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大和小教案(附教学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大和小》教案5篇
幼儿园小班数学《大和小》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材第四章《比较与排序》第三节《大和小》,主要内容包括:理解“大”和“小”的概念,学会通过观察、比较判断物品的大小,并能够用“大”和“小”来描述物品。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能够理解“大”和“小”的概念,掌握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判断的能力,提高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积极思考、主动参与的学习态度,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能够运用“大”和“小”来描述物品。
教学重点:学会通过观察、比较判断物品的大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大小不同的球、苹果、玩具汽车等。
学具:大小不同的卡片、贴纸、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准备大小不同的球,让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找出“大球”和“小球”。
引导幼儿用“大”和“小”来描述球。
2. 例题讲解(10分钟)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大小不同的卡片,让幼儿进行两两比较,判断哪个大,哪个小,并让幼儿用“大”和“小”来描述。
4. 小组讨论(5分钟)让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套大小不同的玩具,让幼儿在组内进行讨论,找出每组中最大的和最小的物品。
六、板书设计中心主题:大和小板书内容:1. 大小概念2. 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3. 用“大”和“小”描述物品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找出家里大小不同的物品,用“大”和“小”描述它们。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在比较大小的过程中的困难,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拓展延伸: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大小不同的物品,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判断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能够运用“大”和“小”来描述物品。
3. 作业设计:找出家里大小不同的物品,用“大”和“小”描述它们。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解析1. 在实践情景引入环节,教师应选择具有明显大小差异的物品,便于幼儿观察和比较。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大和小》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大和小》教学背景在小班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注重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同时也要开展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
本教案以《大和小》为主题,通过多元化的活动形式,引导学生探索大小概念,从而形成一定的认知和理解。
教学目标•掌握大小概念,通过多种形式的比较作用,巩固大小认知;•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及时发现生活中大小的差异,为学习大小概念打好基础;•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大小关系,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教学内容及时序教学内容1.认知“大”与“小”的概念,并用手比划出大和小的形状;2.用小人桥测试大小概念,引导学生思考深度,3.组合游戏,巩固大小概念;4.形象化教学案例,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感知大小的关系。
教学时序时间内容教学方法9:00 - 9:10 活动导入问答交流9:10 - 9:25 概念认知讲解示范9:25 - 9:40 桥游戏实际操作9:40 - 10:00 组合游戏巩固练习10:00 - 10:10 活动总结口头评价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在本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注重以下几个教学重点:1.帮助学生理解“大”和“小”的概念及如何相互比较;2.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大小概念,可以通过分组和对比来体现;3.教学案例应做到具体、观察明确。
教学难点在本教学过程中,教师将会遇到以下几个教学难点:1.不同学生的认知能力存在很大差异,需要有另外的教学方式;2.如何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记录数量和大小关系;3.如何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方式比较大小概念,从而达到掌握目标。
教学方法听、说、做、看本教学活动采用营造情境、具体化实物、做法模仿、难易递进的原则设计教学方法,即听、说、做、看的全面展现。
重点展示在以下两个环节:•在认知概念、讲解示范环节,通过听来明确概念,了解大小的本质;•在实际操作、巩固练习环节,学生充分使用语言练习,加强了对大小概念的掌握程度。
情境营造在本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学生喜欢的情境、视觉化、手工制作、音乐欣赏等,来营造情境,使其更有针对性、具体化。
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大和小》
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大和小》1. 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能够理解概念“大”和“小”,并会对物品进行简单的比较大小。
•能够掌握数字0~5的数值意义和简单的数学运算。
•能够理解相等和不等的概念,并能够运用于实际问题中。
1.2 能力目标•能够发现周围的环境中的大和小的事物,并能够将它们进行简单的比较。
•能够运用数字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并通过实例加深对数字和数量的理解。
•能够通过比较物品大小,认识相等和不等的概念,并能将相等和不等的概念运用于实际问题。
2. 教学内容2.1 教学内容目录•宝宝认识“大和小”。
•数学小游戏:大比小。
•数字和数量的认识。
•数字的简单运算。
•相等和不等的认识及应用。
2.2 教学内容详细描述2.2.1 宝宝认识“大和小”•教学目的:让宝宝认识“大和小”这两个词汇,并能够明确它们的不同之处。
•教学方法:教师使用图片来进行展示,引导宝宝比较不同物品之间的大小,让宝宝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在比较中理解“大”和“小”。
•教学技巧:教师通过深入引导,以互动的形式促使宝宝参与进来,充分激发宝宝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表达能力。
2.2.2 数学小游戏:大比小•教学目的:通过数学游戏的形式让宝宝在游戏中观察事物的大小、比较大小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判断。
•教学方法:通过课件,教师可以使用图形、图片等元素进行展示,让宝宝思考并判断出其中的大小关系。
并且可以采取游戏竞争的形式,增强课堂的活跃气氛。
•教学技巧:教师应该注意将游戏设计的简单,易于理解,符合宝宝的认知水平,避免过于复杂难懂。
2.2.3 数字和数量的认识•教学目的:让宝宝学会数数并能够明确数字对应的数量。
•教学方法:教师可以以实际事物为例,让宝宝对比大小,并用数字标注,让宝宝更好地观察和理解数值与数量的关系。
•教学技巧:教师应该注重宝宝的参与性,引导宝宝通过观察判断,以达到更好的数字数量的认知和记忆。
2.2.4 数字的简单运算•教学目的:将数字的认知与简单的加减运算相结合,让宝宝能够理解数值的加减运算。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大和小》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大和小》教案主题本教案的主题为《大和小》,目的在于通过亲手比大小的方式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大小的概念,以及提高他们的计数能力。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幼儿应该能够:•知晓大小的概念;•能够区分大小;•增强计数能力;•通过实际操作和亲自参与获得更深入的认知。
教学内容课前准备准备一些大小不同的物品,如水果、玩具等,以及计数牌。
1. 知道大和小首先,引导幼儿能够用自己的话形象地描述“大”的概念,比如说“大象很大”、“沙发很大”等等。
通过这个环节,让幼儿自己在脑海中建立起“大”的概念。
接下来,再通过类似的方式引导幼儿体会“小”的概念。
2. 区分大小在这个环节中,可以通过一些游戏的方式来帮助幼儿更好地区分大小。
比如说,将不同大小的水果放在一起,让幼儿看看哪个大、哪个小,并且让幼儿亲自比较物品的大小。
3. 通过计数感知大小的不同此环节通过计数的方式来帮助幼儿更好地感知大小的不同。
首先,让幼儿自己从准备物品中选出两个不同大小的物品,再从计数牌中选择相应的数量牌,然后让幼儿亲自动手比较选出的两个物品的大小,回答哪个更大、哪个更小。
教学反思通过这次教学,我认为本教案主要有以下几个亮点:1.知道大和小。
通过幼儿自己的话语来引导幼儿更好地理解“大”和“小”的概念。
2.游戏方式。
通过游戏的方式来让幼儿亲手比较物品的大小,更加生动形象,也更能引起幼儿的兴趣。
3.实践操作。
通过让幼儿自己亲自参与计数来让他们更好地感知大小的不同,从而进一步加深他们对大小概念的认知。
然而,在这次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1.教学环节设计时,需要更具体地考虑课时的时间和资源限制。
2.需要更多的交流和互动,让幼儿们能够更好地参与其中。
总之,这次教学虽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通过反思和总结,相信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做得更好。
小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大与小》
小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大与小》一、教学目标: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比大小的概念;2. 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如何比较大小;3. 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学习中相互帮助。
二、教学过程:1. 课前导入(5分钟)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物品,引导学生想象“大小”,并让学生讨论他们眼中的“大”和“小”是什么。
2. 游戏环节(15分钟)老师通过游戏“比比看”来让学生学会如何比较大小。
教师会将几个物品拿出来,让学生比较他们的大小,并让学生说出比较结论。
然后,让学生自己创造一些物品来比较大小,比如通过用纸做成的小船和用作料包装的盒子来比较大小。
3. 小组合作(15分钟)老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通过小组合作来比较大小。
老师会给每个小组分配一个物品,让学生通过讨论来比较大小,并写下结论(例如:这个物品比那个物品大/小)。
让学生通过合作来分享意见和想法,并让学生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4. 课堂讨论(10分钟)在游戏和小组合作之后,老师会让学生讨论一下他们对“大小”的了解。
老师会让学生试着定义“大”和“小”,并且提示他们思考一下不同大小的物品在不同的情境下可能有不同的表现。
5. 课后反思(5分钟)让学生思考一下这节课的收获。
他们是否学到了比大小的方法?他们在小组合作中的经验是什么?他们是否有什么想法或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三、教学反思:这节课让学生通过游戏和小组合作来学习比大小的方法。
游戏让学生可以通过实际的比较来理解概念,而小组合作则让他们能够尝试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
在后续的课程中,我会让学生进一步探讨不同情境下大小的表现,以便让他们培养更系统的思考能力。
幼儿园小班数学精品教案《大的和小的》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精品教案《大和小》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材第四章《比较与分类》第一节《大和小》。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对“大”和“小”概念进行认识和区分,通过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比较大小技巧。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理解“大”和“小”概念,能够正确区分大小不同物品。
2. 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析问题能力。
3.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用恰当方式表达自己观察和比较结果。
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大小概念,能够正确进行比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大、小两个球,大、小两只鞋子,大、小两个苹果等。
2. 学具:每组一份大、小卡片,大、小两个纸杯,大、小两个玩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拿出大、小两个球,请幼儿观察并说出哪个是大,哪个是小。
2. 例题讲解用大、小两只鞋子为例,讲解如何进行比较。
引导幼儿观察鞋子大小,然后说出比较大小过程。
3. 随堂练习分组进行大小比较练习,如大、小卡片,大、小纸杯等。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幼儿错误。
4. 小组讨论让幼儿在小组内分享自己比较结果,并说出比较方法。
鼓励幼儿用简洁明语言表达自己观点。
对幼儿表现给予积极评价,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六、板书设计1. 大小概念:用大、小两个字醒目地写在黑板上。
2. 比较方法:以图示形式展示大小比较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在家长帮助下,找出自家中大、小物品,并进行比较。
2. 答案:请家长记录幼儿比较结果,并在下次课堂上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表现,针对他们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2. 拓展延伸:在下一节课中,可以增加对其他属性(如长短、高矮)认识和比较,丰富幼儿数学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和重点主要集中在让幼儿能够理解和表达“大”和“小”概念,并在实际操作中进行正确比较。
补充和说明:为突破这个难点,我会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直观、生动教具和学具,如大、小两个球,大、小两只鞋子等,让幼儿通过观察、触摸等方式,亲自体验和感知大小区别。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认识大和小》及教学反思[共五篇]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认识大和小》及教学反思[共五篇]第一篇: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认识大和小》及教学反思《小班数学教案《认识大和小》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小班数学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小班数学教案《认识大和小》含反思!设计背景这节内容是幼儿小班数学第一课时。
活动目标1.学会目测有明显大小差异的物体,懂得物体的大小是通过比较来认识的,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故事使幼儿认识大小两种物体,初步发展幼儿的多向思维。
3.激发幼儿探索的主动性、积极性。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1.在学习中获得“比较才知大和小”的概念。
2.让幼儿在掌握大和小概念的过程中发展多角度的、多层面的思维。
活动准备两只大小不一的猫,两顶大小不一的帽子,两条大小不一的鱼,两只大小不一的球,两辆大小不一的车。
一个玩具圈。
活动过程一教师启发谈话今天有一个好朋友来我们教室做客,我们高兴吗?【激发幼儿兴趣】二讲授新课教师拿出一只紫色的大猫,让幼儿认识颜色和大小。
教师再拿出一只黄色的小猫,让幼儿认识颜色和大小。
教师用不同的方式和方法让幼儿比较他们的大小。
教师谈话:猫妈妈来我们教室做客,我很高兴,特意送给他们两顶漂亮的帽子。
教师拿出两顶漂亮的帽子,让幼儿比较颜色和大小。
教师谈话:猫最喜欢吃鱼了,我特意做了两条美味鲜艳的鱼,我们仔细看看,这两条鱼,大鱼送给哪只猫,小鱼送给哪只鱼。
让幼儿观察并比较大小。
教师谈话:猫最喜欢玩球了,我特意准备了两只大小不一的球,我们仔细观察,打球给哪只猫玩,小球给哪只猫玩。
让幼儿仔细观察并比较大小。
教师谈话:两只猫玩累了,我特意准备了两辆大小不一的车,送他们回家,大家仔细看看,大车送给哪只猫,小车送给哪只猫?三教师每讲一个小故事,就把图片呢贴在黑板上,并通过这些图片来总结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
四知识拓展教师拿出玩具圈,让幼儿比较每个圈的大小。
通过教室的各种实物来让幼儿比较大小。
幼儿园小班优秀数学教案《大和小》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优秀数学教案《大和小》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通过游戏与绘画活动,让幼儿了解大小的概念。
2.通过讨论与比较,培育幼儿辨识大小的本领。
3.通过操作与扩展,提高幼儿的大小区分本领。
二、教学内容《大和小》三、教学过程1.课堂导入为了生活和工作的便利,我们要常常辨识大小。
今日我们就来学习“大和小”的概念,一起来看看怎么样辨别大小吧。
2.学习活动(1)游戏活动分别让幼儿拿出一些大小不一的玩具或图画,老师可以手拿一幅大海报,让幼儿在发觉本身带的玩具或图画与大海报相比较时,发觉大小的差异,讨论哪些是大的,哪些是小的。
(2)察看活动让幼儿察看教室里不同大小、形状的物品,老师向幼儿提问:哪个东西最大?哪个东西最小?(3)比较活动老师可以制作出大小不一的图案,让幼儿进行比较,找出最小和最大的,同时让幼儿谈谈本身的理解。
(4)绘画活动让幼儿进行画画比较的活动,画出大的和小的图形,让他们形成和认得大小的概念,比较图形的大小。
3.教学总结今日我们学习了“大和小”这个概念,通过游戏、察看、比较、绘画等多种活动,让幼儿认得大小的区分,这是特别基础、且又非常紧要的对于他们日后的认知进展非常紧要的一个概念。
四、反思1.活动设计不够全面在活动中,我们重要是采纳游戏、察看、比较、绘画等独立的形式来推动课程,活动设定不充分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效果。
2.教学过程布置不够合理除了活动设计不够充实之外,教学过程的布置好像也有点不够恰当,幼儿上课时也应当是比较自由的,他们需要有充足的时间来表达本身的观点和理解。
3.注意力无法保持幼儿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极短,假如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把握好这个问题,就会导致他们的注意力无法得到保持,会影响对于概念的理解。
因此,老师辅佑襄助幼儿的时候,最好用简洁明白、生动活泼的语言,让幼儿称赞并且留下深刻的印象。
4.评价思考在反思已完成的教案中,也需要有个人的评价和思考,以便于更深入地了解幼儿的思维和关注的重点。
小班数学《大和小》教案反思10篇
小班数学《大和小》教案反思10篇小班数学《大和小》教案反思(篇1)活动目的:1、复习稳固各种图形的特征。
2、通过动手操作,开展幼儿空间想象才能和创造才能。
3、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进步语言表达才能。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展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1、知识按的准备:幼儿已经认识几种图形。
2、物质资料准备:奇妙箱,幼儿操作用的六种几何图形假设干;各种图形卡片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一)游戏:“奇妙箱”里找图形娃娃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只奇妙的箱子。
”(出示奇妙箱),“你们想不想知道里面藏了什么机密啊?”1、老师念儿歌:奇妙口袋东西多,让我先来摸一摸,摸出来看是什么?拿出长方形,问:“这是什么啊?"屈,老师.教,案,网"为什么说她是长方形的啊?”问:“日常生活中,我们见过哪些东西是长方形的?”(引导幼儿讨论)2、再念儿歌:奇妙口袋东西多,请某某小朋友来摸一摸。
当幼儿摸出图形后,要求说出图形名称和特征,并讲出生活中还有哪些这样的物品?……游戏反复进展。
3、老师总结:奇妙箱里有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和椭圆形。
(一边说一边出示相应的物品)三角形有三个角、三条边;正方形有四条边四个角,而且四个角一样大,四条边一样长;长方形也有四个角、四条边而且四个角一样大,对面的二条边一样长;梯形也有四条边,上下对面的二条边是平行边,旁边是两条斜边;圆形和椭圆形都是圆圆的没有角的,边摸上去是光滑的,只是椭圆形是扁的。
(二)拼画老师:“小朋友的本领真大,所以图形娃娃们想和我们做个游戏。
盘子里放着许多图形宝宝,等一下请你们挑选自己喜欢的图形,在这些图形上添画几笔变成其他有趣的物品。
也可以用几个图形拼成其他各种物品。
让我来看看哪个小朋友最聪明,变的东西和别人不一样。
”(让幼儿大胆想象,在几何图形上添画成另一物品)(三)数数、分类活动:根据自己拼画的图形娃娃的数量、种类进展数数、分类活动。
幼儿园小班幼儿数学教案《大和小》(精选8篇
幼儿园小班幼儿数学教案《大和小》(精选8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材《大和小》章节,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大和小,学会用大和小描述物体;通过比较,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运用大和小进行简单分类。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理解并运用“大”和“小”这两个概念描述物体。
2. 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析、判断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水平。
3. 培养幼儿合作交流、积极参与活动的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学会用“大”和“小”描述物体,并能够进行比较。
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析、判断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大小不同的球、积木、图片等。
2. 学具:大小不同的纸片、卡片、玩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大小不同的球,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哪个球大,哪个球小。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用大小不同的积木、图片等进行讲解,让幼儿学会用“大”和“小”描述物体。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大小比较,教师巡回指导。
4. 活动一:找一找(10分钟)教师发放大小不同的纸片,让幼儿找出最大的和最小的纸片。
5. 活动二:分类游戏(10分钟)教师准备大小不同的卡片和玩具,让幼儿将大卡片和大玩具放在一起,小卡片和小玩具放在一起。
六、板书设计1. 大和小大球、小球大积木、小积木大图片、小图片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找出家里的大和小物体,并与家长分享。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大”和“小”概念的理解程度,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观察、比较、描述物体的大小。
家长协助幼儿完成作业,共同参与大小比较活动。
教师可根据幼儿的表现,设计更多有趣的大小比较游戏,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幼儿能力的培养。
2.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置。
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随堂练习和活动设计。
小班教案《大和小》附教学反思
小班教案《大和小》附教学反思《小班教案《大和小》附教学反思》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活动目标:1、初步学习在两个大小不一样的物体中辨别大小2、学习用"大"和"小"说一句话3、体验给狗狗喂骨头的乐趣4、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5、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活动准备1、大小汽车、大小球、大小手套等2、与幼儿人数相等的大小狗、大小骨头、固体胶若干。
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今天我们班来了两位动物客人,我们先听听它的叫声”(配班老师学狗叫)“他们是谁呢?”(师出示图片) 幼儿回答“我们一起向客人打个招呼吧!”“小朋友真有礼貌,你们看看这两只狗狗有什么不一样的呢?”“它们哪只是大狗哪只是小狗呢?”幼儿回答(帮助幼儿完整说句子)再请幼儿大声的说一遍。
二、认识大小1、“你们说得真好,老师还为两只狗狗准备许多好玩的玩具呢!”2、教师出示不同颜色的大小汽车“这是什么?这两辆汽车有什么不一样的呢?”引导幼儿完整说“你觉得哪只狗应该开大汽车,那只狗应该开小汽车呢?”“为什么”小结:大狗开大汽车,小狗开小汽车。
我们一起大声的说一遍请个别幼儿上台为狗狗送汽车,一边送一边还要说“大汽车给XX”3、“快来看看,老师还为两只狗狗客人准备了什么玩具?你觉得大狗应该玩哪一个球呢?小狗玩哪一个呢?”小结:大狗穿了绿颜色的衣服,他喜欢玩大球,小狗穿了蓝颜色的衣服,他喜欢玩小球。
4、活动提升:小朋友在我们教室里还有哪些东西是大的那些东西是小的?赶快找一找吧。
(引导幼观察桌子上的东西)三、幼儿操作教具1、配班老师扮哭,“是谁在哭呀?为什么哭呢?哦,原来是我们动物客人肚子饿哭了,小朋友你知道狗狗最喜欢吃什么吗?”师出示一大一小根骨头“这两根骨头一样吗?哪里不一样?你觉得大狗应该吃那根,小狗应该吃那根?”2、分发材料教师帮助动手能力弱的幼儿在骨头的背面涂上固体胶。
小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大和小》
小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大和小》一、教案概述1.1 教学目标本教案旨在帮助小班学生理解和运用“大”和“小”的概念,并能够比较大小。
1.2 教学重点•理解“大”和“小”的意义;•学会比较大小。
1.3 教学工具•颜色卡片:红、黄、绿;•相关的图片或物品。
二、教学步骤2.1 导入环节1.师生互动:老师出示一个大香蕉和一个小香蕉,请学生比较它们的大小,并让他们说出自己的判断。
2.2 深入探究1.师生互动:教师出示一个红色卡片和一个绿色卡片,让学生比较它们的大小,并引导他们说出自己的判断。
2.引导学生思考:我们怎样才能比较出一个东西是大还是小?3.教师讲解:大和小是指事物的大小,我们可以通过比较事物的大小来判断它们属于大还是小。
大的事物比较多,小的事物则相对较少。
2.3 锻炼和实践1.图片对比:教师出示一组图片,包括大石头、小石头、大树、小树等,请学生用手指比较它们的大小,并说出自己的判断。
2.物品对比:教师准备一些大小不同的物品,如大球、小球、大纸杯、小纸杯等,请学生自己拿着这些物品进行比较,并说出自己的判断。
2.4 巩固练习1.教师发放纸和彩笔,让学生在纸上画出一些事物,并用红、黄、绿三种颜色给它们分类(大的用绿色,小的用红色,中等大小的用黄色)。
让学生用自己的判断来完成。
2.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作品,找出不同的观点,讨论并尝试达成一致。
2.5 小结提升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引导学生回顾学到的知识。
2.教师可提问学生:怎样判断事物的大小?大和小的概念是什么意思?2.6 课后练习1.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在家里找一些物品进行比较,并写下自己的观察和判断。
三、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展示物品、绘画、小组讨论等,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大”和“小”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并通过互动交流,加深了对比较和判断的理解。
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我发现有部分学生在比较大小时会将颜色作为依据,忽略了实际的大小。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大和小》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大和小》教案活动名称:大和小教学目标:1. 通过大和小的对比,使学生了解数的比较大小的概念。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比较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和沟通的能力。
教学环节:1. 导入:教师拿出两个不同大小的水果(例如一个大苹果和一个小苹果),让学生比较大小,并引导学生讨论哪个更大、哪个更小。
2. 活动1:教师将准备好的一组大小不同的图形(例如大号圆、中号矩形、小号三角形),放在黑板上或教室的一侧,要求学生分组,每个小组派代表选取一张图形,然后回到小组,让小组讨论比较这些图形的大小,并将图形按大小排列。
3. 活动2:教师将准备好的一组大小不同的数字卡片(例如大号数字卡片1、中号数字卡片3、小号数字卡片5),发给每位学生,要求学生分组,每个小组派代表拿出一张数字卡片,然后回到小组,让小组讨论比较这些数字的大小,并将数字按大小排列。
4. 活动3:教师设置几个“大”“小”的比较问题(例如:3比5大还是小?8比6大还是小?),让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并让学生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证明自己的观点。
5.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今天学到的内容,强调比较大小的方式和方法。
教学反思这次数学活动中我为学生准备了一组大小不同的图形和数字卡片,通过让学生讨论比较大小并排列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大和小的概念。
整个活动中,学生们积极参与,思维活跃。
他们通过观察和比较的方式,逐渐掌握了比较大小的方法和技巧。
在第三个活动中,学生们还能灵活运用所学的概念,回答了“大”“小”的比较问题。
活动结束时,我对学生的表现给予了肯定和鼓励,同时也总结了这堂活动的重点和要点。
整体上,这次活动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观察比较能力有一定的提升。
但同时也发现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活动进行中,部分学生可能会出现理解困难,需要教师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另外,在设计活动时,可以增加更多生活化的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比较大小的概念。
小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大和小》
小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大和小》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辨认物体的大小,掌握大小的比较。
2.学生能够通过物体的大小关系,学习简单的加法与减法。
3.学生能够通过游戏方式,提高手眼协调能力。
二、教学内容《大和小》三、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老师准备玩具或纸片,将其任意放置,摆出大小不同的组合,让学生自己发现。
2.引导教学1.通过摆放的玩具或纸片,引导学生明确物体的大小概念。
2.教师出示数学符号“+”和“-”,引导学生理解大小关系。
3.老师让学生自由发挥,组合出“大+小=?”的式子。
3.游戏互动1.老师扔出三个球,分别为大、小、中等大小,让学生辨认大小,并将它们放在正确的位置上。
2.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加、减游戏,用图形来模拟数字的加减运算3.老师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在游戏中学习与合作。
4.课后反思1.教学上的成功之处通过游戏方式,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大小的概念和加减法的运算。
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教学上的不足之处教学内容略显简单,没有足够挑战性,对于已经掌握物体大小概念的学生有些单一。
3.改进教学增加教学难度,设计更具有挑战性的游戏,提高教学效率。
同时,加强学生对于课后练习的指导,并在下次课程中对学生掌握的知识进行温习。
四、教学总结在小班数学教学中,《大和小》作为一个基础性的课程,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方式与方法,激发了学生对于知识的兴趣。
同时,教师需要不断完善教学内容,从更加全面的角度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使教学更加系统、科学,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得到应有的教育。
大和小小班数学教案及反思
大和小小班数学教案及反思一、教案设计1. 教学目标:a. 渗透数学意识,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b. 提高学生数学的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c. 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和创造力。
2. 教学内容:a. 小一数学:认识0-20的数字,数一数,数比数;b. 小二数学:加法与减法,简单的集合,比较大小;c. 小三数学:乘法与除法,二维几何图形,数的大小关系。
3. 教学重点和难点:a. 重点:让学生理解数字的概念和数的比较大小;b. 难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4. 教学方法:a. 讲授和演示法:通过教师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理解数学概念;b. 互动式教学:通过小组讨论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c. 游戏活动:通过游戏和竞赛,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5. 教学步骤:小一数学教案:a. 课程导入:通过唱歌和故事的方式,渐进式地引导学生认识0-20的数字;b. 数字比较游戏:设计一些游戏,让学生进行数字比较,巩固数字的大小关系;c. 数字的排序: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进行数字的排序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思考能力;d. 数字的加减法:通过实际物品和图形的加减法演示,帮助学生理解数字的加减法。
小二数学教案:a. 复习与导入:通过复习上一年级的内容,激活学生的数学记忆;b. 加减法的运算:通过例题和练习,讲解简单的加减法运算;c. 数字的大小关系:通过比较不同数字的大小,让学生理解数字的大小关系;d. 集合的概念和分类:通过实际物品分类和归类,帮助学生理解集合和分类的概念。
小三数学教案:a. 复习与导入:通过复习前两年级的内容,激活学生的数学记忆;b. 乘法与除法的运算:通过例题和练习,讲解简单的乘法与除法运算;c. 二维几何图形的认识:通过观察不同的几何图形,引导学生认识二维几何图形;d. 数的大小关系:通过比较大小,巩固学生对数字的大小关系的理解。
二、教案反思1. 教学目标完成情况:教学目标的设置较为合理,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对数字的认知和理解有了较大的提高,大多数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大和小》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
活动名称
大和小
活动目标
通过参与活动,小班幼儿将会: - 认识数字0-10; - 了解“大”、“小”的概念; - 培养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 - 提高团队合作意识。
活动准备
•纸质或软件制作数字0-10的卡片;
•纸质或软件制作大小物品图片。
活动过程
1.引入活动
老师拿出数字0-10卡片,引导幼儿唱数字歌和数数,渐进的通过唱、说、拍手的方式将数字0-10牢记在幼儿脑海中。
2.游戏环节
将大小物品图片混在一起,要求小班幼儿用手指比划,选择尺寸相同的物品,然后告诉大家比自己小或是比自己大,再将物品按照大小排列。
3.小结环节
老师请幼儿模仿老师,用手比划,然后说出自己选择的大小物品的大小。
并让幼儿串一串。
串成一个队伍,队伍中的小朋友依次说出每个选择的物品的大小,漂亮的完成活动。
教学反思
这次活动,借助大小物品图片,让幼儿身临其境、感性理解大小的概念。
同时通过合作活动中,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幼儿在活动中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种潜移默化的认知过程,使他们的学习变得轻松愉悦。
在以后的数学教学中,我会加强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更好的帮助他们学习数学。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大和小教案带教学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大和小教案带教学反思教案:认识大和小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观察、比较和描述,认识大小概念。
2.能够区分大小,运用大小概念进行排序。
3.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和归纳的能力。
教学准备:1.大小不同的物品,如大球和小球、大块和小块积木等。
2.提供幼儿观察和比较的材料,如大字卡片和小字卡片。
教学步骤:Step 1:引入新知1.老师拿出一个大球和一个小球,让幼儿观察它们的大小,并提问:“这个球大还是小?”2.让幼儿一起用手比较大小,让他们感受大和小之间的差异。
3.引导幼儿给出关于大小的描述,例如:“大球比小球重”,“小球比大球轻”等。
Step 2:观察比较1.老师拿出其他不同大小的物品,如大块和小块积木,让幼儿观察它们。
2.让幼儿逐一比较这些物品的大小,并让他们用手指、眼睛或语言描述它们的大小差异。
3.鼓励幼儿说出他们观察到的规律和差别,如:“小块积木比大块积木轻”。
Step 3:排序活动1.老师将一些大小不同的物品放在幼儿面前,要求幼儿将它们按照大小进行排序。
2.引导幼儿进行讨论,找出规律并一起完成排序。
3.让幼儿用手指指向每个物品,读出它们的大小顺序。
Step 4:巩固练习1.老师分发大字卡片和小字卡片给每个幼儿,让他们根据卡片上的字母大小进行排序。
2.引导幼儿发现字母的大小规律,并用手指指向每个字母,读出它们的大小顺序。
3.让幼儿互相交换卡片,与其他同学一起比较大小。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幼儿能够通过观察、比较和描述认识大小概念。
通过看、摸、比较物品的大小,幼儿能够区分大和小,掌握大小排序的初步能力。
通过分发字卡片进行练习,幼儿能够运用大小概念进行字母排序,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和归纳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适时给予表扬和鼓励,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在课后的评价中,可以利用小组合作活动和游戏等方式,再次巩固幼儿对大小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大和小》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大和小》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观察和比较的能力,提高他们对大小概念的认识。
2.培养幼儿的团体合作精神,增强他们的社交能力。
3.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逻辑能力。
二、教学内容1.比较物体的大小。
2.认识和理解“大”和“小”的概念。
3.进行大小比较的活动。
三、教学准备1.一组大小不同的物体,如大球和小球、长笔和短笔等。
2.棋盘或纸板,用于进行游戏活动。
3.磁贴或贴纸,用于做记号或标记。
四、教学活动和步骤活动1:比较物体的大小1.给幼儿展示一组大小不同的物体,比如大球和小球、长笔和短笔等。
2.引导幼儿观察物体的大小差异,并帮助他们理解“大”和“小”的概念。
3.让幼儿亲自操作这些物体,用手拿着、比较它们的大小。
4.鼓励幼儿用语言描述他们观察到的物体大小差异。
活动2:大小比较游戏1.在棋盘或纸板上划分两个区域,并用贴纸或磁贴分别标记为“大”和“小”。
2.让幼儿站在游戏区域的一端,教师会在另一端分别举起一个大小不同的物体。
3.教师会问:“这个物体是大还是小?”幼儿根据物体的大小判断并选择站在对应的区域。
4.鼓励幼儿互相比较,让他们说出自己的观察和判断依据。
活动3:大小比较实物操练1.给每个幼儿分发一些大小不同的物体,如积木、水果等。
2.让幼儿在桌上或地板上随意排列这些物体,然后观察它们的大小差异。
3.鼓励幼儿按照大小顺序进行排列,并逐个比较它们的大小。
4.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观察结果,让其他幼儿进行补充和讨论。
五、教学反思在这次教学活动中,我采用了多种方式来培养幼儿对大小概念的认识和理解,如比较物体的大小、进行大小比较的游戏以及实物操练等。
通过观察、操作和比较,幼儿们逐渐领会了“大”和“小”的含义,并能够运用这些概念进行大小判断。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幼儿的参与和互动。
通过让他们亲自操作物体、进行语言描述和互相比较,我促进了他们的思维和交流能力的发展。
同时,我还注重培养幼儿的团体合作精神,通过游戏活动让他们在小组中一起讨论和比较,培养了他们的社交能力。
小班《大的和小的》数学教案与反思【6篇】
小班《大的和小的》数学教案与反思【6篇】篇一:活动延伸:篇一1、继续收集如望远镜、放大镜、充气椅、蹦蹦床、吹泡泡等材料,让幼儿主动探索以进一步加深对大和小变化的认识。
2、展示如蝴蝶的成长变化过程等各种动物的。
成长资料(书、图片、录音故事),帮助幼儿初步理解“长大”的概念。
3、充分挖掘一些潜在的、隐性的游戏。
如从“拔河”可了解力气的大和小、从“独木桥”可比较胆子的大和小、从“大雨和小雨”可体验到声音的大小。
篇二:教学活动设计活动目标:篇二1、学习用目测的方法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能用“大”或“小”来描述物体,初步体验大小的相对性。
2、能排除颜色干扰,按物体大小分类,培养初步的比较能力。
3、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篇三:设计思路:篇三刚入园的孩子什么都是新奇的,幼儿园的大型玩具、小型跷跷板,大雪花积木,小的插塑……都玩得津津有味。
怎样让孩子更深入了解大小,比较大小的不同和变化呢,我产生了设计这一活动的想法。
以系列游戏的方式,先让幼儿在情境中感知大和小,再在操作比较中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最后变大变小的游戏活动结束活动。
篇四:教学反思:篇四这一节课完成后,总的效果还是非常好的。
幼儿的积极性非常高,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对知识理解还是非常准确的。
对整个知识的学习都是通过一个故事完成的,是知识的学习不感到乏味枯燥。
对幼儿表现好的,教师给予及时的奖励,让幼儿有一定的成就感。
这节课,我感到遗憾的是,有部分幼儿没有机会来表见自己,因为担心幼儿混乱,集体回答问题的机会多余幼儿的个别回答。
整个课程让幼儿意犹未尽。
篇五:活动过程:篇五1、引导幼儿在情境中,感知大和小。
出示大、小不同的两个熊。
“今天有客人来了,看看是谁?来打声招呼!”“两只熊比一比,哪只大,哪只小?”“谁来跟大熊握握手?”“谁来亲亲小熊?”“大椅子给谁坐,小椅子呢?”“大茶杯给谁,小茶杯呢?”2、按大小分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大和小教案(附教学反思)小班数学活动大和小教案(附教学反思)主要包含了设计背景,活动目标,重点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学会目测有明显大小差异的物体,懂得物体的大小是通过比较来认识的,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故事使幼儿认识大小两种物体,初步发展幼儿的多向思维,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数学活动课,快来看看大和小教案吧。
设计背景
这节内容是幼儿小班数学第一课时。
活动目标
1.学会目测有明显大小差异的物体,懂得物体的大小是通过比较来认识的,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故事使幼儿认识大小两种物体,初步发展幼儿的多向思维。
3.激发幼儿探索的主动性、积极性。
4.通过观察能比较出物体的大和小。
5.寻找发现生活中大小不同的物品。
重点难点
1.在学习中获得“比较才知大和小”的概念。
2. 让幼儿在掌握大和小概念的过程中发展多角度的、多层面的思维。
活动准备
两只大小不一的猫,两顶大小不一的帽子,两条大小不一的鱼,两只大小不一的球,两辆大小不一的车。
一个玩具圈。
活动过程
一教师启发谈话
今天有一个好朋友来我们教室做客,我们高兴吗?
二讲授新课
1 教师拿出一只紫色的大猫,让幼儿认识颜色和大小。
教师再拿出一只黄色的小猫,让幼儿认识颜色和大小。
教师用不同的方式和方法让幼儿比较他们的大小。
2 教师谈话:猫妈妈来我们教室做客,我很高兴,特意送给他们两顶漂亮的帽子。
教师拿出两顶漂亮的帽子,让幼儿比较颜色和大小。
3 教师谈话:猫最喜欢吃鱼了,我特意做了两条美味鲜艳的鱼,我们仔细看看,这两条鱼,大鱼送给哪只猫,小鱼送给哪只鱼。
让幼儿观察并比较大小。
4 教师谈话:猫最喜欢玩球了,我特意准备了两只大小不一的球,我们仔细观察,打球给哪只猫玩,小球给哪只猫玩。
让幼儿仔细观察并比较大小。
5 教师谈话:两只猫玩累了,我特意准备了两辆大小不一的车,送他们回家,大家仔细看看,大车送给哪只猫,小车送给哪只猫?
三教师每讲一个小故事,就把图片呢贴在黑板上,并通过这些图片来总结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
四知识拓展
1 教师拿出玩具圈,让幼儿比较每个圈的大小。
2 通过教室的各种实物来让幼儿比较大小。
教学反思
这一节课完成后,总的效果还是非常好的。
幼儿的积极性非常高,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对知识理解还是非常准确的。
对整个知识的学习都是通过一个故事完成的,是知识的学习不感到乏味枯燥。
对幼儿表现好的,教师给予及时的奖励,让幼儿有一定的成就感。
这节课,我感到遗憾的是,有部分幼儿没有机会来表见自己,因为担心幼儿混乱,集体回答问题的机会多余幼儿的个别回答。
整个课程让幼儿意犹未尽。
本次活动设计是从基础入手形成大小相对概念的教学活动,重点是让幼儿在掌握大和小概念的过程中发展多角度的、多层面的思维。
在教学上打破了过去数学课的传统模式,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的特点,寓数学教育于语言、游戏之中。
一系列的游戏活动,使幼儿在“大”和“小”的惊喜探索中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