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作业信息管理系统
关于油田井下作业生产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研究
![关于油田井下作业生产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07c102faaea998fcc220ea8.png)
d e g r e e o f i n f o ma r i t o n s h a r i n g .T h e r e f o r e ,t h e r e s e a r c h a n d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p r o d u c t i o n i n f o ma r t i o n ma n a g e me n t o f d o wn h o l e o p e r a t i o n i s p a r t i c u l a r l y r e a l i s t i c a n d n e c e s s a r y .I t c a n p r o mo t e t h e r e g i o n a l s t nd a a r d i z a i t o n o f i fo n r ma t i o n d a t a a n d me e t t h e n e e d o f u s e a n d
ma i n t e n a n c e a n d p r o d u c t i o n .
关键 词 : 油 田井下作 业; 信息管理系统; 研究开发 ; 论述
Ke y wo r d s : o i l ie f l d d o wn h o l e o p e r a t i o n; i n f o ma r t i o n ma n a g e me n t s y s t e m; r e s e a r c h a n d d e v e l o p me n t ; d i s c u s s
陈崇斌 C HE N C h o n g — b i n
( 辽 河 油 田公 司 生 产 运行 处 , 盘锦 1 2 4 0 1 0)
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管理制度
![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789240e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e1.png)
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提高公司管理水平,规范员工入井考勤制度,为严格控制煤矿超定员、超强度、超能力组织生产,精确掌握煤矿井下人员旳数量及位置,保证矿井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如下简称“系统”)旳稳定、可靠运营,充足发挥作用,保障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监测旳考勤信息作为职工计酬旳原始根据旳精确,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2条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通用技术条件》(AQ6210—)和《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及管理规范》(AQ1048—),及山西省、山焦集团、汾西矿业集团有关管理规定,结合我矿实际,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3条全矿各单位必须严格按照本制度旳规定进行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旳设计、计划、安装、使用、维护等工作。
第二章职责分工第4条看护责任区划分1、井管站责任区:副立井2、运搬队责任区:副斜井3、主皮带队责任区:主斜井4、综采队责任区:综采面材运两巷5、掘进队责任区:各队组掘进巷道6、监测队责任区:各采区轨道巷7、下皮带责任区:各采区皮带巷8、下机电责任区:井下各变电所第5条监测队职责1、负责整个系统旳设计、安装、调试、维护、故障解决和撤出工作以及责任区范畴内平常管理等工作。
2、安装实际需要,对系统功能进行完善和补充。
第6条信息中心职责1、负责监控中心站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软件平常管理等工作,以及人员变动信息旳更新。
2、负责系统质量原则化达标验收工作。
第7条综采队职责1、负责其责任范畴内安装旳人员定位分站和辨认器旳平常维护和保养工作。
2、负责其责任区内安装旳人员定位分站平常供电管理工作,必须保障分站正常供电。
3、负责提供精确旳员工信息,并在员工信息变动时,及时到信息中心进行员工信息变更。
第8条掘进队职责1、负责其责任范畴内安装旳人员定位分站和辨认器旳平常维护和保养工作。
2、负责其责任区内安装旳人员定位分站平常供电管理工作,必须保障分站正常供电。
3、负责提供精确旳员工信息,并在员工信息变动时,及时到监测队进行员工信息变更。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及管理规范》(AQ1048-2007)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及管理规范》(AQ1048-2007)](https://img.taocdn.com/s3/m/d5347b2f76c66137ee0619e2.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行业标准AQ1048-2007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Specification for the usage and management of the system for the management of the underground personnel in a coal mine前言为规范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的安装、使用、维护与管理,充分发挥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的安全保障作用,促进煤矿安全生产,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为强制性标准。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煤矿安全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常州自动化研究所,平顶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孙继平、彭霞、卫修君、于励民、田子健。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安装、使用、维护与管理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井工煤矿,包括新建和改扩建矿井。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887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AQ 6201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AQ 6210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通用技术条件MT 209 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通用技术要求MT/T 1004 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MT/T 1005 矿用分站MT/T 1007 矿用信息传输接口MT/T 1008 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软件通用技术要求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management system for the underground personnel in a coal mine监测井下人员位置,具有携卡人员出/入井时刻、重点区域出/入时刻、限制区域出/入时刻、工作时间、井下和重点区域人员数量、井下人员活动路线等监测、显示、打印、储存、查询、报警、管理等功能。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管理规定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92901876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d5.png)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管理规定根据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的需要,制定以下管理规定:
1. 作业人员登记:所有井下作业人员必须在系统中进行登记,并提供个人基本信息、健康状况、工作经历等相关资料。
2. 岗前培训:所有井下作业人员必须参加针对性的培训,掌握相关工作技能和安全知识,确保具备安全作业能力。
3. 身体健康评估:所有井下作业人员必须定期参加身体健康评估,确保身体状况符合工作要求,并及时更新相关数据。
4. 轮班制度:根据矿井的工作需求,制定合理的轮班制度,确保作业人员能够合理休息和工作。
5. 出入井管理:对井下作业人员的出入井进行严格管理,确保每位作业人员都经过审核,并佩戴有效的身份证件。
6. 安全措施:所有井下作业人员在进行作业前必须接受安全教育和培训,并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措施,确保工作安全。
7. 作业记录:对井下作业人员的作业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包括作业时间、工作内容、工作地点等,便于事故发生时的追溯和分析。
8. 紧急情况应对:制定紧急情况应对措施和预案,对井下作业人员进行培训和演练,确保能够有效处理紧急情况。
9. 绩效考评:根据作业人员的工作表现和安全记录,进行绩效考评,奖惩分明,激励作业人员的积极性和安全意识。
10. 安全监管:建立有效的安全监管机制,对井下作业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以上管理规定是为了保障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和作业效率,确保煤矿的正常运营。
同时,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和完善管理规定,以适应矿井安全和作业管理的需要。
油田井下作业数字化信息集成管理平台的构建
![油田井下作业数字化信息集成管理平台的构建](https://img.taocdn.com/s3/m/55e511292f60ddccda38a0ba.png)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 石油开采领域的计算机应 身特 点 而独 立开 发 的 .大 多是 运行 于 本部 门的单 机 系统 , 用 越来 越广 泛 ,国 内外 石 油公 司经 过多 年 的探 索 实践 , 油 反映作业系统综合信息的数据却是分布在各三级单位、 机 数 田企业的信息化应用已经十分成熟 , 信息技术 已经成为提 关科 室 的单 机数 据或 文 件 中 ,系 统之 间缺 乏 统一 规 划 , 升 企业经 济效 益和市 场竞 争力 的主 要手段 之一 。 据共 享性 低 , “ 形成 数据 孤 岛” 象 。 现 由于世界 能源 经济 形势 风 云变 幻 . 国石油 企业 面 临 我 () 软件平 台 间不能 互利 互用 2各 新 的竞争 压 力和机 遇 ,为 了缩小 与 国外 石 油公 司 的差 距 , 由于 历史 的原 因 . 井 下作 业单 位不 同程 度 地实 现 多数 降低石油开采成本 , 提高企业 的竞争力 , 田企业建立符 油 合 国 际运 行 惯例 的现 代化 企 业制 度 . 实施 主辅 分 离 、 制 改 分 流 , 织机 构 和 管理 模 式 发生 了变 化 , 业 系统 需 要 利 组 作 用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建立统一的信息应用集成系统 , 对生产 经 营 的科 学化 管理 提供 完整 的信息 支持 。 1 油 田井下作 业特 点与信 息 共享需 求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AQ1048-2007)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AQ1048-2007)](https://img.taocdn.com/s3/m/41a9db24767f5acfa0c7cd2f.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行业标准AQ1048-2007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Specificationfortheusageandmanagementofthesystemforthemanagementoftheun dergroundpersonnelinacoalmine前言1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井工煤矿,包括新建和改扩建矿井。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2887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AQ6201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AQ6210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通用技术条件MT209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通用技术要求MT/T1004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33.1出/3.2识别卡identificationcard由下井人员携带、保存有约定格式的电子数据,当进入位置监测分站的识别范围时,将用于人员识别的数据发送给分站。
3.3位置监测分站locationmonitoringsubstation通过无线方式读取识别卡内用于人员识别的信息,并发送至地面传输接口。
3.4传输接口transmissioninterface接收分站发送的信号,并送主机处理;接收主机信号、并送相应分站;控制分站的发送与接收,多路复用信号的调制与解调,并具有系统自检等功能。
3.53.63.73.8未在规定时间到达指定地点的人员。
3.9识别区域identifiablearea系统能正确识别识别卡的无线覆盖区域。
3.10重点区域keyarea采区、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等重要区域。
3.11限制区域forbiddenarea盲巷、采空区等不允许人员进入的区域。
3.1244.14.1.14.1.24.1.3安全、成熟的主流产品。
软件应有详细的汉字说明和汉字操作指南。
4.2一般要求4.2.1系统及其软件、识别卡、分站、传输接口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符合MT209、MT/T1004、MT/T1005、MT/T1007、MT/T1008、AQ6201、AQ6210等标准的有关规定,系统中的其他设备应符合国家及行业有关标准的规定,并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文件制造和成套。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3f6d8a9f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d6.png)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操作流程:简化操作步骤,减少繁 琐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培训支持:提供专业的培训和技术 支持,确保用户能够熟练掌握系统 的使用方法。
可扩展性:能够根据用户需求进行定制和扩展。
提供API接口,方便与其他 系统集成。
支持多种数据格式和传输协 议,满足不同用户需求。
系统架构灵活,易于扩展和 升级。
单击添加章节标题
Part Two
系统概述
系统的定义和作用
定义: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是一种用于管理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的软件系统
作用:提高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的管理效率,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提高煤矿生产效率
系统的应用范围
煤矿井下作业人 员的日常管理
井下作业人员的 考勤管理
井下作业人员的 安全培训管理
权限管理:对不 同级别的人员进 行权限控制,确 保数据安全
数据统计与分析: 对人员信息进行 统计和分析,为 决策提供支持
作业计划管理模块
作业计划制定:根据煤矿生产计划和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作业计划
作业计划审批:对制定的作业计划进行审批,确保计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作业计划执行:按照审批后的作业计划,组织人员进行井下作业 作业计划调整:根据井下实际情况,对作业计划进行适时调整,确保作业 顺利进行
井下作业人员的 健康管理
系统的发展历程
早期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方式 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引入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Part Three
系统组成
人员信息管理模块
人员信息录入: 包括姓名、性别、 年龄、工种等基 本信息
信息查询与修改: 方便管理员快速 查找和更新人员 信息
关于油田井下作业生产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研究
![关于油田井下作业生产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2ee95a8e53a580217fcfe18.png)
关于油田井下作业生产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研究作者:陈崇斌来源:《价值工程》2013年第22期摘要:从客观角度而言当前井下作业系统于生产管理及数据应用层面依旧存在着诸类问题,亟待优化解决,诸如在数据的格式及分布层面相对分散,难以集中化处理,产生信息孤岛情况,作业系统的内部单位之间数据查询较为不便,资料文件的交流不够便捷,导致信息互通程度较低等。
因此基于这类问题的存在,在当前着力做好油田井下作业生产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开发,促使信息数据区域统一规范化,深度吻合使用维护及生产业务所需,尤为现实和必要。
Abstract: Objectively speaking,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in production management and data application of downhole operation system. For example, the dispersive data layout makes it difficult to do centralized processing and lead to information island. Data query between internal units of the operation system is not convenient and the communication of files is not convenient either,which lead to low degree of information sharing. Therefore,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productio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of downhole operation is particularly realistic and necessary. It can promote the regional standardization of information data and meet the need of use and maintenance and production.关键词:油田井下作业;信息管理系统;研究开发;论述Key words: oilfield downhole operation;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research and development;discuss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2-0227-021 油田井下生产信息管理系统的运营理念研究从现实层面分析,油田井下作业生产信息管理系统(以下简称为信息管理系统),主要是通过对油田的井下生产作业为主要对象,实现对生产信息方面的良性处理、存储及传递,全面实现计算机网络化的管理操作,对于作业的质量效率而言能够做出大的提升,可以使油井的使用更长,最终达到作业成本降低,作业占井周期缩短,低投高收的目的,在提升管理业务成效的同时,促进油田生产的根本效益。
胜利井下作业系统实现ERP单井核算
![胜利井下作业系统实现ERP单井核算](https://img.taocdn.com/s3/m/6337076125c52cc58bd6be56.png)
家组 的审批流转和责任留痕是关键 ,
影响 到作业 的决策效率 。作 业运行 过
程 中作业 施工 T序 的发 生与 监督是基 础, 是成 本 控 制 的重 点 。作业 施 工经
一
现 E P 井作 业 核算 。同时 , R 单 将作 业 准备 、 行 、 算 的 数 据 集 成 到 数 据 运 结
单 位 作业 设 计动 态 的实 时 反映 , 对单 井 设 计 数 据 及 文 档 信 息 的 穿 透 查
油 田及各 二级单 位根据 自 井下 身
异 , 相关部门( 是 单位 ) 注 的重 点 。 关 该系统 管理办法 明确 了各环 节的责任 单 位 和责 任人 , 求对 对 账差 异 及时 要 进行 分析 、 处理 。该 系统的应 用 , 使逐
)))))))) 管 )))))))) ) ) ) ) )> )
理 口
sp mt ie o/ n c ry o t h
胜 利井下作业 系统实 现 E p单 井核 算 R
口 王 勇
作 业管 理 需求 , 不 同时 期 开发 了不 在
归集 了采油丁 程决策 的设计 信息 ,
同 的信 息 管理 应用 系 统 , 为井 下作 业 胜利油 田井下 作业费用 每年 占油 田操 作 成 本 的 四分之 一 , 占完 全成 本 管理 提供 了一 定支 撑 。然 而 , 随着 井 下作 业 精 细化 管理 的不 断深 入 , 有 现 应 用模 式越来 越不 能适应业 务管理 的 需 求 。一是各 系统在业 务管 理上相 互 脱 节 , 能 满 足全 作业 流 程 的信 息 共 不 享 和业务协 作 。二 是作业 工作 量和 实 物 量不 能 实现 有 效对 接 , 足不 了 经 满 济 活动分析 及业务 决策 的需要 。 是
关于油田井下作业生产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研究
![关于油田井下作业生产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657e2f2f705cc1755270996.png)
关于油田井下作业生产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研究摘要:从客观角度而言当前井下作业系统于生产管理及数据应用层面依旧存在着诸类问题,亟待优化解决,诸如在数据的格式及分布层面相对分散,难以集中化处理,产生信息孤岛情况,作业系统的内部单位之间数据查询较为不便,资料文件的交流不够便捷,导致信息互通程度较低等。
因此基于这类问题的存在,在当前着力做好油田井下作业生产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开发,促使信息数据区域统一规范化,深度吻合使用维护及生产业务所需,尤为现实和必要。
abstract: objectively speaking,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in production management and data application of downhole operation system. for example, the dispersive data layout makes it difficult to do centralized processing and lead to information island. data query between internal units of the operation system is not convenient and the communication of files is not convenient either, which lead to low degree of information sharing. therefore,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productio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of downhole operation is particularly realistic and necessary. it can promote the regional standardization of information data and meet the need of use and maintenance and production. 关键词:油田井下作业;信息管理系统;研究开发;论述key words: oilfield downhole operation;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research and development;discuss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2-0227-021 油田井下生产信息管理系统的运营理念研究从现实层面分析,油田井下作业生产信息管理系统(以下简称为信息管理系统),主要是通过对油田的井下生产作业为主要对象,实现对生产信息方面的良性处理、存储及传递,全面实现计算机网络化的管理操作,对于作业的质量效率而言能够做出大的提升,可以使油井的使用更长,最终达到作业成本降低,作业占井周期缩短,低投高收的目的,在提升管理业务成效的同时,促进油田生产的根本效益。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课件 (一)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课件 (一)](https://img.taocdn.com/s3/m/6040b057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ad.png)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课件 (一)随着科技的逐步发展,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已经成为日常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协助管理者实时掌握煤矿生产现场的人员动态,保证井下作业人员安全和工作效率的提升。
本文将详细介绍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的使用与管理规范。
一、使用规范1.系统登录:每位井下作业人员都应该拥有自己的账号和密码,必须使用自己的账号登录系统,禁止使用他人账号进行操作。
2.权限管理:系统管理员应该对井下作业人员的角色进行科学管理,确保不同用户只能访问自己需要的信息,防止机密泄露。
3.数据上传:井下作业人员在进行作业时,应该通过系统将相关数据及时上传,保证系统数据的完善和准确。
4.数据下载:煤矿管理人员利用系统数据时,应该下载并备份重要数据,以备不测。
5.数据保密: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中的所有数据都应该被视为机密信息,任何人都不能将此类信息向外部泄露。
二、管理规范1.授权管理:授权管理是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中最重要且最基本的管理规范。
管理者应该对各个用户进行权限设置,并严密监控和审核每个用户的操作记录。
2.规范操作: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的操作必须规范化。
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规范操作流程,任何人都不得随意更改已经确定的规范操作流程。
3.疏导机制:在使用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时,因为可能会遭到突发的意外,管理者应该设计相应的疏导机制来疏导突发事件,保证作业人员安全。
4.故障提示:故障提示是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中非常重要的功能之一,因此管理者需要对故障提示的设置进行专门的培训,确保操作人员熟练掌握该功能。
5.备份管理: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中包含了众多重要数据,因此管理者应该建立完善的数据备份管理系统,不定期将系统中的数据进行备份,以免发生任何不可逆的数据丢失。
总之,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的使用和管理规范是煤矿生产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管理者应该加强日常管理,制定专门使用规范,建立健全的备份管理机制,同时还应该加强对使用人员的培训,以提高煤矿的生产效率和作业人员的安全。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管理规定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4ab96187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87.png)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管理规定煤矿井下作业人员是煤矿生产的主体,井下作业是煤矿生产的核心。
为了保证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和生产的顺当进行,针对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提出以下规定。
一、管理体制1.1 煤矿应建立健全井下作业人员管理制度,指定专人管理,并明确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
1.2 井下作业人员管理委员会应当设立,由煤矿领导和相关管理人员构成,具有决策和协调管理的职责。
二、井下作业人员的任命、调配和管理2.1 井下作业人员的任命应照实填写个人信息,经煤矿相关部门审核、领导签字后方可上岗。
2.2 井下作业人员个人信息的录入应当采纳现代化的信息化管理方式进行,确保信息的适时、精准和完整。
2.3 井下作业人员应依照煤矿布置在相应的岗位上进行工作,严禁私自调配岗位。
如有需要,应经领导同意并适时更改相关信息。
2.4 井下作业人员的管理包括班组长和工作票签发人员,工作票应报备并经过审核后方可上井。
2.5 班组长对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进行值班把守,确保井下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对井下作业相关不安全防备工作的执行跟踪管理。
三、培训和考核3.1 煤矿应订立实在的员工培训和考核制度,考核时应依据员工工作的实际情况和培训纪录进行。
3.2 培训和考核重要包括操作技能、安全学问、职业素养等方面的内容。
培训和考核应经过认真的号召和布置,确保培训和考核的有效性。
3.3 煤矿应建立技能认定机制,定期对井下作业人员的技能进行认定,对不合格人员应实施教育整顿,直到达到合格标准才能连续上岗工作。
四、安全措施4.1 煤矿应明确井下作业人员工作岗位的安全职责,对岗位内的不安全点和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和掌控。
4.2 煤矿应加强井下安全防护措施,完善安全装备,确保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
4.3 煤矿应加强不安全源的掌控,在井下作业前应开展全面的工作安全检查,削减或除去事故隐患,确保煤矿井下作业的安全。
五、工作量统计和考核5.1 煤矿应建立井下作业量统计和考核机制。
探讨关于油田井下作业生产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
![探讨关于油田井下作业生产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https://img.taocdn.com/s3/m/d2e70e0959eef8c75fbfb39c.png)
生孤 岛的现 象, 大量 不规则 的数据也 让人们 在需要 的 时候 存在 后施 工资 料的 管理 针对 的就 是施 工结 束后 的 总结 报表 以及 井 查询 困难 的 问题 , 导致 信 息交 流不 方便 , 信 息共 享互 通的 程度 下施工过 程中 , 井史资料进行 管理 。 也不 高等。针 对这些 问题 , 我们 来探 讨 油田 并下作业 生产信 息 系统 的开 发 , 解 决有 关信 息的各 种 问题 , 这 是 目前油 田行 业亟
加全面 , 使用 更加 方便 。
数据 提 供实 施有 效的监 控 报告 。该 系统 使用 的基 本上 是 油 田 内部 工 作人 员, 因 此人 员要能 够使 用该 系统 获得 有效 资料 , 并 能够 进 行传递 , 对 系统 内的信 息进 行管 理 、 整理、 发 布等等 、 从 另外 一 个方 面来 讲 , 该 系统 的应 用 能 够有 效 提 高信 息 的互 通 率, 从而提 升 有效 信息 资源 的利 用率 , 为未来 发 展以 及科 学施
1 数据库 管理 系统
这是母 系统 中其 中的一个子 系统 , 该子 系统 包含 了数 据库
安全、 入库 以及应 用方面的 功能 。按照行业标 准该 子系统 能够
效实 用的集成 平台 , 让 各个业 务作业 中产生的数 据构 建成一 个 完整 的内容数 据库并 取得 良好的沟通 性 , 让不 管是动 态还是 静
断的深 入化发展 , 但 是井 下作业产 生的数据 应用 与管理等 方面 术性 问题 , 还有 油井控制这 个层面也包 含在内 。 还存在 十分 多的 问题 , 比如所有 的用户在 安装应 用系统 的时候 都需要 进行调试 , 数据 比较 分散 , 存储 方式也 不统一 , 没有办法
井下作业信息管理系统分析x
![井下作业信息管理系统分析x](https://img.taocdn.com/s3/m/4be0aefb453610661fd9f49d.png)
1数据库管理系统这是母系统中其中的一个子系统,该子系统包含了数据库安全、入库以及应用方面的功能。
按照行业标准该子系统能够满足符合条件下的后台进行历史生产措施的搭建以及关于日度与月度修井报表的构建,还有油田地质方便数据库的构建。
后台在相对条件下进行应用搭建,而前台则需要构建相关标准,包括气井日常下的维修技术标准,大故障维修标准,以及井下管理技术、设计原则、施工验收等各方面标准的数据库,搭建完成的这些数据库还需要在后期进行完善与修改,让其功能更加全面,使用更加方便。
2作业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主要针对的是数据上报与考察审核以及应用查询等内容,这些功能具体体现出来的表现就是数据的记录、转移、数据的查询、维护等等。
这些日常功能能够满足用户使用时的需求。
3作业施工管理系统该系统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个是有关施工方案的管理,一个是施工工程的管理还有一个就是进行施工资料的管理。
而施工方案的管理又包括了待在井上以及施工方案具体运行设计。
施工过程的管理则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方面,涉及到了组织、接井、统计、使用效果评价以及结算等各方面的管理。
最后施工资料的管理针对的就是施工结束后的总结报表以及井下施工过程中,井史资料进行管理。
4 技术监督管理系统该子系统针对的是技术方面的监督与管理。
其中技术监督主要指的是在进行施工中,无论是现场施工还是施工产品的技术对其进行质量有关的管理和监督,利用计量、标准化、节能以及对施工队伍的管理来实现该监督与管理。
而上述的管理则讲的是在进行施工中,出现的有关技术性以及日常操作的技术性问题,还有油井控制这个层面也包含在内。
5 施工事故管理系统该系统十分重要,因为一旦井下作业出现问题或者事故时我们就要对其产生的事故进行分析,并且针对产生的事故来进行修护,还要将数据产生的信息记录在案,在解决问题后要组织专家对此次事故进行分析探讨,总结出事故处理的最终结果。
6系统维护管理系统系统维护相当重要,它的存在不仅是对使用用户权限进行修改与设定,还对建立的数据库进行维护,另外主服务器、应用软件的维护也十分重要,当数据库出现问题时要及时能够启动备份系统,这些维护都是系统维护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内容。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跟踪定位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跟踪定位管理系统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3dcb78f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79.png)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跟踪定位管理系统设计方案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煤矿井下作业环境复杂,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如瓦斯爆炸、煤与岩石突出、坍塌等,这些都给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因此,设计一套煤矿井下作业人员跟踪定位管理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一、系统概述煤矿井下作业人员跟踪定位管理系统是一套基于现代无线通信技术、定位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综合管理系统。
该系统通过对井下作业人员的实时跟踪和定位,实现对人员的管理和监控,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保障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
二、系统组成1. 人员定位设备:为井下作业人员佩戴的定位设备,采用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实现与地面监控中心的实时通讯,并能够自动上传人员的位置信息。
2. 基站设备:安装在矿井各个关键位置,用于接收和发送人员定位设备的信号,并将数据传输到地面监控中心。
3. 地面监控中心:由监控人员操作的中心控制系统,用于接收、处理和显示井下作业人员的位置信息,并及时发出指令。
4. 数据处理系统:用于对人员位置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提供实时监控、历史轨迹回放、报警处理等功能。
三、系统工作原理1. 人员定位设备通过与基站设备的通讯,实时上传人员的位置信息。
2. 基站设备接收到人员定位设备的信号后,将数据传输到地面监控中心。
3. 地面监控中心接收到数据后,通过数据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和分析,并及时显示人员的位置信息。
4. 监控人员可以通过地面监控中心对人员的位置信息进行实时监控,并在发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发出指令。
5. 数据处理系统可以对人员的历史轨迹进行回放,并进行报警处理,确保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
四、系统特点1. 实时监控:系统能够实时监控井下作业人员的位置信息,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 历史轨迹回放:系统可以对人员的历史轨迹进行回放,方便管理人员进行事故分析和处理。
3. 报警处理:系统能够对异常情况进行及时报警处理,保障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AQ1048-2007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AQ1048-2007](https://img.taocdn.com/s3/m/90b1894b04a1b0717ed5dd16.png)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AQ1048-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行业标准 AQ1048-2007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the usage and management of the system forthe management of the underground personnel in a coal mine前言为规范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的安装、使用、维护与管理,充分发挥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的安全保障作用,促进煤矿安全生产,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为强制性标准。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煤矿安全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常州自动化研究所,平顶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孙继平、彭霞、卫修君、于励民、田子健。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安装、使用、维护与管理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井工煤矿,包括新建和改扩建矿井。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887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AQ 6201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AQ 6210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通用技术条件MT 209 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通用技术要求MT/T 1004 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MT/T 1005 矿用分站MT/T 1007 矿用信息传输接口MT/T 1008 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软件通用技术要求 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 management system for theunderground personnel in a coal mine监测井下人员位置,具有携卡人员出/入井时刻、重点区域出/入时刻、限制区域出/入时刻、工作时间、井下和重点区域人员数量、井下人员活动路线等监测、显示、打印、储存、查询、报警、管理等功能。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管理规定(4篇)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管理规定(4篇)](https://img.taocdn.com/s3/m/1883370e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e1.png)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管理规定1. 本管理规定适用于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旨在确保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和提高工作效率。
2. 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应包括以下功能:a. 人员进出井下的登记和记录;b. 人员上下班的排班和考勤管理;c. 井下作业人员的培训和资质管理;d. 井下作业人员的健康和安全管理;e. 井下作业人员的工作计划和任务分配管理;f. 井下作业人员的通信和联络管理;g. 井下作业人员的紧急救援和事故报警管理;h. 井下作业人员的履职考核和奖惩管理。
3. 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的使用应符合以下要求:a. 井下作业人员应按规定进出井下,并进行登记;b. 井下作业人员应按时上下班,并进行考勤记录;c. 井下作业人员应按规定进行相关培训,并取得相应的资质;d. 井下作业人员应按要求参加健康和安全检查,并及时进行报告;e. 井下作业人员的工作计划和任务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分配;f. 井下作业人员应按要求与相关部门进行通信和联络,并保持良好的沟通;g. 井下作业人员应熟悉紧急救援措施,并能及时进行事故报警;h. 井下作业人员应按要求进行履职考核,并接受奖惩管理。
4. 管理人员应按照以下要求管理和操作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a. 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并及时检查和维护;b. 对井下作业人员进行系统培训,确保其熟练操作;c. 对井下作业人员的操作记录进行监督和审查;d. 根据系统的数据分析和报告,提出改进措施;e. 及时处理系统问题和用户反馈,并给予解决方案。
5. 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应有相应的数据安全和保护措施,确保井下作业人员的隐私和数据的安全。
6. 违反本管理规定的人员应依煤矿相关管理制度进行相应的严肃处理,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7. 本管理规定的解释权归煤矿企业所有,如有变动或补充,应及时更新和通知井下作业人员。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管理规定(2)煤矿作业人员管理系统是为了确保矿井作业过程中的安全和有效进行而制定的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为什么要建设井下作业信息管理系统?根据鸿仁信通多年在智慧油田行业的业务积累以及人脉资源可可以看出,利用现代化的网络信息技术实现开发及生产油田行业相关实时动态管理已势在必行。
而开发《井下作业数据管理信息系统》,以解决与作业相关的数据库建设、资料录入查询以及各相关设计方案的网上传输、审核和管理,可以实现井下作业相关业务的信息化管理,大大提高信息共享和决策的效率。
所以在华北石油做的一些软件建设就为其他石油产业设立了标杆与案例参考。
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井下作业信息管理系统的具体系统内容及系统优势。
一、系统内容;
1、流程设计思路:以井下作业施工为业务主线,涵盖井下作业涉及的各业务环节相关的业务流和数据流及信息流。
其中包括:作业计划(地质计划、工区计划,产能计划,月度计划、旬度计划);方案设计(地质方案、工程方案、施工方案、优化方案);方案审批(审批流程、审批流转、电子签章);作业进度(进度维护、进度统计、进度发布);作业施工(作业班报、作业日报);施工总结(总结编制、总结审核、总结存档)
2、功能设计:基于业务流程及合同约定的具体任务,规划系统功能设计主要包括如下功能模块:计划管理、方案设计管理、作业运行管理、系统管理、基本信息管理、综合查询管理
二、系统优势:
通过信息共享、工作流技术等改变了电话沟通、手工摘录的传统工作方式,大幅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及工作准确性。
通过井下作业信息系统规划的业务流程,将井下作业涉及各个岗位及人员联动起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这样降低了沟通成本,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相关领导能够及时准确的了解一线施工进展情况及工作完成情况,辅助领导进行相关工作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