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管道审批人员教材
XXXX年压力管道设计审批人员培训讲义_GB公用管道部分(2)
主讲:郭建军
主办:河北省特种设备学会 2015-06 秦皇岛
1.前言
1.1 压力管道定义
指利用一定的压力,用于输送气体或液体的管状设备,其范围规定 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等于0.1MPa(表压)的气体、液化气体、蒸汽介 质或者可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 标准沸点的液体介质,且公称直径大于50mm的管道。公称直径小于 150mm,且其最高工作压力小于1.6MPa(表压)的输送无毒、不可 燃、无腐蚀性气体的管道和设备本体所属管道除外。
液化石油气系统组成示意图
液化石油气储配站
液化石油气气化厂
储存 灌装
中压管网
用户
压缩天然气液化天然气供应系统示意图
液化天然气供应站 压缩天然气子站
气化、减压、调压
中压管网
公路运输 压缩母站、液化厂、接收基地
城市燃气管道设计
管道系统的压力分级和组成 管道系统的布置和敷设 管道系统的计算 管道系统的材料和设备 钢管腐蚀控制 液态液化石油气管道
级烃类包括甲烷、乙烷、乙烯、丙烷、丙烯、正丁烷、异丁烷,非 烃类包括氢、一氧化碳。 2)城镇燃气中有毒成分
天然气中主要是硫化物,特别是以硫化氢形态存在,属高度危 害介质。
人工燃气中含有一氧化碳、硫化氢,氨、萘、焦油。 液化石油气中主要是硫化物。重碳氢化合物对人体也是有害的。
2.GB1 城镇燃气管道
1)单级管网系统(低压单级) 2)两级管网系统(中低压、高低压、高中压) 3)三级管网系统(高中低压、高-次高-中压) 4)多级管网系统(高-次高-中压-管网低压管网)
为什么要分级?
经济性、用户需要压力、安全性
管道系统的压力分级和组成
压力管道培训:压力管道设计审批人员考核培训教材-工业管道
7.2.3 如何选取管道设计压力?
由于管道设计压力应高于管系中工作压力和工作温度组合中最苛 刻条件下的压力。因此,按如下规定选取工业管道设计压力:
(1)压力管道: 设有安全阀的压力管道:管道设计压力≥安全阀开启压力; 与未设安全阀的设备相连的压力管道:管道设计压力≥设备设计
压力; 离心泵出口管道:管道设计压力≥泵的关闭压力; 往复泵出口管道:管道设计压力≥泵出口安全阀开启压力;
度或试验实测的管壁温度; 4)介质温度≤0℃的管道:管道设计温度=介质最低温度。
17
7.2.5 阀门的一般会发生哪些质量问题?
1. 内漏问题 是否有内漏或内漏的大小是衡量一个阀门质量的主要技术指标。对
于压力管道来说,处理的介质大都是可燃、易燃、易爆、有毒的介质, 阀门关闭时,希望通过阀板的泄漏(内漏)越少越好,甚至有些介质 的泄漏要求为零。常用的评判阀门内漏的标准有API598、ASMEB16.10 和JB/T9092。 2. 外漏问题
16
7.2.4 工业管道设计温度的确定原则是什么?
金属管道:
1)不保温管道 ①介质温度<38℃管道:管道设计温度=介质最高温度; ②介质温度≥38℃管道:管道设计温度=95%的介质最高温度;
2)外部保温管道:管道设计温度=介质最高温度; 3)内保温管道(用绝热材料衬时):管道设计温度=传热计算管壁温
凡属下列情况之一的容器或部位必须设置安全阀: (1)独立的压力系统(有切断阀与其它系统分开)。该系统指全气相、
全液相或气液相连通; (2)设计压力小于压力来源处的压力容器及管道; (3)容积式泵和压缩机的出口管道; (4)加热炉出口管道上如设有切断阀或控制阀时,在该阀上游应设置
安全阀; (5)由于工艺事故、自控事故、电力事故、火灾事故和公用工程事故
压力管道设计审批人员考核培训教材-燃气供热专业委员会
第31卷㊀第5期2018年5月环㊀境㊀科㊀学㊀研㊀究ResearchofEnvironmentalSciencesVol.31ꎬNo.5Mayꎬ2018收稿日期:2018 ̄01 ̄19㊀㊀㊀修订日期:2017 ̄04 ̄11作者简介:黄启飞(1973 ̄)ꎬ男ꎬ湖北宜昌人ꎬ研究员ꎬ博士ꎬ主要从事固体废物管理与处理处置技术研究ꎬhuangqf@craes.org.cn.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No.2016YFE0127800)SupportedbyNationalKeyResearchandDevelopmentProgramofChina(No.2016YFE0127800)黄启飞ꎬ王菲ꎬ黄泽春ꎬ等.危险废物环境风险防控关键问题与对策[J].环境科学研究ꎬ2018ꎬ31(5):789 ̄795.HUANGQifeiꎬWANGFeiꎬHUANGZechunꎬetal.Keyissuesandcountermeasuresonenvironmentalriskpreventionandcontrolofhazardouswastes[J].ResearchofEnvironmentalSciencesꎬ2018ꎬ31(5):789 ̄795.危险废物环境风险防控关键问题与对策黄启飞ꎬ王㊀菲ꎬ黄泽春ꎬ杨玉飞ꎬ李㊀丽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ꎬ北京㊀100012摘要:国家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ꎬ固体废物尤其是危险废物的风险防控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改善环境质量的关键.我国当前危险废物环境风险防控面临的形势主要是产生量大且持续增加㊁污染事故频发和环境风险凸显㊁利用处置短板明显以及综合利用风险防控明显不足ꎻ面临该严峻形势的关键原因ꎬ包括管理制度顶层设计不够完善㊁风险防控基础研究薄弱㊁环评的作用未充分发挥和管理支撑体系不够完善.针对面临严峻形势的关键问题ꎬ建议从4个方面加强危险废物风险防控:①加强危险废物减量化㊁资源化和无害化的协同ꎬ强化产生者主体责任ꎻ②强化危险废物环境影响评价监管的事前㊁事中和事后监管机制ꎻ③建立«国家危险废物管理名录»ꎬ统一协调危险废物的污染防治和利用处置管理ꎻ④完善危险废物管理标准规范体系ꎬ提高监管能力和建设全过程信息化监管系统.关键词:危险废物ꎻ环境风险防控ꎻ精细化ꎻ管理中图分类号:X786㊀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1 ̄6929(2018)05 ̄0789 ̄07文献标志码:ADOI:10 13198∕j issn 1001 ̄6929 2018 04 03KeyIssuesandCountermeasuresonEnvironmentalRiskPreventionandControlofHazardousWastesHUANGQifeiꎬWANGFeiꎬHUANGZechunꎬYANGYufeiꎬLILiChineseResearchAcademyofEnvironmentalSciencesꎬBeijing100012ꎬChinaAbstract:Riskpreventionandcontrolforsolidwasteꎬespeciallyforhazardouswasteꎬisakeyissuetostrengthenecologicalcivilizationconstructionandimproveenvironmentalquality.ThecurrentsituationofriskpreventionandcontrolofhazardouswasteinChinawassummarized.Itincludedthelargeproductionvolumeandwhichcontinuousincreaseꎬfrequentlyoccurrenceofpollutionaccidentsꎬtheuseordispositionofshortboardwasobviousꎬandthecomprehensiveutilizationofriskpreventionandcontrolisobviouslyinsufficient.Fortheserioussituationofriskpreventionandcontrolofhazardouswasteanditsformationreasonsꎬsuchastheinadequatetop ̄leveldesignofthemanagementsystemꎬtheweakbasicresearchonriskpreventionandcontrolandtheimperfectroleofmanagementsupportsystemꎬsomesuggestionsonimprovingtheleveloffinemanagementofhazardouswasteandstrengtheningthepreventionandcontrolofenvironmentalriskswereputforwardꎬwhichmainlyincludedfouraspects:(1)Strengthenthesynergisticeffectofhazardouswastereductionꎬresourcerecoveryandharmlessness.(2)Intensifythesupervisionontheenvironmentalimpactassessmentofhazardouswasteinadvanceꎬintheeventandafterthesupervisionmechanism.(3)Establishalistofnationalhazardouswastemanagementtoharmonizethepreventionandcontrolofhazardouswastesandthemanagementofutilizationanddisposal.(4)Improvethestandardsystemofhazardouswastemanagementaswellassupervisioncapacityandthewholeprocessoftheinformationsupervisionsystem.Keywords:hazardouswastesꎻriskpreventionandcontrolꎻrefineꎻmanagement㊀㊀固体废物环境管理是环境污染防治工作重要环节ꎬ妥善处理处置固体废物ꎬ既是改善大气㊁水和土壤环境质量的客观要求ꎬ又是深化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保障ꎬ更是防范环境风险㊁保护人民身体健康的现实需要[1].自党的十八大以来ꎬ国家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ꎬ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目标要求[2].国务院先后发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土壤污染防治㊀㊀㊀环㊀境㊀科㊀学㊀研㊀究第31卷行动计划»中ꎬ均对固体废物的污染防治工作提出要求ꎬ« 十三五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中将有效控制危险废物环境风险作为总目标之一[3].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ꎬ认真落实法律规定ꎬ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取得长足进步.危险废物具有腐蚀性㊁毒性㊁易燃性㊁反应性或者感染性ꎬ对生态环境和人体的潜在危害大[3 ̄4]ꎬ是固体废物管理的重点ꎬ我国危险废物管理起步晚ꎬ基础薄弱ꎬ历史欠账多[5]ꎬ危险废物污染防治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ꎬ迫切需要完善危险废物风险管理制度及支撑体系ꎬ提升风险防控精细化管理水平[6 ̄7].该研究总结了近些年我国在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工作中取得的成效ꎬ剖析了我国危险废物环境风险防控面临的形势及其主要原因ꎬ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增强危险废物环境风险防控的对策ꎬ可为我国控制危险废物环境风险提供参考.1㊀我国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取得的进展我国危险废物管理工作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签署的«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ꎬ借鉴美国㊁欧盟等国家地区经验ꎬ对危险废物实施从 摇篮 到 坟墓 的全过程监管.经过20多年的实践ꎬ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取得了积极进展.1 1㊀法规标准和制度体系不断健全我国先后颁布了«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下称«固体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ꎬ建立了危险废物鉴别㊁管理计划㊁申报登记㊁转移联单㊁经营许可㊁应急预案㊁标识㊁出口核准等八项制度ꎬ制定了危险废物贮存㊁焚烧㊁填埋等一系列标准和技术指南ꎬ形成了系统的涵盖了危险废物产生㊁贮存㊁转运㊁利用处置的全过程的法规制度体系[4 ̄6].1 2㊀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为推进危险废物全过程规范化管理ꎬ自2011年起ꎬ我国全面开展危险废物产生和经营单位规范化管理督查考核工作.2015年对全国1509家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和经营单位的抽查结果显示ꎬ整体抽查合格率为79 0%ꎬ比2014年提高了5 2%.其中危险废物产生单位的抽查合格率为79 0%ꎬ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的抽查合格率为79 1%[7].分类施策推进危险废物精细化管理.两次修订«国家危险废物名录»ꎬ增加«危险废物豁免管理清单»ꎬ提高管理科学化和精细化水平ꎻ制定«危险废物产生单位管理计划制定指南»等技术文件ꎬ指导企业落实法律责任ꎻ取消危险废物省内转移审批ꎬ激发危险废物利用处置市场活力.1 3㊀利用处置能力不断提升«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中71 3%的危险废物集中处置项目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项目建设完成.截至2016年底ꎬ我国持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单位共2149家ꎬ危险废物核准利用处置能力达到6471ˑ104t∕aꎬ实际利用处置量约1629ˑ104tꎬ分别是2006年的9 1和5 5倍[8 ̄9]1 4㊀环境执法和司法逐步加强对危险废物违法犯罪行为持续保持依法严惩高压态势.环境保护部会同公安部联合开展涉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行为专项行动ꎬ会同公安部㊁最高检联合挂牌督办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倾倒5起案件ꎬ有力震慑了环境违法犯罪行为.环境保护部会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开展了铬渣专项整治ꎬ推动地方治理铬渣670ˑ104tꎻ对全国48个典型废塑料集散地开展集中清理和取缔ꎻ强化环境司法保护.针对危险废物犯罪呈现产业化迹象等新情况新问题ꎬ最高法㊁最高检修改环境污染刑事案件司法解释ꎬ进一步明确涉重金属㊁危险废物和进口固体废物等污染环境入罪标准.2㊀我国危险废物污染防治面临的形势我国在吸收借鉴美国㊁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经验的基础上ꎬ构建了危险废物管理法律体系和管理制度ꎬ但由于法规制度执行不到位㊁处置能力不均衡㊁监管力量薄弱等原因ꎬ导致危险废物带来的环境危害和风险隐患日益突出ꎬ我国的危险废物污染防治仍面临严峻的形势.图1㊀我国危险废物的产生、贮存情况Fig 1TheannualquantityofhazardouswasteinChina2 1㊀危险废物产生量大且持续增长我国危险废物产生量巨大ꎬ且呈逐年递增趋势ꎬ2016年我国危险废物产生量已达到5437ˑ104t(见图1).危险废物的贮存量也保持在较高水平ꎬ2016年的贮存量为1158ˑ104t.如此巨大的危险废物产生097第5期黄启飞等:危险废物环境风险防控关键问题与对策㊀㊀㊀量与贮存量ꎬ致使危险废物的安全利用处置面临巨大的压力ꎬ面临的污染防治形势严峻.2 2㊀污染事故频发ꎬ环境风险凸显我国涉危险废物环境违法案件数量居高不下ꎬ«中国环境司法发展报告(2015 2017)»显示ꎬ2015 2017年涉及危险废物环境违法案件共561件ꎬ占污染环境犯罪的23 97%(见表1).其中ꎬ2015年发生的江苏靖江市原侯河石油化工厂填埋疑似危险废物案件㊁山东济南章丘市普集镇危险废物倾倒致人死亡㊁河北无极县废酸倾倒致人死亡㊁常州外国语学校毒地等事件ꎬ造成极大的社会影响.涉及危险废物环境违法案件集中爆发ꎬ反映出我国危险废物管理历史欠账仍然较多ꎬ环境隐患突出[10 ̄12].表1㊀我国污染环境犯罪入罪方式统计结果[13]Table1PollutionenvironmentalcrimeinChina类型数量∕件占比∕%重金属超标3倍以上163169 70危险废物非法倾倒㊁排放㊁处置量达3t以上56123 97其他类型1486 33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合计23401002 3㊀危险废物利用处置短板明显a)利用的危险废物品种单一.危险废物具有废物与资源的双重属性ꎬ危险废物无害化利用不仅可以解决我国资源短缺问题ꎬ还对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具有重要意义[12].目前ꎬ我国的危险废物综合利用主要集中在高附加值金属㊁废有机溶剂㊁废矿物油回收等方面[13 ̄15]ꎬ对象较为单一ꎬ废酸㊁化工废盐㊁飞灰㊁石化废催化剂等利用技术难度高㊁经济效益不明显的危险废物则利用率较低.b)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结构性失调.目前ꎬ我国危险废物处置方式主要包括填埋㊁焚烧㊁水泥窑协同处置等[16 ̄23].然而ꎬ受城市化进程㊁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结构的影响ꎬ各地区危险废物处置设施能力差异悬殊.通过对全国各省市公布的危险废物经营许可颁发情况进行统计结果显示ꎬ2015年江苏省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数量达到300余份ꎬ而山西㊁宁夏等地则不足50份.江苏㊁山东㊁广州三地危险废物持证单位实际经营规模均超过150ˑ104tꎬ广西㊁青海等地经营规模则在25ˑ104t以下[24].截至2015年底ꎬ全国持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单位2000余家ꎬ核准利用处置总规模约5115ˑ104t∕aꎬ但仅141家单位拥有危险废物焚烧设施ꎬ58家单位拥有危险废物填埋场ꎬ核准处置规模969ˑ104t∕aꎬ危险废物最终处置能力不足ꎬ利用能力则明显偏大.2 4㊀综合利用风险防控明显不足我国危险废物利用产业 小散乱 现象突出ꎬ以废矿物油为例ꎬ通过对全国各省市公布的危险废物经营许可颁发情况进行统计ꎬ结果显示ꎬ2015年全国废矿物油持证单位359个ꎬ利用处置量仅61ˑ104t.企业普遍规模小㊁技术水平低㊁管理水平不高ꎬ难以全面准确掌握危险废物组成及特性ꎬ并且由于缺乏针对具体类别危险废物㊁利用技术和利用设施的污染控制标准ꎬ导致综合利用过程污染防治措施不到位ꎬ次生污染难以彻底消除ꎬ容易造成综合利用过程的二次污染[25 ̄26].多数危险废物综合利用仅考虑最终产品性能㊁市场销售ꎬ综合利用过程中的环境风险未充分关注ꎬ导致综合利用产品造成污染危害的情况时有发生[27 ̄28].近年来ꎬ毒胶囊成药品㊁毒跑道进校园㊁工业废盐上餐桌等对社会稳定造成重要影响的事件ꎬ是危险废物综合利用环境风险防控不足的集中体现.危险废物自行利用处置游离于监管之外ꎬ存在巨大的环境风险.目前全国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平均负荷率不到60%ꎬ每年有超过一半以上危险废物由产生单位自行利用处置ꎬ大部分游离于监管之外[27].其中部分危险废物极有可能以 化工废料 下脚料 副产品 等名义非法倒卖㊁贩运ꎬ环境风险难以管控.3㊀危险废物风险防控面临严峻形势的关键原因3 1㊀管理制度顶层设计不够完善我国先后发布了«循环经济促进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和«固体法»等ꎬ推动了危险废物环境污染防治工作.我国固体废物管理的基本法是«固体法»ꎬ固体废物管理的基本目标是 污染防治 ꎬ«清洁生产促进法»和«循环经济促进法»则着重解决固体废物的 减量化 和 资源化 ꎻ这两部法律是促进法而非强制法ꎬ侧重于引导㊁促进方面的措施ꎻ两部法律与«固体法»之间没有明确的关系ꎬ对推动固体废物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效果较弱.«固体法»强调污染者责任ꎬ对于危险废物的产生者责任则没有明确ꎬ导致产生者对危险废物最终处置环节疏于监督ꎬ通过签订处置合同推卸责任的现象普遍.«固体法»对减量化㊁资源化㊁无害化的主次定位不清ꎬ导致无害化原则没有贯彻到危险废物管理全过程.根据«2016年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7]数据统计ꎬ2015年246个大中城市自行利用危险废物量占总利用处置量的42%ꎬ现行的 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制度 没有将自行利用处置的危险废物纳入监管.197㊀㊀㊀环㊀境㊀科㊀学㊀研㊀究第31卷3 2㊀环评的作用未充分发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环境监管的重要抓手ꎬ能够在危险废物资源化㊁减量化和无害化的收集㊁运输㊁贮存㊁综合利用和最终处置的过程中对环境的不利因素进行分析㊁预测和评价[25 ̄28]ꎬ提出具有针对性的㊁可满足区域环境质量要求的减轻或消除危害和风险的措施和预案[29 ̄32].然而一直以来ꎬ由于对危险废物产生㊁危害和利用处置特性认识不足ꎬ建设项目环评中关于危险废物的内容是难点ꎬ对危险废物属性认定㊁利用处置的合理性分析容易出现偏差甚至错误ꎬ环评与运营期监管的衔接不够严密ꎬ缺乏对项目产生危险废物环境风险的系统评估ꎬ导致危险废物监管缺乏有效的 设计和执法依据 ꎬ环评在危险废物监管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3 3㊀风险防控基础研究薄弱危险废物风险防控必须建立在全面掌握废物特性的基础上ꎬ包括危险废物的产生特性㊁污染特性和处置特性.但是国家对危险废物基础研究支持力度不够ꎬ现阶段对危险废物特征的了解十分有限ꎬ对风险防控的基础研究十分薄弱.绝大多数行业还处于产废环节不明㊁系数不清的阶段ꎬ环境管理部门无法对产生源进行准确核查和有效监管.一是危险废物污染特性不明ꎬ环境风险关键控制节点难以把握ꎬ导致了管理重点不突出㊁管理成效不显著㊁污染控制不到位等问题.二是处置特性不明ꎬ很多基础性技术问题尚未解决ꎬ导致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技术研发脱离废物基本特征ꎬ缺乏专用技术研发ꎬ形成过于依赖传统焚烧㊁填埋的局面.三是利用处置过程风险防控机制不明ꎬ导致利用处置过程无法实施有效的污染控制[33 ̄35].3 4㊀管理支撑体系不够完善«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是我国危险废物管理的基础ꎬ其制定之初仅作为鉴别使用ꎬ没有反映危险废物处置特性ꎬ难以指导危险废物利用处置.所有危险废物不论其危害性大小㊁数量多少㊁环境风险高低ꎬ均使用统一尺度进行监管ꎬ未形成完善的分级分类管理体系分级分类管理ꎬ容易出现管理 一刀切 现象.飞灰㊁菌丝渣㊁催化剂㊁废盐等高关注度危险废物利用处置污染控制标准不健全[36 ̄39]ꎬ限制其综合利用行业发展ꎻ遥感㊁物联网㊁大数据等信息化智能管理技术在危险废物管理中应用有限.4㊀加强危险废物环境风险防控的对策4 1㊀完善管理制度顶层设计ꎬ协同推进危险废物环境风险防控防治危险废物污染是一项意义重大㊁过程复杂的系统工程ꎬ必须从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局出发ꎬ完善顶层设计ꎬ协同推进危险废物环境风险防控.尽快启动«固体法»修订工作ꎬ统筹«清洁生产促进法»«循环经济促进法»和«固体法»修改ꎬ加强危险废物减量化㊁资源化㊁无害化的协同ꎬ共同推进固体废物 减量化㊁资源化㊁无害化 .加强固体废物与大气㊁水㊁土壤污染的防治协同ꎬ要充分认识环境保护工作的整体性ꎬ协同推进固体废物和大气㊁水㊁土壤污染防治ꎬ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整体改善.在«固体法»修订中ꎬ强化危险废物产生者主体责任ꎬ推行产生者终身追责制度ꎬ对于涉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行为ꎬ加大处罚力度.加快修订«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ꎬ进一步明确危险废物产生者㊁运输者和利用处置者的主体法律责任ꎬ以及地方政府各管理部门的责任.«固体法»修订中应创新管理制度ꎬ例如建立危险废物排污许可管理制度ꎬ加强对危险废物产生源的监管ꎬ将自行利用处置的危险废物纳入监管范围.4 2㊀完善环评制度ꎬ强化危险废物环境风险的事前防控充分发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危险废物监管中的作用ꎬ将危险废物环境风险控制关口前移.严格落实«建设项目危险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指南»要求ꎬ提升危险废物环评技术文件质量ꎬ强化危险废物类型识别㊁利用处置技术适用性分析㊁利用处置过程污染防治措施㊁利用产品的环境风险分析等重点内容.从区域总量限批㊁强化环评单位责任㊁完善技术标准与规范㊁强化环评队伍能力建设和加大科技支撑5个方面提高危险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水平为突破点ꎬ构建从源头控制建设项目危险废物的环境风险环评事前监管机制.加强项目建设过程监管ꎬ严格按照环评技术文件要求ꎬ落实危废污染防治措施.构建以项目建设期的多方监理(环评单位参与)㊁实时反馈制度和信息公开制度为主的建设项目危险废物的环境风险环评事中监管机制ꎬ强化项目建设过程监督制约.开展危险废物管理技术培训与经验交流ꎬ提升地方环保部门监管人员业务能力ꎬ强化项目建设完成后的监督制约.制订«建设项目危险废物环境保护竣工验收技术指南»ꎬ加强危险废物环评验收管理.构建建设项目危险废物的环境风险环评事后监管机制ꎬ强化后环境影响评价的作用ꎬ控制项目建设完成后危险废物的环境风险.4 3㊀加大风险防控基础研究ꎬ制订«国家危险废物管理名录»297第5期黄启飞等:危险废物环境风险防控关键问题与对策㊀㊀㊀开展各行业危险废物产生规律研究ꎬ结合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ꎬ逐步摸清危险废物底数.开展危险废物污染特性基础研究ꎬ全面摸清我国危险废物的污染负荷㊁环境风险㊁环境效应等ꎬ建立危险废物基本特征数据库.开展危险废物利用处置特性研究ꎬ开发与废物基本特征相适的利用处置技术.研究利用处置过程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ꎬ明确环境风险控制关键节点ꎬ提出环境风险控制关键技术和要求(标准规范及技术指南).将现有«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定位为鉴别名录.充分借鉴美国废物流(wastestreams)的管理理念ꎬ基于危险废物处置特性研究和全过程管理的环境风险分析ꎬ制订依据危险废物特性分类的管理名录 «国家危险废物管理名录».该管理名录应包括危险废物优先管理和豁免管理清单ꎬ明析管理的重点ꎻ应包括利用处置技术推荐清单和负面清单ꎬ明确适用技术和禁止使用技术.以该管理名录为抓手ꎬ统一协调危险废物的污染防治和利用处置管理ꎬ合理制定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规划ꎬ解决危险废物处置能力地区不均衡ꎬ处置设施不匹配的现象[40].4 4㊀不断完善危险废物环境风险防控的支撑体系建设动态修订«国家危险废物名录»ꎬ完善基于危险废物环境风险控制的危险废物豁免和排除管理制度ꎬ实现危险废物分级分类管理ꎬ降低危险废物总体环境风险ꎻ修订危险废物鉴别标准ꎬ完善危险废物鉴别管理ꎬ规范鉴别程序和鉴别机构ꎬ提高危险废物鉴别结果的公正性和科学性ꎻ建立完善各行业危险废物利用处置污染控制标准和技术规范ꎬ完善«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指标体系»ꎬ将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过程二次污染控制指标纳入危险废物规范化考核ꎬ防控危险废物利用处置的环境风险.强化危险废物监管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省级固体废物管理机构能力建设ꎬ推动危险废物产生量大和拥有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的地市和区县设置固体废物管理机构.结合垂管改革ꎬ强化危险废物监督执法ꎬ将危险废物执法检查纳入环境监察部门的日常工作.利用网络平台㊁培训基地开展危险废物管理技术培训与经验交流ꎬ提升地方环保部门监管人员业务能力.完善全国固体废物管理信息系统ꎬ实现国家与地方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ꎬ提升危险废物申报登记㊁转移处置㊁经营许可管理等信息化水平.借助物联网㊁ 互联网+ 电子监管等手段ꎬ逐步建立 能定位㊁能查询㊁能跟踪㊁能预警㊁能考核 的危险废物全过程信息化监管体系ꎬ提升危险废物风险防控水平.5㊀结论与建议a)危险废物管理制度顶层设计不完善ꎬ是导致产生者通过签订处置合同推卸责任和无害化原则没有贯彻到危险废物管理全过程的主要原因.应着力在«固体法»的修订中加强危险废物减量化㊁资源化㊁无害化的协同ꎬ强化危险废物产生者主体责任和创新管理制度ꎬ从顶层设计推进危险废物环境风险防控.b)环境影响评价在危险废物监管中未充分发挥作用ꎬ导致危险废物监管缺乏有效的 设计和执法依据 .针对危险废物环评作用未充分发挥作用的问题ꎬ应严格落实«建设项目危险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指南»ꎬ建立危险废物环境影响评价监管的事前㊁事中和事后监管机制ꎬ从产生之前防控危险废物环境风险.c)风险防控基础薄弱是我国危险废物污染特征不明㊁处置特征不明以及处置过程中防控机制不明的主要原因.基于此ꎬ应及时构建基于危险废物特性分类的«国家危险废物管理名录»ꎬ以该名录为抓手ꎬ统一协调危险废物的污染防治和利用处置管理ꎬ防控危险废物环境风险.d)管理支撑体系不完善易使危险废物管理出现 一刀切 的现象.针对管理支撑体系薄弱问题ꎬ应完善危险废物管理标准规范体系㊁加强监管能力建设和构建全过程信息化监管体系等方面提升危险废物环境风险防控的支撑能力ꎬ为危险废物全过程环境风险防控提供保障.参考文献(References):[1]㊀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固体废物处理利用委员会.固体废物处理利用行业2016年发展综述[J].中国环保产业ꎬ2017(8):10 ̄19.ChinaEnvironmentalProtectionIndustryAssociationꎬSolidWasteDisposalCommission.Solidwastetreatmentutilizationindustry2016developmentoverview[J].ChinaEnvironmentalProtectionIndustryꎬ2017(8):10 ̄19.[2]㊀李金惠ꎬ段立哲ꎬ郑莉霞ꎬ等.固体废物管理国际经验对我国的启示[J].环境保护ꎬ2017ꎬ45(16):69 ̄72.LIJinhuiꎬDUANLizheꎬZHENGLixiaꎬetal.Internationalexperienceofsolidwastemanagementisarevelationtoourcountry[J].EnvironmentalProtectionꎬ2017ꎬ45(16):69 ̄72. [3]㊀LIXDꎬPOONCSꎬSUNHꎬetal.Heavymetalspeciationandleachingbehaviorsincementbasedsolidified∕stabilizedwastematerials[J].JournalofHazardousMaterialsꎬ2001ꎬ82(3):215 ̄230.[4]㊀FERNANDEZCJCꎬBARBABC.Metalimmobilizationinhazardouscontaminatedminesoilsaftermarbleslurrywasteapplication:afieldassessmentattheTharsisminingdistrict(Spain)[J].JournalofHazardousMaterialsꎬ2010ꎬ181(1∕2∕3):817 ̄826.397㊀㊀㊀环㊀境㊀科㊀学㊀研㊀究第31卷[5]㊀陈阳ꎬ何艺ꎬ郑洋.危险废物环境风险全过程防控管理现状及建议[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ꎬ2017ꎬ42(6):30 ̄33.CHENYangꎬHEYiꎬZHENGYang.Thepresentsituationandsuggestionsofthewholeprocessofriskpreventionandcontrolmanagementofhazardouswasteenvironment[J].EnvironmentandSustainableDevelopmentꎬ2017ꎬ42(6):30 ̄33.[6]㊀凌江ꎬ温雪峰.危险废物污染防治现状及管理对策研究[J].环境保护ꎬ2015ꎬ43(24):43 ̄46.LINGJiangꎬWENXuefeng.Researchonpreventionandcontrolofhazardouswastepollutionandmanagementcountermeasures[J].EnvironmentalProtectionꎬ2015ꎬ43(24):43 ̄46.[7]㊀环境保护部.2016年全国大㊁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R].北京:环境保护部ꎬ2016.[8]㊀张德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实施情况的报告[R].北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ꎬ2017:1001 ̄1010. [9]㊀环境保护部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ꎬ工业和信息化部ꎬ等. 十二五 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规划[J].中国环保产业ꎬ2012(12):8 ̄14. [10]㊀付丽洋ꎬ刘瓛.环境风险管理全过程机制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ꎬ2014(12):123 ̄124.FULiyangꎬLIUHuan.Studyonthewholeprocessmechanismofenvironmentalriskmanagement[J].ResourcesEconomization&EnvironmentProtectionꎬ2014(12):123 ̄124.[11]㊀邵超峰ꎬ鞠美庭.环境风险全过程管理机制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ꎬ2011ꎬ33(10):97 ̄100.SHAOChaofengꎬJUMeiting.Studyonthewholeprocessmanagementmechanismofenvironmentalrisk[J].EnvironmentalPollution&Controlꎬ2011ꎬ33(10):97 ̄100.[12]㊀钱益斌.我国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存在问题与建议[C]∕∕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5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ꎬ2015:4.[13]㊀环境保护部.2010年固体废物管理工作综述[R].北京:环境保护部ꎬ2011.[14]㊀王琪ꎬ黄启飞ꎬ闫大海ꎬ等.我国危险废物管理的现状与建议[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ꎬ2013ꎬ3(1):1 ̄5.WANGQiꎬHUANGQifeiꎬYANDahaiꎬetal.ThepresentsituationandsuggestionofhazardouswastemanagementinChina[J].JournalofEnvironmentalEngineeringTechnologyꎬ2013ꎬ3(1):1 ̄5. [15]㊀吕忠梅ꎬ焦艳鹏.中国环境司法的基本形态㊁当前样态与未来发展:对«中国环境司法发展报告(2015 2017)»的解读[J].环境保护ꎬ2017ꎬ45(18):7 ̄12.[16]㊀周琼ꎬ何秀清ꎬ杨水文ꎬ等.重庆市危险废物综合利用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J].环境工程ꎬ2016ꎬ34(S1):670 ̄673.ZHOUQiongꎬHEXiuqingꎬYANGShuiwenꎬetal.AnalysisofthecurrentsituationofhazardouswasteinChongqinganditscountermeasures[J].EnvironmentalEngineeringꎬ2016ꎬ34(S1):670 ̄673.[17]㊀夏丽丽.我国工业危险废物管理问题与应对措施解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ꎬ2014(12):119 ̄120.XIALili.ThepresentsituationandsuggestionofhazardouswastemanagementinChinaareanalyzed[J].ResourcesEconomization&EnvironmentProtectionꎬ2014(12):119 ̄120.[18]㊀李祥余.通州区危险废物处置监管现状和对策研究[J].资源节约与保护ꎬ2015(11):148 ̄149.LIXiangyu.CurrentsituationandcountermeasuresofhazardouswastedisposalinTongzhoudistrict[J].ResourcesEconomization&EnvironmentProtectionꎬ2015(11):148 ̄149.[19]㊀ZAKARIABꎬABDULLAHRꎬRAMLIMFꎬetal.SelectioncriteriausingtheDelphimethodforsittinganintegratedhazardouswastedisposalfacilityinMalaysia[J].JournalofEnvironmentalPlanningandManagementꎬ2013ꎬ56(4):512 ̄530.[20]㊀环境保护部.中国环境统计年报:2015[M].北京:环境保护部ꎬ2015.[21]㊀USEnvironmentalProtectionAgency.CFR40RCRASubtitlePartC:wastedeterminationprocedure[R].WashingtonDC:USEnvironmentalProtectionAgencyScienceAdvisoryBoardꎬ2005. [22]㊀TEEMUKꎬMOHAMMADGꎬEEVAGꎬetal.Effectiveremovalofhazardoustracemetalsfromrecoveryboilerflyashes[J].JournalofHazardousMaterialsꎬ2018ꎬ344:770 ̄777.[23]㊀周奇ꎬ丁明玉ꎬ黄启飞ꎬ等.水泥窑共处置废农药生命周期评价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ꎬ2008ꎬ21(6):62 ̄66.ZHOUQiꎬDINGMingyuꎬHUANGQifeiꎬetal.LCAonco ̄processingtypicalwastepesticideincementkilns[J].ResearchofEnvironmentalSciencesꎬ2008ꎬ21(6):62 ̄66.[24]㊀郝海松ꎬ谢毅ꎬ杨林.危险废物的处置技术及综合利用[J].安全与环境工程ꎬ2009ꎬ16(2):36 ̄39.HAOHaisongꎬXIEYiꎬYANGLin.Technicalandcomprehensiveutilizationofhazardouswastedisposal[J].SafetyandEnvironmentalEngineeringꎬ2009ꎬ16(2):36 ̄39.[25]㊀杜艳丽.关于危险废物的处置技术及综合利用研究[J].低碳世界ꎬ2017ꎬ2(4):13 ̄14.DUYanli.Researchondisposaltechniquesandcomprehensiveutilizationofhazardouswastes[J].LowCarbonWorldꎬ2017ꎬ2(4):13 ̄14.[26]㊀孙瑞ꎬ于鲁汕ꎬ傅忠君ꎬ等.工业固体危险废弃物处置技术[J].现代化工ꎬ2013ꎬ33(12):11 ̄14.SUNRuiꎬYULushanꎬFUZhongjunꎬetal.Developmentofindustrialsolidhazardouswaste(ISHW)disposaltechnology[J].ModernChemicalIndustryꎬ2013ꎬ33(12):11 ̄14.[27]㊀ELAWPꎬSEDLAKDLꎬBARLAZMAꎬetal.Towardidentifyingthenextgenerationofsuperfundandhazardouswastesitecontaminants[J].EnvironmentalHealthPerspectivesꎬ2011ꎬ119(1):6 ̄10.[28]㊀张绍坤.危险废物焚烧飞灰固化处理技术应用探讨[J].技术与工程应用ꎬ2012ꎬ3:16 ̄19.ZHANGShaokun.Researchandengineeringpracticeofflyashsolidificationtechnologyforhazardouswasteincineration[J].Technology&EngineeringApplicationꎬ2012ꎬ3:16 ̄19. [29]㊀李天鸣.工业固体废物固化处理技术探讨[J].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ꎬ2011ꎬ27(5):41 ̄58.LITianming.Discussiononthetreatmenttechnologyofsolidificationforindustrialsolidwaste[J].PetrochemicalSafetyandEnvironmentalProtectionTechnologyꎬ2011ꎬ27(5):41 ̄58. [30]㊀郑川江ꎬ舒政ꎬ叶仲斌ꎬ等.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应497。
压力管道设计审批人员培训教材
全国压力管道设计审批人员考核培训教材第二章压力管道输送介质特性第二节输送可燃易爆介质的特点及火灾危险性分类。
2.2.2 什么叫燃点、闪点、自燃点、引燃温度?答:(1)燃点──是指可燃物质加温受热,并点燃后,所放出的燃烧热能使该物质挥发出足够量的可燃蒸汽来维持燃烧的继续。
此时加温该物质所需的最低温度,即为该物质的“燃点”,也“着火点”。
物质的燃点越低,越容易燃烧。
(2)闪点──是指可燃液体挥发出来的蒸汽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遇火源能够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
(3)自燃点──是指可燃物质达到某一温度时,与空气接触,无需引火即可剧烈氧化而自行燃烧,发生这种情况的最低温度。
(4)引燃温度──按照标准实验,引燃爆炸性混合物的最低温度。
2.2.3 什么叫易燃物质、易燃气体、易燃或可燃液体、易燃薄雾?答:(1)易燃物质──指易燃气体、蒸汽、液体和薄雾。
(2)易燃气体──以一定比例与空气混合形成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气体。
(3)易燃或可燃液体──在可预见的使用条件下能产生可燃蒸气或薄雾,闪点低于45℃的液体称易燃液体;闪点大于或等于45℃而低于120℃的液体称可燃液体。
(4)易燃薄雾──弥散在空气中的易燃液体的微滴。
2.2.4 什么叫爆炸极限、爆炸下限和爆炸上限?答:易燃气体、易燃液体的蒸气或可燃粉尘和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时,遇到火源就会发生爆炸。
达到爆炸的空气混合物的浓度,称之为爆炸极限。
爆炸极限通常以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在空气中的体积百分数来表示。
其最低浓度称为“爆炸下限”,最高浓度称为“爆炸上限”。
2.2.5 什么是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和爆炸性气体环境?答:(1)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大气条件下气体、蒸气、薄雾状的易燃物质与空气的混合物,点燃后燃烧将在全范围内传播。
(2)爆炸气体环境──含有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
2.2.6 什么是爆炸性粉尘混合物和爆炸性粉尘环境?答:(1)爆炸性粉尘混合物──大气条件下粉尘或纤维状易燃物质与空气的混合物,点燃后燃烧将在范围内传播(2)爆炸性粉尘环境──含有爆炸性粉尘混合物的环境。
一期压力管道设计审批人员培训讲义GB公用管道部分PPT学习教案
第5页/共100页
2.GB1 城镇燃气管道
2.3城镇输配介质
城镇燃气气源种类
第6页/共100页
2.GB1 城镇燃气管道
城镇燃气组成
1)城镇燃气中可燃成分 城镇燃气中常见的可燃气体有低级烃类与非烃类两个系列,低级烃 类包括甲烷、乙烷、乙烯、丙烷、丙烯、正丁烷、异丁烷,非烃 类包括氢、一氧化碳。
1)概念:
易燃气体、易燃液体的蒸汽或可燃粉尘和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时,遇到火源就会发 生爆炸。达到爆炸的空气混合物的浓度,称之为爆炸极限。爆炸极限通常以可燃气 体,蒸汽或粉尘在空气中的体积百分数来表示。其最低浓度成为“爆炸下限”,最 高浓度称为“爆炸上限”。
2)计算公式
不含氧气或惰性气体的可燃气体的爆炸极限计算公式:
一期压力管道设计审批人员培训讲义GB 公用管道部分
会计学
1
1.前言
1.3 GB类(公用管道的定义)
指城市或乡镇范围内的用于公用事业或民用的燃气管道 和热力管道。
1.4公用行业与公用管道
公用行业:气源,热源;输配系统,应用。 城镇燃气行业包括:长输管道GA,公用管道GB1,工业管道GC。 城镇供热行业包括:公用管道GB2,工业管道GC,动力管道GD。 公用管道:是行业中输配系统的市政部分的压力管道。 GB1—城镇燃气管道。 GB2—城镇热力管道。
2)城镇燃气中有毒成分 天然气中主要是硫化物,特别是以硫化氢形态存在,属高度危害介 质。 人工燃气中含有一氧化碳、硫化氢,氨、萘、焦油。 液化石油气中主要是硫化物。重碳氢化合物对人体也是有害的。
第7页/共100页
压力管道设计审批人员培训教材-公用管道
2020年6月5日星期五
前言
❖ 一、公用管道定义:
❖ 城市或乡镇范围内输送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 表压)﹑公称直径大于25mm的城镇燃气管道及温度大于或 者等于100℃的水及蒸汽的市政热力管道。
❖ 二、公用行业与公用管道
公用行业:气源,热源;输配系统,应用。
4)补强计算 5)稳定校核 6)地震计算
•2020/6/5
•压力管道设计审批人员培训教材 JXT
第四节 城镇燃气站场
❖ 一、门站、储配站工艺流程 ❖ 1、门站、储配站功能 ❖ 2、门站、储配站工艺流程
(1)储配站低压储存工艺流程 (2)储配站高压储存工艺流程 ❖ 二、总图布置 ❖ 1、总平面布置要求
•2020/6/5
•压力管道设计审批人员培训教材 JXT
•层流底层与管壁粗糙的作用
•2020/6/5
•压力管道设计审批人员培训教材 JXT
•2020/6/5
•压力管道设计审批人员培训教材 JXT
•2020/6/5
•压力管道设计审批人员培训教材 JXT
•2020/6/5
•压力管道设计审批人员培训教材 JXT
❖城镇燃气行业包括:长输管道GA,公用管道GB1,工业管道GC 。
❖城镇供热行业包括:公用管道GB2,工业管道GC,动力管道GD 。
公用管道:是行业中输配系统的市政部分的压力管道。
❖GB1—城镇燃气管道。
❖GB2—城镇热力管道。
•2020/6/5•压力管道 Nhomakorabea计审批人员培训教材 JXT
❖ 三、课程内容:
❖ (2)电化学腐蚀机理 1)锌铜原电池
•2020/6/5
压力管道设计审批人员培训资料
压力管道设计审批人员培训资料第一部分:压力管道审批概述一、压力管道的定义压力管道是指工作压力大于0.1兆帕(MPa)的管道系统,包括主要管道、配管、阀门、安全阀、管件、法兰、支架等。
二、压力管道审批的目的压力管道审批的目的是确保管道系统的设计、安装和使用满足安全性、可靠性和规范性要求,杜绝事故发生。
三、压力管道审批的法律法规依据第二部分:压力管道审批工作流程一、申请阶段1.申请人提交压力管道设计资料包括原始设计图纸、工艺参数、设计计算书、管道材料等。
二、初审阶段1.初审人员对申请资料进行初步审核,包括资料完整性、设计计算合理性等。
三、技术评审阶段1.技术评审人员对申请资料进行细致评审,包括设计参数、材料选型、设计计算等。
2.评审人员可以对设计资料提出修改意见,并要求申请人进行相应调整。
四、现场审核阶段1.审核人员对申请人现场进行审核,包括材料验收、施工现场条件等。
2.审核人员可以要求申请人提供必要的补充材料和信息。
五、终审阶段1.终审人员对申请资料、现场审核结果进行综合评估,决定是否批准。
第三部分:压力管道审批标准一、管道设计标准1.根据不同种类的管道,参考相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如《压力管道设计规范》、《钢制管道设计规范》等。
二、安全性要求1.管道设计应具备足够的安全裕度,能够承受额外的负荷和突发情况。
三、可靠性要求1.管道设计应考虑到长期使用的可靠性,包括抗腐蚀、耐压、耐磨等特性。
四、规范性要求1.管道设计应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包括设计计算方法、安装规范等。
第四部分:常见问题解答一、管道材料选择1.管道材料的选择要考虑介质的性质、工作压力、工作温度等因素。
二、设计计算书的编制要求1.设计计算书应包括压力计算、强度计算、稳定性计算等内容,具备规范性和可靠性。
三、管道施工相关要求1.管道施工应符合相关的施工规范和监理要求,包括焊接工艺、节点处理等。
结束语:作为一名压力管道设计审批人员,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准确判断管道设计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规范性,并能提出合理的修改建议。
压力管道设计审批人员考核培训教材(PPT 50张)
3.
工业管道是工矿企、事业单位为生产制作各种产品过程所 需工艺管道及其辅助管道。工业管道是压力管道中工艺流 程种类最多、生产制作环境状态变化最为复杂、输送的介 质品种较多与条件均较苛刻的压力管道,此外,还具有输 送压力、温度高的特点,工业管道一般设置于工厂与各种 站、场等工业基地中,尽管操作条件复杂、环境条件苛刻, 但管理比较集中,易于控制与管理。
6.4MPa,并且输送距离(指产地、储存地、用户间的用于输送 商品介质管道的长度)大于或者等于200km的长输管道。
7
符合下列条件的长输管道为GA2级
GA1级以外的长输(油气)管道为GA2级。 2、公用管道分级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许可规则》对公用管道GB类级别划分为
① 城镇燃气管道GB1级。 ② 城镇热力管道GB2级。
1.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2003年3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373号公布,自2003年6月1日实施。2009年1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务院令第549号公布《国务院关于修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决
定》,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根据该决定作相应的修订,重新公
布。新修改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于2009年5月1日实施。
拥有与其审查范围相适应的有关技术标准、规范和文件; 具有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设计审查或培训考核业绩。
26
六. 压力管道常用标准规范 压力管道常用标准规范参见表1.4.1、表1.4.2、表1.4.3。
(有变化,应以最新版本为准)
27
第二章 压力管道输送介质特性
第一节 压力管道输送介质一般性质
1.
长输管道GA 产地、储存库、使用单位间用于输送商品介 质的压力管道;
公用管道GB 城市或乡镇范围内的用于公用事业或民用的 燃气管道和热力管道; 工业管道GC 企业、事业单位所属的用于输送工艺介质的 工艺管道、公用工程管道及其他辅助管道。 动力管道GD 管道。 火力发电厂用于输送蒸汽、汽水两相介质的
06-05压力管道审批人员教材(石油)
居民楼
二级区
80m 120m
定为该地区域居民密度指数,以此确定地区等级 及对应的强度设计系数(F)见表3.1.4:
3.1.5 埋地输油管道同建、构筑物的最小间距是多少
输油管道除按《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进行强度设计和选择管 材外,还应与周围建构筑物保持一定距离,符合下列规定:
1、与城镇居民点或人群密集的村庄、学校的距离,不宜小于15m;
3.2.3 埋地管道管沟开挖有什么要求
1、管沟沟底宽度应根据管道外径、开挖方式、组装焊接工 艺及工程地质等因素确定。深度在5m以内时,沟底宽度应 按下式确定: B=D+K 式中:B—沟底宽度,m;D—管子外径,m; K—沟底加宽裕量,m,(见下表)
2、当管沟深度大于5m时,应根据土壤类别及物理力学性质 确定沟底宽度。
2、埋地管道覆土层最小厚度应符合表3.2.1的规定。
3.2.2 输油管道敷设的一般要求是什么
1、输油管道应采用地下埋设方式。局部地段可采用土堤埋 设或地上敷设。
2、埋地输油管道的埋设深度一般情况下管顶的覆土层厚度 不应小于0.8m。 岩石地区的管道埋设深度,应根据输送油品的性质和管 道埋设稳定性要求,分析其可能出现的问题,经计算或测试 比较后确定。
3.1.7 管道阴极保护设计原理是什么?阴极保护方法有哪几种
1、阴极保护原理
给金属通以阴极电流,使金属表面阴极极化,抑制表面上阳极区金属的 电子释放,从根本上防止了金属的腐蚀。
2、阴极保护方法有以下两种:
1)强制电流阴极保护
利用外部直流电源,取得阴极极化电流,以防止金属遭受腐蚀的方法称 强制电流阴极保护或外加电流阴极保护。
4、线路走向应考虑沿线的水、电、讯、公路情况及居 住区、城市规划要求,选择方便施工和运行方案。
【全国压力管道设计审批人员培训教材第三版】压力管道标准清单
7 TSG R0005-2011
8 TSG R0005-
10 TSG R0006-2014
11 TSG R1001-2008
12 TSG R3001-2006
13 TSG R5001-2013
14 TSG R5002-2013
15 TSG R7001-2013
44 GB/T 1804-2000
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公差
45 GB/T 2654-2008
焊接接头硬度试验方法
46 GB/T 2650-2008
焊接接头冲击试验方法
47 GB/T 2651-2008
焊接接头拉伸试验方法
48 GB/T 2652-2008
焊缝及熔敷金属拉伸试验方法
49 GB/T 2653-2008
标准名称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职业性接受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 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 环境管理体系 原则、体系和支持技术通用指南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 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 粉尘作业场所危害程度分级 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14 GB 50028-2006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小本)
15 GB 50251-2015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小本)
16 GB 50205-2001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小本)
17 GB 50253-2014
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小本)
18 GB50414-2007
钢铁冶金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19 GB4962-2008
49 SH/T 3902—2014 石油化工配管工程常用缩写词
压力管道设计审批人员培训教材(第二版)P1-3
U nR eg is te re d
U nR eg is te re d
U nR eg is te re d
U nR eg is te re d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U nR eg is te re d
U nR eg is te re d
U nR eg is te re d
U nR eg is te re d
U nR eg is te re d
U nR eg is te re d
U nR eg is te re d
U nR eg is te re d
U nR eg is te re d
U nR eg is te re d
U nR eg is te re d
U nR eg is te re d
U nR eg is te re d
U nR eg is te re d
U nR eg is te re d
U nR eg is te re d
U nR eg is te re d
U nR eg is te re d
U nR eg is te re d
U nR eg is te re d
U nR eg is te re d
U nR eg is te re d
U nR eg is te re d
U nR eg is te re d
U nR eg is te re d
U nR eg is te re d
U nR eg is te re d
U nR eg is te re d
U nR eg is te re d
U nR eg is te re d
《压力管道设计审批人员考核培训教材
22
二. 设计
• 要注意的是设计压力不要取公称压力,因为法兰 随着温度变化耐压值有很大变化,如美系标准和 国家标准的法兰: 以PN4.0为例:
在20 ℃时:3.68MPa 在50 ℃时:3.61MPa • 在100 ℃时:3.35MPa
23
二. 设计
• 在城镇燃气规范( GB50028 )中 • 7.5.3条规定:压缩天然气系统的管道、管
• 1.对于管容足够大的用户可以选择带指挥器 的调压器。
32
调压器(直接作用式)
• 2.对于管容小的用户、工业用户和燃气炉可 以选择直接作用式调压器。
33
二. 设计(主要部件选型)
• 流量计选型时注意:不要选满量程,这样 容易损坏;应该选满量程的75%。
34
•
三.现场调试经验
• 1.调压器喘气:CNG上一级普遍用的凯姆雷,但 有些使用凯姆雷的厂家反应喘气问题比较普遍。 这个问题与仪表风有关,在额定流量情况下仪表 风压力是0.2MPa,如果达不到额定流量时仪表风 压力就应该调低,调到不喘气为好。
• 3.根据流量计算出热负荷(计算换热面积)
• 4.水力计算(计算供水需要管径)
25
二. 设计(主要部件选型)
• 过滤器:是把管道里的杂质过滤出来,以 确保调压器和流量计正常运行。滤芯过滤 精度一般在10~20μ;值得注意的是滤芯过 滤面积;
• 一般过滤精度在10~20μ时,过滤面积需要 10~15倍的进口截面积。如果过滤面积偏小 滤芯会瘪。
件、设备与阀门的设计压力或压力等级不 应小于系统的设计压力,其材料应与天然 气介质相适应。
24
二. 设计(计算书)
• 设计压力选好后开始进行计算;(GB/T20801)
压力管道设计审批人员培训教材
压力管道设计审批人员培训教材(管道布置部分)中国有色金属建设协会设计分会压力管道研究会主要内容⏹管道特征及输送介质特性⏹管道类别划分及人员条件⏹管道布置基本要求及原则⏹管道敷设方式及设计要点⏹管道布置设计中常见问题管道特征及输送介质特性▪管道运输是与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并列的五大运输行业之一。
▪2003年6月1日开始实施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把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共七类设备,定为特种设备并实行安全监察。
管道的定义及其特点▪管道的定义:《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GB50316-2000)定义:由管道组成件、管道支吊架等组成,用以输送、分配、混合、分离、排放、计量或控制流体流动的设备▪压力管道的定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定义:是利用一定的压力,用于输送气体或者液体的管状设备,其范围规定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等于0.1MPa(表压)的气体、液化气体、蒸汽介质或者可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介质,且公称直径大于25mm的管道⏹管道的特点:管道相互联系、牵扯和影响,长细比大,易于失稳,受力情况更复杂压力管道设计除了要考虑常规因素外,还需考虑柔性、振动、支撑等特殊因素 管内流体流动状态复杂,缓冲余地小,工作条件变化频率大管道组成件种类繁多,各有各的特点和技术要求,选材和总成困难管道上的可能泄漏点多于压力容器管道在布置、安装和检验方面与压力容器存在很大的差别压力管道输送介质的特性▪介质的可燃易爆性《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对可燃气体、可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按爆炸下限将可燃气体分为甲类---爆炸下限<10%乙类---爆炸下限≥10%按闪点将可燃液体分为甲A类---液化烃(15℃时蒸汽压力>0.1MPa)甲B类---甲A类以外,闪点<28℃乙A类---28℃≤闪点≤45℃乙B类---45℃<闪点<60℃丙A类---60℃≤闪点≤120℃丙B类---闪点>120℃▪介质的毒性《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44按急性毒性、急性中毒发病状况、慢性中毒患病状况、慢性中毒后果、致癌性、最高容许浓度六项指标的多数归属和实际接触情况,经综合分析确定分为极度危害、高度危害、中度危害、轻度危害四级⏹介质的腐蚀性工艺介质常常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尤其是各种浓度的酸碱盐介质对金属材料有较强的腐蚀性⏹高温高压特性压力管道输送的介质往往具有一定的的压力和温度。
压力管道设计审批人员培训资料
压力管道设计审批人员培训资料
一、压力管道的基本概念及定义
压力管道是指将储存在储存设备或保护设备中的液体、气体或混合物,经由连接件及管路组装而成的管道系统。
如果这些管道有液体、气体或混
合物在内的压力,则称之为压力管道。
二、压力管道的设计及审批要求
1.设计原则
压力管道的设计要求应符合有关标准、规范、规程以及安全使用要求。
一般而言,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管道的材料、型号、直径、壁厚及支架等应符合压力管道使用
的要求,使之能够满足工作要求。
(2)设计和制造应满足有关法规的要求。
(3)管道应能够抵抗温度、压力及外力的影响。
(4)应考虑管道的成本和使用效益,以及对环境的影响。
2.审批要求
(1)设计审查需按照相关的标准、规程、政策、规定和相关安全技
术规范进行审查,以确保设计的完善性和准确性。
(2)应要求审批单位对设计方案及计算书进行审查,以确保符合有
关设计技术要求和审查正妥当和合理。
(3)审查时应认真检查设计文件及相关技术资料的真实性,把与管道及管线有关的法规,标准,规范,技术准绳。
压力管道设计审批人员培训讲义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2.GB1 城镇燃气管道
2.3城镇输配介质
2.3.1城镇燃气气源种类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2.GB1 城镇燃气管道
2.3.2城镇燃气组成
2)加臭(安全考虑) 1)加臭标准 无毒燃气漏入空气达爆炸极限下限20%时,应能觉查。 有毒燃气漏入空气达到人体允许有害浓度时能觉查。当有毒成分是CO时,空气中CO 含量达0.02%(体积分数)时,应能觉查。 2)加臭剂要求 主要加臭剂:四氢噻吩、硫醇等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2.GB1 城镇燃气管道
2.1城镇燃气管道设计常用标准、规范(续)
(9)GB/T9711-2011,石油天然气工业管线输送系统用钢管 (10)GB/T3091-2009,低压输送用焊接钢管 (11)GB/T8163-2008,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 (12)GB/T12459-2005,钢制对焊无缝管件 (13)HG/T20592~20635-2009,钢制管法兰、垫片、紧固件 (14)CJJ 95—2003,城镇燃气埋地钢质管道腐蚀控制技术规程 (15) SY/T 0413—2002,埋地钢质管道聚乙烯防腐层技术标准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2.GB1 城镇燃气管道
2.1城镇燃气管道设计常用标准、规范
(1)GB 50494—2009,城镇燃气技术规范 (2)GB 50028—2006,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3)GB 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4)CJJ 63—2008,聚乙烯燃气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5)GB 15558.1—2003,燃气用埋地聚乙烯(PE)管道系统 第1部分: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当管沟深度大于5m时,应根据土壤类别及物理力学性质 确定沟底宽度。
3.2.4 岩石、砾石区的管道敷设有什么要求
沟底应比土壤区管沟挖深0.2m,并用细土或砂将挖深部分垫 平后方可下管。
3.2.5 沼泽、水网(含水田)地区的管道敷设应采取什么措施
当沟埋管道覆土层厚度不足以克服管子浮力时,应采用稳管措 施。
3.2.6 输油管道锚固墩如何设置
1、当输油管道的设计温度同安装温度之差较大时,宜在管 道出土端、弯头、管径改变处以及管道同清管器收发装置连 接处根据计算设置锚固设施。
2、当管道翻越高差较大的长陡坡时,应根据计算,在稳定 的位置设置固定墩。
3.2.7 埋地输油、输气管道与其它管道、通 信电缆交叉敷设的一般要求是什么
压力管道审批人员教材
全国压力管道设计审批人员培训教材
—输油和输气管道宣贯提纲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西南分公司 2008年10月
3.1 管道线路设计 3.2 管道敷设 3.3 管材和管道附件的选
用 3.4 管道穿越工程 3.5 站场管道 3.6 油、气管道施工
管道线路设计
3.1.1 输油输气管道设计常用标准、规范
3.1.8 输气管道线路截断阀的设置有什么要求
输气管道应设置线路截断阀。线路截断阀位置应选择在交通方 便、地形开阔、地势较高的地方。截断阀最大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
1)以一级地区为主的管段不宜大于32km;
2)以二级地区为主的管段不宜大于24km;
3)以三级地区为主的管段不宜大于16km;
4)以四级地区不为主的管段宜大于8km。
(1)GB50251-2003《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2)GB50253-2006《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3)GB50183-2004《石油、天然气设计防火规范》; (4)GB9711.1.2.3-1999《石油、天然气输送钢管交货技术条件》; (5)GB50423-2007《石油输送管道穿越工程设计规范》; (6)SY/T0015.2-98《原油和天然气输送钢管穿跨越工程设计规范 跨越工程》 ; (7)SY/T0450-2004《输油(气)埋地钢质管道抗震设计规范》; (8)GB/T21447-2008《钢质管道外腐蚀控制规范》。
4、线路走向应考虑沿线的水、电、讯、公路情况及居 住区、城市规划要求,选择方便施工和运行方案。
5、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3.1.3 输气管道设计的安全原则是什么
输气管道的安全是通过严格控制管道及其构件的 强度和严密性,并贯穿到设计、设备材料选用、施工、 生产、维护到更新改造的全工程。用控制管道的强度来 保证管线系统的安全,从而对周围构筑物提供安全保证 。
2、埋地输油管道的埋设深度一般情况下管顶的覆土层厚度 不应小于0.8m。 岩石地区的管道埋设深度,应根据输送油品的性质和 管道埋设稳定性要求,分析其可能出现的问题,经计算或测 试比较后确定。
3.2.3 埋地管道管沟开挖有什么要求
1、管沟沟底宽度应根据管道外径、开挖方式、组装焊接工 艺及工程地质等因素确定。深度在5m以内时,沟底宽度应按 下式确定: B=D+K 式中:B—沟底宽度,m;D—管子外径,m; K—沟底加宽裕量,m,(见下表)
2、输气管道选用国产钢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石油天然气工业 输送钢管交货技术条件》GB/T9711、《高压锅炉用无缝钢管》 GB/T5310、《化肥设备用高压无缝钢管》GB6479的有关规定。
3、输气管道所采用钢管和管道附件应对材料提出韧性要求。
4、管道附件严禁使用铸铁件。
5、管件的制作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板制对焊管件》GB/T13401 、《钢制对焊无缝管件》GB12459、《钢制对焊管件》SY/T0510的 规定。
2、凿痕、槽痕应打磨光滑;对被电弧烧痕所造成的“冶金学上的 刻痕”应打磨掉。打磨后的管壁厚度小于计算壁厚的90%时应将 管子受损部分整段切除,严紧嵌补。
3、在纵向或环向焊缝处影响钢管曲率的凹痕深度,当钢管公称 直径小于或等于300mm时,不应大于6mm;当钢管公称直径大 于300mm时,不应大于钢管公称直径的2%。当凹痕深度不符合 要求时,应将管子受损部分整段切除,严禁嵌补或将凹痕敲臌。
4、弯头和弯管不得使用皱褶弯和虾米弯。管子对接偏差不 得大于3°
5、弯管上的环向焊缝应进行X射线检查。
3.2.9 输油、输气管道采用弹性敷设有什么要求
1、弹性敷设管道与相邻的反向弹性弯曲管道之间及弹性弯曲管段和 人工弯管之间,应采用直管段连接;直管段长度不应小于管子外径 值,且不应小于500mm。
管道穿越工程
3.4.1 输油、气管道通过人工或 天然障碍物的敷设有什么要求
输油、气管道通过水域、冲沟、铁路、公路等设计 ,应遵守国家现行标准《油气输送管道穿越工程设计规范 》GB50423-2007的规定。
3、管道附件和钢管材料应采用镇静钢。
4、当施工环境温度低于-200C时,应对钢管和管道附件材料提出韧 性要求
5、钢制锻造法兰及其他锻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压力容器用 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锻件》JB4726的规定。对于形状复杂的特殊管 道附件,可采用铸钢制作。
6、管道附件应按设计压力、最高设计温度和最低环境温度选择和 设计。
3.1.7 管道阴极保护设计原理是什么?阴极保护方法有哪几种
1、阴极保护原理
给金属通以阴极电流,使金属表面阴极极化,抑制表面上阳极区金属的 电子释放,从根本上防止了金属的腐蚀。
2、阴极保护方法有以下两种:
1)强制电流阴极保护
利用外部直流电源,取得阴极极化电流,以防止金属遭受腐蚀的方法称 强制电流阴极保护或外加电流阴极保护。
3.1.5 埋地输油管道同建、构筑物的最小间距是多少
输油管道除按《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进行强度设计和选择 管材外,还应与周围建构筑物保持一定距离,符合下列规定:
1、与城镇居民点或人群密集的村庄、学校的距离,不宜小于15m;
2、与飞机场、海(河)港码头、大中型水库和水工建、构筑物,工 厂的距离不宜小照执行现行国家标准《钢 制压力容器》GB150的规定。
7、当管道附件与管道采用焊接连接时,两者材质应相同或相近。
8、承受较大疲劳载荷的弯管,不得采用螺旋焊接钢管制作。
9、进行现场强度试验时,不应发生泄漏、破坏、塑性变形。
10、管道附件与没有轴向约束的直管连接时,应进行承受热膨胀的强 度校核。
3.3.4 油、气管道直管段壁厚计算
1、输气管道壁厚取决于内压及管道所经地区人口密度,管壁厚 度按下式计算:
3.3.5 输油管道直管段的许用应力如何计算
3.3.6 弯头和弯管的管壁厚如何计算
3.3.7 输油、气管道用三通设计有什么要求
直接在主管上开孔与支管连接或自制三通,其开孔消弱部 分可按等面积补强,当支管的公称直径小于或等于50mm时,可 不补强。当支管外径大于或等于1/2主管内径时,宜采用标准三 通件或焊接三通件。
3、与高速公路、一、二级公路平行敷设时,其距离不宜小于10m;
4、与铁路平行敷设时,管道应敷设在距离铁路用地范围边线3m以 外;
5、同军工厂、军事设施、易燃易爆仓库、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 最小距离应同有关部门协商解决。
3.1.6 管道外壁防腐绝缘层设计有什么要求
油气管道外壁防腐蚀技术主要是外壁防腐绝缘层加阴极保 护联合防腐措施。管道外壁防腐绝缘层基本性能要求如下: 1、高的绝缘性; 2、足够的机械强度(粘结性、针入度、抗冲击性、耐磨性等) 3、良好的稳定性(耐大气老化、化学稳定性吸水率、耐高、低 温性能好等); 4、具有一定的耐阴极剥离强度的能力; 5、抗微生物腐蚀性能好; 6、防腐层破损后易于修补;
3.1.2 输油、输气管道线路工程选线原则是什么?
1、必须通过任务要求确定线路起、终点及气体接收、 分输点。
2、线路走向应根据沿线地形条件、地质条件、环境条 件通过勘察在确保安全前提下,经技术经济对比后确定 采用绕避或处理方案。
3、线路应避开军事、危险品仓库、车站、码头、居民 密集区和自然保护区等。
2)牺牲阳极保护
牺牲阳极保护实质上是应用了不同金属间电极电位差的电化学原理来 实现阴极保护。
当钢铁管道与电位更负的金属电气连接,并且两者处于同一电解质溶液 中(如土壤、海水)则电位更负的金属作为阳极在腐蚀过程中向管道提供阴 极保护电流,实现管道的阴极保护。
常用的牺牲阳极有镁和镁合金、锌及锌合金以及铝合金三大类。
截断阀可采用自动或手动阀门,并能通过清管器或检测仪器。
3.1.9 输气管道标志设置有什么要求
1、输气管道沿线应设置里程桩、转角桩、交叉和警示牌等 永久性标志。
2、里程桩应沿气流前进方向左侧从管道起点至终点,每公 里连续设置。阴极保护测试桩可同里程桩结合设置。
3、埋地管道与公路、铁路、河流和地下构筑物的交叉两侧 应设置标志桩(牌)。
1、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管道与其他地下管道交叉时,二者间的净垂直 距离不应小于0.3m。当小于0.3m时,两者之间必须设有坚固的绝缘 隔离物,确保交叉两管不接触。同时两管道在交叉点两侧各延伸 10m以上的管段上应做特加强及防腐层。
2、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管道与电缆交叉时,相互间的净垂直距离不应 小于0.5m。同时在交叉点两侧各延伸10m以上的管段和电缆上应做 特加强及防腐层。
4、对易于遭到车辆碰撞和人畜破坏的管段,应设置警示牌 ,并应采取保护措施。
管道敷设
3.2.1 输气管道敷设的一般要求是什么
1、输气管道应采用埋地方式敷设,特殊地段也可采用土堤、地 面等形式敷设。
2、埋地管道覆土层最小厚度应符合表3.2.1的规定。
3.2.2 输油管道敷设的一般要求是什么
1、输油管道应采用地下埋设方式。局部地段可采用土堤埋 设或地上敷设。
3.3.2 输油管道钢管、管道附件的选用有什么要求
1、输油管道所采用的钢管、管道附件的材质选择,应根据设计压力 、温度和所输液体的物理化学性质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采用的钢管和钢材应具有良好的韧性和可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