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理学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脂质双分子层功能: 脂质双分子层功能:
① 屏障作用; 屏障作用; ② 传递信息 结构: 螺旋或球形 蛋白质 结构: α螺旋或球形 蛋白质特点: 蛋白质特点: 流动性(横向移动) 流动性(横向移动) 蛋白质功能: 蛋白质功能: 转运物质; ① 转运物质 传递信息; ② 传递信息 ③ 免疫标志 .
二、细胞膜的跨膜物转运功能
上一页 下一页 结束放映
蛋白和膜的效应器酶组成 (二)由膜受体、G蛋白和膜的效应器酶组成 由膜受体、 蛋白和膜的效应器酶 的跨膜信息传递系统
1. 由膜受体、G蛋白和腺苷酸环化酶组成的跨膜信 由膜受体、 蛋白和腺苷酸环化酶组成的跨膜信 蛋白和腺苷酸环化酶 息传递系统。 息传递系统。 2. 由膜受体、G蛋白和磷脂酶 组成的跨膜信息传 由膜受体、 蛋白和磷脂酶C组成的跨膜信息传 蛋白和磷脂酶 递系统。 递系统。
(二)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 diffusion) 易化扩散(
易化扩散:指非脂溶性或脂溶性甚小的物质( 易化扩散:指非脂溶性或脂溶性甚小的物质(如葡萄 氨基酸, 等无机离子) 糖、氨基酸,Na+、K+、Ca2+等无机离子)在细胞膜 一些特殊蛋白质的“帮助” 由膜的高浓度( 一些特殊蛋白质的“帮助”下,由膜的高浓度(高电 一侧向低浓度(低电位) 位)一侧向低浓度(低电位)一侧扩散或转运的过 易化扩散至少可区分为两种类型: 程。易化扩散至少可区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以蛋白 质载体为中介( 质载体为中介(Carrier medialed)的易化扩散(图); ) 另一种是以离子通道( 另一种是以离子通道(ion channel)为中介的易化扩 ) 散(图)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目的要求:
了解细胞膜的基本结构和物质转运功能。 了解细胞膜的基本结构和物质转运功能。 掌握生物电产生和兴奋传导的基本原理。 掌握生物电产生和兴奋传导的基本原理。
上一页
下一页
结束放映
第一节 细胞膜的基本结构和 跨膜物质转运功能
一、细胞膜的基本结构(复习组织学有关内容) 细胞膜的基本结构(复习组织学有关内容)
上一页
下一页
结束放映
第三节 细胞的兴奋性和生物电现象
一、细胞的兴奋性 (一)兴奋性和兴奋的含义
兴奋性( ):细胞受到刺激后具有产生动 兴奋性(excitability):细胞受到刺激后具有产生动 ): 作电位的能力或特性,称为兴奋性。 作电位的能力或特性,称为兴奋性。 兴奋( ):细胞受刺激后产生了动作电 兴奋(excitation):细胞受刺激后产生了动作电 ): 位,称为兴奋。
脂质双分子层(图) 细胞膜蛋白质(图) 细胞膜糖类(图)
上一页
下一页
结束放映
脂质双分子层特点 脂质双分子层特点: 特点:
① 同层横向移动的流动性: 同层横向移动的流动性 的流动性: 细胞膜既不是固态,亦不是液态, 细胞膜既不是固态,亦不是液态,而是介于 固态之间的液晶态。 液、固态之间的液晶态。 ② 稳定性 : 意义: 意义:细胞可以承受相当大的张力和外形改变 而不破裂; 而不破裂;而且即使膜结构有时发生一些较 小的断裂,也可以自动融合而修复, 小的断裂,也可以自动融合而修复,仍保持膜 的完整性。 的完整性。
上一页
下一页
结束放映
第二节 细胞的跨膜信息传递功能
一、跨膜信息传递的概念
跨膜信息传递(transmembrane 跨膜信息传递(transmembrane signaling transmission) transmission)
上一页
下一页
结束放映
二、跨膜信息传递的主要方式
(一)通过膜受体-通道蛋白质完成的跨膜信 息传递
上一页 下一页 结束放映
(三)主动转运
1. 初级主动转运(Na+、K+的主动转 初级主动转运( 运)(图)
2. 继发性主动转运(葡萄糖的主动转 继发性主动转运( 运)(图)
上一页 下一页 结束放映
来自百度文库
(四)出胞(exocytosis) 出胞(exocytosis) 和入胞(endocytosis) 和入胞(endocytosis)
上一页
下一页
结束放映
由膜受体、 蛋白和腺苷酸环化酶组成的跨膜信息传递系统 由膜受体、G蛋白和腺苷酸环化酶组成的跨膜信息传递系统
由膜受体、 蛋白和磷脂酶C组成的跨膜信息传递系统 蛋白和磷脂酶 由膜受体、G蛋白和磷脂酶 组成的跨膜信息传递系统
(三)由酪氨酸激酶受体完成的跨膜信息传递
如胰岛素和细胞生长因子等的跨膜信息传递过程,其特点: 胰岛素和细胞生长因子等的跨膜信息传递过程,其特点: 等的跨膜信息传递过程 1. 无G蛋白参与 蛋白参与 2. 无第二信使产生和胞浆中蛋白激酶的激活 3. 该受体的膜内肽段具有磷酸激酶活性,磷酸化的位点是 该受体的膜内肽段具有磷酸激酶活性, 底物蛋白中的酪氨酸残基, 底物蛋白中的酪氨酸残基,并由此实现细胞外信息对细胞 功能的调节。 功能的调节。
上一页
下一页
结束放映
(二)由膜受体、G蛋白和膜的效应器酶组 由膜受体、 蛋白和膜的效应器酶组 成的跨膜信息传递系统 G蛋白:鸟苷酸结合蛋白的简称,有10多种亚型, 蛋白:鸟苷酸结合蛋白的简称, 多种亚型, 多种亚型
但其结构和功能极为相似。G蛋白通常由 、β和 但其结构和功能极为相似。 蛋白通常由α、 和 蛋白通常由 γ3个亚单位组成,其中 亚单位起催化作用。无活 个亚单位组成, 亚单位起催化作用。 个亚单位组成 其中α亚单位起催化作用 性的G蛋白 抑制性G蛋白 蛋白( 蛋白) 1分子 分子GDP结合 结合; 性的G蛋白(抑制性G蛋白)与1分子GDP结合;已 激活的G蛋白 兴奋性G蛋白 蛋白( 蛋白) 亚单位与GDP和 激活的 蛋白(兴奋性 蛋白)其α亚单位与 亚单位与 和 其它2个亚单位分离 而与1分子 个亚单位分离, 分子GTP结合,并对膜 结合, 其它 个亚单位分离,而与 分子 结合 的效应器酶起催化作用, 的效应器酶起催化作用,后者的激活可引起胞浆中 第二信使生成增加或减少(图)。
上一页 下一页 结束放映
(二)由膜受体、G蛋白和膜的效应器酶组 由膜受体、 蛋白和膜的效应器酶组 成的跨膜信息传递系统
第二信使: 第二信使:
在细胞内继续传递激素所携带的调节信息的特 殊化学物质,称为第二信使。 殊化学物质,称为第二信使。含氮类激素的第 二信使为cAMP,甾体类激素的第二信使为细 二信使为 , 胞内的激素-受体复合物 此外, 受体复合物。 胞内的激素 受体复合物。此外,Ca2+ 、 cGMP、 、 前列腺素、三磷酸肌醇( 前列腺素、三磷酸肌醇(IP3)和二酰甘油 。(图 (DG)也可作为第二信使。(图) )也可作为第二信使。(
上一页 下一页
结束放映
(一)静息电位(图) 静息电位(
1. 静息电位的概念
静息电位( ):细胞未受刺激时 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细胞未受刺激时,存在于 ):细胞未受刺激时, 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 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 K+的平衡电位(equilibrium potential):当膜内外 +浓度 的平衡电位( ):当膜内外 ):当膜内外K 差所形成的向外扩散力量和阻止K 差所形成的向外扩散力量和阻止 +继续外流的电场力达到 动态平衡时, 的净通量为零, 动态平衡时,K+的净通量为零,此时所形成的电位差稳定 于某一数值而不再增加,此电位差称为K 的平衡电位。 于某一数值而不再增加,此电位差称为 +的平衡电位。 [K+]0 RT Nernst 公式: Ek= ln [K+]i ZF
入胞: 入胞:指细胞外某些大分子物质 或团块( 或团块(例如侵入动物体内的细 菌、病毒或大分子蛋白质等)被 病毒或大分子蛋白质等) 整批转入细胞的过程。 整批转入细胞的过程。如进入的 物质是固体物质, 物质是固体物质,便 称为吞噬 (phagocytosis); ); 如进入的是液体物质, 如进入的是液体物质,则称为 吞饮( 吞饮(pinocytosis)。 )。
受体( ):指细胞中 受体(receptor):指细胞中(包括细胞膜和细 ):指细胞中( 胞内)某些能与激素、 胞内)某些能与激素、递质和其它生物活性物质结 并能引起特定生物学效应的特殊结构。 合,并能引起特定生物学效应的特殊结构。通常是存 在于细胞膜或细胞内的特殊蛋白质, 在于细胞膜或细胞内的特殊蛋白质,主要是球状蛋 也有的是糖蛋白或脂蛋白。通道( 白,也有的是糖蛋白或脂蛋白。通道(ion channel) ) 可分为化学门控通道( 可分为化学门控通道(chemically-gated channel)和 ) 电压门控通道( 电压门控通道(voltage-gated channel)(图) 。 )图
(一)单纯扩散(simple diffusion) diffusion) 单纯扩散( 单纯扩散:某些脂溶性物质, 单纯扩散:某些脂溶性物质,如O2、CO2等 气体分子, 气体分子,通过细胞膜由高浓度一侧向低浓 度一侧作跨膜运动或转运的过程。 度一侧作跨膜运动或转运的过程。体内一些 类固醇激素虽系脂溶性物质, 类固醇激素虽系脂溶性物质,理论上也能够 靠单纯扩散由细胞外液进入胞浆内,但同时 靠单纯扩散由细胞外液进入胞浆内, 它们也可以在某些膜蛋白质的“帮助” 它们也可以在某些膜蛋白质的“帮助”下较快 地 上一页 下一页 结束放映 进入细胞。 进入细胞。
3. 强度 时间变化率 强度-时间变化率
强度—时间变化曲线 强度 时间变化曲线(图)
上一页
下一页
结束放映
(三)组织兴奋性的变化(图) 组织兴奋性的变化 图
绝对不应期( 绝对不应期(absolute refractory period) ) 相对不应期( 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 ) 超常期( 超常期(supranormal period) ) 低常期( 低常期(subnormal period) )
上一页 下一页 结束放映
(三)主动转运(active transport) 主动转运( )
主动转运: 主动转运:指细胞通过本身的某种耗能过程将某种物 质的分子或离子由膜的低浓度一侧移向高浓度一侧的 过程。 过程。在细胞膜的主动转运中研究得最充分的是对 Na+和K+的主动转运过程。 的主动转运过程。 钾泵( ):是镶嵌在膜的 钠-钾泵(sodium-potassium pump):是镶嵌在膜的 钾泵 ): 脂质双分子层中的、具有ATP酶活性的特殊蛋白质。 酶活性的特殊蛋白质。 脂质双分子层中的、具有 酶活性的特殊蛋白质 它可被Na 、 等离子所激活, 它可被 +、K+和Mg2+等离子所激活,通过分解 ATP为物质主动转运提供能量(图)。 为物质主动转运提供能量
上一页 下一页 结束放映
(二)刺激引起兴奋的条件
1. 刺激的强度
):引起组织细胞产生兴奋的最 阈强度( 阈强度(threshold intensity):引起组织细胞产生兴奋的最 ): 小刺激强度。 阈上刺激(图 。 小刺激强度。阈刺激 阈下刺激 阈上刺激 图)。
2. 刺激的持续时间
时间阈值:引起组织产生兴奋的最短刺激作用时间。 时间阈值:引起组织产生兴奋的最短刺激作用时间。
上一页
下一页
结束放映
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生物电现象: 生物电现象:细胞在静息或活动状态下所伴随的各种 电现象(离子电流、溶液导电、静息电位、 电现象(离子电流、溶液导电、静息电位、动作电位 总称为生物电现象。 等)总称为生物电现象。 极化( ):静息状态下 极化(polarization):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外为正 ):静息状态下, 电位,膜内为负电位的状态,称为极化。 电位,膜内为负电位的状态,称为极化。 去极化( ):生物膜受到刺激或损伤 去极化(depolarization):生物膜受到刺激或损伤 ): 膜内外的电位差逐渐减小,极化状态逐步消除, 后,膜内外的电位差逐渐减小,极化状态逐步消除, 此种过程称为去极化。 此种过程称为去极化。 超极化( ):原有极化程度增强 超极化(hyperpolarization):原有极化程度增强, ):原有极化程度增强, 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增大,兴奋性降低的状态。 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增大,兴奋性降低的状态。 复极化( ):由去极化状态恢复到静息 复极化(repolarization):由去极化状态恢复到静息 ): 时膜外为正、膜内为负的极化状态的过程, 时膜外为正、膜内为负的极化状态的过程,称为复极 化。
上一页 下一页 结束放映
(四)出胞(exocytosis)和入胞(endocytosis) 出胞(exocytosis)和入胞(endocytosis)
出胞: 出胞:指某些大分子物 质或团块由细胞排出的 过程。例如, 过程。例如,腺细胞分 泌某些酶和粘液, 泌某些酶和粘液,内分 泌腺分泌激素以及神经 末稍释放递质等都属于 出胞作用。 出胞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