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储能材料行业市场趋势分析报告
全球及中国电网侧储能行业现状分析
全球及中国电网侧储能行业现状分析一、电网侧储能综述在电源侧,新能源占比不断提升增大了输出端的日间波动,在负荷侧,居民用电占比提升使得电网负荷波动更加剧烈,在这种情况下,电网调节能力必须提升以适应未来更为复杂的源荷波动,具有快速调节速率、配置方式灵活的储能能够胜任此任务。
电网侧储能能够提高电力系统安全性,在辅助服务市场也大有可为。
储能在电网侧的应用能够缓解电网阻塞、延缓输配电设备扩容升级、辅助发电侧进行调峰,还能参与电力辅助市场服务,包括系统调频和备用容量,尤其在调频方面发挥了非常大作用。
二、电网侧储能政策环境2019年,国家电网发布两条方案,规定不得以投资、租赁或合同能源管理等方式开展电网侧电化学储能设施建设。
虽是出于宏观经济目标而降电价的压力,却对电网侧电化学储能造成了严重的打击。
从长期看,新能源发电比例的进一步增长,也会带起电网侧储能的市场化发展和竞争,为电网侧储能带来新一轮的活力。
三、电网侧储能行业现状1、电力辅助服务新增装机情况锂电池储能在电网侧的主要应用领域是电力辅助服务市场,该市场的主要需求为调频(AGC)、调峰与备用容量。
调频(AGC)的作用是将发电设备向用户供电的频率调整到一定范围内(50±0.2Hz),以维持电网稳定运行,避免损害各类电器。
调峰的作用主要是在用电负荷较高时快速提供发电能力以“削峰”,而在负荷较低时降低发电功率或者作为用电设备减小供需差值以“填谷”,从而提高电网供电的充裕性,增强电网运行稳定性。
备用容量分为负荷备用(旋转备用)和事故备用,事故备用容量可在电力系统发生事故时保障供电的安全稳定,负荷备用则可在冲击性负荷超过发电设备最大供电能力时提供应急增量。
备用容量使用频次较低,往往与调峰、调频等功能共用机组。
据统计,2020年全球在辅助服务应用场景新增储能429MW,其中国内新增262MW。
2、调频调峰装机容量据北极星储能网信息,调频需求在火力发电系统中的功率占比在2-3%,基于NREL的研究,当波动性发电占比达30%时,调频需求将翻倍。
储能行业市场分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储能行业市场分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乐享集团公司,写于2021年6月16日储能行业市场分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前我国储能行业的处于刚起步;随着下游需求的爆发式增长,储能的商业化应用也愈加迫切;2015年之前,项目以示范应用为主,集中在可再生能源并网、调频辅助服务、电力输配、分布式发及微电网、电动汽车光储式充电站;2015年-2020年,开始出现若干初具商业化但还不备规模的项目,逐步向商业化迈进;2020年之后,储能将逐步在各个领域实现商业化发展;电力虽然是一种商品,但其生产、运输、消费几乎在同一时间完成,故经营上和一般商品也不一样;电力储存是近百年的难题,影响着电力的商品属性,可以改变能源的使用方式,是未来能源产业发展变革的重要支撑;2016年2月29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工信部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2016392号,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多处提及推动储能产业发展,并对储能产业进行了新的定义;指导意见中提出了集中式和分布式储能应用,赋予了能源更丰富的应用方式;其中,集中式储能电站主要配套传统电网和新能源发电,实现传统电网的调频、调峰、削峰填谷等功能优化,或者解决新能源间歇性发电限制、并网限电等问题;对铅炭电池、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钠硫电池、锂离子超级电容进行了比较,未来在储能应用环境下,更关心全周期使用过程中的系统度电成本,其综合了循环寿命和系统成本两个影响因素,就当前指标而言,我们认为:1铅炭电池最具成本优势,最有可能大规模应用到当前储能市场;2锂电未来成本下降空间大,也将是主流技术路线;3液流、钠流电池本身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问题,应用范围有限;4锂离子超级电容初始投资太大,虽然循环性能很好,但投资回报期很长,一般资金进入;故未来五年仍然以铅炭和锂电路线为主;主流储能电池性能指标比较随着铅炭储能度电成本的下降,工商业企业用电的削峰填谷应用逐渐具有商业价值,一般情况下,用电尖峰时段约占用电全时段的5%,对应尖峰用电量约占总用电量的20%,这一部分电量存在储能的商用价值;特别是部分工商业发达的大型城市,统计了国内大型城市的峰谷电价差,根据目前铅炭储能最低0.5元左右的度电成本,电价差大于0.8元/kWh的地区都有经济性,这些地区对应的2015年用电量合计约为3972.54亿kWh,若其中10%的用电量通过储能来进行削峰填谷,大约需要 1.2亿kWh的储能设备其容量对应日充放电量,若按铅炭储能每kWh约1250元的投资额计算,则对应累计市场规模1500亿元;若按锂电储能每kWh约2000元考虑未来五年成本有望明显下降的投资额计算,则对应累计市场规模2400亿元;部分地区电价差及用电量统计据统计数据显示,广东省、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为用电大省,且电价差大多高于0.8元/kWh,已具备储能经济性,这四大省2015年工业用电量分别为3437.46亿kWh、3873.35亿kWh、2652.53亿kWh、1132.8亿kWh,合计超过10000亿kWh,若按10%配套储能,将对应约4500亿元规模的铅炭储能市场;随着电改的推进,售电侧将逐步放开,存在更多的商业化储能市场,且锂电梯次利用在未来也将具有应用前景;我国风电、光伏消纳困难的“三北”地区,主要为集中式风光电站,储能应用于这一领域主要的作用是调峰调频、平滑出力、跟踪计划出力、辅助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等;对大型风光电站储能项目情况进行了统计,如表4所示,可以看到,目前锂电、铅酸铅炭、全钒液流、超级电容技术路线应用较多;其中,2011年由财政部、科技部和国家电网共同启动的国家风光储输示范项目可谓是行业的风向标,项目一期工程位于河北省张北县,建设风电100MW、光伏发电40MW、储能20MW,从某种程度上也代表了国网对储能电池的技术偏好;国家能源局最新发布的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中提到,“十三五”期间,风电新增投产79GWh以上,太阳能发电新增投产68GWh以上,即到2020年全国风电装机达到210GWh以上,其中海上风电5GWh左右;太阳能发电装机达到110GWh以上,其中分布式光伏60GWh以上、光热发电5GWh;预计以风光发电中新增装机量的20%为基数,按10%的功率比例配置储能系统,则储能装机量将达到 2.94GW,若每天存放2小时即对应5.88GWh新能源发电储能规模;另据CNESA发布的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16显示,2015年国内化学储能项目不含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和储热累计装机规模105.5MW,以锂离子电池、铅蓄电池、液流电池及超级电容为主,占比分别为66%、15%、13%、6%;预计未来受益于铅蓄电池铅炭为主储能成本优势,其装机量占比将有所提高,如表5所示,参照上述测算的“十三五”期间新能源发电配套储能规模约为5.88GWh,则对应配套储能投资规约255亿元;新能源发电配套储能市场测算受益于3G、4G网络建设的刺激因素下,电信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速明显上升,未来在5G建设的带动下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按一般通信基站的配置要求,后备电源需求大约占总投资的2%~3%,预计“十三五”期间后备电源市场规模有望超过500亿元,一方面通过改造后备电源系统增加其储能功能,盘活存量市场,另一方面通过设计一体化集成方案,开拓新增市场,更大程度地为客户实现节能套利;国内电信固定资产投资额统计及预测受互联网和云计算技术的发展,过去8年中国IDC市场复合增长率达到42.3%,如图6所示,预计2015年以后增速都将在30%以上,将明显拉动UPS 的需求;2015年国内UPS销售额为47.6亿元,若“十三五”期间按10%的复合增速,预计UPS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300亿元;2016~2018年交通基础设施重大工程投入约3.6万亿,其电源设备需求也将有200~300亿元市场规模;依据当前全国充电桩建设进度,中性预测,2016年充电桩新增市场规模约78亿元含充电站基建投入,如表6所示,若以发展指南中的“十三五”期间建设目标为准,直流充电桩新增50万个、交流充电桩新增430万个、充电站新增1.2万座,对应投资规模分别为450亿元、344亿元、360亿元,即“十三五”期间新增市场规模约1,154亿元,保守也有1047亿元,对应充电设备中的储能模块市场不到100亿元;新能源汽车充电市场规模预测目前最具市场经济性的是传统电网削峰填谷,已经可以实现无补贴的商业化推广,若“十三五”期间在大型工业城市投资储能项目,则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500~2400亿元,此外,未来若在大型工业省份全面推广储能,则市场规模更可观;后备电源及UPS储能也不需要补贴,市场规模约为1000亿元;新能源发电可按一定比例配套储能,市场规模约为255亿元,但尚需补贴;另外,户用储能和充储放一体化充电站等市场规模不到100亿元,且需要补贴才能推广;综上所述,传统电网削峰填谷将是未来五年最大的储能市场;我国储能应用商业化前景及“十三五”期间市场规模预测目前储能应用最大的空间在于风光电厂的应用;受制于火电拉闸局限以及西部地区有限的消纳能力,2015年的弃风、弃光现象突出;光伏方面,2015年全国弃光电量40亿,弃光率约10%;甘肃弃光率达31%;新疆自治区弃光率达26%;风电方面,2015年弃风电量339亿千瓦时,同比增加213亿千瓦时,平均弃风率达到15%,同比增加7个百分点,同样是西北地区问题最突出;储能的引入可以将多余电能储存起来,待需要时释放,加装在风光电场可以弥补风、光发电存在的间歇性和不稳定特点,也更有利于能灵活调节,提高发电系统效率;此外,风电和光伏对电网接入的友好性也得到改善;其次,传统电厂往往需要配备备用电源,投资非常大,储能设施的引将有利于电厂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储能设备在负荷低谷的时候储存多余电量,符合峰值时将负荷谷底存储的多余电量发送给电网,从而减少发电公司的不必要投资,提高设备利用率;在商业化推广方面,利用各省市的峰谷电价差发挥储能的成本优势,进行削峰填谷的电力调节,再与客户分享收益;随着微电网的逐步推进,储能在家庭电网中也将发挥重要作用;应用格局目前,国内的储能市场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用户端分布式发电及微电网中储能的应用,占比大约为56%,另一类是集中式风光电站可再生能源并网储能应用,占比约为35%,目前两者累计装机规模已超过国内市场的90%,电力输配和调频辅助服务占到9%左右的市场份额;由于储能在国内不具有市场主体地位、补偿机制不明确、调度经验缺乏等原因,目前仍处于产业化初期,并未形成成熟的商业模式,主要以功能性示范项目为主;随着储能示范项目积累的运行经验以及技术提升带来的成本下降,目前储能已经在分布式发电与微网、电力辅助服务、用户侧需求响应和电动汽车车电互联等四个领域出现市场机会和商业化模式;。
中国新能源行业分析报告
中国新能源行业分析报告随着气候变化日趋严重和能源需求不断增长,新能源产业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之一。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市场,在新能源技术研发和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本报告将对中国新能源行业进行分析,包括市场规模、发展趋势、政策支持等方面。
一、市场规模中国新能源行业市场规模庞大。
根据国家能源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中国的新能源装机容量达到了500GW,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比重超过40%。
尤其是风能和太阳能发电行业,其市场规模位居全球前列。
此外,新能源汽车市场也在快速增长,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
二、发展趋势1. 技术进步:在新能源技术方面,中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太阳能电池板和风力发电机效率不断提高,同时成本也在逐渐降低,使得新能源的竞争力得到提升。
2. 储能技术:随着光伏和风能的快速发展,储能技术成为了新能源行业的瓶颈。
中国政府已加大对储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力度,以解决新能源波动性引起的问题。
3. 电动车充电基础设施:电动车是新能源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推动电动车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进一步刺激了电动车市场的增长。
4. 国际合作:中国积极与国际合作伙伴合作,加强新能源技术交流与合作。
例如,中国与欧盟就新能源技术合作签署了战略合作备忘录,推动双方在新能源领域的合作与发展。
三、政策支持中国政府对新能源行业的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
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举措,包括补贴政策、优惠税收政策、标准规范等,以鼓励企业加大对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此外,政府还设立了专项基金,用于支持新能源项目的研发和推广。
四、挑战与展望尽管中国新能源行业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其中包括技术创新的速度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储能技术的突破、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等问题。
同时,新能源行业也面临着国际竞争和市场价格波动的压力。
展望未来,中国新能源行业将继续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政府将继续加大对新能源行业的支持力度,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中国长时储能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中国长时储能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一、行业综述1、定义及分类长时储能指的是4小时以上的储能技术,由于这一系统可以实现跨天、跨月,乃至跨季节充放电循环,因此能够满足电力系统的长期稳定,在可再生能源发电领域运用广泛。
长时储能方式分类情况长时储能方式分类情况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产业研究院整理2、发展历程2017年到2020年是长时储能发展的萌芽期,首先是国内第一个关于储能的指导性文件提出,推动了整个储能行业的发展,进而为长期储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020年到2023年是长时储能发展的启动期,储能的市场化发展对于储能行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激励作用,新兴储能装机规模在2022年实现了19.5%的同比增长,传统储能技术不断完善,新兴储能技术不断进步。
2026年以后是长时储能的高速发展期,抽水蓄能发展受限,需要依靠新型长时储能技术提供增量的灵活性资源,而新型储能技术经过多年研究将更加成熟。
长时储能行业发展历程长时储能行业发展历程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产业研究院整理二、行业背景1、政策环境储能是产业升级最重要的核心行业之一,近年来,受疫情和俄乌冲突的影响,能源危机日渐成为国际重点关注的问题。
中国作为世界工厂,能源需求巨大。
储能行业已是中国关注对象,为了提高储能效率,规范行业发展,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旨在减少能源紧缺问题,为产业升级提供充足的保障。
中国长时储能行业相关政策梳理中国长时储能行业相关政策梳理资料来源:政府公开报告,产业研究院整理2、社会环境如今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逐年攀升,据统计,由2019年的121万辆增长至2021年的352万辆,增长幅度接近300%,2021年年同比增长156.93%,预计截至2022年销量将达到590万辆。
新能源汽车的热销,将导致充电桩功率器件驱动器的需求增加。
2019-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销量及增速情况2019-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销量及增速情况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产业研究院整理相关报告: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9年中国长时储能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三、产业链1、产业链分析长时储能的产业链上游为电池原材料,包括容百科技、当升材料、贝特瑞等企业;产业链中游为设备供应商及储能系统集成和安装,包括宁德时代、派能科技、阳关电源、永福股份、派能科技等企业;产业链下游为以发电侧、电网侧为代表的终端用户,包括华能电网、国家电网、许继电气等企业。
国内外储能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市场分析报告2020-2025
《国内外储能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市场分析》更新日期:2020年【版本:2020新版】目录第一章2019-2020年全球储能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4)第一节全球储能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4)一、全球储能行业累计装机规模 (4)二、全球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规模 (4)三、全球储能市场应用分布分析 (5)四、全球储能市场技术分布分析 (6)五、全球储热市场状况研究分析 (6)六、全球主要国家储能市场分析 (6)第二节全球储电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7)一、全球储电市场技术特性分析 (7)二、全球储电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7)三、全球储电行业细分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7)第三节全球储热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7)一、全球储热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7)二、全球储热型光热电站发展现状分析 (8)第四节全球储氢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8)一、全球储氢技术分析 (8)二、全球主要国家储氢发展现状分析 (11)第五节全球主要国家储能市场分析 (11)一、美国储能市场分析 (11)二、欧洲储能市场分析 (12)三、印度储能市场分析 (13)第六节全球储能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14)一、全球储电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14)二、全球储热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15)三、全球储氢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15)第二章2019-2020年中国储能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前景分析 (16)第一节中国储能行业发展必要性分析 (16)一、全球面临能源与环境的挑战 (16)二、应对挑战,能源领域亟需变革 (17)三、储能技术已成为阻碍变革进程的技术瓶颈 (18)第二节储能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19)一、中国储能行业发展概况 (19)二、中国储能行业厂商格局分析 (22)三、中国储能应用与发展模式创新 (22)第三章2019-2020年储能技术发展分析 (25)一、中国储能技术的发展 (25)二、中国储能技术研发动态 (25)三、储能系统主要技术路线 (26)四、储能技术发展前景展望分析 (26)第四节国内外储能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27)一、全球储能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27)二、中国储能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28)第五节储能行业市场竞争分析 (28)一、全球储能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28)二、中国储能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29)三、中国储能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30)第一章2019-2020年全球储能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第一节全球储能行业发展状况分析一、全球储能行业累计装机规模截至2020年3月底,全球已投运电力储能项目(含物理储能、电化学储能以及熔融盐储热)的累计装机规模达184.7GW,同比增长1.9%.图表72016-2020年1-3月全球已投运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统计情况数据来源:灵动核心收集整理二、全球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规模电化学储能主要包括铅酸电池、锂离子电池、钠硫电池、钒液流电池、锌空气电池、氢镍电池、燃料电池以及超级电容器,其中铅酸电池、锂离子电池、钠硫电池和液流电池是研究热点和重点。
2024年重力储能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重力储能市场分析现状简介重力储能是一种利用重力能量来储存并释放能源的技术,被广泛用于电力领域。
它通过升降重物来转化和储存能量,具有高效、环保等优点,因此在能源市场上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重力储能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包括市场规模、行业发展趋势、主要应用领域等方面。
1. 市场规模重力储能市场在过去几年迅速增长,目前已经成为全球能源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截至2020年,全球重力储能市场规模已经达到xx亿美元。
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大,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xx%。
主要推动市场增长的因素包括能源需求的增长、可再生能源的普及以及政府对清洁能源的政策支持等。
2. 行业发展趋势重力储能行业在技术研究和商业应用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的突破和进展。
目前,国际上已经有多个公司和研究机构投入到重力储能技术的研发与创新中。
例如,目前市场上已经有多款商用的重力储能系统,其中一些系统的效率已经超过xx%。
另外,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重力储能与风能、太阳能等能源形成了良好的互补关系,这也为重力储能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
3. 主要应用领域重力储能主要应用于电力领域,包括电力调度、峰谷填平和电网稳定等方面。
由于重力储能系统具有捕获和储存大量能量的能力,因此可以用于平衡电力供需差异、储存可再生能源的剩余能量以及响应电网频率调整等功能。
此外,重力储能还可以应用于蓄电池的辅助充电和放电过程,提高充电效率和电池的使用寿命。
4. 发展前景与挑战重力储能市场的前景广阔,但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重力储能技术的成本相对较高,需要大量的资金用于建设和维护系统。
此外,重力储能系统的规模较大,占地面积较大,这对于城市等空间有限的地区来说可能存在不利因素。
另外,重力储能系统在运营过程中也会产生一定的环境影响,需要解决相关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问题。
不过,随着技术的进一步进步和商业模式的创新,重力储能市场将有望迎来更好的发展前景。
储能行业分析报告
储能行业分析报告储能行业分析报告储能是指把存储的能量储存在中间介质中的技术过程,以在未来的某个时候将这些能量转换为实用能量。
储能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可以应用于电力系统、交通运输、建筑、农业等领域,同时也是解决可再生能源不稳定性问题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关于储能行业的分析报告。
一、定义储能行业是指利用各种技术手段为不同行业提供储能解决方案的行业,应用于电力系统、交通运输、建筑、农业等领域。
二、分类特点根据储能技术的特点,储能行业可以按照储能介质的类型进行分类,包括化学储能、机械储能和电磁储能。
化学储能包括锂离子电池、铅酸电池、钠离子电池等;机械储能包括重力储能、弹性储能、压缩空气等;电磁储能主要包括超级电容器、超导电感储能等。
三、产业链储能行业的产业链主要包括储能设备制造商、储能系统集成商、储能服务商、储能咨询公司等,同时辅助产业也涉及到储能介质研发、测试检测、系统集成等领域。
四、发展历程储能技术始于上世纪80年代,随着能源问题、环境污染以及能源消耗的不断加剧,储能技术逐渐得到发展和应用。
在2010年以前,储能技术只是被广泛应用于古时的水库式电站、储能器等设施。
自2010年以来,随着绿色低碳以及智能电网等要求的增加,储能技术快速发展起来。
五、行业政策文件国家能源局及各地政府均出台了一系列储能政策文件和相关文献,支持储能技术在国内的发展。
如《海南省能源标准化工作指南(2020年版)》中提及了“储能电站应按照海南省电力储能技术标准设计和选取电池组”。
六、经济环境在能源问题和环保问题的压力下,储能技术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支持。
同时,未来市场需求也将推动产业的持续增长,预计未来几年,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为企业和投资者提供了诸多机遇。
七、社会环境储能技术具有能够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的特点,可以有效减少化石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有利于解决能源危机和环保问题。
八、技术环境随着技术的发展,储能技术不断得到改进和提高。
储能行业分析
储能行业分析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以光伏、风电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战略地位凸显,储能作为支撑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关键技术也在快速发展。
因此储能如今备受各方关注,而且市场空间几乎肉眼可见。
基于此,本文从储能的几种主要方式、重要性、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阐述,并深度解析了储能产业链,对相关重要公司一并进行了梳理。
从投资角度来看,逆变器的确定性更高,资金也更偏爱。
最后要强调的是储能行业的估值都偏高,请谨慎参与,新行业变化很快,对储能感兴趣的要时刻关注行业变化。
由于储能行业分析内容较多,本文从三个部分着手分析,第一部分为储能行业概况分析,第二部分为储能产业链分析,第三部分为行业发展趋势及相关的企业。
一、储能行业概况1.储能的定义及分类从字面上讲,储能就是储能。
简而言之,就是将能量转化为在自然条件下稳定存在的能量,即当能量过剩时,使用特殊设备储存能量,并在需要时释放能量,从而调整能源供需在时间、空间和强度上的不匹配。
根据储能形式的不同,广义储能包括电能储能、热能储能和氢能储能。
电储能是最重要的储能方式。
根据储能原理的不同,可分为电化学储能和机械储能。
其中,电化学储能是指各种二次电池的储能,主要包括锂离子电池、铅电池和钠硫电池;机械储能主要包括抽水蓄能、压缩空气蓄能和飞轮蓄能。
其中抽水蓄能是最主要的储能方式。
抽水蓄能是当前最为成熟的电力储能技术,早在20 世纪90 年代就实现了商业化应用,主要用于电力系统削峰填谷、调频调相和紧急事故备用等。
抽水蓄能也是目前装机量最大的技术路线,占全球储能累计装机规模的90%以上;但受地理选址和建设施工的局限,抽水蓄能未来发展空间有限。
与不同技术路线的储能相比,抽水蓄能、压缩空气、飞轮储能、液流电池和铅碳电池都存在明显且难以解决的缺点;锂电池/钠电池储能有望成为主流解决方案,因为锂电池和钠电池与新能源汽车一起开发,因此技术突破更容易实现;储氢技术前景广阔,但目前转化效率仍太低。
锂离子电池行业分析报告
锂离子电池行业分析报告锂离子电池是一种重要的电化学储能装置,具有高能量密度、轻量化、长寿命、无污染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等领域。
本文将对锂离子电池行业进行分析,并展望其未来发展趋势。
一、行业概述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迅猛发展,锂离子电池行业得到了快速增长。
根据国家能源局的统计数据,2019年我国锂离子电池产量超过了250亿度,同比增长超过20%。
而全球锂离子电池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2020年全球锂离子电池市场规模将达到1200亿美元。
二、市场需求1.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锂离子电池最主要的应用领域之一,是推动锂离子电池需求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2019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18万辆,同比增长4%。
2. 电动工具市场的崛起: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对建筑、装修、维修等行业的电动工具需求也不断增加,这也推动了锂离子电池市场的发展。
3. 可穿戴设备的普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智能可穿戴设备的普及度也在逐渐增加。
这些设备通常使用锂离子电池作为电源,因此对锂离子电池市场需求也有所推动。
三、行业竞争格局当前,锂离子电池行业中,中国企业占据了绝对优势地位。
例如,宁德时代、比亚迪、松下等企业是全球锂离子电池领域的领军企业,宁德时代更是成为全球最大的锂离子电池生产企业。
此外,中国政府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为锂离子电池企业提供了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为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提供了有力支撑。
四、技术瓶颈与创新趋势1. 锂离子电池储能密度的提升:目前锂离子电池储能密度在220-260Wh/kg之间,但与燃油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因此,提升储能密度是当前锂离子电池行业的关键技术瓶颈之一。
2. 快速充电技术的突破:锂离子电池充电时间相对较长,快速充电技术的突破可以有效提高锂离子电池的使用便利性。
3. 锂离子电池寿命的延长:目前锂离子电池的寿命还较短,需要经常更换。
因此,延长锂离子电池的使用寿命成为了行业内的研发重点。
国内储能市场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第41卷第6期2020年12月电力与能源739D()I:10. 11973/dlyny202006019能源技术国内储能市场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张军1,张伟1,曹凌捷2,王伊晓2,马喜平3,沈渭程3,梁有珍3(1.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甘肃兰州730070;2•上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上海200025;3.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甘肃兰州730070)摘要:2019年国家电网公司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规定公司“不得以投资、租赁或合同能源管理等方式开展电网侧电化学储能设施建设,不再安排抽水蓄能新开工项目”。
这一文件的发布对快速布局的电网侧储能造成了极大影响;同时电改政策意外造成峰谷价差缩小的情况也在动摇负荷侧储能商业模式根基;而电源侧虽然火储市场和新能源+储能市场表现活跃但仍然面临风险和发展制约。
目前储能市场似乎在各个方面都遇到了发展阻力.使得储能市场发展方向变得扑朔迷离。
通过对近年来电源侧、电 网侧、负荷侧储能市场的发展情况及相关政策进行梳理分析.从而提出了储能市场的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储能市场;合同能源管理;商业模式作者简介:张军(1975 —),男,高级工程师,从事电网及新能源规划运行工作。
中图分类号:T M7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1256(2020)06 — 0739 — 05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Energy Storage Market andthe Key Development Direction in ChinaZ H A N G J u n1 ,Z H A N G W e i1 ,C A O Lingjie2 ,W A N G Yixiao2,M A Xiping3,S H E N W e i c h e n g3,L I A N G Y o u z h e n3(1. S ta te grid G ansu Electric Pow er Com pany* L anzhou 730070, G ansu P ro v in c e»C h in a;2. Shanghai E lectric Pow er Design In stitu te C o.,L t d.,Shanghai 200025,C hina;3. State Grid Electric Pow er Research Institute, Gansu Electric Pow er Company* Lanzhou 730070, Gansu Province? China)Abstract:In 2019, S ta te G rid C orporation of C hina (S G C C) issued T h e N otice of F u rth e r S trict C ontrol of Grid In v e stm e n t, w hich stip u lates th at the com pany "shall not carry out the co n stru ctio n of electrochem ical e nergy sto ra g e facilities on the grid side by m eans of in v e stm e n t»lease or co ntract energy m anagem ents and shall not arran g e new projects of pum ped storage". T h is docum ent im pacts g reatly on th e layout of grid side energy sto rag e. A t th e sam e tim e, the unexpected red u ction of peak valley price difference caused by th e electricity reform policy is also shaking the foundation of the load side energy storage b u sin ess m odel. A lth oug h th e fire storage m ark et and new energy +energy sto rage m arket on the g en erato r side are a c tiv e»they still face risk s and developm ent c o n strain ts. A t p re sen t, th e energy sto rag e m arket seem s to enco u n ter developm ent re s is tance in all a s p e c ts»w hich m akes the developm ent direction of the energy sto rag e m arket becom e confusing.T h is p aper analyzes the developm ent and relevant policies of energy storage m ark et on g e n era to r sid e,grid side and load side in recent y e a rs»th u s pointing out the fu tu re developm ent direction of energy storage m arket.Key w ords:energy sto rag e m a rk e t;contract energy m anagem ent; business m odel2019年5月24日,国家发改委印发了新版的《输配电定价成本监审办法》,规定“抽水蓄能电站、电储能设施、电网所属且已单独核定上网电价的电厂的成本费用”不得计人输配电定价成本;11 月22日,国家电网公司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明确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国网公司“不得以投资、租赁或合同能源管理等方式开展电网侧电化学储能设施建设,不再安排抽水蓄能新开工项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储能材料行业市场趋势分析报告
2020年
目录
1.储能材料行业市场趋势分析 (5)
1.1储能材料市场规模分析 (5)
1.2市场前景广阔 (5)
1.3储能技术的革新势在必行 (6)
1.4市场机制加快推进 (6)
1.5储能材料行业竞争加剧 (6)
1.6用户体验提升成为趋势 (7)
1.7延伸产业链 (7)
1.8行业协同整合成为趋势 (7)
1.9细分化产品将会最具优势 (7)
1.10呈现集群化分布 (8)
1.11储能材料产业与互联网等产业融合发展机遇 (9)
1.12行业发展需突破创新瓶颈 (10)
2.储能材料行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2.1储能材料行业定义及产业链 (11)
2.2部分储能试点模式不能盈利 (12)
2.3储能材料行业发展路径分析 (12)
2.4储能材料市场运营情况分析 (13)
2.5储能市场机制尚未形成 (16)
2.6储能相关标准和安全规范不健全 (16)
2.7行业服务无序化 (17)
2.8供应链整合度低 (17)
2.9基础工作薄弱 (17)
2.10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 (17)
2.11供给不足,产业化程度较低 (18)
3.储能材料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19)
3.1储能材料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19)
3.2储能材料行业经济环境分析 (19)
3.3储能材料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20)
4.储能材料行业竞争分析 (21)
4.1储能材料行业竞争分析 (21)
4.1.1对上游议价能力分析 (21)
4.1.2对下游议价能力分析 (22)
4.1.3潜在进入者分析 (22)
4.1.4替代品或替代服务分析 (23)
4.2中国储能材料行业品牌竞争格局分析 (23)
4.3中国储能材料行业竞争强度分析 (23)
5.储能材料产业投资分析 (24)
5.1中国储能材料技术投资趋势分析 (24)
5.2中国储能材料行业投资风险 (25)
5.3中国储能材料行业投资收益 (25)
1.储能材料行业市场趋势分析
1.1储能材料市场规模分析
随着国家政策的进一步利好,越来越多的需求将会被释放,储能材料行业将紧密结合产业上下游的资源,充分掌握用户需求变化,极大丰富行业应用场景。
通过产品与服务质量的不断优化升级,推动储能材料产业应用的爆发式增长。
目前,我国的储能材料行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
随着大数据的发展,计算能力的提升,人工智能近两年迎来了新一轮的爆发。
截至2019年底,中国已投运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为32.4GW,占全球市场总规模的17.6%,同比增长 3.6%。
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规模为1709.6MW,同比增长59.4%。
与2018年175.2%的增速相比,高速发展的电化学储能装机规模增长势头有所下降。
但是2019年636.9MW的新增装机规模,仍然保持了平稳的发展趋势。
1.2市场前景广阔
在储能技术研发与项目开发经验、储能补贴政策与发展战略目标、风能及太阳能发展规模、分布式能源发展规模、电力价格水平、分时价格、电力需求侧收费、辅助服务市场等因素驱动下,全球储能行业发展前景广阔,未来将保持稳步增长态势。
1.3储能技术的革新势在必行
储能的迅速发展有赖于储能技术的革新带动成本大幅度下降。
随着储能规模化的推广和应用,电池系统的性能和成本逐渐成为影响行业快速发展的瓶颈问题。
围绕高能量密度、低成本、高安全性、长寿命的目标,各国都在制定研发计划提升本国的电池研发和制造能力。
1.4市场机制加快推进
开放、规范、完善的电力市场是储能真正发挥优势的舞台。
未来各国配套政策将加快推进电力现货市场、辅助服务市场等市场建设进度,通过市场机制体现电能量和各类辅助服务的合理价值,给储能技术提供发挥优势的平台。
1.5储能材料行业竞争加剧
在政策支持逐步明朗的背景下,基于对产业前景的稳定预期,光伏企业、分布式能源企业、电力设备企业、动力电池企
业、电动汽车企业等纷纷进入,加大力度布局,开拓储能市
场,全球储能行业竞争或将加剧。
1.6用户体验提升成为趋势
随着用户需求的不断提升,倒逼储能材料行业的软硬件环境进一步完善,而行业软硬件环境的完善又必然给用户带来更好
的用户体验,这种良性机制,有效提高了行业用户粘性,必然
成为外来储能材料行业的一大发展趋势。
1.7延伸产业链
储能材料行业近年来从传统的模式转换到互联网融合模式。
随着行业各大平台挖掘并下沉三四线城市,企业从供应环节到生产再到售后环节,全环节整合,并以产业赋能为纽带,为众多优质的公司提供品牌、设计、系统、供应链等全方位支持。
1.8行业协同整合成为趋势
储能材料行业在产品与服务的过程中,具有完善的内容生产、渠道建设、商业化落地等各个层级的协作。
未来进一步的
行业协同整合,有利于提高行业竞争力,并促进行业持续良性
发展。
1.9细分化产品将会最具优势
随着各行业各部门应用的深化,用户类别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日益丰富,“大而全”或“小而全”,囊括储能材料各管理模块的行业管理系统一统江山的格局终将被打破,专业化细分将是储能材料相关项目建设的大势所趋。
在各个行业信息系统中将有更多的环节可以做成相对独立的系统并分割市场,交通信息系统、政务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系统、社交娱乐系统等也在不断发展、提升。
软件开发商将可以凭借对某一细分专业的深入研究与优势,在市场取胜。
1.10呈现集群化分布
目前各地都在推储能材料项目建设,类型也比较多。
一般当地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会在原有基础上提升智能化,如果没有基础比较好的项目基础,当地就会打造出新的储能材料项目。
随着各地储能材料建设风生水起,中国储能材料建设已经在地域分布以及建设模式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特色。
在地域分布上,中国储能材料建设已经初步呈现出集群化分布,且有由东部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拓展的特征。
有报告分析,从国家级储能材料项目建设情况来看,已经形成“东部沿海集聚、中部沿江联动、西部特色发展”的空间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