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作用知识点
重力地质作用知识点总结
重力地质作用知识点总结一、重力地质作用的基本原理重力地质作用是地球受到地心引力的作用而产生的多种地质现象和作用。
地心引力是地球质量吸引物体的能力,它是地球上一切物体和现象的共同基础。
地球的质量是由其构成物质的性质和组成、状况所决定的,地心引力是地球质量吸引物体的能力。
地心引力的作用是客观存在的,并且作用力量是普遍存在的。
二、重力地质作用的分类重力地质作用可以根据不同的作用方向和作用方式进行分类。
按照作用方向的不同,可以分为竖直方向的重力地质作用和水平方向的重力地质作用。
竖直方向的重力地质作用包括地震、火山爆发以及地层的抬升和沉降。
水平方向的重力地质作用包括地质构造的变形、地层的滑动和地表的扭曲。
按照作用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静态重力地质作用和动态重力地质作用。
静态重力地质作用是指地壳构造的稳定作用,包括地面沉降、地貌侵蚀以及地表形态的变化。
动态重力地质作用是指地壳构造的非稳定作用,包括地震、火山喷发以及地震引起的地层位移等。
三、重力地质作用的影响重力地质作用对地球的形成演化、地球物质循环和地球环境的改变产生了巨大影响。
它通过地震、火山、地质构造等作用方式,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地震是由地壳变动所引起的,它对地质作用有着极大的影响。
地震不仅能够引起地壳的破裂、位移和破坏,还会引起地层的隆起、折陷,改变地质构造和地表形态。
火山是地球表面的一个客观存在,在地壳构造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火山岩是地球内部物质向地表喷发、冷却凝固而成的一种岩石,是重力地质作用的产物之一。
地质构造是指地壳构造的形态、规律和发展变化,是重力地质作用的重要表现。
地质构造包括地壳的抬升、沉降、折叠、断裂、变形等。
这些都是地壳内部物质物理化学过程直接影响的结果。
重力地质作用还将导致地质灾害的发生,如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
四、重力地质作用的研究方法重力地质作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地球物理勘探、地质构造观测、化石考察和热液富集地质综合调查等。
地质作用详解-精
1.3.3掌握地质作用的种类-外力地质作用
剥蚀作用
指组成地壳表面的物质受重力、风力、地面流水、 地下水、冰川、湖泊、海洋和生物等各种外动力破坏, 并不断降低地面高度的总过程。
1.3.3掌握地质作用的种类-外力地质作用
搬运作用
指风化、剥蚀后的碎屑、胶体、分子或离子等不同 状态的物质,在各种地质外动力作用下以推移、跃移、 悬移、载移或溶液运移等方式转移到他处的过程。
1.3.3掌握地质作用的种类-内力地质作用
岩浆作用 侵入活动
1.3.3掌握地质作用的种类-内力地质作用 火山活动 岩浆作用
1.3.3掌握地质作用的种类-内力地质作用 变质作用
指由于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和化学活动性流 体的影响,使地壳深处岩石的矿物成分、结构、 构造(有时还有化学成分)在固态状态下发生了 不同程度的质变过程。
(2)按作用形式划分
风化作用
剥蚀作用
负荷地质作用
外力地 质作用
搬运作用
成岩作用
沉积作用
1.3.3掌握地质作用的种类-外力地质作用
风化 作用
风化残积物
物理风化 化学风化
指由于气温变化,大气、水和水溶液的作用,以及生 物的生命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使地表或接近地表的矿物和 岩石发生物理破碎崩解、化学分解和生物分解的地质过程。
地球在内、外力共同作用下塑造着地表的特征。
内力地质作 用
地球内部 能量
地表高低 起伏
主导支配 地位
区别与联系
外力地质作 用
地球外部 能量
地表趋于 平坦
被主导被 支配
1.3.3掌握地质作用的种类-内力地质作用
地震作用 指由于地震引起的岩石圈 物质成分、 结构和地表形态变化的地质作用。
5地质作用
1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方法
2地质年代表
3年代地层单位和岩石地层单位
2024/7/4
1
第三篇 地 质 作 用
第五章 地质作用概述
第一节 地质作用节 内力地质作用
2024/7/4
2
第三篇 地 质 作 用
第五章 地质作用概述
第一节 地质作用的一般概念
型及其含义。
2 内力地质作用与外力地质作用的关系
2024/7/4
16
2.剥蚀作用:是指各种地质营力(如风、水、冰川等) 在其运动过程中对地表岩石产生破坏并将破坏的物质剥 离原地的作用。进一步又可分为机械、化学和生物剥蚀 作用。
2024/7/4
4
一 外力地质作用的方式:
3 搬运作用:是指经风化作用、剥蚀作用剥离下来的 物质,随运动介质从一地搬至另一地的作用。机械、化 学和生物作用。
地质作用:自然界中引起地壳的物质成分、结构、构造及地表 形态等发生不断改变的各种作用称地质作用。
地质营力:引起地质作用的各种自然动力。
根据动力来源可分为两种类型:
1 外力(外部)地质作用/地表动力地质作用:由地球以外能源 引起的地质作用。如太阳能和宇宙空间能,其中太阳的幅射能起 主要作用 。
2 内力(内部)地质作用/岩石圈动力地质作用:由地球内部的
4 沉积作用:是指各种营力搬运的物质在介质动能减 小或物理化学条件发生变化时,在新的场所堆积下来的 作用。
5 成岩作用:是指使得松散沉积物固结并形成沉积岩 的作用。进一步可分为胶结、压实和重结晶作用。
2024/7/4
5
此外,按作用的介质条件划分:
海洋上的:海浪的地质作用; 潮流的地质作用; 海洋的地质作用。 浊流的地质作用;
地质作用趣味知识点总结
地质作用趣味知识点总结1. 地壳构造地壳构造是指地球地壳上的地质构造和运动现象。
地壳构造对地球表面的形态、地形特征和自然资源的分布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地壳构造包括地壳板块的构造和运动、山脉的形成和演化、地震活动等现象。
地壳板块构造理论是地球科学研究的基础理论之一,它解释了地球表面的构造和运动规律,揭示了地震活动和火山喷发的规律。
山脉的形成和演化也是地壳构造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它揭示了地球演化的历史和地球内部的变化过程。
2. 火山活动火山是地球上的一种自然地质现象,它是由地球内部岩浆的喷发而形成的地表地形特征。
火山活动对地球表面的形态、地质构造和环境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火山的喷发活动不仅可以形成新的地表地形,还可以释放大量的热能和物质,影响气候和生态系统。
火山活动也是地壳构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揭示了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和岩浆的形成过程。
3. 地震活动地震是地球上的一种自然地质现象,它是由地球内部岩石的变形和释放能量而引起的地表振动现象。
地震活动对地球的形态、地质构造和环境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地震的发生可以引起地表地形的变化和地质构造的调整,还可以对人类的生活和环境造成影响。
地震活动也是地壳构造和板块运动的重要表现形式,它揭示了地球内部的应力分布和岩石的变形规律。
4. 岩石变质岩石变质是指岩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组分和结构的变化。
岩石变质对地球的地质构造和岩石资源的形成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岩石变质不仅可以改变地球表面的构造和形态特征,还可以形成新的矿物和岩石资源。
岩石变质也是地球演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它揭示了地球内部的热力和物质运动规律。
5. 风化作用风化是地球表面岩石和土壤受到大气、水文和生物等因素的侵蚀和破坏。
风化作用对地球的地形特征和自然资源的分布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风化作用可以导致地表地形的侵蚀和破坏,还可以释放和形成新的矿物和土壤资源。
风化作用也是地球环境和生态系统的重要调节因素,它影响了地球的气候和生物多样性。
地质作用知识点
1.地壳物质循环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冷却凝固、外力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
2.板块构造理论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被构造带(海岭、海沟)分割成六大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跃的地带,多火山、地震。
大陆与大洋板块相撞,形成海沟(最深)、岛弧或海岸山脉;大陆与大陆板块相撞,形成巨大的褶皱山脉。
板块张裂形成裂谷或海洋、海岭(近海岭岩石地质年龄小),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处于生长边界。
3.地质构造内力作用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震地质构造(地壳运动的结果)分为褶皱和断层两种基本类型。
褶皱:岩层受挤压弯曲变形背斜:中心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
常形成山岭(内力作用),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石破碎常被侵蚀成谷地(外力作用)。
向斜:中心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
常形成谷地或盆地(内力作用),向斜槽部因受挤压力作用,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常形成山岭(外力作用)。
断层:岩层受力破裂并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大断层,常形成裂谷或陡崖,如东非大裂谷。
断层一侧上升的岩块,常发育成为山岭或高地,如华山、庐山、泰山;另一侧相对下降的岩块,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沿断层线常发育成沟谷,有时有泉、湖泊形成4.地质构造的应用地质构造在工程选址、找水、找矿等方面具有实践意义,具体如图所示:采石:背斜岩层中含某种矿层(煤铁):钻矿在向斜5.主要外力作用与地貌的关系外力表现形式: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其中流水和风力的侵蚀、沉积作用的影响最为普遍和常见。
特殊地貌:喀斯特地貌---多为石灰岩、流水溶蚀作用、主要在我国云贵高原,桂林山水、云南石林。
雅丹地貌---风蚀地貌、干旱地区、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地貌组合丹霞地貌---砾岩和砂岩,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北部,西南部、美国西部、中欧和澳大利亚等广东省韶关市东北的丹霞山沉积的红色砂岩,后因地壳抬升,岩石被流水切割侵蚀,山坡以崩塌过程为主而退后,保留下来的岩层就构成了红色山块.球状风化---花岗岩冰川作用---冰斗、角峰、(侵蚀),冰碛地貌(沉积)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流水作用:湿润、半湿润区,流水侵蚀---瀑布、峡谷、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流水沉积---山区河流在出山口形成山麓洪(冲)积扇;河流中下游形成宽广的冲积平原;河流入海口形成三角洲风力作用:干旱、半干旱区,风力侵蚀---风蚀沟谷、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戈壁、裸岩荒漠风力沉积---沙丘、沙垄、沙漠外缘的黄土堆积,如黄土高原(风在搬运途中,当风速减小或气流受阻)6.外力地貌的判定(1)根据风积地貌判断风向(2)根据河流地貌判断河流流向。
地质学基础知识汇总
地质学基础知识1.1地球及地质作用1、地质作用:由于自然动力所引起的地壳物质组成、内部购造和地壳形态变化与发展的作用称为地质作用。
2、地质作用分为:内力地质作用、外力地质作用。
3、内力地质作用:作用于整个地壳和岩石圈,能源主要来源于地球本身的称为内力地质作用。
4、外力地质作用:作用于地球表面,能源来自于地球外部称为外力地质作用。
5、内力地质作用又分为:构造运动、地震地质作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
6、外力地质作用又分为: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
7、构造运动:地球内部动力引起地壳(或岩石圈)组成物质发生了变形变位的机械运动过程。
8、构造运动的特点:普遍性和长期性。
9、构造运动的形式:升降运动(造陆、沿半径)水平运动(造山、沿球体平面沿切线方向)10、地震:是地壳快速颤动或摆动的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
11、地震四要素:发震时刻、震级、震中、破坏烈度。
12、震源:地壳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称为震源。
13、震中: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称为震中。
14、地震的类型: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
15、按震源深度地震可分为:浅源地震,范围(0旳〜70km)中源地震,范围(7om〜300m)深源地震,范围(3oom〜700m)1.2岩浆作用和火成岩1、岩浆成份分类:二氧化硅、金属氧化物、少量金属元素和稀有元素、挥发性物质。
2、岩浆作用:岩浆从发育到往上运移再到冷凝固结成岩的过程称为岩浆作用。
3、岩浆作用分为:喷出作用、侵入作用。
4、火成岩分为:喷出岩、侵入岩。
5、火山分为: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
6、程度分火山按喷发剧烈为:猛烈式、宁静式。
7、喷发形式:中心式、裂隙式、熔透式。
8、喷出物质:以固态、气态、液态的形式存在。
1.3岩石1、喷出岩的产状分为:火山锥、岩钟、岩熔流。
2、三大岩类: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
《第二部分》倾入作用与倾入岩1、倾入作用:岩浆从地壳深部上升运移倾入周围岩石,而未达到地表。
地质学基础(第二章地质作用)
3
4
5
6
7
8 8.5~8.9
12
震中烈度 1~2 3 4~5 6~7 7~8 9~10 11
一般说,小于2.5级的地震,人无感觉,叫无感 地震;大于2.5级的地震,人就有感觉,叫有感地震; 5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叫破坏性 地震。1976年河北唐山发生7.8级的地震,是我国近 代造成损失最大的地震。 七级以上的大地震,每年多则二十几次,少则 三、五次;八级以上的大地震,每年约一次。
■力地质作用所引起的地壳岩石发生变 形、变位的一种机械运动,又常称构造运动。
第 二 章 地 质 作 用
从空间上看,地壳的任何一个区域都在发生着运动。这种 运动表现为上升,或是下降;或是挤压,或是拉张等,不会处 在静止不动状态,只是这种运动十分缓慢,不易被人感觉。
■第二节 内动力地质作用
新构造运动的证据: 新构造运动发生的时间距今不太久,许多地 第 二 貌和地物方面的证据保存得较好、故可通过: 章 1. 对地貌标志: 例如远离现今海岸线的海蚀凹槽和海蚀崖、河 地 质 成阶地、深切河曲、干溶洞等的出现为新构造运动 作 上升的标志; 用
埋藏阶地及水下森林等的存在则是新构造运动 下降的标志。
一直露在水面上未被淹没过, 但遭受风化,不甚光滑 在地壳下降时淹没在海水 中,被海生动物(瓣腮类)蛀 蚀了许多小孔 1538年努渥火山喷发时被 火山灰掩埋,柱面光滑
■第二节 内动力地质作用
第 二 章 地 质 作 用
3、大地测量:大地测量对于研究现代的新构造运动是一种有 效方法,它不仅可以定量地确定运动速度和幅度,也可以准 确地定出运动方向。
■第一节 概述
1.内能:是指来自地球内部自身的能量。
第 二 章 地 质 作 用
第二章 地质作用
内力地质作用
变 质 作 用 的 类 型
区域变质作用:是指广大区域内的岩石受长期 和剧烈的地壳运动和岩浆活动影响而发生的变 质作用。它是高温、高压及化学性质活泼的气 态和液态物质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接触变质作用:岩浆侵入围岩时,由于岩浆的高温 及析出的挥发分物质和热水溶液的影响,使围岩发 生质变。又分接触热变质作用和接触交代变质作用。 动力变质作用:指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局部定向 压力影响下,使岩石发生的变质作用。主要出 现在强烈的褶皱断裂地带。
内力地质作用——地壳运动
第一节
内力地质作用
二、岩浆作用:指岩浆形成、岩浆活动至冷凝成岩石 的全部过程。 岩浆的概念:是地下深部天然形成的,富含挥发分, 具有高温高压粘稠的复杂硅酸盐熔融体。根据二氧化 硅含量分基性、酸性、中性岩浆。 岩 浆 作 用 的 类 型
侵入作用:侵入岩、侵入体、围岩、侵入体产 状。深成侵入作用:3 千米以下的岩浆侵入作用, 深成岩,产状为岩基和岩株。浅成侵入作用:3 千米以上的岩浆侵入作用,浅成岩,产状为岩 床、岩盘、岩墙和岩脉。 喷出作用:指岩浆沿地壳中的破裂带上升,喷 出地表并形成岩石的过程。喷发类型分裂隙式
按 成 因 分 陷落地震:地下岩石塌陷引起。 构造地震:由地壳运动的作用 力使岩石突然折断产生的地震。
第一节
三、地震作用:
内力地质作用
环太平洋地震带
地 震 的 地 理 分 布
世界地震 的分布
地中海-印尼地震带 吉林延边地震带 辽东半岛-渤海-山东半岛地震带 东南沿海及台湾地震带 太行山地震带 吕梁山地震带 南北向地震带,北起贺兰山南至滇东 西藏-滇西地震带
(1)升降运动(垂直运动) 是组成地壳的物质沿地球半径 方向上的上升和下降交替运动。——那不勒斯—古庙
地质作用归纳总结图
地质作用归纳总结图地质作用是指地球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力量和现象对地壳的作用和改变。
地质作用包括构造运动、地貌变化、岩石变化和矿产资源形成等方面。
通过对各种地质作用的归纳和总结,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的演化历程和岩石的形成过程。
本文将对一些常见的地质作用进行归纳总结,并通过图示展示其相关关系。
一、构造运动类地质作用构造运动是地球内部地壳板块之间相对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要包括地震、地壳运动和火山活动。
地震是地球地壳发生震动的现象,可以分为火山地震和地震两种类型。
地壳运动是指地壳板块的抬升、下沉、侧向推移等变动。
火山活动是指地球表面喷发出岩浆、气体和热水蒸汽等现象。
二、地貌变化类地质作用地貌变化是指地球表面形成和改变的过程,主要包括风蚀、水蚀、冰蚀、海蚀和抬升等地貌过程。
风蚀是指风力对地表岩石的磨蚀作用,形成风蚀地貌。
水蚀是水流对地形的冲刷和侵蚀作用,形成河谷、峡谷等地貌。
冰蚀是冰川对地表的削蚀和改造,形成冰蚀地貌。
海蚀是海水对海岸线的蚀刻和侵蚀作用,形成海蚀地貌。
抬升是地域性地壳的隆升,导致地表地貌的变化。
三、岩石变化类地质作用岩石变化是指地球的岩石在地质作用下发生变化的过程,主要包括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风化作用。
岩浆活动是指岩浆从地壳深部上涌,并冷却凝固形成新的岩浆岩或火山岩。
变质作用是指岩石在高温、高压和化学作用下发生结构和成分上的改变,形成变质岩。
风化作用是地球表面岩石、矿物和土壤在风、水、温度等因素的作用下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
四、矿产资源形成类地质作用矿产资源形成是指地质作用导致矿物、矿石等自然资源的形成和聚集。
主要包括岩浆、变质和沉积作用。
岩浆作用是指岩浆活动和岩浆岩形成时带来的矿产资源。
变质作用是指变质过程中产生的矿物和矿石,如金、银、铜等。
沉积作用是指沉积过程中矿物和矿石的沉积和堆积,如煤、石油、铁矿石等。
通过以上对不同类型地质作用的归纳总结,可以看出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最终影响地球的演化和资源的形成。
地质作用
一、名词解释1、地质作用:地质学将自然界引起地壳物质成分、结构、构造及地表形态等发生不断改变和发展的各种作用成为地质作用。
2、地质营:引起地质作用的各种自然力称为地质营力。
3、外力地质作用:有地球以外的能源引起。
如太阳能和宇宙空间能,其中太阳能的辐射其主要作用。
4、内力地质作用:有地球内部能然引起的,主要的能然有地球的热能、重力能以及地球自转和转速变化的动能。
5、构造运动:是由内力引起地壳或岩石圈物质的一种机械运动。
有两种表现形式水平运动和升降(垂直)运动。
6、风化壳:由岩石风化的残积物和土壤构成的覆盖在陆地上的不连续薄壳称风化壳7、古风化壳:风化壳若为后来沉积物所覆盖。
二、问答题1、简述外力地质作用的类型。
答:海洋上的:海浪的地质作用、潮流的地质作用、浊流的地质作用大陆上的:风的地质作用、地面流水的地质作用、地下水的的地质作用、冰川的地质作用、湖泊的地质作用、块体的地质作用。
2、简述内力地质作用的类型。
物理风化答:○1风化作用化学风化生物风化机械搬运作用○3搬运作用化学搬运作用生物搬运作用机械沉积作用○4沉积作用化学沉积作用生物沉积作用胶结作用○5成岩作用压实作用重结晶作吹蚀(风)磨蚀(地面流水、风等)○2剥蚀作用潜蚀(地下水)冲蚀(湖水、海水)刨蚀(冰川)3、简述风化作用的主要类型。
答: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1)物理风化:主要是在温度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下,岩石在原地发生的机械破坏作用。
它使岩石裂开或崩解,形成大小不等的碎块(岩块和岩屑),但其成分却未发生显著的变化。
有以下几种方式: 温差风化 冰劈作用盐类的结晶与潮解 层裂或卸载作用(2)化学风化:水溶液与地表附近的岩石进行化学反应,使岩石逐渐分解的过程。
化学风化不仅使岩石遭到破坏,而且还使破坏产物的化学成分发生显著变化,并形成一些新矿物。
化学风化的方式有:溶解作用 水解作用氧化作用 水化(水合)作用(3)生物风化:是指生物的生命活动过程和尸体腐烂分解过程对岩石的破坏作用○1生物的机械风化作用:生物的机械风化主要表现在生物的生命活动过程对岩石的机械破坏根劈作用,蚯蚓和穴居动物等使松软的岩石破碎,土粒变细,有蹄类动物的践踏等对地表岩石和土层的破坏,都是生物的机械风化作用的表现。
地质作用
1.D 2.B
2
断层 概念: 地壳运动产生的压力或张力,超过了岩石所能承受的
程度,发生破裂,且沿断裂面错动位移的地质构造。
1)断
层
地
貌
断层一侧上升的岩块
块状山地或高地 如华山 庐山 泰山 黄山 峨眉山等
断层一侧下沉的岩块
谷地或低地
如渭河平原 汾河谷地
吐鲁番盆地
河西走廊 鄱阳湖平原等 断裂地带易发育成 沟谷 河流 湖泊
17、(1)谷地(鞍部) 山地 背斜 断层 (2)背斜顶部受张力,容易被侵蚀成为谷地。 (3) ①岩层年龄:中心岩层新,两翼岩层 老。②岩层弯曲形态:岩层向下弯曲。 乙地为向斜,向斜槽部受挤压力,岩层坚 硬,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地。(4分) (4)乙地为向斜,向斜是雨水和地下水的 汇集区,隧道易变成水道;丙地为断层, 断层地带建大型工程易产生地震、滑坡、 渗漏等地质灾害,造成工程塌陷。
地堑与地垒; 断裂面两 断层构造地带易 侧岩体错 受侵蚀,常发育 成构谷、河流。 动移位
断
层
判读与指导意义
形态:岩层向上拱起 岩层:中老两翼新
①储油气构造
背斜
②顶部建采石场
③可挖隧道 ④采煤易瓦斯爆炸
早期:
对应地形 晚期:背斜成谷
形态:岩层向下弯曲 岩层:中新两翼老
①储水构造 (大自流盆地)
向斜
二、内力作用与地形:
1、板块构造说
板块相对移 对地球面 动 貌的影响 张 裂 形成裂谷 或 、 相 大陆板块 形成 撞 与大陆板 和巨大高 块相互挤 原 压碰撞 、 大陆板块 与海洋板 块相互挤 岛屿、 、 压碰撞
举 例
边界类型
生长边界 消亡边界
2、岩石圈六大板块与边界类型
工程地质基础知识之地质作用解读(33页)_权威资料
搬运方式:
⑴拖曳搬运:粒大,滚动、跳跃式前进,渐停于低洼处
⑵悬浮搬运:粒细、浮于风、水中前进,运距远
⑶溶解搬运:溶于水中,被运至湖、海中
长距搬运
良好分选
机械碎屑物遭受磨圆。
eg:卵石、河沙等
2021/6/2
第一章 地质作用
(四)沉积作用:被搬运物质因搬运介质搬运能力减弱(风、
水流速降低),或物化条件变化,或在生物作用下,被从搬运介 质中分离出来,形成沉积物的过程。
Fe——4.20 Ca——3.25 Na——2.40
K——2.35 Mg——2.35 H——1.00
以上合计98.13%,其余元素占1.87%(近百种元素)
它们在一定地质条件下结合形成矿物或岩石。
2021/6/2
第一章 地质作用
矿物(具有一定化学成分、物理性质的单质、化合物) eg:石墨、石盐、黄铁矿等
断裂(Fractures,包括裂隙、断层)等 ㈢地貌:海陆变迁、火山爆发、山脉、盆地形成和变
化等
2021/6/2
第一章 地质作用
根据能源不同,地质作用可分为外力地质作用(简称 外力作用)和内力地质作用(简称内力作用)
一、外力地质作用:地球外的能源产生。主要来自: 太阳能(热、引力);引力能、生物能等
如从化、花都、清远、肇庆等地(丹霞地貌如韶关---河流冲积)
2021/6/2
第一章 地质作用
3.生物风化:在生物影响下发生的破坏。多在岩石表层、土中 机械破坏-----
植物根系楔裂岩石→崩解;
鼠、蚁等洞、穴→岩石、土变碎、细
化学破坏-----生物代谢、遗体分解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021/6/2
第一章 地质作用
高一地理地质作用知识点
高一地理地质作用知识点地质作用是指地球内部和地表所发生的各种各样的作用,包括构造作用、岩石圈内部的变动与地表变动等。
地质作用对地球表面的地貌、岩石和矿产资源具有重要影响。
下面将介绍高一地理课程中常见的地质作用知识点。
一、构造运动地球的表面由大陆和海洋构成,它们的形成和分布与构造运动密切相关。
构造运动是指地球表面岩石和陆地的形成和分布过程中发生的变动。
1. 地壳运动地壳运动是地壳的变动,包括地壳的隆起和下沉。
由于地下岩石的变动,地壳表面形成了山脉、高原、盆地等地形。
2. 构造地貌构造地貌是地壳变动形成的地表地貌,包括山地、高原、平原等。
二、火山作用火山作用是指地球上火山喷发造成的各种变化,包括火山喷发、喷发物堆积等。
1. 火山喷发火山喷发指地底下的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火山口。
火山喷发会释放出火山物质,如岩浆、熔岩、火山灰等。
2. 火山喷发对环境影响火山喷发会对周围环境产生重要的影响,如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硫等气体,对大气造成影响;火山喷发会产生火山碎屑流、岩浆流等,对周围地区造成破坏。
三、地震地震是地球内部地壳发生的震动现象。
1. 地震发生原因地震的发生是因为地壳内部的岩石发生位移,释放出巨大能量造成地震。
2. 地震震级地震的大小是用地震震级来衡量的,常见的震级有里氏震级、莫霍面震级等。
四、地表风化与侵蚀地表风化和侵蚀是指地表岩石、土壤等受到风、水、冰等自然力量的影响而发生的变化。
1. 风化类型地表风化主要分为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两种类型。
物理风化是指岩石受到自然力量破碎、磨蚀等过程,如风蚀、冻融破碎等。
化学风化是指岩石受到化学物质的侵蚀和分解,如水解、氧化等。
2. 侵蚀作用地表的侵蚀作用主要来自于水流、冰川和风等自然力量的作用,通过切割、挟运、沉积等过程改变地表地貌。
五、地质灾害地质灾害是指由地质作用引发的,对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的灾害事件。
1. 地震灾害地震灾害是由地震造成的,包括地震破坏、地震引发的海啸等。
地理地质作用知识点
地理地质作用知识点地理地质作用是指地球内部的物质活动所产生的一系列现象和过程,包括地震、火山、地壳运动、地质构造和岩石变质等。
这些地质作用对地球表层地理环境和地貌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介绍地理地质作用的几个重要知识点。
1. 地震地震是地球内部因地壳运动而引发的震动现象。
地震常常由地震波引起,地震波从震源向各个方向传播。
地震的主要原因是地壳板块运动引起的应力积累和释放。
地震不仅会造成房屋倒塌、人员伤亡,还会引发次生灾害如地面塌陷、火山喷发和海啸等。
2. 火山火山是地球表面向外喷发熔岩、火山灰、火山弹和火山气体等物质的地形构造。
火山活动与地壳板块运动、地幔热对流密切相关。
火山喷发时,岩浆从地下深处冒出,形成火山口和火山体。
火山不仅能够改变地貌,还可以孕育出富含矿物质财富的矿床。
3. 地壳运动地壳运动是地球表层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的变形和运动。
主要地壳运动形式有地壳顶向上隆起的隆升和地壳受力扭曲而产生弯曲的褶皱。
地壳运动造成山脉和高原的形成,同时也形成各种构造地貌,如断层、褶皱和地堑等。
4. 地质构造地质构造是由地壳发生的各种构造形态,主要包括地壳断裂、地壳褶皱和地壳塌陷等。
地质构造通常与地震、火山活动和地壳运动密切关联。
地质构造的破坏与重建过程,塑造了地球表面的地形。
5. 岩石变质岩石变质是原岩石在高温、高压或其他化学条件下发生矿物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变化。
岩石变质分为热变质和变质作用。
热变质通常发生在地壳深部,由于高温和高压作用下,岩石中的矿物质发生相互转化,从而形成新的岩石。
总结:地理地质作用是地球内部物质活动的结果,对地球表层的地理环境和地貌形成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地震、火山、地壳运动、地质构造和岩石变质等地理地质作用是地球演化的重要过程,也是地理学和地质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深入了解地理地质作用的知识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地球的运行和演化过程。
高一地理地球的演化知识点
高一地理地球的演化知识点地球的演化是一个持续的过程,经过数十亿年的变化,我们居住的星球逐渐形成并适应了多样的环境。
地质作用、气候变迁和生命进化是地球演化的重要要素,它们相互作用以塑造地球的外貌和生态系统。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地球的演化过程。
一、地质作用地质作用是地球表面构造和地壳的变动产生的过程,它包括板块运动、地层变化和火山活动。
板块运动是地球演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形成了地球上的大陆、海洋和山脉。
板块的迁移使得地球表面不断变化,同时也造就了地球不同地区的地貌和气候特征。
地层变化的过程中,沉积作用和变质作用是主要的地质力量。
沉积作用是指岩石和矿物质通过水流、风力等移动并积累在地表上的过程。
沉积岩层的堆积形成了陆地和海洋沉积盆地。
变质作用指原有岩石在高温高压下发生变化,形成新的岩石种类。
这些地层变化不仅改变了地球的地形,也影响了地下水和石油等资源的分布。
二、气候变迁气候变迁是地球演化的另一个核心要素,它直接影响着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
过去的地球历史上经历了多次气候变迁,包括冰河期和间冰期等。
这些气候变化主要由太阳活动、地球轨道参数和大气成分等因素所影响。
冰河期和间冰期是地球上气候变迁的重要周期性现象。
冰河期时,高纬度地区的冰盖扩展,全球气温下降。
而间冰期时,冰盖融化,气温上升。
这种周期性的气候变化导致了动植物的迁移和适应,是生物进化的重要推动力。
三、生命进化生命进化是地球演化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它讲述了物种的起源、演变和灭绝等过程。
进化论的提出使我们对生命起源和多样性的理解更加深入。
自然选择是生命进化的核心机制,它指出适应环境的个体将更有生存能力,并通过繁殖将有利的基因传递给下一代。
随着时间的推移,物种逐渐适应了地球上多样的环境。
地球上的生命形式也在不断变化,从单细胞生物到多细胞生物,再到生态系统的建立。
生物多样性在地球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角色,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依赖和对资源的利用形成了生态平衡。
高考地质作用的知识点
高考地质作用的知识点地质作用是指地球内外力量对地壳和地球内部产生的作用。
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地质学涉及广泛,其中高考地质作用部分是考生备考中不可忽视的一块。
本文将围绕高考地质作用的知识点展开阐述,以期帮助考生加深对地质作用的理解。
地质作用可以分为内部地质作用和外部地质作用两大类。
内部地质作用是指地球内部的岩浆活动、构造运动和地震活动等。
外部地质作用是指风、水、冰等外界力量对地表岩土进行破坏、侵蚀和沉积。
下面将就这两大类地质作用进行详细的解析。
一、内部地质作用1. 岩浆活动:岩浆是地球内部受高温和高压条件下产生的熔融状态岩石物质。
岩浆活动包括火山喷发和岩浆侵入两种形式。
火山喷发是岩浆通过火山口喷涌而出的过程,这是地球上最直接的岩浆活动形态。
而岩浆侵入是指岩浆从地下渗透至地壳中,形成岩浆岩和侵入岩。
2. 构造运动:构造运动是指地壳板块运动和地震活动。
地壳板块运动是地壳表面的大尺度、慢速运动,包括板块的分裂、聚拢、滑动和碰撞等。
地震活动是地壳震动的结果,是地壳板块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
地震的产生是由于地壳板块之间的应力超过其强度限度而产生破坏。
二、外部地质作用1. 风蚀作用:风蚀作用是指风对地表岩土进行侵蚀、破坏和改造的过程。
风在地表运动时会携带带状物料,对岩石表面进行冲击和磨擦,从而形成风蚀地貌。
典型的风蚀地貌有沙丘、沙漠和雅丹地貌等。
2. 水蚀作用:水蚀作用是指水对地表岩土进行侵蚀、破坏和改造的过程。
水蚀作用主要分为溶蚀作用和冲蚀作用。
溶蚀作用是指水通过溶解溶质的方式改变岩石的结构和形态。
冲蚀作用是指水沿着坡度流动,通过撞击、冲刷和切割作用改变地表的形态。
3. 冰蚀作用:冰蚀作用是指冰对地表岩土进行侵蚀、破坏和改造的过程。
冰蚀作用主要分为冰川蚀和冻融作用。
冰川蚀作用是指冰川在运动过程中对地表进行磨蚀、撞击和抬升,形成冰川地貌。
冻融作用是指地表岩石受冻融循环作用影响,发生体积膨胀和收缩,从而导致岩石破裂和剥蚀。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__知识点
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地壳的运动和变化知识点一、地质作用1.地质作用概念:由自然力引起的地壳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各种作用。
2.地质作用按能量来源不同,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内力作用:主要是由地球内能引起的,主要是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能量。
内力作用表现形式:岩浆活动、地壳运动、变质作用;外力作用:外力作用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风力、流水、冰川)。
表现形式:风化、侵蚀、搬运、沉积。
二、.岩浆活动:岩浆活动:人们认为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
岩浆活动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岩浆上升到一定位置,在地壳中冷凝而结晶,岩浆侵入地壳形成花岗岩;另一种是岩浆冲破上覆岩层喷出地表,形成火山,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玄武岩。
1、常见的岩石变质岩受到地壳运动和岩浆活动等影响,在一定温度、压力下,原来的成分、结构发生了改变,形成了新的岩石大理石、板岩石英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内力作用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外力作用可夷平地表。
(2012·山东卷)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
图中甲地层褶皱后,该区域先后发生了 ( )。
A.沉积作用、侵蚀作用、岩浆侵入B.岩浆侵入、侵蚀作用、沉积作用C.岩浆侵入、沉积作用、侵蚀作用D.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岩浆侵入三、地壳运动地壳运动又称构造运动,一般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地壳运动的结果称为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分为褶皱和断层,褶皱分为背斜和向斜,断层分为地垒和地堑。
地质构造示意图岩层形态地表形态实践意义内力作用外力作用褶皱背斜中心岩层向上拱起形成山岭顶部受到张力作用,容易被侵蚀成为谷地良好的油气构造,开凿隧道通常选背斜,原因:背斜成拱形,安全稳定,不易积水。
向斜中心岩层向下弯曲成为谷地槽部受挤压不易侵蚀反成山岭良好的储水构造断层地垒中间岩块上升,两侧岩块相对下降形成块状山地,如华山、庐山、泰山工程建设遇断层要避开,以免诱发地震、滑坡、渗漏、坍塌等地质灾害。
地质作用知识点总结
地质作用知识点总结地质作用(geological process)是指地球表面和地球内部所进行的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这些作用包括地质构造作用、地质过程作用和地质现象作用,是地质学的基本研究对象之一。
地质作用的发生会引起地形地貌的变化和地质岩石的形成,因此对地球的形成、演化和变化具有重要的影响。
地质作用主要包括构造作用和过程作用两种。
构造作用是指地球内部力学和热力作用所引起的地壳变化和地表形态变动。
而过程作用则是指地球表面和地下环境中水、风、冰、火等自然力作用所引起的地形地貌变化和岩石成土现象。
下面将分别对这两种地质作用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构造作用1. 大陆漂移大陆漂移是指地球上的陆地表面,在地质历史长河中发生位置迁移的过程。
它是地球上陆地分布的变化、形成和演变的重要现象,也是构造地质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大陆漂移起源于20世纪初德国地质学家阿尔弗雷德·韦格纳提出的“搬运”假说。
韦格纳在其著作《地质学》中提出大陆漂移学说,指出地球上的陆地板块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在地球表面上漂移移动的。
并且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
2. 错断和断裂错断和断裂是地质作用中最常见的构造现象之一。
断裂是指岩石因外力作用,造成内部断裂与破裂。
而活动断层则是指处在地壳运动构造作用下断裂面可能产生的变形现象。
错断是岩石组成的地层相互错开照的现象,在地质构造、地质构造及断裂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些断层不仅均与地壳构造运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在地震的发生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 地震和火山活动地震是宇宙大爆炸以来地球表面最激烈的物质运动形式之一,它产生于地球的内部,是地球内部物质变动造成的结果。
火山活动是地球内部高温物质垂直冒发至地球表面形成的地貌和现象。
地震和火山活动是构造作用中的两种地质现象,与地壳运动的性质有关,是构造作用目前仍在进行中的两种主要地质现象。
地震运动有冲击性,火山活动则有喷发性、喷流性和喷射性三种类型。
地质作用
一,地质作用的定义引起地壳组成物质,地壳构造,地表形态等不断的变化和形成的作用,通称地质作用二、地质作用的分类根据产生地质作用的能源及作用发生的部位,地质作用分为内力地质作用和外力地质作用两类。
1、内力地质作用是因地球内部能产生的地质作用,这类地质作用主要发生在地下深处,有的可波及到地表。
它使岩石圈发生变形、变位,或发生变质,或发生物质重熔,以至形成新岩石。
根据地质营力,内力地质作用又可分成:(1)构造运动是指岩石圈物质的机械运动。
它有垂直和水平两种运动形式。
构造运动可使岩石变形、变位,形成各种构造形迹,塑造岩石圈的构造,并决定地表形态发育的基础。
构造运动可引起海陆变迁。
(2)地震是岩石中积蓄的应变能以弹性波形式突然释放而引起的地球内部的快速颤动。
地震发源于地下深处,并波及地表。
绝大多数地震是构造运动引起岩石断裂而发生的。
(3)岩浆作用是岩浆从形成、运动直到冷凝成岩的全过程。
岩浆是地下岩石的高温(800~1200℃)熔融体。
它不连续地发源于地幔顶部或地壳深部。
岩浆形成后循软弱带从深部向浅部运动,在运动中随温度、压力的降低,本身也发生变化,并与周围岩石相互作用。
(4)变质作用是岩石在风化带以下,受温度、压力和流体物质的影响,在固态下转变成新的岩石的作用。
岩石变质后,其原有构造、矿物成分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有的可完全改变原岩特征。
2、外力地质作用是因地球外部能产生的,它主要发生在地表或地表附近。
外力地质作用几乎都有重力能参与。
外力地质作用使地表形态和地壳岩石组成发生变化。
外力地质作用按照其发生的序列还可分成风化作用、斜坡重力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硬结成岩作用。
(1)风化作用是地表环境中,矿物和岩石因大气温度的变化,水分、氧、二氧化碳和生物的作用在原地分解,碎裂的作用。
(2)斜坡重力作用是斜坡上的土和岩石块体在重力作用下顺坡向低处移动的作用。
重力是主要营力,斜坡是必要条件,暴雨、地震、人为开挖往往起诱发作用。
地球概况—地质作用(工程地质课件)
机械搬运:风
化学搬运:水
生物搬运
重力搬运:滑坡
山洪、泥石流堆积 湖泊堆积
风力堆积 水化学堆积
物理搬运沉积岩-砂岩
化学沉积岩-石灰岩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知识点3:地质作用 3.3 内、外动力地质作用的关系 总的来讲,内、外力地质作用互有联系,内动力地质作用是地球或地壳变化发展 的根本动力,它使地球内部和地壳的组成和结构复杂化,造成地表高低起伏,控 制了地球表面起伏的总格局,外动力地质作用则在此基础上“铲高填低”,欲使 地表起伏趋于平坦化。
物质变化的化学能等。
外动力能量来源于地球的外部:主要包括太阳 外动力地质作用
的辐射能、日月引力能、和生物能。
知识点3:地质作用
3.1 内力地质作用:地球内部营力引起地壳物质成分、地表形态、构造 发生变化的地质作用。 又分为:地壳运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地震作用。
知识点3:地质作用 地壳运动:指地壳内部营力引起地壳或岩石圈物质发生变形、变位的机械运动,如 板块的分离、滑移、俯冲、碰撞;区域性沉陷与上隆;岩层的断裂与褶皱。地壳运 动的方向有水平运动、垂直运动。
知识点3:地质作用
概念:地球内外的自然动力所引起地球(主要指岩石圈或地壳)物质组成、内部结 构、构造和地表形态变化与发展的作用称为地质作用。 根据地质动力的来源不同,把地质作用分为内动力地质作用和外动力地质作用。
知识点3:地质作用
地质作用
内动力地质作用 内动力能量来源于地球本身:主要包括地球的旋 转能、重力能、热能,此外还有矿物的结晶能、
知识点3:地质作用
岩浆运动:岩浆本身发生的变化(岩浆的形成、演化、冷却成岩)以及它对周围岩 石的影响过程称为岩浆活动或岩浆作用。岩浆作用可分为:岩浆侵入作用、岩浆喷 发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地壳物质循环
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冷却凝固、外力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
2.板块构造理论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被构造带(海岭、海沟)分割成六大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
上,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
界处是地壳比较活跃的地带,多
火山、地震。
大陆与大洋板块相撞,形成海沟
(最深)、岛弧或海岸山脉;大
陆与大陆板块相撞,形成巨大的
褶皱山脉。
板块张裂形成裂谷或
海洋、海岭(近海岭岩石地质年
龄小),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
处于生长边界。
3.地质构造
内力作用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震
地质构造(地壳运动的结果)分为褶皱和断层两种基本类型。
褶皱:岩层受挤压弯曲变形
背斜:中心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
常形成山岭(内力作用),背斜顶部受张
力作用,岩石破碎常被侵蚀成谷地(外力作用)。
向斜:中心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
常形成谷地或盆地(内力作用),向斜槽
部因受挤压力作用,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常形成山岭(外力作用)。
断层:岩层受力破裂并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
大断层,常形成裂谷或陡崖,如东非大裂谷。
断层一侧上升的岩块,常发育成为
山岭或高地,如华山、庐山、泰山;另一侧相对下降的岩块,常形成谷地或低地,
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沿断层线常发育成沟谷,有时有泉、湖泊形成
4.地质构造的应用
地质构造在工程选址、找水、找矿等方面具有实践意义,
具体如图所示:
采石:背斜
岩层中含某种矿层(煤铁):钻矿在向斜
5.主要外力作用与地貌的关系
外力表现形式: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其中流水和风力的侵蚀、沉积作用的影响最为普遍和常见。
特殊地貌:喀斯特地貌---多为石灰岩、流水溶蚀作用、主要在我国云贵高原,桂林山水、云南石林。
雅丹地貌---风蚀地貌、干旱地区、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地貌组合
丹霞地貌---砾岩和砂岩,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北部,西南部、美国西部、中欧和澳大利亚等
广东省韶关市东北的丹霞山沉积的红色砂岩,后因地壳抬升,岩石被流水切割侵蚀,山坡以崩塌过程为主而退后,保留下来的岩层就构成了红色山块.
球状风化---花岗岩冰川作用---冰斗、角峰、(侵蚀),冰碛地貌(沉积)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流水作用:湿润、半湿润区,流水侵蚀---瀑布、峡谷、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流水沉积---山区河流在出山口形成山麓洪(冲)积扇;河流中下游形成宽广的冲积平原;河流入海口形成三角洲
风力作用:干旱、半干旱区,风力侵蚀---风蚀沟谷、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戈壁、裸岩荒漠
风力沉积---沙丘、沙垄、沙漠外缘的黄土堆积,如黄土高原(风在搬运途中,当风速减小或气流受阻)
6.外力地貌的判定
(1)根据风积地貌判断风向
(2)根据河流地貌判断河流流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