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用血分级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临床用血分级管理制度

临床用血分级管理制度

聊城市人民医院
临床用血分级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临床输血申请管理,杜绝不合理输血申请的出现,严格把握输血适应证,控制临床医师滥用血液,医院将限制各级医师的最大申请权限,加强上级医师审核批准和医院行政干预,最大限度的保护血液资源,对各级医师及大量输血申请进行规定如下,输血科和各级审核人员要严格把关,杜绝不合理的输血申请。

一、主治医师最大申请权限:
红细胞:4U,血浆1000ml,血小板1个治疗量,冷沉淀10U 二、副主任医师最大申请权限:
红细胞6-10U,血浆1000-2000ml,血小板2个治疗量,冷沉淀20U
三、输血科会诊科主任签字报医务处:
红细胞10U以上20U以内,血浆2000-3000ml,血小板3个治疗量,冷沉淀20-30U
四、输血科会诊科主任签字报医务处和分管领导:
红细胞20U以上,血浆3000ml以上,血小板3个治疗量以上,冷沉淀30U以上
五、非计划应用血液制品,为抢救急诊患者,值班住院医师可临时使用成分血及全血一次。

六、特殊血液制品及稀有血液必须提前申请。

六、临床用血分级管理制度

六、临床用血分级管理制度

临床用血分级管理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临床用血分级管理制度。

1、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少于8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上级医师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

2、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在800毫升至16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经上级医师审核,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

3、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达到或超过16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报医务部门批准,方可备血。

以上规定不适用于急救用血。

4、急诊用血事后应当按照以上要求补办手续。

如不按照上述规定执行,输血科有权拒绝配血。

2012年甘肃省中院医师用血权限表1. 用血量小于800毫升:李红钟栩马鸿斌张晓刚刘保键吴丽萍郭晓青张瑜康学东王钢刘彦平赵春霖冯秀玲王昱张小元汪龙德李应东戴恩来殷银霞宋贵杰张华宋敏杨国栋张士卿陈林庆刘立杨少军何天有方晓丽王钢魏清琳于博易华张小元张志明曹玉山崔庆荣刘宝厚周语平金智生牟慧琴李朝平史正刚李军程畅和贾斌张侬卢介民薛国理张小兵刘震欧秀梅张乾军郭月季叶秋香张瑜徐克武武权生滕政杰薛国忠郭晓青吴红艳马喜凤孙杰金华曹林忠宋鹏程石洲宝陈光顺王芝华曾昭洋刘彦平赵党生牛明珍王元昭薛有平李菊莲侯春英颉瑞萍刘德仁杨晓波毛忠南吴建民田永萍秦晓光王金海赵春霖王新平徐基伟李淑霞孟世禄刘海涛邱勇玉杨潭芬刘莉王小荣杨尔涟姜劲挺吕晓武王庆胜张朝宁邓海娟张旭辉李永荣王记刘凯寇宗莉蒙占权陆玉琴王庆苗李旭萍孙红旭蒋宜伟武天佑杨小锋郭成龙高国栋张虎林刘建军张岩李明兰杨亚玲曹胜张振尊尚菁郭霞彭晓明唐珂张静霞张晶杨维杰余臣祖梁恬杨学锋强胜林杜小正丁海霞王佳赵彬元刘强李宁文新姚小强滕志轩潘海邦方玲史树勋胡春阳赵高斯雍文兴梁建庆张花治王昱杨言萍董良坤彭凤娣张小花刘翔毅王小红郑世铎郝亚男梁永林段永强万生芳张杰程芳李玉霞赵剑华徐兰平王嘉图王学香王琳许慧玲魏锦慧张帆卢玉俊赵信科柳振华徐斌董万涛李元贞梁莉刘敏科黄生辉高丽波付兆媛徐春荣朱瑾王苑铭安小平张德胤于海洋李丽丽裴文涛毛立亚张晓凌汪海燕王涛成伟范娥严菁兴董小鹏石育弘易剑锋邢喜平王功臣张欣郑锦仕陈舜宏曹水清刘春辉魏惠平张旭日侯静张静婧李全红魏淑海张艳潘莉高妍刘海荣张进丽张琦胜田小雨2. 用血在800毫升—1600毫升李红钟栩马鸿斌张晓刚刘保键吴丽萍郭晓青张瑜康学东王钢刘彦平赵春霖冯秀玲王昱张小元汪龙德李应东戴恩来殷银霞宋贵杰张华宋敏杨国栋张士卿陈林庆刘立杨少军何天有方晓丽魏清琳于博易华张小元张志明曹玉山崔庆荣刘宝厚周语平金智生牟慧琴李朝平史正刚李军程畅和贾斌张侬卢介民薛国理张小兵刘震欧秀梅刘太运杨瑾张乾军郭月季徐克武武权生张晶徐克武雍文兴3. 用全血或红细胞超过1600毫升,以下人员签字,输血科审核后,主管医生报医务科审批。

临床用血管理制度

临床用血管理制度

一、临床用血申请分级管理制度第一条临床输血由医师填写输血申请单(包括血浆),标明输血适应症,上级医师核准签名,报输血科备血,并在病程记录中注明用血理由。

平诊输血需提前一天报输血科(急诊、抢救可当天用血)。

输血申请单由输血科存档保管。

第二条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少于 800 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上级医师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

第三条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在 800 毫升至 1600 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经上级医师审核,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

第四条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达到或超过 1600 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报医政科批准,方可备血。

第五条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达到或超过 1600 毫升的,须同时填写输血会诊单,经输血科医师(血液科医师兼)会诊报输血科主任审批。

(急诊用血可事后补办报批手续)。

输血科医师(血液科医师兼)应及时会诊,与临床医师共同拟定合理的输血治疗方案。

第六条急诊用血事后应当按照以上要求补办手续。

第七条输血会诊内容应包括是否具有输血适应症,明确输血成份、用血量及输血时间和输血注意事项等。

第八条输血申请单由输血科存档保管,输血会诊单随病历保存。

第九条每次输血前都必须执行输血申请及输血会诊制度。

第十条患者接受输血治疗,必须签署知情同意书。

经治医师必须向患者或家属讲明输血的目的、可能发生的反应和经血液途径感染疾病的可能性第十一条输血科建立严格的血液收领核查、发放核查、入库登记及冷藏储存制度,保证用血安全。

临床科室应当有专人持配血单领取临床用血,对不符合要求的血液应当拒绝领用。

输血科不得为领血单项目填写不全、未按规定申批的用血发放血液。

第十二条临床科室医务人员给患者输血前,应严格执行核对手续。

由两人床旁核对无误签名后,方可进行输血,并将输血情况记入护理病历。

血液分级管理制度

血液分级管理制度

血液分级管理制度一、总则为加强血液管理和保障患者用血安全有效,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卫生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血液相关工作人员,包括采供血、输血科、检验检测科及其他涉及血液管理相关工作人员。

三、血液分级管理的目的1. 规范血液采供、储存、输运、使用等各个环节的管理,确保血液质量安全;2. 明确血液管理的流程和责任,厘清血液管理中的主次关系,实现科学管理;3. 提高血液使用的效益,合理节约血液资源,降低成本。

四、血液分级管理的内容和标准1. 采供血环节(1)血站的选址和建设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设备设施和环境应符合相关标准;(2)血液采集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证书和培训,严格遵守采血操作规程,保障血液采集的安全和卫生;(3)供血者应当在符合国家规定的年龄、体重、健康状况等条件下进行献血。

对于违反条件的供血者,应予以拒绝。

2. 储存环节(1)血液储存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符合规定;(2)血液储存人员应严格遵守储存规程,确保血液质量安全。

3. 输运环节(1)血液输运车辆应具备相应的车辆和设备,司机和护士应具备相应的驾驶证和护照;(2)血液输运的温度、湿度、震动等条件应符合规定,确保血液安全。

4. 使用环节(1)临床医师应严格遵守血液使用的适应症,确保合理使用;(2)护士应严格按照输血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输血的安全。

五、血液分级管理的责任1. 血站负责人应对血液采供工作负责,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组织人员进行培训,监督落实;2. 输血科医师应对血液使用的适应症进行严格审核,避免不合理使用;3. 护士应对输血环节进行严格管理,确保输血的安全。

六、血液分级管理的监督和评估1. 卫生主管部门应对血站、输血科等单位的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2. 血站、输血科等单位应对自身的工作进行定期的自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临床用血分级管理制度

临床用血分级管理制度

临床用血分级管理制度临床用血是指在医疗过程中对患者进行输血的行为。

由于血液资源有限,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合理利用血液资源,保证输血质量和安全,医疗机构制定了临床用血分级管理制度。

该制度是根据患者的临床状况和血液需求的紧急程度,将输血行为分为不同的等级,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下面将详细介绍一下临床用血分级管理制度。

首先是急救用血。

急救用血是指在患者出现严重出血或其他危及生命的情况下进行输血,以尽快补充血液量,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的稳定。

在急救用血的情况下,输血应该优先考虑,并且应该尽快进行输血。

医疗机构应该建立紧急用血通道,确保输血的迅速和安全。

此外,医疗机构还应该建立紧急用血的血液库存管理制度,确保急救用血的血液即时供应。

其次是病情稳定用血。

病情稳定用血是指在患者病情稳定的状态下,为了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或治疗效果而进行输血。

在病情稳定用血的情况下,医疗机构应该进行详细的临床评估,包括患者的诊断、病史、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等。

在评估结果的基础上,医生需要做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确定是否需要进行输血,并选择合适的输血时机和输血量。

医疗机构还应该建立用血审核制度,确保输血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最后是病情轻微用血。

病情轻微用血是指患者病情轻微,不需要及时输血的情况下,为了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或治疗效果而进行输血。

在病情轻微用血的情况下,医疗机构应该进一步加强用血管理,确保输血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医生需要进行详细的临床评估,并充分告知患者输血的风险和收益,与患者共同做出合理的决策。

总之,临床用血分级管理制度是医疗机构为了合理利用血液资源,提高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而制定的一系列管理措施。

该制度将临床用血行为分为急救用血、病情稳定用血和病情轻微用血三个等级,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这有助于医疗机构合理利用血液资源,提高输血的质量和安全,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临床用血分级管理规定(3篇)

临床用血分级管理规定(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临床用血管理,确保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所有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的管理。

第三条医疗机构临床用血应当遵循合理、安全、有效的原则,遵循科学、合理的临床用血方案。

第四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临床用血管理制度,加强对临床用血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第五条本规定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章临床用血分级标准第六条临床用血分为以下四个等级:一、一级用血:指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用血:(一)严重贫血患者;(二)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四)严重烧伤患者;(五)大手术患者;(六)其他需要紧急输血的患者。

二、二级用血:指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用血:(一)中度贫血患者;(二)中度失血性休克患者;(三)慢性贫血患者;(四)其他需要输血的患者。

三、三级用血:指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用血:(一)轻度贫血患者;(二)轻度失血性休克患者;(三)手术中预计出血量较少的患者;(四)其他需要输血的患者。

四、四级用血:指不符合上述三级用血标准,但需要输血的患者。

第七条医疗机构应当根据患者的病情、血型、血常规等检查结果,参照本规定第六条,确定患者的临床用血等级。

第八条医疗机构在确定患者临床用血等级时,应当充分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等因素,确保输血安全。

第三章临床用血申请与审批第九条患者需要用血时,由经治医师提出用血申请。

第十条经治医师提出用血申请,应当填写《临床用血申请表》,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诊断、病情、血型、用血等级、用血量、用血目的等。

第十一条《临床用血申请表》经主治医师审核同意后,由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部门进行审批。

第十二条临床用血审批应当遵循以下程序:(一)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部门对《临床用血申请表》进行审核,必要时可组织专家进行会诊;(二)经审核同意的,由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部门办理用血手续;(三)经审核不同意用血的,应当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并说明理由。

临床输血管理规定临床用血计划管理及用血申请分级管理制度

临床输血管理规定临床用血计划管理及用血申请分级管理制度

临床输血管理规定临床用血计划管理及用血申请分级管理制度为了规范科室科学、合理用血,加强临床用血管理及安全,保护血液资源,杜绝不必要的输血,做到节约用血、安全用血、计划用血,根据卫生部2022年,医疗质量万里行精神及《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5号)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一)规范管理,促进临床科学合用血全院所有临床医生必须严格执行《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控制输血指征,做到节约用血、安全用血、计划用血。

(二)临床科室制定年、月用血计划全院临床科室应结合本科既往及现期用血量情况,制定年、月用血计划,经科室主任或护士长签字后定期报输血科(急诊用血除外)。

实际用血情况由输血科和医务科进行核实及监管。

(三)严格执行临床计划用血审批制度1.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少于800ml的,由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申报,上级医师审批和签字后报输血科备血。

2.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在800ml至1600ml的,由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申报,上级医师审批,科主任核准签字后报输血科备血。

3.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达到或超过1600ml的,由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申报,科主任核准签字后,由医务科批准,报输血科备血。

以上1、2、3条规定不适用于急救用血,但事后需补报审批手续。

(四)规范工作程序2.临床常规用血,临床备血超过72小时,仍需继续用血时,需重新填写输血申请单及送配血标本。

3.临床用血要求严格掌握适应症,遵循科学、合理原则,不得浪费和滥用血液;严格掌握血浆使用适应症,尽量减少血浆的不合理使用。

4.治疗用血、手术备血申请单及配血标本应至少于用血前一日下午16:30前完成各级审批后送到输血科,以便于输血科及时订购血液成分,满足临床用血需要。

5.值班人员接到用血申请单和标本以后,要认真检查申请单内容是否完整、准确,审批、签字是否符合要求,标本质量是否达到《临床输血标本采集手册》的相关规定,值班人员应拒收不符合要求的申请单或标本,并在《临床输血标本拒收登记表》详细登记以后通知临床科室改进。

用血管理的分级管理制度

用血管理的分级管理制度

用血管理的分级管理制度一、背景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卫生系统对于血液的需求逐渐增加。

在临床治疗中,大量患者需要输血治疗,对于用血的质量和效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与此同时,随着血液管理水平的提高,患者对于输血的安全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建立一套合理的分级管理制度,对血液管理工作进行规范,将对于提高用血效果和保障患者用血安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分级管理制度的意义1. 保障用血安全分级管理制度能够对血液采集、储存、运输、使用等环节进行规范化管理,确保血液的品质、安全和有效性。

2. 提高用血效能通过分级管理制度,可以实现对血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调度,提高用血效果,最大限度地节约血液资源,提高血液供应的水平,达到用血的最佳效果。

3. 促进医疗服务的优质化分级管理制度可以推动临床医疗工作者对用血的规范化、专业化,从而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三、我国分级管理制度的构建我国在血液管理领域也不断完善分级管理制度,推动血液管理的规范化与健康发展。

目前,我国的分级管理制度主要分为国家级、省级、市级和县级四个层次。

1. 国家级血液管理国家级血液管理机构具备对全国范围内血液管理工作进行统一协调、指导和监管的职责。

其主要职责包括:颁布国家血液管理政策、法规和标准;指导国家范围内的血液采集、储存、运输、使用等工作,确保全国血液管理工作的统一规划和组织实施。

2. 省级血液管理省级血液管理机构是负责省级行政区域内血液管理工作的主管机构,其主要职责包括:指导省级行政区域内的血液管理工作,协调相关血液资源的调度分配和使用;制定省级血液管理的规章制度和技术标准,加强对血液管理工作的监管和评估。

3. 市级血液管理市级血液管理机构是负责市级行政区域内血液管理工作的主管机构,其主要职责包括:指导市级行政区域内的血液管理工作,协调相关血液资源的调度分配和使用;加强对市级行政区域内血液管理工作的监管和评估,推动血液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提高用血效果。

临床用血分级管理制度

临床用血分级管理制度

根据临床用血的紧急程度,对临床用血申请实行分级管理制度,保证紧急或者紧急用血的安全、有效。

合用于各相关科室工作人员对临床用血的管理。

3.1 临床用血申请根据紧急程度分为“特急”、“紧急”、“急用”、“预定”、“手术备血”、“预防性”六种。

3.2 临床医生在填写《输血申请单》时,需注明用血的紧急程度。

抢救病人需加盖“绿色通道”紧急章。

3.3“特急”用血仅合用于大量失血,如不即将输血有死亡可能的患者。

血液发放可不进行交叉配血试验,但临床医生要在输血申请单上注明,并签字确认。

输血科收到申请单后,即将发给同型红细胞,并在发血单上注明“未配血”。

对于未知血型的,可直接发给O 型红细胞。

但输注前需抽取病人原始血标本,以便检测病人血型。

血液发出后,输血科应尽快完成配血试验,如发现配血不合,应即将通知临床医生住手输血,并进行相容性输血。

3.4wei)险的患者。

可选用速度较快的交叉配血方法(凝结胺法),要求在30 分钟内发出第 1 袋血。

3.53.6输血科工作人员应在预定的时间前,完成血液相容性检测。

3.7员应保证血液库存量大于备血量,待临床医生通知确认需要用血时,即完成血液配发。

心脏中心除外(处理方式同“预定”)。

3.8床医生通知确认需要用血时,即完成血液配发。

3.9 为拯救生命,赢得手术及其它治疗的时间,需根据紧急程度,简化紧急大剂量输血时的配血程序,但必须严格做好核对签发和床边核对工作,严防浮现人为差错发生。

安全工作是学校的重要工作,是保证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正常、有序进行的重要环节,必须把安全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

为搞好我镇学校的安全工作,作到点点有人管,事事有人抓,责任明确,目标落实,特制定学校安全工作组织保障制度。

1.学校校长是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安全工作分管领导是学校安全工作的具体负责人,各业务副校长负责本部门安全工作的组织、检查、落实情况,各中层领导负责本口对应业务、功能室等一系列安全事项,村小负责人是学校安全工作的具体负责人,当周值班领导负责统筹安排、管理当周校园安全工作,当周值周教师、安全巡查人员为本周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班主任教师是该班学生安全工作的直接责任人,科任教师为本堂课安全工作的直接责任人。

临床用血申请分级管理制度范文

临床用血申请分级管理制度范文

临床用血申请分级管理制度范文临床用血申请分级管理制度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临床用血申请流程,合理使用和配置血液资源,提高血液使用效率和临床用血的安全性,根据国家及相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内所有临床科室及相关人员的用血申请行为。

第三条本制度实行分级管理,根据医疗机构的医疗能力和实际情况,将临床用血申请划分为三个级别,并相应制定使用和审批的程序。

第四条血液资源管理委员会负责本制度的制定、解释和监督。

第二章临床用血申请的级别划分第五条根据病情的严重性和用血的紧急程度,将临床用血申请划分为三个级别,分别为A级、B级和C级。

第六条 A级临床用血申请适用于重症监护病区、手术室等需要紧急用血的病患,包括以下病情,但不限于:1. 大出血的急救病例;2. 严重贫血需要紧急输血的病例;3. 预计手术失血量较大的病例。

第七条 B级临床用血申请适用于一般临床病区的病患,包括以下病情,但不限于:1. 相对稳定的贫血病例;2. 各类手术术后并发贫血病例;3. 慢性失血性贫血病例。

第八条 C级临床用血申请适用于门诊病患,包括以下病情,但不限于:1. 稳定的慢性贫血病例;2. 血小板减少病例。

第三章临床用血申请的程序第九条提交临床用血申请前,医生应对病患进行全面评估,明确用血的必要性,并填写《临床用血申请单》,包括病患基本信息、诊断、临床实验室检查结果、用血目的和数量等内容。

第十条对于A级临床用血申请,申请单需经主治医师审核完成后直接提交至血库,由血库负责人进行审批,并在一小时内完成血液配送。

第十一条对于B级临床用血申请,申请单需经主治医师审核完成后提交至血库,由血库负责人进行审批,并在两小时内完成血液配送。

第十二条对于C级临床用血申请,申请单需经主治医师审核完成后提交至血库,由血库负责人进行审批,并在24小时内完成血液配送。

第十三条审批通过后,血库负责人按照申请单上的信息发放相应的血液产品,同时做好相应的登记和记录。

临床用血申请分级管理制度

临床用血申请分级管理制度

临床用血申请分级管理制度
为了进一步规范临床用血,节约有限的血液资源,依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特制订本制度。

一、申请备血量达到或超过8个单位(1600ml)的,需由患者所在科室组织讨论、科室主任签字,经输血科审核后,再报医务科批准(急诊抢救用血除外)。

二、同一患者24小时累计用血超过8个单位(1600ml)且超过备血量的,需由输血科报医务科备案,并由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进行用血后评价。

三、医师的分级权限和审批程序:计划用血量小于4单位(800ml)毫升的,由主治医师以上职称医师提出申请,上级医师核准签发,上级医师核准后签发;同一患者一天计划用血在4到8个单位800到1600ml)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经上级医师审核,科主任核准后签发;计划用血量在8单位(1600 ml)以上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经上级医师审核,由科主任核准签字后,报医务部门批准。

四、本制度中所指的用血量主要是红细胞制品或全血量。

临床输血核心制度

临床输血核心制度
➢当失血量为15%~30%(约800~1500ml, 成人)时,需要输注晶体液或胶体液扩容,而 当患者已存在贫血且心肺储备功能降低或有继续失血,应输注红细胞
➢AABB(美国血库协会)和BCSH(英国血液标准委员会)推荐: ➢ 对于许多成人患者,术中失血在1000~1200ml之间,应避免输红细胞,可使用晶体液和
4.所有输血不良反应及处理经过均应在病历中作详细记录, 同时要填好输血不良反 应回报单, 报告送回输血科。
5.输血治疗时临床医师要对输血的疗效作出评价;应防止可能出现的迟发性溶血 性输血反应。
(二)临床识别输血不良反应的标准
常见的输血反应和并发症包括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变态反应和过敏反应、溶血反 应、细菌污染、循环超负荷、出血倾向、酸碱平衡失调、 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 和传播感染性疾病等。
3.怀疑发生或者已经发生输血不良反应时, 临床医师应该及时向输血科反应, 输血 科输血医师应及时协助临床医师对临床输血不良反应进行调查与处理, 及时向输 血科主任以及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供血机构报告;临床医师及时填写输血不良 反应回报单送往输血科;输血科每月统计输血不良反应月统计报表并送往医务科 以便分析研究, 持续改进工作。
3.血小板输注: 血小板计数>50×109/L 一般不需输注;血小板10∽50×109/L 根据 临床出血情况决定,可考虑输注;血小板计数<5×109/L 应立即输血小板防止出血。
控制输血严重危害(SHOT)预案
(一)输血不良反应的登记、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及规程 1.在临床输血过程中,临床医护人员必须严格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反 应,应及时处理,严重者要立即停止输血,并迅速通知上级医师和输血科,查明 原因并作相应处理。 2.输血不良反应的处理程序为: 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根据患者情况调整输注速度,并密切观察受血者有无输 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输血并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在积极治疗、 抢救的同时,做以下处理:

医院临床用血分级管理制度

医院临床用血分级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加强我院临床用血管理,规范临床用血行为,保障患者用血安全,提高医疗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二、分级管理原则1. 依据输血申请量、患者病情、输血指征等因素,将临床用血分为四级。

2. 不同级别的临床用血,由不同级别的医师负责审核、审批。

三、分级管理内容1. 一级临床用血(申请量少于800毫升)(1)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经上级医师审核签字后,送交输血科备血。

(2)输血科对输血申请单进行审核,内容包括:受血者个人信息、血型、临床诊断、输血指征、目的、输注成分、数量等。

(3)输血科按照审核通过的输血申请单,为患者备血。

2. 二级临床用血(申请量在800毫升至1600毫升)(1)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经上级医师审核签字后,送交输血科备血。

(2)输血科对输血申请单进行审核,审核内容同一级临床用血。

(3)输血科按照审核通过的输血申请单,为患者备血。

3. 三级临床用血(申请量在1600毫升至3200毫升)(1)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经上级医师审核签字后,送交输血科备血。

(2)输血科对输血申请单进行审核,审核内容同二级临床用血。

(3)输血科按照审核通过的输血申请单,为患者备血。

4. 四级临床用血(申请量超过3200毫升)(1)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经上级医师审核签字后,送交输血科备血。

(2)输血科对输血申请单进行审核,审核内容同三级临床用血。

(3)输血科按照审核通过的输血申请单,为患者备血。

四、特殊情况处理1. 急诊抢救患者,需紧急输血时,医师可先实施输血治疗,并及时补办相关手续。

2. 遇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自然灾害等特殊情况,需大量用血时,医院应启动应急预案,确保临床用血需求。

五、监督管理1. 医院成立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负责临床用血管理的监督、检查和指导。

2. 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定期对临床用血工作进行评估,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临床用血申请分级管理制度

临床用血申请分级管理制度

临床用血申请分级管理制度
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加强我院临床用血管理,推进临床科学、合理、有效用血,保护血液资源,保障临床用血安全和医疗质量,制定本制度。

一、临床医师应根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正确应用成熟的临床输血技术和血液保护技术,包括成分输血和自体输血等,根据患者病情和实验室检查指标,对输血指征进行综合评估,遵照合理、科学的原则,制订输血治疗方案,不得浪费和滥用血液。

二、在输血治疗前,医师应当向患者或者其近亲属说明输血目的、方式、风险和利弊及可供选择的其他办法,征得患者或近亲属的同意,医患双方签署临床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并存入病历。

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需要紧急输血,且不能取得患者或者其近亲属意见的,以患者最大利益为原则决定输血治疗方案,报医务科或总值班领导审核同意、备案批准后实施、并记入病历。

三、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小于8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上级医师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

四、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在800毫升至16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经上级医师审核,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

五、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达到或超过16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科室主任核准签发
后,报医务科及分管院长批准,方可备血。

以上条款不适用于急救用血。

紧急用血可以不受临床用血申请分级管理权限及逐级审批限制,但需在用血后一个工作日内补齐相关审批手续。

六、上级医生对下级医生申请用血必须严格审核,严格控制临床用血。

临床用血申请分级管理审核报批制度

临床用血申请分级管理审核报批制度

临床用血申请分级管理审核报批制度临床用血是临床医学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但由于血液资源有限,需要进行合理的分级管理、审核和报批制度,以确保用血的公平性、有效性和安全性。

下面将从分级管理、审核、报批三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是分级管理。

临床用血按照紧急程度和血液需求量的大小可以分为三级:一级、二级和三级。

一级用血适用于危及患者生命的急救场合,如大量出血、休克等;二级用血适用于需求量较大的手术和治疗中;三级用血适用于一些较为常见的手术和治疗。

通过合理分级管理,可以确保紧缺血液资源优先满足高等级患者的需求,提高用血效率。

其次是审核制度。

对于每一次用血申请,都需要进行严格的审核,包括血液需求的合理性、用血指征是否符合规定、是否有替代治疗等。

审核的目的是减少不必要的用血,避免浪费血液资源。

审核可以由医生和血液科专家组成的专门委员会进行,根据临床指南、血液资源情况和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同时,通过完善的信息系统,可以实现用血申请的电子化,提高审核的效率和准确性。

最后是报批制度。

用血申请经过审核后,还需要进行报批才能获得血液资源。

报批制度可以分为内部报批和外部报批两个层面。

内部报批一般由医院内部的用血管理机构进行,负责协调血库资源,根据审核结果给予批准或否决。

外部报批由血库管理机构负责,一般是省级或市级统一管理的,对需要大量用血或特殊血液产品的医院进行统一调配。

通过报批制度的建立,可以确保血液资源的公平分配,最大限度地满足全区域的用血需求。

综上所述,临床用血申请的分级管理、审核、报批制度是血液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措施。

通过合理的分级管理,可以使紧缺血液资源更好地满足高等级患者的需求;通过严格的审核制度,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用血,避免浪费血液资源;通过完善的报批制度,可以确保血液资源的公平分配。

同时,建立电子化的信息系统可以提高管理效率和准确性。

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有助于提高用血的公平性、有效性和安全性,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用血申请分级管理制度

用血申请分级管理制度

用血申请分级管理制度为了更好地管理血液资源和确保血液的安全性、有效性,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实行了血液分级管理制度。

这种制度旨在对供血单位和用血单位进行分类管理,根据其资质和需求等级,合理分配和利用血液资源,减少浪费和风险,提高用血效率和安全性。

接下来将从制度的背景、原则、分类、管理流程和实施效果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背景血液是一种稀缺资源,尤其是血液库存不足或供需不平衡的情况下。

在人口增长和医疗事故频发的今天,对血液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而供血来源有限,导致了血液资源的紧张和供需不平衡的局面。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许多国家和地区纷纷推行了血液分级管理制度,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需求的合理分配。

二、原则1. 安全第一:血液管理的首要原则是确保用血安全,包括供血单位和用血单位的安全性和质量控制,以及输血过程的安全保障。

2. 合理分级:根据不同供血单位和用血单位的资质和需求等级,进行合理的分级管理,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需求的合理分配。

3. 有效管理: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和流程,对血液资源和用血情况进行全面监测和评估,确保管理的实效性和效率性。

4. 协作共赢:各级管理机构、医疗机构和相关部门之间要加强合作和沟通,形成良好的协作关系,共同促进血液管理制度的落实和完善。

三、分类血液分级管理制度一般包括供血单位和用血单位的分类管理。

供血单位主要分为国家血液中心、地方血液中心和医疗机构供血部门等,根据其规模和服务范围进行不同级别的管理。

用血单位主要分为大型综合医院、中小型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根据其能力和需求水平进行不同级别的管理。

1. 供血单位分类管理(1)国家血液中心:负责全国范围内的血液资源调配和供给工作,主要供应特殊类型的血液制品和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用血。

(2)地方血液中心:负责某一地区范围内的血液资源调配和供给工作,主要供应一般类型的血液制品和日常用血需求。

(3)医疗机构供血部门:负责医疗机构内部的血液采集和储备工作,为本院及周边医疗机构提供日常用血需求。

三甲医院临床输血申请分级管理、审核、报批制度

三甲医院临床输血申请分级管理、审核、报批制度

三甲医院临床输血申请分级管理、审核、报批制度为贯彻执行卫生部2012年8月1日颁布实施的《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特制定本制度,以加强临床输血管理,促进临床用血规范化,合理、安全、有效用血。

一、临床科室和医师,应根据患者治疗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用血计划。

由主治医师开具或填写《输血申请单》,按用血申请权限审签。

《输血申请单》和血液标本标签的填写应项目齐全,字迹清楚,内容准确无误,对有输血史者要求特别注明。

二、临床用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遵循科学、合理原则,不得浪费和滥用血液,避免不合理使用。

三、输血适应证严格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执行。

成人失血量在600ml以下的原则上不输血。

四、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800ml(或红细胞3U)以下的,由主治医师提出申请,上级医师签名审核,方可备血。

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800ml至1600ml(或红细胞4 U至8U)的,由主治医师提出申请,上级医师审核,科主任核准签发,方可备血。

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达到或超过1600ml(或红细胞8U)的,由主治医师提出申请,科主任核准签发后,报医务科批准,方可备血(按大量用血报批程序进行)。

以上规定不适用于急救用血。

五、临床输血一次用血≥2000ml(红细胞超过10U)或24小时内累计≥患者外周循环血容量者,需科室主任签名或输血科主任审核同意并报医务科批准后才可用血。

急诊用血后应当按照以上要求补办手续。

六、节假日和非正常工作时间的急诊抢救用血,输血量在800ml以内者,由当班医师申请审签;用血量超过 800ml以上的,由科室值班二线医师审签。

急诊用血事后应当在2个工作日内按照以上要求补办手续。

七、常规治疗用血、择期手术备血申请单及配血标本应至少于用血前日下午16:30前完成各级审批后送到输血科,以便于输血科及时预约血液成分、完成输血相容性检测、满足临床用血需要。

附:临床用血申请审核和大量用血报批流程图附:临床用血申请审核和大量用血报批流程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用血分级管理制度
1.0目的:
根据临床用血的紧急程度,对临床用血申请实行分级管理制度,保证紧急或紧急用血的安全、有效。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各相关科室工作人员对临床用血的管理。

3.0制度要求:
3.1 临床用血申请根据紧急程度分为“特急”、“紧急”、“急用”、“预定”、“手术备血”、“预防性”六种。

3.2 临床医生在填写《输血申请单》时,需注明用血的紧急程度。

抢救病人需加盖“绿色通道”紧急章。

3.3当临床用血为“特急”用血时,以下制度适用:
“特急”用血仅适用于大量失血,如不马上输血有死亡可能的
患者。

血液发放可不进行交叉配血试验,但临床医生要在输血申请单
上注明,并签字确认。

输血科收到申请单后,立即发给同型红
细胞,并在发血单上注明“未配血”。

对于未知血型的,可直接
发给O型红细胞。

但输注前需抽取病人原始血标本,以便检测
病人血型。

血液发出后,输血科应尽快完成配血试验,如发现配血不合,
应立即通知临床医生停止输血,并进行相容性输血。

3.4“紧急”用血适用于失血较多急需输血,但短时间内无生命危险的患者。

可选用速度较快的交叉配血方法(凝聚胺法),要求在30分钟内发出第1袋血。

3.5“急用”适用于情况偏急,需要优先配血的患者,输血科可根据情况优先配血,配好即用。

3.6“预定”适用于择期手术或计划用血的患者。

医生在填写《输血申请单》时,需注明血液输用时间。

输血科工作人员应在预定的时间前,完成血液相容性检测。

3.7“手术备血”适用于择期手术的患者。

医生在填写《输血申请单》时,需注明手术时间。

输血科工作人员应保证血液库存量大于备血量,待临床医生通知确认需要用血时,即完成血液配发。

心脏中心除外(处理方式同“预定”)。

3.8“预防性”适用于所有有输血可能的患者。

输血科工作人员在规定时间
完成“输血前常规”检测,待临床医生通知确认需要用血时,即完成血液配发。

3.9为挽救生命,赢得手术及其它治疗的时间,需根据紧急程度,简化紧急大剂量输血时的配血程序,但必须严格做好核对签发和床边核对工作,严防出现人为差错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