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第一章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一起 。
(1)黄河长江贯穿于中国三大阶梯之中,
沟通着中国大陆的东西。 (2)汉水、淮河把这两条大河联系在一起。 (3)长江的支流湘江和赣江与属于珠江水系 的漓江、北江同发源于南岭山,秦朝时开凿 灵渠,正是把湘江和漓江相沟通。 (4)西江则联系着岭南和云贵。
2、地理通道 (1)早在远古时代,新疆与青藏就和内地有联系。 (2)大致沿渭水、黄河、济水一线,从遥远的古 代,就形成一条联系东西的交通线。 (3)与这条线东西线相交,还有三条南北方向的 交通线。 A、太行山以东不远,北起河北曲阳,南至河南新 乡,有仰韶和龙山两个时期的文化遗址。 B、太行山西侧的汾水流域。 C、近陕西境内,南起西安,向北窜山越岭,北达 榆林、府谷一带。 中国地理的这些特征都形成着中国大陆内在的统一 性。没有交流就没有文化的发展,交流范围及交流 者之间的差异越大,对文化发展就越有利。
太阳高度小,光照 降水少。 弱。 屋顶坡度小, 一般正南正北布局, 房檐窄 房屋高度与进深小 且楼间距大 太阳高度大,光照 降水多。 强。 屋顶坡度大, 房屋布局受方位影 房檐宽 响小,进深和高度 大且楼间距小
南 方

第一节 中国文化赖以生存发展的地理条件
一、中国地理简要的概况 1、中国地形地势及历史上的人群分布 2、中国地理的整体性特征 3、数千年来的气候变迁及饥荒灾病情况
特征
我国第二大高原;地面坦荡开阔, 很多地方有一望无际的草原;荒漠 广布,植被多呈经度地带性分布。 有丰富的煤、铁、稀土矿,农业以 畜牧业为主。
第二阶梯(高原和盆地)




青藏高原往东往北,这里分布着云贵 高原、黄土高原、蒙古高原、及四川 盆地、塔里木盆地、准格尔盆地等。 云贵高原——崇山峻岭,地势复杂, 是古代所谓“西南夷”杂居的地区。 往北越过秦岭是黄土高原地带,此地 是黄河及泾、渭流过去的地区。是中 华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 山西高原——历来有山西居“天下形 势”之说。
3、气候变化大势:
中国大部分地区属温带气候,广大的东部地
区又处在季风气候区内。著名学者竺可桢指 出五千年来中国气候的大势是由暖变冷。他 将五千年的气候变化分为四个大的时期:温 暖期(前3000—前1100)、寒暖交错期 (前1100—1400)、寒冷时期(1400— 1900)、“仪器观测期”(1900-)
二、地理条件对中国文化的诸多影响

1、广大地域决定中国文明的道路和文化方向 2、广大地域形成的“大一统”观念 3、地缘特征与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
同世界其他民族进行比较 中西文化差异的成因:
(1)地理环境(大陆型与海洋型) (2)经济形态(农耕与商业) (3)政治形态(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制和 以契约和财产为基础的民主社会)
4、荆楚文化
地理环境:荆楚文化的分布,包括今天两湖
、安徽、江西的西北部和河南的南部,其中 以两湖和安徽的部分为核心地区,淮河流域 和鄱阳湖流域等作为其边缘地区。
文化符号:楚辞
屈原
第三节古代开发利用自然方面的文化得失
一、古代保护自然方面作为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 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 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 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 王道之始也。《寡人之于国也》
四周山岭、高原环绕;内部多低山丘 陵,中央是成都平原;河流众多,地 势北高南低,海拔300~600米。
黄土高原
黄土 高原
38°N 35°N
105°E 113°E
位置范围
地形特征
东起太行山、西至祁连山 世界上黄土分布最深、广的地区;水 东端的乌鞘岭、南到秦岭、 北至古长城;包括山西的 土流失严重、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沟壑纵横。多煤、多梯田、多窑洞。 全部、陕甘宁的部分地区。
二、古代利用自然的成就
一是土地的开垦
二是水利的兴修 三是运河的开凿
开凿运河
(1)隋朝:永济渠(偏向东北)+通济渠
(偏向东南) (2)宋朝 通漕四渠:指的是以宋都汴京为 中心开凿的四条用于漕运的人工运河,即 汴河(或称通济渠)、广济河、金水河、 惠民河。(P31) (3)元朝京杭大运河:北起通州,南达杭 州(南北方向) 清朝后期,因黄河泛滥和海运的兴起,京 杭大运河走向衰落。(P31)
阶梯
海拨
主要地形
高原、山地
代表地形
青藏高原 喜马拉雅山 黄土高原
四川盆地
第一级阶梯 4000米以上
第二级阶梯 1000-2000米 高原、盆地
第三级阶梯 500米以下
平原、丘陵
东北平原 东南丘陵
KLC 金田科瑞 www.klcfilter.com
中国地理的整体性特征
1、众多的河流如血脉将大陆广大地区连
地形特征
我国最大的盆地;沙漠广,有我国最大的 沙漠;内部平坦,边缘多绿洲;地势西高东 低,海拔800 ~ 1300米;封闭严密。
第二级阶梯上;新 疆境内天山南部。
四川盆地
四川 盆地
30°N
105°E
位置范围
第二级阶梯上;东起巫山, 西至横断山,南至云贵高 原,北到大巴山,包括四 川、重庆。
地形特征
司马迁把当时的“天下”划分为四大基本经
济区:“山西”(关中)地区、山东地区、 龙门-碣石以北农牧交错地带、江南地区。( 《史记· 货殖列传》)(P26)
1、关中文化(三秦文化)
地理位置:今陕西地区,包括甘肃、宁夏的东南部。 本区位于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源地及我国 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重心、周秦汉唐文化的中心。 自然环境:关中,即四关之中,西有散关,东有函谷 关,南有武关,北有萧关,再加上秦岭和黄河的天然 屏障,关中的腹地西安(长安),“沃野千里”。 文化符号:帝王文化

青藏高原:
40°N
青藏高原
30°N
80°E 90°E 100°E
位置范围
特征
我国第一大高原,号称“世界屋脊”; 我国西南部,在昆仑山、 多雪山、冰川;地势起伏不大,远看是 祁连山、横断山脉及 山,近看是川。 喜马拉雅山之间;包 曾居住过羌人和吐蕃人。 括青海、西藏和四川 的西部。
第二节 区域地理环境与文化的多样分布
一、大地域与地域文化形成的因素
1、众多地理条件相对独立的区域 中国自然区域的现代地理学划分:东部季风
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寒区。(P22)
一、大地域与地域文化形成的因素
1、众多地理条件相对独立的区域
古代的“九州”: (P22) [《尚书》之《禹贡》篇]将天下划分为冀、 兖、青、徐、扬、荆、豫、梁、雍。

关中文化符号
2、燕赵文化
地理位置:燕赵之地,主要是指今天的河北
和山西、陕西的中北部地区。本区位于内蒙 古高原与华北平原,太行山、燕山与渤海的 过波地带.山地、平原、海岸兼备。 文化符号:狭义精神
荆轲刺秦王
3、齐鲁文化
地理环境:依泰山而濒大海
文化符号:一山一水一圣人
一山一水一圣人
窑洞—黄土中“挖出”的房 屋
靠崖式
窑洞一般挖在山坡上。
下沉式窑洞
先就地挖下一个方形地坑,然后再向四壁挖洞,形成一个四合院。
内蒙古高原 地面坦荡、一望无际
120°E 100°E
45°N
Biblioteka Baidu
38°N
位置范围
我国北部;东起大兴安岭、 西至祁连山麓、南至古长城、 北到国界;包括内蒙古大部、 甘肃、宁夏和河北的部分地 区。
第一章 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
第一节 中国文化赖以生存发展的地理条件 第二节 区域地理环境与文化的多样分布 第三节 古代开发利用自然方面的文化得失
不 同 的 地 理 环 境 造 就 了 不 一 样 的 人 种
中国南北方气候要素差异对建筑的影响 光照 北 方 降水 气温 季节变化大, 冬季寒冷。 墙体严实厚重, 建筑成本高 气温高,季节 变化小。 墙体轻薄,建 筑成本低
2、形成地域文化的几个因素: (P23—25)
(1)自然环境决定着一个地区的人们的生存
质量和状态; (2)地理条件的特殊或得天独厚; (3)特定区域的人群有明确的区域意识,并 与其他区域的人群形成竞争关系; (4)典范人物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可以带 出特定地域的文化特色。
二、古代一些重要区域文化概说
80°E
90°E
准噶尔盆地
准噶尔 盆地
50°N
45°N
位置范围 地势第二级阶梯 上;新疆北部。
地形特征 我国最北、面积第二大的盆地;内 部有沙漠、戈壁,但面积小;西北 有个小缺口,相对较湿润;地势东 高西低,海拔500~1000米。
塔里木盆地
75°E 45°N 35°N
90°E
塔里木 盆地
位置范围
三、古代利用自然的一些失误
1、土地的过当开垦。 2、林木资源的过量开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