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含答案)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一、单选题1.有着850年历史的巴黎圣母院被大火吞噬,让人“心碎”的同时,提醒我们要学会正确处理突发事故。

下列事故处理不正确的是A.实验桌上酒精着火,用湿布盖灭B.厨房燃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抽油烟机C.扑灭森林火灾时,迅速打出一条隔离带D.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再用水灭火2.我市在大气污染物监测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下列项目不属于基本监测项目的是( )A.二氧化氮B.臭氧C.二氧化碳D.PM2.53.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

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高楼住宅发生火灾时,如果楼内有电梯,则迅速使用电梯逃生B.酒精灯洒出的酒精着火,立即用湿抹布盖灭C.发生火灾吋,用湿涅毛巾抵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迅速离开火灾现场D.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4.青少年要树立良好的安全意识。

以下不属于消防安全标志的是()A.B.C.D.5.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要使过氧化氢反应放出氧气,必须加入二氧化锰,否则反应不能发生B.在化学反应前后其质量和性质都没有发生改变C.化学反应中加入催化剂能增大生成物的质量D.一定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6.通常情况下,几种物质的着火点如表根据表中所给信息和所学相关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白磷、红磷、木材、酒精都是可燃物B.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C.实验时,用于吸干白磷的滤纸片不能丢在废纸篓里D.红磷燃烧属于置换反应7.化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下列做法中合理的是()A.烧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B.室内起火时,应立即打开所有门窗进行呼救C.用甲醛溶液浸泡食用海产品以保鲜D.用化工原料给馒头染色8.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一氧化碳,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A.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燃B.通过紫色的石蕊溶液C.通过灼热的氧化铜D.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9.安全生产离不开化学,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乘坐公共汽车B.在夜晚发生煤气泄漏,立即开电灯检查C.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扑灭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先做灯火试验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即可燃烧B.森林发生火灾,可砍掉部分树木,形成隔离带C.图书档案或精密仪器起火宜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D.不慎碰倒了酒精灯,酒精在桌面燃烧,用湿抹布来灭火11.形成化学观念是化学学习的任务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pH=0的溶液一定是中性溶液B.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等于该元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C.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常会伴随能量变化D.复分解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未发生变化12.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水能灭火,所以电脑一旦失火应立即用水浇灭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则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也不能再分C.点燃H2与O2混合气体可能爆炸,则点燃煤气(CO)与O2的混合气体也可能爆炸D.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13.下列各组说法正确的是()①用肥皂水可以区分蒸馏水和硬水A②用灼烧闻气味区分羊毛绒与棉线①花香四溢,说明微粒在不停地运动B②热胀冷缩,说明微粒大小发生改变①利用洗洁精的乳化作用清除油污C②用甲醇溶液浸泡海鲜食品来保鲜①乘坐车船时可以随身携带大量易燃品D②火灾现场逃生时常用湿毛巾捂住口鼻A.A B.B C.C D.D14.我国科学家率先用铝合金和石墨烯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烯合金”,该材料有望生产出“一分钟充满电的电池”。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7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7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7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试题(含答案)1 / 7第7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天然气是重要的化石燃料,其主要成分是( )A .氧气B .氮气C .氢气D .甲烷2.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煤综合利用得到焦炭、煤焦油和煤气B .石油综合利用得到汽油、柴油等C .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转化成金刚石D .天然气燃烧3.目前人类所使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化学反应。

下列变化中实现了由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是( )A .家庭烧煤取暖B .在家用电器中使用干电池C .利用海洋潮汐发电D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4.雾霾天气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健康带来了影响,保护环境、合理开发与利用能源已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多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B .减少使用私家车次数,多乘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实现“低碳生活”C .尽量多使用一次性餐具,既方便又卫生D .废旧电池不随意丢弃,可回收利用以便节约金属资源并减少污染5.关于燃烧和灭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家用电器着火,应立即用水浇灭B .逃离火灾现场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C .将木柴架空燃烧,目的是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燃烧D .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而着火,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6.今年春节,江西实行“禁燃令”。

下圈表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标志是( )A .AB .BC .CD .D7.酸雨、温室效应、臭氧空洞是人类面临的三大环境问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使用液化气代替汽油作汽车燃料,可以减少温室效应B .逐步使用核能、风能、氢能,可以减少温室效应C .使用无氟冰箱等,可以减少臭氧空洞D .对燃煤预先采取脱硫措施,可以减少酸雨8.掌握化学知识能更好保护我们的安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加热或点燃氢气之前一定要验纯B.加油站、面粉厂要严禁烟火C.点燃CO和H2混合气体时一定会发生爆炸D.不能在实验室吃东西9.下列有关生产、环保、能源问题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pH<5.6的降水称为酸雨B.煤、石油和天然气都是化石燃料C.化工厂的废水只要无色透明,就可以排放D.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二氧化碳等气体向大气中大量排放而引起的10.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C.木炭与氧化铜在高温时反应,红色粉末变黑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烟雾11.人体摄入锌不足会引起各种疾病,缺锌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服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来补锌。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综合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综合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综合测试卷(附答案)(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可携带的物品是()A.纸巾B.鞭炮C.汽油D.酒精2、下列标志属于中国节能标志的是()A.B.C.D.3、能源是一个国家经济和民生的动力,也是持续发展不竭的源泉。

在多样化的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煤B.风能C.天然气D.石油4、火灾救援离不开化学知识,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在大火蔓延路线前清理出一片隔离带,大火会逐渐熄灭。

该灭火方法的原埋是()A.隔绝氧气B.隔离可燃物C.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D.以上都有5、“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

下列发电方式可能造成空气污染的是()A.太阳能发电B.风力发电C.潮汐力发电D.燃煤发电6、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A.氢气B.煤气C.酒精D.汽油7、由燃烧的条件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外界条件足够,所有物质都能燃烧B.燃烧一定会引起爆炸C.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D.用玻璃杯罩住点燃的蜡烛,火焰熄灭是因为隔绝了空气8、下列有关燃烧或灭火的叙述正确的是()A.可燃物遇到氧气就能燃烧B.可燃物燃烧一定会发生爆炸C.油锅着火立即用水浇灭D.森林着火后应快速建立隔离带9、为了节能,燃烧前常将汽油(含C8H18等)喷成雾状,目的是()A.减少O2消耗量B.增大汽油与空气的接触C.降低汽油着火点D.升高汽油着火点10、下列化学变化的过程需要吸收热量的是()A.镁与盐酸的反应 B.高温下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C.白磷在空气中缓慢氧化 D.蜡烛在空气中燃烧11、下列做法不符合“节能降耗、保护环境”这一主题的是()A.合理和综合利用煤和石油B.研制太阳能电池、海洋电池等C.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提高粮食产量D.推广垃圾分类、回收和处理12、可燃冰被认为是21世纪的一种高效清洁能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一册第7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含答案及解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一册第7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含答案及解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一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1.(2021湖南株洲中考)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变化之一,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可燃性气体在空气中的含量越高,爆炸的可能性就越大B.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及炭粒、尘粒等排放到空气中会形成浮尘C.做饭时,燃气灶火焰呈现出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此时应减小灶具的进风口D.甲烷与乙醇的燃烧产物均为水和二氧化碳,说明两者均为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答案:B2.(2021江苏盐城中考改编)我国建成了全球首套千吨级液态太阳燃料合成示范装置,其原理是:①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②电解水获得H2,③H2与CO2反应合成绿色液态燃料CH3OH。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太阳能是不可再生能源B.H2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C.电解水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该装置能捕获并资源化利用CO2答案:A3.(2020海南中考)将棉手帕放入60%左右的酒精中浸湿,用坩埚钳夹住点燃,待火焰熄灭后,棉手帕依然完好。

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棉手帕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B.棉手帕接触不到氧气,不能燃烧C.被酒精浸湿后,棉手帕的着火点升高了D.酒精中的水蒸发使温度达不到棉手帕的着火点答案:D4.(2019成都中考)下列熄灭蜡烛的方法,其对应原理错误的是()A.扇灭隔绝氧气B.剪掉烛芯隔离可燃物C.湿抹布盖灭隔绝氧气D.水浇灭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答案:A5.(2019北京中考)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升温至60 ℃的过程中,仅①燃烧;继续升温至260 ℃的过程中,仅③燃烧。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①燃烧,说明白磷是可燃物B.对比①③,可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C.对比②③,可验证燃烧需可燃物与氧气接触D.④未燃烧,说明无烟煤不是可燃物答案:D6.(2020四川攀枝花中考)“化学链燃烧”是燃料不直接与空气接触的燃烧,是以载氧体在两个反应器之间的循环来实现燃料在较低温度下燃烧的过程。

该过程具有无火焰、低污染、高效率等特点。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利用如图1装置探究氧气的体积分数(即氧气的浓度)对燃烧的影响。

点燃蜡烛后立即塞紧橡皮塞,待蜡烛熄灭后,将滴管中的水全部滴入集气瓶中(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热),铝盒中的白磷立即燃烧。

如图2是瓶中①二氧化碳和②氧气的含量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开始至t1时间段氧气含量的变化是因为白磷燃烧消耗氧气B.在t1至t2时间段内蜡烛已熄灭,而白磷还没有开始燃烧C.整个实验过程中集气瓶中物质的种类和总质量均不变D.t3时反应结束,集气瓶中的气体只有二氧化碳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B.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C.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D.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3.下列各组说法正确的是A B(1)用肥皂水可以区分蒸馏水和硬水(2)用澄清石灰水可区分二氧化碳与氧气(1)花香四溢,说明微粒在不停地运动(2)热胀冷缩,说明微粒大小发生改变C D(1)乘坐车船时可以随身携带大量易燃品(2)火灾现场逃生时常用湿毛巾捂住口鼻(1)氧气可做燃料(2)木炭用作吸附剂A.A B.B C.C D.D4.鉴别一氧化碳、氧气、二氧化碳、甲烷四种气体,现有一盒火柴,还必须用到的是A.装有蒸馏水的烧杯B.装有紫色石蕊的水C.冷而干燥的烧杯D.内壁有石灰水的烧杯5.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现有下列类推:①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18个族②离子是带电的粒子,但是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③电解水产生的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是2:1④无论是吸入的空气还是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气体都是氮气;⑤点燃可燃性气体前需验纯⑥金刚石是由原子构成的,硫酸铜是由离子构成的。

其中你认为合理的有A.3个B.4个C.5个D.6个6.小杰同学在实验室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制取气体,通过查资料得知氢气是一种密度小于空气,不溶于水的气体,硫化氢是一种密度大于空气,可溶于水的气体,则他的下列制取方案可以用这套装置制取的是()(1)用硫化氢固体和稀硫酸溶液常温下制取硫化氢气体;(2)铁锈固体和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3)二氧化锰固体和氯酸钾制取氧气;(4)锌片和稀硫酸制取氢气。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含答案)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一、单选题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防止水体污染﹣实验室的药品随意丢弃到下水道B.除去餐具上的油渍﹣用洗涤剂清洗C.由于电线老化短路而起火﹣用水基型灭火器灭火D.家里煤气泄漏一立刻开排气扇抽风2.化学与社会、生活、环境联系紧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技术的发展导致了环境污染B.铝制废易拉罐属于不可回收垃圾C.CO2的任意排放会造成酸雨D.风能、太阳能等能源属于清洁能源3.人在工作生活中为了防止事故,常采取一些安全措施。

下列措施安全的是A.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进行灯火实验B.挖空沼气池前先进行火把实验C.用点燃的木条检查液化石油气是否泄露D.到小煤窑里挖煤用火把照明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②煤的气化、焦化、液化都是化学变化③一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变红④可燃物接触氧气或空气则会燃烧⑤干冰和冰是不同种物质A.①②⑤B.①②③C.①③⑤D.③④⑤5.下列说法都不正确的是()①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中,固体减轻的质量一定是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②实验室制取氧气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不可能使用同一套装置③分子、原子、离子都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C60的化学性质由C60分子保持④只含有一种元素的一定是纯净物⑤能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⑥炒菜时油锅着火,放入较多蔬菜和用锅盖盖灭都能使火熄灭,其灭火的主要原理不同A.①②④⑥B.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④6.下列熄灭蜡烛火焰的方法中,不属于“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的原理的是A.用剪刀剪去烛芯B.用水浇灭C.吹灭D.用扇子扇灭7.我国古代就懂得钻木取火,下列做法不利于钻木取火的是()A.要尽量挑选潮湿一些的材料B.迅速摩擦升温,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C.可燃物尽量干燥D.准备容易被引燃的可燃物8.安全意识是人类生存所必须具有的基本素质之一,下列实验操作比较安全的是A.用鼻子凑到容器口直接嗅闻气体的气味B.用嘴品尝药品的味道C.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干涸的深井和深洞前,要做灯火试验D.发现家里煤气泄漏时,应立即打开排气扇9.在日常生活及生产中,下列做法不适当的是()A.用锅盖盖灭油锅着火B.用水基型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等物的失火C.点燃甲烷前,先检验甲烷的纯度D.用活性炭吸附装修产生的有害气体10.如图所示的实验可用于探究燃烧的条件(白磷着火点为4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能验证燃烧需要氧气的是实验①②B.对比实验③④说明燃烧的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C.省略实验①也能探究燃烧的条件D.实验④中现象为白磷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五氧化二磷11.下列关于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A.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木条复燃,证明瓶内已集满氧气B.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应检验气体的纯度,否则点燃时可能发生爆炸C.在做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时,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弹簧夹,读取数据D.在酒精灯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能证明酒精燃烧生成水12.根据右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现象①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B.现象①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不高于80℃C.现象②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均高于80℃D.现象①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二、填空题13.汽油是石油炼制产品之一,是汽车的主要燃料。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含答案)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对如图所示4个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甲实验说明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B.乙实验说明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C.丙实验b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变红色,说明NH3分子运动到酚酞溶液中D.丁实验中,白磷能在水下燃烧,说明它具备了燃烧的二个条件2.“类推”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现有以下类推结果,其中正确的是A.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所以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B.因为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灭火也要同时控制这三个条件C.金属铝与盐酸反应生产AlCl3和H2,所以金属铁与盐酸反应生产FeCl3和H2 D.点燃氢气前需要检验纯度,所以点燃甲烷前也需要检验纯度3.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

以下推理合理的是A.氧化物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物质都是氧化物B.化学变化伴随有能量变化,所以有能量变化的过程一定是化学变化C.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灭火也要同时控制这三个条件D.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4.关于液态氧与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物理性质不相同②化学性质相同③由不同种分子构成④是不同种物质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5.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A.天然气B.石油C.氢气D.煤6.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A.氢气B.天然气C.汽油D.煤油7.为了避免火灾,加油站提出了一下列措施,其中错误的是A.严禁烟火B.提高燃料着火点C.禁止使用手机D.架高顶棚加强通风8.下列对化学知识的理解错误的是A.科学家最近研究发现,人类头发也可能制成美丽的钻石——这是因为头发和钻石中都含有碳元素B.2006年2月,河北省政府令强制推广乙醇汽油——乙醇(CH3CH2OH)属于碱C.2006年3月,中国海关查出不合格有毒保鲜膜,危害人体健康——我们生产安全合格的保鲜膜应使用无毒的聚乙烯D.科学家研究成果:超越3号燃料电池,氢作为燃料——-这项发明绿色无污染9.今年5月12日我国的“防灾减灾日”宣传主题是“提高灾害防治能力构筑生命安全线”,以下有关火灾现场处理方法错误的是A.身上着火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B.人员被火势围困在高层建筑时使用楼内电梯撤退C.用水浇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低姿行走到安全通道D.逃生路线被火封住,应退回室内,关闭门窗,向门窗浇水,发出求救信号10.关于氧化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只有与氧气发生的反应才是氧化反应B.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的过程是分解反应C.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D.燃烧不一定是氧化反应11.下列常见图标中与燃烧爆炸无关的是( )A.A B.B C.C D.D12.下列解释或分析不正确...的是A.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的原理是隔绝空气(或氧气)B.用高压水枪灭火的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为使煤充分燃烧可将煤制成蜂窝煤D.根据图的实验现象可知,由镁条燃烧引起的火灾不能用CO2扑灭13.下列有关资源、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 .可燃冰和甲烷不是一种物质,可燃冰将成为未来的新能源B .空气中稀有气体含量较低,但其有广泛用途,如生产化肥、用于飞艇、电光源等C .因为地球上的淡水资源不到全球水储量的1%,所以我们要节约用水D .提倡汽车使用液化石油气作燃料,既能减少空气污染,又能防止二氧化碳的产生 14.目前,科学家提出了一种最经济最理想的获得氢能源的循环体系(如图)。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试题(含答案)1 / 9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过程吸收热量的是( )A .酸碱中和反应B .烧碱溶于水C .水的汽化D .镁与稀盐酸反应2.泉城济南,山清水秀,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为了迎接全国文明城市复查工作,我们济南市民都应该响应号召、积极参与,贡献自己的力量,为泉城争光添彩。

下列做法中,不利于...我市环境保护的是( ) A .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B .严禁麦收后焚烧小麦秸秆C .生活垃圾要进行分类处理D .欢度春节时大量燃放烟花3.下列做法对环境保护有利的是( )A .旅游时随意乱丢垃圾B .大量使用一次性木筷C .拆除建筑物时喷洒水雾D .向河中大量排放生产和生活污水4.人们在工作、生活中,为防止事故发生常采用一些安全措施,下列安全措施中正确的是( )A .油锅中的有着火用锅盖盖灭B .冬天用煤取暖时封闭门窗C .到煤窖中挖煤用火把照明D .厨房内煤气泄漏打开排气扇通风5.下列归纳和推理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A .冰和干冰,组成元素不同﹣物质分类相同B .硫和磷的元素种类不同一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同C .金刚石和石墨组成元素相同,原子排列不同﹣物理性质不同D .汽油和洗涤剂都能去油污﹣去污原理不同6.下列混合气体遇到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A 、氮气、氧气B 、氧气、二氧化碳C 、氮气、氢气D 、氧气、氢气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所有能量的获得都来自于燃料的燃烧B .为了使猪的瘦肉长得多,用“瘦肉精”(一种含激素的饲料)饲养猪C .为了有助于改善食品品质、丰富食品营养成分,提倡大量使用食品添加剂D .回收废电池不仅可以节约金属资源,而且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有利于人类健康8.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下列分析推理正确的是( )A .金刚石很硬,故石墨也很硬B .二氧化硫会造成酸雨,所以二氧化碳一定也会造成酸雨C.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所以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D.同温下分解氯酸钾,加催化剂的氯酸钾反应速率快,故催化刘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9.减缓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大量增加,其可能而有效的措施是()A.加大煤和石油的燃烧B.控制全球人口的急剧增长C.植树造林,保护森林D.将煤和石油转化成气体燃料10.下列根据实验同的所设计的实验方案中,不正确的是()A.A B.B C.C D.D11.为防止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害,某些场所常贴有下列图标,其中表示“禁止带火种”的是()A.B .C .D.12.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A.煤 B.石油 C.天然气 D.乙醇13.2019年3月28日上午,生态环境部召开2019年3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表示,截至27日10时,事故点下风向1公里出现苯超标现象,2公里和3.5公里处各项污染物浓度均低于标准限值。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综合测试卷(带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综合测试卷(带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综合测试卷(带答案)(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通常情况下,下列物质属于可燃物的是()A.大理石B.小木条C.玻璃D.泥沙2、下列不属于...化石能源的是()A.煤B.太阳能C.石油D.天然气3、盖沙灭火的原理是()A.降低温度B.取走可燃物C.隔绝氧气供应D.降低着火点4、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A.氨气B.氢气C.氮气D.二氧化碳5、为减少“白色污染”,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焚烧废弃塑料B.重复使用塑料袋C.用布袋代替塑料袋D.使用微生物降解塑料6、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降低氧气浓度使煤燃烧的更充分B.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可以灭火C.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燃烧D.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燃烧获得的7、将石油加热炼制,不可能得到的产品是()A.煤焦油 B.润滑油 C.柴油 D.煤油8、野炊时,小明发现火焰很小,他将木柴架空一些后火焰变大,架空的目的是()A.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B.升高木柴的温度C.降低木柴的着火点D.便于观察火焰的大小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油是一种混合物B.可燃冰是可再生能源C.煤燃烧时只生成二氧化碳D.“西气东输”的“气”是指氢气10、地球上资源日渐枯竭,我们应该节约资源、合理利用。

下列资源属于纯净物的是()A.石油B.空气C.赤铁矿D.冰水混合物11、燃烧与人类的生活以及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A.釜底抽薪——移除可燃物B.电器着火——用水浇灭C.钻木取火——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上D.架空篝火——使木材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12、如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只有左侧试管中的红磷能燃烧 B.只有右侧试管中的白磷能燃烧C.磷燃烧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D.烧碱溶液的作用是吸收燃烧产物,减轻污染13、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A.熄灭酒精灯时,用嘴吹灭B.通电的电热毯着火时,用水浇灭C.篝火晚会时,把木柴架空,有利于木柴充分燃烧D.只要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14、今年5月12日是第十一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高层楼房着火乘电梯逃生 B.火灾逃生时弯腰前行C.燃气泄漏时点火检查 D.加油站内拨打或接听电话15、酒精运输车合适位置应张贴的标志是()A. B.C. D.16、2019年11月9日是第28个全国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日,主题是“防范火灾风险,建设美好家园”。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含答案)
A.潮汐B.酸雨C.雾霾D.工业三废(废气、废水、废渣)
10.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用锅盖盖灭的原理是( )
A.降低油的着火点B.让油与空气隔绝
C.降低温度至油的着火点以下D.清除了可燃物
11.化学在能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做法错误的是( )
A.为治理雾霾,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B.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立即转移到通风的地方救治
C.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D.室内失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
4.某气体由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点燃该气体后,在火焰上方罩一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把烧杯迅速倒转过来,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下列对气体组成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19.C+O2 CO2放热Zn+H2SO4═ZnSO4+H2↑置换反应HCl+NH4HCO3═NH4Cl+H2O+CO2↑产生大量的气泡2KMnO4 K2MnO4+MnO2+O2↑防止高锰酸钾粉末冲入试管Ca(OH)2+CuSO4═CaSO4+Cu(OH)2↓复分解反应
20.H2CH4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CO2+C 2CO2H2O 2H2↑+O2↑
(1)A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F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2)B的用途为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3)写出D→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图中属于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21.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A、B都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E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试题(含答案)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学化学、用化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提倡少开私家车大力推广共享单车、共享汽车,与我们倡导的“低碳”生活一致B.为增加节日氛围,节日期间提倡大量燃放烟花炮竹C.醋酸除水垢利用的是物理变化D.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因此农民可以在田间焚烧秸秆作为农田耙料2.冬天在较密闭的房间用煤炉取暖,若烟囱排气不良,就会发生煤气中毒事件,危及人的生命安全。

一但发现此类事故,下列措施可采取的是()A.首先在室内泼撒大量石灰水,然后转移、救护伤员B.首先开窗通风,然后转移、救护伤员C.首先用水泼灭炉火,然后迅速就地抢救伤员D.首先在室内撒下大量木炭,然后迅速就地抢救伤员3.供家用煤炉燃烧的煤制成蜂窝状,这是为了()A.增加空气中的氧气体积分数B.使煤燃烧产生的热量不易散失C.增加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D.延缓煤的燃烧时间,节约能源4.下列标志属于中国节能标志的是()A.A B.B C.C D.D5.人们在生活和生产中为了防止事故发生,常需要采取一些安全措施。

下列做法不符合安全措施的是()A.严禁旅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乘车B.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先做灯火实验C.加油站、面粉加工厂附近应严禁烟火D.发现煤气管道泄漏用打火机检查泄漏点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煤炉上放一壶水可以防止CO中毒B.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所以都很坚硬1/ 9C.用澄清石灰水可区分CO、CO2D.用活性炭可以除去水中的氯化钠杂质7.燃料电池﹣就是利用燃料的燃烧直接转化成电能的装置。

下面适合在航天飞机上使用的燃料电池的是()A.液氢﹣﹣液氧B.甲烷﹣﹣氧气C.一氧化碳﹣﹣液氧D.碳粉﹣﹣氧气8.下列所贴的化学标识使用正确的是( )A.A B.B C.C D.D9.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氧气这一结论B.该实验使用了相同的可燃物C.该实验现象是铜片上的白磷不燃烧,红磷燃烧D.该实验说明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10.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试题(含答案)3 / 9A .AB .BC .CD .D11.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分析推理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各种酸溶液中都含有H +,所以酸溶液有许多相似的化学性质B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C .碱溶液的pH 大于7,所以pH 大于7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D .有机物是指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都是有机物12.氧烛是一种用于缺氧环境中自救的化学氧源,广泛用于航空、航海等领域,其主要成分为氯酸钠(NaClO 3),还含有适量的催化剂、成型剂等。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单元测试题-人教版(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单元测试题-人教版(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单元测试题-人教版(含答案)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汽车尾气含有的下列气体,在空气中易形成酸雨的是A.一氧化碳B.二氧化碳C.二氧化氮D.碳氢化合物2.实验室中某同学不小心将酒精灯打翻着火,应立即A.用水冲洗B.用扇子扇灭C.用湿抹布盖灭D.用嘴吹灭3.2022年2月4日晚,举世瞩目的北京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隆重举行。

开幕式的下列活动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雪花”飞舞B.升奥运五环旗C.点燃奥运圣火D.放飞和平鸽4.甲、乙、丙、丁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已知甲和乙的元素组成相同,且常温下为液体;丁被认为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

在一定的条件下,它们能实现如下转化:①甲→乙+丙;①乙→丙+丁;①丙+丁→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化学式为H2OB.转化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H2O 通电2H2+O2↑C.甲和乙的元素组成相同,但是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相对分子质量不同D.人类的生命活动离不开丙,是因为它能供人呼吸作用5.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给就“绿水青山”新画卷。

下列做法不符合绿色发展理念的是A.“地沟油”可以用来制取燃料B.回收电子垃圾,集中填埋处理C.推广无纸化办公,使用再生纸且双面打印D.出门乘坐公交车,少用私家车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燃气泄露关闭阀门并打开排气扇B.加油站严禁烟火C.高层楼房着火乘电梯逃生D.灭火要同时破坏燃烧的三个条件7.“魔棒点灯”趣味实验的操作为:取少量高锰酸钾晶体放在表面皿上,在高锰酸钾上滴加2~3滴浓硫酸,用玻璃棒蘸取后去接触酒精灯的灯芯,酒精灯立刻被点燃了。

你认为酒精灯能被点燃的主要原因是A.“魔棒”具有神奇的功力使酒精灯点燃B.高锰酸钾与浓硫酸的混合物能降低酒精灯的着火点,使酒精自燃C.它们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氧气燃烧,引燃酒精灯D.它们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温度达到酒精的着火点8.归纳法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下列归纳的结论正确的是A.缓慢氧化一定引起自燃B.分解反应的生成物一定是两种C.含氧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D.可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9.保护环境,提倡“低碳生活“,是我们应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是(填序号)()A.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B.研制和开发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C.大力发展火力发电D.优化建筑设计,增强室内自然采光,减少照明用电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爆炸都是由剧烈燃烧引起的B.所有的可燃物燃烧时都有火焰C.所有的自燃都是由缓慢氧化引发的D.燃烧和缓慢氧化都发光11.下列有关环境和能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CO2含量过高易导致酸雨B.天然气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化石燃料C.煤炭只有作燃料这一种用途D.氢能是资源广、没污染、热值高的理想能源12.如图是探究可燃物红磷燃烧的另外两个条件的实验装置图。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含答案)(时间:50分钟分值:100分)一、(每小题3分,共36分)1.(山东滨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20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

下列做法中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禁放烟花爆竹B.废气达标排放C.工地洒水除尘D.秸秆露天焚烧2.(湖北宜昌)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

下列采取的安全措施中错误的是( )A.在点燃氢气前先检验其纯度B.在火灾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C.在加油站张贴严禁烟火标志D.在天然气燃气灶下方安装报警器3.(广东梅州,改编)储运乙醇的包装箱上应贴的图标是( )4.(江苏连云港)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降低氧气浓度使煤燃烧得更充分B.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可以灭火C.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燃烧D.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燃烧获得的5.(四川南充)从化学的角度分析,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发生火灾时,蹲下靠近地面迅速离开着火区域B.天然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气扇C.电器着火时,立即用大量水泼灭D为了防止CO中毒,在火炉旁放一盆水6.善于梳理化学知识,能使你头脑更聪明。

以下有错误的一组是( )7.如下图所示,燃着的火柴梗竖直向上(如甲图),不如火柴梗水平放置或略向下放置(如( )乙图)燃烧得旺,其原因是A.火柴梗温度不易达到着火点B.空气中氧气不足C.火柴梗跟氧气接触面积小D.火柴梗着火点低8.车用乙醇汽油是由乙醇与汽油按1:9的比例混合而成的。

下列有关推广使用乙醇汽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大大降低油料价格B.有助于减轻大气污染,改善大气环境C.乙醇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能源D.制取乙醇消耗大量粮食,不可取9.我国地质科技人员在珠江口东部海域首次钻获高纯度可燃冰样品,高效清洁能源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化学式可表示为CH4·n H2O。

下列有关可燃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可燃冰能燃烧,说明水具有可燃性B.可燃冰的发现为我国在未来使用高效新能源开辟了广阔的前景C.可燃冰(CH4·n H2O)属于冰D.开发利用可燃冰,提供了水可能变成油的证据10.一种新型绿色电池一一燃料电池,已广泛应用于汽车、卫星、军事上。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试题(含答案)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关于燃料及其利用的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众人拾柴火焰高——可燃物越多,着火点越低B.将煤块制成蜂窝煤,能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C.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用水绕灭,水降低了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D.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验纯2.2019年3月以来,我市各初中都在进行化学实验操作练习。

下列物质燃烧,生成物一定不会污染空气的是()A.铁丝B.硫粉C.木炭D.红磷3.下列属于化石燃料的是()A.地热能 B.潮汐能 C.石油 D.酒精4.“类推”是学习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碳可用于炼铁,故碳可用于冶炼所有的金属B.酸的溶液pH<7,故pH<7的溶液一定是酸的溶液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故铜片在空气中的灼烧也生成白色固体D.酸和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故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中和反应5.“防火胜于救火”,科学认识燃烧,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是每个公民应具备的安全素养之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身上着火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B.水能灭火,是因为水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对于不明原因引起的失火,我们宁可让其自生自灭,也不能贸然采取灭火措施D.油库、面粉厂、纺织厂、轮穀厂、橡胶厂和煤矿的坑道内等场所要严禁烟火,以避免爆炸的发生6.将零散的化学知识梳理、归纳、会使你的头脑变得更聪明。

下列归纳中,不完全正确的是()1 / 9A.A B.B C.C D.D7.汽车尾气系统中安装催化转化器可将污染物CO、NO转化为无毒的CO2和N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O + 2NO−−催化剂2CO2 + N2。

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A、COB、NOC、CO2D、N28.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消防安全标志,装运酒精的包装箱贴的图标是()A.B.C.D.9.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若电脑着火,立即用水浇B.室内起火立即打开所有的门窗C.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迅速盖上锅盖D.夜晚发现液化气泄漏,立即开灯检查10.下列实验目的与方法不匹配的是()实验方法A.A B.B C.C D.D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试题(含答案)11.遇到火灾时,正确处理火险有利于保护生命财产安全,下列处理方式中错误的是()A.高层建筑物起火即乘电梯撤离B.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迅速离开火灾现场C.发现火灾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D.图书档案起火,应立即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12.分类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含答案)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炒菜时,燃气灶的火焰呈黄色,锅底出现炭黑,将灶具的空气进风口调小B.在加油站、加气站使用手机可能引发燃烧、爆炸C.逃离火灾现场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选离D.夜晚发现家中燃气泄漏不能立即开灯检查2.我们用来照明的蜡烛是()A.石油产品B.煤制产品C.天然气产品D.植物生长的产品3.下列物质对空气不会造成污染的是A.二氧化氮B.二氧化硫C.氮气D.沙尘暴4.2018两会声音:生态环境质量好坏与百姓感受直接相关,要持续加大生态保护建设力度。

下列措施符合这一计划的是A.增加燃煤企业的数量并扩大生产,以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B.我国稀土储量世界第一,可以任意开发利用C.工业废气处理达标后再排放,有效降低大气污染D.增加化肥的使用量,提高农作物的产量5.下列与安全知识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天然气泄漏时,立即开灯检查B.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时,用火把照明C.发现有人触电时,立即用手把触电者拉开D.下雪天为减少交通事故,可以给车轮装防滑链6.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用灯帽盖灭酒精灯:隔绝空气B.森林灭火时,建立隔离带:隔绝可燃物C.家具起火,用水扑灭:降低温度D.煤炉生火时,用木柴引燃:提高着火点7.某化学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相关实验,集气瓶中先装入Y试剂,然后从胶头滴管中滴加x, (X的体积忽略不计)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若X为水,Y为硝酸铵,则乙瓶中右端导管内液面下降B.若X为稀盐酸,Y为镁,则乙瓶中右端导管内液面上升C.若乙瓶中右端导管内液面上升,Y为水,则X可能为氢氧化钠溶液D.若乙瓶中右端导管内液面上升,Y为生石灰,则X可能为水8.如图所示,当胶头滴管中的液体滴入到锥形瓶中时,会引起气球膨胀的是()A.A B.B C.C D.D9.加油站应张贴的警示标志是A.B.C.D.10.近来,松树蘑菇在娄底市场上卖得很火热,价格也要100元每千克,食用了可以抗癌,就是因为这种蘑菇中含有合成抗癌新药紫衫醇的原料之一:C21H38O11,对于该物质下列就法不正确的是:A.属于有机物B.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C.所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1%D.1个分子由21个碳原子、38个氢原子和11个氧原子构成。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含答案)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燃料中,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A.煤B.石油C.木炭D.天然气2.下列说法或做法不正确的是()A.石油中主要含碳、氢两种元素B.小明看见邻居家着火,立即拨打119C.可燃物的燃烧,需要空气(或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D.煤气泄漏时,马上打开抽风机以利于煤气排出3.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①②对比说明物质燃烧需要与空气接触B.①中使温度达到白磷着火点是利用了铜的导热性C.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D.①③对比说明红磷着火点高于白磷4.某同学用一系列实验探究物质的燃烧,得到下列结论,其中错误的是()A.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需考虑两方面因素:反应物(内因)和反应条件(外因)B.镁条在氧气和二氧化碳中均能燃烧,说明二氧化碳分子中有氧气C.玻璃棒不能燃烧而火柴棒可以燃烧,说明燃烧与物质本身性质有关D.蜡烛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说明燃烧与氧气的浓度有关5.下列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是21%B.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中,可以将红磷换成木炭C.用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反应才有可能产生氧气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可以做燃料6.2020年初澳大利亚持续的山火被一场大雨缓解。

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正确的是()A.雨水浇灭大火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B.消防员开辟隔离带是为了隔离可燃物C.图书或贵重仪器着火,用水扑灭D.燃料紧密堆积有利于其充分燃烧7.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燃放鞭炮”的是( )A .B .C .D .8.以下归纳和总结不正确的一组是A、对现象的认识B、对安全的认识①气体压缩,气体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②活性炭除去异味,活性炭具有吸附性①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②家中天然气泄漏赶紧打开排风扇C、对鉴别除杂方法的认识D、对人物贡献的认识①除去CO2中少量CO,通入足量灼热的氧化铜②除去CaO中CaCO3,高温充分煅烧①拉瓦锡--质量守恒定律②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A.A B.B C.C D.D9.化学促进科技发展,我国的高铁技术世界领先。

2023-2024学年初中化学新人教版九年级上第7章 燃料及其利用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初中化学新人教版九年级上第7章 燃料及其利用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新人教版初中化学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5小题,每题3分,共计45分)1.人们在生活和生产中为了防止事故发生,常需要采取一些安全措施.下列措施不当的是()A. 人居社区配置消防设备和设置消防通道B. 严禁旅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乘车C. 加油站、面粉厂附近严禁烟火D. 夜晚发现煤气泄漏立即开灯检查【答案】D【解析】解: A、人居社区配置消防设备和设置消防通道,利于防止火灾和火灾火场逃生,所以正确.B、易燃、易爆物易燃烧或爆炸,旅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乘车有危险,所以正确.C、可燃性的气体或粉尘与空气混合后点燃易发生爆炸,加油站、面粉厂附近的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汽油蒸气和面粉粉尘,点燃后可能爆炸,所以正确.D、可燃性的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易发生爆炸,开灯可能产生电火花引燃混合气体,发生爆炸,所以错误.但符合题意.故选 D.2.最近黑龙江七台河东风煤矿发生了重大爆炸事故,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据悉事故原因是因为矿中煤仓附近煤尘和“瓦斯”含量过高所引起,你认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此次爆炸一定不是因为煤尘引起,因为煤尘的着火点较高,不易燃烧B. 此次爆炸一定是因为“瓦斯”引起的,因为它是可燃性气体,而跟煤尘无关C. “瓦斯”的主要成分是\ CH_4气体,矿工进旷时应用明火险查其含量D. 煤尘和“瓦斯”都属可燃物,跟空气混合后很可能引起煤矿矿井爆炸【答案】D【解析】解: A、粉尘易燃烧也有可能爆炸,发生危险,故错误.B、粉尘与瓦斯都有可能遇火发生爆炸,是造成危险的因素.故错误.C、明火检查易引起瓦斯的爆炸,因此不可冒险操作,故错误D、煤尘和“瓦斯”都属可燃物,跟空气混合遇明火很可能会引起爆炸,发生危险,故正确.故选 D3.野炊时,小华发现簧火的火焰很小,于是他将木柴架空一些,这样做的目的是()A. 方便添加木柴B. 升高木柴的温度【答案】C【解析】野炊时,小华发现篝火的火焰很小,于是他将木柴架空一些,是利用了增大了木材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木材燃烧更旺,4.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A. 石油B. 乙醇C. 煤D. 天然气【答案】B【解析】 A、石油属于三大化石燃料之一,故选项错误。

人教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习题含有参考答案

人教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习题含有参考答案

人教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习题含有参考答案人教九上第7单元燃料及其利用一、选择题。

1、某物质的着火点为t ℃,图中该物质燃烧得最旺的点是( )A.Q点B.N点C.P点D.M点2、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乘电梯逃离火灾现场B.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C.室内着火时不急于打开门窗D.火场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3、要让木柴燃烧得更旺,通常要架空些,这样做的目的是()A.加快散热的速度B.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C.降低木柴的着火点D.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B.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C.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D.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5、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A.煤B.石油C.天然气D.氢气6、下图是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氢气的主要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A.甲:检查气密性B.乙:加入锌粒C.丙:产生氢气D.丁:收集氢气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除去CO中的CO2,可通过紫色石蕊溶液B.利用高压水枪灭火的原理是隔绝氧气C.加热薄铜片的两侧的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观察到滤纸碎片先燃烧D.燃气灶的火焰呈黄色,锅底出现黑色,要调大炉具的进风口8、近几年我国勘探发现了庆城大油田和垦利6﹣1油田等,取得重大突破。

下列有关石油的叙述错误的是()A.石油的炼制是利用石油中各成分中的沸点不同将它们分离B.石油是古代生物的遗骸经过复杂变化而形成的一种液态纯净物C.石油的用途不只是作燃料,还有其它综合利用D.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可适当节省石油资源,并可减少尾气污染9、如图所示为实验室模拟粉尘爆炸实验。

连接好装置,在小塑料瓶中放入下列干燥的粉末,点燃蜡烛,快速鼓入大量的空气,肯定观察不到爆炸现象的是()A.煤粉B.面粉C.镁粉D.大理石粉10、在“构建节约型社会”的今天,下列做法符合这种精神的是()A.电视机只用遥控器关机而未断开电源B.洗手的时候,用洗手液搓手时水龙头不必关C.教室中使用电灯做到人走灯灭D.一次性筷子方便卫生,应大力推广使用11、以下实验中能证明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的是()A.将一小块兵兵球碎片和滤纸碎片分别放在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B.用棉花分别蘸取酒精和水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C.汽油、柴油失火立即用水基型灭火器扑灭D.将燃着的蜡烛用烧杯倒扣到桌面上12、1992年海湾战争期间,科威特大批油井被炸起火,下列措施不能考虑用于油井灭火的是( )A.设法使着火的油井与空气隔绝B.设法阻止石油的喷射C.设法降低石油的着火点D.设法降低石油进口的温度13、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A.天然气B.氢气C.酒精D.乙醇汽油14、“倡导绿色出行,拒绝雾霾”,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A.出行提倡使用私家车B.不使用一次性筷子C.节约用水、用电D.提倡使用太阳能热水器二、填空题。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习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习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水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如图所示的转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有()①反应Ⅰ为分解反应,反应Ⅱ为化合反应②只有反应Ⅰ能说明水由氢和氧元素组成③整个转化过程中,循环利用的物质是水④反应Ⅰ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反应Ⅱ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A.1B.2C.3D.4B解析:B①反应Ⅰ是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为分解反应,反应Ⅱ是氢气和氧气化合为水,为化合反应,故正确;②反应Ⅰ、反应Ⅱ都能说明水由氢和氧元素组成,故错误;③由转化图可知,该系统中水既可分解也可生成,是可以回收并循环使用的,故正确;④反应Ⅰ是电解水,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反应Ⅱ是氢气和氧气反应产生电能,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错误;故选:B。

2.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一种重要方法。

下列推理合理的是A.化学变化伴随有能量变化,所以有能量变化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B.同种元素质子数相同,所以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是同种元素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D.燃烧伴随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的变化一定是燃烧C解析:CA、化学变化伴随有能量变化,有能量变化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热,错误;B、同种元素质子数相同,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不一定是同种元素,例如水分子和氖原子,错误;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正确;D、燃烧伴随发光、放热现象,有发光、放热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例如电灯发光发热,错误。

故选C。

3.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都是催化剂B.化学反应通常伴随着能量变化,则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由化学反应提供的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D.碱溶液成碱性,呈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C解析:C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但是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不一定是催化剂,还有可能是杂质,A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版《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能源危机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大难题。

下列关于能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乙醇汽油中添加的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
B.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不用考虑能源危机问题
C.世界能源危机愈演愈烈,煤、天然气价格也会有所上升
D.氢能、太阳能等资源的开发利用能有效减缓能源危机。

2.许多城市都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原因是燃放烟花爆竹时()
①产生有毒气体②产生噪声③产生粉尘④易引发火灾
A .①②③④B.①③④ C .④ D .②③④
3 .据报道,广州市交通主干道的空气严重超标污染,其主要原因()
A .煤燃烧所排放的废气造成的B.几十万辆汽车、助力车等排放的废气造成的
C.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水、废气造成的D .不断地降雨和各种污水造成的
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可燃物达到着火点即可发生燃烧 B.燃烧和缓慢氧化都是氧化反应 C. 在有易燃易爆的工作场所,严禁化纤类服装 D. 煤矿的矿井里必须采取通风、严禁烟火等安全措施
5.关于燃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都是化学反应B都是氧化反应 C 都是放热反应 D 都是化合反应
6 .由子森林的过量砍伐、草场大面积开垦,土地出现沙漠化,导致我国北方地区多次出现沙尘暴天气。

沙尘暴天气使空气中增加了大量的()
A.二氧化硫
B.一氧化碳 C .二氧化氮 D .可吸入颗粒物
7.酒精灯内的酒精洒在桌上起火后,可以用湿布盖灭,其原理是()
A .降低温度 B.隔绝空气 C.降低酒精着火点 D.使酒精具有不可燃的性质
8 .用碳还原氧化铜时,为了达到高温、可以在酒精灯火焰上罩一个网罩,其原理是()
A. 网罩可以燃烧
B.可以使火焰集中,提高温度,延缓空气流动,减少热量散失
C. 可以加速酒精的燃烧
D.减少与空气接触
9.煤的充分燃烧对提高煤的使用率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十分有益,下列措施无效的是
()
A .将煤块压成粉 B.燃烧时用鼓风机C. 将煤块改为蜂窝状煤球D. 做煤球时加入黄泥10.一定质量的某有机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8 . 8g二氧化碳和5 . 4g 水,则该有机物可能是下列的()
A .CH4 B.C2H4 C .C2H5OH D .CO
二、填空题(本题有4小题,共28分)
11.(8分)2008年5月8日9时17分,年轻的藏族女火炬手次仁旺姆在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顶将北京奥运会的“祥云”火炬高高举起。

为了保证火炬要在-40℃低温、空气稀薄、大风环境下顺利燃烧,在不改变外观的条件下,科技人员对火炬进行了必要的改造。

其中之一是将火炬平常使用的丙烷气体燃料改制为特殊配方的固体燃料。

请回答:
(1)丙烷(C3H8)属于(填有机物或无机物),其中含有种元素。

(2)从燃烧的条件考虑,你认为这种特殊配方的固体燃料要能在珠峰顶上顺利燃烧,应具有的性质是,配方中除可燃物外还应有在受热条件下能的物质。

12.(6分)某物质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则此物质里一定含有元
素。

若将此物质隔绝空气加强热,结果生成了水和炭,则原物质里一定含有元素,此反应属于反应。

13.(6分)某市决定开工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以改善目前填埋方式处理垃圾对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

其建成后既能利用垃圾,也能利用前期填埋垃圾产生的沼气,作为焚烧的原料。

( l )你认为这样做的好处是。

( 2 )前期填埋的垃圾中易腐败的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分解成沼气,沼气的主要成分是(填名称)。

写出沼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14 .(4分)日常生活中许多问题都涉及到化学知识,“西气东输”工程中的“西气”主要
指,通常所说“煤气中毒”是指中毒15.(4分)电动自行车常用的铅蓄电池是一种可充电的化学电源,当给它充电时是能转化成了能。

三、简答题:(本题有1小题,共6分)
16.(6分)面粉加工厂的车间里若悬浮着较多的面粉粉尘,遇明
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这是因为面粉粉尘与空气充分接触
后,遇到明火急剧燃烧,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的
体积在有限空间内迅速膨胀,从而引起爆炸。

右图是模拟粉尘
爆炸的一个实验:在无盖小塑料筒里放入干燥面粉,点燃蜡烛,
用塑料盖盖住金属筒,迅速鼓入大量空气,不久,便会听到“砰”的一声,爆炸的气浪将金属筒的塑料盖掀起。

试问:
( l )在上述实验中,鼓入空气的作用是。

( 2 )下列情况下,不会发生爆炸的是(填序号)。

①金属筒不加盖时②蜡烛没有点燃时③无盖小塑料筒中装的是干燥煤粉时
( 3 )面粉厂为了避免爆事故发生,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有(写出一种即
可)。

四.实验题(本题有2小题,共26分)
17.(12分)某兴趣小组活动中,同学们按图1装置对“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


究过程中,大家对白磷燃烧产生的大量白烟是否危害人体健康提出疑问。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会刺激人体呼吸道,可能与空气中水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
(HPO3)
【交流与讨论】白烟对人体健康有害,该实验装置必须改进。

【改进与实验】同学们按改进后的图2装置进行实验。

请你帮助他们将下表补充完整。

【反思与评价】 (1)改进后的图2装置与图1装置比较,优点是。

(2)小林同学指出图2装置仍有不足之处,并设计了图3装置。

其中气球的作用
是。

【拓展与迁移】实验小结时,小朱同学说:“待a试管冷却后,如果将试管口紧贴水面(室温下),并取下橡皮塞,将看到液体进入试管。

”这一说法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同。

小红问:“如果不考虑橡皮塞占试管的容积,进入a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会是多少呢?”大
家争论后,出现两种预测。

甲:接近试管容积的l/5;乙:不一定接近试管容积的l/5。

你赞同的预测是 (填“甲”或“乙”),理由是。

18.(14分)炎热的夏季,池塘常有大量气泡从水中冒出,小平想通过实验
来探究此气体的组成。

现象解释
a试管中白磷燃烧,热水中的白磷没有燃

b试管中红磷没有燃烧。

b试管中红磷、热水中白磷都没有燃烧的原因分别是


( 1 )如图甲,这种收集气体的方法叫,
由于瓶口偏小不便于收集,你改进的方法是。

( 2 )如图乙,若用水将瓶中的气体排出,水龙头应接导管(填“A ”或“B " ) ;
( 3 )将气体经除杂、干燥后,在尖嘴导管处点燃,经实验分析该气体是一种含碳、氢元素
五.计算题(本题有1小题,共10分)
19.锌和稀硫酸(H2SO4)反应生成氢气和硫酸锌,实验室里用3.25 g锌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可制得氢气和硫酸锌的质量各是多少
第七单元
一、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B
2 A
3 B
4 A
5 D
6 D
7 B
8 B
9 D 10 C
二、填空题(4小题,共28分)
11.(8分)(1)有机物;2 (2)着火点低;放出氧气
12. (6分)C H , C H O ,分解
13. (6分)节约能源、避免环境污染,甲烷,化学方程式略
14. (4分)CH4,CO15. (4分)电,化学
三、简答题:(本题有1小题,共6分)
16. (6分)使面粉与空气充分接触;①、②;禁止烟火
四.实验题(本题有2小题,共26分)
17. (12分)温度未达到红磷的着火点;热水中的白磷没有与氧气接触;
防止白磷燃烧产生的五氧化二磷逸散,危害人体健康;
避免橡皮塞因试管内气体热膨胀而松动;
甲;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且上述实验白磷充足,气密性良好,所以进入a试管内的液体体积能接近试管容积的1/5(或乙,装置漏气);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每空2分,实验结论每空1分)
五.计算题(10分)
19. (10分)0.1g 8.05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