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生物技术名词解释总结

合集下载

环境生物学期末复习

环境生物学期末复习

环境生物学期末复习————————————————————————————————作者:————————————————————————————————日期:一、名词解释环境生物学(Environmental Biology):研究生物与受人类干预的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及其机理的科学。

外源性化合物(Xenobiotics): 不是人体的组成成分,也非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或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物质,但它们可由人类生活环境通过一定环节和途径与人体接触并进入人体,且产生一定的生物学作用,它们是一类“外来生物活性物质”。

生态毒理学(Ecotoxicology): 研究环境有毒有害因子对生态系统内的非人类种群和群落的生态学和毒理学效应,以及物质或因素的迁移途径和与环境相互作用规律。

优先污染物(Priority pollutants):从众多污染物中筛选出潜在危险大的作为优先研究和控制对象。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POPs):指人类合成的能持久存在于环境中、通过生物食物链(网)累积、并对人类健康造成有害影响的化学物质。

生物转运(Biotransport):环境污染物经各种途径和方式同生物机体接触而被吸收、分布和排泄等过程的总称。

生物转化(Biotransformation):污染物经生物体或其酶的作用而发生的化学结构改变或价态变化的过程。

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Mixed-function oxidase, MFO)超量积累(Hyperaccumulation):外源化学物在生物体内的积累极限值与其吸收量和清除半衰期成正比,即吸收量越大,清除半衰期越长,则其积累极限值越高。

超量积累者(Hyperaccumulator):生物能够异常高含量积累外源化学物的现象称为超量积累现象,这种能力的生物成为超量积累者。

富营养化(Eutrophication):大量的氮、磷等营养元素物质进入水体,使水中藻类(蓝藻和绿藻,有鱼腥藻属、微囊藻属、颤藻等)等浮游生物和水生植物旺盛增殖,破坏水体的生态平衡的现象。

环境生物技术课名词解释

环境生物技术课名词解释

2024年春人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二单元第四课时:利率一、选择题1.王叔叔有4万元钱,他打算存入银行3年,有三种不同的存款方案,王叔叔选择()获得的利息最多。

A.方案一B.方案二C.方案三D.三种方案均可2.(2022六上·昆山期末)李红把3000元压岁钱按年利率2.25%存入银行,存期二年,到期后她一共可以取回的钱可以按()计算。

A.3000×2.25%×2B.(3000×2.25%+3000)×2C.3000×2.25%+3000D.3000×2.25%×2+30003.小明将1000元钱存入银行,活期的年利率为1%,并且利息扣税10%,那么一年后小明得到的利息是()元。

A.10B.9C.8二、判断题4.存钱的本金越多,利息就越多。

()5.银行1年到5年定期存款,存期越长年利率越高。

()6.利息一定小于本金。

三、解决问题7.小美的爸爸拿到一笔10000元的奖金,他打算按下面的方案进行分配:其中的18给小美做学费,10%用来购买书,其余的购买国家建设债券。

(1)交学费和购书一共多少钱?(2)国家建设债券定期为三年,年利率是2.89%,到期后丽丽的爸爸可以获得本金和利息一共多少元?(国家建设债券免交利息税)8.(2023·德州)妈妈在银行存入人民币20000元,存期3年,年利率2.75%,到期时可取出多少钱?9.(2023六下·英德期末)陈老师把10000元人民币存入银行,整存整取五年,他准备到期后将获得的利息用来资助贫困学生。

如果按年利率3.87%计算,到期后陈老师可以拿出多少钱来资助贫困生?10.(2023·洛龙)请根据如图的存款凭条,帮李东叔叔计算到期时,他一共能取出多少元?11.(2023·铜梁)小兵妈妈把家里5月份的收入全部支出了,并将支出情况制作成了扇形统计图,妈妈告诉小兵本月生活支出是3600元。

环境生物技术术语解释综述.doc

环境生物技术术语解释综述.doc

环境生物技术术语解释综述名词解释1。

硝化作用:硝化细菌将氨氮氧化成硝酸盐氮的过程。

2.反硝化作用:异养微生物将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还原成气态氮或不含分子氧的氮氧化物。

3.生物修复:一种受控的或自发的过程,其中有机体,尤其是微生物,被用来催化和降解有机污染物,以修复被污染的环境或消除环境中的污染物。

4、固体废弃物:指在一系列社会生产、流通、消费和其他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和泥状物质,通常被丢弃而没有进一步利用价值。

5、有机废气生物净化:微生物被用来将废气中的有机成分作为其生命活动的能源或其他营养物,这些有机成分被代谢并降解成简单的无机物质(一氧化碳2、水等。

)和电池组件。

6.合成洗涤剂:它是由表面活性剂(烷基苯磺酸钠、脂肪醇硫酸钠)、各种添加剂(三聚磷酸钠)和助剂制成的洗涤产品。

7.植物固着:使用植物和一些添加物质可以降低金属在环境中的流动性,降低生物利用度,降低金属对生物体的毒性。

8、植物挥发:植物被用来去除环境中的一些挥发性污染物,也就是说,植物将污染物吸收到体内,然后将它们转化为气态物质,释放到大气中。

9、植物吸收:环境中的金属离子被能够耐受和积累金属的植物吸收,并运输和储存在植物的地上部分。

10.生物金属学:一些微生物可以有效地选择性溶解金、铜和铁矿石中的金属。

这个过程被称为生物浸出,或生物冶金11.清洁生产:综合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以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

12.单细胞蛋白):它是一种通过培养单细胞生物获得的生物蛋白,也称为微生物蛋白。

包括细菌、放线菌中的致病菌、酵母菌、霉菌、微藻等。

1、生物脱氮的基本原理,废水中氮的主要形式是有机氮化合物:蛋白质、氨基酸和氨氮细菌、放线菌和真菌都具有氨化能力,称为氨化细菌。

生物脱氮过程,其中有机氮通过氨化作用转化为氨氮;(1)通过硝化将氨氮转化为硝态氮,(2)通过反硝化反应将硝态氮转化为气态氮以从水中逸出2.硝化过程(1)硝化细菌将氨氮转化为亚硝酸盐(NO2-1,硝化作用:硝化细菌将氨氮氧化成硝酸盐氮的过程。

环境生物技术

环境生物技术

名词解释:SVI:污泥体积指数。

是评价污泥絮凝性能的重要指标,指单位质量污泥所具有的容积。

SVI=SV*10/MLSS。

污染物降解动力学:研究污染物降解速率与污染物浓度、生物量浓度、温度、pH等理化因素间定量关系的一门学科。

RAPD: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是一种建立在PCR基础之上的一种可对整个未知序列的基因组进行多态性分析的分子技术。

利用合成的随机引物(一般为8~10个碱基)对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然后电泳检测PCR产物的多态性。

环境基因组:基因组中环境应答基因的总和。

DGGE: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FISH:荧光原位分子杂交。

混合悬浮固体(MLSS):1L活性污泥中含干固体的毫克数。

问答:“蓝白斑”原理:进行阳性重组子筛选和鉴定的方法。

一般情况下,当载体进入受体细胞后,载体质粒(pUC)中的半乳糖苷酶基因N端前146个aa编码区,可与受体细胞中含β-半乳糖苷酶LacZ基因C端的875个aa编码区结合,通过“α互补”形成LacZ基因的全序列,从而正常表达出半乳糖苷酶。

当目的基因未插入载体时,载体中无活性的146个aa编码区完整,可与受体细胞形成“α互补”,表达出完整的半乳糖苷酶,降解X-gal,菌落呈蓝色。

当目的基因插入载体时,载体中146个aa编码区被破坏,无法与受体细胞形成“α互补”,无法表达出完整的半乳糖苷酶,X-gal不被降解,形成白色菌落。

白色菌落即为筛选出的阳性重组子。

DNA变性:DNA复性:应用:PCR,DNA测序,分子克隆,分子杂交等。

分子克隆:采用人工的方法将一个基因的片段插入到载体DNA中,构成重组DNA分子,再将它转入受体细胞中复制扩增,即进行无性繁殖的过程,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技术。

内容包括基因分子与合成,DNA重组与转化,阳性重组子的筛选与鉴别,外源基因的转录与表达。

一般的操作流程:抽提目标DNA->PCR扩增目标DNA->DNA重组->转化阳性重组子(用重组DNA转化受体细胞,用Ca离子预处理,通过蓝白斑实验筛选和鉴别阳性重组子)->基因工程下游技术。

环境生物学名词解释

环境生物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环境生物学:在环境科学与生物科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综合交叉的新型学科,是研究环境生物系统与人为逆境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2、人为逆境:是一门研究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不利于生物生存的环境状态。

2、生物系统:生物各结构水平的总称。

3、生物多样性:一定的空间范围内所有的生物种类、种类的遗传变异与生存环境。

4、生物修复:利用生物的代谢活动或其代谢产物降解、富聚有毒有害污染物,从而恢复被污染环境的一个受控或自发进行的生物学过程。

5、生态系统:在一定空间内,生物群落与其所处的环境所形成的相互作用的统一体。

6、逆境(胁迫):生物生长和生殖降到基因型潜能一下的任何一个因素。

7、超积累植物:指一些重金属具有超强吸收和积累的植物。

8、生物系统:生物各结构水平的总称。

9、生物监测:是利用各种技术测定和分析生命系统各层次对自然或人为作用的反应或反馈效应的综合表征来判断和评价这些干扰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危害及其变化规律,为环境质量的评估、调控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0、指示生物:就是对环境中某些物质,包括污染物的作用或环境条件的改变能较敏感和快速地产生明显反应的生物,通过其所做的反应可了解环境的现状和变化。

11、活性污泥:是由微生物、微生物所分泌的粘性物质以及吸附的污水中杂质所构成絮凝团。

12、固体废弃物:是指人类在某些生产、加工、流通、消费和日常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在一定时间和地点未经利用而被丢弃的固体或半固体形式存在的物质。

14、共代谢:某些合成的有机化合物,单独存在不能被降解,但若有另一可做碳源或能源的辅助基质存在,这些合成的有机物可能被降解15、生物富集(生物浓缩性):化学污染物通过食物链的各营养级生物成员逐步富集,提高了污染物浓度的过程。

16、异生素:存在于外界环境,可能与机体接触,并且以某种途径进入机体的化学物质,可以以各种方式被吸收,并在体内发生生物转换。

17、半致死量:规定时间内杀死一半实验动物所需的化学物质的浓度。

环境生物技术

环境生物技术

一、名词解释1.生化需氧量(BOD,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生物化学需氧量”的简称。

是指在一定期间内,微生物分解一定体积水中的某些可被氧化物质,特别是有机物质所消耗的溶解氧的数量。

以毫克/升或百分率、ppm表示。

它是反映水中有机污染物含量的一个综合指标。

BOD越大,表示水体中有机物越多,污染越严重。

如果进行生物氧化的时间为五天就称为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相应地还有BOD10、BOD20 。

2.化学需氧量(COD),是在一定的条件下,采用一定的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

它是表示水中还原性物质多少的一个指标。

化学需氧量越大,说明水体受有机物的污染越严重。

3.污泥负荷率:有机物与微生物之比称污泥负荷率(F:M)。

它影响过程的代谢深度和污泥的沉降性能,也影响运行的稳定性和基建费用。

污泥负荷率低些,过程的运行比较容易,处理效率比较稳定,剩余污泥量比较少,但基本建设和运行费用一般要高些。

普通活性污泥法的负荷率常在0.15~0.3公斤BOD5/公斤污泥之间。

4.容积负荷:volume loading 每立方米池容积每日负担的有机物量,一般指单位时间负担的五日生化需氧量公斤数(曝气池,生物接触氧化池和生物滤池)或挥发性悬浮固体公斤数(污泥消化池)。

其计量单位通常以kg/(m3·d)表示。

5.废水厌氧生物处理:在厌氧条件下,由多种微生物共同作用,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使其转化成甲烷和二氧化碳等物质,达到污水进化的过程。

6.生物表面活性剂:是微生物或植物在一定条件下培养时,在其代谢过程中分泌出的具有一定表面活性的代谢产物,能显著改变特别是降低液体表面张力或两相间界面张力的物质,如糖脂、多糖脂、脂肽或中性类脂衍生物等7.生物修复:是指利用生物特别是微生物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从而修复被污染环境或消除环境中污染物的一个受控或自发进行的过程。

8.生物农药:又称天然农药,利用生物体本身或由生物体产生的生理活性物质作为杀虫剂或除草剂,对特定的病虫害产生作用的安全性能高的新农药。

环境生物技术复习总结

环境生物技术复习总结

环境⽣物技术复习总结绪论1、环境⽣物技术(enviromental biotechnology)也称环境⽣物⼯程(enviromental bioengineering)狭义的定义:⽣物技术在处理环境问题时的特定应⽤,包括废弃物处理、污染控制以及⾮⽣物技术的结合运⽤。

名词、填空2、主要研究对象和⽬的环境⽣物技术主要研究环境污染引起的机理、⽣物对环境污染的适应性即抗性机理、利⽤⽣物技术对环境污染现象进⾏分析、检测和检测的原理和⽅法;利⽤⽣物技术对污染环境的控制和处理;进⾏污染环境的⽣物修复;采⽤⽣物技术合成和⽣产环境友好物质。

主要⽬的在于⼈类的健康、促进环境的⽣态平衡、有利于⼈类的⽣存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3、环境⽣物技术的研究内容(填空)有学者从技术难度和理论深度的⾓度,提出可分为三个部分或三个层次第⼀层次——现代环境⽣物技术第⼆层次——指传统的⽣物处理技术第三层次——指利⽤天然处理系统进⾏废物处理的技术应该指出的是, 环境⽣物技术中的三个层次没有重要与不重要之分3、环境⽣物技术的应⽤(填空、选择)废物⽣物处理技术、废⽔⽣物处理技术、污染事故的现场补救、污染场地的现场修复技术以及可降解材料的⽣物合成技术。

环境⽣物监测技术第⼀节⽣物监测概述⽣物监测:(名词解释)是利⽤各种技术测定和分析⽣命系统各层次对⾃然或⼈为作⽤的反应或反馈效应的综合表征来判断和评价这些⼲扰对环境产⽣的影响、危害及其变化规律,为环境质量的评估、调控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物监测重点——个体和⽣态系统级的⽣物反应⽣物监测⾄少应具备什么条件?对⽐性,有已建⽴的标准可供对照;重复性,按⼀定的标准、采⽤相应的⽅法、在⼀定观测点上每隔⼀定时间采样分析⽣物监测内容包括:(选择题、填空)⽣态环境变化⽣物个体急性、亚急性、慢性的毒性测定⽣物的⽣理⽣化分析有毒物质、污染物在⽣物体内循环运转的分析个体⽣态状况以及群落⽣态结构变化分析等⼆、⽣物监测的依据(名词、选择题、填空)⽣态系统理论是⽣物监测的理论基础:⽣态系统具有维持⼀定地区的系统结构与功能的能⼒1、⽣命与环境协同进化理论2、⽣物相对适应法则3、⽣物富集现象4、可⽐性与可重复性⽣物相对适应法则:(选择题、填空)稳定性、选择性、环境相关性⽣物富集现象:(名词解释)1、⼈类的⼲扰如某些⼈⼯合成化学物质等进⼊环境后;2、会通过⾷物链在⽣态系统中传递和被放⼤被⽣物吸收和富集;3、当这些物质超过⽣物所能承受的浓度后,将对⽣物乃⾄整个群落造成影响或损伤,并通过各种形式表现出来。

环境生物技术资料

环境生物技术资料

1. 生物技术: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先进的工程技术手段和其他基础学科的科学原理,按照预先的设计改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原料,为人类生产出所需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

2..环境生物技术的特征应用:高效益,高智力,高投入,高竞争,高风险,高势能3.什么是环境污染(Environmental Pollution)?通常,环境污染主要指人类活动所引起的环境质量下降而有害于人类及其它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的现象。

而自然过程引起的同类现象称为自然突变或异常。

环境污染的分类:4.环境生物技术指的是直接或间接利用生物或生物体的某些组成部分或某些机能,建立降低或消除污染物的生产工艺,或者能够高效净化环境污染,同时又生产有用物质的工程技术。

5.DNA:遗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的简称。

每个DNA分子都包含螺旋结构的双股链。

基因:DNA上有遗传意义的片段叫基因,基因包含一定数量的碱基。

基因是基础的遗传单位。

6.转基因技术:就是把外源基因整合到动植物基因组中去。

7.基因突变:指由于DNA碱基对的置换、增添或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变化,亦称点突变。

8、人类基因组(HumanGenome):是建立人体所需的化学密码或蓝图,而这幅蓝图的基本组成是DNA。

9.遗传学说的三大理论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是DNA;DNA的双螺旋结构;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式10.DNA作为遗传物质的优点1)信息量大,可以微缩;2)表面互补,电荷互补;3)在水溶液中稳定性好4)可突变,能求进化5)有T无U,基因组得以增大,不会带来潜在危险11.变性(熔解)-在加热或某些试剂的作用下,DNA配对碱基之间的氢键结构受到破坏,双链DNA多核苷酸链能完全分离,此分离过程称为变性。

复性-变性DNA在一定条件下能恢复其双是螺旋结构的过程。

12.变性1)变性表象a粘度降低b沉速加快c紫外吸收值增大2)影响因素aDNA本身稳定性b外部条件13.复性1)影响因素aDNA分子的大小和顺序复杂性b样品的浓度c溶液的离子强度d温度2)复性条件a盐浓度要高b温度要高得适当14.杂交当复性的DNA分子由不同的两单链分子形成时,称为杂交。

环境生物修复技术复习题

环境生物修复技术复习题

2016环境生物修复技术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原位生物修复指在污染的原地点采用一定的工程措施进行生物修复。

采用工程措施但不挖掘或抽取地下水等方法。

2、环境生物技术直接或间接利用完整的生物体或生物体的某些组成部分或某些机能.建立降低或消除污染物产生的生产工艺,或者能够高效净化环境污染以及同时生产有用物质的人工技术系统,称之为环境生物技术。

3、膜污染膜污染是指在膜过滤过程中,水中的微粒、胶体粒子或溶质大分子由于与膜存在物理化学相互作用或机械作用而引起的在膜表面或膜孔内吸附、沉积造成膜孔径变小或堵塞,使膜产生透过流量与分离特性的不可逆变化现象。

4、稳定塘处理技术稳定塘旧称氧化塘或生物塘,是一种利用天然净化能力对污水进行处理的构筑物的总称。

其净化过程与自然水体的自净过程相似。

通常是将土地进行适当的人工修整,建成池塘,并设置围堤和防渗层,依靠塘内生长的微生物来处理污水。

主要利用菌藻的共同作用处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稳定塘污水处理系统具有基建投资和运转费用低、维护和维修简单、便于操作、能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病原体、无需污泥处理等优点。

5、植物促进也称之为植物提取,植物根系将土壤中重金属或有机污染物从污染的土壤中转移到植物的地上部分。

一般指那些能累积超过叶子干重1.0%的Mn,或者0.1%的Co、Cu、Pb、Ni、Zn,或者0.01%的Cd的植物。

目前世界上有500多种这样的植物。

6、湿地处理系统人工湿地处理系统是由人工优化模拟湿地系统而建造的具有自然生态系统综合降解净化功能,且可认为监督控制的废水处理系统,是一种集物理,化学,生化反应于一体的废水处理技术;一般由人工基制和生长在其上的水生植物组成,是一个独特的土壤,植物,微生物综合生态系统。

7、土地处理技术利用土壤-植物系统的自我调控机制和对污染物的综合净化功能对被污染的河水进行异位处理的技术。

8、矿化作用指有机污染物在一种或多种微生物的作用下彻底分解为H2O、CO2和简单的无机化合物如含氮化合物、含磷化合物、含硫化合物和含氯化合物等的过程。

环境生物学名词解释

环境生物学名词解释

生物修复:利用生物将土壤、地表及地下水或海洋水中的危险性污染物现场去除或降解的工程技术.生物技术:利用生物有机体或组成部分发展新产品或新工艺的一种技术体系.环境生物技术:利用生物体或生物的组成部分,建立降低或消除污染物产生的生产工艺,或者能高效净化环境污染以及同时生产有用物质的人工技术系统.土地处理系统:利用土以及其中的微生物和植物根系对污染物的净化能力来处理已经过预处理的污水或废水,同时利用其中的水分或肥分促进农作物、牧草或树木生长的工程设施.环境质量:指在一个具体的环境内,环境的总体或环境的基本要素对人群的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环境质量基准:环境要素在一定条件下作用于特定对象〔人或生物〕而不产生不良或有害效应的最大阀值.环境质量标准:国家权利机构为保障人群健康和适宜生存条件,保护生物资源、维持生态平衡,对环境中有害因素在限定的时空X围内容许的最大阀值所作的强制性的法规.环境质量监测:对环境指标进行定期或连续的监测,观察和分析它们的变化.环境质量评价:按照一定的标准,采用相应的方法对环境质量进行评定、比较预测.生物监测:利用生物个体、种群、群落对环境污染或变化所产生的反应阐明环境污染状况,从生物学角度为环境质量监测和评价提供依据.指示生物:对环境中某些物质〔包括污染物〕能产生各种反应或信息而被用来监测和评价环境质量现状和变化的生物.指示生物法:常利用对污染物敏感的或具有较高耐受性的生物的存在或缺失情况来判断水体的污染状况.生物多样性指数:生物群落中种类与个体数的比值.生物标志物:指在亚个体和个体水平上既可以测定污染物暴露水平,也可以测定污染物效应的生理和生化指标.生物测试:指系统地利用生物的反应测试一种或多种污染物或环境因素单独或联合存在时,所导致的影响或危害.长期生物测试:指在低浓度污染物作用下,暴露时间要尽可能长达受试生物的整个生活史的一类生物测试,又称为全部生活史的生物测试.毒物: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就能引起机体功能性或器质性损伤的化学物质.中毒:生物体受到毒物作用引起功能或器质性改变后出现疾病状态.毒性:指有毒物质接触或进入机体后,引起生物体的易感部位产生有害作用的能力.效应:表示接触一定剂量化学物质所引起机体个体发生生物学变化.〔个体指标〕反应:是接触一定剂量化学物质后,表现一定程度某种效应的个体在一个群体中所占的比例.每日容许摄入量:人类终生每日摄入该外来化学物对人体不致引起任何损害作用的剂量.最高容许浓度:指某一环境污染物可以在环境中存在而不致对人体造成任何损害作用的浓度.危害性:有毒物质在与有机体接触或使用过程中,有引起中毒的可能性.危险性:某化学物质在正常生产使用条件下,能引起机体发生中毒的可能性.亚慢性毒性试验:是在相当于动物生命周期的1/30~1/20的时间内使动物每日或反复多次接触受试物的毒性试验.慢性毒性试验:指以低剂量外来化合物,长期与试验动物接触,观察其对试验动物所产生的生物学效应的试验.中毒阀剂量:指能使机体发生某种异常变化所需的最小剂量.〔最小有作用剂量〕蓄积毒性作用:低于中毒阀剂量的外来化合物,反复多次地与机体持续接触,经一定时间后使机体出现明显的中毒表现.蓄积系数:分次给受试物后引起50%受试动物出现某种毒效应的总剂量,与一次给受试物后引起50%受试动物出现同一毒效应的比值.生物半减期:指一种外来化合物在体内消除到原有浓度〔或量〕的一半所需要的时间.靶器官:污染物进入机体后,对各器官并不产生同样的毒作用,而只对部分器官产生直接毒作用.这些器官为靶器官.蓄积器官:污染物毒物在体内的蓄积部位.效应器官:污染物作用于靶器官后,其毒性作用直接由靶器官表现出来,那么此靶器官为效应器官.行为毒性:指一种污染物或其它因素〔如温度、光照、辐射〕使得动物一种行为改变超过正常变化的X围.环境激素:指具有动物和人体激素的活性,能干扰和破坏野生动物和人的内分泌功能,导致野生动物繁殖障碍、诱发人类重大疾病的天然物质或人工合成物质.物种多样性:指群落中物种的数目〔丰富度〕和各个物种的相对密度〔异质性〕.联合作用:指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学污染物共同作用所产生的综合生物学效应.协同作用:多种污染物的综合生物学效应超过它们单独引起的生物学效应的总和.相加作用:多种污染物的综合生物学效应等于它们单独引起的生物学效应的总和.独立作用:多种污染物对生物体产生彼此不同而且互无影响的生物学效应.拮抗作用:两种污染物产生的综合生物学效应低于任何一种单独作用所产生的生物学效应. 生物转运:物质经各种途径和方式同生物机体接触而被吸收、分布和排泄等过程的总称. 吸收:污染物在多种因素影响下,自接触部位透过体内生物膜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分布:指环境污染物随血液或其他液体的流动,分散到全身各组织细胞的过程.污染物的排泄:进入机体的外来化合物及其代谢产物被机体清除的过程.生物转化:外源化合物进入生物体后,在机体酶系统的催化作用下的代谢变化过程.生物失活:外来化合物经生物转化后,生物活性减弱或消失.生物活化:外来化合物经生物转化后,代谢物的生物活性增强.生物浓缩:指生物机体或处于同一营养级上的许多生物种群,从周围环境中蓄积某种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使生物体内该物质的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的现象.生物积累:指生物在其整个代谢活跃期通过吸收、吸附、吞食等各种过程,从周围环境中蓄积某些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以致随着生长发育,浓缩系数不断增大的现象.生物放大:指在生态系统中,由于高营养级生物以低营养级生物为食物,某种元素或难分解化合物在生物机体中的浓度随着营养级的提高而逐步增大的现象.生物浓缩系数:生物体内某种物质的浓度和环境中物质浓度的比值.生物效应:指各种环境因素变化而导致生态系统变异的结果.环境生物学:研究生物与受人类干扰的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及其机理的科学.污染物的迁移:污染物在环境中所发生的空间位置的移动及其所引起的富集、分散和消失的过程.生物迁移:污染物通过生物体的吸附、吸收、代谢、死亡等过程而发生的迁移.污染物的转化:指污染物在环境中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改变其形态或转变为另一种物质的过程.污染物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生物的合成作用和矿化作用所引起的污染物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过程.合成作用:指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将吸收的环境化学物质转变为生物体本身的有机物质的过程.矿化作用:指生物通过代谢作用〔包括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将生物体的有机物质转化为无机物质或简单的有机物的过程.。

(新)环境生物技术复习总结

(新)环境生物技术复习总结

绪论1、环境生物技术(enviromental biotechnology)也称环境生物工程(enviromental bioengineering)狭义的定义:生物技术在处理环境问题时的特定应用,包括废弃物处理、污染控制以及非生物技术的结合运用。

名词、填空2、主要研究对象和目的环境生物技术主要研究环境污染引起的机理、生物对环境污染的适应性即抗性机理、利用生物技术对环境污染现象进行分析、检测和检测的原理和方法;利用生物技术对污染环境的控制和处理;进行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采用生物技术合成和生产环境友好物质。

主要目的在于人类的健康、促进环境的生态平衡、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3、环境生物技术的研究内容(填空)有学者从技术难度和理论深度的角度,提出可分为三个部分或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现代环境生物技术第二层次——指传统的生物处理技术第三层次——指利用天然处理系统进行废物处理的技术应该指出的是, 环境生物技术中的三个层次没有重要与不重要之分3、环境生物技术的应用(填空、选择)废物生物处理技术、废水生物处理技术、污染事故的现场补救、污染场地的现场修复技术以及可降解材料的生物合成技术。

环境生物监测技术第一节生物监测概述生物监测:(名词解释)是利用各种技术测定和分析生命系统各层次对自然或人为作用的反应或反馈效应的综合表征来判断和评价这些干扰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危害及其变化规律,为环境质量的评估、调控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生物监测重点——个体和生态系统级的生物反应生物监测至少应具备什么条件?⏹对比性,有已建立的标准可供对照;⏹重复性,按一定的标准、采用相应的方法、在一定观测点上每隔一定时间采样分析生物监测内容包括:(选择题、填空)⏹生态环境变化⏹生物个体急性、亚急性、慢性的毒性测定⏹生物的生理生化分析⏹有毒物质、污染物在生物体内循环运转的分析⏹个体生态状况以及群落生态结构变化分析等二、生物监测的依据(名词、选择题、填空)▪生态系统理论是生物监测的理论基础:生态系统具有维持一定地区的系统结构与功能的能力▪1、生命与环境协同进化理论▪2、生物相对适应法则▪3、生物富集现象▪4、可比性与可重复性生物相对适应法则:(选择题、填空)稳定性、选择性、环境相关性生物富集现象:(名词解释)1、人类的干扰如某些人工合成化学物质等进入环境后;2、会通过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传递和被放大被生物吸收和富集;3、当这些物质超过生物所能承受的浓度后,将对生物乃至整个群落造成影响或损伤,并通过各种形式表现出来。

环境生物技术复习总结

环境生物技术复习总结

绪论思考题1我国的环境问题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主要体现在:水土流失严重、荒漠化加剧;包括淡水在内的许多资源短缺;草原退化严重、沙化和碱化面积逐年增加;濒危野生动物、植物物种增多,生物多样性锐减;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经济损失重大。

2什么是环境生物技术?广义上讲:凡是涉及环境污染控制的一切与生物技术有关的技术,都可以称为环境生物技术。

严格上讲:环境生物技术指的是直接或间接利用生物或生物体的某些组成部分或某些机能来降低或消除污染物产生的生产工艺或能高效净化环境污染,同时又能生成有用物质的工程技术。

3环境生物技术划分为几个层次?各层次的内容是什么?是否有明显的界限?从技术难度和理论深度上环境生物技术一般可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指以基因工程为主导的近代污染物防治生物技术。

包括构建降解杀虫剂、除草剂、多环芳烃类化合物等高效基因工程学,创造抗污染型转基因植物等。

这个层次是以现代生物技术知识为基础,为寻求快速有效的污染治理与预防途径提供了可能,是解决目前出现的日益严重复杂的环境问题的强有力手段。

第二层次:是以废物的生物处理为主要内容,既包括传统的生物处理技术,如废水的生物处理的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也包括在新的理论和技术支撑下开发出的废物强化处理技术和工艺,如生物流化床等。

这个层次的环境生物技术是当今废物生物处理中应用最广泛的技术,在高新技术不断渗入的过程中,其本身也在不断改进,是目前环境污染治理中的主力军。

第三层次:是指利用天然处理系统进行废物处理的技术,主要包括氧化塘、人工湿地系统和农业生态工程等。

这个层次的特点是最大限度地发挥自然界环境中生物生态功能;投资运行费用少,易于操作管理,是一种省力、省费用、省能耗的技术。

在解决实际环境污染问题时,三个层次的技术可能会集于一体,很难有明显的界限。

4环境生物技术主要应用于哪些方面?环境生物技术的应用主要包括:生物工程技术在环境污染防治中的应用;废水生物处理技术;固体有机废物的生物处理技术;大气污染的生物防治技术;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技术;环境污染预防生物技术;环境生物监测技术等。

环境微生物学名词解释

环境微生物学名词解释

环境微生物学名词解释
环境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在自然环境中分布、种类、数量、代谢等生态学特征的学科,涉及到许多专业名词,以下是一些常用名词的解释:
1. 微生物:指包括细菌、真菌、病毒、放线菌等在内的单细胞或多细胞生物体,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且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和应用价值。

2. 生物群落:指生命周期相对独立、相互依赖构成的具有可比性的微生物种群,是环境微生物学研究的基本单位。

3. 生物多样性:指生态环境中各种生态要素的多样性程度,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是评价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健康程度的重要指标。

4. 微生物生态系统:指微生物在一个生态环境中所构成的一个相对稳定的生境及其中所完成的一系列物质和能量的转化过程。

5. 生态位:指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特定位置和角色,包括资源利用和生境要求等生态学特征,不同生物在生态位上的分布和竞争关系决定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运行效率。

6. 生物降解:指由微生物介导的有机物分解过程,包括生化分解、异化和脱氮脱磷等环节,对维持生态系统物质平衡和环境治理具有重要作用。

7. 倍增时间:指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繁殖倍增所需的时间,是评估微生物繁殖速度的常用指标。

8. 生物指标:指基于生态学原理和微生物生态特征,评估和监测生态环境质量和健康状况的指标体系。

需要注意的是,环境微生物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所涉及的名词和方法较为复杂繁琐,需要结合具体背景和领域知识进行综合理解和应用。

环境微生物学名词解释

环境微生物学名词解释

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芽孢:简单染色法:膜的液态镶嵌模型:蛋白质主要结合在细胞膜表面,有的位于均匀的双磷脂中,可分为膜周边蛋白和膜内在蛋白,有些蛋白质在膜内的位置不同,能转动和扩散,使细胞质膜成为一个流动镶嵌的功能区域。

菌落: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发育,几天内即可由一个或几个细菌分裂繁殖,聚集在一起形成可见的群体,称为菌落。

温和噬菌体:进入宿主细胞后随宿主细胞的生长繁殖而传代下去。

一般不引起宿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

溶原性:含有原噬菌体的宿主细胞成为溶原性细胞,溶原性遗传特性;溶原细胞的子代也是溶原性的。

噬菌体的效价:1ml培养液中含有噬菌体的数量。

培养基:是根据微生物生长、繁殖对营养物质的需要而人工配制的营养基质。

加富培养基:满足某种或某类微生物的需要,使其生长繁殖而淘汰其他微生物。

选择而培养基:选择性促进某类微生物的生长而不生长不需要的微生物。

鉴别培养基:加入适当的指示剂,区别不同种类微生物。

次级代谢:微生物能产生一些化合物,如抗生素、色素、毒素等,一般将产生和利用这些化合物的代谢过程成为次级代谢。

酶:(按化学组成分为单酶和全酶)是由细胞产生的、能在体内或体外起催化作用的一类具有活性中心和特殊构象的生物大分子,包括蛋白质类酶和核酸类酶。

单成分酶由酶蛋白组成,只含蛋白质。

全酶除蛋白质外,尚含有非蛋白质的活性基团,与蛋白质结合较紧的成为辅基,与蛋白质结合较松可以透析的称为辅酶,酶蛋白与活性基团结合在一起称为全酶。

酶的活性中心:是指酶的活性部位,是酶蛋白分子直接参与和底物结合,并与酶的催化作用直接有关的部位,它是酶行使催化功能的结构基础。

酶的竞争性抑制:有些抑制剂的结构与某种底物的结构类似,可与底物竞争与酶的活性中心结合,从而影响了底物与酶的结合,使反应速率下降的作用。

底物水平磷酸化:底物在氧化过程中脱下的电子或氢不经电子链传递,而是通过酶促反应直接交给底物本身氧化的产物,同时将反应过程中释放的能量交给ADP,合成A TP。

环境生物学-名词解释

环境生物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环境生物学:在环境科学与生物科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综合交叉的新型学科,是研究环境生物系统与人为逆境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2、人为逆境:是一门研究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不利于生物生存的环境状态。

2、生物系统:生物各结构水平的总称。

3、生物多样性:一定的空间范围内所有的生物种类、种类的遗传变异与生存环境。

4、生物修复:利用生物的代谢活动或其代谢产物降解、富聚有毒有害污染物,从而恢复被污染环境的一个受控或自发进行的生物学过程。

5、生态系统:在一定空间内,生物群落与其所处的环境所形成的相互作用的统一体。

6、逆境(胁迫):生物生长和生殖降到基因型潜能一下的任何一个因素。

7、超积累植物:指一些重金属具有超强吸收和积累的植物。

8、生物系统:生物各结构水平的总称。

9、生物监测:是利用各种技术测定和分析生命系统各层次对自然或人为作用的反应或反馈效应的综合表征来判断和评价这些干扰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危害及其变化规律,为环境质量的评估、调控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0、指示生物:就是对环境中某些物质,包括污染物的作用或环境条件的改变能较敏感和快速地产生明显反应的生物,通过其所做的反应可了解环境的现状和变化。

11、活性污泥:是由微生物、微生物所分泌的粘性物质以及吸附的污水中杂质所构成絮凝团。

12、固体废弃物:是指人类在某些生产、加工、流通、消费和日常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在一定时间和地点未经利用而被丢弃的固体或半固体形式存在的物质。

14、共代谢:某些合成的有机化合物,单独存在不能被降解,但若有另一可做碳源或能源的辅助基质存在,这些合成的有机物可能被降解15、生物富集(生物浓缩性):化学污染物通过食物链的各营养级生物成员逐步富集,提高了污染物浓度的过程。

16、异生素:存在于外界环境,可能与机体接触,并且以某种途径进入机体的化学物质,可以以各种方式被吸收,并在体内发生生物转换。

17、半致死量:规定时间内杀死一半实验动物所需的化学物质的浓度。

环境生物学复习总结

环境生物学复习总结

环境生物学(Environmental Biology):是研究生物与受人类干扰的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及其机理的科学环境污染(Environmental Pollution):是指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是环境系统结构与功能发生变化,对人类以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环境生物效应:是指各种环境因素变化而导致生态系统变异的效果。

环境化学效应:是在多种环境条件的影响下,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所引起的环境效果,如环境的酸化、土壤的盐碱化、地下水硬度的升高、光化学烟雾的发生等。

生物浓缩(bioconcentration)生物机体或在同一营养级上的多种生物种群,从所栖息的环境中蓄积化学物质使生物体内化学物质浓度大于环境中浓度的过程。

生物积累(bioaccumulation)生物通过吸收、吸附或吞食,从环境中浓缩某些元素或难分解的物质,并在整个生命周期中不断浓集的现象。

生物迁移:污染物通过生物的吸收、代谢、生长、死亡等过程所实现的迁移污染物的生物转化:是指通过生物的吸收和代谢作用而发生的变化水体的富营养化(Eutrophication)作用:是指大量的氮磷等营养元素物质进入水体,使水中藻类等浮游生物旺盛增殖,从而破坏水体的生态平衡的现象。

靶器官(Target Organ):污染物进入机体后,对个器官并不产生同样的毒作用,而只对部分器官产生直接毒作用,这些器官称为靶器官。

行为毒性(Behavioral Toxicity):当一种污染物或其他因素(如温度、光照、辐射)使得动物一种行为改变超过正常变化的范围时,就产生了行为毒性。

生物测试(Bioassay):指系统地利用生物的反应测定一种或多种污染物或环境因素单独或联合存在时,所导致的影响或危害。

生物半减期:是指一种外来化合物在体内消除到原有浓度的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环境质量(Environmental Quality):是指环境素质的优劣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1、硝化作用:由硝化菌将氨氮氧化成硝酸盐氮的过程2、反硝化作用:异养微生物在无分子氧条件下将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还原为气态氮或氮氧化物。

3、生物修复:利用生物,特别是微生物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从而修复被污染环境或消除环境中污染物的一个受控或自发进行的过程。

4、固体废弃物:指在社会生产、流通、消费等一系列过程中产生的一般不再具有进一步使用价值而被丢弃的以固态和泥状存在的物质5、有机废气生物净化:利用微生物以废气中的有机组分作为其生命活动的能源或其它养分,经代谢降解,转化为简单的无机物(CO2、水等)及细胞组成物质。

6、合成洗涤剂:是由表面活性剂(烷基苯磺酸钠、脂肪醇硫酸钠)和各种助剂(三聚磷酸钠)、辅助剂配制而成的一种洗涤用品7、植物固定:利用植物及一些添加物质使环境中的金属流动性降低,生物可利用性下降,使金属对生物的毒性降低。

8、植物挥发:利用植物去除环境中的一些挥发性污染物,即植物将污染物吸收到体内后,又将其转化为气态物质,释放到大气中。

9、植物吸收:利用能耐受并能积累金属的植物吸收环境中的金属离子,将它们输送并储存在植物体的地上部分。

10、生物冶金:某些微生物能有效地把金矿、铜矿和铁矿中的金属选择性地溶解,这一过程称为生物浸取,或称为生物冶金11、清洁生产:将综合预防的环境策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中,以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

12、单细胞蛋白(single cell protein,SCP):是通过培养单细胞生物而获得的生物体蛋白质,又称微生物蛋白。

包括细菌、放线菌中的病原菌、酵母菌、霉菌和微型藻类等。

1、生物脱氮的基本原理废水中氮的主要形式是有机氮化合物:蛋白质、氨基酸和氨氮细菌,放线菌和真菌都有氨化能力,称为氨化菌。

有机氮通过氨化作用转化为氨氮生物脱氮过程:(1) 通过硝化作用将氨氮转化为硝酸盐氮(2) 再通过反硝化反应将硝酸盐氮转化为气态氮从水中逸出★2、硝化过程(1)亚硝化菌将氨氮转化为亚硝酸盐(NO2-)(2)硝化菌将亚硝酸盐转化为硝酸盐(NO3-)3、反硝化细菌(兼性厌氧):假单胞菌属、反硝化杆菌属、螺旋菌属和无色杆菌属等★4、废水中磷的生物去除的两种途径:①、生物细胞合成中吸收部分磷②、微生物以聚磷酸盐(poly-P)的形式超量储存磷5、聚磷菌(PAOs)在厌氧与好氧区的代谢厌氧区:当废水与活性污泥混合时,聚磷菌(PAOs) 可以通过水解体内储存的聚磷提供厌氧摄取磷的能量。

因此,聚磷菌(PAOs)摄取碳源并以聚羟基烷酸盐(PHAs)的形式储存,同时降解体内的聚磷释放正磷酸盐;好氧区:聚磷菌(PAOs)进行好氧生长,利用储存的聚羟基烷酸盐(PHAs)作为碳源和能源,摄取正磷酸盐将其转化为聚磷酸盐。

6、生物除磷工艺所有生物除磷工艺的一个共同特征:设置厌氧区,供聚磷菌(PAOs)吸收基质,产生选择性增殖多数污水除磷工艺构造基于硝化和反硝化的考虑,使系统在硝化的情况下保证良好除磷主流除磷工艺:厌氧池在污水水流方向上,磷的最终去除通过剩余污泥排放实现。

包括Bardenpho系列、A/O系列、SBR系列测流除磷工艺:厌氧池不在污水的主流方向上,大部分磷通过化学沉淀去除。

以Phostrip 工艺为代表。

7、生物修复技术基本内容生物修复的定义:利用生物,特别是微生物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从而修复被污染环境或消除环境中污染物的一个受控或自发进行的过程。

生物修复的目的:去除环境中的污染物,使其浓度降至环境标准规定的安全浓度之下应用:分解石油及石油制品,多环芳烃(PAHs),氯代烃如三氯乙烯(TCE)和四氯乙烯(PCE),氯代芳烃等应用生物修复技术的主要原因是价格因素。

尽管任何一项污染物去除或降解技术都是较昂贵的,但生物处理相对较便宜8、生物修复技术的分类①、原位生物修复污染土壤不需移动,污染地下水不需用泵抽至地面优点:处理费用低缺点:处理过程比较困难②、异位生物修复通过某些方法将污染介质转移到污染现场附近或之外,再进行处理。

优点:处理过程容易控制缺点:污染物搬动费用较大,反应器的加工制造、控制系统的设置也会增加费用9、土壤污染的生物修复技术:原位生物处理①、土地处理天然土壤中存在丰富的微生物种群,具有多种代谢活性,因此处理污染物的一个简单方法是依靠土著微生物的作用将污染物分解或去除,这种方法称为土地处理。

应用:石油工业废弃物处理、含防腐油土壤、各类工业废弃物如食品加工,纸浆及造纸、鞣革业等的废弃物的处理当土著微生物不具有污染物降解能力或其数量较少,可在污染场地投加具有分解活性的微生物,这种方法称为生物强化②、植物修复直接或间接利用高等植物分解有机物的技术被称为植物修复技术。

可用于土壤、某些情况下浅层沉积物中化合物的生物修复。

植物修复过程包括植物对污染物的吸收,及植物根部和根部附近土壤中微生物对污染物的分解优点:费用与其它生物处理技术相比较低。

当污染土壤的深度在1-2m或更深一些时,此技术有相当保证性缺点:速率较低,需要时间长③、生物通风及生物喷雾生物通风:是在土壤含水层之上,即不饱和层通入空气,为好氧微生物提供最终电子受体。

一般做法是在污染场地上打井,通入空气或抽真空应用:碳氢化合物的生物修复,含燃料油、发动机油、单一芳香烃土壤的生物修复生物喷雾:与生物通风类似的技术,不同的是将空气通入地下水位以下,即通入饱和层。

通入空气的目的不仅是提供氧,还要将饱和土层内的挥发性有机物转移到不饱和土层内,使之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得到降解。

此外,一部分有机物在饱和层内通入空气的状态下得到降解应用:降低土壤中JP-4喷气燃料的浓度10、土壤污染的生物修复技术:异位生物修复①、特制生物床反应器由供水及营养物喷淋系统、土壤底部的防渗衬层、渗滤液收集系统及供气系统等构成衬层及渗滤液收集系统可防止污染物或代谢产物中间产物被渗流水带入地下,污染地下水。

渗滤液送到附近及其它生物反应器内进一步处理。

处理对象:多环芳烃、BTEX(苯、甲苯、乙基苯、二甲苯)、或多环芳烃与BTEX的混合物②、泥浆反应器将污染土壤与液体混合起来形成泥浆,引入反应器进行处理。

泥浆反应器可以是具有防渗衬层的简单水塘,也可是精细设计制造的反应器,污染物在其中混合,与活性污泥法反应器类似。

处理对象:多环芳烃PAHs、杂环化合物、杂酚油中的酚③、土壤堆积土壤堆积也称为生物堆积,是一种略微复杂的土壤修复技术。

将含污染物的土壤挖据出来,堆放在不透水的衬层上,衬层可以截留渗滤液。

在堆放的土壤中设置通气管道,通入空气或氧气或抽真空以促进污染物的好氧降解含有营养物质的液体施用于土壤表面,以促进微生物活性,渗滤液被收集并循环于堆积土壤中如果被处理的化合物或代谢产物是挥发性且具有毒性,则需采用一些方法,如活性炭吸附法收集释放气体④、堆肥堆肥是将污染物质与一些自身容易分解的有机物,如新鲜稻草、木屑、树皮、用作家禽饲料的稻草等堆放,并加入氮、磷及其它无机营养物质。

堆放的形状一般是长条状,也可将物料放入具有曝气设备的容器内,保持湿度,通过机械搅拌或某种供气设备提供氧气曝气可通过简单的鼓风机实现,也可在堆放物料底部设置布气系统。

如果曝气会引起挥发性有毒气体释放,则必须设置气体吸收装置,防止污染空气。

★11、固体废弃物中可以好氧分解的组分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葡聚糖和果聚糖、脂肪类有机分子。

代谢过程需要多种酶的协同作用及微生物的共代谢作用。

代谢过程中由于多种微生物的参加及固体废弃物成分的多样化而十分复杂★12、有机废气生物净化与废水生物处理过程的最大区别废气中的有机物质首先要经历由气相转移到液相(或固体表面液膜)中的传质过程,然后在液相(或固体表面生物层)被微生物吸附降解13、农药分子结构与微生物降解的关系农药因其在分子结构及理化性质方面的不同,对生物降解的敏感性差别很大①、苯环上连接的氯原子数目和位置影响生物降解:②、苯环上取代氯的数目越多,降解越困难③、苯环上间位取代的类型最难降解14、降解农药的活性微生物★活性微生物主要以转化和矿化两种方式,通过胞内或胞外酶直接作用于环境中的农药矿化作用是清除环境中农药污染的最佳方式,但目前的研究表明,自然界中此类微生物的种类和数目还相当缺乏转化作用相当普遍,某一特定种属以共代谢的方式实现对农药的转化作用,同一环境中的其它微生物则以联合代谢的方式最终完成对它的完全降解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定向选育遗传工程菌株,可实现农药降解菌的构建目前农药的代谢和降解途径还没有被完全研究清楚15、合成洗涤剂用途广泛:用于家庭生活及工农业生产使用后大部分以乳化胶体状废水排入自然界★合成洗涤剂分类(根据表面活性剂在水中的电离性状): 阴离子型、阳离子型、非离子型和两性电解质型★我国近年来生产的合成洗涤剂多属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以直链烷基苯磺酸钠(LAS)为主,产量占合成洗涤剂总产量90%左右16、石油组分中一般烷烃的生物降解烷烃的降解途径:单一末端氧化、双末端氧化(ω-氧化)、亚末端氧化烷烃的分解通常从一个末端的氧化形成醇开始,然后继续氧化形成醛和羧酸羧酸经过β-氧化形成乙酸乙酰辅酶A,羧酸链不断减短,形成两个碳的乙酸乙酸从烷烃链上分离,经中心代谢途径分解为CO2。

支链的存在会增加微生物氧化降解的阻力17、石油组分中环烷烃的生物降解没有取代基的环烷烃是原油的主要成分,对微生物的降解抗性较大,能在环境中滞留较长时间。

尽管环境中广泛存在环烷烃,自然界中却几乎没有利用环烷烃生长的微生物,但环烷烃的共代谢现象普遍存在:环烷烃被一种微生物代谢形成的中间产物,如烷醇或烷酮可以作为其它微生物的生长基质,进一步开环具有碱基取代基的环烷烃可以作为微生物生长基质18、煤炭中硫存在的形式煤炭是我国主要的一种一次能源,煤中含硫量为0.25%~7%19、煤炭脱硫微生物对煤炭中黄铁矿硫最有效的脱硫菌种:氧化亚铁硫杆菌和氧化硫硫杆菌对煤炭中有机硫最有效的脱硫菌种:假单胞菌属的CB1和硫化叶菌属的嗜酸热硫化叶菌20、微生物助浮脱硫法的原理微生物能选择性地粘附在矿石和黄铁矿表面,此过程一般在15min内,一般吸附在矿物的晶格凹陷处。

当煤破碎至一定粒度时,大部分的黄铁矿从煤中解离出来,由于在选煤过程中,煤粒和黄铁矿都具有疏水性,能附着在空气泡上,故能产生共浮,使煤脱硫。

微生物浮选法脱硫技术是将氧化铁硫杆菌应用于煤的浮选体系中,如在浮选柱中加入该细菌后,因为微生物的亲水性和微生物的迅速粘附,黄铁矿表面由疏水性变为亲水性。

因此,煤的浮选过程中,黄铁矿不能附着在空气泡上,失去浮选性能。

21、微生物助浮脱硫过程22、木聚糖酶利用木聚糖酶可以提高纸浆的可漂性,木聚糖酶几乎对所有类型的纤维都有助漂作用木聚糖酶可用于纸浆在漂白前的预处理阶段。

在漂白木浆时应用木聚糖酶,可以降低二氧化氯用量,提高白度,减少AOX(可吸收有机卤化物)的产生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