬一次;西餐主人通常不会坚持要客人非吃非喝不可,而是希望客人自己动手(Help yourself),不要拘谨,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筷子与刀叉折射中西文化差异暗藏科学原理提起筷子大家再熟悉不过了,每天吃饭的家伙什,一双在手方便实用,除了汤以外,保您可以席卷全桌。
很多用惯了筷子的国人对老外的刀叉很不以为然,就是吃个饭嘛,还要刀子、叉子、勺子一长排,一不小心遇到大块的食物还要双手启动,实在是麻烦。
每每想到此处,心中便禁不住生发出很多自豪感来。
也许你猜不到,其实这简简单单的两根小棍里,可是大有学问。
筷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周代,之所以得名与江南民间忌讳有关说起为人类饮食服务的历史,这筷子可以算得上刀叉的老祖宗。
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茹毛饮血",主要靠手抓吃食物,自从"人猿相揖别"之后,人们发现把食物做熟了吃更有滋味。
先秦时代,人们吃饭一般不用筷子。
根据《礼记》中的记载推测,当时人是用手把饭送入口内的。
后来由于人们在烧烤食物时,不可能直接用手操作,需借助竹枝一类的工具来放置和翻动食物,在炊具中烧煮肉块和蔬菜的羹汤,也要用它们来取食,久而久之,聪明的先民逐渐学会用竹条来夹取,这就是筷子最早的雏形。
筷子古时候单叫箸,箸的起源可追溯到周代,《礼记》、《荀子》、《史记》都提到箸,在《韩非子》特别提到以荒淫奢侈闻名的纣王,使用"象箸"进餐。
中西文化差异(数字、颜色、对事物的认识)

中西文化差异(认识、数字、颜色)1)对事物认识的文化差异例如,在西方神话传说中,dragon(龙)不是中国人心中的吉祥动物,而是表示邪恶的怪物。
在中世纪,dragon是罪恶的象征,圣经故事中恶魔撒旦(satan)就被认为是the great dragon。
另外,dragon还有“泼妇’的意思,由此可知,dragon在英语国家人中所引起的联想与中国人的“龙”完全不同,所以,翻译时就要特别小心。
东亚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四个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被西方人称为“亚洲四小龙”,将其翻译成英语Four Asian Dragons恐怕不太妥当。
有人建议翻译成Four Asian Tigers,这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文化信息的对等,因为tiger(老虎)在西方人心中是一种强悍的动物,至少不会让人联想到某种可怕的动物。
再者,tiger一词收在1993年版的《牛津英语词典增补本第二卷》(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Additions SeriesⅡ)中的释义:A nickname for any one of the more successful smaller economies of East Asia, esp. those of Hong Kong,Singapore,Taiwan,and South Korea.(任何一个在经济上较为成功的东亚小国或地区,尤其指香港、新加坡、台湾和韩国。
)所以说,将“亚洲四小龙’翻译成Four Asian Tigers在文化信息方面基本达到了对等。
再如,我国著名的“白象”牌电池,翻译成英语White Elephant,语义信息对等虽然不错,但从文化信息对等来看却是糟糕的翻译,因为white elephant在西方国家中意思是“没有用反而累赘的东西”。
这个含义源自一个传说。
相传有个国王讨厌手下的一个大臣,为了惩罚他,国王送给该大臣一头白色的大象。
中西文化中动物的不同象征意义

2009.7(下旬刊)摘要动物常被人赋予一定的象征意义,由于文化的差异,不同民族对动物象征意义的理解也不同.通过对中西文化中动物基本象征意义的对比分析,从不同角度强调了英汉动物象征意义的民族特性,以更好地了解各民族文化的差异,避免跨文化交际障碍。
关键词动物象征意义中西文化1前言各个民族在历史的进程中由于心理、自然、文化的原因,赋予了动物一定的象征意义,来寄托人的一种感情。
各种文化中,许多图腾信仰都是以某种动物为原型,这种信仰在国徽中有所体现。
如罗马的古徽为母狼、俄国原始图腾为熊、波斯的国徽为猫,比利时、西班牙、瑞士以狮为徽志。
这种图腾信仰因国家或者民族不同而不同,这就说明动物对于不同民族的象征意义是不同的。
对这些差异的区分、归类可帮助英语学习者了解文化差异,避免交际障碍。
2中西文化中动物的象征意义的区分、归类动物的象征意义在每个民族的日常用语中有丰富的体现。
在语言的翻译过程中,有的可以直译,有的却需要用不同的动物来代替,下面就将常见的动物分为三类来总结、阐述。
2.1在两种文化中有相似象征意义的动物两种文化总有相互交融的地方,由于动物的生理特性决定有些动物留给人们的联想是相似的,如:蜜蜂是辛勤的;狐狸是狡猾的;狼是凶狠的;猪是肮脏、懒惰的;鹦鹉善于模仿;蜗牛行动缓慢;猴子机灵活泼;蛇凶残奸诈;鹿胆小温顺;天鹅是美丽纯洁的象征;驴倔强笨拙。
从下面的例句中我们来体会这种相似性:People are busy preparing for the new year as bees.人们像蜜蜂一样忙着准备过年。
I play the fox several times ,pretending to be in pain.有几次我故意装疼。
wolf in sheep's clothing 披着羊皮的狼。
You can put lipstick on a pig,but it is still a pig.给猪涂上口红,它还是猪。
中西文化差异具体举例

中外文化差异_中西方文化差异举例中西方文化差异举例1、饮食西方人的早餐和晚餐更偏向于冷食,而中国人习惯一日三餐吃热食或者是熟食。
就像在喝水的选择上也是一样,西方人习惯喝加了冰块的凉水,而中国人更喜欢热水或者是凉白开。
2、天气西方人的心情会受到天气的影响,但是天气对于中国人的影响不大。
这一点,可能是个误区了。
恶劣的天气对于中国人心情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的,对于一些室外的工作也会造成麻烦。
3、生活西方的生活倾向于独立生活,而中国人自古就是集体生活。
4、老人日常生活西方人的老年生活是遛狗,有自己的空间。
而中国老人则是帮家里的儿女带孩子,抚养第三代,一生都奉献给了孩子们。
5、孩子中国家庭的日常生活工作都围绕着孩子展开,孩子是重心。
而西方家庭对于孩子放得没有那么重,在18岁后还会要求孩子一个人生活。
中国则是子嗣问题自古就是传统,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中西方文化差异比较1、饮食差异西方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
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而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讲究一天要摄取多少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等。
即便口味千篇一律,也一定要吃下去——因为有营养。
2、观念差异西方人认为一个人只有完全脱离社会关系,真正做到“关注自我”,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
而在中国的文化中,人之所以为人,必须成为社会关系中的一环。
儒家文化中定义:“仁者,人也。
”强调整体和综合。
3、服饰差异西方男士在正式社交场合通常穿保守式样的西装,内穿白衬衫,打领带。
他们喜欢黑色,因此一般穿黑色的皮鞋。
西方女士在正式场合要穿礼服套装。
另外女士外出有戴耳环的习俗。
西方国家,尤其是在美国,平时人们喜欢穿着休闲装,如T恤加牛仔服。
当今中国人穿着打扮日趋西化,传统的中山装、旗袍等已退出历史舞台。
正式场合男女着装已与西方并无二异。
在平时的市井生活中,倒会看到不少人穿着背心、短裤、拖鞋等不合礼仪的服饰。
4、语言差异象形文字强调视觉和闪点,拼音语言强调逻辑和哲学,所以中国文化注重的是写意和系统思维,而西方文化则更多注重抽象和数据。
中西图腾文化差异

图腾纹身
人与图腾的关系
• 1.图腾使自己的血缘亲属,他们用父 亲祖父母等亲属称呼来称呼图腾,并以 图腾名称作为群体名称 • 2.图腾是群体的祖先,认为群体成员 都是由图腾繁衍而来 • 3.图腾是群体的保护神
Video
中国图腾文化
2、 龙图腾 3、 葫芦的图腾 4、各民族图腾文化
• 1、 1、彩陶上的图腾
蒙古族狼图腾vide中国香港紫荆花俄罗斯北极熊美国鹰法国大公鸡英国狮子日本菊花樱花韩国朝鲜木槿蒙古苍狼白鹿新加坡狮子马来西亚马来虎泰国大鹏老挝亚洲象缅甸圣狮斯里兰卡狮子孟加拉国睡莲印度狮子石刻尼泊尔黄乌兹别克斯坦凤凰哈萨克斯坦飞马吉尔吉斯雄鹰土库曼斯坦阿尔哈捷金马叙利亚埃及利比亚萨拉丁神鹰苏丹沙漠阿曼阿拉伯刀黎巴嫩雪松沙特巴林椰枣树阿联酋科威特隼也门鹰德国突厥狼在香港的历史上还有一段关于紫荆花的悲壮故事
Contrast of Chinese and Foreign Totem Culture
图腾
• 图腾一词来源于印第安语"totem",意思为"它的 亲属","它的标记"。图腾(totem)是原始人群 体的亲属、祖先、保护神的标志和象征,是人类 历史上最早的一种文化现象。社会生产力的低下 和原始民族对自然的无知是图腾产生的基础。运 用图腾解释神话、古典记载及民俗民风,往往可 获得举一反三之功。图腾就是原始人迷信某种动 物或自然物同氏族有血缘关系,因而用来做本氏 族的徽号或标志。
对龙的崇拜在中国历史上是一种 绵延了数千年的特殊现象。对 龙的崇拜在中国历史上是一种 绵延了数千年的特殊现象。在 中国人的心目中,龙具有非凡 的能力,他有鳞有角,有牙有 爪,能钻土入水,能蛰伏冬眠; 他有自然力,能兴云布雨,又 能电闪雷鸣。 在西方,龙是罪恶和邪恶的代表。 在西方传说神话中,龙是一种 巨大的蜥蜴,长着翅膀,身上 有鳞,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 , 能够从嘴中喷火 。到了中世纪, 龙演化为罪恶的象征。
中西文化差异具体举例

中西文化差异具体举例1、人际关系-西方人注重团队合作,中国人则喜欢抱团撒网。
点评:看到右边这幅画,我不禁哑然失笑。
可不是吗?我们中国人最讲究的,就是“关系”。
过去叫“关系”,现在有人玩新词,不再叫什么“关系”了,改称“人脉”。
叫什么也不能改变其本质特征。
正如“第三者”的女人,旧称“破鞋”,现在叫“第三者”一样,尽管换了称呼,意思还是一样。
很多老外到了中国之后,也染上找“关系”的毛病,不停地在国人面前玩namedropping(吹牛X),说自己认识认识某某等,以表示自己在中国的“人脉”很好,“关系”很多。
看来,这种习惯像流感,传染性极强。
2、生活方式-中国人关心别人在干什么,却往往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外国人不管周围的在干什么,却知道自己在干什么;点评:中国人非常非常非常喜欢热闹,生活方式在老外眼中看来,就是如图所示,永远喜欢有人陪,永远不喜欢独处。
而且,认为一个人总是独处,那这个人可可怜了。
老外却正好相反,他们总喜欢独来独往。
假如有人总是没有任何目的地,只为陪而陪地过去陪他们的话,那会让他们感到自己的个人空间受到了侵害。
此外关键是,他们在独来独往的过程中,得到了中国人人山人海地相处时得到的同样的快乐,甚至更多。
3、准时-外国人说的12点就是12点,中国人说的12点很可能是11点55到12点10的一段时间。
点评:老外(主要是欧美西方人?)对于时间观念十分强。
而汉语里关于时间方面的词句,最发达的就是:差不多,还行,基本上那时间吧,等等。
如果与人相约的话,很多中国人最习惯的说法就是:上午吧,下午吧,晚上吧,等等。
至于具体几时,则要根据两人对时间的感觉而定。
如果与老外相约,则老外必定会加上一句,上午几点?下午几点?晚上几点?等等。
“不准时”以及“没有时间观念”,几乎可以成为“中国人”的代名词了。
4、表达个人观点时:外国人喜欢一针见血直接表达;中国人喜欢旁征博引,委婉意会。
点评:中国人在表达个人观点时,总喜欢拐弯抹角。
中西方植物的文化差异

中西方植物的文化差异自然界中绚丽多彩的植物历来就是文人墨客歌咏的对象。
自《诗经》与《楚辞》开拓了花卉入诗的先河,引花入诗、以花喻人、借花言志在我国便成为一种极普遍的文化现象,汉语中的许多植物也因而具有了极丰富的象征意义与文化内涵。
英语国家受西方古典神话与历史文化的影响,对植物的情结同样悠久而强烈。
本文拟就汉英两种语言中植物的象征意义,尤其花木进行比较,探讨汉英植物文化的某些特征,从中窥知汉英文化的差异。
一、植物的象征意义东西方国家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社会背景、文化传统的差异,赋予花木的象征意义异大于同,对花木习性的观察与所产生的联想呈现出不同的审美意趣与民族特性。
1.象征意义相同由于人脑的生理机制与思维能力就是相同的,再加上共同的认识规律的影响,汉英民族赋予一些花草树木的象征意义基本相同。
,如:在汉英文化中,月桂都象征着胜利与荣耀。
福建地区古越人将月桂编织成“桂冠”,奉献给荣誉最高的人。
古希腊人也用月桂树枝编成冠冕,授予竞赛的优胜者,称为桂冠(1aureate)。
英文中win(gain)laurels指得到荣誉;rest on one’S laurels指满足已有的成绩;look to one’s laurels指小心翼翼地保持已得到的荣誉。
此外,在中西文化不断交融的过程中,英语中一些花木的喻义为汉语所接受。
如:玫瑰象征爱与美、幸福与美好,橄榄枝象征与平,均已被中国文化认同。
英文中,a bed of roses比喻愉快舒适的生活;rose-colored(玫瑰色的)象征乐观、愉快。
汉语也有“玫瑰色的梦”(美梦)、“玫瑰色的前程”(美好的前程)、“玫瑰色的眼镜”(过于乐观的眼光)等表达法。
2. 象征意义不同由于观察的角度与侧重点以及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不一样,东西方国家对同样的花木联想到的特性与所引起的情感也不尽相同,这种情况可分为三类: 第一,在一种文化中某种花木具有独特的象征意义,而在另一种文化中却联想不到任何特性。
中英动物词汇翻译的文化差异

中英动物词汇翻译的文化差异动物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常常被人们用来寄托和表达感情,赋有一定的文化内涵。
由于历史发展的相似性和人类认知心理的趋同性,中西方对某种动物的突出特征往往有着惊人的共识,从而对一些动物产生相同或相似的联想,在翻译上也是相同的。
由不同生活的地域性和生活习惯等,中英文两种语言中的动物寓意的不同也给翻译带来了障碍。
一、动物词汇与文化意义廖光蓉在《外国语研究》中提出动物词产生文化意义的基础有三点:一是动物的外貌、生理、心理、性格、行为、习惯、作用等特征;二是民族的文化内容、文化传统和文化心理,包括神话、宗教、传说、历史、文学、艺术、语言、地理环境、风俗习惯、伦理道德、思维方式等;三是联想,联想是指把动物和另一事物联系起来,而民族的文化传统,特别是文化心理对于联想的产生起着潜在然而也是重要的激发和引导作用。
没有联想的作用,就不可能有词义的引申。
“词义的联想和文化意象(cultural image) 实际上属于文化信息差异(cultural information gap) ,具体地说,就是指词汇的情感意义、反映意义、比喻意义和文化内涵”。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模式。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组成部分, 是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 也是民族文化语言形式折射后的焦点。
动物词汇亦是如此,它蕴含着各民族丰富而深厚的文化风情,深刻地反映着各民族哲学思想和文化心态。
二、相同寓意的动物词的翻译1.直译法由于人类生活的生态环境相似,中西方人们从动物的基本属性去认识动物,自然会产生相同或相似的联想,赋予动物词汇相同的文化内涵。
李秀萍在《动物名词中的中西文化内涵之比较》也指出:“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语言。
汉语和英语这两种语言无论在音系、形态,还是在结构上可谓千差万别,语言的使用者也分局在地球的东西两半球。
尽管如此,这两种语言中,存在着不少的重合之处。
同时,动物的自然属性也是一致。
这是一种文化重合(cultural overlaps)现象。
中西动物文化意象区别

中英文化动物之别由于英汉两民族长期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 自然而然地对同一动物词产生不同的联想, 赋予动物词以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下面从传统文化差异、审美价值取向两方面分析英汉同一动物词的文化内涵差异。
龙(dragon) 是中西方文化神话传说中的动物。
中文里吉祥尊贵的“龙”与英文中邪恶凶残的dragon 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中国文化中, 龙象征着吉祥、权威、高贵和繁荣。
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
在封建社会, 龙是帝王的象征, 历代皇帝都把自己称为“真龙天子”。
时至今日, 龙在中国人民心中仍是至高无上的, 我们把自己的国家称作“东方巨龙”, 龙可以看作是中华民族的图腾。
汉语中有大量的关于龙的成语, 诸如龙腾虎跃, 龙飞凤舞, 都展现了龙在汉文化中的文化内涵。
然而在西方文化中, 人们却认为dragon 是邪恶的代表, 是一种狰狞的怪兽, 是恶魔的化身。
中英文化的差异使同一动物词有不同的内涵, 给人带来的联想截然不同。
人们若想用英语表达汉语中的“龙”这一概念, 最好将其译成the Chinese dragon。
如“亚洲四小龙”可译成“Four tigers”, 而不是“Four dragons”, 以免引起误解。
审美价值取向和社会心理的差异审美价值取向和社会心理的差异的不同造成同一动物词在中英两种文化中产生不同的褒贬义, 这与英汉两个民族对动物的好恶有关。
对该动物喜欢、欣赏, 那相对应的动物词就会向褒义方向发展。
反之, 就会向贬义方向发展。
(1) 同一动物词在汉英两种语言中褒贬意义截然不同。
同一动物词在英语中表示褒义, 在汉语中却表示贬义, 如狗 (dog)、猫头鹰(owl)、熊 (bear)。
与人友善的dog 和令人厌恶的狗。
在英汉语言中狗的基本意义是一致的, 都表示家养的, 有四条腿, 可帮人看家护院的一种动物。
但其文化内涵意义却差异甚大。
狗在英语中大多数场合是褒义词, 可用来形容值得同情信赖的人, 如help a dog over a still (助人度过难关) , a lucky dog (幸运儿) , an old dog (老手) , love me, love my dog (爱屋及乌)。
中西方节日文化差异比较

中西方节日文化差异比较传统的民族节日形成是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节日的由来原因与人们的生活有密切的联系, 它体现了人民丰富的情感世界, 寄托了人民对生活的热爱。
有这样一句名言: “每个民族的每个节日, 正是反映这个民族文化最真实的一面”。
可见, 要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底蕴, 必须从他们的传统节日入手, 才能了解到他们的文化特色与民族特点。
一、中西节日的起源与形成差异中国长期以来处于封建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和自然经济中, 其传统节日具有浓厚的农业色彩,包含了农耕文明的社会特征, 主要是从岁时节令转换而来的。
我国古代长期以农为本, 在生产力和农业技术不发达的情况下, 十分重视气候对农作物的影响。
在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的过程中认识了自然时序的复杂规律, 总结出四时、二十四节气, 形成了以节日为主的传统节日。
勤劳的中国人民为了更好地生存, 必须大力发展农业, 而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天气的关照。
古人云“春雨贵如油”、“清明忙种麦, 谷雨种大田”。
在古代, 春节、清明节( 古代称三月节) 等都是重要的农事节日。
西方文化由于长久受基督教的影响, 其传统节日起源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如情人节( 纪念名叫瓦丁的基督教殉难者) 、复活节( 基督教纪念耶稣复活) 、万圣节( 纪念教会所有圣人) 、圣诞节( 基督教纪念耶稣诞生) , 这些节日的起源大多与宗教有关系。
当然, 西方节日中也有和农业有关的节日, 但他们以农业为主的节日的历史不如中国漫长。
二、中西节日庆祝方式差异中国的传统节日, 基本是封建社会时期形成的, 不可避免地留下封建社会的痕迹: 等级制、家族式, 节日无不以家族内部活动为中心。
西方的传统节日就不同了, 更多的是表现出人们的互动性、集体性和狂欢性, 以自我为中心, 崇尚个性张扬。
这与中国节日的家族性恰好相反, 体现了西方文化的群体性, 反映了人们渴望互相交流、群体参与的愿望,体现了人人平等、自由表现自我的特点。
颜色文化差异

粉色
西方: 在西方文化中,粉红色象征精华, 极致,如the pink of perfection十全 十美的东西或人,the pink of politeness十分彬彬有礼;它又象 征上流社会,如pink lady高格调鸡 尾酒,pink tea上流社交活动,a pink-collar worker高层次女秘书 东方: 粉红色(pink)是红色的一种变异, 可以将其视为红色的一种应合或复 归。在中国文化中,粉红色又叫桃 花色,粉红色(桃色)可以象征女 性,如白居易《长恨歌》中有: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 色”,青年男子把心爱的女子称为 “红颜知已”。称男女之间不正当 的性关系为"桃色事件"。
绿色
西方: 西方文化中的绿色(green)象征 意义跟青绿的草木颜色有很大的联 系,它不仅象征着青春、活力,如 in the green wood在青春旺盛的时 代,a green old age老当益壮;而 且表示新鲜,如green recollection 记忆犹新,a green wound新伤口; 但是它也表示幼稚、没有经验,如 a green hand生手;它也象征妒忌, 如the green-eyed monster妒忌 东方: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绿色有两重性, 它除了表示义侠外,还表示野恶。 如人们泛指聚集山林、劫富济贫的 人为"绿林好汉";恶野是邪恶,所 以旧时也指"绿林"为占山为王、拦 路抢劫、骚扰百姓的盗匪;绿色还 象征低贱,如汉朝时的仆役着绿帻, 元朝以后凡娼妓都得着绿头巾,以 示地位低下,因妻子有外遇而使丈 夫脸上无光,低人一等,叫给丈夫 戴"绿帽子"。
黄色
黄色有期待、怀念和思慕远方亲人 归来之意(黄丝巾) 黄色也含有警告、提示的作用: yellow alert预备警报 黄色也代表卑鄙、背叛、胆小、忧 郁和令人讨厌、邪恶的人:yellow dog卑鄙的人 yellow-looks阴沉的眼神(这种说 法是源于圣经中的犹大,他平时喜 欢穿黄色的衣服) 表示低级趣味的报刊、毫无文学价 值的书籍:yellow press黄色报纸 代表权势、威严,黄色便为历代封 建帝王所专有:黄袍、黄马褂 代表吉祥、幸福:黄道吉日、黄澄 澄、黄灿灿 与性相关:黄色书刊、黄色网页 象征忠贞和正义:黄花闺女、黄花 晚节 象征年轻幼稚:黄毛丫头、黄口小、白三种颜色分别是印度教、 伊斯兰教和其他宗教的象征;把它 们横着排列,具有“各种宗教大联 合”的深刻含义
中西方动物寓意的差异

中西方动物寓意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龙:在中国文化中,龙是吉祥、高贵、神圣的象征,而在西方文化中,龙常常被描绘为邪恶、凶残的生物。
这种差异可能是由于中西文化对于龙的认知和想象不同所导致的。
2. 狗:在西方文化中,狗被视为人类最忠实的朋友,常常与忠诚、友爱等积极情感联系在一起。
而在中国文化中,狗有时会被赋予贬义,如“狗仗人势”、“狗腿子”等表达。
这可能是由于中西文化对于狗的角色和地位认知不同所导致的。
3. 熊:在中国文化中,熊常常被赋予勇猛、力量的象征意义,而在西方文化中,熊则更多地被描绘为可爱、憨厚的形象。
这种差异可能是由于中西文化对于熊的描绘和想象不同所导致的。
4. 狐狸:在中西方文化中,狐狸都具有狡猾、奸诈的象征意义,但在中国文化中,狐狸还有神秘、灵性的意味,如“狐狸精”等形象。
这种差异可能是由于中西文化对于狐狸的认知和想象有所重叠但也有所区别所导致的。
总的来说,中西方动物寓意的差异源于中西文化的差异,这些差异反映了不同文化对于动物的认知和想象的不同方式和角度。
在跨文化交流中,了解和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更好地沟通和理解彼此的文化和价值观。
浅析中西方龙文化对比

浅析中西方龙文化对比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一、引言在没有此研究之前,人们很容易的把中国龙和西方的dragon等同起来,认为是种动物。
但是真的是小一样。
西方屠龙历史悠久。
在西方非常受欢迎的动画片《驯龙高手》里就讲到了屠龙,和以龙为坐骑。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叫希卡普的维京少年,他住在博克岛,对抗巨龙是家常便饭。
这个少年的思想很前卫他另类的幽默感也小能讨好他的村落的村民和大家长。
他参加了屠龙训练营,他就觉得这是他证明自己是个屠龙高手的机会。
但是当他遇到并结交了一只受伤的龙,他的人生就完全改变,而原本是希卡普证明自己的机会,却成为改变整个部落的未来的机会。
可见,在西方龙是邪恶的象征,人人都想杀死它。
西方dragon 是一种可怕的怪物,它有长长的尖爪,巨大的翅膀,会游泳会喷火,脾气暴躁。
龙代表了丑陋的黑暗势力,一副恶狠狠的样子,人们向往的是光明。
而在中国,龙是神兽,它能呼风唤雨,无所小能。
在著名的古代小说里,中国民问有四海龙土,在《西游记》中也曾经提过。
即东海龙土、南海龙土、西海龙土、北海龙土。
它能上天入海,能管降雨,为干涸的土地带来雨水。
它是权威的神圣的象征,在古代皇帝被称为真龙天子。
只有皇帝才能使用带有龙图腾的东西,百姓用是要杀头的。
而龙的矫健,高高在天,是人们膜拜的对象。
它有神力,给人们带来吉祥和安宁。
在中西方文化里面,我们简单的把中国龙和西方dragon对等起来是小可取的,会让人们产生文化上的误会。
事实上,中国龙和西方dragon并小是同一种龙。
中国龙是美好的为人们带来祥和的吉祥神物。
而西方dragon却是丑陋黑暗势力的化身,它能飞越万里,能喷火,咬死人类。
人们希望战胜它,差异巨大。
西方龙有很多种类,有黑龙耐萨里奥,红龙阿莱克斯塔萨,绿龙伊瑟拉,黄龙诺兹多姆。
它西方传说中的一种动物,是邪恶的使者。
中西方对牛着一形象的不同诠释

中西方人对牛不同角度的诠释摘要:随着历史进程的发展,动物常被人们赋予一定的象征意义。
由于文化的差异,不同民族对动物“牛”的象征意义的理解也有所不同。
通过对中西文化中“牛”的基本象征意义的对比分析,从不同角度强调了英汉“牛"象征意义的民族性,以更好的去了解各民族文化的差异,从而尽量避免因文化差异而引起的误会。
关键词:民俗,牛,中西文化,习语民俗是人类群体的一种生活方式,它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所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
民俗不仅包含着人们相处、相容以及相互理解、相互信赖等最基本的文化指令,而且包含着人生最基本的行为方式。
由于中西方在地理环境、生存方式上的不同,从而也就产生了民俗文化的诸多差异。
各个民族在历史的进程中由于心理、自然、文化等的因素,对动物也有不同的了解。
动物的象征意义在每个民族的日常生活用语种有丰富的体现,其中也有不少差异。
下面就以牛这一形象为例,比较下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封建社会历史的国家,农业耕种是生存的主要方式,而与这一生产方式相适应的文化思想便变现为:稳固、人际意识强烈、依赖性强、喜静不好动,勤恳等特征。
而西方文明则因早期的牧狩性生产方式而形成以个人为中心的思想文化,具有想外开拓、不断自我追求、自我扩展和自我改革的特征。
正因为中西文化的差异,人们对牛的看法也不尽相同。
在以农为本的中国,在机器取代牛耕之前,牛的地位是至观重要的,牛为农业之本,人们养牛、爱牛、尊敬牛。
在汉语中把那些老实、勤恳为人民服务的人比为“老黄牛”。
牛是力量的象征,例如:壮如牛;力大如牛。
人们也把“固执"和“倔强"与牛联系起来,例如“瞧他那样的牛脾气,谁惹了他谁倒霉。
"在中国,“牛”多被用于褒义词中,多被人称颂与赞扬.而在西方,与汉语“牛”想对应的英语单词分别是“cattle",他是牛的总称,包括奶牛、公牛、母牛等。
Cow在英语中多是贬义的,指肥胖、笨拙、粗鄙和令人讨厌的人,例如:cow son(骂人的话),coward(胆小鬼、懦夫)。
浅谈中西文化中颜色词语的象征意义的差异

浅谈中西文化中颜色词语的象征意义的差异关键词:汉英语言中表示各种不同颜色或色彩的词语都很丰富。
我们不仅要注意观察它们本身的基本意义,更要留心它们含义深广的象征意义,因为它们的象征意义在不同民族语言中往往有不同的特点,有些特点甚至构成了人们对经过引伸、转义以后颜色的崇尚和禁忌。
这种不同文化之间颜色象征意义的差异是由于各自民族的文化历史背景、审美心理的不同而产生的,是在社会的发展、历史的沉淀中约定俗成的,是一种永久性的文化现象。
本文试图从中西文化对比的角度,去分析、探究各民族文化发展对颜色词的象征意义的影响。
众所周知,颜色是物体给人视觉上的一种基本特征。
中西文化中对于颜色赋予不同的象征意义与各自民族的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审美心理的不同而产生的。
西方从文明一开始,就比较注重科学理性的教育和科学方法的发现,对客观世界和客观认识采取现实的科学态度。
因此,西方文化中颜色的象征意义往往比较直接,一般是用客观事物的具体颜色来象征某些抽象的文化含义。
例如:西方文化中的红色(red)主要指鲜血(blood)颜色,而blood在西方人心目中是奔腾在人体内的"生命之液"。
一旦鲜血流淌下来,生命之花也就凋谢。
所以red使西方人联想到"暴力"和"危险"。
但是由于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以及教育和科技的相对落后,颜色的生成具有强烈的神秘色彩,甚至与政治挂钩。
所以中国文化中的颜色内涵和象征意义十分丰富,而且颜色词的象征意义是多元的。
例如,中国文化中的红色源于太阳,因为烈日如火,其色赤红。
我们的祖宗对太阳有一种本能的依恋和崇拜,红色代表喜庆和吉祥之意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下面我就中西文化中颜色的不同象征意义发表一点自己的粗浅看法。
1、红色(red)红色是我国文化中的崇尚色(中国红),它体现了中国人在精神和物质上的追求。
它象征着吉祥、喜庆,所有的好事可统称为“红事”。
如把促成他人美好婚姻的人叫“红娘”,喜庆日子要挂大红灯笼、贴红对联、红福字;男娶女嫁时贴大红“喜”字,把热闹、兴旺叫做“红红火火”,父母喜欢给孩子取名叫“红红”等等;它又象征革命和进步,如中共最初的政权叫“红色政权”,最早的军队叫“红军”,中国的国旗叫“五星红旗”,把政治上进步、业务上精干的人称为“又红又专”等;它也象征顺利、成功,如胜利了要打“红旗”,人的境遇很好被称为“走红”、“红极一时”、“红得发紫”,得到上司宠信的叫“红人”,分到合伙经营利润叫“分红”、“红利”,给人发奖金叫“发红包”等;它还象征美丽、漂亮,如指女子盛妆为“红妆”或“红装”,把艳妆女子称为“红袖”,指女子美艳的容颜为“红颜”,交道了美艳知己的女性朋友叫“红颜知己”等。
中西方对动物文化差异

范冰冰穿仙鹤装
• 范冰冰这身衣服的 选择肯定是站在展 示中国文化的立场 上,是带有美好而 深刻的寓意的,相 信对中国文化稍有 了解的法国朋友也 不会有所误解。 但是仍被一些法国 记者说范冰冰like a bitch。
5.狮子(lion)
中:人们对狮子一般没 有那么多的联想 。 他们认为老虎才是 百兽之王。
3.龙(dragon)
• 中:龙象征着吉祥(lucky)、权威
(authoritative)、高贵(noble)和繁荣 (prosperous) 。汉语中有大量的关于龙的 成语, 如龙腾虎跃, 龙飞凤舞, 都展现了龙在 汉文化中的文化内涵。 • We are the descendents of dragon. 我们是龙的传人。 Chinese people have the spirit of dragon. 中国人民拥有龙的精神。 ……
10.羊(sheep或goat)
• 中:中国人心中的羊, 是温顺、听话的动物, 所以有“五羊”牌自 行车。但将该商标翻 译成英语要避免使用 goat,因为goat隐含 着“色鬼”、“牺牲 品”的意思。
• 西:人们更喜欢绵羊(sheep),而不喜欢山羊(goat),因 为绵羊比较温顺,山羊好斗,雄性山羊的尾部发出臭味, 令人厌恶。因此,英国人用sheep比作好人,用goat比 作坏人。 • sheep and goats 善人与恶人(来自《圣经》) • a wolf in sheep‘s clothing披着羊皮的狼, 口蜜腹剑 的人 • a sheep among wolves落在一群恶汉手中的善良人 • a black sheep害群之马; 拒绝参加罢工的工人 • a lost sheep迷途羔羊, 迷失正道的人 • return to one‘s sheep回到本题 • follow like a sheep盲从 • as well be hanged for a sheep as for a lamb [谚]偷 大羊或偷小羊反正都得挨绞刑; 一不做二不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og:在西方,dog虽然有时含贬义,但中性和褒义的情 况居多,如:treat someone like a dog(虐待某人)
You are a lucky dog(你这家伙真幸运)
第三种情况,咱们就下面几个例子谈一谈:
松(pine)、柏(cypress)、鹤(crane)、桃(peach):在汉 语文化中,都象征长寿;但英语中却没有上面的内涵意义 。
数字9: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是历代君王都推崇的数字 ,皇帝穿九龙袍,京城建九个城门,宫殿的台阶也是九层 或九的倍数。但在英语中nine却没有这样的文化内涵。
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中许多专有名词具有丰 富的文化内涵,比如人们一说“张飞”就马 上想到他性格豪爽,脾气暴躁的形象,“林 黛玉”英语中也有就代表弱不禁风,多头善 感的形象。但在西方文化中就仅仅是个人名。
虎藏龙、生龙活虎
Dragon:在西方神话中,是一只大蜥蜴,长着翅膀,拖着 蛇尾,身上长有鳞片,还能喷火。在西方文化中代表罪恶、 邪恶,被用来作为战争的旗帜。
猫头鹰:在汉文化中被认为是不祥之鸟
Owl:在西方文化中是智慧之鸟 如as wise as an owl
狗:在汉语文化中,狗一般用于贬义,如狗急跳墙、鸡鸣
2.1不同语言之间词汇意义出现的几种情 况:
A 、B概念意义相同,内涵意义相同或大 致相同 A、B概念意义相同,内涵意义不同 A、B概念意义相同,A有内涵意义,B没 有内涵意义
例如:猪:猪头猪脑、猪狗不如 pig:crazy pig
“肮脏” “贪婪” “令人讨厌”,在
英语和汉语中,“猪”都有类似这样的意 思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狐狸”(fox)等
政治:在汉语中是中性,在实际使用中经常含有 褒义
对应的英语中的“politics”却含有中性意义或 贬义,比如,be concerned about politics.
农民:指直接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人,没有丝毫 贬义;而对应的英语中的“peasant”却指没有 受过教育、举止粗鲁、思想狭隘的人。
龙:在中国是吉祥、飞黄腾达的象征。如龙凤呈祥、卧
跨文化交际
语言交际与文化差异
一:词汇与文化的关系
就语音要素而言,语音与文化的关系最不密切, 语法次之,而关系最密切反映最直接的是词汇
二:如何更好的掌握词义与文化的关系
1)了解词义
英国学者把词义分为:概念意义(认知意义)、内涵意义、 风格意义、感情意义、联想意义、搭配意义、主题意义
2)兼顾概念意义和内涵意义
梅兰竹菊:在中国文化中,梅象征高雅纯洁,兰代表高雅 的品格,竹象征有节气,有骨气,菊象征坚毅淡薄的品格 。但plum blossom orchid bamboo chrysanthemum 只是一些植物名称,并不具有汉语词汇包含的丰富文化内 涵。
数字13:在西方文化中,普遍被认为是不吉祥的数字。 但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具有这些内涵意义。
在汉语中,“松”象征坚毅高洁的高尚 品质,如“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岁寒知松柏,逆境见本色”、“要知 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在日语中也有 类似的意思。
还有像“莲”、“蝙蝠”、数字“四、 八”等在日语和汉语中也有相似的内涵 意义。>
就这一点,我们选出汉语和英语中的一些词作比 较:
“红”(1)风俗习惯:春节、婚礼(红对联、红灯 笼、红“福”字、红盖头)
(2)语言应用上:红利、红榜、红得发紫、开 门红
象征幸福、喜庆、吉祥、欢乐、兴领 巾、红色政权、红色根据地
Red:不具有汉语的“红”包含的那些文化内涵。 如red flags(需要提高警惕预防出事的情况)(不 过,在red carpet treatment中表示对客人隆 重的欢迎,似乎包含了一些喜庆的意思)
在英语中,也有一些出自文学作品和历史事 件的人名或地名,具有其独有的特殊内涵意 义,如Cinderella(指不受重视的人或部门, 或指有才干但一时未受赏识的人),Shylock (指心肠狠毒、唯利是图的小人),地名 Waterloo(指遭到决定性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