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画的“空间”表现以及基本画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水画的“空间”表现以及基本画法
山水画的“空间”表现当代画家喜欢在山水画里谈空间表现,这是不准确的说法,因为山水画里的所谓“空间”表现不是目的,取代它的是前后位置的安放问题。山水画有“石分三面,(形成一个石体的最基本要求)树分四枝(前后左右四枝)”的说法,这个结体的基本法强调的是“体格”,既然是体格问题,那么就是笔墨的虚实问题。古人云:“虚实有致而空间自生”。这句话告诉我们中国画里不用去刻意经营空间,而要去注意营造虚实关系。近浓后淡、近实远虚可以产生空间,但近淡后浓、前虚后实也能产生空间。而山水画家总想以最少的笔墨,使读者感悟到最大的空间,这也是我们常说的笔简而意远,物少而景大。(图1、2)两图相比,树的位置和高低没变。但图2将地线虚以云烟,故显得空间增大。这就是古人说的“虚实有致而空间自生”。图1图2借景(图、3、4)采用了借景手法,山水画置物布景不仅要在画内作文章,还要在画外做文章,这叫借景,也能扩展空间。箭头所示表示画中的山势、树势的出、入画面的情况。图3图4初学四忌1.初学画忌描小心翼翼地勾描景物(或范本景物)轮廓只求形状位置正确,不求理解笔墨的组合规律合效果。2.初学画忌胆怯对着(白)画纸,顾虑重重,感觉要画的很多而无从下笔,总想笔笔对而总是笔笔误。这是不明画理只注意表象的
结果,也是实践太少心虚胆小的缘故。对于学习者来说,敢于动笔也是优势,因为只有画出东西,才能在此基础上辨明对与错,才能改错。3.初学忌急于求成不经过仔细分析(理解范本)草率动笔,而达不到所需的笔墨效果,心躁则手更急,结果。要么草草而成(简单化).要么无法将画面处理完整。4.忌不习书法、不研笔法不重勾勒,一味用浓淡墨求渲染效果,结果会使画无骨架,流于浅薄,失去写意山水的趣味。《山水画基础技法》《写意山水入门》是早年出版的一本著作,希望给初学者指明一条学习中国山水画的正确道路,在当时也得到了我的导师童中焘老师的直接指导及大力支持。而今数载已过,很多学生反映想再买已很难。为了让大家能够继续受惠于此类实实在在谈基础而又带有独立系统的入
门书,我准备于近日将书内容重新整理后在网上发布,一方面让更多非专业爱好者能更好欣赏它,另一方面或许能带给专业学习者一些思考和感悟。再者不管是学界内还是我自身对于国画的理解又不可与当时同日而语,所以我在原书的基础上进行增减,以加强本书的实用性。张伟平2010-8-31山水画基础(一):“写意”及“笔墨”概念中国山水画从成熟之日起,就不再把表现客观对象(光、形、色)作为自己的最终目标,而逐渐趋向于对(认识客观世界的)人的主观精神世界的表达。正是由于中国人观察和认识客观世界的方法具有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独特地方,所以在表现方式上也形成了自己完
整的绘画体系。作为一个山水画家,看到的世界很复杂,其实要解决的问题却很简单,就是面对这个世界,应运用怎样的艺术语言使它们在纸上形成图形,并且是一个最真切地传达了他主观情感的图形。中国画“笔墨”形式的形成,恰好解
决了这一根本问题。“写意”,顾名思义就是得其意。从认识
观上看,面对被表达对象只需得其意,不对它作谨细刻画,而对主体(表达者)来说是要寄情、寄兴。“物”是心、目共同作用的产物,并以精神表达为画中的灵魂,客体被称为“载体”。这就区别于其《秋净江南》张伟平作他一些绘画形式里的“镜像”表达式(一模一样地反映客观)和主观宣泄式(不表现客观)。从画体上看,由于有谨细勾描、层层填色一类的“工笔画”,
所以和它相对应地产生了“逸笔草草,不拘形似”的“写意”画,这是中国画“写意”的基本含义。下面把“写意”画的独特语言——“笔墨”作简要的介绍。传统概念中,对笔墨的认识也是
逐步发展的。今天我们认为“笔墨”应含有以下几个具体内容:用笔讲笔意、笔势、笔力、笔法(由于笔意、笔势涉及面广而且抽象,这里只着重于笔力与笔法)。力是用笔的基础。“描、涂、抹”三病说的就是力弱,产生“软、浮”的毛病,黄宾虹将用笔总结为“平、留、圆、重、变”五字。“平”指运笔起至转行止都能做到运力均匀,笔在力的掌握下起止、转折都要平稳,不急不躁,既要有匀速又要把持它能随意在各种水平线上运动。它是运笔的最基本要求,也是最难达到的要求;“留”指
力蕴含在笔线内不向外溢出;“圆”指笔线不平扁;“重”就是有力,不轻浮;“变”指笔线有变化,不是一种感觉,一个样式(这也涉及到笔法的问题)。笔法:指运笔的法度,即运笔的道理,具体来说是按一定道理而行的笔锋在提、按、顺逆、转折、正、侧、藏露等状态下形成的各种粗细、方圆等不同的墨迹。古人论用笔三病:“板”、“刻”、“结”,其中“板”与“刻”就是说笔法无变化,呆板而形同刻出来的一样。(注:这里说的笔法仅指侠义上的笔法。)墨法:运墨要讲层次,有光彩,求变化。黄宾虹论运墨有七法“浓墨法、破墨法、积墨法、淡墨法、泼墨法、焦墨法、宿墨法”,但其中运用最普遍最基本的为积墨、破墨、泼墨三法。对用墨的要求也可用“清、润、沉、和”四个字来概括:“清”不是淡,是要求用笔的笔路清楚,墨色层次分明;“润”是指墨色滋润不火燥;“沉”指墨色不浮于表面:“和”指墨色在活泼有变化的同时也要相互融洽,不脱节。用笔用墨主要以用笔为主,墨的光彩、层次变化也要靠运笔画成,这才能达到沉厚的效果。山水画基础(二):几种常见的用笔、用墨介绍1. 中锋用笔:指运笔时笔锋基本在墨迹中间,形成的墨迹两面光。(中锋用笔是主要的运笔手法,见图1、图2)2. 侧锋用笔:指笔锋侧在一边,其墨迹一边光一边毛(成锯齿状)。(见图3)3. 拖笔(中锋或侧锋):指笔锋在中间(或侧一边)运行,但笔杆成斜势,笔毛顺势在纸上拖行。(见图4)逆锋用笔:指毛笔不是按笔毛顺势而是朝相
反的方向运行。(见图5)各种笔法、点法示意图:(见图6、7、8)图6图7图8泼墨法:用笔饱蘸浓淡相宜的水墨,按一定的笔路大胆落纸。(图9)积墨法:由浓入深地(待干后)层层添加墨色。(图10)破墨法:先画一种墨(或色),未干
再破以不同的墨(或色)。破墨可分为六种:浓破淡、淡破浓、水破墨、墨破水、色破墨、墨破色。(图11、12)另:黄宾虹破墨法:先点浓墨,再以淡破之;也有破墨之后再点加浓墨。山水画基础(三):结体&执笔法结体中国山水画表现对象,主要依靠“笔墨”,它不同于“明暗”表现法、焦点透视表现法,那么国画山水必然就会在纸上对空间关系的处理方面有自
己的一套结体方法。由于这个结体方法是紧紧地依靠着笔墨来体现,我们也可将其称为“笔墨体”。具体地说这个“笔墨体”的审美核心是什么呢?用笔用墨应围绕什么来进行呢?虚实
关系——国画山水里用笔用墨苦心构造的笔墨体里的唯一
关系。这也就是说一切笔墨技巧都为营造它而展开。它是一幅画里要表达情感的唯一承担者。所以古人说“山水之道,虚虚实实、实实虚虚八字尽之矣”。这八个字含有以下两层意思:一要有虚有实;二要“实者虚之”(即实的地方要以虚法来运作、营造出,不可一览无余),“虚者实之” (虚的地方不是没形体,也要隐含有实体的意味)。虚实运用的诀窍在于使用“相间法”。繁简相间,疏密相间,枯湿相间,黑白相间,浓淡相间,大小相间,轻重相间,点、线、块相间等等,如此不断地相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