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温州民风民俗
温州的特殊风俗
温州的特殊风俗
哎呀呀,咱们温州呀,真是有好多特别的风俗呢!比如每年的春节,咱们家里可热闹了,爸爸妈妈忙着做年饭,我呀,也帮忙挂灯笼,噼里啪啦的,好开心哦!我们温州人过年有个特别的习惯,就是要吃一种叫“汤圆”的东西,哦不是一般的汤圆,是甜的、咸的都有,里面包着各种各样的东西呢,像是花生、芝麻、甚至是咸蛋黄!
哇咧,还有呢,我们这儿过春节时,会有一个传统叫“打糕”,是用米做的,打呀打的,咚咚咚,好像小鼓声一样,打出来的糕特别软,大家一块儿吃,味道超级棒!
我们还会去“庙会”,哇,那地方好热闹呀,哩哩啦啦的,有好多小摊,卖糖葫芦和小玩意儿,转呀转的,像小车车一样。
我最喜欢的是看庙会里的舞龙舞狮,好像龙真的要飞起来了,吼吼吼,吓得我都忍不住捂住眼睛,可又忍不住偷偷瞄一眼,好神奇呀!
哇,我说的这些是不是很有趣呀?希望大家也能来温州,和我们一起感受这些特别的风俗,嘻嘻~
—— 1 —1 —。
温州人生礼仪风俗
温州人生礼仪风俗温州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有着独特的生活礼仪和风俗习惯。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温州人的生活礼仪和风俗习惯吧。
一、生活礼仪1.尊重长辈:在温州,尊重长辈是一种传统的生活礼仪。
在与长辈交流时,要注意遵守一些称呼规矩,如称呼父亲的哥哥为“大伯子”,母亲的兄弟为“大舅子”,母亲的姐妹为“大娘子”等等。
2.对待客人热情有礼:温州人有着热情好客的传统,对待客人非常礼貌和热情。
一到客人来访,就会准备好茶水、水果和小吃款待客人,客人来了,主人会亲自接待,并把客人安置到最好的位置上。
3.婚丧事宜讲究:在温州,婚丧事宜也有着一定的讲究。
在办理婚庆事宜时,新人要向自己的亲友发请柬,邀请他们参加婚礼。
婚礼当天,主人要为到场的每一位客人准备酒水、茶、糖果等礼品,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而在办理丧事时,亲友要给死者送上一些代表亲情的礼品,如鲜花、烛台、口罩等。
二、风俗习惯1.吃蛙腿:在温州,吃蛙腿是一种传统习惯。
每年的芒种节期间,传统的芒种蛙腿节会在温州举行。
这时许多人会到饭店去品尝美味的蛙腿,并且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
2.崇尚龙: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龙是一种神圣的动物,也是吉祥的象征。
温州人崇尚龙的风俗也很浓厚。
每年的农历二月二龙抬头,本地的居民会在这一天祭祀龙神,还会在银杏树上挂上五彩缨带,让银杏树成为龙王的庇护所。
3.爱戴花木:在温州,花木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风俗。
许多人会在自己家门口或家中种植各种花木,如桂花、茉莉等。
这些花木既能美化环境,又能增强人们的生活情趣。
总之,温州人的生活礼仪和风俗习惯非常丰富多彩,在这个传统文化深厚的城市中,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一种传承了几千年的独特气息。
走近温州民风风俗
活动进程:
一、话家乡风俗
1、谈话导入:
(1)、同窗们,还记得王安石的《元日》诗吗?谁来背?(生背)请问这首诗描述一番如何的景象?(生:描述了过春节时的喧闹景象)
(2)、师小结:春节是我国人民重要的民族节日,有许多有趣的风俗适应,如放鞭炮、吃年夜饭、相互拜年等,这些风俗是人们在生活中形成的礼节适应等。下面咱们将一路来话咱们家乡的风俗适应。
走近温州民风风俗
活动背景:
生活中许多风俗咱们一代又一代地沿袭着,人们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因此然,在咱们的家乡有很多的传统节日,在这些节日里有很多古老的传奇和传统的风俗。但是,在科技告知进展的今天,生活节拍的加速,工作压力的增加令人们慢慢淡化了节日的概念,也使很多关于节日的传奇与风俗慢慢消失,为了帮忙学生了解家乡的文化,唤起学生酷爱家乡的情感,学习和了解家乡风俗风情,增加知识,丰硕阅历。
2、话家乡风俗
(1)、小组交流家乡风俗。
(2)、集体交流。
①、家乡风俗有节日风俗,如元宵节、重阳、过大年、清明、端午节、七月十三等。生产风俗:农时谚语、开张剪彩等。婚丧喜庆:洗三朝、做生日、抓周、祝寿等。生活风俗:张贴门神、建房与上梁、归根与怀乡等。
②、对某一风俗作介绍。
如:开张剪彩:商店、茶社、店坊开业或正月初第一次开门做生意,均称作“开张”。旧俗要选择吉日,张灯结彩,燃放鞭炮举行仪式,并同意亲友和同行的恭贺。共和国成立后,凡城镇工厂、商店、企业开业,产品新制成功或桥梁、公路、堤坝、水库工程完工,均举行“剪彩”仪式,一样用红绸带扎上大红花围拦在典礼台前,敬请主持人或有关领导出面持剪子剪开绸带,衬托烈火的气象。
2、以小组行动研究为主。
活动时刻:6课时
温州民间风俗
瓯绣,又称画帘,是浙江省温 市汉族传统艺术之一,产于瓯江 地区;中国六大名绣之一,也是 浙江“三雕一绣”别种工艺品之 一,由中国传统刺绣发展而来。 瓯绣是我国出口名绣之一,不仅 被国家珍藏, 还被作为国礼赠送, 有 “发绣 外交”之说。 瓯绣是 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 遗
产。瓯绣构图精练,纹理分明、 线脚齐整,针法多变,绣面光 亮色泽鲜泡调和,动物羽毛轻松活泼,人物、兰竹都能绣 得精巧传神。它的特点是“主题突出,色彩鲜艳,构图精 练,绣理分明。” 具有浓厚的装饰性和地方风格。
彩石镶嵌的起源与温州本土一种石料有关。永宁江北罗浮乡, 也就是今天的瓯北千石村,出产一种松软的石料适宜雕刻,当地 人称之为“罗浮石”。因矿床所在处有华严尼寺,古时也称华严石 在《岐海琐谈》中提到,嘉靖年间, 永嘉主事周尹岱开采罗浮石,以镶 嵌器物杂具。罗浮石属叶蜡石之一。 由此看来,从青田经瓯北至泰顺及 福建寿山,确有一条叶蜡石矿的矿 脉存在。清光绪年间,温州开始批 量生产彩石镶嵌工艺品,大多应用 于红木家具上,雕刻题材有人物、 花草等。当时老城区打锣桥一带开 设的作坊店铺约有10多家1920年有 产品销往南洋,作品还参加日本东京的国际展览。抗战时上海小 东门形成了一个经销温州彩石镶嵌工艺品的中心。
苍南布袋木偶戏流传于苍南闽南方言区的单档布袋木偶戏,是 一种独特的民间戏曲表演形式。一座可由一个人挑着走的小戏台, 内坐一个艺人,手、脚、嘴巴并用,操纵数十个小木偶并演奏乐 器,便能热热闹闹演出一台戏。这一独特的表演在民间流传数百 年,现在全国同类艺术中已极为罕见,堪称中国木偶戏的活化石。 苍南单档布袋戏的戏棚是艺人随带的 戏台,由上下两截组成,均可装可卸。 搭装完整后,整个戏棚雕梁画栋,外 观像一座富丽堂皇的戏楼,故又称 “彩 楼”;各部件拆卸后,可与戏偶、道 具、 乐器等装成箱担,由艺人一肩挑着行 走。老艺人一年年在减少,读者在他 们口头上的优秀传统剧目,正面临消 失的危险。布袋戏艺人的平均年龄均在50岁以上。鲜有年轻人愿
我眼中的温州作文民风民俗
我眼中的温州作文民风民俗
温州是我的家乡,它位于东海之滨,素有“东南山水甲天下”之美誉。
那里风景秀丽,物产丰富,更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地方。
温州的民风民俗古朴而淳厚,如一股清流流淌在温州人的血脉中。
我喜欢吃温州小吃——牛肉面,它有一个特别的名字——“牛肉面里加牛肉”,听起来就让人垂涎欲滴。
吃牛肉面时,
先把面条放入滚烫的面汤中烫上几秒钟,再把牛肉放入碗中,再放入豆芽、青菜、木耳等配菜。
吃起来不仅味道鲜美可口,而且营养丰富。
温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它的民俗也很有特色。
正月初一这一天被称为“开市日”,家家户户都会去市场采购年货。
最
引人注目的是那人山人海的场景——大人们忙着采购年货、小孩们忙着买新衣服、大人和孩子们在互相拜年……人们脸上洋溢着
笑容。
从我记事起,每年除夕这一天晚上都要放鞭炮,预示着来年的生活更加红火、幸福。
温州还是一座旅游城市,那里有着许多名胜古迹。
有世界第一大教堂——温州圣弥厄尔教堂、五大禅寺——中国佛教史上
最早创建的佛教道场——瑞安寺等。
—— 1 —1 —。
温州的民风民俗
温州的民风民俗
温州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丰富的民俗文化。
自古以来,
温州人注重礼节,擅长商贸,以及重视家庭,这些特点在民风民俗中
得到了体现。
温州人的婚礼非常讲究,一般都在农历七月举行。
新娘穿着传统
的红色婚礼服,新郎则穿着黑色长袍,头戴花环。
在婚礼当天,新娘
一定要将红色的“离乡泪”放在衣服兜里,表示将来无论身在何处,
依然牵挂着家乡的父母亲人。
温州有着丰富的民间文化活动,如演唱会、戏曲表演、舞蹈比赛
等等。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鼓浪屿大戏,也被称为温州大戏。
温
州大戏在明清时期已经非常盛行,其技艺和表演形式独具特色,受到
了很多观众的喜爱。
温州人所擅长的商贸活动,也在民俗文化中有所体现。
每年的双
十一购物节期间,温州的商家纷纷推出各种特价商品,吸引了大量的
消费者。
此外,温州人非常注重货真价实,不喜欢做虚假宣传,这也
让消费者愿意信赖和支持温州的商品和品牌。
总之,温州的民风民俗是一个体现了这座城市历史文化、社会风貌、民俗传统、生活习惯等多个方面的重要载体。
这些传统文化的传
承和发扬,不仅是温州人的骄傲,也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珍爱和传承。
温州人的风俗
温州人的风俗
温州,地处浙江省东南部,北枕雁荡山,南濒东海,东南与台州毗连。
温州古称“永嘉”,是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
温州的民风淳朴,有着许许多多的风俗习惯和古老的传说。
温州人在过去一年中都有个重要的日子,那就是大年三十。
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包饺子吃,因为饺子又叫“交子”或“岁交”,在新的一年里交好运。
而且饺子馅要做得非常好才行,因此每家每户都会做饺子馅。
不过吃到的人可不是一般人哟!
温州人在大年三十吃饺子的时候会包一些硬币在饺子里,吃到硬币的人会在新一年里生活得更加美好;而没吃到硬币的人也不会气馁,因为在新一年里他们也有福气吃到了饺子。
温州人还会包很多很多的小动物在饺子里:有老鼠、小猪、小狗等等……这些小动物都是寓意着来年可以有很好的收成。
而温州人最喜欢包给小孩子们吃了。
因为他们觉得小孩子是家里最有福气的人,所以他们都希望自己家的小孩子在新一年里可以聪明伶俐。
温州人除了这些有趣的风俗外还有许许多多有趣的传统习俗。
—— 1 —1 —。
温州的习俗
温州的习俗一、做节在温州地区的部分农村,“冬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摆酒席祭拜祖先。
将猪头、鸡、鸭、鹅、鱼等几样东西用和盘盛着,向祖先祭拜,祭拜后一家人坐下吃,这叫作“做节”。
二、喝汤圆在冬至这一天,温州人都有吃汤圆或麻糍的习惯。
长辈会趁着“碎息儿”(温州方言,意为“孩子”)吃汤圆时进行家教,比如“吃了汤圆就要大一岁了”,劝孩子要更听话,一切事情都要比去年做得更好。
三、晒太阳汤圆粉“冬节”前,不少人家会提前几天将糯米碾成粉,用水拌糊,然后分成一小块一小块地摆在竹笪上晒成汤圆粉。
汤圆粉晒干后放入洋油箱,要吃时拿几块出来用水浸开后使用。
有的人家也会一下子晒很多,“冬节”前夕分送给邻居亲戚。
四、卖麻糍每当“冬节”前后,温州老城的街巷里就会出现一些挑着担卖麻糍的.人。
这些人一般来自郊区农村,他们事先在家将汤圆粉煮熟捏成团,再带点白糖、豆沙粉,一路叫卖,边卖边做。
他们技术高超,一个麻糍经他双手一转动,就变成里面空心、外面光滑、像乒乓球那样的麻糍团,然后馅上白糖和豆沙,味道香甜。
五、还天愿意有些人家在冬至这一天还举行“还天愿”仪式。
在年初所许下的一些心愿如果实现了,都必须在这一天还愿。
所以温州人评价一个人懒惰、干事情有精无彩时,会用“还愿”二字来讽刺,如“你这个人怎么干事情还愿恁,一点劲也没有”。
这“广护宫”也叫做“百家愿意”,意思就是广护宫时必须端的出来“百家米”去还。
百家米所指的就是用一百家的米去组合成,这样才证明还了一百个心愿。
但这“百家米”从哪兎呢?据传,冬至这一天,裴安祖的乞丐最喝上开,因为只有他们手中的米可以当做“百家米”,所以一些人家都花掉高价将乞丐的米买回并作拜祭广护宫之用。
温州的风俗传统节日
七夕(农历7月初七)
•
七月初七为乞巧书、各家用米粉制成舌状糖糕, 称作“巧食”。七夕晚,巧食系以小孩端午所佩 “长命缕”,掷于屋瓦上,让喜鹊衔去搭桥,帮 助织女星渡过银河。 • 旧时传说,人们站在葡萄架下能听到牛郎织女的 绵绵情话。
中秋赏月(农历八月十五)
•
亲友间互送月饼。月饼圆形,古人月团圆之意, 温州月饼除苏式、广式外,尚有空心月饼与直径 逾尺大月饼。 这天,在外地亲人尽可能回家,团聚欢宴。宴席 上常有芋艿、粉干、蝤蛑、新鸭等菜。夜晚,各 家备月饼瓜果,在中庭赏月至深夜。中秋之夜,, 人们带上吃的水果、月饼、饮料等食物,划船到 永中河泥荡公园的河中央去赏月,据传说,可以 看到一张金交椅在水中出现。
•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 (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 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 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 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 安排农事活动。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 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 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 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 密切的关系。
• 避邪驱疫 端午,大户人家中堂悬挂钟馗像;门上插菖 蒲和艾;小孩臂系五色丝线,称“长命缕”。 • 挂艾叶菖蒲 饮雄黄酒 佩香囊。 •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 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 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 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 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送元宝:
• 农村有“送元宝”者,在春节期间,两人搭档, 手持铜钱串和万年青树枝,挨门念《送元宝》谣。 一人念祝福辞,一人应“好”。如“元宝进道 坛——好!”“金银满上间——好!”温州有谚 “正月初一送元宝,讲的都是好”,即指此俗。 长八日:正月初八,每家庭院燃薪柴,称为“燎 火盘”。孩儿跳火堆和燃放烟花取乐。善男信女 联袂往近郊太平寺祈求保佑全家安康。
温州的民风民俗
温州的民风民俗温州,位于浙江省东南部,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城市。
在长期的发展中,温州人形成了独特的民风民俗。
这些民俗反映出温州人的生活方式、信仰和文化传承等方面,是温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介绍几个代表性的温州民俗。
一、花烛节花烛节是温州传统民俗中最具特色的一个节日。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温州各地的村庄、社区都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
节日的主要活动是放放烟火、吃吃美食、赏赏花灯等,还有传统的“踩板子”表演。
踩板子是一种民间舞蹈,一队人手持扁担,在板子上跳跃,配合鼓乐和歌声,非常热闹有趣。
花烛节的起源并不清楚,据说是源于道教传说。
不过,无论起源如何,这个节日已经成为了温州人的文化符号,体现了他们喜庆豁达的精神。
二、状元洞状元洞是温州历史文化的重要遗产之一,也是一个有名的旅游景点。
状元洞是一处古代科举考场的遗址,这里曾经是清代乡试的考场,至今保存完好。
每年清明节前后,当地还会举行状元洞文化节等活动。
状元洞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末年,当时因为战乱,福建省的科举考场被迫迁至温州。
在后来的几百年间,温州一直是全省乡试的考场,状元洞成为了一个承载着温州科举文化历史的重要场所。
三、慕容故里慕容故里位于温州市泰顺县,是中国东南地区唯一的鲜卑族文化遗址。
据考古学家考证,慕容故里是北魏时期慕容氏部族的居所和部落社会的政治中心。
慕容故里博物馆中收藏了大量的文物,如慕容部赏金牌、石雕贵族墓主人像、古琴、田野铜人等。
这些文物不仅展示了慕容氏部族的历史和文化,也为后人研究中国北朝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四、寿康节寿康节是温州年节中的一个重要节日,日期在农历正月十五日。
这个节日是温州人祈求健康长寿的传统节日,与“吃长寿面”等风俗有关。
在寿康节当天,人们会准备各种糕点、饼干等食品,从家人到街坊邻居都会互相拜年,祝愿对方健康长寿。
此外,在寿康节还有一种特别的游戏——“切蛋”,参赛者手持一把小刀,将鸡蛋剥开,用虎口夹住一个半个的鸡蛋,然后互相比拼,看谁拿到的破损程度最低。
关于温州文化遗产的资料
关于温州文化遗产的资料篇一:温州是中国浙江省南部的一个地级市,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
以下是关于温州文化遗产的资料:1. 温州传统文化习俗温州传统文化习俗丰富多彩,其中一些最著名的包括:- 拜年:在春节期间,人们会互相拜年,祝福对方新年快乐、身体健康。
- 做年夜饭:温州人通常在农历新年的除夕夜吃年夜饭,这象征着家庭的团圆和繁荣。
- 红包:在春节期间,人们会给孩子和晚辈送红包,里面装有一些钱作为祝福。
- 打糍粑:温州地区的糍粑是一种传统的美食,通常在春节期间食用。
2. 温州古建筑温州古建筑群是温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一些最著名的包括:- 江氏古宅:位于鹿城区江滨南路,是温州市区内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古宅之一。
- 南江大木楼:位于鹿城区南江街,是温州市区内保存最完整的清代木构建筑之一。
- 乐清柳市古镇:位于乐清市柳市镇,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镇,有着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传统文化习俗。
3. 温州民间故事温州民间故事是温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一些最著名的包括:- 白蛇传:这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民间故事之一,讲述了白蛇和许仙之间的爱情故事。
- 温州方言故事:温州方言是中国传统汉语方言之一,有许多有趣的故事和传说,讲述了温州人民的日常生活和历史文化。
4. 温州文化艺术温州文化艺术也是温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一些最著名的包括:- 温州画派:温州画派是中国著名的绘画流派之一,以其细腻的画风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
- 温州音乐:温州音乐以其独特的旋律和乐器特色而闻名,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 温州传统舞蹈:温州传统舞蹈具有独特的风格和表现形式,以其优美的舞姿和欢快的节奏著称。
以上是关于温州文化遗产的资料,它们不仅反映了温州人民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篇二:温州是中国浙江省南部的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温州文化遗产包括许多传统手工艺、习俗和节日,以及历史建筑和景点。
以下是一些关于温州文化遗产的资料:1. 温州传统手工艺品:温州有许多传统手工艺品,如绣品、陶瓷、木雕、石雕、剪纸、织物等。
民风民俗的作文浙江温州
民风民俗的作文浙江温州
温州!一个透着阳光和海风的地方,也是我外公外婆生活的地方。
我有时候来到温州,就好像踏进一个神奇的宝箱,里面藏着许多秘密。
我记得有一次,外婆带我到街边吃“麦虾”。
哇!那叫一个香!油滋滋地冒着泡,香气直往鼻子里钻。
我跃跃欲试地伸出手拿起一双竹筷子,夹起一只麦虾,轻轻地咬了一口。
外脆里嫩,跟着一起一股清甜和咸味。
外婆说,这就是温州人家的“土特产”,用糯米粉做的。
另外,温州人很喜欢喝咖啡。
外公最喜欢泡“温州龙井茶”。
他把茶叶扔到紫砂壶里,用炙热的开水冲泡。
茶香腾起在半个房间,闻起来很舒服,仿佛温暖的阳光照射在身上。
温州的夏天很热,但我最喜欢和外婆去海边游泳。
海风低柔地吹着,海浪拍打着沙滩,发出“沙沙沙”的声音。
我们会在海边捡贝壳,会在沙滩上挖沙坑堡。
温州的夜晚也很美。
晚上,我会和外公靠坐在阳台上,看他用竹子编织成一个小笼子。
他一边编,一边跟我讲以前的故事。
他说,以前啊,温州人大部分就住乡村,日子过得很简单。
但他们都很勤劳,借着自己的双手,一点一点地把日子过好。
我静静地听着,心里很敬佩温州人,他们真不简单!
不过话又说回来,温州确实是一个神奇的地方。
这里有美味的麦虾,有香气扑鼻的茶,有温情的海风,有勤劳善良的温州人。
我爱温州,爱这里的一切。
温州风俗
温州风俗一说起温州,可能大部分人的印象就是,温州经济发展快,温州人很能赚钱。
可是,要问到温州有哪些习俗,大部分人可能就一问三不知了。
即使身为温州人的我,对温州许许多多的悠久复杂的风俗也只是略知一二。
大部分也是靠小时候的记忆,回忆老人们的各种风俗活动。
风俗是一种传统,是一个地域在特有的历史地理环境下孕育而出的,作为一个中国人,了解自己家乡的风俗习惯是本分。
拜祖:旧时正月初一中午,在洞头县,各家要祭拜祖宗。
其仪式由家庭主妇主持。
先列供品,摆好酒盅、筷子,在酒蛊里斟上黄酒。
在神位和供桌中间要摆一条长椅,然后点起红烛,并在祖先、三官大帝、土地神、灶神等所有神龛香炉上焚香。
待红烛燃过四分之三左右或香引将焚完,此时开始烧"金纸"(一种贴着金箔,折成元宝状的纸钱,俗信经过念经才有效),放鞭炮。
最后撤馔,撤馔前要先移动供桌前的椅子。
拜祖时,供桌上的礼品不准动;凡祭拜过的供品,除糕点果品外,均要重新煮过或经蒸气热过才能吃。
否则,都认为是对神灵、祖宗的不敬。
行香:正月初一清早,旧有"行香"之俗。
全城文武官员,冠带乘舆,全副执事,鸣锣开道,到各庙宇行香,威仪甚盛,每家老年人和当家人天未亮,便已沐浴更衣,竞先赶到社庙或附近寺院里开殿门和烧头香,点香灯,有的甚至索性除夕不睡,在庙宇守等。
亥时一过,赶紧烧香,表示虔诚。
俗信第一个人赶到点上香最为吉利,故有争先点第一双蜡烛习俗。
俗语说:"谁人最早开殿门,今年一定赚大银。
"老年人到各庙宇拜殿神,主要祈祷保佑新年吉利,全家平安。
但由于阶层、行业、性别、年龄等不同,来拜神者络绎不绝,有求做生意发财的,有求农业丰收的,有求子续嗣,等等。
较大的庙宇如东瓯王庙,拜神者要给庙祝红包,如祈祷灵验,每年初一有钱者,要用重达百余斤的大蜡烛还愿。
开正:旧时在洞头岛,每户人家三十夜守岁到寅卯时左右,都要举行"开正"仪式。
介绍温州民俗600字作文
介绍温州民俗600字作文
温州,这个地儿可真不赖,民俗丰富得很,咱今儿个就来聊聊这
儿的风土人情。
首先得提提温州的节庆,那可是热闹非凡。
比如说春节,温州人
讲究“开门炮”,大年初一一大早,家家户户都得放鞭炮,图个吉利。
还有那端午,温州的龙舟赛可是一绝,河面上龙舟飞驰,鼓声震天,
岸边的观众那是人山人海。
再说说温州的食文化,这儿的小吃可是一绝。
比如那“灯盏糕”,外皮酥脆,里面软糯,一口下去,满嘴留香。
还有那“鱼丸面”,鱼
丸Q弹,面条劲道,汤头鲜美,真是让人吃了还想再吃。
温州的婚俗也挺有意思,比如说“三书六礼”,这是温州传统的
婚礼程序,包含了提亲、纳彩、迎娶等环节,每一步都充满了仪式感。
而且,温州的新娘子出嫁时,头上得戴个“凤冠霞帔”,身上披着红
盖头,那叫一个喜庆。
温州的方言也是一大特色,比如说“你吃了吗?”在温州话里就
是“你食咗未?”听起来是不是挺亲切的?而且温州话里的俚语特别多,比如“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用温州话说就是“麻雀细,五脏全”,意思是别看东西小,该有的都有。
最后得说说温州的手工艺,这里的木雕、石雕、剪纸都是名声在外。
特别是剪纸,温州的剪纸艺术历史悠久,剪出来的图案精美细腻,寓意吉祥,是过年时家家户户都喜欢用来装饰的艺术品。
总的来说,温州这个地方,民俗丰富多彩,无论是节日庆典、食
文化、婚俗习惯还是方言艺术,都有它独特的魅力。
你要是有机会来温州,一定要好好体验一下这里的风土人情,保证让你印象深刻,回味无穷。
温州的风土人情及旅游景点推荐
温州的风土人情及旅游景点推荐
温州的风土人情
温州是浙江省的一个沿海城市,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统。
下面是温州的一些风土人情:
温州话:温州话是温州当地的方言,具有独特的语音和词汇特点,是温州人民的日常用语之一。
龙海文化:龙海是温州市的一个县级市,具有独特的龙海文化特色,如龙海剪纸、龙海木雕、龙海民间舞蹈等。
温州茶文化:温州茶是温州当地的特产,具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承,以其独特的口感和香气而著名。
温州旅游景点推荐
温州是一个拥有丰富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的地方,下面是温州的几个著名景点:
雁荡山风景区:它是温州的著名景点之一,是一个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的旅游胜地,以其独特的山水风光和古建筑群落而著名。
南麂列岛:它是浙江省的著名景点之一,位于温州市境内,以其美丽的海岛风光和独特的生态环境而著名。
仙居土楼群:它是温州的著名景点之一,是中国传统土楼建筑的代表之一,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而著名。
瑞安市龙湾古镇:它是温州的一处文化景点,是一个集历史文化和旅游观光于一体的古镇,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价值而著名。
温州旅游注意事项
温州的气候较为湿热,建议游客携带适当的防晒用品和清凉衣物;
在旅游过程中,要尊重当地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不随意破坏文物古迹;
在旅游过程中,要注意保护环境,不随意乱扔垃圾;
温州的美食口味独特,游客可以适当尝试,但要注意卫生和饮食安全;
温州是一个旅游城市,游客要注意防范旅游诈骗和其他安全问题。
温州的风俗
温州的风俗有:
1、正月灯:农历正月,辞旧迎新,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喜度春节。
尤其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灯节)的活动最热闹,各式民俗灯艺纷呈辉映,可谓“万家灯火不夜天”。
2、二月鸢:“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风筝,温州人习惯叫鸢。
农历二月,风和日丽,正是孩子们野外放风筝的好时光。
3、四月四做做戏:农家最闲是四月。
所以在这个时节,剧团都纷纷下乡演出。
孩子们也最喜欢跟随大人去看戏,凑热闹。
4、五月五过重五:农历五月初五是民间传统的端午节,温州人俗称“重五”。
民间过重五节,不仅要吃粽子、吃鸡蛋、插菖蒲,还有一项非常热闹的活动,就是划龙舟比赛。
温州的民风民俗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猪油糕
这其实是一个糯米团,把它摊成薄薄的, 放在猪油里煎到外皮稍脆时就可以吃了, 吃时撒上些白糖,然后用粽子叶包着,猪 油糕简单而古朴,为一代代的温州人所喜 爱,它并没有象温州的其它小吃那样有那 种特别通俗的“招牌”店,而是分散在各 个简单而古朴的小巷里。
白蛇烧饼
又名葱油熏酥烧饼。传说此饼的创制者是一 位喜穿白衣的女子,因而称此饼为白蛇烧饼。白 蛇烧饼以每50公斤面粉用8.5公斤猪油揉成酥 面;馅心也很讲究,将猪肥膘肉切成条,加盐腌 渍3天,切丁;甜酱瓜切丁;虾米浸酒后切末, 加芝麻油拌匀。将面粉和水加熟猪油,揿成圆形 皮子,裹入咸肉、甜酱瓜、虾米、葱等,包成饼 生坯,取饴糖水刷在饼面上,撒上芝麻。待烧饼 炉升温至约200℃时,将烧饼生坯贴在炉壁上, 烘至饼呈淡黄色时,封住炉口,再焖烘约5分钟 出炉。出炉的饼色呈淡黄色,入口酥化,酥松味 香。
(三月初三至初十拦街福)
温州此俗,起于何时,尚无实考,据清 乾隆《永嘉县志》载:“二月朔,通衢 设醮禳灾,名拦街福,以后循次取吉为 之,至三月望日止。”可见,此俗在清 初已盛行。 温州城内每年农历二月初一 从康乐坊开始,至三月十五日五马街止, 主要街道依次举行祈福活动,现在的拦 街福都在温州城内的锦江路一带进行了, 拦街福为地方性传统节日。
[女人街]
温州市区内有一条渐趋繁荣的“女人 街”—纱帽河商业街。街上许多店摊 的老板是女人,亦做女人的生意,诸 如美容、美发、化妆品、干鲜花、结 婚礼服等。店号也取伊人、风姿、晨 虹、爱丽之类,在这条街上转悠的也 多半是女人。女老板熟谙经营业务, 在销售时常谈美说装扮,免费提供咨 询服务,招来女顾客。
[二月二芥莱饭]
农历二月初二,温州素有吃芥菜饭的 习俗,谓可以防止生疥疮。《瑞安县 志》则说,“取芥菜煮饭食之,云能 明目,盖取清精之义”。芥菜饭佐料 有肉丝、香菇丝和虾米等。
最新温州过年十大传统习俗
温州过年十大传统习俗一、“冬节”吃汤圆:冬至称“至日”,俗称“冬节”。
这天早晨,家家户户都要吃汤圆或麻糍。
吃麻糍、汤圆,寓意着团圆和喜庆,民间有“吃了冬至丸,就算长一岁”的说法。
二、晒酱油肉和鳗鲞:温州人习惯大约在农历十一月份就开始晒酱油肉和鳗鱼鲞。
用生瘦猪肉、生鸡鸭放在酱油中泡浸,然后晒干食用,别有风味。
三、捣年糕:也叫“捣糖糕”。
蒸好的糯米捣成糕,如放在不同花纹的印版里,可压成如牡丹、蟠桃、魁星、财神爷、状元,以及鲤鱼、麒麟等图样的甜糕,即年年高升的意思。
四、祭灶:农历十二月廿四,家家户户还要“拜镬灶佛”。
据说这天是灶王爷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凡人功过的日子,据说灶神贪吃,只要有糖吃,他的嘴就会被封住,所以祭灶都少不了麦芽糖,为的是灶王爷在玉皇大帝面前不说坏话。
五、掸新:每年农历十二月廿四前后,沿袭腊月“掸新”习俗,温州全城家家户户扫尘驱垢,粉壁饰室,涤具晒物,准备干干净净迎春。
六、贴春联:除夕那天,各家大门、屋柱和房窗两边都用红纸贴上春联,俗叫“门对”。
门楣上贴四个字,俗叫“横批”,单扇门贴“大吉”两字。
正屋、厅堂、书斋以及猪、羊、牛栏,都贴上不同内容的春联,内容大多是祈求吉祥平安和各业丰收。
七、分岁酒:温州人很讲究吃“分岁酒”,又称“年夜饭”。
吃分岁酒非常讲究吉祥。
过去酒席上会用十只朱砂高脚红碗,盛着十样冷盘,叫“十全”。
其中除鸡、肉外,要有花生(结子)、柑桔(大吉)、鲤鱼(跳龙门)、豆腐(家门清洁)等,而且每碗必须要有一块切成薄片的圆形红萝卜头盖在顶端,以示讨彩。
八、开门炮:正月初一凌晨,家家户户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争先恐后打“开门炮”,全城一片爆竹声,象征送旧迎新和接富,俗谓“接年”。
九、拜年:正月初一早晨起来,先在自己家里,晚辈按顺序向长辈叩拜行礼,称“拜年”。
从正月初二起,邻里和亲友之间,往来拜节。
十、穿新衣:正月初一,人们都要穿新衣,也含有送旧迎新的意思。
因为民间以红色象征吉祥,儿童穿着大红色衣服,年轻妇女当然满身红艳,连老妇也系着大红裙。
温州传统文化有哪些
温州传统文化有哪些今天给各位分享温州传统文化有哪些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温州有什么传统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文库,现在开始吧!本文目录:1、温州的民风民俗有哪些?2、温州传统文化有哪些3、温州民俗文化有哪些?4、温州的传统文化有哪些?5、温州民风民俗的资料6、关于家乡(温州)传统文化的作文如(特产风俗)温州的民风民俗有哪些?温州的民风民俗:1、顺百家宴泰顺县元宵节百家宴是一项独特又古老的闹元宵习俗,由最初的“做春福”发展而来,是一种在族人内部举行的祈祷仪式,其目的是“聚宗亲,商族事,祈丰收,保平安”。
始于北宋时期,至今已有970多年历史。
相传南宋时,三魁镇张宅村先人为躲避战乱,从河北清河逃难到此,张氏先人在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这一天一起同饮团圆酒。
2、太公祭太公祭是浙南人民尊明开国元勋、政治家、文学家刘基为“太公”,在其出生地文成县南田镇举行的以家族祭祀为主,间偶有由地方政府公祭,持续时间长、规模大、范围广、影响深远、形式独特的传统民俗活动。
3、陈十四信俗陈十四娘娘名“进姑”,亦名靖姑,福建古田县临水村人。
生而聪颖,幼悟玄机。
唐代宗大历元年(公元766)正月十四日出生,故名陈十四。
生前由于除妖护民,催生扶幼,人们膜拜为女神。
4、蒲岐抬阁蒲岐抬阁是温州市乐清市蒲岐一带元宵节民俗活动的一部分,有时九月会市上也乘兴闹场,已有600余年历史。
蒲岐抬阁扮演的多是民间富有群众基础的古装戏剧,如“八仙过海、天女散花、白水滩”等。
每架抬阁起码由三至七名童男童女粉墨华装,肩上、手上、杯上、刀头、剑尖均可立人。
“远看仙人腾云,近看三国封神,仔细看看,都是蒲岐人。
”便是对蒲岐抬阁的形象描写。
5、蒲城拔五更拔五更是苍南蒲城一项传统节庆活动。
每年从正月初四开始,到正月十九结束,整整十六天,整个蒲城都处于一种狂欢的状态。
元宵节一大早,蒲城上下街巷附近的居民就开始大扫除,修补不平地面,为的就是保证夜间赛神队伍能够顺利通过。
温州民俗民风作文
温州民俗民风作文
《温州民俗民风》
咱来说说温州的民俗民风哈。
温州,那可是个很有特色的地方呢!
就拿过年来说吧,每年一到过年的时候,那可真是热闹非凡。
在我们温州,有个特别有意思的习俗,就是捣年糕。
我记得有一年过年呀,我跟着家人一起去看捣年糕。
到了那儿,哇,好多人啊!一口大石臼摆在那儿,旁边是一大团热气腾腾的糯米团。
几个壮劳力轮番上阵,拿起大木槌,嘿哟嘿哟地开始捣年糕。
我就站在旁边看着,那木槌一下一下砸在糯米团上,每砸一下,糯米团就好像能跳起来似的,还会发出“砰砰”的响声。
那场面,真的是又新奇又好玩。
看着看着,我的口水都快流出来了,想着这捣出来的年糕肯定特别香糯。
等到年糕捣好后,大人们就会把它做成各种形状,有圆圆的,有方方的。
我还闹着要自己也去做一个呢,结果弄得满手都是黏糊糊的糯米,大家都笑我。
这就是温州民俗中的一个小片段呀,虽然只是小小的捣年糕,却让我深深感受到了温州独特的魅力,感受到了那种浓浓的过年氛围和人情味儿。
真希望这样的民俗能一直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我们温州的民俗民风呢!这就是咱温州的精彩之处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近温州民风民俗
活动背景:
生活中许多民俗我们一代又一代地沿袭着,人们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在我们的家乡有很多的传统节日,在这些节日里有很多古老的传说和传统的习俗。
然而,在科技告诉发展的今天,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加使人们逐渐淡化了节日的概念,也使很多关于节日的传说与习俗逐渐消失,为了帮助学生了解家乡的文化,唤起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学习和了解家乡民俗风情,增长知识,丰富阅历。
活动目标:
1、提高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从而拓宽学生知识面。
2、培养小组合作的团结协作意识及团队精神。
3、通过对家乡风俗的研究,了解家乡的风俗习惯。
4、激发学生尊重他人的风俗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活动范围:
小学六年级学生
活动方式与准备:
1、向周围的亲朋好友或上网调查了解家乡的风俗习惯动时间
2、以小组行动研究为主。
活动时间:6课时
第一周:话家乡风俗
第二周:以小组为单位,对家乡风俗进行大调查,自己选择方式,搜集并处理相应信息。
在班上进行交流。
第三周:学生搜集有关家乡风俗习惯的故事,在课上进行交流讨论。
第四周:学生合作制定一份有关家乡风俗习惯活动的计划。
全班交流。
第五周:把活动中搜集或记录的文字或图片进行整理,并进行小组成果展示。
第六周:对活动进行总结,并对学生的活动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活动过程:
一、话家乡风俗
1、谈话导入:
(1)、同学们,还记得王安石的《元日》诗吗?谁来背?(生背)请问这首诗描写一番怎样的景象?(生:描写了过春节时的热闹景象)
(2)、师小结:春节是我国人民重要的民族节日,有许多有趣的风俗习惯,如放鞭炮、吃年夜饭、互相拜年等,这些风俗是人们在生活中形成的礼节习惯等。
下面我们将一起来话我们家乡的风俗习惯。
2、话家乡风俗
(1)、小组交流家乡风俗。
(2)、集体交流。
①、家乡风俗有节日风俗,如元宵节、重阳、过大年、清明、端午节、七月十三等。
生产风俗:农时谚语、开张剪彩等。
婚丧喜庆:洗三朝、做生日、抓周、祝寿等。
生活风俗:张贴门神、建房与上梁、归根与怀乡等。
②、对某一风俗作介绍。
如:开张剪彩:商店、茶馆、店坊开业或正月初第一次开门做生意,均称作“开张”。
旧俗要选择吉日,张灯结彩,燃放鞭炮举行仪式,并接受亲友和同行的恭贺。
共和国成立后,凡城镇工厂、商店、企业开业,产品新制成功或桥梁、公路、堤坝、水库工程竣工,均举行“剪彩”仪式,一般用红绸带扎上大红花围拦在典礼台前,敬请主持人或有关领导出面持剪刀剪开绸带,烘托热烈的气象。
送送月子礼: 婴儿出生后,孩子的外婆家要备办童衣童帽、被褥、摇篮及鱼、肉、蛋、面、红糖,各亲友也送上营养品作贺礼,统称“送月子礼”,或称“送粥米”。
此俗仍在流行。
过春节:每逢春节,家家户户贴春联,放鞭炮、吃年夜饭、给压岁钱、请公公、互相拜年等。
3、展出家乡风俗图片,并说说经历。
二、家乡风俗大调查
2、汇报调查情况。
(1)、小组交流。
(2)、集体交流汇报。
3、根据汇报,谈谈看法和建议。
(如对家乡的哪些风俗你是不满意的?)
4、讨论:如何尊重他人的风俗习惯?
(1、正确看待民风民俗。
2、尊重当地的礼仪。
3、对于迷信活动,应当加以抵制。
)
三、风俗故事会
1、引入。
“十里一风,百里一俗”,各地都有各地的风俗,有些风俗是大同小异的,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的风俗;也有些风俗具有各地的特点,如嫁娶风俗、居住风俗、市集民风等,下面就请大家把收集到的有趣的家乡风俗故事讲给大家听。
2、风俗故事会。
(学生把各自的故事讲给同学听。
)
3、表演故事
4、点击问号:
1你们见过下面的情景吗?对此你们有什么评价?如果有就在现场,你们准备怎么做?
2看图:(1)丧葬风俗(做法事)(2)看风水(居住习俗)
3学生讨论评价。
(1)正确看待民风民俗。
(2)尊重当度的礼仪。
(3)对于迷信活动应当加以抵制。
5、以日记的形式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四、巧手作坊。
1、依据当地的风俗,请爸爸妈妈和你一起设计一份活动计划。
五、携手共享。
1、描绘家乡。
画一幅家乡美景图。
2、把你收集到的有关家乡风俗的资料(文字,图片等)剪辑、修饰后贴在下面活动总结:
1、学生自己对本次活动过程及收获进行总结,并对他人及其小组作出客观公正
的评价。
2、教师小结活动并为学生提供相应网站。
中国文化信息网
中国民俗文化村
亦凡网……华夏民俗
3、评价。
附评价表:
班级组员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