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 夏商周和春秋战国时期-以前编写,可参考

合集下载

上下五千年简介

上下五千年简介

• 汉朝的建立:刘邦建立汉朝
• 秦朝的政治制度:实行中央集权制度,废除分封制
• 汉朝的政治制度:实行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
• 秦朝的文化:实行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 汉朝的文化:儒家思想成为正统,丝绸之路的开通
02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
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 造纸术:纸的发明与改进
• 造纸术的发明:东汉的蔡伦发明造纸术
• 天文观测:战国时期的天文观测、汉朝的太初历
• 天文学的影响:农业生产的指导,时间的记录

地理学:地理知识的积累与地图的绘制
• 地理知识的积累:战国时期的地理知识、汉朝的地理著作
• 地图的绘制:战国时期的地图、东汉的裴秀地图
• 地理学的影响:政治、军事、经济活动的指导
⌛️
医学:医学理论的形成与医学技术的发展
道家思想:自然法则与个体自由的追求
• 儒家的创立:孔子创立儒家学派
• 道家的创立:老子创立道家学派
• 儒家思想的内容:仁、义、礼、智、信
• 道家思想的内容: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 儒家思想的影响:传统文化的主体,社会秩序的维护
• 道家思想的影响:传统文化的补充,个体自由的追求
诗词歌赋:古典文学的瑰宝
中国近代文化传统
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五四运动的背景:清朝的衰落,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 清朝衰落:政治腐败,经济衰退,社会动荡
•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民主革命的序幕
五四运动的内容:五四运动的政治、文化改革
• 政治改革:推翻清朝,建立中华民国
• 文化改革:民主思想的传播,传统文化的变革
五四运动的影响: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历史的转折

复习课件:第1讲史前时期和夏商周时期【部编版】

复习课件:第1讲史前时期和夏商周时期【部编版】
儒家
荀子 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 墨家 墨子 主张“ 兼爱 ”“非攻”;选贤能人;提倡节俭
道家 庄子 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人应追求精神自由,要保持独立的人格
法家 韩非 强调 以法治国 ,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影响:促进了学术和思想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 峰,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生活特征:房屋:干栏式建筑,使用木构水井,种植水稻(大米),农业 工具骨耜,蓄养家畜,使用乐器是骨哨,会雕刻和天然漆
三、原始农业的发展
南方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__稻___。黄河流域是栽培_粟__的最早起
源地
中国原始农业兴起于__黄__河__、___长__江__和___淮__河___等流域。由最初的“刀耕
成功的原因 ①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顺乎民心; ②变法得到秦孝公的大力支持; ③变法措施得当,执行坚决; ④商鞅不顾个人安危,敢于同旧势力坚决斗争。
启示 ①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改革是强国之路; ②改革必须符合实际情况和历史发展的规律;成功的改革会促进社会进 步和生产力的提高。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
第3讲 早期国家的思想文化变革:青铜器甲骨文和百家争鸣
器是什么?
四羊方尊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
第2讲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与社会变革
中国古代史朝代歌?
夏商与西周 春秋和战国 三分魏蜀吴 南北朝并立 宋元明清后
东周分两段 一统秦两汉 两晋前后沿 隋唐五代传 皇朝至此完
古代史发展趋势:
国家统一、民族交融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夏商周时期重大史实
早期国家的产生
2019.12.17
1、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第一课 史前时期与夏商西周更迭(完整版)

第一课 史前时期与夏商西周更迭(完整版)

甲骨文主要指中国商朝后期,王室用于
占卜吉凶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
内容一般是占卜所问之事或者是所得结果。
甲骨文的造字方法




现代汉语中象形字:人,山,口,日,月,田等等。
猜一猜,练一练
你能写出下列甲骨文字对应的文字吗?
象形 齿
鹿
会意





北 假借
猜一猜,练一练
十二生肖各归其位:
王位世袭制的形成
中央
夏商政
相、卿士的设立
延续到1912年 清朝灭亡
夏 治制度 地方
封侯、伯


内容
的 政 治 制
分封制 特点
(重点) 作用
周朝政
破坏
治制度

内容
宗法制 特点
(重点) 作用
镇守疆土、随从作战、 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西周末 期逐渐
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瓦解,
加强统治,巩固王权
秦朝时
西周后期,王权衰弱,被破坏 消亡
分封制
血缘纽带(里)
政治制度方面的表现 (表)
宗法制
利——使周天子确立了天下
利——重视家庭建设,提倡
共主的地位,扩大了疆域;为 尊老爱幼,有利于社会安定,
未来向成熟的地缘国家发展奠 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定了基础。
弊——强调家庭本位,过分
弊——各诸候国保持了相对
重视人性关系,人为划分无近
尊卑,个体自主意识和平等权
的独立性,具有较强的离心力,
利受到约束,与现代社会的平
必须形成诸候割据局面
等和法制意识相违背
①国人暴动 公元前841年, 周厉王 “道路以目”,召公周公“共和行政”

第一讲夏商周历史文化

第一讲夏商周历史文化

第一讲夏商周历史文化夏商周是中国历史上的三个朝代,也是中华文明的起源时期,对中国历史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主要从夏商周的历史背景、政治制度、经济文化等方面介绍夏商周的历史文化。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有实证记载的朝代,传说中的启蒙人物黄帝和炎帝都被认为是夏朝的君主。

根据传说,夏朝的建立者禹治水有功,被封为夏后。

夏朝的政治制度基本上是封建制度,国家权力高度集中,世袭制度得到了发展。

夏朝以三公六卿来管理政务,实行土地私有制,农业经济发达。

夏朝的文化主要以礼制为核心,进行了一系列的措施,修订了周礼,形成了君臣礼制,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基础。

商朝是夏朝的后继者,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封建王朝。

商朝的统治者是商王,通过亲戚关系来维系统治,君主的礼制十分严格。

商朝的政治制度以朝贡制和封建制为主,朝贡制体现了封建国家的等级制度,商朝还大力推行礼制,封建社会进一步得到加强。

商朝的经济以农业为基础,同时也发展了手工业和商业,出现了青铜器、玉器等艺术品,商朝的商业活动逐渐繁荣。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杰出的封建王朝,周朝的统治者是周天子,周史分为西周和东周。

周朝以封建制为基础,推行了世卿世禄制度,进一步加强了封建制度。

周天子对地方分封,封地制度稳定了封建社会的力量平衡。

周朝的建立奠定了中国封建制度的基础,使得封建制度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崇高。

周朝的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较为稳定,农田水利得到了发展,激发了农业生产的繁荣。

周朝是教化时期,以文学典籍《诗经》、《尚书》等为代表的周礼成为中国古代教育的经典。

夏商周历经了近五百年的兴衰,对中国历史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夏朝夏启兴修防汛水利,打下了中国治水的基础,商朝商汤开创了王权神权的封建制度,成为中国封建王朝的开端。

周朝周武王克商,建立封建制度为中国历史的下一阶段奠定了基础。

在文化方面,夏商周推行奉祀、礼崇制度,催生了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基石。

夏商周时期的文化方式多为传统文化,如散文、歌唱、舞蹈等。

第1课 史前时期与夏商西周更迭

第1课 史前时期与夏商西周更迭

二、夏商西周更迭
二、夏商西周更迭
明尊卑,分上下,区分阶级。
不同阶级有不同待遇。 要求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要符合自 己的身份,贵贱长幼之间要有明显的差别。
二、夏商西周更迭
(三)西周的兴衰 1. 西周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繁荣时期。各个民族、部落之间就
开始不断融合,华夏民族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形成。 2. 西周后期,奴隶主贵族统治日益腐朽。公元前782年,西周
(2070BC—1600BC) (1600BC—1046BC) (1046BC—771BC)
(771BC—476BC)
封建社会:
战国(475BC—221BC)——秦(221BC—207BC)——西汉(202BC—AD8)——东汉(25—220年)— —三国两晋南北朝(220—589年)——隋(581—618年)——唐(618—907年)——五代十国 (907—960年)——北宋(960—1127年)——南宋(1127—1276年)——元(1271—1368年)——明 (1368—1644年)——清(1636—1840—1911年)
• 义务:①服从周天子的命令;

②捍卫王室、镇守疆土、缴纳贡赋、朝觐述职、领兵从征
等义务。
“一不朝,削其职;二不朝,削其地;三不朝,六师移之。”
二、夏商西周更迭
王位之争
王位之争:周天子年老了,打算立下继承人。假如周天子有四个儿女:大儿子—— 二夫人所生,二儿子——大夫人所生,三女儿——大夫人所生,四儿子——大夫人所 生。王位应该由谁来继承呢?四个儿女各抒己见:
中国历史分期图解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 社会主义
半封建社会
社会
当今
距今约 170万年

夏商周春秋战国

夏商周春秋战国

二、夏 朝(约BC2070—约BC1600年 )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 了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政治特征:
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家天下”制度开始
宗族关系从此成为基本的政治 关系
保护私有制、剥削阶级的国家 戴冠冕的夏禹 机器产生
三、 商 朝(约BC1600—BC1046年)
王朝兴衰:汤建 600年左右 亡于周武王 政治特征:神权与王权相结合(占卜决策).
4、社会经济的发展 (1)农业:铁农具的使用开始出现在春秋时 期,战国时期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标志着我 国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
牛耕的逐渐推广,是农业技术史上的农 用动力的一次革命。
水利灌溉事业:春秋时,楚相孙叔敖修芍 陂,战国时李冰修的都江堰,郑国修的郑国 渠。
(2)手工业:冶铁方面出现铸铁柔化技术, 早于欧洲2000年以上。
同 姓 王 室 贵 族
先 代 帝 王 后 代 和
姜 尚
周 公
(齐)
子 伯
召成 公王 之弟 子

(鲁) (燕)(晋)
边 远 氏 族 部 落 首

尧舜商
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十后代有五后代人,后代
姬姓之国四十人。
(蓟)(陈)(宋)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西周宗法制
1、内容:
(1)“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宗法等级关系, 各等级间形成大、
青铜铸造方面,莲鹤方壶,出现金银错新 技术和雕铸艺术的发展。
漆工技术,战国出现夹纻技术。
纺织技术,战国麻纺织技术。
煮盐业,春秋战国时期,山西池盐和四川 井盐已开发。
酿酒业,商周已有酿酒业,春秋战国时期 已用曲造酒。
(3)城市商业,许多城市发展成为商业中 心,如邯郸、临淄等。

第1讲 夏商周时期—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第1讲 夏商周时期—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b.废除:秦朝建立后废 分封,在全国推行
郡。县制
︱高中总复习︱一轮·历史
c.遗存:汉初 郡国并,七行国之乱平定之后,封国的官吏全部由中央任免,诸侯只 征收租税,封国名存实亡。魏晋以后,历代王朝也还有分封,但仅为皇权体现,服 务于专制集权制度。
︱高中总复习︱一轮·历史
(2)宗法制——权力继承制度 ①含义:宗法制是利用 父系血缘的关亲系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高中总复习︱一轮·历史
(二)西周 1.建立: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定都于镐。 2.政治变迁: (1)分封制——权力分配制度 ①含义:周天子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分封给 诸侯建立诸侯国,以拱卫王室。 ②目的:进行有效的统治。
︱高中总复习︱一轮·历史
③概况: 分封对象 诸侯义务 诸侯权利
主要诸侯国 等级隆重的仪式,然后被分封的诸侯率本族人到达 封地,先建立一个军事据点,由点到面再进行武装拓展完成对封地的控制。据 点当时称“国”,国以外的土地叫“野”。“国”是地方的政治中心,贵族及 其同族成员居住其中,称为“国人”。居住在“野”的人叫“野人”,亦称庶 人,主要是被征服地区的原住民,包括殷商等部族的后裔和其他地方迁徙来的 居民。在平面上,西周国家管理形成了一系列的行政单元。国人的主要义务 是当兵作战,缴纳少量的产品作为军费。野人的主要义务是从事农业生产,以 耕种公田的方式为国家贡献劳役。
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 效忠周、王定期朝贡述职、随王征伐 受封土地、人民;拥有和世袭诸侯国内军政大权 鲁、齐、燕、卫、宋、晋、楚等 天子—诸侯— 卿大夫—士
︱高中总复习︱一轮·历史
④西周分封制的主要特点:
a.分封对象:分封对象 多元化,以
同为姓主亲体族。
b.分布地区:主要集中在 黄河中下地游区,同姓亲族封地多在富庶之地或战略要

学案2:第1讲 从中华文明的起源到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

学案2:第1讲 从中华文明的起源到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

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时空坐标阶段特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源远流长,在夏商周文化的基础上,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秦汉初步形成了统一的中华文明。

1.先秦时期先秦是中华文明的起源时期,包括原始社会、夏、商、西周和东周(春秋、战国),经历了三种社会形态,即原始社会的出现、发展与解体,奴隶社会的形成(夏)、发展(商)、鼎盛(西周)与瓦解(春秋)以及封建社会的形成(战国)。

(1)政治:原始社会末期实行禅让制;夏朝实行王位世袭制,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国家;商朝实现内外服制;西周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的势力逐渐强大,周王室衰微,分封制遭到破坏。

(2)经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这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在此基础上,手工业和商业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3)文化:在学术领域,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在文学上,《诗经》和“楚辞”成为我国古代现实主义文学和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在文字上,商朝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文字——甲骨文。

2.秦汉时期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公元220年)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时期。

(1)政治: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和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并不断发展。

(2)经济:封建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并有所发展,对外贸易开始(丝绸之路)。

(3)文化:治国思想出现了法家—道家—儒家的转变,西汉时儒家思想开始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医学、造纸术等科技成就领先世界。

第1讲从中华文明的起源到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课程标准热词聚焦(1)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2)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了解老子、孔子学说;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神权色彩浓厚的早期政治,“家国同构”的西周体制,初步形成的民族国家统一意识;井田制下的集体劳动,生产力变革下的“石器锄耕”,官府垄断下的“青铜文明”;文明象征的成熟文字,贵族垄断的文化教育,文化认同的民族意识知识排查教材深化一、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1.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1)旧石器时代①概念:旧石器时代是指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

第一讲:从史前到夏商周

第一讲:从史前到夏商周

第一讲:从史前到夏商周陈明华在探究本单元内容之前,我们先一起来分析两段单元概述。

【引例】单元概述的阐述单元概述是一个教学单元的教学内容、主题思想的高度概括。

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它是一个单元教学内容的灵魂。

如何阐述单元概述呢?举两例说明之:例一:教学参考资料上关于“第一单元从史前时期到夏商王朝”的阐述:本单元所讲述的是中国上古历史的一个重要阶段,即史前时期到夏商王朝时期的历史进程。

这是一个极其漫长的演化进程,大约经历了近五六千年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两个重要的历史时期。

第一个历史时期大约起始于距今1万年至七八千年间。

在此期间,生活在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原始先民率先发明了粮食的种植,开始进入农耕生活。

农耕的发明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伟大的经济变革,标志我国先民的生活方式,已由单纯依靠自然物的采集、狩猎的经济活动,逐渐过渡到生产性的经济活动。

从世界范围来看,以谷物的驯化种植为特征的生产性经济活动,在我国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各自经历了独立的起源和发展,这是我国先民对世界农业文明的重大贡献。

第二个历史时期最迟起始于距今四五千年前后,至夏商最终完成。

这是我国历史由原始平等的农耕社会逐渐向阶级社会的转化时期。

在我国境内各地发现的新石器后期的遗址遗物,向我们显示了此时的社会状况:原始平等关系已破坏、社会等级分层已经存在,凌驾于一般聚落或部落的政治实体也已产生。

文献记载的夏朝,古人遗址视为是“大同”到“小康”的历史转折点;已获得考古证实的商朝,不仅有成熟的文字,而且进入了青铜时代,说明阶级社会完全形成。

本单元通过对上述历史内容的叙述、讲解,向学生大致勾勒出我国早期文明的起源以及最终形成的历史轨迹和基本特征。

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懂得神话与史实、传说与信史之间的关系与差异,了解史学研究是如何运用文献记载与考古资料的相互印证来获得确切可靠的历史知识。

【引例】单元概述的阐述(续)例二:教科书上的“第一单元从史前时期到夏商王朝”单元概述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

夏商西周及春秋战国时期_讲义

夏商西周及春秋战国时期_讲义

三、夏商西周:夏朝的考古发掘和文化遗址夏禹是颛顼的后代,姒姓。

夏朝(约前21世纪-前16世纪),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自禹至桀共17君14世。

夏的中心在今晋南豫西地区。

夏代的文献记载不多,我们知道的夏代的历史主要有启代益位,启伐有扈氏,太康失国、少康中兴和夏桀亡国等几件事。

由于夏的文献记载不足,考古学的夏文化研究就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可以看作夏文化的遗址主要有:郑州洛达庙,偃师二里头、登封王城岗等。

二里头文化是夏文化的主要对象。

二里头文化中,开始有青铜器,爵、戈等。

发现了大型宫殿的遗址。

夏朝的巩固和发展禹死后,按照禅让制传位于益,但是启取而代之,益干启位而启杀之。

启即位后,有扈氏反对,结果启讨伐有扈氏。

(知义而不知宜)启死子太康继立,兄弟五人内讧,群众乘机而起,东方夷人后羿有穷氏“因夏民以代夏政”。

但后羿同样残暴,不久被手下伯明氏的寒浞杀死。

寒浞仍不得民心,太康弟仲康之孙少康招纳夏众,灭寒浞及有穷国。

史称“少康中兴”。

少康中兴带来了一段和平发展期。

到帝孔甲时,“好方鬼神,事淫乱,夏后氏德衰,诸侯叛之”。

至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

夏桀竟还荒谬地自比太阳,群众诅咒说:“时日曷丧?予与汝偕亡!”商汤乘机起兵,夏亡。

商族的兴起贤君汤的故事:统治合法性中德的因素。

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

”汤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

不用命,乃入吾网。

”诸侯闻之,曰:“汤德至矣,及禽兽。

”——《史记•殷本纪》商为诸夏中有悠久历史的古老部族,原活动于孟诸一带(今河南商丘北),夏末乘乱翦灭夏的诸多属国,建都于亳(今河南商丘),进而伐夏,鸣条之战夏军败绩,夏桀逃死于巢(今安徽巢湖北岸),夏亡。

从盘庚迁殷到武丁中兴商代多次迁都,原因尚待探讨。

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后相对稳定,其后250多年,商代社会发展较稳定。

武丁(公元前1250年-1192年在位59年)时商王朝达于鼎盛。

第1讲 从中华文明的起源到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

第1讲 从中华文明的起源到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

版块一中国古代史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中华文明:中华文明源头多元交融,逐渐形成统一的华夏文明,在夏商周文化的基础上,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秦汉初步形成了大一统的中华文明,奠定了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的基本模式。

八方雄起:中国原始文化星罗棋布,多姿多彩。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具有自身特点与风格,为国家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家国同构:夏、商是早期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时期;国家政治制度经历了从商代神权统治到西周血缘政治的演变;国家疆域不断扩大,文化影响力不断增强,社会经济不断繁荣。

争霸变革:中国进入铁器时代,生产力的发展和列国纷争推动了社会的大变革,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中央集权思想、儒家思想初步形成,为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天下一统: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策略,相继灭掉东方六国,“六王毕,四海一”,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秦朝。

国家治理:秦朝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官僚体制逐渐取代了贵族体制,汉承秦制并加强中央集权,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成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大特征。

田园风情:秦汉时期走向一统,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发展,纺织机成为农耕家庭不可或缺的生产工具,农业、手工业促进了商业发展,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都体现了田园风情。

思想一统: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思想领域经历了从“焚书坑儒”到“独尊儒术”的演变,儒家思想取得独尊地位,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

文化灿烂:《史记》《汉书》是两汉史学代表作。

文学艺术的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体裁多样;有东方特色的实用性科学兴起,中国文化开始走向世界,与世界交流。

第1讲从中华文明的起源到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课程标准1.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

2.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起源特征。

第1课 史前时期与夏商西周更迭

第1课 史前时期与夏商西周更迭

世袭制与禅让制的区别
制度
禅让制
开始人物 尧
王位

世袭制
产生方式
民主推举
父死子继 兄终弟及
时代
天下为公
天下为家
想一想:世袭制与禅让制有什么区别?
禅让制是我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民主推举首领 的制度,开始于尧担任部落联盟首领时。 公天下
世袭制是指一个家族世世代代世袭王位(帝位), 或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开始于夏朝。
前 1046 年
商纣
酒池肉林 修建鹿台 宠爱妲己 荒淫无道
商朝的发展?
(1)政治:商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 的国家,建立了庞大的军队。 (2)经济: ①农业是主要生产部门, 还有规模较大的畜牧业;
②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明
(3)文化:甲骨文发展到成熟阶段
世界上迄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商代青铜器中最为精致的!
三星堆青铜人像
商朝虽然很强大也很成 熟,但是商朝末年,商纣王奢 侈残暴,最终和夏桀一样走向 了灭亡!
“武王伐纣”,思考商朝灭亡的原因以及西周建立的相关史实有哪些!
•夏桀,商纣的极端残暴统治激起了平民和奴 隶的不满和反抗;
•商汤和武王伐无道,除暴君,深得人心
•商汤和武王能重用人才,联合周边小国,部 落,抓住时机一起取胜
“禅让时代”结束,王位世袭制开始,“公天下”变 成“家天下”。
3 、夏朝建立强大的国家机器 设各种官吏;组建军队;制定刑法;修造监狱
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尧舜 禹

禅让制 王位世袭制
思考: 世袭制和禅让制有什么区别?
思考:启是怎样继承王位的? 世袭制与禅让制有什么区别?
禅让制
世袭制
才德 推举
血缘 相传

夏商西周及春秋战国时期_讲义

夏商西周及春秋战国时期_讲义

三、夏商西周:夏朝的考古发掘和文化遗址夏禹是颛顼的后代,姒姓。

夏朝(约前21世纪-前16世纪),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自禹至桀共17君14世。

夏的中心在今晋南豫西地区。

夏代的文献记载不多,我们知道的夏代的历史主要有启代益位,启伐有扈氏,太康失国、少康中兴和夏桀亡国等几件事。

由于夏的文献记载不足,考古学的夏文化研究就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可以看作夏文化的遗址主要有:郑州洛达庙,偃师二里头、登封王城岗等。

二里头文化是夏文化的主要对象。

二里头文化中,开始有青铜器,爵、戈等。

发现了大型宫殿的遗址。

夏朝的巩固和发展禹死后,按照禅让制传位于益,但是启取而代之,益干启位而启杀之。

启即位后,有扈氏反对,结果启讨伐有扈氏。

(知义而不知宜)启死子太康继立,兄弟五人内讧,群众乘机而起,东方夷人后羿有穷氏“因夏民以代夏政”。

但后羿同样残暴,不久被手下伯明氏的寒浞杀死。

寒浞仍不得民心,太康弟仲康之孙少康招纳夏众,灭寒浞及有穷国。

史称“少康中兴”。

少康中兴带来了一段和平发展期。

到帝孔甲时,“好方鬼神,事淫乱,夏后氏德衰,诸侯叛之”。

至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

夏桀竟还荒谬地自比太阳,群众诅咒说:“时日曷丧?予与汝偕亡!”商汤乘机起兵,夏亡。

商族的兴起贤君汤的故事:统治合法性中德的因素。

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

”汤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

不用命,乃入吾网。

”诸侯闻之,曰:“汤德至矣,及禽兽。

”——《史记•殷本纪》商为诸夏中有悠久历史的古老部族,原活动于孟诸一带(今河南商丘北),夏末乘乱翦灭夏的诸多属国,建都于亳(今河南商丘),进而伐夏,鸣条之战夏军败绩,夏桀逃死于巢(今安徽巢湖北岸),夏亡。

从盘庚迁殷到武丁中兴商代多次迁都,原因尚待探讨。

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后相对稳定,其后250多年,商代社会发展较稳定。

武丁(公元前1250年-1192年在位59年)时商王朝达于鼎盛。

远古、夏、商、西周、春秋、战国

远古、夏、商、西周、春秋、战国


对夏的音乐文化发展可以证明的 文物不多,可以肯定的夏代乐器主要 有石磐 、陶埙、 陶铃等,还有用鳄鱼 皮蒙制的鼍(tuó)鼓 ,工艺比较粗糙, 种类比较少。与史籍中有关夏音乐文 化发展的盛况,有较大距离。

商代音乐文化已发展到较高 水平,音乐被统治阶级用作享乐 及祭祀的工具。当时手工艺已有 很高水平,甲骨文记载的乐器大 约有20多个,音阶的观念已经成 熟,能以较大声响演奏出简单的 曲调。
课后作业
1、远古和夏、商时期的乐 器有哪些?请举出八种乐 器的名称。 2、这一章提到有哪些古歌 与古乐舞?
西周、春秋、战国时期 (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21)
这时期是奴隶制社会由盛到衰,封建制社会 因素日趋增长的历史时期 。在文化上经历了以 礼为中心的文化由发展到衰落。
西周的礼乐
礼乐制把上层社会的人分成许多等级, 再依照等级地位的不同,规定所实施的礼 乐。 礼乐制度的意义:是周代建国初期周 公制定。其目的是为了巩固等级制社会, 反对“淫乐”采取“节乐”措施。礼乐制 的实施巩固了奴隶主阶级的社会地位,促 进了音乐的发展。但又使乐成了礼的附庸, 使音乐成为以礼为中心的模式音乐,并逐 渐趋于僵化。
这里所记载的《高山》《流水》两首琴曲,一直流 传至今。
乐理与乐律
西周以来,三种音阶已有通用音名。 五声音阶为:宫、商、角、徵、羽 两种七声音阶为: 一、宫、商、角、变徵(#4)、徵、羽、变 宫(7) 二、宫、商、角、和(4)、徵、羽 、变宫 春秋时Βιβλιοθήκη 产生了计算乐律的理论——三 分损益法。
作业
1、我国有明确音乐教育制度始于何时?如何 进行? 2、周代有哪几种主要乐舞?什么是“六舞”? 3、什么叫“八音”?每类举出两种乐器。 4、简述西周、春秋、战国时期音乐发展的特 点。

第1讲 夏商周和春秋战国时期-以前编写,可参考

第1讲  夏商周和春秋战国时期-以前编写,可参考

第1讲中华文明的奠基:夏商周和春秋战国时期【考点预习】领域考纲清单知识要点涉与章节政治商周政治制度宗法制分封制必修一第1-1课经济农业耕作技术:石器锄耕→铁犁牛耕土地制度:井田制→土地私有制根本模式:小农经济〔含义、特点、影响〕必修二第1-1、2课手工业主要行业:冶铸、丝织经营方式:官营、私营必修二第1-4课商业概况:商周、春秋战国政策:工商食官、重农抑商必修二第1-5课思想春秋战国百家争鸣诸子百家:儒、道、墨、法儒家代表:孔子、孟子、荀子必修三第1-1、2课文化科技成就天文、医学战国司南必修三第1-6课汉字起源演变表意文、甲骨文、金文、小篆必修三第2-7课绘画艺术起源岩石画、绢帛画必修三第2-8课文学成就诗经、楚辞必修三第2-9课【考情分析】高考对这一讲的考查主要集中在:〔1〕西周的宗法分封制;〔2〕小农经济与其根本特点;〔3〕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等方面,考查形式以选择题为主。

某某近三年高考涉与考点主要有:宗法制、小农经济特点、儒家代表与其思想、殷商甲骨文和青铜器等相关内容。

备考应注意:〔1〕联系现实,充分认识古代中国的小农经济,既要看到它的辉煌成就,也要看到它蕴涵的使中国由先进变为落后的消极因素;〔2〕某某是儒学的发源地,要结合政治、经济相关内容,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出现的历史背景与影响,同时要加强同时期中西方思想的比拟;〔3〕联系其它时期,归纳中国古代在科技、文学、书画等方面的突出成就。

【考点导图】【教学探究】阶段特征:夏商周和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由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历史阶段,是中华文明的奠基时期。

具体表现:①政治上:国家政权产生开展;②经济上:农耕经济根本成型;③思想文化上:华夏文化蓬勃兴起。

【问题探究】阅读如下材料:材料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物质生产、生活有了很大的改观,这得益于生产工具的改良和技术的进步。

……井田制度遭到严重的破坏。

公元前685年齐国“相地而衰征〞,公元前594年鲁国“初税亩〞。

2019届高考一轮讲义:第1讲-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含答案)

2019届高考一轮讲义:第1讲-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含答案)

第1讲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一、早期国家形态(夏商周的国家制度)夏: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都阳城(今河南登封),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政治制度的形成时期。

禹死后,其子启强行夺取了王位,父传子的“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家天下”取代“公天下”。

(二里头考古遗址被史学界普遍认为是夏王朝遗迹。

)夏朝最后一个国王是桀,昏庸无道,于公元前1600年被商灭朝。

商:公元前1600年,商汤建立,首都为亳,后商王盘庚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

商代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可惜纣王无道(助纣为虐),建鹿台、造酒池肉林、创炮烙之刑压制百姓,最终“武王伐纣”,纣王自焚于鹿台,商朝灭亡。

西周:“凤鸣岐山,天命所归”,公元前1046年,武王姬发在姜尚等人辅佐下推翻商朝,建立周朝,史称西周,都城镐(今陕西西安)。

并在后世君主努力下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国家体制,主要包含:分封制、宗法制、井田制、礼乐制。

分封制A、周天子将王畿(即周天子自己管辖的土地)以外的土地和人口分封给王族、功臣、先代贵族做诸侯的制度。

B、诸侯的义务和权利:义务:镇守疆土、交纳贡赋、随从作战、朝觐述职权利:在自己的封国范围之内拥有绝对实权。

(再分封、征兵、征税、行政等实权,分封制下,表面上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实际上是诸多几乎独立的小国结成的松散的联合体,史学界最多的说法就是“天下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C、分封制的评价:分封制实行初期,可以加强对全国的统治,扩大周朝的疆域。

但由于诸侯权利太大,当诸侯和周天子的实力发生变化时,就会导致诸侯争霸,社会动荡,国家分裂,这是春秋战国争霸战争的政治根源。

宗法制A、按照血缘关系来确立政治等级、财产分割等的制度。

(保留明显的原始社会父系家长制痕迹)B、最大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嫡长子:正妻所生的第一个儿子。

周天子→嫡长子庶子诸侯→嫡长子庶子卿大夫→嫡长子庶子士→嫡长子庶子平民C、作用: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D、宗法观念影响国人甚深。

初中历史知识讲座稿

初中历史知识讲座稿

初中历史知识讲座稿尊敬的老师和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将和大家一起回顾一下我们初中历史课程中的一些重要内容。

希望通过这次讲座,大家能更深入地理解历史,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

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1. 夏商周夏商周是中国历史上的三个重要朝代,也是中国古代史的开端。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建立于公元前2070年,由大禹建立。

商朝建立于公元前1600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确切记载的王朝。

周朝建立于公元前1046年,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鼎盛时期。

2. 春秋战国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史的重要阶段,这个时期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和思想变革。

春秋时期开始于公元前770年,是周朝的后期。

战国时期开始于公元前475年,是春秋时期的延续,一直持续到公元前221年秦朝的统一。

3. 秦汉秦汉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时期。

秦朝建立于公元前221年,由秦始皇统一六国而建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

汉朝建立于公元前202年,是秦朝的延续,分为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繁荣时期。

第二部分:中国近现代史1. 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的开端,发生于1840年至1842年。

这场战争是由于英国对中国大量输出鸦片而引发的,结果中国战败,签订了《南京条约》,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到来。

2. 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场重大的农民起义,发生于1851年至1864年。

由洪秀全领导,目标是推翻清朝政府,建立一个“太平天国”。

虽然最终失败,但它对中国近现代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次重大政治变革,发生于1911年。

这场革命由孙中山领导,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建立了中华民国。

第三部分:世界史1. 古埃及古埃及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位于非洲东北部的尼罗河流域。

古埃及文明始于公元前3100年,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创造了举世瞩目的金字塔、木乃伊等文化遗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讲 中华文明的奠基:夏商周和春秋战国时期【考情分析】高考对这一讲的考查主要集中在:(1)西周的宗法分封制;(2)小农经济及其基本特点;(3)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等方面,考查形式以选择题为主。

山东近三年高考涉及考点主要有:宗法制、小农经济特点、儒家代表及其思想、殷商甲骨文和青铜器等相关内容。

备考应注意:(1)联系现实,充分认识古代中国的小农经济,既要看到它的辉煌成就,也要看到它蕴涵的使中国由先进变为落后的消极因素;(2)山东是儒学的发源地,要结合政治、经济相关内容,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出现的历史背景及影响,同时要加强同时期中西方思想的比较;(3)联系其它时期,归纳中国古代在科技、文学、书画等方面的突出成就。

【考点导图】【教学探究】阶段特征:夏商周和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由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历史阶段,是中华文明的奠基时期。

具体表现:①政治上:国家政权产生发展;②经济上:农耕经济基本成型;③思想文化上:华夏文化蓬勃兴起。

【问题探究】阅读下列材料:材料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物质生产、生活有了很大的改观,这得益于生产工具的改进和技术的进步。

……井田制度遭到严重的破坏。

公元前685年齐国“相地而衰征”,公元前594年鲁国“初税亩”。

……围绕着“争霸”战争的需要,春秋以至战国的整个历史阶段内,诸侯国们都在不停地进行着改革。

经过改革,公室宗族逐渐衰亡,卿族或平民贵族势力增强,这些都为文化的理性主义和人本思潮的兴起奠定了社会物质基础。

请回答:(1)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指什么?(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农业发展对当时社会转型的影响。

活动探究:一、政治上:国家政权产生发展(一)夏商西周的政治文明1、王位传承秩序确立、完善。

王位传承秩序是怎样确立、完善的?(夏朝出现王位世袭制度,到西周时确立嫡长子继承制,传承制度臻于完善。

)2、地方管理制度产生、发展。

夏、商时期初步建立了地方的管理制度。

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这种以宗法制为基础的政治制度,把国家管理与血缘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扩大了统治区域,使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探究(一):走进西周政治文明【问题探究】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之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材料二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与天子曰述职。

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材料三周王正妻所生之子称嫡子,其他妻室所生之子为庶子。

周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利,称其为大宗。

次子、庶子的后裔相对于大宗称为小宗。

而次子、庶子的嫡长子、嫡长孙于本支又是大宗,其次子、庶子之后裔又是小宗。

以此类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

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请回答:(1)材料一、二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哪种制度?依据这两段材料,指出为什么“周王先贬其爵”后“削其地”?(2)材料三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哪种制度?由材料可看出,该制度的最大特点是什么?(3)以上材料所反映的两种制度之间的关系如何?各有何积极作用?(二)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春秋战国时期在社会领域内主要有哪些变革?(春秋赋税改革,,战国各国变法。

)1、社会变革的背景原因(1)经济因素:经济大发展,使井田制走向崩溃,逐渐被土地私有制所代替;(2)政治因素:诸侯大混战,使分封制遭到破坏,新兴地主势力,要求改革;(3)思想因素:文化大觉醒,法家思想适应了建立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

2、社会变革的作用影响:请你依据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分析说明。

探究(二):阅读下列材料:由于生产技术和社会组织方式发生重大变革使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及相关的文化价值体系发生的根本性变化,即为文明转型。

例如一万年前,在人口和资源的压力下,人类从渔猎采集文明向游牧、农耕文明转型,标志性的技术突破是青铜器和铁器的出现。

两千多年前,中国经过春秋战国五百多年的混乱,完成了第一次文明转型,即“铁制农具+小农经济+君主官僚体制+儒道法意识形态”的中国传统文明终于成型。

几百年前,欧洲农耕文明的发展也面临着人口与资源的激烈矛盾。

后来,西方文明出现新的转型,开始了文艺复兴,发明了蒸汽机,并因此牵动了工业革命,展开了一场人类对自然更大的征服运动。

工业文明开采挖掘出地底深处的几百种矿产资源,将其转化为人类可支配使用的财富,支撑了人口新一轮的膨胀。

又经过几百年的内外战争,逐步建立起了以自由企业为中心的自由民主政体。

回答:(1)根据材料,人类经历了怎样的由低级文明向高级文明的演进过程?影响文明转型的最主要的两大因素是什么?利用“两大因素”分析春秋战国转型的原因.(2)根据材料,分析归纳工业文明的形成具有怎样显著的特点?二、经济上:农耕经济基本成型1、农业:2、手工业:(1)行业成就:金属冶炼技术进步,主要冶炼青铜、生铁和钢。

(2)经营方式:主要有哪三种经营方式?(家庭、官营和民间)3、商业:商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商业发展的状况如何?(①商朝,已经出现最早的货币。

②西周,实行“工商食官”政策。

③春秋战国,私商成为商人的主体;各国纷纷铸造货币;商业繁荣促进城市出现;商业发展下出现重农抑商思想。

)探究(三):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夫范、中行氏不恤庶难,而欲擅晋国,今其子孙将耕于齐,庙之牺(作祭品用的毛色纯一的牲畜)为畎亩之勤。

——《国语〃晋语》材料二管子曰:“今铁官之数(办法)曰:一女必有一针,一刀,若其事立;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铫,若其事立;行服连轺辇者(制造车马的手工业者)必有一斤、一锯、一锥一凿,若其事立。

不尔而成事者,天下无有。

”—《管子〃海王》材料三乌云遮满了半天,井田上润遍了雨点,这场久旱的甘霖啊! 多多洒上我的私田。

——《诗经〃大田》材料四《孟子〃梁惠王上》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梁惠王上》回答:(1)材料一、二反映在当时社会生产中出现了什么新的现象?(2)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材料一、二与材料三之间的关系?(3)材料四体现了孟子的什么治国思想?这种理想社会的实质是什么?或者探究(三):谈古论今,话小农经济材料一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

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多治丝麻葛绪捆布,此其分事也。

—《墨子》(1)据材料一概括小农经济的突出特征。

材料二自耕农是封建国家直接剥削的对象。

为了保证赋税、徭役的供应,封建国家历来关注这一阶层的存在。

“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尤为关注。

他们总是采取鼓励垦荒等政策,积极培植自耕农。

诚然,自耕农这一阶层是很不稳定的,经常分化。

——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2)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为什么都实行扶植小农经济的政策?材料三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

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

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

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

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

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

——(西汉)晁错《论贵粟疏》(3)据材料三说明封建社会农民的实际生活情况怎样?材料四农民领取生产承包合同书(图略)⑷有人说当今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倒退到了封建的小农经济状态,你如何看?三、思想文化上:华夏文化蓬勃兴起(一)思想领域: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正处在一个重要的社会转型时期,社会政治和经济领域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革。

在社会秩序动荡的背景之下,教育和学术领域也发生变化,贵族垄断教育、学术的局面被打破,出现了私人讲学之风,原来社会地位较低的士人阶层活跃起来,并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

这样,在社会上形成一些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学者好思想流派。

请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时代背景。

1、百家争鸣的时代背景(答案①经济发展:铁器牛耕促进生产力发展,为思想文化繁荣奠定物质基础;②政治需要:各国统治者出于治国需要,网罗知识分子,促进了思想文化的发展;③私学促动:私学的兴起和讲学之风的出现,造就了一大批有知识的思想家。

)2、百家争鸣的概况(1)主要流派: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3、百家争鸣的影响(1)促进了文化发展:百家争鸣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

(2)推动了社会变革:百家争鸣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科技文艺:大都具有浓厚的农耕文明的特色。

1、科技文学成就:科技:(1)天文:天象观测世界领先;《石氏星表》世界最早星表。

(2)医学:扁鹊创立望闻问切四诊法。

文学:《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楚辞是战国时期屈原等人创造的新体诗歌。

2、汉字起源演变:探究(四):孔子的光辉孔子被尊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和十大思想家之一,他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光荣。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因素,那些关于做人、处事和立国的名言早已深入人心,并在潜移默化中传布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

材料一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法国巴黎发表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2005年9月28日全球首次举行联合祭孔,参加祭典的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授安黛丽〃霍尔说:“儒家思想的精要之语对世人可以起到警醒的作用,儒家的一些价值观念正在融入世界文化的主流。

”材料二……请回答:(1)指出孔子的身份地位。

我们研究孔子的思想主要依据什么资料?(2)孔子的主要思想主张有哪些?他的观点在当时为什么不受重视?(3)康熙帝为什么尊称孔子为“万世师表”?(4)孔子的思想精华对我们现代精神文明建设有什么重要意义?探究(五):某中学历史教研组拟举办“东西方文明的对话”主题展览,邀请学生参与展览的筹备与宣传。

展览一:公元前六世纪~公元前五世纪中西文明的对照:(1)下表是中西文明重要成果的人物的介绍,请参考已填充的文字,完成空白部分。

答案:展览二:19世纪中后期的中国存在对西学的争论:甲认为中国是文明古国,周围国家是蛮夷禽兽之国,文化落后,因此,只能是以夏变夷,从来没有听说过“以夷变夏”。

乙认为中国擅长的是道,西方擅长的是器。

中国原来也包括器的,但是后来这套科学技术“器”的研究没有被重视,失传了,传到西方去了。

我们现在向西方学习,学的即是我们传过去的东西,中国古已有之,传到西方,现在“天将器还中国”,我们又学习,这是合理的,必要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