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的解剖结构
脑膜解剖知识点总结图解
脑膜解剖知识点总结图解
脑膜是覆盖在脑部表面的薄膜, 它分为硬脑膜、蛛网膜和软脑膜三部分,这三层膜依次密
合在一起,构成了髓鞘——即神经纤维的保护层。
脑膜除保护脑部外,还起到维持蛛网膜
间腔的液体平衡,能调节脑脊液的生成、吸收和循环。
脑膜由韧带和网状纤维呈网状结构。
它是一种结缔组织薄膜,比较坚韧。
中间粗略地分布
在大脑褶面上,令脑褶看起来有一层白色的薄膜覆盖。
硬脑膜位于蛛网膜和软脑膜之间, 是由结缔组织构成的薄膜。
它附着在颅骨内侧,并由蝶鞍、岩骨等脑骨的凹陷处和突出部接触。
硬脑膜是穿脑静脉的腔道,以及颅内动脉的外膜。
在脑膜板状回的内侧区域,脑膜解剖学上将它分成两层:内层称为静脉层(又称小脑硬膜环),外层称为动脉层。
在静脉血管的周围,硬脑膜连续呈现出一条边缘分在韧带中,形
成了硬脑膜窦。
硬脑膜窦中填充有淋巴组织和脑窦的形成。
蛛网膜又称为脑匣, 覆盖在硬脑膜的表面。
蛛网膜是平滑的,表面没有突起物,而且它与
下面的软脑膜之间有个蛛网膜腔,里面充满了脑脊液。
蛛网膜上半部分容纳了脑的下部,
甚至保护了蝶鞍的下方。
软脑膜也叫做蜗蜘蛛, 也是脑膜的一种形式。
它们之间没有任何的间隙,因此, 它们都发生
在脑脊液的真空, 使得脑脊液从大脑中传递到脑尾端。
脑膜是连接大脑外部的方式, 同时起到了保护大脑的功能. 脑膜的形态和功能对大脑影响十
分深远,了解脑膜的解剖学和功能特征对于进行大脑感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大脑解剖图谱
9.
颞前动脉:布于颞上回、颞 中回前部。
10. 颞极动脉:起源常有变异, 可发自大脑中动脉主干、脉 络丛前动脉,或与颞前动脉 共干,分2~3支布于颞极。
部及缘上回。
5. 顶后动脉:越缘上回至顶 间沟或其附近,布于缘上 回及顶上小叶下部。
78 精选课件ppt
79 精选课件ppt
80 精选课件ppt
53 精选课件ppt
54 精选课件ppt
55 精选课件ppt
56 精选课件ppt
脑池
57 精选课件ppt
正常解剖 脑池
小脑延髓池:位于后颅窝的后下部,小脑和 延髓之间,向前通第四脑室,向下通脊髓的 蛛网膜下腔
58 精选课件ppt
正常解剖 脑池
桥池:又称桥前池,位于桥脑腹侧面和枕骨 斜坡之间,其内有几根动脉。此池向上通向 脚间池,向后通入小脑延髓池。
间脑
27 精选课件ppt
正常解剖 间脑
位于中脑和端脑之间,与两侧大脑半球 分界不清
两侧间脑之间窄腔称第三脑室 分为5个部分:背侧丘脑(丘脑)、后
丘脑、上丘脑、下丘脑和底丘脑 体积不到中枢神经系统的2%,但结构功
能复杂 上丘脑--松果体 下丘脑—垂体、视交叉
28 精选课件ppt
正常解剖 松果体
小脑上面观
精选课件ppt
小脑下面观
45
46 精选课件ppt
47 精选课件ppt
正常解剖 脑室系统
侧脑室:双侧额角(前角)、体部、三角区(房 部)、枕角(后角)及颞角(下角)
第Ⅲ脑室:位于两侧丘脑和下丘脑之间,为一狭 窄的空腔,经室间孔与侧脑室相通,经导水管与 第Ⅳ脑室相通。室间孔位于前连合上方几毫米处。 第Ⅲ脑室前壁为前连合和终板,底为下丘脑和丘 脑下部组成(矢状面可见视交叉上隐窝和漏斗隐 窝),顶为中间帆,后壁为后连合及松果体隐窝
硬脑膜强化的临床分析
临床病例
1 女性,52岁,主因“头痛8月,视物不 清4月,加重10天”于2006年5月9日收 入院。 2 查体:神清语利,双瞳孔等大等圆,直 径4mm,对光反应存在;眼动正常;右 眼完全失明,左眼有光感;双眼视乳头 水肿,发白,周边有渗血,静脉充盈; 鼻唇沟对称,伸舌居中。四肢肌力5级, 肌张力及腱反射对称正常,双侧病理征 阴性。颈强2横指,克氏征、布氏征阴 性。
硬脑膜强化的临床分析
一、硬脑膜的解剖基础
1 硬脑膜的组成: 外层:紧贴于颅骨,起骨膜的作用。 内层:真正的脑膜层。内层与外层在形成 硬膜窦的部位分隔开。 内层沿上矢状窦和横窦重叠成双层,形成 大脑镰、小脑幕、小脑镰、鞍隔等结构
大脑镰
小脑幕
2 椎管的硬脑膜: 颅内紧贴在一起的硬脑膜的双层, 在枕大孔边缘分开,外层延续成椎管的 骨膜,内层构成硬脊膜。两层之间称为 硬脊膜外腔,内含疏松结缔组织、脂肪 组织及椎内静脉丛。 硬脊膜腔包绕马尾后终止于第二骶 椎水平,延续成硬脊膜性终丝,附着于 尾骨骨膜成为纤维性尾骨韧带。
3 眼眶部的硬脑膜: 硬脑膜的两层在眼眶内分隔开,延 续为沿着神经管的硬膜。外层成为骨膜 覆盖骨性眼眶,内层与视神经内膜、蛛 网膜和眶周蛛网膜下腔一起包裹视神经。 眶周蛛网膜下腔与大脑相通。
4 硬脑膜的血液供应: 动脉:管径较粗,同时供应硬脑膜及颅骨 脑膜中动脉:最粗大,来源于颈外动脉的 上颌动脉,延伸至颅骨的整个外侧凸面。 脑膜前动脉:来源于眼动脉的筛前动脉, 供应额部硬脑膜的中部以及大脑镰的额 部。 脑膜后动脉:供应后颅窝的硬脑膜。
硬脑膜-蛛网膜强化 表现为沿颅骨内侧面呈弯曲状、连续、线 型增厚样强化,此强化不伸入脑沟,常累及大 脑镰和小脑幕; 软脑膜-蛛网膜下腔强化 表现为软脑膜或蛛网膜下腔弥漫性强化, 这种强化沿脑表面分布,且伸入脑沟,
头皮、颅骨、脑膜解剖与临床
头皮解剖层次—额顶枕部
Page 4
头皮解剖—额顶枕部
头皮
危险区:此间隙内 的静脉,经导静脉
与及脉感径此脓延颅波痛颅颅窦染继较骨内相,发顶层扩动,头轻的的通可颅。出散明可皮。板硬,经骨张血至显迅障脑若上骨撕力或整速,静膜发述髓脱低化个蔓疼脉静生途炎,伤
或向颅内扩散, 骨膜下血肿常局限于 一块颅骨的范围。 (鉴别) Page 5
头皮、颅骨、脑膜
解剖与临床
主讲人:陈鹏宇 日期:2017.08.07
颅脑大体分层
头皮 颅骨 硬脑膜 蛛网膜 软脑膜 脑组织
Page 2
头皮的解剖
头皮是被覆在头顶穹窿部的软组织,按 位置可分为额顶枕部和颞部。
额顶枕部范围:前至眶上缘,后至枕 外粗隆和上项线,侧方至颞上线
颞部范围:上界为颞上线,下界为颧 弓上缘
硬脑膜的结构特点
硬脑膜的外层与颅盖骨结合疏松, 当颅盖骨发生骨折或此处硬脑膜 血管损伤时,在硬脑膜与颅骨之 间,极易形成硬膜外血肿。(如 右上图所示)
硬脑膜外层与颅底骨结合紧密, 若颅底骨折时,易将硬脑膜和蛛 网膜同时撕裂而发生脑脊液外露。 如颅前窝骨折,脑脊液可能流入 鼻腔,形成鼻漏。
脑的静脉血先注入硬脑膜窦内, 最终引流至颈内静脉,而窦壁 无平滑肌,不能收缩,若受到 损伤则出血难止,容易形成颅 内血肿
颅底骨:由蝶骨、筛骨(各1块)构成。分 为前、中、后三个颅窝
Page 9
颅骨正侧面
额骨
颞骨 颧骨 上颌骨 下颌骨
顶骨 颞骨 蝶骨 枕骨
额骨 翼点 颧弓
Page 10
颅骨剖剖——颅盖部
颅盖骨分为外板、板障和内 板三层。在内外骨板的表面 有骨膜被覆。
颅骨的穹窿部,内骨膜与颅 骨内板结合不紧密,颅顶骨 折时易形成硬膜外血肿;
脑膜、脑血管解剖图演示
现在是15页\一共有23页\编辑于星期三
③大脑前动脉Anterior Cerebral Artery 皮质支:半球内侧面,额叶底面,额、顶叶外侧面的上部
中央支:尾状核、豆状核前部,内囊前肢
前交通动脉An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
现在是16页\一共有23页\编辑于星期三
软脊膜呈齿状附于硬膜上
软脊膜齿Βιβλιοθήκη 状蛛网膜韧
带
蛛网膜下隙
现在是5页\一共有23页\编辑于星期三
二、 脑的被膜
现在是6页\一共有23页\编辑于星期三
(一) 硬脑膜Cerebral Dura Mater
1.特点
1)有两层构成
脑膜中动脉
翼点
2)在颅盖部与颅骨 疏松结合
3)在颅底部与颅骨
紧密结合
现在是7页\一共有23页\编辑于星期三
内、外侧膝状体, 脑
下丘脑、底丘脑
桥 动
脉
大脑后动脉 小脑上动脉
现在是20页\一共有23页\编辑于星期三
小脑下后动脉
小脑下前动脉
大脑前动脉皮质支
大脑中动脉皮质支
现在是21页\一共有23页\编辑于星期三
大脑后动脉皮质支
3. 大脑动脉环Cerebral Arterial Circle (Willis环): ①组成: 前交通动脉,两侧大脑前动脉始段,两侧颈内动脉
脑脊液 终池Terminal Cistern :脊髓下端以下
,内有马尾 蛛网膜
蛛网膜下隙
现在是3页\一共有23页\编辑于星期三
Lumbar spinal puncture (spinal tap)
现在是4页\一共有23页\编辑于星期三
脑膜解剖知识点总结
脑膜解剖知识点总结脑膜是覆盖在脑和脊髓表面的一层薄膜,它起到支持和保护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脑膜包括硬脑膜、蛛网膜和软脑膜三层,这些层次在解剖结构和功能上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针对脑膜的解剖结构、功能以及相关的疾病进行综合总结和分析。
一、脑膜的解剖结构1.硬脑膜硬脑膜是脑膜的最外层,由坚韧、具有一定弹性的纤维结缔组织构成。
它粘连在颅骨内面,因此是颅腔的完整壁垂直向下延伸至骶管的上端。
硬脑膜通过负责脑室连通,形成中隔,分隔大脑球和小脑。
在颅底,硬脑膜受卵圆窗体的固有性嵴的刺激形成一系列的韧带,使之成为六组,外下两部分脑膜是由蛛网膜覆盖,称为硬脑与踝膜和硬脑膜角部,可以覆盖成为蝉膜的角部,在蝉膜的角部往内与脚皮层愉快的相25度以下,与骨膜相交25度以上;硬膜的基底凹面附着于颅骨,形成飞筋样的织带和组建,这些附着点包括骺沟,额沟和额颞沟,他们起到保护脑膜的作用和强化;硬膜还有两个额外的重要部分:中间动脉和下侧范围,他们的作用是保护其他神经动脉的外侧和内侧,护理外侧并补偿的功能。
硬膜把中枢神经系统与外界分离,可以固定大脑、小脑以及脑干,对脑室的承担和调节。
2.软脑膜软脑膜是脑膜的中间层,是由粘附于硬脑膜内壁的一层致密网状结缔组织构成。
软脑膜具有一定的柔软性和弹性,这使得它可以随着脑组织的收缩和扩张而轻微变形,从而为脑组织提供了压力的缓冲和保护作用。
此外,软脑膜也含有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管,这些结构为脑组织提供了充足的营养和排泄废物的通道。
3.蛛网膜蛛网膜是脑膜的内层,由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组成,呈现出一种半透明的网状结构。
蛛网膜紧贴在脑表面,可以充当脑组织与脑脊液之间的过滤器,阻止大分子物质进入脑组织,同时也可以起到支持脑组织和维持其结构的作用。
我们需要了解脑膜的解剖结构,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功能和相关的疾病。
在脑膜的解剖结构中,硬脑膜起到了保护和支持脑组织的重要作用,软脑膜则提供了压力的缓冲和保护作用,而蛛网膜则可以阻止大分子物质进入脑组织,同时也可以起到支持脑组织和维持其结构的作用。
脑膜、脑池、脑室的CT解剖
五角形鞍上池CT图像 1.大脑纵裂池 2.大脑外侧窝池 3.交叉池 4.鞍背 5.桥池 6.基底动脉 7.脑桥 8.第四脑室上部 9.环池
青岛大学医学院影像解剖组
脑医
膜学
脑 池
专 业 基
脑础
室课
CT 程
解
剖
25/49
可用键盘上 方向键控制 前进、后退
四角形鞍上池CT图像 1.大脑纵裂池 2.大脑外侧窝池 3.脚间池 4.四叠体池
专 业 基
脑础
室课
CT 程
解
剖
28/49
可用键盘上 方向键控制 前进、后退
小脑延髓池和小脑溪CT图像 1.枕骨基底部 2.延池 3.延髓 4.小脑扁桃体 5.小脑延髓池 6.枕内隆凸 7.小脑溪 8.小脑半球
青岛大学医学院影像解剖组
脑医
膜学
脑 池
专 业 基
脑础
室课
CT 程
解
剖
29/49
可用键盘上 方向键控制 前进、后退
青岛大学医学院影像解剖组
脑医
膜学
脑 池
专 业 基
脑础
室课
CT 程
解
剖
16/49
可用键盘上 方向键控制 前进、后退
各典型脑池横断面示意图 A.大脑纵裂池 B. 帆间池 C. 大脑大静脉池 D. 大脑外侧窝池和四叠 体池 E.鞍上池和环池 F.桥池和桥小脑角池 G.小脑延髓池和小脑溪
青岛大学医学院影像解剖组
专 业 基
脑础
室课
CT 程
解
剖
13/49
可用键盘上 方向键控制 前进、后退
横窦和窦汇
青岛大学医学院影像解剖组
脑医
膜学
脑 池
脑膜、脑池、脑室的CT解剖
脑室形态改变
由于颅内占位性病变或炎症等原因 导致脑室形态改变,如侧脑室受压 变窄等。
脑室密度异常
由于脑室内出血、感染等原因导致 脑室密度异常,如侧脑室内高密度 影等。
05
总结与展望
总结
脑膜、脑池、脑室是人体重要 的解剖结构,CT解剖对于诊断 和治疗相关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CT解剖可以清晰地显示脑膜、 脑池、脑室的形态、位置和 大小,为临床医生提供准确
加强跨学科合作,整合医学影像技术、神经生理学、病理学等多学科资源,推动脑 膜、脑池、脑室相关疾病的研究和治疗水平的提高。
THANKS
感谢观看
增厚或变薄
脑膜增厚常见于炎症、感染或 肿瘤等病变,而脑膜变薄则可
能提示脑萎缩或脑软化。
强化程度改变
在增强扫描中,如果脑膜强化 程度过高或过低,可能提示脑 膜病变或炎症。
形态异常
脑膜形态异常可能提示肿瘤、 炎症或其他疾病引起的脑膜病 变。
占位效应
脑膜占位效应是指由于病变引起 的脑膜局部膨出或凹陷,可能导 致颅内压增高或神经功能受损。
03
脑池的CT解剖
脑池的分类
脑池的分类
侧裂池
根据位置和功能,脑池 可以分为许多不同的类 型,如侧裂池、桥脑池、
脚间池等。
位于大脑外侧裂的下方, 容纳大脑镰和扣带回。
桥脑池
位于脑桥和小脑之间, 容纳第四脑室和延髓。
脚间池
位于中脑和脑桥之间, 容纳大脑脚和动眼神经。
脑池的CT表现
01
02
03
04
脑池的CT表现
脑膜、脑池、脑室的CT 解剖
• 引言 • 脑膜的CT解剖 • 脑池的CT解剖 • 脑室的CT解剖 • 总结与展望
脑膜腔的名词解释
脑膜腔的名词解释脑膜腔是人体中一个重要的解剖结构,位于颅腔内,由蛛网膜、软脑膜和硬脑膜组成。
它起到保护大脑的作用,同时也与脑脊液的循环和代谢息息相关。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脑膜腔进行解释,介绍其结构、功能以及相关疾病。
一、脑膜腔的结构解析脑膜腔是由三层脑膜所组成的空间结构。
首先是最外层的硬脑膜,它是一层坚韧的结缔组织膜,紧贴颅骨内壁。
硬脑膜延伸至脊髓,并覆盖在脑的表面,与蛛网膜相连。
软脑膜是中间层,较薄且柔软,与蛛网膜紧密相连。
蛛网膜是最内层脑膜,是一个薄而透明的薄膜,覆盖在软脑膜表面,并将脑膜腔分隔为不同的腔隙。
二、脑膜腔的功能解读1. 保护功能:脑膜腔可以有效地保护脑组织免受外界碰撞和伤害。
硬脑膜和颅骨之间的空间,能起到缓冲和吸收外力的作用,减少颅脑损伤的发生。
2. 营养供应:蛛网膜中的小血管和血管丛,与脑脊液相连,为大脑提供氧气和养分。
脑脊液通过脑膜腔的循环流动,将新鲜的血液输送到脑细胞,同时也带走代谢废物。
3. 缓冲作用:脑脊液的存在,使得脑膜腔在发生外力冲击时能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
当外界力量作用于头部时,脑脊液能够分散压力,降低脑组织的受压程度。
4. 润滑作用:蛛网膜上覆盖着一层液体,称为蛛网膜腔液,它能够减少脑膜之间的摩擦,使得大脑的运动更加顺畅。
同时,蛛网膜腔液还有助于维持正常的脑脊液循环和代谢。
三、脑膜腔相关疾病概述1. 颅内压增高:当脑脊液循环出现障碍或过度产生导致脑膜腔内积液过多时,可能导致颅内压增高。
这种情况下会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威胁患者的生命。
2. 蛛网膜炎:脑膜腔中的蛛网膜受到感染时,可能引发蛛网膜炎,常见症状为头痛、发热、颈部僵硬等。
脑膜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诊治。
3. 脑膜瘤:脑膜腔内存在一种罕见的肿瘤,称为脑膜瘤。
它起源于脑膜细胞,通常是良性的,但也有可能转变为恶性。
该瘤常常需要手术切除,并进行后续治疗。
四、脑膜腔的研究和未来展望对于脑膜腔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其在大脑功能和脑脊液循环中的作用。
人体断层解剖 第三节脑室 第四节脑膜和脑池
(六)中脑水管
四、 脑膜和脑 池
(一)脑膜
1、硬脑膜 (1)大脑镰 (2)小脑幕 (3)小脑镰 (4)鞍膈 2、蛛网膜 3源自软脑膜(二)脑池 蛛网膜下池
Subarachnoid cisterns
蛛网模下隙在脑的沟、
裂等处扩大,形成蛛网模
下池或脑池,其形状和大小 变化在影像学上有重要意义。 但其间无明显界线,彼此 交通,个体差异较大。
三、脑室系统 包括侧脑室、第三脑室、中脑水管、 第四脑室,有的个体还出现第五脑室及第 六脑室。
(一)侧 脑 室
侧脑室 lateral ventricle位于大脑两半球内,形状不规则, 可分为前角、中央部、后角、下角四部,前借室间孔与第三 脑室相通。 中央部
前角 下角
后角
前角:为室间孔以
前的部分,伸入额 叶,冠状断面呈三 角形。顶壁、前壁 为胼胝体,内侧壁 为透明隔,腹外侧 壁为尾状核头
外形 层面高低 周围结构
(五)中脑的横断层解剖特点
自前向后分4部分 大脑脚底 黑质 中脑被盖 顶盖
乳头体层面
下丘层面
(六)小脑幕的横断层解剖特点
窦汇以上“Y”形 窦汇层面“V”形 窦汇以下,“M”、 “八”
为脑池中最大, 位于颅后窝,小脑和延髓之间 被小脑镰分成左、右两部 向前通第四脑室 向下通脊髓的蛛网膜下隙
Cerebellomedullary cistern
2、桥池 Pontine cistern
桥前池 位于脑桥腹侧面与 枕骨斜坡之间 其内有基底动脉
3、脚间池 Interpeduncular cistern
(基底池)位于两侧颞极之间, 含脚间窝 内有动眼神经和大脑动脉环
人体解剖-脑和脊髓的被膜、脑脊液
窦内前有床颈突内上动脉部、破展裂神的经通后过果;是窦什外侧么壁?有动眼
神经、滑车神经、眼神经和上颌神经通过; 交通: 向前借眼静脉与面静脉交通,向后借基底静脉丛、 椎内静脉丛与腔静脉系交通。与其下方的蝶窦, 仅隔以薄层骨板。
硬脑膜窦血流方向
上矢状窦(1)
下矢状窦(1) 直窦(1) 窦汇(1) 横窦(2) 乙状窦(2) 颈内静脉(2)
海绵窦(2)
岩上窦(2)
岩下窦(2)
蛛网膜
蛛网膜颗粒 蛛网膜下隙
蛛网膜颗粒
软脑膜
薄而富有血管 参与构成脉络丛
第三节 脑脊液及其循环
Cerebrospinal fluid and its circulation
位于脑室、蛛网膜下隙和脊髓中央管内 透明无色 脉络丛产生,蛛网膜颗粒处吸收 成人总量约150ml 每日生成800ml
小脑幕切迹疝
硬脑膜 在颅盖与骨结合疏松 在颅底与骨结合紧密
硬脑膜窦
1. 上矢状窦 2. 下矢状窦 3. 直 窦 4. 横 窦 5. 乙状窦 6. 岩上窦 7. 岩下窦 8. 海绵窦
颈内动脉穿海绵窦
动静脉瘘 蛛网膜下腔出血
位置: 蝶鞍两侧,前至眶上裂,后达颞骨岩部,是硬脑
膜纤的维颈两束内层分动分隔脉开,形形海成似绵的海窦不绵部规 而则 得破腔 名裂隙 .的,后因其果内是有什许么多?
穿刺的解剖层次:
1. 皮肤 2. 浅筋膜 3. 棘上韧带 4. 棘间韧带 5. 黄韧带 硬膜外腔 6. 硬脊膜
7. 蛛网膜
蛛网膜下腔
二、脑的被膜 硬脑膜 蛛网膜 软脑膜
硬膜外血肿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膜炎
硬脑膜
形成的结构:
大脑镰 小脑幕 硬脑膜静脉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OGO
பைடு நூலகம்
脑蛛网膜
概述:薄而透明,无血管和神经, 包绕整个脑,但不深入脑沟内。该膜 与硬脑膜间为潜在的间隙,易分离; 与软脑膜之间有许多结缔组织小梁相 连,其间为蛛网膜下隙,内含脑脊液 和较大的血管。该隙通过枕骨大孔处 与脊髓蛛网膜下隙相通。 蛛网膜下池:蛛网膜除随大脑镰和 小脑幕分别伸入大脑纵裂和大脑横裂 外,均跨过脑的其他沟裂而不伸入其 中,致使脑蛛网膜下隙在某些部位扩 大成为蛛网膜下池。其中最大的是在 小脑与延髓背面之间的小脑延髓池。临 床上可在此进行蛛网膜下隙穿刺。 蛛网膜颗粒:脑蛛网膜在上矢状窦 的两侧形成许多绒毛状突起,突入上 矢状窦内称为蛛网膜颗粒。脑脊液通 过这些颗粒渗入硬脑膜窦内,回流入 静脉。(如右图)
脑膜的解剖结构
大医二院急诊科
LOGO
脑膜概述
概念:颅骨与 脑间有三层膜。由 外向内为硬脑膜、 蛛网膜和软脑膜; 三层膜合称脑膜。 他们具有保护和支 持的作用,并通过 被膜的血管使脑和 脊髓得到营养。
LOGO
脑膜的解剖结构
硬脑膜
脑蛛网膜 软脑膜
LOGO
硬脑膜
硬脑膜是一厚而坚韧的双层膜。外层 是颅骨内面的骨膜,仅疏松地附于颅盖, 特别是在枕部与颞部附着更疏松,称为 骨膜层。但在颅的缝和颅底则附着更牢 固,很难分离。颅内无硬膜内腔。硬脑 膜内层较外层厚而坚韧,与硬脊膜在枕 骨大孔处续连,称为脑膜层。主要作用 是保护大脑。 硬脑膜内层在某些部位形成一些板状 隔,分隔颅腔,伸入各脑部之间的特殊 结构:1大脑镰 2小脑幕 3小脑镰 4鞍隔 俩层硬脑膜在一些部位彼此分开,在 腔隙内面衬有内皮细胞形成硬脑膜窦:1 上矢状窦2下矢状窦3直窦4横窦和乙状 窦5窦汇枕窦6海绵窦7岩上窦和岩下窦 硬脑膜的结构特点
右图为部分硬脑膜结构
LOGO
硬脑膜的结构特点
硬脑膜的外层与颅盖骨结合疏松,当颅 盖骨发生骨折或此处硬脑膜血管损伤时, 在硬脑膜与颅骨之间,极易形成硬膜外血 肿。(如右上图所示) 硬脑膜外层与颅底骨结合紧密,若颅底 骨折时,易将硬脑膜和蛛网膜同时撕裂而 发生脑脊液外露。如颅前窝骨折,脑脊液 可能流入鼻腔,形成鼻漏。 脑的静脉血先注入硬脑膜窦内,最终引 流至颈内静脉,而窦壁无平滑肌,不能收 缩,若受到损伤则出血难止,容易形成颅 内血肿 海绵窦与周围的静脉有广泛的交通(如 右下图所示),面部感染和腹部盆腔感染 都可以蔓延至海绵窦,造成颅内感染。
硬脑膜
蛛网膜 颗粒
蛛网膜 软脑膜
LOGO
软脑膜
软脑膜是紧贴于脑表面的一层透明薄膜,血管丰 富,并伸入沟裂。 脑的血管在软脑膜内分支呈网,并进入脑实质浅 层,软脑膜也随血管进入至脑实质一段。 由软脑膜形成的邹襞突入脑室内,形成脉络丛, 分泌脑脊液。 软脑膜对脑起着重要的营养作用。
感谢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