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合集下载

初中地理教研活动问题(3篇)

初中地理教研活动问题(3篇)

第1篇一、引言地理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旨在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环境的认识,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初中地理教研活动是提高地理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为了更好地开展地理教研活动,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初中地理教研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二、问题探讨1. 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脱节部分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学科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这导致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时感到枯燥乏味,难以激发学习兴趣。

同时,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脱节,使得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的地理素养得不到有效提升。

解决策略:(1)教师应关注生活实际,将地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生活应用能力。

(2)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如实地考察、社区服务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地理知识。

2. 教学方法单一部分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依赖传统的讲授法,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被动接受知识,难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解决策略:(1)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案例教学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鼓励学生提问、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 地理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目前,我国初中地理教学评价体系主要依赖于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

这种评价方式容易导致教师过分关注学生的成绩,而忽视了对学生地理素养的培养。

解决策略:(1)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包括学生的考试成绩、课堂表现、课外实践等。

(2)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关注学生的兴趣、特长和潜能。

4. 地理教师专业素养有待提高部分地理教师的专业素养有待提高,如对地理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学技能、教育理念等方面。

这直接影响了地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地理素养。

解决策略:(1)加强地理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2)鼓励教师参加学术交流活动,拓宽视野,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5. 地理教学资源不足部分学校地理教学资源不足,如教学设施、图书资料、网络资源等。

初中地理教学工作总结学情分析

初中地理教学工作总结学情分析

初中地理教学工作总结学情分析初中地理反思篇一光阴似箭,转眼间大半个学期已经过去。

在此期间,我有许多收获也有很多遗憾。

现将回顾如下:一、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知识跨度很大的学科,又十分注重实际应用,要让学生真正地学好它,一方面需要不断向学生强调地理学科重要性的,引导学生对地理学科的重视,保证必要的时间投入,另一方面需要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并千方百计创造良好的地理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为一体,形成和谐、融洽、积极、活跃的课堂气氛。

让学生主动参与整个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为学生创设“多说”学习情境,师生一起讨论,共同完成教学目标,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意识的转化,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我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能积极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问题情境,教学内容的组织以学生的活动为主要形式,启发学生在观察、分析、思考、讨论中灵活运用地理知识。

但是如何进一步发挥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改进课堂教学,是值得我思考的现实问题。

通过反复思考,我认为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学习,才能学得好,学习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条件,它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密不可分。

从地理知识来看,趣味性是其一大特点。

它为学生获得直接兴趣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教学中可充分利用教学的图片、文字、语言,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唤起学生学习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注重学习方法,培养创新精神根据教学的内容特点及学生年龄特征,开展探究学习法,为学生创设一个具有研究性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在形象感知、自主感悟、合作讨论、相互、自由表达、创造想象等探索性活动中,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和创新的情感,逐步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对高中地理教育的现状分析

对高中地理教育的现状分析

对高中地理教育的现状分析引言高中地理教育是培养学生地理思维、地理素养和地理能力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对目前高中地理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

现状分析1. 教材内容过于理论化:目前的高中地理教材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实践性和应用性的内容。

这使得学生很难将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缺乏对地理问题的实际解决能力。

2. 缺乏足够的实地考察和实验:由于种种原因,学校很少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实验,导致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局限在课本上,缺乏对实际地理环境的感知和认识。

3. 教学方法单一:目前高中地理教学主要以讲授为主,缺乏互动和探究的教学方法。

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思考和探索的机会。

4. 师资力量不足:一些学校的地理教师师资力量不足,缺乏更新知识和教学方法的能力。

这影响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研究效果。

改进建议1. 更材内容:地理教材应更加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的内容,增加案例分析和实际问题解决的部分,使学生能够将地理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2. 加强实地考察和实验:学校应组织学生进行更多的实地考察和实验活动,提供学生与实际地理环境接触的机会,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 多元化教学方法:教师应探索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问题解决和实践活动等,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4. 提升师资力量:学校和教育部门应加大对地理教师的培训力度,提供更新知识和教学方法的机会,提升他们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结论通过对高中地理教育现状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然而,通过改进教材内容、加强实地考察和实验、多元化教学方法以及提升师资力量,我们可以改善高中地理教育的质量,培养更多具有地理思维和地理能力的学生。

地理新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分析

地理新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分析

地理新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分析地理是人们探索和认识地球的学科。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发展,地理学科也在不断更新与升级。

为了适应时代的需求,我国将于2023年进行一次地理新课程的改革,这次改革的目的是更好地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和全球意识。

本文将从重点和难点两个方面对这次地理新课程进行分析。

一、重点分析1.应用性强地理学习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新课程中增加了许多实践性和应用性的内容,如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地理分析和决策问题。

这些内容将帮助学生将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全球意识的注重新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

通过学习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地理情况,帮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环境、政治和经济情况。

同时,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有助于他们更好地了解全球发展趋势,具有更广视角的思考问题能力。

3.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新课程中,评价方式将更加多元化。

不仅仅关注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情况,还会评价他们在解决问题、运用地理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等方面的能力。

这种综合评价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二、难点分析1.跨学科的理解新课程中,地理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更加紧密,需要学生具备跨学科综合的理解能力。

例如,地理信息技术需要学生学习一定的计算机科学知识,自然灾害的处理需要学生学习一定的物理和化学知识。

这些跨学科的知识将成为学生学习的难点。

2.地球环境问题全球环境问题是地理学习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新课程中注重了学生对全球环境问题的了解,如全球气候变化和地球资源的开发等。

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新课程中的多元化评价方式,对于班级教学和评价体系的构建而言,也是难点。

如何识别和平衡不同的评价手段,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评价,以及让评价得到几个方面的反映等,都是需要老师们细心和认真思考的问题。

总之,地理新课程的改革是一个重要的举措,将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做出贡献。

中学地理实践教学现状(3篇)

中学地理实践教学现状(3篇)

第1篇一、引言地理学科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旨在培养学生对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以及地理环境的认知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实践教学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分析中学地理实践教学的现状,探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二、中学地理实践教学现状1. 实践教学形式多样化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中学地理实践教学形式日益多样化。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1)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到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等地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感受地理环境,提高实践能力。

(2)实验操作:通过实验室的地理仪器、模型等,让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实验技能。

(3)地理信息系统(GIS)应用:利用GIS软件,进行地理信息的采集、处理和分析,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4)地理课题研究:引导学生开展地理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2. 实践教学资源丰富近年来,我国地理实践教学资源得到了极大的丰富。

一方面,各地教育部门加大了对地理实践教学的投入,改善了实践教学设施;另一方面,社会各界也积极参与,提供了丰富的实践资源。

如:地理实验室、校外实践基地、地理信息资源库等。

3. 实践教学效果显著通过实践教学,学生的地理素养得到了明显提高。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了学生的地理认知能力:通过实地考察、实验操作等活动,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地理环境,提高地理知识水平。

(2)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实践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3)提升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通过实验操作、课题研究等活动,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实践技能。

三、中学地理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1. 实践教学时间不足由于中学地理课程课时较少,导致实践教学时间不足。

许多学校在地理课程安排上,实践教学环节往往被压缩,影响实践教学效果。

2. 实践教学师资力量薄弱部分中学地理教师缺乏实践教学经验,对实践教学环节的把握不够,导致实践教学效果不佳。

初中地理教学现状分析

初中地理教学现状分析

初中地理教学现状分析前言地理学是一门涉及地球及其特征的学科,是生活和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初中阶段,地理教育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未来的职业选择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初中地理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

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师教学水平偏低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初中地理教育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强。

但是,仍有一些初中地理教师技能水平偏低,教学经验匮乏,不懂得如何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兴趣。

这些问题会导致教师无法很好地传递地理知识,让学生感到乏味和无聊。

小学阶段地理教育不足许多学生在小学阶段没有受到足够的地理知识教育,因此在初中阶段开始学习地理时常常感到困难和挫折。

这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还会对他们未来的职业选择带来负面影响。

教材质量不高教材是教学过程的核心,但是一些初中地理教材质量不高,对于学生来说难度较大,相关知识点理论过多,实践应用较少,难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这种现象就会使得学生变得不喜欢学习地理知识。

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增加地理实践教育通过参观实际场地,采取多种实践活动和课堂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实际动手和实际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地理知识,可以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对于初中地理老师而言,优秀教师的出现和备课的勤奋程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师资队伍建设应更加注重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理念方面的培训,共同探讨如何以有效的方式提高地理知识的传授。

多渠道获取教学信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渠道的方式来获取信息,以保持教学一步步的升级。

例如,通过参加各种教育研讨、阅读相关教学书籍和网站等,可以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和教学效果,使教学真正走向工具化和现代化。

结论随着教育环境的改变和教育水平的普及,地理教育越来越受到广大人民的重视。

但是,相对于成人培训和高中教育而言,在初中地理教育中存在许多问题。

鉴于此,我们有必要进行持续的调研,并加强一系列有关初中地理教育的提高,从而创立更加完美的教育体系,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地理技能和知识。

高中地理新教材的特点及教学方法探讨+高中地理学习现状分析及其教学策略

高中地理新教材的特点及教学方法探讨+高中地理学习现状分析及其教学策略

高中地理新教材的特点及教学方法探讨秋季起,二期课改高中地理新教材在市各试点学校开始试用。

笔者所在学校作为试点学校试用新教材,在近两个月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感受颇深,现在谈一下自己对新教材的几点认识,以及在教学过程中是如何组织教学的。

一、课程定位具有时代特色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人文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地理学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特别是“3S”技术的广泛应用,给地理学带来了巨大的革命,如地理信息系统(GIS)已广泛应用于测绘、环境保护、灾害监测与评估、城乡规划、市场分析、区域管理、军事等领域,被称为地理学的第三代语言。

新教材立足于地理学科紧密联系的四大特征,即:1、综合性特征:地球表层是一个多种要素相互作用的综合体,地理学科把地理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综合研究其组成要素和空间组合。

2、地域性特征:地球表层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的分布具有地域差异性,地理学科不仅反映地理事象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且阐明其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其空间运动和变化的规律。

3、开放性特征:地球表层系统与外系统之间时刻都在发生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传递与交流,地理学科研究的对象横跨自然和社会两大领域,与众多学科发生着广泛、紧密的联系,使其研究手段和过程具有开放性。

4、实践性特征:地理学科是在人类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发生发展的。

二、课程理念具有前展性新教材体现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指导思想。

根据上海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发达地区、改革开放前沿、基础教育设施先进、教学质量较高的特点,确立了充分利用上海国际化和信息化的教育环境,构建以德育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学习方式的改变为特征,以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标志的课程体系。

1、以提高公民素质为基本出发点,重视学生的学习经历和经验,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体验、感悟和实践过程,改变以往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知识的传承、能力的发展、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和统一。

2024年初中地理教学计划样本(五篇)

2024年初中地理教学计划样本(五篇)

2024年初中地理教学计划样本一、教学现状分析在本学期中,我负责七年级的地理教学任务,原计划每周每班应进行三个课时的教学,但目前课时数减少至每周两个课时。

这样的调整使得课时分配相对于教材内容显得有些不足。

目前所使用的教材是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以及《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导下编写的人教版地理新教材。

面对新课程标准、新教材以及新教学环境的高要求,我的教育教学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

我所任教的学校,秉持着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坚定理念,为地理学科提供了应有的重视。

在此背景下,大多数学生对地理学科有着浓厚的兴趣。

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环境以及完备的地理教具等资源为地理教学提供了坚实的支持。

二、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我坚持以下指导思想:(此处原文缺失,无法进行改写)三、教学工作计划为了提升教学效果,我计划实施以下具体工作措施:1. 精心准备每一堂地理课,确保教学质量,并保证每节课后的练习能够得到全面批改。

2. 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理论,掌握其核心内容,以科学的理论为教学实践提供指导。

3. 有效利用网络资源,认真搜集和整理地理备课资料,为制作高质量的地理课件准备充分的素材。

4. 积极参与计算机技能培训,并自主学习,以提升课件制作技能,努力创作出优秀的课件。

5. 申请购买必要的地理教学教具和软件,并做好相关器材的登记、使用和管理工作。

6. 主动参与教研教改活动,在教研部门和教务部门的指导下,力求提升教育教学能力至新的水平。

7. 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依据学科特点,组织各类学科知识竞赛,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8. 积极参与集体备课活动,力求教案精益求精,以创造出优秀的教学计划。

9. 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学习他人的优点,相互借鉴,不断提高个人的教学技巧。

10. 制定详尽的复习计划和复习提纲,并认真组织复习,确保学生能够有效巩固知识。

11. 在每次月度考试后,全面分析每个学生和班级的质量情况,注意发现并解决教学中及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2024年地理科目教学工作计划(七篇)

2024年地理科目教学工作计划(七篇)

2024年地理科目教学工作计划在新课程标准理论的引领下,依托学校主管教学领导的指导,充分发挥个人教学专长,致力于提升教学品质与业务水平。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传授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的地理知识,传播地理学的基本思想,激发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并逐步培养其自主学习地理的能力,引导学生实现从“学会地理”向“会学地理”的转变。

一、学生情况分析蒙西阳光学校七年级本学期设有五个平行班,每班平均学生数若干。

鉴于学生来源地多样性,学生水平存在显著差异。

经过开学初期的观察,发现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尚存有小学时期的特点。

针对此情况,本学期教学重点为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

针对七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的特性,计划安排丰富的动手实践活动,以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教材内容解析本册教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旨在适应初中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材中设置了众多学生活动,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体验,课外阅读材料亦有助于拓展学生知识面,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本册书以区域地理为核心架构,涵盖地球与地图、陆地和海洋、天气与气候、居民与聚落、发展与合作等五个章节。

三、教学策略1. 采纳先进教学理念,实施“自学精讲,以练为主”的教学模式,贯彻“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加强集体备课,精心设计教学方案,确保每节课学生能够有所收获,实现知识点的日清、课清、堂清。

2. 以教材中的“活动”部分为教学切入点,深入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继承并发展已有教学活动的优势,持续深化、创新、拓展,形成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多样化教学模式。

3. 深入理解学案教学的特点,认真编写学案和教案,掌握学案教学的全程,充分发挥其教学优势。

4.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面向全体学生的实施分层教学,对学习困难的学生给予更多关注和辅导,提升整体地理学习质量。

5. 针对性地研究和指导,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6. 采用精讲多练的教学方法,教师适当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教师再进行总结,结合课文、图像作业,激发学习兴趣,帮助理解记忆,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想象、归纳、记忆等能力,并及时巩固所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地理课堂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法(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地理课堂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法(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地理课堂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法第一篇范文:初中地理课堂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法地理学科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不仅涉及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众多领域,而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在初中阶段,地理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使他们具备基本的地理知识、技能和观念。

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初中地理课堂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教学效果。

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二、问题分析1.学生兴趣不足在地理课堂上,我们发现部分学生对地理学科缺乏兴趣,原因可能在于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脱节,教学方法单一,以及缺乏实践活动等。

2.教学方法单一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仍采用传统的讲授法,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互动交流,导致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不足。

3.课堂氛围不活跃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过于关注考试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课堂氛围显得较为沉闷,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4.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地理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但目前初中地理课堂在实践教学环节存在不足,学生缺乏实际操作和体验,影响了地理实践能力的培养。

5.评价体系不合理传统的评价体系过于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地理素养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评价,导致学生过于注重分数,而忽视了地理学科的本质。

三、解决方法1.结合实际生活,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将地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通过讲解地理位置、气候、地形等自然环境因素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使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的实用性。

2.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参与度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同时,注重地理技能的培养,如地图阅读、数据分析等。

3.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关注学生个性化需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初二地理课程的学情分析

初二地理课程的学情分析

初二地理课程的学情分析一、分析目的本分析旨在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教学计划的制定提供依据,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并在初二下班学期的中考中取得理想成绩。

二、分析对象本次分析针对八年级的1个班级进行,共有51名学生参与。

三、分析方法本次分析采用以下方法进行:1.观察法:通过课堂观察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参与情况等。

2.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学习基础和学习方法等情况。

3.谈话法:通过与学生进行个别谈话,深入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需求。

四、分析结果1.学习兴趣:大部分学生对地理学习表现出一定的兴趣,尤其是对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方面较为感兴趣。

但也有部分学生认为地理学习较为枯燥,需要教师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学习基础:大部分学生对之前所学的知识点掌握不好,有少部分学生能够掌握系统的自然地理知识。

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复习。

3.学习方法:大部分学生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需要教师引导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以提高学习效率。

4.学习态度:大部分学生对地理学习持有认真的态度,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完成作业。

但也有部分学生存在态度不端正的问题,需要教师加强思想引导和教育。

五、建议措施1.改进教学方法针对学生认为地理学习较为枯燥的问题,建议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案例教学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复习针对学生基础知识点掌握不牢固的问题,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复习,以确保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

3.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在地里学习中,不仅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需要在学习过程中给予鼓励,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做图中对地理的知识点掌握更加清晰可辨。

4.多见题型多思考基础薄弱的同学需要在课本上多下功夫,要把基础知识背会,在此基础上,面对中考,需要练习不同类型的题,将各个知识点融会贯通,需要背练结合。

5.树立目标作为初二,面临地理中招考试的学生,应该更重视本门学科,在多次的刷题和考试中,要树立清晰的目标,合理的规划自己的每一个分数,朝着目标坚定前行。

关于地理课堂教学的学情分析方案

关于地理课堂教学的学情分析方案

关于地理课堂教学的学情分析方案1. 引言地理课程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情,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效果,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学情分析的地理课堂教学方案。

2. 学情分析方法学情分析是通过采集和分析学生的研究数据,了解他们的研究状况和特点,为教学提供有效的依据。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学情分析方法:2.1. 学生调查问卷通过给学生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他们对地理学科的兴趣程度、研究动机以及研究惯等方面的情况。

问卷内容可以涵盖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对地理学科的认知和理解水平;- 学生日常的研究时间和研究方式;- 学生研究地理的意愿和动机;- 学生对地理课程内容的喜好和不喜好。

2.2. 学生成绩分析通过对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平时作业的评分进行分析,了解学生的研究水平和学科成绩的分布情况。

可以统计每个学生的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以及优秀生、良好生、及格生和不及格生的人数比例等指标,从而得出学生的整体研究状况。

2.3. 研究过程分析通过观察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和参与情况,了解他们对地理课堂的反应和研究效果。

可以记录学生的课堂表现,例如积极回答问题的频次、与同学合作的情况、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等,并结合教学评价和自评表现,综合分析学生的研究过程。

3. 学情分析结果应用学情分析的结果为地理课堂教学的改进提供了有效的参考和依据。

根据学情分析的结果,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以下措施:- 针对学生对地理学科的认知和兴趣程度不高的情况,可以通过增加地理课堂的趣味性和实践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针对学生研究地理的动机不足的情况,可以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了解他们对地理学科的需求,从而调整和改进教学内容;- 针对学生成绩分布不均匀的情况,可以采取个性化教学措施,帮助学科较弱的学生提高成绩,并充分挖掘学科较好的学生潜力。

4. 总结通过学情分析,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地理课堂教学。

高三地理课程效果分析

高三地理课程效果分析

高三地理课程效果分析1. 引言地理课程作为高中教育的必修课程之一,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提高其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认识。

本文将对高三地理课程的效果进行分析,以期为未来的教学提供改进方向和建议。

2. 课程目标与内容2.1 课程目标高三地理课程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高中地理知识,培养其地理思维能力,提高其对地理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2.2 课程内容高三地理课程内容包括地球与地图、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四个方面。

3. 教学方法与手段高三地理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讲授、讨论、实验、考察等,同时,教师会运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以提高教学效果。

4. 课程实施情况4.1 教学计划与进度高三地理课程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进行,教学计划详细,进度安排合理。

4.2 教学效果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学生们在地理知识、地理思维和地理技能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提高。

5. 课程效果分析5.1 知识掌握情况学生们在地理知识的掌握方面有所提高,但仍有部分学生对一些难点知识掌握不足。

5.2 地理思维能力大部分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有所提高,能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一些实际问题。

5.3 地理技能学生在地理技能方面也有所提高,如地图阅读、数据分析等。

6. 结论与建议6.1 结论高三地理课程对学生地理知识的掌握、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地理技能的提高都有一定的效果,但仍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6.2 建议1. 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帮助其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2. 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地理观察和分析能力。

3. 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以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全面版)地理学学科现状分析与对策

(全面版)地理学学科现状分析与对策

(全面版)地理学学科现状分析与对策1. 引言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地理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报告旨在全面分析地理学学科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地理学的发展。

2. 地理学学科现状分析2.1 学术研究在学术研究方面,我国地理学取得了显著成就。

近年来,我国地理学家在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区域发展规划、生态环境评估等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

然而,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地理学在理论创新、研究方法、跨学科研究等方面仍有较大差距。

2.2 教育与人才培养在教育与人才培养方面,我国拥有众多的地理学专业院校和研究机构,培养了大量的地理学人才。

然而,地理学专业教育在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国际化等方面仍有待改进。

此外,地理学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

2.3 社会应用在社会应用方面,地理学成果在城乡规划、环境保护、资源管理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但与此同时,地理学在社会服务、技术研发、产业转化等方面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3. 地理学学科对策3.1 加强学术研究- 提高科研经费投入,鼓励地理学研究者开展原创性研究。

- 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引进国际先进理念和方法。

- 建立多元化的科研评价体系,注重科研质量而非数量。

3.2 优化教育与人才培养- 调整课程设置,加强地理学基础理论和实践教学。

- 推动产学研结合,增加学生实践和实机会。

- 加强国际合作,提高地理学专业教育的国际化水平。

3.3 提升社会应用- 加强地理学成果的宣传和推广,提高社会对地理学的认识。

- 加强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提高地理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 鼓励地理学研究者参与决策咨询,为政府和企业提供智力支持。

4. 结论总体来看,我国地理学学科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推动地理学的发展,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对策,包括加强学术研究、优化教育与人才培养、提升社会应用等。

六年级地理教学学情分析

六年级地理教学学情分析

六年级地理教学学情分析一、学生研究情况概述在六年级地理教学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较好,能够理解和记忆基本的地理概念和知识点。

学生在地图阅读、地理现象的解释和分析等方面表现出较强的能力。

然而,部分学生在地理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仍有待提高。

二、学生研究成果1. 知识掌握: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六年级地理教学中的基本知识点,如地球与地图、气候与天气、人与环境等。

2. 技能应用:学生在地图阅读、地理现象的解释和分析等方面表现出较强的能力,能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思维能力:部分学生在地理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表现较好,能够提出独特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学生研究问题分析1. 地理思维:部分学生对地理概念和知识点的理解较为肤浅,缺乏深入的地理思维和分析能力。

2. 创新能力:部分学生在地理研究中缺乏创新意识,不能将地理知识与其他学科或现实生活相结合。

3. 研究方法:部分学生对地理研究方法掌握不足,导致研究效果不佳。

四、教学改进措施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2. 实践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将地理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跨学科教学:将地理知识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4. 个性化辅导:针对学生的研究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提高研究效果。

5. 研究方法指导:向学生传授有效的地理研究方法,提高学生的研究效率。

五、总结通过对六年级地理教学学情分析,我们了解到学生的研究情况、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改进措施,希望能够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十年级地理质量分析

十年级地理质量分析

十年级地理质量分析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十年级地理教学质量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教学改进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生反馈等方面的全面评估,我们力求客观地揭示当前教学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2. 教学内容分析2.1 课程设置十年级地理课程设置涵盖了地理基础知识、人文地理、自然地理和区域地理等多个方面。

从课程设置来看,较为全面地体现了地理学科的内涵,有利于学生构建系统的地理知识体系。

2.2 教材质量教材质量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现用教材的满意度较高,认为教材内容丰富、结构清晰、案例典型。

但也有部分学生反映教材的理论性较强,实用性略显不足。

2.3 教学资源教学资源的丰富程度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学校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多媒体教室、实验室、图书资料等,为地理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持。

3. 教学方法分析3.1 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方面,教师们普遍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但也有部分学生表示,课堂教学过于依赖讲授,缺乏互动性。

3.2 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地理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积极开展野外考察、实习实训等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地理素养。

但调查中也发现,实践教学活动的覆盖面不够广泛,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

3.3 评价方式评价方式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当前的评价方式以考试为主,辅以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多元化评价。

但在访谈中,部分学生表示考试压力较大,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受到影响。

4. 学生反馈分析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我们收集到了学生对地理教学的反馈。

大部分学生认为,地理学科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但也有部分学生表示学习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

5. 改进措施针对上述分析,我们提出以下改进措施:1. 优化课程设置,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教材的实用性。

2. 丰富教学方法,增加课堂互动,提高学生参与度。

2023年七年级地理教学的亮点与不足分析(精选4篇)

2023年七年级地理教学的亮点与不足分析(精选4篇)

2023年七年级地理教学的亮点与不足分析(精选4篇)篇一:亮点:1. 创新的教学方法:2023年七年级地理教学使用了多媒体技术,通过投影仪、电子白板等设备展示地理图表、地形模型等,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地理概念和现象。

2. 实地考察:教学中加强了对地理实地考察的重视,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理环境,提高地理实践能力。

3. 强调互动教学:教学中积极倡导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参与讨论、提问,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和活跃氛围。

4. 关注问题意识培养: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思考地理问题,并通过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不足:1.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还有待提高:虽然教学中强调互动和讨论,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有待提高,很多学生对地理知识只是在课堂上进行了解,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2. 教学资源不足:由于教学资源的限制,部分地理教材难以有效展示,学生对一些地理现象和概念的理解仍然存在困难。

3. 知识点之间联系不够明晰:地理教学中存在一些知识点之间联系不够明晰的情况,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导致学生对某些地理知识的理解有所欠缺。

4. 考核方式单一:目前地理教学主要以笔试形式进行考核,缺乏对学生实际操作和实践能力的考核,无法全面评价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篇二:亮点:1. 拓展地理视野:2023年七年级地理教育注重引导学生拓展地理视野,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介绍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知识,使学生对世界各地的地理环境有更全面的了解。

2. 引入地理技术:教育部门引入了地理技术教具,如测绘设备和卫星影像,使学生能够更直观地获取地理信息,提高地理观察能力。

3. 创设情境教学:教学中注重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模拟的地理情境中进行探索和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 融入社会实践:地理教育将更多的融入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观地理相关企事业单位,与地理研究者交流,加深学生对地理学科的认识。

八年级地理学情分析及教学对策

八年级地理学情分析及教学对策

八年级地理学情分析及教学对策1. 学情分析1.1 学生现状八年级的学生在地理学习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通过之前的学习,对地理学科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

然而,由于地区差异、家庭背景、学习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在地理学科的学习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1.2 学习需求八年级的学生在学习地理时,需要更深入地了解地理知识,提高对地理现象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学生需要将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实践应用能力。

1.3 存在的问题在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不高,学习积极性不足;部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较弱,难以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还有一些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当,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2. 教学对策2.1 激发学生兴趣- 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到地理学科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组织丰富多样的地理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2 强化知识体系- 梳理地理学科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 通过地图、图表等教学辅助工具,直观地展示地理知识;- 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的结合,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2.3 改进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问题;-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引入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4 个性化辅导-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针对性的辅导计划;- 定期与学生家长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 鼓励学生参加地理兴趣小组和竞赛,提升特长。

2.5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引导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确保学习时间;- 督促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 总结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识到八年级学生在地理学科学习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教学对策。

作为教师,我们要关注学生的需求,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地理教学质量分析及改进措施

地理教学质量分析及改进措施

地理教学质量分析及改进措施
一、分析
地理教学质量是评估教学效果和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


了分析地理教学质量,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指标:
1. 学生研究成绩:通过分析学生在地理课程中的考试成绩和综
合评价,可以评估地理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的研究情况。

2. 教学资源:评估地理课程所使用的教材、教具、多媒体设备
等教学资源的充实程度和适用性,以及教师对教学资源的合理运用。

3. 教师教学能力:评估地理教师的知识、教学方法和教学态度
等方面的表现,以及教师对学生的激发和引导能力。

4. 学生参与度:评估学生在地理课堂上的积极性、参与度和研
究投入程度,以及教师对学生互动和合作的引导程度。

二、改进措施
为了提高地理教学质量,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改进措施:
1. 提供优质教学资源:确保地理课程所使用的教材和教具质量过关,并配备适用的多媒体设备,以提升地理教学的教学效果。

2. 加强教师培训和发展:开展地理教师的专业培训和进修,提高教师的学科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

3.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研究、实地考察等,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研究效果。

4. 持续评估和反馈:定期评估地理教学质量,收集学生和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以不断改进地理教学质量。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改进措施,我们可以提高地理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发展,为地理教育事业做出积极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本文以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农村中学地理教育现状为研究对象,通过访谈、问卷调查和课堂观察等调查方法和对现有文献的分析,展现农村地理教育的现状,揭示当前农村中学地理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地理课堂教学现状对策措施通过对四川省南部县中学地理教师的问卷调查及座谈、听课等方式,了解到了目前该县中学地理教育的真实现状。

总体来看:师资力量极为薄弱,业务水平参差不齐,与新课改要求差距极大。

地理教师约66人,其中:专业地理教师40人,兼职26人。

在地理教师中,受过地理专业教育的16人,约占总人数的四分之一。

兼职地理教师又存在如下种种情况:(1)大多是把地理课作为“搭头课”来任教。

他们中有主教语文的、数学的、政治的、生物的等;(2)更换频繁,有的学校一年更换一个地理教师,个别学校一学期更换一个;(3)兼职地理教师谈不上专业业务水平,地理基础知识极度缺乏。

就当前中学地理课程教学研究而言,笔者认为一定要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为基础,吸收国内外各家教学理论之精华,逐步建立、健全具有自己风格的现代教育思想,并以此为指导,结合地理学科特点、学校教学实际情况,从而确立具有时代特征的教学策略。

一、中学地理课程教学现状特征1、图式教学是地理教学的独特方式充分运用图式进行中学地理教学,是地理教学独特之处。

重视图式教学,创造学生身临其境的氛围和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是近年来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显著特点。

现行高中地理教材仅上册就包括了实物实地照片、模式图、结构图、过程图、示意图、分布图、剖面图等147幅,图表13个。

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读图分析得出相关结论。

如有的教师在讲“季风形成”原理时,让学生读“亚洲1月、7月冬夏季风图”和“地球上气压带、风带的季节变化图”。

通过对图中地理现象的观察、分析和理解,使学生得出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成因及其差异。

从地理课堂教学的实践看,多种形式的图式教学,在中学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使地理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活泼、直观,提高知识传授的深度和广度。

其次,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教师照本宣科、机械复述教材的被动局面。

第三,通过读图、拼图等,可以锻炼、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询知识的热情,改变他们被动接受知识的状况。

2、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是地理教学成功的重要基础条件在调研和听课过程中发现,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有逐渐提高的趋势,其原因在于:⑴实行参与式教学有助于使学生投身到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发挥了不同层次学生的潜能,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边活动,有利于学生个性全面和谐的发展。

⑵学生厌烦教师的“满堂灌”,迫切希望自己在地理课上“多说说”,教学参与意识非常强烈。

学生参与式课堂教学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a、地理模型制作。

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结合所学内容,有选择地制作地理实物模型,使学生在“学与做”中学地理。

如地球仪、等高线、省级政区拼图游戏等,促进学生的地理感知,并激发其学习兴趣。

通过参与模型制作,动手又动脑。

b、设疑问答。

教师通过提出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

如有的教师在讲授高中地理第一部分中的四季成因问题时,引导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层层设问,循循诱导,分析和归纳出四季变化的原因。

参与式教育,形式多样,不拘泥于以上两种,但使用时应注意做到“三多”:多给学生提供自我选择、设计的机会;多给学生提供表达独特性思想和感情的机会;多给学生提供自我评价的机会。

3、电教媒体运用是提高地理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现代教育改革不仅体现在观念转变、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革新等方面,还体现在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上。

长期以来,教师是课堂教学信息的主要传递者。

在电教媒体进入课堂教学之后,它有效地改进了教与学的活动方式,使教学信息传递方式更加生动活泼,教学内容更加形象具体,学生心理更加协调,思维活动更加积极活跃,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有力地促进了学生智力的发展和提高。

电教媒体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虽然具有突出的优势,若使用不当,不但其优势难以体现,而且还会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

在课堂教学中,应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出发选择电教媒体,设计教学过程。

例如:在高中地理《地球的公转》一课教学中,让学生理解“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在电教媒体未进入课堂前,教师在教学中颇感困难,无论是用挂图、板图,还是让学生看教材中的插图,由于图式单一,难以使学生在感知上形成完整的认识。

县教研室地理组教师自行设计了多媒体教学软件,在屏幕上,先展示黄赤交角,再模拟演示地球绕日公转过程及太阳直射点、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使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这一地理现象。

电教媒体凭借其优势,为教师讲解地理,为学生感知地理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二、中学地理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1、课堂教学水平不高通过听课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地理课距地理教学的一般要求还比较远。

教师向学生提问多,引导学生主动发问却很少,轻视甚至抑制学生发现问题、主动提问的意识和热情;教师提出“知识训练”型的问题多,而思维性、启发性的问题少,课堂提问的权利控制在教师手里,学生只是在教师的层层“诱惑”下沿教师设计的思路解答问题,而学生的自主探究、发现、创新的意识得不到应有的发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等得不到应有的塑造和升华。

具体表现为:⑴教学方法呆板。

⑵钻研教材不深。

⑶知识传授错误。

2、教研气氛不浓教研活动开展少。

从教育主管部门来看,对教研活动比较重视,但缺乏系统的组织、实施和监督机制,把教研活动看作是检查的手段,有的开展了教研,但没总结,不了了之;有的教研活动没有深度、广度。

其次是承担教育教研的工作者、教师也对教研意义认识模糊,认为教研出不了成绩,只要自己把好大纲、看好教参、做好实验、管好仪器设备,按本授课就万事大吉;或者认为开一、二次公开课、听评课,外出一、二次听课或开会就可以充作教研,缺乏研究精神;有时教师虽然进行了教研活动,但教研活动的质量、内容及形式等层次低、比较肤浅和单一,没有深入下去,使教研本身的功能发挥不出来,从而进一步影响到整个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及其改革与发展。

所以县教研室要求各区成立地理教研联组,有的区教研联组虽然成立了。

但是教研活动开展次数太少,甚至好几年都没有召开过地理教研会。

有的区连地地理教研联组也没有成立,教研活动基本上为“零”。

3、教师对新课程教学要求极不适应新课程标准要求地理构建开放式课程,这是地理教师面临的新课题。

有的教师习惯了以往的课程模式,总感觉“如今的课程及教学无章法可循,无法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有的教师意识到开放式地理课程对学生发展非常有利,但不知如何把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显得无所适从。

比如一些教师在使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时,感到这套教材是“学生好学,教师难教”。

这正好说明,该地理教材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已由教师转向了学生,由“教”转向了“学”。

如何指导好学生自学已成为该地理教材教法改革的核心问题。

也就是说,要适应该地理教材的变革,教师备课、上课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就不应再是考虑如何把教材内容“讲”清楚,“讲”生动,“讲”透彻,而是应当考虑和研究如何使学生“学”懂、“学”会、会“学”,如何教会学生自学的方法,从而让学生达到增知、长智、练能的学习目标。

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变“教师教,学生学”为“教师教学生学”,对教师自身的教学技艺和素养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教学设施配置差大部分中学教学硬件设施薄弱,教学仪器设备短缺,使得教师课堂教学手段单调,缺乏灵活性和多样性。

由于教育投入不足,经费有限,大多数学校无法添置齐全必需的教学仪器设备,许多农村中学欠缺教学挂图、资料、模型、标本,不少学校未能配备完整图书室、实验室,大多只是因陋就简;教师备课时手头上只有课本和教参,要讲解知识没有挂图,要实物展示没有标本模型。

因而教师靠板书,学生靠笔记,就此进行教学。

教师无法借助各种教学辅助手段来很好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就不用谈了,即使有一些地图、挂图,也是多年以前的,不能跟上时代的变化。

如,中国政区图,重庆还是四川的一个省辖市,海南还是属于广东省管辖等等,更不用说世界时局的变化了。

象地形的褶皱、断层模型,甚至地球仪这种基本仪器都不能满足正常教学需要。

5、乡镇初级中学不重视地理教学的现象表现突出由于受现行高中招生考试制度政策影响,现在地理科的会考在初二年级完成,学生进入初三后就与地理知识相处陌路。

学生学地理随便,教师教地理随便,部分学校对地理学科的教与学的监督也完全处于“真空”地带。

即使有的学校教师上地理课,在功利主义影响下,也是根据大纲要求考什么教什么,学生机械的背什么、不求甚解,师生决不越雷池半步。

初中学业完成升入高中后,地理基础知识较好的学生极少,高中地理教师普遍反映地理难教。

本来初中地理与高中地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初中地理知识脱节势必加重高中地理教学的负担,影响了整个中学地理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建议及措施1、组织现有教师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的培训,提升教学质量、教学效率市、县教研部门可以在每年的暑假组织各县市及各乡镇学校的地理任课教师进行轮训,培训内容应主要围绕地理新课程标准、地理教学技能与学习方式变革、地理教育教学评价与考试制度及课程管理等主题展开,培训方式采取专题报告、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方式进行,以确保培训取得实效。

2、地理教师自身必须加强学习相关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促进观念的改变,以适应开放式地理课程教师要成为学习型、学者型教师,放眼国际,瞄准前沿,及时了解地理学科的新进展,积极吸取新的理论与新的模式,迅速追赶世界地理教育发展的潮头。

学校要创造条件让教师参加省级以上的现代教育技术活动或培训,把提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水平列为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

学校每年可安排教师外出学习进修,参加各种培训班,教学经验交流会,学术研讨会,把先进的教学经验带回学校,提高他们的教学与理论水平。

适时请市、县电教馆派员来校举办讲座等。

通过这些做法,促进全体教师业务能力不断增强和研究水平的提高,努力使他们成为“学者型”教师。

3、各级教研部门及学校要高度重视学校地理教研工作,靠学科教研促进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要从原先的“承传型”角色转变为“研究型”的角色,将教学与科研熔为一炉,边实践边创新边总结,这样既推进了地理课程改革的深入,又提高了教师自身的研究能力与教学能力。

为了改革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在县教研室进行的“课堂教学评价月”的背景下,我校教师坚持长期开展听、评、说课活动,且把这个活动作为一个重要的教研活动。

学期初在听课中要求教师开展单元说课,也就是说单元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说教材的前后联系,说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措施,说本单元学生应掌握的解题规律、方法、技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