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_最后一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后一课

教学目标:

1.梳理小说情节,从人物身份和叙述者角度的探讨来解读文学作品。

2.品味语言,赏析小说中的典型环境和人物。

3.懂得语言文字和国家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对汉语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品味语言,赏析小说中的典型环境和人物。

2.教学难点:揣摩文中的关键句,理解其丰富的内涵,尤其是语言文字与国家的关系。

课前准备:

1.了解普法战争的历史。

2.解决生字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篇小说的创作背景吗?(学生预习展示)这篇小说产生不久即被翻译传入中国,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先后作为白话文、小说、写作及爱国主义主题的典范8次入选教科书。但近几年有人指称其“有违史实”,要求《最后一课》退出我国教科书,你觉得是该“去”还是“留”?这节课就让我们抛开历史的原因,从文学角度到《最后一课》中一探究竟。

二、添一笔,体悟独特视角

假如你是教材编者,请你速读课文,为《最后一课》拟一个副标题。

学生展示,根据学生展示梳理出小说的故事情节。

教师出示小说原来的副标题:——阿尔萨斯省一个小孩子的自述,引导学生关注叙述视角——儿童视角。

三、变一点,品味环境、人物

请你再次沉入文本,找一找还有哪些可以变动的地方?以小组为单位写到纸上,请一名同学投影到屏幕上供大家研讨。

友情提示:标点、字、词、句、段

根据学生的展示适时进行引导、点拨,分析小说中的典型环境和人物。

四、赏一处,感悟爱国情怀

假如你是韩麦尔先生此刻你会有怎样的内心独白,请你演读这处细节描写。

学生演读展示。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神态、语言、动作感受韩麦尔先生作为一个小人物大大的爱国情怀。

五、改一句,激发对汉语的热爱

阅读材料感受“汉字危机”,理解关键句的内涵,明白语言文字与民族存亡的密切联系。

看到这样的现实,你能将上述文字改一改,警醒世人关注汉字,关注我们的母语吗?

学生改写,展示。

六、初识都德,铭记佳作

这节课的研讨也让我们明白了,《最后一课》既是短篇小说的典范,又是爱国主义的华章,这是它作为经典篇目的魅力所在,我们希望它能在课本中带给一代又一代人心灵的震撼。

结语:“他的创作,真实与诗情,欢笑与泪痕,怒焰与悲苦,交流并泻,构成他区别于同时代其他作家的独特风格。”让我们由《最后一课》认识这位作家,课下阅读《柏林之围》《小东西》,对他能有更深刻的认识。

板书设计:

最后一课

都德

奇视角

小人物

大情怀

本课在初一下学期,作为学习主体的初一学生,好奇心强,但对生活的体验不足,有如下学情特点:

1.初一的学生基本能通过预习掌握文章的大意,发现不懂的问

题。在上学期对小说这种体裁也已接触过,知道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但对小说三要素的作用所知并不多。因此,应加强对语言的深层分析能力,提升阅读素养。

2.学生对小说阅读有着较大的兴趣,但往往流于对情节的大致了解,因此应让学生反复阅读课文,从整体上把握文章,能够梳理清楚小说的情节结构,同时侧重于品味小说语言,揣摩人物心理,把握人物形象特点,更要深入领会小说的思想内涵、爱国情感。

3.初一学生年龄较小,对人生的体验不足,在理解文中的一些关键性语句时会存在一定障碍,在教学中要通过补充相关史料,以及联系我国的历史,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感受强烈的爱国感情,同时激发对汉语、对祖国的热爱与民族自豪感。

4.初一学生朗读技巧掌握较少,语感也比较欠缺,因此在课堂上要对学生加强阅读的指导,通过反复的有感情的朗读加深对人物的理解。

课前准备:

1.了解普法战争的历史。

2.解决生字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1.对小说这种文体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初步了解了小说中的儿童视角,以及以此为视角的一些不同作家的作品。

2.为学生下面的学习打开了一扇门,本文作为一个例子,将引起学生对都德作品或战争作品的极大兴趣。

3.对语言文字与国家的关系有了更强烈的感受,激发了对祖国的热爱

和民族自豪感。

4.通过与同学们对这节课的学习,学生的听、说、读、品、写都得到了锻炼,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课程地位:

《最后一课》选自山东教育出版社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此单元的课文都是表现爱国主题的文学作品。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表现了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人民热爱祖国、发愤图强的美好情操。

本文是一篇短篇小说,通过小弗朗士的视角写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情形,把一个重大历史事件(普法战争)产生的悲剧性后果通过日常生活的一角揭示出来,以小见大,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深刻的思想意义。

教材分析:

以小见大书写战争故事凡人小事诉说爱国情怀

——《最后一课》教材分析

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鲁教版课标本《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4课)是一篇短篇小说,以一个小孩子——小弗朗士的口吻,叙述了法国阿尔萨斯地区遭受普军侵占以后,师生上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情形。在这洋溢着浓浓爱国情感的课堂上,我们深切地感受到阿尔萨斯人悲愤、沉痛的心情,尤其是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小人物所迸发出的强烈的爱国情感。同时还揭示出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与民族存亡的密切联系,这也让学生能对本民族的语言有一个重新的认识,加强对母语的认识,培养爱国情感。

宏大背景,微小教室

《最后一课》是以普法战争(1870──1871)为背景的。这次战争是普鲁士(当时德意志各邦中最大的一个军事封建王国)和法国的统治阶级为争夺欧洲霸权而发动起来的。法皇拿破仑三世指望通过对普鲁士的战争摆脱国内的政治危机,并阻止德国的统一,以巩固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权;普鲁士宰相俾斯麦也早打算通过战争夺取法国蕴藏着丰富铁矿而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两地,并建立一个以普鲁士为盟主的德意志帝国,称霸于欧洲大陆。一八七○年七月十九日,法国首先向普鲁士宣战。但战争开始后,法国屡遭惨败。九月二日,色当一役,法国皇帝路易·波拿巴被俘。九月四日,巴黎爆发革命,推翻了第二帝国,成立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此后,普法战争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对于德国来说,已经失去了防御的性质,变成了对外掠夺的侵略战争;而法国人民的抗战,则是抵御侵略、保卫祖国的正义行动了。最后,以梯也尔为首的反动资产阶级对普鲁士屈膝投降,在德国法兰克福签订了卖国的《法兰克福和约》,法国把阿尔萨斯全部和洛林的一部割让给德国,并付出巨额赔款。

如此宏大的战争背景,在小说中并没有浓墨重彩的描写,而仅是简单的几句话一点儿过:“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普鲁士兵如此从容的出现在法国的领土上,战败、割地显而易见。文中多次看似不经意提及的镇公所的布告牌也起着同样的作用。

看到《法兰克福合约》也让我们不由想起,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