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如何区分砂土、粉土、黏土
现场如何区别粉质粘土、粉土、粉砂粘土

其实就两步:一看二捻。
粉、粘区别在粒径,反映在颗粒间的粘结能力,即粘聚力c。
(1)看,靠的是肉眼视觉的分辨能力。
肉眼0.2mm可辨,约0.06mm可见,粉粒粒径接近肉眼能力极限。
刀切断面,粉土能看出沙沙的感觉,暗哑无反光。
而土越粘,切面越平润、光滑。
(2)捻,靠的是手指触觉的分辨能力。
捻的动作本身就是一个小型剪切试验,轻轻捻时σ=0,就只剩c了。
对于粉土、细砂,就需要轻轻加点力来捻,靠指尖间颗粒的滚动、错动去感觉它们颗粒粗细的不同。
食指指尖是人体上触觉最敏感的部位,传感器也有了,而且精度不低哦。
只是这个传感器需要标定和调试:标定和调试方法——拿着已经有试验结果的土样,捻上个把星期,估Ip达到误差小于2不成问题。
传感器长期不用后再次使用还需要重新标定和调试。
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还是用手捻,粘土有滑腻感,粉土则粗糙,粉粘则在滑腻感中存在颗粒的感觉,此外,我发现一个很有用的方法,就是弄少量的不是干燥的土放在手心里,反复来回碾,即便是碾到水分干了碾到水分干了,粘土最终会成极薄的薄片状;粉粘则成片状,但是留有部分颗粒状东西;粉土即便是碾到水分干了也是散的,而且在蹍的过程中极其糙手。
现场辨别:1、看切面,切面光滑,反光好为粘土,次之为粉质粘土,粉土基本无光滑面2、搓条粉土基本不能搓成条,粘土能搓成0.5mm细条,细腻。
3、刚取上来的土样黏上粗砂砂粒。
干后粘土去掉沙粒比较困难,粉质粘土次之,粉土比较容易这些土是有区别的!1、粉土: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质量不超过总质量的50%,且塑性指数等于或小于10的土应定名为粉土。
粉土含有主要元素是铝还有镍等微量元素。
2、塑性指数大于10 的土应定名为粘性土。
粘性土应根据塑性指数分为粉质粘土和粘土。
塑性指数大于10,且小于或等于17 的土,应定名为粉质粘土;塑性指数大于17 的土应定名为粘土。
注:塑性指数应由相应于76g 圆锥仪沉入土中深度为10mm 时测定的液限计算而得。
什么是沙土、沙壤土、壤土和黏土

什么是沙土、沙壤土、壤土和黏土1、沙土:以沙粒为主的土壤。
含沙量可达85{bf}以上,而细土量仅占不到15{bf},可明显看到各种大小的沙粒。
沙土通气透水,春季土温上升快,宜于发芽出苗。
但保肥力差,易受干旱,本身养分少,是发小苗,不发老苗的土壤。
可掺入塘泥等改良,化肥不宜多施用。
在沙土上使用磷肥及微量元素,效果很好。
2、沙壤土:一种含沙粒多,含细土少的土壤。
其含沙量可达55{bf}~85{bf},一般湿时能成球状,但球面不平,如将其搓成大拇指粗的条状时,易碎成大小不同的土块,干土块易压碎。
这种土壤土质松散,通气透水,不黏不硬,宜于耕作,但保肥、保水力仍较差,发小苗,不发老苗,后劲差。
施肥时应多施黏粪。
施化肥应以“少吃多餐”为原则,勤施、少施,以防肥料流失。
3、壤土:一种土性良好的沙黏含量适宜的土壤。
其特性是松而不散,黏而不硬,既通气透水,又保水保肥,且肥力较高,宜于种植各种植物。
人工配制壤土,可用20{bf}的黏土、30{bf}~40{bf}的淤泥、300/0―400/0的沙,充分混合。
因有黏土,保水保肥力强;因有沙,排水好;因有淤泥,有一定的肥效。
4、黏土:细土含量占绝对优势,而含沙量很少的土壤。
细土含量达45 010以上,其中粒径为0.02―2毫米的沙粒仅占不到35{bf}。
黏土有较高的保水、保肥能力,含植物所需养分较多,但通气透水性差,适合栽培水生植物等,栽培其他花卉时需要适当掺沙,多施有机肥料进行改良。
1、沙土:以沙粒为主的土壤。
含沙量可达85{bf}以上,而细土量仅占不到15{bf},可明显看到各种大小的沙粒。
沙土通气透水,春季土温上升快,宜于发芽出苗。
但保肥力差,易受干旱,本身养分少,是发小苗,不发老苗的土壤。
可掺入塘泥等改良,化肥不宜多施用。
在沙土上使用磷肥及微量元素,效果很好。
2、沙壤土:一种含沙粒多,含细土少的土壤。
其含沙量可达55{bf}~85{bf},一般湿时能成球状,但球面不平,如将其搓成大拇指粗的条状时,易碎成大小不同的土块,干土块易压碎。
土样的准备.土的工程分类.鉴别和描述实验步骤

土样的准备.土的工程分类.鉴别和描述实验步骤
土样准备:
1.采样:选择地表土或岩石抽样,应从工程设计所在地场地选取,采取不同深度或不同深层的土样。
2.初步处理:清理土样表面的杂质。
3.试样切割:样品切割成规格相同的试样,最好进行干燥处理。
土的工程分类:
1.黏土:粘性强、可塑性好、韧性高的土;
2.砂土:含量大于50%的沙子构成的土;
3.粉土:颗粒粒径小于0.075毫米,并且含量大于50%的土;
4.杂土:尘土、粘砂土、泥炭质土、有机土等类型不明确的土。
鉴别和描述实验步骤:
1.观察土质的颜色、花纹、质地等视觉特征;
2.采用手感法,对土壤温度、触感、硬度等指标进行测试;
3.进行水溶性测试,评估土壤酸碱值和无机盐含量;
4.进行化学成分检测,识别土地中类型的化学元素;
5.进行微观滑动实验,评估土质的颗粒大小和形态;
6.进行光谱测试,分析土壤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成分。
野外土的鉴别方法

切面光滑, 有滑腻感,感觉不到有砂 土块坚硬,用 易粘着物体,干 塑性大,能搓成直径 小 于 0.5nn 的 长 条 黏 有粘刀阻力 粒,水分较大时很粘手 锤才能打碎 燥后不易剥去 土 (长度不短于手掌) 手持一端不易断裂 粉 稍有光滑面, 稍有滑腻感,有粘滞感, 土块用力可压 能粘着物体,干 有塑性,能搓成直径 为0.5~2mm的土条 质 切面平整 感觉到有少量粘粒 碎 燥后较易剥去 黏 土 粉 无光滑面, 有轻微粘滞感或无粘滞感, 土块用手捏或 不易粘着物体, 塑性小,能搓成直径 土 切面稍粗糙 感觉到砂粒较多、粗糙。 抛扔时易碎 干燥后一碰就掉 为2~3mm的短条
砂
土
细砂
大部分颗粒与玉米粉近似,粒 颗粒大部分分散,少量胶结,胶
径在0.075-0.25mm之间。 结部分稍加碰撞即散
表面有水印
(翻浆)
偶有轻微粘
着感
粉砂
大部分颗粒与小米粉近似,粒 颗粒少部分分散,大部分胶结, 表面有显著翻 有轻微粘着 径在0.005-0.075mm之间。 稍加压力可分散 浆现象 感觉
河漫滩和山前洪、颜 色 较 深 而 暗 , 冲积扇(锥)的 呈 褐 、 暗 黄 或 灰 表层,古河道; 色 , 含 有 机 质 较 已填塞的湖、塘、多时带灰黑色 沟、谷;河道泛 滥区
二、科学方法
野外工作的目力鉴别, 是一种重要的工作方法, 也是野 外勘探工作的组成部分。但是我国习惯采用的描述内容, 比较侧重于观察了解土的物理性质, 如湿度、状态、包含 物等, 而缺乏对土的力学性状的观察了解。粘土和粉土的 颜色和湿度可能没有太大的差异, 除了用手感颗粒粗细的 通常方法外, 就没有很多的办法来作有效的判断。 美国试验与材料协会(ASTM) 有一个专门的标准(D2488 土的描述、目测—手感法) ,详细地规定了目力鉴别的方 法, 可供借鉴。关于适用范围, 这个标准规定: 不仅用于现 场的鉴定, 且也用于办公室内或试验室内, 或需要对土样进 行检查和描述的任何地点。这个标准对于相同类型的试样 分类特别有价值, 可使需要用来进行土的正确分类的室内 试验数量减少到最低限度。
砂土和壤土和粘土的区别方法

砂土和壤土和粘土的区别方法砂土和壤土和粘土的区别方法1、从颜色上分辨,砂土是有些微黄,且有点发白,而粘土则大多都是浅黄色。
2、从松紧程度上分辨,在天气干燥的情况下,用手捏一下会比较松软的应该是砂土;相反,如果捏起来很结实,则是粘土。
3、从手感上分辨,砂土是颗粒物,摸起来有一种粗糙的感觉,而粘土则要光滑得多。
4、从吸水性能上分辨,这个方法也是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在使用前用手指轻轻按一下它们的表面,若能够很快吸收水份,则为砂土,否则为粘土。
5、从含沙量的高低上分辨,因为砂土中不含沙子,因此不需要任何筛选的方法就可以分辨出来,一般含沙量高的为砂土。
其实,除了以上五种方法外,还有一个更简单易行的办法:将两种土各抓一把放在嘴里咀嚼,砂土会有一种刺刺的感觉,而粘土则是非常光滑的感觉。
因此,砂土的颗粒是比较粗的,有棱角;而粘土的颗粒则是比较细的,没有棱角,也不会刺伤人的口腔。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这些方法就能轻松地辨别出土的好坏来,真可谓“一看、二闻、三尝”,而砂土则主要靠这几种方法了。
说到底,只要我们平时对身边的每一样东西都仔细观察,认真研究,就一定能发现它们的秘密。
我们不妨做个生活的有心人,相信一定会收获很多!评语:作者观察生活仔细,语言流畅,例举丰富,给读者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砂土是颗粒物,摸起来有一种粗糙的感觉,而粘土则要光滑得多。
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好好学习吧!在学习之余要多多积累词汇哦!想办法让脑袋瓜变得灵活一点儿,那样才能写出优秀的作文!我很喜欢你的小说,可爱中透着细腻,纯净中充满着执着。
有时候心情会莫名其妙的随着某一个情节而激动,不知道你有没有这种感觉呢?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你会找到属于你的成功!很好看的文章,希望你能再接再厉,写出更多这样好看的文章。
坚持下去,一定会取得好成绩的。
呵呵,很开心你能够喜欢这篇文章,谢谢你一直支持我。
我相信,我们都会越来越棒的! good luck!很高兴与你做朋友,我们一起努力吧!相信你一定会取得好成绩的!这一次,又为你加油打气了呢,呵呵,要继续加油哦!再见!小学四年级的同学们,你们即将升入五年级,我相信你们已经准备好了,只是差这临门一脚的勇气了。
沙土、壤土、黏土各土质特点

沙土、壤土、黏土各土质特点
一,沙土土质成分沙土是通过风化作用形成的。
由80%以上的沙和20%以下的黏土混合而成的土壤。
泛指含沙很多的土。
这种土壤土质疏松,透水透气性好,但保水保肥能力差,耕种时需要改良。
二,壤土土质成分土壤由固相(矿物质、有机质)、液相(土壤水分或溶液)和气相(土壤空气)等三相物质四种成分有机地组成。
按容积计,在较理想的土壤中矿物质约占38—45%,有机质约占5—12%,孔隙约占50%。
按重量计,矿物质占固相部分的90—95%以上,有机质约占1—10%。
三,黏土土质成分黏土就是具有黏性的土啊`烧砖很不错. 黏土又名耐火黏土,又称无序高岭石。
以高岭石为主要矿物成分的天然硅酸铝质材料,化学组成大致为(Al1.8 Fe0.1 Mg0.2)[Si2O5](OH)4,Al2O3含量>30%,耐火度>1580℃,由硅酸盐质岩石风化作用形成,是最基本、最常用的耐火原料。
工业上使用的耐火黏土主要分为硬质黏土和软质黏土两类。
软质黏土用于具有好的分散性和可塑性,常称为结合黏土。
通常将硬质黏土高温煅烧,用作制砖熟料,常称为结合黏土。
通常将硬质黏土高温煅烧,用作制砖熟料,软质黏土直接用作制砖结合剂。
耐火黏土主要用于制造黏土质、高铝质耐火砖、耐火泥和陶瓷匣钵等。
黏土还可以烧成黏土砖等等。
土的野外鉴别及描述.概要

野外编录土定名、分类、鉴别、描述等第一章粘性土粘性土分为粉质粘土和粘土一、粉质粘土定义:塑性指数大于10且小于或等于17的土应定名为粉质粘土,肉眼观察,细土中有砂粒,干时不坚硬,用锤可打成细土粒,湿时有塑性有粘结力,能搓成φ0.5-2mm的土条,长度较小,用手搓、捻感觉有少量细颗粒,稍有粘滞感觉。
二、粘土定义:塑性指数大于17的土定为粘土,肉眼观察较细腻,一般无砂粒,干时很坚硬,用锤可打成碎块,湿时塑性粘性大,土团压成饼时,边部不裂,能搓成φ=0.5mm的土条,长度不少于手掌,用手搓捻有滑润感觉,当水分较大时,极为粘手,感觉不到有颗粒存在。
三、描述内容:颜色、状态、包含物、光泽反应、摇震反应、韧性、干强度、结构及层理特征1、颜色:主色在后,次色在前。
2、状态:①坚硬:干而坚硬,很难掰成块。
②硬塑:用力捏先裂成块后显柔性,手捏感觉干,不易变形,手按无指印。
③可塑:手捏似橡皮有柔性,手按有指印。
④软塑:手捏很软,易变形,土块掰时似橡皮,用力不大就能按成坑。
⑤流塑:土柱不能直立,自行变形。
3、包含物:贝壳、铁锰结核、高岭土姜结石等。
4、光泽反应:用取土力切开土块,视其光滑程度分为①切面粗造为无光泽。
②切面略粗造(稍光滑)为稍有光泽。
③切面光滑为有光泽。
5、摇震反应:试验对应将软塑-流动的小土块或土球,放在手掌中反复摇晃,并以另一手掌振击此手掌,土中自由水将渗出,球面呈现光泽。
用手指捏土球,放松后水又被吸入,光泽消失,根据土球渗水和吸水反应快慢可区分为:①立即渗水及吸水者为反应迅速。
②渗水及吸水中等者为反应中等。
③渗水和吸水慢及不渗,不吸者为反应慢或无反应。
4、韧性试验:将含水率略在于塑性的土块在手中揉捏均匀,然后在手掌中搓成直径3mm的土条,再揉成土团,根据再次搓条的可能性,可分为:①能揉成土团,再搓成条,捏而不碎者为韧性高②可再揉成团,捏而不碎者为韧性中等③勉强或不能再揉成团,稍捏或不捏即碎者为韧性差5、干强度:试验时将一小块土捏成小土团,风干后用手指捏碎,根据用力大小区分为①很难或用力才能捏碎或掰断者为干强度高②稍用力即可捏碎或掰断者为干强度中等③易于捏碎和捻成粉未者为干强度低6、结构及层理特征:对同一土层中相间呈韵律沉积,当薄层与厚层的厚度比大于1/3时,宜定为“互层”;厚度比为1/10-1/3时,宜定为“夹层”;厚度比小于1/10的土层,且多次出现时,宜定为“夹薄层”。
砂土、粉土、粘土定义

砂土、粉土、粘土定义
砂土是由颗粒直径在0.05毫米到2毫米之间的石英颗粒组成的土壤。
它的颗粒较大,质地疏松,通透性较好。
粉土是由颗粒直径在0.002毫米到0.05毫米之间的颗粒组成的土壤。
粉土的颗粒比沙土更细,质地较为细腻。
粉土的通透性较差,保水性能较好,能够较好地保持植物所需的水分。
粘土是由颗粒直径小于0.002毫米的颗粒组成的土壤。
黏土的颗粒非常细小,具有很强的黏性和塑性。
黏土的保水性能非常好,能够有效地保持水分和养分,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黏土的通透性较差,容易产生积水,不利于排水。
砂土、粘土和壤土

砂土、粘土和壤土土壤是由无机物和有机物组成的。
因为土壤分布在地球表面,所以其中也含有水分和空气。
这些物质的含量和性质,极大地左右着土壤的物理、化学特性。
土壤质地是由砂粒、粉粒和粘粒在土壤中的数量不同决定的。
土壤颗粒越小越接近粘粒,越大越接近砂粒。
人们按砂粒、粉粒和粘粒在土壤中的含量,将土壤分为砂土、粘土和壤土。
砂土的砂粒含量高,它们之间就会有许多大空隙。
这些空隙里大多有空气。
有时这些空隙里有水。
但是水很快通过这些空隙流失。
水流过后,砂土很快又变干。
粘土主要由非常小的粘粒组成。
这些颗粒互相靠得很近,它们之间的空隙非常小,不含有很多空气。
如果你拿起一些干粘土,就会感到它是粉末状的。
湿粘土很粘,而且干得很慢,水不能很快从中流出。
粘土能保持水分。
当砂砾、粉粒和粘粒在土壤中比例相等时,该土壤称作壤土。
壤土含有合适比例的空气、水和由动植碎片组成的腐殖质。
是最佳土壤类型。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随着土壤在风化过程中形成,一些矿物和有机质被分解成极细小的颗粒。
化学变化使得这些颗粒进一步缩小,肉眼便看不见。
这些最细小的颗粒叫做“胶体”。
每一胶体带净负电荷。
电荷是在其形成过程中产生的。
它能够吸引保持带正电的颗粒,就像磁铁不同的两极相互吸引一样。
阳离子是带正电荷的养分离子,如钙(Ca)、镁(Mg)、钾(K)、钠(Na)、氢(H)和铵(NH4)。
粘粒是土壤带负电荷的组份。
这些带负电的颗粒(粘粒)吸引、保持并释放带正电的养分颗粒(阳离子)。
有机质颗粒也带有负电荷,吸引带正电荷的阳离子。
砂粒不起作用。
阳离子交换量(CEC)是指土壤保持和交换阳离子的能力,也有人将它称之为土壤的保肥能力。
1/ 1。
工程施工土质分类(3篇)

第1篇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土质是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土质分类对于合理选择施工方法、确定施工参数、保证施工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简要介绍工程施工土质的分类及其特点。
一、土质分类1. 根据土的物理性质分类(1)砂土:粒径小于2mm的土,其颗粒由石英、长石、云母等矿物组成。
砂土具有良好的透水性、抗剪强度较高,但抗拉强度较低。
(2)粉土:粒径介于砂土和黏土之间的土,粒径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大于50%。
粉土具有良好的透水性,但抗剪强度较低。
(3)黏土:粒径小于0.005mm的土,其颗粒主要由黏土矿物组成。
黏土具有良好的塑性、抗剪强度较高,但透水性较差。
2. 根据土的工程性质分类(1)松散土:指颗粒间相互摩擦力较小,容易变形的土。
如砂土、粉土等。
(2)紧密土:指颗粒间相互摩擦力较大,不易变形的土。
如黏土、黄土等。
(3)膨胀土:指在吸水膨胀、失水收缩过程中,体积变化较大的土。
如膨胀土、膨胀性黄土等。
3. 根据土的成因分类(1)残积土:指由岩石风化后形成的土。
(2)坡积土:指由山坡上的土体沿坡面下滑而形成的土。
(3)冲积土:指由河流、湖泊等水体冲刷、沉积而形成的土。
(4)风积土:指由风力搬运、沉积而形成的土。
二、土质特点1. 砂土:具有良好的透水性、抗剪强度较高,但抗拉强度较低。
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排水、固结等措施,防止砂土发生流砂、滑坡等现象。
2. 粉土:具有良好的透水性,但抗剪强度较低。
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排水、固结,防止粉土发生流砂、滑坡等现象。
3. 黏土:具有良好的塑性、抗剪强度较高,但透水性较差。
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加固、排水等措施,防止黏土发生膨胀、软化等现象。
4. 膨胀土:在吸水膨胀、失水收缩过程中,体积变化较大。
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加固、排水等措施,防止膨胀土发生膨胀、软化等现象。
总之,工程施工土质分类对于施工方案的选择、施工参数的确定、施工安全的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土质的分类和特点,采取相应的施工措施,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土的工程地质分类

土的工程地质分类1. 碎石土:哎呀,你看那路上的小石子儿和大石头混合在一起的,那就是碎石土呀!就好比一碗混合了各种豆子的粥,乱糟糟的。
像山体滑坡后形成的堆积物很多就是碎石土呢。
2. 砂土:嘿,想想海滩上的沙子,那就是砂土啦!砂土就像是一群自由自在的小精灵,松松散散的。
建筑工地上筛过的细砂也属于砂土哟。
3. 粉土:哇哦,你知道那种摸起来有点粉粉感觉的土吗?对啦,那就是粉土呀!它就好像是细腻的粉末,有时候还会有点粘性呢。
修马路的时候常能碰到粉土呢。
4. 黏性土:嘿呀,黏性土可有意思了,它感觉有点黏糊糊的呢!就跟口香糖似的,能粘住东西。
那种挖起来很费劲、粘性很大的土就是黏性土啦,比如一些池塘边的土。
5. 淤泥质土:哎呀呀,淤泥质土就像是软软的泥巴,一脚下去能陷进去好多呢!发大水后那些稀稀软软的泥土很多就是淤泥质土呀。
就好像是能把人困住的大泥潭。
6. 黄土:哇,黄土大家应该都见过吧!那一大片黄色的土呀,就跟沙漠的颜色似的。
我国西北好多地方都是黄土呢,窑洞不就是在黄土里挖出来的嘛!7. 膨胀土:嘿,膨胀土可神奇了,它遇水就会膨胀起来呢!这不就像个爱生气的小孩子嘛。
有些地方的土会因为膨胀而导致地面开裂呢。
8. 红黏土:哟呵,那红得鲜艳的土就是红黏土啦!就好像是火热的岩浆冷却后的产物。
在一些特定地区能看到好多红黏土呢。
9. 冻土:哇塞,冻土可特别了,冷的时候跟石头一样硬邦邦的!到了暖和的时候又会解冻变软。
在寒冷的地区常见到冻土呀,就像冬天里的冰块儿。
我觉得土的工程地质分类真的很重要啊,不同的土有不同的特性,在工程建设中可得了解清楚,不然会出大问题的呀!。
工程施工土的种类(3篇)

在建筑工程中,土作为地基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种类繁多,不同种类的土具有不同的工程特性。
了解和掌握不同土的种类及其特性,对于工程施工的安全、质量和进度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常见工程施工土的种类及特点:一、砂土砂土是由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组成的土,其颗粒之间无粘结力。
砂土具有以下特点:1. 渗透性良好,水分容易通过;2. 压缩性较低,承载能力较强;3. 抗剪强度较低,易发生滑动破坏;4. 稳定性较差,易受外界因素影响。
二、粉土粉土是由粒径小于0.075mm的颗粒组成的土,其颗粒之间有一定的粘结力。
粉土具有以下特点:1. 渗透性较差,水分不易通过;2. 压缩性较高,承载能力较低;3. 抗剪强度较低,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灾害;4. 稳定性较差,易受外界因素影响。
三、粘土粘土是由粒径小于0.005mm的颗粒组成的土,其颗粒之间具有很强的粘结力。
粘土具有以下特点:1. 渗透性极差,水分不易通过;2. 压缩性较高,承载能力较低;3. 抗剪强度较高,稳定性较好;4. 稳定性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如温度、湿度等。
黄土是一种富含钙、镁、铁等矿物质的粘土,具有以下特点:1. 渗透性较差,水分不易通过;2. 压缩性较高,承载能力较低;3. 抗剪强度较低,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灾害;4. 稳定性较差,易受外界因素影响。
五、膨胀土膨胀土是一种具有较大膨胀性的粘土,具有以下特点:1. 渗透性极差,水分不易通过;2. 压缩性较高,承载能力较低;3. 抗剪强度较高,稳定性较好;4. 稳定性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如温度、湿度等。
六、冻土冻土是指在低温条件下,土中的水分冻结而成的土。
冻土具有以下特点:1. 渗透性极差,水分不易通过;2. 压缩性较高,承载能力较低;3. 抗剪强度较低,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灾害;4. 稳定性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如温度、湿度等。
综上所述,工程施工土的种类繁多,每种土都具有不同的工程特性。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土的种类及其特性,采取相应的施工措施,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砂土粉土黏土胡区别

粉土,粘土,砂土有什么区别?编辑本段回目录粉土,粘土,砂土有什么区别?粉土,砂土和粘土的称谓只是一种泛指的说法,准确的称呼为无粘性土和粘性土,划分标准粗略为看粒径大小(即砂粒、粉粒、粘粒等),理论上判断方法应用塑性指数(Ip)划分,(塑性指数可塑性是粘性土区别于砂土的重要特征。
可塑性的大小用土处在塑性状态的含水量变化范围来衡量,从液限到塑限含水量的变化范围愈大,土的可塑性愈好。
这个范围称为塑性指数Ip。
塑性指数是粘土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物理指标之一,它综合地反映了粘土的物质组成,广泛应用于土的分类和评价。
)当塑性指数其小于等于3时,为砂土,当大于3时,一般认为是粘性土,塑性指数需要在实验室内通过界限含水量试验测定。
但在实际中,砂土无法进行该项试验,一般是通过颗粒分析方法(洗筛法+比重计法)分析其颗粒构成,然后进行判断。
同一种粘性土随其含水量的不同而分别处于固态、半固态、可塑状态及流动状态。
土由半固态转到可塑状态的界限含水量称为塑限;由可塑状态到流动状态的界限含水量称为液限。
土的塑限和液限都可通过试验得到塑性指数Ip=WL-Wp式中WL——液限;Wp——塑限2、液性指数IL=(W-Wp)/(WL-Wp)=(W-Wp)/Ip式中W——土的天然含水量;WL——液限;Wp——塑限Ip——塑性指数液性指数IL的范围土的软硬状态IL≤0 坚硬0< IL≤0.25 硬塑0.25< IL≤0.75 可塑0.75<IL≤1 软塑IL>1 流塑砂土、碎石土等称为无粘性土。
塑性指数Ip>10的土为粘性土Ip>17为粘土,10<Ip≤17为粉质粘土Ip≤10的粉土当塑性指数其小于等于3时,为砂土,当大于3时,一般认为是粘性土,粉土就是过去的轻亚粘土亚黏土是公路,桥梁的规范上规定的,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粉质粘土粉土: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质量不超过总质量的50%,且塑性指数等于或小于10的土应定名为粉土。
土的野外鉴别及描述

野外编录土定名、分类、鉴别、描述等第一章粘性土粘性土分为粉质粘土和粘土一、粉质粘土定义:塑性指数大于10且小于或等于17的土应定名为粉质粘土,肉眼观察,细土中有砂粒,干时不坚硬,用锤可打成细土粒,湿时有塑性有粘结力,能搓成φ的土条,长度较小,用手搓、捻感觉有少量细颗粒,稍有粘滞感觉;二、粘土定义:塑性指数大于17的土定为粘土,肉眼观察较细腻,一般无砂粒,干时很坚硬,用锤可打成碎块,湿时塑性粘性大,土团压成饼时,边部不裂,能搓成φ=的土条,长度不少于手掌,用手搓捻有滑润感觉,当水分较大时,极为粘手,感觉不到有颗粒存在;三、描述内容:颜色、状态、包含物、光泽反应、摇震反应、韧性、干强度、结构及层理特征1、颜色:主色在后,次色在前;2、状态:①坚硬:干而坚硬,很难掰成块;②硬塑:用力捏先裂成块后显柔性,手捏感觉干,不易变形,手按无指印;③可塑:手捏似橡皮有柔性,手按有指印;④软塑:手捏很软,易变形,土块掰时似橡皮,用力不大就能按成坑;⑤流塑:土柱不能直立,自行变形;3、包含物:贝壳、铁锰结核、高岭土姜结石等;4、光泽反应:用取土力切开土块,视其光滑程度分为①切面粗造为无光泽;②切面略粗造稍光滑为稍有光泽;③切面光滑为有光泽;5、摇震反应:试验对应将软塑-流动的小土块或土球,放在手掌中反复摇晃,并以另一手掌振击此手掌,土中自由水将渗出,球面呈现光泽;用手指捏土球,放松后水又被吸入,光泽消失,根据土球渗水和吸水反应快慢可区分为:①立即渗水及吸水者为反应迅速;②渗水及吸水中等者为反应中等;③渗水和吸水慢及不渗,不吸者为反应慢或无反应;4、韧性试验:将含水率略在于塑性的土块在手中揉捏均匀,然后在手掌中搓成直径3mm的土条,再揉成土团,根据再次搓条的可能性,可分为:①能揉成土团,再搓成条,捏而不碎者为韧性高②可再揉成团,捏而不碎者为韧性中等③勉强或不能再揉成团,稍捏或不捏即碎者为韧性差5、干强度:试验时将一小块土捏成小土团,风干后用手指捏碎,根据用力大小区分为①很难或用力才能捏碎或掰断者为干强度高②稍用力即可捏碎或掰断者为干强度中等③易于捏碎和捻成粉未者为干强度低6、结构及层理特征:对同一土层中相间呈韵律沉积,当薄层与厚层的厚度比大于1/3时,宜定为“互层”;厚度比为1/10-1/3时,宜定为“夹层”;厚度比小于1/10的土层,且多次出现时,宜定为“夹薄层”;7、对具有互层、夹层、夹薄层特征的土,尚应描述各层的厚度和层理特征;第二章粉土一、定义:粒径大于的颗粒质量不超过总质量的50%,且塑性指数等于或小于10的土应定名为粉土;肉眼观察绝大部分是粉粒,砂粒少,干时土块结合不够坚固,微力即散成粉末,湿时有流动性,土球经振动可成饼状,在手中可捏成团,能搓成φ3mm的短土条;用手搓捻无粘滞感觉,较粗糙,大部分是粉末;二、描述内容:颜色、包含物、湿度、光泽反应、摇震反应、层理特征1、颜色:主色在后,次色在前;2、包含物:云母、贝壳、石英、氧化铁浸染条纹带、高岭土条纹团块等;3、湿度:分稍湿、湿、很湿;①稍湿:土扰动后不易握成团,一摇即散;②湿:土扰动后能握成团,摇动时土表面稍出水,手中有湿印,用手捏水即吸回;③很湿:水位以下,用手摇动时有水流出,土体塌流成扁圆形;4、层理特征:层厚及夹层情况,对同一土层中相间呈韵律沉积,当薄层与厚层的厚度比大于1/3时,宜定为“互层”;厚度比为1/10~1/3时,宜定为“夹层”;厚度比小于1/10的土层,且多次出现时,宜定为“夹薄层”;第三章砂土一、定义: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质量不超过总质量的50%,粒径大于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50%的土、应定名为砂土,肉眼观察绝大部分是砂粒,干时松散,湿时无塑性,搓不成条,用水搓捻时感觉砂粒,无滑润感觉;二、描述内容:砂土应描述颜色、矿物组成、颗粒级配、颗粒形状、粘粒含量、湿度、密实度等、层理特征;1、颜色:主要颜色在后,次要颜色在前,如黄褐、青灰等;2、矿物组成:砂土主要矿物组成:石英、云母、长石等;3、颗粒级配:①砾砂: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质量占总质量25%-50%;②粗砂:粒径大于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的50%;③中砂:粒径大于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的50%;④细砂:粒径大于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的85%;⑤粉砂:粒径大于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的50%;4、颗粒形状:描述颗粒的磨圆度;5、粘粒含量:所含粘性土占总质量的百分比;6、湿度:稍湿、很湿、饱和①稍湿:呈松散状,用手握时感到湿、凉,放在纸上不会浸湿,加水时吸收很快;②很湿:可以勉强握成团,放在手上有湿感、水印,放在纸上浸湿很快,加水时吸收很慢;③饱和:钻头上有水,放在手掌上水自由渗出;7、密实度:砂土的密实度应根据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实测值N划分为密实、中密、稍密和松散,并应符合下表的规定;第四章碎石土一、定义: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50%的土,应定名为碎石土,并按下表进一步分类;碎石土分类二、描述内容:颗粒级配、颗粒形状、颗粒排列、母岩成分、风化程度、充填物性质和充填程度、密实性、层理特征;1、颗粒级配:不同粒径碎石占总质量的百分比①漂石、块石、粒径大于200mm超过总质量的50%;②卵石、碎石、粒径大于20mm小于200mm超过总质量的50%;③圆砾、角砾、粒径大于2mm小于20mm超过总质量的50%;2、颗粒形状①块石、碎石、角砾:以棱角形为主;②漂石、卵石、圆砾:以圆形及亚圆形为主;3、颗粒排列:颗粒间排列、接触方式;4、母岩成分:①岩浆岩:代表性岩石玄武岩花岗岩、流纹岩、辉绿岩等;②沉积岩:代表岩石泥岩、砂岩、页岩、灰岩、砾岩等;③变质岩:代表岩石千枚岩、板岩、片麻岩等;5、风化程度:①未风化:岩质新鲜,偶见风化痕迹;②微风化:结构基本未变,仅节理面有渲染或略有变色,有少量风化裂隙,用手锤不易击碎;③中等风化:结构部分破坏,沿节里有次生矿物,风化裂隙发育,岩体被切割成岩块,用镐难挖,用手锤易击碎,岩芯钻方可钻进;④强风化:结构大部分破坏,矿物成分显著变化,风化裂隙很发育,岩体破碎,用镐可挖,手可折断,干钻不易钻进;⑤残积土:组织结构全部破坏,已风化成土状,锹镐易挖掘,干钻易钻进,具可塑性;6、充填物性质和充填程度:当充填物为粘性土、粉土、砂土充填应按充填物性质分别描述颜色、状态、密实度、湿度等;7、密实性①按分类;②按N120分类③目测法:第五章特殊土特殊土:湿陷土、红粘土、软土、混合土、填土、多年冻土、膨胀岩土、盐渍岩土、风化岩和残积土、污染土一、软土:包括淤泥、淤泥质土、泥炭、泥炭质土对以上土除一般描述外尚需进行嗅味、动植物腐化程度等的描述1、淤泥或淤泥质土,肉眼鉴别特征:深灰色、灰色,有光泽,味臭,除腐植质外尚含少量未完全分解的动植物体,浸水后水面出现气泡,干燥后体积收缩;2、泥炭质土:深灰或黑色,有腥臭味,能看到未完全分解的植物结构,浸水体胀,易崩解,有植物残渣浮于水中,干缩现象明显;3、泥炭:除有泥炭质土的特征外,结构松散,土质很轻,暗无光泽,干缩现象极为明显;二、填土,除一般描述外尚应描述物质成分,堆积年代、密实度和厚度的均匀程度等;三、岩石,岩石应描述颜色,主要矿物、结构、构造和风化程度,对沉积岩尚应描述矿物结晶大小形状、胶结物和胶结程度,对岩浆岩和变质岩尚应描述矿物结晶大小和结晶程度,对岩体的描述尚应包括结构面、结构体特征和岩层厚度第六章钻探要求一、钻孔规格:1、钻孔口径应根据钻探目的和钻进工艺确定;采取原状土样的钻孔,口径不得小于91mm,仅需鉴别地层的钻孔,口径不宜小于36mm;在湿陷性黄土中,钻孔口径不宜小于150mm;2、深度超过100mm的钻孔以及有特殊要求的钻孔包括定向钻进、跨孔法测量波速,应测斜、防斜,保持钻孔的垂直度或预计的倾斜度与倾斜方向;对垂直孔,每50m测量一次垂直度,每深100m允许偏差为±2°;对斜孔,每25m测量一次倾斜角和方位角,允许偏差应根据勘探设计要求确定;钻孔斜度及方位偏差超过规定时,应及时采取纠斜措施;二、钻进与护壁1、钻进方法应符合下列要求:①对要求鉴别地层和取样的钻孔,均应用回转方式钻进,取得岩土样品;遇到卵石、漂石、碎石、块石等类地层不适用于回转钻进时,可改用振动回转方式钻进;②在地下水位以上的土层中应进行干钻,不得使用冲洗液,不得向孔内注水,但可采用能隔离冲洗液的二重或三重管钻进取样;③钻进岩层宜采用金刚石钻头;对软质岩石及风化破碎岩石应采用双层岩芯管钻头钻进;需要测定岩石质量指标RQD时应采用外径75mm的双层岩芯管钻头;④在湿陷性黄土中应采用螺旋钻头钻进,亦可采用薄壁钻头锤击钻进;操作应符合“分段钻进、逐次缩减、坚持清孔”的原则;2、对可能坍塌的地层应采取钻孔护壁措施;在浅部填土及其它松散土层中可采用套管护壁;在地下水位以下的饱和软粘性土层、粉土层和砂层中宜采用泥浆护壁;在破碎岩层中可视需要采用优质泥浆、水泥浆或化学浆液护壁;冲洗液漏失严重时,应采取充值、封闭等堵漏措施;3、钻进中应保持孔内水头压力等于或稍大于孔周地下水压,提钻时应能通过钻头向孔底通气通水,防止孔底土层由于负压、管涌而受到扰动破坏;4、在踏勘调查、基坑检验等工作中可采用小口径螺旋钻、小口径勺钻、洛阳铲等简易钻探工具进行浅层土的勘探;三、采取鉴别土样及岩芯1、在土层中采用螺旋钻头进时,应分回次提取扰动土样;回次进尺不宜超过,在主要持力层中或重点研究部位,回次进尺不宜超过,并应满足鉴别厚度小至20cm的薄层的要求;2、在水下粉土、砂土层中钻进,当土样不易带上地面时,可用对分式取样或标准贯入器间断取样,其间距不得大于;取样段之间则用无岩芯钻进方式通过,亦可采用无泵反循环方式用单层岩芯管回转钻进并连续取芯;3、在岩层中钻进时,回次进尺不得超过岩芯管长度,在软质岩层中不得超过;岩芯采取率应逐次计算;完整岩层岩芯采取率不宜小于80%;破碎岩层的岩芯采取率不宜小于65%;对需要重点研究的破碎带、滑动带,尚应根据工程要求提高取芯率,必要时尚应进行定向连续取芯;4、钻进过程中各项深度数据均应丈量获取,累计量测允许误差为±5cm;四、地下水观测1、钻进中遇到地下水时,应停钻量测初见水位;为测得单个含水层的静止水位,对砂类土停钻时间不少于30min;对粉土不少于1h;对粘性土层不少于24h;并应在全部钻孔结束后,同一天内量测各孔的静止水位;水位量测可使用测水钟或电测水位计;水位允许误差为±;2、钻孔深度范围内有两个以上含水量,且钻探任务书要求分层量测水位时,在钻穿第一含水层并进行静止水位观测之后,应采用套管隔水,抽干孔内存水,变径钻进,再对下一含水层进行水位观测;3、因采用泥浆护壁影响地下水位观测时,可在场地范围内另外布置若干专用的地下水位观测孔,这些钻孔可改用套管护壁;第七章原状土试样的采取方法一、钻进方法的选择合理的钻进方法是保证取得原状土试样的第一个前题,也就是说,钻进方法的选用首先应着眼于确保孔底拟取土试样不被扰动;这一点几乎对任何种土类都适用,对结构敏感或不稳定的土层尤为重要;从国内外的经验看,钻进方法的选择主要有以下几点要求:①在结构性敏感土层和较疏松耗支中采用回转钻进,而不得采用冲击钻进;②以泥浆护孔,可以减少扰动,并注意在孔中保持足够的静水压力,防止因孔内水位过低而导致孔底软粘性土或砂层产生松动或涌起;③取土钻孔的孔径要适当,取土器与孔壁之间要有一定的间距,钻孔孔壁应垂直,避免下放取土器时切削孔壁、挤进过多的废土;尤其在软土钻孔中,时有缩颈现象发生,更需加大取土器与孔壁的间隙;钻孔应保持孔壁垂直,以避免取土器切削孔壁;④取土前的一次钻进不宜过深,以免下部拟取土样部位的土层受扰动;正式取土前,应把已受一定程度扰动的孔底土柱清理掉,避免废土过多,导致取土器顶部挤压土样;⑤取土深度和进土深度等尺寸,在取土前应丈量正确;取土过程中,提升取土器、拆卸取土器等每个操作工序,均应细致稳妥,以免造成扰动;⑥在预定深度取样失败后,应钻进不超过50cm进行补取;二、取样方法在钻进方法、取土器的结构和规格合乎要求的前提下,采取何种方法把土样自孔底取上来而不扰动或尽少扰动其天然结构和状态的问题,也是工程地质勘探中必需特别注意的事项,应根据不同地层、不同设备条件来选择,常见的有:1、击入法按锤击次数可分为轻锤多击和重锤少击两种方法;①轻锤多击法;这种方法是用人力或机械操纵落锤,锤击次数多,其速度及下击力往往不均匀,钻杆的摆动也大,故对土试样的扰动较大,一般不采用;②重锤少击法;这种方法是用重锤以少击快速将取土器击入土中;根据取样试验比较,重锤少击比轻锤多击取土质量好,而又以重锤一次击入更好;按锤的位置可分为上击法和下击法两种;①上击法;在钻孔以上孔口外用落锤打击钻杆而击入取土器的称上击法;采用上击法取样时,在落锤和钻杆自重作用下,钻杆易产生纵向弯曲;由于钻杆弯曲能使钻杆振动而吸收部分冲击能量,使钻杆与孔壁产生摩擦而增大阻力,引起锤击数增加,故上击法取样不如下击法取样优越;②下击法;下击法是通过钻杆或钢丝绳将重锤或加重杆在钻孔内部直接锤击取土器取样;采用下击法能使冲击能量集中在取土器上,避免了钻杆引起的能量消耗,有利于提高取样质量;2、压入法①慢速压入法慢速压入法是用杠杆、千斤顶、钻机手把等加压,取土器进入土层的过程不是连续的;慢速压入法取样对土试样有一定程度的扰动,但扰动程度较轻锤多击法要轻;采用静力压入取样的力可用下列关系式表示:P≥FR+fπDiha-q式中P—压入取土器所需的力,单位为kN;F—取土器的环状面积,单位为m2;R—土层抗压强度,单位为kPa;f—取土器与土层的侧壁摩擦阻力,单位为kPa,其值见下表;Di—取土器外径,单位为m;h—取土器与孔壁的接触长度,单位为m;尖端阻力系数各种均质土层为,砂砾石为~以上;q—钻具重量,单位为KN;②快速压入法快速压入法是将取土器快速、均匀地压入土中;采用这种方法对土试样的扰动程度最小;目前较普遍使用的方法有两种:活塞油压筒法:此法采用比取土器稍长的活塞油压筒通过以高压,强迫取土器以等速压入土中;取土器与土层的侧壁摩擦阻力f值钢绳、滑车组法:此法是借机械力量,通过钢绳、滑车装置将取土器以等速压入土中;③回转法这种方法是使用回转式取土器取样;取土时内管压入取样,外管回转削切的废土一般用机械钻机靠冲洗液带出孔口;使用这种方法取样可减少土试样的扰动程度,从而提高取样质量;三、取样质量要求1、土试样质量等级按照取样方法及试验目的,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对土试样的质量等级作出了规定,见下表,下表是不同取样的方法与工具适用的土类及所取土样质量等级;土试样质量等级注:⑴不扰动土试样系指虽原位应力状态改变,但土的结构、密度、含水量变化很小,能满足各项室内试验要求的土试样;⑵因无法取得Ⅰ级土试样而必须使用Ⅱ级土试样进行强度、变形、固结压密参数试验时,应结合地区经验慎重使用试验成果;2、取样技术要求在钻孔中采取Ⅰ~Ⅲ级土试样,操作方法应符合以下要求:①在地下水位以上钻进遇水易于浸湿而影响土试样质量的土层,不允许向孔内注水或使用冲洗液;②在地下水位以下的软土、粉土及砂土中钻进宜采用泥浆护壁;如使用套管,应始终保持孔内水位等于或稍高于地下水位,且取样位置至少应低于套管底部1米;③如采用冲击、振动等方法钻进,至少应在预计取样位置以上1米开始改用回转方式钻至取样位置;④下放取土器之前应仔细清孔,孔底残留浮土厚度不得大于取土器段废土段长度,下放取土器时禁止冲击孔底;⑤采取土试样宜用快速静力连续压入法,避免锤击时摇晃;⑥对粘性较强的土层,上提取土器之前可回转3圈,使土试样从底端断开; 不同取样方法与工具适用的土类及所取土试样质量等级注:1、取土器的设计与制造需符合表3-5技术标准2、取土器使用前,在其内壁涂上润滑料;禁止使用刃口卷折、残缺、取样管压扁、内壁锈蚀、衬管卷折或搭接不平的取土器;3、土试样封装、保存及运输Ⅰ~Ⅲ级土试样的封装、保存及运输应符合下列要求:①取出土试样应及时妥善装箱,并填塞缓冲材料,避免运输途中颠簸;对易于振动液化、水份离析的土试样宜就近进行试验;②土试样采取后至试验前的存放时间不宜超过3周;四、标准贯入试验:1、钻进方法:为保证标准贯入试验用的钻孔的质量,要求采用回转钻进,当钻进至试验标高以上15cm处,应停止钻进;为保持孔壁稳定,必要时可用泥浆或套管护壁;如使用水冲钻进,应使用侧向水冲钻头,不能用底端向下水冲钻头,以使孔底土尽可能性少扰动;钻孔直径在~150mm间,钻进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仔细清除孔底残土到试验标高;②在地下水位以下钻进时遇承压含水砂层,孔内水位或泥浆面始终应高于地下水位足够的高度,以减少土的扰动;否则会产生孔底涌土,大大降低N值;③当下套管时,要防止套管下过头,套管内的土未清除,贯入套管内的土,使N值急增,不反映实际情况;④下钻具时要缓慢下放,避免松动孔底土;2、标准贯入试验所用的钻杆应定期检查,钻杆相对弯曲应小于1/1000,接头应牢固,否则受锤击后钻杆会侧后晃动;3、标准贯入试验应采用自动脱钩的自由落锤法,并减小导向杆与锤间的摩阻力,以保持锤击能量恒定,它对N值影响极大;4、标准贯入试验时,先将整个杆件系统连同静置于钻杆顶端的锤击系统一起下到孔底,在静重下贯入器的初始贯入度,在国外也作记录,加初始贯入度已超过450mm,不作锤击贯入试验,N值记为零;标贯试验分两段进行:①预打阶段:先将贯入器打入土中150mm,锤击已达50击,贯入度未达150mm,记录实际贯入度;②试验阶段:将贯入器再打入土中300mm,记录每打入10cm的锤击数,累计打入300mm的锤击数即为标贯击数N;累计击数已达50击国外也有定为100击的,而贯入度未达300mm,应终止试验,记录实际贯入度△s及累计锤击数n;按下式计算贯入300mm的锤击数N;300nN= ————△s式中△s——对应锤击数n的贯入度mm;5、在粗颗粒土中,也可用锥角为60°的实心钢锥头代替贯入器,以免砾石或卵石损坏管靴刃口;6、标贯试验可在钻孔全深度范围内等间距进行;间距为或;也可仅在砂土、粉土等欲试验的土层范围内等间距进行;第八章记录要求一、钻探记录应在钻探进行过程中同时完成,记录内容应包括岩土描述及钻进过程两个部分;二、钻探现场记录表的各栏均应按钻进回次逐项填写;在每个回次中发现变层时,应分行填写,不得将若干回次,或若干层合并一行记录;现场记录不得誊录转抄,误写之处可以划去,在旁边作更正,不得在原处涂抹修改;三、所取土样记录栏应与取样时回次相对应;四、标贯记录根据要求记录预打15cm后,连续3个10cm进展的锤击数,或预打150m锤击数及连续3个10cm进尺的锤击数;五、关于钻进过程的记录内容应符合下列要求:使用的钻进方法、钻具名称、规格、护壁方式等;钻进的难易程度、进尺速度、操作手感、钻进参数的变化情况;孔内情况,应注意缩径、回淤、地下水位或冲洗液位及其变化等;取样及原位测试的编号、深度位置、取样工具名称规程、原位测试类型及其结果;岩芯采取率、RQD值等;岩芯采取率为回次所取岩芯总长度与回次进尺的比值;RQD值指当采用N型75mm二层管金钢石钻头获取的大于10cm的岩芯段长度总和与岩芯总长度之比;ΣlRQD= ————%L式中,l为大于10cm的岩芯段长度;L为岩芯总长度;其余异常情况;四、钻探成果均应有钻探机班长、记录员及钻探队负责人签名;第九章地下水一、地下水的测量规定:1、遇地下水时应量测水位;2、稳定水位应在初见水位后经一定的稳定时间后量测;3、对多层含水层的水位量测,应采取止水措施,将被测含水层与其它含水层隔开;二、初见水位和稳定水位可在钻孔、探井或测压管内量测,稳定水位的间隔时间按地层的渗透性确定,对砂土和碎石土不得少于小时,对粉土和粘性土不得少于8小时,并在勘察结束后统一量测稳定水位;量测读数至厘米,精度不得低于±2cm;。
土的野外鉴别及描述

野外编录土定名、分类、鉴别、描述等第一章粘性土粘性土分为粉质粘土和粘土一、粉质粘土定义:塑性指数大于10且小于或等于17的土应定名为粉质粘土,肉眼观察,细土中有砂粒,干时不坚硬,用锤可打成细土粒,湿时有塑性有粘结力,能搓成φ0.5-2mm的土条,长度较小,用手搓、捻感觉有少量细颗粒,稍有粘滞感觉。
二、粘土定义:塑性指数大于17的土定为粘土,肉眼观察较细腻,一般无砂粒,干时很坚硬,用锤可打成碎块,湿时塑性粘性大,土团压成饼时,边部不裂,能搓成φ=0.5mm的土条,长度不少于手掌,用手搓捻有滑润感觉,当水分较大时,极为粘手,感觉不到有颗粒存在。
三、描述容:颜色、状态、包含物、光泽反应、摇震反应、韧性、干强度、结构及层理特征1、颜色:主色在后,次色在前。
2、状态:①坚硬:干而坚硬,很难掰成块。
②硬塑:用力捏先裂成块后显柔性,手捏感觉干,不易变形,手按无指印。
③可塑:手捏似橡皮有柔性,手按有指印。
④软塑:手捏很软,易变形,土块掰时似橡皮,用力不大就能按成坑。
⑤流塑:土柱不能直立,自行变形。
3、包含物:贝壳、铁锰结核、高岭土结石等。
4、光泽反应:用取土力切开土块,视其光滑程度分为①切面粗造为无光泽。
②切面略粗造(稍光滑)为稍有光泽。
③切面光滑为有光泽。
5、摇震反应:试验对应将软塑-流动的小土块或土球,放在手掌中反复摇晃,并以另一手掌振击此手掌,土中自由水将渗出,球面呈现光泽。
用手指捏土球,放松后水又被吸入,光泽消失,根据土球渗水和吸水反应快慢可区分为:①立即渗水及吸水者为反应迅速。
②渗水及吸水中等者为反应中等。
③渗水和吸水慢及不渗,不吸者为反应慢或无反应。
4、韧性试验:将含水率略在于塑性的土块在手中揉捏均匀,然后在手掌中搓成直径3mm的土条,再揉成土团,根据再次搓条的可能性,可分为:①能揉成土团,再搓成条,捏而不碎者为韧性高②可再揉成团,捏而不碎者为韧性中等③勉强或不能再揉成团,稍捏或不捏即碎者为韧性差5、干强度:试验时将一小块土捏成小土团,风干后用手指捏碎,根据用力大小区分为①很难或用力才能捏碎或掰断者为干强度高②稍用力即可捏碎或掰断者为干强度中等③易于捏碎和捻成粉未者为干强度低6、结构及层理特征:对同一土层中相间呈韵律沉积,当薄层与厚层的厚度比大于1/3时,宜定为“互层”;厚度比为1/10-1/3时,宜定为“夹层”;厚度比小于1/10的土层,且多次出现时,宜定为“夹薄层”。
工程用土分类

工程用土分类工程用土就像一个大家族,里面成员众多,各有各的特点。
先来说说粘性土吧,这粘性土就像是个超级粘人的小妖精。
不管你怎么摆弄它,它总是紧紧地黏在一起,仿佛是一群分不开的小伙伴在抱团取暖。
你要是想把它和其他土分开,那可就像拆散热恋中的情侣一样难,它总是依依不舍,拽着旁边的土粒不放,真是让人又爱又恨。
砂土就完全是另外一副模样啦。
砂土像是一群自由自在的散兵游勇,颗粒之间松散得很。
它就像沙滩上的沙子一样,风一吹就到处跑。
要是在工程里遇到砂土,就感觉像是遇到了一群调皮捣蛋的小孩子,根本不听指挥,你得想办法好好约束它们才行。
粉土呢,有点像是砂土和粘性土的混血儿。
它既有砂土那种松松垮垮的感觉,又有点粘性土的小黏糊劲。
粉土就像那种性格有点摇摆不定的人,有时候表现得很洒脱,有时候又有点小纠结,让人捉摸不透。
还有淤泥质土,这可是个难搞的家伙。
它软趴趴的,就像一滩扶不上墙的烂泥。
如果把工程现场比作战场,那淤泥质土就是个沼泽陷阱,不管什么设备进去都可能深陷其中,难以自拔,就像被一个巨大的怪兽吞噬了一样。
残积土就像是大地留下的古老遗迹。
它带着岁月的痕迹,就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身上混合着各种元素,土质不均匀,有时候硬邦邦的像石头,有时候又软软的像面包,充满了惊喜和意外。
填土则像是一个大杂烩。
什么土都可能被混在里面,就像一个垃圾回收站里的东西都被搅和在一起了。
它没有什么固定的性格,可能今天像粘性土那样黏,明天又像砂土那样散,真是个善变的家伙。
在工程这个大舞台上,这些不同类型的土就像不同性格的演员,每一种土都需要工程师们像导演一样,根据它们的特点来安排合适的戏份,只有这样,工程才能顺利进行下去。
要是搞混了它们的角色,那可就像一场闹剧,各种问题都会接踵而至。
不过,也正是这些不同类型的土,让工程变得充满挑战和乐趣,就像一场刺激的冒险之旅。
施工中用土的分类

施工中用土的分类嘿,土就像一群性格各异的小伙伴呀,有的软乎乎的,有的硬邦邦的呢。
嘿,你们知道吗?我觉得施工的时候呀,土可是有好多种分类的哦,每一种都有它自己的特点,用处也不太一样呢。
有一种土叫黏土呀,黏土就像个爱黏人的小娃娃,特别容易粘在一起呢。
它摸起来湿湿的、滑滑的,要是你抓一把在手里呀,使劲一捏,它就能变成各种各样的形状,就跟我们玩橡皮泥似的。
在施工里呀,黏土有时候可以用来做陶器、瓷器这些东西呢。
我去陶艺馆玩的时候呀,看到那些叔叔阿姨就是用黏土在转盘上转出一个个好看的花瓶、罐子的形状,然后再拿去烧一烧,就变成漂亮又结实的陶器啦。
而且呀,黏土要是处理好了,还能用来做一些堤坝的防水层呢,它可以把水挡住,不让水轻易渗过去哦。
还有砂土哦,砂土就像一堆小小的沙粒聚在一起,松松散散的。
你抓一把砂土,它就会从你的手指缝里“簌簌”地流下去,根本捏不住呀。
砂土在施工里用处可大啦,比如说盖房子打地基的时候,要是底下是砂土呀,那得好好处理处理呢。
因为砂土比较松散,要是地基不稳呀,房子盖上去可就容易出问题啦。
不过呀,砂土配上水泥、石子这些,就能变成混凝土啦,混凝土可结实了,好多建筑的柱子、楼板都是用混凝土做出来的呢。
我看到路边在修路的时候呀,工人叔叔们就会把砂土和别的材料混在一起,铺在地上,再用大机器压实,路就变得又平又结实了呢。
粉土也是一种哦,粉土呀,感觉就介于黏土和砂土之间呢。
它不像黏土那么黏,也不像砂土那么散,有一点点黏性,但是又能看到一粒一粒的小颗粒。
粉土要是被水一泡呀,就容易变得软塌塌的,强度就没那么高了。
在施工的时候呀,要是碰到有粉土的地方要盖房子,那得做好排水的措施哦,不然粉土老是湿乎乎的,地基就不牢固啦。
我听爷爷说呀,以前村里有个地方就是粉土多,一下雨那地就变得泥泞不堪,后来要盖个小仓库,工人们先把水都排干净了,又想办法把粉土弄得更紧实了些,这才把小仓库稳稳地盖起来了呢。
还有一种叫填土呢,填土呀,就是人们后来填进去的土啦。
小贴士——如何区分砂土、粉土、黏土

粉土,粘土,砂土有什么区别?编辑本段回目录粉土,粘土,砂土有什么区别?粉土,砂土和粘土的称谓只是一种泛指的说法,准确的称呼为无粘性土和粘性土,划分标准粗略为看粒径大小(即砂粒、粉粒、粘粒等),理论上判断方法应用塑性指数(Ip)划分,(塑性指数可塑性是粘性土区别于砂土的重要特征。
可塑性的大小用土处在塑性状态的含水量变化范围来衡量,从液限到塑限含水量的变化范围愈大,土的可塑性愈好。
这个范围称为塑性指数Ip。
塑性指数是粘土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物理指标之一,它综合地反映了粘土的物质组成,广泛应用于土的分类和评价。
)当塑性指数其小于等于3时,为砂土,当大于3时,一般认为是粘性土,塑性指数需要在实验室内通过界限含水量试验测定。
但在实际中,砂土无法进行该项试验,一般是通过颗粒分析方法(洗筛法+比重计法)分析其颗粒构成,然后进行判断。
同一种粘性土随其含水量的不同而分别处于固态、半固态、可塑状态及流动状态。
土由半固态转到可塑状态的界限含水量称为塑限;由可塑状态到流动状态的界限含水量称为液限。
土的塑限和液限都可通过试验得到塑性指数Ip=WL-Wp式中WL——液限;Wp——塑限2、液性指数IL=(W-Wp)/(WL-Wp)=(W-Wp)/Ip式中W——土的天然含水量;WL——液限;Wp——塑限Ip——塑性指数液性指数IL的范围土的软硬状态IL≤0 坚硬0< IL≤0.25 硬塑0.25< IL≤0.75 可塑0.75<IL≤1 软塑IL>1 流塑砂土、碎石土等称为无粘性土。
塑性指数Ip>10的土为粘性土Ip>17为粘土,10<Ip≤17为粉质粘土Ip≤10的粉土当塑性指数其小于等于3时,为砂土,当大于3时,一般认为是粘性土,粉土就是过去的轻亚粘土亚黏土是公路,桥梁的规范上规定的,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粉质粘土粉土: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质量不超过总质量的50%,且塑性指数等于或小于10的土应定名为粉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粉土,粘土,砂土有什么区别?编辑本段回目录
粉土,粘土,砂土有什么区别?
粉土,砂土和粘土的称谓只是一种泛指的说法,准确的称呼为无粘性土和粘性土,划分标准粗略为看粒径大小(即砂粒、粉粒、粘粒等),理论上判断方法应用塑性指数(Ip)划分,(塑性指数可塑性是粘性土区别于砂土的重要特征。
可塑性的大小用土处在塑性状态的含水量变化范围来衡量,从液限到塑限含水量的变化范围愈大,土的可塑性愈好。
这个范围称为塑性指数Ip。
塑性指数是粘土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物理指标之一,它综合地反映了粘土的物质组成,广泛应用于土的分类和评价。
)当塑性指数其小于等于3时,为砂土,当大于3时,一般认为是粘性土,塑性指数需要在实验室内通过界限含水量试验测定。
但在实际中,砂土无法进行该项试验,一般是通过颗粒分析方法(洗筛法+比重计法)分析其颗粒构成,然后进行判断。
同一种粘性土随其含水量的不同而分别处于固态、半固态、可塑状态及流动状态。
土由半固态转到可塑状态的界限含水量称为塑限;由可塑状态到流动状态的界限含水量称为液限。
土的塑限和液限都可通过试验得到
塑性指数Ip=WL-Wp
式中WL——液限;
Wp——塑限
2、液性指数IL=(W-Wp)/(WL-Wp)=(W-Wp)/Ip
式中W——土的天然含水量;
WL——液限;
Wp——塑限
Ip——塑性指数
液性指数IL的范围土的软硬状态
IL≤0 坚硬
0< IL≤0.25 硬塑
0.25< IL≤0.75 可塑
0.75<IL≤1 软塑
IL>1 流塑
砂土、碎石土等称为无粘性土。
塑性指数Ip>10的土为粘性土
Ip>17为粘土,10<Ip≤17为粉质粘土
Ip≤10的粉土
当塑性指数其小于等于3时,为砂土,当大于3时,一般认为是粘性土,
粉土就是过去的轻亚粘土
亚黏土是公路,桥梁的规范上规定的,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粉质粘土
粉土: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质量不超过总质量的50%,且塑性指数等于或小于10的土应定名为粉土。
粘性土
土质学中指具有粘性联结的松软土,具有可塑膨胀收缩等特性。
其力学强度随含水量的增加而减弱。
一般按所含粒径小于,0.005mm的粘土颗粒多少可分为三类:①粘土,其粘土颗粒含量大于30%,塑性指数大于17;②亚粘土,其粘土颗粒含量在10%-30%之间,塑性指数为10-17;③轻亚粘土(也叫亚砂土),其粘土颗粒含量在3%-10%之间
砂土
土质学中指颗粒间缺少黏聚力的松软土。
主要由直径在0.05-2mm之间的颗粒组成,不具有粘着性及塑性,但透水性较强。
按颗粒大小常分为粗砂、中砂、细砂及粉砂。
砂土是一种重要建筑材料,作为建筑地基,透水性好,易于密压;但在水头及动荷载的作用下,可能发生管涌及液化等不良工程地质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