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体平衡-静力学
静力学-刚体系统平衡习题课2
p
FGy
G
3、再研究AG杆,求出 FGy
0 FGy
刚体系平衡求解
1、研究对象
2、受力分析
3、平衡条件 4、列方程、求解 尽量一个方程解一个未知量!
例:已知 F,求 AG 杆上的约束力。
A
a
C
F
2a E
a
B
a
a
a
D
a
解:1、研究AG杆, 画受力图. H
A
F
FDx FGx
G
O
FDy
D
M
D
(F ) 0
FGxa Fa 0
G
FGy
FGx F FDx 2F
G
M
(F ) 0
FDxa F 2a 0
A
a D
F
2a E
x
FDy
D
FGx F FGy 3F
FGy 3F
[AG]:
Fy 0
FDy 3F
FGy
G
A C a D a G
F
2a a
B E a H
研究图示构件,画受力图 B C
FDx D
a 2a
E a
H
O
a
O
FCG FDy
方法3 A
F
FDx FGx
求出
FDy
p
FH
FDy
D
M F
y
0 FDy
13 G G F A sin 45 8
D A
K C B Ⅰ
2. [DEC] 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列平衡方程
E
Ⅱ
M
其中
刚体的静力学和动力学的联系
刚体的静力学和动力学的联系刚体是指其内部各个点之间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的物体。
当刚体处于静止状态时,我们可以通过静力学来描述其平衡情况,当刚体处于运动状态时,我们则需要运用动力学来揭示其运动规律。
静力学主要研究力对物体的作用,以及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下力的平衡条件。
动力学则研究力对物体的运动状态的影响,通过牛顿定律揭示物体在受力作用下的加速度变化。
静力学与动力学是联系紧密的,两者之间存在着辩证的关系。
静力学与动力学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静力平衡与动力平衡的关系静力学研究的静力平衡是指物体受到的力的合力为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下。
动力学研究的动力平衡是指物体所受合外力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加速度,物体处于匀速运动状态下。
在静力平衡的基础上,当物体受到外力且其受力合力为零时,物体将处于动力平衡状态。
2. 静力学与动力学的力的分析方法静力学研究的力的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分解力、合成力和力的平衡条件等,用来确定物体所受力的大小和方向。
动力学的力的分析方法主要是使用牛顿第二定律,通过力的合成和分解来计算物体的加速度和速度变化。
静力学和动力学的力的分析方法在物体受力分析中是相互补充的。
3. 静力学和动力学的问题转化静力学和动力学在物体受力问题的解决中具有相互转化的关系。
有时候,我们可以利用静力学的方法解决动力学问题,例如在计算斜面上物体滑动的问题中,可以通过静力学的方法计算物体受力平衡的条件。
同样地,有时候也可以借助动力学的方法解决静力学问题,例如在计算物体在斜坡上静止不滑动的问题中,可以通过动力学的方法计算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大小,从而判断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综上所述,静力学和动力学是联系紧密的,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补充。
静力学研究物体力的平衡条件,动力学则研究物体受到力的影响下的运动状态。
通过静力学和动力学的分析方法,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物体受力与运动的问题。
这种联系和衔接为我们研究物理学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分析工具。
工程力学-刚体静力学
(3)约束反力的特点:沿柔索中心线,指离被约束物体, 仅能承受拉力,不能承受压力。
2、光滑接触面
(1)约束在工程应用中实例: 物体放置在光滑地面上或搁 置在光滑槽体内;
(2)约束的特点:被约束物体可沿接触面滑动,但不能沿 接触面公法线方向压入接触面;
M M
A B
( (
F F
) )
0 0
MC (F ) 0
A, B,C 三个取矩点,不得共线
Fx M
A(
0 F
)
0
A, B 两个取矩点连线
M B (F ) 0
不得与投影轴垂直
空间汇交力系
F R
F i
Fx 0
Fy 0 Fz 0
当研究物体在力系作用下的内部效应时,不能忽略物体变 形的作用,这正是材料力学研究的问题。
力对刚体的作用效果: 平动 和 转动
刚体静力学
平动: 刚体在力的作用下沿某一方向的直线运动的状态发生改变。
平动特点:刚体内任意两点的连线在运动过程中保持平行。
平动效果由作用在刚体上的力的大小和方向来衡量 F ma
平动平衡: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 F 0 a 0
转动: 刚体在力的作用下绕一根轴匀速或者加速旋转。 转动特点:刚体上所有点都绕某一条直线作圆周运动。
定点转动(陀螺)、定轴转动(门)、平面运动(车轮) 转动效果由作用在刚体上的力对转轴的矩的大小和方向来衡量
M J
转动平衡:静止或者匀速转动 M 0 0
(3)可动铰支座 在固定铰支座的底部安放若干滚子,并与支撑面连接,则构成 了活动铰支座约束,又称辊轴支座。
理论力学中的静力学平衡条件与应用
理论力学中的静力学平衡条件与应用在理论力学中,静力学是研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的力学原理和条件。
静力学平衡条件是判断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的基本准则。
本文将对理论力学中的静力学平衡条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1. 刚体静力学平衡条件在理论力学中,刚体是指其形状和体积在外力作用下保持不变的物体。
刚体静力学平衡条件是判断刚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的基本原理。
根据刚体静力学平衡条件,一个刚体处于平衡状态需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力的平衡条件:合力为零。
即作用在刚体上的所有力的矢量和等于零。
- 力矩的平衡条件:合力矩为零。
即作用在刚体上的所有力矩的代数和等于零。
2. 非刚体静力学平衡条件在实际应用中,许多物体并不是刚体,而是由多个部分组成的弹性体。
对于非刚体的情况,同样存在静力学平衡条件来判断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非刚体静力学平衡条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力的平衡条件:合力为零。
即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外力等于零,物体保持静止。
- 力矩的平衡条件:合力矩为零。
即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外力矩等于零,物体不会产生旋转。
- 形变平衡条件:物体内部各部分之间应满足力的平衡条件和形变的平衡条件,使得物体整体保持平衡。
3. 静力学平衡条件的应用静力学平衡条件在工程学、建筑学和力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应用场景:- 结构力学:静力学平衡条件可用于判断建筑物、桥梁和机械结构等是否处于稳定的平衡状态,从而确保其安全性。
- 弹性体力学:静力学平衡条件可用于分析和设计材料的弹性性能,求解材料的应力和变形分布。
- 静力学问题求解:通过应用静力学平衡条件,可以解决一些静力学问题,如悬臂梁的荷载计算、桥梁上的力的平衡等。
4. 实例分析以建筑结构为例,应用静力学平衡条件可以分析房屋的支撑结构是否稳定。
在设计房屋的支撑结构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力的平衡条件:房屋所受的重力需要通过支撑结构的柱子、墙壁等来承受,使得合力为零,保持平衡。
02第二章 刚体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2. 4 受力图
(b)
例 2.4 球G1、G2置于墙和板AB间,BC为绳索。画受力图。
FK
C
G2
FK G2 FH FD
A
FT
FT FD
K
FD
B
G1 FE
G1
FAy
G2
FAx
B (d)
G2
H
D
G1
FD
G1
FH …间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关系。 E FAx 注意FK 与 FK、 FE与 F E (c) A FE FAy 还要注意,部分受力图中约束力必须与整体受力图一致。 FAx (e) (a) A FAy 未解除约束处的系统内力,不画出。
FE
FH
FT
B
2. 4 受力图
例 2.5 连杆滑块机构如图,受力偶 M和力F作用, 试画出其各构件和整体的受力图。 解: 研究系统整体、杆AB、BC及滑块C。
B
FBC
C B F
B
FAy
M
A
FAy
M
FCB
FAx
FBC
C
F
C
FC
A FAx
FCB
FC
注意,若将个体受力图组装到一起,应当得到与整体受力图相 同的结果。力不可移出研究对象之外。
My
A Mx
A
FAz FAz A
Mz
FBz
一对轴承
固定端
空间球铰: 反力是过球铰中心的FAx、FAy、FAz 3个分力。 一对轴承: 共5个反力。允许绕 x 轴转动;x方向有间隙。 固定端: 限制所有运动,有6个反力。
4. 几种常见的约束
空间:
FBy FAy M Ay Ay 约束力方向与所能限制的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y A Mz 指向不能确定的约束反力,可以任意假设。 FAx FAx Mx B F F A FAz 若求解的结果为正,所设指向正确;为负则指向与假 Az A Az FBz 设相反。 一对轴承 球铰 固定端 F F
大学刚体知识点总结
大学刚体知识点总结一、刚体的概念和基本性质1. 刚体的基本概念刚体是指在运动或受力作用时,其内部各个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的物体。
刚体的定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刚体的形状和大小在所讨论的现象中不发生改变;二是刚体内各点的相对位置在所讨论的现象中也不发生改变。
这意味着刚体是刚性的,并且不会发生形变。
2. 刚体的基本性质(1)刚性:刚体的所有部分在相互作用下保持相对位置不变,不发生相对位移或形变,这就是刚体的基本性质之一。
(2)刚体的自由度:刚体的自由度是指刚体可以自由运动的最少独立坐标数。
刚体的自由度可以通过不同类型的运动来描述,包括平动、转动和复合运动。
(3)刚体的质心:刚体的质心是指一个质点,它等效于整个刚体对于外力的作用。
在某些情况下,刚体可以看作是一个质点,其运动和受力可以通过质心来描述。
二、刚体的平动1. 刚体的平动运动在刚体的平动运动中,刚体上的各个点都以相同的速度和方向移动。
平动运动可以通过刚体的速度和加速度来描述,它是刚体运动的一种常见形式。
2. 刚体的平动运动描述(1)刚体的平动速度:刚体上的各个点的速度大小和方向相同,这就是刚体的平动速度。
刚体的平动速度可以通过质点运动方程或者质心运动方程来描述。
(2)刚体的平动加速度:刚体上的各个点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相同,这就是刚体的平动加速度。
刚体的平动加速度可以通过质点加速度方程或者质心加速度方程来描述。
(3)刚体的平动运动学问题:刚体的平动运动学问题包括刚体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相关内容,它们可以通过运动学方法来解决。
三、刚体的转动1. 刚体的转动运动在刚体的转动运动中,刚体围绕固定轴旋转。
转动运动是刚体运动的另一种常见形式,它可以通过角度和角速度来描述。
2. 刚体的转动运动描述(1)刚体的角度和角速度:刚体围绕固定轴旋转时,可以通过角度和角速度来描述。
角度是指刚体围绕轴线旋转的角度,角速度是指刚体围绕轴线旋转的角度变化率。
(2)刚体的转动惯量:刚体围绕轴线旋转时,需要通过转动惯量来描述其转动惯性。
刚体静力学平衡
刚体静力学平衡刚体静力学平衡是力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一个刚体处于静止状态时,所有作用在其上的力可以平衡,从而不产生任何线性加速度或旋转。
在刚体静力学平衡中,我们经常使用牛顿定律和力的平衡条件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首先,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刚体的线性加速度为零,即所有受到的力的合力为零。
同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刚体的旋转加速度也为零,即所有受到的扭矩的合力矩为零。
为了更好地理解刚体静力学平衡,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力的概念和平衡条件。
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可以通过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来描述。
常见的力有重力、摩擦力、支持力等。
在刚体的平衡条件中,我们需要考虑到这些力的作用点、方向和大小。
对于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刚体,我们需要满足两个条件:力的平衡和力矩的平衡。
力的平衡指的是所有作用在刚体上的力的合力为零,力矩的平衡指的是所有作用在刚体上的扭矩的合力矩为零。
对于力的平衡,我们可以将所有作用在刚体上的力进行分析,按照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进行分解。
在竖直方向上,如果有重力和垂直方向的支持力,我们需要使它们相等。
在水平方向上,如果有摩擦力或水平方向的支持力,我们同样需要使它们相等。
通过这样的分解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力的平衡条件。
对于力矩的平衡,我们需要考虑刚体上的所有力对某个点产生的扭矩。
扭矩是一个力乘以力臂的乘积,力臂是力作用线和旋转轴之间的垂直距离。
在刚体的平衡条件中,我们需要使所有作用在刚体上的扭矩的合力矩为零。
这意味着旋转轴周围的总力矩为零,或者说刚体对该旋转轴的扭矩为零。
为了更好地理解刚体静力学平衡的应用,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实际的例子来说明。
例如,假设有一个放置在桌子上的书籍,我们需要分析书籍上的所有力,包括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
通过将这些力分解为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我们可以判断书籍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如果竖直方向上的支持力等于重力,且水平方向上的摩擦力等于水平方向的支持力,那么书籍就处于静力学平衡状态。
同样地,我们可以应用刚体静力学平衡的原理来解决一些工程问题。
理论力学
第一章 力学基础
一、刚体、平衡与运动
1-刚体(不变形的物体)
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其内部任意两点之间的距离始终保持不 变。它是一个理想化的力学模型
实际物体在力的作用下,都会产生程度不同的变形。但是,这 些微小的变形,对研究物体的平衡问题不起主要作用,可以略 去不计,这样可使问题的研究大为简化。
首都机场候机楼顶棚拱架支座
铰 (Hinge)
固定铰支座
构件的端部与支座有相同直径的圆孔,用一圆柱形销钉连接起 来,支座固定在地基或者其他结构上。这种连接方式称为固定铰链 支座,简称为固定铰支(smooth cylindrical pin support)。桥梁上的 固定支座就是固定铰链支座。
将具有相同圆孔的两构件用圆柱形销钉连接 起来,称为中间铰约束
三.力对点的矩
z
B
1.力对点的矩
mo(F)
mo(F) = r×F
mo(F)表示力F绕O点
A
r
O
y
转动的效应.O点称为矩
d
x
心.力矩矢是定位矢量.
力矩的三要素:力矩的大小;力矩平面的
方位;力矩在力矩平面内的转向.
力矩的几何意义: mo(F) =±2OAB面积=±Fd 力矩的单位: N·m 或 kN·m
同时作用于物体的一群力-------力系
汇交力系 平行力系 一般力系
空间力系 平衡力系
平面力系
等效力系
四、静力学的基本公理
二力平衡公理 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力的平形四边形法则 作用与反作用定律
公理1 二力平衡公理 -最简单的平衡条件
作用在刚体上的两个力,使刚体平 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两个力的大小 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沿同一直线。
运动力学刚体的平衡与静力学问题
运动力学刚体的平衡与静力学问题运动力学刚体的平衡和静力学问题是刚体力学中非常重要且常见的研究课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刚体平衡和静力学问题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解决方法。
一、平衡的概念平衡是指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对于刚体来说,平衡需要满足两个条件:力的合力为零,力的力矩为零。
力的合力为零意味着物体不受合外力的作用;力的力矩为零意味着物体不受合外力矩的作用。
二、平衡的条件为了实现平衡,刚体必须满足以下条件:1. 合力为零:合力(包括作用在刚体上的所有力矢量的矢量和)必须为零,否则刚体将出现加速度。
2. 力矩为零:刚体上作用的力产生的力矩(力乘以力臂,即力到刚体固定轴的垂直距离)的代数和必须为零。
三、静力学问题的解决方法静力学问题是讨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的问题。
根据力和力矩的定义,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解决静力学问题:1. 绘制力的示意图:将作用在刚体上的所有力绘制成矢量图,这有助于我们清楚地理解问题。
2. 分解力:将力分解为沿坐标轴方向的分力和垂直于坐标轴方向的分力。
3. 求解合力:将沿坐标轴方向的分力相加,得到合力。
4. 求解力矩:对于充当杆的刚体,我们可以通过选择适当的支点计算力矩。
使用力乘以力臂的公式,计算每个力产生的力矩,并将它们相加。
5. 检查平衡条件:确保合力和力矩都为零。
如果不为零,则刚体不处于平衡状态。
四、平衡的应用举例平衡的概念和方法在日常生活和工程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例子:1. 摆钟:摆钟的平衡取决于重力和摆线的长度。
2. 桥梁:桥梁的平衡必须考虑到桥墩和主梁的力矩平衡。
3. 支架:支架的平衡用于支撑其他结构或物体。
4. 机械装置:机械装置中的各个部件必须在平衡状态下工作,以确保正常运转和安全性。
五、结论运动力学刚体的平衡与静力学问题是刚体力学中的重要内容。
理解平衡的概念和条件,并掌握解决静力学问题的方法,对于确保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应用平衡原理,我们可以解决日常生活和工程中的各种平衡问题,并为实际问题的解决提供有力支持。
(完整版)静力学基础知识小结
力矩的量纲是[力]·[长度],在国际单位制中以 牛顿·米(N·m)为单位。
第一章 质点、刚体的基本概念和受力分析
二、平面问题中力对点的矩的解析表达式 力对点的矩的解析表达式
MO (F ) Fh Frsin( ) Frsin cos Frcos sin r cos F sin r sin F cos
设计计算一般步骤
确定对象
受力分析
用平衡条件 求未知力
第一章 质点、刚体的基本概念和受力分析
第二节 力的基本规律
一、二力的平衡条件
受两力作用的刚体,其平衡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直 线上。简称此两力等值﹑反向﹑共线。
F1 F2
F2
上述条件对于变形体仅是 必要条件。
FR Fz Fx
S
Fy
D
第一章 质点、刚体的基本概念和受力分析
解:取坐标系如图所示,合力FR的大小和方向为: FR Fx2 Fy2 Fz2
3002 6002 (1500)2
1643N
arccosFx 7929
FR
arccos Fy 6835
FR
arccosFFRz 15555
试计算齿轮所受的圆周力Ft﹑轴向力Fa和径向力Fr。
第一章 质点、刚体的基本概念和受力分析
解:取坐标系如图所示,使 x、y、z 三个轴分别沿齿
轮的轴向﹑圆周的切线方向和径向,先把总啮合
力 F 向 z 轴和 Oxy 坐标平面投影,分别为 FZ F sin 2828sin 200 N 967N Fn F cos 2657 N
x
第三章 刚体平衡
力偶系:作用在物体上的若干个力偶
简化
力偶系
合成
合力偶
合力偶的力偶矩 = 力偶系中各力偶的力偶矩的代数和
M M1 M 2 M n M
平面力偶系的平衡条件: 所有力偶的力偶矩的代数和等于零
M M1 M 2 M n 0
F
q
B FBx F’Bx B F’By
q
C
FAx
A FAy
D
FD
FBy
FC
梁ADB段的受力图
梁BC段的受力图
14
第一节 静力学基本概念及原理
F
q
C
FAx
A FAy
D
FD
B
FC
整体受力图
15
第一节 静力学基本概念及原理
例3-5 不计三铰拱桥的自重与 摩擦,画出左、右拱AB,CB 的受力图与结构整体受力图。
M O M1 M 2 M n M O ( F1 ) M O ( F2 ) M O ( Fn ) M O ( Fi )
33
第三节 平面一般力系
平面一般力系向作用面内任一点 O 简化,可得一个力和一个 力偶,这个力等于该力系的主矢,作用线通过简化中心; 这个力偶 的力偶矩等于力系对于简化中心O点的主矩。
一、力线平移定理
力线平移定理: 作用于刚体上的力,可以平移到同一刚体 的任意指定点,但必须同时附加一力偶, 其力偶矩等于原来的力对该指定点的矩。
F′
F B d A F′′ M F′
=
B A
力线平移定理 是力系简化的 理论依据
M=±F. d=MB(F)
32
工程力学
绞车通过钢丝绳牵引重力为P的矿车沿斜面轨道运动 的矿车沿斜面轨道运动。 例1. 绞车通过钢丝绳牵引重力为 的矿车沿斜面轨道运动。 画出矿车的受力图。 画出矿车的受力图。
T C A Bα NA A P NB B C
解: 研究矿车 画矿车受力图水平梁AB两端用铰支座和辊轴支座支撑 两端用铰支座和辊轴支座支撑。 例2. 水平梁 两端用铰支座和辊轴支座支撑。在C处作 处作 用一集中载荷P,梁重不计,画出梁AB的受力图 的受力图。 用一集中载荷 ,梁重不计,画出梁 的受力图。
2.4.2 隔离法
在进行受力分析,需要把所研究的物体(称为研究对象) 在进行受力分析,需要把所研究的物体(称为研究对象) 从与它相联系的周围物体中分离出来, 从与它相联系的周围物体中分离出来,单独画出该物体的轮 廓简图,使之成为分离体, 廓简图,使之成为分离体,在分离体上画上它所受的全部主 动力和约束反力。 动力和约束反力。
F’ F
2.3 约束和约束力
(1) 约束 约束--对非自由体运动的限制条件(周围物体)。 对非自由体运动的限制条件 对非自由体运动的限制条件(周围物体)
约束力--约束对物体的作用力 是被动力(待求的未知 约束对物体的作用力。是被动力 约束对物体的作用力 是被动力( (2) 约束力 力)。 其作用线或方向: 其作用线或方向:可由约束对物体运动的限制情况 与所限制的运动方向相反。 而定,与所限制的运动方向相反 而定 与所限制的运动方向相反 其大小:与主动力的大小有关,用平衡条件求得 其大小:与主动力的大小有关,用平衡条件求得。
2.3.4 球铰链约束 一种空间约束, 一种空间约束 , 它能限制物体沿空间任何方向 移动, 但物体可以绕其球心任意转动。 移动 , 但物体可以绕其球心任意转动 。 球铰链的约 束反力可用三个正交的分力F 束反力可用三个正交的分力 F AX 、 F AY 、 F AZ 表 示。
(完整版)力学基本概念
(4)在力偶三要素不改变的条件下,可以任意选定 组成力偶的两个等值、反向、平行力的大小或力偶 臂的长短。 由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平行但不共线的两
个力所组成的力系,称为力偶。同时作用在物体上 的一群力偶,称为力偶系。
在力偶系中,所有力偶的作用面均在同一平面内
的力偶系,称为平面力偶系;所有力偶的作用面不 全部在同一平面内的力偶系,称为空间力偶系。
即,合力为原两力的矢量和。 矢量表达式:FR= F1+F2
F2
FR
A
F1
§1–3 静力学公理
公理三(力平行四边形公理) 作用于物体上任一点的两个力可合成为作用于同一点的
一个力,即合力。合力的矢由原两力的矢为邻边而作出的力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矢来表示。
力三角形法
F2
FR
FR
F2
F1
F2
FR
A
F1
A
A F1
2、力的概念 力是力学中一个基本量。
1) 力的含义: (1)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2)力是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原因; (3)力是物体形状发生变化的原因。 2) 力的效应:力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以及 力使物体发生变形,称为力的效应。其中,力使物体
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效应,称为力的外效应;而力 使物体发生变形的效应,则称为力的内效应。
个力,称为力偶。 在力偶作用面内,力偶使物体产生纯转动的效应。
2)力偶的三要素: (1)力偶矩的大
小; (2)力偶的转向; (3)力偶的作用
平面。
力偶的作用面:力偶中两反向平行力的作用线所在的 平面,称为力偶的作用面。
力偶臂:力偶中两反向平行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称为力偶臂。
力偶矩:力偶中力的大小与力偶臂的乘积,称为力 偶矩。国际制单位中,力偶矩的单位是牛顿·米(N·m) 或千牛顿·米(kN·m)。在平面内,力偶矩是代数量。
《刚体静力学》
第一篇刚体静力学静力学研究物体在力系作用下平衡的普遍规律,即研究物体平衡时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应该满足的条件。
在本篇的静力学分析中,我们将物体视为刚体。
刚体静力学主要研究三方面的问题:(1)刚体的受力分析;(2)力系的等效与简化;(3)力系的平衡条件与应用。
刚体静力学的理论和方法在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许多机器零件和结构件,如机器的机架、传动轴、起重机的起重臂、车间天车的横梁等,正常工作时处于平衡状态或可以近似地看作平衡状态。
为了合理地设计这些零件或构件的形状、尺寸,选用合理的材料,往往需要首先进行静力学分析计算,然后对它们进行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计算。
所以静力学的理论和计算方法是机器零件和结构件静力设计的基础。
第一章刚体的受力分析第一节基本概念一、力的概念人用手拉悬挂着的静止弹簧,人手和弹簧之间有了相互作用,这种作用引起弹簧运动和变形。
运动员踢球,脚对足球的力使足球的运动状态和形状都发生变化。
太阳对地球的引力使地球不断改变运动方向而绕着太阳运转。
锻锤对工件的冲击力使工件改变形状等。
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通过观察分析,逐步形成和建立了力的科学概念: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机械作用,这种作用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或使物体形状发生改变。
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力的外效应,物体形状的改变是力的效应。
实践证明,力对物体的外效应决定于三个要素:(1)力的大小;(2)力的方向;(3)力的作用点。
力的作用点表示力对物体作用的位置。
力的作用位置,实际中一般不是一个点,而往往是物体的某一部分面积或体积。
例如人脚踩地,脚与地之间的相互压力分布在接触面上;物体的重力则分布在整个物体的体积上。
这种分布作用的力称为分布力。
但有时力的作用面积不大,例如钢索吊起机器设备,当忽略钢索的粗细时,可以认为二者连接处是一个点,这时钢索拉力可以简化为集中作用在这个点上的一个力。
这样的力称为集中力。
由此可见,力的作用点是力的作用位置的抽象化。
为了度量力的大小必须首先确定力的单位,本书采用国际单位制,力的大小以牛顿为单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3
m2
F3
O
MO =mo(F) R F2 m1
F1
平面一般力系简化结果
MO
R
R:主矢量 MO :主矩
O
R= (X)2+(∑Y)2 MO = mo(F)
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条件 R= (X)2+(∑Y)2 =0
MO = mo(F) =0
∑X=0 力系中每一个力在x轴上投影的代数和=0 ∑Y=0 力系中每一个力在y轴上投影的代数和=0 mo(F)=0力系中每一个力对o 点力矩的代数和=0
• 平面汇交力系平衡方程 • 两个方程可解两个未知数
平面汇交力系解题步骤
• 一.画受力图 • 二.列平衡方程 • 三.解方程
平面汇交力系例题
求杆AB和BC所受的力
A
30°
C
B
P=5KN
受力图: 以B点(汇交点)为对象
A
30°
NAB
C
B
P
NBC
30° B
P
列平衡方程
NAB
NBC
∑X=NBC — NABCOS30 =0
力偶在轴上的投影
X =F1cosα— F2cos α = Fcosα— Fcos α=0
力偶在任一轴上的投影≡0
F2 =F
α
F1 =F
x
力偶系合成
• 力偶系合成为一个合力偶,合力偶的大小 等于各分力偶的代数和
• m= ∑m
作业
• P33 —34 3-4 --- 3-7
• 1) 求梁上每一个主动力在y轴上投影代数和 • ∑X
练习2
• 求图示悬臂梁的支座反力
P=qL q
A
B
L
P=qL q
mB
A L
XB
YB
∑X= XB =0
∑Y= YB -P-qL =0
∑mB (F) =PL+qL·L/2P+mB=0
XB =0, YB =2qL, mB = –³/₂qL2
练习3
• 求图示简支梁的支座反力
q
m1=qL2 A
4L
m2=2qL2 B
RC
物体系受力图1
作AC、BC、整体的受力图
q C
A
B
对AC
q
C
XC YC
A
XA YA
对BC
q
C
XC YC
B
XB YB
对整体 q
C
A
XA YA
B
XB YB
物体系受力图2
作杆B C、 AC 、 AB受力图
q
A
B
C
对BC
A
q
B C
q
C
XC
B
YC
RB
对AC
q
A
B
C
mA
q
XA
YAA
C
XC YC
30° B P
∑Y=NABsin30 — P=0
解得 NAB=10KN, NBC=8.66KN
A
B 30°
30°
P=20KN C
D
FAB
B
30°
P
FBC
30°
T=P
∑X= FAB —FBC cos30+ T sin30 =0 ∑Y=FBCsin30 — Tcos30 — P =0 解得 FAB=56.64KN,FBC=74.64KN
∑mB(F)= m1 +4Pa +Pa —m2 =Pa+4Pa +Pa — 2Pa =4Pa
力的分类
• 按作用范围
• 一、体积力:体积内每一点都受力 N/m3
• 二、面积力:面积上每一点都受力 N/m2
• 三、线分布: N/m
q
• 1、均布力:
• 2、三角形分布: • 3、任意分布:
q0 q(x)
O点为任意点
平面一般力系平衡方程,三个方程可解三个未知数
练习1
• 求图示悬臂梁的支座反力
P
A
30º
B L
mA
XA YA
P
30º B
L
∑X= XA +Pcos30º=0 ∑Y= YA --Psin30º=0 ∑mA(F)=mA+Psin30º·L=0
XA = -0.866P, YA =0.5P, mA = - 0.5PL
任意假设 接触点 X Y 任意假设 接触点 R
固定支座
未知 X、Y向的力及力偶 任意假设 接触点 X m Y
3.受力图
• 1)确定研究对象,画隔离体图 (以整体为对象不画)
• 2)主动力照抄
• 3)画出去掉约束的反力
主动力: 能事先独立确定,使物体产生运 动趋势的力。
约束力: 不能事先独立确定(受其他力影 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
二.力对点的矩
• 力对点的矩:度量力使物体绕一点转动的物理量 • mo(F)=±Fd • O: 转动中心(矩心);F:力的大小 d: 矩心到力作用线或延长线的垂直距离(力臂)
量纲:力•长度;单位:N •m,kN •m 绕矩心逆时针转动的力矩为正,反之为负。
O
d
F
F Od
合力矩定理
• 合力对任一点的力矩,等于各分力对同一 点的力矩的代数和
x
X = -F = -10kN
Y=0
合力投影定理
• 合力在任一轴上的投影,等于各分力在同 一轴上投影的代数和
• RX= ΣX • RY= ΣY
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
R
F3
F2
R1
F1
汇交力系平衡条件
• 合力R=0→R=0→R=
• → (X)2+(∑Y)2 =0
RX2+RY2=0
• ∑X=0 力系中每一个力在x轴上投影的代数和=0 ∑Y=0 力系中每一个力在y轴上投影的代数和=0
力偶的表示形式
若两个力偶的力偶矩相等,则这两个力偶 等效,可互相替换。
F dF F
F’ d’ F’ F
F×d= F’×d’
力偶对任一点的力矩
oO x
m0(F1 、F2)=F1( X+d)- F2* X = F ( X+d)- F * X
= Fd= m
F2 =F F1 =F
力偶对任一点的力矩等于力偶矩本身, 与矩心无关。
• m0(F)= m0(Fx)+ m0(Fy)
F
α
a
A
4×a
mA(F)= mA(Fx)+ mA(Fy) =-Fcos α× a + Fsin α× 4a
三.力偶和力偶矩
力偶:等值、反向、作用线平行但不重合的 一对力。使物体产生纯转动的效应
d d:力偶臂
力偶矩:力偶转动效应的度 量
d
m=±Fd 逆时针转动的力矩为正,反之为负。
d B
F
F
=
B A
M A
M=mB(F)
F d
B
F
F
F
=B d
A
F
F
F
A=B
M A
M=mB(F)
平面一般力系向一点的简化
F3
O2 O3
O1
F2 F1
m3 = mo(F3) F3
O
m2 = mo(F2) F2 F1
m1 = mo(F1)
m3 = mo(F3) F3
O
m2 = mo(F2) F2 F1
对AE
E
B
F2
A
C
E
NAE
A
NAE
对DE
D XD
YD
D
F1
E
B A
F2 C
F1 E
NAE
A NAE
E
NAE
对DE
NAE A
XA YA
B RB
D
F1
E
B A
F2 C
F2 C A
NAE
E
NAE
对整体
D
F1
XD YD
XA
A
YA
E B
RB
F2 C
对整体
F
D
B
对AB
A YA
对CD
XDA
FCD
D
C
FCD
F B
D
A
FCD YA
XDA
FCD C
§3-2 平面汇交力系和平面力偶系 一.平面汇交力系
• 力系中所有力的作用线都汇交于一点
O
力在轴上的投影
• X= ab =±F cosα
B
F Aα
a
b
y
F
30°
F=10kN
y
F
x
x
y
F
30°
F=10kN
y
F
x
X = -Fsin30 ° = -5kN
Y = Fcos30 ° = 8.66kN
对整体
mA
q
XA
A
YA
B C
RB
物体系受力图3
作AC、BC、整体
q
的受力图
C
A
B
对AC
q C
XC YC
A
XA YA
q C
A
B
对BC
q C
XC YC
A
XB YB
q C
A
B
对整体
q
C
A
XA YA
B
XB YB
二力杆(体): 一杆(物体)受二力作用,该二力等 值、反向、共线。 典型二力杆:一杆,杆间不受力,杆 端为铰链
3.力的平等四边形法则:作用于物体同 一点的两个力可以合成为作用于该点的一 个合力,合力的大小与方向,由以这两力 为边的平等四边形的对角线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