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经济转型升级研究
中原经济区旅游业转型升级与结构优化研究
![中原经济区旅游业转型升级与结构优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d8d4c44e518964bcf847c7d.png)
定 阶段 的必然 趋 势 和选择 . 是产 业转 型 与 升级 的有
机结 合 .既包 括旅 游 产业 发展模 式 与发 展形 态 的改
变 . 包括 产 业结 构 的优化 与产 业要 素 的提 升 : 型 也 转
级 的重 大 问题 旅 游 产业 的转 型升 级是 其发 展 到一
口益 密 切 . 合作 交 流不 断加 强 . 步 形 成 了具 有 内 逐
在 联 系 的经济 区域1 2 1 2 0 1年 1月 . 中原经 济 区” ] “ 被
正 式 纳入 《 国主体 功 能 区规 划 》 上升 到 国 家 战略 全 ,
分析论证, 出只有不断提 高产业要素素质、 提 创新旅游业 态、 有序拓展客 源市场 、 构建企业集 团、 打造旅 游精 品 、 加快旅 游人才培养, 才能推进 中原经济 区旅 游产业的转 型升级, 促进旅 游业的持 续发展 。
关 键 词 : 游业 ; 型 升级 ; 构 优 化 ; 旅 转 结 中原 经 济 区
升 级是 一 个 由粗 放走 向集约 、由规 模 走 向效 益 、 由
单 一 功能 走 向综 合 功能 的渐 进 的过 程 : 结 果可 能 其 会 大大 促进 旅游 产 业 的发展 .也可 能使 产业 形态 发
生 某些 变 化或 形 成某 种 新 的业 态 : 目标 在 于 实现 其 旅 游产 业 的持续 、 健康 、 调发展 。[ 协 1 1
中图 分 类 号 : 5 27 1 F 9 .6
收 稿 日期 :0 1 2 5 2 1 —1 -1
文 献 标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1 9 2 ( 0 2 叭 一 0 8 5 1 7 — 1 31年 度 河 南省 政 府 决 策 研 究招 标 立 项 课 题 ( 0 1 7 ) 2 1 2 1 B5 1 :0 1年 度 河 南 省 社 科 联 、 团 联 调 研 课 题 经
河南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研究
![河南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c864b0752ea551810a687a4.png)
需求有 重要 的作用 ,同时还 能带动入境旅游 的发展 。 作 为一个 旅游资源相对 比较 丰富的省份 ,河南省应 当 把发展 的重点集 中于入境旅游 ,这不 但能促使 国民经
21 旅 游产业聚集度 和规模 化程度都 比较较低 ,大部分旅游 济 的增长 ,还有助于树立 良好 的形象 ,提高发展的实 企 业小而 弱 、散而差 ,它们 为了各 自的利益 不惜通过 力 。旅游业 的发展是 以质量 的提高作 为根本的立足点 因此 , 河南省 旅游业 发展的方 向可表述为 : 恶性竞争来 争夺市场 ,使 整个旅游行业虽然 总收入持 和 出发点 , 续增 加 ,但利 润率却在逐步下 降 。在河南省旅 游产业 中 ,旅游企业 经营集约化程度低 ,普遍缺乏竞 争力及 业 务能力强 的高 素质人才 ,经济效益低下 。 22 旅游产 品 尚未形成体 系 ,结 构 比较单一 . 河 南省旅游 企业大多 只是依靠旅 游景点来 吸引顾 客 ,旅 游产 品的结 构 比较单一 。河 南省 的旅游产 品多 属 于初 级产 品, 绝大部分 是观光旅游 , 未把观光旅 游 、 重点发展入境旅 游 ,不断提升 国内旅游 ,大 力提高和 改善旅游产 品的质量 和水平L。 2 J
并提 出 了相 应 的 对 策 和 建 议 。 关 键 词 :河 南旅 游 业 ;转 型 升 级 ;对 策 中 图 分 类 号 :F 9 . 5 23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 章 编 号 : 1 0 — 2 12 1 )2 04 — 4 0 6 5 6 (0 2 0 ~ 0 4 0
摘 要 :旅 游 业 转 型 升 级 是 河 南省 经 济 发 展 的 客 观 要 求 ,是 旅 游 业 增 强 竞 争 力 的 必 然 选 择 。针 对 河 南 省旅 游 业 转
旅游业如何实现转型升级
![旅游业如何实现转型升级](https://img.taocdn.com/s3/m/2295208c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3a.png)
旅游业如何实现转型升级在当今社会,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最为迅速的产业之一。
然而,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和竞争的日益激烈,旅游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转型升级成为了必然的选择。
首先,我们要明确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不再仅仅是简单的观光游览,而是更加注重体验、个性化和品质。
传统的旅游模式已经难以满足游客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如果旅游业不能及时转型升级,就可能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失去优势。
那么,旅游业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实现转型升级呢?产品创新是关键。
旅游产品不能再局限于传统的景点观光,而应更加注重深度体验和个性化定制。
例如,可以开发主题旅游产品,如文化体验之旅、美食之旅、生态探险之旅等,满足不同游客的兴趣爱好。
同时,结合当地的特色资源,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旅游项目,如特色民宿、手工艺品制作体验、民俗文化表演等,让游客能够深度融入当地生活,获得与众不同的旅游体验。
服务质量的提升也是重中之重。
旅游业是一个服务行业,优质的服务能够极大地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旅游企业应加强员工培训,提高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让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感受到贴心、周到的服务。
此外,还应建立健全的游客投诉处理机制,及时解决游客遇到的问题,不断改进服务质量。
在营销方面,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平台。
如今,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旅游业也应紧跟时代步伐,加大在网络营销方面的投入。
通过社交媒体、旅游网站、在线旅游平台等渠道,进行精准的营销推广,吸引更多的游客。
同时,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游客的需求和偏好,有针对性地推出旅游产品和服务,提高营销效果。
智慧旅游的发展也是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
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实现旅游的智能化管理和服务。
例如,游客可以通过手机 APP 实现景区门票预订、导游讲解、路线规划等功能,提高旅游的便利性和效率。
景区也可以通过智能化系统,实时监测游客流量,进行科学的管理和调度,提高景区的运营效率和游客的安全保障。
2023年旅游行业发展前景:我国旅游行业转型升级分析
![2023年旅游行业发展前景:我国旅游行业转型升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92bbed9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08.png)
旅游行业发展前景:2022年我国旅游行业转型升级分析“要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加强旅游交通、景区景点、自驾车营地等设施建设,规范旅游市场秩序,迎接正在兴起的大众旅游时代。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作出的这一表述,一经发出便引发了广泛关注。
这不仅是连续第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及旅游,也是第一次将旅游产业作为拉动内需的重要基础,整体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2022年,我国国内旅游突破40亿人次,国民人均出游2.98次,旅游收入超过4万亿元人民币。
2022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国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关键时期。
下面看下2022年旅游行业转型升级分析信息。
国家发改委网站10日消息,旅游业成为国民经济新亮点。
2022年,发改委将连续做好相关工作,推动我国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更多最新旅游行业进展前景及转型分析信息请查阅发布的《2022-2022年中国旅游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战略讨论报告》。
一是进一步加大投入,支持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断丰富旅游产品和服务供应。
二是实施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带动老百姓增收致富。
三是出台全国生态旅游进展规划,结合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脱贫致富和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全国生态旅游进展的总体布局,形成包括生态旅游协作区、生态旅游目的地、生态旅游线路、生态旅游重点景区的生态旅游精品体系。
四是出台红色旅游进展规划纲要,丰富完善经典景区名录体系。
五是协作教育部出台促进研学旅行进展的政策措施。
发改委表示,去年已会同相关部门讨论编制《2022—2022年全国红色旅游进展规划纲要》。
会同相关部门编制《全国生态旅游进展规划》。
会同相关部门就研学旅行进展进行了专题讨论。
就进一步推动乡村旅游健康进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此外,规范景区门票价格。
指导各地修订地方定价名目,明确对利用公共资源建设的景区门票及代步交通等相关巡游服务价格实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管理。
大理旅游转型升级路径研究
![大理旅游转型升级路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833510904a1b0717ed5ddd3.png)
构都出现根本性转变,我们将这一过程叫做“转型”, 但是假如甲在内外因素作用下转变为甲+,它的作 用和功能等方面得到提升,将其称之为“升级”[1]。因 此,旅游转型与旅游升级是旅游产业在发展过程中 所发生的两种不同方向的转变。大理旅游业的转型 升级就是要转变产业的粗放发展为集约发展,在原 有基础上提高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率,在原有的功 能上根据多元化的旅游需求拓展新的发展模式,提
经济研究
大理旅游转型升级路径研究
徐丹(大理大学)
【摘要】大理依托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形成了具有大理特色的旅游发展模式,渐渐变成了大理的经济 支柱产业和第三产业中的领导者。随着外部环境的改变,原有的发展模式已不能适应旅游需求的转变多元 化。基于此,运用了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对大理旅游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大理旅游转型升级过程中 的影响因素,通过对该地区的研究,提供对整个产业转型升级的相关建议和措施。
旅游业总收入同比增幅较大,从2010年的115亿元 到2018年的795亿元,呈现稳中求进的增长规律,旅 游业收入是大理州经济生产总值的重要来源。大理 作为重要的交通枢纽,自然而然成为了滇西北的中 心,是云南省两条重要旅游线路的交汇点。2018年 大理州旅客总量及其增长速度大为可观,截至2018 年,大理已经开通的航线有23条,动车加开了15对, 形成了立体的交通枢纽网。不仅有省内直达动车, 还有跨省直达动车,游客到大理游玩更加便利,吸
【关键词】大理旅游;转型升级;发展模式
随着全域旅游时代的到来,人们旅游的需求逐
二、大理旅游业发展现状
年递增、经济作用显著、产业带动效应明显,旅游业 的发展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可是,随着旅游业
(一)取得的成就 改革开放四十一年以来,大理旅游业一路摸索
不断发展,原有的发展模式逐渐与当前的旅游市场 前进,变成如今第三产业中的“龙头产业”,为该地
全域旅游提档升级发展研究——以泰安市为例
![全域旅游提档升级发展研究——以泰安市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9752c867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c7.png)
色村 13 个,工农业旅游示范点 8 个。②旅游公共服 例极低;市场发育不均衡,以近距离区域性市场为主;
务系统。建立完善的交通标识体系,包括交通标识 旅游市场结构单一,以中低档市场为主,专项市场
牌 66 块,建成旅游咨询网点 13 处,打造完善的城 发育不足,综合性的旅游市场流尚未形成。
市旅游集散系统,包括游客集散中心 2 处。③行业技
2014 年
486.6
13.9
5 275.2
10.1
2015 年
553.7
13.8
5 753.4
9.1
2016 年
629.6
13.7
6 239.7
8.5
2017 年
722.7
14.8
6 855.5
9.9
2018 年
790.0
9.3
7 549.4
10.1
(四)泰安市旅游设施
①旅游服务设施。截至 2018 年,泰安市共有星
旅游规划 Tourism Planning
全域旅游提档升级发展研究
——以泰安市为例
王 燕 董晓红
全域旅游是我国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泰安市整体旅游环境良好,具备发展全 域旅游的优势和基础。通过实地调研泰安市当前全域旅游的发展现状,分析全域旅游发展 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打造泰山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实施全域产业“旅游 +”战略、 构建全域旅游新营销系统、全域环境保护低碳旅游等发展对策,最终实现泰安市全域旅游 发展提档升级的目标。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Tourism Planning 旅游规划
表 1 泰安市旅游资源构成情况表
序号 自然旅游资源
乌昌旅游业转型升级模式研究
![乌昌旅游业转型升级模式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259db47e518964bcf847cc0.png)
通 过 政 府 促 进 区 域 经 济协 调 发 展 改 善发 展 环 境 搞 好 社会
位分布优势为依据 ,形成以乌鲁木齐为 中心的商务会展、民族风 平 竞 争 。
情 文 化 与 购 物休 闲旅 游 区 、天 池 风 景 名 胜 区 和南 山 特色 森 林 草 原 生 态 风 光为 龙头 的休 闲度 假 与 冰 雪 风 情旅 游 、吉木 萨 尔 北 庭 古 城
3 加 大 旅 游 业 导 向性 投 入 .
运作方式等方面的调 整,不断达到旅游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与高度
1 旅 游 产 品 转型 升 级 .
鼓 励 与 发展 民营 和境 外 投 资 的 旅 游 企 业 , 成 多种 所 有 制参 形 争 、互 补 互 促 的 发展 格 局 。各 级 、各 类 国 有旅 游企 业 ,要 尽快 与
化 , 而 实 现 区 域 旅 游 产业 升 级 , 进 进一 步 加 快 乌 昌一 体 化 的 步 伐 。 与 旅 游 开 发 经营 , 多种 经 济 成 分 并 存 的旅 游 企 业 , 形 成 公 平 竞 在 对 乌 昌地 区旅 游 资 源 进 行 开 发利 用 时 以 资 源 组 合 与 交通 区 政 府 主 管 部 门脱 钩 ,实 行 自主 经 营 、自负 盈 亏 ,在 市场 机 制 下 公
实 现 旅 游 企 业从 单 一 到 联 合 、集 团化 的运 作 方 式 的 转 型 。在 乌 昌 地 区 有 着得 天 独 厚 的 旅 游 资 源 ,是新 疆 旅 游 的 主 要 目的 乌 昌 一 体 化 的 条件 下 ,区 域之 间取 消各 种 歧 视 性 政 策障 碍 ,促 进 地 和 集敖 地 ,2 0 年 ,全 年 接 待 国 内 外 旅 游 者 8 0 人 次 ,比上 商 品 和生 产 要 素的 自 由流 动 , 得 生 产 要 素 向具 有 区位 优 势 和 比 07 7万 使
资源枯竭型城市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优化研究
![资源枯竭型城市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优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e02b882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53.png)
资源枯竭型城市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优化研究【摘要】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旅游产业一直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挑战。
本文通过分析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特点和旅游产业转型现状,探讨了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策略,并提出了推动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通过研究资源枯竭型城市旅游产业的优化路径,为这类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研究结果表明,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旅游产业可以通过结构调整、创新发展、政策支持等途径实现转型。
本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的发展,还可以提升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未来的研究应该更加注重实践操作,推动理论成果的落地应用。
【关键词】资源枯竭型城市、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优化、可持续发展、策略探讨、优化路径研究、研究结论、研究启示、研究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因为长期资源开发利用导致资源枯竭、经济发展受阻的城市。
这些城市面临着严重的发展难题,其中旅游产业作为重要的经济支柱,是资源枯竭型城市进行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之一。
由于资源的匮乏和环境的恶化,传统的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城市的发展需求,急需探讨新的发展路径。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资源枯竭型城市旅游产业转型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课题。
如何有效地实现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推动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学术界和政策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资源枯竭型城市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现状分析、策略探讨和优化路径研究,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通过深入探讨资源枯竭型城市旅游产业的特点和面临的挑战,为实现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1.2 研究意义资源枯竭型城市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优化研究的意义:资源枯竭型城市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意义。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旅游产业转型可以有效缓解资源枯竭型城市面临的资源枯竭、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旅游产业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重要支柱产业,其转型升级将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升级,促进城市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澳门旅游业转型升级实证研究
![澳门旅游业转型升级实证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fb7282d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4e.png)
澳门旅游业转型升级实证研究第一部分澳门旅游业概况及转型背景 (2)第二部分旅游业转型升级理论框架 (4)第三部分澳门旅游业现状分析 (7)第四部分澳门旅游业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11)第五部分国内外旅游转型升级案例分析 (14)第六部分澳门旅游业转型升级策略研究 (17)第七部分实证分析:澳门旅游业转型升级效果评估 (19)第八部分政策建议与未来展望 (22)第一部分澳门旅游业概况及转型背景一、澳门旅游业概况澳门,位于中国南部珠江口西侧,与广东省珠海市相邻。
这个小而繁荣的城市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背景,在全球旅游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澳门旅游业是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对地区就业、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数据,2019 年,澳门接待的入境游客总数达到3940 万人次,较上一年增长了 7.9%。
其中,中国大陆游客占到了总游客量的 70.6%,其次是香港(18.5%)和 xxx(3.3%)。
此外,欧洲、北美和东南亚等地的国际游客也占据了相当的比例。
在旅游收入方面,2019 年澳门旅游总收入达到了 353 亿澳门元(约等于 44 亿美元),较上一年增长了 12.6%。
其中,博彩业收入占比最大,达到了 68.7%,酒店业、餐饮业和其他服务业分别占比为 18.3%、7.1%和 5.9%。
二、澳门旅游业转型背景随着全球旅游市场的不断发展和竞争加剧,澳门旅游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
首先,单一依赖博彩业的发展模式已无法满足多元化旅游需求,需要向多元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方向转变。
其次,面对亚洲新兴旅游市场的崛起,如泰国、越南等国家,澳门需要通过提升服务质量、丰富旅游产品、加强市场营销等手段来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
最后,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推广,澳门旅游业也需要朝着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
因此,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和机遇,澳门政府提出了“旅游+”战略,即以旅游业为核心,推动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实现旅游业的转型升级。
旅游业转型升级
![旅游业转型升级](https://img.taocdn.com/s3/m/6187ad7e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aa.png)
旅游业转型升级随着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全球旅游业竞争的加剧,中国旅游业要实现转型升级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在此背景下,本文将从中国旅游业的多元化、智能化、国际化、绿色化四个方面阐述其转型升级的路径。
一、多元化随着旅游观念的变化,中国旅游业正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
不仅国内游客越来越重视文化、生态、体验等多元化旅游产品,海外游客也日益崇尚深度、独特的中国文化旅游体验。
因此,旅游企业应该展现更多的个性化、特色化以及定制化的旅游产品,通过深入挖掘当地文化和历史人文资源,满足不同旅游需求,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
二、智能化智能化是未来旅游业的趋势,让旅游更智能化是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之一。
智能化旅游指的是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手段为旅游者提供智能旅游服务,完善旅游的生产与消费过程,提升旅游者的体验感。
依托技术,旅游企业需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智慧景区管理、旅游安全保障等方面的智能化应用。
三、国际化在全球化进程中,旅游业也在不断推动着国际化的进程。
要实现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必须深化国际合作,通过跨国并购、海外投资等方式推动企业的国际化进程。
同时,要建立和完善国际旅游标准,推动全球范围内旅游的规范发展。
旅游业应加强与国际组织、各国政府、业界人士的沟通合作,推进中国旅游业的全球化进程。
四、绿色化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旅游逐渐成为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绿色旅游体现在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旅游目的地的设计和建设、旅游运营过程的管理和监督等方面。
旅游业务必在发展的同时,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推广可持续发展理念。
通过提高环保意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护旅游资源,推进旅游业的绿色发展,以实现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总之,旅游业的转型升级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依托多种资源,包括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等。
只有不断拓展多样化产品,深度挖掘文化资源、探索科技应用,拓宽国际合作、提升服务水平,才能实现旅游业的转型升级,提升中国旅游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经济转型时期旅游业发展战略研究
![经济转型时期旅游业发展战略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9017a395a8102d276a22f74.png)
经 济 转型 时期 旅 游 业 发展 战 略研 究
陈 立 祥
( 龙 江 金 谷 大 厦 , 尔 滨 10 0 ) 黑 哈 5 0 1
充分 认识 旅游 业 在经 济 和社 会 发展 中的重 要 地 位
一
、
旅游 业 兼具 经 济功 能 和社 会功 能 , 经 济 和社 在 会发展 中发 挥着 日益 重要 的作用 。旅 游业 是经 济转 型 时期 的优 势产 业 。旅 游业 综合 性强 、 关联 度 高 、 拉 动作 用 突 出 , 括 “ 、 、 、 、 、 ” 大 产 业 囊 行 游 住 食 购 娱 六 要素 , 及 2 涉 9个 经 济部 门 , 接 和间接 影 响 细分 行 直 业 19个 。旅游 消费不 仅直 接拉 动 了民航 、 0 铁路 、 公 路 、 业 、 宿 等 传统 产 业 , 对 国 际金 融 、 储 物 商 食 也 仓 流 、 息 咨 询 、 化创 意 、 视 娱乐 、 展 博 览 等 新 信 文 影 会 型和现 代 服务业 发挥 着重 要促 进作 用 。2 0 0 8年 , 旅 游业 总收入 占服 务业增 加值 的 96 旅 游创 汇 占服 .%, 务贸 易 出 口总 额 的 3 %。旅 游 业具 有 资 源消 耗少 、 3 环境 要求 高 、 可持 续 性强 的特点 , 全 球公 认 的 “ 是 朝 阳产业 ” 是 推动 资 源节 约 型 、 境 友好 型 社会 建 设 , 环 的先 导产 业 。黑 龙 江 、 云南 、 州 、 贵 广西 等林 区通 过 发 展 森 林 旅 游 , 毁 林 的 “ 树 ” 济 为 可 持 续 的 变 砍 经 “ 看树 ” 济 。辽 宁阜 新 、 龙江 伊 春 、 经 黑 云南 东川 、 河 南 焦作 等 一批 资 源枯 竭 型城 市 , 把旅 游 作 为接 续 或 替 代产业 培育 , 较好 地实 现 了产业 转型升 级 。 二 、 面把握 旅游 业面 临 的机遇 和挑 战 全 经 济社 会 的快 速 发 展 为 旅 游 业 提供 了基 础 性 支 撑 ,同时也 对旅 游 业供 给 能力 提 出 了新 的要 求 。 改 革开 放 3 0年 来 ,我 国旅 游 业保 持 了 高于 世 界旅 游业 1 百分 点 的增 幅 ,一 个重 要 因 素就 是 我 国 0个 经 济 的高 速发 展 。随 着人 民生活 水平 不 断提 高 , 居 民消费 将 由实 物 为主 向实 物 与服 务 消费 并重 转 变 , 旅游 将是 消费 升级 的主要 受益行 业 。但 目前我 国旅 游 产 品仍 以观 光 产 品 为 主 ,休 闲 度假 产 品 总量 不 足 , 游精 品还 较 少 。 同时 , 游 企业 普 遍 实力 小 、 旅 旅 竞 争力 弱 , 旅游 产 业 整 体 素 质 不 高 , 很 难 满 足 人 还 们 日益增 长的旅 游消 费需求 。 对 外 开 放 的扩 大 为旅 游 业 发 展 创 造 了 良好 的 外部 环 境 ,但旅 游 业 国际 化发 展水 平 还有 待 提 高 。
黄山市旅游业转型升级研究
![黄山市旅游业转型升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2c06a86cc22bcd126ff0c36.png)
个时期 的重点任 务… 。黄 山 市 是 全 要 依 靠 要 素 增 加 、 追 求 数 量 扩 张 和 1 . 亿 人 次 , 游 出 游 率 达 到 15 61 旅 1 %,
国 著 名 的 旅 游 城 市 , 旅 游 业 发 展 与 规 模 扩 大 的 赶 超 式 增 长 方 式 发 生 改 国 内 旅 游 收 入 7 7 .2亿 元 , 当 于 706 相 我 国 改 革 开 放 伟 大 历 史 进 程 基 本 同 变 , 向 更 加 注 重 素 质 提 升 和 结 构 优 全 年 社 会 消 费 品 零 售 总 额 的 87 : . %
旅 游 产 业 素 质 和 国 际 竞 争 力 的 根 本 素 ,在 保 持 与 国 民 经 济 的 协 调 平 衡 相 当于 当 年 服 务 贸 易 出 口 的 3 %, 3 位
要 求 .是 全 国 旅 游 行 业 当 前 和 今 后 中 追 求 旅 游 发 展 。 同 时 , 期 以 来 主 居 世 界 第 四 ; 国 内 旅 游 人 数 达 到 长
步 ,是 中 国旅游 业发 展 前进 历程 的 化 , 加 注 重节 能环 保 , 现集 约化 出境旅 游人次达 到 15 “ 更 实 1 0万 .成 为 亚 缩影 ” 。黄 山 市 旅 游 业 经 历 了 两 次 创 发 展 , 多 地 依 靠 要 素 协 调 、 质 提 洲 出 境 旅 游 大 国 。 更 素 业 , 目 前 正 进 入 建 设 现 代 国 际 旅 游 高 和 业 态 创 新 推 动 旅 游 业 发 展 : 从
我 国旅游业经 历改 革开放 3 0年 会 发 展 大 舞 台 的 关 键 时 期 。 产 业 地 为 国 民 经 济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无 疑 的 发 展 正 从 行 业 领 域 的 跨 越 式 发 位 不 断 提 升 , 业 规 模 不 断 壮 大 , 产 对 也 进 入 一 个 新 的 转 型 发 展 时 期 尽
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研究探讨——以河南省为例
![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研究探讨——以河南省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0bc43dda240c844769eaeeae.png)
根据经 济发展的相关理论 , 经济 总量增长和产业 结构升级 调整相互作 用共同促进 了经济 的发展 。 当经济总量迅 速增 长 的同时 , 产业结构 就需要 发生相 应 的变 化 , 以适 应经济 的快 速增长 ; 而当产业结 构调整 升级后 , 又能够 为经济 总量 的可持 续 增长提供必要 的条件 。加速推 进旅游转 型升级 , 是旅 游业适 应 河南现代 化 、 城镇化 、 市场化 、 国际化发展 的必 然趋势 , 也是 加 速实现产业现 代化的必然要求 。通过推进旅 游转型升级 , 加 快河南 省旅游业 和服务业发展 的速度 ,从理论 和实践来看 , 都 和产业 结构 的演进 规律相符 , 同时也是充 分发挥河南省 的旅游 资 源优势 , 促进 全省经 济社会 的快速 发展 , 向服务 经济 时代 迈 的现实选择 。 ( ) 三 推进旅游转型升级是加快河南省旅游发展的客观 要求 目前 , 在传统 经济 增长理 论和增 长方式 的影 响下 , 河南 省
观规律
文旅融合发展背景下的旅游业转型升级研究报告
![文旅融合发展背景下的旅游业转型升级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000ff18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21.png)
文旅融合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数字化转型:利用大数据、人工 智能等技术提升旅游体验和管理 效率
绿色生态旅游的兴起:注重可持 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绿 色旅游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的深度融 合:推动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产 品,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
个性化、定制化旅游服务的普及: 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提升 旅游品质和体验感
提高产业竞争力:旅游业转型升级可以提升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增加旅游业的附加值, 提高经济效益。
促进产业创新发展:旅游业转型升级可以促进产业的创新发展,推动旅游与相关产业的 融合,拓展新的旅游业态和商业模式。
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旅游业转型升级可以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提高游客满意度,增强旅 游目的地的吸引力。
的互动关系
06 文 旅 融 合 发 展 背 景 下 旅 游 业 转 型 升级的案例分析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文旅融合发展的背景和意义
文化旅游的发展历程
文化旅游的起源 可以追溯到古代, 当时旅游活动主 要是出于宗教、 政治等原因。
工业革命后,随 着经济发展和人 们生活水平的提 高,文化旅游逐 渐兴起。
启示:总结案例 对旅游业转型升 级的启示,如注 重文化内涵挖掘、 提升服务质量、 创新商业模式等
适用范围:探讨 案例的成功经验 在类似文旅融合 发展背景下的应 用和推广价值
对未来文旅融合发展背景下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借鉴和 启示
转型模式:可复制和推广的 模式与路径
未来趋势:技术驱动、文化 创意、生态保护等方向
文旅融合对旅游业的影响
促进旅游产业升级和转型
增强游客的文化体验和参与感
添加标题
旅游业转型升级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及影响
![旅游业转型升级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及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f05c7b54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06.png)
旅游业转型升级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及影响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消费的增加,旅游业成为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统的旅游业模式已经显现出瓶颈,需要进行转型升级以适应新的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
本文将探讨旅游业转型升级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及影响。
首先,旅游业转型升级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在于提升国家形象和软实力。
旅游业作为一个窗口,能够直接展示国家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
通过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国家可以更好地展示自己的独特魅力,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
例如,中国通过举办世界各类文化旅游活动,如世界遗产日、世界旅游日等,提升了自己的国际影响力和形象,为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
其次,旅游业转型升级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还在于促进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
传统的旅游业模式往往集中在一些热门景点和城市,导致资源的不均衡分配和地区发展的不平衡。
通过转型升级,可以将旅游业扩大到更多的地区,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例如,中国的乡村旅游发展,将农村地区的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转化为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投资,带动了当地农民的增收和地方经济的繁荣。
此外,旅游业转型升级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还在于创新科技的应用和推动产业升级。
随着互联网和智能科技的快速发展,旅游业也需要借助这些新技术来提升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
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可以实现旅游产品的个性化定制和精准营销,提高旅游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例如,一些旅游企业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为游客提供身临其境的旅游体验,吸引更多的游客和市场份额。
然而,旅游业转型升级也面临一些挑战和影响。
首先是资源和环境压力的增加。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游客数量的增加会对景区的资源和环境造成压力。
因此,在进行转型升级时,需要充分考虑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保护好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其次是人才培养和管理的问题。
旅游业转型升级需要具备新技术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而这方面的培养和引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旅游产业转型升级](https://img.taocdn.com/s3/m/35666d84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ff.png)
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激发新动力、迈向新高度旅游产业作为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各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也成为人们休闲娱乐、文化交流、知识获取的重要方式。
然而,在新的经济环境下,传统旅游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适应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旅游产业亟需进行转型升级。
本文将探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策略和路径,以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有益参考。
一、激发新动力,推动旅游产业创新发展1.多元化产品供给传统旅游业以观光旅游为主导,产品单一。
要实现转型升级,旅游企业应积极发展多元化产品供给,如特色文化旅游、生态旅游、休闲度假等,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例如加强与当地特色文化产业的联动,提供深度体验式旅游产品,让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感受到独特的地方文化,增加旅游的文化内涵。
2.智能科技应用智能科技的快速发展给旅游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旅游企业应积极探索智能科技在旅游领域的应用,如虚拟现实技术、无人机、智能导览等,提升旅游体验,提高旅游服务的质量。
例如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游客可以在家中就能体验到各地的旅游景点,提前做好选择和准备。
3.创新营销模式旅游业发展过程中,营销模式也需要与时俱进,更加注重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平台化推广,建立多方位的在线推广渠道,增强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同时,结合大数据分析,个性化推荐旅游产品,提高用户满意度和黏性。
例如通过社交媒体平台,旅游企业可以与用户进行互动交流,了解用户需求,推广旅游产品。
二、构建现代化旅游服务体系,提升游客体验1.优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必须优化和升级现有的旅游基础设施,提高旅游服务效能。
如加大对旅游交通、通信、住宿、餐饮、卫生等方面的投入,提升旅游设施和服务水平。
例如改善交通运输的便利性,提供更加舒适便捷的旅游交通工具,方便游客的出行。
2.提升服务质量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要重视服务质量的提升,加强服务人员的培训和素质提升,提高服务态度和专业水平。
休闲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究
![休闲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8a923c84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6d.png)
休闲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究休闲旅游产业是指以休闲、娱乐、度假为目的的旅游活动,是旅游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休闲旅游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休闲旅游产业也迅速发展起来。
随着产业发展的不断深入,休闲旅游产业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问题。
为了适应这种变化,专业人才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休闲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背景决定了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在休闲旅游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人们在选择旅游目的地、预订酒店、安排行程等方面都离不开互联网。
而互联网的兴起也对传统的旅游业模式产生了冲击,传统的旅行社和线下门店面临着生存困境。
休闲旅游产业需要培养一批懂得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专业人才,来推动行业的转型升级。
休闲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需要专业人才的支撑。
随着人们对休闲旅游的需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休闲旅游产品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人们对于旅游体验、服务质量、文化内涵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休闲旅游产业需要培养一批懂得市场营销、大数据分析、管理技能等专业知识的人才,来开发创新的旅游产品,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休闲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也对地方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地方将休闲旅游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
传统的休闲旅游业往往依赖于自然资源和景点的吸引力,容易陷入资源单一化、同质化竞争的困境。
为了实现休闲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地方经济需要培养一批懂得产业规划、市场营销、旅游政策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来推动地方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
为了适应休闲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专业人才培养有必要进行探究。
需要改革传统教育模式,加强实践教学。
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实践能力的培养。
而休闲旅游行业对人才的要求更多是实践能力,教育培训机构需要加强对实践能力的培养,例如组织实地考察、实习实训等,让学生能够真实地接触到休闲旅游的实践环境,从而更好地提升实践能力。
中国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途径分析论文
![中国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途径分析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7ec303bd65ce0508763213c1.png)
中国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途径分析【摘要】实现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已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旅游发展战略,是我国旅游学界和业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
为推动我国旅游产业由粗放规模型发展向集约效益型发展,应以旅游产业自身的转型升级为重点和根本,同时,还要注重政府引导和社区参与的制约作用。
【关键词】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优化;途径1.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旅游产业呈现出翻天覆地的变化,正努力从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迈进,然而,旅游产业结构失衡、旅游产品开发滞后等不足与日益提升的旅游消费水平产生显著矛盾,严重制约了我国旅游产业的深入发展。
如何转变我国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优化旅游产业结构,提升旅游产业素质和旅游市场竞争力,实现我国旅游产业由粗放规模型发展向集约效益型发展转变,已成为我国旅游学界和业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
2008年1月召开的全国旅游工作会议将“转型升级”确定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中心任务,实现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已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旅游发展战略。
2.实现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途径实现旅游产业转型升级需要旅游产业自身、政府和旅游社区三方面的共同努力,其中,旅游产业自身的转型升级是重点和根本,而政府引导和社区参与对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将起到制约作用,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2.1旅游产业自身的转型升级2.1.1优化旅游产品结构和功能,实现旅游产品的多元化、休闲化、创新化、体验化一方面,应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观光旅游产品结构,升级为以观光旅游与休闲度假为基础的多元化旅游产品结构,实现由事务旅游为主向休闲旅游为主的转型。
应加强休闲度假旅游产品的开发,丰富旅游产品的种类,扩大旅游市场规模,延长旅游旺季,增加旅游消费量和旅游收入,促进旅游业做大做强。
另一方面,旅游产品还需要向创新化、体验化转型,从服务经济向体验经济升级,即有意识的以旅游服务为舞台,以旅游产品为道具来使旅游者充分“表演”,融入其中。
2.1.2实施特色品牌战略旅游产业应实施“走特色路”的品牌战略,有效发挥我国各省市的旅游资源优势,充分挖掘各地旅游资源特色。
河南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研究
![河南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0c24244fe4733687e21aaec.png)
河南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研究【摘要】旅游业转型升级是河南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旅游业增强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针对河南省旅游业转型升级中面临的问题和矛盾,文章从市场、企业、产品、产业等方面对河南省旅游业转型升级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河南旅游业;转型升级;对策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发展旅游产业是河南省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效益好、产业链长、资源消耗低的战略性产业,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是符合河南产业机构演进的客观规律,目前,许多省份都通过旅游业来促进经济增长、拉动就业、带动投资、改变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
一、河南旅游产业实现产业实现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和意义1、旅游产业升级的概念旅游产业升级是借鉴经济学上一般产业升级的概念,根据吕政教授的定义,应更多地从第二和第三层含义上去理解。
第一,旅游产业升级是指改善旅游产业结构,从而实现旅游产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转变,由注重规模扩张向注重扩大规模型以及提升经济效益并重的转变,由注重经济功能型转变成发挥综合功能型。
第二,通过不断的优化旅游产业的组织方式和发展的模式,来提高旅游产业从业人员的素质,提高旅游产业的质量和经济效益,从而增加旅游市场的竞争力。
换个角度说,旅游产业升级要以转变发展旅游方式为核心内容,要以优化旅游产业的结构为基础条件。
2、旅游产业升级的重要性及意义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发展旅游产业是河南省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效益好、产业链长、资源消耗低的战略性产业,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是符合河南产业机构演进的客观规律,目前,许多省份都通过旅游业来促进经济增长、拉动就业、带动投资、改变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
河南旅游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发展基础,2010年旅游业的收入相当于gdp的10%,,在接待能力方面也取得了很大提高,已初步形成了优势突出、结构合理的产业体系,尽管如此,但是河南旅游业在产业聚集度方面与其他先进省市相比,还有很大的弱势,大部分旅游产业基础比较薄弱,基本上处于分散经营,业务能力和人员素质较差,因此,河南省通过旅游产业升级,不仅提高了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同时也提高了经济的发展速度。
中国旅游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与问题
![中国旅游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与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715f2130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97.png)
中国旅游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与问题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旅游业逐渐成为了中国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支柱。
旅游业在推动消费升级、促进城乡经济转型、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
但同时,旅游业也面临着许多问题。
本文将从中国旅游业转型升级的路径和问题两个方面来探讨。
一、中国旅游业转型升级的路径1. 从数量到质量近年来,中国的旅游业发展速度极快,但这种发展的本质是“大而不精”,旅游资源并没有得到有效地利用和开发。
对于未来,我们需要逐渐从数量上转向质量上的旅游发展,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并且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2. 从景区到乡村旅游景区旅游已经成为了中国旅游业的主流,但是由于景区的规模越来越大、游客数量越来越多,已经出现了诸多问题,如景区内的乱扔垃圾等。
而中国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产业链长、发展空间大,可以将景区内的游客转移到乡村旅游区,实现旅游业的转型升级。
3. 从线下到线上随着互联网领域的快速发展,线上旅游成为了消费者选择旅游方式的新趋势。
线上旅游依靠互联网平台,可以以更加低廉的价格获取更加丰富的旅游资源,未来线上旅游将成为中国旅游业的一个重要的增长点。
4. 围绕文化旅游发展中国是一个文化多样性和历史悠久的国家,在文化旅游方面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
而随着消费者对旅游体验的需求愈发精细化,文化旅游将成为市场竞争中的一大利器。
例如,中国的一些民俗节日、民间艺术表演等可以成为旅游行业发展的一大卖点。
二、中国旅游业面临的问题1. 价格过高目前,旅游业的价格偏高,无法满足普通消费者的需求,同时也限制了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因此,旅游业应该通过减少过高的价格策略,降低门槛,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2. 服务水平不高目前,许多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水平较低,接待游客时较为粗暴,表现出不尊重游客的行为。
这些行为损害了游客的旅游体验,也影响了旅游业的声誉。
中国旅游业必须改善严肃缺乏的服务质量才能实现转型升级。
3. 旅游饱和中国的一些旅游景点过于火爆,导致旅游质量的下降,导致游客对这些地方失去了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经济转型升级研究
自2000年党中央、国务院对实施西部
大开发提出明确要求以来,特别是2003年
我国首项区域性旅游投资规划《西部旅游投资规划》获得通过以来“,TPE”模式得到
认可,旅游业成为西部经济发展的先行产业、优势产业,目前已成为西部各省市重要的支柱产业。
然而,由于受资金、人才、旅游基础设施等条件的制约,西部旅游业政府主导、粗放经营的特点使其发展出现很多问题,如环境恶化严重、旅游资源开发层次不高、产业带动性不强、旅游服务水平低下等等,严重制约了西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笔者认为,西部旅游业已到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正确认识西部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发展机遇、目标方向以及路径策略,对于实现西部旅游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西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基本条件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是旅游产业发展到一
定阶段的必然趋势,既包括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与发展形态的改变,也包括产业结构的优化与产业要素的提升,它是指“依托于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以满足多元化、多层次、复合型的旅游需求为出发点,以提升服务质量为落脚点,通过旅游企业经营方式的创新、新型旅游产品的创造,通过政府部门对旅游发展方式的引导,对旅游经济运行的监管,进而实现旅游服务水平明显提高、旅游市场明显净化、游客满意程度明显增加、带动经济转型升级作用明显增强和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效益得到全面提升的过程。
”[1]自2008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要求大力推动旅游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旅游业转型升级以来,全国各省市积极探索旅游业发展的新思路。
西部旅游业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也走到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占中国三分之一行政省区市的西部地区,地理位置偏远,经济基础薄弱,但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有人曾用“荒、远、边、穷、大、财、宝、美”来形容西部。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依托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旅游业
已经迅速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新兴支柱产业,现已拥有优秀旅游城市88座、世界遗产12处、5A级景区21个、4A级景区193个、工农业旅游示范点280个。
截止2007年底,半数以上西部省区市的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重超过或接近10%,贵州省达%,云南达%,陕西达%。
[2]在旅游产业带动下,中国西部12省区市旅游服务产业也得到加速发展,10年来,西部地区星级饭店从1663座增加到3885座;旅行社从1833家增加到4129家。
目前,西部地区拥有的旅游企业占全国旅游企业总数的28%。
[3]西部拥有的丰富旅游资源优势正在转化为经济优势,虽然整体上说,西部旅游业还落后于东部,但西部已具备一定的旅游经济基础,具备了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基础条件。
二、西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
西部旅游业中存在的问题
过去十年间,西部旅游业的发展主要以政府主导下的景区营销、粗放型经营为发展方式,这种方式适应了最初西部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资金短缺、基础设施薄弱
和人才匮乏等种种不利因素的制约,可以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景区开发,使景区得以尽快对外开放,使西部旅游业获得了突破性的快速发展。
但这种方式也给西部旅游业的发展带来许多问题,主要包括:
1.旅游景区生态环境恶化,遗产遭破坏。
对短期经济效益的过分追求和急功近利的
思想意识,使西部落后地区极易在“旅游扶贫”的名义下放任竭泽而渔的开发行为,使开发商和当地政府无视景区的环境承载力
和对景区遗产的维护、管理,进而造成地区经济“资源空心化”现象,致使大批珍贵遗产面临严重的生态安全问题。
如敦煌壁画脱落掉色、汉长安城遗址垃圾包围、西安古城墙裂缝、护城河污染、嘉峪关长城遗址沙化等等,多处珍稀旅游资源的生存状况堪忧。
国家环保总局发布调查报告指出,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呈现功能性紊乱,因生态破坏造成的直接损失相当于同期GDP的13%,间接和潜在损失则更大。
[4]
2.政府主导下的旅游发展,影响了旅游体制机制的创新活力,影响了非公有资本进
入旅游行业。
3.粗放型的经营方式,导致旅游精品、品牌意识的缺失,西部旅游资源的开发层次不高,以观光旅游产品为主,不能适应现代旅游市场的需求。
4.旅游基础设施仍然比较落后,旅游产业链没有形成,致使旅游者在景区逗留时间短,旅游业的产业带动效应得不到充分体现,旅游收益受到极大影响。
5.旅游人力资源总体水平不高,服务水平及对外宣传促销水平较低,影响了景区鲜明旅游形象的形成。
西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
旅游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代人旅游
需求的同时,不损害人类后代为满足其旅游需求而进行旅游开发的可能性。
它包括生态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社会可持续三大目标,其中生态可持续是基础,经济可持续是手段,社会可持续是目标,三者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协调,构成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而西部旅游业现存的问题将会极大地
妨碍它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西部地区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