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第二节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教学设计(湖北省市级优课)
《交通运输布局和变化的影响》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高铁运输的特点。
2.掌握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
3.掌握交通运输布局和变化对城市(区域)发展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评高铁霸主,高铁新贵,高铁新秀,高铁输家,能够进行地理纵向与横向比较的方法。
2.通过学以致用,领会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本方法,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中国高铁的巨大成就,培养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2.通过汉十高铁的兴建与武西高铁从本区域设站的事实,培养热爱家系的情感。
3.通过高铁城市的赢输比较,培养学生发展的辩证的科学世界观。
【教学重点】:
1.影响交通运输的因素。
2.交通运输布局和变化对城市(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学难点】:
交通运输布局和变化对城市(区域)发展的影响。
第二部分 第十章 第二节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返回
2.(常考点)很多商业网点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
的高速公路沿线,其原因是什么?
提示:交通便捷。 3.(易混点)商业中心和商业网点有什么区别? 提示:广义的商业中心是指行使商业职能的城市;狭义 的商业中心是指市中心商业活动比较集中的地区;商业 中心之下有许多商业网点,商业网点由若干个商店组成。
C.对外联系主要通道在西北方向
D.商业网点密度东部大于西部
返回
[答题流程] (一)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由图文材料可以获取以下信息:
(1)甲地在快速干道附近,事故次数最多。
(2)路网密度东部大于西部。
返回
(二)调动和运用知识解题
中心商务区处于市中心商业区内,市场最优为主要区
位,而不是在快速干道、事故频发的甲地,故A错;图中 东部地区路网密度大,监测点多、事故次数多的地点密度 大,该处最可能人流、物流大,商业网点密集,D项正确; 快速干道最可能是对外联系的通道,城市东部和南部居多, C错; 大型地面停车场的建设一要考虑场地,二要考虑停 车需求,图中乙地处于东西干道连接处,停车需求量不大,
不适宜建设大型地面停车场,B错。
[答案] D 返回
返回
商业网点区位的判读方法 (1)看城市地价高低: 在地价最高处,可能是城市中心商务区,在次高峰, 可能布局次级商业区。 (2)看城市路网密度: 城市路网密度大的地区,人流、物流大,商业网点
密集。
返回
(3)看城市道路网格局: 城市干道与市区环路交会处,交通便利,便于人员流动 和商品货物集散,成为合理布局商业网点的理想区位。 (4)看建筑的密度: 建筑物高大稠密的地区地价高,可能是城市中心商务区。
图”,完成4~5题。
返回
4.该城市的最大商业中心应该位于 A.甲 B.乙
5.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_教学设计_教案
第二节交通运输方式与布局变化得影响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交通运输对聚落形态得影响。
(2)了解商业网点得含义。
(3)了解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密度、位置、兴衰得影响。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具体得案例,分析交通运输对聚落形态得影响.(2)通过具体得案例,分析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分布得影响.(3)通过调查活动得形式,了解聚落得形态、商业网点得布局及形成得条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交通运输布局对聚落与商业网点得影响,培养学生得人地协调观;培养对周围事物得观察能力、实践能力、问题探究得能力。
2、教学重点/难点运用案例教学,分析交通运输布局对聚落与商业网点得影响。
3、教学用具教学课件4、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课前准备〕将教材P86得活动提前,活动中两个题目分别适用于城市与农村得学生。
把学生分成两组(甲组就是居住在城市得学生、乙组就是居住在乡村得学生),课前一周内进行活动调查.1、甲组:调查柯桥轻纺城商贸中心得布局,画好地图,课上展示。
2、乙组:调查本镇得集贸市场得分布,并列出乡镇赶集日得时间表格。
〔复习引入〕在特定得地域范围内,根据地区经济得发展与人们活动得需求,各种交通运输方式联合,各种交通运输线、点交织,形成了不同形式与层次得交通运输网。
交通运输线与点得布局要受到诸多因素得影响,且随着社会、经济、技术条件得发展,处在不断得发展变化之中。
那么,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带来哪些影响呢?(进入新课)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得影响一、对聚落空间形态得影响(1)交通条件对聚落空间形态得影响展示"株洲城市略图""日本筑波略图"(通过两幅图,帮助学生理解”聚落空间形态沿交通线扩展”得含义)〔瞧图说明〕株洲市就是沿着铁路线发展起来得,就是个典型得"火车拉来得城市";日本筑波科技城,城市就是沿着一条长达9千米得中轴路而发展得。
〔总结〕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扩展,交通干线成为聚落得主要发展轴.可以瞧出,交通条件对聚落空间形态得影响很大。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课件
名师精讲 1.交通运输方式演变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2.交通线的变化对聚落发展的影响纲要图示分析 一个地区主要交通干线发生变化,会引起该地区聚落空间形态的 变化。交通条件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发展速度的影响,图解如下。
3.交通运输方式对聚落的影响表格对比分析
主要运输方式 聚落位置
北方 南方
现代
陆路交通 水路交通 铁路 公路
大
2.对商业网点分布位置的影响 (1)交通最优:商业网点位于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 沿线。 (2)商业中心:大城市中商业中心的形成和布局与交通运输的发展 和变化密切相关。 3.对集镇的影响 集镇是在交通要道上发展起来的,交通线路的改变也常会引起集 镇的兴衰。
链接生活为什么在山区现在仍存在“货郎担”“大篷车”等流动式 的商业网点?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早期的城市沿河流分布。第(2)题,读图可 知,其城市空间形态由1980年的沿河分布变为2019年的沿公路、铁 路分布,这说明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造成了城市空间形态的 变化。
答案:(1)D (2)A
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主题活动
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会对商业网点分布产生显著影响。近年来, 以沃尔玛、好又多、国美、苏宁为代表的大型超市进驻澳门岛内, 形成新的商业网点格局。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1.主要交通线的影响
2.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1)表现。 ①聚落空间形态沿交通干线扩展,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 轴。 ②交通运输网的形成,促使多个城市相互连接,形成沿交通网分 布的大城市带。
链接生活沿河设城是我国南方城市分布的一般特点,为什么城市 形态大多沿河延伸?
出现各种类型的专业化市场、超市、连锁 店等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课件
思考:我国南方河网稠密,水运便利,城市的分布, 形态有什么特点?
提示:城市多沿河分布,城市形态沿河伸展。
二、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1.影响商业网点的密度
地形区
交通运输布局状况
山区
地势起伏,交通运输线路__稀__少____、 运输方式__单__一____
商业网点密 度
____小____
平原 交通___便__利___,商业网点沿公路分布
A.a
B.b
C.c
D.d
6.a、b、c、d四地按商业网点经济效益的高低排序,正 确的是( )
A.a>b>c>d
B.b>a>d>c
C.d>c>a>b
D.b>c>d>a
解析:第5题,人口最密集的地方,最易形成商业街。图 中b位于城市的内部,人口最为集中。第6题,影响四地商业网 点经济效益的因素主要是其服务区的人口数。b位于人口密集 的城市中心,c位于交通便捷的交通干线上,d位于地形平缓的 丘陵地区,a位于地形较陡的山区。
大
2.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位置
(1)交通最优原则:商业网点多建立在市区_环__路__边__缘_或市 区边缘的_高__速__公__路_沿线。
(2)商业中心:大城市中商业中心的形成和布局,与 _交__通__运__输_的发展和变化密切相关。
是在 交通引起集镇的 繁荣和衰落
解析:读图可知,1949年之前城市主要沿河流分布;现 有的城区主要沿铁路发展延伸。
答案:1.A 2.B
读某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示意图,完成3~4题。
3.该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 B.矿产开发和人口数量的变化 C.生活方式和消费水平的变化 D.地形形态和河流径流的变化 4.大型超市与大型服装批发市场分布遵循的原则分别是 () A.交通最优 市场最优 B.交通最优 交通最优 C.市场最优 交通最优 D.市场最优 市场最优
高中地理 必修2 第二节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为了更好的解决这 个问题,我们选择 了本市区(上饶市) 城市形态图片。谷 歌地球上的遥感图 像。并找到了部分 上饶市区规划图。 也可以让学生谈谈 他们对自己的城市 的一些看法。
交通、盛行风图
第二节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 化的影响
——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以上饶市区为例
与本内容相关的地理课程标准: 1.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 解释其形成的原因。 2.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 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 网点布局的影响。
为了分析交通对城 市内部结构和城市 形态的影响旧人教 版采用了右边的两 幅图对比分析。 这种分析离开了 际生活,如果我们 能够从学生生活的 城市里寻找些相关 的素材,就会更鲜 活了。
5.2__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二、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假设该区域还没有大型商场,某投资者如果要布局4个 大型的商场,以尽量满足该区域所有居民的购物需求。 请在图中标注出来,并说明布局的理由。
1.城市中心地带——市场最优原则
2.市区环路边缘或高速公路沿线——交通最优原则
沈大高速公路边的服装市场
学以致用:我是城市规划师
205国道
泾县高铁站
七山一水一分田, 一分道路和庄园
必修二
第五章 第二节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聚落:是人类 各种形式聚居 地的总称。分 为乡村聚落和 城市聚落。
阶段一
C
1.请找出图中该阶段的交通运输方式?
2.请观察图中C聚落,与下图中哪个聚落形态相似?
2.图中聚落C的空间形态可能与上面____ 乙 图相似, 河流 扩展。 沿_______
段三
交通运输网 7.图中该地区交通布局的一个重要变化是形成了_________ 。
8. 便利的交通将聚落紧密联系在一起,多个城市相互连接, 大城市带 。 形成__________
205国道
思考:早期泾县聚落分布在哪里?现在分布在哪里?
1982年-2000年规划图 (83年制)
2004年-2020年规划图 (05年制)
河流。由此,可以归纳 3.C地主要的交通干线是______ 交通干线 扩展。 出一个地区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__________
4.根据以上结论,请画出上图聚落A的空间形态图。 (注意聚落的扩展、延伸方向)
阶段二
5.图中交通运输方式和聚落分布分别有什么变化?
6.请预测聚落A的发展(繁荣OR衰落),为什么?
图例 聚落 商业 网点
预测:合福高铁通车后,泾县将来的的聚落空间形态 和商业网点分布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五章第二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共16张PPT)
交通运 输线路 的变化 对集镇 商业的 影响
航道的起点、终点或 交通的交叉点
因航道延伸或交通线 路的改线
促进集镇商 业繁荣
使集镇商 Leabharlann 衰落兴盛:水运便利; 衰落:滁河阻隔,公路改线
公路和铁路
全椒县城市形态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
二、对商业网点的影响
1.对商业网点密度的影响(对比P84读图思考) (1)山地地区:地势___起__伏_大_,交通运输线路稀少,
__交_通__运_输__方__式____单一,商业网点密度____。小 (2)平原地区:交通便利,商业网点沿_____公分布路,密度____。 大 2.对商业网点分布位置的影响 (1)一般而言,商业网点的位置要求有____便__捷__的__交_通_,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沿交通干线扩展 基本不变或萎缩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对密度影响
平原密度大
山区密度小
对位置影响
市场最优
交通最优
会引起集镇的繁荣或衰落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城市化程度最高、城镇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它以上海 为中心,南京、杭州为副中心,包括江苏的扬州、泰州、南通、镇江、常州、无锡、苏州,浙江的
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2.交通运输布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1)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___交__通__干__线扩展,_____交__通_干_成线为聚落
的主要发展轴。
① 株洲市是沿___铁__路发展起来的,是典型“火车拉来的城市”。 读P83图,株洲市主要是沿哪两条铁路线发展起来的?
2020-2021学年人教新课标版高中地理必修二:5-2第二节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教案
第二节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课程标准:结合实例,分析交通方式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学习目标:1.理解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2.通过案例分析,明确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对区域的影响。
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1.主要交通线变化的影响(1)表现①聚落空间形态沿交通干线扩展,成为聚落的主要开展轴。
②交通运输网的形成,促使多个城市相互连接,形成沿交通网分布的大城市带。
(2)典例⎩⎪⎨⎪⎧ 株洲:沿铁路开展武汉:沿江分布波士顿—纽约—华盛顿大城市带:由主要高速公路和铁路等运输干线相连二、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1.对商业网点密度的影响2.对商业网点分布位置的影响(1)原因:商业网点的位置要求有便捷的交通,这样才能吸引大量购物者,即交通原那么。
(2)表现①很多商业网点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②大城市中商业中心的形成和布局,与交通运输的开展和变化密切相关。
③交通线路的改变会引起集镇的繁荣或衰落。
1.沿河设城是我国南方城市分布的一般特点,为什么城市形态大多沿河延伸?[提示]水运是我国古代南方主要的运输方式,南方地区水网稠密,水运便利,至今仍为重要的运输方式,所以我国南方城市多沿河设城,城市形态也沿河伸展。
2.社会开展至今,为什么在广阔山区还存在着“货郎担〞“大篷车〞这种流动式的商业网点?[提示]山区交通不便,人口分散,商品流通量小,难以维持固定的商业网点存在,因此流动形式的商业网点在今天的广阔山区里仍然发挥着商品流通的作用。
知识点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材料石家庄市原是正定县的一个小村庄,当初京广铁路修到正定县城,把车站向南迁了十几千米,建在了石家庄。
后来又有两条铁路在此与京广线相交,石家庄成了重要的铁路枢纽,现在,石家庄人口已超过百万,而正定县城仍是座小城。
[问题]上述事实说明了什么?[提示]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的开展变化,会带动整个地区城市的开展壮大。
高中地理必修2精品课件:5.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3.以交通最优为原则的商业街应建在( ) A.城市的几何中心处 B.居民住宅区内 C.城市的行政中心处 D.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解析 商业网点的位置要求有便利的交通才能吸引大量的消费人口,市区环 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可以满足商业街的这一要求。 答案 D
4.形成商业中心的主要条件是( )
第二节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课程标准 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
的影响。 学习目标
1.举例说明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2.举例说明交通运输 布局变化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3.探讨交通发展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并提出 合理化建议。
[基 础 知 识 梳 理] 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1.主要交通线变化的影响
知识结构
晨背索引
1.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聚落空 间形态影响的表现。
2.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因素。 3.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商业网
点分布影响的表现。
表现 新的交通方式发展会带动聚落
_空__间__形__态___的变化
典例 嘉兴市:城市形态随水路和陆路运输的发展而
变化
某种交通方式的衰落影响聚落空 间形态的演变
大运河沿岸城市:清末大运河的淤塞、海上运 输的发展和京沪铁路的建成,沿运河城市发展
缓慢,但空间形态基本_保__持__不__变__
2.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1)聚落空间形态沿交通干线扩展,__交__通__干__线__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如 株洲:沿_铁__路___发展;武汉:沿_长__江___分布。 (2)交通运输网的形成,促使多个城市相互连接 ,形成沿交通网分布的 __大__城__市__带__ 。 如 美 国 的 波 士 顿 — 纽 约 — 华 盛 顿 大 城 市 带 , 由 主 要 的 __高__速__公__路__及铁路等运输干线相连。
10.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10.2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依标托纲: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自主回顾: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1.交通条件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2.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的影响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 扩展,这些交通干线易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
二、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1.山区和平原的交通运输方式对商业网点密度的影响(1)原因:商业网点的位置要求有便捷的交通,这样才能既有利于商品的转运又便于吸引大量购物者。
(2)表现:①很多商业网点建立在 和 的高速公路沿线。
②大城市商业中心的形成和布局,与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变化密切相关。
③集镇⎩⎪⎨⎪⎧在交通要道上发展起来交通线路的改变常会引起集镇的繁荣或衰落 3.我国西北新疆地区一些城镇多沿山麓地带分布的原因是什么?合作探究:读安徽省阜阳市城区扩展图,其中箭头及①~④为某城区随时间扩展方向及范围,读图回答1~3题。
1.导致阜阳市城区随时间按一定方向扩展的主要原因是( )A .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变B .城区面积的不断扩大C.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D.工业用地规模的不断扩大2.阜阳市的古城遗址最有可能出现在()A.①处附近B.②处附近C.③处附近D.④处附近3.目前阜阳市的仓储区应主要位于()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读某城市内部和对外联系路线图,完成4~5题。
4.上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最不可能发展成为商业中心的是()A.甲B.乙C.丙D.丁5.对图中城市布局形态与今后扩展方向描述正确的是()A.呈带状,主要沿铁路延伸B.呈同心圆状,沿交通线向外扩展C.呈团块状,逐渐向同心圆收缩D.呈团块状,沿主要交通线向外扩展6.下图是江汉平原某地村庄杂货铺分布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1)~(2)题。
(1)图中杂货铺的布局符合商业网点布局的原则是()A.交通最优B.市场最优C.经济最优D.便民最优(2)根据图中信息,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地商业网点的规模大、密度小B.平原地区商业网点的密度比山区大,与交通条件无关C.从商业网点布局的位置分析,杂货铺A的经营规模比杂货铺B的可能大一些D.交通线的变化对集市的兴衰没有影响分析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5.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人 流 物 流 集 散 中 转
聚集
交通最优
市区环路边缘
高速公路沿线
便捷交通
如:芜湖长江园市场
长江园市场
商业 网点
人 流 物 流
集 散 中 转
2、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分布位置的影响
聚集
பைடு நூலகம்
交通最优
市区环路边缘 高速公路沿线
便捷交通
如:芜湖长江园市场
分布在城市几何中心 商业网 点布局
分布在市环路边缘 市场最优原则 交通最优原则
思考:嘉兴市聚落 形态主要经历了几 次变化?变化的原 因是什么?
时间 唐宋时期
明清时期
城市形态及变化特点 块状地域形态 沿环城河道向东、 北两个方向伸展 沿铁路迅速延展 仍以沿河伸展为主 向外扩张 以老城为中心,沿四 条公路及运河伸展 城市形态逐渐演变成星状
变化原因
初始状态
城区河流频繁 淤塞 沪杭铁路通车 陆路交通发展 缓慢 外围建立许多 工厂 公路运输迅速 发展
1909年
新中国初期
50年代中期 至60年代初
70年代后期
(2)某种交通运输方式的衰落也会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 演变 扬州的变迁 在唐代,扬州在长江和大运河的
基础上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商业城市。 “扬州雄富冠天下”“十里长街市井 连”“夜市千灯照碧云”,都是对扬 州繁荣的生动写照。 唐代以后,除政治因素外,港 口地位消失,实际上是扬州衰败的 主要原因。扬州城南的一段长江, 宋代以前江岸南移,宋代以后江岸 北移,造成扬州港口不是淤涨,就 是崩塌,最终失掉了对外贸易的地 位。元代以后原来由运河担负的漕 运改为海运,运河地位下降,加之 运河的淤塞与变迁,昔日繁荣的扬 州变得“门前冷落鞍马稀”。
5.2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_教学设计_教案
第二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1. 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1)了解交通运输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2)了解商业网点的含义。
(3)了解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密度、位置、兴衰的影响。
2.过程和方法(1)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交通运输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2)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3)通过调查活动的形式,了解聚落的形态、商业网点的布局及形成的条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交通运输布局对聚落和商业网点的影响,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培养对周围事物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问题探究的能力。
2. 教学重点/难点运用案例教学,分析交通运输布局对聚落和商业网点的影响。
3. 教学用具教学课件4.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课前准备〕将教材P86的活动提前,活动中两个题目分别适用于城市和农村的学生。
把学生分成两组(甲组是居住在城市的学生、乙组是居住在乡村的学生),课前一周内进行活动调查。
1.甲组:调查柯桥轻纺城商贸中心的布局,画好地图,课上展示。
2.乙组:调查本镇的集贸市场的分布,并列出乡镇赶集日的时间表格。
〔复习引入〕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根据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活动的需求,各种交通运输方式联合,各种交通运输线、点交织,形成了不同形式和层次的交通运输网。
交通运输线和点的布局要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且随着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的发展,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
那么,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带来哪些影响呢?(进入新课)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1)交通条件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展示"株洲城市略图""日本筑波略图"(通过两幅图,帮助学生理解"聚落空间形态沿交通线扩展"的含义)〔看图说明〕株洲市是沿着铁路线发展起来的,是个典型的"火车拉来的城市";日本筑波科技城,城市是沿着一条长达9千米的中轴路而发展的。
〔总结〕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扩展,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
5.2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P85案例 案例3 案例
不同时期北京商业中心与交通的发展变化
钟鼓楼市场 三足鼎立格局形成
钟鼓楼市场 的出现与当 时的大运河 相关 三个相隔离的 商业区的出现 与当时城内交 通的阻隔相关
环路沿线商业 中心出现
前门和王府井两在 商业中心的出现与 铁路与公路运输的 发展相关
北 京 市 商
宜家家居 金四季购物中心 山姆会员店 城乡贸易中心 双安商场
山区 交通 运输 对商 业网 点密 度的 影响
地势起伏 大
交通运输线稀少 交通运输方式单一 商业网 点密度 小
山区 < 平原 交通运输线路密集 平原 地形平坦 交通运输方式多样 商业网 点密度 大
沈大高速公路边的服装市场区位选择主要考虑 什么区位因素? 什么区位因素?
分布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交通最优原则
2,交通运输影响商业网点的分布位置 , 商业网点的区位选择遵循交通最优原则, 商业网点的区位选择遵循交通最优原则, 交通最优原则 分布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遵循市场最优原则 市场最优原则分布在城市几何中心处 遵循市场最优原则分布在城市几何中心处 3,对商业中心的影响 , 商业中心是指多个商业企业在空间上积聚形成, 商业中心是指多个商业企业在空间上积聚形成, 规模大的物资集散地. 规模大的物资集散地. 广义: 广义:城市 狭义: 狭义:城市中商业集中地段 阅读案例3 阅读案例
交通线的衰落
阅读案例2分析: 阅读案例 分析: 分析 1,嘉兴市聚落形态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嘉兴市聚落形态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2,嘉兴市的城市形态是随着什么运输的发展而 , 变化的? 变化的? 嘉兴市的城市形态变化, 嘉兴市的城市形态变化,是随着水路和陆路运输 的发展变化而变化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考纲呈现 考点解读 考情分析以重大交通工程建设和热题,考查频度较高学生用书P144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1.交通方式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1)表现: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③交通干线扩展,并以此为主要④发展轴。
(2)实例:株洲沿⑤铁路发展,武汉⑥沿江分布。
3.交通运输网的形成会促使⑦大城市带的形成。
交通运输条件只是影响聚落空间形态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聚落空间形态的形成还受地形、河流及城市规划等因素的共同影响。
微探究1举例说明,影响聚落的空间形态的因素有哪些?答案地形、河流、气候、交通、政策等。
如渭河谷地、秦巴山区聚落受河流影响较大;青藏高原的聚落多分布在河谷等地势较低处,气温较高;株洲市沿铁路发展,是典型的“火车拉来的城市”;新建城市受政策影响较大等。
二、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1.对商业网点密度的影响(1)原因:商业网点的位置要求有便捷的交通,这样才能吸引大量购物者,即⑨交通最优原则。
(2)表现①很多商业网点建立在市区⑩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⑪高速公路的沿线。
②大城市中商业中心的形成和布局,与交通运输的⑫发展和变化密切相关。
③交通线路的改变会引起集镇的⑬繁荣或衰落。
商业中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商业中心是指主要行使商业职能的城市。
狭义的商业中心是指市中心商业活动比较集中的地区。
微探究2交通运输布局对商业网点密度的影响是怎样的?答案商业网点的密度受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影响,需注意商业网点的密度并不是越密越好,也要因地制宜。
山区地势起伏大,交通运输线路稀少,交通闭塞,商品流通难以建立和发展,且受地形限制,居民点多沿山谷和河谷分布,人口稀少,购买能力有限,商业网点一般不宜过密。
商业网点应尽可能多地吸引购物者,以提高商品流通的经济效益,而交通便捷程度是商品流转范围大小、顾客多少的决定性因素。
一般来讲,山区和平原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人口分布状况、交通运输方式、交通运输网密度、交通运输通达性等因素都会对商业网点的密度产生影响。
学生用书P145考点一交通运输对聚落的影响交通条件不但影响聚落的空间形态,其变化对聚落形态的发展变化也有着深刻的影响。
1.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2.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影响聚落发展速度【方法技巧】水路交通发展变化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解题技巧第一步:确定水路交通特点,包括航道形态、交通工具、地域的地形特征等。
第二步:由水路交通特点,分析推断城市形态特征。
具体分析如下图:分析不同区域交通对聚落的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形成受地形、河流等自然因素及交通运输条件、城市规划等社会因素的共同影响制约。
而交通运输条件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也越来越深刻,一个城市,一条新的交通干线的建设,城市就会以这一新交通干线为主要发展轴向外扩展而影响城市形态,而一条交通干线的衰落则会导致其附近城市发展缓慢。
因此,交通运输条件对聚落形态的影响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例1】北京与河北张家口相邻,地域联系密切。
读图,回答下题。
说明百余年来北京至张家口之间交通运输的变化,并分析此变化对聚落兴衰的影响。
析题助思:自主解答:运输方式变化大;出现铁路、公路、高速公路;交通线路增多,路网密度变大。
古驿站衰落;部分聚落(张家口、崇礼等)等级提升。
对|点|微|练(2017·厦门调研)读“某城市用地变化示意图”,回答1—2题。
1.关于交通条件对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①城市空间形态沿交通干线扩展,这些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②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发生变化,不会引起该地区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③交通线的发展对城市形态没有什么影响④交通线的衰落会影响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解析由图可知,该城市1950年前沿运河发展,1960年后向铁路线方向扩展,1990年后,又向长江沿线扩展。
故①④正确,选D项。
答案 D2.早期沿运河发展的城市,历史上商业贸易很繁荣,但后来发展速度明显变慢,其原因是()A.矿产资源日趋枯竭B.商人大量外迁C.长江水运和铁路运输的出现D.人口增长速度变慢解析早期交通运输方式单一、落后,运河地位突出,但后来随着其他运输方式的发展,特别是长江水运的发展,运河航运地位下降,城市发展速度减缓,故选C项。
答案 C考点二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1.交通运输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位置商业网点遵循市场最优原则,为接近最大消费人群,多分布在城市的几何中心处,其次是遵循交通最优原则,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图示如下:2.交通运输对商业中心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商业中心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在它的周围要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商品来源区和销售区(前者决定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后者决定于人口密度、数量和消费水平);要有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便于商品的集散。
如下图所示:【易错排查】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位置的影响【方法技巧】商业网点区位的判读方法1.看城市地价高低在地价最高处,可能是城市中心商务区,在次高峰,可能布局次级商业区。
2.看城市路网密度城市路网密度大的地区,人流、物流大,商业网点密集。
3.看城市道路网格局城市干道与市区环路交会处,交通便利,便于人员流动和商品货物集散,成为合理布局商业网点的理想区位。
4.看建筑的密度建筑物高大稠密的地区地价高,可能是城市中心商务区。
5.看车流量白天车流量大、停车频率高,夜晚相反,可能是商业密集地区。
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车速快慢、事故次数多少、监测点多少、人口昼夜差别大小等方法判断商业网点区位。
城市大型超市或批发市场区位及原因(1)区位:大型超市或批发市场出现在城市的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2)原因。
①郊区环路或高速公路附近交通运输便利;②城市中心商务区建筑物密集、道路狭窄,汽车通行能力受限制,驾车购物不便;③郊区城市化,人口、企业向城市郊区集聚;④城郊地区土地价格较低。
【例2】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题。
上图所示的大型商城,以汇集国际品牌商品、价格优惠为经营模式。
某地理小组学生实地考察了该商城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同学们经考察认识到,最利于该商城发展的区位条件是()A.靠近铁路、公路,货运成本低B.位于大城市之间,顾客来源广C.接近城市边缘,土地成本较低D.远离城市中心,环境质量优良析题助思:自主解答:__B__对|点|微|练(2017·湖北联考)茂名、芜湖、娄底——它们的名字甚至没有在旅行指南《孤独星球》上被提到过,但却被全球最大零售商沃尔玛所发现。
目前,沃尔玛正在向中国小型市场进军。
据此回答3—4题。
3.沃尔玛进军中国市场的初期,影响其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是()①消费市场规模②消费文化传统③电子商务条件④交通通达度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商业网点布局的原则是市场最优和交通最优。
答案 B4.在一些城市,沃尔玛购物广场分布于市区的边缘地带,其选址的主要依据是()①货源丰富②地价较低③环境优美④交通便利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市区边缘地带交通便利,土地租金较低,降低成本。
答案 C学生用书P147 迁移综合得高分(四)——交通运输线路的布局与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城市发展及布局、区域经济发展及区际联系等知识的综合应用交通运输业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我国近些年对交通运输业的投入很大,一大批重大交通运输工程相继建设,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能够影响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纵观近几年高考题,对这一热点问题常常涉及或直接考查(如2017年全国卷Ⅱ,2015年全国卷Ⅱ、2017年的江苏高考)或隐性介入(如2014年全国卷Ⅰ)。
此类问题在高考中常以景观图、区域图为载体,考查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城镇布局、区域经济发展及区际联系等相关内容。
试题多以现实中最新热点交通问题为命题的切入点,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有关交通运输的理论知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角度一:区域自然地理特征与交通运输线路的布局1.(2017·全国卷Ⅱ)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白令海峡(如图)宽35—86千米,平均水深42米,最大水深52米,海峡两侧为山地。
在第四纪冰期全盛时,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相连,印第安人祖先由此进入美洲。
冰后期,温度上升,海平面升高,白令海峡形成,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间联系受到阻碍。
即使在冬季白令海峡封冻时,人们仍难以徒步跨越。
(1)分析目前在封冻时,人们难以徒步跨越白令海峡的自然原因。
(2)推测冰期全盛时印第安人祖先从亚欧大陆进入美洲大陆的季节,并说明理由。
(3)有人提议在白令海峡建设跨海大桥,但由于建桥成本高等原因,未获支持。
分析在白令海峡建设跨海大桥成本高的原因。
解析本题以区域海陆分布图为背景,考查区域地理特征以及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本小题考查区域自然地理特征。
根据图文材料可知,白令海峡纬度高,封冻时为冬季,由此推出昼短和严寒;冬季大陆内部形成强大高压系统,故两个大陆中间的白令海峡气压相对较低,受低压控制气流上升,多暴雪;由于“海峡两侧为山地”,海峡狭管效应明显,加大风速。
(2)本小题考查推理分析能力。
根据材料可知第四纪冰期全盛时,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相连,一年中,夏季最温和,其他季节过于寒冷,不利于人类活动。
(3)本小题考查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白令海峡纬度高,气温低,故冬季长,海水结冰期也长,加上因为气候极端,人烟稀少,基础设施差。
这些都不利于施工。
白令海峡还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附近,桥梁防震要求高增加建设成本和难度。
答案(1)白昼短(或近极夜),极为寒冷,(受低压控制)多暴雪,(海峡狭管效应)风速快。
(2)夏季(暖季)。
(当时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陆地相连,夏季(暖季)较温和,利于通过。
(3)(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附近,)对桥梁防震要求高;海冰影响强,对桥梁结构要求高;大桥长度(跨度)大,施工难度大;(建筑材料等)运输距离长,基础设施差,运输费用高;气候极端,施工条件差,施工期短,对材料性能要求高,人工费用高。
(2014·全国卷Ⅰ)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
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图所示。
读图,完成2—3题。
2.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A.河流B.聚落C.耕地D.地形解析本题考查影响铁路线建设的区位因素。
一般地形与聚落分布是影响交通线选线的主导因素,据此可先排除A、C两项;图中显示铁路线走向与1 000米等高线走向基本一致,且火车站距离城镇较远,故可推测影响其选线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则D项正确。
答案 D3.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 A.线路过长B.距城镇过远C.易受洪水威胁D.工程量过大解析依上题分析可知,铁路线距离城镇较远,不利于该区域发展,故B 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