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意义

合集下载

青海湖区域保护规划方案

青海湖区域保护规划方案

青海湖区域保护规划方案背景介绍青海湖是中国第三大淡水湖,位于青海省东北部的青藏高原。

作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青海湖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一直受到重视。

然而,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影响,青海湖生态环境面临日益严重的破坏和威胁。

为了保护青海湖区域的生态环境,制定和实施一套科学合理的保护规划方案势在必行。

目标与原则1. 目标:通过全面、系统的保护措施,实现青海湖区域生态环境的恢复与提升,保护独特的生物多样性以及文化遗产。

2. 原则:- 生态优先:保护青海湖区域的自然生态,恢复湿地、草原以及湖泊的自然状态,实现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 可持续发展:根据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资源利用政策,保障居民的生计,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 多方合作:加强政府、科研机构、社会组织以及公众之间的合作与沟通,形成合力,共同推进青海湖区域的保护工作。

主要措施湖泊水质保护与恢复1. 建立湖泊水质监控系统:建设现代化的湖泊水质监测网络,实时监测湖泊水质指标,并进行数据分析和报告,随时掌握湖泊的水质状况。

2. 强化污水处理:加大对周边城镇和农田的污水治理力度,建设污水处理厂,采用先进的处理技术,确保废水排放符合国家标准,有效减少对湖泊的污染。

3. 限制工业污染:对于靠近湖泊的工业企业,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大对污染源的监测和执法力度,对违规行为依法严肃处理。

4. 河流治理:加大对青海湖流域内河流的治理力度,减少河流污染物输入湖泊的量,保持湖泊水质的良好状态。

湿地保护与恢复1. 重点保护区划:划定湿地保护重点区域,禁止一切破坏湿地生态的活动,加强对湿地动植物的保护和生态恢复。

2. 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强对湿地的监测和调查,建立湿地生物多样性数据库,记录和保护湿地内的珍稀濒危物种。

3. 生态修复工程:通过湿地植被的修复和水生态系统的建设,恢复湿地的自然功能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草原保护与管理1. 限制过度放牧:制定合理的放牧制度,对草原进行科学管理,控制牲畜放牧的数量和时间,避免过度放牧导致草原退化。

青海湖生态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

青海湖生态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

青海湖生态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青海湖流域地处我国青藏高原东北部,是我国祁连山脉的一个大型山间盆地,具有独特和多样化的复杂生态系统。

近些年,青海湖生态环境恶化进一步加剧,文中阐述了青海湖生态环境现状,探讨了生态环境恶化的成因,以及主要的应对措施,对保护青海湖生态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标签:青海湖;生态环境;问题;对策一、青海湖概况青海湖地处青海湖盆地,位于南祁连早古生代裂陷槽、青海南山晚古生代一中生代复合裂陷槽和中祁连地块这3个构造单元的交汇部位,是一个新构造断陷湖,湖面面积4265.3km2,是我国最大、世界第二大的“内陆咸水湖”。

二、青海湖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及必要性青海湖流域及其周边所具有重大生态、社会和经济意义:一、青海湖是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的宝库,是世界著名的湿地自然保护区,其代表性、生物多样性以及特有性。

二、青海湖流域及其周边地区的气候调节器,是阻挡西部荒漠化向东部蔓延的天然屏障,是高原高寒干旱地区重要的水汽源,它维系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也是保护青海省社会经济最发达的河湟谷地生态安全的最后一道屏障三、青海湖生态环境的变化气温变化:环湖地区1958~2002年的45年间,气温呈上升趋势。

降水量变化:年降水量总体呈下降趋势。

土地沙漠化日益严重,对周围的农田、草场、道路及农牧民生活产生了严重的威胁。

野生动植物资源的种类和数量减少。

草地生态退化四、青海湖生态环境的变化的原因4.1自然原因4.1.1区域气候的冷、暖干变化有关晚第四纪青海湖环境演化研究表明,虽然青海湖地区的古气候呈波动变化,但总体变化趋势趋于向冷干方向发展。

根据青海湖流域及其邻近地区树木年轮资料重建的历史时期气候资料序列,划分了流域近600年来气候的冷暖干湿期,并认为青海湖流域100年来的气候变化以暖偏干为主要趋势。

4.1.2入湖水量减少,湖水量长期负均衡现状青海湖每年入湖河补给13.35亿,降水补给15.57亿,地下水补给4.01亿,总补给为34.93亿,湖区每年湖水蒸发量39.3亿,年均亏损4.37亿。

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意义

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意义

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意义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意义摘要从地貌与气候2个方面阐述了青海湖流域的自然环境特征,介绍了其保护和治理的背景,并提出了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意义及必要性,以期为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特征;背景;意义;必要性;青海湖流域青海湖流域及周边地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该区域由青海湖流域、茶卡盆地—共和盆地及都兰察汗乌苏—香日德地区3个部分组成。

青海湖流域是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重要自然地理单元,是连接西藏、甘肃河西走廊和新疆的主要通道,也是沟通青海省南部、西部和东部地区的枢纽地带,流域周边地区所在的行政区域涉及海晏、刚察、共和、天俊、都兰、乌兰和贵南7个县,总面积52 721.3 km2。

主要自然景观是高山、草原、荒漠和湖泊,其中青海湖为我国最大的内陆高原咸水湖,著名的内陆高原湿地水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辽阔的水体环境与人文、社会、历史交织所孕育出来的丰富自然资源和地方民族文化是国内乃至世界的宝贵财富,青海湖流域及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特征及其演变规律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青藏高原整体生态变化的发展趋势,其变化对青海省西部柴达木盆地、东部湟水谷地、北部的祁连山地区以及南部江河源区均影响较大[1-3]。

1 自然环境特征1.1 地貌特征青海湖流域及周边地区位于秦岭、祁连山和柴达木盆地的结合部属于秦祁昆仑地槽褶皱区。

印支、盐山和喜马拉雅构造运动产生了类型不同、规模不等的断裂系统和山脉,从而逐步形成一系列断陷盆地,主要山脉有大阪山、日月山、大通山、青海南山以及相间的盆地。

区内最高海拔为大通山山顶,海拔4 300 m。

区内地貌类型多样,在山麓与平原交替地带有冲积洪积扇;湖岸周围分布由沙堤阶地;在湖边及低洼地带有沼泽地分布;在湖的西部和北部发育着三角洲、河漫滩及河流堆积阶地;湖的东部和北部有流动沙丘、固定沙地、半固定沙丘、沙地等,为大面积的风沙堆积区。

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意义

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意义

气温 2 6℃。 青海 湖 流域 海 拔较 高 , 温 由西北 向 东 南递 增 , 气
山 丘 区低 , 盆 区 高 , 湖 无霜 期 很短 。 湖 泊 效 应 ” 湖 滨地 区 “ 使
重要 自然地 理单 元 , 是连 接 西藏 、 肃 河 西走 廊和 新 疆 的主 甘 要 通 道 , 是 沟 通 青 海 省 南部 、 也 西部 和 东部 地 区 的 枢 纽 地
g vra c a i r u e . h p  ̄ n e n csi o g a ev o m n po c o dgv rac ig a L k s e o oe , o e n e sn o cd T e m o a c d ees y f cl i l n i n e t r e t na oe n e nQ n h a e ai w r p p s S n w td i a n toe o c r t i n n i l b n er d O a t poie e rne r clg a e v o m n po c o dgvra c iga L k ai. s o r d f e cs o e o i l n i n e t rt t n n e n e n n h i a e s v re f o c r ei a o n iQ b n K y o d e o g a e v o m n po c o ; vra c ;hrc r t sb c g u d i p f n e nc s y Q nh a e ai e r s cl i i n e t rt t n g e n e c a t s c ;a k o n ; o a c ;ees ; ig a L k s w oc n r l ei o n ae i i r m l k l b n

青海湖生态环境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青海湖生态环境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植 被 类 型 相 对 较 为 发育 , 而 温性 植 被 相 对 不 发 育 甚 至 处
于退 缩状 态 j 。植 被 覆 盖 在 空 间 上 呈 现 中 部 高 、 西 北 低
的分 布 特 点 。西 北 部 地 区 覆 盖情 况 属 于 中低 覆 盖 度 区 ; 中部 地 区覆 盖 情 况 属 于 中 高 、 高 覆盖 度区 ; 环 青 海 湖 区 除 东 北 部 属 于 中低 覆 盖 区 外 , 其 他部 分属 于中 高、 高 覆
3 8 . 3 3 。 , 东经 9 7 . 8 3 。 ~1 0 1 . 3 3 。 , l 是 我 国 第 一 大 内 陆 湖
泊, 也 是 我 国 最 大 的 咸 水 湖 。 青 海 湖 是 国 家 AAAAA 级 国 家 自然 景 区 , 流 域深处 内陆 , 属 典 型 的 高 寒 干 旱 大 陆性 气 候 , 青海湖流域面积 2 9 6 6 0 k m ,湖 面 海 拔 3 2 0 0 m, 湖 泊 形 状 近 似 向西 北 张 开 的 喇 叭 , 西宽 东窄 , 长 约1 0 9 k m, 南北 最 宽 为 6 5 k m, 最狭窄处约 2 0 k m, 年 平 均 气 温 一1 4 ~1 7 。 C, 平 均年降水 量为 3 4 0 mm ’ 。入 湖 的 河流有 4 O余 条 , 主要 有 布 哈河 、 巴戈 乌 兰 河 、 倒淌河等 ,
摘要 : 介 绍 了青 海 湖 流 域 植 被 及 其 动 态 变 化 、 湿地现 状 、 水 污 染情 况 、 水 位 变化 等 生 态 环 境 现 状 , 指 出 了 青
海 湖 生 态 环境 中存 在 的 主要 问题 。针 对 青 海 湖 生 态 环 境 现 状 , 提 出 了保 护 和 改 善 青 海 湖 流 域 生 态 环 境 的

青海湖流域水环境状况分析及保护对策

青海湖流域水环境状况分析及保护对策

青海湖流域水环境状况分析及保护对策刁玉美【摘要】Due to the influence of climate change and human activities, the problems emerge in Qinghai Lake such as water level drop, mineralization rise and water ecology deterioration, etc. , which threat to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e lake region and nearby area. The water resources quality situation of Qinghai Lake is introduced;the eutrophication of the lake and the up-to-standard situation of water quality in water function zone are evaluated and the major pollution sources in the lake region are determined. The protection measures to the water environment in the lake region are put forward, such as the promoting pollution receiving limitation system in water function zone, monitoring and controlling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treating sewage of cit-ies and towns and perfecting 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station network.%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青海湖出现水位下降、湖水矿化度升高、水生态恶化等问题,给湖区及周边生态环境带来威胁。

青海湖水位下降生态保护形势严峻

青海湖水位下降生态保护形势严峻

青海湖水位下降生态保护形势严峻青海湖位于中国青海省东北部,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海。

然而,近年来,青海湖的水位持续下降,给湖区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威胁。

本文将从水位下降的原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保护措施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青海湖水位下降的原因青海湖水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首先,气候变化是青海湖水位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近年来,青海省的降水量明显减少,而蒸发量却在增加。

这使得青海湖的补给水源减少,导致水位下降。

其次,人类活动也是水位下降的重要原因。

青海湖周边的城市和农田的水需求日益增长,大量的水资源被抽取供给这些地区的人类生活和农业用水。

此外,过度的水土保持工程和湖滨开发等人类活动也破坏了湖区的生态环境,加剧了水位下降的问题。

二、青海湖水位下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青海湖水位下降对湖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首先,湖水的减少导致湖区的生物多样性遭受到了威胁。

青海湖是重要的鸟类栖息地,许多珍稀鸟类依赖湖泊的湿地来繁衍生息。

然而,水位下降使得湿地面积减少,鸟类的栖息地变得稀缺,生物多样性受到了威胁。

其次,水位下降导致湖区湿地的退化和土壤盐碱化的加重。

湖泊水位下降后,原本被水淹没的湿地变得干燥,湿地植被枯萎,土壤变得干燥和贫瘠。

同时,湖泊水位降低还会导致湖区土壤中的盐分上升,加剧了土壤盐碱化的问题。

最后,水位下降对当地民众的生活和经济带来了不利影响。

青海湖是当地人民的重要饮水和灌溉水源,但水位下降导致供水量减少,给当地农业和居民生活带来了困难。

此外,水位下降还影响了湖泊旅游业的发展,减少了游客的到访量,对当地经济造成了负面影响。

三、青海湖水位下降的保护措施为了保护青海湖的生态环境,应采取一系列的保护措施。

首先,加强水资源管理,合理规划和利用湖泊水资源。

加大对湖泊周边城市和农田的水资源分配的监管力度,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减少对湖泊水源的抽取。

其次,推行生态修复措施,恢复湿地生态系统。

通过湿地恢复工程,增加湿地的面积,提升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为湖区的生物多样性提供更好的栖息条件。

青海湖生态环境现状及治理对策

青海湖生态环境现状及治理对策

青海湖生态环境现状及治理对策摘要:本文阐述青海湖生态环境现状及发展趋势,目前治理的情况,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措施。

关键词:青海湖现状对策2、现状青海湖区是青海省畜牧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之一,全省牧区牧业人口的24%,牧区草食牲畜的29%集中在这一地区。

但近十多年来,由于超载过牧和大面积开垦草场,该区域草地退化严重。

据统计,中度以上退化草地面积为65.67万公顷,占该区域草地面积的34.90%,鼠虫害成灾面积76.89万公顷,占该区域草地面积的40.86%。

土地沙漠化速度日益加剧,据2000年的TM卫星遥感图解译测算,目前各类沙漠化土地面积12.48万公顷,其中严重沙漠化土地面积达5.09万公顷,占总面积的1.72%;强烈发展沙漠化土地面积1.15万公顷,占0.39%;正在发展的沙漠化土地面积1.60万公顷,占0.54%;潜在沙漠化土地4.64万公顷,占1.56%。

与1986年7.565万公顷沙漠化土地相比,14年间沙漠化面积扩大了4.915万公顷,平均每年以35.07平方公里的速度增加,而且沙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年扩展速率约为4.63%。

同时由于气候变暖,干旱少雨,使湖面水位下降,1959-1998年,青海湖水位下降了3.39米,平均以每年8.5厘米的速度下降。

作为青海省旅游业王冠的青海湖,正遭受着草场退化、沙化的严重威胁,使得王冠上一颗璀璨的明珠——鸟岛地区草场重度退化面积达5.73万公顷,特别是鸟岛地区以角乌曲为中心的沙化带呈扇形向四周推进,平均流沙厚度14厘米,部分地区已形成“新月型”沙丘,受害面积约0.8万公顷。

原来水草丰美的优良牧场已不复存在,风光秀美的鸟岛地区正面临着全面沙化的威胁。

青海湖鸟岛是鸟类繁衍生息的理想家园,由于周围生态环境恶化,目前鸟岛连陆,成为沙丘状半岛,鸟类栖息环境明显恶化。

青海湖渔业资源减少,珍稀野生动物普氏原羚数量锐减,成为极度濒危的物种。

3、生态环境发展趋势近百年来湖区气候呈暖干化趋势,在这种气候环境变化的总体特征下,导致湖水位下降,湖面萎缩,湖底沉沙裸露,加之人类活动因素,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如破坏植被、开垦草地、过度放牧等加剧了湖区沙漠化趋势。

青海湖湖区生态环境现状报告

青海湖湖区生态环境现状报告

青海湖湖区生态环境现状考察报告摘要:青藏高原自然条件特殊,环青海湖区域对于该生态系统的维持更是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对在对青海湖湖区生态环境现状实地考察的基础上,以湖区的可持续发展为切入点进行分析和总结,探讨其现状恶化之因及其危害,提出切实可行的治理对策。

关键字:青海湖;可持续发展;生态保护1.青海湖自然状况介绍1.1概况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省东部,是我国最大的湖泊。

青海湖长105公里,宽63公里,最深处达38米,湖泊的集水面积约29661平方公里,湖面海拔3196米。

比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要大近450多平方公里。

湖水来源主要依赖地表径流和湖面降水补给。

入湖的河流有40余条,主要有布哈河、巴戈乌兰河、侧淌河等,其中以布哈河最大。

青海湖流域总面积为29778平方公里,现辖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的共和县,海北藏族自治州的海晏县和刚察县及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天峻县,有20个乡(镇),6个国有农牧场。

据2006年底统计,湖区内有汉、藏、蒙古、回、土、撒拉等民族共10.28万人,少数民族占70%,其中农牧业人口7.85万人,非农牧人口2.4万(含城镇1.89万人),人口密度为3.05人/平方公里。

1.2气象状况青海湖具有高原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日照强烈;冬寒夏凉,暖季短暂,冷季漫长,春季多大风和沙暴;雨量偏少,雨热同季,干湿季分明。

1.2.1光照湖区全年日照时数大部分都在3000小时以上,较青海以东同纬度地区高出700小时左右;年日照百分率达68~69%。

年辐射总量在171.461千卡/平方厘米·年-106.693千卡/平方厘米·年,较同纬度的华北平原、黄土高原高10~40千卡/平方厘米·年。

1.2.2气温湖区东部和南部气温稍高,年均温在1.1℃~0.3℃之间;西部和北部稍低,年均温在-0.8℃~0.6℃之间,平均最高气温 6.7℃~8.7℃之间,平均最低气温-6.7℃~4.9℃之间,极端最高气温25℃和24.4℃,极端最低气温-31℃~和-33.4℃。

青海省推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青海省推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青海省推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必要性分析青海省位于中国西北地区,是我国的重要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区域。

近年来,随着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提出,青海省推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必要性变得日益凸显。

本文将从资源环境状况、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需求等方面对此进行分析。

青海省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

青海省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的所在地,也是我国最大的湿地和自然保护区之一。

青海湖及周边的生态系统对维护区域生态平衡、保护珍稀物种和水源涵养具有重要意义。

青海省还拥有丰富的地热、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推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符合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

青海省是西部大开发的主要区域之一,经济社会发展压力巨大。

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青海省以资源开发为主导,环境损失和生态破坏问题严重。

面对当前全球环保意识的兴起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只有推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才能符合人民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望,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对于保护青海省独特的生态环境至关重要。

青海省的生态环境脆弱,受到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和生态灾害等多种因素的威胁。

推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可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并提升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

这对于维护区域的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保护青海省独特的自然景观具有重要意义。

推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可以促进青海省的经济转型升级。

青海省是我国西部地区的生态核心区,具有发展生态旅游、清洁能源和绿色农业等产业的巨大潜力。

通过推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可以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提升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竞争力。

青海湖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

青海湖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

青海湖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青海湖: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青海湖,位于中国青海省西北部,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中国西北地区的名胜之一。

它以它广阔的湖泊面积、独特的生态环境和迷人的风景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介绍青海湖的地理特点、生态保护措施以及对当地人民的影响。

一、地理特点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处高原腹地,是一个椭圆形的自然湖泊。

湖泊面积约有4400平方公里,湖泊平均水深约为20余米。

青海湖被群山环绕,水域清澈见底,湖光山色交相辉映,被誉为“天地碧水”。

青海湖年平均气温低,阳光充足,降水稀少。

由于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青海湖的水质纯净,富含丰富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湖泊周边还分布着草原和湿地,形成了独特的湿地生态系统。

二、生态保护措施保护青海湖的生态环境对于保护青海湖的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保护青海湖的水质和生态系统,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强了湖泊周边的环境保护工作。

政府划定了青海湖保护区,严禁在保护区内进行旅游开发和工业活动。

同时,加强了湖泊周边的生态修复和植被保护工作,减少了土地退化和水土流失的程度。

其次,严格控制了青海湖的水资源开发。

政府对湖泊水资源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规划和管理,确保了湖泊的水量和水质充足。

还对周边地区的农业用水和工业排污进行了严格的控制,以减少对湖泊生态的影响。

此外,政府还加强了对湖区野生动植物的保护。

设立了自然保护区,保护了湖区的珍稀物种和生态系统。

同时,加强了对湖区的巡逻和管理力度,打击非法捕捞和非法猎捕行为,保护了湖区的生态安全。

三、对当地人民的影响青海湖对当地人民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青海湖湖泊水资源丰富,为周边地区的农业用水提供了保障,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

其次,青海湖是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每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游客们来到青海湖,欣赏湖泊的美丽风景,体验独特的高原生态环境。

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增长,增加了当地人民的收入。

青海湖还对当地的文化传承和民族团结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青海湖流域草原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

青海湖流域草原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

青 海湖 流域 地处 青 藏 高 原东 北 部 , 我 国最 大 的 是 内陆咸 水湖 , 照行政 区划 , 海湖 流域 隶属 于青 海省 按 青 海 北藏 族 自治州 的 刚察 县 与 海晏 县 , 西蒙 古 族 藏 族 海 自治州 的天 峻县 与海南 藏族 自治州 的共 和县 管辖 。整
铁 媛
( 青海省海北州草原工作站 , 西海,12 0 800 )
中 图 分 类 号 :8 15 ¥ 1 .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37 5 (09)204 -2 10 -9 0 2 0 0 -0 90
1 青 海湖 被 约 占流 域 面积 的 2 。天 然 可 ar ) n % 利用 草地 实 际 载畜 量 平 均 2 1羊 单 l/ m 。牲 畜 数 . " h  ̄ 量是 解放 初期 的 的 2 7倍 。长 期 以来 , . 由于 受 干 旱缺 水、 垦 、 开 超载过 牧 等 自然 因素 及 人 为 因素 的影 响 , 致 使青 海湖 流域 的草 原生 态 、 被严重 恶 化 , 植 已对全省 草 地 生态 、 会经 济 和社会发 展 带来 了极 大危害 , 社 严重影 响到 畜牧业 经济 的 可持续 发展 。 2 青 海湖 流域 草原 生态环 境存 在 的主要 问题 21 草地退 化 . 2 0世纪 7 O年代 以来 , 气候 变 化 和 受 人 为活 动 的影 响 , 青海 湖 流域草 地不 断退 化 , 对优 良 相
个流域地势高寒 , 干旱少雨 、 阳辐射强烈、 太 气温 1差 3 大 。平均 气 温 一1 5~ 一4 6 , 太 阳 辐 射 量 6 9 0 . .℃ 年 4 .
700 Jc 年 日照 时数 297~ 9 h平 均年 降 0 .K /m , 0 300 ; 水量 2 10~ 7 . m 9 . 5 9 O m不 等 , 平均 蒸 发量 约 在 l3 0 年 0

青海湖环境破坏与保护

青海湖环境破坏与保护

02
青海湖环境现状
水质污染
工业废水排放
随着周边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大 量的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 青海湖,导致湖水中的有害物质 含量上升,严重威胁湖内生态平
衡。
农业面源污染
周边农业区的农药、化肥等化学 物质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渗漏进 入青海湖,引发湖水富营养化, 加速藻类繁殖,进而导致水质恶
化。
旅游活动污染
公众参与:鼓励和支持公众参与青海湖环保志愿服务 活动,形成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环保格局。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是实现青海湖生态环境保护 的重要社会基础。未来,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宣传普及:通过媒体、网络等渠道,广泛宣传青 海湖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高公众 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THANKS
感谢观看
青海湖作为著名旅游景区,游客 数量逐年增加,部分游客乱扔垃 圾,游船等旅游设施也排放一定 量的废水,对湖水水质造成一定
影响。
生态破坏
鱼类资源减少
由于水质污染和过度捕捞等原因 ,青海湖内鱼类资源日益减少,
部分鱼类已濒临灭绝。
鸟类栖息地受损
青海湖是多种候鸟的重要迁徙通道 和栖息地,但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 破坏使部分鸟类栖息地丧失,威胁 鸟类生存。
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与国际组织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引进先 进技术和理念,共同推动青海湖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搭建科研平台:建立青海湖生态环境保护的科研平台,汇聚国内外优 秀科研力量,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提升公众环保意识
环保教育:在中小学和高校开展环保教育,培 养青少年的环保意识和生态文明观念。
水生生物保护
加强对水生生物的保护 和繁育研究,恢复湖泊 水生生物多样性,维护 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 定性。

青海湖环境破坏与保护

青海湖环境破坏与保护

青海湖环境破坏与保护青海湖,这片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美丽湖泊,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大地之上。

它不仅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财富,更是众多生物的家园和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近年来青海湖的环境面临着诸多挑战和破坏。

首先,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是导致青海湖环境破坏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游客涌入青海湖地区。

游客数量的增加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比如乱扔垃圾的现象屡见不鲜。

大量的塑料瓶、食品包装袋等垃圾散落在湖边和周边的草地,不仅破坏了景观的美观,更对土壤和水体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其次,过度的放牧也给青海湖的生态带来了压力。

周边地区的牧民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过度放牧,导致草地植被遭到破坏,土地逐渐沙化。

这不仅影响了当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也使得青海湖周边的生态平衡被打破,水土流失加剧。

再者,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也是一个突出问题。

周边地区的工农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一些不合理的取水方式导致青海湖的入湖水量减少,湖泊水位下降。

这对青海湖的生态系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依赖水域生存的生物面临着生存危机。

另外,气候变化也给青海湖的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

全球气温升高导致冰川融化速度加快,青海湖周边的冰川面积逐渐缩小,这直接影响了青海湖的水源补给。

同时,气候异常使得干旱、暴雨等极端天气增多,进一步破坏了当地的生态平衡。

面对青海湖环境遭到破坏的严峻形势,我们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保护措施。

加强环境保护教育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当地居民和游客的环保意识,让他们深刻认识到保护青海湖环境的重要性,自觉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建立健全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也是必不可少的。

对于破坏青海湖环境的行为,要给予严厉的处罚,形成有效的法律威慑。

同时,加强执法力度,确保法律法规得到严格执行。

合理规划旅游业的发展也是保护青海湖的关键。

控制游客数量,规范旅游活动,建设完善的垃圾处理设施,减少旅游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青海流域治理的案例

青海流域治理的案例

青海流域治理的案例青海省位于我国西北的青藏高原上,是中国的重要水源保护区之一。

青海流域治理一直备受关注,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多方力量积极介入,推动流域治理工作。

下面将介绍青海流域治理的案例,探讨相关经验和启示。

一、青海湖流域综合治理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青海省境内的重要湿地。

为了保护青海湖水质,改善湖泊生态环境,青海省政府实施了青海湖流域综合治理工程。

该工程主要包括湖泊水质监测、河道治理、湿地恢复等多个方面。

通过治理工程的实施,青海湖周边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水质得到有效保护。

二、黑河流域综合治理位于青海西部的黑河流域是青海省的重要生态屏障,也是黄河的重要支流之一。

为了保护黑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促进当地经济发展,青海省政府开展了黑河流域综合治理工作。

该工程包括水土保持、植被恢复、农田防渗等多个方面。

通过治理工程的实施,黑河流域的生态恢复明显,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提升。

三、金沙江流域生态修复青海省东南部的金沙江流域是长江的重要支流之一,也是青海省的重要水源地。

为了改善金沙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促进流域的可持续发展,青海省政府启动了金沙江流域生态修复项目。

该项目主要包括水资源管理、湿地保护、生态补偿等多个环节。

通过这些措施,金沙江流域的生态系统逐渐恢复,水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

四、流域间的协同治理在青海省的流域治理工作中,不同流域之间的协同合作尤为重要。

各流域之间水资源、生态环境存在着密切联系,需要共同推动治理工作。

青海省政府建立了跨流域的合作机制,促进各地之间的信息共享、资源优化利用。

通过协同治理,青海省各流域的生态环境得到了全面改善,为全省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总的来看,青海流域治理的案例充分体现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统一。

各级政府、科研机构、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参与,为流域治理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未来的工作中,青海省将继续加大流域治理的力度,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

青海湖水体对流域气候和生态环境变化的响应

青海湖水体对流域气候和生态环境变化的响应

青海湖水体对流域气候和生态环境变化的响应青海湖是中国第三大咸水湖,位于中国青海省,是中国西北地区的重要湿地生态系统和水资源。

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青海湖对流域的气候和生态环境变化有着显著的响应。

首先,青海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主要是表现在温度和降水方面。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青海湖地区的平均气温上升,尤其是在冬季更为明显。

这种升温现象对湖泊的水温和冰雪覆盖有深远影响。

温度升高导致青海湖水温升高,加剧湖泊蒸发,使湖面面积缩小。

同时,湖泊周边的积雪和冰川融化速度加快,湖水补给减少。

此外,降水方面,由于气候变暖,青海湖地区的降水量呈现不规律性的变化。

有时降水增加,湖水水位上升,有时降水减少,湖水水位下降。

这种不稳定的降水对湖泊水量和补给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其次,青海湖对生态环境变化的响应主要是表现在湿地和湖泊生物多样性方面。

湿地生态系统是青海湖流域重要的生态环境组成部分,它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气候调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气候变暖导致湿地的水分蒸发速度加快,水位下降,湿地的面积减小。

这对于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和湿地内物种数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一些湿地植被种类逐渐减少,湿地动物的栖息地减少,生存环境受到威胁。

同时,青海湖的水体对流域的生态环境变化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湖水质量的变化不仅影响湖泊生态系统,还影响着流域内其他生物的生存。

湖水中的养分含量和溶解氧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湖泊中各类生物的繁衍生息。

尤其是青海湖的湖泊生态系统对鸟类繁殖和迁徙具有重要意义,湖水质量的变化对鸟类的数量和种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应对青海湖水体对流域气候和生态环境变化的响应,需要加强保护和管理。

首先,应加强对青海湖周边的水土保持工作,减少土地退化和湿地面积减少的现象。

其次,加强湖泊水质监测和调控,保持湖泊水质稳定,减少污染物的输入。

此外,还应加强青海湖流域的生态修复工作,恢复和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维持生态平衡。

总之,青海湖作为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和水资源,对流域的气候和生态环境变化有着显著的响应。

青海湖地区生态环境治理应突出草地植被保护

青海湖地区生态环境治理应突出草地植被保护
青海湖 农 场 , 以及 刚 察 县 属 黄 玉 农 场 。土 地 总 面 积 2 6 1m , 9 6 k 天然 草地 面积 2 3 6 1 . 5×1 m 。 0h
流域 整个地 形 , 西北 部 高而 东 南部 低 , 四周 高
2 青 海湖流域 生态环 境治理 的重 要性
2 1 青海 湖 流 域 是 青 藏 高原 生 态 系统 重要 的 组 . 成部 分
2 0 m 之 间。 00 m
之 间 。在 行 政 区划 上 分别 隶 属 于海 北藏 族 自治 州 的刚察县 和 海 晏 县 , 西 蒙 古 族 藏 族 自治 州 的 天 海
峻县 , 海南藏 族 自治州 的共 和县 , 范 围涉及 3 其 州 , ,5个 乡镇 。此 外 , 流域 范 围 内的还 有 5 4县 2 在 个 省 、 、 属 国有农 牧 场 、 , 州 县 站 包括 青 海省 农 牧厅 管辖 的三 角城 种 羊 场 , 江 集 团 公 司 管 辖 的湖 东 三 种羊 场和 铁 b 草 原 改 良试 验 站 , 北 州 管 辖 的 加 海
化 有着 重要 的“ 样板 ” 义 。 意
a) 3 e ( 7属 、 1 17种/ 4亚 种 或 变 种 , 同 ) 菊 科 下 、 ( o psa) 3 、 1/ ) 藜 科 ( hnpd ca ) Cm oi c (0 10 1 、 t C eop i ee a (64 ) 豆科 (eu i oa ) 1 、4 1 、 1 、6 、 Lg mo se ( 14/ ) 莎草 科 n ( yc c e ) 5 4/ ) 毛 莨 科 ( auclca ) Cpr e O ( 、2 1 、 aa R n nu ee a (4 3/ ) 龙胆科 ( etn c e ( 、4 、 1 、7 2 、 Gni ae ) 73 ) 玄参 科 a a (c p u rca)( 、 13 、 字 花 科 (  ̄ i— Sr h l i ee 6 3/ ) 十 o aa C f e

青海生态保护的重要意义

青海生态保护的重要意义

青海生态保护的重要意义一、前言青海是我国西部地区的一个重要省份,也是我国的重要生态屏障之一。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青海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因此,保护青海生态环境成为了当地政府和民众共同关注的问题。

二、青海生态环境现状1. 土地荒漠化严重由于过度放牧和人为开垦等原因,青海大部分地区土地已经荒漠化。

这不仅导致了土壤质量下降,还使得当地动植物资源逐渐减少。

2. 水资源极度匮乏青海是我国高原省份之一,水资源非常有限。

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等原因,青海全省水资源更加紧缺。

这不仅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用水,还对农业生产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3. 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青海拥有众多珍稀濒危动植物资源。

然而,在过去几十年中,由于过度捕捞、滥猎以及人类活动的干扰,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受到了很大的威胁。

三、青海生态保护的重要意义1. 维护生态平衡青海是我国西部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之一。

如果当地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将会对整个西部地区甚至整个国家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保护青海生态环境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 促进可持续发展青海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文化资源,这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潜力。

然而,如果不保护好当地生态环境,这些资源将会被破坏殆尽。

因此,保护青海生态环境也是促进当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3. 传承中华文明青海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保护好当地生态环境不仅可以继承和弘扬中华文明,还可以保护和传承当地独特而珍贵的民族文化。

四、青海生态保护措施1.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管理。

2. 推广节能减排通过推广节能减排等措施,减少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3. 加强生态环境监测加强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4. 引导公众参与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到当地生态保护工作中来。

五、结语青海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之一。

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不仅具有重要意义,还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责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意义
摘要从地貌与气候2个方面阐述了青海湖流域的自然环境特征,介绍了其保护和治理的背景,并提出了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意义及必要性,以期为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特征;背景;意义;必要性;青海湖流域青海湖流域及周边地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该区域由青海湖流域、茶卡盆地—共和盆地及都兰察汗乌苏—香日德地区3个部分组成。

青海湖流域是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重要自然地理单元,是连接西藏、甘肃河西走廊和新疆的主要通道,也是沟通青海省南部、西部和东部地区的枢纽地带,流域周边地区所在的行政区域涉及海晏、刚察、共和、天俊、都兰、乌兰和贵南7个县,总面积52 721.3 km2。

主要自然景观是高山、草原、荒漠和湖泊,其中青海湖为我国最大的内陆高原咸水湖,著名的内陆高原湿地水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辽阔的水体环境与人文、社会、历史交织所孕育出来的丰富自然资源和地方民族文化是国内乃至世界的宝贵财富,青海湖流域及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特征及其演变规律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青藏高原整体生态变化的发展趋势,其变化对青海省西部柴达木盆地、东部湟水谷地、北部的祁连山地区以及南部江河源区均影响较大[1-3]。

1 自然环境特征
1.1 地貌特征
青海湖流域及周边地区位于秦岭、祁连山和柴达木盆地的结合部属于秦祁昆仑地槽褶皱区。

印支、盐山和喜马拉雅构造运动产生了类型不同、规模不等的断裂系统和山脉,从而逐步形成一系列断陷盆地,主要山脉有大阪山、日月山、大通山、青海南山以及相间的盆地。

区内最高海拔为大通山山顶,海拔4 300 m。

区内地貌类型多样,在山麓与平原交替地带有冲积洪积扇;湖岸周围分布由沙堤阶地;在湖边及低洼地带有沼泽地分布;在湖的西部和北部发育着三角洲、河漫滩及河流堆积阶地;湖的东部和北部有流动沙丘、固定沙地、半固定沙丘、沙地等,为大面积的风沙堆积区。

该区域包括了现代中山、冰原台地、中山、低山、冲积平原、滨海平原等。

1.2 气候特征
青海湖流域地区位于我国青藏高原高寒区、西北干旱区和东部的季风区交汇地带,气候特征为温暖期短、寒冷期长,干旱少雨,四季不分明,昼夜温差大,太阳辐射强烈。

流域内年平均气温在-1.0~1.5 ℃,最低月平均气温-23~-18 ℃,绝对最低气温-35.8 ℃;最高月平均气温16~20 ℃,绝对最高气温26 ℃。

青海湖流域海拔较高,气温由西北向东南递增,山丘区低,湖盆区高,无霜期很短。

“湖泊效应”使湖滨地区比距湖泊较远的地区无霜期略长,全年平均降水量在300~400 mm,年平均蒸发量在1 300~2 000 mm,属于半干旱地区。

2 保护和治理的背景
近年来,由于自然和人类的过度放牧、无序开垦、超量樵采、采矿挖沙(石)、水资源利用不当以及工程建设过程中不注意环境保护等综合因素,造成青海湖水位持续下降、土地沙漠化面积不断扩大。

截至目前,青海省已成为我国沙漠化比较严重的省(区)之一。

沙漠化土地面积仅次于新疆、内蒙、西藏、甘肃,排列第5位。

共有沙漠化土地面积11.63万hm2,占全国沙漠化总面积的6.78%。

草地退化日趋严重、草地鼠虫灾害频繁、渔业资源濒临灭绝、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栖
息地环境破碎、湿地面积不断萎缩和沙尘活动频繁等现象的发生,使青海湖流域及其周边区域生态质量锐减,生态和资源安全缺乏保障,同时也对黄河中下游的水资源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生态环境的退化不仅影响区域周边人民的生产与生活,而且制约区域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由于青海湖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和重要的生态、社会、经济影响地位,因此为了保护青海湖流域,保护农牧业生产基地,提高土地生产力,全面发挥该区生态与社会服务功能,合理开发资源,协调人地关系,维护区域生态平衡。

中央领导和政府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国务院于1992年1月批准青海湖加入《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收入“国际重要湿地目录”;1993年4月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制定了“关于鸟岛保护区”实行入区审批制度;1994年2月国务院在《关于发布第三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名单的通知》中,将青海湖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并于1997年,批准建立了《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根据国家的统一部署,青海省人民政府也于1997—2001年先后出台了《青海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青海省退耕还林、
还草总体规划》和《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等相关文件,这不仅为该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提出了指导性的建议,同时也奠定了相应的法律基础。

3 保护和治理的意义及必要性
青海湖流域及其周边所具有重大生态、社会和经济意义:一是青海湖流域及其周边地区的气候调节器,是阻挡西部荒漠化向东部蔓延的天然屏障,是高原高寒干旱地区重要的水汽源,它维系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也是保护青海省社会经济最发达的河湟谷地生态安全的最后一道屏障。

二是青海湖是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的宝库,是世界著名的湿地自然保护区,其代表性、生物多样性以及特有性,其他湿地均无法呈现和替代。

三是青海湖流域及周边地区高原畜牧业现代化建设的示范基地,是高原特色资源裸鲤的栖息地,也是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发展的依托。

保护青海湖流域及其周边地区生态环境质量,可以有利于保证该地区社会安定团结,对于该区域乃至全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如不加大治理力度,可持续发展无从谈起,局部生态环境扭转和总体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还在继续,完全不能适应西部大开发的需要。

因此,以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保护为主线,以退化土地的治理为主体手段、以增加农牧业收入和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正确把握生态保护、生态治理和经济发展的关系[4-6],正确定位地区相关产业间的关系、加大对青海湖流域及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力度势在必行。

4 参考文献
[1] 赵明月,赵文武,安艺明,等.青海湖流域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2,10(2):15-20.
[2] 陈克龙,韩艳丽,曹生奎.青海湖流域植被生态补偿标准初探[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8(1):21-24.
[3] 陈晓琴,张娟,王静慧,等.青海湖流域土地沙漠化敏感性评价研究[J].群文天地,2012(3):94-96.
[4] 吴学宏,曹艳芳,陈素华.内蒙古草原生态环境的变化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动态响应[J].华北农学报,2005,20(S1):65-68.
[5] 谷淑湘,王建明,李运,等.阿荣旗耕地水土流失现状及治理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6(5):64-65.
[6] 刘艳,蔡德所.广西西部地区石漠化现状及治理对策[J].中国水土保持,2012(3):43-4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