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词类活用总结超好

合集下载

文言文词类活用大全(完整纯净版)

文言文词类活用大全(完整纯净版)
词类活用
名词的活用
作状语
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工具与方式
译为“像……一样”“用……”
吾得兄事之(《鸿门宴》)
兄:像对待兄长一样
表示动作行为的方位、地点
译为“在……”“向……”“从……”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劝学》)
上,向上;下,向下
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
译为“每……”“在……”“一……比……”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陈情表》)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游褒禅山记》)
至:到达的人
动词前有代词“之”作定语或用作助词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捕蛇者说》)
出,地里的收成;入,家里的存粮
动词处于主语或宾语的位置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烛之武退秦师》)
赐:恩惠
两个动词连用,如果不是连动关 系,那么后一个动词要活用为名词
追亡逐北(《过秦论》)
日:一天比一天
在现代汉语中,普通名词是不能直接修饰谓语动 词作状语的,而古代汉语中的普通名词直接作状 语却是相当普遍的现象。凡谓语前面的名词如果 不是主语,则必然活用作了状语。
作动词
名词+名词(代)
籍吏民,封府库(《鸿门宴》)
籍:登记
副词作状语+名词
范增数目项王(《鸿门宴》)
目:使眼色
名词+补语(介宾补语)
形容词后面不带宾语时, 也表示某种动态,此时也 活用为动词
不知东方之既白(《赤壁赋》)
显出白色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劝学》)
利:使……快
大王必欲急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急:使……急
谓语动词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 发出的,而是由宾语发出的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过秦论》)
弱:使……弱

初中文言文词类活用(超全)

初中文言文词类活用(超全)

初中文言文词类活用1、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即这个词本是名词,在语境义中作动词使用。

例如(1)一狼洞其中(《狼》):(2)不能名其一处(《口技》):2、形容词用作动词:原本词性为形容词,由于语言环境的不同词形发生改变充当动词使用。

例如(1)香远益清(《爱莲说》):(2)亲贤臣,远小人(《出师表》):3、形容词用作名词:原本词性为形容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充当名词使用。

例如(1)此皆良实(《出师表》:(2)《陈涉世家》:4、名词作状语:名词在现代汉语中一般不用在动词前面作状语,但在古汉语中有一些名词用在动词的前面充当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方式、地点、所用的工具。

例如(1)当是时,妇手拍儿声。

(2)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陈涉世家》)5、使动用法:谓语动词含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例如(1)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2)忿恚尉,令辱之(《陈涉世家》)(3)必先苦其心志(《孟子两章》6、意动用法谓语动词含有“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的意思。

例如(1)邑人奇之(《伤仲永》)(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例句1、狼不敢前(前:上前名词用作动词)《狼》2、其一犬坐于前(犬:像狼一样名词作状语)《狼》3、一狼洞其中(洞:打洞名词用作动词)4、渔人甚异之。

(异:对此感到诧异意动用法)《桃花源记》5、妇抚儿乳(乳:喂奶名词用做动词)《口技》6、不能名其一处也(名:说出名词用做动词)《口技》7、邑人奇之(奇:以之为奇意动用法)《伤仲永》8、稍稍宾客其父(宾客:以其父为宾客意动用法)《伤仲永》9、父利其然也(利:认为这种情况有利可图意动用法)《伤仲永》10、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用箕畚名词作状语)《愚公移山》11、虽乘奔御风不以及也(奔:飞奔的马名词用做动词)《三峡》1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斗:像北斗七星那样,蛇:像蛇那样名词作状语)《小石潭记》潭西行百二十步(西:向西名词作状语)《小石潭记》心乐之(乐以之为乐意动用法)《小石潭记》凄神寒骨(凄:使--- ---凄凉,寒:使--- ---寒冷使动用法)《小石潭记》13、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像狗的牙齿那样名词作状语)《小石潭记》14、流血五步,天下缟素(缟素:穿孝服名词用作动词)《唐雎不辱使命》15、死国可乎?(死:为国事而死为动用法)《陈涉世家》16、陈胜王(王:为王名词用作动词)《陈涉世家》17、置人所罾鱼腹中(罾:用网捕名词用作动词)《陈涉世家》18、忿恚尉(忿恚:使尉恼怒使动用法)《陈涉世家》19、将军身被坚执锐(坚:铁甲,锐:武器形容词用作名词)《陈涉世家》20、负势竞上,互相轩邈(轩邈: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作动词)《与朱元思书》2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翼: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名词作状语)《醉翁亭记》。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文言文词类活用汇总(共八类)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文言文词类活用汇总(共八类)

高考语文文言词类活用一、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活用为动词有以下几种情况:(1)名词+宾语籍吏民,封府库。

(登记)(《鸿门宴》)(2)副词做状语+名词江水又东。

(向东流)(《水经注江水》)(3)能愿动词+名词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渡水)(《劝学》)(4)名词+补语沛公军霸上。

(驻扎)(《鸿门宴》)(5)名词充当连动式谓语组成部分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

(恭敬对待)(《赤壁之战》)(6)叙述句的谓语部分找不到动词或其他词语做谓语中心词,事物名词就活用为动词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

(开花)(《采草药》)(7)两个名词连用,不存在并列、同位和修饰关系,不带计量意义时,第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来之所敢知。

(做)(《答司马谏议书》)(8)在复句中充当一个叙述性独词分句,名词就活用为动词权,然后知轻重。

(权衡)(《孟子·梁惠王上》)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一般不带宾语,如果带了宾语,就是用作一般动词。

①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说……短处)(《屈原列传》)②亲贤臣,远小人。

(亲近。

疏远)(《出师表》)③素善留侯张良。

(与……友善)(《鸿门宴》)④峨大冠、拖长绅者。

(高戴)(《卖柑者言》)⑤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

(看重。

轻视)(《论贵粟疏》)⑥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尊敬)(《廉颇蔺相如列传》)三、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1)动词活用为名词,即这个动词在句子中具有明显的表示人与事物的意义。

它一般位于句子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有时它前面有“其”字或“之”字。

①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到达的人)(《游褒禅山记》)②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出产的东西。

收入的东西)(《捕蛇者说》③惧有伏焉。

(埋伏的军队)(《曹刿论战》④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

(拥有的东西)(《捕蛇者说》)(2)和动词活用为名词一样,活用为名词的形容问般位于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有时它前面有“其”子,“之”字或数词。

高中语文高考文言文词类活用汇总(共四类)

高中语文高考文言文词类活用汇总(共四类)

高考语文文言文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一)名词作状语1.动词前面有名词,如果此名词不是句子的主语,一定活用作状语。

[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每天”2.表示时间、方位的名词常常活用为状语。

[例]上食尘土,下饮黄泉(《劝学》)“向上”“向下”【总结】1.表示对待人的态度。

译为“用对待……的方式”⑴人皆得以隶使之(隶:像对奴隶一样)(《五人墓碑记》)2.表示动作使用的工具。

译为“用……”“借助……”⑵余自临安舟行适临汝(船:乘船)(《石钟山记》)⑶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函:用匣子)(《荆轲刺秦王》)⑷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目:亲眼,耳:亲耳)(《石钟山记》)3.表比喻:译为“像……一样”⑸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狐:像狐狸一样。

)(《陈涉世家》)4.表状态:译为“……地”⑹日削月割(天/月:一天天/月月地)(《六国论》)(二)名词作动词古代汉语当表示同某事物或方位处所等有关的行为变化时,常常使用表示这一事物、方位处所的名词来表示,这就是名词活用为动词。

【总结】[规律一]名词放在“能”“可”“足”“欲”“敢”等能愿动词的后面,活用为动词。

[例]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水:游泳)(《劝学》)2.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下:咽下)(《六国论》)[规律二]代词前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因为代词不受名词修饰。

[例]1.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树:种植)(《寡人之于国也》)2.无乃尔是过与?(过:责备。

恐怕该责备你吧?)(《季氏将伐颛臾》[规律三]名词与名词连用,如果二者不是并列、偏正、判断等关系,而是主谓关系、动宾关系或动补关系,那么其中必有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1.籍吏民,封府库(籍:造册登记)(《鸿门宴》)2.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壁(衣:穿。

怀:怀里揣着)(《廉颇蔺相如列传》)3.吾师道也(师:学习)(《师说》)[规律四]副词特别是否定副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1.范增数目项王。

(完整版)文言文各种词类活用总结

(完整版)文言文各种词类活用总结

文言文各种词类活用总结1、名词活用为动词(1)两个名词连用,(名词+名词)若是主谓关系、动宾关系或动补关系,必有一个名词作动词:籍吏民,封府库。

2)结构助词“所”字之后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所+名词)“夜则以兵围所寓舍”3)名词后直接跟一个语气词,该名词活用为动词。

(名词+者)“赵王之子孙侯者”(4)状语(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状语+名词)“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5)能愿动词“能”“欲”“可”“当”等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能愿动词+名词)“假舟楫者,非能水也”(6)名词+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7)名词+补语沛公军霸上(8)名词处在谓语的位置或师焉(9)名词带宾语籍吏民,封府库(10)在复句中充当一个叙述性状语分句,名词活用为动词权,然后知轻重。

2、一般名词作状语①表示处所。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草行露宿②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手段或工具。

失期,法皆斩手巾掩口啼、③表示行为的身份或对待的方式。

(表对人的态度)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④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或状态。

(表比喻)其一犬坐于前⑤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孔雀东南飞潭西南而望"⑥表示时间、动作的连续性卿当日胜贵⑦表示动作行为的方法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以下待整理3、动词活用为名词动词出现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它就活用作名词。

如"吾射不亦精乎"中的"射",本是动词"射箭",这里转化为名词"射箭的本领"。

4、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在句子中,形容词如果处于主语或宾语的位置,形容词就转化为名词。

翻译时要补出中心词,而以形容词作定语。

(1)"无鲜肥滋味之享"中的"鲜肥",就是形容词转化为名词,作"新鲜肥美的东西"讲。

(2)群贤毕至,少长贤集(3)将军披坚执锐5、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形容词后面带了宾语,不是使动、意动用法,形容词就转化为动词。

高中语文文言文词类活用的规律总结

高中语文文言文词类活用的规律总结

高中语文文言文词类活用的规律总结一、名词前有助动词、副词修饰限制,名词活用作动词大家都知道,名词一般是不受副词、助动词的修饰与限制的;因此,在名词的前面如果有了副词,或者助动词,那么,这个名词一定是活用成动词了。

请看下面的例子: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劝学》)句中划线处“非能水也”中的“水”,就属于这种情况,在它的前面因为有“非”这个副词,又有“能”这个助动词的修饰与限制,所以,它活用作动词了,意思也变成了“游水”。

②但二月草已芽,八月苗已枯。

(《采草药》)句中加线处“草已芽”中的“芽”,因为它的前面有副词“已”的限制,所以也活用作动词,意思变成了“发芽”。

③未花时采,则根色鲜泽。

(《采草药》)句中的划线处“未花时采”中的“花”,也因为在它的前面有“未”这个副词的限制,所以也活用作动词了。

译为“没有开花的时候采集”。

④则粪概者先芽。

(《采草药》)句中的划线处“先芽”中的“芽”,也是名词活用作动词的例子,因为在它的前面有“先”这个带有副词性的词语的限制;所以应该翻译成“先发芽”。

⑤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水。

(《察今》)句中加线的句子中的“表”,原本也是名词,意思是“标记”,因为在它的前面有一个“先”字,所以也属于名词动用,翻译后的意思是“设立标记”。

二、名词的后面带有宾语,名词动用一般的说名词是不能带宾语的,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一个名词的后面如果带有一个名词,那么,这个名词肯定活用作动词了。

①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

(《伶官传序》)句中划线处的“函”,原本是名词,意思是“木匣子”,可是在句中因为带了宾语“首”,所以,名词活用作动词;应该译为“用木匣子装”。

②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豆而函之。

(《五人墓碑记》)句中划线处的“函”,也是因为带了宾语,所以名词活用作动词的,意思也是“用木匣子装”。

③范增数目项王。

(《鸿门宴》)句中划线处的“目”之所以活用,也是因为它带了宾语“项王”,因而,应译为“给项王使眼色”。

文言文之词类活用全部知识点,赶紧收藏啊!

文言文之词类活用全部知识点,赶紧收藏啊!

文言文之词类活用全部知识点,赶紧收藏啊!☆名词活用1.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在古代汉语中是比较普遍的现象。

活用后的意义仍和这个名词的意义的密切相关,只是动作化了。

名词活用为动词有以下规律:(1)名词后带了补语,这个名词就活用为动词。

如:①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游褒禅山记》)②寿毕,请以剑舞。

(《鸿门宴》)上述几例中,“舍”后带了介词结构“于其址”充当补语,活用为动词,意思是“筑舍定居”;“寿”活用为动词“祝寿”。

(2)几个名词连用,不构成并列或偏正关系,其中一个名词常活用作动词。

如:①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陈涉世家》)②刑人如恐不胜。

(《鸿门宴》)③藉吏民,封府库。

(《鸿门宴》)④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过秦论》)两个名词连用,如果组成的是主谓关系,那么后面的名词活用作动词,“王”即分别活用为动词“称王”。

两个名词连用,如果组成的是动宾关系,那么前面的名词活用作动词。

“刑、藉、瓮、绳”都与后面的名词组成动宾关系,活用为动词,意思分别是“杀、登记造册、用破瓮作、用草绳系”的意思。

(3)名词前如有结构助词“所”,则一起组成“所字结构”,该名词活用为动词。

如:①置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②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与妻书》)③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例中,“罾、志、虏”本来都是名词,意思是“鱼网”、“志向”、“俘虏”,与“所”一起组成“所字结构”,活用为动词,意思分别是“捕捉”、“立志”、“虏获”。

(4)名词用在“之、其、尔、汝、我”等代词前面,则该名词活用为动词。

如:①汝幸而偶我。

(《与妻书》)②驴不胜怒,蹄之。

(《黔之驴》)③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游褒禅山记》)上述几例中,名词“偶、蹄、名”用在代词“之”的前面,活用为动词,意思分别为“嫁给、用脚踢、命名”。

(5)如果一个名词前面有“敢、未”等状语,这个名词也就可能活用成了动词。

①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捕蛇者说》②未果,寻病终。

文言文词类活用

文言文词类活用

晴,无活用。C项的“驰”:无活用。
• • • • • • • • • • • • •
• • • •
9、下列各句中都有词类活用的现象,选出不 9、D项的“人”:名词作状语,像 • 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 人一样。A项的“礼”:名词作动词 A、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用,礼遇。B项的“目”:名词作动 词用,使眼色。C项的“名”:名词 B、范增数目项王。 C、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 D、人立而啼 。 作动词用,命名。 10、下列各句中都有词类活用的现象,选出• 10、B项的“法”:名词作状语,按 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A、若入前为寿,寿毕,照法律。A项的“寿”:名词作动词 用,指奉酒祝人长寿。C项的“后”: 请以剑舞。 方位名词作动词,落在后面。D项的 B、失期,法当斩。 C、子路从而后 。 “水”:名词作动词用,游水。 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 • 11、B项的“劣”:意动用法, 11、下列各句中都有词类活用的现象,选出 以……为劣,认为它不中用。A项的 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 “翼”: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 一样。C项的“北、南”:方位名词 A、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 作状语,向北、向南。D项的“日”: B、成以其小,劣之。 时间名词作状语,天天。 C、然则北能巫峡,南极潇湘 。 • 12、A项的“景”:通“影”,名词 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作状语,像影子一样。B项的“生、 12、下列各句中都有词类活用的现象,选出 肉”:使动用法,使死者生、使白骨 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 长肉。C项的“愁”:动词的使动用 A、天下云集响应,嬴粮而景从。 法,使我愁。D项的“朝”:朝见, 使动用法,使之来朝。 B、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 。 C、江晚正愁予,深山闻鹧鸪 。 D、序八州而朝同列。
二、动词活用

古文词类活用总结

古文词类活用总结

古文詞類活用一. 名词作状语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而言是不直接用作状语的,有些名词在文言文中却经常用做状语,在句中起修饰作用。

如:“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中的“日”“月”,都是名词作状语,翻译成“一天天、一月月”,合起来引申为“慢慢、逐渐”。

①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云、.响、景:像云彩、回声、影子一样②而相如廷叱之廷:在朝廷二. 名词用作动词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但文言文中却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的现象,这就是名词用作动词。

活用以后,名词变成相关的动词的意思。

如:“始见中原气象,泰然不肉而肥矣”中的“肉”,就是吃肉的意思。

①籍吏民,封府库籍:登记②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水:游泳三. 名词使动用法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宾语之后,表示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如:“而欲以力臣天下之主”中的“臣”,就是名词的使动用,“使……臣服”的意思。

①生死而肉骨肉:使……长肉②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王:让……做王四. 名词意动用法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主语把宾语当作是什么。

如:“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中的“师”,就是“以……为老师”的意思。

①稍稍宾客其父宾客:意动用法,把……当作宾客。

②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鉴:意动用法,以……为鉴五. 动词用作名词文言文中,动词往往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有时又受“其”“之”等词语修饰限制,这使之具有了名词的特点。

如:“追亡逐北,流血漂橹”中的“亡”“北”均为动词用作名词,意思是“败逃的人”。

①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出、入:出产的东西、收入的东西②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收藏、经营:动词作名词,收藏、经营的金玉珍珠六. 动词使动用法文言文中,有些动词表示主语使后面的宾语发出这个动作,这就是动词的使动用法。

①外连横而斗诸侯斗:让……争斗②李牧连却之却:使……退却③中军置酒饮归客饮:使……饮酒七. 动词为动用法文言文中,有些动词表示主语为了宾语而发出这个动作。

如:“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中的“哀”,就是“为……哀怜”之意。

高中文言文词类活用归纳总结

高中文言文词类活用归纳总结

高中文言文词类活用归纳总结一、名词1、名词:指人、事物或抽象概念的名称,如:家、人、朋友、汽车、书、教育、爱情。

2、专有名词:指人名、地名、国家名、公司名等,如:北京、美国、李明、阿里巴巴。

3、集体名词:一组人或物的总称,如:队伍、团队、动物园、家庭。

4、抽象名词:指无形、无实体的抽象概念,如:时间、爱情、自由、幸福。

二、代词1、个人代词:指替代人或物的词,如:我、你、他、它。

2、疑问代词:指询问人或事物的词,如:谁、什么。

4、反身代词:指代替主语反身指自己的词,如:我自己、你自己。

三、形容词1、形容词:指表示人或事物特征的词,如:幸福的、美丽的、宽大的、英俊的。

2、反义词:指表示两个人或事物相对性的词,如:活跃的,被动的、高的、低的。

3、副形词:指表示程度或状态的词,如:非常、十分、完全、极其。

四、动词1、动词:指表示行为、动作、状态或其它现象的词,如:跑、唱歌、看、学习。

2、及物动词:指需要跟宾语才能完成意义的动词,如:教育、拥抱、回答、帮助。

4、动词的时态:指动词表示的动作或状态发生的时间,如: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现在完成时、过去完成时、将来完成时等。

五、副词1、副词:指修饰动词、形容词、其他副词等词语的词,如:很、非常、简单地、高兴地。

3、时间副词:指表示时间的副词,如:今天、昨天、现在、此刻。

4、方式副词:指表示方式的副词,如:坚决地、勇敢地、快速地、优雅地。

六、连词1、连词:指将句子成分连接起来的词,如:并列连词(如:和、或、但)、从属连词(如:因为、虽然)、并列连词(如:而且、但是)。

2、转折连词:指表示句子中所指的意义相反的词,如:但是、却、反而、虽然。

4、独立连词:指作为独立的句子插入到主句中的连词,如:然而、当然、不过。

初中文言文词类活用归纳

初中文言文词类活用归纳

初中文言文词类活用归纳如下:
1.名词作动词:名词在特定的语境中临时具备了动词的语法特点,
如“一狼洞其中”中的“洞”,原本是名词,这里表示“打洞”的意思。

2.名词作状语:名词在句中作状语,修饰谓语,如“箕畚运于渤海之
尾”中的“箕畚”,表示“用箕畚”的意思。

3.形容词作名词:形容词在特定的语境中临时具备了名词的语法特
点,如“此皆良实”中的“良实”,表示“善良诚实的人”。

4.形容词作动词:形容词在特定的语境中临时具备了动词的语法特
点,如“京中有善口技者”中的“善”,表示“擅长”的意思。

5.动词作名词:动词在特定的语境中临时具备了名词的语法特点,
如“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中的“出”和“入”,表示“出产的东西”
和“收入的东西”。

6.使动用法:谓语动词具有“使……怎么样”的意思,如“无案牍之劳
形”中的“劳”,表示“使……劳累”的意思。

7.意动用法:谓语动词具有“认为……怎么样”或“以……为……”的意思,
如“稍稍宾客其父”中的“宾客”,表示“把……当作宾客对待”的意思。

需要注意的是,词类活用是文言文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需要结合具体语境进行理解和分析。

(完整版)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

(完整版)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

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1、使动用法(1)动词的使动用法①动词的使动用法主要集中在不及物动词上。

A.焉用亡郑以陪邻?B.项伯杀人,臣活之。

C.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简析]以上例句中的“亡”“活”“忿恚”都是不及物动词,都不能带宾语,但因分别跟了“郑”“之”“尉”,成为使动用法。

“亡郑”即“使郑国灭亡”:“活之”即“使之活”,这里可译为“救了他”:“忿恚尉”即“使尉忿恚(发怒)”。

②某些及物动词也有使动用法,这种情况比较少见。

例如:A.谨食之,时而献焉。

(小心地喂养它,到时候把它献上去)B.晋侯饮赵盾酒。

(晋侯让赵盾饮酒)[简析]A句中的“食”,吃,及物动词,但这里不是捕蛇者吃蛇,而是捕蛇者“使蛇吃”(让蛇吃东西),可译为喂养。

“食”用作使动意义后读sì。

B句中的“饮”,及物动词,但这里说的不是晋侯饮赵盾的酒,而是晋侯给赵盾喝酒,让赵盾喝酒。

“饮”用作使动意义时读yìn.(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同动词的使动用法略有区别,它的特点是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例如:A.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现在您使长安君的地位尊贵)B.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各国诸侯(因此)畏惧(秦国),会合结盟想办法削弱秦国(的势力)]C.春风又绿江南岸。

(春风又使江南岸变绿)(3)名词的使动用法①表示使宾语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物,或使宾语产生这个名词用作动词后所表示的动作。

例如:A.尔欲吴王我乎?(你想让我做吴王吗?)B.桓公解管仲之束缚而相之。

(齐桓公亲自解开管仲的绳索束缚,并且让他做丞相)C.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即使江东父兄可怜我使我继续做王,我有什么面目见他们呢?)②作使动用法的名词,后面也偶尔有省略宾语的。

例如:天子不得而臣也,诸侯不得而友也。

(天子不能使他为臣,诸侯不能使他为友)[简析]“不得而臣”相当于“不得而臣之”:“不得而友”相当于“不得而友之”,意思是“不得使之为臣”“不得使之为友”(不能和他作朋友)。

初中文言文词类活用知识点总结(大全)

初中文言文词类活用知识点总结(大全)

初中文言文词类活用知识点总结(大全)词类活用是古汉语中常见的一种实词运用现象,它主要有以下几类:(1)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活用为动词,一般情况下是两个名词连用,必有一个名词作动词;副词后面直接带名词,名词就活用为动词。

活用后的意义仍和这个名词的意义密切相关,只是动作化而已。

如“一狼洞其中"(《狼》)中的“洞”,原为名词,洞穴,化为动词“打洞"之义。

(2)一般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

如“途中两狼,缀行甚远"(《狼》)中的“途",原意为道路,这里作状语,是“在道路上”的意思。

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手段或工具。

如“失期,法皆斩"(《陈涉世家》)中的“法",原意是“法律",这里作状语,修饰动词“斩",表示行为的依据,是“按照法律”的意思.表示动作行为的身份或对待的方式.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项羽本纪》)中的“兄",本为名词,化为状语,是“用对待兄长的礼节"的意思.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或状态。

如“其一犬坐于前”(《狼》)中的“犬”,本是名词“狗”,在这儿作状语,意思是“像狗一样”。

(3)方位名词作状语方位名词直接作状语,这种语法现象在古汉语中很多,往往用来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或表示动作的趋向.如“潭西南而望”(《小石潭记》)中的“西南”,是“向西南”的意思,用来修饰“望",限制其方向。

(4)时间名词作状语时间名词用于动词前作状语,表示行为变化的时间。

如“朝而往,暮而归"(《醉翁亭记》)中的“朝”“暮”,就是典型的时间名词作状语。

它们往往用“而”或“以"同动词相连接。

(注:以上三项都可视作名词作状语现象。

)(5)动词活用为名词动词出现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表示与这个动作行为有关的人或事,这时它就活用作名词。

如“吾射不亦精乎"(《卖油翁》)中的“射",本是动词“射箭",这里化为名词“射箭的本领”。

初中文言文词类活用一览表

初中文言文词类活用一览表
《大道之行也》
25.不独子其子
子: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子,把……当作孩子。
《大道之行也》
26。每至晴初霜旦
霜:名词用作动词,下霜。
《三峡》
27。虽乘奔御风
奔:动词用作名词,奔驰得马。
《三峡》
28.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
湍:形容词用作名词,急流。
《三峡》
29。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清: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
斗:名词用作状语,像北斗星那样.蛇:名词用作状语,像蛇蜿蜒那样。
《小石潭记》
6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犬:名词用作状语,像狗得牙齿一样。
《小石潭记》
63.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凄: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凄凉;寒: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寒泠.
《小石潭记》
6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先:形容词用作状语,在……之前;后:形容词用作状语,在……之后。
箕畚:名词作状语,用箕畚.
《愚公移山》
113.惩山北之塞
惩: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苦,苦于.
《愚公移山》
《三峡》
30.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箬篷:名词用作状语,用箬篷。
《核舟记》
31.石青糁之。
石青:名词用作状语,用石青。
《核舟记》
32.石青糁之.
糁:名词用作动词,原意就是煮熟得米粒,在此用于代词“之”得前面,用作动词,即涂染.
《核舟记》
33。卧右膝。
卧:使动用法,使……卧,平放。
《核舟记》
34.诎右臂支船.
《五柳先生传》
48。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乐:形容词使动用法,使……乐。
《五柳先生传》
49.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文言文词类活用归纳总结

文言文词类活用归纳总结

文言文词类活用归纳总结一.使动用法(一)名词活用为使动1.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鸿门宴》王,使动用法。

使……称王。

2..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鸿门宴》王,使……做大王3序八州而朝同列. 朝,使………..来朝.(二)动词活用为使动1.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腾”“起”用做使动词:使蛟龙腾空,使凤凰飞起)《滕王阁序》2.川泽纡其骇瞩(骇,使动用法。

使……吃惊)《滕王阁序》3.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屈”“窜”,用作使动。

“使……受屈”,“使……逃匿”)《滕王阁序》4.李牧连却之(却:使……退却;击退)《六国论》5.焉用亡郑以陪邻?《烛之武退师》亡,使……灭亡。

6.项伯杀人,臣活之。

《鸿门宴》活,使动用法。

使……活。

7.乘犊车,从吏卒。

《赤壁之战》从,使……跟从。

8.可烧而走也。

《赤壁之战》走,使……逃跑。

9旦日沛公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从,使…….跟从.10.舞幽壑之潜蛟,弃孤舟之嫠妇. 舞,使……跳舞. 弃,使…….哭泣.11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劳, 使……..疲劳.(三)形容词活用作使动1..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

《孔雀东南飞》荣,使……荣耀。

2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愚, 使……..愚昧.二.意动用法(一)名词活用为意动1.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师说》师,以……为老师。

2.侣鱼虾而友麋鹿。

《前赤壁赋》侣,以……为伴侣;友,以……为朋友。

3.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师说》师,以……为老师。

(二)形容词活用为意动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柬》美,认为……美丽。

2.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师说》耻,以……为耻。

3.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师说》耻,以……为耻。

4.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师说》耻,以……为耻。

三.动词活用为为动词1.伏清白以死直兮,故前圣之所厚。

《离骚》死,为……而死。

2.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死,为……而死。

文言实词之词类活用(好用)

文言实词之词类活用(好用)
动词 活用为 名词
动 词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动词 活用为 名词
翻译时,在动词后面补充符合语境的名词。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译为:出产的东西,收入的东西。
译为:到的人。
译为:埋伏的人(伏兵)。
动词活用为名词,它一般处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有时前边有“其”或“之”。【①(之,其)+动词,②动词做主语或者宾语】
*使动:在客观上使宾语产生变化或造成某种结果。
*为动:为宾语而行动。
*意动:
(大木)匠人斫而小之。
[客观上使大木变小了]
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
[“天下变小了”只是主观感受]
华佗脉之。
[有替宾语怎样的意味]
主观意念的感觉,只是主观上觉得(认为)宾语怎样了。
驴不胜怒,蹄之 规律二: 只有动词能带宾语和介宾补语,所以,如果名词后紧接代词或处所名词、介宾短语,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
01
03
02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吾师道也
沛公军霸上 规律三:名词与名词连用,如果二者不是并列、偏正、判断等关系,而是主谓关系、动宾关系或动补关系,那么其中必有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名词的使动用法
生死而肉骨
齐威王欲将孙膑
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宾语之后,表示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如:“而欲以力臣天下之主”中的“臣”,就是名词作动词,臣服的意思。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
(四)名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用作意动,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主语把宾语当作是什么。如:“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中的“师”,就是“以……为老师”的意思。 ①稍稍宾客其父 ②鱼肉百姓 ③孟尝君客我 ④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⑤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规律:不能带宾语的名词带有宾语,常常活用为使动或意动 词。

文言文词类活用(总结超好)

文言文词类活用(总结超好)

【语法知识】(名词)(副词)(动词) ( 形容词 ) ( 名词 )(定语)主语[ 状语 ] 谓语< 补语 > (定语)宾语词类活用的现象包括哪些?名词的活用:一、作动词二、作状语三、使动用法四、意动用法动词的活用:一、作名词二、使动用法三、为动用法形容词活用:一、作名词二、作动词三、意动用法四、使动用法数词的活用:一、作动词二、作名词三、作形容词【知识梳理】一、什么是词类活用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一个词临时改变了它的语法功能,具备了另一类词的语法特点,这种现象叫做词类活用。

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左右欲刃相如”,“刃”原为名词,“刀口”的意思,在这里作动词用,“用刀杀”的意思。

词类活用不同于词的兼类和一词多义。

一个词经常具备两类词的语法特点,是词的兼类。

一个词固定地具有几个义项,是一词多义。

如“使”,有“出使”和“使者”两个意思,一为动词,一为名词,属于词的兼类,也是一词多义。

而词类活用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一个词临时改变了它的语法功能,具备了另一类词的语法特点,进而产生某一新的意义的一类语法现象。

二、必须掌握的词类活用知识。

一、活用为一般动词1.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但文言文中却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的现象,这就是名词用作动词。

①左右欲刃相如。

(“刃”即“以刃杀”,用刀杀)②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水”,游泳)规律:能愿动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能愿动词+名词/数(能愿动词如能、可、足、欲、会、当、该、须、愿、要、肯、敢等)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寡人之于国也》)种植驴不胜怒,蹄之。

《黔之驴》踢规律:代词前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因为代词不受名词修饰。

句中无动词或形容词可作谓语。

吾师道也《师说》学习沛公军(于)霸上。

《鸿门宴》驻军规律:名词与名词连用,如果二者是主谓、动宾或动补关系,那么其中必有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名+名/代范增数目项王。

(《鸿门宴》)使眼色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文言文词类活用全集

文言文词类活用全集

文言文词类活用全集1鞭数十,驱之别院。

(《童趣》)(名词活用为动词):用鞭子打。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时间名词用作状语):按时。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同上)(形容词用作名词):A指旧的知识,学过的东西。

B指新的知识,新学的东西。

4楼五架,窗扉皆洞开。

(名词作状语):像洞一样。

5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伤仲永》)(形容词作意动词):感到惊异。

6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同上)(形容词作意动词):认为……奇特、非凡。

(名称作意动用法):把……当做宾客。

7父利其然也。

(同上)(名词作意动词)把……看作有利。

8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同上)(动词用作名词):名声。

9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木兰诗》)(名词活用为动词):登记。

10会宾客大宴。

(《口技》)(名词用作动词):举行宴会。

11不能名其一处也。

(同上)(名词用作动词):说出。

12其一犬坐于前。

(《狼》)(名词活用为状语):像狗一样。

13 一狼洞其中。

(同上)(名词活用为动词):打洞。

14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同上)(名词活用为状语):从隧道。

15渔人甚异之,复前行。

(《桃花源记》)(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以……为异或认为……奇怪。

16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陋室铭》)(名词活用为动词):闻名,著名。

17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同上)(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显出灵异。

18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同上)(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此处指居室的主人道德美好高尚,可译为有了芳馨。

19无丝竹之乱耳。

(同上)(动词用作使动词):使……受到扰乱。

20无案牍之劳形。

(同上)(动词用作使动词):使……感到劳累。

21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核舟记》(名词用作状语):用箬篷。

22石青糁之。

(同上)(名词用作状语):用石青。

23石青糁之。

(同上)(名词用作动词):原意是煮熟的米粒,在此用于代词之”的前面,用作动词,即涂染。

24卧右膝。

(同上)(使动用法):使……卧,平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法知识】
(名词)(副词)(动词)( 形容词) ( 名词)
(定语)主语[ 状语] 谓语< 补语> (定语)宾语
词类活用的现象包括哪些?
名词的活用:一、作动词二、作状语三、使动用法四、意动用法
动词的活用:一、作名词二、使动用法三、为动用法
形容词活用:一、作名词二、作动词三、意动用法四、使动用法
数词的活用:一、作动词二、作名词三、作形容词
【知识梳理】
一、什么是词类活用
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一个词临时改变了它的语法功能,具备了另一类词的语法特点,这种现象叫做词类活用。

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左右欲刃相如”,“刃”原为名词,“刀口”的意思,在这里作动词用,“用刀杀”的意思。

词类活用不同于词的兼类和一词多义。

一个词经常具备两类词的语法特点,是词的兼类。

一个词固定地具有几个义项,是一词多义。

如“使”,有“出使”和“使者”两个意思,一为动词,一为名词,属于词的兼类,也是一词多义。

而词类活用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一个词临时改变了它的语法功能,具备了另一类词的语法特点,进而产生某一新的意义的一类语法现象。

二、必须掌握的词类活用知识。

一、活用为一般动词
1.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但文言文中却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的现象,这就是名词用作动词。

①左右欲刃相如。

(“刃”即“以刃杀”,用刀杀)
②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水”,游泳)
规律:能愿动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能愿动词+名词/数
(能愿动词如能、可、足、欲、会、当、该、须、愿、要、肯、敢等)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寡人之于国也》)种植
驴不胜怒,蹄之。

《黔之驴》踢
规律:代词前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因为代词不受名词修饰。

句中无动词或形容词可作谓语。

吾师道也《师说》学习
沛公军(于)霸上。

《鸿门宴》驻军
规律:名词与名词连用,如果二者是主谓、动宾或动补关系,那么其中必有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名+名/代
范增数目项王。

(《鸿门宴》)使眼色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齐桓晋文之事》)称王
规律四:名词放在副词后面,一般也活用为动词。

否定副词/不、弗、无+名词
2.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①谨庠序之教。

(“谨”,重视/认真从事)
②[素]善/留侯张良。

(“善”,与……交好)
规律:形容词位于谓语位置,且带了宾语,就活用为动词。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交好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偏爱
3.数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规律:数词直接处在谓语的位置上,用作动词。

①六王毕,四海一。

(“一”,统一)
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千里”,行千里)
二、活用为使动词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这个动作,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施动者+ 动词+ 受动者使字句
1.名词的使动用法。

规律:不能带宾语的名词带有宾语,常常活用为使动或意动。

如果名词带宾语之后,表示使宾语怎么样,就是使动。

如果名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主语把宾语当作是什么,就是意动。

①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

(“肉骨”即“使骨肉”,使白骨生肉)(名+名/代)
②纵江东父兄怜(我)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王”,使……称王)/因便乘利
2.动词的使动用法。

规律: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宾语发出的,一般用作使动。

一般可用“使(让)+宾+动”的形式来对译。

①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降”,使……投降)
施动者+ [使……动词] + 受动者
()使(受动者)降武
②项伯杀人,臣活之。

(“活”,使……存活)
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规律:形容词带上宾语以后,如果使得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和状态,那么这个形容词
则活用为使动词。

一般可用“使+宾+形”的形式对译。

①工师得大木,则王喜。

匠人斫而小之,则王怒。

(“小”,使……变小)
②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值。

(“昂”,高,即“使其值昂”)(形容词+宾语/名、代)
③臣请完璧归赵使...完整
4.数词的使动用法。

规律:是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一般可用“以+宾+为+形”“认为+宾+形”的形式对译。

①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二三”,使……二三)
②籍令秦始皇长世……虽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

(假若秦始皇长寿的话……那么即使是使秦始皇与三皇并列变成四皇,与五帝并列变成六帝,也不能比拟秦始皇的隆盛) 三、活用为意动词
1.名词的意动用法。

(见使动)
①侣/鱼虾而友麋鹿。

(把……看作/当作……/以……为……)(名+名)
②粪土当年万户侯。

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规律:是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一般可用“以+宾+为+形”“认为+宾+形”的形式对译。

①渔人甚异之。

(形容词+之)
异: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意动词。

“异之”,即“以之为异”认为这件事奇怪
②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小,认为……小)
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以...为美
3.数词的意动用法。

一死生为虚诞。

(一,把……看作一样)
四、活用为状语
1.名词作状语。

①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名]+动/不是陈述与被陈述的关系)(主+[名、代]+谓语)
②(秦王)卒[廷]见相如。

(在……时/上,当……时候)
③(项伯)[常][以身]翼蔽沛公。

(像……一样)
④于是项伯复夜去。

([方位名词/时间名词]+动词)
规律:表示时间、方位的名词常常活用为状语。

常以身翼蔽沛公像鸟儿展开翅膀一样
相如廷叱之在朝廷上
吾得兄事之像对待兄长一样
其一犬坐于前像狗那样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像影子一样
主语+【名词】+谓语
规律:就一般情况说,凡动词前面的名词在意思上不能认为是用作主语的,就应该认为是用
作状语。

2.动词作状语。

①儿惧,[啼]告母。

②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五、活用为名词
1.动词活用为名词。

①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到达的人)
②国无盗贼,道不拾遗。

(丢失的东西)
2.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的地方)
②吾被坚执锐,赴强敌而死。

(……的铠甲,……的兵器)
3.数词活用为名词。

今其室十无一焉十家,一家
庭中通南北为一一体,整体
规律:数词用在主语或者宾语位置上,一般用作名词。

六、为动用法
为动用法表示“主语为宾语怎么样”。

谓语可以由动词、形容词或活用的名词充当。

①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陶渊明《咏荆轲》)
死,为……而死
②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

(《史记·滑稽列传》)
丧,为……治丧
③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死,为……而死
1.动词的为动用法
既泣之三日为......哭泣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死国:为国事而死秦不哀.
吾之丧而伐吾同姓为......哀悼
规律: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是主语表示的人为了(因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而怎么样,是为动用法。

一般可用“为+宾+动”的形式来对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