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改革的趋势与核心内容
课堂教学改革的趋势与对策
3、课堂教学改革与加强教学有效
性同步进行
(1)教学“有效”的内涵 教学有效的含义是什么?
有的认为“有效”就是“有效益”, 这种有效观要求所取得的教学效果要有 用。
有的认为 “有效”即“有效果”, 这种有效观是以某种预期的目标去衡量 教学的效果,关注的是教学效果的有无。 即教学有效是指教学结果是否与预期教 学目标相符,考察的重点是学生,评价 的是教学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吻合情况。
也有人说:
把整齐划一的横竖式课桌拉开,让几十 张学生的脸不再齐刷刷地面对教师的一张脸, 这本身就是一次革命性的行动。 革命尚需摇旗呐喊,课改也需要舆论助 推。 为了保证分组在每堂课上的基本效益, 就必须有基本的课堂模式保证每堂课都有合 作探究的环节,这是教之“规”,学之 “范”。
我的看法:
当前的课堂教学改革,确实存在重 形轻神等问题,也存在媒体炒作的现象。 但这次全国性的大规模课堂教学改革, 无论是改革的思路,还是改革的效果都 是值得肯定的。
2、众说纷纭的课堂改革
一种声音: 时代的必然又选择杜郎口肩负起“课改 领军”的大任,现在很多一线教育工作者, 已习惯地尊称杜郎口是“我们的课改老师”! 《中国教师报》对山东课改的“三套马 车” 进行了连篇累牍的报道。在“高效课堂九大 模 式”又推出了其他新的“名校”。
另一种声音:
杜郎口是媒体打造了一个教育神话。 有 些记者总喜欢把眼睛盯在一些“名校”或 “准名校”上,他们善于包装、提炼,自己 也一跃成为专家,还能到处推广,有的干脆 自己开了公司,专干“名校推广”的勾当 。 醉心于模式的构建,教育容易走向“急 功近利”。有些校长,急于构建起某种模式, 到处取经。“求”到的不是“辟邪剑谱”就 是“吸星大法”,胜利一时,贻害终生。
新课改下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及发展趋势之我见
新课改下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及发展趋势之我见【摘要】新课程改革的主要思想是:既立足于中国实际,又放开眼界,借鉴发达国家的课程理论,设计出了中国特色的课程理论和课程标准。
在知识体系本身的确立上,没有按学科主义那样强调知识的系统与完整,而是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选取最有用的知识,抓取知识的骨干,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
新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更新观念、转变方式、重建制度。
即更新教与学的观念;转变教与学的方式;重建学校管理与教育评价制度。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知识本身的功能和作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借助于知识,搭起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桥梁,注意挖掘知识本身对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及终身发展的功能。
在学校教育中,课堂教学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发展趋势直接关系着教学改革的成败与教学质量的提高。
因此,在新课标下课堂教学从哪些方面改革,怎样改革,将来的发展趋势如何是本文探讨的主要内容。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甚至教学内容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的课堂教学,也随之发生着深刻变化。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成功的教师一定不会放松课堂教学的管理,而是千方百计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本文从转变观念,树立新的教学理念;聚焦课堂,提高教学效率;多措并举,提高教学实效性三个方面对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课堂教学将如何进行改革、怎样改革进行了阐述,对发展趋势进行了浅析。
【关键词】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趋势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知识本身的功能和作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借助于知识,搭起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桥梁,注意挖掘知识点本身对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及终身发展的功能。
探索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促进教学和学习方式的变革。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甚至教学内容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24年初中课堂教学改革阶段总结
2024年初中课堂教学改革阶段总结____年初中课堂教学改革阶段总结引言: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石,教育的质量和效果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未来。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我国在____年对初中课堂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举措。
这一阶段的教学改革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本文将对____年初中课堂教学改革阶段进行总结,具体介绍了该阶段的改革内容、取得的成绩以及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对未来教育改革的建议。
一、改革的内容____年初中课堂教学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课程改革课程改革是本次教学改革的核心之一。
根据新的教育理念和科技发展的需求,学科内容进行了全面的更新和调整。
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强化实践操作和实际应用的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2. 教学方法改革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改革阶段对教师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全面的改革。
引入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加互动与合作的学习环节,采用情景模拟和问题导入等灵活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 学生评价改革在____年,学生评价的方式也得到了改革。
传统的单一考试评价方式逐渐被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所取代。
学生的评价不仅仅是针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更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学生的综合评价将更加全面、科学和客观。
4. 教师培训改革为了帮助教师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教师培训也进行了改革。
除了传授新的教学方法和技巧,还注重培养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思想觉悟,提高教师的教育素质和专业水平。
通过持续的教师培训,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素质。
二、取得的成绩____年初中课堂教学改革阶段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通过课程改革和教学方法改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学生对课堂的关注度更高,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同时,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互动环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有效调动。
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研究现状及趋势
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研究现状及趋势1. 引言1.1 研究背景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研究作为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吸引了越来越多学者和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变得越来越重视。
而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的研究也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一环。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教学模式的不断改进,核心素养课堂教学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通过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可以提高其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研究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的现状及趋势,对于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有必要对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的研究进行深入探讨,探索其发展的路径和趋势,为未来的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的探讨将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1.2 研究意义核心素养课堂教学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对于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和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核心素养不仅包括学科知识和技能,更包括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研究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水平。
通过研究核心素养课堂教学,可以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推动教学内容和方式的创新,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发展,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全面素质提升。
研究核心素养课堂教学还可以拓展教育领域的研究范畴,探索教育教学的新模式和新方法,促进教育现代化进程。
研究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的意义在于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教育现代化进程。
2. 正文2.1 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现状分析核心素养课堂教学是当前教育领域中的一个热门话题,其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核心素养课堂教学在全国各地的学校普及程度逐渐增加,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家长的重视。
在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中,可以发现一些共同特点。
鼓励创新: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
鼓励创新: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第一篇:鼓励创新: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鼓励创新: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摘要:鼓励创新是我国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
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一个不断通过创新而实现自我生命价值的过程,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教师能否形成独特教学风格的关键因素;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一个在教师引导下进行自主发现、探究和不断创新的过程。
因此,课堂教学应积极引导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被动接受走向自主发现和探究,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观点和见解,允许进行不同的“解读”,倡导“创读”。
在此基础上,实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目标。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系于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教育活动能否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不仅关系到个体的生存和发展,而且关系到国家和民族能否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能否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因此,倡导和弘扬教育主体的创造性,关注教育主体的生命价值和意义,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活力,成为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和主题。
一、鼓励教师创新: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应有之义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动物的生存与人的生活都是生命活动的存在方式,但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人的生活是一种不断地创造新的意义和价值的高级生命活动。
因此,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实现课堂教学的重建,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活力,要求我们必须关注教育主体的生活质量、生命价值和意义,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教师与学生进行不断发现和创新的过程,在发现和创新的过程中去展示个体生命的灵动与飞扬。
“创新所带给人的精神愉悦是任何物质享受和感官享乐所无法比拟的,那是灿烂的生命之花最深沉、最辉煌、最汪洋恣意的绽放。
从某种意义上说,创新是自我实现最高的表现形式。
教育作为人道主义的事业,理所当然应该关注个人生命质量的提升。
”[1](一)课堂教学是教师不断通过创新而实现自我生命价值的过程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职责主要定位在知识的讲授和传递,就像是把知识从一个仓库搬运到另一个仓库,这样一来,教师就变成了知识的“搬运工”,他们的职业活动变成了一种单调乏味、简单重复的机械“操作”,沦为了只是按照固有程序机械运行、缺乏创新意识的“教书匠”。
课堂变革的方向:核心素养核心知识核心问题
课堂变革的方向:核心素养核心知识核心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教育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进行变革和创新。
在当今社会,教育已不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而是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核心能力。
课堂变革成为了当今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本文将探讨课堂变革的方向,重点聚焦于核心素养、核心知识、核心问题三个方面。
一、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包括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沟通能力、思维能力等。
这些素养是学生终身受益的重要基础,也是他们未来在社会中立足的重要保障。
在课堂变革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而不是单纯地灌输知识。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来促进学生的素养培养,如启发式教学、问题导向教学、案例教学等。
教师还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核心素养。
学校和教育部门也应该加大对核心素养的培养和考核力度,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和奖励机制,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二、核心知识核心知识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当今社会,知识爆炸的情况下,学生所需要掌握的知识量庞大且繁杂。
教育需要明确学生应该学习的核心知识,以便他们在未来的发展中有一个清晰的方向和目标。
在课堂变革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知识,而不是零散的知识点。
教师应该以学科的核心概念和原理为主线,构建起系统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的脉络和逻辑。
教师还应该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结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行业的需求,及时调整和更新核心知识的内容,确保学生所学的知识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学校和教育部门也应该对学生学习的核心知识进行规范和监测,确保学生学习的方向正确、内容完整。
三、核心问题在课堂变革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解决核心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不同类型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勇于创新,鼓励他们敢于挑战困难和尝试新的解决方法。
课堂教学改革的趋势
搭纸塔(活动) 有兴趣 由内而外
深刻性、牢固性
教学 成果
知识
知识+情感态台阶
知识: 有点难 活动: 搭台阶
活动: 搭台阶
古墨西哥人的生活方式
• 随着季节而移居 侦探 10000 学校 • Texcoco湖 筑堤 俘虏 运河 • 沼泽 水中田畦 棉花 颂词 • 伦敦 责任 兰城 集 市 2000000
组织 管理 促进 支持 评价
听 讲 练 习 阅 读 思 考 交 流 研 讨 展 示 答 问 操 作 试 讲 。。。
老师的活动1 学生活动1
知 认识 体验
老师的活动2
老师的活动3 ……
生发 推进
学生活动2
学生活动3 ……
识
一个延伸性的结论:
• 教学就是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活 动
活动法要则三: 以学生的课堂反应为教学线索
课堂活动的知识教学指向
活
写作主题 写作素材
动
写作任务
知
教学导入
识
引起兴趣 亨利八世宗 教改革的原 因和结果 减轻压力 增加兴趣
阅读材料并 教学指向 讨论材料 评分标准 作品交流 教学支架 教学支架
写作方法 作品发表
活动视野下的关系图
活动五
活动三
活动一
活动二 活动四
活动六
知识教学视野下的关系图
活动五
• 导学案不是教案。教案是教师教学活动设 计方案,出发点是教师。 • 导学案里面有练习,但不是练习册,练习 只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一种。 • 导学案里面有学生学习要用到的材料,但 导学案不是学习材料,导学案的着眼点是 学生学习活动。
• 导学案是谁编制的? • 是老师从教学需要出发,根据对学生学习 该内容的预期来编制的。导学案是备课组 老师集体编撰的,称为“样本”;每位老 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样本进行修 改和调整,称为“用本”。 • 导学案是给谁用的? • 是给学生用的,是在上课之前、之中以活 页或册子的形式发给学生的。教师围绕导 学案来教学,学生围绕导学案来学习。
课堂教学改革趋势的分析与展望
课堂教学改革趋势的分析与展望摘要: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提出,课堂教学改革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核心环节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课堂教学由原本落后的“先教后学”模式逐步转变成为高效地“先学后教”模式。
随着“先学后教”课堂教学模式在实践过程中取得巨大的成功,必然引领着课堂教学研究的方向,反映了我国课堂教学改革的趋势。
关键词:课堂教学改革自主学习先教后学先学后教趋势一、以往教学模式陈旧的“先教后学”五段式课堂教学结构: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课、巩固复习、布置作业。
只注重教师的教,却忽视了学生的学。
教师独霸课堂,以“灌输”为主,讲足45分钟,不管学生想学什么,需要学什么,老师只顾自己要教什么,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
学生只要顺着老师的思路听下去,强迫自己理解、接受,然后在课后做大量的练习,一直不断地重复着这种学习方式。
老师教,学生学;老师问,学生答。
几乎变成了学习的机器,不断地输入、输出重复着。
二、以往教学模式缺点先教后学的教学模式存在很多问题:学生无发挥之地。
课堂上以教师讲为主,从上课讲到下课,学生就好像在看表演一样,始终处在被动的状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完全没有体现教学的主体作用。
与此同时缺少因材施教的特点,教师主观地照本宣科,不能及时地反馈信息,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在课堂上,教师重在传授知识,自以为学生听懂了,就达到应有的教学目的了,这样的教学就脱离了实践,没有了学生的反馈,何以检验自己的教学质量。
而且原本学生在课前自己花几分钟时间就能看懂的内容,教师要在课上花时间讲一遍,把本来可以用在讲解难点的时间浪费掉了。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品质的培养就难以达到要求。
过多的练习也导致了课外作业负担过重。
在课堂上,学生不动脑、不动手,轻轻松松,把作业压到课外,每个科目都是这样,课外作业负担过重,不断恶性循环,如此一来就必然影响到课外活动的开展。
课堂变革的方向:核心素养核心知识核心问题
课堂变革的方向:核心素养核心知识核心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教育也在不断地进行变革和创新。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使他们具备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而要实现这一目标,课堂教学的改革和转变是至关重要的。
在课堂变革的过程中,要紧紧围绕着核心素养、核心知识和核心问题这三个方面进行,因为这三个方面是构建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支撑。
一、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是综合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
包括语文素养、数学素养、科学素养、信息素养、思想道德素养、审美素养等。
这些素养是学生综合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他们在未来社会生活和工作中必需具备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和任务,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素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正确的爱国情操和社会责任感。
二、核心知识:核心知识是学生必需具备的基本知识,是他们扎实学习的基础。
包括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基本知识。
这些知识是学生学习的基石,也是他们未来发展的重要依托。
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传授学生核心知识,帮助他们建立扎实的学科基础。
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促进知识的综合涵盖和知识的跨学科应用。
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引导他们理性思考,提高他们的综合应用能力。
三、核心问题:核心问题是学生必需掌握的基本问题,是他们必需解决的实际问题。
包括当前社会发展中的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科技问题、教育问题、就业问题等。
这些问题是学生未来生活和工作中必需面对的现实问题,也是他们必需解决的实际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探讨核心问题,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教学改革阶段性总结
课堂教学改革阶段性总结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教育的改革,课堂教学开始向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的方向转变。
这一转变的过程中,我国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也经历了不断的创新和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课堂教学改革目标和趋势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是培养能够适应21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人才,而课堂教学改革的趋势主要呈现以下几个方面:1.以学生为中心:这是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核心理念,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帮助者,而学生则是课堂教学的主角,他们要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探索来获得知识和技能。
2.强调跨学科学习:课堂教学改革强调知识的整合和联系,倡导跨学科学习,努力构建跨学科的知识体系,弥补学科之间的隔阂,提高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3.注重内容和能力的并重: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课堂教学不再只是灌输知识,更加注重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强调通过课堂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等。
4.多媒体课堂教学:多媒体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为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多媒体技术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提供更加生动形象的课堂体验,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与反思从实际情况来看,课堂教学改革已经有了一定的进展,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和挑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师角色的转变不容易:教师作为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要转变成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帮助者,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积累。
2.学生对课堂教学带来的压力:当课堂教学变得越来越注重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时,学生需要更多的思考和参与,这会给学生带来更大的压力,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和研究。
3.教学资源建设要加强: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和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需要大量的教学资源来支撑课堂教学,这对很多学校和教师来说是一个难题。
三、课堂教学改革的未来展望在未来,课堂教学改革需要继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强调跨学科学习,注重内容和能力的并重,多媒体课堂教学等方面的发展。
中小学教学改革动态和发展趋势
在“探索有效课堂”的教改之路上,我应该做到:1、培养学生掌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或任务情境中,产生学习需求,主动、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实现学习的自主定向;小组同学之间的分工、合作和互助问题解决学习;问题解决本身的探究学习;学生听讲、读书、实践操作、观察、思考……在这样的过程中达成学习目标,掌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进入有效学习的环境。
2、创造有效学习条件,已有知识经验的价值研究。
贮存于学生记忆中的原有知识、技能是学生新的学习的重要的内部条件,新内容的学习,是学生原有知识经验的增长和改造。
因此,学习活动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教学新知识之前,首先必须激活学生长时记忆中相关的原有知识,让学生学会联系、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有效学习。
3、引导学生掌握有效学习的策略。
帮助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的学习效率与能力,激发学习热情,体验学习和成功的快乐,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
4、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
网络时代的教师只有互相协作,经常交流,共同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解决碰到的问题,才能有利于教学改革。
而且,我还应具有与外校同行以及外界专家学者的协作能力,经常开展网络文化交流合作。
这样,既有助于学生与其他教师正确理解网络文化,也可扩大网络文化研究影响,同时,也加强了教育部门和社会信息技术与网络文化研究的队伍建设,使当代教育与网络文化研究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要想成为网络时代一名合格的教师,则还必须具有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因为教师面对的是我们未来社会的创造者,承担着培养他们、正确引导他们发展的重担。
当今世界育中,师生关系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教师的权威将不再建立于学生的被动与无知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教师借助学生的积极参与以促进其充分发展的能力之上。
“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
课堂教学改革的六大趋势
课堂教学改革的六大趋势课程改革有着相对统一的模式,对学校来讲,需要的是充分理解和强力执行;教学改革存在着无数种可能,对学校来讲,需要的是勇敢尝试和科学创新。
在课程改革进入深水区的今天,教学改革的成败与否,既决定着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更决定着课程改革是否在课堂中能够深根发芽。
本文在分析课堂教学涌现出来的各种模式,toushi课堂教学现象的基础上,认为当前课堂教学改革有着如下六大发展趋势.一、让学生参与课堂不管是我们的京剧,还是西方的歌剧,艺术含量不容怀疑,但都存在曲高和寡的遗憾。
好在对于对那些用脚投票的观众,大家都不是一味地指责他们过于低俗,而是不断调整京剧和歌剧的艺术表现形式,让更多观众走近剧院。
毕竟大家都明白,观众的艺术品位是通过看京剧和歌剧提高的,所有的指责只能让他们远离京剧和歌剧。
对课堂教学来说,存在着同样的问题,课堂教学设计越是复杂,老师对教学内容的处理越是精妙,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就越少,参与的深度反而越低.要让学生参与课堂,就得让教师让出课堂;虽然要教师让出课堂,但教师仍然是课堂的组织者。
所以,让学生参与课堂最大的阻力,并不在于学生是否愿意参与,而是教师如何从课堂主导者转换为课堂组织者;这并不是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而是教学能力的转换,前者只要努力就可以实现,后者需要重新学习才能实现。
很有意思的是,在教师课堂主导能力越强的地方,教师更愿意也更有实力来捍卫现状,因此要实现这样的转换更加困难;在教师课堂主导能力越弱的地方,教师在学生不参与课堂或者在课堂上不学习的现状面前,不得不改变这种教师主导课堂的现状,于是反到成了实现这种转换的突破口。
至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这一轮教学改革的大潮中,真正的领军学校并不是老牌的名校,反到是象杜郎口中学等传统意义上的薄弱学校。
在那些老牌名校里,尽管教师主导课堂并不是理想的课堂教学模式,但由于教师有较强的主导能力,要么可以用权威要求学生听课,要么可以用魅力吸引学生听课,再加上学生也有更加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主动性,所以他们的课堂病态并不明显。
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引言概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育领域也在不断变革和发展。
课程改革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提高教育质量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文将探讨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从五个方面分析其内容和特点。
一、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1.1 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课程改革中,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开始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应该具有主动学习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因此,课程改革倾向于设计更加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1.2 强调个性化教育课程改革还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和潜能。
通过提供更多的选择和自主学习的机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
这样的个性化教育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动力。
1.3 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素质教育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
除了传授学科知识外,课程改革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等综合素质。
通过跨学科的教学和项目化学习,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发展这些能力,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
二、强调跨学科教学2.1 整合学科知识传统的学科划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
课程改革倡导跨学科教学,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和综合运用。
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跨学科教学还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发展。
通过跨学科的学习,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广泛的知识领域,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
例如,通过将科学知识与艺术、人文等领域的知识相结合,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2.3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跨学科教学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学生需要具备跨文化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通过跨学科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和相似之处,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观点和趋势
教材资格证考试专用教材P110第八节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观点和趋势一、新课程中的教学观(一)全面发展的教学观全面发展的教学观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结论与过程的统一结论与过程的关系反映的是学科内部知识、技能与过程、方法的关系。
从学科本身来讲,过程体现在该学科的探究过程和探究方法,结论表征该学科的探究结果(概念原理体系),二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
从教学角度讲,所谓教学的结论,即教学要达到的目的或所需获得的结果;所谓教学的过程,即达到教学目的或获得所需结论而必须经历的活动程序。
毋庸置疑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正确的结论,所以必须重视结论。
但是,学生如果不经过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认识活动,即没有多样化的思维过程和认知方式,没有多种观点的碰撞、论争和比较,结论就难以获得,也难以真正得到理解和巩固(M:学习质量就大受影响)。
更重要的是,没有以多样性、丰富性为前提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就不可能培养起来。
所以,不仅要重结论,更要重过程。
基于此,新课程把过程和方法本身作为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从课程目标的高度突出了过程与方法的地位。
2、认知与情意的统一学习过程是以人的整体的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活动和情意活动相统一的过程。
认知因素和情意因素在学习过程中是同时发生的、相互作用的,它们共同组成学生心理的两个不同方面,从不同角度对学习活动施予重大影响。
如果没有认知因素的参与,学习任务不可能完成;同样,如果没有情意因素的参与,学习活动既不能发生也不能维持。
(二)交往与互动的教学观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
据此,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没有交往,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那些只有教学的形式表现而无实质交往发生的“教学”是假教学,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
我国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我国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引言课程改革是指对教育课程进行调整、改革和创新,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成长需求。
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我国课程改革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本文将探讨我国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包括多元化、素质教育、创新能力培养、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
一、多元化课程设置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知识结构的不断更新,传统的学科分类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我国课程改革逐渐倾向于多元化课程设置。
这种趋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科交叉融合:在当前知识爆炸和跨学科研究日益增多的背景下,我国开始推行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设置。
数理化生等传统学科开始与人文社科进行深度结合,形成更具综合性和实践性的学习内容。
2.选修课程丰富多样:为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我国的课程设置逐渐向选修课程倾斜。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在一定范围内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
这样的设置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3.实践性课程增多: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国增加了大量实践性课程,如实验课、实训课、社会实践等。
通过这些课程,学生能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并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素质教育的强调素质教育是指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模式。
在我国课程改革中,素质教育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
1.培养核心素养:我国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包括语文素养、数理思维、艺术修养、体育健康等。
这些素养不仅是学生综合发展的基础,也是他们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撑。
2.强调综合评价:传统的考试评价过于注重知识的记忆和应试能力,而忽视了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
在课程改革中,我国开始推行综合评价体系,包括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实践表现等多个方面。
这样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发展情况,并鼓励他们在各个方面取得进步。
3.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和课程改革的策略资料讲解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和课程改革的策略资料讲解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的不断进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重要议题。
本文将探讨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趋势,并介绍相关的策略和资料。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1.注重全面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具备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学生。
这意味着教育部门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学科知识传授,而是重视学生的创新精神、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2.个性化教育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学生被迫按照相同的课程和进度学习。
而现在的趋势是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课程内容。
3.跨学科融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跨学科融合,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培养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注重实践和应用传统的教育模式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实践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现在的趋势是推行以实践和应用为导向的教育,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和实际问题解决,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课程改革的策略资料讲解1.确定改革目标和方向确定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关键步骤。
需要考虑到社会需求、学生需求和教师需求,制定合理的改革方案。
同时,还需要明确改革的优先领域和时间表,为改革实施提供指导。
2.建立新的课程框架在课程改革中,建立新的课程框架是必不可少的。
新的课程框架应该符合改革目标,并囊括全面的学科内容。
此外,还需要确定课程的基本结构、课程内容的顺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等。
3.制定新的教学标准和评价体系课程改革需要制定新的教学标准和评价体系,以确保教学质量和效果。
新的教学标准应该符合改革方向和目标,明确学生应具备的核心能力和素质。
评价体系应以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为基础,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业成绩、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等方面。
4.加强师资培训和专业发展课程改革需要配备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因此,加强师资培训和专业发展至关重要。
课堂教学改革的六大趋势
设 法压 缩 的 , 与之 相应 , 学生 学 习的时间却是要给予保 障的。 而
且 ,让 学 生 在 教 师 教 学 之 前 , 就
给学生就行 了 , 还需要教 师有效 地把学生学 习时 , 只存 在听得懂 还
是听不懂 的问题 , 学 生 自 己 是 难
近剧 院 。毕竟大 家都 明白 , 观 众 的艺 术 品位 是通 过 看京 剧和 歌
以形成 困惑 的。事 实上 , 没 有学 生 的 学 ,教 师 的 教也 就 无从 谈 起, 只 有 学生 学 习了 , 才 会 在学
以实现 , 后者需要 重新学 习才 能 实现 。很 有意思 的是 , 在教 师课 堂主 导能力越 强的地方 , 教 师更
愿 意也更有实 力来捍卫现 状 , 因 此 要 实 现 这 样 的转 换 更 加 困难 ;
“ 小嘛小 二 郎 ,背着那 书包 进 学堂” ,尽管 这样 的儿歌还在 传 唱 ,但 学 堂却 已经 杳无 音讯
不管 是我们 的京剧 , 还 是西 方 的歌剧 ,艺术含 量不容怀 疑 , 但都存在 曲高和寡 的遗憾 。 好在
对 于 对 那 些 用脚 投 票 的观 众 , 大
得 不 改变 这种 教 师 主导 课堂 的
现状 , 于 是 反 到 成 了实 现 这 种 转 换 的 突 破 口。 至 此 ,我 们 就 不 难 理 解 , 为 什 么 在 这 一 轮 教 学 改 革 的 大 潮 中, 真 正 的领 军 学 校 并 不 是 老 牌
视课 堂教 学现象 的基础 上 , 认 为 当前课 堂教 学 改 革有 着 如下 六
大 发 展趋 势 。
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观点和趋势
教材资格证考试专用教材P110第八节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观点和趋势一、新课程中的教学观(一)全面发展的教学观全面发展的教学观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结论与过程的统一结论与过程的关系反映的是学科内部知识、技能与过程、方法的关系。
从学科本身来讲,过程体现在该学科的探究过程和探究方法,结论表征该学科的探究结果(概念原理体系),二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
从教学角度讲,所谓教学的结论,即教学要达到的目的或所需获得的结果;所谓教学的过程,即达到教学目的或获得所需结论而必须经历的活动程序。
毋庸置疑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正确的结论,所以必须重视结论。
但是,学生如果不经过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认识活动,即没有多样化的思维过程和认知方式,没有多种观点的碰撞、论争和比较,结论就难以获得,也难以真正得到理解和巩固(M:学习质量就大受影响)。
更重要的是,没有以多样性、丰富性为前提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就不可能培养起来。
所以,不仅要重结论,更要重过程。
基于此,新课程把过程和方法本身作为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从课程目标的高度突出了过程与方法的地位。
2、认知与情意的统一学习过程是以人的整体的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活动和情意活动相统一的过程。
认知因素和情意因素在学习过程中是同时发生的、相互作用的,它们共同组成学生心理的两个不同方面,从不同角度对学习活动施予重大影响。
如果没有认知因素的参与,学习任务不可能完成;同样,如果没有情意因素的参与,学习活动既不能发生也不能维持。
(二)交往与互动的教学观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
据此,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没有交往,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那些只有教学的形式表现而无实质交往发生的“教学”是假教学,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但学到知识,还学到了如何学到 知识!
知识
活动
参与式活动2 • 如果让你的一部分新授课不再完全由你讲 授,而请你设计一些活动让学生来完成, 学生在活动中学到知识,你觉得你会遇到 一些什么困难?其中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活动法的要则之一
• 正确处理好活动与知识的关系: • 案例研究:
亨利八世国王
A PAPER
A
PAPER
A
PAPER
A
PAPER
这是什么 东西? 练习? 考卷? 复习资料?
What's this piece of paper?
• 第一类:学习目标与内容清单(KWL Chart” ) 我知道什么 我想知道什么 我知道了什么
第二类:过程性练习
第三类:学习活动设计与要求
活动法要则二:师生关系调整
学习学习行为变化:学生要动起来
教师教学行为变化:让。指导。评价。 师生关系发生变化:
老师的讲
知识
学生的听
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关系
教师的活动 • 定目标 • 定主题 • 提问题 • 讲知识 • 推步骤 • 给材料 • 答疑问 • 导方法 • 作总结 • 评学生 • 。。。 学生的活动
《不同类型政府的特点》
搭纸塔
我的方法(讲授) 学习 状态 学习 过程 知识 品质 兴趣不大 由外而内 系统性、确定性
搭纸塔(活动) 有兴趣 由内而外
深刻性、牢固性
教学 成果
知识
知识+情感态度价 值观
混合物的性质
为知识学习搭台阶
知识: 有点难 活动: 搭台阶
活动: 搭台阶
古墨西哥人的生活方式
A PAPER:给学生用的!
• 学生在这张纸上学习(学习平台)
• 学生用这张纸来学习(学习工具)
• 学生为这张纸来学习(学习评价)
Binder
• 这张纸实在是太不平凡了!从老师这个角度来说, 靠这张纸,教师把自己的教学意图,教学内容设 计和教学方法设计,要用到的资源等等,都以 “学生活动设计”这样一个形式包含在里面了。 这里有对课程的理解,有对学生期望,有对学生 可能反应的预测,有对学生学习心理的预期,也 有自己坚守的教学理念。从学生这个角度来说, 这张纸回答了四个最关键的问题:学生学什么? 学生用什么学?学生怎么学?学生学得怎么样? 这四个问题,都用这张纸回答了,而且回答得最 实在,最具体,最简便。这张纸包含两个转换, 一是实现从课程到教学的转换,二是实现从教学 到学习的转换。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这是很难 的。里面的含金量是很高的。
活动一:写歌曲、说唱乐、诗、日志、故事、 漫画和短剧 活动二:阅读有关亨利和亨利六个妻子的材 料 活动三:并回答有关问题 活动四:讨论这些材料 活动五:掌握评分标准 活动六:交流作品
课堂活动的知识教学指向
活
写作主题 写作素材
动
写作任务
知
教学导入
识
引起兴趣 亨利八世宗 教改革的原 因和结果 减轻压力 增加兴趣
地来学习。学习品质好。
以教为主(学生 以学为主(学生提出问题、学生 提出问题、教 解决问题) 师解决问题)
参与式活动1
试描述你所在的学校绝大部分课目前的真 实状况,并据此设计学校课堂教学模式的 基本特征。
2两种基本的教学方法:讲授法与活动法
教学 内容
讲授法 概念性知识 高端学生
表达能力强的教师 系统性、确定性由外
• 随着季节而移居 侦探 10000 学校 • Texcoco湖 筑堤 俘虏 运河 • 沼泽 水中田畦 棉花 颂词 • 伦敦 责任 兰城 集 市 2000000
• 活动一:根据以上20个词来猜测古墨西哥人的生 活方式,每个猜测要用到上面两个词 • 猜测1 • 猜测2 • 猜测3 • 活动二 • 阅读教材20-23页。读完后修订你的猜测。如果你 猜错了,你怎么更改呢?如果你是正确的,你可 以增加一些使你的猜测更完善吗? • 修订1 • 修订2 • 修订3
• 导学案是系统的学习活动设计,标志是: 不同学习活动之间要有梯度与层次。关键 是揣摩学生学习过程的特点,将学习活动 分解成小步骤小台阶。 • 导学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标志是: 要有开展每一项学习活动的方法指导。在 学生学习活动可能发生困难的地方,要有 如何做好这项活动的简明提示。
祝贺你,你制作出了混合物。你准备好挑战 了吗?你小组的目标是根据老师的要求分 离你刚刚制作出的混合物。你的小组会完 成这项工作吗?准备好,开始行动吧!
• 任何事件都有一个发生、发展、高潮和结束的过 程。这“一张纸”强化了任务的提出环节,具体 设计了完成这个任务的几个过程,同时强化了完 成任务的情境设计,包括背景、条件、材料、工 具、气氛等因素,目的都是为了强化这“一张纸” 的事件性设计。 • 教学事件性设计的实质是对课堂教学交往化特征 的强化,将教学过程由一个纯粹的认知过程改造 为一个以人际交往为主要内容的社会过程。这样 的“一张纸”,从文本特征这个角度来说,已经 向教材化方面发展(可以称之为教学化的教材), 从教学功能这个角度来说,是对课堂的生活化构 建(可以称之为生活化课堂)。
• 第二天 • 8.轻轻把糖果从水里 取出来,谨慎点,因 为这时糖果是非常容 易弄破的。 • 9.重复第一天的步骤 2-4,在数据表上记录 下糖果水泡之后体积 的变化。
水泡之前 高度 (c m) 宽度 (c m)
水泡之后 高度 (cm) 宽度 (cm)
质量 (g)
质量 (g)
观察描述: 观察描述:
而内的学习过程
活动法
事实性知识、程序性知 识、元认知知识 中低端学生 表达能力一般的教师 深刻性、牢固性由内而外
的学习过程
教学 对象
教师 条件 教学 要求
塔学 理习 论金 字
美国缅因州的国家训练实验室 (National Training Laboratories)
【美】埃德加· 戴尔(Edger· Dale)
• 步骤: • 第一天 • 1.用纸条在你杯子上标明你的班级和小组成员姓 名。 • 2.用尺子以厘米记录小熊糖果最初的高度和宽度 并在下列图表中记录好数据。 • 高度: 宽度: • 3.用电子秤以克为单位取得小熊糖果的重量并记 录在图表中。 • 4.记录下糖果的颜色。 • 5.在杯子里加注一半水。 • 6.把糖果放进水杯。 • 7.把操作台擦干净,把杯子放在班级指定的地方。
• • • • • •
计算: 计算小熊糖果在水泡前后的百分比变化: ×100=高度百分比变化 ×100=质量百分比变化 图表: 把小熊糖果在水泡之后的变化百分比在下 列线框内制成图表 • 问题和分析: • 糖果在经过一个夜晚的水中浸泡之后发生 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
第四类:教学事件设计
课堂教学改革的趋势与核心内容
昭通内涵发展项目 李海林 2014年3月 昭通
1课堂教学改革的最近改革区原则
课堂教学现状 最近改革区 一 二 三 四 一讲到底 先讲后练 先教后学 讲练结合(当堂训练)有所讲有所不讲。讲
是为了练。用讲的东西来练。
教学互动教决定学,学决定教。以学定教。 先学后教(预习)带着问题来学习,有准备
导学案不是什么?
• 导学案不是教案。教案是教师教学活动设 计方案,出发点是教师。 • 导学案里面有练习,但不是练习册,练习 只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一种。 • 导学案里面有学生学习要用到的材料,但 导学案不是学习材料,导学案的着眼点是 学生学习活动。
• 导学案是谁编制的? • 是老师从教学需要出发,根据对学生学习 该内容的预期来编制的。导学案是备课组 老师集体编撰的,称为“样本”;每位老 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样本进行修 改和调整,称为“用本”。 • 导学案是给谁用的? • 是给学生用的,是在上课之前、之中以活 页或册子的形式发给学生的。教师围绕导 学案来教学,学生围绕导学案来学习。
《Audio Visual Methods In Teching》
抽 象 的 经 验
经验之塔
语言 视觉符号
广播、录音 照片、幻灯 电影、电视 (替代的经验)
参观、展览 见习、旅行 观摩示范 参与活动(演戏、表演) 设计的经验(真实的改编) 有目的的直接经验
观 察 的 经 验
做 的 经 验
片面强调讲授法,活动法没有受到应有的 重视!(讲授法与活动法相结合) 讲授法用得不地道,没有充分发挥讲授法 的功效!(对讲授法加以改造) 活动法存在严重的为活动而活动的现象, 活动的教学指向不明确!(活动法的优化)
• 导学案的特征 • 导学案是学习活动的设计,标志是:每一 个条款都必须要有动词。该动词即学生具 体学习行为设计。该动词越具体越好,要 有可操作性,可检测性。 • 导学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标志是: 每一个动词的主语都是学生。该动词所表 示的动作,其发出者是学生而不是老师。 所以导学案必须从学生的视角设计学习动 作。
• 它实现了专家的课程、规划的课程向教师 的课程、学生的课程的转换。 • 这既是美国教师课程执行力的集中体现, 更是课程的本质之所在。 • 照我看来,也许这确实是我们切入美国课 堂教学研究的一个很好的视角;也许,中 国的课堂教学缺的正是“这张纸”,以及 这张纸背后的东西。
导学案
• 参与式活动4: • 现在对所谓导学案有许多不同的意见和看 法。有人说它是一个好东西,有人说它是 一个很坏的东西。那么你的看法呢?
• 混合起来 • 到目前为止,你已经学会了:你的微型生物圈包 含元素和化合物,它们就是纯物质。但有些物质 不纯净,称之为混合物。例如土壤,它含有有机 材料、岩石碎片,还有小颗粒砂或粘土。那么, 什么是混合物?它是如何不同于元素或化合物的? • 目标:当你已经完成本项研究,你应该能够: • 1.确定混合物的性质以便分离混合物。 • 材料:一包铁屑,一包木片,一包糖,一包沙。 • 活动一:将每包里的东西倒入小盆子里。
组织 管理 促进 支持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