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进货检查验收制度
食品进货检查验收制度
![食品进货检查验收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36cfed6b14e852458fb57c4.png)
食品进货检查验收制度一、食品经营者应当建立并执行食品进货检查验收制度,把好食品上市关,确保所售食品的消费安全。
二、经营者应当审验初次交易的食品生产者或供货商的经营资格,验明其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生产许可证,并保存其复印件。
验明后每年复核不少于一次。
三、食品经营者进货时,应当查验其食品与标识是否真实一致,并符合下列要求:(1)有食品检验或检疫、检测合格证明;(2)定型包装食品有中文标明的食品名称、制造者的名称和地址、生产日期或分装日期、保质期等内容;(3)实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食品,必须加帖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标志;(4)国家和省对食品有其他特殊规定的,按其执行。
四、食品经营者对购进的食品应当按产品生产批次向食品生产者或供货商索要符合法定条件的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或者由供货商签字或者盖章的检验报告复印件。
五、食品经营者不得从经营资格不合法或不明的生产者或供货商处购进食品,不得销售不能提供检验报告或者检验报告复印件的食品。
六、食品经营者应当自觉接受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其建立并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情况的监督检查。
食品购销台帐制度一、食品经营者应当建立并执行食品购销台帐制度,按规定记载购进食品的来源和批发销售食品的去向及食品基本情况,为划清食品安全质量责任,保障行政执法部门食品安全监管提供基本资料。
二、食品经营者购进食品,应当建立进货台帐,如实记载食品名称、规格、数量、保质期、进货时间、供货商及其联系方式等内容。
三、食品经营者从事食品批发业务的,应当建立食品销售台帐,如实记载食品名称、规格、数量、保质期、购货人及购货时间。
四、在商品集中交易场所销售自制食品的生产企业应当比照从事食品批发业务的食品经营者,履行建立食品销售台帐的义务。
五、食品经营者进货台帐和销售台帐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六、食品经营者购进食品,应当向生产者或供货商索取销售发票或凭证,并妥善保管。
七、食品经营者应当自觉接受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其建立并执行食品购销台帐制度情况的监督检查。
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范文(4篇)
![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范文(4篇)](https://img.taocdn.com/s3/m/406a74a3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88.png)
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食品进货查验工作,确保食品安全,保障食品质量,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食品进货查验工作。
第三条食品进货查验工作要贯彻“谁进货、谁查验”的原则,进货人员必须认真负责地进行食品查验工作。
第四条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应详细、准确、规范,由查验人员按规定填写,相关人员应认真审核和归档。
第五条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应保存3年以上,食品进货查验备案资料应保存5年以上。
第二章进货查验程序第六条进货查验由进货人员负责,具体程序如下:(一)接收货品进货人员核对送货单、进货单等相关单据,检查货物品种、数量、质量等是否与所购要求一致;(二)外观检查检查食品包装是否完好无损,有无变质、虫蛀、霉变等现象;(三)标签查验查验食品标签上的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地、生产许可证号等信息是否与国家标准要求一致;(四)质量检验按照食品安全标准进行必要的质量检验,例如检测食品是否含有有害物质、是否符合国家食品质量标准等;(五)验收决策进货人员根据外观检查和质量检验结果,决定接收或拒绝货物;(六)记录填写进货人员将进货查验的结果填写到食品进货查验记录表中,并及时上报相关部门。
第三章进货查验记录内容第七条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一)进货基本信息:包括货物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地、生产许可证号等;(二)供应商信息:包括供应商名称、交货日期、联系电话等;(三)查验情况:包括外观检查与质量检验的结果及相关说明;(四)验收决策:包括是否接收或拒绝货物的决策;(五)查验人员签名:包括进货人员和审核人员的签名;(六)上报部门:包括将进货查验记录上报给相关部门的情况。
第四章进货查验记录管理第八条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应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填写,必须真实、准确、清晰、完整。
第九条进货查验记录表应有编号,每份记录表都应有唯一的编号,便于追溯与管理。
第十条进货查验记录表应逐级审核,并由进货人员、审核人员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签字确认。
食品进货检查验收制度
![食品进货检查验收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f38fa4d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5e.png)
食品进货检查验收制度1. 概述食品安全是人们生命和健康所必须关注的问题,在食品生产与销售的各个环节中,进货检查验收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本文档将介绍食品进货检查验收制度,旨在确保食品安全和质量。
2. 制度内容2.1 进货前检查在进货前,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的检查:1.供应商资质:检查供应商的证照、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等文件是否齐全及有效。
2.产品合格证明:检查供应商提供的产品检验报告及其他产品检验证明文件是否真实、有效、完整并符合国家标准。
3.产品外观和包装:检查产品的包装是否干净、整齐、完好无损。
2.2 进货时的验收验收时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检查保质期:检查进货的产品保质期是否符合要求,若超过规定日期则不能接收。
2.检查外观和包装:检查产品外观和包装是否完好无损、干净整洁。
3.检查标签:检查产品标签与外包装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包括产品名称、组成、重量、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单位等信息是否与检验证明文件一致。
4.检查味道:打开包装,闻一下产品味道是否正常。
2.3 进货后检查进货后需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检查:1.物流验收:检查在运输过程中是否受到污染或者损坏,果蔬类食品检查保鲜性,是否符合生产要求。
2.存储检查:将食品储存在适当的温度下,防止受到细菌的污染。
3.抽样检测:食品库存中需要定期抽样检测,检测需要检测的项目和次数要符合规定的标准,检测结果保存备份,记录患病和不能使用的产品。
2.4 异常情况处理当发现异常情况时,需要进行以下方面的处理:1.货品污染:对于受到污染的货品,需要立即与供应商联系,并进行相关的记录和处理。
2.物品过期:对于焦油期过期的物品,制定相应的退货处理。
3.损坏品:对于运输过程中受损的货品,需要与供应商联系,并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
3. 基本要求在实施食品进货检查验收制度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基本要求:1.严格按照程序进行操作,从根本上杜绝食品安全问题。
2.严格控制食品供应商,确保供应商的信誉度和证明文件的真实性。
食品进货检查验收制度(4篇)
![食品进货检查验收制度(4篇)](https://img.taocdn.com/s3/m/46d7d642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35.png)
食品进货检查验收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食品进货的检查验收工作,确保食品的质量安全,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权益,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食品进货的检查验收工作。
第三条食品进货的检查验收工作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确保食品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要求。
第四条食品进货的检查验收工作由食品采购部门负责,需与供应商协调配合。
第五条食品采购部门应建立食品进货检查验收台账,记录每次进货的相关信息,包括供应商信息、采购数量、质量合格证明等。
第六条各级食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加强对食品进货检查验收工作的监督和指导,及时发现和纠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食品进货检查第七条食品采购部门在进行食品进货前,应认真查阅供应商提供的食品合格证明、生产许可证等相关证件,确保供应商具备合法经营资质。
第八条食品进货前,食品采购部门应根据品种、规格、数量等要求进行详细的检查计划,并制定检查操作规程。
第九条食品进货前,食品采购部门应派遣专人对货物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一)货物是否与进货订单一致;(二)货物的包装是否完整,是否存在破损、污染等情况;(三)货物的生产日期、保质期是否符合要求;(四)货物的贮存条件是否满足标准要求;(五)货物是否存在异味、霉变、发霉等异常情况;(六)货物是否有食品安全标识、标签和说明书。
第十条食品采购部门应根据检查结果,确定货物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第十一条若货物存在质量问题,食品采购部门应立即与供应商协商解决问题,有必要时可以拒收货物,并书面通知供应商,要求进行退货和赔偿。
第三章食品进货验收第十二条食品采购部门应根据食品进货的情况,制定详细的食品进货验收操作规程。
第十三条食品进货验收应由食品采购部门的负责人参与,并邀请供应商的代表参与。
第十四条食品进货验收包括外观检查、感官检查、理化指标检查及微生物指标检查等。
第十五条食品进货验收时,食品采购部门应根据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和相关要求进行检查,确保食品的质量安全。
食品经营管理制度进货查验制度
![食品经营管理制度进货查验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5fd6484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27.png)
食品经营管理制度 - 进货查验制度1. 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食品经营管理中的进货查验制度,以确保食品安全和业务的正常运转。
适用于食品经营企业的各类食品进货情况。
本制度包括了进货查验的流程、责任人及其职责、查验要点和处理程序。
2. 进货查验的目的食品进货查验是确保所进购食品符合要求的重要环节。
其目的在于:•确认食品的质量与安全;•防止非法、过期或次品食品流入市场;•维护企业的声誉与信誉;•保障食品经营企业及消费者的利益。
3. 进货查验的流程3.1 进货准备阶段•根据企业需求和经营计划,编制进货计划;•完善供应商管理制度,选择合格的供应商;•预先了解供应商的信誉、质量控制体系和相关证照。
3.2 进货查验阶段•验收货物:根据《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标准和企业相关要求,验收进货的食品原料或成品;•验证产地及有效期:检查食品的产地说明、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并核对证照;•验证包装:检查食品包装的完好性、防伪标识和生产许可证号;•检验品质:抽样检测食品的外观、气味、口感等,确保符合企业标准;•检测安全性:根据不同食品的特性,进行必要的安全性检测。
3.3 进货查验结果处理•合格品:将合格食品按照规定存放,并进行记录;•不合格品:立即通知供应商,并按照相关程序请求退货或索赔,同时进行记录;•存疑品:对可能不合格的食品进行专业化检测,并将结果记录。
4. 责任人及其职责4.1 食品经营企业•制定进货查验制度,并保证其执行;•为食品查验工作提供必要的场所、设备和人员培训;•审查供应商的资质,确保供应商的合法性和可靠性;•定期开展供应商的考核与评估。
4.2 进货员•根据进货计划及时采购所需食品;•对进货的食品进行查验,并按照要求填写查验记录;•及时处理不合格食品,并追溯至供应商;•协助上级部门开展追溯工作。
4.3 供应商•提供符合要求的食品原料或成品,并保证其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提供真实准确的商品信息,如产地、保质期等;•做好食品的包装与标识,确保包装完整性、清晰性和防伪性。
保健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进货检查验收及记录制度
![保健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进货检查验收及记录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ee10288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97.png)
保健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进货检查验收及记录制度一、制度目的:进货检查验收及记录制度的目的是确保进货的保健食品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质量安全可靠,防止假冒伪劣产品的流入,避免因进货不合格而引发的潜在风险,保证供应链的质量安全。
二、制度内容:1.进货前检查:(1)核对供应商的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等相关证件,确保供应商具备合法生产和销售保健食品的资质;(3)查阅供应商的历史记录,并了解其信用情况,确保供应商的良好信誉;(4)定期收集、整理和更新市场上流通的假冒伪劣产品信息,提高辨识能力。
2.进货现场检查:(1)进行样品抽查,确保样品达到质量标准;(2)对进货的保健食品进行外观检查,检查产品的包装状况是否完好,有无变质或受潮现象;(3)仔细查看产品的生产日期、有效期、批号等信息,确保产品在保质期内;(4)对重要成分进行化验检测,确保产品成分的准确性和符合国家标准;(5)对供应商的进货数量进行核对,确保与进货单的数量一致。
3.进货验收:(1)对进货的保健食品进行统一编号、记录产品名称、生产日期、有效期、产地、批号等相关信息,并进行相应的合格标识;(2)按照相关规定,留取进货样品,并将样品妥善保存,以备后续需要;(3)将进货记录详细填入进货记录表中,包括进货日期、供应商名称、产品名称、数量、价格等信息;(4)经过进货检查验收合格的保健食品,方可入库销售,否则需立即退还供应商或销毁处理。
4.进货记录:(1)进货记录表按时间顺序进行分类和整理,保存至少两年以上,以备日后查询和监管;(2)进货记录表应标明进货日期、供应商名称、产品名称、数量、价格等基本信息,方便查阅;(3)进货记录表应按照保健食品的不同种类进行分类管理,方便统计分析;(4)及时对进货记录进行统计和分析,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潜在风险。
三、制度执行:1.各相关部门及人员必须按照制度规定进行进货检查验收及记录,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和保存工作;2.制度应定期进行评估和修订,以确保其符合实际需要;3.对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避免制度执行中出现疏漏。
食品供应链进货检查验收及记录制度
![食品供应链进货检查验收及记录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3ab3126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95.png)
食品供应链进货检查验收及记录制度
目的
本制度旨在规范食品供应链的进货检查验收流程,确保所进货物的安全合格,并记录关键信息以备查证。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食品供应链的进货检查验收过程。
定义
- 食品供应链:指食品从生产者到最终消费者的全过程,包括生产、加工、运输、仓储等环节。
- 进货物:指供应链上的食品原材料、成品及相关物品。
进货检查验收流程
1. 供货商必须提供食品的证书、检验报告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的文件。
2. 接货人员要在进货时核对所收进货物的数量、外包装完好性和标识是否齐全。
3. 接货人员要对进货物进行外观检查,确保没有明显的异常情况,例如破损、变质或异味等。
4. 接货人员可以随机抽取样品进行检测,检测项目包括但不限
于安全指标、营养成分和质量指标。
5. 如果发现进货物有质量问题或不合格情况,应该立即通知供
货商,并按照约定的方式处理。
6. 验收合格的进货物要立即进行库存管理,并按照要求存放和
使用。
记录要求
1. 每次进货都要进行严格的检查验收,并记录以下信息:
- 供货商名称、联系方式;
- 进货日期和时间;
- 进货物名称、数量、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限等;
- 检查验收人员姓名和签名;
- 进货物的检测结果和评价。
2. 进货物的检测报告和相关文件要妥善保存,以备查证和追溯。
相关责任
- 供货商负责提供真实、准确的食品证书、检验报告和其他相关文件。
- 接货人员负责按照本制度要求进行进货检查验收,并及时报告质量问题。
以上制度于制定后立即生效。
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范文(二篇)
![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范文(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fe90e111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56.png)
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范文一、目的和适用范围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旨在规范食品采购环节,保障食品安全,确保食品质量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标准的要求。
适用于我司所有采购食品的过程。
二、责任和义务1. 采购部门负责制定并执行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确保食品采购环节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2. 食品采购人员负责根据本制度的要求进行食品进货查验,并填写相应的查验记录。
3. 仓储管理部门负责对进货查验记录进行核查,并保留相关的查验记录和样品。
三、进货查验流程1. 食品采购人员在接收食品货物前,应查验货物的外包装是否完好,并核对货物与采购订单的一致性。
2. 食品采购人员应按照公司标准抽取货物样品,标明样品编号,并与供应商共同确认样品的数量和质量。
3. 食品采购人员应对货物进行外观检查,包括外观是否有明显变质、霉变、异味等情况,并做好记录。
4. 食品采购人员应根据公司标准对货物进行感官检测,包括颜色、气味、口感等方面的评估,并记录相关情况。
5. 食品采购人员应对货物进行包装状态检查,包括封口是否完好,是否有泄漏或破损等情况,并记录相关情况。
6. 食品采购人员应根据公司标准对货物进行物理性质检测,包括湿度、酸碱度、含水量等方面的测定,并记录相关情况。
7. 食品采购人员应将进货查验结果填写在《食品进货查验记录表》中,并尽快将查验记录提交给仓储管理部门核实。
四、查验记录保存1. 仓储管理部门应将进货查验记录妥善保存,包括查验记录表、样品等相关资料。
2. 进货查验记录应按照采购日期顺序存档,并定期进行备份,确保信息的安全和完整。
五、异常处理1. 若食品进货查验结果与采购要求不符,食品采购人员应立即通知供应商,并协商处理。
2. 如果食品进货查验结果存在食品安全隐患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情况,食品采购人员应立即上报食品安全负责人,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六、食品进货查验记录的使用1. 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可作为食品质量问题的证据,供内部部门之间的核查和追溯使用。
食品与食品原料采购进货查验制度(3篇)
![食品与食品原料采购进货查验制度(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73e855d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6e.png)
食品与食品原料采购进货查验制度第一条购进的任何食品一律应当进行实地查验。
第二条在购进食品时,应查验证明供货方主体资格合法的有效证件,并按批次向供货方索取证明食品质量符合标准或规定,以及证明食品来源的票证,并保存原件或者复印件。
第三条经营包装食品的,要对食品包装标识进行查验核对,主要查验内容包括:①查验食品包装是否有中文标明的商品名称、生产厂家厂名、厂址;是否在包装上显著位置清晰标明食品名称、配料清单、配料定量、净含量和沥干物(固形物)含量。
特殊膳食用食品是否在显著位置予以清晰标示能量营养素、食用方法和适宜人群的。
②是否标明生产日期、保质期、贮藏说明、产品执行标准、质量等级。
③对使用不当,容易造成损害及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食品是否标警示标记或中文警示语。
④经感官鉴别是否存在已经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有其他感官性状异常,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的。
⑤食品是否符合产品说明书的质量情况。
⑥是否存在应当检验、检疫而未检验、检疫,或者伪造检验、检疫结果,或者检验、检疫不合格的;⑦进口食品是否用中文标明的原产国国名或者地区名以及在中国依法登记注册的代理商、进口商或者经销商名称和地址的。
⑧辐照食品、转基因食品是否在显著位置予以清晰标示的。
第四条法律法规规定必须检验或者检疫的,必须查验其有效检验检疫证,未经检验检疫的,不得上市销售。
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的,应经有关产品质量检测机构或市场设立的检测点检测合格才能上市销售。
第五条应加强检查食品的外观质量,对包装不严实或不符合卫生要求的,应及时予以处理,对过期、腐烂变质的食品,不得进入库,并立即停止销售,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食品与食品原料采购进货查验制度(2)是指对食品生产企业采购的食品和食品原料进行查验的一套制度。
该制度的目的是确保食品和食品原料的质量和安全性,防止不合格的食品和食品原料进入生产环节,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权益。
食品与食品原料采购进货查验制度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供应商选择与评估:食品生产企业应根据供应商的信誉与业绩等因素,选择具有合法资质和良好监管记录的供应商。
食品进货检查验收制度
![食品进货检查验收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c62a838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0f.png)
食品进货检查验收制度第一条为了加强本经营单位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确保本经营单位按照法定条件、要求从事食品经营活动,销售符合法定要求的食品,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凡进入本经营单位的食品都应当实行进货检查验收,审验供货方的经营资格,验明食品合格证明和食品标识,索取相关票证。
应当检验检疫的,还应当向供货方按照产品生产批次索要符合法定条件的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或者由供货方签字或者盖章的检验报告复印件。
第三条经营包装食品的,本经营单位的经营者要对食品包装标识进行查验核对,内容包括: (一)中文标明的商品名称、生产厂名和厂址;(二)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三)商标、性能、用途、生产批号、产品标准号、定量包装商品的净含量及其标准方式;(四)根据商品的特点和使用要求,需要标明的规格、等级、所含主要成分和含量;(五)限期使用商品的生产日期、安全使用期(保质期、保鲜期、保存期)和失效日期;(六)对使用不当、容易造成商品损坏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商品的警示标志或中文警示语。
第四条法律、法规规定必须检验或者检疫的农产品及其他食品,经营者必须查验其有效检验检疫证明,未经检验检疫的,不得上市销售。
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的,应经有关产品质量检测机构或市场设立的检测点检测合格才能上市销售. 第五条本经营单位的经营者应经常检查食品的外观质量,对包装不严实或不符合卫生要求的,应及时予以处理,对过期、腐烂变质的食品,应立即停止销售,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第六条本经营单位的经营者按照食品广告指引购进食品时,要注意查验是否有虚假和误导宣传的内容. 第七条规模较大的商场或市场,要配备相应的检测设施,对在场内销售的食品进行检测,经检测不合格的禁止上市销售,并登记检测结果存档备查. 第八条本经营单位管理人员要指导场内经营者做好食品进货查验工作,检查督促经营者落实进货查验工作,对重要食品的相关票证,应统一保管,集中备案,接受行政执法部门的检查。
食堂食品进货检查验收制度
![食堂食品进货检查验收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1747633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d1.png)
食堂食品进货检查验收制度
食品进货检查验收制度
一、食堂经营者购进食品时,应当认真查验供货方主体资格合法的有效证件,索取符合工商部门规定的统一格式的供货凭证,认真核对产品信息与凭证内容是否一致,并按要求保存两年以上。
二、要对食品包装标识进行查验核对,主要查验内容包括:
1、查验食品包装是否有中文标明的商品名称、生产厂家厂名、厂址;是否在包装上显著位置清晰标明食品名称、配料清单、配料定量、净含量和沥干物(固形物)含量。
特殊膳食用食品是否在显著位置予以清晰标示能量营养素、食用方法和适宜人群。
2、是否标明生产日期,保质期、贮藏说明、产品执行标准、质量等级。
3、对使用不当,容易造成损害及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食品是否标有警示标记或中文警示语。
4、经感官鉴别是否存在已经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有其他感官性状异常,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
5、食品是否符合产品说明书的质量情况。
6、是否存在应当检验、检疫而未检验、检疫,或者伪造检验、检疫结果,或者检验、检疫不合格的问题。
7、进口食品是不是有用中文标明的原产国国名或者地区以及在中国依法注销注册的署理商、进口商或者经销商的名称和地点。
三、法律法规规定必需检验或者检疫的,必需认真查验供货方提供的有效检验检疫证明,未经检验检疫的,不得购进销售。
四、认真检查食品的外观质量,对包装不严实或不符合卫生要求的,应及时退货处理;对过期、腐烂变质的食品,不得入库,应立即停止销售,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四、认真检查食品的外观质量,对包装不严实或不符合卫生要求的,应及时退货处理;对过期、腐烂变质的食品,不得入库,应立即停止销售,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餐饮店进货验收制度范本
![餐饮店进货验收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82142b4a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11.png)
餐饮店进货验收制度范本一、目的和原则为了确保餐饮店提供的食品安全、卫生、符合质量要求,保障消费者健康和合法权益,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餐饮店进货验收制度。
本制度遵循合法、合规、科学、严谨的原则,对进货食品实行严格的检查和验收。
二、验收人员的职责1. 验收人员应具备相应的食品安全知识和业务能力,定期接受食品安全培训。
2. 验收人员负责对进货的食品进行外观、保质期、标签等相关项目的检查,确保食品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3. 验收人员应及时记录验收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店长或相关部门。
三、验收标准与方法1. 外观检查:检查食品的颜色、形状、气味等是否正常,有无变质、霉变、生虫等情况。
2. 保质期检查:检查食品的保质期,确保食品在保质期内。
3. 标签检查:检查食品标签是否清晰、完整,包括产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等信息。
4. 合格证明检查:检查食品是否具备合法有效的检验合格证明、检疫合格证明等相关证明文件。
5. 原料来源检查:对供应商的资质进行审核,确保供应商具有合法有效的营业执照、食品生产许可证等相关证件。
四、验收流程1. 验收人员应在食品到达餐厅后第一时间进行验收,确保食品的新鲜度。
2. 验收人员应按照本制度规定的验收项目进行逐项检查,并记录验收结果。
3. 对于验收合格的食品,验收人员应在进货单据上签字确认,允许进入餐厅销售或使用。
4. 对于验收不合格的食品,验收人员应拒绝接收,并告知供应商处理意见,同时向店长或相关部门报告。
五、不合格食品处理1. 不合格食品包括但不限于:变质、霉变、生虫、超过保质期、标签不清晰、无合格证明等。
2. 验收人员发现不合格食品时,应立即隔离存放,避免与合格食品混放。
3. 店长或相关部门应及时与供应商沟通,要求退货或更换合格食品。
4. 对严重不合格的食品,应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确保食品安全。
六、记录与追溯1. 验收人员应详细记录每次进货的食品名称、规格、数量、供应商、验收日期等信息。
食品进货查验和查验记录制度
![食品进货查验和查验记录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56811b3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e8.png)
食品进货查验和查验记录制度1. 引言食品进货查验和查验记录制度是在食品行业的供应链环节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确保了食品安全和质量的可追溯性。
本文档旨在介绍食品进货查验和查验记录制度的相关内容,包括查验的流程、标准和记录要求等。
2. 进货查验的目的食品进货查验的目的是确保所进货品的合规性和质量可靠性。
通过对进货品的查验,可以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防止不合格食品流入市场,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3. 进货查验的流程以下是食品进货查验的一般流程:3.1 收货收货部门在货物到达时,负责进行验收,并将货物移至指定的仓库进行存放。
3.2 样品抽检按照一定比例,从所进货品中抽取样品进行检验。
样品抽检的比例和方法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规定。
3.3 检验项目针对不同的食品品类,检验项目会有所不同。
通常包括外观、感官、标签信息、产地证明、生产日期、配料成分等方面的检验。
3.4 检验标准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企业内部规定,制定了一系列的检验标准。
进货查验时,需与这些标准进行比对,判断是否符合规定。
3.5 检验记录针对每次进货查验,应进行详细的检验记录,包括样品编号、检验项目、检验标准、检验结果等内容。
3.6 判定结果根据检验结果,对进货品进行合格或不合格的判定。
对于不合格的货物,应及时与供货商进行沟通,要求退换货。
4. 查验记录的要求食品进货查验记录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4.1 记录内容查验记录应包括货物信息、样品编号、检验项目、检验标准、检验结果等内容,确保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4.2 记录方式查验记录可以采用电子形式或纸质形式,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记录方式。
电子记录需要有相应的数据备份和安全措施。
4.3 归档保存查验记录应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要求进行归档保存,以备日后查阅和追溯使用。
4.4 保密性查验记录需要保持机密性,确保只有授权人员能够查阅和使用。
对于涉及商业秘密的记录,还需要加强安全控制。
5. 查验记录的用途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在食品供应链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5.1 追溯查验记录可以帮助企业进行食品的追溯工作,从供应链的上游追溯到具体批次的原料和生产过程,以便于问题溯源和风险防控。
食品采购进货检查验收及记录制度
![食品采购进货检查验收及记录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5f1de15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bc.png)
食品采购进货检查验收及记录制度1. 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确保食品采购进货的安全性和合规性,以保证所采购食品的品质,并规范采购的过程和记录。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食品采购进货活动,包括食品饮料、食品添加剂等。
3. 采购进货流程3.1 供应商评估与选择在采购食品之前,必须进行供应商的评估和选择。
评估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供应商的合法经营资质是否有效;- 供应商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是否健全;- 供应商的产品质量和信誉状况等。
3.2 采购订单的制定与确认根据实际需求,制定采购订单,并与供应商进行确认,确保订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3.3 食品进货检查食品进货时,必须进行严格的检查,包括但不限于:- 检查食品的外观、包装是否完好;- 检查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是否符合要求;- 检查食品的原产地、生产企业等信息是否清晰可辨;- 抽样检测食品的品质和安全性等。
3.4 进货验收与记录食品进货后,进行验收,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工作,包括但不限于:- 核对采购订单与实际进货数量是否一致;- 核对食品进货检查结果是否合格;- 登记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供应商信息等。
4. 监督与纠正措施为了确保制度的执行和食品的质量安全,需进行监督,并采取纠正措施,包括但不限于:- 定期对采购进货记录进行审查和评估;- 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并记录整改情况;- 建立问题反馈机制,对不合格的供应商进行整改或淘汰。
5. 文件保存与归档所有的食品采购进货检查验收记录和相关文件应保存并进行归档,以备日后审计和核查使用。
6. 变更与修订如本制度需要变更或修订,应经过合适的程序进行,并将变更通知相关人员,确保变更后的制度能够得到有效执行。
7. 实施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并适用于所有的食品采购进货活动。
食品进货检查验收制度
![食品进货检查验收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73da9630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b7.png)
第一条为了加强本经营单位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确保本经营单位按照法定条件、要求从事食品经营活动,销售符合法定要求的食品,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制定本制度.第二条凡进入本经营单位的食品都应当实行进货检查验收,审验供货方的经营资格,验明食品合格证明和食品标识,索取相关票证.应当检验检疫的,还应当向供货方按照产品生产批次索要符合法定条件的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或者由供货方签字或者盖章的检验报告复印件。
第三条经营包装食品的,本经营单位的经营者要对食品包装标识进行查验核对,内容包括:(一)中文标明的商品名称、生产厂名和厂址 ;(二)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三)商标、性能、用途、生产批号、产品标准号、定量包装商品的净含量及其标准方式;(四)根据商品的特点和使用要求 ,需要标明的规格、等级、所含主要成份和含量;(五)限期使用商品的生产日期、安全使用期(保质期、保鲜期、保存期)和失效日期;(六)对使用不当、容易造成商品损坏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商品的警示标志或者中文警示语。
第四条法律、法规规定必须检验或者检疫的农产品及其他食品,经营者必须查验其有效检验检疫证明,未经检验检疫的,不得上市销售.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的,应经有关产品质量检测机构或者市场设立的检测点检测合格才干上市销售。
第五条本经营单位的经营者应时常检查食品的外观质量,对包装不严实或者不符合卫生要求的,应及时予以处理,对过期、腐烂变质的食品,应即将住手销售,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第六条本经营单位的经营者按照食品广告指引购进食品时,要注意查验是否有虚假和误导宣传的内容。
第七条规模较大的商场或者市场,要配备相应的检测设施,对在场内销售的食品进行检测,经检测不合格的禁止上市销售,并登记检测结果存档备查。
第八条本经营单位管理人员要指导场内经营者做好食品进货查验工作,检查催促经营者落实进货查验工作 ,对重要食品的相关票证,应统一保管,集中备案,接受行政执法部门的检查。
食品进货查验制度通用[7篇]
![食品进货查验制度通用[7篇]](https://img.taocdn.com/s3/m/a36f115b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7d.png)
食品进货查验制度通用[7篇]食品进货查验制度1为规范食品采购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和采购记录行为,保障公众餐饮安全,根据《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浙江省食品经营许可实施细则(实行)》等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指定经培训合格的专(兼)职人员负责食品、食品添加剂及食品相关产品采购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和采购记录。
专(兼)职人员应当掌握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法律知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基本知识以及食品感官鉴别常识。
二、采购食品、食品添加剂及食品相关产品,应当到证照齐全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或批发市场采购,并应当索取、留存有供货方盖章(或签字)的购物凭证。
购物凭证应当包括供货方名称、产品名称、产品数量、送货或购买日期等内容。
长期定点采购的,与供应商签订包括保证食品安全内容的采购供应合同。
鼓励餐饮单位到建立电子监管一票通的食品批发企业采购食品、食品添加剂及食品相关产品。
三、从生产加工单位或生产基地直接采购时,应当查验、索取并留存加盖有供货方公章的许可证、营业执照和产品合格证明文件复印件;留存盖有供货方公章(或签字)的每笔购物凭证或每笔送货单。
四、从食品经营单位(商场、超市、批发零售市场等)批量或长期采购时,应当查验并留存加盖有公章的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等复印件;留存盖有供货方公章(或签字)的每笔购物凭证或每笔送货单。
五、从食品经营单位(商场、超市、批发零售市场等)少量或临时采购时,应当确认其是否有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留存盖有供货方公章(或签字)的每笔购物凭证或每笔送货单。
六、从农贸市场采购的,应当索取并留存市场管理部门或经营户出具的加盖公章(或签字)的购物凭证;从个体工商户采购的,应当查验并留存供应者盖章(或签字)的许可证、营业执照或复印件、购物凭证和每笔供应清单。
七、从食品经营单位(商场、超市、批发零售市场等)和农贸市场采购畜禽肉类的,应当查验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原件;从屠宰企业直接采购的,应当索取并留存供货方盖章(或签字)的'许可证、营业执照复印件和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原件。
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范文(5篇)
![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范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e81475c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f2.png)
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范文一、目的为了保障食品的质量安全,规范食品进货查验工作,建立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以便及时发现、处理和追溯食品安全问题,确保食品安全。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供应商进货的食品,包括原料、半成品和成品。
三、主要内容1. 进货查验流程(1)接货人员接收供应商送达的食品,并做好相应的确认工作。
(2)接货人员依照进货清单核对所收食品的种类、数量、生产日期等信息,并与供应商发出的进货单据进行核对。
(3)接货人员对所收食品的外包装进行查看,检查是否有破损、变形、过期等情况,并记录在进货查验记录中。
(4)接货人员打开部分包装,进行样品的查验。
对于液体或散装食品,可取部分样品进行查验。
对于密封包装的食品,可以通过检查包装是否完整、无异味、无霉变等来判断食品的质量。
(5)接货人员对查验结果进行记录,并签字确认。
2. 进货查验标准(1)食品的包装应完整无损,无破损、无变形,包装上的标签清晰可辨。
(2)食品的外观应符合商品的基本要求,无异味、无霉变、无肉眼可见的异物。
(3)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4)各类液体食品应无渗漏、浑浊、沉淀等异常现象。
3. 进货查验记录(1)进货查验记录包括供应商名称、送货日期、食品种类、数量、生产日期等基本信息,以及接货人员的签字确认。
(2)对于有质量问题的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应详细记录食品的问题描述,同时将问题食品隔离,通知供应商进行处理。
(3)进货查验记录应妥善保存,便于食品质量追溯和问题处理。
四、责任和措施1. 供应商责任(1)供应商应保证所供食品的质量安全,不得提供有质量问题的食品。
(2)供应商在送货前应对食品的质量进行自查,确保符合要求后方可交付。
2. 接货人员责任(1)接货人员应认真核对供应商发出的进货清单,保证所收食品种类和数量与清单一致。
(2)接货人员应仔细查验所收食品的外包装和样品,确保食品的质量符合标准。
(3)接货人员在进货查验记录上签字确认,对于有质量问题的食品及时做好记录和处理。
食品原料验收管理制度(5篇)
![食品原料验收管理制度(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d376c7c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da.png)
食品原料验收管理制度是指在食品生产过程中,对进货的食品原料进行检验、评估和判定,以确保原料符合质量、安全和法律法规的要求。
1. 验收程序:a. 接货验收:接收并记录货物的数量、来源、日期等信息。
b. 外观检查:对原料的外观、颜色、气味等进行检查。
c. 保质期检查:检查原料的保质期是否符合要求。
d. 样品检验:抽取样品进行化学、微生物等方面的分析和检测。
e. 评定判定:根据检验结果,评定原料的合格与否。
2. 验收标准:a. 外观标准:包括颜色、形状、气味等。
b. 技术标准: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的技术标准。
c. 检验指标:根据不同原料,设置相应的检验指标。
3. 验收记录:a. 编制验收记录,包括验收日期、验收人员、原料名称等信息。
b. 记录原料的数量、来源、质量情况等。
c. 记录样品检验结果,包括化学、微生物等方面的分析结果。
4. 验收结果处理:a. 合格原料:入库并进行标识,方便后续使用。
b. 不合格原料:按照相关程序,进行退货或处理。
c. 临界原料:对于合格但存在一定问题的原料,需通过进一步处理措施确保生产安全。
5. 监控和管理:a. 建立监控机制,定期进行原料检验和抽检。
b. 建立档案,记录原料的购进、使用、质量情况等,方便追溯和管理。
c. 培训员工,提高其对食品原料验收工作的认识和操作技能。
食品原料验收管理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控制食品原料的质量和安全问题,确保食品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质量,减少食品安全风险,提高企业的信誉度。
同时,该制度还有助于追溯原料来源,提供有力的证据支持,确保食品安全事件的应对和处理。
食品原料验收管理制度(2)是针对食品生产企业,对所采购的食品原料进行检验和验收的管理制度。
其目的是确保所采购的食品原料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并且满足企业自身的质量要求,确保生产出的食品安全、卫生、健康。
该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食品原料供应商的选择和评估:企业要建立一套供应商选择和评估的程序,对供应商进行调查、评估和筛选,确保选择到的供应商有良好的质量控制体系和生产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梅雨中学食品进货检查验收制度第一条为了加强本经营单位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确保本经营单位按照法定条件、要求从事食品经营活动,销售符合法定要求的食品,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凡进入本经营单位的食品都应当实行进货检查验收,审验供货方的经营资格,验明食品合格证明和食品标识,索取相关票证。
应当检验检疫的,还应当向供货方按照产品生产批次索要符合法定条件的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或者由供货方签字或者盖章的检验报告复印件。
第三条经营包装食品的,本经营单位的经营者要对食品包装标识进行查验核对,内容包括:(一)中文标明的商品名称、生产厂名和厂址;(二)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三)商标、性能、用途、生产批号、产品标准号、定量包装商品的净含量及其标准方式;(四)根据商品的特点和使用要求,需要标明的规格、等级、所含主要成分和含量;(五)限期使用商品的生产日期、安全使用期(保质期、保鲜期、保存期)和失效日期;(六)对使用不当、容易造成商品损坏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商品的警示标志或中文警示语。
第四条法律、法规规定必须检验或者检疫的农产品及其他食品,经营者必须查验其有效检验检疫证明,未经检验检疫的,不得上市销售。
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的,应经有关产品质量检测机构或市场设立的检测点检测合格才能上市销售。
第五条本经营单位的经营者应经常检查食品的外观质量,对包装不严实或不符合卫生要求的,应及时予以处理,对过期、腐烂变质的食品,应立即停止销售,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第六条本经营单位的经营者按照食品广告指引购进食品时,要注意查验是否有虚假和误导宣传的内容。
第七条规模较大的商场或市场,要配备相应的检测设施,对在场内销售的食品进行检测,经检测不合格的禁止上市销售,并登记检测结果存档备查。
第八条本经营单位管理人员要指导场内经营者做好食品进货查验工作,检查督促经营者落实进货查验工作,对重要食品的相关票证,应统一保管,集中备案,接受行政执法部门的检查。
第九条本经营单位的经营者在进货时,对查验不合格和无合法来源的食品,应拒绝进货。
发现有假冒伪劣食品时,应及时报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梅雨中学不得超期使用健, 1. 食品从业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康证明。
新参加工作的从业人员、实习工、实习学生必须取得健 2. 杜绝先上岗后查体的事情发生。
康证明后上岗,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组织本单位从业人员的健康检查 3.并对从业人健康状况进行日常监督人员调离岗位,,督促“五病”工作由专对从业人员健康情况进行记录并设立从业人员健康档案,管理。
人负责保存并随时更新,保存期不得少于两年。
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伤寒 4. 凡患有痢疾不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的, 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经营。
应规定暂停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 5. 当观察到以下症状时工作或采取特殊的防护措施。
腹泻,手外伤、烫伤、皮肤湿疹、长疖子、咽喉疼痛、耳、眼、鼻溢液、发热、呕吐。
食品从业人员应坚持做到“四勤”。
即勤洗手、剪指甲; 6.勤洗澡、理发;勤洗衣服、被褥;勤换工作服。
禁止长发、长胡须、不穿洁净工作衣帽上岗和上岗期间抽烟、戴手饰、长指甲、涂指甲油、吃零食以及做与食品生产、加工、经营无关的事情。
梅雨中学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制度为加强食品质量的可追溯管理,保证食品质量安全,保护客户和消费者的人身健康,制定本制度。
一、供应部做好送羊户调查管理工作,对养殖户进行登记编号,并根据养殖户的饲养规模、饲养条件、出栏情况制定收购计划。
二、供应部负责安排专人做好送羊户的登记编号管理工作,检疫员按编号顺序进行宰前检验,并填写宰前检验记录。
三、生产部屠宰车间根据养送羊户编号对准宰的活羊进行编号,便于屠宰时实施同步检验,屠宰完毕,质检员根据活羊编号填写宰后检验记录。
四、生产部负责对生产加工的产品编写批次号,质检部按批次号顺序进行检验,并填写成品检验记录。
五、成品库负责对销售的产品按生产批次号填写成品出货记录,销售部负责填写销售记录,注明:客户名称、地址、产品名称、数量、生产日期、销往的国家或地区、联系方式等。
六、质检部根据宰前检验记录、宰后检验记录、成品出货记录、销售记录填写产品销售追踪记录表,便于进行产品质量追溯。
七、本制度由质检部负责实施,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梅雨中学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1、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事生产经所醒目位置悬挂或者摆放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
2、建立健全本位食品安全严格落实监管部门的监管意见和整改要求。
3、食品安全管理员知识培训、员工健康管理、索证索票、餐具清洗消毒、综合检查、设4、制订定期、抽查与自查形式相结合5、食品食品安全检查记录备查。
6、各岗位负责人、主管人员每天开展和操作规范。
7、食品安全管理组织及食品安全管理员每周1-289消费者意见。
梅雨中学进货查验记录制度一、为了使采购的原辅料(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能够满足生产合格产品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二、本单位购进的原辅材料一律应当进行实地查验,经过验证后方可入库。
三、在进货查验原辅材料供货者的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明文件时,应查验供货方主体资格的合法有效证件,按批次向供货方索取证明产品质量符合标准或规定的相关文件,保存原件或者复印件,记录生产许可证编号、复印产品合格证明文件,以备日后检查。
四、进货查验记录包括以下内容:产品名称、规格、数量、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以及生产许可证编号、生产日期及批号、产品质量合格证明。
对本企业自行检验食品原料的,要记录检验结果集保存检验记录。
其中,联系方式中应当注明供货者联系电话和联系地址。
五、对原辅材料包装标识进行查验核对,主要查验内容包括:(一)查验包装标识是否有中文标注的产品名称、生产厂厂名、厂址,是否在包装上显著位置清晰标注净含量、规格、型号等项目。
.是否标明生产日期、保质期、贮存说明、产品执行标准、(二)经感官鉴别是否存在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质量等级。
或者有其他感官性状异常。
(三)是否符合产品说明书的质量情况。
是否存在应当检验、检疫而末检验、检验,是否伪造检验、检疫结果,或者检验、检疫不合格情况。
(四)进口产品是否有中文标注的原产国国名或者地区名已经在中国依法登记注册的代理商、进口商或者经销商名称和地址。
(五)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必须经过检验检疫的,必须查验其有效检验检疫证明,未经检验检疫的,不得采购。
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的,应由供货者提供产品质量合格证明方可采购进货。
六、应加强原辅材料的外观质量检查,对包装不严、破损或不符合卫生要求的,应及时予以处理;对过期、变质的,不得入库,并立即停止进货和使用,进行返厂或无害化处理。
七、在进货查验时,发现产品不合格和无合法来源的,应拒绝验收。
发现有假冒伪劣时,应及时报告。
八、进货查验记录应如实记录进货时原始情况,不得涂改,保存期限不少于二年。
梅雨中学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为了进一步建立规范、有序的学校食堂卫生安全管理机制,预防食品中毒等突发事故的发生,确保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和食堂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良好状况,保障师生员工身体健康,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生活秩序。
特制定以下管理制度。
食堂食品采购制度一、鲜菜、鲜肉、鲜鱼、鲜蛋必须定点采购。
二、采购的食品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和规定。
三、禁止采购下列食品:(1)有毒、有害、腐烂变质、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其它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
(2)无检验合格证明的肉类食品。
(3)超过保质期限及其它不符合食品标签规定的定型包装食品。
无卫生许可证的食品生产经营者供应的食品。
(4)四、采购食品车辆专用,盛装容器清洁卫生,生熟分开,运输过程采取防蝇、防尘、防晒、防雨措施;装卸食品轻拿轻放,讲究卫生,食品不直接接触地面,不在人行道、路边堆放直接入口食品。
五、采购肉类食品等必须索要检验合格证或化验单;采购蔬菜,要向菜农了解农药喷施情况;对所有食品进货建立记帐制度,写明采购食品及其原料名称、时间、地点、数量、人员,并对采购食品及其原料记录生产者和地址、生产日期、保质期、保存条件、和食用方法等。
对所有食品留样和做好记录。
六、采购食品及其原料等索证必须做到如下要求:1、采购大批量定型包装食品及其原料向供应商索取同批次食品卫生检验合格证或化验单、购物发票和《卫生许可证》复印件。
2、采购小批量定型包装食品及其原料,向供应商索取购物发票或购物凭证。
3、采购散装食品及其原料时进行色泽、气味、滋味和形态等感官性状检查,并索取购物发票或购物凭证。
4、索取的食品卫生检验合格证或化验单和购物发票、凭证与采购食品名称、商标、批号或生产日期相一致。
5、不采购无法提供检验合格证或化验单和购物发票、购物凭证等证明材料的食品及其原料。
废弃物处置制度梅雨中学一、废弃物应设专人负责管理。
废弃物”字样的密闭容器存放,集二、废弃物应有专门标有“** 中处理。
三、严禁乱倒乱堆废弃物,禁止将废弃物直接排入公共水域或倒入公共厕所和生活垃圾收集设施;废**四、废弃物应当实行密闭化运输,运输设备和容器应当具有弃物标示,整洁完好,运输中不得泄漏、撒落。
详细记录废弃物的种类、收运、处置台帐,五、建立废弃物产生、数量、去向、用途等情况,并定期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及环保部门报告。
梅雨中学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制度一、制定本单位食品卫生管理制度和岗位卫生责任制管理措施。
二、制定本单位食品经营场所卫生设施改善的规划。
三、按有关发放食品流通许可证管理办法,办理领取或换发食品流通许可证,无食品流通许可证不得从事食品经营。
做到亮证、亮照经营。
四、组织本单位食品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有关法规和知识的培训,培训合格者才允许从事食品流通经营。
五、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六、对本单位贯彻执行《食品安全法》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总结、推广经验,批评和奖励,制止违法行为。
七、执行食品安全标准。
八、协助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实施食品安全监督、监测。
梅雨中学食品贮存管理制度、食品与非食品不能混放,食品仓库内不得存放有毒有害物品,不1 得存放个人物品和杂物。
、仓库内要定期清扫,保持仓库、货架清洁卫生,经常开窗或用机2 械通风设备通风,保持干燥。
、做好食品数量、质量合格证明或检疫证明的检查验收工作。
腐烂3变质、发霉生虫、有毒有害、掺杂掺假、质量不新鲜的食品,无卫生许可证的生产经营者提供的食品、未索证的食品不得验收入库。
、做好食品数量、质量入库登记,做到先进先出,易坏先用。
4、食品按类别、品种分架、隔墙、离地整齐摆放,散装食品及原料5 储存容器加盖密封,同时经常检查,防止霉变。
、肉类、水产品、禽蛋等易腐食品应分别冷藏贮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