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高考文科数列知识点总结(全),推荐文档
高考文科数列知识点总结
高考文科数列知识点总结数列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高考文科数学中也是一项必考内容。
数列是由一系列按照某个规律排列的数字或数学表达式组成的,它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高考文科数列知识点进行总结,包括数列的基本概念、常见类型的数列及其性质、数列的求和公式等。
一、数列的基本概念数列是指按照一定的规律将一系列数字或数学表达式排列在一起形成的序列。
其中,每一项被称为数列的项,用$a_n$表示。
数列还具有首项($a_1$)、公差($d$)和项数($n$)等重要概念。
首项是数列中的第一项,公差是指相邻两项之间的差值,项数是数列中项的个数。
二、等差数列及其性质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间的差值恒定的数列。
其通项公式为$a_n=a_1+(n-1)d$,其中$a_n$为数列的第$n$项,$a_1$为首项,$d$为公差。
等差数列有一系列重要的性质,例如,相邻两项之间的差值是常数,任意三项的中项等于前后两项的平均值等。
三、等比数列及其性质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间的比值恒定的数列。
其通项公式为$a_n=a_1\cdot r^{n-1}$,其中$a_n$为数列的第$n$项,$a_1$为首项,$r$为公比。
等比数列也具有一些重要的性质,例如,相邻两项之间的比值是常数,任意三项之间的比值等于公比的平方等。
四、斐波那契数列及其性质斐波那契数列是一个特殊的数列,其前两项都为1,从第三项开始,每一项都是前两项之和。
斐波那契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_n=\frac{1}{\sqrt{5}}[(\frac{1+\sqrt{5}}{2})^n-(\frac{1-\sqrt{5}}{2})^n]$。
斐波那契数列有着许多有趣的性质,例如,相邻两项之间的比值越来越接近黄金分割比例。
五、数列的求和公式数列的求和是数列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对于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来说,我们可以通过求和公式得到数列的和。
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为$S_n=\frac{n}{2}(a_1+a_n)$,其中$S_n$为数列的前$n$项和。
高三数列知识点文科版
高三数列知识点文科版数列是数学中常见的一种数学对象,是由一系列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数字所构成的序列。
在文科学科中,数列的概念及其相关知识点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本文将介绍高三数列知识点的相关内容。
一、数列的概念与性质数列是由一系列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数字所构成的序列。
其中,每个数字称为数列的项,用an表示。
数列的通项公式表示了数列中各项之间的关系,常用的有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
1. 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是一种公差为常数的数列,即数列中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之差都相等。
通项公式为an = a1 + (n - 1)d,其中,a1为首项,d为公差,n为项数。
2. 等比数列等比数列是一种比值为常数的数列,即数列中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之比都相等。
通项公式为an = a1 × r^(n - 1),其中,a1为首项,r为公比,n为项数。
数列的性质包括有限数列和无限数列、单调性、有界性和极限等。
二、数列的应用数列作为一种基本的数学工具,在文科学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列举几个常见的数列应用场景。
1. 金融领域在金融领域中,数列常用于计算复利增长问题。
例如,银行的定期存款利率为6%,每年计算一次利息,那么每一年的本息总量可以用等比数列来表示。
2. 人口统计在人口统计工作中,数列可以用来描述人口的增长或减少情况。
通过分析数列的特征,可以预测未来的人口发展趋势。
3. 历史研究在历史研究领域,数列可以用来揭示历史事件发展的规律。
通过构建适当的数列模型,可以将历史事件与时间、地点等因素联系起来,帮助研究人员深入了解历史的发展过程。
三、数列的解题方法解题是数列学习中的重要环节,只有掌握了解题方法,才能在高考中灵活运用数列知识。
1. 数列的推导数列的推导是指根据已知的数列条件,推导出数列的通项公式。
对于等差数列,通过观察数列中相邻项的关系,可以得出公差;对于等比数列,通过观察数列中相邻项的比值,可以得出公比。
2. 数列的和求解求解数列的和是数列学习中的常见问题。
(完整)高中数学数列知识点整理,推荐文档.docx
数列1、数列中 a n 与 S n 之 的关系:a nS 1 , ( n 1)S n S n 1 ,( n 注意通 能否合并。
2).2、等差数列:⑴定 : 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 起,每一 与它的前一 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即 a n - a n 1=d ,(n ≥ 2, n ∈N ),那么 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
⑵等差中 :若三数a 、 A 、b 成等差数列a bA2⑶通 公式: a n a 1 ( n1)d a m (n m)d或 a npn q ( p 、 q 是常数) .⑷前 n 和公式:S n na 1n n 1n a 1 a n2d2⑸常用性 :①若 m n p q m, n, p, q N , a m a n a p a q ;②下 等差数列的 a k ,a k m , a k 2m , ,仍 成等差数列;③数列a nb (,b 常数)仍 等差数列;④若 { a n } 、 { b n } 是等差数列,{ ka n } 、 { ka n pb n } ( k 、 p 是非零常数 )、{ a p nq }( p, q N * )、,⋯也成等差数列。
⑤性: a n 的公差 d , :ⅰ) d 0 a n 增数列; ⅱ) d0 a n 减数列; ⅲ) da n 常数列;⑥数列 { a n } 等差数列a n pn q ( p,q是常数)⑦若等差数列a n的前 n 和 S, S、S 2 k S k 、S 3k S 2k ⋯ 是等差数列。
nk3、等比数列⑴定 : 如果一个数列从第 2 起,每一 与它的前一 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 那么 个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
⑵等比中 :若三数a 、G 、b 成等比数列 G 2 ab, ( ab 同号)。
反之不一定成立。
⑶通 公式:a n a 1q n 1 a m q n m⑷前 n 和公式: S na 1 1 q na 1 a n q1 q1 q⑸常用性①若 m n p q m, n, p, q N, a ma n a p a q ;②,, , 等比数列,公比qk下 成等差数列的 成等比数列a k ak mak 2m( ), ③数列a n (不等于零的常数)仍是公比q 的等比数列;正 等比数列a n ;lg a n 是公差 lg q 的等差 数列;④若a n 是等比数列,ca n ,a n 2 , 1,a nan r( r Z) 是等比数列,公比依次是q , q21 r., , qq⑤ 性:a 10, q 1或 a 1 0,0q 1a n 增数列; a 1 0,0 q 1或 a 1 0, q 1a n 减数列;q1a n 常数列;q 0a n 数列;⑥既是等差数列又是等比数列的数列是常数列。
文科数列高考知识点总结
文科数列高考知识点总结一、数列的基本概念数列是一列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数,这些数之间有着确定的规律。
数列中的每一个数都是这个规律的具体表现。
数列通常用a1, a2, a3, ... , an表示。
其中n表示这个数列中的项数。
数列常见的分类:1. 等差数列2. 等比数列3. 指数数列4. 对数数列5. 斐波那契数列6. 等差中项数列7. 等比中项数列二、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任意相邻两项的差都相等的数列。
其中,差值称为公差,通常用d表示。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 = a1 + (n-1)d。
常见的等差数列的性质和公式:1. 第n项:an = a1 + (n-1)d2. 第n项和:Sn = (a1 + an) * n / 23. 前n项和:Sn = n*(a1 + an) / 24. 前n项的公差和:S'd = (n-1)*d等差数列的常见题型:1. 求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2. 求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3. 等差数列的应用题(如等差数列的求和应用)三、等比数列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任意相邻两项的比值都相等的数列。
其中,比值称为公比,通常用q 表示。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 = a1 * q^(n-1)。
常见的等比数列的性质和公式:1. 第n项:an = a1 * q^(n-1)2. 第n项和:Sn = (a1 * (1 - q^n)) / (1 - q)3. 前n项和:Sn = (a1 * (1 - q^n)) / (1 - q)等比数列的常见题型:1. 求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2. 求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3. 等比数列的应用题(如等比数列的求和应用)四、数列的推导数列的推导是指通过已知数列的一些特定项的值,寻找数列的通项公式。
在高考中,通常会考察学生对数列的推导和归纳的能力。
数列的推导题型通常包括以下几类:1. 求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2. 求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3. 求满足条件的数列的通项公式数列的推导和归纳是数学中的重要思维能力,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推理和归纳总结能力。
高考文科数列必考知识点
高考文科数列必考知识点一、什么是数列数列是由一系列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数所组成的序列。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列通常是以一般项的形式给出,即 $a_n$。
二、数列的性质1. 有界性:数列可能是有上界或下界的,也可能是有上下界的。
有界数列的一种特殊情况是收敛数列。
2. 单调性:数列可能是递增的、递减的或保持不变的。
3. 极限性:数列可能会趋于某个有限的常数,也可能发散。
如果数列不趋于常数,那么它就是发散的。
三、等差数列1. 概念:等差数列是指数列的相邻两项之间的差值都是相等的。
常用的等差数列的一般项公式为 $a_n = a_1 + (n-1)d$,其中$a_1$ 为首项,$d$ 为公差,$n$ 为项数。
2. 性质: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为 $S_n = \frac{n}{2}(a_1 +a_n)$,其中 $S_n$ 为前 n 项和,$a_1$ 为首项,$a_n$ 为第 n 项。
四、等比数列1. 概念:等比数列是指数列的相邻两项之间的比值都是相等的。
通常等比数列的一般项公式为 $a_n = a_1 \cdot r^{n-1}$,其中$a_1$ 为首项,$r$ 为公比,$n$ 为项数。
2. 性质:等比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为 $S_n = \frac{a_1(1-r^n)}{1-r}$,其中 $S_n$ 为前 n 项和,$a_1$ 为首项,$r$ 为公比。
五、斐波那契数列1. 概念:斐波那契数列是一种特殊的数列,其中每一项都等于前两项之和。
斐波那契数列的一般项公式为 $f_n = f_{n-1} + f_{n-2}$,其中 $f_1 = 1$,$f_2 = 1$。
2. 性质:斐波那契数列有许多有趣的性质,如黄金分割比例等。
六、递归数列1. 概念:递归数列是一种特殊的数列,其中每一项都依赖于前几项。
常见的递归数列有斐波那契数列和阶乘数列等。
2. 方法:递归数列可以通过递推关系式或初始值来求解。
递推关系式表示当前项和前几项的关系,初始值为已知的几个项。
(完整word版)高中数学数列知识点总结(经典),推荐文档
高一数学期末复习专题解三角形3. 正、余玄定理的解题类型: (1) 两类正弦定理解三角形的问题: ① 已知两角和任意一边,求其他的两边及一角 ② 已知两角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求其他边角 (2) 两类余弦定理解三角形的问题: ①已知三边求三角.②已知两边和他们的夹角,求第三边和其他两角4. 判定三角形形状时,可利用正余弦定理实现边角转化,统一成边的形 式或角的形式.5. 解题中利用 ABC 中:ABC,以及由此推得的一些基本关系式进行三角变换的运算,如:sin(A B) si nC,cos(A B) cosC, tan (A B) tanC,.A B C AB .CAB C sincos —,cos sin ,ta ncot .2 2 2 2 2 26、 三角公式: (1) 倍角公式: (2) 两角和、差公式:1正弦定理:a b c2Rsin AsinB sin Ca:b:c sin A:sin B:sin C .cos A2a b 2c 2bc cos A2.余弦定理: b22a c 2 2ac cos B 或 cos B2cb 2a 2ba cos Ccos Cb 22c 2a2bc2 22ac b2ac222ba c2ab数列基础知识点和方法归纳1.等差数列的定义与性质(1)定义:a n 1 and ( d 为常数),通项公式: a n ai n 1 d(2)等差中项: x , A y 成等差数列 2A x y (3) 前n 项和: S na 1 a n nnnn n 1d 122(4)性质: a n 是等差数列① 任意两项间的关系式; a n = a m + (n — m )d (m 、n € N ) ② 若 m n p q ,贝U a m a . a p a q ;③ S n , S 2n S n , S 3n S 2n ……仍为等差数列,公差为n 'd ; ④ 若三个成等差数列,可设为a d , a, a d⑤ 若a n , b n 是等差数列,且前n 项和分别为S n , T n ,则空 乩b m T 2m 1⑥a n 为等差数列 S n an 2 bn ( a,b 为常数,是关于n 的常数项为0的二次函数)S n 的最值可求二次函数S n an 2 bn 的最值;或者求出a .中的正、负分界项,a o即:当a ,, d 0,解不等式组时o 可得§达到最大值时的n值.a o当a ,0, d 0,由“ 可得S n 达到最小值时的n 值.a n 1 0⑦项数为偶数2n 的等差数列a n 有n(a n a n 1)6, a . 1为中间两项)⑧ 项数为奇数2n 1的等差数列a n 有:S偶S奇nd ,a n 1S2n 1 (2n 1)a n(a n为中间项),a n ,32.等比数列的定义与性质(1) 定义:也a nq ( q 为常数,q 0),(2) (3) (4) 通项公式: 等比中项: 前n 项和: 性质: a n a nX 、S nG 、y 成等比数列na(q 1) a 11 q n 1 q(q 1)是等比数列 ①任意两项间的关系: —m - na m = a n . q②若 m n p q ,贝U a . a p- a qG 2 xy ,或 G 、、xy(要注意!)(m 、n € N ).③S n , S 2nS n , S sn S ?n ……仍为等比数列,公比为ql注意:由S n 求a n 时应注意什么?n 1 时,a 1 S i ; n 2 时,a nS n S n 13.求数列通项公式的常用方法(1)求差(商)法 如:数列a n , 1 12a 1 尹2 夬n 2n 5, 求 an解:n 1时, n 2时,為 2 1 / 1尹214 2n①-②得:寺a n2,…a n 14(n 1) 2n1( n 2)5& 1a n 1, 3注意到a n 1 Sn 1 S n ,代入得S n[练习]数列a n 满足S n a 1 n 2 时,a nS n S n 14,求 a n又S 4 , • S n 是等比数列,S n 4(2)叠乘法如:数列a n 中, 3,3a nn求a n n 1解: a2a1 a3a2 a n 1又a1 3, —a n(3)等差型递推公式由a n a n 1 f(n).a o,求a n,用迭加法a2 a i a3 a2 f(2)f⑶两边相加得an a i f (2) f (3) f (n)--a n a0f(2)f(3)……[练习]数列a n中,a11 (4)等比型递推公式a n ca n 1d( c、d为常数,可转化为等比数列 ,设a n x令(c 1)x d , x d5・■ i c 1d d n 1…a n a1cc 1 c 1(5)倒数法如:a11,an 12a n求a n 2由已知得:1a n 21a n 12a n2••• 1为等差数列,11 ,a n a1 a n a n…a n a n a n 1 f (n)f(n)a n 3n1a n 2,求a n a n(3n1),a n丄a n公差为1,a n是首项为a ia n—,c为公比的等比数列c 11a n(附:公式法、利用a n S(nS n S n1)1 (n2)、累加法、累乘法•构造等差或等比3换元法)4.求数列前n 项和的常用方法(1) 公式法 (2)裂项相消法把数列各项拆成两项或多项之和,使之出现成对互为相反数的项da 1a n 1(3)错位相减法由 S n qS n ,求 S n , 其中q 为b n 的公比.(4)分组求和法所谓分组求和法就是对一类既不是等差数列, 也不是等比数列的数列,若将这类 数列适当拆开,可分为几个等差、等比或常见的数列,然后分别求和,再将其合并。
(完整word版)数列知识点复习总结,推荐文档
数列高考知识点大扫描数列基本概念数列是一种特殊函数,对于数列这种特殊函数,着重讨论它的定义域、值域、增减性和最值等方面的性质,依据这些性质将数列分类:依定义域分为:有穷数列、无穷数列; 依值域分为:有界数列和无界数列;依增减性分为递增数列、递减数列和摆动数列。
数列的表示方法:列表法、图象法、解析法(通项公式法及递推关系法); 数列通项:()n a f n =2、等差数列1、定义 当n N ∈,且2n ≥ 时,总有 1,()n n a a d d +-=常,d 叫公差。
2、通项公式 1(1)n a a n d =+-1)、从函数角度看 1()n a dn a d =+-是n 的一次函数,其图象是以点 1(1,)a 为端点, 斜率为d 斜线上一些孤立点。
2)、从变形角度看 (1)()n n a a n d =+--, 即可从两个不同方向认识同一数列,公差为相反数。
又11(1),(1)n m a a n d a a m d =+-=+-,相减得 ()n m a a n m d -=-,即()n m a a n m d =+-. 若 n>m ,则以 m a 为第一项,n a 是第n-m+1项,公差为d ; 若n<m ,则 m a 以为第一项时,n a 是第m-n+1项,公差为-d.3)、从发展的角度看 若{}n a 是等差数列,则12(2)p q a a a p q d +=++- ,12(2)m n a a a m n d +=++-, 因此有如下命题:在等差数列中,若2m n p q r +=+= , 则2m n p q r a a a a a +=+=.3、前n 项和公式由 1211,n n n n n S a a a S a a a -=+++=+++L L , 相加得 12n n a a S n +=, 还可表示为1(1),(0)2n n n S na d d -=+≠,是n 的二次函数。
高三数列知识点与题型总结(文科)知识讲解
高三数列知识点与题型总结(文科)数列考点总结第一部分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一、数列的相关概念与表示方法(见辅导书) 二、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四种基本数列: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等和数列、等积数列及其广义形式。
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求通项公式的方法是:累加和累乘,这二种方法是求数列通项公式的最基本方法。
求数列通项的方法的基本思路是:把所求数列通过变形,代换转化为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
求数列通项的基本方法是:累加法和累乘法。
一、累加法 1.适用于:1()n n a a f n +=+ ----------这是广义的等差数列 累加法是最基本的二个方法之一。
若1()n n a a f n +-=(2)n ≥,则 21321(1)(2) ()n n a a f a a f a a f n +-=-=-=L L两边分别相加得 111()nn k a a f n +=-=∑例1 已知数列{}n a 满足11211n n a a n a +=++=,,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例2 已知数列{}n a 满足112313n n n a a a +=+⨯+=,,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练习1.已知数列{}n a 的首项为1,且*12()n n a a n n N +=+∈写出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答案:12+-n n练习2.已知数列}{n a 满足31=a ,)2()1(11≥-+=-n n n a a n n ,求此数列的通项公式.答案:裂项求和n a n 12-=评注:已知a a =1,)(1n f a a n n =-+,其中f(n)可以是关于n 的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分式函数,求通项na .①若f(n)是关于n 的一次函数,累加后可转化为等差数列求和; ②若f(n)是关于n 的二次函数,累加后可分组求和;③若f(n)是关于n 的指数函数,累加后可转化为等比数列求和; ④若f(n)是关于n 的分式函数,累加后可裂项求和。
数列知识点归纳总结文科
数列知识点归纳总结文科一、数列的概念数列是指按照一定的规律依次排列的一组数字,这个规律可以是加减乘除或其他数学运算,也可以是一种特定的模式或者规律。
数列在数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数学的基础,也是数学的重要研究对象。
二、数列的分类1. 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的两项之差是一个常数的数列,这个常数称为公差,通常用字母d表示。
比如1,3,5,7,9就是一个等差数列,公差为2。
2. 等比数列: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任意两项之比都是一个常数的数列,这个常数称为公比,通常用字母q表示。
比如2,4,8,16,32就是一个等比数列,公比为2。
3. 调和数列:调和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的两项的倒数依然是一个数列的数列。
三、数列的通项公式1.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₁,公差为d,那么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ₙ=a₁+(n-1)d,其中n表示该等差数列的第n项。
2.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设等比数列的首项为a₁,公比为q,那么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ₙ=a₁*q^(n-1),其中n表示该等比数列的第n项。
四、数列的性质1. 等差数列的性质:等差数列中的任意三项,满足中项等于前项与后项的算术平均数。
即对于等差数列a₁,a₂,a₃,有a₂=(a₁+a₃)/2。
2. 等比数列的性质:等比数列中的任意三项,满足中项等于前项与后项的几何平均数。
即对于等比数列a₁,a₂,a₃,有a₂=√(a₁*a₃)。
五、常见数列1. 级数:级数是指数列的前n项之和。
级数在数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被广泛应用于微积分、代数、微分方程等诸多领域。
2. 斐波那契数列:斐波那契数列是指从第三项开始,每一项都等于前两项之和的数列,通常表示为1,1,2,3,5,8,13…。
斐波那契数列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算法、金融理论等领域。
3. 等级数:等级数是指级数中每一项都是常数的级数,通常表示为a+2a+3a+…+na+(n+1)a。
等级数在数学分析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它是微积分的基础之一。
(完整版)数列知识点归纳及习题总结,推荐文档
等差与等比数列知识与方法总结一、知识结构与要点N2cab+ =定义:nn n n n n a aa a q a a 1121+++-=→=N n ∈通项 等比中项:abc 成等比数列→⋅=-11n n qa a acb =⇒2基本概念推广mn m n qa a -⋅=前n 项和 =n S )1(11)1()1(111≠--=--=q qqa a qq a q n a n n 等比数列与首末两端等距离的两项之积相等1121......+--⋅===i n i n n a a a a a aq p n m a a a a q p n m ⋅=⋅⇒+=+成等比,若 成等差则}{n a k n n n ,...,21nk n a a a ,...,21成等比基本性质 当或时 {为递增数列101>>q a 1001<<<q a }n a 当或时 {为递减数列101><q a 1001<<>q a }n a 当 q<0时 {为摆动数列}n a当 q=1时 {为常数数列}n a 二、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基础知识与方法概括(一).一般数列数列的定义及表示方法;数列的项与项数;有穷数列与无穷数列;递增(减)、摆动、循环数列;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a n ;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S n ;一般数列的通项a n 与前n 项和S n 的关系:⎩⎨⎧≥-===-)2()1(111n S S n S a a n nn(二)等差数列1.等差数列的概念[定义]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通常用字母d 表示。
即:成等比数列}{)0,0,2(1n n n n a q a n d a a ⇔≠≠≥=--2.等差数列的判定方法(1)定义法:对于数列,若(常数),则数列是等差数列。
(完整word版)高考文科数列知识点总结(全).docx
(2)数列an是等比数列an
2
an 1an 1
4.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Sn公式:
(1)当q1时,Snna1
(2)
当q 1时,Sn
a1
1
qn
a1
anq
1
q
1
q
5.
等比数列的判定方法
(1)用定义:对任意的
n,都有an 1
qan或an 1
2n
1
时,则
S2n 1
S奇
S偶
(2 n 1) an+1
S奇
(n 1)an+1
奇
n 1
S
S奇
S偶
an+1
S偶
nan+1
S偶
n
(其中an+1是项数为
2n+1的等差数列的中间项).
(8)等差数列{ an}的前n项和Sm
n,前m项和Sn
m,则前m+n项和S
m n
m n
(9)求Sn的最值
法一:因等差数列前
n项和是关于
推广:
an
am
(n
m) d.
从而d
an
am;
n
m
3.等差中
(1)如果a,A,b成等差数列,那么
A叫做a与b的等差中 .即:A
a
b或2 A
a b
2
(2)等差中 :数列
an
是等差数列
2an
an-1
an 1(n 2)
2an 1
anan 2
4.等差数列的前n和公式:
S
n(a1
an)
na
n( n 1)d
高考文科数列知识点总结-推荐下载
(2)等差数列 1.等差数列的定义: an an1 d (d为常数)( n 2 );
2.等差数列通项公式:
an a1 (n 1)d dn a1 d (n N *) , 首项: a1 ,公差:d,末项: an
推广: an am (n m)d .
3.等差中项
(1)如果 a , A , b 成等差数列,那么 A 叫做 a 与 b 的等差中项.即: A a b 或
么这个公式就叫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说明:①an表示数列, an 表示数列中的第 n 项, an = f n表示数列的通项公式;
② 同一个数列的通项公式的形式不一定唯一。 ③不是每个数列都有通项公式。例如,1,1.4,1.41,1.414,…… (3)数列的函数特征与图象表示: 序号:1 2 3 4 5 6 项 :4 5 6 7 8 9
S2n1
数 乘以中间项)
2n
1a1
2
a2n1
2n
d 2
1 an1
5.等差数列的判定方法
(1) 定义法:若 an an1 d 或 an1 an d (常数 n N ) an 是等差数列. (2) 等差中项:数列 an 是等差数
列 2an an-1 an1 (n 2) 2an1 an an2 .
2
2A a b
(2)等差中项:数列 an 是等差数列 2an an-1 an1 (n 2) 2an1 an an2
4.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 NhomakorabeaSn
n(a1 an ) 2
na1
n(n 1) 2
d
(其中A、B是常数,所以当d≠0时,Sn是关于n的二次式且常数项为0)
特别地,当项数为奇数 2n 1 时, an1 是项数为 2n+1 的等差数列的中间项
数列知识点总结word文档
数列知识点总结word文档一、数列的概念数列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一系列数的集合。
数列中的每个数叫做这个数列的项。
二、数列的表达方式1. 通项公式:数列的每一项和项号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 递归公式:通过前一项或者前几项来表示后一项的公式。
3. 初项和公差:初项表示数列中的第一个数,公差表示数列中的相邻两项之间的差值。
三、等差数列1. 概念:如果一个数列中任意两相邻的项的差值都相等,这个数列就是等差数列。
2. 通项公式:如果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1,公差为d,那么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a1+(n-1)d。
四、等比数列1. 概念:如果一个数列中任意两相邻的项的比值都相等,这个数列就是等比数列。
2. 通项公式:如果等比数列的首项为a1,公比为q,那么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a1*q^(n-1)。
五、数列的性质1. 数列的前n项和:数列前n项之和的公式为Sn=n(a1+an)/2。
2. 数列前n项平方和:数列前n项平方和的公式为Sn=n*(n+1)*(2n+1)/6。
3.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公式为Sn=n(a1+an)/2。
4. 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公式为Sn=a1*(1-q^n)/(1-q)。
六、常见数列1. 斐波那契数列:该数列的前两项为1,第三项开始每一项都是前两项之和。
2. 等差数列: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值都相等。
3. 等比数列:每一项与前一项的比值都相等。
4. 等比数列:首项为a1,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为an=a1*q^(n-1)。
七、数列的应用1. 数学问题:在数学中,数列常常应用于求和问题、发现规律等。
2. 物理问题:在物理学中,数列可以用来描述变化过程。
3. 经济问题:在经济学中,数列可以被用来预测发展趋势。
4. 生活中的应用:例如车流量的变化、人口增长等都可以用数列来描述和预测。
总结:数列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包含了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等不同类型的数列,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完整版)数列知识点梳理
数列知识点梳理一、数列的相关概念 (一)数列的概念1.数列是按一定顺序排列的一列数,记作,,,,321 n a a a a 简记{}n a .2.数列{}n a 的第n 项n a 与项数n 的关系若用一个公式)(n f a n =给出,则这个公式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3.数列可以看做定义域为*N (或其子集)的函数,当自变量由小到大依次取值时对应的一列函数值,它的图像是一群孤立的点。
(二)数列的表示方法数列的表示方法有:列举法、解析法(用通项公式表示)和递推法(用递推关系表示)。
(三)数列的分类1. 按照数列的项数分:有穷数列、无穷数列。
2. 按照任何一项的绝对值是否不超过某一正数分:有界数列、无界数列。
3. 从函数角度考虑分:递增数列、递减数列、常数列、摆动数列。
递增数列的判断:比较f(n+1)与f(n)的大小(作差或作商) (四)数列通项n a 与前n 项和n S 的关系 1.∑==++++=ni i n n a a a a a S 1321 2.⎩⎨⎧≥-==-2111n S S n S a n n n 二、等差数列的相关知识点1.定义:)2()()()(11≥∈=-∈=-•-•+n N n d a a N n d a a n n n n 且常数或常数。
当d>0时,递增数列,d<0时,递减数列,d=0时,常数数列。
2.通项公式:d n a a n )1(1-+=d m n a m )(-+=q pn d a dn +=-+=)(1d =11--n a a n ,d =mn a a mn -- 是点列(n ,a n )所在直线的斜率. 3.前n 项的和:d n n na a a n S n n 2)1(2)(11-+=+=21()22d d n a n =+-Bn An +=2 {nS n}是等差数列。
4.等差中项:若a 、b 、c 等差数列,则b 为a 与c 的等差中项:2b=a+c 5、等差数列的判定方法(n ∈N*)(1)定义法: a n+1-a n =d 是常数 (2)等差中项法:212+++=n n n a a a (3)通项法:q pn a n += (4)前n 项和法:Bn An S n +=2 6.性质:设{a n }是等差数列,公差为d,则(1)m+n=p+q ,则a m +a n =a p +a q 特别地,当2m n p +=时,则有2m n p a a a += (2) a n ,a n+m ,a n+2m ……组成公差为md 的等差数列.(3) S n , S 2n -S n , S 3n -S 2n ……组成公差为n 2d 的等差数列.(4)若{}n a 、{}n b 是等差数列,则{}n ka 、{}n n ka pb + (k 、p 是非零常数)、*{}(,)p nq a p q N +∈均是等差数列,公差分别为:(5)若等差数列{}n a 、{}n b 的前n 和分别为n A 、n B ,且()nnA f nB =,则 2121(21)(21)(21)n n n n n n a n a A f n b n b B ---===--.如设{n a }与{n b }是两个等差数列,它们的前n 项和分 别为n S 和n T ,若3413-+=n n T S n n ,那么=nn b a ___________,=77b a __________ (6)n S 的最值:法1、可求二次函数2n S an bn =+的最值;法2、求出{}n a 中的正、负分界项,即:当100a d ><,,解不等式组100n n a a +≥⎧⎨≤⎩可得n S 达到最大值时的n 值. 当100a d <>,,由10n n a a +≤⎧⎨≥⎩可得n S 达到最小值时的n 值.例:若{}n a 是等差数列,首项10,a >200320040a a +>,200320040a a ⋅<,则使前n 项和 0n S >成立的最大正整数n 是(答:4006)7.n n S a n d a ,,,,1知三求二, 可考虑统一转化为两个基本量d a ,1;或利用数列性质, 8、巧设元:三数:d a a d a +-,,, 四数:d a d a d a d a 3,,,3-+-- 9、项数为偶数n 2的等差数列{}n a ,有nd S S =-奇偶,1+=n na a S S 偶奇,项数为奇数12-n 的等差数列{}n a ,有)()12(12为中间项n n n a a n S -=-,n a S S =-偶奇,1-=n nS S 偶奇.例、项数为奇数的等差数列{}n a 中,奇数项和为80,偶数项和为75,求此数列的中间项与项数(答:5;31).),)(()()(11122212为中间两项++-+==+=+=n n n n n n n a a a a n a a n a a n S10、如果两等差数列有公共项,那么由它们的公共项顺次组成的新数列也是等差数列,且新等差数列的公差是原两等差数列公差的最小公倍数. 注意:公共项仅是公共的项,其项数不一定相同,即研究n m a b =.三、等比数列的相关知识点(类比等差数列) 1、定义:1n na q a +=(q 为常数,0q ≠+∈≠N n a n ,0,)或 时,常数数列当时,摆动数列当时,递减数列且;且当时,递增数列且;且当1q 0q 10100100101111=<><<<><<<>>q a q a q a q a2、通项公式:11-=n n q a a =(0,1≠q a )m n m n q a a -==3、前n 项和:()11(1)1(1)1n n na q S a q q q=⎧⎪=-⎨≠⎪-⎩(要注意q 的讨论)A Aq n-=(q ≠1)4、等比中项:x G y 、、成等比数列2G xy ⇒=,或G =只有同号两数才存在等比中项,且有两个,如已知两个正数,()a b a b ≠的等差中项为A ,等比中项为B ,则A 与B 的大小关系为______5、等比数列的判定方法(n ∈N*)(1)定义法: a n+1/a n =q 是常数 (2)等比中项法:221++•=n n n a a a(3)通项法: n n cq a =(q c ,为非零常数). (4)前n 项和法: A Aq S nn -=6、性质:{}n a 是等比数列(1)若m n p q +=+,则mn p q a a a a =··特别地,当2m n p +=时,则有2.pn m a a a =例:在等比数列{}n a 中,3847124,512a a a a +==-,公比q 是整数,则10a =___(答:512);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n a 中,若569a a ⋅=,则3132310log log log a a a +++=(答:1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乘以中间项)
5.等差数列的判定方法
(1) 定义法:若 an an1 d 或 an1 an d (常数 n N ) an 是等差数列. (2) 等差中项:数列 an 是等差数列 2an an-1 an1 (n 2) 2an1 an an2 . (3) 数列 an 是等差数列 an kn b (其中 k, b 是常数)。 (4) 数列 an 是等差数列 Sn An2 Bn ,(其中A、B是常数)。
Sn
na1
n(n 1) 2
d
d 2
n2
(a1
d )n 2
是关于 n
的二次函数且常数项为
0.
(2)若公差 d 0 ,则为递增等差数列,若公差 d p q 时,则有 am an a p aq ,特别地,当 m n 2 p 时,则有 am an 2ap .
6.等差数列的证明方法
定义法:若 an an1 d 或 an1 an d (常数 n N ) an 是等差数列.
7.等差数列的性质:
(1)当公差 d 0 时,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an a1 (n 1)d dn a1 d 是关于 n 的一次函 数,且斜率为公
差d
;前 n
和
(9)求 Sn 的最值
法一:因等差数列前 n 项和是关于 n 的二次函数,故可转化为求二次函数的最值,但要 注意数列的特殊性
n N* 。
法二:(1)“首正”的递减等差数列中,前 n 项和的最大值是所有非负项之和
即当 a1
0,d
0,由
a a
n 0 n1
0
可得
Sn
达到最大值时的 n
上面每一项序号与这一项的对应关系可看成是一个序号集合到另一个数集的映射。从函数观点
看,数列实质上是定义域为正整数集 N (或它的有限子集)的函数 f (n) 当自变量 n 从 1 开始依次取值
时对应的一系列函数值 f (1), f (2), f (3), ……, f (n) ,…….通常用 an 来代替 f n,其图象是一群孤
(7)设数列 an 是等差数列,d 为公差, S奇 是奇数项的和, S偶 是偶数项项的和, Sn 是前 n 项的和
1.当项数为偶数 2n 时,
S奇 a1 a3 a5 a2n1 n
a1 a2n1 2
nan
S偶
a2
a4
a6
a2n
n a2
2
a2n
nan1
S偶奇 S nan1 nan n an1 an =nd
(4)若an、bn为等差数列,则an b,1an 2bn都为等差数列
(5) 若{ an }是等差数列,则 Sn , S2n Sn , S3n S2n ,…也成等差数列
(6)数列{an}为等差数列,每隔 k(k N * )项取出一项( am , amk , am2k , am3k , )仍为等差数 列
na1
n(n 1) d 2
d 2
n2
(a1
1 d)n 2
An2
Bn
(其中A、B是常数,所以当d≠0时,Sn是关于n的二次式且常数项为0)
特别地,当项数为奇数 2n 1 时, an1 是项数为 2n+1 的等差数列的中间项
S2n1
2n
1a1
2
a2
n1
2n
1an
1
(项数为奇数的等差数列的各项和等于项数
(2)等差数列 1.等差数列的定义: an an1 d (d为常数)( n 2 );
2.等差数列通项公式:
an a1 (n 1)d dn a1 d (n N *) , 首项: a1 ,公差:d,末项: an
推广: an am (n m)d .
从而 d an am ; nm
立的点 (4)数列分类:
①按数列项数是有限还是无限分:有穷数列和无穷数列; ②按数列项与项之间的大小关系分:单调数列(递增数列、递减数列)、常数列和摆动数列
(5)递推公式定义:如果已知数列 an 的第 1 项(或前几项),且任一项 an 与它的前一项 an1 (或前几项)间
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就叫做这个数列的递推公式
3.等差中项
(1)如果 a , A , b 成等差数列,那么 A 叫做 a 与 b 的等差中项.即: A a b 或 2 A a b
2
(2)等差中项:数列 an 是等差数列 2an an-1 an1 (n 2) 2an1 an an2
4.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
Sn
n(a1 an ) 2
1.考纲要求
数列知识点
内容 4
数列
数列的概念 数列的概念和表示法 等差数列的概念
等差数列、 等比数列的概念 等比数列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 n 项和公式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 n 项和公式
要求层次 ABC
√ √ √
√ √
2.知识点 (一)数列的该概念和表示法、 (1)数列定义: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叫做数列;数列中的每个数都叫这个数列的项记作 an ,在数列第 一个位置的项叫第 1 项(或首项),在第二个位置的叫第 2 项,……,序号为 n 的项叫第 n 项(也叫通 项)记作 an ;
数列的一般形式: a1 , a2 , a3 ,……, an ,……,简记作 an。
(2)通项公式的定义:如果数列{an }的第 n 项与 n 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就叫这个
数列的通项公式
说明:①an表示数列, an 表示数列中的第 n 项, an = f n表示数列的通项公式;
② 同一个数列的通项公式的形式不一定唯一。 ③不是每个数列都有通项公式。例如,1,1.4,1.41,1.414,…… (3)数列的函数特征与图象表示: 序号:1 2 3 4 5 6 项 :4 5 6 7 8 9
S奇 nan an S偶 nan1 an1
2、当项数为奇数 2n 1时,则
S2n
1
S奇偶奇S S奇偶偶S
(2n 1) an+1
an+1
S
(n 1)an+1 S nan+1
S奇 S偶
n 1 n
(其中 an+1 是项数为 2n+1 的等差数列的中间项).
(8)等差数列{an}的前 n 项和 Sm n ,前 m 项和 Sn m ,则前 m+n 项和 Smn m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