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貂蝉形象的扁平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国演义》中貂蝉形象的扁平性

《三国演义》是雄性的世界,展示的是波诡云谲的政治风云与军事斗争的刀光剑影,因此小说中出现的女性很少。然而罗贯中先生到底不愧是大家,在笔锋瞬乎一闪之间,也给女性勾勒出一抹难得的光辉,“连环计”中的貂蝉便是其

中最出色的一位。

貂蝉的出色在于她是一位知恩图报、深明大义的女子。从《三国演义》第八回“王司徒巧使连环计,董太师大闹风仪亭”和第九回上半部分“除凶暴吕布助司徒”等情节可以看出。司徒王允因董卓残暴乱政而坐不安席,“至夜深月明,策杖步入后园,立于荼蘼架侧,仰天垂泪。忽闻有人在牡丹亭畔,长吁短叹。允潜步窥之,乃府中歌伎貂蝉也。”貂蝉

虽身为歌伎,然对恩养她的王允心存感激,得知王允是为国担忧,并告知她“百姓有倒悬之危,君臣有累卵之急,非汝不能救也”时,她三次表示“万死不辞”。先是“倘有用妾

之处,万死不辞!”接着是“但有使令,万死不辞。”再次是“妾许大人万死不辞,望即献妾与彼。”最后又说:“大人勿忧。妾若不报大义,死于万刃之下!”在这里,貂蝉显现出来的完全是忠臣义士的人格风范,是为主为国大义凛然、慷慨赴死的悲壮美与崇高美。整个“连环计”实施过程中,貂蝉“以衽席为战场,以脂粉为甲胄,以盼睐为戈矛,以颦笑为

弓矢,以甘言卑词为运奇设伏”,出色地完成了离间董卓和吕布,并最终除掉董卓的重任。清代毛宗岗这样评点:“十八路诸侯,不能杀董卓,而一貂蝉足以杀之。刘、关、张三人不能胜吕布,而貂蝉一女子能胜之。……我谓貂蝉之功,可书竹帛。”

“连环计”的成功,貂蝉功不可没,故她定格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便是知恩图报与深明大义。然而她似乎也只有“深明大义”与“知恩图报”的标签,根本没有性格的发展变化与立体多面,其形象显得单一、苍白。

英国小说家福斯特在他著名的《小说面面观》一书中曾将小说人物分为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两种。扁平人物“有时被……真正的扁平人物可以用一个句子表达出来。”这类人物“不会离开正道,以致难以控制。它自成气候,宛似早已安排在太空或繁星之间的光环那样,不管放到什么地方都会令人满意。”即是说,扁平人物即类型人物往往只有一种或很少几种特性,显示着某种理念,用简单的词句就可以概括出来。而圆形人物则不同,它“就象月亮那样盈亏互易,宛如真人那般复杂多面”,具有复杂的多种特性,甚至包括一些互相冲突或矛盾的特性,同时“圆形人物一般具有不确定性,读者无法预测他的变化。”

如此看来,貂蝉显然属于《三国演义》中的扁平人物形象。她没有性格的多面与发展,既不象崔莺莺热情而冷静,

聪明而狡狯,也不象杜丽娘大胆追求情欲,又恪守礼教规范。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司徒王允家一位知恩图报、深明大义的美女歌伎。同时貂蝉思想单一,情感苍白。为报王允之恩,她愿粉身碎骨万死不辞。这是其思想主要的一面,似乎也是唯一的方面。情感上。她既不爱董卓,也不爱吕布,甚至在董卓死后吕布至酃坞取了她去时,也未有只言片语表达她内心的痛苦。况且她先事董卓,后事吕布,而吕布又是董卓的义子,面对这一巨大的人事变化,其心理历程亦未显现。可见,貂蝉“只是空有几块智慧和义气的骨头,缺少人的血肉,人的情感,她不是一个立体的多面的人,而是一幅扁平的单面的画。她还算不上‘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她只是一个飘浮不定的智慧的幽灵。”故不论从哪个角度看,貂蝉这一形象都显得瘦削,显得思想单一,情感苍白。是典型的扁平人物形象。

当然,貂蝉作为扁平人物出现在《三国演义》中,并不影响小说《三国演义》的伟大,正如福斯特所言:一本复杂的小说常常需要扁平人物与圆形人物出人其间。至于貂蝉形象扁平性的一面,“可能只是‘维纳斯的断臂’。断臂不影响维纳斯的美,从这个角度讲,貂蝉似乎可以永垂不朽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