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新兴产业在重庆迅速崛起

合集下载

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庆路径”

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庆路径”

批 国家 级 院 所 和 跨 国 公 司 技 术 研 发 机 构 ,并在 此打 造创 新 中心 、新 能源 汽车 园 、 端 装备 产业 园、电子信 息产 业 园 、 高 新 能 源产 业 园 、新 材料 产 业 园和 生物 医
药 产 业 园。
江新区打造为研发总部和战略性新兴产
业 的聚集 高地 ,力 争在 5 内让 两江 新 年 区 战略性 新兴 产业 的产 值 占到其 区 内总 产值 的 4%,由此 打造 一条 引领 西部 经 0
永微 电园和 空 港新 城 笔 记 本 电 目, 快 发展 外 围 设备 、 加 显示 器
斯 拟投 资 6 多 美 元 ,在 两 江新 区鱼 复 亿
工业 园生 产 高端 印刷 电路 板 。这 是 目前 奥 地 利 在 华 一 次 性 投 资 最 大 的 产 业 项
基地和全国最大的离岸国际数据处理外 包服务基地 ,同时着力 打造通信设备 、 新能源汽车、软件及信息服务等战略性
新 兴产 业 。
济转型升级 的 “ 重庆路径 ” 。
为 实现 这 个 目标 ,重 庆将 建 造一 个 百亿 级 科技 投 融资 平 台 ,为 更 多 的科 技
助推两江新 区崛起
为 世 人所 瞩 目。 ”重 庆 市 发 改 委相 关人
士表 示 。
的水 土 工业 园打造 一个 “ 纪 创新 创 业 世 城” ,吸 引 10 00家高 新企 业 ,为 至 少 l 0
万 人提 供 就 业机 会 。此 外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该市 将在 两
未 来 5 ,重 庆致 力 于将 把新 成 立 年
标 准研 制 ,推动 建成 内陆最 大 的 笔记 本
保 装备 、 电装备 及 系统 、 风 光源 设备 、 新 材 料 、仪器 仪表 、生物 医药 等 战略 性新

重庆经济崛起:产业发展与投资环境解析

重庆经济崛起:产业发展与投资环境解析

•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 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持续增长
• 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民生福祉得到改善
• 扶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贫困人口大幅减少

⌛️
重庆经济发展的 SWOT 分析
产业结构偏重,资源环境约束加剧
• 高污染、高耗能产业占比较高,产业结构需要优化
• 资源约束加剧,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
• 环境保护压力较大,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加强
重庆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原因

产业结构调整压力大,新兴产业培育需要时间
• 传统产业产能过剩,需要淘汰和升级
• 新兴产业培育需要时间,短期内难以形成规模
• 优势(Strengths)
• 地理位置优越,是西南地区的交通枢纽和经济中心
• 资源丰富,拥有丰富的矿产、水能、农业等资源
• 产业发展基础较好,工业、农业、旅游业等产业发展迅速
• 政策支持,国家给予重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支持措施
• 劣势(Weaknesses)
• 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尤其是交通、能源等方面
• 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需要政策和资金支持
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产业发展缺乏核心竞争力
• 企业研发投入不足,创新能力较弱
• 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不够,缺乏高层次人才
• 产学研合作不够紧密,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率低
投资环境有待优化,吸引外资和人才的能力不足
• 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产业配套能力不足
• 优化营商环境需要加强,提高企业对投资环境的满意度
• 政策支持,国家给予重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支持措施

重庆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就业人员需求预测及对策研究

重庆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就业人员需求预测及对策研究
2015—
8
.96% 。在未来,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稳步发展,
对就业人员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加。深化对战略性新
兴产业就业人员需求的研究,预测需求走势,以更好
以满足产业发展需要 [9]。 ③ 战略性新兴产业就业人
模型 [10]、组合预测模型 [11]、灰色系统 GM(
1,
1)预测
模型 [12-14]等方法对 战 略 性 新 兴 产 业 就 业 人 员 需 求
先导性产业
卫星互联网、氢能与储能、生 物 育 种 与 生 物 制 造、
脑科学与类脑智能、量子信息
注:本表参照《重庆市 战 略 性 新 兴 产 业 发 展 “十 四 五”
规划(
2021—2025 年)》整理而成。
近年来,重庆始 终 紧 跟 国 家 战 略 和 产 业 变 革 趋
势,立足自身发展实际,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
进行预测。其中,灰色系统 GM(
1,
1)预测模型适用
于有效解决“小样本、贫 信 息、不 确 定”问 题,其 优 点
收稿日期:
2023-03-08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研究重点课题“重庆 市 就 业 人 员 供 给 与 战 略 性 新 兴 产 业 需 求 匹 配 研 究”(项
目编号:
CQRKPCZB2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谢攀(
1993—),男,重庆人,助理研究员,硕士,就职于重 庆 社 会 科 学 院 财 政 与 金 融 研 究 所,研 究 方 向:金 融 理 论
与政策、数字经济。
·6·
谢攀 · 重庆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就业人员需求预测及对策研究
2023 年第 22 期
7% ,对 经 济 发 展

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三年振兴规划

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三年振兴规划

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三年振兴规划渝府发〔2021〕84号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三年复兴规划的通知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三年复兴规划»曾经市政府第129次常务会议经过,现印发给你们,请仔细组织实施。

重庆市人民政府2012年8月15日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三年复兴规划电子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产业,也是重庆市迅速崛起的新兴支柱产业,关于拉动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开展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为进一步明白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主要开展思绪、开展目的和开展战略,完成电子信息产业跨越式开展,特制定本规划。

规划期为2021―2021年。

一、产业开展现状及趋向〔一〕取得的主要效果。

〝十一五〞时期,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以严重项目为载体,以招商引资为抓手,以提升配套才干为重点,坚持引进和自主创新相结合,优化产业结构,推进转型晋级,初步构成了软硬兼具的产业开展格式,出现出快速开展态势,已成为重庆市工业的支柱产业,奠定了跨越式开展的基础。

1.创立了垂直整合和全浅笑曲线的开展形式。

惠普、宏碁、华硕、东芝、富士通等五大品牌,广达、富士康、英业达、仁宝、纬创、和硕六大代工企业区分规划西永综合保税区和两路寸滩保税港区,500余家零部件企业聚集璧山、铜梁、永川、江津等区县,引进了惠普、华硕、佳杰、贝宝结算中心和惠普、宏碁研发中心等,构成了〝品牌+代工+配套〞的〝5+6+500”产业体系和〝研发+制造+结算〞的开展形式。

2.产业规模快速扩展。

2020年电子信息产业完成总产值及软件业务支出2021.07亿元,比2005年增长了近10倍,年均增长率达45.8%。

其中,规模以上电子制造业1511.28亿元,年均增长率46.94%,比全国平均增速高28个百分点。

软件行业主营业务支出505.8亿元,年均增长率44.67%。

3.企业经济效益逐渐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重庆的产业结构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重庆的产业结构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重庆的产业结构的变化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中重庆作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城市,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重庆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策略研究

重庆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策略研究

重庆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策略研究重庆市作为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发展极点和现代化中心城市,近年来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就。

特别是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方面,重庆市不断加大投入,加快创新步伐,培育了一大批领先企业和创新创业平台,取得了一系列的亮眼成绩。

本文将就重庆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其现状及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建议。

一、重庆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状1.产业基础扎实重庆市作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城市,拥有雄厚的产业基础和良好的发展环境。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重庆市已经初步形成了以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为代表的一系列新兴产业集群。

汽车制造产业以长安汽车、奇瑞汽车等为代表,成为了重庆市的支柱产业之一;电子信息产业以富士康、联想等为代表,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生物医药和新能源产业也都在不断壮大。

2.创新能力不断提升重庆市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果。

政府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大力引导企业增加自主创新投入。

通过加强产学研用合作,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一大批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不断涌现,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3.政策支持力度加大重庆市政府在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方面也不遗余力。

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包括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政策。

这些政策的出台,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重庆市在此方面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下面将对重庆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建议。

1.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未来,随着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重庆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结构将进一步优化。

汽车制造产业将朝着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等方向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将朝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方向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将朝着生物制药、基因工程等方向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崛起

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崛起

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崛起近年来,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崛起,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战略性新兴产业指的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战略地位、前景广阔且产业链完整的新兴产业。

这些产业以高新技术为支撑,具有创新力和竞争力,能够引领全球经济转型和跨越式发展。

一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崛起有赖于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政府通过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加大投入、优惠税收、强调人才培养等,积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例如,我国制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链条发展指南》,明确新兴产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为企业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发展空间。

另一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崛起也受益于科技进步和市场需求的推动。

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和进步,各种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需求结构的变化,对创新性、绿色环保等特点的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加速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崛起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首先,它为经济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提供了新动能。

传统产业面临着资源约束、环境污染等问题,而战略性新兴产业则以高效、节能、环保等特点受到广泛关注,有助于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和优化。

其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就业的增加。

新兴产业对技术和人才的需求较高,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为就业压力较大的社会提供了缓解。

再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兴起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从产业链的视角来看,一个新兴产业的崛起将带动供应链、销售链、服务链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和协同效应。

然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崛起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创新能力和核心技术的不足是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

很多地方都希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但缺乏研发能力和核心技术,使得产业发展陷入瓶颈。

其次,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带来了投资风险。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市场的支撑,如果市场需求不稳定、周期性波动较大,将给产业发展带来不小的风险。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07.19•【字号】渝府发〔2021〕18号•【施行日期】2021.07.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现将《重庆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人民政府2021年7月19日重庆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重庆的立市之本、强市之基,在创造经济价值、优化供给结构、承载创新活动和集聚高端要素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重庆制造业发展,要求重庆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构建竞争力强、可持续的现代产业体系,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为重庆制造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决策部署,坚定不移实施制造强市战略,培育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建设高质量的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依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的意见》《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文件,特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21—2025年,展望至2035年。

一、现状及形势(一)重庆制造业发展取得的成绩。

经过长期艰苦奋斗,重庆制造业发展取得长足进展,基本完成由国家老工业基地向国家重要现代制造业基地转型。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截至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超过2万亿元,全部工业增加值近7000亿元。

重庆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策略研究

重庆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策略研究

重庆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策略研究重庆作为中国西部重要的经济中心和内陆城市,近年来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随着国家战略的部署和政策的支持,重庆正逐步发展成为一个新兴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城市。

本文将对重庆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策略进行探讨和研究。

一、重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述重庆作为中国内陆城市,地处长江上游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的不断推进,重庆成为了中国西部的经济枢纽和战略支点。

重庆市政府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经济发展呈现出日益蓬勃的态势。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战略地位、前景广阔、科技含量高、对经济增长和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的新兴产业。

以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重庆在这些领域的发展潜力巨大,市场前景广阔。

二、重庆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现状近年来,重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特别是在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重庆在产业布局、技术创新、产业链完整性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突破。

在信息技术领域,重庆拥有一大批知名互联网企业和IT服务企业,成为中国西部地区信息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

在新材料领域,重庆拥有丰富的石墨烯、碳纳米管等高新材料资源,积极推动新材料产业的创新和发展。

在新能源领域,重庆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充足的水电能源,积极开展水电产业的研发和应用,推动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重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产业结构尚不够合理,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有待加强。

在人才、科研和创新方面,重庆与一线城市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在政策扶持和金融支持方面,还需要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来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

重庆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仍亟需进一步研究和部署。

三、重庆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策略为了进一步推动重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发展,我们提出以下几点策略建议:1. 加强政策引导和扶持。

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巴南区“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巴南区“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巴南区“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巴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2.08.05•【字号】巴南府办发〔2022〕55号•【施行日期】2022.08.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企业技术进步与高新技术产业化正文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巴南区“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巴南府办发〔2022〕55号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区属国有公司,有关单位:《巴南区“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2022年8月5日巴南区“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重庆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推动巴南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根据《重庆市巴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远景目标纲要》《巴南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坚持“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牵引,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大数据智能化为主攻方向,紧紧抓住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战略机遇,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培育先导性和支柱性产业,加速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按照“一区五城”战略重点,持续深化市场化改革和扩大高水平开放,进一步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重庆市渝北区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重庆市渝北区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重庆行政 2021年第1期重庆市渝北区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宋博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刻把握发展的阶段性新特征新要求,坚持把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㊂重庆市渝北区聚焦 五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支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产业发展水平和质量迅速提升,全面构建具有渝北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重塑渝北发展新优势,引领渝北走向新的增长周期㊂一、清醒研判渝北区当前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当前,渝北区以汽车为代表的传统产业 旧力减弱”,以智能终端和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 新力将生”,处于结构调整阵痛期㊁经济增速换挡期,产业发展主要面临 两个失衡㊁一个不高㊁一个不足㊁一个不优”的问题㊂(一)产业分布失衡从空间分布看㊂渝北全域经济总量中,2019年自主板块GDP㊁工业产值仅占40%左右,自主板块增长1个点,仅能带动全域经济增长0.4个点,即便自主板块一直保持平稳增长,但对维系全域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作用有限,存在 小马拉大车”困境㊂从产业链条看㊂部分行业链条还不完整,比如智能终端产业,虽然引进了OPPO㊁传音等龙头企业,但相关配套企业引进力度还不够㊂传音㊁OPPO 等企业为生产手机配套的显示屏㊁主板㊁芯片等零部件,主要从广东等沿海省市购买运回㊂(二)产业内部结构失衡制造业 一业独大” 一企独大”㊂汽车和笔电行业主导地位较突出, 一荣俱荣㊁一损俱损”风险犹存㊂汽车和电子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80%,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超过60%㊂工业结构整体偏向重工业, 船大难掉头”情况较突出㊂ 第二梯队”行业发展遭遇 天花板”,难再有跨越式发展㊂金融业㊁建筑业㊁房地产业等GDP占比较大行业也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但随着行业市场逐渐触顶,将步入缓慢增长通道,很难再实现爆发式增长㊂新兴产业处在培育壮大阶段,短期内难以形成有效支撑㊂比如,2020年上半年,信息与软件服务业呈现较快发展,在疫情期间对全区经济起到了一定稳定作用,但由于信息与软件服务业处在培育壮大阶段,占GDP比重较小,对经济增长拉动有限㊂(三)产业发展能级不高汽车产业停留在中低端㊂虽然汽车产业规模较大,但中低端整车产品占比较高,整车单价10万元以下的产品占比达到75%,单车均价仅8万元左右,远低于全国16万元/辆的平均水平㊂商贸服务业发展还不充分㊂目前,渝北区大型商业体主要集中在两江新区直属板块及三龙地区,除新光天地外,尚无规模大㊁形象佳的代表性商业综合体㊂两路空港商圈虽发展多年,但体量较小㊁档次较低,在主城商圈中并不突出,集聚辐射能力有限㊂两江国际商务中心和悦来会展城正在快速崛起,但提升能级需要时间㊂(四)产业发展后劲不足产业用地不足㊂目前,全区可供出让的工业用地不足2000亩,仓储物流和商业用地均不足1000亩,极大限制了产业发展,部分招商引资项目无地可落㊂交通通达性有待提升㊂虽然拥有江北机场㊁龙头寺火车站以及多条轻轨和高速公路,具备多式联运交通能力,但城区内部交通网络不够高效便捷,路网密度仅为6.82公里/平方公里,与上海浦东12.6公里/平方公里差距巨大,与成都双流的8.2公里/平方公里也有一定差距㊂(五)产业发展环境不优政策零散化㊁碎片化㊂产业升级涵盖不同行业㊁不同地域㊁不同标准,涉及经信㊁科技㊁发改㊁财政㊁人社等职能部门和园区平台,资源条块分割,协调机制不畅,存在 各人自扫门前雪”的情况,导致政策体系较为单一,连贯性不够,合力不足㊂人才储备不足㊂战略性新兴产业所需人才缺口巨大,全区两院院士和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401智库观察的专家仅15人,规上工业企业中设有研发机构的只占15%左右,本地人才流失严重㊂二、推进渝北区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在政策引导㊁基础设施㊁人才创新㊁营商环境等方面持续发力,以优质的生产要素保障,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㊂(一)完善政策措施归集形成 政策包”㊂全面梳理㊁高效集成㊁统一制定并发布渝北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政策,注重发挥临空比较性优势,突出对先进制造业㊁现代服务业㊁农文旅㊁创新创业等领域的支持㊂重构产业扶持政策体系㊂对已经出台的政策进行绩效评估,认真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吸纳新建议新需求,支持新业态新产业,加大信贷融资㊁创新创业㊁技术服务㊁知识产权保护等政策创新力度,制定出符合产业发展规划㊁准入门槛明晰㊁政策差异性强的专项财政㊁土地㊁金融㊁人才等扶持政策㊂(二)强化精准招商丰富匹配招商 工具”㊂高效整合利用现有资源,建立土地㊁厂房㊁楼宇㊁人力㊁资金㊁资源等 六资”清单,动态掌握渝北招商 家底”,强化项目前期策划包装㊂加强招商投促全流程管理,强化项目落地后续服务,加快实现招商落地投产无缝衔接,更多更快推动企业升规纳统㊂明晰招商重点方向㊂依托渝北楼宇资源㊁产业基础㊁综合交通等优势,着眼未来,主动争取,长效投入,精准识别需要的行业㊁产业,把适合渝北的好东西 搬回家”,推动产业链向高端走㊁产品服务向终端走㊁资源集成向远端走㊂(三)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一批重点产业项目建设㊂梳理近年来招商项目落地情况,加快推进江小白总部基地㊁中新合作等签约项目加快落地㊂加快推进OPPO㊁两江国际商务中心等产业项目建设,确保尽快投产达产㊂做深做细做实前期工作㊂按照储备一批㊁开工一批㊁建设一批㊁竣工一批㊁投产一批要求,科学遴选确定年度重点项目,倒排进度滚动实施,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㊂重视规划设计论证,强化三方日志㊁前期记录制度执行,加强招投标监管,压实建设㊁设计㊁施工㊁监理各方质量㊁安全㊁进度等工作责任,全面理顺优化项目建设管理体制机制㊂(四)优化发展环境提升金融服务水平㊂创新投融资体制,设立智能制造产业创新升级引导基金㊁软件产业基金等,充分发挥临空产业发展基金等的引导作用,采用银行支持㊁政府担保㊁企业抵押等形式深化银政企协作,将银行新增区内企业贷款纳入考核奖励㊂发挥好 科创贷” 助创贷” 科技创新券”等金融工具撬动作用,帮助中小企业纾困解难㊂增强产业园区平台承载㊂加快前沿科技城㊁空港新城㊁空港工业园等产业平台的路㊁电㊁水㊁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仙桃数据谷130万平方米在建楼宇尽快完工㊂按照 产城融合”理念,加快完善各园区商贸㊁餐饮㊁娱乐㊁医疗㊁教育㊁交通等生活配套服务㊂(五)强化人才引育培高效集聚 高精尖缺”人才㊂紧扣主城都市区融合发展新要求,聚焦智能制造㊁航空物流及现代服务业等领域高端业态,健全人才 引育留用”全链条,完善 塔尖” 塔基”人才政策体系,落实 以才引才㊁以才聚才”工作机制,推动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同频共振㊂(六)增强产业发展协同拓展与周边区域产业合作广度和深度㊂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 一区两群”协调发展,加强与四川广安㊁达州和重庆北碚㊁长寿等周边区县产业合作,建立成本共担和利益共享机制,形成既有全局性又有区分度的产业错位发展格局,共同争取国家㊁市级政策支持㊂加强与两江新区的产业配套协作㊂坚持 两江兴㊁渝北兴”发展理念,紧跟两江发展新动态,推动形成联合招商㊁代理招商㊁统一招商㊁定向落地工作机制,共享土地㊁人才㊁信息等招商资源,全力争取两江招商项目更多地落户渝北板块㊂协同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㊁中新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建设,依托保税口岸和机场枢纽功能发展保税物流㊁保税贸易,支持保税港区㊁龙兴工业园加快发展电子信息㊁智能终端产业㊂作者单位:重庆市渝北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责任编辑:张 波501。

重庆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策略研究

重庆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策略研究

重庆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策略研究一、重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1.新能源产业重庆作为西部地区最大的新能源产业基地之一,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和技术实力。

主要涉及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领域。

但在技术研发和创新方面仍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加大创新投入,提高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

2.生物医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是国家重点支持的产业之一,也是重庆市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目前,重庆生物医药产业已初具规模,但在研发能力和创新水平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加大创新投入,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引进。

3.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重庆作为中国西部地区最重要的高端装备制造基地之一,拥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和技术实力。

但在高端制造和核心零部件领域,仍需要加大创新力度,提高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

4.数字经济产业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经济产业已成为重庆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一大亮点。

但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重庆仍需要加大创新投入,加强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

以上仅是重庆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几个典型案例,从现状来看,重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初具规模,但在创新发展方面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和挑战。

1. 技术创新体系不合理现有的技术创新体系,多由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度较低,市场导向性不足。

这种模式下,企业难以形成自主创新能力,创新效率低下。

2. 人才短缺重庆在高端科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方面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导致产业创新发展受到限制。

目前,重庆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急需高素质的科技创新人才,亟需解决人才供给不足的问题。

3. 创新环境不完善重庆在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和产业合作方面仍存在不少不足,创新环境相对薄弱。

政府应该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打造更加完善的创新生态环境。

4. 资金投入不足创新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目前重庆的创新投入仍然不足,个别企业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力度仍偏低。

以上问题和挑战,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重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发展。

打造国家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重庆国际生物城擦亮“重庆牌”

打造国家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重庆国际生物城擦亮“重庆牌”

打造国家生物医药产业集群重庆国际生物城擦亮“重庆牌”2020年以来,重庆国际生物城动作频频,不仅抛出系列政策干货,进一步聚合生物医药产学研方面的资源,打造产业链和生态链,还启动了美国雅培克等行业巨头建设,打响生物医药“重庆品牌”。

就在三四年前,重庆国际生物城所在的巴南区木洞片区还只有一个普通的服装工业园区。

如今,这里聚集了80多家生物医药企业,在重庆唯一被纳入首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

重庆国际生物城正抢抓机遇、大胆转型,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努力打造长江上游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际生物城。

抢抓机遇 规划布局生物医药2020年11月19日,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企业、专注标志着高端抗肿瘤制剂将实现“重庆造”,也标志着又一家生物制药巨头在重庆国际生物城加快建设。

就在2012年,汽摩等传统产业还是巴南区经济发展的支撑点,巴南区正在寻找推动全区产业转型升级的契机。

恰逢此时,我国提出加速培育发展生物医药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巴南区抓住机遇,探索在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的木洞片区大胆规划布局生物医药产业,并先后被确定为全市医药产业“五园七基地”、全市生物医药“4+1”聚集区,为产业集群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之初,只有寥寥几家医药企业入驻。

为进一步打开局面,2017年,巴南区委、区政府果断决策,加快建设重庆国际生物城,聚焦生物医药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并为此出台各种专项政策,举全区之力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加速发展。

同年,巴南被授牌“重Building A National Biomedical Industry Cluster Chongqing International Biology City Enhances “Chongqing Brand”政策引领 “大礼包”助推科研创新目前,重庆国际生物城正积极建设“1+3+N”特色产业体系。

这个产业体系以生物药为核心,以化学药、现代中药、医疗器械为特色,将构建出完善的专业服务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为重庆打造国家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提供支撑。

重庆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路径分析

重庆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路径分析

重庆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路径分析作者:王瑞瑞来源:《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2013年第05期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能源与资源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利于重庆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克服传统产业耗费大量能源和资源等不利因素。

十二五以来国家高度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重庆市借助良好的经济形势与发展政策,新兴产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建立了一批高科技工业园区以及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和离岸数据开发处理基地。

然而,伴随着较快的发展重庆市的新兴产业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本文将通过对新兴产业的现状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找出一条适合重庆新兴产业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新兴产业;发展;产业结构一、引言2012年10月30日,重庆市发展改革委员会召开经济形势座谈会,提出发展以笔记本电脑为主导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仍然是促进重庆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是抢先占领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加快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然而对于战略性新型产业的研究,理论界还比较模糊,目前还处于不断完善和更新中。

Porter(1988)认为新兴产业是新形成的或重新形成的产业,它伴随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基本特征是没有任何规则,在任何时候都会产生,具有高风险和高收益。

Toby Harfield (2007)指出新兴产业是在行业间追求利益的过程中产生的必然结果,它需要政府的支持与鼓励,还需要相对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Gourinchas(2005),Perez(2009)研究发现市场经济出现问题也会为新兴产业的发展创造契机。

对于新兴产业中国的学者也有自己的研究,朱瑞博(2004)研究发现要把握住科技革命机遇,通过科技引进或科技研发,才能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与产业的发展。

王忠宏,石光(2010)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人民收入水平增加有着重要的意义。

贾品荣(2010)从产业升级的角度提出新兴产业有六大特点:成长性、创新性、时代性、战略性、先进性、带动性。

重庆市“十二五”科学技术和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读书笔记

重庆市“十二五”科学技术和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读书笔记

科学技术三.促进工业转型升级与现代服务业发展(一)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1.推进产业核心关键技术突破。

专栏1:重点产业关键技术创新1.新一代信息终端及配套关键技术跟踪新一代信息终端设计、制造等前沿技术;开展新一代信息终端智能化、网络化等关键技术攻关;开展轻量化材料、低功耗高可靠性低成本元器件、精密模具等配套关键技术研发。

2.云计算关键技术开展应用软件、信息安全、云间协同等关键技术攻关;构建数据恢复、容灾备份、托管服务等技术体系;探索云计算服务模式,开展智能城市、数据外包、电子商务、金融服务等方面的云计算应用示范。

3.通信关键技术开展TD基带芯片、下一代光通信、无线宽带通信、航空通信等关键技术攻关;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服务器、路由交换设备等互联网设备,以及基站、中继设备、传输设备、接收设备、专用通信设备等无线通信设备。

4.物联网关键技术突破新型传感器、核心芯片与协议栈软件、大规模组网与协同等关键技术;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射频识别、通信模块与网关、中间件、智能信息处理等软硬件产品;在智能工业、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医疗、环境监测等领域开展应用示范。

5.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关键技术开展纳米工艺集成电路芯片设计、SoC(片上系统)设计及SIP(系统级封装)集成电路封测等关键技术攻关;构建高端集成电路设计平台,开发模拟集成电路、网络通信芯片、数字高清芯片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点产品。

6.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开展汽油机缸内直喷、高压共轨燃油喷射、废气涡轮增压、新型LNG发动机、轻型高速柴油机、轻量化和先进传动系等节能汽车技术攻关。

研发电动汽车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电子控制等关键技术;重点开发小型化、轻量化节能汽车,推动新型混合动力汽车、微型增程式电动汽车、小型纯电动轿车、纯电快充公交客车及专用车等产品开发。

7.汽车电子关键技术攻克汽车整车电子控制平台、汽车底盘与车身关键控制系统、车载智能仪表及智能信息终端、车联网、人车路协同与车载信息服务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一批技术标准、应用规范和核心专利,推进相关技术和产品在整车平台上的应用示范。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见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见

业 和 科技 革 命 的历史 潮 流 , 深度 参 与 国际 大分 工 , 大力 引进 和培 育 战 略性 新 兴 产业 , 国龙 头企 业 齐 聚 重 跨
庆, 新一 代信 息产业 异 军突起 , 工业 基地焕 发 出勃勃生 机 。保持 当前 良好 的发展 势 头 , 老 抓住 当前 的大好机 遇 . 挥老 工业基 地产 业基 础雄厚 的优 势 、 合创 新能力 领先 西部 的优 势 、 发 综 新兴产 业 开放发 展先 行一 步 的优

6 ・
成 1 台规模 。支 持 l 亿 0个 重点 园 区引进 知 名配 套 企业 , 展 外 围设 备 、 发 显示 器 、 印机 、 板 电视 、 打 平 电子 部
件 、 密 模具 等计 算 机 配套 及 材料 等七 大 原材 料 生产 供应 基 地 。 现 7 %一 化 实 0 8 %的零 部件 、 料 配套 。建设 计算 机整 机及关 键 零部件 研 发总 部功 能 区 , 0 材 支持 相关企 业在 渝设 立全 球研 发 及 测试 总部 , 进企 业 与本 地大 学 、 促 科研 机构 合 作 。建好 惠 普亚 太结 算 中心 , 积极 推 动宏暮 等跨 国公 司在渝
二 、 快 建 设 两 大 全 球 性 产 业 基 地 加
深度 参 与全球 大分 工 , 中资源引进 跨 国龙头 企业 , 导集 聚相关 配套 产业 , 集 引 垂直 整合 产业 体系 。重 点 发展笔 记 本 电脑及 配套 产业 、 离岸数 据 开发 和处 理 , 打造亚 洲 最大 笔记 本 电脑 研发 生产 基 地 和 国内最 大 离
势, 重庆完 全 可以在 全球新 兴产业 大调整 、 大重组 、 大转 移的 战略格局 中乘 势而上 , 占有 重要 的一席 之地 。 “ 十二五 ” 间 。 期 我市发展 战略性新兴 产业总 的原则是 :放 眼全球 、 学规划 , “ 科 发挥优 势 、 重点 突破 , 开放 引

从制造到智造

从制造到智造

35February 2015年重庆汽车产量突破300万辆,占全国八分之一,增长15.5%,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重庆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

图为重庆长安集团工厂内,工人在汽车装配车间内工作。

从制造到智造重庆生产了全球三分之一的笔记本电脑、全球90%的网络终端产品,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基地……在全国经济增长乏力、新动能培育不足的大背景下,重庆却从2014年至今经济增速一直居全国首位。

文/本刊记者 王哲 发自重庆短短几年间,一个位于中国内陆的老工业基地,一个地处崇山峻岭间的“火锅城市”,经济增速独步全国、制造业逆势而上。

面对当前弥漫全球的经济寒潮,重庆却能显示出勃勃生机与独特魅力,这座城市究竟有着什么样的魔力?国内外一批具有全球制造能力的公司和加工贸易企业选择在重庆投资设厂,全球三分之一的笔记本电脑在重庆生产,重庆企业生产了全球网络终端产品的90%,重庆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基地……在经济增长乏力、新动能培育不足的大背景下,重庆却从2014年至今经济增速一直居全国首位。

特别是在规模工业增加值这一衡量工业经济发展速度的关键指标上,重庆已经连续五年位居全国前列。

“重庆经济增速能够保持全国第一,是因为有实体经济作支撑,也就是制造业的发展保持了良好势头。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郭坚一语道破重庆经济增长的竞争优势所在。

双轮驱动 集群发展“长期以来,重庆工业结构单一,汽摩产业曾经一枝独秀。

从2009年开始,重庆通过引进培育,从无到有发展智能终端制造产业,推动电子产业占比提高到20%以上,与汽车产业旗鼓相当,从根本上改变了产业结构,形成了电子、汽车双轮驱动、其他产业多点支撑的格局。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总经济师涂兴永向记者介绍说。

重庆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重庆汽车产量突破300万辆,占全国八分之一,增长15.5%,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重庆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

重庆电子信息产业和汽车产业相得益彰。

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专题调研报告

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专题调研报告

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专题调研报告要遵循创新区域高度集聚的规律,形成几个具有创新示范和带动作用的区域性创新平台。

建设区域创新高地,要聚焦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加快打造一批具有强大的科技创新策源功能、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和示范带动效应的区域创新高地,辐射带动全国创新发展。

创新是推动一个国家和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整个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和挑战,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趋势变化和特点,面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任务和要求,必须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一、高效聚集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新格局(一)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格局更趋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在东部沿海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集中发展,在中西部地区近年来也实现快速崛起。

各区域内特色产业集聚区不断涌现,成为区域经济重要增长极,并持续驱动经济转型升级。

东部区域,以广州、深圳为核心的珠三角地区,移动互联网、新能源汽车、生物、数字创意等产业蓬勃发展,大量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快速兴起;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地区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与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拥有一批实力较强的龙头企业,产业体系完备,产业基础雄厚;以北京为核心的京津冀地区依托大院大所集聚等优势,在互联网、生物医药、航空航天、节能环保等领域发展较快,涌现出若干影响力较大的产业集聚区,发挥了全国新兴产业创新策源地的作用。

东北区域,形成了航空装备、智能制造以及生物医药等特色集群,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中西部区域,形成了以武汉光谷为代表的信息产业集聚区以及以长株潭为代表的高端装备产业集聚区。

与此同时,以成都、重庆为双核的成渝板块,正成为全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增长极,并有力支撑了中西部地区经济转型升级。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优势集群加速形成十三五以来,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实现全面发展,并呈现集聚发展特征。

信息技术领域,形成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部分中西部地区四大信息产业集聚区;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形成北京、河北、辽宁和山东等环渤海地区和以上海、江苏和浙江为核心的长三角地区两大集聚区,同时四川、陕西、湖南和山西等部分中西部地区的高端装备制造业也呈现快速发展态势;新材料领域,产业东部沿海集聚,中西部特色发展的空间布局框架拉开,其中,西部地区主要从事原材料生产,环渤海地区聚焦于研发,东部及中部地区主要承担原材料加工,长三角、珠三角主要承担下游应用与销售;生物领域,以长三角、环渤海地区为主导,珠三角、东北、成渝、长株潭、武汉城市圈等区域分布式发展的空间格局初步成型,重点集聚区内医药成果转化、疫苗生产、制剂研发等细分行业领域发展迅速;节能环保领域,主要集中在环渤海、长江经济带和珠三角三大区域,江苏、浙江、山东、广东、上海、北京、天津等省市的节能环保产值占全国的50%以上;新能源领域,初步形成了以环渤海区域、长三角区域等为核心的东部沿海新能源产业集聚区,在中西部的一些区域,如江西、河南、四川、内蒙古、新疆等省区,新能源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形成了中西部新能源产业集聚区;新能源汽车领域,初步形成了以深圳和广州为核心的珠三角集聚区,以江苏、上海、浙江为核心的长三角集聚区,以北京、河北等地为核心的环渤海集聚区,以及以陕西和四川为核心的中西部集聚区;数字创意领域,目前已初步形成六大数字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包括首都数字文化创意集聚区,以上海、杭州、苏州、南京为核心的长三角集聚区,以广州、深圳为代表的珠三角集聚区,以昆明、丽江和三亚为代表的南部集聚区,以重庆、成都、西安为代表的川陕集聚区,以武汉、长沙为代表的中部集聚区。

不忘三线建设初心 川渝携手开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军民融合发展新局面

不忘三线建设初心 川渝携手开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军民融合发展新局面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沁%重虞轩吟不忘三线建设初心川渝携手开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军民融合发展新局面•马述林一、三线建设奠定了四川在全国的战略性地位当年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决策三线建设的初心,是要在我国纵深地区建立抵御侵略战争的战略后方基地,并藉以改善全国的生产力布局。

在酝酿和决策三线建设时,毛主席格外关注四川,他多次讲到要注意研究斯大林和蒋介石在战前准备不足、战时仓促撤退的历史教训。

1964年11月26日,毛主席在听取关于西南三线建设工作汇报时说,“四川有7000万人口,40万平方公里幅员,为什么刘备能在这里立国,蒋介石退也退到重庆,为什么?总有个道理嘛”。

四川地处中国内陆腹地,地域广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

四川盆地距中国沿海和西南、西北边境都有上千公里之遥。

地理区位决定了四川天然成为中国大后方,因而成为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关注的三线建设重点地区。

四川省三线建设投资大体上占到全国三线建设投资的四分之一。

三线建设,奠定了四川省现代工业的基础,形成了以冶金、机械、电子、化工、建材、电力、煤炭以及兵器、船舶、航空、航天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门类。

三线建设促进了四川基础设施的发展,建成了川黔线、成昆线、襄渝线等铁路出川大通道,川江航道得到整治,干线公路得到大的发展。

三线建设不仅增强了成渝两市的工业实力,还在省内崛起了一批新兴工业城市,如攀枝花、绵阳、德阳、乐山、宜宾、泸州等。

到三线建设结束以后的1981年,四川已经由六十年代的农业省转变成工业大省。

全省工业总产值达到275.6亿元(1980年不变价),居全国各省市区第5位,仅次于上海(608.7亿元)、江苏(465.6亿元)、辽宁(451.3亿元)、山东(343.6亿元);全省有全民所有制大中型工业企业408个,居全国第二位,仅次于上海(433个),其中大型工业企业158个,居第一位。

冶金工业产值占全国比重达到5.79%,机械工业产值比重达到5.36%、分别居全国第4位和第5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战略性新兴产业在重庆迅速崛起
作者:何君林
来源:《中国西部》2015年第27期
近日,在重庆市渝北区举行的战略新兴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康尼诺科技产业园、语信(小辣椒手机)智能终端产业园、重庆石头云计算研发中心三个招商项目正式落户渝北。

数十亿的产业投资,不仅标志着渝北区智能终端、云计算产业发展取得又一突破,也为该区集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增添了新引擎,为重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添加了新力量。

重庆作为国家老工业基地之一,结构调整一直是推动产业高端化、高新化发展的重要手段。

2014年,面向全球市场,重庆市颁布实施了《加快培育十大新兴产业集群的意见》,将集成电路、平板显示、物联网、机器人等高端智能装备、新材料、新能源及智能汽车、页岩气、MDI一体化、生物医药、环保等十大新兴产业集群作为重庆未来重点发展方向。

目前,一批新兴产业项目相继开工建设,产业骨架逐渐成型。

垂直整合,瞄准全产业链发展新兴产业
近年来,重庆市抓住产业转移的机遇,大力发展以笔电为代表的信息产业。

目前,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重庆市重要的支柱产业。

但重庆并未形成完整的笔电产业链条,例如,该市每年约需2亿台电脑显示器、打印机显示屏、大尺寸电视机屏、广告机显示屏,而这些显示屏主要依靠外来。

据称,一块显示器的成本70%来自液晶面板,如果液晶面板实现“重庆造”,重庆电子信息产业链条上约80%的附加值将留在重庆本土。

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需求和良好的发展前景,重庆市瞄准笔电全产业链,采取垂直整合的策略,将液晶面板(平板显示)列入战略新兴产业序列,提出到2020年把重庆建设成为西部地区最大的平板显示产业基地,液晶显示产业集群将实现年销售收入1000亿元。

重庆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发展平板显示产业一方面有利于重庆市提高笔电产业链配套率,降低物流成本,促进重庆笔电产业的垂直整合和集群式发展;另一方面,对于打造重庆完整的半导体显示产业链,提升重庆显示产业综合竞争实力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目前,重庆市液晶面板产业已形成两江新区、西永园区、巴南区和高新区“一核三园”的发展格局。

例如,两江新区着力引进高世代面板生产线、玻璃基板生产线、高端偏光片、彩色滤光片、液晶生产等重大项目,大力发展高清显示器、电视整机等终端制造,积极发展设备配套产业,形成涵盖全产业链的产业集聚核心区。

据了解,2014年12月末,富士康液晶面板模组项目在重庆西永微电子园区投产,其产能约为2000万片,并或逐年扩大。

此外,重庆市政府还与惠科公司签订了8.5代液晶面板合作项目,当时宣布产能为1150万片。

今年4月8日,京东方重庆8.5代新型半导体显示器件及系统项目,在两江新区水土工业开发区举行了产品投产暨客户交付活动。

该项目被称为“当今中国单个项目投资最大的液晶面板项目”,产线设计产能为每月9万片玻璃基板投片量,用于生产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和电视用显示模组。

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生产线已吸引液空、住友、东进等17家上下游企业就近配套。

未来,重庆在液晶面板产业集群发展方面,将着力实施“中间突破,带动两边”战略,将大尺寸、宽视角、窄线宽、低功耗、高清的面板制造作为中间核心予以重点突破和发展,并努力打造电视机、液晶显示器等平板显示终端下游产业,带动玻璃基板、偏光片、液晶等上游关键原材料配套产业布局,逐步建成千亿级产业集群。

创新驱动,全面推进形成经济新增长点
当前,工业4.0、互联网+、机器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科技创新与模式创造正以惊人的速度融合、切割和再造我们的产业和世界,并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ID站上了产业价值链的高端,成为了科技和产业竞争的焦点。

在新科技、新产业、新业态风起云涌之际,重庆市坚持创新驱动,依托南岸国家级物联网产业示范基地、两江机器人产业园、高新区石墨烯产业园、中科院重庆研究院等平台,谋划布局一批物联网、机器人、新能源及智能汽车、纳米新材料、节能环保重大项目,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据了解,早在2011年中科院重庆研究院成立伊始,就确立将石墨烯研发作为主要研究方向,并于当年底研发出大面积石墨烯薄膜制造工艺。

两年后,该院在实验室内成功研制出国内首片15英寸的单层石墨烯薄膜。

当时就有业内专家称,这将为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制造业带来划时代变革。

2014年底,重庆高新区围绕石墨烯产业引进的全市首家石墨烯终端生产企业——新唐电科技有限公司开工投产,主要经营石墨烯智能终端产业化项目,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迈出本地石墨烯产业化第一步。

随后,松录科技、嘉乐派等国内6家智能终端企业入驻金凤园区,使重庆初步形成从石墨烯原材料研发到批量制备元器件再到终端制造的产业链布局。

按计划,今明两年落户重庆高新区的石墨烯产业企业数量将达到20余家,重庆市完整的石墨烯产业链预计将在今后3—5年内成型,形成400亿元年产值。

而在发展环保产业方面,重庆市同样不遗余力,去年全市拥有环保企业上千家,营业收入超过1000亿元。

今年4月中旬发布的《重庆市环保产业集群发展规划(2015~2020年)》提出,该市将培育一批年销售收入超过百亿元的龙头企业和超过50亿元的骨干企业,形成龙头
企业引领、产业链条完整的环保产业集群,力争2020年全市环保产业年销售收入达到1300亿元,建成国家重要的环保产业基地。

在新材料产业方面,重庆市江津区无疑是典型代表。

据了解,去年江津区新材料产业规模达到247.7亿元,占全区规模工业总产值的22.3%。

预计到2020年,江津新材料产业集群总产值将达到千亿元规模,成为重庆乃至西部最大的新材料研发制造基地。

目前,在物联网方面,重庆正全面加快南岸区国家物联网产业基地核心园区建设。

在机器人等智能装备方面,重庆正积极实施制造业装备智能化提升专项行动,引导支持企业广泛应用数控机床、机器人等智能装备,向智能制造发展,并全力推动广数、华数机器人尽快达产上量。

政府推动,集聚新兴产业发展强大合力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是大资本、大市场和高技术。

这就意味着战略性新兴产业一方面要在市场指引下做大做强,另一方面政府的强有力推动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基于此,重庆积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寻求全球合作,借助国内外科研智慧培植当地的创新力量。

同时,注重与资本市场结合运营,政府还通过优惠、补贴等形式给予政策扶持。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至少要扮演四种角色:投资者、市场秩序建立者、市场引导者、要素组织者。

”重庆市相关领导表示,该市致力于加快改善新兴产业发展的制度环境,推动各种创新要素的升级和优化配置;进一步激发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市场活力,打造金融、产业与科技融合的“新兴产业生态链”;以重大平台建设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化发展,建立以创新政策为核心的政策体系。

我们看到,重庆市着力完善充实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为新兴产业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提供实实在在的政策支持。

建立重特大项目“一事一议”工作机制,在项目引进和建设中给予专项政策;要求项目所在地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和市政府有关部门在统筹安排财政性资金时,倾斜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市财政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力度,并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

例如,该市针对环保企业的融资难题,鼓励金融机构开展特许经营权、排污权、碳排放权等抵(质)押贷款,支持环保企业开展股权融资、债券融资、融资租赁、票据融资、资产证券化等业务。

另外,积极统筹协调国家和市级环保资金,建立环保产业发展股权投资专项基金,重点投入环保示范应用和产业化工程。

同时,切实加强统筹协调,明确职责,形成推进新兴产业项目的合力。

通过建立一年一次领导小组工作会、一年一次重点项目汇报会、一月一份信息专报、办公室及各成员单位日常牵头推进等工作制度,加强新兴产业发展工作的领导和协调,确保项目建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据了解,近期重庆市专门设立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股权引导资金,规模达800亿元,主要投资方向为电子核心部件、物联网、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等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新兴产业发展添加了新动力。

用相关人士的话说,通过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股权引导资金,不仅体现了重庆市政府扶持新兴产业的诚意,而且有助于推动财政资金“可循环”使用和“可精准”扶持新兴产业。

为有效推进十大新兴产业集群落实,目前重庆市经信委已按产业链构成建立了总规模1万亿以上的新兴产业集群项目库,并按照储备一批、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达产一批要求滚动实施,确保全市工业投资工作正常有序开展,为工业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增长提供源源动力。

(责任编辑/卢勇军设计/王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