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布袋木偶戏
“偶遇”快乐,探寻闽南风俗民情
“偶遇”快乐,探寻闽南风俗民情---木偶戏体验活动提线木偶戏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传统戏剧形式,主要发祥地在泉州,也叫作泉州提线木偶戏,是福建省泉州市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起源于汉代,盛行于唐代,古时被称作“悬丝傀儡戏”,具有巫文化和“人神沟通”等性质;同时,传统的提线木偶戏剧目采用了木偶头雕刻工艺,隐含了民间信仰及婚丧喜庆等习俗,是泉州人民和闽南语系地区人民生老病死礼俗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为引导学生了解闽南民族文化,探寻闽南人文艺术和民风民俗,充分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探寻闽南风俗民情。
一.活动项目(一)场馆初学①非遗文化体验馆--初始木偶戏在民俗集市厅中,观赏非遗文化的集合,包含陈氏纸扎、闽南造像、嘉庚瓦、宋江狮等;在薰风集雅厅,又是别样的非遗项目,歌仔戏、木偶戏、布偶戏等众多闽南戏曲文化,看着非遗传承人的介绍,他们所使用的乐器、道具,让大家更深入的了解传统礼乐的文明。
(二)技艺传承①活动内容:邀请泉州市提线木偶戏传承保护中心,青年传承队演员---蔡思雅,为小朋友和家长们讲述木偶戏的历史渊源及表演难度等。
(三)亲子DIY传统手作:布袋木偶制作跟着老师来制作布袋木偶“小动物木偶”,在家长的帮助下,布袋木偶所需材料:整块布,或者是碎布(颜色丰富)、剪刀、针、棉花等步骤:1.提前打印好简单的动物平面图案2.依照动物的各部分形状裁剪图形3.开始缝制4.颜料可DIY涂色(四)一起来表演学生创意来表演(二).集美塔简介集美塔坐落于集美新城中央公园之上,建筑总高度79.5米,塔高7层,基座两层。
集美塔项目占地面积1286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4083.9平方米。
集美塔基座有两层,分别为集美人文馆和非遗展馆,设置有人文简史展厅、嘉庚精神展厅、华侨文化展厅、闽南文化展厅、学村文化展厅等,各展厅布展注重运用现代科技,互动性和趣味性强。
塔身一层为游客服务集散大厅,二层为休闲服务区,设有咖啡茶座,三至七层为登高观光区。
方寸江湖 掌上乾坤------论霹雳布袋戏的美学内涵
方寸江湖掌上乾坤——————论霹雳布袋戏的美学内涵一、布袋戏简介及缘起布袋戏又称作布袋木偶戏、手操傀儡戏、手袋傀儡戏、掌中戏、小笼、指花戏,表演所用之木偶主要是以木头做成头和手脚,而四肢与躯干则是以布缝制,套在人的手上表演,其名亦由此得之。
台湾的偶戏当中,布袋戏是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表演类型。
台湾布袋戏传自福建漳州、泉州与广东潮州。
早期布袋戏依后场音乐又分南管、北管及潮调布袋戏三种。
而后也应用京戏、歌仔戏、日本、西洋音乐。
台湾布袋戏最蓬勃的地区是云林,而布袋戏界最庞大的流派则是“五洲园”系统。
五洲园的开山艺师黄海岱先生堪称为台湾布袋戏的“通天教主”,五洲的弟子遍布全省,其嫡传及再传弟子估计占台湾布袋戏剧团一半以上,是布袋戏界势力最大的派系。
霹雳系列是现今布袋戏中最为风行的一种。
其名乃因每出剧名皆有“霹雳”二字得称。
创立霹雳国际多媒体股份有限公司的黄强华和黄文择兄弟出身布袋戏世家,祖藉福建泉州的黄家由曾祖黄马开始便在家乡拜师学艺,后来把技艺传授儿子黄海岱,成为现今台湾布袋戏界举足轻重的一代宗师,人称”紅岱师”。
黄海岱膝下有八子,真正继承其衣钵的只有黄俊卿和黄俊雄。
黄俊雄的《云州大儒侠史艳文》率先于1970年在电视播放,当时黄强华及黄文择已参与制作,1991年《霹雳布袋戏》面世并以录影带发行,几年间还正式成立制作公司及”霹雳会”,1995年霹雳卫星电视台正式开台,1997年集资开拍电影《圣石传说》,其间与城邦等出版社推出相关周边刊物,2000年《圣石传说》完成,先后在日本、上海等地上映,2005年剧集《九皇座》获“戏剧类导演奖”,2006年《争王记》在美国播出。
迄今为止,从最初的《霹雳金光》到2011年底的《霹雳兵燹之问鼎天下》霹雳布袋戏已经播出52部,两千余集,在台湾本土,中国大陆乃至海外地区都拥有数量众多的戏迷。
布袋戏欣赏重点首推囗白与操偶,剧团主演,一人需说出剧中所有角色声音。
梨园谚语:“布袋戏上棚重讲古”、“一声荫九才,无声不免来”说明了念白的重要性。
论布袋木偶戏艺术流派发展及流变
论布袋木偶戏艺术流派发展及流变论布袋木偶戏艺术流派发展及流变布袋木偶戏是我国传统的民间小戏,它属于傀儡戏的一个重要分支艺术。
布袋木偶戏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我国很多地区都有传播和传承。
布袋木偶戏在我国分布地域较广,南至香港,北至辽宁,东至台湾,西至新疆,都有布袋木偶戏的传播及传承。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论布袋木偶戏艺术流派发展及流变的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由于布袋木偶戏的传承地域较广,其称谓更是五花八门。
例如:浙江湖州的“幔帐戏”,江苏扬州的“肩担戏”,江西的“被窝戏”,北京的“耍苟利子”或“喔丢丢”,河北南部的“是不闲”“单帐小戏”“独台戏”“嘟嘟戏”“扁担戏”,四川的“被单戏”,河南的“扁担偶”“扁担戏”“独角戏”或“筒子戏”,广东的“鬼仔戏”“单人帮”,湖南邵阳的鬼仔戏、布袋戏,等等。
这些具有相同艺术形态但不同称谓的布袋木偶戏,均属于我国布袋木偶戏艺术重要的分支流派。
一、布袋木偶戏的历史渊源布袋木偶戏是我国傀儡戏艺术发展过程中衍生出的一个分支种类,它有着悠久的历史。
在我国,有关木偶戏(傀儡戏)方面的史料记载中,直接详解“布袋木偶(掌中傀儡)”的记载很少。
早在东晋王嘉所著《王子年拾遗记》中,却有类似布袋木偶戏艺术的记载,并且讲述的内容是西周时期周成王七年的故事。
“周成王七年,南垂有扶楼之国,其人能机巧变化,易形改服。
大则兴云起雾,小则入于纤毫之里。
缀金玉毛羽为衣裳。
能吐云喷火,鼓腹则如雷霆之声。
或化为巨象狮子龙蛇犬马之状,或变虎,或口中吐人于掌中,备百兽之乐,旋转屈曲于指间。
见人形,或长数分,或复数寸。
神怪?H忽,炫于时,《乐府》皆传此位,代代不绝。
故俗谓婆侯位,则扶楼之音讹替也。
”对于《王子年拾遗记》这段史料记载,乍一看,其描述之事神乎怪异,不像世间常事。
并且,在该记载的前半段文字中也看不出与布袋傀儡有任何关系,仅能看出是在描述该艺术表演时的怪异情形。
但是,当我们留意该段文字中的“于掌中”“备百兽之乐”“旋转屈曲于指间”和“见人形,或长数分,或复数寸”等关键字句时,即可发现此描述与布袋傀儡艺术表演形态的高度吻合。
布袋木偶戏的种类
布袋木偶戏的种类布袋木偶戏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起源于唐代,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
它采用木偶进行表演,通常会在大红布袋中隐藏木偶操控者的手臂,因此得名“布袋木偶戏”。
布袋木偶戏因地域的不同而有多个种类,下面将为大家介绍几种典型的布袋木偶戏种类。
1.福建布袋木偶戏:福建布袋木偶戏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布袋木偶戏种类之一、它起源于唐朝末年,流传至今已有千年以上的历史。
福建布袋木偶戏色彩鲜艳,艺术表现力强,传承了福建地方戏曲的特色。
福建布袋木偶戏主要表演《赖宁篇》、《六朝金粉》、《托塔李天王》等经典剧目。
2.闽南布袋木偶戏:闽南布袋木偶戏是福建布袋木偶戏的一个分支,以福建闽南地区为主要表演地区。
闽南布袋木偶戏的特色在于其独特的剧本内容和表演形式。
它经常通过模拟生活中的场景和情节来表现社会风俗和民众生活,同时也融入了许多宗教和神话元素,给观众带来丰富多样的艺术体验。
3.浙江布袋木偶戏:浙江布袋木偶戏又称为“悬铃木偶”,是浙江省地方戏曲的代表之一、浙江布袋木偶戏的特点是技巧高超、动作灵巧,布袋木偶在表演中能够活灵活现地模拟各种动物、人物形象,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浙江布袋木偶戏常演《封神榜》、《三岛奇缘》等剧目。
4.四川布袋木偶戏:四川布袋木偶戏起源于明代,是中国西南地区流传最广的布袋木偶戏种类之一、四川布袋木偶戏的特点是搞笑幽默、戏剧性强,常常通过滑稽搞笑的对话和动作来带给观众欢乐和娱乐。
四川布袋木偶戏的代表剧目有《红楼梦》、《西游记》等。
5.台湾布袋木偶戏:台湾布袋木偶戏是台湾的经典传统艺术形式之一,起源于清代。
台湾布袋木偶戏剧情丰富,表演形式多样,较为讲究“慢功夫”,即注重动作的细腻性和节奏的合理性。
台湾布袋木偶戏的剧目以《东游记》、《孟姜女》等为代表。
总之,布袋木偶戏是我国丰富多样的戏曲艺术形式之一,不同地方的布袋木偶戏各具特色。
通过这些布袋木偶戏,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原始民间艺术的魅力,更能够了解和传承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泉州文化遗产
泉州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高甲戏高甲戏又称戈甲戏、九甲戏,是福建省主要剧种之一,孕育于明末清初,形成于清代中叶。
它主要流传于泉州、厦门、龙溪等闽南地区以及台港澳地区和东南亚华侨聚居地。
高甲戏的剧目分为“大气戏”(宫廷戏和武戏)、“绣房戏”和“丑旦戏”三大类,以武戏、丑旦戏和公案戏居多。
高甲戏传统剧目多,据传剧目约600余种,现存有400多种。
高甲戏行当的划分与京剧大致相同。
丑角戏的表演最为突出,丑行分类有男丑和女丑。
惠安石雕惠安素有石雕之乡、石头王国之美誉,石雕历史源远流长。
惠安石雕艺术源于黄河流域,又融会外来文化与技艺精华,与建筑艺术交相辉映,经长期磨合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
惠安石雕饮誉中外,其作品遍布祖国各地和东南亚诸埠,声名远播海内外。
北京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中华世纪坛、厦门鳌园、全国最大的石雕塑像厦门郑成功像、海南三亚鹿回头、澳门中华妈祖文化村、泰山山门、深圳万福广场、昆明世博园、淮南周恩来纪念馆、南京雨花台等一大批国内外具有重大影响的建筑雕刻工程,都凝聚着惠安石雕艺人的智慧和汗水,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为惠安石雕赢得荣誉。
璀璨夺目的花灯泉州花灯泉州花灯,历史悠久。
在元宵放灯,唐时已盛行,宋朝更普遍。
泉州花灯,色彩调和,结构精美,玲珑剔透,璀璨夺目,品种繁多,就其制作材料和方法而言,可分为丝灯和彩扎灯两类。
泉州花灯内容,以山水风景、历史人物、飞禽走兽、亭台楼阁为主。
不仅有翩翩起舞、栩栩如生的人物灯景,那戏曲中的传奇故事《水漫金山》,活灵活现,引人入胜;还有那展翅飞翔的鸣禽、嬉游的池鱼、咆哮生风的雄狮,形态各异,逼真传神。
类别主要有走马灯、莲花灯、宝莲灯等。
至于花灯的制作,式多样巧,造诣高深。
解放后,花灯艺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
提线木偶艺术泉州提线木偶戏古称“悬丝傀儡”,闽南民间俗称“嘉礼”,又名线戏。
唐末王审知入闽称王时,傀儡戏随之传入泉州。
布袋戏
偶戏俗称「布袋戲」的由來, 流传的大约有四种原因:
1.因传统戏偶本身除头部、手 掌与脚的下半段之外,身躯部 分、手肢与腿部,都是用布缝 成的,形狀像布袋。
2.最早的布袋戏演出,艺师习惯 将一身行当装进布袋內,一只布 袋行遍天下,而称之。
•人物造型特別 •剧情內容生动、有趣 •灯光、特效五光十色
花脸扮相,忠奸均有 因其心术不正,行为浊 劣,故反称其名叫「淨」
布袋戏中許许多诙谐的场 面,并不一定由丑角來演 小娃儿未受世俗污染, 心地善良、活泼天真 童真的對对话引人发笑
不属前列的五大 行类均列入 如神怪、僧侶、 道士、海龙王等 尤其是金光戏里 稀奇古怪的人物均 属之
飛禽走 獸的角色 如馬、 虎……
布袋戏人物
雲州大儒俠~史艷文 苦海女神龍 素還真 葉小釵 黑白郎君 秦假仙
民俗意義
• 敬天谢神 • 祈福求安 • 民间请戏谢神在正式演出之前, 必须「扮仙」,请出诸神向其祝 贺,并求诸神继续赐福给请主与 观众
• 偶頭 • 服飾 • 頭冠 • 道具
分为生 旦、丑 净、童 杂、兽
•是一出戏的主要角 色 • 生有文、武、老、小 等种类 • 文生出场举止文雅, 步法中规中矩
是女角 命好又富贵的 圆眉旦、齐眉旦 生來命苦的开眉旦 長舌妇型的阔嘴旦 凶恶的毒旦
是 語一專是 觀 舉門戲 眾都 一扮中 的叫 動演的 提人 ,滑甘 神發 一稽草 藥笑 言笑人 一料物
文管071班 廖 1 海 2 燕 号
有趣的布袋戲
一口說盡人間事 十指演出百態情
“一语道出千古事,十指搬弄百万兵”, 这是苍南布袋木偶戏戏棚上的一副对联, 也是对苍南单档布袋戏最为形象的写照。 流传于苍南闽南方言区的单档布袋木偶戏, 是一种独特的民间戏曲表演形式。
闽南布袋戏(转载)
口
白
• 口白——传统的偶师操闽南语来做演出的口白师 傅可谓布袋戏的灵魂人物。在布袋戏的演出中, 后场的口白师傅包办了戏中所有人物的对白与念 白,也常是布袋戏戏剧中唯一的挂牌主演者。类 似职业说书人的口白主演者必须具备有仿男女老 幼不同人物的音质、不同讲话风格甚至不同的地 方口音的技巧。深受欢迎的口白师傅者还必须要 有深厚的文学造诣和音乐素养,且必须能做到各 种不同性格的角色五音分明,加上情绪表达的八 声七情,及其余基本角色口白等等。一般而言, 一位口白师傅最起码要替20几种不同情绪余角色 口白配音的本事。
杖头木偶
木偶童话剧、儿童剧
各国木偶
各国儿童木偶
国内外木偶
绘本儿童木偶的制作
绘本剧木偶
木偶用于儿童教育戏剧
儿童木偶剧
木偶是儿童成长的乐园
•谢谢大家
音
乐
• 音乐——配乐方面,布袋戏没有自己独特 的戏曲音乐,传统布袋戏的伴奏用北管及 南管两种音乐风格,唱时用京白,口白用 本地话。根据乐器的不同可以分为文场和 武场,武场指只有节奏的打击乐器,如锣、 小锣、小鼓、通鼓、钞、钹、拍板等,文 场指拉弦、弹拨、吹管乐器的演奏,包括 了二胡、唢呐、拍板、月琴及笛子等乐器。
木偶大师杨胜、郑福来
木偶演员(偶师)
• 布袋戏的灵活之处即在于以手指来控制木 偶,主要靠的是食指和拇指,食指放于木 偶头中,拇指和其他三个手指则是放入木 偶的手中。因此操纵师第一个必须练好的 是“劈指”、“抖手”、“腕功”以及 “臂功”等基本功。木偶戏最大的特点就 是,一人操纵两个木偶,做完全不同人物 性格的表演,技艺高超的操偶师两手均可 做出木偶的跑、跳、抛接、武打等武戏表 演。
泉州著名木偶大师黄奕缺
• 黄奕缺大师一九二八年生 于南安,为国家一级演员, 中国木偶皮影艺术家学会 名誉会长,世界木偶联合 会会员,福建省木偶艺术 学会常务会长,泉州木偶 剧团艺术指导、名誉团长。 曾荣获福建省“百花文艺 奖”一等奖、文化部“第 十届文华奖”之“文华表 演奖”和“文华舞美奖”、 首届中国老年文艺调演 “金奖”等奖项.
布袋戏
剑之初
武君罗喉
千叶传奇
灵狩缎君衡
深海主宰龙戬
霹雳布袋戏经典组织-红冕七元
氐首赨梦
赪手奎章千玉屑 赦天琴箕
赤王鬼方赤命
赮毕钵罗
赩翼苍鸆
赯子虚澹
霹雳布袋戏经典人物-魔神邪鬼
佛业双身
天蚩极业 爱祸女戎
太学主
魔佛波旬
弃天帝
人殊越骄子
鬼梁天下
天魔茧夔禺疆
霹雳布袋戏经典组织—魔吞不动城
霹雳布袋戏经典虚拟组织。 魔吞不动城, 是以城主麒麟星(素还真、一线生)为最高领 导,目的为维护武林和平,实现黑暗救赎为目的 。并以魔吞不动城为据点,发出策鬼令,策天下 万鬼,吞各方邪秽。内 部分为十二宫,有着十二张圣兽异谱,每张圣兽 异谱皆有属于自己的魔吞战将。同时他们以圣兽 异谱来隐藏身份,进行魔吞不动城的任务。每当 魔吞十二宫现身出招时,代表自身的图腾便会顺 势而出。圣兽异谱不仅代表每名武将属性的独特 ,也彰显出魔吞不动城的崇高神秘。
这 是 我 本 命
刀 笔 仪 刑 太 史 侯 鲲尘千古靖沧浪
海 枯 石 沉 忧 患 深
学 门 无 书 平 如 蘅 央森
北 窗 伏 龙 曲 怀 觞
千 载 明 道 玉 离 经 隐锋深鸣邃无端
云 天 望 垂 墨 倾 池
霹雳布袋戏经典人物-佛门先天
天 之 佛 楼 至 韦 驮 地 之 佛 蕴 果 谛 魂
年华不染裳璎珞
帝释九天玄尊
霹雳布袋戏经典人物-御天五龙
天尊皇胤 (醉饮黄龙)
炽焰赤麟
(刀无极)
碧眼银戎(天刀笑剑钝)
紫芒星痕(漠刀绝尘)
邪影白帝(疯刀啸日猋)
霹雳布袋戏经典人物-顶尖高手
北 冽 鲸 涛 擎 海 潮 枫 柚 主 人 慕 容 情
布袋戏万物起源
布袋戏万物起源摘要:1.布袋戏的起源与历史2.布袋戏的表演形式与特点3.布袋戏的流布地区与传承4.布袋戏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与创新5.布袋戏的文化价值与意义正文:一、布袋戏的起源与历史布袋戏,又称布袋木偶戏、手操傀儡戏、手袋傀儡戏、掌中戏、小笼、指花戏,是一种起源于17 世纪中国福建泉州或漳州的传统地方戏剧剧种。
主要在福建泉州、漳州(闽南地区)、广东潮汕与台湾等地区流传。
布偶的头是用木头雕刻成中空的人头,除出偶头、戏偶手掌与人偶足部外,布袋戏偶身之躯干与四肢都是用布料做出的服装。
演出时,将手套入戏偶的服装中进行操偶表演。
而正因为早期此类型演出的戏偶偶身极像用布料所做的袋子,因此有了布袋戏之通称。
二、布袋戏的表演形式与特点布袋戏的表演形式多样,有单人表演、双人表演和多人表演等。
表演者通过手指、手掌和手臂的灵活操作,使布偶做出各种生动的动作,同时配合唱腔、念白和音乐,呈现出丰富的戏剧效果。
布袋戏的特点在于其戏偶和表演方式,戏偶为布制,轻便易操作,表演者可以随时变换戏偶的动作和表情,让观众感受到戏剧角色的喜怒哀乐。
此外,布袋戏的表演还具有幽默诙谐、互动性强等特点,深受观众喜爱。
三、布袋戏的流布地区与传承布袋戏主要流传于福建泉州、漳州(闽南地区)、广东潮汕与台湾等地区。
在这些地区,布袋戏被誉为民间艺术瑰宝,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发展。
布袋戏的传承主要依靠家族和师徒关系,一代代地传下去。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布袋戏也逐渐走进了学校和社区,成为了一种传统文化教育方式。
四、布袋戏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与创新在现代社会,布袋戏面临着观众减少、传承困难等问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布袋戏开始尝试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如使用LED 屏幕、音响设备等现代化设备,提高布袋戏的视听效果。
此外,一些布袋戏表演者还尝试将布袋戏与现代戏剧、舞蹈等艺术形式相结合,创新表演形式,吸引更多年轻观众。
五、布袋戏的文化价值与意义布袋戏作为中国传统地方戏剧的一种,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内涵。
惠安南派布袋戏
惠安南派布袋戏
南派布袋戏,指产生于福建泉州的掌中木偶戏,这个剧种以泉腔演唱和道白,与福建漳州一带以北腔演唱的北派布袋戏有明显的区别。
一九五一年南派布袋戏定名为掌中木偶戏,是我国木偶戏家族中的稀有剧种。
南派布袋戏的起源,可追溯到晋代《拾遗记》、五代《代书》、南宗《已末之日》中的相关记载,明代中叶至清末处于兴起与发展时期,按照民间的说法和《台湾通志》的描述,布袋戏兴起于明嘉靖年间,创始人为后来被誉为“戏状元”的梁炳麟。
清末,布袋戏演出兴盛,并传到台湾,解放前夕整个行业处境艰难。
新中国的建立,南派布袋戏获得了新生,20世纪50年代,组建惠安县布袋戏剧团,开始着手挖掘、整理布袋戏剧目和音乐曲牌。
此后,该剧种先后多次被选送赴省晋京、出国巡回演出,参加戏剧赛事和国际木偶节等重大活动,并多次以精湛的技艺赢得国内外同行的赞扬,屡获殊荣,久负盛誉。
2007年8月,惠安南派布袋戏入选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指间天地人,帷幕日月星;掌中见灵气,戏台小乾坤。
”千百年的磨砺,赋予了南派布袋戏逼人的灵气和强烈的地域文化特性。
她早已成为闽南地区民间文艺、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堪称闽台文化交流的“活化石”。
[word格式]闽南木偶戏史迹钩沉
[word格式] 闽南木偶戏史迹钩沉闽南木偶戏史迹钩沉闽南木偶对史迹钩沉OnHistoryofPuppetShowsofSouthernFujian撰文/马建华闽南木偶戏历史的研究.因为史料的缺乏.学术界至今没有明晰完整的历史描述而掌中木偶的历史资料更是匮乏.其历史线索至今模糊不清.本文通过一些历史资料的钩沉,以及闽南周边,闽南文化传播区的木偶戏史迹和活动.勾勒闽南地区木偶戏历史.其中关注点是闽南掌中木偶戏的史迹一,滥觞于唐五代唐代泉州歌舞发达.唐贞元八年(793年),泉州的第一个进士欧阳詹写的《泉州泛东湖饯裴参知南游序》,其中有”指方舟以直上.绕长河而屡回.弦管铙拍.出没花柳”?诗句,描写了当时音乐的盛况五代闽王国.作为北方人的王延彬喜欢北方歌舞.《十国春秋》记载:”宅中歌伎皆北人”,?可见王延彬家中的乐伎都是北方人.其时北方歌舞也传人泉州.五代詹敦仁f9l4—979年1避居泉,jrI清源山,其诗云:”当年巧匠制茅亭, 台馆晕飞匝郡城.万灶貔貅戈甲散,千家绮罗管弦鸣.柳腰舞罢香风度.花脸妆匀酒晕生.试问亭前花与柳,几番衰谢几番荣”?上述史料表明.北方的歌舞于唐代就已经传人泉州唐代莆田盛行”百戏”.唐咸通年间(公元861,972年)莆田已经盛行”百戏”.《景德传灯录》记福州玄沙宗一大师南游莆田.县排”百戏”迎接:福州玄沙宗一大师……唐成通初年甫三十……投芙蓉山灵训禅师落发.往豫章开元寺.……师南游莆田,县排百戏迎接来El师问小塘长老:”昨日许多喧闹.向什么去处也?”小塘长老提起衲衣角师日:”料掉.勿干涉.”?“百戏”是对表演艺术的总称.其中也可能有木偶表演以“百戏”来迎接高僧,可见当时莆田”百戏”之盛行.莆田史称兴化.在宋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之前,属泉州管辖.唐末五代泉州道士谭峭的《化书》提到傀儡事:”观傀儡之假而不自疑.嗟朋友之逝而不自悲,贤与愚莫知,惟抱纯自,养太玄者不入其机”?上述资料记载闽南地区有了”百戏”,”歌舞戏”的历史事实.隐约透露了泉州地区已有表演傀儡的迹象.作者简介:马建华.福建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欧阳詹《泉州泛东湖饯裴参知南游序》,《唐欧阳四门先生文集》卷7.泉州图书馆藏本.?吴任臣《十国春秋》,中华44局,第94卷,第1364页.?詹敦仁《余迁泉山城,留侯招游圃作此》,据《清溪詹氏族谱》卷23,《全唐诗》卷761收录.?沙门道原《景德传灯录》,卷18,福建师大图书馆藏手抄本.?转引自叶明生《福建傀儡戏史论》,中国戏剧出版社2004年版, 二,成熟于宋元宋代,福建的傀儡戏闻名于世,《西湖老人繁胜录》记载:“福建鲍老一社有三百余人.川鲍老亦有一百余人”呵见福建宋代傀儡戏的兴盛.闽南地区的傀儡戏也发展到了一个高峰宋代朱熹(公元1130,1200)任漳州太守.于绍熙三年(公元1192)颁发《劝农文》:”约束城市乡村,不得以禳灾祈福为名,敛掠钱物,装弄傀儡.”?因为漳州地区”禳灾祈福”习俗浓厚,傀儡戏也兴盛,所以朱熹不得不禁之.后来漳州的陈淳(公元11531217年)在《上傅寺丞论淫戏书》中又提到禁戏事:”某窃以此邦陋俗,当秋收之后,优人互凑诸乡保做淫戏,号乞冬. 群不逞少年,逐结集浮浪无赖数十辈.共相唱率.号日戏头.逐家聚敛钱物,豢优人作戏或弄傀儡,筑棚于居民丛萃之地,四通八达之郊,以广会观者.至市廛近地,四门之外.亦争为之,不顾忌.”?宋代泉州太守真德秀(公元11781253年)反对百姓看”百戏”:”莫喜饮酒,饮多失事.莫喜赌博,好赌坏人.莫习魔教,莫信邪师.莫贪浪游,莫看百戏……”?可见南宋时期.闽南地区的傀儡戏十分兴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不仅有了傀儡戏,还有由人扮演的”优人作戏”第二.以及有了高台演出.出现了”戏棚”.”戏棚”设在居民聚居之处,或在交通方便之处,或在市廛近地,或在城门之外, 观众遍及城乡.第三.有了成熟的组织.出现”戏头”收”戏金”.由各家各户出钱此风俗至今保留下来第四.演出与禳灾祈福,乞冬等民俗结合,此习俗至今沿袭.第五.演出十分普遍盛行.从官府,理学家来看,已经到了不得不禁的程度与泉州毗邻,唐五代属于泉州管辖的莆田.南宋时民俗活动与傀儡戏也十分活跃.宋代莆19人刘克庄f公元11871269年)诗中多次写到了家乡的优戏,傀儡戏.《闻祥应庙优戏甚盛二首》之一:”空巷无人尽出嬉,烛光过似放灯时.山中一老眠初第5页.?无名氏《西湖老人繁胜录》,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版,第2页. ?清乾隆《龙岩州志》卷I3,龙岩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整理,福建地图出版社1987年版.?陈淳《北溪文集》卷27,清《漳州府志》卷38,转引自林庆熙等编:《福建戏史录》,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真德秀《再守泉州劝农文》,《西山文集》卷7,转引自林庆熙等编《福建戏史录》,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23觉.棚上诸君闹未知.游女归来寻坠珥,邻翁看罢感牵丝.可怜朴散非渠罪.薄俗如今几偃师.”《己末元日》:”久向优场脱戏衫.亦无布袋杖头担.化弥勒身千百亿.问绛人年七十三.诸老萧疏留后殿,高僧灭度少同参未应春事全无分,醉折缃桃蒲帽簪.”?刘克庄的诗歌透露了以下有关木偶戏的信息:第一.记录了莆田地区的傀儡戏种类.第一首诗描写的是提线木偶戏第三首涉及布袋戏,杖头木偶戏.可见,宋代莆田已经出现了布袋戏第二.记录了一些傀儡戏剧目.如上述的”霸王别姬”以及《再和》的”东晋”,”西都”等.第三.有了一定长度的能够感人的故事情节莆田的傀儡戏已经摆脱了”杂耍”形态而进入了戏剧形式,如观众听到虞姬的故事而为之发愁第三.有了音乐伴奏.如《观社行?用实之韵》写到”棚上鼓笛鼓同乐”.宋代的傀儡戏伴奏一般用鼓和笛,黄庭坚《山谷外集》卷六《题前定录赠李伯牖二首》之二云:”从他鼓笛弄浮生”. 《武林旧事》卷二”元夕”条称傀儡戏为”清乐傀儡”.第四,木偶有了服饰和化妆(脸谱的雏形).如《再和》中的“狙公加之章甫饰.鸠盘谬以脂粉涂”.第五.已经是高台演出而不是”路岐”.如《即事三首》所现的”抽簪脱樗满城忙,大半人多在戏场”以及《无题二首》”棚空众散足凄凉.昨日人趋似堵墙”的人山人海的盛况.刘克庄所描述的诸多傀儡戏诗歌中.有不少剧目,众多观众和音乐伴奏.特别是具有了一定长度的戏剧情节.标志着宋代福建,包括闽南和莆田地区的木偶表演迈进,了真正意义的戏剧形态:同时还记录了提线木偶,杖头木偶和布袋木偶等种类三,盛行于明清明代南外正宗司后裔《南外赵氏家范》中提到家庭禁演傀儡戏的资料.似乎可以将泉州宋代的傀儡戏与明代傀儡戏史迹链接起来南宋时期.傀儡戏不仅风靡民间,也进入宫廷王室.《宋史?贾似道传》谓理宗时,内侍董宋臣,卢允升等进倡优傀儡,以奉帝游燕据《武林旧事》卷一”圣节?天基圣节排当乐次”,杂剧用于初坐第四,第五盏与再坐第四,第六盏.而傀儡亦用于再坐第七,第十三,第十九盏,可见傀儡也为宫廷礼仪性之演出,可知其地位之重要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腊月,南外正宗司迁至泉州.南外宗正司迁到泉州后.发展到绍定年间f公元1228—1233年)共有2300多人,而王室的仆人,随从,手工艺人,艺人,商人.甚至和尚的人数应当是宗室人数的许多倍可以推论.戏曲歌舞包括傀儡戏也随之而来宋末元初.蒲寿庚投降元朝.杀戮宗室人?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卷1o《诗55,《四部丛刊》初编缩影本.?泉州赵南外宗正司研究会编《南外天源赵氏族谱.南外赵氏家范55,1994年12月.?泉州市文化局,泉州市地方戏曲研究社编《(荔镜记),(荔枝记)四种55影印本,嘉靖本《荔镜记》,中国戏剧出版社2010年版,第43,45页. (泉州市文化局,泉州市地方戏曲研究社编《(荔镜记),(荔枝记)专题研究SPECIALRESEARCH福建艺术20122数千人.宋末无名氏《宋季三朝政要》卷三:”理宗端平初,厉精为治,信向真魏,号端平,为元桔在位久,嬖宠浸盛,宫中排当频数,倡伎傀儡得人应奉.端平之政衰矣.”可见.人们将宋代政治衰微归之于皇帝沉湎倡伎傀儡明代南外正宗司的后代.对于沉湎优戏而误国的教训记忆犹新赵王缶,一名赵纲,字德用,号古愚,明代晋江人.清乾隆《泉州府志.明列传》载:”赵王缶,字德用,晋江人,宋南外宗德昭第十八代孙.郡庠生.明成化乙酉(公元1465年)科中解元,登丙戌进士第.授刑部浙江司主事,迁员外郎,转奉议大夫,广东按察司佥事.奉敕提督学政.”赵德用为总结历史教训,教育后代,以光前裕后.修身齐家.特地修《南外赵氏家范}54条,其中一条提到: 家庭中不得夜饮,妆戏,提傀儡以娱宾,甚非大体,亦不得教子孙僮仆习学歌唱,戏舞诸色轻浮之态淫奔之祸多由于此..? 《南外赵氏家范禁戏”资料透露了宋代南外正宗司王室带来了戏曲,傀儡戏以及后代子弟经常以戏陆,傀儡戏娱乐的历史信息.同时也证明了明代初中期泉州傀儡戏的盛行.重刊于明嘉靖丙寅年(公元1566)的《荔镜记》第六出《五娘赏灯》描述了元宵节演傀儡戏的情景:(丑,贴)元宵景,有十成,赏灯人都齐整.扮出鳌山景致,抽出王祥卧冰,丁兰刻木.尽都会活.(贴)打锣鼓动乐抽影戏.?清顺治辛卯(公元1651年)刊本《荔枝记》之《五娘赏灯》: (旦)鳌山上实是奇异,张罩人物托影戏.?清道光辛卯(公元1831年)刊本《荔枝记》之《元宵赏灯》: (旦,占)鳌山上实是奇异,张罩人物,尽都是托影戏.?清光绪甲申(公元1884年)刊本《荔枝记》之《元宵赏灯》:鳌山实是奇异.张罩人物.尽都是托影戏.?“打锣鼓动乐抽影戏”.说明是艺人在表演木偶戏.不是”活灯”.至于嘉靖本的”抽影戏”.清顺治本,道光本,光绪本皆做“托影戏”.所以.嘉靖本的”抽影戏”可能是”托影戏”之误.在嘉靖之前,泉州,潮州两地就流行《荔枝记》.表演泉州陈三与潮州五娘恋爱的故事.宋元明期间,闽南人移民潮州,潮谚言:”潮州人,福建祖”.至今大部分潮州人认为祖先来自闽南,莆田潮州是闽南文化影响区剧中故事的地点是潮州.但写的也是闽南的元宵情景因为从《荔镜记》的语言来看.用的是闽南语.是闽南作者在民间流传的故事基础上加工成为戏曲的所以.剧中的元宵节既是潮州的元宵习俗.也是闽南的元宵习俗.万历甲辰(公元1604年)刊本《满天春》收入闽南戏曲十八出,其中《吕云英花园遇刘奎》一出描写了云英和丫头翠环表演提线傀儡戏的情景,?明代何乔远《闽书》卷38《风俗》记载了漳州地区元宵节:四种》影印本,清顺治本《荔枝记》,中国戏剧出版社2010年版,第17页. ?同上,清道光本《荔枝记》,第16页.?同上,清光绪本《荔枝记》,第18页.(泉州地方戏曲研究社编《明刊闽南戏曲弦管选本三种》,中国戏剧出版社1995年影印本.第15,16页.34专题研究SPECIALRESEARCH福建艺术2012.2“漳州万历壬子(公元1612年)志:元夕初十放灯.至十六夜止.神祠用鳌山.置傀儡搬弄.谓之布景”?那么,上述”托影戏”,”布景”是何种木偶戏形态?据陈郑煊《皮影戏杂谈》云:“纸灯戏,又名托景仔,不知何所取义?演者为海澄农家.惟七月普渡时始有之唱白与漳州派掌上班同”?“托景仔”就是”托影戏”.至今老艺人还能回忆过去表演情景:我童年时,漳州有人演唱纸影戏市上尚有出售.印各种角色的头,身,手,足各部于厚纸上.每张长尺许.宽约五寸依样剪之,贯线联络为全身纸人,托一竹竿于纸人背上.舞之.手足头身皆能动.另以白纸张贴于长方形的框架上.纸糊三面(正面及两旁),后面不糊纸.燃明灯于框架中,映影于纸上观众在纸外观看,多演《西游记》及《海底反》(即水族大闹龙宫)故事.? “纸糊三面(正面及两旁),后面不糊纸.燃明灯于框架中.映影于纸上.”就是戏中所描写的”张罩人物”.”布景”,”托影戏”是纸影戏,其出现年代当在明嘉靖之前现在闽南绍安等地的铁枝木偶以及潮州的纸影戏是从纸影戏发展而来的.既无“纸”也无”影”.它们都经过了”阴窗”(以纸作为”屏幕”)到”阳窗”(去掉”屏幕”)变化过程.但保存了从前皮影戏在偶像的背后的操作方式目前发现的闽南布袋戏出现年代的文字记录.见于清代道光十年(1830)刊印的《晋江县志》卷七十二《风俗志?歌谣》:有习洞箫,琵琶,而节以拍者,盖得天地中声,前人不以为乐.操土音而以为御前清客.今俗所传弦管调是也又如七子班.俗名土班.木头戏.俗名傀儡近复有掌中弄巧.俗名布袋戏演唱一场各成音节?实际上,闽南布袋戏出现的年代.比文字记录更早据闽南民间口碑资料:明嘉靖间有位屡试不中的秀才梁炳麟.在福建省仙游县九鲤湖一座仙公庙祈求高中.做了一个梦.梦中有一位老人在他手上写下”功名归掌上后离去梁秀才醒后非常高兴.认为是及第的吉兆.不料当次应试又名落孙山失落之余,流落街头说书,然碍于面子,不愿抛头露面,便以”隔帘表古”形式说书.在布袋小舞台上挂帘遮挡,并隐身其后说书.街头听者于帘外闻之.感其语言生动.劝之手托偶人.兼说并做表演故事.他开始向邻居学习悬丝傀儡戏.并发展出直接套在手中的人偶.凭着他的文学修养,出口成章,又能引用各种稗官野史.马上吸引了许多人来看他的表演.布袋戏从当地开始风行起来?《台湾省通志》卷六《学艺志?艺术篇》载:相传此戏发明于泉州.约三百年前,有梁炳麟者,屡试不第.一日偕友至九鲤仙?[明]何乔远《闽书》卷三十八《风俗》,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950页.?陈郑煊《皮影戏杂谈》,漳州市地方志编委会等编,1991年内部版,第5页.转引自叶明生《福建傀儡戏史论》,中国戏剧出版社2004 年版.第49页.?翁春雪《四十年前福建戏班的习俗》,福建省戏曲研究所编《福建戏曲历史资料》第九辑,1963年油印本,第78~79页.?《晋江县志》,清道光十年刊印本,晋江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整山公庙梦.仙公执其手,提日:功名在掌上梦醒.以为是科必中,欣然赴考,乃至发榜,又名落孙山.废然而归.偶见邻人操纵傀儡,略有所感,自雕木偶,以手代丝弄之,更见灵活.乃借稗史野乘,编造戏文,演与里中,以抒其胸积.不料震动遐迩.争相聘演,后以此为业,而致巨富.始悟仙公托梦之灵验?漳州也有类似的民间传说,只不过时间是明万历年问.人物是孙巧仁传说有两点值得注意.其一是布袋戏是从提线木偶演变过来的,其二是布袋戏产生于明嘉靖年间第一说存疑中国布袋戏经历了从晋代开始到唐代的演变,宋代就已经成熟了据上述文献资料记载,闽南地区,莆田地区南宋时期就有成熟的提线傀儡戏,而莆田地区已有布袋戏所以.布袋戏是从北方传过来的.不是闽南艺人创造的但是,闽南布袋戏出现于明嘉靖年间或更早.这完全有可能其一,南宋时,泉州盛行”百戏”,与泉州毗邻的兴化(今莆田市)和漳州盛行”优戏”,”傀儡戏”这三个地方都已经有了傀儡戏,而且莆田地区宋代已出现布袋戏其二,文献资料虽没有直接记载闽南本土布袋戏的资料.但可以通过布袋戏在异地的传播来证明闽南布袋戏至迟在明初就出现了据研究调查,海南的”手托木头”,粤西的单人杖头木偶是最迟于明代从闽南传过去的掌中木偶演变而来的广东杖头木偶戏从流行区域看可分为两路.一路是流行于粤西地区及珠江三角洲部分地区的粤西杖头木偶戏.另一路是流行于海南岛内的海南杖头傀儡戏宋元以降,福建移民陆续进入粤西,海南.刘克庄《到任谒诸庙》记云:”广人敬妃,无异于莆”.说明最迟在南宋末年.妈祖已由商船或福建的移民带到广东.《吴川县志》记载:明代万历年间,该县”闽广商船大集,每岁至数百艘.设辅百千间…..中逢元宵,中秋,重阳或种种神会.张灯结彩,还神演戏”至今一些地方仍有福建村,漳州街,闽浙会馆的遗存元明期间,福建的木偶戏可能已传人海南,广东.《海南岛志》记云:”戏剧之在海南,在元代已有手托木头班.来自潮州海南之有戏剧,当即肇于此时.明之中叶,土人仿之.而剧遂兴.故今之土剧班,称木头班为师兄”海南岛已故木偶戏艺人谢衍琳,陈德景之前辈谓:海南木偶戏来自河南.是元代由河南经浙江,福建,广东潮州而传人海南.粤西已故木偶戏艺人李春田,郑寿山则称粤西木偶戏是从福建传进来的?粤西最原始的杖头木偶是单人杖头木偶.主要流布于粤西(湛江,茂名,阳江,肇庆,云浮地级市)的吴川,电白,茂名,高理,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沈继生《晋江南派掌中木偶谭概》,海峡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第4页?曾永义等《台湾传统戏剧之美》,台中晨星出版社2002年版,第134页.?易云《广东的木偶戏和皮影戏》,岭南艺品录,www.gdarts.corn/ magazine/gd9702/1wbLhtm2006—10,25.州,廉江,化州一带单人杖头木偶艺人最先是演布袋戏,”一根扁担挑走一台戏”单人杖头木偶艺人更是一专多能的表演大师.他们集唱做念打于一身.艺人为了解决一人在同一场面操纵众多人物所产生的矛盾.便把木偶装上身竹,手竹,插在演区边沿的木架上,需用某个木偶便能迅即取出表演.这种把指头木偶改装成小杖头木偶的做法.鲜明地体现了粤西单人杖头木偶戏同闽南指头木偶戏的区别,也是前者从后者演变的明显标志.这是粤西杖头木偶戏发展的最初阶段.据调查,单人杖头木偶戏是从闽南传人的指头木偶戏(布袋木偶戏)演变发展而成的.其武打演技手法与闽南指头木偶戏的演技手法大同小异, 在情节和演技各方面都基本一致?可见.粤两的单人杖头木偶是在闽南掌中木偶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那么.闽南的掌中木偶何时传人粤西呢?历史资料以及民间谱牒,民俗,语言学证明,宋元明清以来.闽南人不断向潮汕地区,粤西沿海地区以及海南岛移民,这也是闽南木偶戏传播的线路图按照文化传播的时空规律,掌中木偶应该是先传人粤西.再南粤西传入海南.粤西地区老艺人认定木偶戏是从福建传人的.海南岛老艺人的口述历史也证明了海南岛的杖头木偶是从粤西传到海南岛的.《海南岛志》记载.海南岛的杖头木偶兴盛于明中叶.据广东湛江老艺人回忆: “广东湛江的单人木偶.是在明朝万历年间从漳浦一带传去. 今粤西单人木偶表演武打.仍保留漳州布袋戏形式”.?”高州木偶属杖头木偶.始于明朝万历年间.是在福建布袋木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海南在明中叶.高州,湛江等地在明万历时期就已经流行杖头木偶.而广东的杖头木偶是从闽南掌中木偶演变而来的那么.闽南的掌中木偶戏最迟应在明中叶就传人粤西.而闽南本土的掌中木偶最迟出现在明初明清时期闽南人向浙江沿海移民据浙江省方言研究会调查.20世纪末.浙南沿海说闽南话的人口近百万.浙江苍南等地区的单担布袋戏是从闽南传人的所谓”单担”.是指一座戏楼及全套行当仅为一肩担.由一个人挑着行走,演出时,戏楼就地搭起戏楼内仅坐一位艺人.操纵数十个布袋木偶,便能演出一台戏艺人用双手五指操纵木偶进行表演.同时.双脚踏踩跳板敲打大锣,小锣等乐器以作伴奏,有时还腾出一只手敲鼓,梆等.单担布袋唱,做,念,打,生,旦,净,末,丑全部由一人包揽,故有”一个人一台戏”之称苍南单担木偶戏全用闽南语演唱.长期流传于苍南县的闽南方言区.直接受众60余万人.并辐射至周边平阳,洞头,泰顺,温岭等县及闽东与苍南交界闽南方言区.单担布袋戏明清期间自闽南传入?但传人的具体年代有待考证闽南人在宋元明清期间不断向澎湖,台湾地区移民清代康?易云《广东的木偶戏和皮影戏》,岭南艺品录,/ magazine/gd9702/lnyb1.htm2006—10—25.?丁言昭《中国木偶史》,学林出版社1991年版,第36页.?《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广东木偶》,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刘妙居《苍南单档布袋戏举行公开授徒传艺仪式》,资料来源:浙江文化信息网.?郁永河《稗海纪游》上,《台湾文献丛刊》第44种,转引自club. 专题研究SPECIALRESEARCH福建艺术20122熙年间郁永河《裨海纪游》记云:”…肩披鬓发耳垂,粉面朱唇似女郎妈祖宫前锣鼓闹.侏俚唱出下南腔.?梨园子弟,垂髻穴耳,傅粉施朱.俨然女子土人称天妃神日马祖,称庙日宫;天妃庙近赤嵌城.海舶多于此演戏酬愿.闽以漳泉二郡为下南.下南腔亦闽中声律之一种也”?郁永河在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南福建到台湾采取硫磺.那一年距郑成功收复台湾已有l一十五年. 距施琅率清军入台已有十四年了闽南戏剧传人台湾.可能是在郑成功收复台湾前后.或随着郑成功,施琅的部队传人台湾的.据《台湾通史》记载.台湾有乱弹,四平,”七子班”,木偶戏四个种类:台湾之剧,一日乱弹,传自江南.故日正音..其所唱者大都二黄,西皮,间有昆腔..今则日少,非独演者无人,知音亦不易也.,二日四平,来自潮州,语多粤调.降于乱弹一等.Z-日”七子班”,则古梨园之制,唱词道白,皆用泉音,,而所演者,则男女悲欢离合也.又有傀儡班,掌中班,削木为人,以手演之,事多稗史,与说书同.?但掌中木偶何时传人台湾.说法不一或为明末清初.或为乾隆年间.或为嘉庆年间据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教授王仕仪根据田野渊查.布袋戏在清乾隆之前就传人台湾台湾中部钟家自15代钟五即为协典掌中班.其子钟权.生于乾隆壬寅十七年(公元1782年).卒于嘉庆已丑年(公元1805年).年仅24岁.据说是当晚演戏过于劳累所致如果钟五20岁得子.他自己当生于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南此可证明台湾布袋戏至少起n乾隆中叶以后.而绝非以往一致主张起于嘉庆以后之说台湾布袋戏南钟,任两家姻亲而至过继传承至第7代钟任壁.大约200余年可能是台湾布袋戏班社中第一世家?根据郁永河《稗海纪事》对台湾清初戏剧演出的描述,《台湾通史》关于台湾”四种戏剧”的介绍以及王仕仪先生对台湾掌中木偶班社传承谱系的考证进行综合判断.闽南戏剧于明末清初传人台湾.掌中木偶最迟于乾隆年间就传人台湾闽南地区的木偶戏的发展经历了滥觞于唐五代,成熟于宋元,兴盛于明清,传承发展于近现代四个阶段木偶戏的种类有提线木偶,掌中木偶,杖头木偶,铁枝木偶,纸影戏等.掌中木偶最迟出现于明初.明清时期传播到粤西,海南岛以及浙江沿海的苍南等地,清乾隆年间传人台湾到了近现代.闽南的掌中木偶分为以泉州为代表的南派和以漳州为代表的北派目前,晋江掌中木偶和漳州木偶剧团分别代表的南派,北派艺术表演最高水平的团体.同时也代表了巾国掌中木偶表演艺术的最高水平,在国际上享有较高的声誉.瞳责任编辑/池国和/wave99/msgview一950484—15999,亦见[清】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卷24《艺文五》《诗二》,转引自林庆熙等编《福建戏史录》,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连横《台湾通史》(下)卷二十三《风俗志》《演剧55.~-,商务印书馆,民国36年版.转引自林庆熙等编《福建戏史录》,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王仕仪《台湾木偶戏发展概况》,中国木偶皮影网。
闽南戏曲
歌仔戏
歌仔戏,又称“芗剧”,是以闽南歌仔为基础, 吸收梨园戏、北管戏、高甲戏、京剧、闽剧等戏 曲的营养形成的闽南方言戏曲剧种。是台湾同胞 和福建人民共同培育与喜爱的地方戏曲剧种,传 歌仔戏 及闽南地区和东南亚华人华裔聚居地。 2006年, 歌仔 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 文化遗 产名录。
州等闽南语系地区和台湾地区,还流传到 华侨聚居的南洋一带。2006年,高甲戏 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 化遗产名录。
提线木偶
提线木偶戏古称“悬丝傀儡”,泉州俗称 “嘉礼”。
宋元时期,泉州成为 “海上丝绸之路” 的“东方第一大港”。社会经济十分 繁荣,多元文化交汇共荣。寺庙林立, 祈福攘灾、酬神还愿、醮事出煞等民 间信仰与民俗活动极为繁盛。泉州傀 儡戏充分发挥其巫文化潜质和“沟通 人神”的独特功能,与道教等宗教的 科仪活动紧密结合,成为民众生、老、 病、死等生命礼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 部分。 2006 年,木偶戏经国务院批准 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 录。
厝内网
北管
小曲、小调、曲 仔 ,是广泛流传于泉州 市泉港区的一种民间丝 竹音乐。中国 大陆的北管 只分布在泉州,所以统称为 “泉州北管”,与“古音乐活化石”南音并称“姐妹 花”。“北管”向海内外传播,与台湾中部的北管、 日本琉球乐、东南亚北管同属一个乐种。北管音乐风 格既保留江淮一带民歌的明朗幽雅,又加入闽南、莆 仙音乐的柔婉秀丽,并有遒劲、朴实之个性,素有 “天子传音”的誉称。2006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 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北管又名北曲、
掌中木偶
掌中木偶戏,民 间俗称“布袋 戏”,流传于闽南及台湾地区。由于历史和环境等 因素的作用,形成南北两个派别,南北两派在表 演技巧、音乐锣鼓、道白唱腔等方面有着不同的 风格。一般说来,泉州地区的布袋戏属南派,漳 州地区的布袋戏属北派。2006年,木偶戏经国务 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南派布袋戏的主要价值与意义
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具 有多元 的艺术价值与意义 :
1 、历 史 文 化 价 值
布袋戏成于何时 ,因无确切文献记载 ,不能妄下定论 , 然其并非无本之源 ,一种事物的形成有 时要经 过漫长的发
中傀儡 ”、 手套式 木偶 ” “ ,其班 社称 “ 中班” 掌 。其缘 由主 要有二点 :一是掌 中偶人 的形象构 造必有个 布 内套 ( 俗称
布袋傀儡戏 的发展具 有较大 的学术价值 ,对研究福建 木偶
就像孩子们喜 欢玩具 ,喜欢连环画 ,听讲故 事一样 。而戏
中的木偶就是那一 个个 “ 活”玩 具;场面就是那一幅 幅流 动着的连环画 ;而戏的本身 ,就是那一个生动形象的故事 。 因此 ,集教育 娱乐儿童题 材的木偶剧 目,对 少年儿童可 以 起到更好的 “ 教于乐 ”的作 用。 寓 南派布袋 戏源远流 长 ,清朝时期就流 传到东南亚诸 国
木偶戏对 少年儿童 的德智教育 ,精神娱乐 作用亦不容 忽视 ,在孩子 们的心 目中,舞台上那一个 个木偶都是有血 有肉的小生灵 ,孩子们对这些小木偶也有一种特殊的情感 。
南派布袋戏 在福 建木偶戏剧种 中 占有重要 的地位 ,具 有 明显 的地方文化特 征 ,保护南派 布袋 戏对深人研究 中国
上明显带有 “ 古说书” 的痕迹 。布袋戏传统剧 目非 常丰 讲 富 ,其 中多为历史题材 ,它 以 “ 说书 ”的表演方式 ,使 老 百姓从 中了解 历史 ,对 传播和普 及历 史文化知识起到 了桥 梁作用 。对 当代 的布袋 戏表演也有借 鉴的作用 ,如编演历 史小故事 、成语 、寓言 等 ,非常: 适合儿童 观众欣赏 ,使小 观众不但欣赏 到布袋戏 的精彩表演 ,而且 也从 中学到 了不
少文化知识。
大观众 的喜爱 ,可见南派布袋戏 已经完全融人 当地 的民众
闽南布袋木偶戏
晋江布袋木偶戏晋江布袋木偶戏又称南派布袋戏,是福建省晋江市一带的汉族传统戏剧。
指泉州地区掌中木偶戏,以泉腔演唱,有别于唱北调的漳州北派布袋戏。
最为一种古老的汉族民间艺术,南派布袋戏流行于闽南地区,其源头可追溯到晋代《拾遗记》及五代《化书》、南宋《巳末元日》中的史料记载。
明中时至清末,是南派布袋戏兴起与发展时期,汉族民间传说和《台湾通志》称,布袋戏兴起于明嘉靖间,创始人为后来被誉为“戏状元”的梁炳麟。
清中叶,晋江等地的布袋戏演出兴盛,并传至台湾,同时出现了李克茶等著名艺人。
清末民初,泉属各县一些著名的布袋戏班社纷纷兴起,如清同治、光绪年间的闽南“五虎班”。
民国时期,安溪、惠安等地的布袋戏班几乎遍及全县。
但至建国前夕,由于经济衰退,泉属诸县的布袋戏班社处境维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南派布袋戏获得了新生。
20世纪50年代,晋江等县组织挖掘记录了200多个布袋戏剧目和音乐曲牌。
新时期以来,南派布袋戏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其主要承载体为晋江市掌中木偶戏剧团。
建团50多年来,多次进京演出。
参加戏剧赛事和国际木偶节,并获得省级、国家级的奖誉。
剧目《白龙公主》、《五里长虹》获得文化部嘉奖和第九届文华奖。
以晋江布袋木偶戏为代表的南派布袋戏,对表演艺术有严谨的规范要求,每个行当的基本功都非常精细,如生角基本动作24步,旦角基本指法40步,同是一把扇,生角玉骨扇11步,丑角鼓扇21步。
一个缝衣程式,就有外手裁衣裳,髻上拔针、针插襟前、抽线、咬线、线尾搓尖、对针穿线、打结、口齿弹线、发上滑线、缝衣抽线等11个动作;表演修书盖章,从取印开始,再看印,去印脏、盖印油、呼印、下印,最后叠手压印,细致入微,一丝不苟。
南派布袋戏演员,人人都要经过严格的训练,全面掌握各种行当表演程式的基本功。
晋江布袋木偶戏的剧目非常丰富,有生旦戏、武打戏、宫廷戏、审案戏、连本戏和折子戏等等,大量是一代一代承袭下来的传统剧目,其中有些剧目如《玉真行》等剧是从梨园戏移植过来的。
漳州木偶的美学价值以及传承思考
漳州木偶的美学价值以及传承思考闽南漳州木偶艺术,兼有两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一,木偶布袋戏,俗称掌中戏,指花戏,是傀儡戏剧种之一。
其二,木偶头雕刻,即为木偶戏人物雕刻脸谱,以其工艺之精美而扬名海内外,素有“东方艺术珍品”的美誉。
近年来,漳州木偶数次晋京和在海外演出屡屡获奖,以其独特的木偶造型风格,融传统与时代气息为一体的表演技巧、演出风格和演出形式,再次轰动了京华乃至海内外媒体,人们对漳州木偶艺术赞叹不已。
在木偶传承和创造中,民间艺人以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审美眼光,在木偶中浓缩了戏曲物象和民众对美好生活的理想,体现了一个古老神秘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
漳州木偶的美学价值一方面蕴含着深层的文化内涵,既通过闽南民众的审美情趣、审美观点、审美意识表达出对美好生活无限向往与不懈追求的理想。
另一方面,漳州木偶又表现在其艺术形式美上,它包含木偶的工艺、造型、表演程式化的审美意境,从而达到一种既有传统精神,又有现代元素美的视觉效果。
本文就以上内容,作进一步剖析,从而更好地认识漳州木偶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及其传承思的考。
一、漳州木偶的文化内蕴美凝聚着民族智慧的漳州木偶是民间艺术的瑰宝,自唐朝时期从中原传入福建,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同汉、唐时期的木偶雕刻技艺有着一脉相承的联系。
明万历《漳州府志》记载:“元夕初十放灯至十六夜止,神祠用鳖山傀儡搬弄。
”可见当时漳州已流行木偶戏。
经过历代民间艺人的传承、创造,漳州木偶雕刻既继承唐宋以来雕刻和绘画的艺术风格,又融汇了千年历史文化积淀。
因而,传承于中原佛教文化傀儡戏,根植于闽南民俗土壤的漳州木偶具有以下文化内蕴美的特征。
首先,漳州木偶古老而神秘。
由于漳州地处三面环山,一面向海,古时交通极为不便,蛇虬猛兽,出没无常,天灾频繁,环境恶劣,人们生活波动,祸福难料,昔日有“蛮荒之乡”之称。
自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陈元光将军建州以降,漳州的经济文化迅速发展,中原文化在这里积淀、变异,因而“敬天礼神,崇鬼尚巫”之风兴盛,每逢敬神、菩萨生日等活动,必演木偶戏。
假人须当真人弄,一口能传万口言
假人须当真人弄,一口能传万口言作者:邵凤丽来源:《百科知识》2019年第11期“刻木为偶,以偶作戏”,说的就是木偶戏。
木偶戏,古称傀儡戏、傀儡子,是由艺人操作木偶表演故事的一种传统戏曲形式。
中国木偶戏源远流长、品种繁多、技艺精湛,是传统艺苑中的一朵奇葩。
2006年,木偶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木偶戏的历史非常悠久。
关于木偶戏的起源,通常认为早期的木偶并非是为了娱乐,而是主要在丧葬仪式上使用,它的前身是俑。
商周时期,奴隶主死后常常要用奴隶殉葬,后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的主体价值开始受到重视,用活人殉葬的习俗逐渐被废止,于是就出现了用草、木制作的假人。
早期制作的俑造型比较简陋,只是粗略具备了人体形状。
随着时间的推移,俑的制作工艺不断精进,并从中发展出一种可以灵活活动的木俑。
木俑最初在丧葬仪式中使用,模拟方相氏驱祟逐鬼,被称为“丧家之乐”,直到汉代末期才开始在一些喜庆娱乐场合使用。
《魏书·杜夔传》中记载,三国时期,扶风人马钧能利用水力激发,让木人击鼓吹箫,还能让木人跳丸、掷剑、倒立等。
可见当时木偶的制作技艺已经非常高超。
到了隋唐时期,木偶戏的发展日臻成熟。
一方面木偶戏已经能演出比较复杂的故事。
隋炀帝曾和众大臣在曲水观看水上木偶,演出的节目共“七十二势”,有《周处斩蛟》《许由洗耳》《巨灵开山》《屈原遇渔父》《刘备过檀溪》等故事。
另一方面,当时木偶戏在民间流行也很广,成为一种深受百姓喜爱的艺术形式。
《集异录》中记载,唐玄宗十分喜好斗鸡,贵臣外戚也都趋之若鹜,一些贫寒的人虽也喜欢斗鸡,但是只能用木偶表演斗鸡。
从这则记录中可以推测当时木偶戏已经非常普及。
关于当时木偶戏的种类,唐代文人梁煌在《傀儡吟》中说:“刻木牵丝作老翁,鸡皮鹤发与真同。
”“刻木牵丝”指的就是提线木偶。
到了宋代,木偶戏已成为当时戏剧领域最古老而又富有特色的一个剧种。
南宋时期,出现了很多著名的木偶戏艺人。
阅读理解阅读训练《木偶戏》附答案
木偶戏(节选)布袋木偶产生于明朝。
因布袋木偶头部连在布袋上,艺人用手伸入布袋内操纵木偶,故称“布袋戏”。
明清至今,流传于闽南民间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布袋木偶是把木偶头和木偶的衣服连接起来,衣服像一条口向下开的布袋。
表演时,艺术家把手伸进这布袋型的衣服里,食指套进木偶头腔内,大拇指和另三个指头套进左右两个衣袖里,靠着灵活自如的手指掌控,把各种木偶角色表演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经典传统剧目有《大名府》《雷万春打老虎》等。
布袋木偶分为泉州的南路和漳州的北路两大流派。
关于布袋木偶的起源还有一段有趣的传说。
据说明代嘉靖年间,泉州有一秀才,姓梁名炳麟,因屡试不第,颇为灰心。
这年,他再赴省城福州会试,问卜于九鲤仙公庙,当天晚上梦见仙公执其手,题上“功名在掌中”五个字。
梁炳麟醒后,以为神明指示有“掌握”和“易如反掌”之意,不料再次名落孙山。
梁秀才认为神明戏弄自己,遂断绝仕意,以其满腹文史知识为材料,在乡里说书为生。
一天,他偶见提线傀儡戏的演出,略有所感,乃自雕木偶,以手掌代线操作,而木偶操作更见灵活。
梁炳麟于是用裨官野史的记载编造戏文,演于乡里之间,以抒胸中愤懑。
但读书人的脸皮薄,他又采用“隔帘表古”的形式表演,也就是隔着帘幕,做有表演性的说书。
孰料就此轰动,到处争相聘演,声名鹊起。
梁炳麟这才悟出神明所示“功名在掌中”之意,而俗称“布袋戏”的掌中戏也就流传了下来。
(选自《音乐生活》2014年第4期有删减)1. 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空。
形容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
()形容名声突然大振,知名度迅速提高。
()2.阅读短文填空:布袋木偶产生于朝;经典传统剧目有《》《》等;分为泉州的和漳州的两大流派。
3.从文中找出布袋戏是怎样表演的,用“”画出来。
4.简要说明秀才梁炳麟是怎样发明木偶布袋戏的。
5. 结合短文,说说你对“功名在掌中”的理解。
答案:1.栩栩如生声名鹊起2.明朝大名府雷万春打老虎南路北路3.把木偶头和木偶的衣服连接起来,衣服像一条口向下开的布袋。
泉州布袋戏纪录片解说词
(纪录片开始,画面慢慢展开,露出了历史悠久的泉州城)旁白:泉州,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在这座城市里,有一种古老而神奇的艺术形式——泉州布袋戏。
(画面切换,出现一位布袋戏艺人在操纵着布袋戏偶)旁白:布袋戏,又称布袋木偶戏,是一种用布偶来表演的地方戏剧。
布袋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7世纪的福建泉州,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泉州布袋戏以其精湛的技艺、独特的表演形式和深刻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画面切换,展示布袋戏的制作过程)旁白:布袋戏的制作过程十分复杂,需要精湛的雕刻和缝制技艺。
布袋戏的偶头是用木头雕刻成中空的人头,里面装着机关,可以控制偶头的动作。
而布袋戏的偶身则是用布料缝制而成,里面填充着棉花等软物,使得偶身柔软而富有弹性。
布袋戏的偶身和偶头通过线条连接在一起,艺人通过操纵线条来控制偶人的动作。
(画面切换,展示布袋戏的表演场景)旁白:布袋戏的表演场景通常是一个小舞台,上面摆放着各种道具和布景。
布袋戏的艺人通过手套入偶身中进行操偶表演,他们用手指控制偶人的头部和手部动作,用脚踩动乐器伴奏,口中则念着戏文,表演出生动的故事情节。
布袋戏的表演形式独特,既有戏曲的唱腔和身段,又有傀儡戏的操作技巧,形成了一种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
(画面切换,展示布袋戏的文化内涵)旁白:泉州布袋戏不仅是一种表演艺术,更是一种文化传承。
布袋戏的戏文多以历史故事、民间传说为题材,通过艺人的表演,将传统文化传递给观众。
布袋戏中还融入了泉州地区的方言、民俗等元素,使得这种艺术形式更加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
泉州布袋戏不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一种对历史和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画面切换,展示布袋戏的现状和未来)旁白: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泉州布袋戏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境。
传统的布袋戏市场逐渐萎缩,年轻观众对布袋戏的兴趣不高,布袋戏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但是,我们依然可以看到许多布袋戏艺人在坚守着这门古老的艺术,他们用自己的努力和汗水,传承着布袋戏的精髓和文化。
阅读理解阅读训练《木偶戏》附答案
阅读理解阅读训练《木偶戏》附答案木偶戏(节选)布袋木偶产生于明朝。
因布袋木偶头部连在布袋上,艺人用手伸入布袋内操纵木偶,故称“布袋戏”。
明清至今,流传于闽南民间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布袋木偶是把木偶头和木偶的衣服连接起来,衣服像一条口向下开的布袋。
表演时,艺术家把手伸进这布袋型的衣服里,食指套进木偶头腔内,大拇指和另三个指头套进左右两个衣袖里,靠着灵活自如的手指掌控,把各种木偶角色表演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经典传统剧目有《大名府》《雷万春打老虎》等。
布袋木偶分为泉州的南路和漳州的北路两大流派。
关于布袋木偶的起源还有一段有趣的传说。
据说明代嘉靖年间,泉州有一秀才,姓XXX,因屡试不第,颇为灰心。
这年,他再赴省城福州会试,问卜于九鲤仙公庙,当天晚上梦见仙公执其手,题上“功名在掌中”五个字。
XXX醒后,以为神明指示有“掌握”和“易如反掌”之意,不料再次名落孙山。
XXX 认为神明戏弄自己,遂断绝仕意,以其满腹文史知识为材料,在乡里说书为生。
一天,他偶见提线傀儡戏的演出,略有所感,乃自雕木偶,以手掌代线操作,而木偶操作更见灵活。
XXX 于是用裨官野史的记载编造戏文,演于乡里之间,以抒胸中愤懑。
但读书人的脸皮薄,他又采用“隔帘表古”的形式表演,也就是隔着帘幕,做有表演性的说书。
孰料就此轰动,到处争相聘演,声名鹊起。
XXX这才悟出神明所示“功名在掌中”之意,而俗称“布袋戏”的掌中戏也就流传了下来。
选自《音乐生活》2014年第4期有删减)1.根据意义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空。
形容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
()形容名声忽然大振,知名度迅速进步。
()2.阅读短文填空:布袋木偶产生于朝;经典传统剧目有《》《》等;分为泉州的和漳州的两大流派。
3.从文中找出布袋戏是怎样表演的,用“”画出来。
4.简要说明秀才XXX是怎样发明木偶布袋戏的。
5.结合短文,说说你对“功名在掌中”的了解。
答案:1.栩栩如生声名鹊起2.明朝大名府XXX打老虎南路北路3.把木偶头和木偶的衣服连接起来,衣服像一条口向下开的布袋。
闽南布袋戏 交流介绍
闽南布袋戏文化介绍
布袋戏又称作布袋木偶戏、手操傀儡戏、 手袋傀儡戏、掌中戏、小笼、指花戏,是 一种起源于17世纪中国福建泉州或漳州 (大部分学者都认定布袋戏起源为泉州等 地流传的一种用布偶来表演的地方戏剧。)
布偶的头是用木头雕刻成中空的人头,除出偶 头、戏偶手掌与人偶足部外,布袋戏偶身之躯 干与四肢都是用布料做出的服装;演出时,将 手套入戏偶的服装中进行操偶表演。而正因为 早期此类型演出的戏偶偶身极像“用布料所做 的袋子”,因此有了布袋戏之通称。
刀剑无名
从 嫁谱 无 叛 此 方出 名 出 自 城一 无 日 刀 我 子段 姓 盲 剑 放 醉凄 。 族 双 逐 仔美 曾 , 修 的於背的 。大 恋桃负顶 受 情花著尖 打 ,林叛高 击 后邂民手 自 因逅之, 毁 圣释子因 双 女女身父 手 下华份母 , ,,曾 ,
南风不竞
驰来北马多骄气,歌到南风尽死声。
的为 开 有的 格 动得 石 物作 极 作到 化 。风 端 居 。禳 , 因, , 住 命 却 为绝 有 在 女 在 对不 著 六 的 恢 禳容 偏 出 认 复 命许 执 飘 同 後 女旁 的 霙 , 遭 的人 思 的 开 到 爱染 维 不 始 无 ,指 与 世 了 情 而自 特 狂 一 拒 欲己 立 人 连 绝 解的 独 , 串; 所行性
形式 布袋戏演出上可分 为前场与后场,前 场即戏台部分,观 众可见到操偶师傅 操作人偶于戏台上 的表演,后场则包 括了操偶师、乐团 和口白师傅。
戏台(前期) 布袋戏发展之初,戏 台较为简陋,仅用扁 担,布廉架起简易戏 台,后来布袋戏逐渐 受欢迎,戏台也变得 较为复杂,继而诞生 了早期的四角棚。有 四根柱子,中间是大 厅,为戏偶活动的舞 台,其四面之中,三 面皆空,大厅中有一 层交关屏,用来遮掩 演艺人之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晋江布袋木偶戏
晋江布袋木偶戏又称南派布袋戏,是福建省晋江市一带的汉族传统戏剧。
指泉州地区掌中木偶戏,以泉腔演唱,有别于唱北调的漳州北派布袋戏。
最为一种古老的汉族民间艺术,南派布袋戏流行于闽南地区,其源头可追溯到晋代《拾遗记》及五代《化书》、南宋《巳末元日》中的史料记载。
明中时至清末,是南派布袋戏兴起与发展时期,汉族民间传说和《台湾通志》称,布袋戏兴起于明嘉靖间,创始人为后来被誉为“戏状元”的梁炳麟。
清中叶,晋江等地的布袋戏演出兴盛,并传至台湾,同时出现了李克茶等著名艺人。
清末民初,泉属各县一些著名的布袋戏班社纷纷兴起,如清同治、光绪年间的闽南“五虎班”。
民国时期,安溪、惠安等地的布袋戏班几乎遍及全县。
但至建国前夕,由于经济衰退,泉属诸县的布袋戏班社处境维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南派布袋戏获得了新生。
20世纪50年代,晋江等县组织挖掘记录了200多个布袋戏剧目和音乐曲牌。
新时期以来,南派布袋戏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其主要承载体为晋江市掌中木偶戏剧团。
建团50多年来,多次进京演出。
参加戏剧赛事和国际木偶节,并获得省级、国家级的奖誉。
剧目《白龙公主》、《五里长虹》获得文化部嘉奖和第九届文华奖。
以晋江布袋木偶戏为代表的南派布袋戏,对表演艺术有严谨的规范要求,每个行当的基本功都非常精细,如生角基本动作24步,旦
角基本指法40步,同是一把扇,生角玉骨扇11步,丑角鼓扇21步。
一个缝衣程式,就有外手裁衣裳,髻上拔针、针插襟前、抽线、咬线、线尾搓尖、对针穿线、打结、口齿弹线、发上滑线、缝衣抽线等11个动作;表演修书盖章,从取印开始,再看印,去印脏、盖印油、呼印、下印,最后叠手压印,细致入微,一丝不苟。
南派布袋戏演员,人人都要经过严格的训练,全面掌握各种行当表演程式的基本功。
晋江布袋木偶戏的剧目非常丰富,有生旦戏、武打戏、宫廷戏、审案戏、连本戏和折子戏等等,大量是一代一代承袭下来的传统剧目,其中有些剧目如《玉真行》等剧是从梨园戏移植过来的。
南派布袋戏对各种类型的剧目都有过硬的工夫,其中特别擅长表演抒情性的文戏,尤其是公子、小姐、男女丑角的表演更是丝丝入扣,点点带情,是观众、行家公认的看家本领。
晋江布袋木偶戏的音乐是南管音乐系统,其中有提线木偶的傀儡调,更多的是梨园戏的音乐唱腔,传统唱腔曲牌近百首,场景音乐用十音谱伴奏居多。
音乐的基调清脆幽雅,悦耳动听。
乐器有唢呐、三弦、二弦,有时也用琵琶和洞箫。
打击乐以独特的南鼓(压脚鼓)、钲锣、草锣为主,还有通鼓、花鼓、大锣、小锣、响盏等。
此外,南派布袋戏的服装、道具也有特定的风格,早年的布袋戏所使用的行头都有固定的加工点,如江加定的木偶头、安鲍的服装、凤冕斋的金魁头戴、阿林的刀抡剑戟等。
南派布袋戏具有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特点,地域文化特征明显。
其艺术风格独特,行当脚色分工细致,木偶头雕刻形神兼备,表演细腻,动作传神,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
但由于受到当前商品经济的影
响,这一种汉族传统的艺术形式遭到不断冲击,如不加以保护,将面临消亡的危机。
漳州布袋木偶戏
漳州布袋木偶戏又称景戏、指花戏、掌中戏,傀儡戏。
是一种福建省
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
漳州布袋木偶戏是由木偶表
演剧、布袋木偶戏、音乐、木偶制作、服装、道具、
布景等组合而成的一种综合性汉族民俗艺术,集各
艺术门类的特点,丰富、修饰、体现布袋木偶戏的
内涵。
从宋朝开始,布袋木偶戏已经生存了上千年,
它以淳朴的艺术风格,灵巧的操纵技艺,生动的木偶造型,在国内外艺坛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漳州布袋木偶戏其特点是用指掌直接操纵偶像进行戏剧性的表演,使之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既能够体现人戏的唱、念、做、打,以及喜、怒、哀、乐的感情,又能表演一些人戏难以体现的动作,具有高超技巧、精美造型、风格独特、古老艺术的木偶剧种。
布袋木偶戏的操纵是用手由下而上,以手掌作为偶人躯干,食指托头,拇指和其他三指分别撑着左右两臂。
技艺高超的艺人双手可以同时表演两个性格、感情各异的偶人。
布袋木偶戏尤为擅长武打场面和善于刻划人物性格。
木偶戏是中国一种古老的汉族戏曲艺术,它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和浓郁
的生活气息,是中国乡土艺术的瑰宝。
中国的布袋木偶戏木偶戏汉朝时期就在汉族民间出现,到了唐宋时代,木偶戏进入全盛时期,出现了多种多样的表演形式。
如今,在中国的广大农村,尤其是逢年过节时,木偶戏仍然是主要的观赏娱乐项目之一。
现代木偶戏的品种主要有提线木偶戏、杖头木偶戏和布袋木偶戏三种。
布袋木偶戏因为演出使用的木偶,除了头、手掌和脚的下半部以外,手部和腿部都是用布缝制而成的,形状酷似布袋,所以被称为"布袋木偶戏"。
布袋木偶戏的表演,主要是用手指活动来操作的,所以又被称为"掌中戏"。
和提线木偶、杖头木偶两种木偶戏相比,布袋木偶戏中木偶的动作更加节奏明快,迅捷有力。
在漳州木偶剧团,团长吴光亮边示范边向我们讲解布袋木偶戏的具体操作:"一般象这种布袋木偶的表演,一个人可以同时演两个木偶,左手一个右手一个。
木偶头套在食指上,是表演头部的,另外三个指头是套一个手,大拇指套另外一个手,大拇指同样还要管头部的一些转动。
腿的动作基本上也是靠手去操作。
我们手掌的腕就是木偶的腰部,手的上臂就形成了一个木偶表演的很完整的造型,现在一个脚要动起来,走路这么一抬这么一抬。
传统的布袋木偶戏根据表演的乐调、词调与戏路划分,可以分为南、北两种不同的流派,它们之间主要的区别在于音乐唱腔和表演风格上。
南派盛行于泉州地区,唱的是南调,也就是傀儡调,表演上采用梨园戏做派;而漳州的布袋戏则归属于北派,唱的是北调,如昆腔、
京调等,表演上采用的是京戏做派。
现如今,随着布袋戏的不断发展和文化的不断融合,南北两派的界限已经越来越不明显了。
现在的漳州人提起对布袋木偶戏的普遍印象,已经不再是过去搬张小板凳到庙口搭设的木制彩楼下,引颈翘首看着演员们拿着手掌般大小的布袋戏偶,上演着三国演义等传统剧目。
如今的布袋木偶戏,不仅题材更加宽广,形式也更加多样。
漳州布袋木偶戏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是中国古老珍稀的优秀汉族文化艺术,
南宋时兴盛于漳州,明末即流传到广东、台湾布袋木偶戏和东南亚一些地区。
清中叶以来漳州各地大量出现专业布袋戏班社,形成若干不同的流派,其中主要有“福春”、“福兴”、“牡丹亭”'三派,各有特色。
近二百年来,至今已传承八代。
从人文历史考证,闽台文化原属一体。
其母体为闽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
台湾的布袋戏是闽文化在台湾的移植和延伸,通过闽台文化交流,不仅促进两岸木偶艺术的发展,更加深了两岸同为中华民族一家亲的认同感。
在促进祖国统一事业方面产生良好的作用和影响。
闽台布袋戏同根同源,这对漳州布袋戏艺术的发展衍变,历史传承与交流等方面,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和现代的文化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漳州布袋木偶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