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运动的快慢图像练习题
2022年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运动快慢描述单元练习试卷A4打印

八年级上册物理运动快慢描述单元练习试卷A4打印(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计30分)1、甲、乙两辆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向西做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
由图像可知()A .0~3s内,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且v甲>v乙B .0~5s内,乙车的平均速度是5m/sC .0~3s内,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西运动D .第5s时甲追上乙2、2020年11月24日至12月17日,中国嫦娥五号顺利完成了发射、登月、采样、返回等一系列任务,我国首次月球采样返回任务圆满完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发射前,嫦娥五号是绝对静止的B .升空时,嫦娥五号相对火箭是运动的C .环月飞行时,嫦娥五号相对月球是运动的D .月球着陆过程中,月球表面相对嫦娥五号向下运动3、2021年2月开播的《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又一次激起观众对国学经典的喜爱。
关于诗句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中狗叫声是通过大地传到人耳B .“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中的“桥流”是以河岸作为参照物C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中的“倒影”是楼台通过池塘水面成的实像D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中的“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4、中国自主研发的“海斗一号”(如图),在马里亚纳海沟刷新了中国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纪录,达到10907米。
“海斗一号”在完成了岩石状物体样本的抓取和其他工作后,遥控抛载安全上浮。
对于上浮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以“海斗一号”为参照物,海面是静止的B .以“海斗一号”为参照物,海底是运动的C .以样本为参照物,“海斗一号”是运动的D .以抛掉的重物为参照物,“海斗一号”是静止的5、当前社会飞速发展,城市规划建设势不可挡。
交通发达,车水马龙,高楼林立,华灯园林,美丽家园。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 第 1章第 3节 运动的快慢 (含解析)

第 1章第 3节运动的快慢一.选择题1.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匀速运动,10s内通过200m的路程,那么它前2s的速度是()A.5m/s B.10m/s C.20m/s D.40m/s2.如图所示,轰炸机15min时间飞行180km,则其飞行速度是()A.180km/h B.12km/h C.200m/s D.720m/s3.—列运动的火车的速度为288km/h,这表示该火车的快慢程度是()A.每小时的速度是288km/hB.火车通过的路程为288km/hC.火车每小时通过的路程为288km/hD.火车每小时通过的路程为288km4.日常生活中,我们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时,有两种常用的方法。
一同学借助如图甲、乙中的汽车行驶的结果来说明这两种方法,其中正确的是()①借助图甲,比较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长短来确定物体运动的快慢;②借助图甲,比较通过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多少来确定物体运动的快慢;③借助图乙,比较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长短来确定物体运动的快慢;④借助图乙,比较通过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多少来确定物体运动的快慢。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5.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1,所用时间之比是2:3,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A.l:2B.2:1C.2:9D.9:26.春运期间,为了赶去乘车,大人搀着孩子一起快走了30m,其中大人共走了5 0步,孩子共走了110步,则速度快的是()A.一样快B.大人C.小孩D.无法确定7.为宣传“绿色出行,地碳生活”理念,三个好朋友进行了一场有趣的运动比赛。
小张驾驶电瓶车以18km/h的速度前进,小王以5m/s的速度跑步前进,小李骑自行车,每分钟通过的路程是0.3km,则()A.小张速度最大B.小王速度最大C.小李速度最大D.三人速度一样大8.在一列以18m/s的速度行驶的火车上,某乘客以2m/s的速度在车厢内行走(车厢长20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乘客用1s的时间从车厢头走到车厢尾B.乘客用11s的时间从车厢头走到车厢尾C.乘客用10s的时间从车厢尾走到车厢头D.乘客用1.25s的时间从车厢尾走到车厢头9.把带有墨水装置的小车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纸带上,小车每隔相等的时间滴一滴墨水。
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第1章第3节:运动的快慢课后习题(包含答案)

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第1章第3节:运动的快慢课后习题(含答案)1.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可知,物体的A A .速度大小恒定不变 B .速度与路程成正比C .速度与时间成反比D .以上说法都对2.下列图像中,能正确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C3.P 、Q 是同一直线上相距12米的两点,甲从P 点、乙从Q 点同时沿直线相向而行,它们运动的s-t 图像如图4所示,分析图像可知 CA .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B .经过3秒,甲、乙相距4米C .乙到达P 点时,甲离Q 点6米D .甲到达Q 点时,乙离P 点2米4.().在学校运动会上,小明参加的项目是百米赛跑。
起跑后,小明越跑越快,最终以12.5 s 的优异成绩获得冠军。
关于上述小明的百米赛跑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明在前50 m-定用了6.25 sB .小明每秒钟通过的路程都是8m CC .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 m/sD .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 km/h5.运动会上,100m 决赛,中间过程张明落后于王亮,冲刺阶段张明加速追赶,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
关于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A.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大B.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小C.二者的平均速度相等D.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6.可以用图像来表示物体的运动状态,如图所示,则表示物体运动速度相同的是: Bts vA.甲乙B.甲丁C.乙丙D.丙丁7. 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在下图所示的四个图象中,能正确表示汽车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图象是A8.(多选题).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 B C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B.4s~8s内,甲乙同学都匀速直线运动C.0s~8s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D.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9.下列各图中,表示物体处于匀速运动状态的是CA. B. C. D.10.下列物理量的单位,属于速度单位的是AA. m/sB.mC.sD.kg11.下列四个成语中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最明确的是BA.离弦之箭B.一日千里C.姗姗来迟D.风驰电掣12.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3所示,图4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 D13..为宣传“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理念,三个好朋友在某景点进行了一场有趣的运动比赛。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运动的快慢》同步训练(附答案和解析)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运动的快慢同步训练一、单选题1.甲、乙两车在某一平直公路上,从同一地点同时向东运动,它们的s-t图象(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甲、乙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B.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C.若以乙为参照物,甲往东运动D.经过4s,甲乙相距8m2.如图是相向而行的甲、乙两物体的s-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遇时两物体通过的路程均为100mB.0-30s内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C.甲的运动速度为10m/sD.甲、乙是同时出发的3.如图所示,电视节目中“闯关游戏”的笔直通道上每隔8m设有一个关卡,各关卡同步放行和关闭,放行和关闭时间分别为5s和2s,当小强正通过关卡1左侧9m远的A 处时,关卡刚好放行,若他全程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最先挡住他前进的关卡是( )A.关卡4B.关卡3C.关卡2D.关卡14.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 B. C. D.初中物理试卷第2页,共9页5.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刚在操场上沿直线跑道跑步,如图所示是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前2s 内,小刚跑得较快B.两人都做变速运动C.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D.全程中,小刚的平均速度大于小明的平均速度6.下列体育项目中,以“速度”这一科学量作为评定标准的是( )A.跳远B.跳高C.铅球D.长跑7.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 -t 图象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不正确的是( )A.物体在6s 内运动的路程为15mB.以地球为参照物,物体在中间2s 内静止C.物体在前2s 内和后2s 内的速度相等D.物体在6s 内的平均速度为2.5m /s8.一短跑运动员5s 内跑了50m 的路程,羚羊的奔跑速度是20m /s ,汽车的行驶速度是54km /h ,三者的速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A.运动员、羚羊、汽车B.羚羊、运动员、汽车C.运动员、汽车、羚羊D.羚羊、汽车、运动员9.火车的速度为72km /h ,汽车的速度为21m /s ,则( )A.火车的速度大B.汽车的速度大C.两者的速度一样大D.无法确定10.如图所示是利用每秒闪光30次的照相机拍摄到的四个物体的闪光图片,图中箭头表示物体的运动方向,其中做匀速直线运动是( ) A. B. C. D.11.如图表示的是甲、乙两辆汽车运行的时间和路程关系图象,有关两辆汽车的速度比较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车速度比乙车大B.乙车速度比甲车大C.两车速度一样大D.无法判断二、填空题12.图A比较运动员快慢的方法是: ______ ;图B比较运动员快慢的方法是:______ ;由此可见,物体运动的快慢与 ______ 有关.13.图中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前30s运动较快的是 ______ 车,一定做变速直线运动的是 ______ 车.三、计算题14.小明骑自行车经过一坡道,路程标志以及小明骑车经过标志的时刻如图所示,求(1)前半程,上坡过程中小明的平均速度为多少m/s?(2)后半程,下坡过程中小明的平均速度为多少m/s?(3)全程,小明的平均速度为多少m/s?初中物理试卷第4页,共9页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运动的快慢同步训练答案和解析【答案】1.C2.C3.B4.C5.A6.D7.C8.D9.B 10.A 11.A12.相同的时间内,比较通过的路程;相同路程内,比较所用的时间;通过的路程和所有的时间13.甲;乙14.解:(1)由图可知,前半程的路程,s 1=300m ,t 1=9:1:20-9:0:0=1min 20s =80s ,前半程,上坡过程中小明的平均速度为:v 1===3.75m /s ; s 1t 1300m 80s (2)由图可知,后半程的路程,s 2=300m ,t 2=9:2:00-9:1:20=40s ,后半程,下坡过程中小明的平均速度为:v 2===7.5m /s ;s 2t 2300m 40s (3)由图可知,全程的路程,s =600m ,t =9:2:00-9:0:00=2min =120s , 全程小明的平均速度为:v ===5m /s .s t 600m 120m/s 答;(1)前半程,上坡过程中小明的平均速度为3.75m /s ;(2)后半程,下坡过程中小明的平均速度为7.5m /s ;(3)全程,小明的平均速度为5m /s .【解析】1. 解:A 、由图象知,甲和乙的s -t 图线都是正比例图线,它们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即甲、乙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 正确;B 、由图知,相同时间内乙通过的路程大于甲,所以乙的速度大于甲,故B 正确; CD 、两车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图知,4s 时间甲车路程为s 甲=4m ,乙车路程为s 乙=12m ,甲车在乙车的后方s =s 甲-s 乙=12m -4m =8m 处,所以以乙为参照物,甲向西运动,故C 错误,D 正确.故选C .(1)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是定值,即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由此根据甲乙s -t 图象分析它们的运动状态;(2)相同时间通过的路程越大物体的速度越快,由此判断甲和乙的速度关系;(3)由图象可知两小车在4s 内的路程,由此可判断两小车的位置关系.这是一道图象题,由物体的s -t 图象,我们可以求:①物体在一定时间内的路程,②物体通过一定路程所用时间,③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④求物体的运动速度.2. 解:A 、由图象可知,相遇时(即两图线相交),甲通过的路程为400m -100m =300m ,乙通过的路程为100m ;故A 错误;B 、由图象可知,在0-10s 内,乙处于静止状态;在10s 后乙物体才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 错误;C 、由图象可知,甲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在30s 内通过的路程为300m ,甲的运动速度为v ===10m /s ;故C 正确;s t 300m 30s D 、由图象可知,在0-10s 内,甲做匀速直线运动,而乙处于静止状态;10s -30s ,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乙比甲要晚10s 出发,故D 错误;故选C .根据图象中图线的形状,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再结合选项中的说法,运用速度的公式,可得出正确的选项.准确分析图象中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解答此题的关键.3. 解:由题知,关卡放行和关闭时间分别为5s 和2s ,小强正通过A 处时,关卡刚好放行, 由v =可得,小强到达关卡1时所用的时间:t 1===4.5s <5s ,所以关卡1不会挡s t s 1v 9m 2m/s 住他;每两个关卡间距离8m ,所以小强通过相邻两关卡所用的时间t ===4s ,s′v 8m 2m/s 小强到达关卡2的时间:t 2=t 1+t =4.5s +4s =8.5s ,5s +2s <t 2<5s +2s +5s ,所以关卡2不会挡住他;小强到达关卡3的时间:t 3=t 2+t =8.5s +4s =12.5s ,5s +2s +5s <t 3<5s +2s +5s +2s ,所以初中物理试卷第6页,共9页关卡3会最先挡住他.故选B .计算到达各个关卡的时间与关卡放行和关闭的时间对比,得出结果.本题考查速度公式的应用,关键是计算出小强到每个关卡所用的时间.4. 解:A 、s -t 的图象是变化的曲线,并且随时间增加路程也增加,但不成正比例,也就是物体做加速运动.故A 不符合题意;B 、s -t 图象是变化的曲线,并且随时间增加路程在变小,也就是物体做减速运动.故B 不符合题意;C 、该图表示物体的速度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 符合题意;D 、该图表示物体的速度均匀增大,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D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保持不变,根据图象的形状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本题是基本的读图问题,从图象的形状、斜率等方面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根据数学知识进行解答.5. 解:A 、由图象可知,在前2s 内,小刚运动的距离比小明长,所以根据v =可知,s t 小刚跑得较快,故A 正确;BC 、由图象可知,小明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图象是一条直线,表明路程和时间成正比,所以小明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而小刚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图象是一条曲线,表明路程和时间不成正比,所以小刚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故BC 错误;D 、由图象可知,两人的全程是相等的,所用的时间都是8s ,根据v =可知,两人的平s t 均速度相同,故D 错误.故选A .(1)判断前2s 内谁跑得快,我们可采取相同时间比较路程,谁在相同时间内运动的路程长,谁就跑得快;据此对A 做出判断;(2)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与时间是成正比的,在图象上表现为一条直线;据此对BC 做出判断;(3)全程的平均速度等于全部路程处于所有的总时间.据此对D 做出判断.解答本题时,可采用控制变量的思想和比较的思想去进行分析,比较时要在相同条件下去进行比较.6. 解:据课本可知,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所以以速度这一科学量作为评定标准的是长跑.故选D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故据此分析即可判断;知道并理解速度的物理意义是解决该题的关键.7. 解:A 、由s -t 图象可知,当t =6s 时,路程s =15m ,即物体在6s 内运动的路程为15m ,故A 正确;B 、由s -t 图象可知,在2~4s 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其速度为0,则以地球为参照物,物体在中间2s 内静止,故B 正确;C 、物体在前2s 内运动的路程为5m ,后2s 内运动的路程为15m -5m =10m ,即在相等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不相等,根据v =可知,则物体在前2s 内和后2s 内的速度不相等,故C 不正确;s t D 、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v ===2.5m /s ,故D 正确. s t 15m 6s 故选:C . (1)根据图象可知6s 时物体运动的路程,然后利用速度公式求出物体在6s 内的平均速度;(2)在2~4s 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其速度为0;(3)根据图象可知物体在前2s 内和后2s 内运动的路程,利用速度公式即可比较其大小.本题主要考查速度的计算和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等知识,关键能从图象上找出有用的信息,属于典型的图象问题,虽有一定的综合性,但难度不大.8. 解:运动员的速度v 运动员===10m /s ,s t 50m 5s 羚羊的速度v 羚羊=20m /s ,汽车的速度v 汽车=54km /h =54×=15m /s ,13.6由此可见,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羚羊、汽车、运动员.故选D .由速度公式求出运动员的速度,根据速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统一各物体的速度单位,然后比较速度的大小.本题考查了比较速度大小问题,要比较物体速度大小,要求出物体的速度、统一速度单位,然后再比较速度大小.9. 解:初中物理试卷第8页,共9页火车的速度V 火=72km /h ==20m /s ,72000m 3600s 汽车的速度为V 汽=21m /s ,所以V 火<V 汽,火车速度小于汽车速度.故选B .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m /s ,常用的还有km /h ,先把火车的速度换算为以m /s 为单位,然后再比较火车与汽车的速度大小.物理量间比较大小时,应先统一各量的单位,再比较它们的大小,如果单位不统一,无法比较各量的大小.10. 解:A 、物体的运动方向和速度都不变,是匀速直线运动,故A 符合题意;B 、物体运动方向在不断变化,不是直线运动,故B 不符合题意;C 、物体在相等的时间里运动距离不同,所以速度在变化,不是匀速运动,故C 不符合题意;D 、和B 图一样,物体运动方向在不断变化,不是直线运动,故D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物体沿直线做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根据选项中的照片,分析物体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距离是否相同、经过的路线是否是直线,是判断匀速直线运动的关键.11. 解:取一时间值,则有s 乙<s 甲,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路程大的速度大,故v 甲>v 乙;故选A .看清纵坐标轴和横坐标轴表示的物理量,用取值的方法判断出甲乙谁的速度大.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有:相同时间比路程,相同路程比时间,也可以直接算出速度进行比较.12. 解:由图A 可知,三人运动的时间相同,而三人通过的距离不同,所以此图是利用在相同时间内比较通过的路程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由图B 可知,三人通过的路程相同,但三人运动的时间不同,所以此图是利用在相同路程内比较所用的时间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由此可见,物体运动的快慢与通过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有关.故答案为:相同的时间内,比较通过的路程;相同路程内,比较所用的时间;通过的路程和所有的时间.生活中比较运动快慢通常有两种方法,即比较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多少或通过相同路程所用时间的多少.物理学中常用的比较快慢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相同时间比路程,二是相同路程比时间.13. 解:(1)由图可知,甲、乙两车同时从起点出发,在30s 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距离为900m ,乙车通过的距离为750m ,所以甲车运动的快;(2)由图知,甲车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同,乙车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同,因此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做变速直线运动.故答案是:甲;乙.(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相同时间内,比较运动距离的长短;二是通过相同的距离,比较用时长短;(2)分析汽车在相等时间内通过路程的关系得出汽车的运动状态.该题考查了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和物体运动状态的判断,难度不大. 14.(1)已知前半程的路程和时间,利用速度公式v =可求平均速度; s t (2)已知后半程的路程和时间,利用速度公式v =可求平均速度; s t (3)已知全程的路程和时间,利用速度公式v =可求平均速度.s t 求物体的平均速度时,一定要用这段时间内的路程和时间,根据速度公式进行求解.。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1-3《运动的快慢》专项练习(含答案) (247)

D.无法判断.
7.(2 分)火车车厢长 20 m,某乘客以 2 m/s 的速度在车厢内行走,当火车向前匀速行驶
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乘客用 10 s 从车厢尾走到车厢头;
B.乘客用多于 10 s 从车厢尾走到车厢头;
C.乘客用少于 10 s 从车厢尾走到车厢头;
D.乘客从车厢尾走到车厢头所用时间可能多于 10 s 也可能少于 10 s.
时 t2,醒后跑完剩下的路程用时小兔子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团体赛中,乌龟驮
着兔子水中游,兔子背着乌龟地上跑,实现了双赢。兔子在乌龟背上说:“我是静止的,
又可以悠闲的睡觉了!”兔子说自己是静止的是以 为参照物的。
25.(3 分)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由 图像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 和 ;经过 5s,跑在最前面的小车是 。
A.0
B.2 m/s
C.3m/s
D.6m/s
评卷人 得分
二、多选题
12.(0 分)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 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 4s B.4s~8s 内,甲乙同学都匀速直线运动 C.0s~8s 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 D.8s 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
30.(6 分)有一辆小车,从 A 点到 B 点作匀速直线运动,在起初 1 分钟内运动了 30 米,若 A 点到 B 点的距离为 90 米,问小车到达 B 点,还需要用几秒钟?小车到达 B 点后的速度 为多大?
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运动的快慢练习题含答案

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运动的快慢练习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1. 赛车的速度比公交车的速度大,这说明()A.通过相同的路程赛车比公共车运动的时间长B.相同时间内赛车比公共车通过的路程长C.运动时赛车比公共车用的时间短D.运动时,赛车比公共车通过的路程长2. 甲、乙两车在一平直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两车的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t1时间内,甲车平均速度大于乙车B.0∼t2时间内,两车平均速度相等C.0∼t2时间内,甲车做加速运动D.0∼t2时间内,乙车做加速运动3. 甲、乙两车在粗糙程度不变的平直公路上,从同一地点同时向西运动,它们的s−t 图象(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B.乙车受的牵引力比甲车大C.若以乙为参照物,甲往东运动D.甲乙两车的v−t图象(速度-时间图象)是平行与v轴的两条直线4. 火车的速度为70km/ℎ,成都地铁的速度为20m/s,则()A.火车的速度大B.两者速度一样大C.地铁的速度大D.无法确定5. 如图,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象,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象,由图象可知()A.甲、乙都由静止开始运动B.甲、乙两车经过5s一定相遇C.甲、乙都以2m/s匀速运动D.甲车速度越来越大,乙车速度不变6. 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运动时间越短的物体,其速度就越大B.通过路程越长的物体,其速度就越大C.运动越快的物体,其速度就越大D.通过路程越短的物体,其速度就越大7. 下列物体运动速度最大的是()A.城区汽车10min行驶6kmB.手扶拖拉机每分钟行驶300mC.小明骑车速度是20km/ℎD.百米世界纪录是9.58s8. 下列运动物体中速度最大的是()A.褐海燕飞行速度可达5km/minB.奔跑中的猎豹可达144km/ℎC.海中的旗鱼,每秒能游30mD.沪宁高速公路上行驶的小汽车速度可达100km/ℎ9.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3,所用的时间之比为1:2,则它们的速度之比为()A.3:4B.4:3C.1:1D.1:310. 如图所示的s−t图象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甲、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甲、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C.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甲、乙都不做匀速直线运动D.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甲、乙都不做匀速直线运动11. 一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2min内通过了360m路程,它运动的速度是________m/ s,这个物体在第5s内的速度是________m/s,前10s通过的路程是________.12. 我们在观看2008年北京奥运会男子100m决赛时,认为跑在前面的运动员快些,这是采用________的方法比较运动快慢的;而裁判员认定,牙买加选手博尔特获得冠军,这是采用________的方法比较运动快慢的.13. 甲乙两车速度之比为3:2,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之比为________;若两车速度相同,通过的路程之比为4:3,则两车所需要的行驶时间之比为________.14. 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东运动.它们的运动图象如图A、B所示:由图象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________;图B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所表示的物理量是________ .15. 小明同学在环形健康步道上锻炼身体,第一圈跑步,第二圈步行,s−t图象如图所示,则小明步行的速度是________m/s,小明在这两圈的运动中,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16. 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在5秒内移动了15m,它在第三秒的速度是________,它20秒运动的路程是________,它运动30m所需的时间是________.17. 甲、乙同学在平直的路面上同向运动,他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判断甲同学的速度为________m/s,8s末,甲、乙同学相距________m.18. 传说孙悟空具有腾云驾雾的本领,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折合5.4×l04km),我国高铁的安全运行速度可达300km/ℎ,它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已知地球到月球之间的距离约为3.78×105km.请根据这些数据估算孙悟空从花果山约需翻________个筋斗即可到达月球;若建一条“地月高铁”,以300km/ℎ的速度从地球运行到月球约需________ℎ.19. 如图所示,甲、乙和丙三人同时同地同向运动,且v甲>v乙>v丙,前三秒甲通过的路程________米,第三秒甲通过的路程________米,前三秒内甲乙通过的路程差为________米。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1-3《运动的快慢》专项练习(含答案) (536)

26.(6 分)轿车从某地往南宁方向匀速行驶.当到达 A 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为 10 时 15 分;到达 B 地时,钟表显示为 10 时 45 分.求:
(1)轿车从 A 地到 B 地用多少小时? (2)轿车从 A 地到 B 地的速度; (3)若轿车仍以该速度继续匀速行驶,从 B 地到达南宁需要多长时间.
B.2 m/s
C.3m/s
D.6m/s
13.(2 分)为宣传“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理念,三个好朋友在某景点进行了一场有趣的运
动比赛。小张驾驶电瓶车以 36km/h 的速度前进,小王以 10m/s 的速度跑步前进,小李骑自
行车,每分钟通过的路程是 0.6km。则.......................................................................... ( )
A.甲、乙的速度相等;
B.甲的速度大
C.乙的速度大
D.无法比较
6.(2 分)甲、乙两人进行百米赛跑时,甲到终点时,乙还在离终点 10 米处,现让甲的起跑
线后退 10 米,各人以原来的速度再进行比赛,则先到达终点的是:( )
A.甲先到达; B、乙先到达;
C.同时到达; D、无法比较.
7.(2 分)一辆摩托车作直线运动,1s 内走 10m,2s 内走 20m,3s 内走 30m……,则此车的
下表是一个机警的司机驾驶一辆保养得很好的汽车,在干燥的水平公路上以不同的速度
行驶时,测得的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
原行驶速度υ/km·h-1
反应距离s1/m
60
11
80
15
100
19
制动距离s2/m 20 34 54
(1)利用上表数据,算出该司机的反应时间大约是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1.3-运动的快慢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运动的快慢练习题1、速度是用来表示的物理量。
某物体的运动速度为h54,合Km/m/s。
2、起重机将一货物在5s内匀速提升了15m,货物的速度大小为 m/s= Km/h。
3、一辆汽车在上海到南京的高速公路上行驶,汽车上的速度表指针如图1所示,则汽车从图中位置行驶到南京还需 h.—图1 图24、小明在跑百米赛跑时前50m用时6s,后50m用时7s,小明百米赛跑的平均速度为 m/s。
5、一列长200米的列车,以20m/s的速度穿越1800米长的山洞,则火车完全穿越山洞所用的时间是秒。
6、小明从家里骑自行车去学校上学,已知小明家与学校的距离为4Km,小明所用时间为16min40s,则小明的平均速度为 m/s。
7、甲乙两人在平直路面上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2所示。
分析图象可知,两人中的速度更大,乙的速度为 m/s,在运动过程中,若以甲为参照物,乙是的。
8、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2min内通过了300m 的路程,它运动的速度是多少它以这样的速度行驶10分钟通过的路程是多少'9、2007年4月18日全国第六次列车大提速,国产动车组开始正式投入营运,下表是空调动车组D517次列车从北京到北戴河的时刻表。
里程车次序号车站时刻到达时间》开车时间D517 1 北京当日————06:25 《…求:D517次列车从北京到北戴河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保留两位小数)运动的快慢参考答案1、物体运动快慢; 152、3;3、4、)5、1006、47、甲; 4; 运动8、解:(1)s m s mt sv /5.2602300=⨯==(2)m s s m vt s 15006010/5.2=⨯⨯== 9、解:s t 660050:125:0615:08==-=s m s mt s v /97.416600277000===。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速度》图像题专项练习(解析版)

《速度》图像题专项练习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是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物体运动的速度为5m/sB. 从计时起再经过2s,物体又前进了10mC. 物体是做匀速直线运动D. 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大2.甲、乙两车在某一平直公路上,从同一地点同时向东运动,它们的s−t图象(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 甲、乙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B. 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C. 若以乙为参照物,甲往东运动D. 经过4s,甲乙相距8m3.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
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
根据图象可以判断()A. 0至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0.4m/sB. 0至7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5m/sC. 2s至5s内,小车通过的路程是2mD. 5s至7s内,小车通过的路程是6m4.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 sB. 4 s~8s内,甲乙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C. 第8 s时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D. 0 s~8s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5.甲、乙两物体先后从同地沿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比乙先运动2秒,甲运动6秒时通过的路程为6米,此时甲、乙间的距离为2米,在图所示的a、b、c三条图线中,乙的s−t图()A. 一定是图线aB. 一定是图线bC. 可能是图线bD. 可能是图线c6.如图是相向而行的甲、乙两物体的s−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相遇时两物体通过的路程均为100mB. 0−30s内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C. 甲的运动速度为10m/sD. 甲、乙是同时出发的7.用图象表示物体运动规律,图中表示同一运动规律的是()A. 甲图和丙图B. 甲图和丁图C. 乙图和丙图D. 乙图和丁图8.物理学中经常用图象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则下图中能表示同一运动规律的是()A. 甲丙B. 甲丁C. 乙丙D. 乙丁9.甲、乙两车分别从P、Q两点同时同向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a)、(b)所示,经过6s甲、乙相遇.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甲、v乙,P、Q间的距离为s,则()A. v甲>v乙,s=16mB. v甲>v乙,s=8mC. v甲<v乙,s=16mD. v甲<v乙,s=8m10.如图所示,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象,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象,由图象可知()A. 甲车速度大于乙车速度B. 甲、乙两车都由静止开始运动C. 甲、乙两车都以10m/s匀速运动D. 甲、乙两车经过5s通过的路程都是10m11.如图为甲、乙两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线,由图可知()A. 甲车快B. 乙车快C. 甲车慢D. 无法确定12.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 B.C. D.13.如图所示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关于该物体的运动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 0s−4s物体的速度是4m/sB. 4s−8s该物体的速度是4m/sC. 4s−8s该物体处静止状态D. 8−11s物体的速度是7m/s14.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向东运动,其路程S跟时间t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
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运动的快慢》练习含答案

1.3运动的快慢一、单选题1.如图是用照相机所拍摄的某小球在水中下落的一张频闪照片.已知水池壁上每块瓷砖的高度为a,闪光灯每隔△t时间闪亮一次(即拍摄一次).观察照片,关于小球的运动情况,以下判断可能的是()①小球从A位置到C位置的运动是匀速运动;②小球从B位置到D位置的运动是匀速运动;③小球从A位置到c位置的平均速度为;④小球通过D点时的速度为.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③④2.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s与时间t的关系式为s=5t+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物体()A.第1s通过的路程是5mB.前2s的平均速度是7m/sC.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6m/sD.任意1s的平均速度都是2m/s3.十堰至汉口动车运行时刻表如下表所示。
关于动车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十堰至汉口的平均速度大于120km/hB.从十堰出发到达襄阳东运动了93minC.十堰至襄阳东的平均速度小于全程的平均速度D.襄阳东至汉口的平均速度大于全程的平均速度4.小华同学的家附近有一公共自行车站点,他经常骑公共自行车去上学,某一次从家到学校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则小华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是()A. 135m/sB. 168.75m/sC. 2.25m/sD. 2.81m/s5.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以判断()A. 0~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0.4m/sB. 0~7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5m/sC. 2s~5s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D. 5s~7s内,小车做加速直线运动6.张强同学骑自行车从家到学校所用的时间是5min,已知他家到学校的路程为1500m,则他骑车的平均速度是()A. 300m/sB. 30m/sC. 10m/sD. 5m/s7.如图,小李在经过图A处时看了手表如图甲所示,经过B处时看了手表如图乙所示,则AB间的平均速度是()A. 80km/hB. 40km/hC. 80km/sD. 40km/s8.下列四个选项中,平均速度最大的是()A.航模飞行器以11m/s的速度飞行B.汽车以50km/h的速度在公路上行驶C.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用10s跑完全程D.从30m高处竖直下落的物体用了2.5s9.在学校运动会上,小明参加的项目是百米赛跑.起跑后,小明越跑越快,最终以12.5s的优异成绩获得冠军.关于上述小明的百米赛跑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明在前50m一定用了6.25sB.小明每秒钟通过的路程都是8mC.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m/sD.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km/h10.小明同学以实际行动迎接2008年运会的到来,极参加体育锻炼,他在一次50m短跑训练中,测得从起点到达不同位置所经历的时间如图所示,则他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A. 6.51m/sB. 6.25m/sC. 5m/sD. 6.67m/s11.短跑运动员在某次百米赛跑中测得5秒末的速度为9.0m/s,10秒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前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4.5m/sB.在后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6m/sC.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10.0m/sD.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1m/s12.一学生在百米赛跑中,测得他在50m处的瞬时速度为6m/s,16s末到达终点的瞬时速度为7.5m/s,则它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A. 6m/sB. 6.25m/sC. 6.67m/sD. 7.5m/s13.如图所示.一只天鹅在空中直线飞翔,现取天鹅连续飞行图中的三段路程,并记录下这三段路程的运动时间,则由速度公式可得天鹅在第3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A. 10m/sB. 15m/sC. 20m/sD. 7.5m/s14.一段路程长为s,一辆汽车通过前s路程的速度为v1,通过后s路程的速度为v2,则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A.(v1+v2)B.(v1+v2)C.D.15.一辆小车做变速直线运动,它在前一半时间的速度为v1,后一半时间的速度为v2,则这辆车在整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为()A.B.C.D.16.一辆汽车从甲地驶往乙地,共用了一个小时时间,前20分钟内的平均速度是30km/h,后40分钟内的速度是60km/h,则该汽车在这1小时内的平均速度是()A. 35km/hB. 40km/hC. 45km/hD. 50km/h17.如图所示,一个小物体沿光滑斜面由A点上方从静止开始下滑,在它通过的路径中取AE并分成相等的四段,v1、v2分别表示通过AB段、BC段的速度,v表示BE段的平均速度,则v1、v2与v的关系是()A.v1<v2<vB.v1=v2<vC.v1=v2>vD.v1<v<v218.小明在跑百米时前50m用时6s,后50m用时7s,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明前50m的平均速度是7.14m/sB.小明后50m的平均速度是8.33m/sC.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是7.69m/sD.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是7.74m/s19.2013年4月20清晨,雅安芦山发生强烈地震,距灾区105km的某驻军部队接到命令立即驱车赶往灾区救援.出发50min后中途遇山体滑坡道路阻断,经2h抢通道路,继续前进40min后到达指定地点.救援部队全程平均速度应为()A. 126km/hB. 70km/hC. 52.5km/hD. 30km/h20.一个人从甲地出发朝同一方向运动,5min后到达距甲地400m的乙地,休息 2.5min后继续前进,又走了5min才到达距乙地350m的丙地.则这个人从甲地到丙地的平均速度是()A. 60m/minB. 70m/minC. 75m/minD. 80m/min二、多选题21.(多选)一物体自t=0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图线如图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在0~6s内,物体离出发点最远为30mB.在0~6s内,物体经过的路程为40mC.在0~4s内,物体的平均速率为7.5m/sD.在0~6s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5.0m/s22.(多选)心电图仪通过一系列的传感手段,可将与人心跳对应的生物电流情况记录在匀速运动的坐标纸上(如图1所示).这样医生就可得到被检者的心电图,医生再通过心电图了解被检者心跳情况,例如,测量相邻两波峰的时间间隔(即每次心跳的时间间隔),便可计算出1min内心脏跳动的次数,也就是心率.同一台心电图仪正常工作时测得甲、乙的心电图分别如图2所示(同一台心电图仪输出坐标纸的走纸速度不变),若医生测量时记下甲的心率为60次/min,则可知()A.乙的心率为48次/minB.乙的心率为 75次/minC.这台心电图仪输出坐标纸的走纸速度为25 mm/sD.这台心电图仪输出坐标纸的走纸速度为20 mm/s二、实验题23.小组同学分别测出了甲、乙、丙电动小车做直线运动的路程时间,并依据数据做出了相应的路程—时间图像,如图所示.观察甲、乙、丙车的图像,回答下列问题:(1)观察分析图C丙车图像可知,丙车在AB段处于____________状态(选填“运动”或“静止”).(2)观察分析甲、乙、丙车运动图像,在前5秒钟内____________车运动的较快,它的速度是____________m/s.(3)观察分析甲车或乙车运动图像,都是过原点的倾斜直线,由这个特点可以得的初步结论是甲车或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理由____________.24.某同学为了研究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运动快慢情况,分别对行驶在公路上的三辆汽车进行观察,记录了有关数据,如表一、表二、表三所示.该同学观察到小轿车运动得最快,大客车其次,卡车运动得最慢. 表一小轿车表二大客车表三卡车(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4(或2与5、3与6)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在相同时间内所行路程越大,物体运动越快.三、计算题25.长200m的火车通过某隧道用时10min,若火车速度为30m/s,求隧道的长.26.一列火车长200m,以36km/h的速度通过一座长1.6km的大桥.问火车从上桥到全部离开大桥所用的时间是多少?四、作图题27.图甲为利用距离传感器发出和接收超声波信号检测汽车速度的示意图.距离传感器发出的超声波遇到物体后反射回传感器,传感器收到信号后自动计算出物体与传感器的距离,并显示物体的距离(s)—时间(t)图像.已知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1)某次检测车速时,从传感器发出到接收超声波信号用了0.4s,求超声波信号遇到汽车时,汽车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米.(2)如果将距离传感器与计算机连接,可以将物体运动的距离(s)—时间(t)图像显示在计算机的屏幕上.利用传感器测得某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的距离(s)—时间(t)图像如图乙所示,请你根据汽车在这段时间内的运动情况,在丙图中画出汽车运动的速度(v)—时间(t)图像.八、阅读理解题答案解析1.【答案】D【解析】①AB段做加速运动,BC段做匀速运动,AC段先加速后匀速,所以错误;②BD段重力等于阻力,图像每△t小球下落高度为a,是匀速运动,所以正确;③AC段S AC=3a,t AC=2△t,AC段的平均速度,所以正确;④BD段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过D点的速度等于这段的平均速度,,所以正确.2.【答案】B【解析】A.根据路程s与时间t的关系式,可以求出第1s通过的路程,所以A选项不正确;B.首先根据路程s与时间t 的关系式,计算出前2s通过的路程,前2s的平均速度,所以B选项正确;C.根据路程s与时间t的关系式,物体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并不相等,所以物体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为定值,所以C选项错误;D.根据路程s与时间t的关系式可以看出,下一个1秒,总是要比前一个1秒通过的路程远一些即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所以每一个1秒的平均速度是不一样的,所以D选项错误。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1.3运动的快慢(知识点+例题)(解析版)含答案

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1章 《机械运动》第3节 运动的快慢 讲义(知识点总结+例题讲解)架解一、速度: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 速度 表示;2.速度的符号:v3.速度的定义: 单位时间 内物体运动的 距离 ;4.速度的公式: ,公式变形得: , 。
5.单位: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为m/s 或m·s -1;S :路程——米(m); t :时间——秒(s); v :速度——米/秒(m/s)6.速度的物理意义:表示物体的 运动快慢 ;【例题1】如图画中题有李白《早发白帝城》诗句,诗中能估算出速度大小的一句是( )A .朝辞白帝彩云间B .千里江陵一日还C .两岸猿声啼不住D .轻舟已过万重山【答案】B【解析】解:A 、云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与速度无关,故A 错误;B 、“千里江陵一日还”描述的是一天内通过的距离,可以估算速度的大小,故B 正确;C、不同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两岸猿声啼不住,诗人是根据音色来辨别是猿的声音,与速度无关,故C错误;D、从“轻舟已过万重山”知,“山”相对于轻舟的位置不断变化,所以,以“轻舟”为参照物,“山”是运动的,通过了距离,但不知道时间,所以无法估算速度的大小,故D错误。
故选:B。
【变式1】关于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它的运动速度越大B.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C.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它的运动速度越大D.速度越大,物体运动得越快【答案】D【解析】解:可知,在物体运动的路程未知时,只根据时间无法判定速度的大小,A、根据v=st故A错误;B、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大小保持不变,与路程和时间的大小无关,故B 错误;C、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由于不知道时间,则根据v=s可知,无法比较速度的大t小,故C错误;D、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越大,物体运动得越快,故D正确。
故选:D。
【例题2】如图所示,电瓶车正常行驶,速度表指示的数值是 m/s,以此速度行驶30min,通过的距离是 m。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3节《运动的快慢》练习(含答案)

运动的快慢习题一、选择题1.土星的第六颗卫星简称“土卫六”,它的表面覆盖了厚厚的大气层,地表有山脉、湖泊、河流,被认为是与地球最为相似的星球。
“土卫六”离地球最近时,距离地球约为1.3×1012m,假如小雨此时站在“土卫六”上,能用望远镜看到地球上的景象,他看到的是( )图1A.地球上106个小时前的景象B.地球上1个多小时前的景象C.地球上现在的景象D.地球上1个多小时后的景象答案:B解析:土星到地球的距离s=1.3×1012m,光速v=3×108m/s,所以光从地球传到土星的时间:。
2.甲、乙、丙、丁四个物体的运动速度分别是10m/s,18km/h,450cm/s,1200cm/min,则它们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v丁>v丙>v乙>v甲B.v甲>v乙>v丙>v丁C.v甲>v乙>v丁>v丙D.v乙>v甲>v丙>v丁答案:B解析:要比较速度的大小,应先统一单位,可把单位都换算成m/s。
v乙=18 km/h=18×m/s=5m/sv丙=450 cm/s=450×=4.5 m/sv丁=1200cm/min=1200×=0.2 m/s所以:v甲>v乙>v丙>v丁3.一辆汽车在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汽车通过的路程s与所用时间t的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图2答案:A解析:汽车在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路程s与时间t成正比,反映在图像上应该为一条过原点的直线,所以A正确,BCD错误。
4.探究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将物体将要通过的路程分成若干段,再分别测量物体通过每段路程所需的时间。
如图3所示,将运动员跑步的路程分成长度相同的三段,由图中秒表可知运动员通过每段路程所需时间,从图中可见运动员在此运动过程中的速度是() A.不变B.变大C.变小D.先减小后增大图3答案:A解析: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很多,本题采用的是相等的路程比较时间的方法,从图中可以看出,从10m到70m的三段相同路程中,从计时开始观察秒表的示数变化,可以发现在三段相等的路程内,运动时间均为10s。
2019-2020学年度人教版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一章第3节 运动的快慢同步练习(解析版)

2019-2020学年度人教版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一章第3节运动的快慢同步练习(解析版)一、选择题1、甲同学骑自行车去看望乙同学,得知消息后,乙同学步行去迎接,接到后同车返回,整个过程他们的位置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可知A.两同学相遇时甲行驶了4kmB.相遇前甲的速度是乙的4倍C.相遇前甲的速度是相遇后甲的速度的1.5倍D.整个过程乙的平均速度是甲平均速度的2倍2、某辆汽车启动后,经过20s,速度表的指针指在如图所示的位置,由表可知()A. 此时汽车的速度是90km/hB. 此时汽车的速度是90m/sC. 启动后20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90km/hD. 启动后20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90m/s3、如图a,在平直高速公路上的某时刻,甲、乙两车相距S,经过时间t后,两车距离变为s1(s1<s)。
两车的s ﹣t图象如图b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图b中的图线Ⅱ表示的是甲车的运动情况B. 图b中的t0时刻表示甲乙两车此时的速度相等C. t时刻一定在图b中的t0时刻之前D. t时刻可能在图b中的t0时刻之前4、甲乙两物体通过的路程之比为4:3,速度之比为3:2,则两物体行驶时间之比为()A.9:8 B.8:9 C.2:1 D.1:25、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图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 )6、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右图所示,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 sB.4 s~8 s内,甲、乙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C.0 s~8 s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D.8 s后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7、下列四个选项中,平均速度最大的是( )A.航模飞行器以1400cm/s的速度飞行 B.汽车以50 km/h的速度在公路上行驶C.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用10 s跑完全程 D.从0.03km高处竖直下落的物体用了2.5 s二、填空题8、小明坐在一辆行驶在公路上的汽车上,他看见路旁的树木纷纷向后退,这个观察结果是以为参照物的,如图是路途中这辆汽车上速度计的示数,此时该车的行驶速度是,若这辆车保持这个速度不变,到目的地还有217km,需要的时问是。
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运动的快慢》练习含答案

1.3运动的快慢一、单选题1.如图是用照相机所拍摄的某小球在水中下落的一张频闪照片.已知水池壁上每块瓷砖的高度为a,闪光灯每隔△t时间闪亮一次(即拍摄一次).观察照片,关于小球的运动情况,以下判断可能的是()①小球从A位置到C位置的运动是匀速运动;②小球从B位置到D位置的运动是匀速运动;③小球从A位置到c位置的平均速度为;④小球通过D点时的速度为.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③④2.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s与时间t的关系式为s=5t+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物体()A.第1s通过的路程是5mB.前2s的平均速度是7m/sC.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6m/sD.任意1s的平均速度都是2m/s3.十堰至汉口动车运行时刻表如下表所示。
关于动车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十堰至汉口的平均速度大于120km/hB.从十堰出发到达襄阳东运动了93minC.十堰至襄阳东的平均速度小于全程的平均速度D.襄阳东至汉口的平均速度大于全程的平均速度4.小华同学的家附近有一公共自行车站点,他经常骑公共自行车去上学,某一次从家到学校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则小华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是()A. 135m/sB. 168.75m/sC. 2.25m/sD. 2.81m/s5.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以判断()A. 0~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0.4m/sB. 0~7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5m/sC. 2s~5s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D. 5s~7s内,小车做加速直线运动6.张强同学骑自行车从家到学校所用的时间是5min,已知他家到学校的路程为1500m,则他骑车的平均速度是()A. 300m/sB. 30m/sC. 10m/sD. 5m/s7.如图,小李在经过图A处时看了手表如图甲所示,经过B处时看了手表如图乙所示,则AB间的平均速度是()A. 80km/hB. 40km/hC. 80km/sD. 40km/s8.下列四个选项中,平均速度最大的是()A.航模飞行器以11m/s的速度飞行B.汽车以50km/h的速度在公路上行驶C.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用10s跑完全程D.从30m高处竖直下落的物体用了2.5s9.在学校运动会上,小明参加的项目是百米赛跑.起跑后,小明越跑越快,最终以12.5s的优异成绩获得冠军.关于上述小明的百米赛跑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明在前50m一定用了6.25sB.小明每秒钟通过的路程都是8mC.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m/sD.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km/h10.小明同学以实际行动迎接2008年运会的到来,极参加体育锻炼,他在一次50m短跑训练中,测得从起点到达不同位置所经历的时间如图所示,则他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A. 6.51m/sB. 6.25m/sC. 5m/sD. 6.67m/s11.短跑运动员在某次百米赛跑中测得5秒末的速度为9.0m/s,10秒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前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4.5m/sB.在后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6m/sC.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10.0m/sD.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1m/s12.一学生在百米赛跑中,测得他在50m处的瞬时速度为6m/s,16s末到达终点的瞬时速度为7.5m/s,则它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A. 6m/sB. 6.25m/sC. 6.67m/sD. 7.5m/s13.如图所示.一只天鹅在空中直线飞翔,现取天鹅连续飞行图中的三段路程,并记录下这三段路程的运动时间,则由速度公式可得天鹅在第3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A. 10m/sB. 15m/sC. 20m/sD. 7.5m/s14.一段路程长为s,一辆汽车通过前s路程的速度为v1,通过后s路程的速度为v2,则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A.(v1+v2)B.(v1+v2)C.D.15.一辆小车做变速直线运动,它在前一半时间的速度为v1,后一半时间的速度为v2,则这辆车在整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为()A.B.C.D.16.一辆汽车从甲地驶往乙地,共用了一个小时时间,前20分钟内的平均速度是30km/h,后40分钟内的速度是60km/h,则该汽车在这1小时内的平均速度是()A. 35km/hB. 40km/hC. 45km/hD. 50km/h17.如图所示,一个小物体沿光滑斜面由A点上方从静止开始下滑,在它通过的路径中取AE并分成相等的四段,v1、v2分别表示通过AB段、BC段的速度,v表示BE段的平均速度,则v1、v2与v的关系是()A.v1<v2<vB.v1=v2<vC.v1=v2>vD.v1<v<v218.小明在跑百米时前50m用时6s,后50m用时7s,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明前50m的平均速度是7.14m/sB.小明后50m的平均速度是8.33m/sC.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是7.69m/sD.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是7.74m/s19.2013年4月20清晨,雅安芦山发生强烈地震,距灾区105km的某驻军部队接到命令立即驱车赶往灾区救援.出发50min后中途遇山体滑坡道路阻断,经2h抢通道路,继续前进40min后到达指定地点.救援部队全程平均速度应为()A. 126km/hB. 70km/hC. 52.5km/hD. 30km/h20.一个人从甲地出发朝同一方向运动,5min后到达距甲地400m的乙地,休息 2.5min后继续前进,又走了5min才到达距乙地350m的丙地.则这个人从甲地到丙地的平均速度是()A. 60m/minB. 70m/minC. 75m/minD. 80m/min二、多选题21.(多选)一物体自t=0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图线如图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在0~6s内,物体离出发点最远为30mB.在0~6s内,物体经过的路程为40mC.在0~4s内,物体的平均速率为7.5m/sD.在0~6s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5.0m/s22.(多选)心电图仪通过一系列的传感手段,可将与人心跳对应的生物电流情况记录在匀速运动的坐标纸上(如图1所示).这样医生就可得到被检者的心电图,医生再通过心电图了解被检者心跳情况,例如,测量相邻两波峰的时间间隔(即每次心跳的时间间隔),便可计算出1min内心脏跳动的次数,也就是心率.同一台心电图仪正常工作时测得甲、乙的心电图分别如图2所示(同一台心电图仪输出坐标纸的走纸速度不变),若医生测量时记下甲的心率为60次/min,则可知()A.乙的心率为48次/minB.乙的心率为 75次/minC.这台心电图仪输出坐标纸的走纸速度为25 mm/sD.这台心电图仪输出坐标纸的走纸速度为20 mm/s二、实验题23.小组同学分别测出了甲、乙、丙电动小车做直线运动的路程时间,并依据数据做出了相应的路程—时间图像,如图所示.观察甲、乙、丙车的图像,回答下列问题:(1)观察分析图C丙车图像可知,丙车在AB段处于____________状态(选填“运动”或“静止”).(2)观察分析甲、乙、丙车运动图像,在前5秒钟内____________车运动的较快,它的速度是____________m/s.(3)观察分析甲车或乙车运动图像,都是过原点的倾斜直线,由这个特点可以得的初步结论是甲车或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理由____________.24.某同学为了研究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运动快慢情况,分别对行驶在公路上的三辆汽车进行观察,记录了有关数据,如表一、表二、表三所示.该同学观察到小轿车运动得最快,大客车其次,卡车运动得最慢. 表一小轿车表二大客车表三卡车(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4(或2与5、3与6)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在相同时间内所行路程越大,物体运动越快.三、计算题25.长200m的火车通过某隧道用时10min,若火车速度为30m/s,求隧道的长.26.一列火车长200m,以36km/h的速度通过一座长1.6km的大桥.问火车从上桥到全部离开大桥所用的时间是多少?四、作图题27.图甲为利用距离传感器发出和接收超声波信号检测汽车速度的示意图.距离传感器发出的超声波遇到物体后反射回传感器,传感器收到信号后自动计算出物体与传感器的距离,并显示物体的距离(s)—时间(t)图像.已知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1)某次检测车速时,从传感器发出到接收超声波信号用了0.4s,求超声波信号遇到汽车时,汽车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米.(2)如果将距离传感器与计算机连接,可以将物体运动的距离(s)—时间(t)图像显示在计算机的屏幕上.利用传感器测得某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的距离(s)—时间(t)图像如图乙所示,请你根据汽车在这段时间内的运动情况,在丙图中画出汽车运动的速度(v)—时间(t)图像.八、阅读理解题答案解析1.【答案】D【解析】①AB段做加速运动,BC段做匀速运动,AC段先加速后匀速,所以错误;②BD段重力等于阻力,图像每△t小球下落高度为a,是匀速运动,所以正确;③AC段S AC=3a,t AC=2△t,AC段的平均速度,所以正确;④BD段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过D点的速度等于这段的平均速度,,所以正确.2.【答案】B【解析】A.根据路程s与时间t的关系式,可以求出第1s通过的路程,所以A选项不正确;B.首先根据路程s与时间t 的关系式,计算出前2s通过的路程,前2s的平均速度,所以B选项正确;C.根据路程s与时间t的关系式,物体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并不相等,所以物体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为定值,所以C选项错误;D.根据路程s与时间t的关系式可以看出,下一个1秒,总是要比前一个1秒通过的路程远一些即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所以每一个1秒的平均速度是不一样的,所以D选项错误。
运动的快慢-频闪照片问题度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习题课件

频闪照片和图象结合问题 【例3】 (202X硚口期末)如图记录了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 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下列用来表示这辆汽车运动规律的图象 是( A )
A.甲丁
B.甲丙
C.甲乙
D.丙丁
【例4】 为了探究小球自由下落时的运动,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用 照相机每隔相等的时间自动拍照一次,拍下小球下落时的运动状态,如图 所示。
(2)图中AC段的路程为 8.00 dm,小车通过BC段的平均速度为 0.4 m/s;
(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停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 则会使所测AB段的平均速度 偏大 (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 响”)。
1.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 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 的平均速度。
(1)可以看出小球在做 变速 (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 运动,其理由是 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等 。
(2)下列四个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能正确反应出该小球下 落运动的是 C (选填Fra bibliotek中的选项字母)。
1.一只蜜蜂和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同样大小速度并列运动。如果这只 蜜蜂眼睛盯着汽车车轮边缘上某一点,那么它看到的这一点的运动轨迹是 (A)
(1)为了方便测量时间,斜面的坡度不宜过 大 (选填“大”或 “小”)。 (2)如图中AB段的路程sAB= 40.0 cm,如果测得时间tAB=1.6s,则 AB段的平均速度vAB= 25.0 cm/s。 (3)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 小于 (选填“大于”“小于” 或“等于”)小车通过下半程的平均速度。
速度的估算 方法技能
速度的估算需要在估测长度和时间的基础上进行计算,估测长度和时 间是关键。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3运动的快慢同步练习(随堂练)(含答案)

1.3运动的快慢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试题1:如图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该物体()A.在0~20s时间内的速度比在30~40s时间内的速度大B.在整个40s时间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C.在整个40s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2m/sD.在20~30s内物体的速度为40m/s试题2:甲、乙两车从相距20米的A、B两点同时相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两车的s﹣t图象分别如图(a)、(b)所示,速度分别为v甲、v乙.经过时间t后,两车相距10米。
则()A.v甲<v乙,t一定为10秒B.v甲<v乙,t可能为30秒C.v甲=v乙,t可能为10秒D.v甲=v乙,t可能为30秒试题3:(2019·株洲)图为某高速公路上区间测速的警示牌。
根据这块警示牌,小汽车通过这个区间的时间()A.不应超过10 minB.不应超过6 minC.不应短于10 minD.不应短于6 min试题4:用图象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图中用来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B.C.D.试题5:下列哪辆车的运动速度最大()A.甲车在0.5h内行驶了28km B.乙车在15s内行驶150mC.丙车在10s内行驶0.8km D.丁车在0.5min内行驶450m试题6:如图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该物体()A.在0~20s时间内的速度比在30~40s时间内的速度大B.在整个40s时间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C.在整个40s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2m/sD.在20~30s内物体的速度为40m/s试题7:对速度公式的理解,正确的是()A、运动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B、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大C、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路程s和时间t无关D、一定时间内,平均速度越大的通过的路程越小试题8:一个成年人正常的步行速度大约是()A.1.2 米/秒B.24 米/秒C.36 千米/秒D.48 分米/秒试题9:近来共享电动汽车成为人们低碳出行的交通工具,某共享汽车30min行驶20km,则该车的平均速度为()A.40km/h B.1.5km/min C.15m/s D.40m/s试题10:近来共享电动汽车成为人们低碳出行的交通工具,某共享汽车30min行驶20km,则该车的平均速度为()A.40km/h B.1.5km/min C.15m/s D.40m/s试题11:某辆汽车启动后,经过20s,速度表的指针指在如图所示的位置,由表可知()A. 此时汽车的速度是90km/hB. 此时汽车的速度是90m/sC. 启动后20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90km/hD. 启动后20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90m/s试题12:一辆长20m的货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为100m的大桥,下列说法中()①货车完全在桥上行驶的时间是5s②货车完全在桥上行驶的时间是4s③货车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是6s④货车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是7sA. 只有①④正确B. 只有②④正确C. 只有①③正确 D. 只有②③正确试题13:古人有这样的诗句: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1-3《运动的快慢》专项练习(含答案) (748)

项字母)
评卷人 得分
四、论述计算题
28.(6 分)王舒从上海乘飞机去北京,飞行距离 1040km,所乘航班起飞时间是 9 时 30 分, 飞行速度为 180m/s.他在北京的朋友李捷从北京的住地开轿车到机场接他,李捷住地离 机场 28km,若轿车行驶速度为 11m/s,为了按时接人,李捷从住地出发的时间应为几明全家外出旅游,如果汽车以 70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 3h,则
汽车行驶的距离为 km。行驶途中,小明看到公路两旁的树木都向后退,这是因为他
选择了 为参照物。
评卷人 得分
三、实验探究
26.(5 分)为了测定盒式录音机磁带放音时的速度,已知盒内磁带长 75m,请写出还需要的 器实验步骤及计算式.
的速度是 m/s.
21.(3 分)小明乘坐的汽车在某公路上作匀速直线运动.下表是小明记录的汽车运行各时刻
及对应公路旁路碑的里程数.
时刻 10 时 02 分 10 时 04 分
里程数 102km
104km
10 时 06 分 106km
10 时 08 分 108km
10 时 10 分 110km
从表中数据可知,汽车的速度是 krn/h,合 m/s(保留小数点后 1 位小数)。在 10
运动是:( )
A.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B.一定是变速直线运动;
C.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
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
10.(2 分)关于平均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均速度能精确地反映物体运动的快慢;
B.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反映物体运动的快慢;
C.匀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不相同;
D.以上说法都不对
29.(6 分)从上海经香港返回台北,飞行航线如图.如果飞机的平均速度为 500km/h,上 海至香港 1140km,香港至台北 760km.问: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物理§1.3《运动的快慢》练习题

《运动的快慢》练习题1、在物理学里,速度是表示的物理量。
火车的速度是72km/h,它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百米赛跑运动员跑完全程所用的时间是12.5s,在此过程中,他所做的是运动,他的速度是米/秒,这个速度是指它的。
3、甲、乙两车作匀速直线运动,若两车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路程之比是2 :3,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若两车经过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之比是5 :3,则速度之比是;若两车的速度和时间之比分别是1 :2和2 :3,则两车的路程之比是。
4、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是。
某物体在前6s通过的路程是9m,在接下去的10s通过的路程是17m,则物体在前6s内的平均速度是,在后10s内的平均速度是,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5、由速度公式V=S/t,可得正确的说法是()A.物体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而与时间成反比B.物体的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所通过的路程C.物体的速度只与路程有关,路程越大,速度越大D.物体的速度只与时间有关,时间越小,速度越大6、火车在2h 内行驶了120km,飞机在5min飞行了50km ,则火车与飞机的速度之比是()A.1 :10 B、1 :100 C、1 :1000 D、1 :27、火车的速度比汽车的速度大,表示()A.火车通过的路程较多B、火车比汽车所用的时间少C.火车比汽车运动得慢D、在相同的时间内,火车比汽车通过的路程多8、甲车的速度是乙车的3倍,甲车行驶的时间是乙车的2倍,则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之比是()A、3 :2B、2 :3C、6 :1D、1 :69、三个人步行的速度:甲为3.5km/h,乙为63m/min,丙为1m/s,比较他们的速度,则( )A.V乙>V丙>V甲B. V甲>V乙>V丙>C. V丙>V乙>V甲D. V甲>V丙>V乙10、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小车,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30m/s,通过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20m/s,则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 50m/sB. 25 m/sC. 24 m/sD. 10 m/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m t/s s/m
t/s s/m s/m t/s 运动的快慢图像练习题
1、如图所示是路程—时间图象,能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 )
A B C D
2、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 - t 图象
如图。
经过6s ,两车的位置关系是
、
A 、甲在乙前
B 、甲在乙前处
C 、乙在甲前处
D 、乙在甲前处
3、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同—方向运动其路程S 跟时间t 的关
系图像如图4所示。
仔细观察图像,你能获得什么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一条即可)
4、 甲、乙两小车运动的s-t 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A 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 甲车的速度为10米/秒,乙车的速度为2米/秒。
C 经过6秒,甲、乙两车相距2米。
D 经过5秒,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均为10米。
、
5、用图象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在图中用来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
6、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10所示,由图像
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经过5s ,跑在最前面的小车是____________
~
7、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与时间的关系为s=υt ,在图中,甲、乙两直线分别是两
运动物体的路程s 和时间t 关系的图像,由图可知两运动物体的速度大小关系是( )
A .υ甲>υ乙
B .υ甲<υ乙
C .υ甲<υ乙
D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8、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
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
o
t/s
2 ~
4 46 68
的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路程与时间图像(s-t 图),
A 你从该图像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1)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
B 此题若换成速度与时间(v-t )图答案又如何
9、如图是用频闪照相机每隔自动拍照一次,拍下了小球下落时的运动状态,选项中四个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能反映出小球运动情况的是( )
10、小明和小华在操场上沿直跑道跑步,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关系
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 前2s 内,小明跑得更快
C 8s 内,小明的速度是5m/s
D 8s 内,小明跑的路程更长
11、可以用图象来表示物体的运动状态,如图所示,表示物体运动速度相同
的是( )
12、周日,小
刚从家中出发到达学校操场后,沿原路返回家中,其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行车.路程与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图中OA 段,表示小刚在步行
B 图中AB 段,表示小刚在骑自行车
C 小刚到达学校操场的路程是1800m
D 小刚骑车的速度是3m/s
13、一名同学骑自行车从家路过书店到学校上学,家到书店的路程为1800m,书店到学校的路程为3600m 。
他从家出发到书店用时5min ,在书店等同学用了1min ,然后两人一起再经过了12min 到达学校。
求:(1)骑车从家到达书店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
)这位同学从家出发到学校的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画出这位同学从家出发到学校的路程与时间图像(s-t )。
(4)如果把这位同学骑自行车从家到书店和从书店到学校都看着匀速直线运动,画出这位同学从家出发到学校的速度与时间图像(v-t )。
A .
B . …
C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