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阅读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上册阅读材料(一)
目录
第一单元
1.秋天的香味金波
2.三字经(一)
3.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第二单元
1.苹果为秋天而低垂金波
2.三字经(二)
3.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
第三单元
1.秋姑姑圣野
2.三字经(三)
3.从军行(唐)王昌龄
第四单元
1.一天只有一次清晨(台湾)林武宪
2.三字经(四)
3.凉州词(唐)王之涣
第五单元
1.小童话邵燕祥
2.三字经(五)
3.秋浦歌(唐)李白
第六单元
1.海的女儿柯岩
2.百家姓(一)
3.商山早行(唐)温庭筠
第七单元
1.红蜻蜓金波
2.百家姓(二)
3.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第八单元
1.小鹿金波
2.百家姓(三)
3.江南逢李龟年(唐)杜甫
第九单元
1.纸船(印度)泰戈尔
2.百家姓(四)
3.滁州西涧(唐)韦应物
第十单元
1.金色花(印度)泰戈尔
2.百家姓(五)
3.乌衣巷(唐)刘禹锡
第十一单元
1.对岸(印度)泰戈尔
2.百家姓(六)
3.江南春(唐)杜牧
第十二单元
1.榕树(印度)泰戈尔
2.《笠翁对韵》(一)
3.竹枝词(唐)刘禹锡
第十三单元
1.母亲冰心
2.《笠翁对韵》(二)
3.题菊花 (唐)黄巢
第十四单元
1.成功的花冰心
2.《笠翁对韵》(三)
3.今日歌(明)文嘉
第十五单元
1.乡愁余光中
2.《笠翁对韵》(四)
3.夜宿山寺(唐)李白
第十六单元
1.花灯金波
2.《笠翁对韵》(五)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
第一单元
秋天的香味
金波
谁也说不清
秋天有多少种香味,
稻谷的香味?
水果的香味?
红叶的香味?
桂花的香味?
小鸟从天空飞过,
翅膀上也散着香味;
连我们的歌声,
也带着香味,
飞去又飞回。
谁也说不清
秋天的那些香味,
飘自什么地方,
从田野飘来?
从果园飘来?
从森林飘来?
也许是从云中飘来,
每一滴雨点儿
都把香味洒在大地上。
晚上,我望着一轮圆月,
似乎还闻到了
月亮里桂花的芬芳……
【导读赏析】
秋天的香味有多少种?秋天的香味从何而来?你闻到秋天的香味吗?又闻到了哪些香味呢?这些美好的问题让我们对秋天充满热爱!其实每个季节都是有味道的,只要有心,你会发现生活的无比美好!
三字经(一)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①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②
【导读赏析】
①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②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机的布来教子。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①烟渚②,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导读赏析】
①泊:停船靠岸。
②烟渚:指江中雾气笼罩的小沙州。
这首诗写了江边夜景,表现了诗人的旅愁。此诗前两句是触景生情,后两句是托景抒情。全诗淡而有味,耐人咀嚼。
第二单元
苹果为秋天而低垂
金波
苹果为秋天而低垂,大地向它举起酒杯,
已经饮了太多的阳光,已经饮了太多的春水。
从土地诞生,又向土地复归;
初生时嫩青的苦涩,已化做艳红的甜美。
【导读赏析】
这首小诗为秋天而作,苹果为什么向秋天低垂?她的苦涩已化做甜美,她一定是想感谢给予自己帮助的阳光、春水、大地、秋天……细细品读也许你在成功的时候应该感谢谁呢?
三字经(二)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①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②
【导读赏析】
①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亲的过错。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
②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做儿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事的礼节和知识。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①晴方好②,
山色空蒙③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④,
淡妆浓抹总相宜。
【导读赏析】
①潋滟:形容水波相连,荡漾闪光。
②方好:正显得美好。
③空蒙:形容云雾迷茫,似有若无。
④西子:西施,春秋时代越国的美女,
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原作有两首,这是第二首。“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两句,诗人用一个奇妙而又贴切的比喻,写出了西湖的神韵。
第三单元
三字经(三)
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①
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②
【导读赏析】
①从前,孔子是个十分好学的人,当时鲁国有一位神童名叫项橐,孔子就曾向他学习。像孔子这样伟大的圣贤,尚不忘勤学,何况我们普通人呢?
②宋朝时赵中令——赵普,他官已经做到了中书令了,天天还手不释卷地阅读论语,不因为自己已经当了高官,而忘记勤奋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