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中国对外关系及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
第8章 中国对外关系-H
五、 中国的国际地位与作用 新中国成立的世界意义: 新中国成立的世界意义:
新中国的成立, 世纪世界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 新中国的成立,是20世纪世界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 世纪世界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 给帝国主义的一个沉重打击; 给帝国主义的一个沉重打击; 有力地冲击了旧殖民统治 ; 对于世界历史的进程和当代国际关系的发展具有深远影 响。
三、和平与发展是中国对外政策的 首要目标
首先,中国在近代历史上是个遭受帝国主义 欺压的国家。中国人民深知和平来得不易。 其次,中国是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国人民 决不会发动战争去侵略别国人民。 再次,中国要改变不发达的状况,需要外 部和平环境作为保证。 最后,和平与发展一直是当今世界两大主 题。
四、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一、中国外交战略的演变
1949年以来中国对外政策的发展经历了四个发展阶 段: 第一阶段: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50年代中期 年代中期。 第一阶段: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 年代中期。这一 时期确定并长期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时期确定并长期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带有亲 苏反美的色彩。 苏反美的色彩。 首先,与社会主义国家迅速地建立了外交关系,并 签订了友好同盟互相条约。 其次,与一些周边国家和西欧国家建立了正式的外 交关系,或有了一些外交往来。 此外,在朝鲜战争中挫败了美国;在万隆会议上发 挥了重要的作用,使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的这 种观念深入人心。 改变了旧中国那种屈辱外交的历史。
第八章 中国对外关系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始了 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历程。新中国始终奉行独 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仅使自己走上了初步 繁荣昌盛之路,而且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 共同进步和世界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中国 在世界上的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 重要:自80年代以来,中国外交的新时期。 年代以来 中国外交的新时期。
中国对外关系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与作用
第一节 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与 调整
一、改革开放前中国对外关系的发 展进程
新中国建立前夕,毛泽东提出了 一系列外交政策思想,并载入 《共同纲领》.首先,实行独立 共同纲领》 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其次,作 出并实施“另起炉灶” 出并实施“另起炉灶”、“打扫 干净屋子再请客” 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 一边倒” 三大决策。再次,在平等和互利 的基础上,与各国的政府和人民 恢复通商并发展贸易关系。
1949年12月16日至1950 1949年12月16日至1950 年2月17日,毛泽东主席率 17日,毛泽东主席率 领代表团首次出访苏联,并 于1950年2月14日缔结了 1950年 14日缔结了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随后,中国也同其他社会主 义国家签订了友好合作条约。 中国还同社会主义国家普遍 签订了贸易协定、科技合作 协定和文化合作协定。
(四)提出要注重以经济实力、国 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为核心的综合 国力竞争。 (五)实施“引进来” (五)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 走出去” 相结合的战略,努力提高对外开放 水平。 (六)面对国家安全的新形势,提 出“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 互信、互利、平等、协作” 新安全观。 (七)丰富了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内 容。
第三节 中国在当今世界的地位与 作用
(一)新中国的成立,不仅在中国的历史上 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而且在世界历史上具有 重大的意义。 (二)新中国建立5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 (二)新中国建立5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 开放近30年,现代化建设以前所未有的速 开放近30年,现代化建设以前所未有的速 度向前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1、经济上有了长足的发展,经济实力显著 提高。 2、科技、教育、文化事业有了很大发展。 3、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 4、中国的“软实力”也得到进一步增强。 、中国的“软实力”
中国的对外关系与世界地位
中国的对外关系与世界地位近年来,中国的对外关系发展势头强劲,其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也不断提升。
作为一个拥有庞大人口和快速经济增长的大国,中国的对外关系对全球格局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本文将从中国的外交政策、经济影响力以及地区与全球合作等方面来探讨中国的对外关系与世界地位。
一、外交政策的转变中国的对外关系在过去几十年中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渐从封闭走向开放,开始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中国的外交政策强调和平发展与合作共赢,倡导新型国际关系和建设性的大国关系。
这一政策转变为中国赢得了世界的尊重和信任。
二、经济影响力的提升中国经济的崛起使其在全球经济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对全球贸易和金融市场具有巨大的影响力。
中国积极通过参与国际组织、推动自由贸易和投资便利化等方式来促进国际合作,为全球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地区与全球合作的推动者中国在地区合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积极推动着地区与全球合作的进程。
中国积极参与亚洲合作,积极参与东盟地区论坛(ARF)、东亚合作等地区性合作机制,并在区域安全、经济一体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也得到了广泛响应,为地区和平稳定以及共同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四、中国的国际地位与责任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已经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
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事务,捐款援助发展中国家,推动缔结国际安全条约和解决国际热点问题等。
中国的对外政策注重维护国际公平正义,推动多极化和民主化进程,为世界和平与繁荣作出贡献。
总结起来,中国的对外关系与世界地位密不可分。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积极参与和贡献使其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中国的外交政策转变、经济影响力的提升、地区与全球合作的推动以及国际地位与责任的担当,都为中国赢得了世界的尊重和认可。
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将继续发展其对外关系,为构建一个和平、稳定、繁荣的世界做出更大的贡献。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习题答案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第一章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与基本趋势思考题:一、战后世界经济迅猛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抢进推动2各国对经济体制的调整与改革3经济全球化的积极作用4国际经济协调对世界经济作用。
二、为什么说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由于各国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面临着不同的境遇。
在发达国家占尽经济全球化发展先机的同时,发展中国家面对经济全球化却是利弊共存,机遇与挑战并存。
由于发达国家在国际投资贸易和技术方面占据主导地位,经济全球化总体上有利于发达国家,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导致南北经济技术差距不断扩大,总体上消弱了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经济地位。
此外发达国家利用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主导地位加紧推行政治文化霸权和经济上的新殖民主义,导致南北之间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更加不平等,势必引发一系列新的矛盾,导致国际经济社会的动荡,因此说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
三、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将面临怎样的世界经济环境?我们应当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将面临的世界经济环境主要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具体说,首先,由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面临的世界经济环境机遇与挑战并存。
其次,大量外资经济进入我国,各国垄断组织也纷纷进军中国市场。
再次,每年我国的经济人才流失也比较严重,最后,当前经济全球危机尚未消退,贸易壁垒高筑,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面对上述各种因素,我们应努力做到一,加强自己的技术和人才创新,利用好经济全球化的有利条件发展潜力产业。
二是加强与各类国家和国际组织的联系和交流。
三做好人才创新的举措,能够很好的留住人才,防止人才流失。
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型。
第二章当代世界政治的发展变化与基本趋势思考题:一、什么是雅尔塔体制?它对战后世界产生了那些影响?主要指美国苏联赢过三国领导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后期,就如何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维护战后和平等问题,在雅尔塔会议为主的一系列国际会议上秘密达成的,主要维护美苏两大国利益的谅解和协议所规定的原则与机制的总称。
考点 中国对外关系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与作用
考点:中国对外关系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与作用(四)中国对外政策的宗旨、目标和原则
1.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目标是维护国家独立、主权和安全,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2.独立自主是中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
独立自主就是维护国家主权独立,在对内对外事务中不屈服于任何外来的干涉,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国际形势的发展独立自主的处理本国的一切事务。
20世纪80代以来,我们赋予了独立自主原则新的内容:真正的不结盟,即不依附于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不屈服于任何大国的压力,不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不搞军事集团,不参加军备竞赛,不进行军事扩张。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处理同一切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也是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基础。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等。
其核心和主要原则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中国对外关系及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
第八章中国对外关系及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一、建国以来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历程(一)建国之初外交政策1、首要任务——彻底摧毁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控制,恢复国家的独立和主权。
2、外交政策3、外交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站在社会主义一边”4、国内国际背景(1)中国革命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实现民族独立,恢复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恢复中华民族尊严。
(2)冷战把世界分裂为互相隔绝的两个部分,中国对外政策的回旋余地因此受到极大限制。
(3)新中国成立前夕,在外交方面还有一些急需解决的具体问题,包括:得到国际承认,争取经济援助,保障国家安全。
5、结果——不仅同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迅速建交,还通过谈判,先后与十几个民族独立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建交。
6、评价——就短期而言,有利于新生政权的巩固;就长期而言,造成了外交战略上的不平衡,不利于中国同世界各国的普遍交往。
(二)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末中国对外政策1、调整为“两个拳头打人”,即实行依靠广大亚非拉国家,反对帝国主义、修正主义和各国反动派的政策。
2、国际背景(1)国际局势表现为紧张与缓和的轮流交替。
(2)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各自的内部矛盾逐渐暴露出来,两大阵营都在调整内部关系。
(3)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日益高涨。
3、结果抵制苏联、反对美国、中印边境反击战、与一批亚非拉国家及法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三)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末中国外交政策1、调整为“一条线、一大片”政策。
2、背景:(1)1969年中苏边境冲突(2)美国尼克松访华3、结果(1)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国代表权。
(2)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高潮。
(3)对外贸易明显增长。
4、意义——中国外交第一次对世界格局的演变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中国外交活动的范围从此扩展到整个国际舞台。
(四)20世纪80年代中国对外政策1、实行全面对外开放政策2、表现(1)中国不断改善与周边各国的关系,加强了同第三世界国家的政治经济合作;(2)在力争中美关系稳定发展的同时,逐步使中苏关系朝正常化方向前进;(3)继续发展同西方国家和东欧国家的政治经济关系;(4)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领域的活动和区域性争端的解决。
中国的对外关系与国际地位
中国的对外关系与国际地位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其对外关系与国际地位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的对外关系变得愈发复杂和重要。
本文将就中国的对外关系以及其国际地位进行探讨。
一、外交政策的转变中国的对外关系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
那时,中国实行的外交政策主要是以自力更生为核心,积极发展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友好关系。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开始调整其对外政策,并寻求更加开放和多元化的外交方式。
首先,中国积极主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倡国与国之间的平等互信、协商一致、互利共赢。
这种外交理念为中国赢得了许多朋友和合作伙伴,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其次,中国倡导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强调全球治理体系应更加公正合理,各国应在平等基础上参与国际事务,维护各国发展的共同利益。
中国通过积极参与国际机构和多边合作,为保护发展中国家权益而奋斗。
第三,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性问题的解决。
例如,在气候变化、非传统安全威胁和全球减贫等领域,中国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这种参与不仅彰显了中国的国际责任,也进一步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二、周边关系的重要性中国的周边国家对其来说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保持稳定的周边环境是中国发展的基础和先决条件。
因此,中国一直致力于与周边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并倡导和平共处、互利合作。
中国与亚洲国家的合作关系不断加强。
中国主导的“一带一路”倡议已经成为推动区域一体化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
中国还积极参与亚洲区域合作组织,如亚洲合作对话、上合组织等,努力促进区域内的和平稳定与发展。
此外,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关系也不断深化。
中国与东盟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促进了双方经济的发展。
中国还与东盟成员国在南海问题上进行对话,致力于通过和平解决争议,维护地区的稳定与安全。
中国与其他大国的关系也备受关注。
中国积极发展与美国、俄罗斯、欧盟等大国的关系,加强经济、政治和安全等方面的合作。
同时,中国也通过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加强南南合作,推动多极化的国际格局。
了解中国的对外关系与国际地位
了解中国的对外关系与国际地位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其对外关系和国际地位备受关注。
在全球化和多极化的背景下,中国的对外关系和国际地位的发展对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中国的对外关系与国际地位。
首先,中国的对外关系是多元化的。
中国积极发展与各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与发达国家的关系得到不断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也日益深入。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和机制,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与完善。
中国还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发挥建设性作用,维护国际和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其次,中国的对外关系是基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包括互相尊重领土完整和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主张通过对话、协商和合作解决国际争端和热点问题。
中国的和平外交政策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和支持。
第三,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
中国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也是世界贸易组织的重要成员。
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成为全球最大的商品贸易国和外汇储备国。
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提供了保障。
同时,中国也在全球事务中承担更多的责任,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为解决全球性问题作出贡献。
第四,中国的对外关系也面临一些挑战。
中国与一些国家之间存在一些争议和矛盾,如领土争端、贸易摩擦等。
此外,中国的崛起也引发了一些国际社会的担忧和不安。
对于这些挑战,中国采取了开放包容的姿态,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争议,努力构建和谐稳定的国际环境。
最后,中国的对外关系和国际地位的发展离不开中国的发展道路和外交政策的支持。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建设,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中国的对外关系和国际地位的发展将为世界的和平与繁荣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对外关系及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对外关系及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一、中国外交政策的确立、调整与对外关系的发展(一)、结束屈辱外交的历史,确立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被西方列强侵略、掠夺、奴役的历史。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整整109年的时间里,世界上几乎所有帝国主义国家都侵略过中国。
帝国主义与当时腐败无能的清政府总共签定了1182个不平等条约。
其中:英国是不平等条约数目之首 163个日本 153个沙俄 104个法国 73个德国 47个美国 41个比利时 26个……………战争赔款共1000亿两白银(仅《马关条约》就向日本赔款2亿3千万两)。
1000亿两白银,如果用30吨一节的火车皮装,可装17000节,一节车皮若按15米长算,连起来有500里长。
赔偿这么多东西从哪里来?没有,可以借。
借了还不起怎么办?当时有很大一部分赔款就用海关税作抵押,这样我们的海关权就让出去了,外国的商品就可以自由进出,在中国横冲直撞。
──摘自徐佐林《跨世纪的时代精神》第4─5页所以,我们说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彻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的胜利。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外交的首要任务是彻底摧毁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控制,恢复国家的独立和主权。
为此,毛泽东早在建国前夕就提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的三条方针。
“另起炉灶”就是同旧中国屈辱外交彻底决裂,不承认国民党政府时期的一切外交关系,对旧中国政府与外国政府所订立的各项条约和协定逐一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或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就是把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和特权逐步加以肃清后,再按新的原则与之建立平等关系。
“一边倒”就是倒向以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为代表的进步力量一边,反对帝国主义阵营的战争和侵略政策,维护世界和平,支持民族解放运动。
(二)、反对美苏的霸权主义,着重发展与第三世界的关系20世纪60到70年代,为了适应国际形势的巨大变化,中国外交由“一边倒”调整为反对美苏霸权主义,即“两个拳头打人”,当时叫“前门拒狼”(反美);“后门拒虎”(反苏)。
中国对外关系及在世界上的地位与作用
——摘自理查德·伯恩施坦、罗斯·芒罗:《即将到来的美中冲突》
请回答:
(1)材料1提到“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的坚定力量”,请说明你的理解。
(2)材料2和3对“中国威胁论”问题持有不同观点,你有什么看法?为什么?
(3)西方散布“中国威胁论”的目的是什么?
(2)从材料2和3中,我们看到:第一,散布“中国威胁论”只是西方国家中一部分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人民是支持、理解中国的建设和发展的。第二,西方有人有悖事实散布“中国威胁论”,实际上并不是无知,而是别有用心。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把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作为中国对外政策的首要目标,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和其他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积极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中国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中国把国防开支保持在最低限度。中国在裁军问题上的立场和行动更是有口皆碑。
5.【答案要点】
(1)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飞速发展。这使得中国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将成为未来多极化国际社会的重要一极。
(2)随着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的终结,美、苏、中关系发生变化。中国作为重要的一极,在缓和国际紧张局势,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可以起平衡作用。
(3)中国希望国际环境能够保持和平稳定的状态,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中国也保证,一个强大的中国不会称霸,而是为世界和地区的和平稳定作出自己的贡献。
——摘自韩国《朝鲜日报》(1996年13月6日)
材料3
不出几年,中国就会成为世界上经济规模最大的国家,而且它正朝着成为一个令人生畏的军事大国的方向迈进……中国是一个未得到满足的、雄心勃勃的大国,它的目标是支配亚洲,其办法不是入侵和占领邻国,而是使自己远比邻国强大,从而使东亚发生的一切都必须至少得到中国的默许。
中国的对外交往与国际地位提升
中国的对外交往与国际地位提升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经济体之一,其对外交往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焦点。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事务,通过多边合作和提升在国际组织中的影响力,逐步提升了自己的国际地位。
本文将探讨中国对外交往的重要性以及其对国际地位提升的影响。
一、中国积极的对外交往中国一直积极参与各类国际组织和多边合作,以促进自身发展和国际合作。
首先,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的工作,通过在安全理事会和其他重要机构中发挥作用,推动世界和平与安全。
其次,中国也是世界贸易组织的重要成员,为全球贸易和自由化作出了巨大贡献。
此外,中国还积极参与亚洲合作与发展,如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上合组织等,为亚洲国家之间的合作搭建了重要平台。
总的来说,中国的对外交往广泛而深入,对维护和促进国际合作与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中国对外交往的意义中国的对外交往在多个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中国的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可以为解决全球挑战提供更多选择和声音。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通过自身发展和合作,为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和全球南南合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其次,中国的对外交往有助于推动多边主义和全球治理体系的完善。
中国主张通过对话协商解决争端,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为构建一个公正、合理、互利的全球治理体系提供了新思路。
此外,中国也通过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如气候变化、粮食安全等,为全球治理注入了更多信心和动力。
三、中国的对外交往对于提升自身的国际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在对外交往中,中国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出口国和第二大经济体,而且还是全球最大的外汇储备国,这使得中国在世界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次,中国通过积极参与各类国际组织和合作,提升了自身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例如,中国已成为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之一,可以参与并对国际事务做出重要决策。
另外,中国通过全球一带一路倡议等重大倡议,积极推动各国之间的互联互通和合作,进一步提升了自身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与影响力。
第八章中国的国际战略与国际地位
第八章中国的国际战略与国际地位第八章中国的国际战略与国际地位第一节中国对外政策与对外关系的演变一、建国以来对外政策的调整历程(一)第一阶段: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50年代中期。
这一时期确定并长期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带有亲苏反美的色彩。
从新中国成立到50年代中期,中国确定并开始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即“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实行了“另起炉灶”。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三项对外基本方针,巩固了国家的独立,为社会主义建设争取到了一个较为有利的周边和国际环境。
“另起炉灶”的具体含义是: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一切旧的外交关系,要在新的外交原则基础上同各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不承认国民党时期的任何外交机关和外交人员的合法地位;驻在旧中国的各国使节不被当作外交代表看待;对旧中国同外国签订的一切条约和协定逐一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或承认或废除或修改重订;“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先肃清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势力和影响,然后在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和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
一边倒: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与苏联结盟,对抗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对我国的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包围的敌对政策。
(二)第二个阶段:从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末。
中国适应国际形势的重大变化,外交方针由原来的“一边倒”调整为“两个拳头打人”。
即一方面支持民族解放运动,另一方面反对美国,同时还有反对苏联的霸权。
60年代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在继续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进行斗争的同时,也开展了反对苏联霸权主义的斗争,同时积极发展同亚、非、拉国家的团结合作,支持他们维护民族独立、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斗争。
(三)第三阶段是70年代初到80年代初。
“联美反苏”,这一时期中国在外交上首先改善了中美关系。
其次,中美关系解冻,带动了中国和外国建交的第三次高潮。
西安交通大学《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期末考试拓展学习(八)2
西交《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八)第八章中国对外关系及在世界上的地位与作用中国还需要韬光养晦吗?长期以来,中国奉行韬光养晦的战略方针,即在国际事物中不过多的表达自己,把大部分的精力投入到国内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上。
这个方针被时间证明是正确的。
改革开放初期,经历了一次大磨难的中国,迫切要求发展和改革,特别是经济的发展,在这一最高战略的作用下,必然要求中国需要相稳定的国际环境,不能在国际社会中广泛树敌。
所以中国外交始终奉行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思想方针,在涉及国家核心利益时,据理力争。
而在对中国国家利益涉及不大的国际事物中则适当不为。
事实表明,这个战略方针是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的,这充分体现在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上,同时也造就了中国发展的奇迹。
在这二十年的时间里,中国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GDP接近两万亿美圆,经济,科技,文化,军事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综合国力也大为增强。
这无疑应归功于这一正确的战略。
与此同时,人们也开始思考另一个问题: 韬光养晦的目标是否已经达到?我们是否还需要这一战略?回答是多种多样的,部分人认为中国已经足够强大,应在国际事物中发挥更大更广泛的作用,也应该放弃这一战略方针。
另有一部分人认为中国国情复杂,底子相对来说还是较薄。
应该沿用该战略。
但更多的人倾向认为这种战略方针可适度的运用。
原因有下:第一,中国的战略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已是全国人民的共识。
然而民族的复兴需要经济的发展为前提,将过多的国力消耗与复杂的国际事物冲突,甚至是战争中,则无力将资源运用于发展经济之中。
甚至可能将和平的环境打破,如果是这样,则是得不偿失。
第二,中国在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也派生出相关的各种问题,如机制不完善,人才缺乏,下岗及无业人员多,能源危机凸现。
经济产业结构不合理等。
这就要求我们应该处理好相关的国内问题。
以促进可持续发展。
同时历史也表明,一个国家的强大来自于自身内部的发展,而一个国家的衰败也是由于内部矛盾的激化而引发的。
中国的对外关系与国际地位的变化
中国的对外关系与国际地位的变化近年来,中国的对外关系发展迅速,国际地位也随之上升。
本文将从经济合作、外交政策和全球治理等方面探讨中国对外关系与国际地位的变化。
一、经济合作中国积极推动着全球化进程,加强与各国的经济合作,这对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有着重大影响。
中国始终奉行互利共赢的经济政策,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外商直接投资大幅增加,中国也成为全球最大的商品贸易国之一。
中国还提出并实施了“一带一路”倡议,通过建设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网络,促进沿线国家间的贸易往来和经济合作。
这些举措为中国赢得了更多的国际合作伙伴,并提升了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
二、外交政策中国的外交政策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传统的低调保守转向积极主动。
中国致力于建设和平与发展的世界,坚定维护国际正义和国际法治。
中国提出的“周边外交”和“命运共同体”理念,旨在与周边国家共同发展、构建和平稳定的地区。
中国还积极参与解决当前全球性挑战,如气候变化、恐怖主义和核武扩散等,为维护全球安全和稳定贡献力量。
通过积极参与多边机制和国际组织,中国加强了与世界各国的对话与合作,提升了自身的国际影响力。
三、全球治理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提出建设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的倡议。
中国倡导国家间平等相待、民主协商、合作共赢,并积极推动国际组织的改革和完善。
例如,中国主动参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改革,推动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在该机构的话语权。
此外,中国还通过G20峰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平台,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发挥积极作用。
这些举措使得中国逐渐成为全球事务的决策者之一,提高了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总结起来,中国的对外关系发生了显著变化,国际地位也逐渐提升。
在经济合作方面,中国通过积极参与全球化和推动区域互联互通,成为全球经济合作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
在外交政策方面,中国转变了低调保守的形象,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提出构建和平与发展的理念,增强了国际影响力。
中国的对外关系与国际影响力
中国的对外关系与国际影响力近年来,中国的快速崛起使得它在对外关系和国际影响力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日益提升。
本文将探讨中国对外关系的特点和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
一、多边主义与和平发展中国的对外关系以多边主义和和平发展为基础。
多边主义强调国家之间的平等和相互尊重,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
中国积极参与并倡导建立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秩序,推动各国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争端,并致力于构建一个和平稳定的全球环境。
二、务实外交政策中国的对外关系注重实际合作和共同利益。
中国倡导与其他国家建立平等互利的合作关系,通过促进贸易、投资和人文交流来推动经济发展和人民福祉。
中国积极参与区域和国际合作机制,如上海合作组织、亚太经合组织和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推动共同发展和繁荣。
三、一带一路倡议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是当前中国对外关系的重要举措之一。
该倡议旨在促进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和互联互通,通过共建基础设施、加强贸易和投资,提升各国的发展水平和交流互动。
一带一路倡议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支持和参与,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赢得了更多的声誉和影响力。
四、国际合作与全球治理中国作为国际社会的一员,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和国际事务。
中国主张通过和平合作解决各类全球性问题,如气候变化、恐怖主义和网络安全。
中国支持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核心作用,并积极参与各种国际合作机制和框架。
中国还通过提供援助和发起合作项目,为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五、和谐共处与文化交流中国倡导和谐共处和文化交流,致力于推动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与交流。
中国通过文化交流、人员往来和语言学习等方式,增进国际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中国还通过举办大型活动和国际会议,促进各国文化的多样性和共享。
六、国际援助和人道主义行动中国在国际援助和人道主义行动方面承担着更多的责任。
中国提供援助和支持给那些需要帮助的国家和地区,包括紧急救援、减贫项目、卫生保健等领域。
中国对外关系及在世界上的地位与作用习题和答案
05年中国对外关系及在世界上的地位与作用习题和答案特别提示:①本章主要考点: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以及对外关系。
②2005年大纲在本章的新增知识点:中国和平崛起对于当今世界的意义。
1近一个时期以来,中美双方虽有摩擦,但总体趋向稳定和缓解。
中美关系近来趋向稳定的主要根据是什么?2以邓小平对外战略思想分析中国当代外交。
3"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下,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创造性的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外交思想,站在时代前沿,放眼全局和未来,高屋建瓴地提出一整套国际战略思想与方针,开拓了新中国外交理论和实践的新境界。
"--唐家璇在中央国家机关干部报告会上的讲话试分析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对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4下面是一组有关中国对外关系的材料。
材料1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的坚定力量。
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一个长期的和平国际环境,特别是良好的周边环境。
中国的发展不会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
今后中国发达起来了,也永远不称霸。
中国人民曾经长期遭受列强侵略、压迫和欺凌,永远不会把这种痛苦加之于人。
--摘自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上的报告材料2西方国家不管是以经济还是军事方面的威胁为由阻止中国选择在世界经济体制中共同生存、共同发展的道路,对和平和繁荣来说都是一个极大的不幸......不管怎样,都应该使中国成为世界经济中的一员。
强国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和经济力量本身并不构成威胁,问题在于是否把拥有的强大力量作为威胁的手段。
--摘自韩国《朝鲜日报》(1996年13月6日)材料3不出几年,中国就会成为世界上经济规模的国家,而且它正朝着成为一个令人生畏的军事大国的方向迈进......中国是一个未得到满足的、雄心勃勃的大国,它的目标是支配亚洲,其办法不是入侵和占领邻国,而是使自己远比邻国强大,从而使东亚发生的一切都必须至少得到中国的默许。
--摘自理查德。
伯恩施坦、罗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与缅甸、蒙古、尼泊 尔、巴基斯坦、阿富汗五 国签订的边界条约。
1963年中国与阿富汗签署边界条约
二、60年代联合广大的亚非拉国家反帝反修 2. 反对苏联霸权主义
1969年3月发生 的珍宝岛事件及随 后接连发生的武装 侵犯中国新疆和黑 龙江边境事件,使 得中苏边境形势十 分紧张,两国关系 几近破裂。
中国面临的历史性机遇
1. 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有利于中国的经济发展; 2. 中国具有21世纪的地缘战略优势;
3. 中国属于后发型现代化国家,具有后发展优 势;
4. 中国国内政治稳定,经济增长迅速,民族团 结,在现代化进程中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
中国面临的挑战
1. 在安全方面面临的挑战(霸权主义、 恐怖主义、周边安全等); 2. 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
《中苏友好同盟互 助条约》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对外关系 从新中国成立到50年代中期,先后 有20多个国家同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中国争取到了国际社会的承认,在 国际舞台上站稳了脚跟,积极参与国 际事务,并取得了一些重大的外交成 就。
二、60年代联合广大的亚非拉国家反帝反修
1. 加强同 亚非拉国家的 关系 2. 反对苏 联霸权主义
西北欧国家:瑞典、丹麦、瑞士等八个 国家同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其中英、 荷为代办级外交关系。
1949年12月毛泽东主 席访问苏联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对外关系
50年代初期,中苏两国成 为盟国,全面友好合作。但 是两国两党间仍存在矛盾和 问题,特别是苏联的民族利 己主义以及苏共的大党主义 ,给两国两党关系蒙上了阴 影,为以后两国关系的发展 埋下了分裂的种子。
“一边倒,是孙中山的40年经 验和共产党的28年经验教给我们的, 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 一边倒。积40年和28年的经验,中 国人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 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骑 墙是不行的,第三条道路是没有 的。”
建国初期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 三大外交决策
• “站在社会主义 一边” • “另起炉灶” • “打扫干净屋子 再请客”
中国一贯支持
发展中国家反对国际经济旧秩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振兴 民族经济的努力。
尊重发展中国家的独立和主权,支持和 促进发展中国家内部的团结和合作。
二、冷战后中国外交政策的理念
1、谋求世界持久和平,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2、在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中推进国际关系的 民主化; 3、尊重世界的多样性,求同存异共同繁荣; 4、以新安全观营造稳定可靠的国际和平环境; 5、外交中以人为本的理念; 6、构建“和谐世界”的新外交理念。
建 交 国 家 统 计
七 十 年 代 中 国
单位:横轴为时间,纵轴为国家数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政 策的重大调整和对外关系的大发展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政策的重大调整
确立了有关战争与和平的新观念
不同任何大国结盟或建立战略关系
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论亲疏
制定了全面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主 要 内 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中国改革开放前的外交政策与外交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政策的重大调 冷战后中国的国际地位、国际安全环境 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与新时期外交理念
整和对外关系的大发展 与国家利益
第一节 中国改革开放前的外交政 策与外交关系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与外交关系
总体而言,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不容乐观,但是中国有 能力在复杂多变的国际舞台中,营造一个稳定而有利的周 边环境。
三、中国的国家利益
中国的国家利益按照内容可以划分 为四个层次:
经济利益 安全利益 政治利益 文化利益
1.中国的经济利益
中国的经济利益要求创造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 的国际经济环境,并在国际贸易、吸收外资、引 进技术、国际旅游、承包工程与劳务出口等方面 获得持续稳定的发展。
三、70年代联美反苏基本实现与西方国 家关系的正常化 调整中美关系,实现了中美建交 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
改善中国与西方国家关系
中国恢复了联合国合法席位
调整中美关系,实现了中美建交
1971 年 4 月 , 周 恩来总理在北京 会 见 格 雷 厄 姆· 斯廷霍文率 领的美国乒乓球 代表团,打开了 中美交往的大门。 这就是著名的" 乒乓外交"。
第四节 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与新时期外 交理念
一、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1.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和目的。
一、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2.独立自主是中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
两手抓
独立自主 自力更生
对外开放 加强合作
独立自主,就是国家主权独立,在对内对 外事务中,不屈服于任何外来的干涉和指 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国际形势的发 展,独立自主地处理本国对内对外的一切 事务。
胡锦涛主席会见欧盟委员会主 席普罗迪。 江泽民主席会见法国总统希拉克。
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取得巨大 的发展
中国同朝鲜、马来西亚、菲律宾、 缅甸、泰国、孟加拉、尼泊尔、巴基 斯坦等邻国的传统友谊,经历了时间 的考验,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中国和 这些国家友好合作关系进入了一个新 的阶段。
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不断加强
调整中美关系,实现了中美建交
1972 年 2 月,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中美发表了上海《中美联合公 报》,标志着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开始。图为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 在中南海会见尼克松。
冷战时期的中美苏大三角关系
中 国
美 国
苏 联
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
中日邦交正常化 1972年9月田中角荣 访华,签订《中日联 合声明》,宣布结束 两国关系的不正常状 态,建立正式外交关 系,揭开中日关系新 的一页。
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新构想
28字方针:
冷静观察、稳住阵脚、 沉着应付、善于守拙、 决不当头、韬光养晦、 有所作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政策的重大调整
• 一国两制的伟大 构想 •
“一国两制”是 邓小平于1982年9 月提出并于1984年 5月由六届人大二 次会议认可的具有 法律效力的科学构 想。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政策的重大调整 一国两制的实现
中国努力构筑“面向21世纪新型伙 伴关系”框架结构,它体现了冷战后 中国以平等互利、互相尊重、不搞对 抗、不结盟和不针对第三国为指导原 则的新外交风格,对于创造一个有利 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型国际环境具 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第三节 冷战后中国的国际地位、国 际安全环境与国家利益
一、中国的国际地位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的综 合国力不断增强,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日益提高,发挥着 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推进世界经济 共同繁荣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中国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是全球和地区稳定的 重要力量,对许多地区热点问题有着独特的影响,世界的 稳定需要中国的合作与参与。
3. 世界多极化趋势遭到单极的挑战;
4、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
5. 科学技术的发展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中国的国际安全环境
中国的周边地区大致可从地理上分为北(包括俄罗斯和 蒙古)、东(包括东北亚和东南亚)和西(包括中亚和南 亚)三个部分。
北部总体而言形势良好,保持相当长时间的平稳局面的 可能性非常大。 东部则是中国的地缘政治大患,形势复杂多变。 中国西部的安全环境,近期以来也出现了恶化的趋势。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高度概括了当今国 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其本质是反对侵 略和扩张,维护国家的独立自主权利 。它是对几个世纪以来旧的国际关系 准则和强权政治的否定和批判,是一 种崭新的、公正的国际关系准则。
一、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4.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中国外交 的一贯政策
发展中国家争取与维护独立和主权的正 义斗争。
中国综合国力迅速提高
中 国 的 经 济 增 长
中国综合国力迅速提高
社会主义大国 核大国
中国 贸易大国
联合国 常任理事国
发展中国家
中国是当代世界的重要力量
1. 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与发 展的重要力量; 2. 中国是推动世界多极格局发展的
主要力量,是未来多极世界格局的 一极。
中国是当代世界的重要力量
澳 门 回 归
香港回归
二、中国外交出现新局面
1、同发达国家的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 2、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取得巨大的发展 3、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不断加强 4、多边外交日益活跃 5、与一些国家建立新型伙伴关系
同发达国家的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
中美关系的发展
同发达国家的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
中 欧 关 系
三、70年代联美反苏基本实现与西方国 家关系的正常化
在国际政策方面,中国从实际出发,提出了“ 联美反苏”的外交政策,改善了与西方国家的关 系,中国外交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1973年2月,毛泽东提出了“一条线”、“一 大片”的外交政策。 这一战略思想的要旨是要建立一条包括美国在 内的国际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的统一战线,共 同反对苏联的霸权主义。
改善中国与西方国家关系
1973年9月,毛泽东主席会 见来访的法国总统蓬皮杜 。
1973 年 11 月,澳大利亚总理惠 特拉姆访华时游览北京天坛。
中国恢复了联合国合法席位
•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 法席位
• 在1971年10月25日 举行的联合国大会第 26届会议时,以压倒 多数票通过由阿尔及 利亚、阿尔巴尼亚等 23个国家提出的要求 恢复中国在联合国一 切合法权利。
2.中国的安全利益
从战略安全利益的角度来看,中国需要长期稳 定的和平环境,来实现中国现阶段的最高战略目 标——实现现代化。
3.中国的政治利益
国际政治斗争主要表现为主权之争,维护 国家主权是中国最主要的政治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