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城市供热系统规划
城市供热系统规划与设计
![城市供热系统规划与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632212a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ea.png)
城市供热系统规划与设计城市供热系统是一种基础设施,旨在为城市居民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
它不仅提供热水和供暖,还可用于工业生产和商业建筑。
城市供热系统的规划和设计是确保系统高效运行和降低碳排放的关键步骤。
一、需求与可行性分析在城市供热系统的规划和设计中,首先需要进行需求与可行性分析。
这一步骤包括对城市的用能需求进行研究和数据收集,以了解每个区域的热负荷。
同时,还需要评估可行性,包括资源可用性、环境影响和经济成本等方面的考量。
二、热源选择与优化热源的选择是城市供热系统设计的关键因素之一。
常见的热源包括燃煤锅炉、天然气锅炉、生物质锅炉、地热能等。
在选择热源时,不仅需要考虑设备的技术性能和可靠性,还需要兼顾环境影响和经济成本,以实现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优化城市供热系统的热源选择,可以考虑采用多能源互联供热的模式。
这种模式可以结合不同的能源来源,如燃气、电力和太阳能等,使供热系统更加灵活和高效。
三、输配系统设计城市供热系统的输配系统设计涉及到热网的布局和管网的设计。
在这一步骤中,需要考虑供热网络的总体布局以及管道的尺寸、材料和敷设方式等因素。
为了提高输配系统的效率,可以考虑采用供回水分离的设计。
这种设计可以减少回水的温度损失,提高系统的供热效率。
此外,还可以利用数字化技术来优化管网的设计。
通过运用建模和仿真技术,可以对供热系统进行全面的分析和优化,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四、节能与环保措施在城市供热系统的规划和设计中,还需要考虑节能与环保措施。
可以采用一系列的技术和策略来降低系统的能耗和环境影响。
一种常见的节能技术是余热回收。
通过回收废热,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并降低碳排放。
此外,还可以采用节能设备和智能控制系统,以提高系统的能效和运行灵活性。
为了降低环境影响,可以采用低碳能源替代传统能源。
例如,利用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源来代替化石燃料,以实现供热系统的低碳运行。
五、系统监测与维护城市供热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完成后,还需要进行系统的监测和维护。
2024年地方供热项目行动方案(2篇)
![2024年地方供热项目行动方案(2篇)](https://img.taocdn.com/s3/m/ac3d5046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d8.png)
2024年地方供热项目行动方案一、项目背景和目标背景:2024年作为地方供热项目的关键年份,我们面临着供需不平衡、能源消耗高、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亟需采取行动来推动地方供热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目标: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使2024年地方供热项目实现以下目标:1. 提高供热的可靠性和质量,确保供热稳定运行。
2. 降低供热成本,提高供热的经济性。
3. 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提高供热的环境友好性。
4. 优化供热服务,满足居民的不同需求。
二、措施和行动计划1. 提高供热设备的运行效率- 对供热设备进行全面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处于最佳状态。
- 引进先进的燃烧技术和节能设备,提高供热设备的能源利用效率。
- 加强对供热设备的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并解决设备故障。
2. 推广清洁能源供热- 加大对可再生能源供热的支持力度,鼓励地方供热项目使用可再生能源进行供热。
- 推广地热供热技术,在适宜的地区建设地热供热项目。
- 鼓励采用生物质能源进行供热,促进农村生物质能源的利用。
3. 提高供热管网的技术水平- 对供热管网进行改造升级,提高管网的传热、输送效率。
- 加大对管网泄漏的检测力度,及时修复管网漏损问题,减少能源的浪费。
- 推广智能管网管理系统,实现对供热管网的精确控制和运营管理。
4. 强化供热服务和管理- 加大供热服务设施的投入,提高热用户的使用体验。
- 推广供热智能化管理系统,提高供热管理的精确性和便捷性。
- 加强对供热企业的监管,提高供热企业的服务质量和安全管理水平。
5. 加强供热项目的宣传和教育- 组织供热项目的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供热项目的认知和理解。
- 通过培训和教育,提高供热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意识。
- 加强与居民和社区的沟通,征求居民对供热项目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三、资源保障和协同合作1. 加大投入力度- 地方政府应加大对地方供热项目的投入力度,为项目实施提供充足的资金和资源。
- 积极争取国家和地方政策的支持,落实相关的财政和税收优惠政策。
城市供暖系统规划与建设方案
![城市供暖系统规划与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8fae84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70.png)
城市供暖系统规划与建设方案一、引言城市供暖系统是指为城市居民和建筑物提供温暖的热能设施。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提高,城市供暖系统的规划和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探讨城市供暖系统规划与建设方案,以期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和指导。
二、城市供暖系统规划城市供暖系统规划是指在城市范围内确定供暖设施的布局、容量和技术参数等,以满足城市居民的供暖需求。
在规划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供暖方式选择:城市供暖系统可以采用集中供热和分散供热两种方式。
集中供热是指通过供热管网将热能从供热站传输到用户处,分散供热则是通过燃气锅炉、电热器等设备在用户处直接供热。
规划时需要综合考虑城市规模、建筑密度、能源资源等因素,选择适合的供暖方式。
2. 能源选择:城市供暖系统的能源选择直接关系到供暖成本、环境污染等问题。
传统的供暖能源包括燃煤、燃油等,但由于其排放大量的污染物和温室气体,逐渐被清洁能源取代。
规划时应优先考虑清洁能源,如天然气、地热能等,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3. 设备选型:城市供暖系统的设备选型需要考虑供热效率、运行稳定性、安全性等因素。
规划时应选择具有高效节能、可靠性强的设备,同时考虑设备的维护和更新成本。
4. 管网布局:城市供暖系统的管网布局是确保热能传输的关键。
规划时需要考虑管网的长度、直径、材料等因素,以减少能量损失和热力泄漏。
同时,还需考虑管网的维护和更新成本,确保供暖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三、城市供暖系统建设城市供暖系统建设是指按照规划方案,实施供暖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工作。
在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技术标准:城市供暖系统建设需要遵循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确保设施的安全可靠性。
建设单位应选择具有相关资质和经验的施工队伍,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施工和验收。
2. 环保措施:城市供暖系统建设应采取环保措施,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例如,在燃煤锅炉的选用上,可以选择具有高效燃烧和脱硫脱硝设备的锅炉,以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城市供热系统的规划与改造
![城市供热系统的规划与改造](https://img.taocdn.com/s3/m/4a343485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c5.png)
城市供热系统的规划与改造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的供热需求也日益增长。
城市供热系统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居民生活和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能源消耗问题的日益凸显,传统的城市供热系统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城市的需求。
因此,城市供热系统的规划与改造变得尤为重要。
首先,城市供热系统的规划应该充分考虑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传统的供热系统主要依赖于燃煤、燃气等化石能源,这样的能源消耗方式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为了实现绿色、低碳的城市发展目标,城市供热系统应该向可再生能源转型,例如利用太阳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来提供热量。
同时,规划者应该注重节能的原则,在供热系统中采用先进的节能设备和技术,减少能源的浪费。
只有在规划过程中充分考虑可持续性,城市供热系统才能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可靠的动力。
其次,城市供热系统的规划还应该注重系统的完善性。
一个完善的供热系统需要具备以下几个要素:供热网络的广覆盖、供热设备的先进性和供热服务的便捷性。
首先,供热网络的广覆盖是保障供热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
规划者应该充分考虑城市发展趋势和人口分布,合理确定供热网络的布局,使得城市各个区域都能够得到充分的供热服务。
其次,供热设备的先进性是提供高效供热的关键。
规划者应该引入先进的供热设备,例如热泵、热力发电等技术,提高供热系统的能效和可靠性。
最后,供热服务的便捷性是保障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规划者应该注重用户体验,提供方便快捷的供热服务,减少供热故障和停供的可能性。
此外,城市供热系统的改造也是实现可持续城市发展的重要环节。
传统的供热系统存在很多问题,例如能源浪费、环境污染、设备老化等。
因此,改造供热系统是提高城市供热质量的关键一步。
在供热系统改造中,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替换老旧设备是改造的基础。
老旧设备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出现故障,给供热系统带来了很多问题。
因此,规划者应该引入新的设备来替代老旧设备,提高供热系统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
城市供热工程系统规划
![城市供热工程系统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b2fa5847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24.png)
城市供热工程系统规划1. 引言城市供热工程系统规划是指为满足城市居民冬季供暖需求而设计和建设的供热系统的布局和设计参数的确定过程。
该规划旨在确保城市供热工程系统的高效运行、可靠性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重点讨论城市供热工程系统规划的相关内容,包括系统规划的目标、原则、设计要素和流程等方面。
2. 系统规划目标城市供热工程系统规划的目标是确保系统的高效运行和可靠性,同时考虑到环保和能源节约的因素。
具体目标可能包括:•提供稳定、舒适的室内温度;•减少能源消耗,降低供热成本;•增强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3. 系统规划原则城市供热工程系统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3.1 可持续性原则系统规划应采用可持续的能源供应方案,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鼓励使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等。
3.2 灵活性原则系统规划应充分考虑城市未来发展的需求和变化,确保供热系统能够灵活适应不同的热负荷和用户需求。
3.3 高效性原则系统规划应采用先进的供热技术和设备,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系统的整体能效。
3.4 安全性原则系统规划应充分考虑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合理设置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确保供热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3.5 经济性原则系统规划应在保证供热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降低供热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4. 系统规划要素城市供热工程系统规划包括以下要素:4.1 集中供热方式选择根据城市的特点和需求,选择适合的供热方式,如集中供热、分散供热或小区供热等。
4.2 热源选择根据能源的可获取性和环境影响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热源,如燃煤锅炉、天然气锅炉、生物质能锅炉、地热能等。
4.3 管网设计根据城市规模和布局,设计合理的供热管网,包括主干管道、支线管道和小区管道等。
4.4 热力站设计根据热负荷和用户需求,设计合理的热力站,包括换热器、泵和控制系统等设备。
4.5 用户接入设计根据用户分布和热负荷需求,设计合理的用户接入方式和热量计量设备。
城市公用设施规划_供热系统工程规划
![城市公用设施规划_供热系统工程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4630980ba76e58fafab003d8.png)
(4)热电厂要有良好的供水条件。
( 5)热电厂要有妥善解决排灰的条件。 (6)热电厂要有方便的出线条件。 (7)热电厂要有一定的防护距离。 (8)热电厂的厂址应尽量占用荒地、次地和低产田,不占或少占良田。 (9)热电厂的厂址应避开滑坡、溶洞、塌方、断裂带淤泥等不良地质的地段。 (10)选择厂址时,应同时考虑职工居住和上下班等因素。
三、城市供热管网的敷设方式
供热管网的敷设方式有架空敷设和地下敷设两类。
(一)架空敷设
(二)地下敷设 1.通行地沟 2.半通行地沟 3.不通行地沟 4.无沟敷设
第五节 热力站与制冷站设置
一、热力站
(一)热力站的作用与类型 连接热网和局部系统,并装有全部与用户连接的有关设备、仪表和控制装置的机房称为
(4)在地上热力管道与街道或铁路交叉时,管道与地面之间相应保留足够的距离, 此距离根据不同运输类型所需高度尺寸来确定。 汽车运输 3.5m 电 车 4.5m 火 车 6.0m (5)地下敷设时必须注意地下水位,沟底的标高应高于近30年来最高地下水位 0.2m,在没有准确地下水位资料时,应高于已知最高地下水位0.5m以上,否则 地沟要进行防水处理。 (6)热力管道和电缆之间的最小净距0.5m,如电缆地带的土壤受热的附加温度在 任何季节都不大于10℃,而且热力管道有专门的保温层,那么可减小此净距。 (7)横过河流时目前广泛采用悬吊式人行桥梁和河底管沟方式。
三、城市供热工程系统详细规划内容深度 1.城市供热工程系统详细规划的主要内容 (1)计算规划范围内热负荷; (2)布局供热设施和供热管网; (3)计算供热管道管径; (4)估算规划范围内供热管网造价。 2.城市供热工程系统详细规划图纸 (1)供热系统规划图。
城市供热系统规划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城市供热系统规划方案的制定与实施](https://img.taocdn.com/s3/m/039af7e9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d7.png)
城市供热系统规划方案的制定与实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供热系统成为了现代城市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之一。
城市供热系统的规划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对于确保城市居民的温暖冬季生活、促进能源利用效率以及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城市供热系统规划的必要性、规划方案的制定过程以及实施中的挑战与对策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城市供热系统规划的必要性城市供热系统规划的制定与实施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供热系统规划能够合理规划城市热源的布局,确保热源的稳定供应和高效利用。
其次,规划能够优化供热管网的布局,减少能源传输损耗,提高供热效率。
此外,规划还能够考虑到城市发展的长远需求,合理规划供热系统的扩容和改造,以适应城市的发展变化。
二、城市供热系统规划方案的制定过程城市供热系统规划方案的制定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城市的发展规划、能源资源、环境影响等多个因素。
以下是规划方案制定的主要步骤:1. 数据收集与分析:收集与供热系统相关的城市规划、人口统计、能源消耗等数据,并进行综合分析,了解城市的供热需求和潜在问题。
2. 目标设定与需求分析:根据城市的发展目标和居民需求,确定供热系统规划的目标和需求,如供热覆盖率、能源利用效率等。
3. 技术方案研究:研究不同的供热技术方案,包括传统的锅炉供热、地热供热、太阳能供热等,评估其技术可行性和经济性。
4. 系统规划与布局:根据城市的地理特点和供热需求,确定供热系统的布局和管网的走向,确保供热覆盖率和供热质量。
5. 环境影响评估:评估供热系统建设和运营对环境的影响,包括空气污染、噪音污染等,并制定相应的环保措施。
6. 经济评估与资金筹措:评估供热系统建设和运营的经济效益,制定投资计划并筹措相应的资金。
7. 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措施,为供热系统规划的实施提供法律和政策保障。
三、城市供热系统规划实施中的挑战与对策城市供热系统规划的实施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困难,包括技术难题、资金问题、政策支持等。
城市供热系统的规划与优化
![城市供热系统的规划与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7cc7e140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7a.png)
城市供热系统的规划与优化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供热系统的规划与优化变得尤为重要。
城市供热系统是指通过热网将热能从供热厂传送到用户的系统,其规划与优化直接关系到城市能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
本文将从供热系统的规划和优化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城市供热系统的规划城市供热系统的规划是指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根据城市规模、能源资源、环境条件等因素,合理确定供热设备的布局、热网的布置以及热源的选址等。
供热系统的规划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1. 城市规模和能源需求:城市规模和能源需求是决定供热系统规模的重要因素。
城市规模越大,能源需求越高,供热系统的规模也就越大。
因此,在规划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城市的发展潜力和未来的能源需求。
2. 能源资源和环境条件:能源资源的丰富程度和环境条件对供热系统的规划有着重要影响。
如果城市周边有丰富的热能资源,可以考虑利用地热、生物质等可再生能源作为供热系统的热源,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
3. 热源选址和热网布置:供热系统的热源选址和热网布置是供热系统规划的关键环节。
热源选址需要考虑到热源的稳定性、安全性和运输距离等因素,同时要尽量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热网布置需要考虑到供热设备的分布、管道的布置以及热损失的控制等因素,以保证供热系统的高效运行。
二、城市供热系统的优化城市供热系统的优化是指通过改进供热设备、优化热网布局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手段,实现供热系统的高效运行和能源的节约利用。
供热系统的优化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供热设备的改进:供热设备是供热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到供热系统的运行效果。
通过采用先进的供热设备,如高效锅炉、热泵等,可以提高供热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2. 热网布局的优化:热网布局是指供热系统中各个热源之间的连接方式和管道的布置。
通过优化热网布局,可以减少热损失和管道长度,提高热能传输效率。
同时,还可以考虑采用分区供热的方式,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热量调节,以提高供热系统的灵活性和效率。
城市供热工程系统规划
![城市供热工程系统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b21e15366edb6f1aff001f55.png)
(一)、分区规划内容及图纸 1.内容: 1)估算分区的供热负荷; 2)布局分区供热设施和供热干线管网; 3)计算城市供热干管的管径。 2.图纸: 1)分区供热系统现状图-表示分区范围内现状集中供热设 施的位置、规模、用地范围、供热管网分布、管径等情 况。 2)分区供热系统规划图-表示分区范围内规划集中供热设 施的位置、规模、用地范围、供热管网分布、管径等情 况。 3)必要的附图。如分区供热负荷分布图。
采暖热负荷(2)
(1)房间失热量,包括: ①最大负荷班的工艺设备吸热量Q1; ②由于室内外温差引起围护 结构的耗热量Q2;③加热由外部运人的冷物料和运输工具的耗热 量Q3; ④加热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Q4; ⑤ 加热由门、孔洞和其他生产跨间进入的冷空气耗热量Q5;⑥室内 水分蒸发耗热量Q6; ⑦通风换气的耗热量Q7;⑧其他方面散失 的热量Q8。 (2)房间得热量,包括: ①最小负荷班的工艺设备散热量Q9;②热物料在车间内的散热量 Q10; ③热管道及其他热表面的散热量Q11;④人体散热量Q12; ⑤灯具及其他电气设施的散热量Q13; ⑥通过其他途径获得的热 量Q14; ⑦散热器的散热量Q15; 采暖热负荷Q值也表明散热器向房间应放出的热量,从热平衡得 到;Q=Q15=(Q1+Q2+Q3+Q4+Q5+Q6+Q7+Q8)— (Q9+Q10+Q11+Q12+Q13+Q14)
为了计算和以后修正的方便,我们把围护结构按朝向、材料结构 和室内外温差的不同,而划分为各个计算部分。对一侧不与室外 空气直接接触的围护结构,当两侧温差大于5℃时,要计算通过 该围护结构的传热量。 ① 供暖设计室内计算温度 室内计算温度一般是指距地面2m以内,人们活动地区的空气温 度。室内计算温度的高低应满足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要求和 生产的工艺要求。民用及公共建筑室内计算温度可参照表1-1选取。 或参照有关手册选取。
城市供热系统规划方案
![城市供热系统规划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086c4ca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f7.png)
城市供热系统规划方案一、引言城市供热系统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供应方式,在现代城市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能够提供温暖舒适的居住环境,还能够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因此,科学合理的城市供热系统规划方案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城市供热系统现状分析在开始制定城市供热系统规划方案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对现有的供热系统进行全面的分析。
这包括供热设备的类型和数量、供热管网的布局和覆盖范围、供热站点的分布等方面。
通过对现状的了解,我们可以发现存在的问题,并为规划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三、城市供热系统规划目标在制定城市供热系统规划方案时,我们需要明确规划的目标。
这些目标可以包括提高供热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供热成本、改善供热服务质量等方面。
同时,我们还需要考虑到城市的发展需求和环境保护要求,以确保规划方案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四、城市供热系统规划方案的制定1. 能源选择在制定城市供热系统规划方案时,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能源供应方式。
这可以包括燃煤、天然气、生物质能等多种能源形式。
我们需要综合考虑能源的可持续性、供应稳定性、成本效益等因素,选择最适合城市实际情况的能源供应方式。
2. 设备更新与改造现有的供热设备可能存在老化、能效低下等问题,需要进行更新与改造。
在制定规划方案时,我们需要确定设备更新的时间节点、更新的范围和更新的方式。
同时,我们还需要考虑到设备更新对供热系统运行的影响,以确保供热服务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3. 管网布局与优化供热管网的布局和优化对于供热系统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至关重要。
在制定规划方案时,我们需要考虑到城市的地理特点、建筑布局等因素,合理规划供热管网的布局。
同时,我们还需要优化管网的设计,减少管网的阻力和能量损失,提高供热系统的运行效率。
4. 供热站点的建设与管理供热站点是城市供热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
在制定规划方案时,我们需要确定供热站点的建设标准、站点的分布和站点的管理方式。
同时,我们还需要考虑到供热站点的安全性和环保性,以确保供热系统的可靠性和可持续性。
城市供热系统规划与能源利用优化方案
![城市供热系统规划与能源利用优化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efc18a8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ad.png)
城市供热系统规划与能源利用优化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供热系统的规划和能源利用优化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城市供热系统是指通过集中供热设施将热能输送到城市各个用户的系统,它在提供居民生活所需热能的同时,也对能源的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城市供热系统规划和能源利用优化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城市供热系统规划城市供热系统规划是指对城市供热系统进行合理布局和设计,以满足城市发展和居民需求的过程。
在城市供热系统规划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1 热源选择热源是城市供热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到供热系统的稳定性和能源利用效率。
在热源选择上,应优先考虑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如天然气、地热能等。
同时,应结合当地的资源条件和技术水平,选择最适合的热源。
1.2 管网布局管网布局是指将热能输送到城市各个用户的管道网络设计。
在管网布局中,需要考虑管道的长度、直径和布置方式等因素。
合理的管网布局可以减少能源的损耗和供热系统的运行成本,提高供热效率。
1.3 用户需求用户需求是城市供热系统规划的重要依据。
在规划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用户的热能需求和生活习惯,合理确定供热系统的容量和布局。
同时,还应考虑未来的发展需求,做好规划的前瞻性。
二、能源利用优化方案能源利用优化是指通过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提高城市供热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和环境友好性。
在能源利用优化方案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2.1 高效换热设备的应用高效换热设备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手段。
通过采用高效换热设备,可以降低供热系统的能耗和排放,提高热能的利用效率。
例如,采用换热器对废热进行回收利用,可以将废热转化为有用的热能,减少能源的浪费。
2.2 优化供热系统运行管理供热系统的运行管理对能源利用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优化供热系统的运行策略和管理措施,可以降低能耗和排放,提高供热效率。
例如,合理调整供热系统的运行参数,减少能源的损耗;采用智能化的监测和控制系统,实现供热系统的精细化管理。
优化城市供热系统的规划方案
![优化城市供热系统的规划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81e65c1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0b.png)
优化城市供热系统的规划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供热系统的规划和建设变得愈发重要。
供热系统的优化不仅关乎居民的生活质量,还与能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息息相关。
本文将探讨如何优化城市供热系统的规划方案,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低碳生活。
一、供热系统现状和问题分析在开始制定优化规划方案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城市供热系统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目前,城市供热系统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 能源利用效率低下:传统的供热系统主要依赖燃煤锅炉,燃煤燃烧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颗粒物,不仅污染环境,还浪费了大量的能源。
2. 热源供应不稳定:由于燃煤锅炉的运行受限于煤炭供应和天气等因素,供热系统的热源供应存在不稳定性,导致居民在寒冷的冬季可能面临供热不足的问题。
3. 管网老化和能耗高:城市供热管网的年限较长,存在老化和漏损问题,导致能耗增加和热量损失。
二、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制定优化城市供热系统的规划方案。
1. 推广清洁能源供热清洁能源是未来城市供热系统的发展方向。
可以通过引入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等,替代传统的燃煤锅炉,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和对煤炭的依赖。
此外,还可以利用废热回收技术,将工业废热转化为供热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 建设智能供热系统智能供热系统可以通过先进的传感器和控制技术,实现对供热设备的智能化管理。
通过实时监测和调控,可以提高供热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例如,根据居民的用热需求,合理调节供热设备的运行,避免能源的浪费和供热不足的问题。
3. 优化供热管网供热管网是城市供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通过对管网进行改造和升级,减少能耗和热量损失。
一方面,可以采用新型材料和技术,提高管道的绝热性能;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管网的智能化管理,实时监测管道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和修复漏损问题。
4. 建立供热系统规划和管理机制为了实现城市供热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建立健全的规划和管理机制。
城市供气供热系统的规划与设计要点
![城市供气供热系统的规划与设计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912d5277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73.png)
城市供气供热系统的规划与设计要点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供气供热系统的规划与设计变得尤为重要。
供气供热系统的规划和设计涉及到城市能源的利用效率、环境保护以及居民生活品质的提升。
本文将从能源利用、系统规划、环境友好和运维管理等方面,探讨城市供气供热系统的规划与设计要点。
一、能源利用城市供气供热系统的规划与设计需要优化能源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首先,需要选择适宜的能源来源,包括天然气、石油、煤炭和可再生能源等,根据当地的资源特点和环境条件进行选择。
其次,应采用高效的供气供热设备,包括燃气锅炉、热泵、热交换器等,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此外,还应注重建筑节能设计,采用保温材料和节能设备,减少能源损失。
二、系统规划城市供气供热系统的规划要考虑到城市的整体布局和发展需求,包括热源选择、供热网络布局和管线敷设等方面。
首先,需要确定热源的选址和类型,可以选择集中式供热还是分散式供热。
集中式供热可以利用大型锅炉和热电联供系统,提供稳定的热源。
分散式供热则可以通过地源热泵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供热。
其次,需合理规划供热网络,确保供热覆盖全城,并减少管线的长度和能源损耗。
最后,要合理选择管线材料和布局方式,在确保安全和通畅的前提下减少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三、环境友好城市供气供热系统的规划与设计要注重环境友好,减少对大气和水环境的污染。
首先,需要合理控制燃烧过程中的废气排放,采用先进的燃烧技术和烟气净化装置,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的排放。
其次,要加强污水处理,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杂质去除,确保排放水质符合国家标准。
此外,还需注重噪音和振动的控制,采用降噪设备和隔音措施,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四、运维管理城市供气供热系统的规划与设计要考虑到运维管理的需求,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实时监测供气供热设备和管线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其次,要制定运维管理规范,包括设备保养、巡检和维修等方面,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维护保养的高效性。
城市供热系统规划与建设方案
![城市供热系统规划与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080a710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f8.png)
城市供热系统规划与建设方案一、引言城市供热系统是指通过集中供热设备将热能输送到城市各个建筑物中,为居民和企业提供供暖、热水等服务。
城市供热系统的规划与建设对于提高城市能源利用效率、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城市供热系统的规划与建设方案,旨在为城市能源规划者和决策者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思路和建议。
二、城市供热系统规划城市供热系统规划是指根据城市的气候特点、建筑布局、人口密度等因素,确定供热设备的布局、热源的选择以及热网的建设方案。
城市供热系统规划应该充分考虑能源利用效率、环境保护、经济可行性等因素。
1. 热源选择城市供热系统的热源可以选择多种能源,如燃煤、天然气、生物质能等。
在选择热源时,应综合考虑能源资源的可持续性、环境影响以及供热成本等因素。
同时,应考虑与当地能源产业的发展方向相协调,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2. 热网设计城市供热系统的热网设计是指确定热网的布局、管网的直径、管道的材料等。
热网设计应该充分考虑热损失、水力平衡、安全可靠等因素。
合理的热网设计可以减少能源损耗,提高供热效率。
3. 热储备与调峰城市供热系统应该具备一定的热储备和调峰能力,以应对供热峰值时段的需求变化。
热储备可以通过建设热水储罐、热媒储罐等设施来实现,调峰能力可以通过合理的热源配置、热网设计以及供热设备的调节来实现。
三、城市供热系统建设方案城市供热系统的建设方案是指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制定供热设备的选型、管道的敷设、热网的扩建等具体措施。
城市供热系统的建设方案应该充分考虑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以及社会可行性。
1. 技术可行性城市供热系统的建设方案应该基于成熟的供热技术。
供热设备的选型应该考虑设备的性能、可靠性以及维护保养的便利性。
管道的敷设应该考虑管道的材料、施工工艺以及管道的维护保养等因素。
2. 经济可行性城市供热系统的建设方案应该充分考虑经济可行性。
建设方案的制定应该综合考虑建设投资、运营成本以及用户费用等因素。
城市供热系统改造的规划与实施
![城市供热系统改造的规划与实施](https://img.taocdn.com/s3/m/b483fb44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9e.png)
城市供热系统改造的规划与实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供热系统的规划和实施变得越来越重要。
供热系统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探讨城市供热系统改造的规划与实施,旨在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和解决方案。
1. 供热系统的现状分析首先,我们需要对城市供热系统的现状进行全面的分析。
这包括供热设备的类型、供热管网的覆盖范围、供热能源的来源等方面。
通过对现有供热系统的分析,可以了解到供热设备的老化程度、能源利用效率以及供热管网的漏损情况等问题。
2. 城市供热系统改造的必要性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我们需要明确城市供热系统改造的必要性。
首先,老旧的供热设备和管网存在安全隐患,需要进行更新和改造。
其次,供热能源的使用效率较低,存在能源浪费的问题。
此外,城市供热系统的覆盖范围也需要扩大,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需求。
3. 规划城市供热系统改造的目标在进行城市供热系统改造之前,我们需要明确改造的目标。
这包括提高供热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扩大供热覆盖范围等方面。
通过明确目标,可以为后续的改造工作提供指导。
4. 选择合适的供热能源城市供热系统的能源选择是改造的关键。
传统的供热能源主要是燃煤和天然气,但由于环境污染和能源紧缺等问题,可再生能源逐渐成为新的选择。
例如,太阳能、地热能和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可以作为城市供热系统的替代能源。
选择合适的供热能源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5. 改造供热设备和管网城市供热系统改造的核心是对供热设备和管网进行改造。
首先,老旧的供热设备需要进行更新和替换,以提高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其次,供热管网的漏损问题需要得到解决,以减少能源的浪费。
此外,还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提高供热设备的运行效率,进一步节约能源。
6. 扩大供热覆盖范围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供热系统的覆盖范围也需要扩大。
这可以通过增加供热设备的数量和改造供热管网来实现。
城市供热系统规划与优化策略
![城市供热系统规划与优化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b2c39b26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59.png)
城市供热系统规划与优化策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能源消耗问题日益凸显。
在能源消耗中,供热系统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城市供热系统是指通过管道将热能从能源生产单位输送到居民和工业用户的系统。
这一系统的规划与优化对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城市供热系统规划与优化策略,以期为城市能源管理提供一些参考。
一、城市供热系统规划城市供热系统规划是指在城市范围内确定供热系统的布局、规模和技术参数等。
在规划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能源选择:城市供热系统的能源选择对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传统能源如煤炭、天然气等虽然具有较高的热值,但同时也伴随着环境污染问题。
因此,在城市供热系统规划中,应优先考虑清洁能源的利用,例如地热能、太阳能等。
这样不仅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还能提高供热系统的可持续性。
2. 热源布局:城市供热系统的热源布局应根据城市的地理特点和能源分布情况进行合理规划。
热源的选择和布局直接影响到供热系统的热能输送效率和成本。
在规划中,可以考虑将热源布置在能源密集区域,以减少输送损失和成本。
3. 管道布局:城市供热系统的管道布局应尽量缩短输送距离,减少能源损失。
在规划中,可以利用地下管道、地下隧道等方式进行管道布置,以提高能源输送效率。
同时,还需要考虑管道的维护和更新,以确保供热系统的稳定运行。
二、城市供热系统优化策略城市供热系统的优化策略是指通过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提高供热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和运行效果。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优化策略:1. 热网优化:热网是城市供热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其优化对于提高供热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至关重要。
在热网优化中,可以采用分区供热、分时供热等方式,根据用户需求和气候条件进行灵活调整,以减少能源浪费。
2. 能源回收利用:城市供热系统中存在大量的余热和废热,通过回收利用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例如,可以利用余热进行发电或供暖,减少能源浪费。
同时,还可以通过余热回收系统将废热转化为热水供应给用户,实现能源的再利用。
优化城市节能供热系统的规划方案
![优化城市节能供热系统的规划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917cc81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20.png)
优化城市节能供热系统的规划方案1. 引言城市节能供热系统是指通过合理利用能源和技术手段,为城市居民提供高效、可靠、环保的供热服务。
优化城市节能供热系统的规划方案,对于提高供热效率、减少能源消耗、改善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能源选择、系统设计和运营管理等方面,探讨优化城市节能供热系统的规划方案。
2. 能源选择能源选择是优化城市节能供热系统的首要问题。
传统的供热系统主要依赖于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这些能源存在着资源有限、污染严重等问题。
因此,应该积极推广清洁能源的利用,如天然气、生物质能等。
同时,可以考虑采用地热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以进一步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3. 系统设计在城市节能供热系统的设计中,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化。
3.1 热源优化热源是供热系统的核心,热源的选择和设计直接关系到供热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
应该选择高效、环保的热源,如燃气锅炉、热泵等。
同时,可以考虑采用集中供热和分散供热相结合的方式,根据不同区域的需求和资源条件,合理布局热源,提高供热系统的整体效益。
3.2 输配优化输配系统是将热能从热源输送到用户的关键环节,输配系统的优化可以提高能源利用率和供热效果。
应该采用低温热水供热和热网分区控制的方式,减少输配过程中的能量损失。
此外,可以采用节能输配设备,如换热器、节能泵等,进一步提高输配效率。
3.3 用户优化用户是供热系统的最终受益者,用户的需求和行为对供热系统的运行效果有直接影响。
应该加强用户教育和宣传,提高用户的节能意识和行为习惯。
同时,可以推广智能供热系统,通过智能调控和信息反馈,实现供需匹配和能耗优化。
4. 运营管理运营管理是优化城市节能供热系统的关键环节,良好的运营管理可以保证供热系统的稳定运行和高效运转。
4.1 监测与调控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对供热系统的各项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和隐患,并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
可以借助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实现远程监控和智能调控,提高运营管理的效率和精度。
城市供热规划
![城市供热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5086e939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53.png)
城市供热规划城市供热规划是城市热力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优化城市能源结构,提高供热能源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下面就城市供热规划进行介绍,包括规划目标、现状分析、规划内容和实施措施等方面。
一、规划目标城市供热规划的目标是建立高效、清洁的供热系统,提供高质量的供热服务,满足居民和企业的热水、供暖需求,并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前提下,实现能源消耗的低碳化和环境污染的减少。
二、现状分析首先,对城市供热体系进行现状分析,包括供热系统规模和覆盖范围、能源结构和供热技术状况等。
其次,分析供热系统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如能源浪费、热源不稳定、污染排放等。
最后,分析城市发展趋势和能源政策,为规划提供依据。
三、规划内容1.优化供热系统结构。
根据城市特点和用能需求,确定供热设施的布局,减少能源传输损失,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考虑使用集中供热和分散供热相结合的方式,合理规划热源、管网和终端设备。
2.优化热源结构。
加强供热设施的改造和更新,提升热源的供热能力和稳定性。
大力推广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作为热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减少污染排放。
3.完善管网系统。
规划建设高效、稳定的供热管网,提高供热传输效率,减少能源损失。
引进先进的管道材料和维护技术,提高管网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4.提升终端设备效能。
鼓励居民和企业采用高效节能的供热设备,推广智能控制技术,提高供热设备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加强对供热设备的监测和维护,保障供热质量。
5.加强政策和管理支持。
制定并完善能源政策,促进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利用。
加强对供热设施的管理和维护,加强对供热企业的监督和指导。
四、实施措施1.加强能源监测和数据分析,为规划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2.完善能源管制和市场机制,推动清洁能源开发和利用。
3.加大供热设施改造和更新力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4.鼓励居民和企业节能减排,提高用能效率。
5.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用能意识。
通过城市供热规划,可以实现城市供热的可持续发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为居民提供更加舒适、清洁的供热服务。
城市供热系统规划与能耗管理
![城市供热系统规划与能耗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42ed600b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61.png)
城市供热系统规划与能耗管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能源需求也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
而城市供热系统作为城市能源供给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居民的生活和生产的正常进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合理规划城市供热系统,并进行有效的能耗管理,对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一、城市供热系统规划城市供热系统规划是指对城市范围内的供热需求进行合理分析与评估,确定供热设施的布局和容量,并制定相应的建设和发展计划。
在城市供热系统规划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供热需求分析供热需求是城市供热系统规划的基础,它与城市的人口密度、气候条件、建筑结构等因素密切相关。
通过对城市不同区域的供热需求进行分析,可以确定供热设施的布局和容量。
同时,还需要考虑未来城市发展的趋势,以便做出合理的规划和决策。
2.供热设施布局供热设施的布局是城市供热系统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涉及到供热管网的铺设、供热站的建设以及热源的选择等问题。
在布局方面,需要考虑到供热设施与居民区、工业区的距离,以及供热管道的输送能力等因素。
同时,还需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问题,选择清洁、高效的能源供热方式。
3.供热设施容量确定供热设施容量的确定是城市供热系统规划的关键环节。
它直接关系到供热设施的投资规模和运行效果。
在容量确定方面,需要充分考虑城市的供热需求、热源的供应能力以及供热设施的运行效率等因素。
同时,还需要进行风险评估,以保证供热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二、能耗管理能耗管理是指对城市供热系统的能源消耗进行监测、分析和优化,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
在能耗管理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能源消耗监测能源消耗监测是能耗管理的基础。
通过对供热设施的能源消耗进行监测,可以了解到能源的使用情况和消耗趋势,为能源管理提供依据。
同时,还可以及时发现能源消耗的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优化。
2.能源消耗分析能源消耗分析是能耗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锅炉房
规模
按负荷要求考虑。 供暖平均负荷 供暖最大负荷 最大总负荷 区域锅炉房供热能力
供热管网规划
4.1 城市供热管网分类
根据热源与管网之间的关系,分为区域式、统一式; 根据热媒介质的不同,分为蒸汽管网、热水管网和混合式管网; 根据平面布置类型,分为枝状、环状; 根据用户对介质的使用情况,分为开式、闭式; 根据一条管路上敷设的管道数,分为单管制、双管制和多管制;
和空间位置; • 科学布局各种供热管网; • 制定节能保温对策与措施,以及供热设施的防护措施;
1.4 集中供热规划的主要内容
调查了解城市现状,并收集规划资料,包括各类建筑的面积、层数、 质量及其分布,工业类别、规模、数目、发展状况及其分布等;
根据当地近20年的气象统计资料,绘制采暖热负荷年利用小时数图;
2. 分类
• 根据采暖供热服务对象:民用供热和工业供热; • 根据采暖供热服务范围:区域采暖供热、集中采暖供热和局部采
暖供热; • 根据供热热媒的不同:热水采暖、蒸汽采暖和热风采暖; • 根据供热热源:热电厂供热和锅炉房供热;
热水供暖系统
民用建筑热水供暖系统大多采用低温水作为热媒。设计供、回水温 度多采用95℃/70℃或采用85℃/60℃)。 高温水供暖系统一般宜在生产厂房中应用。设计供、回水温度大多
• 缺点:投资大,对城市环境影响较大,对水源、运输条件和 用地条件要求高;
选址
• 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并证得规划部门,电力、水利、环保、消 防等主管部门的同意;
• 靠近热负荷中心; • 方便的水陆交通条件; • 良好的供水条件; • 有妥善的排灰条件; • 要有方便的出线条件; • 有一定的防护地带; • 避开滑坡、溶洞、塌方、断裂带等不良地质地段; • 选址时应尽量方便职工居住和上下班等因素; • 尽量占用荒地、次地和低产地,不占或少占良田;
i=0.5%~ 1%
i=0.5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a)
8
2
4
5
1
3
6 7
i=0.5%~ 1%
11 9
10
(b)
蒸汽供暖系统
蒸汽供暖系统是利用蒸汽凝结时放出汽化潜热的特性实现的。 (一)蒸汽供暖系统的分类 1.按供气压力大小 高压蒸汽供暖系统 P70kPa 低压蒸汽供暖系统 P 70kPa 2.按蒸汽干管布置 上供式 中供式 下供式
3.按立管的布置特点 单管式 双管式 4.按回水方式 重力回水 机械回水 (高压蒸汽系统均采用机械回水方式)
热水供暖与蒸汽供暖的比较
1.蒸汽供暖系统蒸汽质量流量少于热水流量
2.蒸汽供暖比热水供暖在运行管理复杂
3.蒸汽供暖要比热水供暖散热设备面积小
4.蒸汽供暖系统静压小,升温快
5.蒸汽供暖不能调节蒸汽温度,间歇运行时,系统腐蚀较快, 使用寿命短
2 区域锅炉房
特点 • 供热量较大,使用灵活,一般作为城市内一定区 域的主热源,也可作为热电厂供热系统的辅助热 源。
区域锅炉房
选址
• 靠近热负荷中心; • 良好的交通条件; • 有利于自然通风与采光; • 位于地质条件较好的地区; • 有利的风向条件,减少对居住区和主要环境保护区的影响; • 便于引出管道,并使室外管道的布置在技术、经济上合理; • 有利于凝结水回收; • 根据远期规划留有余地;
6.民用建筑不适宜采用蒸汽供暖系统
蒸汽供暖系统散热器表面温度高,易烧烤积在散热器上的有 机灰尘,产生异味,卫生条件较差。而且跑、冒、滴、漏而 影响能耗
供热工程系统规划的主要任务
• 根据当地气候、生活与生产需求,确定城市集中供热对象、 供热标准、供热方式;
• 预测城市供热量和供热负荷; • 合理选择气源,进行城市热源工程规划; • 确定城市热电厂、热力站等城市主要供热设施的数量、容量
用状况; • 现有火电厂和热电厂的情况; • 已经利用的余热资源情况;
城市供热规划资料
• 集中供热普及率,范围、对象,城市发展集中供热的政策; • 城市燃料产地和燃料质量分析资料; • 地热、太阳能能源在当地利用的可能性与开发前景;
城市供热系统规划
城市集中供热系统的组成和分类
1. 组成
• 热源 ——能使燃料产生热能,将热媒加热成为高温水或蒸汽的设施; ——分为热电厂集中供热系统、锅炉房集中供热系统和混合系统; • 热力网 ——由供热蒸汽管网或热水管网组成的热媒输配系统; • 热用户 ——由供暖、生活及生产用热系统与设备组成;
在调查的基础上, 确定热指标,计算各规划期的热负荷,绘制总热负 荷曲线;
根据热负荷分布情况,绘制不同规划期的热区图;
合理选择集中供热的热源,集中供热规划的热网参数;
根据道路、地形和地下管网敷设位置等条件,确定城市管网的布局和 主要供热干管的走向,确定与用户的连接方式,管网敷设方式等;
供热工程系统规划的工作程序
• 供热负荷预测 • 确定供热系统规划目标 • 城市供热热源规划 • 城市供热网络与输配设施规划 • 分区供热管网与输配设施规划 • 详细规划范围供热管网规划
城市集中供热热源规划
选择热源形式,确定规模并进行选址布局;
1 热电厂
特点
• 优点:实行热电联产,有效提高了能源利用率,节约燃料, 产热规模大,可向大面积区域和用热大户进行供热,一般作 为城市主热源;
4.3 供热管网的选择
• 热水热力网宜采用闭式双管制; • 以热电厂为热源的热水热力网,在经济、技术等条件合理时,
可采用闭式多管制; • 热水热力网采用开式热力网的情况; • 蒸汽热力网的蒸汽管道,宜采用单管制,特殊情况也可采用
双管制或多管制;
5.1 集中供热规划所需基础资料
城市供热现状资料
• 城市集中供热现状图、分区及详细规划范围供热系统现状图; • 现状建筑物供热面积,居民采暖建筑面积,集中供热普及率; • 现有采暖供热的供热方式、比重、生活热水供应情况,热能利
采用120~130℃/70~80℃。
1、工作原理:水在锅炉内加热后,密 度减小;在散热器内被冷却后,密度增 加。整个系统因供回水密度差的不同而 维持循环流动。
2、作用压力:维持系统循环流动的压 力
供、回水方式
单管系统热水经立 管或水平供水管顺 序流过多组散热器, 并顺序地在各散热 器中冷却。
双管系统热水经供 水立管或水平供水 管平行地分配给多 组散热器,冷却后 的回水自每个散热 器直接沿回水立管 或水平回水管流回 热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