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订版《跨文化交际》教学大纲.pdf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跨文化交际教学大纲

(完整word版)跨文化交际教学大纲

《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英语教学论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考核类别:考试适用对象:本科适用专业:英语总学时、学分:36学时2学分一、课程教学目的该课程旨在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对西方文化的不同层面有所了解,以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在传统的外语教学中, 人们往往忽视文化的重要作用, 只注重语言能力的培养而未能顾及交际能力的提高。

近年来国内学者认识到外语教学必须引进文化知识的对比,训练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知识, 更好地与外国人沟通, 减少和避免误解。

1二、课程教学要求该课程教学要求学生提高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更有效地与外国人进行交际,为英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翻译实践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

三、先修课程跨文化交际是英语专业的必修课, 是在完成了精读、泛读、综合英语、写作等基本技能训练后开设的,旨在增强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有助于英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翻译实践能力的提高。

因此,学生先期完成英语听说读写等技能训练基本课程,如《基础英语》、《英国文学选读》等课程。

四、课程教学重、难点该课程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的2了解及跨文化交际意识, 提高驾驭英语语言的能力, 从而使其能得体地运用语言与操英语的外国人士进行交流。

教师的讲授重点是帮助学生认识中西文化的异同,分析文化差异的根源, 帮助学生深化对西方文化的理解。

中西文化的差异在表层上很容易识别,但对造成差异的原因却需追根溯源。

东西方在历史,思维方式以及哲学等方面的差异则是造成中国学生对西方文化不解的主要原因,也是该课程的难点。

五、课程教学方法(或手段)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适当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课外资源进行探索性、研究性学习。

六、课程教学内容Unit 1 Communication Across Cultures(4学时)3一、教学内容(一)Reading I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 Introduction(二)Discovering Problems: Slim Is Beautiful? (三)Debate(四)Reading II The Challenge of Globalization (五)Writing二、重、难点提示(一)教学重点:Identifying Difference: How We Address Each Other(二)教学难点:1. Further Reading I Stumbling Blocks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2. Further Reading II Communication in the Global VillageUnit 2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4学时)一、教学内容4(一)Reading I What Is Culture.(二)Fill-in Task(三)Sharing Knowledge: More About Culture(四)Writing(五)Reading II Elements of Communication(六)Discovering Problems: Misreading Commercial Signs二、重、难点提示(一)教学重点:Identifying Difference Communicating Effectively(二)教学难点:1. Further Reading I Understanding Culture2. Further Reading II Essentials of Human CommunicationUnit 3 Cultural Diverse(4学时)一、教学内容(一)Reading I Different Lands, Different Friendships5(二)Cultural n formation: American Friendship (三)Survey(四)Identifying Difference :Family Structure(五)Reading II Comparing and Contrasting Cultures (六)Interview(七)Sharing Knowledge: Confucian Cultural Patterns 二、重、难点提示(一)教学重点:1. Intercultural insight2. Translation(二)教学难点:1. Further Reading I Cultural Dimensions2. Further Reading II High-Context and Low-Context CulturesUnit 4 Language and Culture(4学时)一、教学内容(一)Reading I How Is Language Related to Culture6(二)Fill-in Task(三)Group Work(四)Identifying difference: Kinship Terms and Mores. (五)Reading II Language-and-Culture, Two Sides of the Same Coin(六)Survey二、重、难点提示(一)教学重点:1.Discovering Problems: Translating Across Languages2. Translation3. Case Study: Cases 13-16(二)教学难点:1. Further Reading the Sapir-Whorf Hypothesis2. Further Reading II Language, Thought, and CultureUnit 5 Culture and Verbal Communication(4学时)一、教学内容(一)Reading I Understanding the Culture of7Conversation(二)Fill-in Task(三)Identifying Difference: Compliment Response (四)Interview(五)Reading II The Way People Speak(六)Group Work(七)Cultural Information: Making Telephone Calls 二、重、难点提示(一)教学重点:1. Intercultural insight2. Translation3. Case Study: Cases 17-20(二)教学难点:1. Further Reading I Cross-Cultural Verbal Communication Styles2. Further Reading II Preferences in the Organization of Verbal Codes8Unit 6 Culture and Nonverbal Communication(4学时)一、教学内容(一)Reading I An Overview of Nonverbal Communication(二)Matching Task(三)Observation Task(四)Sharing Knowledg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ouch (五)Reading II Gender and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二、重、难点提示(一)教学重点:1. Identifying Difference: Posture and Sitting Habits2. Cultural information: How the Japanese Communicate Nonverbally3. Translation4. Case Study: Cases 21-24(二)教学难点:1. Further Reading I Functions of Nonverbal9Communication2. Further Reading II Sounds and SilencesUnit 7 Time and Space Across Cultures (4学时)一、教学内容(一)Reading I The Heartbeat of Culture(二)Identifying Difference: What's the Rush? (三)Group Work(四)Intercultural insight(五)Reading II The Language of Space二、重、难点提示(一)教学重点:1. Cultural information: Home in Various Cultures2. Sharing Knowledge: Cultures Built Into the Landscape3. Translation4. Case Study: Cases 25-28(二)教学难点:101. Further Reading I Cultural Conceptions of Time2. Further Reading II German Use of SpaceUnit 8 Cross-Cultural Perception(4学时)一、教学内容(一)Reading I French Leave and Dutch Courage (二)Fill-in Task(三)Cultural information: Who Is Gaijin? (四)Survey(五)Reading II Ethnocentrism and Ethno relativism(六)Discovering Problems: Tile Image(七)Group Work二、重、难点提示(一)教学重点:1. Sharing Knowledge: Culture and Perception2. Translation3. Case Study: Cases 29-3211(二)教学难点:1. Further Reading I Behaviors That Separate Us2. Further Reading |1Stereotype and PrejudiceUnit 9 Intercultural Adaptation(4学时)一、教学内容(一)Reading I Adapting to a New Culture(二)Discovering Problems: Chinese Students Abroad (三)Reading II Overcoming Ethnocentrism in Communication(四)Group Work二、重、难点提示(一)教学重点:1. Identifying Difference: Little Things Where They Differ2. Debate3. Translation4. Case Study: Cases 33-3612(二)教学难点:1. Further Reading I Sojourner Adaptation2. Further Reading II Developing Mindfulness13八、课程考核方式1.考核方式:考试2.成绩评定:笔试占70%,平时考核(出勤、作业,测验,课堂表现)占30% 。

《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大纲

《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大纲

巨大影响力(A5.4)
3. 培养对异质文化的敏感度与欣赏能力(B3)
4.认识自身文化特征及其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B3)
5、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水平(B12)
6、通过跨文化交际复杂性的多视角学习培养出独立和批判性思维(B3,B12)
教学内容 学时 教学方式 作业及要求 基本要求 考查方式
第一章跨文 4
2
该课程主要在分析和实际运用中介绍跨文化交际的一般理论和规则,介绍不
课程性质
同文化的特点和交际类型,分析文化冲突的原因。课程内容主要涉及语言,
(Course Type)
文化和跨文化交际的话题。该课程有助于增强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增强跨文
化交际意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对不同文化欣赏能力。
授课对象 (Audience)
义”
切关系
第六章非言 2 语行为与跨 文化交际
第七章教育 4 与跨文化交 际
第八章 商 2 务、礼仪与跨 文化交际
第九章 文化 2 冲突与跨文 化适应
的词汇
讲授/讨论/
讲授/讨论/ 学生口头报

讲授/讨论/
讲授/讨论/
对自身文化 与中国文化 间“非言语 行为”的比 较,加深其 对跨文化交 际中“非言 语行为” 问 题的与认。
是针对现实历史语境中的具体实践要求而设置的课程,目的是研究异质文化 之间相遇与交际过程中的现象与规律,并且帮助教学对象在理解的前提下更
好地掌握、运用规律,并最终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该课程主要在分析和实际运用中介绍跨文化交际的一般理论和规则,介绍不
同文化的特点和交际类型,分析文化冲突的原因。课程内容主要涉及语言,
process of learning from others. In a global era, people inevitably

《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大纲

《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大纲

《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信息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训练,学生应达到以下几方面的目标:;
1.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了解跨文化交际的基本理论,掌握跨文化交际的原则和技巧。

2.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独立获取跨文化交际所需要的日中语言文化知识,培养多元
文化意识和国际化视角,基本具备灵活运用各种交际技巧和策略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3.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日本语言背后的文化,用实践的方式正确输出所学的日
语专业基础知识,掌握多种语境中所需使用的准确而又地道的日语表达方式。

4.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了解跨文化交际所需要的中日文化知识,培养中日语言文化
对比能力,提高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应变能力。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
三、教学内容与预期学习成效
3
4
5
6
四、成绩评定及考核方式
7
8
五、课程建议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1.建议教材
1. 张韶岩(编).中日跨文化交际实用教材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年
2.主要参考书
1. 滝浦真人. ポライトネス入門研究社出版,2008年
2. 周平、陈小芬. 新编日语 1、2册(重排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6年
9。

《跨文化交际》教学大纲

《跨文化交际》教学大纲

《跨文化交际》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跨文化交际/Cross-culture Communication二、课程编码:三、学时与学分:34/2四、考核方式:考查,包括平时与期末,分别占30% 和70%五、先修课程:综合英语、英语语法、英语泛读、英语口语、英美国家社会与文化等六、适用学科专业:英语七、教学目的:同英语国家的人们用英语进行有效的交流是学习英语的重要目的之一。

然而有效的交流不仅仅是一个语言技巧问题,还涉及到文化因素。

本课程的主旨是帮助学生解决在跨文化交际中因文化的差异而产生的种种困惑,促进学生对英语国家概况和英美文化有教为深入的了解,对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异同有较为敏锐的感知。

逐步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实际能力,使学生能够用文化的眼光,认识自己,包容他人。

八、基本教学内容:本课程选用顾曰国主编的《跨文化交际》(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为教材。

本课程共八个单元。

主要学习方法包括:典型实例分析,模拟交流练习,听公开讲座,交际失误分析,英汉双向翻译练习等。

九、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1. Part One: Language and Culture in Communication教学内容:介绍语言、文化和交际之间的关系,跨文化交流模式,交流中的各种意义等。

本单元介绍了交际的5个类型 (types of communication):human communication; animal communication;human-animal communication; human-machine communication;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交际的基本模式:同文化交际(mono-cultural language communication);跨文化交际(cross-cultural language communication);介绍各种交际方式中的“意思”的传达。

《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大纲

《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大纲

《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一、课程性质与地位本课程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英语本科必修课。

英语本科课程是按主题编排的课程,总课程分两个模块:英语语言交际模块和专业倾向模块。

《跨文化交际》是属于语言交际模块八个主题中的一个。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课程教学的侧重点是增强学生对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帮助学员解决在跨文化交际中因文化的差异而产生的种种问题。

通过典型实例分析,模拟交流练习、交际失误分析、英汉双向练习等多种形式,使学生认识语言、文化和交际三者之间的关系,加深对对象国文化的了解,掌握在处理跨文化交际中一些微妙问题时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提高跨文化交流的质量。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第一单元: Language and Culture in Communication语言、文化与交际(建议学时11)一、教学目的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决定交际质量的基本要素,认识交际双方在交际过程中的交互作用,把握交际场合的定义、程式和价值观等。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Activity 1 Basics of Communication了解交际的基本要素、交际五种的类型。

Activity 2 Models of Communication了解单一语言文化交际、单边语言跨文化交际、双边语言跨文化交际的模式。

Activity 3 Meanings in Communication重点了解交际中的各种意思:文字的意思、说话者的意思、听话者的意思等;重点了解常规的含义、概念的含义、联想的含义等。

Activity 4 Communication in Social Situations了解社交场合的交际定义;了解构成社交场合的基本要素。

Activity 5 Effectiv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了解如何成为一个成功的交际者。

第一单元是全书的总体介绍,重点掌握语言、文化与交际之间的关系;了解一些关于跨文化交际的术语、交际模式、交际的意义等知识,为后面几个单元的学习打好基础。

《跨文化交际》教学大纲- (2)

《跨文化交际》教学大纲- (2)

《跨文化交际》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跨文化交际(Cross-culture Communication)二、课程编码:三、学时与学分:34/2四、考核方式:考查五、先修课程:英美概况六、适用学科专业:英语七、教学目的:同英语国家的人们用英语进行有效的交流是学习英语的重要目的之一。

然而有效的交流不仅仅是一个语言技巧问题,还涉及到文化因素。

本课程的主旨是帮助学生解决在跨文化交际中因文化的差异而产生的种种困惑,促进学生对英语国家概况和英美文化有教为深入的了解,对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异同有较为敏锐的感知。

逐步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实际能力,使学生能够用文化的眼光,认识自己,包容他人。

八、基本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该课程共持续17周,每周2学时。

具体安排如下:1—2周:学习第一单元内容,介绍语言、文化和交际之间的关系,跨文化交流模式,交流中的各种意义等。

3—4周:学习第二单元内容,介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接触时常常感到的种种“文化诧异”现象,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5—6周:学习第三单元内容,介绍姓名、称呼语和亲属语中的文化内涵;通过各种练习使学生学会正确使用姓名、称呼语和亲属语。

7—8周:学习第四单元内容,介绍在处理日常生活琐事过程中人际间的交互作用,通过练习学会处理一些日常生活琐事并了解其中的一些不成文规则。

9周:组织学生观看录像,并总结讨论。

10—11周:学习第五单元内容,介绍社会角色如男和女、父母和孩子、朋友、社会身份等中的文化内涵。

12-13周:学习第六单元内容,介绍体态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作用,使学员熟悉不同种类的体态语以及不同文化对体态语的不同解释。

14-15周:学习第七单元内容,介绍习语、谚语、俚语、委婉语、禁忌语等文化内涵,通过练习使学生能正确使用这些语言。

16—17周:学习第八单元内容,介绍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交流产生的巨大影响,跨文化交际已经使人类超越地界、国界和时空。

通过练习使学员学会使用现代通讯常用术语,并了解在“地球村”生活的一些基本策略。

《跨文化交际》教学大纲

《跨文化交际》教学大纲

《跨文化交际》教学大纲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跨文化交际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技巧,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跨文化意识。

课程内容:第一单元:跨文化交际的基本概念和原则1.1跨文化交际的定义和作用1.2跨文化交际的基本原则1.3跨文化交际的挑战和机遇第二单元:文化差异与意识2.1文化的定义和特征2.2文化差异的原因和表现2.3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和重要性第三单元:语言与文化的关系3.1语言的定义和作用3.2语言与文化的关系3.3语言的文化差异和应对策略第四单元:非语言交际与文化4.1非语言交际的定义和类型4.2非语言交际的文化差异4.3非语言交际的意义和应用第五单元:跨文化沟通技巧5.1有效倾听与观察5.2调整自己的言语和行为5.3解决跨文化沟通中的问题和冲突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案例分析、讨论、小组活动和角色扮演等。

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小组活动表现等。

2.课堂作业:包括课后练习、案例分析报告等。

3.期末考试:对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综合理解和应用能力进行考核。

参考教材:3. Bennett, M.J. (1993). Towards Ethnorelativism: A Developmental Model of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In R. M. Paige (Ed.), Education for the Intercultural Experience (pp. 21-71). Yarmouth, ME: Intercultural Press.教学大纲制定者:XXX教授。

《跨文化交际》教学大纲设计

《跨文化交际》教学大纲设计

《跨文化交际》教学大纲设计一、课程概述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跨文化交际的基本理论和技巧,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和敏感性。

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沟通技巧,同时增加对其他文化的尊重和包容。

二、教学目标1.了解跨文化交际的概念、历史和发展;2.理解文化的定义和要素,掌握文化差异的分类和解读方法;3.掌握有效的跨文化沟通和解决跨文化冲突的方法;4.培养跨文化意识和敏感性,增加对其他文化的理解和尊重;5.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三、教学内容1.跨文化交际的概念、历史和发展a.跨文化交际的定义b.跨文化交际的历史和发展趋势c.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和挑战2.文化的定义和要素a.文化的定义和特点b.文化的要素:价值观、信仰、行为规范等c.文化因素对交际行为的影响3.跨文化差异的分类和解读方法a.地理文化差异:气候、地理环境等b.社会文化差异:宗教、价值观念、社会制度等c.非语言文化差异: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目光接触等d.解读跨文化差异的方法和技巧4.跨文化沟通的方法a.语言和交流方式的适应性b.姿态和守则:尊重、礼貌、包容、灵活c.解决跨文化冲突的方法:倾听、理解、互动5.跨文化意识和敏感性的培养a.增加对他人文化的理解和尊重b.提高对自身文化的反思和认知c.跨文化体验的重要性和方法6.跨文化交际的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a.跨文化交际的挑战和困惑b.跨文化交际的成功案例和实践经验分享c.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评估和提升四、教学方法1.授课讲授:概念、理论的讲解和分析2.小组讨论:案例分析、问题研讨3.视频观摩:真实场景的跨文化交际实例观看和讨论4.角色扮演:模拟跨文化交际场景,进行实践操作5.跨文化体验活动:参观文化场所、参与文化节庆等五、教学评估1.平时作业:课堂讨论、小组报告、课后阅读和思考题2.期中考试:对课程知识和理论的检测。

修订版《跨文化交际》教学大纲

修订版《跨文化交际》教学大纲

修订版《跨文化交际》教学大纲引言:《跨文化交际》是一门有着重要意义的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际挑战。

本教学大纲旨在修订原有的教学内容,以更好地满足学生需求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一、课程目标:1.理解跨文化交际的概念和重要性。

2.学习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际方式和礼仪。

3.培养跨文化沟通能力和解决跨文化冲突的能力。

4.了解不同文化在商务、教育和社交等领域的影响。

5.提高自身的跨文化适应能力和文化敏感性。

二、教学内容:1.跨文化交际的概念和重要性a.介绍跨文化交际的定义和范围。

b.分析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和意义。

c.探讨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交际的挑战。

2.文化差异的认知a.介绍文化差异的概念和分类。

b.分析不同文化中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模式。

c.比较不同文化的沟通风格和非语言交际。

3.跨文化交际中的交际策略a.介绍跨文化交际中的常见问题和挑战。

b.探讨有效的交际策略和技巧。

c.培养学生的非言语交际和倾听技巧。

4.跨文化冲突与解决a.分析跨文化冲突的原因和影响。

b.介绍跨文化冲突的解决方法和技巧。

c.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让学生实践解决冲突的能力。

5.文化影响与应用a.介绍不同文化在商务、教育和社交等领域的影响。

b.分析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融合和文化独特性。

c.讨论如何在不同文化场景中合理应用文化差异。

6.跨文化适应和文化敏感性培养a.介绍跨文化适应的重要性和方法。

b.探讨培养文化敏感性的途径和技巧。

c.组织跨文化体验活动,提高学生的跨文化适应能力。

三、教学方法:1.多媒体教学:使用图片、视频和教学软件引入跨文化交际的概念和案例。

2.讨论和演练:组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让学生实践跨文化交际的技巧和策略。

3.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跨文化交际中的挑战和解决方法。

4.互动教学:鼓励学生互相分享自己跨文化交际的经验和故事。

5.实践活动:组织跨文化体验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际挑战。

跨文化交际教学大纲

跨文化交际教学大纲

跨文化交际》教学大纲、课程概述同英语国家的人们用英语进行有效的交流是学习英语的重要目的之一。

然而有效的交流不仅仅是一个语言技巧问题,还涉及到许多文化因素。

本课程的主旨是帮助学员解决在跨文化交际中因文化的差异而产生的种种问题。

本课程共8个单元。

第1单元介绍一些有关语言、文化和交际三者之间关系的一些基本概念。

其余7个单元主要为学员提供在处理跨文化交际中一些微妙问题时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巧,使他们意识到在同外国人(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中会因文化差异引起种种误解,以提高跨文化交流的质量。

二、学习目标通过8 个单元的学习,学员应能够认识语言、文化和交际三者之间的关系;对各类交际形式有所认识;对对象国文化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更有效地进行交流;预料和避免由于不同的文化期望而产生的误解;解释手势和其他形式的体态语;讨论有关文化适应和相容的问题。

三、建议学习方法主要学习方法包括:典型实例分析、模拟交流练习、听公开讲座(磁带)、交际失误分析、英汉双向练习等。

四、考核本课程的考核由形成性考核及课程终结性考试两部分组成。

形成性考核占课程总成绩的20%,课程终结性考试占课程总成绩的80%。

形成性考核内容和方式严格按照《形成性考核及学习档案》的要求执行,课程终结性考试包括笔试和口试两个部分。

(具体见考核说明)五、各章简述第一单元语言、文化与交际内容:介绍语言、文化和交际之间的关系,跨文化交流模式,交流中的各种意义教学目的:帮助学员认识到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的,对语言的充分理解需要文化意识。

学习目标: 通过各种练习了解决定交际质量的基本要素,认识交际双方在交际过程中的交互作用,把握交际场合的定义、程式和价值观等。

UNIT 1 Language and Culture in CommunicationObjectives: by the end of the unit you will be able to:1.distinguish types of communication2.understand the basics of communication3.design a model for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4.understand a variety of meanings in communication5.be aware of mutual monitoring process in a social situation6.be aware of different definitions of a social situation7.be aware of situational schema8.be aware of different values in communication9.be aware of non-verbal signals in communication10.reflect on conditions of effective speaker and listener in communication第二单元文化冲击内容:介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接触时常常感到的种种“文化诧异”现象教学目的:通过对各种“文化诧异”现象的分析培养学员的文化意识。

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大纲

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大纲

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背景跨文化交际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更好地应对在跨文化环境中遇到的挑战,并在国际交往中取得更好的成就。

二、课程目标1. 了解主要文化概念和理论,包括文化维度、文化价值观等。

2. 掌握跨文化交际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包括文化沟通、文化适应等。

3. 能够分析和比较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提高文化智慧。

4. 培养学生的文化敏感度和跨文化合作能力,为未来的国际职业发展做好准备。

三、课程安排1. 课程名称:跨文化交际2. 课程学时:36学时3. 授课方式: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演练等4. 主要内容:- 文化概念和理论- 跨文化交际的基本原则- 文化差异分析与比较- 文化冲突与解决- 跨文化沟通技巧- 跨文化适应能力培养- 跨文化合作案例研究四、评估方式1. 期中考试2. 课堂表现3. 作业4. 期末论文五、教材及参考书目1. 主教材:《跨文化交际》2. 参考书目:- 《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 《全球商务交际实务》 - 《国际文化比较》六、教学团队本课程教师将由具有丰富跨文化交际经验和教学经验的专业人士担任,确保学生能够获得高质量的教学服务。

七、总结跨文化交际课程是培养学生国际化视野和文化广度的重要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多元文化社会,提高国际竞争力,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基础。

愿学生在这门课程中有所收获,不断提升自我跨文化交际能力。

新编跨文化交际pdf

新编跨文化交际pdf

新编跨文化交际pdf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跨文化交流变得越来越普遍和重要。

在这个背景下,学习跨文化交际成为了许多人的必修课。

而《新编跨文化交际pdf》则成为了一本备受欢迎的教材,下面我将对这本教材进行详细介绍。

第一步,介绍该教材的大致内容。

《新编跨文化交际pdf》主要为读者介绍了跨文化交际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巧。

这本教材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如文化认知、语言沟通、文化价值观等,全面深入地展示了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和技巧。

整本教材以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为目标,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适应多元文化社会。

第二步,讲解教材的优劣势。

该教材的最大优点在于,它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都有很好的平衡。

作者不仅解释了专业的理论,而且还提供了大量的实际例子和练习,使读者能够更易理解和掌握各种跨文化沟通技巧。

此外,全书涵盖的内容也非常广泛,不仅有针对具体文化差异的分析,还有面向全球性问题的分析。

第三步,为读者提出适用建议。

首先,读者需要仔细阅读该教材,以便更好地了解跨文化交际的相关理论和技能。

这其中包括对文化认知的了解、语言沟通的技巧和文化价值观的尊重等。

其次,读者可以通过实际情境模拟和案例学习,进一步深入了解跨文化交际的实际应用。

最后,读者还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和尊重不同文化的态度,以更好地适应多元文化环境。

总之,《新编跨文化交际pdf》是一本非常好的跨文化交际教材,其覆盖面广、实用性强、理论性与实践性兼备。

我相信,任何学习跨文化交际的人都会从中获益匪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跨文化交际》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503G0303 课程类型:公共基础课课程名称:跨文化交际英文名称: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学分:2 适用专业:各学院拓展课程学生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跨文化交际》是徐州工程学院为非英语专业学生第三学期开设的一门大学英语拓展课程,是一门专业性、功能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本课程旨在满足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的需要,包括从如何与西方人打交道入手,以东西方文化差异产生碰撞的案例为轴线,简略地介绍跨文化交际的基本知识和西方文化的一些基本特征。

本课程的教学目是以东西方文化差异产生碰撞的案例为轴线,通过阅读与课堂讨论,使学生较为系统、全面地了解跨文化交际的主要内容,并对跨文化交际活动中的一些重要问题有相对深入的掌握和探讨,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帮助学生培养跨文化意识,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进一步增强他们运用英语获取知识信息、表达意见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技能,最终对学生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有所贡献。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认识语言、文化和交际三者之间的关系;学会如何更细腻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如何在讨论中有效地传达自己的思想;了解西方文化的一些基本特征及跨文化交际的基本概念;同时对西方文化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增加跨文化交际的有效性。

二、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教学目标体现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三方面的目标。

1.专业知识目标1.1掌握文化,跨文化,交际以及跨文化交际等领域的核心术语以及一般学术词汇。

1.2理解有关文化的相关定义、功能;西方文化的一些基本特征;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等;1.3了解语言、文化和交际三者之间的关系。

2.专业技能目标2.1运用国内外一些著名的跨文化交际理论,能够有效分析跨文化交际案例;2.2运用所学的阅读技巧,能够看懂相关学术文章;2.3运用所学的核心术语及学术词汇,能够有效参与相关研讨;2.4运用所学的跨文化交际的技巧,能够更加准确细腻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3.专业素质目标3.1具备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3.2具备基本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3具备良好的跨文化交际技能和良好的人文素养。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本课程是非英语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的公共基础课,是大学英语拓展课程,是学生学习和掌握跨文化交际技巧的入门课程。

《基础英语》和《大学英语I》是本课程的前续课程,本课程和《高级英语》、《英语视听说》、《英汉互译》、《商贸英语》、《英美文化》、《旅游英语》、《英语应用文写作》、《英语演讲》、《职场英语》、《工程英语》、《中国文化英语教程》、《英语短篇小说赏析》、《考研英语》构成拓展课程,并与其他拓展课程相辅相成。

四、课程教学内容安排本课程共32学时(其中理论教学24学时,实践环节8学时)。

理论教学内容安排如下:序号教学单元教学内容及要求教学环节设计学时分配支持教学目标1 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1)了解中西方文化的不同特征——以送礼物为例;2)理解语言、文化和交际三者之间的关系;3)掌握跨文化交际的相关概念、特点和功用;4)案例分析。

1)讨论式,学生自由发言讨论对文化的认识;2)讲授式,多媒体、板书相结合,理解跨文化交际的相关概念、特点和功用;3)课堂讨论,通过具体案例讨论中西方文化的不同特点。

41.11.22.12 InterpretingInterculturalEncounters1)了解解读的基本概念;2)理解跨文化交际中如何解读的重要性及关注点;3)掌握个人主义文化和集体主义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特征;4)案例分析。

1)讨论式,学生讨论跨文化交际中如何解读的重要性及关注点;2)讲授式,多媒体、板书相结合,理解个人主义文化和集体主义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特征;3)课堂讨论,通过具体案例讨论西方的出租车文化41.11.22.13.33 Speaking in aForeignLanguage1)了解对于语言错误,中西方的不同看法;2)理解在跨文化交际中使用外语和压力之间的关系;3)掌握西方社会中社会等级及权利的差异性;4)案例分析。

1)讨论式,学生讨论在跨文化交际中使用外语和压力之间的关系;2)讲授式,多媒体、板书相结合,理解西方社会中社会等级及权利的差异性;3)课堂讨论,通过具体案例讨论中国人和外国人在面对表扬时的不同反应。

41.11.21.32.23.14 Culture Shock 1)理解文化震惊、文化疲劳出现的原因;2)掌握文化震惊、文化疲劳的基本概念、不同阶段及应对方法;3)了解西方的交际方式;4)案例分析。

1)讨论式,学生讨论文化震惊、文化疲劳出现的原因;2)讲授式,多媒体、板书相结合,理解文化震惊、文化疲劳的基本概念和不同阶段;3)课堂讨论,通过具体案例讨论如何应对文化震惊、文化疲劳。

41.11.21.32.23.15 Expectationsand InterculturalEncounters1)理解真正的邀请和礼貌的邀请之间的区别;2)掌握违背的愿望和映射的文化相似性的基本概念;3)了解宽松文化和严紧文化的基本概念;4)案例分析。

1)讨论式,学生讨论真正的邀请和礼貌的邀请之间的区别;2)讲授式,多媒体、板书相结合,理解违背的愿望和映射的文化相似性的基本概念;3)课堂讨论,通过具体案例讨论西方文化中的邀请和亲吻的含义。

41.11.21.32.23.16 Ethnocentrism 1)理解西方文化中的家庭关系;2)掌握民族优越感的基本概念以及其与映射的文化相似性的区别;3)了解西方文化中的AA制;4)案例分析。

1)讨论式,学生讨论西方文化中的家庭关系;2)讲授式,多媒体、板书相结合,理解民族优越感的基本概念以及其与映射的文化相似性的区别;3)课堂讨论,通过具体案例讨论西方文化中的AA制。

41.11.21.32.23.17 Ingroups andOutgroups1)理解圈内、圈外和个人主义、集体主义之间的关系;2)掌握圈内和圈外的基本概念;3)了解圈内和圈外对于跨文化交际的影响;4)案例分析。

1)讨论式,学生讨论圈内、圈外和个人主义、集体主义之间的关系;2)讲授式,多媒体、板书相结合,理解圈内和圈外的基本概念;3)课堂讨论,通过具体案例讨论圈内和圈外对于跨文化41.11.21.32.23.1交际的影响。

8 Telling StoriesAboutEncounters1)理解跨文化交际中对于战争故事的不同理解;2)了解不同文化对于冲突的处理方法;3)案例分析。

1)讨论式,学生讨论跨文化交际中对于战争故事的不同理解;2)讲授式,多媒体、板书相结合,理解不同文化对于冲突的处理方法;3)课堂讨论,案例分析。

41.11.21.32.23.2五、课程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方法课程成绩考核包括期末和平时考核两部分,其中,期末成绩70%,平时成绩30%。

期末成绩考核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平时成绩主要根据出勤率(30%)、课堂表现(40%)、作业(30%)三部分综合评定。

其中,课堂表现主要依据课堂问答情况、学生讲解和讨论环节的准备与参与情况等综合评定成绩,作业主要依据作业完成质量、主题讨论参与完成情况等综合评定成绩,各项成绩平均计算出课堂表现和作业成绩。

六、参考教材与资料1. 《跨文化交际实用教程》(修订版),胡超主编,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2. 《文化与交际》,胡文仲主编,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3.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胡文仲主编,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4. 《跨文化交际学选读》,胡文仲主编,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5. 《跨文化交际学》,贾玉新主编,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6. 《跨文化交际研究》,林大津主编,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7. 《跨文化交际英语教程》(修订版),许力生主编,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8. 《语言.文化.交际》,杨舒编著,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69.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 Larry A. Samovar, Richard E. Poter, Lisa A. Stefani 著,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执笔人:审核人:批准人:制定(修订)日期:2016年6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