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医用高分子材料

合集下载

第九章-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

第九章-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
• (2) 医用高分子生物材料。高分子化合物是构成人体绝大部分组织和器 官的物质,医用高分子生物材料包括合成(如:聚酯、硅橡胶)和天然高分 子(如:胶原、甲壳素)。近来,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得到重视。
• (3) 医用生物陶瓷。有惰性生物陶瓷和活性生物陶瓷(羟基磷灰石陶瓷、 可吸收磷酸三钙陶瓷等)
• (4) 医用生物复合材料。如羟基磷灰石涂复钛合金,炭纤维或生物活性 玻璃纤维增强聚乳酸等高分子材料。
聚四氟乙烯
人工关节
例如: 德国产品 UHMWPE材料
•ISO5834-2 •ASTM F648 •可用为人工关节、 人工骨骼植入人体 •极低的能耗 •……
人工心脏瓣膜
组织工程人工骨缺损修复示意图
三、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
• 分类 • 用途 • 制备
1. 分类
按用途分类
• 手术治疗用高分子材料
化学家来做第一步
• 化学家合成原始材料并检测各项理化指标 • 生物学家检测材料生物毒性及生物相容性 • 医学家做临床动物试验-人体试验 • 化学工程师制造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 • 临床应用
2. 生物医用材料市 场发展概况
全球生物医用材料市场
单 : 位 亿 美 元
3500
世 界 医 疗 器 械市 场 生物 材料和 制 品
• 775万肢残患者和每年新增的300万骨损伤患者 --------需要大量骨修复材料
• 2000万心血管病患者 --------每年需要24万套人工心瓣膜
• 肾衰患者 --------每年需要12万个肾透析器
• ……
3. History of polymeric biomaterials
1943年 1949年
3275
3000
12%

第九章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

第九章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
• (2) 医用高分子生物材料。高分子化合物是构成人体绝大部分组织和器 官的物质,医用高分子生物材料包括合成(如:聚酯、硅橡胶)和天然高 分子(如:胶原、甲壳素)。近来,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得到重视。
• (3) 医用生物陶瓷。有惰性生物陶瓷和活性生物陶瓷(羟基磷灰石陶瓷、 可吸收磷酸三钙陶瓷等)
• (4) 医用生物复合材料。如羟基磷灰石涂复钛合金,炭纤维或生物活性 玻璃纤维增强聚乳酸等高分子材料。
• 2000万心血管病患者 --------每年需要24万套人工心瓣膜
• 肾衰患者 --------每年需要12万个肾透析器
• ……
2020/6/17
材料
3. History of polymeric biomaterials
1943年 1949年
赛璐珞薄膜开始用于血液透析 美国首先发表了医用高分子的展望性论文。在文章 中,第一次介绍了利用PMMA作为人的头盖骨、关 节和股骨,利用聚酰胺纤维作为手术缝合线的临床 应用情况。50年代,有机硅聚合物被用于医学领 域,使人工器官的应用范围大大扩大,包括器官替 代和整容等许多方面。
• 人造器官或组织
• 人造皮肤,血管,骨,关节,肠道,心脏,肾等
2020/6/17
材料
2020/6/17
材料
制备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
化学家来做第一步
• 化学家合成原始材料并检测各项理化指标
• 生物学家检测材料生物毒性及生物相容性
• 医学家做临床动物试验-人体试验
• 化学工程师制造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
9.1 概述
一、生物医用材料的定义 (Biomedical materials)
对生物体进行诊断、治疗和置 换损坏组织、器官或增进其功 能的材料。

《药用高分子材料》课件

《药用高分子材料》课件
发展。
国际合作:国 际合作将促进 药用高分子材 料的技术交流 和市场拓展。
THANK YOU
汇报人:
环境科学领域:用于废水处理、土壤修复 等
能源领域:用于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 等
药用高分子材料的未来发展
新型药用高分子材料的研发
研发方向:生物降解、生物相容性、 药物释放等
研发目标:提高药物疗效、降低副 作用、提高药物稳定性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研发技术:基因工程、纳米技术、 生物材料等
药用高分子材料的市场前景预测
市场需求:随 着人口老龄化、 疾病预防和治 疗需求的增加, 药用高分子材 料的市场需求 将持续增长。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技术创新:随 着生物技术、 纳米技术等新 兴技术的发展, 药用高分子材 料的技术创新 将不断涌现, 推动市场发展。
政策支持:政 府对医药产业 的支持政策将 促进药用高分 子材料的市场
药用高分子材料的性质
药用高分子材料的物理性质
形态:固态、液态、气态等 密度:不同种类的高分子材料密度不同 熔点:高分子材料在加热过程中会熔化,形成液态 热稳定性:高分子材料在高温下会分解,失去原有的物理性质
药用高分子材料的化学性质
稳定性:在生理条件下保持稳定,不易被 分解或变质
生物相容性:与人体组织、细胞等具有 良好的相容性,不会引起免疫反应或毒 性反应
应用领域:人工器官、组织工 程、药物载体等
优点:生物相容性好、可降解、 无毒副作用等
发展趋势:智能化、多功能化、 个性化等
药用高分子材料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生物医学领域:用于药物载体、组织工程、 电子工业领域:用于电子元器件、显示
生物传感器等

医用高分子材料

医用高分子材料

:如吸引器、缝线、咽头镜、血管注射用具等;③检
查及检查室用具:如采血管、采血瓶、心电图用的
电极、试验管、培养皿等。
医疗
①药物的助剂:高分子材料本身是 惰性的,不参与药的作用,只起增
人造 脏器
器械
稠、外表活性、崩解、粘合、赋形 、润滑和包装等作用,或使药物缓 慢放出而延长药物作用时间。;②
聚合物药物:将具有药性的低分子
1969年世界第一颗人造心脏于临床应用,跳动3天
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应用
考尔夫最大的成就是创造了最初的肾透析仪和首个人工心脏, 因为卓越的医学奉献,他于2002年获得了拉斯克医学奖。
全植入式人工心脏
2001-07-04 世界首个完整人工心脏移植手术成功 这具人工心脏是由钛金属和塑胶制造 。 是首个不需要通过管线与外部电源连 接的人工心脏。人工心脏可以将病人 的生命延长60天至5年。这种新的人工 心脏同以往在80年代研发的人工心脏 比较,优点是它降低了感染的危险性。 不过,目前这种人工心脏只批准在“末 期〞的心脏病病人身上使用,这些病 人一般上只剩下30天的寿命。
药物 剂型
人造脏器(Artificial organ)、医疗器械和 药物剂型。
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应用
药物
制剂
诊断
控制
应用领域
人工心脏
医用粘合剂
1〕药物制剂
目的:药物控制释放
定位释放 时间控制 恒速释放
药物制剂
部位控制 反馈控制 脉冲释放

2〕诊断控制
应用目的:临床检测新技术
应用实例:快速响应、高灵敏度、高精确度的检测试剂与工具, 包括试剂盒、生物传感器等
变形 ;
06
具有良好的血液 相容性 ;

高分子材料的生物相容性

高分子材料的生物相容性
CH2OSO3H H H OH H OH H O H COOH H OH H OH H OH O CH2OSO3H H H OH H OH H O H COOH H OH H OH H OH
O
NHSO3H
NHSO3H
第九章 医用高分子 材料
肝素的作用机理是催化和增强抗凝血酶与凝 血
酶的结合而防止凝血。将肝素通过接枝方法固 定在
化特别是纤维包膜厚度密切相关。例如当在大 鼠 体 内植入高分子材料后,如果前3~12 个月内形 成 的 纤维包膜厚度大于0.2 mm,经过一定的潜伏 期后通常会出现癌症。而低于此值,癌症很 少 发 生 。 因此0.2 mm可能是诱发鼠体癌症的临界纤维
第九章 医用高分子 材料
2.1.4 高分子材料在体内的表面钙化 观察发现,高分子材料在植入人体内后,再 经 过一段时间的试用后,会出现钙化合物在材料 表面 沉积的现象,即钙化现象。钙化现象往往是导 致高
第九章 医用高分子 材料
由于不同的高分子材料在医学中的应用目的 不
同,生物相容性又可分为组织相容性和血液相 容性
两种。组织相容性是指材料与人体组织,如骨 骼、 牙齿、内部器官、肌肉、肌腱、皮肤等的相互 适应 性,而血液相容性则是指材料与血液接触是不 是会
第九章 医用高分子 材料 2.1 高分子材料的组织相容性
第九章 医用高分子 材料 (2)高分子材料化学结构的影响
表9-2 纤维包膜的厚度变化(大鼠)
第九章 医用高分子 材料
表9-2所示,11种直径为1cm的碟形高 分子材料植入大鼠皮下,在12周以前,这些 材料的组织反应情况类似,只是样品7和8的 纤维包膜形成延迟,样品9的纤维包膜较厚。 进一步延长植入时间,包膜厚度继续增加甚 至引起癌变。 硅橡胶属于高亲水材料,包膜厚度在 0.25mm左右,同时高疏水材料如全氟高分 子Teflon引起的纤维包膜厚度较小。所以如 果高分子材料不渗出有害物质,那么强疏水 性高分子材料和强亲水性高分子材料引起的

医用功能高分子材料~~~~~

医用功能高分子材料~~~~~
阳离子高分子

如多胺类、聚氢基酸类、聚乙撑亚胺、聚 丙撑亚胺、聚乙烯烃-N-羟基吡啶等。阳离 子高分子还有杀菌性、抗病毒性等。
阴离子高分子

如吡喃衍物(二乙烯基醚和顺丁烯酸酐的 共聚物)
多糖类
1、以离子交换树脂为主体制备的高分子药 物已得到临床应用,如降胆敏, 2、此外主链上带有季铵盐阳离子★结构的 聚合物有很强的镇痉挛作用。 3、草药中的多糖成分。以β (1-3)键为 主、 β (1-6)为支链的多糖衍生物(如 多糖的螺旋)就有抗药性。
对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基本要求
(1)化学隋性,不会因与体液接触而发生 反应 (2)对人体组织不会引起炎症或异物反应 (3)不会致癌 (4)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 (5)长期植入体内不会减小机械强度 (6)能经受必要的清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消毒措施而不产生 变性 (7)易于加工成需要的复杂形状

抗癌药物高分子


4、葡聚糖聚合物在医疗方面主要作为重要 的血容量扩充剂,是人造血浆的主要成分。 比较重要的是右旋糖酐★另外右旋糖酐的 硫酸酯用于抗动脉硬化和作为抗凝血剂, 还可以作为抗癌药物的增效剂使用。
菌体细胞壁

一种叫做BCG(calmette-guerin)的活性 杆菌和另一种叫corynrbacterium parvum的 活性杆菌在实验肿瘤及人体癌症的应用上 取得了较大进展。
医用功能高分子材料
一、医用高分子的概念及其发展简史
生物体是有机高分子存在的最基本形式,有 机高分子是生命的基础。高分子化合物在生物界 的普遍存在,决定了它们在医学领域中的特殊地 位。 医用高分子材料是生物医用材料中的重要组 成部分,主要用于人工器官、外科修复、理疗康 复、诊断检查、患疾治疗等医疗领域。

医用高分子材料

医用高分子材料
试验管、培养皿等。
人造 脏器
医疗 器械
①内脏:如代用血管、人工心脏、人工胆管、
人工骨和人工关节、人工血浆、人工皮肤、整
容材料及心脏起搏器等;②体外器官和装置:
如人工心肺机、人工肾、人工肝、人工脾、麻 痹肢刺激器、电子假肢、假齿、假眼、假发等。
3种主要制品种类:
①药物的助剂:高分子材料本身是惰
性的,不参与药的作用,只起增稠、表面 活性、崩解、粘合、赋形、润滑和包装等 作用,或使药物缓慢放出而延长药物作用
(来源于: 《CPRJ中国塑料橡膠》及雅式橡塑网)
发展 趋势
1 Future… 研究开发满足 生物相容性和 血液相容性的 高抗血栓性材 料,以聚烯烃、 聚硅氧烷、氟 碳聚合物和聚 氨酯为重点。
2 Future… 开发控制药物 释放、人工脏 器、医疗器械 和控制生育所 用材料。
3 Future… 发展生物功能 化、小型化、 便携化、内埋 化等类型的人 工器官装置。
最早用于齿科软组织粘合的粘合剂是α-氰基丙烯酸烷基 酯。但这种粘合剂在有大量水分存在的口腔中粘结比较团难, 所以现在已不再使用。取而代之的是称为EDH的组织粘合剂。 EDH组织粘合剂的组成是α-氰基丙烯酸甲酯、丁腈橡胶和 聚异氰酸酯按100:100:10~20(重量比)的比例配制而成, 再制成6%~7%的硝基甲烷溶液。
(来源于: 中国化工信息网)
“智能型生物可吸收导电高分子纳米 复合材料与电刺激定向诱导组织再生”
技术获重要进展
中科院长春应化所科技人员在国家“863计划”课题的支持下,通过与在生物可吸 收导电高分子,羟基磷灰石纳米复合材料和电刺激定向诱导组织再生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国际上首先将生物可吸收的导电高分子共聚物与电刺激技术相结合应用于骨科修复,开 发了电活性智能骨修复材料、骨科固定融合器件和电刺激增强骨再生等新技术,在提高 材料的生物降解性、力学性能、成骨生物活性和有效持续控制生长因子基因释放等方面 取得进展。所制备的材料和器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达到了国家对植入材料的生物 安全性要求。材料的细胞担载能力明显提高,具有骨传导和诱导活性,对骨缺损的愈合 能力和愈合质量有明显提高。

第九章_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97页PPT

第九章_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97页PPT

19.11.2019
材料
• 1960s 可生物降解聚合物,如: Polylactide(PLA)
• 1970-80s 隐形眼镜(Contact lens),药物 控制释放(drug controlled release)
• 1990s- 聚合物在生物医用材料中的占有率 超过一半
19.11.2019
19.11.2019
材料
• 通常,当人体的表皮受到损伤时,流出的血液会 自动凝固,称为血栓。
• 血液相容性指材料在体内与血液接触后不发生凝 血、溶血现象,不形成血栓。
• 实际上,血液在受到下列因素影响时,都可能发 生血栓:① 血管壁特性与状态发生变化;② 血液 的性质发生变化;③ 血液的流动状态发生变化。
• 2000万心血管病患者 --------每年需要24万套人工心瓣膜
• 肾衰患者 --------每年需要12万个肾透析器
• ……
19.11.2019
材料
3. History of polymeric biomaterials
1943年 1949年
赛璐珞薄膜开始用于血液透析 美国首先发表了医用高分子的展望性论文。在文章 中,第一次介绍了利用PMMA作为人的头盖骨、关 节和股骨,利用聚酰胺纤维作为手术缝合线的临床 应用情况。50年代,有机硅聚合物被用于医学领 域,使人工器官的应用范围大大扩大,包括器官替 代和整容等许多方面。
OHNH2
NN
SO3H
SO3H
材料
⑤材料表面伪内膜化
人们发现,大部分高分子材料的表面容易沉渍 血纤蛋白而凝血。如果有意将某些高分子的表面制 成纤维林立状态,当血液流过这种粗糙的表面时, 迅速形成稳定的凝固血栓膜,但不扩展成血栓,然 后诱导出血管内皮细胞。这样就相当于在材料表面 上覆盖了一层光滑的生物层—伪内膜。这种伪内膜 与人体心脏和血管一样,具有光滑的表面,从而达 到永久性的抗血栓。

第九章-医用高分子材料课件

第九章-医用高分子材料课件

第九章 医用高分子材料
(2)高分子材料生物降解对生物反应的影响 高分子材料生物降解对人体组织反应的
影响取 决于降解速度、产物的毒性、降解的持续期
限等因 素。
降解速度慢而降解产物毒性小, 不引起 明显的 组织反应。
但若降解速度快而降解产物毒性大, 导
第九章 医用高分子材料
(3)材料物理形态等因素对组织反应的影响 高分子材料的物理形态如大小、形状、孔度、
癌的原因是由 于正常细胞发生了变异, 当这些变异细
胞以极其迅 速的速度增长并扩散时, 就形成了癌。
而引起细胞 变异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有化学因素、
第九章 医用高分子材料
(4)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 当高分子材料用于人工脏器植入人体
后, 必然 要长时间与体内的血液接触。因此, 医用高
分子对 血液的相容性是所有性能中最重要的。
第九章 医用高分子材料
血栓的形成机理是十分复杂的。一般认为, 异 物与血液接触时, 首先将吸附血浆内蛋白质, 然后 粘附血小板, 继而血小板崩坏, 放出血小板因子, 在异物表面凝血, 产生血栓。此外, 红血球粘附引 起溶血;凝血致活酶的活化, 也都是形成血栓的原 因。(见图9—1)
第九章 医用高分子材料
1.3 医用高分子材料的概念及其发展简史
1.3.1 基本概念
医用高分子材料 —— 可以用于诊断、治疗 或者替换生物体病患器官或者改善其功能 的高分子材料。 高分子材料最有可能用作医用材料!
第九章 医用高分子材料
高分子材料最有可能用作医用材料? ? ?
有机高分子是生命的基础。动物体与植物体 组成中最重要的物质——蛋白质、肌肉、纤 维素、淀粉、生物酶和果胶等都是高分子化 合物。
会引起生命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课件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课件

• 通常,当人体的表皮受到损伤时,流材料出202的0/9/30 血液会 自动凝固,称为血栓。
• 血液相容性指材料在体内与血液接触后不发生凝 血、溶血现象,不形成血栓。
• 实际上,血液在受到下列因素影响时,都可能发 生血栓:① 血管壁特性与状态发生变化;② 血 液的性质发生变化;③ 血液的流动状态发生变化。
材料
⑤材料表面伪内膜化
材料 2020/9/30
人们发现,大部分高分子材料的表面容易沉渍
血纤蛋白而凝血。如果有意将某些高分子的表面制
成纤维林立状态,当血液流过这种粗糙的表面时,
迅速形成稳定的凝固血栓膜,但不扩展成血栓,然
后诱导出血管内皮细胞。这样就相当于在材料表面
上覆盖了一层光滑的生物层—伪内膜。这种伪内膜
CH2OSO3H
COOH
CH2OSO3H
COOH
HH
OH
HH
OH
HH
OH
HH
OH
O
OH H
O
OH H
O
OH H
O
OH H
H NHSO3H
H OH
H NHSO3H
H OH
材料 2020/9/30
将肝素通过接枝方法固定在高分子材料表面上 以提高其抗凝血性,是使材料的抗凝血性改变的重 要途径。在高分子材料结构中引入肝素后,在使用 过程中,肝素慢慢地释放,能明显提高抗血栓性。
③ 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
材料 2020/9/30
有些高分子材料本身对人体有害,不能用作
医用材料。而有些高分子材料本身对人体组织并
无不良的影响,但在合成、加工过程中不可避免
地会残留一些单体,或使用一些添加剂。当材料
植入人体以后,这些单体和添加剂会慢慢从内部

医用高分子材料ppt课件

医用高分子材料ppt课件
一、 高分子人工脏器及部件的应用现状
目前,已研究出许多有生物活性的高分子材料, 例如将生物酶和生物细胞等固定在高分子材料分 子中,以克服高分子材料与生物肌体相容性差的 缺点,开发出混合型人工脏器的工作正在取得可 喜的成绩。
40
用于人工脏器的部分高分子材料
人工脏器
高分子材料
心脏
嵌段聚醚氨酯弹性体、硅橡胶
➢纤维蛋白:是纤维蛋白原的聚合产物,具有良好 的生物相容性、止血、促进组织愈合等功能,在 医学领域有着重要用途。
26
二、生物吸收性天然高分子材料
3、 纤维蛋白
➢纤维蛋白的降解包括酶降解和细胞吞噬两种过程, 降解产物可以被肌体完全吸收。
➢降解速度随产品不同从几天到几个月不等,可通 过交联和改变其聚集状态来控制其降解的速度。
2、人造皮肤材料
治疗大面积皮肤创伤的病人,需要将病人的正常皮 肤移植在创伤部位上,但在移植之前,创伤面需要 清洗,被移植皮肤需要养护,因此需要一定时间, 但在这段时间内,许多病人由于体液的大量损耗以 及蛋白质与盐分的丢失而丧失生命。
43
三、高分子材料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2、人造皮肤材料
➢因此,人们用高亲水性的高分子材料作为人 造皮肤,暂时覆盖在深度创伤的创面上,以 减少体液的损耗和盐分的丢失,从而达到保 护创面的目的。
44
三、高分子材料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2、人造皮肤材料
➢聚乙烯醇微孔薄膜和硅橡胶多孔海绵:是制 作人造皮肤的两种重要材料,这两种人造皮 肤使用时手术简便,抗排异性好,移植成活 率高,已应用于临床。
45
三、高分子材料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2、人造皮肤材料
➢高吸水性树脂:用于制作人造皮肤方面的研 究,亦已取得很多成果,此外,聚氨基酸、 骨胶原、角蛋白衍生物等天然改性聚合物也 都是人造皮肤的良好材料。

《医用高分子材》课件

《医用高分子材》课件

04
医用高分子材料在医疗器 械中的应用
医用高分子材料在医疗器械中的常见种类
01
高分子材料在医疗器械中应用广 泛,常见的种类包括聚乙烯、聚 丙烯、聚氯乙烯、硅橡胶、聚氨 酯等。
02
这些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 相容性、耐腐蚀、耐磨损等特性 ,广泛应用于制造医疗器械。
医用高分子材料在医疗器械中的选用原则
高分子仿生材料
模拟天然生物材料的结构和功能 ,开发具有优异生物相容性和功 能性的仿生医用高分子材料。
医用高分子材料与其他先进技术的结合应用
3D打印技术
结合3D打印技术,制备个性化、定制化的医用高分子材料和医疗器 械。
纳米技术
利用纳米技术改善医用高分子材料的表面性质和降解行为,提高其 生物相容性和功能。
挤出成型
将高分子材料加热至熔融 状态,通过挤出机挤出为 连续的型材,冷却后得到 所需形状的制品。
医用高分子材料的表面改性
表面接枝改性
通过化学反应在高分子材料表面接枝上其他聚合物或小分子,改 变表面性质。
等离子体处理
利用等离子体对高分子材料表面进行处理,改变表面化学结构和 润湿性。
表面涂层
将其他材料涂覆在高分子材料表面,形成一层具有所需性质的涂 层。
未来,医用高分子材料将更加注重智能化、个性化、环保化等方面的发展,以满 足不断变化的医疗需求。
05
医用高分子材料的未来展 望
新兴医用高分子材料的研发与探索
生物可降解高分子
材料
研发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降解 性能的高分子材料,用于药物载 体、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等领域 。
高分子纳米药物载

利用纳米技术构建高效、低毒的 纳米药物载体,提高药物的靶向 性和生物利用度。

【可编辑全文】医用高分子材料-ppt课件

【可编辑全文】医用高分子材料-ppt课件
31
医用高分子材料 (临床医学)
根据人工脏器和部件的作用及目前研究进展, 可将它们分成五大类。
第一类:能永久性地植入人体,完全替代原来 脏器或部位的功能,成为人体组织的一部分。属于 这一类的有人工血管、人工心脏瓣膜、人工食道、 人工气管、人工胆道、人工尿道、人工骨骼、人工 关节等。
19
医用高分子材料 (临床医学)
药物释放-2
• 最早的药物释放系统是合成聚合物基( 聚乙交 酯), 由此人们对新型的生物可降解聚合物基的 设计与合成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因为生物可降 解聚合物材料不必在药物释放系统失去效能之 后, 再被从母体中取出。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 料在药物释放系统中的应用主要是对小分子药 物、大分子药物和酶的释放.
控释和靶向等药物释放系统成为国际医药工业研发的
潮流 ,涉及口服、 透皮和黏膜等给药途径 ,近年还出现
了基于细胞微囊化和微加工等新技术的药物释放系统.
2005 年药物释放系统将占到药物市场份额20%,2008
年美国市场销售额可达 745 亿美元.
21
医用高分子材料 (临床医学)
药物释放-4
中国药物释放系统的研究一直紧随国际动态 ,其内容 几乎涵盖了国际药物释放系统研发的各个领域.目前 , 已经有酮洛芬、 吲哚美辛、 庆大霉素等近30 种口 服释放系统;硝化甘油、 雌二醇等透皮释放系统;多 柔比星、 紫杉醇等脂质体 ,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L HRH)类似物丙氨瑞林和那法瑞林、 睾丸酮-丙交酯乙 交酯共聚物( PL GA)微球、 胰岛素2聚丙交酯( PLA) 微球 ,治疗癌症的甲氨蝶呤明胶栓塞微球等靶向释放 系统获准进入临床应用。
23
医用高分子材料 (临床医学)
药物释放-6
• 国际上在口服、 透皮、 黏膜等缓/控释 给药系统等设计复杂的非注射药物释放系 统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更多新进展.同时 , 药物释放也已经从系统给药发展到器官和 细胞靶向给药.

第九章 功能高分子

第九章 功能高分子

如聚丙烯酰胺侧链上的硫代缩胺基脲汞在光作用下 形成汞的有色络合物。
R N N
CH2 CH CONH Hg
S
C
N
NH R
R CH2 CH CONH Hg S C N N N H N R
八、电子聚合物
1、聚苯胺
在酸性条件和过氧化物存在下苯胺聚合成
O NH2 H+
n
PAn
聚苯胺具有较高的导电性
NH2
2、药物载体
药物载体含四类基团:药(D)、悬臂(S)、输 送基团(T)、使高分子溶解的基团(E)。
高分子链
S E E D D
T T
如聚乙烯醇和阿司匹林结合:
CH2 CH O O C O C O CH3 CH2 CH OH
n
m
七、光致变色高分子
对光进行传输、吸收、储存、转换的一类高分子材 料。 在高分子链上存在光色基团、当吸收一定波长的 光后发生颜色变化。
H3C OH
CH3
硫醇类
2 R SH R S S R + 2H+ + 2e-
CH2
CH
CH2CH NHCO( C H2)4CHCH 2CH2 SH SH
CH2SH
应用实例
头发中含有胱氨酸,与半胱氨酸存在以下相互转变:
HOOC CH NH2 CH2 S S CH2 CH NH2 COOH
胱氨酸
2HOOC CH NH2 CH2SH
CH2 CH CH2 CH N(CH2CH2OH)3
CH2Cl CH2 CH CH2 CH CH2 CH
CH2N+(CH2CH2OH)3Cl-
CH2
CH
两性离子
CH2 CH CH2 CH CH2 CH N(CH3)3 Cl

医用高分子材料-临床医学

医用高分子材料-临床医学

料在体内逐渐降解,其降解产物能被肌体吸收代
02
谢,获通过排泄系统排出体外,对人体健康没有
影响。如用聚乳酸制成的体内手术缝合线、体内
粘合剂等。
05
*
按生物医学用途分类
医用高分子材料 (临床医学)
硬组织相容性高分子材料 如骨科、齿科用高分子材料;
软组织相容性高分子材料
血液相容性高分子材料
高分子药物和药物控释高分子材料
*
医用高分子材料 (临床医学)
但对医用高分子来说,在某些情况下,“老化”
01
并不一定都是贬意的,有时甚至还有积极的意义。
02
如作为医用粘合剂用于组织粘合,或作为医用手术
03
缝合线时,在发挥了相应的效用后,反倒不希望它
04
们有太好的化学稳定性,而是希望它们尽快地被组
05
织所分解、吸收或迅速排出体外。在这种情况下,
计、制造等。上述学科的相互交融、相互渗透,促
使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品种越来越丰富,性能越来越
完善,功能越来越齐全。
*
医用高分子材料 (临床医学)
高分子材料虽然不是万能的,不可能指望它解 决一切医学问题,但通过分子设计的途径,合成出 具有生物医学功能的理想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前景是 十分广阔的。有人预计,在21世纪,医用高分子将 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除了大脑之外,人体的所有 部位和脏器都可用高分子材料来取代。仿生人也将 比想象中更快地来到世上。
06
更多的选择余地。1936年发明了有机玻璃后,很快
07
就用于制作假牙和补牙,至今仍在使用。1943年,
08
赛璐珞薄膜开始用于血液透析。
*
医用高分子材料 (临床医学)
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时,由于生物体系还存在着抗凝血系统负反馈机制,如 抗凝血因子体系,抗血小板体系,纤维蛋白溶解体系等,也 将受到材料表面性质的影响,与凝血系统协同作用,决定材 料表面凝血反应的速度与程度。
生物材料的血栓形成过程是涉及到凝血因子、血小板、白细
胞、红细胞、血浆蛋白、细胞因子、Ca2+离子、基质蛋白
(纤维粘连蛋白、层粘连蛋白、胶原蛋白、玻璃粘连蛋白和 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等)、免疫系统和血液动力学在内的复 杂过程。各种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形成了 一个有机的网络系统,任何一种因素的异常都有可能成为凝
在亲水性表面的一系列研究中,具有长PEO接枝链表面的抗 凝血材料引人注目。根据Nagaoka的假说,由于PEO是一种具 有高度亲水性和柔顺性的分子链:
一方面可与水结合形成水合PEO链,通过位阻排斥效应 阻碍血液组分的吸附-热力学因素 另一方面,水合PEO的快速运动影响了血液-材料的微区 流体力学性质,阻止了蛋白质在材料表面的停滞粘附与变 性-动力学因素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材料的抗凝血性并不简单地由亲水性 或是疏水性决定,而是取决于它们的平衡值,这可能是由于 具有亲疏水平衡的材料与人体组织天然水凝胶十分相似。
•聚合物材料在生物体中的稳定性取决于其结构,看其是否经 得住机械力、生理体液、自由基、酶等因素的影响而不发生 磨损、降解或交联等变化。如含有酯基、酰氨基和氨基甲酸 酯的聚酯(如聚乳酸、聚乙醇酸和聚己内酯等)、尼龙、聚 氨酯等聚合物易发生水解,聚乙烯则易发生自由基的氧化降 解,而聚四氟乙烯的稳定性则十分优良。 •
由于血液中多种组分(如血红蛋白、血小板、部分血浆蛋白质
等)在血液环境中呈负电性,血管内壁也呈负电性,因此人们 认为静电排斥作用可以阻碍血浆蛋白及血小板等物质的吸附,
从而有利于抗凝血。用阴离子修饰材料表面来提高抗凝血性
能已被广泛研究。但事实上,由于材料表面吸附蛋白质层及 血液中阳离子的存在,根据材料-血液的静电作用理论来设 计抗凝血材料表面有很大欠缺。
的相互作用,聚合物材料在生物环境中可以被腐蚀、吸收、降
解、磨损和失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形式:

体液、自由基或生物酶引起聚合物的降解、交联和相变 化,使材料的理化性质退变,甚至引起解体而失效;

• • •
在体液作用下,聚合物中的小分子添加剂渗出,导致力 学性质变化;
体液引起材料的化学腐蚀(对金属植入物影响较大); 生物体的吸收引起材料的功能特性改变,如使材料的弹 性模量降低,屈服应力升高; 血液、体液中的类脂质、类固醇及脂肪等物质渗入或覆 盖高分子材料,使材料增塑或钙化,导致性能下降。
天然高分子材料
特殊处理的动物组织:猪心瓣膜、牛心包、羊膜、猪皮等 结构单一材料:胶原、明胶、壳聚糖、硫酸软骨素等
根据降解性能:
非生物降解材料
PU、硅橡胶、PMMA、PP、PE等
生物降解或可吸收材料
所有的天然生物材料 部分合成的生物材料:PLA、PGA、PLGA、PCL、聚酸酐等 低分子量的亲水性聚合物如Pluronic(PEO-PPO-PEO)
生物材料的根本要求: 医用功能性 生物相容性 生物材料区别于
其它材料的根本 特征 其它要求: 物理机械性能 化学稳定性 无毒性 易加工成型性
5-1-1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种类
根据来源:
合成高分子材料
非生物降解型:PU、硅橡胶、PMMA、PP、PE等 生物降解型:PLA、PGA、PLGA、PCL、聚酸酐等
指材料与生物活体组织及体液接触后,不引起细胞、组 织的功能下降,组织不发生炎症、癌变以及排异反应等 。
材料能够有效促进细胞的粘附、增殖和分化,维持细胞 的正常功能-细胞相容性(Cytocompatibility)。
5-1-2-1 血液相容性
与血液接触的医疗器件(如血管内导管)和人工器官 (如心脏、血管、瓣膜和肺)必须具备良好的血液相容性。 正常情况下,由于血管内皮细胞及其分泌物的调节作用, 血液在心血管系统中流动不会形成血栓和出血。当高分子 材料植入体内与血液接触时,血液的流动状态和血管壁状 态都会发生变化,导致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紊乱。 表现为:
医药材料
用于药物的负载、包埋、传递与释放等。通过聚合物的降 解、分解或阻隔作用,可实现药物的长效缓释,降低药物的 毒副作用;通过负载特异性靶向识别功能,可实现药物的定 点释放。
组织工程材料
生物降解材料为基底培养复制出人体自身的组织,与人体原有 组织完全一样,这是真正的生物相容性,如美国已成功地制备出 具有生物功能的人造皮肤和人造软骨。
5-1-2-3实施方法3:材料表面生物化
生物内的凝血、抗凝血是一个相互制约的平衡系统。许多生物 活性物质都有较高的抗凝血活性。因而,将这些具有抗凝血功 能的生物活性物质通过共价键合,离子键合,交联,吸附等方 式负载到材料表面是提高血液相容性的有效手段之一。
5-1-2-3实施方法4:材料表面负载电荷
体外辅助材料
在体外使用的较为大型的人工脏器装置,主要作用是在手术 过程中暂时替代原有器官,如人工呼吸机、血液透析机、人工 肾、人工心脏等。
智能材料(Intelligent materials)
同时具有感知和驱动双重功能的材料。感知、反馈和响应 是智能材料的三大要素。这种材料具有选择性、变形性、自 恢复、稳定性和开关现象等,可对诸如pH、温度、浓度等作 出反应,渴望用作药物控释、疾病诊断等领域。
材料与宿主的相互作用
急性全身反应 物理性能变化
形状,尺寸,强度,弹 性,蠕变,硬度,透明, 软化点,耐磨性,导热 与导电性等 变态反应,急性毒性
物理化学作用
溶解,吸附,渗
反应等
慢性全身反应
慢性毒性反应,
变态等
透等Βιβλιοθήκη 聚合物材 料机械作用
磨损,冲击, 反复扩张与压 缩等
生物体 急性局部反应
凝血, 急性炎症等
化学性能变化
亲/疏水性,酸/碱性,
吸附,渗透,溶解, 耐辐射与耐化学腐蚀 性能等
化学作用
分解,改性等
慢性局部反应
肿瘤,钙化等
a. 材料反应
高分子医用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常需与生物肌体、体液、血液 等接触。生物系统中包含有各种无机离子(如Na+、K+、Ca2+、 Mg2+、Cl-、HCO3-、PO43-、SO42-)、小分子无机物(如O2、 CO2、H2O等)和大分子有机物(如蛋白质、酶、类脂质等)。 在这些物质的作用下,高分子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都会发生一 定程度的变化。因此,这是在生物医用材料的研究与应用过程 中必须引起重视的关键问题。通过机械的、物理化学的和化学
对促凝血介质(如凝血酶及其复合物)的吞噬清除作用减 弱,促凝血介质(如各种凝血酶)的产生增多,抗凝血介质 (如抗凝血酶、肝素、肾上腺素等)的产生减少;损伤的血 管壁会暴露出胶原蛋白(Collagen),从而导致血小板粘附 。 小分子(水和无机盐等)和血浆蛋白(包括部分凝血因子,抗 凝血因子)相继吸附在材料表面,形成一蛋白质吸附层。材料 的表面性质极大地影响着吸附蛋白层的数量,组成,结构, 这对血栓的形成起重要作用。吸附在材料表面的蛋白质变性、 活化,在Ca2+存在的条件下,通过激活凝血因子,血小板粘 附,红血球粘附三条途径,最终导致血栓的形成。其中以凝 血因子的激活和血小板粘附起主导作用,而这两者之间又相 互影响,相互促进。
第5章 医用高分子材料
5-1 医用高分子概况
5-2 生物惰性高分子材料 5-3 生物降解性高分子材料 5-4 用于人造器官的功能高分子材料 5-5 药用高分子材料
5-1 概述
生物材料(Biomaterials)是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交叉的前 沿领域,与化学和医学也有密切的关系。 生物医用材料(Biomedical materials)是以医疗为目的, 用于和活组织接触以形成功能性无生命材料,包括那些具 有生物相容性或生物降解性的材料(ISO1987年定义)。 材料学与生物学的交叉为生物材料学; 生物材料学与医学的交叉部分为生物医用材料学; 生物材料学与工程学的交叉部分为仿生材料(Biomimetic materials)、智能材料(Intelligent materials)或灵巧材料 (Smart materials)。
根据使用形态:
膜、管、中空纤维、凝胶、多孔材料、微粒与微球
根据使用领域:
高分子人工脏器
生物惰性的高分子材料作为人工内脏(心脏、肾、肝、胰、 肺等)、血管、骨骼、关节、角膜、皮肤等医用材料,正越来 越广泛地得到应用。人工脏器的应用正从大型化向小型化发展, 从体外使用向体内发展,从单一功能向综合功能发展。
血反应的板机点。
5-1-2-2 组织相容性
组织相容性的基本要求 (1) 化学上惰性,不会因与体液接触而发生反应 (2) 不对人体组织引起炎症和异物反应 (3) 不致癌 (4) 长期植入体内不减小机械强度 (5) 能承受必要的清洁和消毒灭菌而不变性。 核心问题是不引起组织的不良反应,达到与组织的融洽相处。 影响组织相容性的因素 (1) 材料中的杂质 (2) 物理力学性质(机械应力等) (3) 形状、尺寸和表面形态结构(结构相容性) 高分子本身的化学结构主要影响其在体内的老化稳定性,对 组织生物学的影响不明显。
5-1-2-3实施方法2:材料表面微相分离
按照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生物膜骨架为脂质双分子层, 蛋白质镶嵌其中。脂质双分子层以非极性基团相对,极性基团 向外,形成亲水区,与蛋白质疏水区共同形成微观非均相结构。 因此,材料表面微相分离是获得良好血液相容性的有效途径。 人们对嵌段聚醚氨酯(SPEU)的大量研究充分证明了具有微相分 离结构的材料,尤其是同时含亲疏水成分并达到一定平衡值时, 具有良好的抗凝血性。 Nakajima曾提出覆盖控制假说:当微相分离材料和血液接触时, 立即吸附血浆蛋白,亲疏水性不同的蛋白质被选择性地吸附到 不同微区,这种特定的蛋白质吸附层不会激活血小板表面的糖 蛋白,血小板就不以异物来识别,从而阻碍了凝血的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