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模型的常见类型及其应用

合集下载

2024年中考数学常见几何模型(全国通用):双中点(线段)模型与双角平分线(角)模型(原卷版)

2024年中考数学常见几何模型(全国通用):双中点(线段)模型与双角平分线(角)模型(原卷版)

专题01.双中点(线段)模型与双角平分线(角)模型线段与角度是初中几何的入门知识,虽然难度不高,但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这类模型通常由问题出发,先由线段(角度)和差确定解题方向,然后辅以线段中点(角平分线)来解决。

但是,对于有公共部分的线段双中点模型和双角平分线模型,可以写出的线段(角度)和差种类较多,这就增加了思考的难度。

模型1.线段的双中点模型图1图21)双中点模型(两线段无公共部分)条件:如图1,已知A 、B 、C 三点共线,D 、E 分别为AB 、BC 中点,结论:12DE AC .2)双中点模型(两线段有公共部分)条件:如图2,已知A 、B 、C 三点共线,D 、E 分别为AB 、BC 中点,结论:12DE AC ...A .20ACB .DC 例3.(2022秋·湖北咸宁·七年级统考期末)1例5.(2022秋·山东青岛·七年级校考期末)直线(1)若20AB cm ,求MN 的长;(2)初步感知:(1)如图1,点C 在线段AB 上,若2k ,则AC __________;若3AC BC ,则k例9.(2022·贵州铜仁·七年级期末)如图1,已知点C在线段AB上,线段AC=10厘米,BC=6厘米,点M,N分别是AC,BC的中点.(1)求线段MN的长度.(2)根据第(1)题的计算过程和结果,设AC=a,BC=b,其他条件不变,求MN的长度.(3)动点P、Q分别从A、B同时出发,点P以2cm/s的速度沿AB 向右运动,终点为B,点Q以1cm/s的速度沿AB向左运动,终点为A,当一个点到达终点,另一个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s).当C、P、Q三点中,有一点恰好是以另外两点为端点的线段的中点时,直接写出时间t.模型2.双角平分线模型图1图2图31)双角平分线模型(两个角无公共部分)条件:如图1,已知:OD 、OE 分别平分∠AOB 、∠BOC ;结论:12DOE AOC .2)双角平分线模型(两个角有公共部分)条件:如图1,已知:OD 、OE 分别平分∠AOB 、∠BOC ;结论:12DOE AOC .3)拓展模型:双角平分线模型(三个角围成一个周角)条件:如图3,已知∠AOB +∠BOC+∠AOC=360°,OP 1平分∠AOC 、OP 2平分∠BOC ;结论:1211802POP AOB .A .70 B .100例2.(2023秋·福建福州·七年级统考期末)如图,已知射线,BOC OF 平分AOB ,以下四个结论:③AOD BOC ;④EOF例3.(2023·河南·七年级校联考期末)如图,22OA OB 、分别是1A OM 和MOB 分别是1n A OM 和1n MOB 的平分线,则例4.(2022秋·山西太原·七年级统考期末)图,的内部,OE 是∠AOB 的一条三等分线.请从A .当∠BOC =30°时,∠EOD 的度数为B .当∠BOC =α°时,∠EOD 的度数为例5.(2023·江苏无锡·七年级校考期末)解答题:别平分AOB 、AOC ,求 °<180n m ,OD 、OE 分别平分例6.(2022秋·河南商丘·七年级统考期末)综合与探究:如图1,在AOB 的内部画射线OC ,射线OC 把AOB 分成两个角,分别为AOC 和BOC ,若这两个角中有一个角是另外一个角的2倍,则称射线OC 为AOB 的“3等分线”.(1)若90AOB ,射线OC 为AOB 的“3等分线”,则AOC 的度数为__________.(2)如图2,已知60AOB ,过点O 在AOB 外部作射线OP .若,,OA OP OB 三条射线中,一条射线恰好是以另外两条射线为角的“3等分线”,求AOP 的度数(180AOP ).例9.(2022·四川·成都市七年级期末)如图所示:点P 是直线AB 上一点,∠CPD 是直角,PE 平分∠BPC .(1)如图1,若∠APC =40°,求∠DPE 的度数;(2)如图1,若∠APC = ,直接写出∠DPE 的度数(用含 的代数式表示);(3)保持题目条件不变,将图1中的∠CPD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至图2所示的位置,探究∠APC 和∠DPE 的度数之间的关系,写出你的结论,并说明理由.A .①②③B .③④C .①②④4.(2023秋·江苏徐州·七年级校考期末)如图,点M 在线段A .20225102 B .20235102 C .20225102 D .20235102A .30B .25 7.(2023秋·山西大同·七年级统考期末)在别为AOC 和BOC ,若AOC 60AOB ,射线OC 为AOB①在图1的情况下,在DBC 内作DBF ②在旋转过程中,若BM 平分DBA ,BN ③在旋转过程中,两块三角板的边所在直线夹角成④DBC ABE 的角度恒为105 .其中正确的结论个数为(A .1个B .2个11.(2022秋·四川巴中·七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数轴上点13.(2023春·四川达州·七年级校考阶段练习)D 、E 分别为线段AB BC 、中点,直线14.(2023秋·福建福州·七年级校考期末)已知线段QD16.(2023秋·福建福州·七年级校考期末)已知有理数MP 时,NP ;(1)若点P在线段AB上运动,当7AB ,点P以1cm/s (2)【拓展与延伸】已知线段10cm3cm/s的速度从点B出发,先向点A方向运动,到达点(1)根据题意,小明求得MN ______于是他先将题中的条件一般化,并开始深入探究.设AB a=,C是线段AB上任意一点(不与点(1)如图1,求证:AOB EOB DOE ;(2)如图2,作OF 平分AOB (3)如图3,在(2)的条件下,当90AOD 时,作射线OA 的反向延长线AOH AOE ,反向延长射线OE 得到射线OQ ,射线OP 在HOQ 内部,26BOC DOF ,5271GOH POQ EOF ,求BOP 的度数.(2)若将(1)中的条件“ON 平分BOC ,OM 平分且AOB ,求AOM BON 的度数;(3)如图2,若ON 、OC 在AOB 的外部时,ON 时,猜想:MON 与 的大小有关系吗?如果没有,指出结论并说明理由.232023··(1)如图1,当OB ,OC 重合时,求EOF 的度数;EOF 的度数;(3)当AOB 和COD 的位置如图325.(2023·江苏七年级课时练习)(理解新知)如图①,点M在线段AB上,图中共有三条线段AB、AM和BM,若其中有一条线段的长度是另外一条线段长度的2倍,则称点M是线段AB的“奇妙点”,(1)线段的中点这条线段的“奇妙点”(填“是”或“不是”)为何值时,26.(2022·广东茂名·七年级期末)已知:∠AOB =60°,∠COD =90°,OM 、ON 分别平分∠AOC 、∠BOD .(1)如图1,OC 在∠AOB 内部时,∠AOD +∠BOC =,∠BOD ﹣∠AOC =;(2)如图2,OC 在∠AOB 内部时,求∠MON 的度数;(3)如图3,∠AOB ,∠COD 的边OA 、OD 在同一直线上,将∠AOB 绕点O 以每秒3°的速度逆时针旋转直至OB 边第一次与OD 边重合为止,整个运动过程时间记为t 秒.若∠MON =5∠BOC 时,求出对应的t 值及∠AOD 的度数.27.(2023·江苏·七年级专题练习)如图1,射线OC 在AOB 的内部,图中共有3个角:AOB 、AOC 、BOC ,若其中有一个角的度数是另一个角度数的两倍,则称射线OC 是AOB 的“定分线”.(1)一个角的平分线_________这个角的“定分线”;(填“是”或“不是”)(2)如图2,若MPN a ,且射线PQ 是MPN 的“定分线”,则MPQ ________(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出所有可能的结果);(3)如图2,若MPN =48°,且射线PQ 绕点P 从PN 位置开始,以每秒8°的速度逆时针旋转,当PQ 与PN 成90°时停止旋转,旋转的时间为t 秒;同时射线PM 绕点P 以每秒4°的速度逆时针旋转,并与PQ 同时停止.当PQ 是MPN 的“定分线”时,求t 的值.。

2024年中考数学常见几何模型(全国通用):三角形中的重要模型等积模型(原卷版)

2024年中考数学常见几何模型(全国通用):三角形中的重要模型等积模型(原卷版)

专题07三角形中的重要模型-等积模型三角形的面积问题在中考数学几何模块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等积变形是中学几何里面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下面的五大模型也都是依托等积变形思想变化而成的,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块内容。

本专题就三角形中的等积模型(蝴蝶(风筝)模型,燕尾模型,鸟头模型,沙漏模型,金字塔模型)进行梳理及对应试题分析,方便掌握。

模型1.等积变换基础模型1)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如图1,当AB //CD ,则ACD BCD S S △△;反之,如果ACD BCD S S △△,则可知直线AB //CD 。

图1图2图32)两个三角形高相等,面积比等于它们的底之比;两个三角形底相等,面积比等于它们的高之比。

如图2,当点D 是BC 边上的动点时,则S △ABD ∶S △ADC =BD ∶DC 。

如图3,当点D 是BC 边上的动点,BE ⊥AD ,CF ⊥AD 时,则S A .4B .例2.(河北省石家庄市2023-2024的边BD 上的中线,BF 是例4.(浙江省杭州市2023-2024 E为BC边上一点且BE例5.(2023春·江西萍乡如图1,AD是ABC理由:因为AD是又因为12ABDS BD所以三角形中线等分三角形的面积.基本应用:在如图(1)如图2,延长ABC 的边BC 到点D ,使CD BC ,连接DA 含a 的代数式表示);(2)如图3,延长ABC 的边BC 到点D ,延长边CA 到点E ,使面积为2S ,则2S (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3)在图3的基础上延长AB 到点F ,使BF AB ,连接FD ,积为3S ,则3S(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作CE AB ∥,连接AE 、BE模型2.蝴蝶(风筝)模型蝴蝶模型(定理)提供了解决不规则四边形的面积问题的一个途径。

通过构造模型,一方面可以使不规则四边形的面积关系与四边形内的三角形相联系;另一方面,也可以得到与面积对应的对角线的比例关系。

中考数学函数模型归纳总结

中考数学函数模型归纳总结

中考数学函数模型归纳总结函数模型是中考数学考试中的一个重要考点,它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工具。

在学习函数模型的过程中,我们要掌握常见的函数模型及其特点,灵活运用它们解决各种问题。

一、线性函数模型线性函数模型是中考数学中最基础也是最常见的函数模型。

它的特点是函数图像呈现一条直线。

线性函数模型可表示为y = kx + b,其中k为斜率,b为截距。

线性函数模型常用于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简单线性关系。

例如,一辆汽车以恒定的速度行驶,反映其行驶距离和行驶时间的关系可以用线性函数模型来描述。

二、二次函数模型二次函数模型是中考数学中较为复杂的函数模型之一。

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是y = ax^2 + bx + c,其中a、b、c为常数且a不等于零。

二次函数模型的特点是函数图像呈现开口向上或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形状。

它在几何学、物理学等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抛物线的形状可以用二次函数模型来描述。

三、指数函数模型指数函数模型是一类常见的非线性函数模型。

它的一般形式是y = a^x,其中a为底数,x为指数,a大于零且不等于1。

指数函数模型的特点是函数图像呈现逐渐增大或逐渐减小的曲线形状。

指数函数模型在金融、生物学等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例如,人口增长、资金投资等都可以用指数函数模型进行描述。

四、对数函数模型对数函数模型是指数函数的逆过程。

它的一般形式是y = loga(x),其中a为底数,x为函数的值。

对数函数模型的特点是函数图像呈现逐渐变缓的曲线形状。

对数函数模型在经济学、化学等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pH值的计算、货币贬值等都可以用对数函数模型进行描述。

五、分段函数模型分段函数模型是由两个或多个函数构成的复合函数。

它的一般形式是f(x) ={ g(x), 若x≤a,{ h(x), 若 x>a。

分段函数模型的特点是函数图像由多个不同的线段组成。

分段函数模型在经济学、社会学等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收入税率的计算、物品价格阶梯调整等都可以用分段函数模型进行描述。

2024年中考数学几何模型归纳(全国通用):全等与相似模型-一线三等角(K字)模型(学生版)

2024年中考数学几何模型归纳(全国通用):全等与相似模型-一线三等角(K字)模型(学生版)

专题14全等与相似模型-一线三等角(K 字)模型全等三角形与相似三角形在中考数学几何模块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相似三角形与其它知识点结合以综合题的形式呈现,其变化很多,难度大,是中考的常考题型。

如果大家平时注重解题方法,熟练掌握基本解题模型,再遇到该类问题就信心更足了.本专题就一线三等角模型进行梳理及对应试题分析,方便掌握。

模型1.一线三等角(K 型图)模型【模型解读】在某条直线上有三个角相等,利用平角为180°与三角形内角和为180°,证得两个三角形全等。

【常见模型及证法】同侧型一线三等角:锐角一线三等角直角一线三等角(“K 型图”)钝角一线三等角条件:A CED B +CE=DE证明思路:,A B C BED +任一边相等BED ACE异侧型一线三等角:锐角一线三等角直角一线三等角钝角一线三等角条件:FAC ABD CED +任意一边相等证明思路:,A B C BED +任一边相等BED ACE例1.(2021·山东日照·中考真题)如图,在矩形ABCD 中,8cm AB ,12cm AD ,点P 从点B 出发,以2cm/s 的速度沿BC 边向点C 运动,到达点C 停止,同时,点Q 从点C 出发,以cm/s v 的速度沿CD 边向点D 运动,到达点D 停止,规定其中一个动点停止运动时,另一个动点也随之停止运动.当v 为_____时,ABP △与PCQ △全等.例2.(2022·黑龙江·九年级期末)(1)如图(1),已知:在△ABC中,∠BAC=90°,AB=AC,直线m经过点A,BD⊥直线m,CE⊥直线m,垂足分别为点D、E.证明∶DE=BD+CE.(2)如图(2),将(1)中的条件改为:在△ABC中,AB=AC,D、A、E三点都在直线m上,并且有∠BDA=∠AEC=∠BAC= ,其中 为任意锐角或钝角.请问结论DE=BD+CE是否成立?如成立,请你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拓展与应用:如图(3),D、E是D、A、E三点所在直线m上的两动点(D、A、E三点互不重合),点F为∠BAC平分线上的一点,且△ABF和△ACF均为等边三角形,连接BD、CE,若∠BDA=∠AEC=∠BAC,试判断△DEF的形状.例3.(2022·广东·汕头市潮阳区一模)(1)模型建立,如图1,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ACB=90°,CB=CA,直线ED经过点C,过A作AD⊥ED于D,过B作BE⊥ED于E.求证:△BEC≌△CDA;,OB=4,将线段AB绕(2)模型应用:①已知直线AB与y轴交于A点,与x轴交于B点,sin∠ABO=35点B逆时针旋转90度,得到线段BC,过点A,C作直线,求直线AC的解析式;②如图3,矩形ABCO,O为坐标原点,B的坐标为(8,6),A,C分别在坐标轴上,P是线段BC上动点,已知点D在第一象限,且是直线y=2x 5上的一点,若△APD是以D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请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D的坐标.例4.(2023·湖南岳阳·统考一模)如图,在ABC 中,AB =AC =2,∠B =40°,点D 在线段BC 上运动(点D 不与点B 、C 重合),连接AD ,作∠ADE =40°,DE 交线段AC 于点E .(1)当∠BDA =115°时,∠EDC =______°,∠AED =______°;(2)线段DC 的长度为何值时,△ABD ≌△DCE ,请说明理由;(3)在点D 的运动过程中,△ADE 的形状可以是等腰三角形吗?若可以,求∠BDA 的度数;若不可以,请说明理由.例5.(2022·浙江杭州·一模)老师在上课时,在黑板上写了一道题:“如图,ABCD 是正方形,点E 在BC 上,DF ⊥AE 于F ,请问图中是否存在一组全等三角形?”小杰同学经过思考发现:△ADF ≌△EAB .理由如下:因为ABCD 是正方形(已知)所以∠B =90°且AD =AB 和AD ∥BC又因为DF ⊥AE (已知)即∠DFA =90°(垂直的意义)所以∠DFA =∠B (等量代换)又AD ∥BC 所以∠1=∠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在△ADF 和△EAB 中12DFA B AD AB所以△ADF ≌△EAB (AAS )小胖却说这题是错误的,这两个三角形根本不全等.你知道小杰的错误原因是什么吗?我们再添加一条线段,就能找到与△ADF 全等的三角形,请能说出此线段的做法吗?并说明理由.例6.(2022·山东·九年级课时练习)(1)课本习题回放:“如图①,90ACB ,AC BC ,AD CE ,BE CE ,垂足分别为D ,E , 2.5cm AD , 1.7cm DE .求BE 的长”,请直接写出此题答案:BE 的长为________.(2)探索证明:如图②,点B ,C 在MAN 的边AM 、AN 上,AB AC ,点E ,F 在MAN 内部的射线AD 上,且BED CFD BAC .求证:ABE CAF ≌.(3)拓展应用:如图③,在ABC 中,AB AC ,AB BC .点D 在边BC 上,2CD BD ,点E 、F 在线段AD 上,BED CFD BAC .若ABC 的面积为15,则ACF 与BDE 的面积之和为________.(直接填写结果,不需要写解答过程)例7.(2023·贵州遵义·八年级统考期末)过正方形ABCD (四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顶点A 作一条直线MN .(1)当MN 不与正方形任何一边相交时,过点B 作BE MN 于点E ,过点D 作DF MN 于点F 如图(1),请写出EF ,BE ,DF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2)若改变直线MN 的位置,使MN 与CD 边相交如图(2),其它条件不变,EF ,BE ,DF 的关系会发生变化,请直接写出EF ,BE ,DF 的数量关系,不必证明;(3)若继续改变直线MN 的位置,使MN 与BC 边相交如图(3),其它条件不变,EF ,BE ,DF 的关系又会发生变化,请直接写出EF ,BE ,DF 的数量关系,不必证明.模型2.一线三等角模型(相似模型)【模型解读与图示】“一线三等角”型的图形,因为一条直线上有三个相等的角,一般就会有两个三角形的“一对角相等”,再利用平角为180°,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就可以得到两个三角形的另外一对角也相等,从而得到两个三角形相似.1)一线三等角模型(同侧型)(锐角型)(直角型)(钝角型)条件:如图,∠1=∠2=∠3,结论:△ACE∽△BED.2)一线三等角模型(异侧型)条件:如图,∠1=∠2=∠3,结论:△ADE∽△BEC.3)一线三等角模型(变异型)图1图2图3①特殊中点型:条件:如图1,若C为AB的中点,结论:△ACE∽△BED∽△ECD.②一线三直角变异型1:条件:如图2,∠ABD=∠AFE=∠BDE=90°.结论:△ABC∽△BDE∽△BFC∽△AFB.③一线三直角变异型2:条件:如图3,∠ABD=∠ACE=∠BDE=90°.结论:△ABM∽△NDE∽△NCM.例1.(2023·山东东营·统考中考真题)如图,ABC,为等边三角形,点D,E分别在边BC,AB上,60ADE若4DE ,则AD的长为()BD DC, 2.4A.3B.5C.2例3.(2022·河南新乡·九年级期中)某学习小组在探究三角形相似时,发现了下面这种典型的基本图形.(1)如图1,在 ABC中,∠BAC=90°,ABAC=k,直线l经过点A,BD⊥直线I,CE上直线l,垂足分别为D、E.求证:BDAE=k.(2)组员小刘想,如果三个角都不是直角,那么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呢?如图2,将(1)中的条件做以下修改:在 ABC中,ABAC=k,D、A、E三点都在直线l上,并且有∠BDA=∠AEC=∠BAC=α,其中α为任意锐角或钝角.请问(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若成立,请你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数学老师赞赏了他们的探索精神,并鼓励他们运用这个知识来解决问题:如图3,在 ABC中,沿 ABC的边AB、AC向外作矩形ABDE和矩形ACFG,ABAE=ACAG=12,AH是BC边上的高,延长HA交EG于点I.①求证:I是EG的中点.②直接写出线段BC与AI之间的数量关系:.问题探究:(1)先将问题特殊化,如图(2),当90 时,直接写出GCF 的大小;(2)再探究一般情形,如图(1),求GCF 与 的数量关系.问题拓展:(3)将图(1)特殊化,如图(3),当120 时,若12DG CG ,求BE CE 的值.例5.(2022·山西晋中·一模)阅读材料:我们知道:一条直线经过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顶点,过另外两个顶点分别向该直线作垂线,即可得三垂直模型”如图①,在ABC中,90ACB,AC BC,分别过A、B向经过点C直线作垂线,垂足分别为D、E,我们很容易发现结论:ADC CEB△≌△.(1)探究问题:如果AC BC,其他条件不变,如图②,可得到结论;ADC CEB△∽△.请你说明理由.(2)学以致用:如图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12y x与直线CD交于点 2,1M,且两直线夹角为 ,且3tan2,请你求出直线CD的解析式.(3)拓展应用:如图④,在矩形ABCD中,3AB ,5BC ,点E为BC边上—个动点,连接AE,将线段AE绕点E顺时针旋转90 ,点A落在点P处,当点P在矩形ABCD 外部时,连接PC,PD.若DPC△为直角三角形时,请你探究并直接写出BE的长.【观察与猜想】(1)如图1,在正方形ABCD中,E,F分别是AB,AD则DECF的值为___________;(2)如图2,在矩形ABCD中,7AD ,BD,若CE BD,则CEBD的值为___________;【类比探究】(3)如图3,在四边形ABCD中,90A B,E为线交ED的延长线于G,交AD的延长线于F,求证:DE AB CF课后专项训练1.(2022·湖南·长沙市二模)如图,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的直角顶点C 与坐标原点重合,分别过点A 、B 作x 轴的垂线,垂足为D 、E ,点A 的坐标为(-2,5),则线段DE 的长为()A .4B .6C .6.5D .72.(2022·贵州·凯里一模)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0,4A 、 6,0C ,BC x 轴,存在第一象限的一点 ,25P a a 使得PAB △是以AB 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则点P 的坐标().A . 3,1或 3,3B . 5,5C . 3,1或 5,5D .3,3A . 9,3B . 9,24.(2023·湖南长沙·九年级专题练习)如图,在矩形CD 或延长线上运动,且∠BEF5.(2021·浙江台州·中考真题)如图,点E,F,G分别在正方形ABCD的边AB,BC,AD上,AF⊥EG.若AB=5,AE=DG=1,则BF=_____.7.(2022·安徽·九年级专题练习)如图,矩形取BE的中点G,点G绕点E运动路径=,△CEF10.(2023·浙江·九年级期末)如图,已知ABC 和CDE 均是直角三角形,Rt ACB CED ,AC CE ,AB CD 于点F .(1)求证:ABC ≌CDE ;(2)若点B 是EC 的中点,10cm DE ,求AE 的长.11.(2022·江苏·九年级专题练习)【感知模型】“一线三等角”模型是平面几何图形中的重要模型之一,请根据以下问题,把你的感知填写出来:①如图1,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90C ,AE =BD ,则AED ≌_______;②如图2,ABC 为正三角形,,60BD CF EDF ,则BDE ≌________;③如图3,正方形ABCD 的顶点B 在直线l 上,分别过点A 、C 作AE l 于E ,CF l 于F .若1AE ,2CF ,则EF 的长为________.【模型应用】(2)如图4,将正方形OABC 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 为原点,点A 的坐标为 ,则点C 的坐标为________.【模型变式】(3)如图5所示,在ABC 中,90ACB ,AC BC ,BE CE 于E ,AD ⊥CE 于D ,4cm DE ,6cm AD ,求BE 的长.12.(2022·江苏镇江·二模)模型构建:如图1,AM MN 于点M ,BN MN 于点N ,AB 的垂直平分线交MN 于点P ,连接AP 、BP .若90APB ,求证:AM BN MN .数学应用:如图2,在ABC 中,D 是BC 上一点,AC AD BD ,90CAD ,8AB ,求ABC 的面积.实际运用:建设“交通强国”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建设“美丽公路”是落实美丽中国建设、回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如图3是某地一省道与国道相交处的示意图,点Q 处是一座古亭,鹅卵石路QA 、QB 以及 AB 两旁栽有常青树,其它区域种植不同的花卉;设计要求QA QB ,QA QB , AB 是以Q 为圆心、QA 为半径的圆弧(不计路宽,下同).请在图4中画出符合条件的设计图,要求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标注必要的字母,写出详细的作法,不要求说明理由;13.(2022·黑龙江·桦南县九年级期中)如图1,在ABC 中,90ACB ,AC BC ,直线MN 经过点C ,且AD MN 于D ,BE MN 于E .(1)由图1,证明:DE AD BE ;(2)当直线MN 绕点C 旋转到图2的位置时,请猜想出DE ,AD ,BE 的等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当直线MN 绕点C 旋转到图3的位置时,试问DE ,AD ,BE 又具有怎样的等量关系?请直接写出这个等量关系(不必说明理由).14.(2022·黑龙江佳木斯·三模)在ABC 中,90ABC ,AB BC ,D 为直线AB 上一点,连接CD ,过点B 作BE CD 交CD 于点E ,交AC 于点F ,在直线AB 上截取AM BD ,连接FM .(1)当点D ,M 都在线段AB 上时,如图①,求证:BF MF CD ;(2)当点D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点M 在线段BA 的延长线上时,如图②;当点D 在线段BA 的延长线上,点M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时,如图③,直接写出线段BF ,MF ,CD 之间的数量关系,不需要证明.15.(2022·安徽·合肥二模)(1)如图1,等腰直角ABC 中,90ACB ,CB CA ,线段ED 经过点C ,过A 作AD ED 于点D ,过B 作BE ED 于.E 求证:BEC △≌CDA .(2)如图2,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O 为坐标原点,点A 的坐标为 0,4,点C 的坐标为 3,0 ,点B 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一点,若ABC 是以AC 为直角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求点B 的坐标;(3)如图3,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O 为坐标原点,在等腰直角OAB 中,90OAB ,4OA AB ,点M 在线段OB 上从O 向B 运动(运动到点B 停止),以点M 为直角顶点向右上方做等腰直角AMN ,求点N 移动的距离.(3)【拓展探究】在整个运动过程中,请直接写出N 点运动的路径长,及CN 的最小值.(1)若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2,E 是AD 的中点.①如图1,当FEC ②如图2,当2tan 3FCE 时,求AF 的长;(2)如图3,延长CF ,DA 交于点时,求证:AE AF .18.(2023·广东深圳·九年级校考阶段练习)如图,在ABC 中6cm AB AC ,8cm BC ,点E 是线段BC 边上的一动点(不含B 、C 两端点),连接AE ,作AED B ,交线段AB 于点D .(1)求证:BDE CEA △∽△(2)设BE x ,AD y ,请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E 点在运动的过程中,ADE V 能否构成等腰三角形?若能,求出BE 的长;若不能,请说明理由.19.(2023·浙江·九年级专题练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 为坐标原点,直线AB 与y 轴交于点A ,与x 轴交于点B ,2OA ,AOB 的面积为2.(1)如图1,求直线AB 的解析式.(2)如图2,线段OA 上有一点C ,直线BC 为2(0)y kx k k ,AD y 轴,将BC 绕点B 顺时针旋转90 ,交AD 于点D ,求点D 的坐标.(用含k 的式子表示)(3)如图3,在(2)的条件下,连接OD ,交直线BC 于点E ,若345ABC BDO ,求点E 的坐标.20.(2022·湖南郴州·中考真题)如图1,在矩形ABCD 中,4AB ,6BC .点E 是线段AD 上的动点(点E 不与点A ,D 重合),连接CE ,过点E 作EF CE ,交AB 于点F .(1)求证:AEF DCE ∽;(2)如图2,连接CF ,过点B 作BG CF ⊥,垂足为G ,连接AG .点M 是线段BC 的中点,连接GM .①求AG GM 的最小值;②当AG GM 取最小值时,求线段DE 的长.。

2024中考数学常见几何模型归纳总结—三角形中的倒角模型-高分线模型、双(三)垂直模型

2024中考数学常见几何模型归纳总结—三角形中的倒角模型-高分线模型、双(三)垂直模型

2024中考数学常见几何模型归纳总结—三角形中的倒角模型-高分线模型、双(三)垂直模型近年来各地考试中常出现一些几何倒角模型,该模型主要涉及高线、角平分线及角度的计算(内角和定理、外角定理等)。

熟悉这些模型可以快速得到角的关系,求出所需的角。

本专题高分线模型、双垂直模型、子母型双垂直模型(射影定理模型)进行梳理及对应试题分析,方便掌握。

模型1:高分线模型条件:AD 是高,AE 是角平分线结论:∠DAE=2B C∠∠-例1.(2023秋·浙江·八年级专题练习)如图,在ABC 中,30A ∠=︒,50B ∠=︒,CD 为ACB ∠的平分线,CE AB ⊥于点E ,则ECD ∠度数为()A .5︒B .8︒C .10︒D .12︒【答案】C 【分析】依据直角三角形,即可得到40BCE ∠=︒,再根据30A ∠=︒,CD 平分ACB ∠,即可得到BCD ∠的度数,再根据DCE BCD BCE ∠=∠-∠进行计算即可.【详解】解:50,B CE AB ∠=︒⊥ ,40BCE ∴∠=︒,又30A ∠=︒ ,CD 平分ACB ∠,1118050305022()BCD BCA ∴∠=∠=⨯︒-︒-︒=︒,504010DCE BCD BCE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熟知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是解答此题的关键.例2.(2023春·河南南阳·七年级统考期末)如图,在△ABC 中,∠1=∠2,G 为AD 的中点,BG 的延长线交AC 于点E ,F 为AB 上的一点,CF 与AD 垂直,交AD 于点H ,则下面判断正确的有()①AD 是△ABE 的角平分线;②BE 是△ABD 的边AD 上的中线;③CH 是△ACD 的边AD 上的高;④AH 是△ACF 的角平分线和高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答案】B【详解】解:①根据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的概念,知AG 是△ABE 的角平分线,故此说法错误;②根据三角形的中线的概念,知BG 是△ABD 的边AD 上的中线,故此说法错误;③根据三角形的高的概念,知CH 为△ACD 的边AD 上的高,故此说法正确;④根据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和高的概念,知AH 是△ACF 的角平分线和高线,故此说法正确.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中线、三角形的高的概念,注意: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都是线段,且都是顶点和三角形的某条边相交的交点之间的线段.透彻理解定义是解题的关键.例3.(2023·安徽合肥·七年级统考期末)如图,已知AD 、AE 分别是Rt △ABC 的高和中线,AB =9cm ,AC =12cm ,BC =15cm ,试求:(1)AD 的长度;(2)△ACE 和△ABE 的周长的差.【答案】(1)AD 的长度为365cm ;(2)△ACE 和△ABE 的周长的差是3cm .【分析】(1)利用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法来求线段AD 的长度;(2)由于AE 是中线,那么BE =CE ,再表示△ACE 的周长和△ABE 的周长,化简可得△ACE 的周长﹣△ABE 的周长=AC ﹣AB 即可.【详解】解:(1)∵∠BAC =90°,AD 是边BC 上的高,∴S △ACB =12AB•AC =12BC•AD ,∵AB =9cm ,AC =12cm ,BC =15cm ,∴AD =AB AC CB ⋅=91215⨯=365(cm ),即AD 的长度为365cm ;(2)∵AE 为BC 边上的中线,∴BE =CE ,∴△ACE 的周长﹣△ABE 的周长=AC+AE+CE ﹣(AB+BE+AE )=AC ﹣AB =12﹣9=3(cm ),即△ACE 和△ABE 的周长的差是3cm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关键是掌握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求法.例4.(2023·广东东莞·八年级校考阶段练习)如图,在ABC 中,AD ,AE 分别是ABC 的高和角平分线,若30B ∠=︒,50C ∠=︒.(1)求DAE ∠的度数.(2)试写出DAE ∠与C B ∠-∠关系式,并证明.(3)如图,F 为AE 的延长线上的一点,FD BC ⊥于D ,这时AFD ∠与C B ∠-∠的关系式是否变化,说明理由.【答案】(1)10︒(2)()12DAE C B ∠=∠-∠(3)不变,理由见解析【分析】(1)根据三角形内角和求出BAC ∠,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50BAE ∠=︒,根据高线的性质得到90ADE ∠=︒,从而求出60BAD ∠=︒,继而根据角的和差得到结果;(2)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12BAE BAC ∠=∠,根据三角形内角和求出119022EAC B C ∠=︒-∠-∠,根据角的和差得到结果;(3)过A 作AG BC ⊥于G ,结合(2)知1()2EAG C B ∠=∠-∠,证明FD AG ∥,得到AFD EAG ∠=∠,即可证明.【详解】(1)解:∵30B ∠=︒,50C ∠=︒,∴1805030100BAC ∠=︒-︒-︒=︒,∵AE 平分BAC ∠,∴1502BAE CAE BAC ∠=∠=∠=︒,∵AD 是高,∴90ADE ∠=︒,∵30B ∠=︒,∴60BAD ∠=︒,∴10DAE BAD BAE ∠=∠-∠=︒;(2)()12DAE C B ∠=∠-∠,证明如下:∵AE 平分BAC ∠,∴12EAC BAC ∠=∠,∵180BAC B C ∠=︒-∠-∠,∴()11101902822B C B C EAC ︒-∠-∠-∠︒-==∠∠,∴EAD EAC DAC ∠=∠-∠()11090922B C C =︒∠---∠︒-∠()12C B =∠-∠;(3)不变,理由是:如图,过A 作AG BC ⊥于G ,由(2)可知:1()2EAG C B ∠=∠-∠,AG BC ⊥ ,90AGB ∠=︒,FD BC ⊥ ,90FDC ∴∠=︒,AGD FDC ∴∠=∠,FD AG ∴∥,AFD EAG ∴∠=∠,1()2AFD C 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和角平分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模型2:双垂直模型结论:①∠A =∠C ;②∠B =∠AFD =∠CFE ;③AB CD AE BC ⋅=⋅。

中考数学十大模型

中考数学十大模型

中考数学十大模型中考数学是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对于许多学生来说,数学是一个困难的学科。

然而,在中考数学考试中,有一些常见的数学模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下面将介绍中考数学中的十大模型。

1.几何模型:在中考数学中,几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通过几何模型,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几何知识,如三角形、四边形、圆等。

几何模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空间关系和形状属性。

2.代数模型:代数是中考数学中的另一个重要部分。

通过代数模型,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代数知识,如方程、不等式、函数等。

代数模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和提高数学计算能力。

3.统计模型:统计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通过统计模型,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统计知识,如概率、样本调查、数据分析等。

统计模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据和做出正确的决策。

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函数知识,如线性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等。

函数模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描述和分析实际问题。

5.图形模型:在中考数学中,图形是一个常见的题型,通过图形模型,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各种图形,如折线图、饼状图、柱状图等。

图形模型可以帮助学生更准确地表示和比较数据。

6.初等模型:初等数学是中考数学的基础,通过初等模型,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基本的数学运算和基本的数学概念,如加减乘除、分数、百分数等。

初等模型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数学基础,为进一步学习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7.空间模型:空间是几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空间模型,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空间知识,如平行线、垂直线、平行四边形等。

空间模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几何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

8.时间模型:时间是统计中的重要概念,通过时间模型,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时间知识,如时间单位、时间比较、时间序列等。

时间模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描述和分析时间数据。

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测量知识,如长度、面积、体积等。

测量模型可以帮助学生更准确地测量物体的大小和形状。

中考数学71个模型

中考数学71个模型

中考数学71个模型中考数学常见的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和应用题。

以下是一些出现的数学模型题:1.几何模型:包括求解图形面积、周长、体积等几何题目,如计算矩形、三角形、圆的面积、周长等。

2.暗盒模型:通过给定条件,使用代数建模解决问题,如解方程、组织代数式等。

3.比例模型:涉及到比例关系的问题,如长、宽、高的比例、速度、时间、距离的比例等。

4.函数模型:涉及到函数关系的问题,如函数的定义、求最值、函数图像的性质等。

5.利益模型:涉及到利益、利率、本金、时间的关系,如求解利息、本金、时间的问题。

6.速度模型:涉及到速度、时间、距离的关系,如求解两车相遇的时间、相遇的地点等。

7.图表模型:通过描述、解读和分析图表数据来回答相关问题,如求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问题。

8.张弛模型:涉及到加减乘除的问题,如商与余数的关系、面积和周长的关系等。

9.综合模型:将多个数学知识点结合起来综合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1.比例模型:甲乙两人的身高比例是3:4,甲的身高是150厘米,那么乙的身高是多少厘米?2.几何模型:一个长方形花坛的长是6米,宽是4米,如果要用正方形的花砖铺满整个花坛,每块花砖边长是0.2米,需要几块花砖?3.张弛模型:一个数的四倍加上7等于27,求这个数是多少?4.几何模型:一个直径为16厘米的圆形花坛需要修建一个环形边界,内径是10厘米,外径是14厘米,这个环形边界的周长是多少厘米?5.利益模型:小明存入银行1000元,按年利率5%,一年后可以得到多少利息?6.函数模型:某商品的销售价格为x元,根据销售量的不同,价格和销售量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y = 2x + 15,如果销售量是100,那么商品的销售价格是多少元?7.比例模型:小红通过比例尺绘制了一幅图,比例尺是1:5000,她测量了图上两个点之间的距离为2厘米,实际的距离是多少米?8.图表模型:根据一张成绩表格,某班级30名学生的数学考试成绩的平均分为85分,如果其中一名学生的成绩被记作90分,那么班级的新平均分是多少?9.综合模型:小明骑自行车从A点出发,速度是12千米/小时,小红从相同的地点出发,速度是16千米/小时,A点到B点的距离是30千米,小明和小红同时出发,他们几点钟在B点相遇?10.图表模型:根据某市最近10天的气温数据,制作了一份折线图,可以看出温度的最高值是35摄氏度,最低值是15摄氏度,那么这10天内的平均温度是多少摄氏度?11.综合模型:小明爬上一座山峰,开始时他离山脚1000米,每10分钟他爬升200米,那么他爬到山顶需要多少时间?12.暗盒模型:一个数字x加上7的一半等于15,求这个数字x是多少?13.比例模型:小明以每分钟30个字的速度打字,如果他打了20分钟,他一共打了多少个字?14.几何模型:一个正方形花坛的周长是20米,求花坛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15.函数模型:某商品的原价是x元,经过打折后销售价为原价的80%,如果现在的销售价是96元,那么原价x是多少元?16.利益模型:小明存入银行2000元,按年利率2.5%,存款一年后可以得到多少利息?17.速度模型:一个人以每小时5千米的速度骑自行车,另一个人以每小时8千米的速度骑自行车,如果他们分别从同一地点出发,两人相距40千米,他们相遇需要多少小时?18.图表模型:某班级有30名学生,根据最近一次考试成绩,制作了一张成绩表,表中A的人数是10人,B的人数是12人,C的人数是8人,D的人数是0人,那么没有得到D的学生所占的百分比是多少?19.比例模型:小红和小明一起放风筝,小红放了6个风筝,小明放了9个风筝,那么他们两个人放风筝的总数和小红放的风筝数量的比是多少?20.几何模型: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4厘米和6厘米,夹角的正弦值是多少?21.综合模型:一个管道开关一分钟可以注满1/5的水池,那么这个水池需要多少分钟才能被注满?22.利益模型:小明借给小红200元,小红答应每月还50元,那么小红还完这笔借款需要多少个月?23.函数模型:某商品的售价与进价的关系是y = 0.8x + 5,如果进价是100元,那么售价是多少元?24.暗盒模型:一个数减去12的两倍等于4,求这个数是多少?25.比例模型:一个长方形花坛的长是8米,宽是4米,如果要用正方形的花砖铺满整个花坛,每块花砖边长是0.5米,需要几块花砖?26.图表模型:根据一份成绩单,某班级40名学生的数学考试平均成绩是80分,如果班级再加入一名学生,这名学生的分数是70分,那么新的平均分是多少?27.几何模型:一个圆形花坛的半径是5米,求花坛的周长是多少米?28.张弛模型:一个数的四分之一加上3等于7,求这个数是多少?29.函数模型:某商品的销售价格为x元,根据销售量的不同,价格和销售量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y = 3x + 20,如果销售量是200,那么商品的销售价格是多少元?30.比例模型:小华通过比例尺绘制了一张图,比例尺是1:1000,她测量了图上两个点之间的距离为2厘米,实际的距离是多少米?31.综合模型:小明骑自行车从A点出发,速度是10千米/小时,小红从相同的地点出发,速度是15千米/小时,A点到B点的距离是50千米,小明和小红同时出发,他们几点钟在B 点相遇?32.暗盒模型:一个数的四分之一加上6等于18,求这个数是多少?33.几何模型:一个圆形花坛的直径是10米,求花坛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34.张弛模型:一个数的三倍减去2等于16,求这个数是多少?35.几何模型:一个长方形花坛的周长是28米,如果宽是6米,求花坛的长度是多少米?36.比例模型:小明和小红一起种葡萄,小明种了10棵葡萄藤,小红种了15棵葡萄藤,他们两个人种了多少棵葡萄藤?37.函数模型:某商品的原价是x元,通过打折后销售价为原价的75%,如果现在的销售价是120元,那么原价x是多少元?38.利益模型:小明存入银行5000元,按年利率4%,存款一年后可以得到多少利息?39.速度模型:一个人以每小时6千米的速度骑自行车,另一个人以每小时9千米的速度骑自行车,如果他们分别从同一地点出发,两人相距30千米,他们相遇需要多少小时?40.比例模型:一个班级有36名男生和24名女生,男生和女生的比例是多少?41.图表模型:根据某市最近7天的气温数据,制作了一份线形图,可以看出气温的最高值是28摄氏度,最低值是18摄氏度,那么这7天内的平均温度是多少摄氏度?42.利益模型:小明借给小红1000元,小红答应每月还利息5%,每个月还300元,那么小红还完这笔借款需要多少个月?43.综合模型:小明骑自行车从A点出发,速度是15千米/小时,小红从相同的地点出发,速度是10千米/小时,A点到B点的距离是50千米,小明和小红同时出发,他们几点钟在B 点相遇?44.函数模型:某商品的售价与进价的关系是y = 0.9x + 10,如果进价是200元,那么售价是多少元?45.张弛模型:一个数的五倍减去4等于16,求这个数是多少?46.比例模型:一根绳子,一半的长度等于全长的四分之三,求这根绳子的长度是多少?47.几何模型:一个圆形花坛的直径是8米,求花坛的周长是多少米?48.综合模型:一个管道每分钟可以灌满1/6的水池,那么这个水池需要多少分钟才能被灌满?49.图表模型:某班级有40名学生,根据一份成绩单,平均成绩是80分,如果其中一名学生成绩被记为90分,那么新的平均分是多少?50.函数模型:某商品的销售价格为x元,根据销售量的不同,价格和销售量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y = 5x + 50,如果销售量是300,那么商品的销售价格是多少元?51.暗盒模型:一个数加上4的一半等于10,求这个数是多少?52.比例模型:一个三角形的顶角是60度,底边长度是8厘米,求三角形的高是多少厘米?53.几何模型:一个长方形花坛的周长是18米,如果长度为4米,求花坛的宽是多少米?54.张弛模型:一个数的五分之一加上6等于14,求这个数是多少?55.几何模型:一个长方形花坛的长是10米,宽是6米,如果要用正方形的花砖铺满整个花坛,每块花砖边长是0.5米,需要几块花砖?56.函数模型:某商品的原价是x元,通过打折后销售价为原价的70%,如果现在的销售价是168元,那么原价x是多少元?57.利益模型:小明存入银行3000元,按年利率3%,存款一年后可以得到多少利息?58.速度模型:一个小汽车以每小时50千米的速度行驶,行驶了4个小时后,它行驶的距离是多少千米?59.图表模型:某商店商品的售价打9折后是120元,原售价是多少元?60.比例模型:一次活动中,男生和女生的比例是2:3,如果男生有24人,那么女生有多少人?61.张弛模型:一个数的三分之一减去4等于8,求这个数是多少?62.应用模型:某超市购买3件衣服可以打7折,原价是200元的一件衣服,现在买3件需要支付多少元?63.函数模型:某商品的售价与进价的关系是y = 0.85x + 15,如果进价是400元,那么售价是多少元?64.平均数模型:某班级有40名学生,某次考试的平均成绩是85分,如果其中一名学生的成绩被记作100分,那么新的平均分是多少?65.几何模型:一个直径为12米的圆形花坛需要修建一条围墙,围墙的高度是1.5米,这个围墙的周长是多少米?66.暗盒模型:一个数的三倍减去5等于13,求这个数是多少?67.比例模型:小明准备用金字塔形的玻璃瓶摆放石头,每层石头的数量是前一层的2倍,如果金字塔共有4层,一共需要多少块石头?68.函数模型:某商品的销售价格为x元,根据销售量的不同,价格和销售量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y = 10x + 100,如果销售量是500,那么商品的销售价格是多少元?69.张弛模型:一个数的四倍加上3等于27,求这个数是多少?70.几何模型:一个长方形花坛的长是12米,宽是8米,求花坛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71.综合模型:小明骑自行车从A点出发,速度是12千米/小时,小红从相同的地点出发,速度是18千米/小时,A点到B点的距离是60千米,小明和小红同时出发,他们几点钟在B 点相遇?请注意,这是一些常见的数学模型题的示例,具体的题目形式和难度可能会根据不同的考试和教材有所变化。

2024中考数学综合复习模型篇专题08 倍长中线法和截长补短法综合应用(解析版)

2024中考数学综合复习模型篇专题08 倍长中线法和截长补短法综合应用(解析版)

专题08倍长中线法和截长补短法综合应用倍长中线类型一:直接倍长中线△ABC 中AD 是BC 边中线方法:延长AD 到E ,使DE=AD ,连接BE类型二:间接倍长中线作CF ⊥AD 于F ,作BE⊥AD 的延长线于E 连接BE 。

延长MD 到N ,使DN=MD ,连接CN截长补短常见类型及常规解题思路:①a b c ±=可采取直接截长或补短,绕后进行证明。

或者化为类型②证明。

②a b kc±=可以将a b ±与c 构建在一个三角形中,然后证明这个三角形为特殊三角形,如等边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或一个角为30 的直角三角形等。

截长法常规辅助线:(1)过某一点作长边的垂线(2)在长边上截取一条与某一短边相同的线段,再证剩下的线段与另一短边相等。

补短法常规辅助线:(1)延长短边。

(2)通过旋转等方式使两短边拼合到一起类型一:倍长中线法【典例1】如图,在△ABC中,AB=a,AC=b,a,b均大于0,中线AD=c,求c的取值范围.【解答】解:延长AD到E,使AD=DE,连接BE,∵AD=DE,∠ADC=∠BDE,BD=DC,∴△ADC≌△EDB(SAS),∴BE=AC=b,在△AEB中,AB﹣BE<AE<AB+BE,即a﹣b<2AD<a+b,∴<c<.【典例2】已知: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中线,E是AD上一点,且BE=AC,延长BE交AC于F,求证:AF=EF.【解答】证明:如图,延长AD到点G,使得AD=DG,连接BG.∵AD是BC边上的中线(已知),∴DC=DB,在△ADC和△GDB中,∴△ADC≌△GDB(SAS),∴∠CAD=∠G,BG=AC又∵BE=AC,∴BE=BG,∴∠BED=∠G,∵∠BED=∠AEF,∴∠AEF=∠CAD,即:∠AEF=∠FAE,∴AF=EF.【典例3】如图,△ABC中,点D是BC的中点,点E、F分别在AB、AC上,且DE⊥DF,求证:BE+CF >EF.【解答】证明:如图,延长ED使得DM=DE,连接FM,CM.∵BD=DC,∠BDE=∠CDM,DE=DM,∴△BDE≌△CDM(SAS),∴BE=CM,∵DE=DM,DF⊥EM,∴FE=FM,∵CM+CF>FM,∴BE+CF>EF.【变式1】如图,在△ABC中,AC=3,AB=5,点D为BC的中点,且AD⊥AC,则△ABC的周长为 .【解答】解:延长AD到E,使AD=DE,连接BE,∵D为BC的中点,∴BD=CD,∵∠ADC=∠BDE,∴△ADC≌△EDB(SAS),∴AC=BE=3,∠DAC=∠E,∵AD⊥AC,∴∠DAC=90°,∴∠E=90°,∴AE===4,∴AD=DE=2,∴BD===,∴BC=2BD=2,∴△ABC的周长为AB+AC+BC=5+3+2=8+2.故答案为:8+2.【变式2】如图,在△ABC中,点E是AB边的中点,D是BC延长线上一点,连接DE交AC于点F,且AF=BD,若BD=3,AC=5,则CD的长为 .【解答】解:延长DE至H,使EH=DE,连接AH,∵AF=BD,BD=3,AC=5,∴CF=AC﹣AF=5﹣3=2,在△BED和△AEH中,,∴△BED≌△AEH(SAS),∴AH=BD,∠D=∠H,∵AF=BD,∴AH=AF,∴∠AFH=∠H,∴∠CFD=∠D,∴CD=CF=2,故答案为:2.【变式3】如图,在Rt△ABC中,∠BAC=90°,点D是BC的中点,E是AB边上一点,DF⊥DE交AC于点F,连接EF,若BE=2,CF=,则EF的长为 .【解答】解:如图,延长FD到G使GD=DF,连接GE,BG,在△BDG和△CDF中,,∴△BDG≌△CDF(SAS),∴BG=CF=,∠GBD=∠C,∴BG∥CA,∴∠EBG=∠A=90°,∵BE=2,∴EG===,∵DF⊥DE,DF=DG,∴EF=EG=,故答案为:.【变式4】如图,在矩形ABCD中,AB=8,BC=9,点E为AB的中点,点F在BC上,且BF=2FC,AF 与DE,DB分别交于点G,H,求GH的长.【解答】解:如图,过点F作FM⊥AD于M,交ED于O,则FM=AB=8,∵BF=2FC,BC=9,∴BF=AM=6,FC=MD=3,∴AF===10,∵OM∥AE,∴,∵点E为AB的中点,∴OM =,∴OF =FM ﹣OM =8﹣=,∵AE ∥FO ,∴△AGE ∽△FGO ,∴=,∴AG ==,∴GH=10-4-415=49【变式5】如图,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点E ,F 分别为BC ,AB 上的点,且点F 为AB 的中点,连接DF ,DE .(1)如图①,若DF 平分∠ADE ,求证:AD +BE =DE ;(2)如图②,若四边形ABCD 是边长为4的正方形,当ED 平分∠FDC 时,求EC 的长.【解答】(1)证明:延长DF ,CB 交于G ,如图:∵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AD ∥CB ,∴∠ADG =∠G ,∵DF 平分∠ADE ,∴∠ADG=∠EDG,∴∠G=∠EDG,∴DE=GE=GB+BE,∵F是AB中点,∴AF=BF,在△ADF和△BGF中,,∴△ADF≌△BGF(AAS),∴AD=GB,∴DE=AD+BE;(2)解:延长AB,DE交于H,如图:∵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4的正方形,点F为AB的中点,∴DF===2,AB∥CD,∴∠CDE=∠H,∵ED平分∠FDC,∴∠CDE=∠FDE,∴∠FDE=∠H,∴FH=DF=2,∴BH=FH﹣BF=2﹣2,∵∠C=90°=∠HBE,∠DEC=∠HEB,∴△DCE∽△HBE,∴=,即=,解得CE=2﹣2.∴EC的长为2﹣2.【变式6】阅读下面材料,并按要求完成相应的任务.如图①,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线AC⊥BD,垂足为G,过点G作AD的垂线,垂足为E,延长EG交BC于点F,则点F为BC的中点.下而是部分证明过程:∵AC⊥BD,EF⊥AD,∴∠EGD+∠FGC=90°,∠EGD+∠EDG=90°,∴∠EDG=∠FGC.∵∠ADB=∠ACB,…任务一:请将上述过程补充完整;任务二:如图②,在△ABC中,把边AC绕点C顺时针旋转90°得到DC,把边BC绕点C逆时针旋转90°得到EC.连接DE,取AB的中点M,连接MC并延长交DE于点N.(1)求证:MN⊥DE;(2)若AC=4,AB=6,∠CAB=30°,求DE的长.【解答】解:任务一:∵AC⊥BD,EF⊥AD,∴∠EGD+∠FGC=90°,∠EGD+∠EDG=∴∠EDG=∠FGC.∵∠ADB=∠ACB,∴∠ACB=∠CGF,∴CF=FD,同理BF=FG,∴BF=CF,∴点F为BC的中点;任务二:(1)证明:延长CM到F使MF=CM,∵AM=MB,∴ACBF是平行四边形,∴AF=BC=CE,AF∥BC,∴∠CAF+∠ACB=180°,∠DCE+∠ACB=180°,∴∠CAF=∠DCE,∵DC=AC,∴△DCE≌△CAF(SAS),∴∠D=∠ACF,∵∠ACF+∠DCN=90°,∴∠D+∠DCN=90°,∴∠DNC=90°,∴MN⊥DE;(2)解:作CG⊥AB于G,∵∠CAB=30,AC=4,∴CG=2,AG=2,∵AM=AB=3,∴GM=,∵CM2=CG2+GM2,∴CM2=22+()2,∴CM=,∵△DCE≌△CAF,∴DE=CF=2.类型二:截长补短【典例4】模型分析当题目中出现线段的和差关系时,考虑用截长补短法,该类题日中常出现等腰三角形、角平分线等关键词句,采用截长补短法进行证明.问题:如图,在△ABC中,AD平分∠BAC交BC于点D,且∠B=2∠C,求证:AB+BD=AC.截长法:在AC上截取AE=AB,连接DE,证明CE=BD即可.补短法:延长AB至点F,使AF=AC,连接DF,证明BF=BD即可.请结合右边的证明结论.求证:AB+BD=AC.请结合右边的【模型分析】证明结论.求证:AB+BD=AC.【截长法】【补短法】【解答】证明:【截长法】在AC上截取AE=AB,连接DE,∵AD平分∠BAC,∴∠BAD=∠DAC,在△ABD和△AED中,,∴△ABD≌△AED(SAS),∴∠B=∠AED,BD=DE,又∠B=2∠C,∴∠AED=2∠C,而∠AED=∠C+∠EDC=2∠C,∴∠C=∠EDC,∴DE=CE,∴AB+BD=AE+CE=AC.证明:【补短法】延长AB到F,使BF=BD,连接DF,∵BF=BD,∴∠F=∠BDF,∴∠ABC=∠F+∠BDF=2∠F,且∠ABC=2∠C,∴∠C=∠F,且∠CAD=∠BAD,AD=AD,∴△ADF≌△ADC(AAS)∴AC=AF,∴AC=AF=AB+BF=AB+BD.【变式1】如图,△ABC为等边三角形,D为△ABC外一点,连接AD,BD,CD,∠ADB=∠ADC=60°,求证:AD=BD+CD.【解答】证明:在DA上截取DE=DB,连接BE,如下图所示,∵∠ADB=60°,DE=DB,∴△ABD为等边三角形,∴∠EBD=60°,BE=BD,∵△ABC为等边三角形,∴∠ABC=60°,BA=BC,∴∠EBD﹣∠EBC=∠ABC﹣∠EBC,∴∠ABE=∠CBD,在△ABE和△CBD中,,∴△ABE≌△CBD(SAS),∴AE=CD,∴AD=AE+ED=CD+BD.【变式2】如图,Rt△ABC中,AC=BC,AD平分∠BAC交BC于点D,CE⊥AD交AD于F点,交AB于点E.求证:AD=2DF+CE.【解答】证明:在AF上截取FG=DF,连接CG,则DG=2DF,∵∠ACB=90°,∴∠DCF+∠ACF=90°,又∵CF⊥AD,∴∠ACF+∠CAF=90°,∴∠DCF=∠CAF,∵AD平分∠CAE,∴∠CAF=∠EAF,∵DF=FG,CF⊥DG,∴CD=CG,∴∠CDG=∠CGD,∵∠DGC=∠GAC+∠ACG,∠ADC=∠B+∠BAD,∴∠B=∠ACG,又∵AC=BC,∴△ACG≌△CBE(ASA),∴AG=CE,∴AD=AG+DG=CE+2DF.【变式3】如图,△ABC内接于⊙O,AC=BC,CD是⊙O的一条弦,且=,过点A作AP⊥CD,分别交CD,⊙O于点E,P,连接BP,若CD=6,△ABP的周长为13,求AE的长.【解答】解:在AE上截取AF=BP,连接CF,PC,∵AC=BC,∠CAF=∠CBP,∴△CAF≌△CBP,CF=CP,∵CD⊥PA,∴EF=PE,∴AE=AF+FE=PB+PE,∵AC=BC,∴=,∵=,∴=,∴AB=CD=6,∵△ABP的周长是13,∴AP+PB=7,∵AE=PE+PB,∴2AE=AP+PB,∴AE=.【变式4】如图,在△ABC中,AB=AC,在AB左侧作∠BDC=∠BAC=α,过点A作AE⊥DC于点E.(1)当α=90°时,①求证:AE=DE;②若BD=AE=2,请求出△ABC的面积;(2)当α≠90°时,求证:BD+DE=EC.【解答】(1)①证明:过点B作BF⊥AE,交AE的延长线于点F,∵AE⊥CD,∴∠DEF=90°,又∵∠BDE=90°,∴四边形BDEF为矩形,∴DE=BF,∵∠BAC=90°,∴∠BAF+∠EAC=90°,又∵∠EAC+∠ACE=90°,∴∠BAF=∠ACE,又∵∠AEC=∠BFA=90°,AB=AC,∴△ABF≌△CAE(AAS),∴BF=AE,∴DE=AE;②解:∵四边形BDEF为矩形,BD=AE=2,∴BD=EF=2,DE=BF=AE=,∴AF=AE+EF=+2,∴BA2=BF2+AF2==8+4,∴S==;△ABC(2)证明:过点A作AF⊥BD,交BD的延长线于F,连接AD,设CD与AB交于点O,∵∠BDC=∠BAC,∠BOD=∠AOC,∴∠ACO=∠DOB,即∠ABF=∠ACE,又∵∠AEC=∠AFB=90°,AC=AB,∴△ACE≌△ABF(AAS),∴AE=AF,BF=CE,又∵AD=AD,∴Rt△ADE≌Rt△ADF(HL),∴DE=DF,∴CE=BF=BD+DF=BD+DE.【变式5】【问题背景】如图①,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中,点E为射线BC上的一个动点(与点B,C不重合),连接AE,过点E作EF⊥AE,与正方形ABCD的外角∠DCG的平分线交于点F.李老师指出,当点E为线段BC 的中点时,AE=EF.【初步探索】(1)如图②,当点E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时,其他条件不变,那么结论“AE=EF”是否仍然成立;【问题解决】(2)当点E在线段BC上时,设BE=x,△ECF的面积为y,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拓展延伸】(3)如图③,将正方形ABCD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O与点B重合,点C在x轴正半轴上,当点E运动到某一点时,点F恰好落在直线y=﹣2x+3上,求此时点E的坐标.【解答】解:【问题背景】如图1,取AB的中点H,连接EH,∵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BC,∠ABC=90°=∠BCD,∵CF平分∠DCG,∴∠DCF=45°,∴∠ECF=135°,∵E是BC的中点,∴BH=BE=AH=CE,∴∠BHE=∠BEH=45°,∴∠AHE=∠ECF=135°,∵AE⊥EF,∴∠AEB+∠FEC=90°,∵∠AEB+∠BAE=90°,∴∠FEC=∠BAE,∴△AHE≌△ECF(ASA),∴AE=EF;【初步探索】(1)仍然成立,理由如下:如图2,在BA的延长线上取一点N,使AN=CE,连接NE.∵AB=BC,AN=CE,∴BN=BE,∴∠N=∠FCE=45°,∵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D∥BE,∴∠DAE=∠BEA,∴∠NAE=∠CEF,在△ANE和△ECF中,,∴△ANE≌△ECF(ASA),∴AE=EF;【问题解决】(2)如图3,在BA上截取BH=BE,连接HE,同理得:△AHE≌△ECF,∴y=S=AH•BE=x(1﹣x)=﹣x2+x(0≤x≤1);△AHE【拓展延伸】(3)如图4,在BA上截取BH=BE,连接HE,过点F作FM⊥x轴于M,设点E(a,0),∴BE=a=BH,∴HE=a,由(1)可得△AHE≌△ECF,∴CF=HE=a,∵CF平分∠DCM,∴∠DCF=∠FCM=45°,∵FM⊥CM,∴∠CFM=∠FCM=45°,∴CM=FM=a,∴BM=1+a,∴点F(1+a,a),∵点F恰好落在直线y=﹣2x+3上,∴a=﹣2(1+a)+3,∴a=,∴点E(,0).【典例5】如图1,在Rt△ABC中,AB=BC,点D,E,F分别在AB,BC,AC边上,且DE=EF,∠DEF =∠B,∠A=45°.(1)试猜想CF与BE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2)自主探究:如图2,若将已知条件中含45°的直角三角形换成含30°的直角三角形,其余条件不变,试探究BE和CF的关系.【解答】解:(1)CF与BE之间的数量关系为:CF=BE.理由:过点F作FH⊥BC于点H,如图,∵Rt△ABC中,AB=BC,∠A=45°,∴∠C=45°,∠B=90°.∵∠DEF=∠B,∴∠DEF=90°,∴∠DEB+∠FEH=90°.∵∠BDE+∠DEB=90°,∴∠BDE=∠FEH.在△BDE和△HEF中,,∴△BDE≌△HEF(AAS),∴BE=FH.∵FH⊥BC,∠C=45°,∴△FH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FC=FH,∴FC=BE;(2)CF与BE之间的数量关系为:CF=BE.理由:过点F作FH⊥BC于点H,如图,∵Rt△ABC中,∠A=30°,∴∠C=60°,∠B=90°.∵∠DEF=∠B,∴∠DEF=90°,∴∠DEB+∠FEH=90°.∵∠BDE+∠DEB=90°,∴∠BDE=∠FEH.在△BDE和△HEF中,,∴△BDE≌△HEF(AAS),∴BE=FH.∵FH⊥BC,∠C=60°,∴sin60°=,∴FC=FH,∴FC=BE.【变式1】如图,在△ABC中,∠ABC=45°,AD⊥BC于点D,点F是AC上一点,连接BF交AD于点E,且DE=CD,连接DF,若AF=4,DF=2,则BF的长为 .【解答】解:如图,在BF上截取HF=AF,连接AH,∵∠ABC=45°,AD⊥BC,∴AD=BD,∠ADB=∠ADC=90°,在△BDE和△ADC中,,∴△BDE≌△ADC(SAS),∴∠EBD=∠CAD,∵∠BED=∠AEF,∴∠AFE=∠BDE=90°,∴∠AHF=∠HAF=45°,∴AH=AF,∴∠BAH=∠DAF,∠AHB=135°,∠AEF=∠BED,∠AFE=∠BDE=90°,∴△AFE∽△BDE,∴=,∵∠AEB=∠FED,∴△AEB∽△FED,∴∠EAB=∠EFD=45°,∴∠AFD=∠AFH+∠EFD=90°+45°=135°,∴∠AHB=∠AFD,∴△AHB∽△AFD,∴==,∴BH=DF,∴BF=BH+HF=DF+AF=2+4.故答案为:2+4.【变式2】如图,四边形ABCD内接于⊙O,BC是⊙O的直径,连接AC,BD,若AB=AC,请探究AD,BD,DC之间的数量关系.【解答】解:作AE⊥AD交BD于E,∵BC是直径,∴∠BAC=90°,∵∠BAE+∠EAC=∠DAC+∠EAC=90°,∴∠BAE=∠CAD,∵∠ABD=∠ACD,AB=AC,∴△ABE≌△ACD(SAS),∴BE=CD,∵△AE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DE=AD,∵BD=DE+BE,∴BD=AD+CD.【变式3】如图,在△ABC中,∠ACB=120°,BC>AC,点E在BC上,点D在AB上,CE=CA,连接DE,∠ACB+∠ADE=180°,CH⊥AB,垂足为点H.求证:DE+AD=2CH.【解答】证明:如图,作∠FCD=∠ACB,交BA延长线于F,∵∠FCA+∠ACD=∠ACD+∠DCB,∴∠FCA=∠DCB,∵∠ACB=120°,∠ACB+∠ADE=180°,∴∠EDB=120°,∠EDA=60°,∵∠FAC=120°+∠B,∠CED=120°+∠B,∴∠FAC=∠CED,在△AFC和△EDC中,,∴△AFC≌△EDC(ASA),∴AF=DE,FC=CD,∵CH⊥FD,∴FH=HD,∠FCH=∠HCD=60°,∴DH=CH,∵AD+DE=AD+AF=FD=2DH=2CH,∴AD+DE=2CH.【变式4】如图,在△ABC中,AB=AC,∠BAC=90°,点D是平面内一点,且AD⊥CD.点O是BC的中点,连接OA,OD.(1)如图①,若点D是BC下方一点,过点O作OE⊥OD分别交AC,AD于点E,F.①求证:∠OAF=∠OCD;②若CD=1,DF=2,求BC的长;(2)如图②,若点D是AC右侧一点,试判断AD,CD,OD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解答】(1)①证明:∵AB=AC,O为BC的中点,∴OA=OB=OC,OA⊥OC,∵OE⊥OD,∴∠AOC=∠EOD=90°,∴∠AOF=∠COD,∵∠AOM=∠MDC=90°,∠AMO=∠CMD,∴∠OAM=∠MCD,∴△OAF≌△OCD(ASA),∴∠OAF=∠OCD;②解:∵△OAF≌△OCD,∴AF=CD=1,∵DF=2,∴AD=AF+DF=1+2=3,∵AD⊥DC,∴∠ADC=90°,∴AC===,∵AC=AB,∴BC=AC==2;(2)解:AD+CD=OD.理由:过点O作OE⊥OD,交DA的延长线于点E,∵∠DOE=∠AOC=90°,∴∠AOE=∠COD,∵∠ODC+∠+ODA=90°,∠ODA+∠OEA=90°,∴∠ODC=∠OEA,又∵OA=OC,∴△OCD≌△OAE(AAS),∴CD=AE,OD=OE,∴DE=OD,∴AD+AE=AD+CD=OD.【变式5】【问题探究】如图,△ABC是等腰三角形,AB=AC,点D是平面内一点,连接AD,BD,CD,且∠CAB=∠CDB.(1)如图①,当∠CAB=60°时,试探究BD,CD,AD之间的数量关系;(2)如图②,当∠CAB=120°时,探究是否为定值,并说明理由;【问题解决】(3)如图③,在四边形ADBC中,AB=AC,∠CAB=∠CDB=120°,若AD=2,BD=3,求CD的长.【解答】解:(1)BD,CD,AD之间的数量关系为:BD=CD+AD,理由如下:在BD上取一点E,使BE=CD,连接AE,设AC交BD于H,如图①所示:∵∠CAB=∠CDB,∠AHB=∠CHD,∴∠ABE=∠ACD,在△ABE和△ACD中,,∴△ABE≌△ACD(SAS),∴AD=AE,∠DAC=∠EAB,∴∠DAC+∠CAE=∠EAB+∠CAE=∠CAB=60°,∴△ADE是等边三角形,∴DE=AD,∴BD=BE+DE=CD+AD;(2)是定值,理由如下:在BD上取一点E,使BE=CD,连接AE,设AC交BD于H,过点A作AF⊥BD于F,如图②所示:∵∠CAB=∠CDB,∠AHB=∠CHD,∴∠ABE=∠ACD,在△ABE和△ACD中,,∴△ABE≌△ACD(SAS),∴AD=AE,∠DAC=∠EAB,∴∠DAC+∠CAE=∠EAB+∠CAE=∠CAB=120°,∴∠ADE=∠AED=(180°﹣120°)=30°,∵AF⊥DE,∴DF=EF,AF=AD,在Rt△AFD中,由勾股定理得:DF===AD,∴DE=2DF=AD,∵DE=BD﹣BE=BD﹣CD,∴BD﹣CD=AD,∴=,∴是定值;(3)在CD上取一点E,使CE=BD,连接AE,设AB交CD于H,过点A作AF⊥CD于F,如图③所示:∵∠CAB=∠CDB,∠AHC=∠BHD,∴∠ACE=∠ABD,在△ACE和△ABD中,,∴△ACE≌△ABD(SAS),∴AE=AD,∠EAC=∠DAB,∴∠EAC+∠BAE=∠DAB+∠BAE=∠CAB=120°,∴∠ADE=∠AED=(180°﹣120°)=30°,∵AF⊥DE,∴DF=EF,AF=AD,在Rt△AFD中,由勾股定理得:DF===AD,∴DE=2DF=AD,∴CD=CE+DE=BD+AD=3+×2=3+2.。

中考数学常见模型

中考数学常见模型

中考数学常见模型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学好数学对于学生将来的学习和发展都非常重要。

中考数学部分主要考察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而其中最常见的模型有以下几种:1.增长模型增长模型是数学中常见的一个模型,也是学生经常遇到的题型。

增长模型一般涉及到某个变量的增减情况,并要求学生根据已知条件计算出未知的变量的值。

例如:某草场中有一群牛,从开始时的100只开始,每年增长20%。

求5年后有多少只牛。

2.比例模型比例模型也是中考数学中常见的模型之一。

比例模型是指两个变量之间的比值保持不变的关系。

在比例模型中,常常需要学生利用已知条件,通过等式解题。

例如:小明去年的身高是130cm,今年身高是140cm,比去年增长了多少?3.几何模型几何模型是数学中较为复杂的一种模型,也是学生容易出错的题型。

几何模型一般涉及到线段、角、面积等几何概念,并要求学生计算出未知量的值。

例如:已知一个矩形的长是5cm,宽是3cm,求其面积和周长。

4.分析模型分析模型是数学中较为抽象和复杂的一种模型,也是中考数学中的难点。

分析模型一般涉及到函数、方程、不等式等概念,常常需要学生进行推理和分析,得出结论。

例如:已知函数y=2x+3,求当x=5时,y的值。

5.统计模型统计模型是数学中比较实用的一种模型,也是中考数学中常见的题型之一。

统计模型一般涉及到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并要求学生根据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

例如:某班级有60名学生,男生占40%,女生占60%。

求这个班级男生和女生的人数。

以上所述只是中考数学常见模型中的一部分,实际上还有很多其他类型的数学模型,例如:目标模型、最大最小模型、排列组合模型等等。

无论是哪种模型,都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知识和解题技巧,才能顺利解答问题。

在准备中考数学时,学生应该多做题,熟悉各种模型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同时,应该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理解数学概念的含义,提高自己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只有在不断实践和积累中,才能真正掌握好中考数学常见模型,并能够灵活运用于解题中去。

中考数学常见的11种几何模型

中考数学常见的11种几何模型

中考数学常见的11种几何模型一、三角形的不等关系模型:A字型、K字型、X字型1. 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2. 三角形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3.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4. 直角三角形中30度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5. 三角形三个内角之和等于180度。

二、全等、相似模型模型:A字型全等、A字型相似、8字型全等、8字型相似、蝴蝶型全等、蝴蝶型相似、平行型全等、平行型相似、等积模型等。

三、平行四边形模型模型:平行四边形ABCD中,E为AB中点,则:AC、DE互相平分;模型:平行四边形ABCD中,AC、BD交于O,则:AO=CO,BO=DO;模型:平行四边形ABCD中,AC平分角BAD,则:四边形ABCD为菱形。

四、梯形模型模型:梯形ABCD中,E为AD中点,则:延长BE交DC延长线于F,则:BE=FE;模型:梯形ABCD中,A、B在直线EF上,则:延长DC交AB延长线于F,则:梯形ABCD面积等于三角形面积的2倍;模型:梯形ABCD中,E为AD中点,则:延长BE交DC延长线于F,则:EF=FC。

五、矩形模型模型:矩形ABCD中,E为BC中点,则:AE平分角BAD;模型:矩形ABCD中,E为AD中点,则:AF平分角ABC;模型:矩形ABCD中,AC平分角BAD,则:四边形ABCD为菱形。

六、多边形模型模型:任意多边形ABCD中,E为AD中点,则:延长BE交DC延长线于F,则:BF=FE;模型:任意多边形ABCD中,E为AD中点,延长BE交DC延长线于F,则:EF=FC。

七、燕尾模型模型:在三角形ABC中,BD平分角ABC,CE平分角ACB,则:点D、E在BC同旁,则:三角形ADE的面积等于三角形ABC面积的一半。

八、风筝模型模型:在三角形ABC中,点D、E在BC上,且AD平分角BAE,则:三角形ABC与三角形ADE的面积相等。

九、铅笔模型模型:在矩形ABCD中,点E、F分别在AB、CD上,则:EF平行于AD,则:矩形ABFE与矩形EFCD相似。

2024年中考数学常见几何模型全归纳(全国通用)专题18 全等与相似模型之十字模型(解析版)

2024年中考数学常见几何模型全归纳(全国通用)专题18 全等与相似模型之十字模型(解析版)

是解题的关键.
例 3.(2023 安徽省芜湖市九年级期中)如图,正方形 ABCD 中,点 E、F、H 分别是 AB、BC、CD 的中 点, CE、DF 交于 G,连接 AG、HG .下列结论:① CE DF ;② AG DG ;③ CHG DAG ; ④ 2HG AD .正确的有( )
A.1 个
在正方形 ABCD 中,AD∥BC,∠D=90°,CD⊥BC, ∴∠DAE+∠AED=90°,∴∠AED=∠APQ,∴∠APQ=∠PQM,∴∠PQM=∠APQ=∠AED, ∵PM⊥BC,∴PM=AD,∵∠D=∠PMQ=90°,∴△PQM≌△ADE,∴PQ=AE,
在 Rt△ADE 中, DE 5 ,AD=12,由勾股定理得: AE 52 122 13 , ∴PQ=13.故选:A.
专题 18 全等与相似模型之十字模型
几何学是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形状、大小和相对位置等几何对象的性质和变换。在初中几 何学中,十字模型就是综合了上述知识的一个重要模型。 本专题就十字模型相关的考点作梳理,帮助学生 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模型 1.正方形的十字架模型(全等模型) “十字形”模型,基本特征是在正方形中构成了一个互相重直的 “十字形”,由此产生了两组相等的锐角 及一组全等的三角形。 1)如图 1,在正方形 ABCD 中,若 E、F 分别是 BC、CD 上的点,AE⊥BF;则 AE=BF。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到△PQM≌△ADE 是解
题的关键.
例 2.(2023 年辽宁省丹东市中考数学真题)如图,在正方形 ABCD 中, AB 12 ,点 E,F 分别在边 BC ,
CD 上, AE 与 BF 相交于点 G,若 BE CF 5 ,则 BG 的长为

深圳中考数学模型归纳总结

深圳中考数学模型归纳总结

深圳中考数学模型归纳总结数学模型在深圳中考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中考数学模型的题目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类常见的模型:比例模型、方程模型、几何模型和统计模型。

1. 比例模型比例模型是深圳中考数学中常见的模型之一,考查学生运用比例关系解决问题的能力。

常见的比例模型包括线性比例模型和反比例模型。

线性比例模型的典型例题是关于速度、时间和距离的问题。

考生需要根据题目给出的速度和时间之间的关系,建立比例关系,然后求解相关问题。

反比例模型主要涉及到两个变量之间的反比关系。

例如,根据工人数量和完成工作所需时间的反比关系,求解完成指定工作所需的时间。

2. 方程模型方程模型在深圳中考数学中也是常见的一类模型,考查学生运用代数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常见的方程模型包括线性方程模型和二次方程模型。

线性方程模型是指涉及到一次方程的问题,考生需要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条件建立方程,然后求解方程得到问题的解。

二次方程模型主要考查学生解决与抛物线相关的问题。

考生需要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建立二次方程,然后通过求解方程得到问题的解。

3. 几何模型几何模型是深圳中考数学中常见的一类模型,考查学生在几何形状和空间方面的综合运用能力。

常见的几何模型包括平面几何模型和空间几何模型。

平面几何模型主要涉及到平面图形的性质和相关的计算。

例如,已知某条边的长度和另外两个角的大小,求解图形的面积或者周长。

空间几何模型主要考查学生在三维空间中的理解和运用。

例如,已知一个立方体的体积和边长,求解立方体的表面积。

4. 统计模型统计模型是深圳中考数学中考查学生统计学知识应用能力的一类模型。

常见的统计模型包括数据分析和概率统计。

数据分析模型需要考生根据给定的数据表格或图表进行数据分析和计算。

例如,根据给定的数据表格中的数据,求解有关概率的问题。

概率统计模型主要考查学生对概率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例如,已知某事件发生的概率和相关条件,求解与概率相关的问题。

2024中考数学常见几何模型归纳总结—三角形中的倒角模型-“8”字模型、“A”字模型与三角板模型

2024中考数学常见几何模型归纳总结—三角形中的倒角模型-“8”字模型、“A”字模型与三角板模型

2024中考数学常见几何模型归纳总结—三角形中的倒角模型-“8”字模型、“A”字模型与三角板模型近年来各地中考中常出现一些几何倒角模型,该模型主要涉及高线、角平分线及角度的计算(内角和定理、外角定理等)。

熟悉这些模型可以快速得到角的关系,求出所需的角。

本专题“8”字模型、“A ”字模型与三角板模型进行梳理及对应试题分析,方便掌握。

模型1、“8”字模型图1图28字模型(基础型)条件:如图1,AD 、BC 相交于点O ,连接AB 、CD ;结论:①A B C D ∠+∠=∠+∠;②AB CD AD BC +<+。

8字模型(加角平分线)条件:如图2,线段AP 平分∠BAD ,线段CP 平分∠BCD ;结论:2∠P =∠B +∠D例1.(2021·河北·统考中考真题)下图是可调躺椅示意图(数据如图),AE 与BD 的交点为C ,且A ∠,B ∠,E ∠保持不变.为了舒适,需调整D ∠的大小,使110EFD ∠=︒,则图中D ∠应(填“增加”或“减少”)度.【答案】减少10【分析】先通过作辅助线利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得到∠EDF与∠D、∠E、∠DCE之间的关系,进行计算即可判断.【详解】解:∵∠A+∠B=50°+60°=110°,∴∠ACB=180°-110°=70°,∴∠DCE=70°,如图,连接CF并延长,∴∠DFM=∠D+∠DCF=20°+∠DCF,∠EFM=∠E+∠ECF=30°+∠ECF,∴∠EFD=∠DFM+∠EFM=20°+∠DCF+30°+∠ECF=50°+∠DCE=50°+70°=120°,要使∠EFD=110°,则∠EFD减少了10°,若只调整∠D的大小,由∠EFD=∠DFM+∠EFM=∠D+∠DCF+∠E+∠ECF=∠D+∠E+∠ECD=∠D+30°+70°=∠D+100°,因此应将∠D减少10度;故答案为:①减少;②10.【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同时涉及到了三角形的内角和与对顶角相等的知识;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读懂图形,找出图形中各角之间的关系以及牢记公式建立等式求出所需的角,本题蕴含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例2.(2023·浙江·八年级假期作业)如图,求∠A +∠B +∠C +∠D +∠E +∠F +∠G +∠H +∠K 的度数.【答案】540°【分析】如图所示,由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知:∠A +∠B =∠IJL ,∠C +∠D =∠MLJ ,∠H +∠K =∠GIJ ,∠E +∠F =∠GML ,然后由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可求得答案.【详解】解:如图所示:由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可知:∠A +∠B =∠IJL ,∠C +∠D =∠MLJ ,∠H +∠K =∠GIJ ,∠E +∠F =∠GML ,∴∠A +∠B +∠C +∠D +∠E +∠F +∠G +∠H +∠K =∠IJL +∠MLJ +∠GML +∠G +∠GIJ =(5-2)×180°=3×180°=54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和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的应用,利用三角形外角和的性质将所求各角的和转化为五边形的内角和是解题的关键例3.(2023·山东德州·八年级校考阶段练习)如图1,已知线段,AB CD 相交于点O ,连接,AC BD ,则我们把形如这样的图形称为“8字型”.(1)求证:A C B D ∠+∠=∠+∠;(2)如图2,若CAB ∠和BDC ∠的平分线AP 和DP 相交于点P ,且与,CD AB 分别相交于点M N 、.①若100,120B C ∠=︒∠=︒,求P ∠的度数;②若角平分线中角的关系改为“11,33CAP CAB CDP CDB ∠=∠∠=∠”,试探究P ∠与,B C ∠∠之间的数量关系.【答案】(1)见解析(2)①110︒;②()123P B C ∠=∠+∠【分析】(1)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对顶角相等即可证明;(2)①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CAP BAP ∠=∠,BDP CDP ∠=∠,再根据“8字形”得到,CAP C CDP P BAP P BDP B ∠+∠=∠+∠∠+∠=∠+∠,两等式相减得到C P P B ∠-∠=∠-∠,即()12P B C ∠=∠+∠,即可求解.②根据11,33CAP CAB CDP CDB ∠=∠∠=∠,可得23BAP BAC ∠=∠,23BDP BDC ∠=∠,再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对顶角相等,可得()2C P P B ∠-∠=∠-∠,即可求解.【详解】(1)证明:在AOC 中,180A C AOC ∠+∠=︒-∠,在BOD 中,180B D BOD ∠+∠=︒-∠,∵AOC BOD ∠=∠,∴A C B D ∠+∠=∠+∠;(2)解:①∵CAB ∠和BDC ∠的平分线AP 和DP 相交于点P ,∴,CAP BAP BDP CDP ∠=∠∠=∠,∵CAP C CDP P ∠+∠=∠+∠①,BAP P BDP B ∠+∠=∠+∠②,由-①②,得:C P P B ∠-∠=∠-∠,即()12P C B ∠=∠+∠,∵100,120B C ∠=︒∠=︒,∴()11001201102P ∠︒=︒︒=+;②∵11,33CAP CAB CDP CDB ∠=∠∠=∠,∴23BAP BAC ∠=∠,23BDP BDC ∠=∠,∵CAP C CDP P ∠+∠=∠+∠,BAP P BDP B ∠+∠=∠+∠,∴()111333C P BDC BAC BDC BAC ∠-∠=∠-∠=∠-∠,()222333P B BDC BAC BDC BAC ∠-∠=∠-∠=∠-∠,∴()2C P P B ∠-∠=∠-∠,∴()123P B C ∠=∠+∠),故答案为:()123P B C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有关角平分线的计算,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8字形”求解.例4.(2023春·广东深圳·七年级统考期末)定理: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1)如图1,线段AD ,BC 交于点E ,连接AB ,CD ,判断AD BC +与AB CD +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2)如图2,OC 平分AOB ∠,P 为OC 上任意一点,在OA ,OB 上截取OE OF =,连接PE ,PF .求证:PE PF =;(3)如图3,在ABC 中,AB AC >,P 为角平分线AD 上异于端点的一动点,求证:PB PC BD CD ->-.【答案】(1)AD BC AB CD +>+;理由见详解(2)证明见详解(3)证明见详解【分析】(1)根据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知,AE BE AB +>,CE ED CD +>,两式相加即可得出结论;(2)根据SAS 证OEP OFP △≌△即可得出结论;(3)在AB 上取一点E ,使AE AC =,连接DE 交BP 于点F ,证APE APC ≌,即PC PE =,同理证CD DE =,然后同理(1)得PB CD PC BD +>+,变形不等式即可得出结论.【详解】(1)解:AD BC AB CD +>+,理由如下:AE BE AB +> ,CE ED CD +>,AE BE CE ED AB CD ∴+++>+,即AD BC AB CD +>+;(2)证明:OC 平分AOB ∠,EOP FOP ∴∠=∠,在OEP 和OFP △中,OE OF EOP FOP OP OP =⎧⎪∠=∠⎨⎪=⎩,()OEP OFP SAS ∴ ≌,PE PF ∴=;(3)证明:在AB 上取一点E ,使AE AC =,连接DE 交BP 于点F,AD 是BAC ∠的角平分线,EAP CAP ∴∠=∠,在APE V 和APC △中,AE AC EAP CAP AP AP =⎧⎪∠=∠⎨⎪=⎩,()APE APC SAS ∴ ≌,PE PC ∴=,同理可证DE DC =,EF PF EP +> ,BF FD BD +>,EF PF BF FD EP BD ∴+++>+,即PB DE EP BD +>+,PB CD PC BD ∴+>+,PB PC BD C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综合题,熟练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是解题的关键.例5.(2023春·江苏苏州·七年级校联考期中)阅读:基本图形通常是指能够反映一个或几个定理,或者能够反映图形基本规律的几何图形.这些图形以基本概念、基本事实、定理、常用的数学结论和基本规律为基础,图形简单又具有代表性.在几何问题中,熟练把握和灵活构造基本图形,能更好地帮助我们解决问题.我们将图1①所示的图形称为“8字形”.在这个“8字形”中,存在结论A B C D ∠+∠=∠+∠.我们将图1②所示的凹四边形称为“飞镖形”.在这个“飞镖形”中,存在结论AOC A C P ∠=∠+∠+∠.(1)直接利用上述基本图形中的任意一种,解决问题:如图2,AP 、CP 分别平分BAD ∠、BCD ∠,说明:()12P B D ∠=∠+∠.(2)将图2看作基本图形,直接利用(1)中的结论解决下列问题:①如图3,直线AP 平分BAD ∠的外角FAD ∠,CP 平分BCD ∠的外角BCE ∠,若30B ∠=︒,20D ∠=︒,求P ∠的度数.②在图4中,AP 平分BAD ∠的外角FAD ∠,CP 平分BCD ∠的外角BCE ∠,猜想P ∠与B ∠、D ∠的关系(直接写出结果,无需说明理由).③在图5中,AP 平分BAD ∠,CP 平分BCD ∠的外角BCE ∠,猜想P ∠与B ∠、D ∠的关系(直接写出结果,无需说明理由).【答案】(1)见解析(2)①25︒;②()11802P B D ∠=︒-∠+∠;③()190+2P B D ∠=︒∠+∠【分析】(1)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1234∠=∠∠=∠,,再根据题干的结论列出3214P ABC P ADC ∠+∠=∠+∠∠+∠=∠+∠,,相加得到22314P ABC ADC ∠+∠+∠=∠+∠+∠+∠,继而得到2P ABC ADC ∠=∠+∠,即可证明结论;(2)①如图所示,分作BAD BCD ∠∠,的角平分线交于H ,根据(1)的结论得到()1252H B D ∠=∠+∠=︒,再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和平角的定义证明90PCH ∠=︒,90PAH ∠=︒,再根据题干的结论可推出25P H ==︒∠∠;②如图所示,分作BAD BCD ∠∠,的角平分线交于H ,由(1)的结论可知()12H B D ∠=∠+∠,,同理可得90PCH ∠=︒,90PAH ∠=︒,则由四边形内角和定理可得()11802P B D ∠=︒-∠+∠;③由题干的结论可得P B BAP BCP =++∠∠∠∠,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1122BAP BAO BCP BCE ==∠,∠,再求出1902BCP BCD =︒-∠,由题干的结论可知B BAO D BCD +=+∠∠∠∠,由此可得()1902P B BAP BCP B D =++=︒++∠∠∠∠∠∠.【详解】(1)解:∵AP CP 、分别平分BAD BCD ∠∠、,∴1234∠=∠∠=∠,,∴2314∠+∠=∠+∠,由题干的结论得:32P ABC ∠+∠=∠+∠,∠14P ADC +∠=∠+∠,∴21324P ABC ADC ∠+∠+∠=∠+∠+∠+∠,∴2P ABC ADC ∠=∠+∠,∴()12P ABC ADC ∠=∠+∠,即()12P B D ∠=∠+∠;(2)解:①如图所示,分作BAD BCD ∠∠,的角平分线交于H ,由(1)的结论可知()1252H B D ∠=∠+∠=︒,∵PC HC ,分别平分BCE BCD ∠,∠,∴1122BCP BCE BCH BCD ==∠,∠,∵180BCD BCE ∠+∠=︒∴119022BCP BCH BCD BCE +=+=︒∠∠∠∠,∴90PCH ∠=︒,同理可得90PAH ∠=︒,由题干的结论可得P PAH H PCH +=+∠∠∠∠,∴25P H ==︒∠∠;②如图所示,分作BAD BCD ∠∠,的角平分线交于H ,由(1)的结论可知()12H B D ∠=∠+∠,,同理可得90PCH ∠=︒,90PAH ∠=︒,∴()13601802P PAH PCH H B D =︒---=︒-+∠∠∠∠∠∠;③由题干的结论可得P B BAP BCP =++∠∠∠∠,∵AP 平分BAD ∠,CP 平分BCD ∠的外角BCE ∠,∴1122BAP BAO BCP BCE ==∠∠,∠∠,∵180BCE BCD =︒-∠∠,∴1902BCP BCD =︒-∠∠,由题干的结论可知B BAO D BCD +=+∠∠∠∠,∴BAO D BCD B =+-∠∠∠∠,∴P B BAP BCP =++∠∠∠∠119022B BAO BCD =++︒-∠∠1111902222B D BCD B BCD =++-+︒-∠∠∠∠()1902B D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的定义,多边形内角和定理,准确识图并运用好“8”字形的结论,然后列出两个等式是解题的关键,用阿拉伯数字加弧线表示角更形象直观.模型2、“A ”字模型结论:①∠3+∠4=∠D +∠E ;②∠1+∠2=∠A +180°。

方程的实际应用模型(4大模型)-2024年中考数学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含参考答案

方程的实际应用模型(4大模型)-2024年中考数学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含参考答案

方程的实际应用模型题型解读|模型构建|通关试练本专题主要对初中阶段的方程应用题型进形总结分析,收集汇总各地市常考的方程应用题型,主要分为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分式方程,一元二次方程几大题型。

考试中我们可以看出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分式方程考试频率较高。

一元一次方程相对基础较为简单,应用题型中出现较少,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综合性较高除了在应用题型中有所体现,在二次函数的应用中也经常出现。

本专题根据考试题型分类归纳总结。

模型01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题型1.行程问题路程=时间×速度,时间=路程÷速度,速度=路程÷时间;(单位:路程--米、千米;时间--秒、分、时;速度--米/秒、米/分、千米/时间)2.工程问题: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各部分工作量的和3.利润问题:利润=售价-进价,利润率=利润÷进价,售价=标价×折扣4.等积变形问题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锻造前的体积=锻造后的体积5.利息问题利息和=本金+利息;利息=本金×利率×时间模型02二元一次方程组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应用:1.行程问题:速度×时间=路程顺水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水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2.配套问题:实际数量比=配套比3.商品销售问题:利润=售价-进价;售价=标价×折扣;利润率=利润÷进价×100%4.工程问题: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甲乙合作效率=甲的效率+乙的效率模型03分式方程应用分式方程的应用解法步骤及题型: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与列整式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一样,都是按照审、设、列、解、验、答六步进行.(1)在利用分式方程解实际问题时,必须进行“双检验”,既要检验去分母化成整式方程的解是否为分式方程的解,又要检验分式方程的解是否符合实际意义.(2)分式方程应用题常见类型有行程问题、工作问题、销售问题等,其中行程问题中又出现逆水、顺水航行这一类型.模型04一元二次方程应用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种题型:1.数字问题:个位数为a,十位数是b,则这个两位数表示为10b+a.2.增长率问题:增长率=增长数量/原数量×100%.如:若原数是a,每次增长的百分率为x,则第一次增长后为a(1+x);第二次增长后为a(1+x)2,即原数×(1+增长百分率)2=后来数.3.形积问题:①利用勾股定理列一元二次方程,求三角形、矩形的边长.②利用三角形、矩形、菱形、梯形和圆的面积,以及柱体体积公式建立等量关系列一元二次方程.③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比例关系,列比例式,通过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得到一元二次方程.4.运动点问题:物体运动将会沿着一条路线或形成一条痕迹,运行的路线与其他条件会构成直角三角形,可运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列方程求解.5. 利润(销售)问题利润(销售)问题中常用的等量关系:利润=售价-进价(成本)总利润=每件的利润×总件数模型01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考|向|预|测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该题型近年主要以应用题形式出现,一般为应用题型的第一问,难度系数较小,在各类考试中基本为送分题型。

中考数学必考8大模型

中考数学必考8大模型

中考数学必考8大模型一、相似三角形模型相似三角形是中考数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涉及到比例、相似等问题。

解决相似三角形问题需要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相似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性质是对应边的比值相等,即相似比。

此外,还需要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SAS、SSS、ASA等。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如利用相似三角形计算距离、角度等。

二、直角三角形模型直角三角形是中考数学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涉及到勾股定理、锐角三角函数等问题。

解决直角三角形问题需要掌握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勾股定理是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性质,它给出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

此外,还需要掌握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如sin、cos、tan等。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如测量高度、计算角度等,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

三、平行四边形模型平行四边形是中考数学中常见的图形之一,涉及到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判定等问题。

解决平行四边形问题需要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平行四边形的一个重要性质是对角线互相平分,此外还有平行边的性质、对角线的性质等。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如设计图案、计算面积等,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

四、等腰三角形模型等腰三角形是中考数学中常见的图形之一,涉及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判定等问题。

解决等腰三角形问题需要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等腰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性质是两边相等,此外还有等角的性质等。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如设计图案、计算角度等,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

五、抛物线模型抛物线是中考数学中常见的曲线之一,涉及到二次函数、抛物线等问题。

解决抛物线问题需要掌握抛物线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抛物线的一个重要性质是它关于对称轴对称,此外还有顶点、焦点的性质等。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如计算最大值、最小值等,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

六、圆模型圆是中考数学中常见的图形之一,涉及到圆的基本性质、判定等问题。

中考数学常见模型

中考数学常见模型

中考数学常见模型中考数学常见模型是中等难度的数学问题,涵盖了数学的各个方面,包括代数、几何、概率等等。

下面将列举一些常见的数学模型,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准备中考数学。

一、代数模型:1.一次函数模型:y=kx+b,其中k和b为常数,表示一条直线的方程。

常用于描述速度、距离等线性关系。

2.二次函数模型:y=ax²+bx+c,其中a、b、c为常数。

常用于描述抛物线的形状,如物体自由落体的高度和时间关系。

3.百分比模型:常用于计算百分比,如增长率、折扣率等。

4.平均数模型:用于求平均数,如求一组数的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等。

5.方程与不等式模型:常用于解决方程和不等式问题,如线性方程、二次方程、绝对值和分数方程等。

二、几何模型:1.面积和体积模型:常用于求解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面积和体积,如矩形、三角形、圆形、圆柱体、球体等。

2.相似模型:用于表示两个形状相似的几何图形之间的比例关系。

3.三角模型:用于解决三角形相关问题,如正弦定理、余弦定理、面积公式等。

4.坐标模型:用于求解平面上的坐标问题,如平面直角坐标系和极坐标系等。

三、概率模型:1.事件模型:用于描述事件的概率,如事件的可能性、互斥事件、相对频率等概念。

2.随机模型:用于分析随机事件的发生概率和期望值,如抛硬币、掷骰子等。

3.条件概率模型:用于计算在已知某些条件下的事件发生概率,如加法原理、乘法原理等。

四、函数模型:1.函数关系模型:用于描述函数之间的关系,如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奇偶性、单调性等。

2.复合函数模型:用于把多个函数组合成一个新函数,如复合函数的求导、求导法则等。

3.反函数模型:求一个函数的反函数,如对数函数和指数函数的互为反函数等。

以上只是一部分常见的数学模型,同学们在备考中还需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重点复习和应用。

在解题过程中,要善于分析题意,理解问题,找到合适的数学模型进行求解。

并且要注意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灵活运用各种数学知识和模型,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和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数学模型的常见类型及其应用史承灼【摘要】“联系实际,加强应用”已经成为数学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以应用数学的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目标的“问题解决”亦已成为中考一大热点.而“数学模型”或“数学建模”则是实现“数学问题解决”的基本手段和主要内容.初中阶段常见的数学模型大致有:数与式、方程、不等式、函数、三角、几何和统计模型等.【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解决构建数学模型随着数学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深入,“联系实际,加强应用”已经成为数学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基础教育中以培养应用数学的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目标的“问题解决”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亦已成为国际数学教育的一大热点.而“数学模型”或“数学建模”则是实现“数学问题解决”的基本手段和主要内容.掌握常见的“数学模型”和“数学建模”的方法,将会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有助于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从而达到加强“数学问题解决”教育的目的.在数学的“问题解决”中,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首先要把实际问题中的数学问题明确地表述出来,也就是说,要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归纳给出以描述这个问题的数学提法;然后才能使用数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最后再返回去解决现实的实际问题.由于实际问题的复杂性,往往很难把现成的数学理论直接套用到这些实际问题上,这就必须要在数学理论和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之间构建一个桥梁来加以沟通,以便把实际问题中的数学结构明确地表示出来,这个桥梁就是“数学模型”,这个桥梁的构建过程就是“数学建模”.一般说来,所谓数学模型是指通过抽象和简化,使用数学语言对实际现象的一个近似的刻画,以便于人们更深刻地认识所研究的对象.而“数学建模”的过程考数学试题中,常见的应用问题按解决问题时建立数学模型所用数学知识和方法的特征可以分为数与式、方程(组)、不等式、函数、三角、几何和统计模型等几种类型.一.数与式模型数与式是最基本的数学语言,是描述和表达数学应用问题的重要策略之一.应用数与式解题的关键是弄清题意,理解题中的关键词、句的含义,准确地列出算式,将日常文字语言翻译成数学语言,构建数与式模型,解决实际问题.【例1】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根据我国税法的规定,公民全月工资、薪金所得不超过800元不必纳税,超过800元的部分为全月应纳税所得额,此【解】全月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500元的部分应纳税最高额为:500×5%=25(元),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应纳税最高额为:500×5%+(2000-500)×10%=175(元),因此此人本月工薪属于第二档次.所以此人本月工薪为:800+500+(150.1-500×5%)÷10%=1300+1251=2551(元).答:此人本月工薪为2551元。

【例2 】某企业有九个生产车间,现在每个车间原有的成品一样多,每个车间每天生产的成品也一样多.有A、B两组检验员,其中A组有8名检验员,他们先用两天将第一、第二两个车间的所有成品(指原有的和后来生产的)检验完毕,再去检验第三、第四两个车间的所有成品,又用去了三天时间;同时,用这五天时间,B组检验员也检验完余下的五个车间的所有成品,如果每个检验员的检验速度一样快,每个车间原有的成品为a件,每个车间每天生产b件成品.⑴试用a、b表示B组检验员检验的成品总数.⑵求B组检验员的人数.【解】⑴根据题意,由于每个车间原有a件成品,每天生产b件成品,则每个车间5天后的成品数为(a+5b)件,故B组检验员检验的所有成品总数为5(a+5b)=5a+25b(件).⑵对于A组8名检验员,在前两天内每天检验的成品数为2(a+2b)/2件,后检验的两个车间五天后的成品数为2(a+5b)件;8名检验员在后三天内每天检验的成品数为2(a+5b)/3件;因为检验员的检验速度相同,所以有2(a+2b)/2=2(a+5b)/3,即a=4b.所以,一名检验员每天检验的成品数为2(a +2b )/16=3 b /4(件). 对于B 组检验员,由(1)知,5个车间5天后的成品数为5(a +5b )件,则B 组检验员每天检验的成品数为5(a +5b )/5件,即(a +5b )件.由题意知a ≠0,b ≠0,所以,B 组检验员的人数为(a +5b )/(3 b /4)=9b /(3 b /4)=12.答:B 组检验员检验的成品总数为(a +5b )件,B 组有12名检验员.二. 方程模型对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的如增长率、产品购销、储蓄利率、工程施工、人员调配等含有等量关系的实际问题,通常可以通过建立方程(组)模型来解决.【例3】 150人要赶到90千米外的某地去执行任务.已知步行每小时可行10千米.现有一辆时速为70千米的卡车,可乘坐50人.请你设计一种乘车及步行的方案,使这150人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全部赶到目的地.其中,在中途每次换车(上、下车)时间均忽略不计.【解】显然,只有人、车均不停地运动,人一直向目的地行进,不停步、不后退,车一直不停地往返载人行进,最后使150人同时到达目的地时,所用的时间才会最短.由于一共有150人,每辆车只能乘50人,因此应将150人分成三组,每组50人,安排乘车与步行如图所示.A C D E F B其中,AE -EC -CF -FD -DB 是汽车往返路线,易知AE =CF =DB,AC =CD =EF =FB.设AE =CF =DB =x (千米),AC =CD =EF =FB =y (千米).依题意及图示可知:第一组乘车AE +步行EB =全程AB;汽车AE +EC 所用时间与步行AC 所用时间相等. 列出方程组:解得:第一组50人第二组50人x =60,y =15.第三组50人设150人全部由A 赶到B 所用时间为t ,则t =60/70+2×15/10=27/7(小时).答:按上述方案,50人一组,共分三组,分别乘一段车,步行一段,由A 到B ,同时出发同时到达,所用时间最短,最短时间为27/7小时.【例4】某商场计划拨款9万元从厂家购进50台电视机.已知该厂家生产三种不同型号的电视机,出厂价分别为:甲种每台1500元,乙种每台2100元,丙种每台2500元.⑴若商场同时购进其中两种不同型号电视机50台,用去9万元,请研究一下商场的进货方案;⑵若商场销售一台甲种电视机可获利150元,销售一台乙种电视机可获利200元,销售一台丙种电视机可获利250元.在同时购进两种不同型号电视机的方案中,为使销售时获利最多,你选择那种进货方案;⑶若商场准备用9万元同时购进三种不同的电视机50台,请你设计进货放方案.【解】⑴分三种情况讨论:①设购进甲种电视机x 台,乙种电视机y 台,则台,丙种电视机z 台,则③设购进乙种电视机y 台,丙种电视机z台,则解得:25台;或购甲种电视机35台,丙种电视机15台.⑵选第一种方案可获利150×25+200×25=8750(元);选第二种方案可获利150×35+250×15=90000(元).故选第二种方案获利较多.⑶设购进甲种电视机x 台,乙种电视机y 台,丙种电视机z 台,则又x ,y 为非负整数,可得y =5,10,15,20.5台,丙种电视机12台;或购甲种电视机31台,乙种电视机10台,丙种电视机9台;或购甲种电视机29台,乙种电视机15台,丙种电视机6台;或购甲种电视机27台,乙种电视机20台,丙种电视机3台.三. 不等式模型在现实世界中,正如相等关系一样不等关系也是普遍存在的,如在市场经营、生产决策和社会生活中的估计生产数量、核定价格范围、盈亏平衡分析、投资决策等许多问题中,很难确定(有时也不需要)具体的数值,则可挖掘实际问题所隐含的数量关系,建立不等式(组)模型,进而解决实际问题.【例5】某商店有一不准确的天平(其臂长不等)及1千克的砝码.某顾客要购买2千克糖果,售货员先将1千克砝码放于左盘,置糖果于右盘,使之平衡后给顾客;后又将1千克砝码放于右盘,另置糖果于左盘,平衡后再给顾客,问这种称法是否合理?【解】设天平左臂长为a ,右臂长为b (不妨设a >b ),先称得的糖果质量为m 千克,后称得的糖果质量为n 千克,由杠杆平衡条件有:b m =a×1,m =a/b .a n =b×1,n =b/a .∴m +n =a/b +b/a =(a 2+b 2)/ab .∵(a -b)2≥0,∴a 2+b 2≥2ab .∴m +n ≥2ab/ab =2.这样称出的糖果的质量大于2千克,商店吃亏,因此不合理.【例6】在车站开始检票时,有a (a >0)名旅客在候车室排队等候检票进站.检票开始后,仍有旅客继续前来排队检票进站.设旅客按固定的速度增加,检票口检票的速度也是固定的.若开放一个检票口,则需30分钟才可将排队等候检票的旅客全部检票完毕;若同时开放两个检票口,则只需10分钟便可将排队等候检票的旅客全部检票完毕.如果要在5分钟内将排队等候检票的旅客全部检票完毕,以便后来到站的旅客能随到随检,至少要同时开放几个检票口?【解】设检票开始后每分钟增加的旅客为x 人,检票的速度为每个检票口每分钟检y 人.5分钟内检票完毕要同时开放n 个检票口.把④代入①,得x =a /30. ⑤把④、⑤代入③,得a +a /6≤n×a /3.∵a >0,∴n ≥21/6=3.5,n 取小的整数,∴n =4.答:至少需同时开放4个检票口.四. 函数模型函数反映了事物之间的广泛联系,揭示了现实世界数量关系和运动、变化规律.对于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最优化问题,如用料最省、成本最低、利润最大等,可透过实际背景,建立函数模型,转化为求函数最值问题.【例7】甲、乙两个粮库要向A 、B 两镇运送大米,已知甲库可调出100吨大米,乙库可调出80吨大米.A 镇需70吨大米,B 镇需110吨大米.甲、乙两库到A 、B 两镇的路程和运费如下表:⑵最不合理的调运方案是是什么?它使国家造成不该有的损失是多少?【解】如下图,设甲库运往A 镇x 吨,则运往B 镇(100-x )吨,乙库运往A 镇(70-x )吨,运往B 镇〔80-(70-x )〕吨,总运费为y 吨.70 -x 100-x x根据题意,得y =12×20x +10×25(100-x )+12×15(70-x )+8×20(x +10)=-30x +39200.由函数表达式可知,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所以当x =70时,y min =-30×70+39200=37100;当x =0时,y max =-30×0+39200=39200.因此,当甲库运往A 镇70吨,运往B 镇30吨,乙库运往B 镇80吨时,总运费最省为31700元.最不合理的调运是:甲库运往A 镇0吨,运往B 镇100吨,乙库运往A 镇70吨,运往B 镇10吨,它使国家造成不该有的损失(39200-37100)元,即2100元.【例8】通过电脑拨号上“因特网”的费用是由电话费和上网费两部分组成.以前我市通过“黄冈热线”上“因特网”的费用为电话费0.18元/3分钟,上网费为7.2元/小时.后根据信息产业部调整“因特网”资费的要求,自1999年3月1日起,我市上“因特网”的费用调整为电话费0.22元/3分钟,上网费为每月不超过60小时,按4元/小时计算;超过60小时部分,按8元/小时计算.⑴根据调整后的规定,将每月上“因特网”的费用y (元)表示为上网时间x (小时)的函数;⑵资费调整前,网民晓刚在其家庭经济预算中,一直有一笔每月70小时的上网费用支出.“因特网”资费调整后,晓刚要想不超过其家庭经济预算中的上网费用支出,他现在每月至多可上网多少小时?⑶从资费调整前后的角度分析,比较我市网民上网费用的支出情况.y =7.2x +0.18x ×60/3=10.8x (x ≥0). 当x =70时,y =756元.由⑴知:当0≤x ≤60时,有8.4x =756,解得x =90>60,不合题意,舍去. 当x ≥60时,有12.4x -240=756,解得x ≈80.32(小时). 所以,他现在每月至多可上网约80.32小时.⑶设调整前后所需上网费用分别为y 1(元)y 2(元),则y 1=10.8x ,当0≤x ≤60时,y 2=8.4x ,显然有y 1>y 2;当x >60时,y 2=12.4-240,若y 1=y 2,则x =150,若y 1>y 2,则x <150,若y 1<y 2,则x >150.所以,若上网时间小于150小时,调整后费用少;若上网时间为150小时,调整前后所用费用相同;若上网时间大于150小时,调整前所需费用少.五. 三角模型在现实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如测高、测距、航海、拦水坝、人字架等实际问题,一般说来,这些问题的解决通常可建立三角模型,转化为解三角形问题没.【例9】如图所示,有一条河MN ,河岸的一侧有一很高的建筑物AB .一人位于河岸另一侧P 处,手中有一个测角器(可以测仰角)和一个可以测量长度的皮尺(测量长度不超过5米).请你设计一种测量方案(不允许过河),并给出计算建筑物的高度AB 及距离PA 的公式.希望在你的方案中被测量数据的个数尽量少.方案一:如下左图点P 位于开阔地域,被测量的数据为PC (测角器的高)和PQ (Q 为在PA 水平直线上选取的另一测量点)的长度,仰角α和β.设AB 为x ,PA 为y ,则有:方案二:若P 个测量点C 、D ,被测数据为PC 和CD 的长度,仰角α和β.设AB=x ,PC=y ,则有:解得上述两个方案都至少要测4个数据.当然还有其它的测量方案.六.几何模型几何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诸如工程定位、边角余料加工、拱桥计算、皮带传动、修复残轮和跑道设计等应用问题,都涉及到一定几何图形及其性质,这就需要建立几何模型,转化为几何问题进行求解.【例10】由于过度采伐森林和破坏植被,我国部分地区频频遭受沙尘暴的侵袭.近日,A城气象局测得沙尘暴中兴在A城的正西方向240千米的B处,正以每小时12千米的速度向北偏东60o方向移动,如图,距沙尘暴中兴150千米的范围为受影响区域.⑴A城是否受到这次沙尘暴的影响?为什么?⑵若A城受到这次沙尘暴的影响,那么遭受影响的时间有多长?OA=1/2AB=120千米<150千米,所以A城受到这次沙尘暴的影响.⑵如图,坐半径为150千米的⊙O,过点O作⊙O的弦CD,使CD∥BO,则CD为影响A城的沙尘暴移动路线.连接OD,则AD2=OD2-OA2=1502-1202=902,AD=90千米,所以CD=180千米.因此A城遭受这次沙尘暴影响的时间为180/12=15(小时).七.统计模型统计的内容具有非常丰富的实际背景,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要接受统计的观念,建立统计模型,最有效的方法是投入到统计的全过程中去,提出问题,考虑抽样,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做出决策,进行交流,评价改进等,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和掌握统计的思想方法.【例11】为估计一次性木质筷子的质量,1999年从某县共600家高、中、低档饭店抽取10家作样本,这些饭店每天消耗的一次性木质筷子盒数分别为:0.6, 3.7, 2.2, 1.5, 2.8, 1.7, 1.2, 2.1, 3.2, 1.0.⑴通过对样本的计算,估计该县1999年消耗多少盒一次性筷子(每年按365个营业日计算)?⑵2001年又对该县一次性木质筷子的用量以同样的方式作了抽样调查,调查的结果是10个样本饭店每个饭店平均每天使用一次性木质筷子2.42盒.求全县2000年、2001年这两年一次性木质筷子用量平均每年增长的百分率(2001年该县饭店数、全年营业天数均与1999年相同);⑶在⑵的条件下,若生产一套中小学生的桌椅需木材0.07立方米,求该县2001年使用一次性筷子的木材可以生产多少套学生桌椅?计算中需用的有关数据为:每盒筷子100双,每双筷子的质量为5克,所用木材的密度为0.5×103千克/立方米.⑷假如让你统计你所在省一年使用一次性筷子所消耗的木材量,应如何利用统计知识去做,简要地用文字表述出来.【解】⑴x=1/10×(0.6+3.7+2.2+1.5+2.8+1.7+1.2+2.1+3.2+1.0)=2.0.∴该县1999年消耗一次性木质筷子为2×600×350=420000(盒).⑵设平均每年增长的百分率为x,则2(1+x)2=2.42.解得x1=0.1=10%,x2=-2.1(不合题意,舍去).∴平均每年增长的百分率为10%.⑶可以生产学生桌椅套数为:0.005×2.42×100×600×3500.5×103×0.07=7260(套).⑷先取若干个县(或市、州)作样本,再分别从这些县(或市、州)抽取若干家饭店作样本,统计一次性木质筷子的用量.【例12】据报道,某公司的33名职工的月工资如下:资水平;⑵假设副董事长的工资从5000元提升到20000元,董事长的工资从5500元提升到30000元,那么新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又是什么?⑶你认为哪个统计量更能反映这个公司员工的工资水平?简要地说明理由.【解】⑴平均数为x=1/33×(1×5500+1×5000+2×3500+1×3000+5×2500+3×2000+20×1500) ≈ 2091(元);从表中可以看出中位数是1500(元),众数是1500(元).中考数学模型的常见类型及其应用所以,代表这个公司员工的工资水平的应是中位数或众数,这个统计量是1500(元).⑵按⑴中的方法可得新的平均数是3288(元),中位数是1500(元),众数是1500(元).⑶中位数或众数1500(元) 更能反映这个公司员工的工资水平.平均数、中位数、众数都是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而这里的1500(元)更有说服力.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有意识地介绍有关数学知识的实际背景及应用实例是非常必要的.它将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数学的应用特征的理解,并能使学生得到数学应用的初步训练,应该给学生创造机会接触实际问题,并让他们尝试着解决这些实际问题,在应用中学习如何建立数学模型,运用数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即如何“用数学”.【参考文献】[1]刘来福,曾文艺,问题解决的数学模型方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第1版.[2]安徽省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初中数学竞赛辅导,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1月,第2版.[3]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中考必备——2001全国中考试卷精选,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第1版.[4]《中考必备》编写组,2003中考必备——2002全国中考试卷精选,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5]胡同祥,中考数学中常见的数学模型及应用举例,理科考试研究(初中版),2000年,第9期.[6]江兴代,2002年中考新视点——数学,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