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文学常识梳理

合集下载

诗歌文学常识

诗歌文学常识

第一单元1、《天狗》作者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笔名沫若。

四川乐山人。

中国文学家、诗人、考古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

同时也是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

郭沫若著述颇丰,主编《中国史稿》和《甲骨文合集》,有诗集《女神》《星空》《瓶》《前茅》《恢复》等,历史剧《屈原》《南冠草》《武则天》《虎符》《卓文君》《聂嫈》《棠棣之花》《王昭君》《高渐离》《孔雀胆》《蔡文姬》等,郭沫若是甲骨学四堂之一——鼎堂,著作有《甲骨文字研究》《卜辞通纂》《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中国古代社会研究》《青铜时代》《十批判书》《奴隶制时代》等,回忆录《洪波曲》,评论集《雄鸡集》,翻译书目《茵梦湖》《少年维特之烦恼》《雪莱诗选》《浮士德》《战争与和平》等。

2、《井》作者杜运燮(1915年-2002年7月19日),中国福建省古田人,现代诗人,生于马来西亚,20世纪30年代回国。

他与穆旦、袁可嘉、郑敏等9位在四十年代从事写作的诗人因合出《九叶集》而被评论界称为“九叶诗派”,在中国诗歌界具有较大的影响。

有诗集《诗四十首》《晚稻集》《南音集》《杜运燮六十年诗选》,诗文合集《海城路上的求索》等。

九叶诗派(中国新诗派)是抗战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一个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歌流派。

主要成员有辛笛、穆旦、陈敬容、杜运燮等九人。

主要刊物有《诗创造》《中国新诗》。

九叶诗派在文学观念上首先主张的就是“人的文学”、“人民的文学”和“生命的文学”的综合。

他们既反对逃避现实的伪艺术论,也反对扼杀艺术的唯功力论,而企图在现实和艺术之间求得恰当的平衡。

因此他们强调反映现实与挖掘内心的统一,诗作视野开阔,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历史感和现实精神。

在艺术上,他们自觉追求现实主义与现代派的结合,注重在诗歌里营造新颖奇特的意象和境界。

他们承接了中国新诗现代主义的传统,为新诗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3、《春》作者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著名爱国主义诗人、翻译家。

古代诗歌的文学常识汇总

古代诗歌的文学常识汇总

古代诗歌的文学常识汇总古代诗词是语文考试的必考内容,以下是小编收集的相关信息,仅供大家阅读参考!1、先秦文学先秦文学有两源,现实主义和浪漫。

《诗经》分为风雅颂,反映现实300篇①手法牢记赋比兴,名篇《硕鼠》与《伐檀》。

浪漫主义是《楚辞》,《离骚》作者为屈原。

先秦散文有两派,“诸子”、史书要记全。

儒墨道法属诸子,各有著作传世间;儒家《论语》和《孟子》,墨家《墨子》见一斑;道家《老子》和《庄子》,法家韩非著名篇。

历史散文有两体,分为“国别”和“编年”前者《国语》《战国策》,后者《春秋》与《左传》。

2、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歌成就比较高;“乐府双璧”②人称赞,建安文学推“三曹”③;田园鼻祖是陶潜,“采菊”遗风见节操。

《史记》首开纪传体,号称“无韵之离骚”;班固承续司马意④,《汉书》断代创新招;贾谊雄文《过秦论》,气势酣畅冲云霄;“出师”二表名后世,《桃花源记》乐逍遥。

辞赋盛行多空洞,张衡《二京》似惊涛。

文学批评也兴起,《文心雕龙》真高超。

骈文追求形式美,小说初起尚粗糙。

3、唐代文学唐代鼎盛累如山,“初唐四杰”不平凡;王杨卢骆创格律,律诗、绝句要记全。

浪漫诗人推李白,一路高歌《蜀道难》。

现实主义有杜甫,“三吏”、“三别”不一般。

乐天倡导新乐府,“琵琶”、“长恨”留名篇。

田园诗派有王孟,高、岑诗歌唱边塞。

中唐李贺多奇丽,贾岛“推敲”传世间。

晚唐崛起“小李杜”⑤;此后衰败如尘烟。

韩柳古文创新体,《阿房宫赋》唱千年。

唐代传奇已成熟,代表作推《柳毅传》。

4、宋代文学宋代文学词泱泱,分成婉约与豪放。

柳永秦观李清照,风花雪月多感伤。

苏轼首开豪放派,“大江东去”气昂昂;爱国诗人辛弃疾,“金戈铁马”势高扬。

三苏、王曾、欧阳修,继承韩柳写文章;范公作品虽不多,《岳阳楼记》放光芒。

南宋诗人陆放翁,《示儿》犹念复家邦;人生自古谁无死?后世感怀文天祥。

编年通史第一部,《资治通鉴》司马光。

《梦溪笔谈》小百科,作者沈括美名扬。

中国古代诗歌文学常识

中国古代诗歌文学常识

中国古代诗歌文学常识一、诗歌常识(一)古诗的分类古典诗歌有古体诗(又名古诗、古风)、近体诗(又名今体诗、格律诗)、词(又名诗余、长短句、曲词、曲子词)、曲等几种不同形式。

古体诗就是古代的自由诗,形式自由,篇幅不限,每句字数不定(指杂言),不讲对仗,押韵自由等。

它有四言古诗(最早出现于《诗经》)、五言古诗(成熟于汉,如《古诗十九首》)、七言古诗(成熟于唐代,如《长恨歌》)、乐府诗(标题有的加上“歌”“行”“引”“曲”“吟”“弄”等名称,如《琵琶行》)等形式。

近体诗鼎盛于唐代,除排律外,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韵有定位。

它有绝句和律诗两种类型,绝句分五言绝句(五绝)、七言绝句(七绝)两种,律诗分五言律诗(五律)、七言律诗(七律)、排律三种。

词鼎盛于宋代,按字数多少,分为小令(58字内)、中调(59—90字内)和长调(91字以上)三种形式。

词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韵有定位。

曲鼎盛于元代,有散曲和杂剧两种形式。

散曲又有小令(短小的曲子)和套数(又名“套曲”)两种形式。

(二)诗、词、曲的有关知识①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和近体诗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

二者的主要区别是:近体诗是指唐初形成的,在字数、声韵、对仗等方面都有严格规定的格律诗,古体诗则不讲格律,唐代以前的诗歌都是古体诗。

②律诗和绝句(又叫截句)律诗和绝句的区别主要在句数上。

绝句只有四句,可以对仗,也可以不对仗。

律诗共八句,一二两句为首联,三四两句为颔联,五六两句为颈联,七八两句为尾联。

首联和尾联可对仗,可不对仗,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无论律诗还是绝句,都有平仄声的要求。

八句以上的律诗为排律。

③歌、行、引古代诗歌体裁,三者无严格区别。

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有五言、七言、杂言,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琵琶行》《李凭箜篌引》。

④乐府和新乐府乐府,本是汉武帝时掌管音乐的官署名称,后来成为诗体的名称。

汉、魏、南北朝乐府官署采集和创作的乐歌,简称为乐府。

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文学常识梳理

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文学常识梳理

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文学常识梳理1.我国古代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战国时期的屈原,他不但是出色的政家家、外交家,而且还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种句子长短不一、形式灵活、多用兮字的新诗体——楚辞,后世也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或“骚体”,开创了我国诗歌的浪漫主义传统。

其代表作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不朽诗篇。

他的作品大多编在西汉刘向编辑的《楚辞》里。

2.阮籍,字嗣宗,“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儿子,“竹林七贤”之一。

他是正始文学的代表作家,全力创作五言抒情诗。

他的诗大量运用比兴象征、神话传说、以景寓情、借古讽今等表现手法,曲折隐讳地抒写愤世嫉俗、感慨郁闷的内心世界,形成了言近旨远的艺术风格。

其代表作《咏怀》诗现存八十二首。

3.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靖节,世称“靖节先生”,又作《五柳先生传》,又称“五柳先生”。

他是我国第一位杰出的田园诗人,我们学过他的田园诗《归园田居》。

他41岁时最后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因不肯为五斗米而折腰,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兮辞》。

欧阳修曾给予高度评价:“魏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而已。

”其散文《桃花源记》是我国古代散文中的一朵奇葩。

陶渊明《杂诗》十二首,系组诗,大都慨叹时光流逝、壮志难酬的情怀。

4. 唐宋散文八大家中,唐代有韩愈、柳宗元。

二人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主将,世人并称为“韩柳”。

韩愈字退之,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

潮州韩文公庙碑评价他“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

”著有《昌黎先生集》。

高中我们学过《师说》《祭十二郎文》。

5.唐诗的成就把古代诗歌的发展推向了高峰。

李白字太白,号“清莲居士”。

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的美称;他的一首游仙诗是《梦游天姥吟留别》,其诗眼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古体诗《蜀道难》《将进酒》等都是脍炙人口的诗作,其诗风豪放飘逸,著有《李太白全集》。

古代诗歌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文学常识关于古代诗歌文学常识古代诗歌文学常识11.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①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

注意“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

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

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②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③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

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

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

词的一段叫一阙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阙、上阙、上片,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

④曲,又称为词余、乐府。

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

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

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

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

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

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

它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

2.从诗歌的题材可分为:①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的抒情诗歌。

古代有些诗人由于不满现实,常寄情于山水,通过描绘江湖风光、自然风景平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

这类诗常将要抒发的情感寄寓在后描写的景物之中,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寓情于景。

其风格清新自然。

②咏物言志诗,诗人对所咏之物的外形、特点、神韵、品格进行描摹,以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表达诗人的精神、品质或理想。

③即事感怀诗,因一事由而引发诗人的感慨,如怀亲、思乡、念友等。

④怀古咏史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沧桑变化的感慨。

⑤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或抒发们乐观豪迈或相思离愁的情感,风格悲壮宏浑,笔势豪放。

08-10-27|添加评论骑着猪上船诗歌的分类按照不同的标准,诗歌有不同的分类。

诗歌文学常识

诗歌文学常识

一、诗歌:一条线索,两大传统线索:诗经——楚辞——汉赋——乐府——六朝五言诗——唐诗——宋词——元曲传统:以诗经为代表的现实主义传统以楚辞为代表的浪漫主义传统诗经: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从西周(公元前11 世纪)到春秋(公元前六世纪)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 篇,故又称“诗三百”“诗”。

按体例编为风雅颂三部分,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人们把风雅颂赋比兴称为诗经“六义”。

诗经以四言为主,多用重章复唱的形式,是我国古代文学现实主义的源头。

其中最有价值的是国风。

代表作《关雎》《伐檀》《硕鼠》。

楚辞:是继《诗经》之后我国又一部诗歌总集。

西汉刘向编辑,共收入屈原及后人仿制的作品25 篇。

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爱国诗人,也是第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种新诗体,被称为楚辞。

这种诗体以六言为主,多用“兮”字,便于抒情。

他的代表作是《离骚》,这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政治抒情诗。

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的先河。

后人“风骚并称”,用以代指诗经楚辞,甚至代指文学方面的事情。

我们学过的《涉江》,是他的作品《九章》中的一篇。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他的名句。

汉赋:汉代以赋闻世。

赋是一种介乎于诗和散文之间的文体,它讲究字句的整齐,韵律的和谐,语言上多用四六句,多用对偶、排比等手法,辞采华丽,富于音乐美;但往往过于追求形式,缺乏实际内容。

代表作家、作品:贾谊:《鵩鸟赋》《吊屈原赋》枚乘:《七发》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纵千金难买相如赋”。

扬雄:《长扬赋》《羽猎赋》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拟班固《两都赋》作《二京赋》”高中学过唐代杜牧的《阿房宫赋》乐府:乐府是汉武帝是设置的一个官署的名字,掌管音乐,负责从民间搜集民歌,供宫廷演唱。

这些民歌的歌词保留下来,被称为乐府诗。

《孔雀东南飞》选自南朝·陈·徐陵编纂的《玉台新咏》,《木兰诗》选自宋·郭茂倩主编的《乐府诗集》,这两首诗被人们称为“乐府双璧”。

次北固山下知识点总结梳理

次北固山下知识点总结梳理

次北固山下知识点总结梳理一、文学常识。

1. 作者。

- 王湾,唐代诗人。

2. 诗歌体裁。

- 五言律诗。

律诗每句五字,共八句,中间两联(颔联和颈联)要求对仗工整。

二、诗句内容。

1. 原文。

-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 诗句翻译。

- 客行在碧色苍翠的青山前,泛舟于微波荡漾的绿水之上。

- 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相平,显得十分开阔,顺风行船,帆高高地悬挂着。

- 夜将尽未尽的时候,一轮红日从海上升起,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

- 家书怎样才能寄出去呢?北归的大雁啊,烦劳你替我把家书带到洛阳那边吧。

三、重点字词。

1. 客路。

2. 潮平两岸阔。

- 阔:开阔。

3. 风正一帆悬。

- 正:风顺而和。

悬:挂。

4. 海日生残夜。

- 生:升起。

残夜:夜将尽未尽之时。

5. 江春入旧年。

- 入:进入,降临。

旧年:过去的一年,这里指旧年未尽之时。

6. 乡书。

- 家信。

四、诗句赏析。

1. 首联。

-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开篇点题。

“客路”点明自己是客游他乡,“青山”“绿水”点明路途所见的景色,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诗人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

2. 颔联。

-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这两句诗通过描写江上的景色,写出了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景象。

“阔”字表现出“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

“悬”字是端端直直地高挂着的样子,写出了船帆在顺风中高悬的状态,这两句诗对仗工整,以小景传大景之神。

-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是千古名句。

- 从炼字角度看,“生”“入”二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生”字把太阳拟人化,赋予太阳以人的意志和情思,描写了残夜将尽未尽之时,一轮红日从海上升起的景象;“入”字将“春”拟人化,在旧年尚未逝去之时,江上已呈露春意。

文学常识中的诗歌体裁

文学常识中的诗歌体裁

文学常识中的诗歌体裁
诗歌是文学的重要体裁之一,以其独特的语言表达和艺术形式深受人们的喜爱。

在文学常识中,有一些常见的诗歌体裁,每一种都有着不同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1. 古体诗
古体诗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体裁之一,始于先秦时期。

它以五言、七言或其他特定的韵律和格律进行创作,具有古朴、优美的风格。

古体诗在表达情感、抒发思想、描绘景物方面都有出色的表现。

2. 词
词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学体裁,唐宋时期发展得最为兴盛。

词以短小精悍的形式表达情感,常用于抒情和描写爱情。

词的韵律优美,表达深情,被誉为古代爱情诗歌的最高形式。

3. 赋
赋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种修辞体,形式较为繁复。

赋常常描
写自然景物、史实或社会现象,并运用夸张、比喻、借代等修辞手
法进行表达。

赋的特点是华丽辞藻,修辞才华的展示及对客观事物
的描述。

4. 诗歌形式的简化与变革
随着时间的推移,诗歌形式也逐渐简化与变革。

在现代诗歌中,常见的形式包括自由诗、散文诗和白话诗等。

相比传统诗歌,这些
形式更加自由,没有固定的韵律和格律要求,更注重表达思想和感情。

5. 各国的诗歌体裁
除了中国的古体诗、词和赋,世界各国也有各自特色的诗歌体裁。

例如,英格兰的十四行诗、法国的绝句和德国的歌德体等。


一种诗歌体裁都有其独特的形式和风格,代表了各国文学的精髓。

总之,诗歌体裁是文学中一种独特的创作方式。

不同的诗歌体裁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和艺术特点。

通过了解和欣赏各种诗歌体裁,人们可以更好地体会诗歌的魅力和美妙。

关于诗歌的文学常识

关于诗歌的文学常识

关于诗歌的文学常识一、名词解释《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它收集自西周初年(前11世纪)至春秋中叶(前6世纪)大约五百多年间的诗歌篇。

《诗经》中的诗歌在春秋时已流传于世,当时称为“诗”或“诗三百”。

到了汉代,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因孔子与诗三百的关系密切,才有“诗经”之称。

二、六艺《诗经》中的作品,按照音乐的不同,分编为“风”、“雅”、“颂”三类。

“风”就是具有地方色彩的音乐,也表示“国风”,包含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bīn)风,共十五国风,篇。

就是诗的精华。

“雅”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即“王畿”之乐。

雅诗共篇,又按音乐的不同,分为“大雅”和“小雅”。

“大雅”31篇,用于诸侯朝会;“小雅”74篇,用于贵族宴享。

“赞歌”就是宗庙祭拜的乐歌。

“赞歌”即为古代的“孟”字,演出的意思。

《赞歌》包含《周颂》(31篇),《鲁颂》(4篇),和《无取》(5篇),共40篇,皆出自于社会上层人物之手,都就是些歌功颂德之作。

“赋”是直接描绘、抒情和铺叙的意思,即直叙其情事,白描其物象。

“比”就是比方、论师,“或喻于声,或方于美人,或定于心,或譬于事”(《文心雕龙*比兴》),并使形象更独特。

兴与比的区别在于,比是以另一物打比方来说明此物,二者之间必须有类似点;兴只是以他物做引子,以引出所咏之物,二者之间不求性质的相类,只是有若隐若现、若有若无的关联。

三、类型《诗经》按照内容划分为祭祀诗、颂赞诗、怨刺诗、婚恋诗、征役诗。

《国风》中也存有相当一部分政治抨击和道德抨击的诗。

这些诗有些就是针对特定的人物事件的,有的则具有普遍意义。

总体上说道,这些诗较多充分反映了社会中下层民众对上层统治者的反感。

例如知名的《南征檀》: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河水清且涟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悬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这首诗,以前很多人都表述为劳动者对剥削者不劳而获、坐享其成的责问,这恐怕不太清楚。

文学常识

文学常识
文学常识
(一)诗词曲 1.诗歌 (1)诗歌的特点:形象性、精练性、音乐性、抒情性、跳跃性。 (2)诗歌的分类:
①诗歌按照表达方式分为叙事诗(如《木兰诗》《十五从军 征》),抒情诗、哲理诗(如《观书有感》《登飞来峰》)
②按时间和特点分为古体诗(以乐府诗、歌行体为主,如《从军 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近体诗(格律诗)和现当代诗。
6.初唐四杰:唐朝初年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并称。 7.元曲四大家:元朝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的并称。 8.王孟:以唐朝诗人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人。 9.苏辛:北宋的苏轼与南宋辛弃疾的并称,二人同为豪放词派的代表。 10.四史:分别是《史记》(西汉司马迁著)、《汉书》(东汉班固著)、 《后汉书》(南朝宋范晔著)和《三国志》(晋陈寿著),属于二十四正史中的前 四部。
7.书:即信函,是古代的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如《与 朱元思书》《答谢中书书》《与妻书》等。
(四)古代重要作品 1.《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
时期的诗歌305篇。从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精华是 “风”;从创作手法上分“赋比兴”。
2.《论语》,儒家经典之一,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录孔子及 其弟子的言行,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与《大学》《中庸》《孟 子》合称为“四书”。
11.《聊斋志异》,清代小说家蒲松龄所著的文言短篇小说 集。全书托笔幻象,寄意现实,堪称中国古典短篇小说之巅峰。
(五)作家与别号、并称 1.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
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2.韩柳:中唐散文家韩愈、柳宗元的并称,他们是唐代古文运
8.《世说新语》,魏晋南北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 作,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南朝宋刘义庆编撰。主 要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

(完整版)现代诗歌知识点总结提纲

(完整版)现代诗歌知识点总结提纲

(完整版)现代诗歌知识点总结提纲现代诗歌知识点总结提纲⼀.基础知识:1.字词(字⾳、字形、近义词语成语)2.⽂学常识(重要作家作品、诗歌流派)⼆.鉴赏能⼒:1.内容梳理:(筛选整合)(1)意象?类别(直接意象和间接意象)?特点?意境?选择?意义?⽂化意蕴?(2)情感?(3)画⾯场景?(4)抒情层次?2.语⾔风格:(举例分析)(1)多义性(A意象本⾝,B意境意蕴,C借助⼿段)(2)跳跃性(A意象随时空跳跃,B意象随意识流跳跃)(3)可感性(A化抽象为具象,B借助修饰语—作定语的形容词和作状语的副词)(4)⾳乐性(A外在的回环往复的⾳节美,B内在的诗⼈情思的律动)3.表现⼿法:(判定分析)(1)虚实相⽣(化虚为实、借虚引实、虚实错置、虚实交错)(2)复沓⼿法(3)⼈称变换(第⼀⼈称、第⼆⼈称、第三⼈称)(4)对⽐(5)开头结尾照应(问头答尾,问尾答头)(6)⽩描、细节、反衬、渲染。

(参考古诗的表现⼿法)三.朗读1.停顿:(1)语法停顿(主谓语之间停顿较长,修饰语与中⼼语之间停顿较短)(2)情感律动停顿(《⽆题》诗歌第⼀句)2.重读:(1)语法重读:(主语、谓语、修饰语)(2)情感律动重读:(《⽆题》诗歌第⼀句和第⼆句)3.语调语速:(依据情感律动)四.同题材⽐较阅读1.题型:古诗与现代诗⽐较、现代诗与现代诗⽐较、同⼀个作家不同时期同题材诗歌⽐较。

2.⽐较异同点:(1)内容⽅⾯:意象(中⼼意象和集合意象)、情感(2)形式⽅⾯:抒情⾓度、语⾔风格、表现⼿法另补充强调:1.象征意象意蕴解读:从具体到抽象,从个体到群体。

2.⽐喻意象意蕴解读:从喻体特点看本体特点,从知⼈论世挖喻体隐喻意义。

3.意象交融:意象之间是本体和喻体关系。

(《蛇》中的寂寞和蛇,草原和乌丝)4.意象叠映:意象组合顺序是按照诗⼈的意识流动顺序。

(《预⾔》)5.意象对⽐式组合:两个意象之间或者两组集合意象之间构成对⽐关系。

(《窗》《这⼉》)6.意象复沓式组合:意象回环反复出现。

古代诗歌五首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五首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五首文学常识1. 作者简介。

- 曹操,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

他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统一了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

在文学上,他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其诗风慷慨悲凉、气魄雄伟。

2. 诗歌解析。

- 这是一首四言乐府诗。

诗的开头“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直接点明了观海的地点和目的。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写出了大海水波荡漾,山岛高高挺立的壮阔景象。

这里的描写就像我们站在海边,看到那海水浩渺,海中的岛屿像一个个巨人一样矗立着,特别有画面感。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从岛上的草木写到秋风中的大海波涛,进一步渲染了大海的雄浑气势。

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可秋风一吹,大海就涌起了巨大的波涛,感觉就像大自然在展示它的强大力量。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可是全诗的高潮部分。

曹操想象日月星辰都在大海里运行,这脑洞开得可够大的。

他把大海写得无比浩瀚,好像包容了整个宇宙,这也体现了曹操那广阔的胸襟和伟大的抱负。

1. 作者简介。

-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他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李白一生渴望入仕,却又不愿受官场束缚,他的诗风豪放飘逸、意境奇妙。

2. 诗歌解析。

- 诗题中的“左迁”就是被贬官的意思。

王昌龄被贬到龙标这个偏远的地方,李白听说后就写了这首诗。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的时候,李白听到了好友被贬到那么偏远的地方。

杨花飘落,子规啼叫,这种景象本身就有点哀伤,就像给王昌龄的遭遇蒙上了一层悲伤的纱幕。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两句特别妙。

李白把自己的愁心寄托给明月,让明月跟着王昌龄一直到夜郎西边。

他就像在说:“明月啊,你带着我的牵挂和担忧,陪着我的好友一路去吧。

”这种把无形的情感寄托给明月的写法,既浪漫又充满了对友人深深的关怀。

1. 作者简介。

古诗词文学常识

古诗词文学常识

古诗词文学常识1.《诗经》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由孔子修编。

共收入诗歌305首,古称“诗三百”。

由风、雅、颂三部分组成。

六一居士——欧阳修淮海居士——秦观东坡居士——宋、苏轼易安居士——李清照芦川居士——张元干半山老人——王安石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白居易《赋得故草原送别》柳泉居士——蒲松龄陆游自号放翁欧阳修自号醉翁4、四季类: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开端。

《楚辞》中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也是我国古代第二部诗歌总集。

由西汉刘向收集而成。

主要有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第一个浪漫主义诗人——屈原、宋玉等人作品。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代表作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等。

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就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诗经》与《楚辞》并称“风、骚”。

“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源头。

2、古诗分为:绝句和律诗绝句每首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两种,简称五绝、七绝。

律诗通常是八句: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根据每句诗的字数分五律和七律。

3、诗人:1)李白,字太白,世称“诗仙”“千古一诗人”。

赞李白“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李白一斗诗百篇”. 2)杜甫,字子美,世称“诗圣”(“诗史”),又称“杜工部”(“杜拾遗”)。

3)白居易: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4)诗人雅称:诗仙—李白诗圣(诗史)—杜甫诗魔—白居易诗佛—王维诗鬼—李贺诗囚—孟郊和贾岛诗豪—刘禹锡七绝圣手—王昌龄诗魂——杜牧5)诗人别号:青莲居士——李白耐辱居士——司空图5)唐诗风格:唐诗中风格迥异。

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代表。

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代表。

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孟浩然是山水田园诗人代表。

王昌龄、高适、岑参是边塞诗人代表,白居易、元稹是新乐府运动(即追求语言通俗易懂)诗人代表。

古代诗歌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文学常识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文学常识1、白居易,字乐天。

号______ 。

中唐____ 的主要倡导者,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他是现实主义传统的继承者,主张“ —,__________ ”。

他的诗分为三类:也喻诗、感伤诗、闲适诗。

其讽喻诗如《》、《》,深刻反映了时政弊端与民生疾苦。

长篇叙事诗《》、《》有极大的艺术成就。

2、屈原,名平,字原。

他开创了一种新诗体,因具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故称_____ ,后世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或“骚体”,他开创了我国__诗歌传统。

《离骚》和《诗经》中的国风并称“ __________ 成为文学的代名词。

屈原的代表作有《》《》《》等。

3、鲍照,______ 学家,字_______ 。

鲍照一生沉沦下僚,很不得志,但他的诗文,在生前就颇负盛名,诗、赋、骈文都不乏名篇,而成就最高的则是诗歌,最有名的是《》18首。

七言诗在他那里有显著发展,对唐代诗人很有影响。

4、杜甫,字_____ ,河南巩县人,自号___ 。

因他做过工部侍郎,又称_________ 。

杜甫的诗被称为____________ 他被后人冠以 ______ 的美称。

李白评价杜诗“___________ :'。

杜甫是中国诗歌史上著名的_______ 诗人。

代表诗有“三吏” “三别”分别______ ,_______ , _______ 。

_____ ,_______ , _____ 。

其它代表有《》《》《》等。

他的诗作风格多样,以 __________ 为主。

5、陆游,字____ ,号__ ,越州山阴(现在浙江绍兴)人。

少年时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志向。

是我国诗人当中创作数量最多的一个,存诗9300多首。

他一贯坚持抗金主张,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代表作有《》《》《》。

8、李白,字太白,号_______ ,杰出的 ___ 诗人。

其诗想象丰富,感情奔放,形象雄奇,语言瑰丽活泼,擅长乐府和绝句,很多诗成为千古绝唱。

中国古代诗歌文学常识

中国古代诗歌文学常识

中国古代诗歌文学常识一、诗歌常识(一)古诗得分类古典诗歌有古体诗(又名古诗、古风)、近体诗(又名今体诗、格律诗)、词(又名诗余、长短句、曲词、曲子词)、曲等几种不同形式。

古体诗就就是古代得自由诗,形式自由,篇幅不限,每句字数不定(指杂言),不讲对仗,押韵自由等。

它有四言古诗(最早出现于《诗经》)、五言古诗(成熟于汉,如《古诗十九首》)、七言古诗(成熟于唐代,如《长恨歌》)、乐府诗(标题有得加上“歌”“行”“引”“曲”“吟”“弄”等名称,如《琵琶行》)等形式。

近体诗鼎盛于唐代,除排律外,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韵有定位。

它有绝句与律诗两种类型,绝句分五言绝句(五绝)、七言绝句(七绝)两种,律诗分五言律诗(五律)、七言律诗(七律)、排律三种。

词鼎盛于宋代,按字数多少,分为小令(58字内)、中调(59—90字内)与长调(91字以上)三种形式。

词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韵有定位。

曲鼎盛于元代,有散曲与杂剧两种形式。

散曲又有小令(短小得曲子)与套数(又名“套曲”)两种形式。

(二)诗、词、曲得有关知识①古体诗与近体诗古体诗与近体诗就是从诗得音律角度来划分得。

二者得主要区别就是:近体诗就是指唐初形成得,在字数、声韵、对仗等方面都有严格规定得格律诗,古体诗则不讲格律,唐代以前得诗歌都就是古体诗。

②律诗与绝句(又叫截句)律诗与绝句得区别主要在句数上。

绝句只有四句,可以对仗,也可以不对仗。

律诗共八句,一二两句为首联,三四两句为颔联,五六两句为颈联,七八两句为尾联。

首联与尾联可对仗,可不对仗,颔联与颈联必须对仗;无论律诗还就是绝句,都有平仄声得要求。

八句以上得律诗为排律。

③歌、行、引古代诗歌体裁,三者无严格区别。

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有五言、七言、杂言,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琵琶行》《李凭箜篌引》。

④乐府与新乐府乐府,本就是汉武帝时掌管音乐得官署名称,后来成为诗体得名称。

汉、魏、南北朝乐府官署采集与创作得乐歌,简称为乐府。

古代诗歌的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的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的文学常识的体类(1)大历十才子活跃在唐大历年间(766—779)的十位诗人。

分别是:钱起、卢纶、吉中孚、韩翃、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李端。

其诗多为应景献酬之作,少部分诗刻画了动乱年代士人凄惶悲戚的情感,抒发了怀才不遇之情。

诗风追摹谢朓,清空疏秀,语言洗练,艺术造诣较高。

(2)王杨卢骆体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号称“初唐四杰”,其创作扭转了齐梁诗的绮靡之风。

对唐诗的兴盛作出了重要贡献。

古人对四人诗风有如此评介:王勃高华,杨炯雄厚,照邻清藻,宾王坦易。

(3)元白体指元稹、白居易浅切平易的诗风。

(4)元白张王指元稹、白居易、张籍、王建,主要指他们的乐府诗。

四人均为中唐新乐府运动的重要成员。

从诗风而言,元白较平易,张王则偏凝炼。

(5)韦柳体韦柳是中唐诗人韦应物、柳宗元之合称。

二人长于山水田园诗,诗风淡远。

但风格有异,韦较为简古,柳则更为淡泊。

(6)长庆体元稹、白居易首创的以铺叙为主要特色的七言歌行体,如《连昌官词》、《长恨歌》、《琵琶行》。

(7)西昆体李商隐诗辞采华丽,又好用典故,意旨深微,被后人称之为“西昆体”,对宋代诗人颇有影响。

(8)张王中唐诗人张籍、王建之合称。

长于乐府诗,诗多反映民间疾苦,诗风浅近,也称之为张籍王建体。

(9)宫词一般描写宫中生活,对帝王的奢侈淫逸予以讽刺,寄托沧桑之感。

宫词中以抒发宫女孤寂哀怨的宫怨诗为主。

形式以七绝为主。

(10)高岑盛唐诗人高适、岑参之合称。

二人是边塞诗派的杰出代表,诗风雄浑豪放。

但风格同中有异,高适悲壮而厚重,岑参奇逸而峭拔。

(11)初唐体唐高祖武德至睿宗太极年间(618—712)。

其总体诗风尚未完全摆脱陈隋绮靡诗风的影响,但已趋向雄丽,气格较为淳厚,遣调用语富丽典赡。

这也是古体向近体过渡的一个时期。

对这一时期影响很大的有陈子昂;初唐四杰、沈佺期、宋之问等。

(12)盛唐体唐开元至代宗永泰年间(713—765),唐诗的空前繁荣时期,不仅古近体兼备,音节优美,而且内容和形式达到了高度统一。

现代诗歌文学常识

现代诗歌文学常识

现代诗歌文学常识现代诗歌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历史悠久,可追溯至中国古代的唐诗宋词,它的价值和文化意义仍然十分深厚,是语言学习者、文学爱好者和学者研究的重要内容。

虽然现代诗歌学习有其独特的新意,但还是延续了早先古代诗歌的一些核心元素,比如形式的多样性、语言的精炼性等等。

一、现代诗歌的形式现代诗歌可以从形式上说,大体上可以分为三大类:古体诗、新诗和诗歌剧。

1.古体诗:古体诗是以古典诗歌的形式来实现新世纪的诗歌创作;2.新诗:新诗是以古典诗歌的形式为基础,以不同的文字形式,表达更加现代的思想和观点;3.诗歌剧:诗歌剧是以交错式的文字结构,将现代诗歌与其他文学形式相结合,使现代诗歌更具新鲜感和丰富性。

二、现代诗歌的内容现代诗歌由新意及其潜在的文化精神决定其创作内容,所以,现代诗歌能够把握现实生活中多种社会问题,传达不同人们心中的思想,这也正是现代诗歌所感受到的新意。

现代诗歌创作的内容因人而异,一般分为哲理思想、宗教意识、社会活动、历史事件、家庭情绪等。

同时,以某一主题结合多种技巧,浓缩其表达的力量,也是现代诗歌的重要特点之一。

三、现代诗歌的特点现代诗歌有自己独特的特点,绝不是简单地重复古代文学。

首先,现代诗歌语言表现技巧更为丰富,展示出多样性的表达方式,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把握文学现象;其次,现代诗歌突破了传统文学文体的局限,不断探索与发展,使文学表达更具现代感。

最后,现代诗歌对思想内容的重视更强,它不光展示文学形象,而且具有深厚的文化思想,可以促进人们的文化觉悟。

四、现代诗歌的价值现代诗歌有着自身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它不但是一种文学形式,更是文学表达活动的背景。

现代诗歌不仅是用语言来表达抒发情感的方式,也提供了思考和突破的空间,使我们在认识自身、探究自身价值及深入思考的过程中有许多收获。

总之,现代诗歌是一种多重价值体系,它展示了极具活力的文学形式,更重要的是,它有助于拓展知识面,增长思维能力,并能让我们更好地体会文学的魅力。

唐诗宋词文学常识

唐诗宋词文学常识

唐诗宋词选读文学常识复习一、关于诗歌概述1、从内容角度分:抒情诗、叙事诗、哲理诗2、从形式角度分: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3、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

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①古体诗,它有四言古诗(最早出现于《诗经》)、五言古诗(成熟于汉,如《古诗十九首》)、七言古诗(成熟于唐代,如《长恨歌》)、乐府诗(标题有的加上“歌”“行”“引”“曲”“吟”“弄”等名称,如《琵琶行》)等形式。

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

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②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近体诗鼎盛于唐代,除排律外,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韵有定位。

绝句分五言绝句(五绝)、七言绝句(七绝)两种,律诗分五言律诗(五律)、七言律诗(七律)、排律三种。

③词,鼎盛于宋代,按字数多少,分为小令(58字内)、中调(59—90字内)和长调(91字以上)三种形式。

词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韵有定位。

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

词的一段叫一阙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阙、上阙、上片,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

④曲,又称为词余、乐府。

曲鼎盛于元代,有散曲和杂剧两种形式。

散曲又有小令(短小的曲子)和套数(又名“套曲”)两种形式。

二、唐诗专题1.初唐前期,诗歌创作仍受齐梁诗风的影响,以绮靡婉媚的诗风为主。

初唐后期,随着“四杰”王勃、杨迥、卢照邻、骆宾王登上诗坛,突破了宫廷诗风的格局。

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对四杰十分敬佩,他在《戏为六绝句》中称道:“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后以“不废江河”赞扬作家或其作品流传不朽。

(1)王勃,字子安,有《王子安集》。

(2)号称“吴中四士”的是张若虚和贺知章,包融,张旭。

张若虚的诗风格近于齐梁体。

《春江花月夜》别具特色,历来为人们称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