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2018年大作业学前儿童游戏论答案
江南大学2018年上半年幼儿园教育活动第1阶段练习题参考
江南大学2018年上半年幼儿园教育活动第1阶段练习题参考------------------------------------------------------------------------------------------------------------------------------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一阶段练习题考试科目:《幼儿园教育活》第1章至第3章(总分100分)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专业:学号:身份证号:姓名: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1、下列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结构化程度最低的是()A、教学活动B、生活活动C、游戏活动D、运动2、在设计高结构化的幼儿园教育活动时,一般采用()A、生成性目标取向B、行为目标取向C、表现性目标取向D、创生性目标取向3、在设计高结构化的幼儿园教育活动时,一般采纳()A、内容及教材的取向B、内容即活动的取向C、内容即经验的取向D、内容即生活的取向4、对于“教学活动”的评价,设计者一般采用()A、目标取向B、过程取向C、主体取向D、创生取向5、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方案教学活动”通常是()A、低结构化的B、高结构化的C、完全结构化的D、非结构化的6、幼儿园课程最重要的要素是()A、教育内容B、教育理念C、教育方法D、教育评7、从狭义上讲,幼儿园教育活动主要是指()A、教学活动与游戏活动B、教学活动与生活活动C、游戏活动与运动D、游戏活动与生活活动8、在设计高结构化的教育活动时,设计者心目中一般()A、先内容、后目标B、先目标、后内容C、以儿童为中心D、以内容为导向9、在下列幼儿教育活动中,结构化程度最低的教育活动是()A、单元教学活动B、整合科目教学活动C、方案教学活动D、活动区活动10、课程学者艾斯纳在艺术研究中所倡导的课程目标是()A、行为目标B、生成目标C、表现性目标D、教学性目标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江南大学2018年上半年学前儿童游戏论第1阶段练习题资料
------------------------------------------------------------------------------------------------------------------------------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一阶段练习题考试科目: 《学前儿童游戏论》第一章至第四章(总分100分)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专业:学号:身份证号:姓名: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虽然关于游戏的论述可以追溯到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时代,但真正对游戏进行系统研究,试图建构游戏的理论,则是在()世纪后半期才开始。
A、19B、18C、20D、172、20世纪著名的三大游戏理论是:()学派的游戏理论、认知发展的游戏理论、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游戏理论。
A、认知B、精神分析C、人本主义D、行为主义3、游戏活动激发了儿童使用和练习(),这种言语是思维的外在表现形式,它反映了儿童认知发展的水平和对认知活动情景功能上的要求。
A、自我中心语言B、口头语言C、内部语言D、书面语言4、()能促进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发展A、象征性游戏B、平行游戏C、单独游戏D、自由游戏5、经典的游戏理论包括精力过剩说、()、复演说、生活预备说。
A、发泄说B、娱乐说C、能力说D、模仿说6、埃里克森着重研究了游戏的心理社会发展顺序,他提出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称自我宇宙阶段、第二阶段称()、第三阶段为宏观阶段。
A、微观B、合作C、能力D、模仿7、虽然许多早期的游戏带有象征性的义素,但是直至()象征性规则游戏才能成为主要的游戏形式。
A、小学期B、幼儿期C、童年期D、少年期8、创造性游戏包括角色游戏、()和表演游戏。
A、结构游戏B、规则游戏C、象征性游戏D、运动型游戏。
9、基本的生存需要和()的需要的满足是儿童游戏的前提。
A、安全B、交往C、自我实现D、身体活动10、皮亚杰把儿童游戏解释为“一种同化超过()的优势。
学前游戏论试题及答案
学前游戏论试题及答案### 学前游戏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游戏在学前儿童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 A. 仅是娱乐- B. 促进身体发展- C. 促进认知、情感、社会技能的发展- D. 以上都是2. 以下哪项不是学前儿童游戏的特点?- A. 自主性- B. 目的性- C. 规则性- D. 强制性3. 学前儿童游戏的类型包括哪些?- A. 角色游戏、建构游戏、体育游戏- B. 角色游戏、数字游戏、体育游戏- C. 建构游戏、数字游戏、智力游戏- D. 角色游戏、建构游戏、智力游戏答案:1. D2. D3. A二、填空题1. 游戏是学前儿童的______,是他们认识世界、发展自我的重要方式。
2. 学前儿童在游戏中通过______来达到学习的目的。
3. 游戏理论认为,游戏是儿童的______,是他们自然发展的一部分。
答案:1. 基本活动2. 模仿和想象3. 内在需要三、简答题1. 简述游戏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答案:游戏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促进社交技能:通过与同伴的互动,儿童学习如何交流、合作和解决冲突。
- 培养角色意识:在角色游戏中,儿童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来理解社会角色和期望。
- 增强同理心:在游戏中,儿童需要考虑他人的感受和需求,从而培养同理心。
- 学习社会规则:游戏通常有规则,儿童在游戏中学习遵守规则,理解社会秩序。
四、论述题1. 论述学前儿童游戏与学习的关系。
答案:学前儿童游戏与学习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首先,游戏是儿童的自然学习方式,他们通过游戏探索环境、尝试新事物、解决问题。
其次,游戏提供了一个安全的环境,让儿童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尝试和犯错,从而促进认知发展。
此外,游戏还能够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这是学习的重要驱动力。
在游戏中,儿童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这有助于他们的情感发展。
最后,游戏还能够促进儿童的社会性发展,通过与同伴的互动,他们学习如何与人交往、合作和共处。
《学前儿童游戏》作业答案
《学前儿童游戏》作业答案一、名词解释:1、游戏:游戏是在某一固定时空中进行的自发、自愿的活动,它伴有愉悦的情绪并有别于日常生活,是遵从一定游戏规则的有序活动。
2、儿童心理治疗:儿童心理治疗是利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儿童进行行为及问题的矫治,针对儿童情绪问题的一种治疗方法。
3、游戏的教育化:这是针对自然状态下的游戏放任现状而提出的,目的是为了改变重上课、清游戏,突出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地位,实现游戏对教育的服务功能。
4、手段性游戏:由教师组织的游戏,其活动的本体是教育活动,其中有游戏的体验,有游戏般的乐趣,我们可以称之为手段性游戏。
5、手指游戏:是配合儿歌或歌曲的节奏进行的手指表演游戏。
6、嬉戏:是一种游戏动作,指故意做“坏事”或做某种动作来取乐,有幽默、玩笑、逗乐的性质。
7、益智图:拚图类的一种。
是类似于七巧板设计思想的图形板块,由清代童叶庚创制。
其板块切割比七巧板更为复杂,由15块具弧角勾股之形的板块合成一方,散则可以拼排各种文字事物图形。
8、精力过剩说:这种观点认为,任何生物体都有一定的能量来满足其生存的需要,当生存需求满足之后,若还有剩余的能量,那就是多余的精力。
多余的精力累积起来会造成压力,所以必须消耗掉。
游戏这种并不直接有益于生存的活动,就是消耗剩余能量的一种方式。
9、角色扮演:是一种特殊的游戏动作,是幼儿以自身或他物为媒介对他人或他物的动作、行为、态度的模仿,也可以说是一种象征性动作。
10、幼儿园游戏:是在整个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宏观关照下,由教师组织开展的,它已成为整个幼儿园教育方案中的基本活动和重要的组织形式。
11、基本活动:是指对一个人来说最经常、最适宜、也是最必需的活动。
对幼儿来说,游戏就是这样一种活动。
12、预演说:这种观点把儿童游戏看成是未来生活的预先练习。
认为儿童游戏是他将来必须承担的更为成熟的活动的低级形式,游戏内容取决于他将来成人以后的活动内容,儿童自发地将自己投身于这样的活动,目的是为未来生活做准备。
学前游戏论试题及答案
学前游戏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游戏对于学前儿童发展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多选)A. 社交技能B. 语言能力C. 精细动作D. 认知发展E. 情绪管理答案:A, B, C, D, E二、判断题1. 学前儿童通过游戏可以学习到团队合作和分享的精神。
(正确)2. 游戏只是娱乐,对儿童的教育意义不大。
(错误)三、简答题1. 请简述角色扮演游戏对学前儿童自我认知的影响。
答:角色扮演游戏能够让儿童暂时置身于不同的角色之中,通过模仿和想象,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不同角色的社会职能和情感状态。
这种游戏有助于儿童发展同理心,增强对他人情感的认知和理解,同时也能够促进自我认知的深化,帮助他们形成更为复杂的社会认知结构。
2. 描述游戏在培养学前儿童创造力方面的作用。
答:游戏为儿童提供了一个自由探索和尝试的环境,他们可以通过游戏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不受现实世界的限制。
在游戏过程中,儿童可以创造出新的游戏规则,设计自己的游戏情境,或者用想象力创造出各种游戏道具。
这些活动都能够激发儿童的创造力,帮助他们学会思考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案,培养创新思维。
四、论述题1. 论述游戏在学前儿童道德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实现机制。
答:游戏在学前儿童的道德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游戏,儿童学习遵守规则、等待轮流、分享玩具以及处理冲突等社会行为规范。
在角色扮演游戏中,儿童不仅能够体验到不同角色的责任感,还能够通过模拟情境学习公平、正义等道德观念。
此外,合作游戏要求儿童相互协作,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利他主义和团队精神。
游戏的非正式和自愿性质使得儿童在遵守规则和学习道德规范时感到更加自然和愉快,从而更容易内化这些社会行为规范。
2. 分析游戏在促进学前儿童语言能力发展方面的作用。
答:游戏是学前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的重要媒介。
在游戏活动中,儿童通过与同伴的互动,自然而然地练习语言交流和表达。
角色扮演游戏和故事讲述游戏等需要儿童使用丰富的词汇和句子结构来描述情境、表达想法和感受,从而促进了他们词汇量和语法知识的增长。
2018年自学考试《学前游戏论》试题及答案
2018年自学考试《学前游戏论》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以认知为主线的学前游戏中,_________是婴儿阶段游戏的基本特征。
2.社会性程度最高的游戏是__________游戏。
3.象征性游戏中,_________成为幼儿游戏的重心,规则是内隐的。
4.1996年颁布的__________提出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5.游戏的觉醒理论是从__________理论演化出来的。
6. _________试图解释游戏的意识与信息交流过程的实质。
7.__________突出表现游戏的本性特征。
8 .20世纪40—60年代__________理论在儿童游戏的研究领域中占据统治地位。
9.使用积木、积塑、橡皮泥、沙土等各种材料进行游戏属__________玩具。
10.席勒和__________是剩余精力说游戏理论的代表人物。
11.__________课程有抑制幼儿游戏的数量、水平的倾向。
12.婴儿游戏开展侧重于_________。
13.__________是幼儿结构游戏的结构中的核心要素14. _________是幼儿深入自主的开展角色游戏的决定性条件。
15.创造性游戏包括__________、结构游戏、表演游戏。
16.角色游戏的教育既表现为具有价值独特性作用和__________作用。
17.根据游戏与教育教学关系的角度对学前游戏进行分类,可分为本体性游戏和__________。
18.学前期典型的幼儿阶段最常见的游戏__________。
19.狭义的游戏评价指对__________。
20.为外界刺激物所捕捉和占据的体验是_________。
21.皮亚杰认为__________游戏的出现标志着练习性游戏结束。
22.教师可以两种身份介入儿童游戏即游戏者和__________。
23.认为活动在幼儿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前苏联学派__________。
24.艾利康宁认为象征性游戏中至少有两种象征的表现形式,首先是以人代人,其次是__________。
学前儿童游戏论第2阶段练习题2a 江南大学考试题库答案,答案在最后一页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二阶段练习题考试科目: 《学前儿童游戏论》第五章至第八章(总分100分)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专业:学号:身份证号:姓名: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当电视节目内容的可理解性降低时,儿童游戏活动就增加。
A、增加B、减少C、不变D、改变2、研究表明,视觉游戏是最通常的游戏,占亲子游戏的()。
A、80%B、31%C、40%D、12%3、()年颁发的《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第二十条首次明确指出:“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原则之一。
A、1978B、1989C、1980D、19904、()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颁发,再次强调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A、1999B、1989C、1980D、19905、陈鹤琴先生于()出版了《儿童心理之研究》一书。
A、1920B、1921C、1923D、19256、跳房子属于()。
A、民间游戏B、象征性游戏C、结构性游戏D、创造性游戏7、对于游戏中的弱者或者无人问津的区域,教师可以运用()。
A、邀请式语言B、询问式语言C、建议式语言D、反馈式语言8、当幼儿在游戏中严重违反规则或出现攻击行为时,教师应当使用()。
A、邀请式语言B、询问式语言C、指令式语言D、反馈式语言9、在幼儿园里,孩子在游戏中倾向于选择()伙伴,而且年龄越大,这种倾向越明显。
A、同性B、异性C、男孩D、女孩10、室内环境的密度会影响儿童的游戏行为,空间密度为()平方米是有效的可用空间。
A、2.32B、1.4C、4.64D、7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2至4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个体的认知风格指个体不同的理解、记忆和思维方式,它包括感知方式、()。
学前游戏论试题及答案
学前游戏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游戏对于学前儿童的发展有何作用?A. 促进身体健康B. 增强社交能力C. 激发创造力D. 以上都是2. 以下哪种游戏适合培养儿童的逻辑思维能力?A. 拼图游戏B. 角色扮演游戏C. 音乐游戏D. 运动游戏3. 学前儿童在游戏中学习的主要方式是什么?A. 观察模仿B. 听讲理解C. 实践操作D. 记忆背诵4. 游戏活动中,教师的角色应当是什么?A. 指导者B. 旁观者C. 参与者D. 以上都是5. 在学前游戏活动中,安全问题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A. 避免身体伤害B. 预防心理创伤C. 保护环境卫生D. 以上都是二、判断题1. 游戏是儿童最主要的学习方式。
()2. 所有的游戏都对儿童的成长有积极作用。
()3. 教师在游戏活动中应当完全放手,让儿童自由玩耍。
()4. 游戏活动中的材料和设施必须定期检查,确保安全。
()5. 通过游戏,儿童可以学习到遵守规则和合作的重要性。
()三、简答题1. 请简述游戏在学前儿童语言发展中的作用。
2. 举例说明如何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儿童的自我管理能力。
3. 描述一种适合学前儿童的团队合作游戏,并解释其教育意义。
四、论述题1. 论述游戏在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实施策略。
2. 分析当前学前游戏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五、案例分析题1. 根据所提供的学前游戏活动案例,分析游戏中教师的指导策略及其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2. 假设你是一名幼儿园教师,设计一个以环保为主题的游戏活动方案,并说明其教育目标和实施步骤。
六、综合题1. 设计一个综合性的游戏活动,旨在提升学前儿童的创造力、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并详细说明游戏规则、所需材料和预期效果。
2. 假设你是一所幼儿园的园长,如何规划和组织全园的游戏体验日活动?请考虑活动目标、内容安排、资源配置和安全措施等方面。
学前儿童游戏论18春在线作业11
学前儿童游戏论18春在线作业1-0005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按照童话、故事中的角色、情节和语言进行创造性表演的游戏是:
A.角色游戏
B.表演游戏
C.结构游戏
D.规则游戏
正确答案:B
2.玩具的形象和色彩能引发幼儿的喜爱表明玩具具有:
A.艺术性
B.安全性
C.经济性
D.实用性
正确答案:A
3.拼板、魔方、棋类等玩具属于:
A.形象玩具
B.智力玩具
C.结构造型玩具
D.音乐玩具
正确答案:B
4.学前儿童游戏指导的时机是:
A.儿童有能力进行游戏时
B.儿童出现认知冲突时
C.儿童能独立进行游戏时
D.儿童专注于游戏时
正确答案:B
5.认为儿童在游戏中重演了人类进化的过程,这一游戏理论是:
A.剩余精力说
B.复演说
C.松弛说
D.成熟说
正确答案:B
6.两个以上的儿童在一起下棋、打牌的游戏形式是:。
江南大学2018年上半年学前儿童游戏论第3阶段
------------------------------------------------------------------------------------------------------------------------------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三阶段练习题考试科目: 《学前儿童游戏论》第九章至第十二章(总分100分)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专业:学号:身份证号:姓名: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儿童操作各种结构材料,来构造物体的一种游戏叫()。
A、结构游戏B、操作游戏C、非文字游戏D、象征游戏2、让幼儿看平面结构物体或看实际物体结构,从中学习结构的机能,获得结构的基本方法叫()。
A、模拟结构的指导方法B、主题结构的指导方法C、自由结构的指导方法D、角色结构的指导方法3、小班儿童对()感兴趣,“重复”、“摆弄”、“堆高”、“推倒是常见的动作。
A、结构游戏B、结构动作C、结构形象D、结构图形4、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最初比较喜欢与()伙伴交往。
A、同龄B、同性C、同兴趣D、异性5、主题游戏玩具也称(),是供儿童玩各类角色游戏的玩具。
A、表演游戏玩具B、角色游戏玩具C、智力游戏玩具D、体育游戏玩具6、()是指儿童在玩表演游戏是扮演人或动物所用的头饰、服装、道具等用品。
A、表演游戏玩具B、角色游戏玩具C、智力游戏玩具D、体育游戏玩具7、不倒翁属于()。
A、表演游戏玩具B、角色游戏玩具C、智力游戏玩具D、娱乐玩具8、小鸡吃米属于()。
A、表演游戏玩具B、技术玩具C、智力游戏玩具D、娱乐玩具9、对于()以下儿童,玩具中不得存在尺寸小于人口大小的易拆卸部件。
A、3岁B、1岁C、5岁D、6岁10、马达装在()的玩具不宜给儿童玩。
A、里面B、外面C、右面D、左面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2至4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学前儿童游戏》作业答案
《学前儿童游戏》作业答案一、名词解释:1、游戏:游戏是在某一固定时空中进行的自发、自愿的活动,它伴有愉悦的情绪并有别于日常生活,是遵从一定游戏规则的有序活动。
2、儿童心理治疗:儿童心理治疗是利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儿童进行行为及问题的矫治,针对儿童情绪问题的一种治疗方法。
3、游戏的教育化:这是针对自然状态下的游戏放任现状而提出的,目的是为了改变重上课、清游戏,突出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地位,实现游戏对教育的服务功能。
4、手段性游戏:由教师组织的游戏,其活动的本体是教育活动,其中有游戏的体验,有游戏般的乐趣,我们可以称之为手段性游戏。
5、手指游戏:是配合儿歌或歌曲的节奏进行的手指表演游戏。
6、嬉戏:是一种游戏动作,指故意做“坏事”或做某种动作来取乐,有幽默、玩笑、逗乐的性质。
7、益智图:拚图类的一种。
是类似于七巧板设计思想的图形板块,由清代童叶庚创制。
其板块切割比七巧板更为复杂,由15块具弧角勾股之形的板块合成一方,散则可以拼排各种文字事物图形。
8、精力过剩说:这种观点认为,任何生物体都有一定的能量来满足其生存的需要,当生存需求满足之后,若还有剩余的能量,那就是多余的精力。
多余的精力累积起来会造成压力,所以必须消耗掉。
游戏这种并不直接有益于生存的活动,就是消耗剩余能量的一种方式。
9、角色扮演:是一种特殊的游戏动作,是幼儿以自身或他物为媒介对他人或他物的动作、行为、态度的模仿,也可以说是一种象征性动作。
10、幼儿园游戏:是在整个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宏观关照下,由教师组织开展的,它已成为整个幼儿园教育方案中的基本活动和重要的组织形式。
11、基本活动:是指对一个人来说最经常、最适宜、也是最必需的活动。
对幼儿来说,游戏就是这样一种活动。
12、预演说:这种观点把儿童游戏看成是未来生活的预先练习。
认为儿童游戏是他将来必须承担的更为成熟的活动的低级形式,游戏内容取决于他将来成人以后的活动内容,儿童自发地将自己投身于这样的活动,目的是为未来生活做准备。
学前游戏论试题及答案
学前游戏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学前游戏论认为游戏是儿童的()。
A. 工作B. 学习方式C. 娱乐活动D. 社交手段答案:B2. 游戏对于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A. 身体B. 认知C. 情感D. 所有选项答案:D3. 学前游戏论中,游戏的()是游戏的核心要素。
A. 规则B. 角色扮演C. 互动D. 创造性答案:A4. 学前游戏论认为,游戏是儿童()的一种方式。
A. 探索世界B. 表达自我C. 应对压力D. 所有选项答案:D5. 学前游戏论强调游戏对儿童()的影响。
A. 社会性B. 情感C. 认知D. 所有选项答案:D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游戏是儿童自发的、自主的活动。
()答案:√2. 游戏论认为游戏是儿童学习的唯一途径。
()答案:×3. 游戏可以促进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答案:√4. 游戏论认为游戏是儿童逃避现实的手段。
()答案:×5. 游戏论认为游戏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途径。
()答案:√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简述学前游戏论的基本观点。
答案:学前游戏论认为游戏是儿童的基本活动,是他们学习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游戏不仅能够促进儿童的身体发展,也是他们认知、情感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方式。
游戏论强调游戏的自发性、自主性和创造性,认为游戏是儿童探索世界、表达自我和应对压力的一种方式。
2. 描述游戏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
答案:游戏在儿童发展中扮演着多重角色。
首先,游戏是儿童身体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游戏,儿童可以锻炼身体,提高运动技能。
其次,游戏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通过游戏,儿童可以学习新知识,发展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游戏也是儿童情感发展的重要方式,通过游戏,儿童可以表达情感,学习情绪调节。
最后,游戏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途径,通过游戏,儿童可以学习社会规则,发展社交技能。
学前儿童游戏论
期末作业考核《学前儿童游戏论》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象征性游戏答:又称角色游戏,是学前儿童典型的游戏形式,它是学前儿童通过模仿和想象来扮演角色,完成以物代物、以人代人的象征过程,从而反映儿童周围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形式。
2.恩物答:福禄倍尔为儿童设计的游戏玩具,他认为恩物是神赐给儿童的东西,是适合儿童特点的恩赐物,恩物能够使儿童得到知识和发展各种能力。
3.复演说答: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霍尔,它认为,游戏重演了人类进化的过程,重现了人类进化过程中祖先的动作和活动,游戏是人类遗传活动的表现。
4.游戏的觉醒理论答:又称内驱力理论,代表人物是伯莱因,它认为,觉醒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环境刺激是觉醒的重要源泉,当机体缺乏刺激时,机体采取游戏的方式来增强刺激,提高觉醒水平,使机体感到舒适。
5.学前儿童游戏的评价答:是指对学前儿童游戏的效果进行的价值判断,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学前儿童游戏指导的评价,包括对游戏环境创设、游戏组织实施和游戏现场指导的评价,二是对学前儿童游戏发展水平的评价。
二、辨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感觉运动游戏是学前儿童最早出现的游戏形式。
答:感觉运动游戏:也称机能性游戏或练习性游戏,主要是2岁前儿童进行的游戏,是学前儿童最早出现的游戏形式,它是由简单的重复动作或运动构成,使学前儿童的感觉或运动器官在运用过程中获得快感的一种游戏形式。
2.纽曼的游戏特征“三内说”是指内部控制、内部真实和内部体验。
答:(1)内部控制(2)内部真实(3)内部动机。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1.学前儿童游戏理论研究有哪些发展趋势?答:(1)学前儿童游戏研究领域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
(2)皮亚杰和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的游戏理论在游戏研究中占主导地位,重视游戏对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作用。
(3)游戏理论逐渐突破了认知理论的框架,出现了一些初具规模的新的理论模式,包括游戏的觉醒理论和元交际理论。
《学前儿童游戏理论》试题+答案
《学前儿童游戏理论》试题+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剩余精力说2、智力游戏3、游戏的教育化4、教育性玩具5、平行游戏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1、简述游戏的外部可观察行为因素。
2、简述游戏对儿童认知发展的作用。
3、简述选择提供玩具及游戏材料的原则。
4、简述表演游戏与角色游戏的异同。
5、简述学前儿童游戏观察的意义。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述评社会文化历史学派游戏理论的主要观点,联系实际论述其对我国当前学前教育的启示和影响。
2、结合大班幼儿结构游戏的特点,联系际论述教师应如何组织和指导大班幼儿的结构游戏。
《学前儿童游戏理论》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A)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剩余精力说:剩余精力说认为,生物有维护自己生存的能力,身体健康的儿童除了维持正常生活外,还有剩余精力,剩余精力需要发泄,游戏就是一种剩余精力的发泄方式。
2、智力游戏:是根据一定的智育任务设计的,以智力活动为基础的一种有规则的游戏。
3、游戏的教育化:用教育目标来关注游戏,以教育的内容和任务来分类组织游戏活动,以儿童游戏的年龄特点为依据,加强对游戏的引导,使游戏对儿童的发展能够迎合教育的方向。
即改造游戏活动使之具有教育性。
4、教育性玩具:是指人们专门设计用以刺激和促进幼儿学习某种概念或技能(如颜色、大小、形状、分类、计算、社会角色等)的器具。
5、平行游戏:幼儿玩着和附近幼儿相同或相近的玩具,但是不与其他幼儿交流。
有模仿行为,形成初步的玩伴关系。
二、简答(每题8分,共40分):1、答:表情(2分)。
动作(2分)。
角色扮演(2分)。
言语(1分)。
材料(1分)。
2、答:促进幼儿概念的形成和发展(2分)。
游戏促进儿童创造力的发展(2分)。
游戏促进儿童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2分)。
游戏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2分)。
3、答:玩具应具有教育性(1分)。
玩具要具有可操作性(1分)。
玩具要符合安全卫生标准(2分)。
江南大学2018年上半年学前教育学第3阶段资料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三阶段练习题考试科目:《学前教育学》第6、7、9章,第11章(总分100分)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专业:学号:身份证号:姓名: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认为“游戏是儿童内部存在的自我活动的表现”A福禄贝尔 B霍尔 C杜威 D布鲁纳2、发展成熟模式是()提出的A赫尔巴特 B杜威 C格塞尔 D布鲁纳3、相对来说()学习活动的稳定性较差A 小学生 B中学生 C幼儿 D高中生4、“亲其师,信其道”出自()一书A《论语》 B《孟子》 C《学记》 D《大学》5、松弛说是德国学者()的观点A拉察鲁斯 B布鲁纳 C杜威 D鲁宾斯坦6、生活预备说是德国心理学家()的观点。
A布鲁纳 B格罗斯 C杜威 D戴克7、美国()认为儿童通过游戏可以生长,游戏是练习生长的内驱力A勒温 B布鲁纳 C奇尔摩 D辛克菜8、()认为游戏是一种经过思考的活动,是儿童对周围现实态度的表现A鲁宾斯坦 B维果斯基 C戴克 D杜威9、()最先把学前教育学这一术语引进到苏联的教育学中A乌索娃 B马卡连柯 C梅奥 D维果斯基10、社会学习模式是由心理学家()上世纪六十年代提出的A贝雷达 B班图拉 C勒温 D拉察鲁斯11、幼儿园教学原则就是教学工作必须遵循的()A基本要求 B基本纲领 C基本规律 D基本方法12、()是幼儿园教学的基本方法A观察 B示范 C讲解 D练习13、学前教师的劳动对象具有()A全面性 B细致性 C长期性 D幼稚性14、()成为学前教师道德品质的主体部分A职业道德 B学术道德 C社会道德 D家庭道德15、()认为游戏是情感和思想的一种健康的发泄方式A 艾里克森 B西蒙 C弗洛伊德 D皮亚杰16、()设计了幼儿园游戏和作业的材料,自称为“恩物”A韦伯 B福禄贝尔 C西蒙 D欧文17、儿童以模仿和现象,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反映周围生活的游戏是()A角色游戏 B结构游戏 C表演游戏 D智力游戏18、()是幼儿在教师指导下,巩固知识,熟练技能技巧的方法A游戏 B演示 C练习 D发现19、布鲁纳所倡导的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方法是()------------------------------------------------------------------------------------------------------------------------------A发现法 B探究法 C观察法 D自学法20、对大班进行入学教育时,要不断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包括书写的能力、看书的能力和()A专心听话的能力 B记忆力 C观察力 D思维的能力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当前的游戏理论有()A精神分析说 B认知结构说 C学习说 D活动说2、幼儿园直观的方法包括()A观察 B示范 C演示 D范例3、学前教师的劳动特点有()A主体性 B长期性 C创造性 D社会性4、学前教师应具有的能力是()A了解幼儿的能力 B教育能力 C语言表达能力 D组织能力5、在我国幼儿园的规则游戏即()A体育游戏 B智力游戏 C音乐游戏 D娱乐游戏6、有规则游戏的结构包括()等因素A游戏的任务 B游戏的构思 C游戏的规则 D游戏的结果7、陈鹤琴的“整个教学法”,主张教育的()结合A设计性 B整体性 C灵活性 D教育性8、幼儿园教学过程的理论基础有()A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B儿童生理学C皮亚杰的发展理论 D杜威的实用主义理论9、学前教师的劳动任务具有()A全面性 B细致性 C主动性 D幼稚性10、教师专业化包括()A教师个体专业化 B教师群体专业化 C教师发展 D教育事业发展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学前儿童游戏》课后答案
第一章学前儿童游戏概述一、简答题1.学前儿童游戏与成人游戏的区别有哪几方面?它的基本特点有哪些?学前儿童游戏与成人游戏都具有游戏的本质性,但与成人游戏相比,它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不同:(1)游戏在各自生活中的地位不同;(2)游戏的心理状态不同;(3)游戏的内容不同;(4)游戏的驱动力不同;(5)价值功能不同。
学前儿童游戏的基本特点:(1)自主自愿性;(2)愉悦性;(3)虚构性。
2.学前儿童游戏主要包括哪几种类型?学前儿童游戏的认知分类:(1)感觉运动游戏;(2)象征性游戏;(3)结构游戏;(4)规则游戏。
学前儿童游戏的社会性分类:(1)偶然的行为;(2)旁观的行为;(3)单独的游戏;(4)平行的游戏;(5)联合的游戏;(6)合作的游戏。
学前儿童游戏的教育作用分类:(1)创造性游戏:角色游戏、结构游戏和表演游戏;(2)规则游戏:体育游戏、智力游戏、音乐游戏、娱乐游戏、语言游戏、数学游戏和美术游戏。
3.学前儿童游戏对幼儿的发展起到哪些影响和作用?(1)游戏有利于幼儿身体的发展;(2)游戏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3)游戏激发幼儿的创造力;(4)游戏促进幼儿语言交往的积极性;(5)游戏增强幼儿的交往能力和自控能力;(6)游戏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
4.简述学前儿童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作用。
(一)游戏有利于幼儿身体的发展:(1)游戏有利于提高幼儿的体能发展;(2)游戏还能促进幼儿身体的生长发育。
(二)游戏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首先,游戏能丰富幼儿各方面的知识。
其次,游戏能促进幼儿感知能力的发展。
再次,游戏能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最后,游戏还能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
(三)游戏激发幼儿的创造力:游戏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手段之一。
幼儿不仅能从外界吸取知识经验,而且还想把头脑中丰富的想象表达出来,游戏能够满足幼儿的这种需要。
(四)游戏促进幼儿语言交往的积极性:语言交往能力是一种体现个性特征的综合心理能力,也是幼儿适应生活、适应未来发展的一种基本能力,而游戏是培养幼儿这种能力的重要途径。
学前儿童游戏论参考答案.doc
《学前儿童游戏论》练习题一答案一、名词解释(20%)1.答案:恩物是福禄倍尔为儿童设计的游戏玩具,他认为恩物是神赐给儿童的东西,是适合儿童特点的恩赐物,恩物能够使儿童得到知识和发展各种能力。
2.答案:娃娃游戏是一种典型的游戏疗法,它有各种不同的做法,一般是给学前儿童一大堆娃娃,它们穿着各种服饰以标志身份,例如家庭中的父亲、母亲、兄弟、姐妹等,这些娃娃和一些游戏材料组成了某种生活情景,然后让儿童在玩娃娃时,讲一个关于这些娃娃的故事。
3.答案:19世纪末德国学者格鲁斯根据生物学研究成果,最早明确提出了游戏期现象,它是指游戏是高等动物和人类不成熟期特有的现象,不成熟期越长, 游戏期也就越长。
4.答案:游戏的生物性本质观是19世纪末经典游戏理论提出的主张,它认为游戏是儿童的一种本能活动。
它是对游戏本质的自觉、理性的探索和尝试,充分肯定了儿童的生理性机制及功能在游戏中的作用,关注了游戏对于个体的生物学意义和价值以及游戏活动的生理性特点,同时它也忽视了游戏的社会性和主体性。
5.答案:游戏的特征是虚构或想象的,对游戏者来说它却是真实的,称为内部真实,但同时,游戏的想象都是来源于或反映现实生活的,因此内部真实并非完全是虚构的,也存在真实的因素。
6.答案:游戏的象征动作是指在表象作用支配下的想象性虚构性动作,象征性动作包括以一物假装代替另一物来使用,也包括以言语、动作来代替或标志另一事物和动作的意义。
7.答案:游戏的特征是内部控制,在大部分情况下,控制不可能是全外控或全内控,内控和外控的区分只是程度不同,当游戏者单独进行游戏时,游戏者控制游戏的过程、方式与时间,当有他人参与游戏时,内部与外部控制是相互的, 同时游戏者也受游戏规则的控制。
8.答案:游戏性体验是指学前儿童在游戏中产生的主观感受或心理体验,它是游戏不可或缺的重要心理成份,影响儿童对游戏的兴趣和态度。
9.答案:情景转变是指儿童的行为脱离原rr的真实生活情景即动作脱离真实背景,它是儿童象征性游戏发生的标志。
学前儿童游戏论
学前儿童游戏论(总5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期末作业考核《学前儿童游戏论》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娃娃游戏答案:娃娃游戏是一种典型的游戏疗法,它有各种不同的做法,一般是给学前儿童一大堆娃娃,它们穿着各种服饰以标志身份,例如家庭中的父亲、母亲、兄弟、姐妹等,这些娃娃和一些游戏材料组成了某种生活情景,然后让儿童在玩娃娃时,讲一个关于这些娃娃的故事。
2.本体性游戏答案:本体性游戏也称目的性游戏,是指儿童进行自主、自发表现的游戏,游戏目的在于游戏本身,强调游戏本身的内在价值和游戏的自发性。
3.游戏特征“三内说”答案:纽曼认为用控制、真实性和动机这三种指标可以确定一种活动是否是游戏,他认为游戏的特征是内部控制、内部真实和内部动机。
4.情景转变答案:情景转变是指儿童的行为脱离原有的真实生活情景即动作脱离真实背景,它是儿童象征性游戏发生的标志。
5.结构造型玩具答案:结构造型玩具主要指积木、积塑、橡皮泥、粘土、沙、雪等各种结构造型材料,既有人为制造的,也有天然的,结构造型玩具主要运用在结构游戏中。
二、辨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结构游戏是学前儿童典型的游戏形式。
答案:错误:象征性游戏又称角色游戏,是学前儿童典型的游戏形式。
它是学前儿童通过模仿和想象来扮演角色,完成以物代物、以人代人的象征过程,从而反映儿童周围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形式。
2.剩余精力说认为游戏是儿童消除疲劳、恢复精力的一种方式。
答案:错误:剩余精力说认为身体健康的儿童在维持正常生活外,还有剩余精力,剩余精力需要发泄,游戏就是一种剩余精力的发泄方式。
而松弛说则认为游戏不是为了剩余精力的发泄,而是为了精力的恢复,儿童需要用游戏来恢复精力。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1.个体因素对学前儿童游戏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答案:(1)性别差异对学前儿童游戏的影响。
江南大学学前大作业题目1――学前儿童游戏论
江南大学学前大作业题目1――学前儿童游戏论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2022年下半年课程考试大作业考试科目:《学前儿童游戏论》一、大作业题目(内容):1、场依存性个体主要有哪些行为特征?(5分)答:1.依赖于周围的感知场景。
2.倾向于对环境作出整体的把握,易受当时场景的影响。
3.相信权威。
4.把周围人的脸部表情作为一种信息来源。
5.对人有兴趣。
6.与相互交往的人有密切关系。
7.对他人很敏感,并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社会性技能。
8.相互与人打交道的职业。
2、我国游戏与课程融合有哪几种形式?(5分)答:(一)分离型――游戏和教学在时间段上彼此是分离的、独立存在的。
(二)交叉型――教学的内容在游戏中得以运用。
或在游戏中发现的问题又回到教学中来解决。
(三)融合型――教学追随和支持着幼儿在游戏中的学习。
教学和游戏之间的关系表现为“以游戏为中心的学习”。
教学活动在向儿童的生活世界回归。
3、影响儿童游戏的因素有哪些?(15分)答:儿童游戏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在一定的社会的影响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必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游戏活动中外在的客观条件和游戏者自身条件的影响等方面。
1.外在客观条件的影响(1)游戏机会斯米兰斯基和克罗恩指出:在学前期缺乏游戏活动机会的儿童会体验的学习各科的困难。
(2)游戏时间游戏时间是开展游戏活动的重要保证。
(3)游戏场地游戏场地是儿童游戏的空间,低进行游戏不可缺少的条件。
场地的大小、在室内还是室外、场地的结构、空间的密度等,都对儿童游戏产生影响。
(4)游戏材料游戏材料是儿童用来玩的玩具和材料,它既是游戏的物质支柱,同时对游戏的性质、内容产生影响。
2.游戏者自身条件的影响(1)同伴同伴主要是谈过直接参与、榜样和强化来影响儿童的游戏。
(2)儿童自身的年龄、性别儿童游戏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儿童的自身条件。
每个儿童的性别、年龄、气质、兴趣爱好能力等对其游戏具有一定影响,是每个儿童的游戏具有自己的风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考试大作业考试科目:《学前儿童游戏论》一、大作业题目(内容):1、场依存性个体主要有哪些行为特征?(5分)答:1.依赖于周围的感知场景。
2.倾向于对环境作出整体的把握,易受当时场景的影响。
3.相信权威。
4.把周围人的脸部表情作为一种信息来源。
5.对人有兴趣。
6.与相互交往的人有密切关系。
7.对他人很敏感,并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社会性技能。
8.相互与人打交道的职业。
2、我国游戏与课程融合有哪几种形式?(5分)答:(一)分离型——游戏和教学在时间段上彼此是分离的、独立存在的。
(二)交叉型——教学的内容在游戏中得以运用。
或在游戏中发现的问题又回到教学中来解决。
(三)融合型——教学追随和支持着幼儿在游戏中的学习。
教学和游戏之间的关系表现为“以游戏为中心的学习”。
教学活动在向儿童的生活世界回归。
3、影响儿童游戏的因素有哪些?(15分)答:儿童游戏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在一定的社会的影响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必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游戏活动中外在的客观条件和游戏者自身条件的影响等方面。
1.外在客观条件的影响(1)游戏机会斯米兰斯基和克罗恩指出:在学前期缺乏游戏活动机会的儿童会体验的学习各科的困难。
(2)游戏时间游戏时间是开展游戏活动的重要保证。
(3)游戏场地游戏场地是儿童游戏的空间,低进行游戏不可缺少的条件。
场地的大小、在室内还是室外、场地的结构、空间的密度等,都对儿童游戏产生影响。
(4)游戏材料游戏材料是儿童用来玩的玩具和材料,它既是游戏的物质支柱,同时对游戏的性质、内容产生影响。
2.游戏者自身条件的影响(1)同伴同伴主要是谈过直接参与、榜样和强化来影响儿童的游戏。
(2)儿童自身的年龄、性别儿童游戏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儿童的自身条件。
每个儿童的性别、年龄、气质、兴趣爱好能力等对其游戏具有一定影响,是每个儿童的游戏具有自己的风格。
(3)健康状况儿童自身的健康状况,对其游戏也会产生一定影响。
(4)认知风格个体的认知风格是指个体不同的理解、记忆和思维方式,它包括感知方式、个性、智力和社会行为的因素,其中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这两种认知风格对儿童的游戏行为有普遍影响。
3.家庭的影响(1)父母家庭的生活气氛、家长自身的素质、家长对儿童的抚养方式、家庭结构以及家庭居住环境对会对儿童产生影响。
(2)电视A看电视的时间影响游戏行为B电视能促进儿童的想象和游戏。
C电视妨碍或干扰儿童的想象和游戏。
D看电视是否伴随玩玩具对游戏的影响。
当电视节目内容的可理解性降低时,儿童游戏活动就增加。
4、对幼儿园游戏还存在哪些误区?(5分)答:误区一:游戏就是指自由游戏,其作用就是让幼儿自己随便玩玩的。
误区二:游戏是休息、闲暇,游戏中幼儿不能学到知识。
这是对游戏的功能认识不足。
误区三:游戏活动和教学活动是不能相提并论的5、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应该避免那几种错觉?(5分)答:应避免以下三种错觉:1、给任何活动都冠以游戏的名称。
2、追求游戏活动的热闹场面。
3、以单一的游戏形式贯穿一日活动。
6、、教师在儿童游戏中主要有哪些作用?(5分)答:教师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主要有四个方面的作用:第一、为游戏的顺利开展作好准备工作,创设包括游戏经验、游戏时间、游戏环境等几方面的条件。
第二、观察游戏,了解游戏的发展情况。
第三、视游戏需要参与游戏,促进游戏的发展,参与介入的方式有平行式介入、交叉介入、垂直介入。
第四、根据游戏开展情况,引导幼儿分享、提升幼儿游戏经验,并为下次游戏做好准备。
7、在幼儿园里如何实现以游戏为基本活动?(10分)答:(一)生活活动在幼儿的生活活动中,用贴近幼儿生活的、满足幼儿身心发展水平的方法组织活动,让幼儿每天都有愉快的情绪体验,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和过度环节,减少和消除消极等待的现象。
生活活动中要建立良好的常规,引导幼儿逐步将常规加以内华,并提供相应得情景诱导幼儿自律行为的出现,逐步引导幼儿学会自我管理。
(二)教学活动在对幼儿的教学活动中,尽可能地将教学活动游戏化,将教学与游戏这两种互为补充的形式整合起来,模糊游戏与教学的界限,从活动时间、空间、内容、形式等几方面将儿童的经验统一整合在一起。
(三)游戏活动在自由游戏的时间里,给幼儿以机会和许可;教师要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以及关怀、接纳、敏感地察觉到他们的需要,善于发现游戏活动中的教育价值,及时以适当的方式作出应答,形成合作式的师生互动。
8、1999年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关于游戏的论述上,主要体现了哪几方面精神?(5分)答:第一,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第二,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
第三,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
9、举例说明教师指导语言的类型有哪些?(15分)答:根据教师对幼儿游戏中各种问题的提问目的和方式不同,可以把教师的语言分为七类。
1、询问式语言:询问式语言一般以疑问句的形式出现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幼儿将游戏进行下去,及时反馈幼儿的游戏行为,启发幼儿的思维,培养多视角、全方位看待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有目的地设置问题情景、提出问题。
类似的语言有:“你跑来跑去的是在干什么啊?”等等……2、建议式语言:有些建议式的语言也是以询问的方式出现的,不同的是在于它不仅提出问题而且还给予具体的暗示。
如。
当发现一个幼儿试图把娃娃放在堆满东西的桌上而又不方便摆弄玩具时,教师可以用这类语言指导“我觉得如果放在旁边会更好!”3、澄清式语言:这种语言的运用要建立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可以当时就用,也可以在游戏讲评中运用。
4、鼓励式语言:教师用鼓励式的表扬可以促进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及规则意识的形成。
对于幼儿的一些不良习惯及违规行为,教师不一定直接指出来,而是用一种激励的下面语言提出来,让他们知道怎么样做。
如“如果声音再大些,我们就听得更清楚了!”5、邀请式语言:对于游戏中的弱者或无从问津的区域,老师可以运用邀请的方式“我们一起去吧!”“人可以帮我理发吗?”等语言来提高幼儿游戏的兴趣和愿望。
6、角色式语言:当发现游戏情节总是处于停滞状态时,教师以角色身份参与到幼儿的游戏中去,如“我是超市送货的,需要帮忙吗?”不仅会使游戏的情节得以丰富,而且还使幼儿感到亲切和平等。
7、指令式语言:当幼儿在游戏中严重地违反规则或出现攻击性行为时,教师指导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转移其注意;二是明确告诉幼儿这样做的后果,以保证幼儿在游戏中的安全和健康,即“你不可以用玩具打小朋友的头,这样会很疼的!”这既讲明了道理,又达到约束幼儿不良行为的产生的目的。
10结合事例说明我国幼儿园游戏还存在哪些问题?(15分)答:(一)对游戏的功能认识不足对游戏的娱乐功能和教育功能存在偏差。
产生了幼儿园游戏中“自由与规则”、“自主与指导”的两对矛盾。
给幼儿充分自由,就忘记了良好的常规意识的培养;给幼儿自主权了,教师就不敢对幼儿的游戏加以指导,使游戏变成要么“导演”、要么“放羊”的局面。
(二)对儿童游戏的年龄特征缺乏认识:在游戏中,教师常忽视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忽视幼儿的个别差异。
在环境的布置、主题内容与数量、玩具材料的投放、指导游戏的方法程式化,按固定的模式去安排幼儿的游戏,忽视幼儿自身的兴趣和需要,阻碍了幼儿自由地将其自身的知识经验在游戏中反映出来。
(三)对儿童游戏的分类认识不清造成游戏时间的浪费、游戏机会的流失,幼儿在不感兴趣的游戏时间里,由于缺少可选择的机会和条件,这段时间对于他们来说就是浪费,同时还造成环境资源的浪费、游戏空间及场地的闲置。
(四)对游戏评价的内容把握不清由于对游戏的评价的含义、内容、具体操作等缺乏了解,致使大部分教师对游戏评价流于形式,或把评价的重点放在幼儿的品德、常规等方面。
这样不仅与游戏评价本身的做法大相径庭,而且不利于幼儿的发展,挫伤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五)对儿童游戏缺乏系统的观察缺乏观察,教师不能充分理解和了解幼儿的游戏行为,对游戏中究竟该怎样指导、指导什么存在疑惑,对幼儿游戏行为不能给与针对性的具体指导,是游戏效果不了了之,影响教师开展游戏的积极性。
11、在为儿童选择玩具时应注意什么?(15分)答:在为儿童选择玩具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为不同年龄班幼儿提供相适宜的玩具材料。
教师要根据不同年龄儿童的发展水平和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提供游戏材料。
(二)为幼儿提供成套的,比例恰当的玩具及游戏材料。
生产厂家生产的玩具是给孩子玩耍的,好的玩具应该能促进幼儿的发展,让幼儿能通过玩具将游戏顺利进行下去,而不是因为玩具的材料,比例不合适而阻止游戏的开展。
比例恰当的成套玩具有利于儿童游戏的顺利的开展。
(三)为儿童提供多样化的游戏材料。
教师提供的游戏材料要满足不同儿童的需要,游戏材料要具备两个特点:一是熟悉的材料与新异的材料都需要。
二是成型的和未成型的玩具材料都要准备。
(四)把大自然的、社会的材料引进游戏领域。
幼儿喜欢可活动的、可操作的玩具,这是一种游戏过程的体验,满足了幼儿好奇、好探索的特点。
,我们不妨把眼光投向我们生活的自然的社会,让幼儿通过游戏与自然对话,通过游戏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创造。
总之在为儿童提供游戏材料时,教师要充分利用语言的作用,来使游戏材料发挥其功效,到达预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