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报告表编制要点
报告表编制技术指南

报告表编制技术指南
报告表的编制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它对组织的运营和决策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编制一份正确和有效的报表是至关重要的,这需要遵循一些技术指南。
首先,报表应该尽可能详细,但又要保持清晰和简洁。
详细的报表可以提供更多的信息,帮助决策者更好地理解数据,但过多的信息会使报表变得混乱,从而影响对报表的理解。
其次,报表应该简单易懂,不但要准确表达,还要便于理解。
报表的格式应该清晰明了,不要使用复杂的语言和术语,使报表更易于阅读和理解。
止匕外,报表应该有条理。
报表中的信息应该按照一定的结构进行组织,使其变得更容易理解。
另外,报表应该用图表、曲线、表格等形式进行表述,使报表更加直观。
最后,报表应该及时更新。
报表是反映组织现状的重要工具,如果
报表里的数据过时,将无法反映实际情况,从而影响决策的准确性。
总之,编制正确、有效的报表是必不可少的,并且需要遵循一定的技术指南。
报表应该详细而简洁,易懂而有条理,用图表和表格表达,并且及时更新,以确保报告准确有效。
财务报表的编制要点

财务报表的编制要点财务报表是公司或组织向外界披露其财务状况和业绩的重要工具。
编制准确、全面的财务报表对于投资者、债权人、经营者以及监管机构都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财务报表编制的要点,确保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一、资产负债表的编制要点资产负债表是一份反映公司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状况的报表。
编制资产负债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 资产分类:将各类资产按照其流动性、使用年限等特征进行分类,例如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等。
确保资产的分类准确明细,方便用户理解和分析。
2. 资产计量:采用合理的计量方法对各类资产进行估值,如历史成本、公允价值等。
确保计量方法符合会计准则,并公正、准确地反映资产的实际价值。
3. 负债分类:将负债按照其偿还期限和性质进行分类,例如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等。
确保负债的分类清晰,便于用户理解和分析。
4. 所有者权益:明确反映所有者权益的构成和变动情况,包括股东权益、留存收益等。
确保所有者权益的变动明确贴合实际情况。
二、利润表的编制要点利润表是一份反映公司某一时期内收入、成本和净利润的报表。
编制利润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 收入确认:按照收入的发生时机和实际履约进展确认收入,如产品销售完成、服务提供完毕等。
确保收入的确认与实际业务匹配,避免误导用户。
2. 成本分配:按照成本发生时机和成本与收入的直接关系进行合理分配,如销售成本、管理费用等。
确保成本的分配准确、合理,反映公司运营成本的真实情况。
3. 净利润计算:将收入减去各类成本后得到净利润,包括营业利润、税前利润等。
确保净利润计算的准确性,并充分公开、透明地呈现公司的盈利状况。
三、现金流量表的编制要点现金流量表是一份反映公司一定时期内现金流入、流出及其变动情况的报表。
编制现金流量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 现金流量类别:将现金流量按照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进行分类,如现金销售收入、现金支付成本等。
确保现金流量类别的明细和类别划分的合理性。
财务报表编制要点

财务报表编制要点财务报表是一个公司或组织展现其财务状况和业绩的重要工具。
财务报表编制的目的是为了向利益相关方提供准确、完整、及时的财务信息。
在编制财务报表时,需要遵循一些要点,以确保报表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本文将介绍财务报表编制的要点。
一、资产负债表编制要点资产负债表是用来反映企业在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的报表。
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需要注意以下要点:1. 资产和负债的分类。
资产和负债应按照其流动性和性质进行适当的分类,并按照账面价值记录。
2. 信息的完整性。
资产负债表上需要包含企业所有的资产和负债,确保没有遗漏或重复列出。
3. 会计政策的一致性。
企业应按照一致的会计政策进行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以确保比较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利润表编制要点利润表反映了企业在特定会计期间内的盈利能力和业务活动成果。
在编制利润表时,需要注意以下要点:1. 收入和费用的分类。
收入和费用应按照其性质和源头进行适当分类,以便正确计算净利润。
2. 期间的确认。
收入和费用应基于实现原则和负债衡量准则,在相应的会计期间内确认。
3. 非经常性项目的披露。
如果利润表中出现非经常性项目,如非经常性损益、税后利得或损失等,需要在报表中进行适当的披露。
三、现金流量表编制要点现金流量表反映了企业在特定会计期间内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
在编制现金流量表时,需要注意以下要点:1. 现金流量的分类。
现金流量应按照其性质进行适当分类,包括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
2. 纳税的时间点。
现金流量应根据实际收付的时间点进行纳税,而不是基于货币收付的时间点。
3. 间接法和直接法的选择。
企业可以选择使用间接法或直接法来编制现金流量表。
无论选择哪种方法,都需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股东权益变动表编制要点股东权益变动表反映了企业在特定会计期间内的股东权益的变动情况。
在编制股东权益变动表时,需要注意以下要点:1. 股东权益的分类。
股东权益应根据其性质进行适当的分类,包括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等。
工作报告的编制要求和示例分析

工作报告的编制要求和示例分析工作报告作为一种书面形式的工作总结和交流方式,被广泛地运用于各个领域。
它既是对自身工作的负责,也是与上级、同事及其他相关人员交流的有效途径。
然而,要想编制一份优秀的工作报告,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本文将从过程、内容、结构和语言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工作报告的编制要求和示例。
一、过程编制一份工作报告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并进行计划和安排。
首先,收集和整理相关数据和资料,包括完成的工作、取得的成绩、遇到的问题等。
然后,进行数据分析和解读,找出工作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
最后,根据数据和分析结果,撰写工作报告的内容。
二、内容工作报告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工作目标和计划,工作过程和方法,工作成果和效果,困难和问题,以及改进和展望。
在这些内容中,工作过程和方法应详细描述,以便读者能够了解工作的具体情况。
工作成果和效果应用数据进行量化和具体化,以证明工作的实际效果。
困难和问题要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
改进和展望应具体列举下一步工作的计划和目标。
三、结构工作报告的结构要清晰合理,包括引言、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应简明扼要地介绍报告的目的和背景,引起读者的兴趣。
主体部分是工作报告的核心,包括工作过程、成果和困难等内容,要以逻辑清晰的方式展开阐述。
结尾部分要进行总结和展望,提出下一步工作的建议和期望。
四、语言工作报告的语言要准确、简练、明确。
避免使用太过专业化的术语和长篇大论的句子。
要用简洁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并进行适当的文字排版和格式设置,使报告更易读。
五、示例分析以某公司销售部门的年度工作报告为例,报告主要内容包括:销售目标和计划,市场调研和销售策略,销售成果和问题分析,改进措施和展望。
通过市场调研,分析了当前市场潜力和竞争状况,制定了相应的销售策略,如拓展新业务渠道、加强客户关系等。
在销售成果和问题分析中,通过统计数据和销售额对比,证明了销售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和遇到的困难,如竞争压力和市场变化。
环评报告表编制要点

环评报告表编制要点1、两大切入点:项目特征、环境特征项目特征:污染型/生态型、影响型/受保护型、大气/水/噪声/风险影响;产业规划、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清洁生产标准;关键设备构成及工作原理、操作规程环境特征:区域/流域规划、区域环评、重点生态保护区、水/声环境功能区划,规划图、水系图、周围状况图、水工设施图2、看清标题,忌文不对题、答非所问3、简明扼要、重点突出,灵活使用过渡句、衔接句弄清工程分析、治理措施、影响分析之间的关系。
工程分析:通过分析工艺过程,弄清产污环节、合理核算产排污源强,有关产污环节及源强核算依据在本节说明充分,不得窜到别的章节;治理措施:通过分析处理工艺,评价其合理性和有效性,重点回答经处理后能否稳定达标排放;影响分析:起点是排放源强,主要是分析对环境的影响4、厘清几种逻辑关系原辅料、设备、产品规模之间的关系,要清楚每种物料用在哪,每步工序在哪个设备中完成,物料、设备与产品之间的匹配性原辅料组份、反应方程式/工艺原理、理化性质与产污源强的关系产生源强、捕集率与有组织、无组织排放之间的关系,去除率与产生源强、排放源强之间的关系水、气、渣产排量与三本帐的关系,污染治理效果与削减量的关系三本帐汇总表与总量申请表的关系标准列示因子与现状监测、源强表中污染因子的关系周围用地现状图与环境敏感目标之间的关系平面布置图与主体工程、公辅工程之间的关系5、工程分析关注点工艺流程图:有物料加入环节、产污环节及编号,各生产工序依次衔接、经得起推敲,并与设备对应工艺流程简述:有化学反应的,列示主副反应、转化率(反应过程)、收率(提纯、分离过程),注意污染物与主副反应的对应关系;无反应式或不以反应为主导的,结合设备工艺说明工作原理和操作目的;说明各工序操作条件/工艺参数(温度、压力、时间、清洗液成份等);说明物料投加方式、废气收集方式等;有污染物去向(收集、处理)简要说明先消化、理解、验证业主提供的技术资料,注意与设备、工序目的挂钩,再规范描述,表述时建议采用总分/总分总的形式;忌翻译流程图、忌口语化,规范化描述参照导则、标准、技术规范中的表述污染源强核算:产生源强核算依据充分,与生产工艺、物料性质相关,慎用类比和监测资料;计算过程清晰,多用表格、少用文字描述;去除率合理6、现场踏勘踏与资料索取现场踏勘内容:见现场踏勘纪要资料索取方式:提前准备,做到心中有数;专业沟通找技术人员(车间主任、研发人员等),附件、协调等找行政领导7、注重细节报告表应发给业主核实,并注明重点复核的内容(产品方案及规模、工艺、主要设备、治理措施)计算正确、相关表格中数据一致通读全文及附件内容,改正低级错误,理顺逻辑关系图、表、文、装订规范8、几点原则强化现场踏勘与资料验证,做到有理有据,不妄下结论不依赖模版、不迷信权威,坚持以导则、标准、技术规范指导编制坚持基本底线,不要被业主牵着鼻子走,不要被公职人员所误导谨慎承诺,不要乱拍胸脯、乱下结论多沟通、多请教现场踏勘纪要实例:1、责任界定现有项目污染防治措施:液态危化品集中贮存在化学品库,无组织逸散废气控制措施主要是加强通风换气、夏季空调降温等。
报告表编制技术指南

报告表编制技术指南
报告表是一种有目的的,具有概括性的,结构完整的文件或表格,是企业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
报表编制是报告表制作的基础,它涉及到报告表的设计、结构和内容的编制,以及报告表的形式和格式的运用。
本技术指南将介绍如何有效地编制报告表。
首先,在编制报告表之前,需要确定报告表的目的和内容,并对最终产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计划。
确定报告表的目的和内容的基本要求是:报告应清楚地阐明所收集的信息的来源、有关计划的状况、经济收益的变化情况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
其次,在编制报告表时,应考虑报告表的结构和内容。
结构要完整,报告表中的内容要包含完整的信息,不仅要求报告表明确易懂,而且要求内容贴近实际。
第三,在编制报告表时,应根据报告表的内容,选择合适的表格和文字形式。
一般来说,如果报告表中有大量数据,可以使用表格的形式;如果报告表中的内容比较简单,可以使用文字的形式。
最后,在编制报告表时,应注意报告表的格式和样式。
报告表的格式和样式要统一,使报告表看起来整洁、简洁,有助于读者清楚地理解报告表的内容。
以上就是报告表编制技术指南的简要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编制报告表时,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把握好报告表的结构、内容和格式,编制出更加完美的报告表。
工作总结 报表编制

工作总结报表编制工作总结报表编制。
在工作中,总结报表编制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通过总结报表的编制,可以清晰地了解工作的进展和成果,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为下一阶段的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因此,总结报表的编制需要认真对待,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谈谈总结报表编制的重要性和一些注意事项。
首先,总结报表的编制可以帮助我们全面了解工作的情况。
通过对工作内容、进度、成果等方面的总结,可以清晰地了解工作的整体情况,包括工作完成情况、存在的问题、下一步的计划等。
这对于领导和同事们了解工作进展和成果,及时调整工作方向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总结报表的编制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在总结报表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可以避免问题的积累和扩大,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再次,总结报表的编制可以为下一阶段的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通过对工作的总结和分析,可以为下一阶段的工作提供经验和教训,指导工作的方向和目标。
这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在总结报表的编制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首先,要保证报表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不夸大和缩小工作成果,不隐瞒和夸大问题。
其次,要注重报表的清晰和简洁,避免冗长和复杂的文字,突出重点和亮点。
最后,要及时提交和汇报报表,保证报表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总之,总结报表的编制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对于了解工作情况、及时发现问题、为下一阶段的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具有重要意义。
在工作中,我们应该认真对待总结报表的编制,做到真实客观、清晰简洁、及时有效,为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报告撰写中的表格设计与规范

报告撰写中的表格设计与规范引言在撰写报告过程中,表格是一种常用的信息传递工具,它可以直观地呈现各种数据和比较结果。
然而,表格的设计和规范对于读者的理解和使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六个方面详细论述报告撰写中的表格设计与规范。
一、表格的标题和编号在设计表格时,首先要给表格添加一个明确的标题,准确概括表格所涵盖的内容。
标题应置于表格上方,字体要与正文保持一致,而且要确保标题的层次清晰可辨。
另外,在表格旁或底部加上编号,以便于引用和索引。
二、表格的布局和样式表格的布局应简洁明了,内容清晰有序。
一般来说,表格应使用横向线条将行与行、列与列分隔开,以提高可读性。
另外,表格内文字的字体、字号、颜色等要与正文保持一致,统一风格,避免过分花哨的样式。
三、表格的边框和间距表格的边框应适中,既不能过于粗线重墨,也不宜过于细微,以确保表格整体的稳定性和美观性。
此外,表格的内部间距也需要注意,不宜过于拥挤或过于稀疏,以保证每个单元格之间的区分度。
四、表格的标题和表头每个表格都应该有一个表头,对表格各列的内容进行概括说明。
表头应该与列名对齐,并使用粗体强调,以便于读者快速浏览。
同时,表头也应该简明扼要,切忌过多文字,增加读者的阅读负担。
五、表格的数据填写和对齐在填写表格数据时,需要注意对齐方式。
通常情况下,数值应右对齐,便于比较和计算;文字应左对齐,确保内容的连贯性。
此外,为了提高可读性,可以适当对数据进行分组或分类,并使用合适的单位进行标注。
六、表格的标注和解释有时候,表格中的数据可能需要进一步解释或标注。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表格旁或底部添加相应的注释或解释,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数据的含义和背景。
但是,要注意不要过分依赖注释,应尽量保持数据的自明性。
结论好的表格设计和规范能够提高报告的可读性和可用性,对于信息的传递和理解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报告撰写中,我们应该重视表格的设计和规范,从标题和编号、布局和样式、边框和间距、标题和表头、数据填写和对齐、标注和解释六个方面进行精心设计和调整。
财务报表的编制要点

财务报表的编制要点财务报表是用来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重要文件,对企业的经营和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编制财务报表需要遵循一系列的要点和原则,以确保报表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下面将介绍财务报表编制的主要要点。
一、会计准则的选择与应用财务报表编制应基于适用的会计准则进行,不同国家和地区可适用的会计准则可能不同。
根据所采用的会计准则,需要遵循相应的会计政策和核算方法,以确保报表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二、会计周期财务报表应按照一定的会计周期进行编制,常见的会计周期包括年度和季度。
年度财务报表是企业全年经营情况的总结,季度财务报表主要用于及时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变动趋势。
三、资产负债表的编制要点资产负债表是财务报表的主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企业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需要注意以下要点:1. 分类准确:根据会计准则要求,将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按照其性质进行准确的分类。
2. 估计和计量:对于某些项目,可能需要进行估计和计量处理,如计提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等。
3. 期末余额:资产负债表应反映企业在报告期末的财务状况,因此需要及时记录和反映各项项目的期末余额。
四、利润表的编制要点利润表是财务报表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企业在一定会计周期内的经营成果。
在编制利润表时,需要注意以下要点:1. 收入和费用分类:根据会计准则的要求,将收入和费用进行准确的分类,以反映企业的经营活动情况。
2. 公允价值计量:对于部分收入和费用,可能需要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如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等。
3. 减值准备:如果存在对收入的减值风险,应根据会计准则要求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
五、现金流量表的编制要点现金流量表是财务报表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企业在一定会计周期内的现金收入和支出情况。
在编制现金流量表时,需要注意以下要点:1. 统一现金流量分类:将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按照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进行准确的分类。
2024年资金申请报告编制要点

资金申请报告编制要点资金申请报告是企业申请资金外部支持的重要文件,一份好的资金申请报告能够起到增强申请者信用、提高申请成功率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资金申请报告的编制要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申请类别不同的资金申请类别需要提供的资料不同,在编写资金申请报告前首先需要确定申请类别。
常见的资金申请类别包括银行贷款、政府资金拨款、投资人融资、信用贷款等。
2. 报告内容资金申请报告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企业介绍应该包括企业名称、注册地、成立日期、注册资本、法定代表人、经营范围、企业规模、员工人数等基本情况以及企业发展历程、近期业绩等重要数据。
同时,应附加企业注册证明、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等相关材料。
2.2 市场分析需要分析目前市场情况和业务前景,包括相关行业发展趋势、市场规模、消费群体等。
同时,也应该提供竞争对手的分析,包括市场地位、经营模式等。
通过市场分析能够让资金提供方更好地了解企业发展以及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3 财务资料为了让资金提供方更好地了解企业资金运营情况,需要提供企业的财务报表。
一般情况下,应提供至少三年的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
同时,需要提供资金用途和资金来源的分析。
2.4 风险评估资金提供方不仅会关注企业的盈利情况,也会关注企业的风险状况。
因此,在编写资金申请报告时要全面评估风险,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经营风险等。
同时,应该说明如何通过风险控制措施降低风险。
3. 书写要点资金申请报告需要提供详尽、准确的信息,因此在书写时需要注意以下要点:3.1 语言简洁明了避免使用过多的行业术语和缩写,应尽可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描述,并使用简洁的语句来表达思想。
3.2 结构清晰应该将资金申请报告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之间应该有明确的标题,同时每个部分也应该有对应的节标题。
这样能够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各个部分的内容。
3.3 突出重点在报告中应该突出资金申请的核心内容,避免过多的细节,同时也需要严格控制报告的篇幅。
工作报告的表格设计技巧

工作报告的表格设计技巧工作报告是组织内部交流和沟通的重要工具,它能够直观地展示工作成果和进展情况。
而一个好的工作报告表格设计能够提高信息的传达效果,增强可读性和易理解性。
本文将从表格设计的角度,分享一些工作报告表格设计的技巧和注意事项,希望能够帮助读者在工作中更好地设计出精美且实用的报告表格。
1. 标题的设计报告表格的标题是整个报告的开端,设计一个简洁明了的标题是很重要的。
标题应该准确地反映报告的内容,并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可以采用居中、增加字体大小或使用粗体等方式来突出标题。
2. 表格结构的设计表格的结构是整个报告的骨架,需要合理地划分出各个区块,使得信息有序和清晰。
一般可以将表格分为表头、主体部分和总结等几个部分。
在表头中可以包含报告名称、时间、编制人等信息,主体部分则是展示工作内容和数据的核心区域,而总结部分则是对工作进行简要回顾和评价。
3. 字体和颜色的搭配字体和颜色的搭配是表格设计中的重要部分。
在选择字体时,要尽量选择简洁易读的字体,避免使用过于花俏的字体;在选择颜色时,要注意不同数据的颜色搭配,避免使用过于鲜艳或过于暗淡的颜色,以免影响阅读体验。
4. 表格的边框和线条表格的边框和线条是为了更好地区分不同的数据,并且增加美感。
要选择适当的边框粗细和线条颜色,以保持整个表格的统一性。
边框和线条不宜过于粗细,以免影响视觉效果和文字的清晰度。
5. 合并单元格的使用合并单元格可以将相关的数据进行整合并展示,使得表格更加紧凑和易读。
但要注意合并单元格的数量不宜过多,以免造成混淆和阅读困难。
同时,合并单元格后的数据要保持对齐,以确保整体美观。
6. 列宽和行高的调整列宽和行高的调整能够使表格更加整齐和舒适。
要根据表格数据的长度和内容进行调整,避免内容溢出或留白太多的情况。
同时,要保持各列和行的一致性,避免表格显得杂乱无章。
7. 数据的排序和筛选在工作报告中,常常有需要对数据进行排序和筛选的需求,这要求表格具备排序和筛选功能。
报告中的图文表格编排技巧

报告中的图文表格编排技巧一、引言报告是一种常见的书面文档,它常用于向特定的受众传达信息和数据。
在报告中,图文表格的编排是十分重要的,它能够直观地展示信息和数据,提高读者对报告内容的理解和吸引力。
本文将介绍六个与图文表格编排相关的技巧,帮助您在报告中合理、美观地使用图文表格。
二、标题的设置在报告中,每个图文表格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标题。
标题需要简洁明了,能够准确概括图文表格的内容。
在设置标题时,可以采用简洁的语言,例如使用名词性短语或简短的句子。
同时,为了增强标题的可读性,可以使用粗体字体或增大字号。
三、图文表格的编号为了方便读者查找和引用,每个图文表格都应该有一个编号。
在编号时,可以采用阿拉伯数字和英文字母的组合,例如“图1”、“表2”等。
在报告正文中引用图文表格时,可以使用编号,例如“如图1所示”、“根据表2的数据”。
四、图的使用1. 图的选择在选取图形时,需要考虑信息的呈现方式和图形的适用性。
常见的图形包括折线图、柱状图、饼图等。
折线图适用于展示随时间变化的数据趋势,柱状图适用于展示不同类别之间的比较,而饼图适用于展示各个部分占整体的比例。
2. 图的设计在设计图形时,需要注重图形的美观和易读性。
可以使用适当的颜色、粗细的线条和清晰的边框。
同时,标签的使用也很重要,可以使用直接标签或者图例来解释图形内容。
五、表格的编制1. 表格的布局在编制表格时,需要考虑表头、数据行、数据列和表尾等部分。
表头用于说明表格的主要内容,数据行用于展示具体数据,数据列用于指示各个数据的分类,而表尾用于总结表格的结果或提供其他相关信息。
2. 表格的排版在排版表格时,可以使用合适的字号和行间距,使表格更加清晰易读。
同时,为了减少表格在布局上的混乱,可以使用粗细不同的线条来划分不同的行和列,并适当增加水平和垂直的边距。
六、图文表格的插入位置在插入图文表格时,需要根据其在报告中的作用和逻辑关系进行合理的安排。
一般来说,可以将图文表格插入到相关内容之后,提供相应的解释和分析。
编制工作报告的注意事项指南

编制工作报告的注意事项指南一、明确报告目的和受众编制工作报告前,应该明确报告的目的和受众,确保所编制的报告符合受众的需求和关注点。
比如,如果报告是给上级领导看的,就要突出工作进展和成绩,以及对下阶段工作的计划和建议。
二、准备充分的数据和资料在编制工作报告时,需要准备充分的数据和资料,这些数据和资料应该是真实可靠的,可以通过调查、统计、案例分析等方式获取。
这些数据和资料可以用来支持报告中的观点和结论,增加报告的说服力。
三、突出重点和亮点工作报告通常涉及很多内容,为了让报告更加有重点和亮点,可以将工作重点和亮点突出出来。
可以用一些图表、图片或案例来展示工作的亮点和成果,提高报告的可读性和观赏性。
四、结构清晰有序工作报告的结构应该清晰有序,便于读者快速了解报告的内容和逻辑。
可以按照问题的重要性和关联性,将报告划分为不同的章节,每个章节之间应该有明确的过渡和连接。
五、言之有物、条理清晰在撰写工作报告时,要注意言之有物,用语准确清晰,避免使用模糊、抽象的词语和句子。
要尽量避免重复和啰嗦,让报告更加简洁明了,便于读者理解和接受。
六、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工作报告应该客观公正,实事求是,不能夸大事实或隐瞒真相。
报告中的数据和资料应该真实可靠,观点和结论应该基于充分的调研和分析,以确保报告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七、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精炼性工作报告的语言应该准确、精炼,避免使用模糊的词语和句子。
可以使用专业术语和具体的描述,以增加报告的准确性和专业性。
同时,要注意遣词造句的技巧,使报告的语言更加生动、流畅。
八、配备合适的图表和图表说明在工作报告中,适当使用图表和图表说明可以更好地展示数据和资料,也可以增加报告的可读性和观赏性。
但是要注意图表的选择和布局,确保图表的表达方式简洁明了,使读者能够快速理解图表的内容和意义。
九、全面考虑受众的需求在编制工作报告时,应该全面考虑受众的需求。
不同的受众可能对报告的关注点和内容有所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受众的需求和期望,选择合适的观点、数据和资料,以确保报告能够满足受众的需求。
企业年度报表的编制方法与要求

企业年度报表的编制方法与要求企业年度报表是一份重要的财务资料,它向外界反映了企业在过去一年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编制企业年度报表需要遵循一定的方法和要求,以确保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企业年度报表的一般编制方法和主要要求。
一、企业年度报表的编制方法1. 收集财务信息:企业年度报表的编制首先需要收集所需的财务信息。
这包括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各类财务报表,以及相关的会计凭证和账簿等。
收集这些财务信息是编制报表的基础。
2. 梳理会计科目:在收集到财务信息后,需要对各项会计科目进行梳理和分类。
一般而言,会计科目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损益等。
根据不同的报表要求,对各项科目进行合理的分类和整理。
3. 计算核算指标:在梳理好会计科目后,需要根据相关的会计规则和准则计算各项核算指标。
比如,计算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总额、负债总额以及净资产;计算利润表中的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净利润等。
必要时,还需要进行调整和核对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4. 编制报表:在计算好各项核算指标后,需要按照一定的格式和要求编制企业年度报表。
一般而言,报表应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
每个报表都有其独特的格式和要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填写。
二、企业年度报表的主要要求1. 准确性:企业年度报表应当准确反映企业在过去一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
财务信息的收集、梳理、计算和编制过程中应注意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确保各项核算指标的计算正确。
2. 完整性:企业年度报表应当全面、完整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
报表中的各项信息应当齐全,不得遗漏重要内容。
同时,报表中的信息应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如投资者、债权人、政府监管机构等。
3. 时效性:企业年度报表应按照规定的时间要求进行编制和发布。
一般而言,企业应在年度结束后的一定时间内完成报表的编制工作,并及时向相关方提供报表信息。
及时发布年度报表有助于用户及时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
环评报告表编制要点

环评报告表编制要点1、建设工程根本状况1.1工程概况可能存在的问题:工程组成不明确、生产装置不配套、工程性质不明确、与附件的建设内容不符等。
例子:房地产工程要说明用途、居住人数,医院的床位数等;某机械工程中的电磁辐射问题;1.2工程地理位置及四周概况可能存在的问题:技改扩建工程应明没明确本工程的四周的状况及整个厂的四周状况。
1.3与本工程有关的原有污染状况及主要环境问题要求:简述依托单位已建、在建工程概况〔含公用工程〕,汇总主要污染源污染物排放现状及现有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状况,总结目前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明确以带老内容。
(1)原厂址扩建或技改的重点是污染现状及存在问题,应尽可能供给实测数据。
应说明现有工程环评及环保验收状况。
应明确是否在厂内预留地上建设?要不要增土地?(2)租用其它企业的应介绍该企业的根本状况、公用工程及污染治理设施有无共用的。
(3)存在的问题改扩建工程的工程概况阐述不清,现有工程环评及批复状况不交代。
没有给出、老厂址分布的位置图或扩建工程与现有工程的相对位置图。
2 建设工程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简述社会环境简况(要留意时间)描述经批准的区域〔城市、开发区、工业集中区、镇区等〕经济社会进展规划要点和环保规划要点。
在开发区〔工业集中区〕内建设的工程,应说明集中供热、污水处理厂〔含排水体制〕、固废处置等环保根底设施建设规划及现状;3.环境质量状况3.1建设工程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编制要求”中规定:“利用有效的资料阐述与本工程有关的各环境要素环境质量现状,并须供给相应的监测资料,说明资料的来源,┄无资料可供利用时,须进展实测”。
主要存在的问题:※大多数没有做到,监测数据来源不清,没有出处,甚至有的引用不相干地区的数据〔如引用县城的、市区的,而不是本工程所在地的〕,“张冠李带”。
某注塑模具扩建工程,没有当地说明水环境及声环境质量现状是否达标;某工程没有水质监测数据(监测数据还要留意时效问题),却给出“达标”的评价;※超标缘由分析要合理〔如某工程 PM10 超标说成是农民烧大灶〕。
企业报税中的年度报表编制与申报要点

企业报税中的年度报表编制与申报要点在企业经营的过程中,报税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年度报表的编制和申报是报税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编制和申报年度报表时,企业需要注意一些要点,以确保报表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本文将就企业报税中的年度报表编制与申报要点进行分析和讨论。
年度报表编制是企业报税过程中的第一步。
一份完整的年度报表一般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编制年度报表的目标是准确反映企业在整个报告期内的财务状况和业绩表现。
下面将介绍每个报表的编制要点。
首先是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反映了企业在特定日期内的资产、负债和净资产的状况。
编制资产负债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首先,确保所有资产和负债项目的准确计量。
资产项目包括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等,负债项目包括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等。
其次,要注意资产和负债项目的分类和归类,确保符合会计准则和相关法规的规定。
最后,要进行资产负债表的平衡核对,确保资产总额等于负债和净资产总额。
其次是利润表。
利润表反映了企业在特定报告期内的收入、成本和利润情况。
编制利润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首先,要准确记录和计量企业的收入项目和成本项目。
收入项目包括销售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等,成本项目包括商品成本、人工成本和销售费用等。
其次,要进行利润表的汇总和分类,确保各项数据准确无误。
最后,要进行利润表的检查和核对,确保利润总额的计算正确。
最后是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表反映了企业在特定报告期内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
编制现金流量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首先,要准确记录和计量企业的现金流入和流出项目。
现金流入项目包括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和筹资活动现金流入等,现金流出项目包括经营活动现金流出、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和筹资活动现金流出等。
其次,要根据现金流量表的分类要求,进行现金流量的归类和汇总,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最后,要进行现金流量表的核对和调整,确保现金流量的平衡。
工作报告编制的基本要点与流程

工作报告编制的基本要点与流程工作报告是组织和企业中常见的一种书面表达方式,它具有总结和反思工作的作用,帮助管理者了解团队的工作进展和问题,并制定改进策略。
为了编制一份高质量的工作报告,以下是一些基本要点和流程。
第一要点:明确目标和范围编制工作报告时,首先需要明确报告的目标和范围。
目标是指报告要达到的目的,例如总结工作进展、评估目标完成情况等。
范围是指报告所涵盖的内容,如时间范围、项目范围等。
明确目标和范围有助于报告编写者集中精力,并避免内容过于冗杂。
第二要点:收集和整理信息在编制工作报告之前,需要收集和整理相关的信息。
这包括收集和整理团队成员的工作进展、项目进展、目标完成情况等。
可以通过面谈、会议纪要、工作日志等方式获取信息,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第三要点:分析和评估工作进展在报告中分析和评估工作进展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工作进展的分析可以通过对比实际工作情况与预期目标的差距来进行,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措施。
评估工作进展可以评估工作的质量、效率和效果,为下一阶段的工作提供参考。
第四要点:明确问题和挑战在工作报告中,需要明确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问题可以是工作过程中的障碍和困难,挑战可以是团队面临的外部环境变化。
明确问题和挑战有助于管理者和团队成员共同寻找解决方案,并做好准备。
第五要点:提出改进措施在工作报告中,提出改进措施是必不可少的。
改进措施应该针对之前分析得出的问题和挑战,提出具体可行的解决方案。
改进措施应该具体、可操作,并有明确的时间表和责任人。
这样可以促进问题的解决和工作的改进。
第六要点:报告内容的组织与表达工作报告的内容组织应该清晰、有条理。
可以采用时间顺序、问题-解决方案等方式来组织报告的结构。
段落之间应该有明确的过渡,确保内容流畅。
另外,报告的表达方式应该准确简洁,避免使用过多的技术术语和行业名词,以保证读者能够理解报告的内容。
第七要点:注意报告的可读性和可视化为了提高工作报告的可读性,可以在报告中加入图表和可视化的内容。
报告的排版与表设计要点

报告的排版与表设计要点一、引言在进行任何报告撰写之前,排版与表格设计就成为了非常重要的环节。
合理的排版和清晰的表格设计,不仅可以提升报告的整体美观度,还能够使读者更加易于理解和获取其中的信息。
本文将就报告的排版与表格设计的要点进行探讨。
二、报告的排版要点1. 页面设置页面的设置非常重要,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调整:a) 页边距:合适的页边距可以使页面看起来更加整洁,一般建议设置为上下左右各2.5厘米。
b) 字号与行间距:字号一般采用12号字,行间距设置为1.5倍,以便于读者视觉的舒适度。
c) 对齐方式:正文一般采用左对齐方式,标题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居中或者左对齐。
2. 标题与正文报告中的标题应该分级、层次分明,并与正文内容相关联。
常用的标题层次包括一级标题、二级标题等。
正文也需要注意段落间的空行,以便于读者更好地获取信息。
3. 标点符号与缩进标点符号的使用应准确规范,避免使用过多或过少。
特别注意的是,在句子末尾使用中文标点符号时,应该与前文之间留有一定的空格。
段落的首行一般采用缩进,建议为2个字符。
4. 插图与表格插图和表格在报告中起到了直观展示和解释数据的作用,在插入图片和表格时需注意以下几点:a) 图片和表格应具有编号和标题,方便读者进行查找和理解。
b) 图片和表格应该尽可能与相关正文内容处于同一页,避免跨页显示。
c) 图片和表格的尺寸适中,不要过大或过小,以确保清晰度和可读性。
三、表格设计的要点1. 表格结构表格的结构应该清晰明了,通过合理的表头和行列的划分,使读者能够快速获取表格中的信息。
表头一般以粗体显示,并且可以使用合适的背景颜色或者边框线进行突出。
2. 行列设计行与行之间、列与列之间的间隔应保持一致,不要过于拥挤。
行高和列宽可以根据表格内容的多少来进行调整,使得表格显示得更加美观。
3. 单元格样式单元格内的字体颜色和背景色应与整体的报告风格相协调,使用不同颜色来区分不同的内容,使得表格更加清晰易读。
工作报告的编写要点与结构布局

工作报告的编写要点与结构布局一、引言工作报告是一种形式化的书面文件,用于向上级、同事或相关人员汇报工作进展、问题和解决方案等内容。
编写一份精确、清晰的工作报告对于组织的高效运作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工作报告的编写要点和结构布局。
二、明确目标在开始写工作报告之前,首先要明确自己的报告目标。
这可以是向领导或团队成员报告工作进展、问题或解决方案,也可以是申请资源、提出建议或总结经验教训等。
明确目标有助于确定报告内容和重点。
三、收集信息在编写工作报告之前,需要收集相关的信息。
这包括工作进展、问题所在、解决方案、数据和统计等。
收集信息时要确保来源准确可靠。
可以通过与团队成员沟通、查看以往的文档记录、参考外部资料等方式获得信息。
四、确定结构工作报告的结构布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读者对报告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一般来说,工作报告可以分为导言、主体和结论三个部分。
导言部分概述报告的背景、目的和范围。
主体部分详细说明工作进展、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结论部分总结报告的主要观点和提出建议。
五、写作风格在编写工作报告时,要注意使用简明扼要的语言。
避免使用复杂的专业术语和长句子,使报告易于理解和记忆。
同时,要注意逻辑、连贯和条理性,使用标题和分段来组织报告的不同部分,使报告更易读。
六、数据和图表在工作报告中使用数据和图表可以使内容更加直观和有说服力。
当需要呈现大量数据时,可以使用表格或图表来展示。
确保数据和图表的准确性,并在报告中给予适当解释,以确保读者能够理解和正确解读图表。
七、参考文献如果在报告中使用了外部资料或参考了其他文献,要在报告末尾提供参考文献。
按照适当的引用格式列出参考文献,包括作者、标题、出版日期等信息。
这体现了报告的可信度和专业性。
八、问题分析与解决在报告的主体部分,要详细描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问题分析应该准确具体,解决方案应该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通过清晰地说明问题和解决方案,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工作的挑战和解决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报告表编制要点1、评价目的明确评价目的,为项目审批提供技术依据,应按六条审批原则逐一给出评价结论,提供相关依据,按“编制要求”编写,“专项”应按报告书要求编写。
2、六条审批原则产业政策相符性、规划相符性、稳定达标排放、符合清洁生产要求、环境质量不下降、总量控制新导则要求:对建设项目的建设概况、环境质量现状、污染物排放情况、主要环境影响、(报告书公众参与采纳情况)、环境保护措施、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结合环境质量目标要求、明确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可行性结论。
一、项目概况(报告表中的“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和“工程内容及规模”)要求:明确项目的名称、组成、生产规模、产品产量、投资额、占地面积等,技改项目要了解技改前后的变化。
表1-1 新建项目主体工程及产品方案(含副产品)表1-2 扩建技改项目主体工程及产品方案(含副产品)表1-3 公用及辅助工程可能存在的问题:项目组成不明确、生产装置不配套、项目性质不明确、与附件的建设内容不符、技改前后变化不清楚等。
项目名称要与内容相符,建设内容与附件不符的应给予说明。
2、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要求:简述依托单位已建、在建项目概况(含公用工程),统计汇总主要污染源污染物排放现状及现有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状况,分析总结目前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明确“以新带老”内容。
(1)原厂址扩建或技改的重点是污染现状及存在问题,应尽可能提供实测数据。
应说明现有项目环评及环保验收情况。
应明确是否在厂内预留地上建设?要不要新增土地?应在厂平图上清晰标出新、老装置的位置。
(2)搬迁的应介绍搬迁后原厂址的生产情况或场地用途。
应图示新、老厂址位置。
(3)租用其它企业的应介绍该企业的基本情况、公用工程及污染治理设施有无共用的。
应图示本项目与租用企业的关系。
存在的问题:改扩建项目的工程概况阐述不清,现有项目环评及批复情况不交代。
没有给出新、老厂址分布的位置图或扩建项目与现有项目的相对位置图。
二、产业政策相符性在评价结论中应对照国家颁发的有关文件进行分析论述,结论要明确。
应注意的:水泥、焦化、钢铁、平板玻璃等行业准入条件----对生产规模、选址、等量淘汰、配套矿山(生态)等均有具体的规定要求。
资源再生项目:属综合利用,应属鼓励类,但要符合危废管理相关要求、废电池污染控制技术、焚烧储存设施建设规范等;省、市相关规定:如太湖流域不得排放氮、磷废水,不得新建、扩建印染项目等。
其它:生产规模要求,设备选型(如印染、纺织设备),外商投资项目等。
产业政策相符性应在开展环评工作前就应分析清楚,信息要不断更新。
三、规划相符性应在评价结论中重点回答好与用地规划、环保规划相符性1、用地规划·应明确工业项目是否属工业用地?房地产项目是否属居住用地?是否在工业企业的“卫生防护距离”内?居住用地与工业用地混杂、矛盾很突出。
·位于开发区或工业集中区的要明确产业定位、布局是否相符,此问题也较为突出,应予以关注,否则有失区域环评的目的。
·扩建项目应明确是新征土地还是在现厂区预留地上建设。
·码头是否符合岸线利用规划。
要回答好上述问题,首先应介绍相关规划、给出规划图件。
存在的问题:规划相符性大多数没有论述清楚(特别是位于非工业集中区的项目),没有给出区域用地规划图,不明确开发区是否做过区域环评。
商品住宅小区的选址合理性、与规划相符性特别应阐述清楚,否则易留下污染纠纷隐患。
2、环保规划:要求:应明确是否与集中供热、污水集中处理、固废集中处理等规划相符。
存在的问题:·基础建设现状没有阐述清楚,只是抄录规划环评的,不写建设状况,实施集中供热、污水集中处理的可行性不明确。
·自建锅炉、废水自行处理的理由不充分或过渡期不明确。
3、其它规定:通榆河、望虞河、苏北的京杭运河等清水通道保护条例,各类保护区(区域供水水源保护区、太湖一级保护区、盐城珍禽保护区等),长江岸线利用规划等。
为此:报告表应对这些相关规划阐述清楚,特别是开发区的环保基础设施规划及建设现状阐述清楚;相关的规划图件要清楚,环保基础设施要醒目标出,必要时要标出管网分布;保护区的边界要画出;开发区做过环评的要给出环评批复意见。
要注意资料更新!应仔细阅读文件规定内容,认真对照,才能下结论。
四、是否稳定达标排放-----工程分析、污染治理措施评价如有专项,应按报告书编制要求;报告表有“建设项目工程分析”、“主要污染工序”、“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生态保护措施预期效果”等。
应对以下问题阐述清楚:1、工程分析---排污环节、污染因子、源强核算。
(1)排污环节污染源来自二个方面---生产装置和公用工程①生产装置排污环节----通过绘制工艺流程图进行,辅以简要文字说明。
“编制要求”中明确要求:列出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绘制带产污环节的生产工艺流程框图,阐述生产工艺流程,说明并图示主要原辅料投加点和投加方式、主要中间产物、副产品及产品产生点、污染物产生环节(按废水、废气、固废、噪声分别编号)、物料回收或循环环节。
注意:工艺流程要给出从原料到产品的全过程,特别是与“三废”排放有关的环节。
委外加工的部分(如某五金加工项目的表面处理),建议在流程图上用虚框表示。
要明确给出工艺流程图的目的,不是所有项目都要给工艺流程图的,如房地产、公路等就不需要。
②公用工程排污环节主要是供热(锅炉、导热油炉燃煤量估算)、给排水(看水平衡图)和贮运系统(装卸和罐区的无组织排放),其它还有制冷剂、用氨制氢、船舶废水等。
(2)污染因子的确定-----特征污染因子(特别是有机毒物、重金属)不能漏。
A.从原材料消耗上确定----必需收集原材料的名称、规格、组份、理化性质等;镀液、清洗液、油漆的组份等。
机械加工项目特别要关注油漆、涂料中的有机溶剂。
B.从反应方程式上确定---反应生成物、付产物、过量反应物等。
(3)污染源强核算-----报告表一般只要给出结果;如有专项,需做好几个平衡。
物料、元素(重要元素,特别是和三废有关的)、蒸汽、水平衡。
要明确做物料平衡的目的(物料平衡放在污染源之后、与污染源强脱节、特征物质平衡太简单等都不符合要求)。
(4)污染源强及排放方式(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要求:明确给出排放口个数、排水体制及外排的废水量,进行达标评价(搞清“源强”与“排放量”的区别)。
可能存在的问题:不能明确给出有几个废气、废水排口;排放方式及排放速率常被忽视-------废气较突出,关系到评价预测模型选择、不能以年均值代替排放速率;数据前后不一致;只考虑常规污染因子,没有给出特征污染因子等。
废乳化液常被忽视;不能混在废水中处理。
(5)技改项目要回答好:①技改前后产品产量及生产工艺变化,是新增生产线还是扩大生产能力?设备更新和淘汰,生产工艺的差别。
②技改前后“三废”排放及治理措施的变化,排气筒个数是否增加,排放源强是否变化;污水处理站是否要扩建。
③公用工程前后变化情况。
特别和本项目有关的,有依托关系的。
包括给排水、供热、储运、治理措施等那些用现有的,能力如何;那些是新建的、扩建的?锅炉能力与燃料增加问题。
④分析老厂存在的环境问题。
从达标排放、治理设施运行、管理、综合利用等各个方面分析,如有实测数据最好。
⑤“以新带老”措施内容(或逐步实施计划)要明确。
2、污染治理评价---填表项目可简单些,但“专项”应等同报告书。
·要求:治理措施是否明确、治理措施是否可行、“以新带老”措施及新老污染治理设施的关系是否交代清楚。
废气处理应按排气筒逐一给出措施;废气无组织排放控制措施;废水排口设置及废水接管处理的可行性;危废处置要有具体接收单位;应列表给出具体降噪措施及降噪效果。
实行区域集中供热和污水集中处理,须阐述集中供热设施和污水处理工程及其配套工程概况,附相应协议;如环保基础设施为拟建或在建,应明确其建设进度与建设项目的同步性。
·存在的问题(1)治理措施不明确,没有按各污染源给出治理措施。
(2)治理措施可行性没有分析(一般设专项分析)(3)“以新带老”措施、与现有污染治理设施的关系没有交代清楚。
现有项目治理设施运行状况尽可能用验收数据说明。
(4)其它:清下水----排放浓度不能用“一级标准”;生活污水采用化粪池不能达一级标准;含重金属废水应严禁稀释处理、稀释排放。
五、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要求:结论应明确,依据应充分。
工艺先进性应重点从环保角度分析,是否能实现减污、降耗,技改、搬迁项目是否能体现技术提升。
六、环境质量不下降---现状和影响评价1、现状(1)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要求:★规范描述评价区所属水系,说明水系水文特征及重要水工设施运行规律、排污及废水受纳水域环境功能区划(特别是敏感区域,如南水北调通道、太湖一级保护区等);规范描述当地气候特征,给出常年风玫瑰图。
明确区域环境功能(含生态功能区类别)。
★厂址及周边环境状况(给出周边300米范围内土地利用现状)★保护目标。
应指水源地(保护区边界)、水产养殖场、居民点、学校、医院、文物保护单位、自然保护区、生态等敏感区等,要以图、表形式给出,明确距离、方位。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表*如:水厂取水口:t/d;居住区(点):户数/人数;医院:床位数;学校:师生人数主要存在的问题:★大多数环境功能不明确,特别是声环境功能类别,环境空气有的提到执行三级标准,要有依据。
★保护目标应以图、表形式给出具体的保护对象----经常是保护目标与环境功能类别、应执行的标准混淆。
“环境质量标准”、环境功能区划和“重点保护目标”不能等同。
★200米、300米处的居民点可不作为声保护目标。
厂界不应列为保护目标。
★敏感地区敏感问题要讲清。
(2)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要求:简述区域经济社会环保发展现状。
描述经批准的区域(城市、开发区、工业集中区、镇区等)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要点和环保规划要点。
在开发区(工业集中区)内建设的项目,应说明集中供热、污水处理厂(含排水体制)、固废处置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及现状;需附区域环评的批复意见。
主要存在的问题:只讲规划,没有说明现状(特别是环保基础设施);有的根本就没有交代清楚。
只介绍市域或县域大范围的,不介绍与本项目相关的区域。
(3)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报告表中“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生态)”“编制要求”中规定:“利用有效的资料阐述与本项目有关的各环境要素环境质量现状,并须提供相应的监测资料,说明资料的来源,┄无资料可供利用时,须进行实测”。
应以图、表形式给出监测点位的距离、方位,注意参照点选择(排气筒、排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