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谁打碎了花瓶教案1教科版
《谁打碎了花瓶》教学设计-精品文档
《谁打碎了花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理解,学习列宁知错就改、诚实、勇于承担责任的好品质。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1.通过阅读体会列宁打碎花瓶后的心理活动和他勇于认错、诚实的好品质。
2.体会文中人物对话的不同语气。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一、介绍人物导入新课出示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列宁)列宁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思想家、理论家,他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列宁主义理论。
被全世界共产主义者广泛认同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革命导师和领袖” 。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他小时候的故事。
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读课文,并注意“碎”这个字的读音。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课文,互相纠正读不准的字音。
3.快速浏览课文,标出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4.小组同学根据学习要求完成下列内容:(1)组内成员分自然段读课文。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本文主要写()到姑妈家玩,()打碎(),在妈妈的帮助下,向姑妈()的事。
三、深入理解体会情感1.同学们,花瓶被打碎后,当姑妈问是谁打碎的时候,大家是怎样回答的,快到第3自然段找一找,画下来再读一读。
2.现在请组内同学共同交流下面的内容:在图中找到列宁,结合图片再试着读一读这两句话,并说说怎么才能读好。
表兄弟表姐妹都说:“不是我!”列宁也低声说:“不是我。
”朗读过程中,抓住重点词语、标点符号、人物的心理以及把主人公当成自己的方法来读。
3.列宁说了谎,感到很内疚,很不开心。
妈妈知道这件事后给他出了一个好主意,你们知道是什么吗?(给姑妈写信道歉)4.看姑妈给他回信了,齐读姑妈的回信。
你做错了事能自己认错,是个诚实的孩子。
看到姑妈的回信,大家想一想,列宁会给姑妈的信中写些什么呢?5.列宁用他的实际行动获得了姑妈的谅解,你觉得我们要学习列宁什么样的好品质?是呀,做人要诚实。
2016年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谁打碎了花瓶(教科版)优秀PPT教学课件
我始终不敢与母亲对视。我怕看到母亲的目光中有对我深深的失望。 村子里的狗终于不再叫了,却显得四周更加寂静,我甚至听到了悠远的蝉鸣声。
我终于忍不住抬起了头,母亲的沉默让我无措,我决定先求得母亲的原谅。 可母亲打断了我即将出口的话,她只是又一遍的问着我,是不是发自内心的想去城市里生活。 我愣了一下,然后深吸了一口气,坚定地对母亲说道“是!我一直希望可以去城市里读书。”过了许久,母亲缓缓点了点头,我听见她带着很大的决心说了一个字:好。我惊讶得对上了母亲的眼睛,发现母亲深邃的眼睛里翻涌着不知名的情绪。她不再看我,转身离开了屋子。 望着母亲因承担生活的重担而日渐弯曲的腰背,我的内心一阵酸涩。我懂了母亲话中的意思,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我站起身,内心挣扎地跟了上去,房子里却早已不见了母亲的身影。我有些焦急的冲了出去,呆呆地看着坐在台阶上沐浴着阳光,相互依靠着的父母。 母亲望着家门前这一片小小的菜园,许久无语,只有紧紧锁住的眉头显示了主人的痛苦。父亲在旁边轻声安慰着:“我知道你舍不得,住了几十年的地方,早就有了感情,要不咱不走了,也许她只是一时感兴趣呢?更何况,去了那儿如果找不到工作 ,怎么活呢?”母亲摇了摇头,“我们俩谁不了解她那倔脾气?我怎么会为了自己耽误了她。无论怎么辛苦,对她好的,我都会为她争取到的。只是……只是我真的放不下这儿,真的……” 在晨曦中,母亲眼里含着的泪水悄悄滑下,轻抚过她清瘦的脸颊,落在了用水泥铺成的台阶上。看着母亲颤动的双肩,我终是忍不住背过身去,任凭泪水夺眶而出…… 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那个清晨,有一位伟大的母亲,在她的孩子面前咽下了所有痛苦和无奈,却坐在台阶上偷偷哭泣的样子……
谁打碎了花瓶教案
《谁打碎了花瓶》教学设计金恒基小学陈洪涛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理解,学习列宁知错就改、诚实、勇于承担责任的好品质。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认识10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子,学习部首“走”。
教学难、重点:1、通过阅读体会列宁打碎花瓶后的心理活动和他勇于认错,诚实的好品质。
2、体会文中人物对话的不同语气。
3、学会书写10个生字,学习部首“走”。
4、设置情境,引导学生做小列宁给姑妈写信。
教学准备:故事的录音,挂图。
教学时间:2课时。
本课为第一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画像导人,简介列宁1、课件出示列宁画像。
2、简介列宁,导人课文。
3、板书课题,为“碎”字正音。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引导学生自由读文,要求学生借助拼音把生字读正确。
2、再读课文,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流利。
3、给课本标出自然段。
分自然段朗读。
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其他同学认真听,帮助正音。
让学生注意讲的是列宁多大时候的事,是在哪儿发生的事。
弄懂“做客”的意思:到别人家,自己是客人。
提醒学生“做客”的“做”,是“做工”的“做”。
然后,自由读第一段。
知道这段讲的是列宁小时候跟爸爸到姑妈家去做客。
2、问:妈家的花瓶是怎么打碎的?要抓住“不小心”这个词,出示课件,使学生知道,在捉迷藏的时候,列宁没留神,碰了一下桌子,桌子一晃动,花瓶掉到地上,打碎了。
由“不小心”这个词可以看出,列宁不是故意打碎花瓶的。
3、找出打碎花瓶后列宁和表兄弟表姐妹的不同表现,体会列宁的心理活动。
①找一找、读一读描写列宁和表兄弟表姐妹的表现和心理活动的句子。
②指导朗读,体会对话中人物的不同语气。
③对照文中的插图,加深理解列宁的心理活动。
指名读第三段,想想这段一共有几句话。
问:第一句讲的是什么?讲的是孩子们没注意打碎花瓶,还在互相追赶。
要抓住“正玩得起劲”“没有注意”“还在互相追赶”等词语,使学生明白这时表兄弟、表姐妹都没有发现列宁打碎了花瓶。
2017-2018年教科版(六三制)语文小学二年级上册《谁打碎了花瓶》公开课教案
《谁打碎了花瓶》教案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借助拼音认识“碎”等15个生字。
2.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阅读理解,引导学生体会列宁打碎花瓶后的心理活动,学习列宁知错就改、诚实的好品质。
教学重点体会列宁打碎花瓶后的心理活动和诚实的好品质。
教学难点体会文中人物对话的语气。
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合作地探究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1.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件小礼物,播放视频。
学生观看视频后,说出画面内容,引出新课,板书课题。
齐读后问:“读题后你想知道什么?”学生提问。
要想回答刚才的问题我们只有认真读课文。
2.播放手机精彩的导学成果。
二、新授(一)初读课文。
要求:1.尽力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做到不添字、不漏字。
2.给每个自然段标出序号。
(二)检查效果。
1.出示生字词(生字加拼音)指名读,强调“宁”“岁”的读音。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帮助正音。
(三)教师范读课文,注意自然段之间的停顿;注意长句子的读法。
(四)再读课文。
要求:1.努力把句子读流畅,争取把整篇课文读流利。
2.思考:课文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3.课件出示列宁画像。
简介列宁(五)分段细读课文。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让学生注意讲的是列宁多大时候的事,是在哪儿发生的事。
弄懂“做客”的意思:到别人家,自己是客人。
提醒学生“做客”的“做”,是“做工”的“做”。
然后,自由读第一段。
知道这段讲的是列宁小时候跟爸爸到姑妈家去做客。
2.问:姑妈家的花瓶是怎么打碎的?要抓住“不小心”这个词,出示课件,使学生知道,在捉迷藏的时候,列宁没留神,碰了一下桌子,桌子一晃动,花瓶掉到地上,打碎了。
由“不小心”这个词可以看出,列宁不是故意打碎花瓶的。
然后,自由读第二段。
指导朗读。
3.指名读第三段,想想这段一共有几句话。
问:第一句讲的是什么?讲的是孩子们没注意打碎花瓶,还在互相追赶。
要抓住“正玩得起劲”“没有注意”“还在互相追赶”等词语,使学生明白这时表兄弟、表姐妹都没有发现列宁打碎了花瓶。
谁打碎了花瓶第二课时教案
《谁打碎了花瓶》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课选自教科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
二、教材分析:这是一篇传统课文,讲诉了列宁小时候有一次去姑妈家,不小心打碎了花瓶,但是,在当时没有承认。
回家后,他在妈妈的帮助下,写信给姑妈,主动承认了错误。
这篇课文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诚实的列宁,一个勇于承认错误和承担责任的列宁。
全文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展开,共五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交代了列宁跟爸爸到姑妈家去做客。
第二自然段写列宁在游戏时不小心打碎了桌子上的花瓶。
第三自然段写姑妈与列宁及表兄弟表姐妹之间的一段对话。
这段抓住人物的语言展示了人物的心理,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姑妈问:“是谁打碎的?”接下来,表兄弟、表姐妹都非常痛快的回答:“不是我!”一个“都”字,写出了他们回答时不用多思考就非常肯定不是自己,而且末尾是叹号,表现出了他们坚决肯定的态度和急于澄清自己的心理。
而列宁则是“也低声说:‘不是我。
’”“低声”是因为自己做了错事心虚,他与其他人的不同显示出了他当时的心理情况。
之后,姑妈笑着说花瓶一定是自己打碎的。
其他表兄弟表姐妹都笑了起来,“只有列宁没有笑。
”“只有”在这句中鲜明的写出了列宁与其他人的不同。
第四自然段写列宁回家后把事情告诉了妈妈,妈妈让他写信给姑妈。
第五自然段则是姑妈的回信,点明了中心:做错了事能自己认错,是个诚实的孩子。
三、学情分析:这一阶段的学生已明白“诚实”一词的意思,但是生活中表现的不是很理想,而本课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学生很容易读懂,感受体会也较深切,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一个很好的文本,采取以读为本,通过各种形式的读文,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感悟与思考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四、设计理念1.以读为本,注重读书实践,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在感悟与思考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
2、立足文本,适当延伸,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由补白,发展语言,拓展思维。
二年级语文上册 第16课 谁打碎了花瓶教案1 教科版
谁打碎了花瓶教材分析:课文把我们带回了刘宁的童年时代,让我们看见了一个同样会犯错误的更真实的列宁;也让我们看见了一个诚实的列宁、一个勇于改正错误和承担责任的列宁。
这是一篇传统课文,讲述了列宁小时侯有一次去姑妈家,不小心打碎了花瓶,但是,在当时没有承认。
回家后,他在妈妈的教育下写信给姑妈,主动承认了错误。
全文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展开,共五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交代了列宁跟爸爸到姑妈家去做客。
第二自然段写列宁在游戏时不小心打碎了桌子上的花瓶。
第三自然段写姑妈与列宁及表兄弟表姐妹之间的一段对话。
这段抓住人物的语言展示了人物的心理,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姑妈问:“是谁打碎的?”接下来,表兄弟、表姐妹都非常痛快的回答:“不是我!”一个“都”字,写出了他们回答时不用多思考就非常肯定不是自己,而且末尾是叹号,表现出了他们坚决肯定的态度和急于澄清自己的心理。
而列宁则是“也低声说:‘不是我。
’”“低声”是因为自己做了错事心虚,他与其他人的不同显示出了他当时的心理情况。
之后,姑妈笑着说花瓶一定是自己打碎的。
其他表兄弟表姐妹都笑了起来,“只有列宁没有笑。
”“只有”在这句中鲜明的写出了列宁与其他人的不同。
第四自然段写列宁回家后把事情告诉了妈妈,妈妈让他写信给姑妈。
第五自然段则是姑妈的回信,点明了中心:做错了事能自己认错,是个诚实的孩子。
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理解,学习列宁知错就改、诚实、勇于承担责任的好品质。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认识10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子,学习部首“走”。
教学难、重点:1、通过阅读体会列宁打碎花瓶后的心理活动和他勇于认错,诚实的好品质。
2、体会文中人物对话的不同语气。
3、学会书写10个生字,学习部首“走”。
4、设置情境,引导学生做小列宁给姑妈写信。
教学准备:故事的录音,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画像导人,简介列宁。
1.课件出示列宁画像。
2.简介列宁,导人课文。
小学二年级语文《谁打碎了花瓶》原文及教案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法等进⾏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种实⽤性教学⽂书。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年级语⽂《谁打碎了花瓶》原⽂及教案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学⼆年级语⽂《狐狸找朋友》原⽂ 列宁8岁的时候,有⼀天,跟爸爸到姑妈家去做客。
表兄弟表姐妹见到列宁都很⾼兴,拉着他⼀道玩⼉。
他们在房间⾥捉迷藏。
列宁不⼩⼼碰了桌⼦,桌⼦上的⼀只花瓶掉下来,打碎了。
孩⼦们正玩⼉得起劲,谁也没有注意,还在互相追赶。
姑妈听见声⾳,跑进来⼀看,花瓶碎了,就问:“是谁打碎的?”表兄弟表姐妹都说:“不是我!”列宁也低声说:“不是我。
”姑妈笑着说:“那⼀定是花瓶⾃⼰打碎的。
”表兄弟表姐妹都笑起来,只有列宁没有笑。
列宁回到家⾥,躺在床上不说话。
妈妈问他为什么不⾼兴,列宁把打碎花瓶的事告诉了妈妈。
妈妈叫他写封信给姑妈,承认⾃⼰说了谎。
过了⼏天,邮递员送来姑妈的回信。
姑妈在信上说:“你做错了事能⾃⼰认错,是个诚实的孩⼦。
” 说朗读课⽂,说⼀说列宁打碎花瓶后有什么表现。
读读出下⾯句⼦的不同语⽓。
表兄弟表姐妹都说:“不是我!” 列宁也低声说:“不是我。
” 姑妈笑着说:“那⼀定是花瓶⾃⼰打碎的。
” 练 如果你是列宁,你会怎么写这封信呢?请你试着写⼀写。
姑妈: 您好! 您的侄⼦列宁2.⼩学⼆年级语⽂《狐狸找朋友》教案 第⼀课时 ⼀、画像导⼈,简介列宁 1、课件出⽰列宁画像。
2、简介列宁,导⼈课⽂。
3、板书课题,为“碎”字正⾳。
设计意图:⼆年级的⼩学⽣对列宁这个⼈物很陌⽣,⽤图像导⼊,在感官上给学⽣以初步印象,再通过教师的介绍,使学⽣简单了解列宁这个⼈物,激发学⽣的阅读兴趣。
⼆、初读课⽂,整体感知 1、引导学⽣⾃由读⽂,要求学⽣借助拼⾳把⽣字读正确。
2、再读课⽂,通过查字典、问同学或⽼师,注上拼⾳读准其他⽣字。
谁打碎了花瓶说课稿
《谁打碎了花瓶》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教科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第16课——《谁打碎了花瓶》,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以及教学过程几方面说一下这节课。
第一、教材分析:这是一篇传统课文,讲诉了列宁小时候有一次去姑妈家,不小心打碎了花瓶,但是,在当时没有承认。
回家后,他在妈妈的帮助下,写信给姑妈,主动承认了错误。
这篇课文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诚实的列宁,一个勇于承认错误和承担责任的列宁。
第二、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明白诚实的这一次的意思,但在生活中,表现的不是很理想,就借助本篇课文对学生进行教育。
采取多种形式的朗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更好的理解课文,得到教育的理想境界。
第三、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借助拼音认识“碎”等15个生字。
2.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阅读理解,引导学生体会列宁打碎花瓶后的心理活动,学习列宁知错就改、诚实的好品质。
第四、教学重、难点1.体会列宁打碎花瓶后的心理活动和诚实的好品质。
2.体会文中人物对话的语气。
第五、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件小礼物,播放视频。
学生观看视频后,说出画面内容,引出新课,板书课题。
齐读后问:“读题后你想知道什么?”学生提问。
要想回答刚才的问题我们只有认真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要求:1、尽力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做到不添字、不漏字。
2、给每个自然段标出序号。
三、检查效果。
1、出示生字词(生字加拼音)指名读,强调“宁”“岁”的读音。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帮助正音。
四、教师范读课文,注意自然段之间的停顿;注意长句子的读法。
五、再读课文。
要求:1 、努力把句子读流畅,争取把整篇课文读流利。
2、思考:课文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3、课件出示列宁画像。
简介列宁设计意图:二年级的小学生对列宁这个人物很陌生,用图像导入,在感官上给学生以初步印象,再通过教师的介绍,使学生简单了解列宁这个人物,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谁打碎了花瓶教案教科版
云房子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注意“礼、耍”的笔顺。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云的美和变化快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在朗读中领悟云的变化、云的美。
教具准备:课文录音、投影片、词卡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2.学习本课生字词。
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学会本课的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教学流程:一、揭题。
小朋友见过云吗?在你的印象中,云朵是什么样的呢?今天,咱们就来学习一篇和云有关的童话故事。
二、置疑。
小朋友们,看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三、初读课文。
1.自读。
要求:读准生字音,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读音。
3.再读课文,要求:读通课文,标出课文的自然段序号。
4.开火车读课文,思考:什么叫云房子?云房子是谁造的?5.读后回答问题。
四、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出示课文第1自然段,谁愿意读一读?2.说说刚才读第1自然段时,你重读了哪些词语,为什么?3.雨后的天空中留着一朵朵白云,多美啊!我们应该怎么读?4.自由练读,个别朗诵。
5.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读出美的感觉。
五、复习生字,读准字音。
六、指导书写。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精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要求: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3.抓住关键词句,引导学生去感悟云的变化和云的美。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流程:一、复习检查。
二、学习第2自然段。
1.一群小鸟飞过来,看见了这么美丽的云朵,小朋友们想:它们会说些什么?2.谁愿意读一读第2自然段的第一、二两句?3.小鸟们造的云房子是什么样的呢?请小朋友们用“---”在课文中划出来读给大家听。
4.小鸟们造的云房子这么美,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好吗?5.小朋友们平时留意过天上的云朵吗?它们可是千姿百态,能用“有的像……有的像”说说吗?6.练习背诵第2自然段。
(塞课课件)教科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谁打碎了花瓶
字词乐园
反义词:
起劲--- 泄气 诚实--- 撒谎
承认--- 否认
字词乐园
多音字:
cáng 捉迷藏 藏
zàng 藏族
造句:
那几个藏族小朋友 正在玩儿捉迷藏的 游戏。
字词乐园
做客 起劲 互相 捉迷藏 追赶 承认 邮递员
字词乐园
词语解释: 做客—访问别人,自己当客人。 起劲—(工作、游戏等)情绪高,劲头大。 互相—表示彼此同样对待的关系。 捉迷藏—儿童游戏,一人蒙住眼睛,摸索着 去捉在他身边来回躲避的人。 追赶—加快速度赶上前去打击或捉住。 承认—表示肯定,同意,认可。 邮递员—邮局中负责投递邮件和电报的人员。
课文详解 二、课文理解
4、“列宁也低声说: ‘不是我。’” “只有列宁没有笑。”这两处描写表现 了什么?
表现出当时列宁的心情,是紧 张,是害怕,还是内疚?体现了一 种复杂而矛盾的心情。
课文详解 二、课文理解 5、列宁回家躺在床上不说话,说明了什 么?
说明他已经知道错了。他的这种行为 显示了列宁的矛盾心理——是否告诉姑妈?
课文详解 二、课文理解 6、读文章最后一段,你了解到了什么?
列宁按照妈妈说的给姑妈写信承认了 错误。
课文详解 二、课文理解
7、姑妈在信上说:“你做错了事能自己认 错,是个诚实的孩子。” 谈一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姑妈的话揭示了文章的主题:做 人要诚实。知错就改,同样是诚实的 表现。
课文详解 二、课文理解
•
11、人总是珍惜为得到。2021/8/2920 21/8/29 2021/8 /29Aug -2129-A ug-21
•
12、人乱于心,不宽余请。2021/8/29 2021/8/ 292021 /8/29S unday, August 29, 2021
2019教科版《谁打碎了花瓶》教学设计语文
教科版《谁打碎了花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课文把我们带回了刘宁的童年时代,让我们看见了一个同样会犯错误的更真实的列宁;也让我们看见了一个诚实的列宁、一个勇于改正错误和承担责任的列宁。
这是一篇传统课文,讲述了列宁小时侯有一次去姑妈家,不小心打碎了花瓶,但是,在当时没有承认。
回家后,他在妈妈的教育下写信给姑妈,主动承认了错误。
全文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展开,共五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交代了列宁跟爸爸到姑妈家去做客。
第二自然段写列宁在游戏时不小心打碎了桌子上的花瓶。
第三自然段写姑妈与列宁及表兄弟表姐妹之间的一段对话。
这段抓住人物的语言展示了人物的心理,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姑妈问:“是谁打碎的?”接下来,表兄弟、表姐妹都非常痛快的回答:“不是我!”一个“都”字,写出了他们回答时不用多思考就非常肯定不是自己,而且末尾是叹号,表现出了他们坚决肯定的态度和急于澄清自己的心理。
而列宁则是“也低声说:‘不是我。
’”“低声”是因为自己做了错事心虚,他与其他人的不同显示出了他当时的心理情况。
之后,姑妈笑着说花瓶一定是自己打碎的。
其他表兄弟表姐妹都笑了起来,“只有列宁没有笑。
”“只有”在这句中鲜明的写出了列宁与其他人的不同。
第四自然段写列宁回家后把事情告诉了妈妈,妈妈让他写信给姑妈。
第五自然段则是姑妈的回信,点明了中心:做错了事能自己认错,是个诚实的孩子。
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理解,学习列宁知错就改、诚实、勇于承担责任的好品质。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认识10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子,学习部首“走”。
教学难、重点:1、通过阅读体会列宁打碎花瓶后的心理活动和他勇于认错,诚实的好品质。
2、体会文中人物对话的不同语气。
3、学会书写10个生字,学习部首“走”。
4、设置情境,引导学生做小列宁给姑妈写信。
教学准备:故事的录音,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画像导人,简介列宁1.课件出示列宁画像。
【教育资料】教科版《谁打碎了花瓶》教学设计学习精品
教科版《谁打碎了花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课文把我们带回了刘宁的童年时代,让我们看见了一个同样会犯错误的更真实的列宁;也让我们看见了一个诚实的列宁、一个勇于改正错误和承担责任的列宁。
这是一篇传统课文,讲述了列宁小时侯有一次去姑妈家,不小心打碎了花瓶,但是,在当时没有承认。
回家后,他在妈妈的教育下写信给姑妈,主动承认了错误。
全文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展开,共五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交代了列宁跟爸爸到姑妈家去做客。
第二自然段写列宁在游戏时不小心打碎了桌子上的花瓶。
第三自然段写姑妈与列宁及表兄弟表姐妹之间的一段对话。
这段抓住人物的语言展示了人物的心理,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姑妈问:“是谁打碎的?”接下来,表兄弟、表姐妹都非常痛快的回答:“不是我!”一个“都”字,写出了他们回答时不用多思考就非常肯定不是自己,而且末尾是叹号,表现出了他们坚决肯定的态度和急于澄清自己的心理。
而列宁则是“也低声说:‘不是我。
’”“低声”是因为自己做了错事心虚,他与其他人的不同显示出了他当时的心理情况。
之后,姑妈笑着说花瓶一定是自己打碎的。
其他表兄弟表姐妹都笑了起来,“只有列宁没有笑。
”“只有”在这句中鲜明的写出了列宁与其他人的不同。
第四自然段写列宁回家后把事情告诉了妈妈,妈妈让他写信给姑妈。
第五自然段则是姑妈的回信,点明了中心:做错了事能自己认错,是个诚实的孩子。
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理解,学习列宁知错就改、诚实、勇于承担责任的好品质。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认识10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子,学习部首“走”。
教学难、重点:1、通过阅读体会列宁打碎花瓶后的心理活动和他勇于认错,诚实的好品质。
2、体会文中人物对话的不同语气。
3、学会书写10个生字,学习部首“走”。
4、设置情境,引导学生做小列宁给姑妈写信。
教学准备:故事的录音,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画像导人,简介列宁1.课件出示列宁画像。
《谁打碎了花瓶》优秀教案汇总
《谁打碎了花瓶》优秀教案《谁打碎了花瓶》优秀教案汇总《谁打碎了花瓶》优秀教案汇总1教材分析:这是一篇传统课文,讲诉了列宁小时候有一次去姑妈家,不小心打碎了花瓶,但是,在当时没有承认。
回家后,他在妈妈的帮助下,写信给姑妈,主动承认了错误。
这篇课文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诚实的列宁,一个勇于承认错误和承担责任的列宁。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小学生对列宁这个人物很陌生,师出示画像,再通过介绍,使学生简单了解列宁这个人物,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然后以读为本,通过各种形式的读文,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感悟与思考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设计理念:1.以读为本,注重读书实践,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在感悟与思考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
2.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汉语拼音在识字、正音、阅读等方面的多功能作用,实现汉语拼音的阶段性学习与长期学习的有效整合。
3.突出本套教科书的特点,坚持在阅读中识字,增加生字的复现率,达到多识快识的目的。
4.立足文本,适当延伸,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由补白,发展语言,拓展思维。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借助拼音认识“碎”等15个生字。
2.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阅读理解,引导学生体会列宁打碎花瓶后的心理活动,学习列宁知错就改、诚实的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1.体会列宁打碎花瓶后的心理活动和诚实的好品质。
2.体会文中人物对话的语气。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件小礼物,播放视频。
学生观看视频后,说出画面内容,引出新课,板书课题。
齐读后问:“读题后你想知道什么?”学生提问。
要想回答刚才的问题我们只有认真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要求:1、尽力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做到不添字、不漏字。
2、给每个自然段标出序号。
三、检查效果。
1、出示生字词(生字加拼音)指名读,强调“宁”“岁”的读音。
二年级上册《谁打碎了花瓶》说课设计教科版
二年级上册《谁打碎了花瓶》说设计教科版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
2.通过阅读理解,引导学生体会列宁打碎花瓶后的心理活动,学习列宁知错就改、诚实的好品质。
3、借助拼音给姑妈写信,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体会列宁打碎花瓶后的心理活动和诚实的好品质。
2.体会文中人物对话的语气。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导言、同学们,在我没来上之前,我们学校的红领巾广播站想让我在咱们班做个小调查,你们愿意接受调查吗?(生说)那大家听好了,有谁做过错事,用什么方式承认错误的?谁能用“虽然……但是……”的句式说一说?2、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经历都是丰富而复杂的,尤其对于一个伟人来说。
这节我们就学习一篇在列宁小时侯发生的一事(板题)3、齐读题,这是一个疑问句,应该读出疑问的语气,再读一遍。
4、看到题,你想知道什么?二、初读文、同学们带着这些疑问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文,不认识的字看拼音多读几遍,不理解的词语多读几遍带有这个词语的句子。
2、刚才看同学们读的都很认真,大家想知道自己读的怎么样吗?请同桌互读文,每人读一个自然段,看谁读的正确、流利,同时标出文有几个自然段。
3、文有几个自然段?(生说)我找五个同学分段读,谁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的朗读才华?在这五名同学读的同时,其他同学思考:文写了一什么事?三、理解文内容、发生这事时,列宁多大?到底是谁打碎了花瓶?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一、二自然段。
2、列宁多大?谁打碎的?(生说)(板书)怎么打碎的?“不小心”三个字说明了什么?(不故意)虽然不是故意的,那大家想象一下,他当时的心情怎样?(生说)那列宁为什么不小心碰了桌子呢?当时他在干什么?(生说)3、列宁打碎花瓶后,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呢?谁能读一下自学提示?(生读)请同学们带着问题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形式自学第三自然段。
(1)表兄弟和表姐妹知不知道花瓶是列宁打碎的?(生说)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生说)谁能给“起劲”换个词?(2)姑妈听到声音以后进来,说了几句话?(生说)第一句说的什么?(生说)那列宁和表兄弟表姐妹分别是怎么回答的?(生说)大家看,两个“不是我”后面的标点一样吗?(生说)为什么不一样?(前一个说的坚决、干脆、理直气壮,后一个心虚、声音很低,自己在说谎,不敢大声)列宁为什么低声说?(生说)可以看出列宁平时是个爱说谎话的孩子吗?(生说)大家试着用不同的语气读一读两个“不是我”。
《谁打碎了花瓶》教学设计及反思
《谁打碎了花瓶》教学设计执教人:李静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阅读理解,引导学生体会列宁打碎花瓶后的心理活动,学习列宁知错就改、诚实的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1.体会列宁打碎花瓶后的心理活动和诚实的好品质。
2.体会文中人物对话的语气。
教学用具:小黑板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明白诚实的这一次的意思,但在生活中,表现的不是很理想,就借助本篇课文对学生进行教育。
采取多种形式的朗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更好的理解课文,得到教育的理想境界。
课时:本课共两课时,这是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教师出示一个花盆,问:这是什么?(花盆)看到这个花盆你会想起哪篇课文?(《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有谁能简单复述一下这篇课文。
(指名复述)这篇课文主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今天老师就再向同学们介绍一个诚实的孩子。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6课《谁打碎了花瓶》。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学生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教师范读,标出自然段,并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学生汇报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熟悉课文的内容。
三、细读品味,课文内涵1、学生默读课文,找出列宁打碎花瓶的句子。
列宁打碎花瓶师有意的,还是无意的呢?(无意的)是从哪句话看出来的?这句话中的哪个词呢?(不小心)请同学们用“不小心”说句话。
2、同桌互读,找出打碎花瓶后列宁和表兄弟表姐妹的不同表现。
重点分析:句1:孩子们正玩儿得起劲,谁也没有注意,还在互相追赶。
(为说谎打下基础)句2::表兄弟表姐妹都说:“不是我!”列宁也低声说:“不是我。
”A、表兄弟表姐妹说的“不是我”后面为什么是感叹号?(语气十分肯定,不是自己。
)应该怎样读,指名试读,齐读。
B、列宁为什么低声说呢?(紧张、害怕,不是爱说谎的孩子。
)应该怎样读,指名读,齐读。
句3:只有列宁没有笑。
为什么没有笑呢?(内疚,自己说了谎话,不诚实。
谁打碎了花瓶教学设计
《谁打碎了花瓶》教学设计金恒基小学陈洪涛教材分析:课文把我们带回了刘宁的童年时代,让我们看见了一个同样会犯错误的更真实的列宁;也让我们看见了一个诚实的列宁、一个勇于改正错误和承担责任的列宁。
这是一篇传统课文,讲述了列宁小时侯有一次去姑妈家,不小心打碎了花瓶,但是,在当时没有承认。
回家后,他在妈妈的教育下写信给姑妈,主动承认了错误。
全文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展开,共五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交代了列宁跟爸爸到姑妈家去做客。
第二自然段写列宁在游戏时不小心打碎了桌子上的花瓶。
第三自然段写姑妈与列宁及表兄弟表姐妹之间的一段对话。
这段抓住人物的语言展示了人物的心理,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姑妈问:“是谁打碎的?”接下来,表兄弟、表姐妹都非常痛快的回答:“不是我!”一个“都”字,写出了他们回答时不用多思考就非常肯定不是自己,而且末尾是叹号,表现出了他们坚决肯定的态度和急于澄清自己的心理。
而列宁则是“也低声说:‘不是我。
’”“低声”是因为自己做了错事心虚,他与其他人的不同显示出了他当时的心理情况。
之后,姑妈笑着说花瓶一定是自己打碎的。
其他表兄弟表姐妹都笑了起来,“只有列宁没有笑。
”“只有”在这句中鲜明的写出了列宁与其他人的不同。
第四自然段写列宁回家后把事情告诉了妈妈,妈妈让他写信给姑妈。
第五自然段则是姑妈的回信,点明了中心:做错了事能自己认错,是个诚实的孩子。
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理解,学习列宁知错就改、诚实、勇于承担责任的好品质。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认识10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子,学习部首“走”。
教学难、重点:1、通过阅读体会列宁打碎花瓶后的心理活动和他勇于认错,诚实的好品质。
2、体会文中人物对话的不同语气。
3、学会书写10个生字,学习部首“走”。
4、设置情境,引导学生做小列宁给姑妈写信。
教学准备:故事的录音,挂图。
教学时间:2课时。
本课为第一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画像导人,简介列宁1.课件出示列宁画像。
小学语文教科版二年级上册《16 谁打碎了花瓶》优质课公开课比赛获奖课件面试试讲课件
您的侄子 列宁
---------------------------------------------------------------
年
月 日
---------------------------------------------------------------
你有什么收获?
谎言的船开不远, 诚实比珠宝更珍贵。
-------------------------------------------------------------------------------------------------------------------------------------------------------------------------------------------------------------------------------------------------------------------------------------------
小学语文教科版二年级上册 《16 谁打碎了花瓶》 优质课公开课比赛获奖课件面试试讲课件
阅读提示:
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阅读提示: 同桌互读课文,每人读一个自 然段,相互纠正读音,看谁读得准 确、流利,同时标出课文有几个自 然段。
打碎 追赶 承认
做客 低声 说谎
起劲儿 告诉 诚实
表兄弟、表姐妹都说: “不是我!” 列宁也低声说:“不 是我。”
姑妈笑着说:“那一定是花 瓶自己打碎的。”
表兄弟、表兄妹都笑起来, 只有列宁没有笑。
姑妈在信上说:“你做错了事 能自己认错,是个诚实的孩子。”
小组合作提示:
小学二年级语文《谁打碎了花瓶》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导语】《谁打碎了花瓶》是⼀篇传统课⽂,讲述了列宁⼩时候有⼀次去姑妈家,不⼩⼼打碎了花瓶,但是,在当时没有承认。
回家后,他在妈妈的帮助下,写信给姑妈,主动承认了错误。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年级语⽂《谁打碎了花瓶》原⽂、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年级语⽂《谁打碎了花瓶》原⽂ 列宁8岁的时候,有⼀天,跟爸爸到姑妈家去做客。
表兄弟表姐妹见到列宁都很⾼兴,拉着他⼀道玩⼉。
他们在房间⾥捉迷藏。
列宁不⼩⼼碰了桌⼦,桌⼦上的⼀只花瓶掉下来,打碎了。
孩⼦们正玩⼉得起劲,谁也没有注意,还在互相追赶。
姑妈听见声⾳,跑进来⼀看,花瓶碎了,就问:“是谁打碎的?”表兄弟表姐妹都说:“不是我!”列宁也低声说:“不是我。
”姑妈笑着说:“那⼀定是花瓶⾃⼰打碎的。
”表兄弟表姐妹都笑起来,只有列宁没有笑。
列宁回到家⾥,躺在床上不说话。
妈妈问他为什么不⾼兴,列宁把打碎花瓶的事告诉了妈妈。
妈妈叫他写封信给姑妈,承认⾃⼰说了谎。
过了⼏天,邮递员送来姑妈的回信。
姑妈在信上说:“你做错了事能⾃⼰认错,是个诚实的孩⼦。
”【篇⼆】⼩学⼆年级语⽂《谁打碎了花瓶》教案 教学⽬标 1、引导学⽣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2、通过阅读理解,引导学⽣体会列宁打碎花瓶后的⼼理活动,学习列宁知错就改、诚实的好品质。
3、借助拼⾳给姑妈写信,培养学⽣创新思维和表达能⼒。
教学重、难点 1、体会列宁打碎花瓶后的⼼理活动和诚实的好品质。
2、体会⽂中⼈物对话的语⽓。
教学过程 ⼀、导⾔ 1、同学们,今天⽼师给你们带来⼀个⼈,你们认识他吗?(列宁画像)课前⽼师让⼤家预习课⽂,谁能介绍⼀下列宁?(⽣说) 2、我们每个⼈的⽣活经历都是丰富⽽复杂的,尤其对于⼀个伟⼈来说。
这节课我们就学习⼀篇发⽣在列宁⼩时侯的事情。
(板题) 3、齐读课题,这是⼀个疑问句,应该读出疑问的语⽓,再读⼀遍。
⼆、初读课⽂ 1、同学们⽤⾃⼰喜欢的⽅式朗读课⽂,数⼀数这篇课⽂有⼏个⾃然段?并想⼀想课⽂主要写的哪个⼈物?(板书) 2、课⽂有⼏个⾃然段?(⽣说)我找五个同学分段读,谁愿意展⽰⼀下⾃⼰的朗读才华?在这五名同学读的同时,其他同学思考:课⽂写了⼀件什么事? 三、理解课⽂内容 1、俗话说的好“书读百遍,其意⾃现”也就是说读书的次数多了,其中的意思⾃然就理解了,只要⽤⼼读书就能明⽩书中的意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谁打碎了花瓶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11个生字,认识“瓶、碎、承、谎、邮、递”6个字。
2.了解故事内容,培养学生敢于承认错误,做诚实的孩子的好品质。
3.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并能用恰当的语气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的生字。
2.明白要做诚实的孩子的道理。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识记生字一、简介列宁二、学生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读准记住三、检查识记生字的情况1.齐读生字卡片,教师注意纠正个别读音。
宁:鼻音。
声母是“n”,不是“l”。
诚、床:读翘舌音。
2.同桌检查生字读音,互相订正。
3.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卡片,“姑、妹”,请同学介绍自己是怎样学习这两个字的。
(姑妈和妹妹都是女的,所以是女字旁)(2)出示“诚”字卡片,请同学介绍自己是怎样识记这个字的。
(3)出示“互”字,你觉得写这个字要注意什么。
(教师指导笔画笔顺:横、撇折、横折、横。
第二画“撇折”从竖中线起笔,字要写在田字格中间)(4)出示“宁”、“客”,你认为写这两个字要注意什么?(宝盖头要写得合适,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5)出示“间”、“床”。
教师告诉同学,这两个字属于半包围结构,“床”字的“点”要写在竖中线上,左上要包住右下。
四、学写生字1.学生在课后练习第2题的田字格里练习写生字。
教师巡视指导。
2.同桌互相检查评议。
五、读课文,思考问题学生自读课文。
思考:列宁是不是一个诚实的孩子?为什么?(下节课解答)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理解课文、扩展练习一、复习生字二、继续上节课的学习1.上节课大家已读了课文,并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思考。
现在请同学们再读书,在书上找出签字。
(1)列宁是不是一个诚实的孩子?你是从哪里知道的?(让学生谈自己的看法,并能说出根据课文是从哪里知道的)(2)同桌讨论一下,这篇课文除了列宁写信给姑妈承认打碎花瓶的事以外,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列宁是个诚实的孩子。
2.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能够说明列宁是一个诚实的孩子的词语。
把它写在小纸条上。
3.教师从纸条中筛选后板书:低声说没有笑不说话(不高兴)写封信承认4.请同学们想一想,打碎花瓶后,列宁心里是怎么想的,他的表情和语气怎样。
自己边读边体会。
5.指板书小结:从这些地方可以看出列宁是个诚实的孩子:打碎花瓶后心中很不安,姑妈问起时没有承认(低声说),当姑妈说花瓶是自己打碎的时候,别的孩子都笑起来,列宁(没有笑),列宁回家后,心里很难受(不说话),后来给姑妈(写封信)(承认)了错误。
三、进一步理解1.自读课文。
想一想课文中的插图表现的是哪一个自然段的内容,你能看出图上谁是列宁吗?2.教师检查。
3.小组讨论:花瓶自己会打碎吗?姑妈为什么要这样说?4.小组推选代表介绍讨论的意见。
四、指导朗读1.教师引导:列宁打碎花瓶后心里很难受。
姑妈知道列宁一向不爱说谎,出于爱护,才说花瓶是自己打碎的。
想一想,该用怎样的表情和语气来读列宁和姑妈的话。
2.自己试着读一读第3自然段,然后同桌再互相分角色读一读。
3.教师扮姑妈,学生自愿扮列宁,全班同学扮表兄弟表姐妹,读课后练习第4题的句子。
五、学生自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1.想一想,列宁给姑妈的信会怎么写?请你把列宁给姑妈写信的内容写下来,等会儿念给同桌听一听。
2.指名读给同学听。
3.听了x x同学读的信后,大家发表自己的意见。
4.齐读姑妈的回信。
六、联系学生生活进行拓展1.教师用红粉笔板书:做个诚实的好孩子。
2.引导: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事。
有时候做错了事,当时没有勇气承认。
你遇到过这样的事吗?谁愿意把这些小秘密告诉老师和同学?(每当同学讲完自己的故事时,全班同学用掌声鼓励他)3.小结:我们大家都喜欢诚实的孩子。
做错了事并不可怕,只要能够认识错误,承认错误,就是一个诚实的好孩子。
谁打碎了花瓶教材分析:这是一篇传统课文,讲述了列宁小时候有一次去姑妈家,不小心打碎了花瓶,但是,在当时没有承认。
回家后,他在妈妈的帮助下,写信给姑妈,主动承认了错误。
这篇课文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诚实的列宁,一个勇于承认错误和承担责任的列宁。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小学生对列宁这个人物很陌生,师出示画像,再通过介绍,使学生简单了解列宁这个人物,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然后以读为本,通过各种形式的读文,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感悟与思考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设计理念:1.以读为本,注重读书实践,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在感悟与思考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
2.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汉语拼音在识字、正音、阅读等方面的多功能作用,实现汉语拼音的阶段性学习与长期学习的有效整合。
3.突出本套教科书的特点,坚持在阅读中识字,增加生字的复现率,达到多识快识的目的。
4.立足文本,适当延伸,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由补白,发展语言,拓展思维。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借助拼音认识“碎”等10个生字。
2.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阅读理解,引导学生体会列宁打碎花瓶后的心理活动,学习列宁知错就改、诚实的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1.体会列宁打碎花瓶后的心理活动和诚实的好品质。
2.体会文中人物对话的语气。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
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件小礼物,播放视频。
学生观看视频后,说出画面内容,引出新课,板书课题。
齐读后问:“读题后你想知道什么?”学生提问。
要想回答刚才的问题我们只有认真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要求:1、尽力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做到不添字、不漏字。
2、给每个自然段标出序号。
三、检查效果。
1、出示生字词(生字加拼音)指名读,强调“宁”“岁”的读音。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帮助正音。
四、教师范读课文,注意自然段之间的停顿;注意长句子的读法。
五、再读课文。
要求:1 、努力把句子读流畅,争取把整篇课文读流利。
2、思考:课文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3、课件出示列宁画像。
简介列宁设计意图:二年级的小学生对列宁这个人物很陌生,用图像导入,在感官上给学生以初步印象,再通过教师的介绍,使学生简单了解列宁这个人物,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设计意图:其一,通过几次通读课文,让学生在言语实践中与汉字反复见面,落实阅读中识字的任务;其二,充分发挥汉语拼音的作用,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借助拼音识字,分散识字的难点;其三,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在与文本对话的实践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落实课标关于“整体感悟”的要求。
六、分段细读课文。
(一)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让学生注意讲的是列宁多大时候的事,是在哪儿发生的事。
弄懂“做客”的意思:到别人家,自己是客人。
提醒学生“做客”的“做”,是“做工”的“做”。
然后,自由读第一段。
知道这段讲的是列宁小时候跟爸爸到姑妈家去做客。
(二)问:姑妈家的花瓶是怎么打碎的?要抓住“不小心”这个词,出示课件,使学生知道,在捉迷藏的时候,列宁没留神,碰了一下桌子,桌子一晃动,花瓶掉到地上,打碎了。
由“不小心”这个词可以看出,列宁不是故意打碎花瓶的。
然后,自由读第二段。
指导朗读。
(三)指名读第三段,想想这段一共有几句话。
问:第一句讲的是什么?讲的是孩子们没注意打碎花瓶,还在互相追赶。
要抓住“正玩得起劲”“没有注意”“还在互相追赶”等词语,使学生明白这时表兄弟、表姐妹都没有发现列宁打碎了花瓶。
还要引导学生体会“注意”“互相”在句子中的意思。
问:第二句讲的是什么?讲的是姑妈看到了,问花瓶是谁打碎的。
要指导学生读好姑妈的话,读出疑问的语气。
问:第三、四句讲的是什么?讲的是表兄弟、表姐妹和列宁的回答。
表兄弟、表姐妹的回答用的是感叹号,说明语气十分肯定,要指导学生读出肯定的语气。
列宁是怎么回答的呢?要让学生注意,虽然答话相同,但是低声说的,后面用了句号,语气不十分肯定。
因为列宁是顺着表兄弟、表姐妹的话说的,他知道自己说了谎,所以不敢大声回答姑妈的问话。
通过“低声说”和说话的语气,可以看出列宁不是爱说谎的孩子。
问:第五句讲的是什么?讲的是姑妈笑着说的话。
要让学生知道,姑妈嘴上这样说,但心里明白花瓶是小孩子打碎的。
问:第六句讲的是什么?讲的是孩子们听了姑妈的话的反应。
列宁为什么没有笑?因为列宁正在为自己说了谎感到难为情,所以他没有笑。
这又可以看出列宁一向是个诚实的孩子。
再读第三自然段,想想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先讲花瓶打碎后孩子们没有注意,再讲姑妈知道了问是谁打碎的,接着讲孩子们是怎么回答的,然后讲姑妈听了孩子们的回答说的话,最后讲孩子们的不同反应叙述的顺序十分清楚,句与句的联系十分紧密。
问:这段主要说了什么?主要说的是列宁当时没有告诉姑妈花瓶是他打碎的。
读讲这一段,要指导学生观察投影片。
借助图画帮助学生体会列宁当时的心情。
(五)指名读第四段。
问: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列宁决心改正错误?“不说话”“不高兴”说明心里难过。
“把打碎花瓶的事告诉了妈妈”,说明认识到说谎是不对的,决心改正错误。
再自由读这一段,知道主要说的是列宁写信向姑妈认错。
(六)指名读第五段。
问:姑妈在信上说了什么?“你做错了事”,这里的“事”指什么?(指打碎花瓶和说了谎话)想想看,列宁在给姑妈的信上说了什么?你是从哪些句子知道的?(从“妈妈叫他写封信……承认自己说了谎”和姑妈回信的内容可以知道)再自由读第五段,知道说的是姑妈称赞列宁是个诚实的孩子。
七、拓展延伸,回归整体。
模拟回信,训练表达。
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以列宁的身份说说如何向姑妈道歉。
设计意图:其一,抓住文本的空白处,模拟回信,进行个性化的补白,通过表达训练,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其二,通读全文,回归整体,对文章有更完整的印象,使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进一步升华;其三,通读全文检查朗读训练的效果。
八、小结课文。
说说你喜欢列宁吗?为什么?谁打碎了花瓶教材分析:课文把我们带回了刘宁的童年时代,让我们看见了一个同样会犯错误的更真实的列宁;也让我们看见了一个诚实的列宁、一个勇于改正错误和承担责任的列宁。
这是一篇传统课文,讲述了列宁小时侯有一次去姑妈家,不小心打碎了花瓶,但是,在当时没有承认。
回家后,他在妈妈的教育下写信给姑妈,主动承认了错误。
全文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展开,共五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交代了列宁跟爸爸到姑妈家去做客。
第二自然段写列宁在游戏时不小心打碎了桌子上的花瓶。
第三自然段写姑妈与列宁及表兄弟表姐妹之间的一段对话。
这段抓住人物的语言展示了人物的心理,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姑妈问:“是谁打碎的?”接下来,表兄弟、表姐妹都非常痛快的回答:“不是我!”一个“都”字,写出了他们回答时不用多思考就非常肯定不是自己,而且末尾是叹号,表现出了他们坚决肯定的态度和急于澄清自己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