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宝山区高三一模范文教学教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届宝山区高三一
模范文
2019年宝山区一模作文
智者说,如果你想实现某种追求,最可靠的办法是让自己配得上它。但是生活中,人们往往为了心中的追求而竭尽全力,孜孜以求,无暇顾及如何让自己配得上它。这种现象普遍存在,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实现追求之法
智者说,如果你想实现某种追求,最可靠的方法是让自己配得上它。但是生活中,人们往往为了心中的追求而竭尽全力,孜孜以求,无暇顾及如何让自己配得上它。
智者所言不假。当一个人具备了能力,那他所追求的事物自会迎着他而来。花若盛开,蝴蝶自来,古时贤能之士,宗师隐居于山谷之中,也会有帝王亲临请其出山为官。
在当今这个分工明确的社会之中,才能与社会角色相一致是自我实现,并且有利于社会的关键。若是自身与所处位置不符,便是在日复一日的别扭之中消磨了自身。因此,若是自己也配不上自己的追求,先且不论实现追求是多么困难的一桩事,纵使侥幸实现也难以真正喜悦快乐。到头来便如是丑小鸭入了鸭巢,经历了格格不入的痛苦后被赶出鸭巢。
现如今人心浮躁,许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纷纷把孩子送进了重点学校,纵使是花钱,背债也在所不惜,为了成为金字塔的尖顶而各显神通,就不知成为尖顶需要有(攀登)尖顶的能力。而许多孩子本不善学习,经历了填鸭后勉勉强强进入了大学,而在那之后,他们又如何能够继续成为知识分子,肩负起为往圣继绝学,为后世开太平的重任?能力与追求不相配的人,或许会摔倒在追求的路上。
但是,如果我们的追求不是完完本本偏离航向,那么我们的孜孜以求也并非无意义。正如海德格尔所言,人并非既定的存在着,而往往处于未定之中,我们通过自己的所作所为一步步重塑自己,纵使今日的我们尚且青涩,在孜孜以求的过程中我们亦会不断深化自己的能力。从前对于人类而言飞上蓝天是天方夜谭,似乎没有一个人拥有飞天之梦相配的能力。然而,在锲而不舍的追求之下,我们不仅可见飞机在天空中盘旋翱翔,甚至还将宇宙飞船送入了外太空,人类在追求之中打破了自己的限度,如今有谁敢说人类与飞天不相配?
盲目的追求不可取,因为抛却自己的能力不顾或许会让我们在错误的道理上渐行渐远。然而一味地等自己能力完善之后再谈追求也显得太过谨慎,难有
突破。我们应当且行且完善自身,在找到正确的追求后一路奔驰,同时清醒地告诉自己,我们所求于自身的能力一致,有多高的追求就应有多大的能力。如此,在达到追求之时,我们也收获了一个非凡的自己。
【评语】
“如果你想实现某种追求,最可靠的办法是让自己配得上它”是什么意思?读懂了它,才能落笔;读不懂它,脑子里必定一缸浆糊。
可能有些学生困惑于“想实现某种追求”,“想实现”那就意味着这种追求还没有实现;没有实现的追求怎么谈得上配得上还是配不上呢?但是如果你读懂了整句话,那就知道说话者要表达的意思是,你在确定自己要追求的目标之前,先要对这一目标有清楚的认识,最起码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其次,要对自己的资质特点、能力、情商,以及想实现这一目标所需要付出的意志、毅力,乃至体力、协调力等是否具备。说概括一点,就是对追求的目标和追求者自身的各种条件,是否做到了“知己知彼”,全面了解。你“知己知彼”了,才能知道自己究竟配得上还是配不上去追求自己想追求的目标。当然,在科学研究领域,当人们试图创新时,对创新要达到的目标有的时候只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譬如2018年度全国科学技术最高奖获得者之一钱七虎院士,他在研究能抗世界上最强钻地弹的地下设施时,只有这样一个目标,建成的地下设施必须能抗得住能“钻入”地下五六十米的、破坏力巨大的钻地弹的打击,其它的什么都不知道。这种情况下,钱院士要追求实现这样一个目标,就必须知道自己是否具备实现这个目标的各种能力,在发现自己还缺少某种能力时,就要学习新的知识,探索新的思路,填补上有关知识和能力的空白。
读懂了试题,文章就容易写了。
本文主要是从一个人的能力的角度来谈“配得上还是配不上”的问题。作者的基本观点是如果你的能力配得上你追求的目标,那么这个目标就能实现。否则就是盲目的追求,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这个意思基本上讲清楚了。但是从总体上看,只谈能力对追求目标的意义,还是有点片面,因为很多理想不是单凭能力就能实现的。编者建议作者在考虑问题时,多从各个不同角度想想。养成了这种习惯,就能形成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形成了这种能力后对自己提高思考复杂问题的能力,以及以后的工作是大有好处的。
文章的语言还需要好好训练。如编者划出来的几个句子,不合事理,自相矛盾。除了这几个句子以外,还有的句子表意不明,令人费解。
文章可以判为二类卷上等。
择良木栖,追我心之求
生命的长河中,人们为了实现追求而无尽地奔波。有些人一生庸碌匆忙却无法逃脱平凡的圈套,而有些人在一步步实现自我超越后获得了更高的人生境界。智者与愚者的一念之差,在于是否“择良木栖”。
择良木栖,意为挑选适合的树居住,对动物如是,对我们人类亦是这个道理。在选择我们人生追求的时候,往往最应注重的是这个追求是否是适合的,是否是我们所“配得上”的。如此的思索便能帮助我们选择属于自己的“良木”,站在合适的高度,才能看到属于自己的风景。
萧乾在“我的座右铭”中写道“船得有航向,人生要有所追求,就连蚂蚁,看起来是在盲动,其实也各有所奔。”诚然,自我价值的实现和人生境界的提高是由追求不断实现的。在追求中不断渴求,不停进取,从所追之物与事的丰富中不断看到自己的贫庸,在自我提升后得到的,是更多的丰富。然而,有些人虽然选择了追求并竭尽全力,孜孜以求,却仍然达不到那个高度,就像不断推着球爬上山坡的“西西费斯”,一松手,球就滚落下来。这些人的弊病在于,没有考虑“配得上”而无法择良木栖。在选择追求时,没有将自身情况考虑在内,或贪婪,或怯懦,与自身实力无法匹配的目标和追求,也终究是“天上遥远的星”。
“有我之境,物皆是我之色彩”。在“有我之境”中观望,或许是最明智的选择。在追求的过程中,考虑是否“配得上”,也是考虑是否追我心之求,而在一步步实现“配得上”的过程,也是实现自我价值和意义体现的过程。美国哲学家赫舍尔在“人是谁”中说“人的存在之谜不在于他现在是什么,而在于他能成为什么。”在自己“配得上”的追求之后,应有与之“配得上”的努力,择良木栖后得到的并不是安逸,而是更多向上的动力。使自己“配得上”一个追求,从而达到提升后,拥有另一个更好的自己“配得上”的追求。于是,在一个又一个追求的实现后,选择一棵又一棵良木,看到的便是更高的风景。
人生没有终局的成功,每个人在自己追求的实现中获得一个又一个转折点。择良木栖,以我心追我求,让实现追求后构成的转折点为生命长河勾勒弧度,绘制最美的曲线吧。
【评语】
此文的主旨是人应追求“择良木栖”。“择良木栖”应该是“良禽择木而栖”的缩略。而“良禽择木而栖”这句话后面还有一句“贤臣择主而事”,两句话合起来,说的就是做人要善于审时度势,选择贤明的人以得到重用,充分施展自己的政治才华,从而达到自己理想的目标。而对试题所说的“追求”,人们约定俗成的理解是用积极的行动来争取达到某种目标。这样对照之后,我们可以发现,此文的主旨与试题还是有较大的偏差的。
出现偏差的原因是作者没有注意试题中的关键词是“追求”,而自己立意的关键词是“择”。试题的关键词与文章的关键词不一样了,文章哪有不偏离试题要求的可能?因此我们可以发现文章第二段中的先后论述是无法统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