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梧桐——诗歌意象举例
古典诗歌中梧桐的意象分析
浅析古典诗歌中的“梧桐”意象意象就是古典诗词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是作者内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
也就是“借景抒情”中的“景”或“托物言志”中的“物”。
诗人对意象的选取与描绘,正是作者主观情感的流露。
意象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意旨,寄托着复杂的情感,暗示着深刻的哲理,承载着诗人强烈的主观色彩,其客观之“象”与主观之“意”共同构成了富于美感的形象。
意象相对于中国古典诗词来说,是其艺术的灵魂。
梧桐,作为一种普通的树种,由于它自身具有一些特别的品质,而且这些品质能寄托和表达诗人的主观情思、审美理想,所以梧桐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古典诗词的一个传统意象。
梧桐这个意象意象在经过历代文人反复使用后,它所蕴含的情感意义也变得很丰富,很有意味的。
而“梧桐”这一常见意象,在大多数时候给我们的感觉都是悲凉愁苦。
但是,在古典诗词中,它所象征的并不仅仅只是这些。
它还象征着爱情、象征着人的高洁的品性,在思乡怀远时,梧桐被当做故乡的象征,在怀友送别时,梧桐还被当作友情的象征,梧桐有时还被寄寓成一种美好的生活愿望等等。
那么,下面我们来逐一的分析,它所被寄予的情感吧。
一、象征悲凉的孤独与愁苦风吹叶落,雨打梧桐,在凄清的景象中,梧桐成为了文人笔下孤独与忧愁的意象,李煜在《相见欢》中“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词人把客观景象“梧桐”与主观的孤独忧愁结合得天衣无缝,,深深的表现出了词人内心的那份愁苦与凄凉。
如白居易的《空闺怨》中:“寒月沉沉洞房静,真珠帘外梧桐影。
秋霜欲下手先知,灯底裁缝剪刀冷”;徐再思的《水仙子·夜雨》中“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李白《赠别舍人弟台卿之江南》:“去国行客远,还山秋梦长。
梧桐落进井,一叶飞银河”;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等等。
这些句子都是通过“梧桐”这一传统意象来传达悲苦凄恻的离愁别绪的。
诗歌中梧桐的意象及诗句
诗歌中梧桐的意象及诗句
以下是三条关于诗歌中梧桐的意象及诗句:
1. “梧桐在诗中常常代表着一种孤独寂寞的意象啊!你看李煜的‘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这里的梧桐不就把那深深的孤独感体现得淋漓尽致吗?就好像在一个寂静的夜晚,你一个人站在院子里,看着那棵梧桐树,是不是感觉特别凄凉?就像有时候你一个人在家,那种孤单的感觉呀!”
2. “哎呀呀,梧桐还能象征着高洁的品质呢!像王安石写的‘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这梧桐在骄阳下依然枝叶繁茂,不就像那些品德高尚的人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坚守自己的原则吗?这就好比那些一直坚持做正确事情的人,不管别人怎么说,他们都不会动摇,多了不起啊!你说是不是?”
3. “嘿,梧桐在一些诗里还是离别的象征哟!像李清照的‘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
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这飘落的梧桐叶可不就像那离别时的哀愁嘛!就像你和好朋友分别的时候,心里那种难受的感觉。
你想想,当你看着对方远去的背影,是不是和这飘落的梧桐叶一样让人惆怅呢?”
我的观点结论:诗歌中的梧桐意象真是丰富多彩,通过不同的诗句能让我们感受到各种不同的情感和寓意,真的太神奇啦!。
古典诗词中的“梧桐”意象探微素材
古典诗词中的“梧桐”意象探微内容概要:意象是古典诗词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从艺术的角度来说,古典诗词就是由意象有规律合目的的组合而构成的。
所谓意象就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于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
纵观我国古代文学发展史,“梧桐”这一传统意象频繁地出现在古典诗词中,在历代文人反复写入和复写的过程中,逐渐具有了象征高洁、希望、爱情、凄苦、悲伤等丰富的审美文化意蕴。
本文拟从这些方面对“梧桐”这一传统意象进行初步阐释。
关键词:古典诗词意象梧桐意象是古典文论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也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范畴,相对于中国古典诗词来说,意象又是其艺术灵魂。
所谓意象就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像,或者是借助于客观物像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
①简单地说,意象就是主观情志与客观物像相互交融的艺术形态。
梧桐,作为一种普通的树种,它有自己的自然属性,但当它进入诗人的创作视野,诗人将它写入古典诗词中并融入其主观情思、审美理想时,梧桐就由自然属性转变成社会属性,成为古典诗词的一个传统意象。
因此,在历代文人反复写入和复写创新的过程中,“梧桐”这一意象就具备了象征高洁、希望、爱情、凄凉、悲伤等丰富的审美文化意蕴。
一、梧桐枯峥嵘,声响如哀弹——象征人品性的高洁古典诗歌中常用许多具有高洁品性的物象来象征人的品性之高洁,梧桐就是其中的物象之一。
“良禽择木而栖”,梧桐可以招致祥鸟凤凰,是高洁的象征。
我国古代有凤凰非梧桐不栖的说法,昔郑玄云“凤凰之性,非梧桐不栖”,又如北宋陈翥在《桐谱·斜源第一》中云:“夫凤凰,仁瑞之禽也,不止强恶之木。
梧桐柔弱之木也,皮理细腻而脆,枝杆扶疏而软,故凤凰非梧桐而不栖。
”②“良禽择木而栖”之说,最早可以追溯到《诗经·大雅·卷阿》:“凤凰鸣矣,于彼高岗。
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萋萋,雍雍喈喈。
”后人则据此来称赞人的品性之高洁。
唐人李伯鱼《桐竹赠张燕公》:“凤栖桐不愧,凤食竹何惭。
高二语文:古典诗歌中“梧桐”的文化意象浅析
高二语文:古典诗歌中“梧桐”的文化意象浅析古典诗歌中“梧桐”的文化意象浅析摘要:中国古典诗歌中,诗人通常会通过一些植物寄托自己心中的情感,例如梧桐。
梧桐意象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可以象征高尚的人格、比喻爱情的悲欢离合、寄托游子的思乡之苦、哀叹国家灭亡等。
关键词:古典诗歌;梧桐;文化意象中国古代的诗人、词人在其诗歌创作中,经常会借用花、草、树、木等植物寄托自己心中的某种情感。
因此,这些植物就被赋予了各种各样的文化意象。
在文人墨客的笔下,梅花,高洁傲岸,寒冬中傲然盛开、迎风而立,这种不畏严寒并与冰天雪地抗争到底的特征,象征着仁人志士忠贞不渝、坚定不移的精神;兰花,幽雅空灵,空谷幽香、孤芳自赏。
诗人和词人用兰花的这种特征,象征品格清晰脱俗的正人君子;菊花,冷艳清贞,凌霜自行、不趋炎附势,是众花之中的“隐世者”,菊花的这种特征被用来比喻那些看淡了功名利禄、宁静致远的隐者……梧桐,也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经常被运用的意象。
梧桐这种意象,与其他植物意象相比,其文化内涵更为丰富、也更复杂。
本文将中国的古典诗歌作品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对古典诗歌中出现的梧桐意象进行文化内涵分析。
一、梧桐文化意象之高尚的人格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经常被用来表示品格高尚、美好的人。
在《诗经·小雅·湛露》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其桐其椅,其实离离。
岂弟君子,莫不令仪。
”这段文字以梧桐为切入点,用梧桐树枝繁叶茂、硕果累累的形态,象征文人雅士充满仪式感、庄重感的言行举止。
随着时光的流逝、社会的发展,将梧桐作为诗歌创作意象的作品层出不穷。
唐代诗人王昌龄在其诗歌《段宥厅孤桐》中有这样两段文字:“凤凰所宿处,月映孤桐寒”与“虚心谁能见,直影非无端”,作者对于孤桐身上映射出的这种谦虚品质充满敬意。
梧桐被古代诗人、词人用作高尚人格的化身,主要是因为梧桐这种植物在外观上具有挺拔伟岸、疏直中通、枝繁叶茂的特点,这种自然特征与人类高尚、高洁的品格具有相似之处。
古代诗歌常见意象植物类
然而起。
第2页/共36页
梧桐——遇秋先陨——悲秋之情——孤独失意者(凄凉悲伤 )
中国古代文人有“悲秋”情结,四季之中,秋天万物凋零, 最易触发人们的悲凉情绪,而梧桐树是最典型的落叶乔木 ,秋天到来,往往就是梧桐先行陨落,所谓“一叶落而知 秋”。于是,以梧桐写悲秋,便成为古人常见的手法。
[双调〕水仙子?夜雨(徐再思)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
第5页/共36页
• 梅花 • 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
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王安石《梅花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 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 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 合污的高尚情操。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也是 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 鹧鸪 • 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
的离愁别绪。如“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闻 鹧鸪》)"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 诗中的鹧鸪都不是纯客观意义上的一种鸟。
第21页/共36页
•蝉 • 蝉——栖高饮露——志行高洁——高洁之士。 • 古人误以为蝉是靠餐风饮露为生的,故把蝉视为高洁的象征,并咏之颂之,或借此来
第12页/共36页
• 红豆 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南州记》称为海红豆,史载:“ 出南海人家园圃中”。《本草》称其为“相思子”。王维《相思》诗:“红豆生 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诗人借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 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清人失彝尊《怀汪进士煜》:“安床红豆底,日日坐相思 。”即睡在相思树下,日日思念汪进士。在唐时甚红。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 第13页/共36页
古典诗词中梧桐意象的离别原型意义
古典诗词中梧桐意象的离别原型意义
梧桐树在古典诗词中常被用来象征离别,因为它的枝叶萧索,枯槁,象征着离别带来的凄凉、孤独与悲伤。
比如《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
滴滴。
”这里的梧桐树象征着离别的凄凉,而细雨则表达了悲
伤的心情。
另外,梧桐树也被用来暗喻离别的持久性,因为它的枝叶经久不衰,比如《滁州西涧》中:“滁州西涧烟笼寒,独立小桥渔
翁横。
双照青山如蓝布,卷作秋千增暮凉。
梧桐渐落连枝影,水深千尺空潭声。
” 这里的梧桐树象征着离别的持久性,而空
潭声则表达了离别带来的凄凉。
解析中学课本古诗文中的梧桐意象(声声慢、相见欢)
解析中学课本古诗文中的梧桐意象(声声慢、相见欢)研读中学课本中的古诗文,你会发觉不少诗人钟情于梧桐。
到底这种落叶乔木身上具有怎样的特质,能引发古人如许丰富的联想与感情?本人不揣浅陋,将对中学课本中有关“梧桐”所蕴含的丰富意象进行一次蜻蜓点水式的、粗浅的解析。
一、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梧桐树高大挺拔,木质细密,树干光滑,被视为良木。
早在两千多年前梧桐就与传说中的百鸟之王——凤凰联系在一起。
“凤凰鸣矣,于彼高冈。
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诗经》)所以至今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
”具有高贵圣洁禀性的凤凰,只选择梧桐树栖息,可见梧桐所具有的神异性。
后来,凤凰栖居梧桐的特性又衍化出“良禽择木而栖”的成语,并且这里的凤凰被换作其它的飞禽。
如唐代诗人虞世南在《蝉》这首诗中将至尊至贵的凤凰换成了秋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古人认为蝉栖高饮露,自然是生性高洁。
蝉所栖之高的梧桐,其形象高洁也就更加卓茕不凡。
由于梧桐孤然傲立、品性高洁,所以人们将它与松柏放在一起,称为美材。
花木常被用来表示爱情和思念,青干碧叶的梧桐,则是伉俪深情的象征,古代传说梧为雄,桐为雌,梧桐同长同老,同生同死,我国有“梧桐相待老,鸳鸯合双死”之说,因此,诗文中常以梧桐表示男女之间至死不渝的爱情。
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中最具有想象力和浪漫特色的末段,就化用了以上意蕴。
“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
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
”这幅美妙、神异的图景既寄寓了人们对纯洁爱情的企盼和对幸福生活的渴求,同时也借助神化挥泻了人们对现实的不满和愤慨。
二、吴丝蜀桐张高秋读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人们一定不会忘记作者对乐声的神奇怪异的描绘和对李凭卓越的演奏技艺的赞赏。
那么这种“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般的乐声从哪儿流出来的呢?“吴丝蜀桐”。
梧桐又被称为柔木,可以用来制琴,其中最著名者,乃汉人蔡邕以梧桐制成的“焦尾琴”。
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西风催衬梧桐落。
梧桐落。
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西风催衬梧桐落。
梧桐树又一次在秋风的催促下,开始落叶了。
叶子一片片飘落,像是一场缓缓降临的秋雨。
站在梧桐树下,能够清晰地听到叶子碰撞地面的声音,那种轻轻的响声,似乎在诉说着秋天的故事。
秋风拂面,凉意袭人。
这时候的梧桐树,已经看不到昔日的繁华和生机,它们渐渐枯黄,渐渐萧条,像是一位老者在告别自己的青春。
落叶纷飞,交织成一幅美丽的画卷,让人陶醉其中。
梧桐落。
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秋色的斑斓,让人心醉;而梧桐树的寂寞,却让人感到一丝凄凉。
在这个季节里,梧桐树仿佛成了一个被遗忘的角色,默默地守候着,等待着冬天的到来。
在梧桐树下,我想起了很多往事。
那些曾经的欢笑和悲伤,在这个秋天里,仿佛又一次重现在我眼前。
悠悠岁月,匆匆时光,仿佛一切都在改变,而这些梧桐树却一直在那里,静静地守护着这一切。
梧桐落。
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在这个季节里,梧桐树似乎成了一个孤独的旅人,承受着岁月的洗礼,承受着生命的轮回。
它们静静地倾听着风的吟唱,倾听着大地的呼吸,仿佛在与自然对话。
秋风渐起,落叶如雨。
梧桐树在这个季节里,似乎变得更加凝重,更加沉默。
它们仿佛在自述着一个个故事,一个个传说。
在这个秋天里,梧桐树的每一片叶子,都是一首绝美的颂歌,都是一幅绝美的画作。
梧桐落。
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在这个季节里,梧桐树仿佛是一个沉思者,一个寂寞者,一个等待者。
它们用自己的方式,诉说着岁月的变迁,诉说着生命的律动,诉说着自然的法则。
站在梧桐树下,我感受到了岁月的沧桑和生命的脆弱。
这个秋天,梧桐树教会了我如何面对生活的起起落落,如何把握生命的真谛,如何珍惜眼前的一切。
梧桐树的凋零,让我更加明白了生命的宝贵和时光的流逝。
【西风催衬梧桐落。
梧桐落。
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第二篇示例:西风催衬梧桐落,这句诗句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也让人感受到了秋天的寂寥和落寞。
梧桐树是秋天的标志之一,它们在秋风的吹拂下,叶子变得斑斓多彩,但也在风中飘零,最终落在地上,形成一片片金黄色的地毯。
论唐诗中梧桐意象
论唐诗中梧桐意象:
1、高洁品格梧桐在古诗中有象征高洁美好品格之意。
如:“凤凰鸣矣,于彼高岗。
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诗经·大雅·卷阿》)。
”
诗人在这里用凤凰和鸣,歌声飘飞山岗;梧桐疯长,身披灿烂朝阳来象征品格的高洁美好。
古代有“栽桐引凤”之说。
2、忠贞爱情古代传说梧是雄树,桐是雌树,梧桐同长同老,同生同死,且梧桐枝干挺拔,根深叶茂,在诗人的笔下,成了忠贞爱情的象征。
3、孤独忧愁风吹落叶,雨滴梧桐,凄清景象,梧桐又成了文人笔下孤独忧愁的意象。
如“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极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这位亡国之君幽居在一座寂寞深院里的落魄相。
4、离情别绪在唐宋诗词中,梧桐作离情别恨的意象和寓意是最多的。
如“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诗人以昔日的盛况和眼前的凄凉作对比,描写了唐明皇因安史之乱失去了杨贵妃后的凄凉境况。
古诗词中的“梧桐”,情感多元、精神内涵丰富的中国古典文化意象
古诗词中的“梧桐”,情感多元、精神内涵丰富的中国古典文化意象梧桐是原产于我国的一种常见落叶乔木,它常常被古代文人们用于诗文中寄寓情感,由于在古代文人的情感抒发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古典诗词中,“梧桐”便成为了一个常见且典型的意象。
梧桐,树干光滑挺直,可高达15~20米,树叶阔大,属于梧桐科(分为梧桐,可可,苹婆三类)下分支的梧桐属的植物,尤以长江流域居多,在南北方均有栽培。
在我国最早有关梧桐的记载出现在《诗经》中,《诗经》中的《大雅》中有“凤凰鸣矣,于彼高岗。
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大雅》是西周时期的诗歌,由此可知,在先秦西周时期,梧桐已经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并且已经以传统文化的姿态出现在了文学艺术中。
自《诗经》后,在往后的历代文献中,梧桐常被提及,如先秦时期的《尚书》、《庄子》,北魏农学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西汉时期“韩诗学”创始人韩婴的《韩诗外传》等等文献中对梧桐均有提及。
梧桐自春秋战国至唐代,经历了被种植于皇家宫苑到私人园林,由稀少到普及的过程。
自唐起至清代再到近现代,人们对梧桐的种植热情从未减退,庭院里,行道旁,门前窗下等等都可常见到梧桐树挺拔而立的身影,“梧桐”这一意象也作为多种意蕴象征反复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其中尤以唐诗宋词为盛。
那么关于古诗词中梧桐常见的象征意蕴,以下作以分别解析。
象征高洁的品格《诗经》中有诗云:“凤凰鸣矣,于彼高岗。
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古之“凤栖梧桐”就此而来,这是最早关于凤凰栖于梧桐之上的传说出处,“良禽择木而栖”的谚语便是由此衍化而来。
梧桐树身姿挺拔孤直,树皮光洁不裂,传说中的祥鸟凤凰非梧桐不栖,梧桐客观的外形特点和神话传说共同作用使其有了象征人品高洁之意。
李白有诗“梧桐识嘉树,蕙草留芳根”(《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以“梧桐识嘉树”比喻王羲之与谢安志同道合,同为忧国忧民、救民水火的先贤,正如梧桐那高尚的品性,受人敬仰。
王安石在《孤桐》中写道:“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
古诗词中的梧桐意象
内容摘要:“原型意象”这一概念源于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分析心理学论。
他认为“反映了人类在以往的历史进程中的集体经验,人类世世代代普遍性的心理积累,就是集体无意识。
它是构成一种超越个性的共同心理基础,而且普遍存在于我们每个人身上”。
按照荣格的集体无意识论,具有上下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当然也不例外地在一定的文化心态和美感心态上形成一种族记忆。
梧桐这一意象即是人类祖先千百年来文化心态和美感心态上的积淀。
关键词:古诗词梧桐意象由于梧桐高大挺拔,为树木中之佼佼者。
自古就被看重,而且常把梧桐和凤凰联系在一起。
凤凰是鸟中之王,而凤凰最乐于栖在梧桐之上,可见梧桐是多么地高贵了。
在《涛经》里,就有关于梧桐的记载。
在《诗经?大雅?卷阿》里,有一首诗写道:“凤凰鸣矣,于彼高冈。
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摹摹萋萋,雍雍喈喈。
”这诗说的是梧桐生长地茂盛,引得凤凰啼鸣。
??萋萋,是梧桐的丰茂;雍雍喈喈,是凤鸣之声。
《诗经》作为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里面就保留了很多的原型意象。
人们一般认为《诗经》中的民歌产生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然而,在文字产生之前,一些民歌可能就已经在口头上流传,只是把它们记载下来是在文字出现之后,也就是说,《诗经》中的民歌是上古时代长期积淀的产物,其所反映的古代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内涵,是非常丰富而复杂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原型意象也在不断演变,经过不同作家的手,在不断重复中加入作者的情感体验和创造,从而赋予这些原型意象不同的涵义。
在古代诗歌中,梧桐是一个比较常见的意象。
这一具体物象常常成为离人传达离愁别绪的载体。
李白《赠别舍人弟台卿之江南》:“去国行客远,还山秋梦长。
梧桐落进井,一叶飞银河。
”李煜《采桑子》:“辘轳金井梧桐晚,几树惊秋。
”张先《虞美人》:“亭亭残照上梧桐,一时弹泪与东风,恨重重。
”柳永“槛拘萧疏,井梧零乱,惹残烟。
”周紫芝《鹧鸪天一点残红欲尽时》:“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浅论宋词中的意象-梧桐
浅论宋词中的意象—梧桐梧桐是宋词中一个备受青睐的意象。
梧桐这种高大的落叶乔木在诗人们的笔下是非常“专情”的, 它的出现总是伴随着孤寂、冷清、落寞、哀愁等情绪。
梧桐入诗最多的大概要数宋词, 而宋词中之梧桐最著名的莫过于南唐李煜深院中的“寂寞梧桐”和南宋女词人李清照的“梧桐更兼细雨”。
两词均系国破家亡之哀音, 而各有千秋。
亡国之前耽于享乐, 亡国之后溺于悲哀, 这就是李后主的一生。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一般认为是他亡国之后所作。
词的上阕写景:“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西楼见残月, 夜已深沉, 顾影徘徊, 不能入寐, 其人之浓重愁情可见, 再向深院望去, 冷月的清光照着梧桐的疏影, 寂寞庭院, 重门深锁, 多么清冷的环境啊!寂寞者实非深院梧桐, 人也。
这里的梧桐着上冷落凄清的色彩, 这就是王国维所说“以我观物, 一切皆着我之色彩”。
后主此梧桐已是着上“我之色彩”的梧桐了。
《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的名篇之一, 此词通过残秋景物的衬托, 抒写夫亡家破、饱经忧患离乱生活的深重哀愁, 词中极力铺叙“乍暖还寒”、“晚来风急”的恶劣气候,“满地黄花堆积”的零落景色, 更兼黄昏时刻点点滴滴在梧桐叶上的凄清秋声, 营造了一种浓厚的悲愁氛围, 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耿玉真《菩萨蛮》云:“玉京人去秋萧索, 画檐鹊起梧桐落。
教枕悄无言, 月和清梦圆。
背灯惟暗泣, 甚处砧声急。
眉黛远山港, 芭蕉生暮寒。
”这是一首倾诉闺情的篇章, 抒情主人公是一位温柔多情, 敏感恬静的女子, 在一个秋日的黄昏, 她凭栏凝思, 沉浸在对远方亲人的怀念之中。
起首两句, 描绘出一幅飒爽的深秋之景:万物萧索桐叶飘落, 景中有情。
鹊起而不顾暗示“人去”而不归, 主人公怅然失望之情隐然可见, 细微如梧桐叶落之声尚清晰可闻, 则庭院之寂寥, 女子怀想之深可想见了。
由此开篇, 全词都笼罩着瑟瑟寒意。
梧桐入诗写愁很有特色的数晏殊,《清平乐》:“金风细细, 叶叶梧桐坠。
论古典诗词中的“梧桐”意象
论古典诗词中的“梧桐”意象意象是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一个基本范畴,特别是中国古典诗词,可以说是由无数意象构建成的艺术殿堂。
梧桐,在现代日常生活中是一种普通的树木,但从意象初创时期的《诗经》一直到清词,“梧桐”意象频繁出现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并具有富贵、祥瑞、爱情、愁苦等审美意蕴。
在反复使用和沿袭不衰的过程中,文人们用情感的链条,将它与其他意象组合,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复合意象群。
用来烘染氛围,营造意境,表达了不同的抒情主题。
标签:意象;梧桐;原型;比兴;意境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是感觉号隋思的具体表现。
自刘勰之后,意象得到广泛的使用,特别是在古代诗词中,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审美意义。
梧桐属落叶乔木,茎可高达16米,树皮青绿色、平滑,雌雄同株,常栽于庭院、井台,系观赏树木,古有井桐、金井梧桐之称,又称梧、梓、青梧、桐麻等。
可以说,在日常生活中,梧桐是一种很普通的树木,但从意象初创时期的《诗经》起一直到清词,“梧桐”意象频繁出现在文人笔下,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审美象征意象。
一、梧桐的原型及比兴的审美象征意象梧桐作为人们喜爱的树木,种植历史已经有3000多年,它最早出现于《诗经·鄌风·定之方中》:“定之方中,作于楚宫。
揆之以日,作于楚室。
树之榛栗,椅桐梓漆,爰伐琴瑟。
”从这首诗中可见梧桐材质美好而高洁,是造琴的良好木材。
桐琴音质清越而悲凉,“弦泛桐材响,杯澄糯酴醇”。
古代的琴瑟是一个人高贵身份的象征,弹奏者用它来抒发自己的悲欢离合情怀。
如李白《长相思》(其二)“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
梧桐可以招致凤凰,是祥瑞的象征。
如北宋安徽铜陵人陈翥在其《桐谱·斜源第一》中写道:“夫凤凰,仁瑞之禽也,不止强恶之木。
梧桐柔软之木也,皮理细腻而脆,枝杆扶疏而软,故凤凰非梧桐而不栖。
”凤凰非梧桐不栖的说法,最早可以追溯到《诗经·大雅·卷阿》:“凤凰鸣矣,于彼高冈。
古典诗歌意象——梧桐
古典诗歌意象——梧桐
唐诗中最先起用“梧桐”意象的,恐怕当算虞世南。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梧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蝉》)蝉居于梧桐之上,此诗以梧桐树干的高挺清拔声响远播,暗指诗人志趣的高洁。
苏轼在元丰五年被贬黄州时有词“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苏轼《卜算子》)梧桐前着一“疏”字,更显梧桐树孤高独立,东坡先生卓尔不群的品性由此可见一斑。
桐花也能对超凡的才能起衬托作用。
李商隐在表现韩冬郎青出于蓝而青于蓝的才能时写“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传说中凤凰喜栖于桐花遍野的丹山,所以桐花便成了俊才的生活背景。
时至初秋,梧桐落叶最早。
因此诗人常有梧桐叶落而天下知秋的怀想。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
”(晏殊《清平乐》)平淡幽细的描绘中透露出淡淡的哀愁。
柳永《玉蝴蝶》中有“梧叶飘黄,谴情伤”之句,渲染出秋的萧疏、清幽和衰飒。
把梧桐与秋联系得最好的是李煜的《相见欢》“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秋的味,秋的落寞以及无穷的艺术美尽情显现。
第1页共1页。
初中语文 古诗文赏析 古典诗词中的"梧桐"意象说略
古典诗词中的“梧桐”意象说略梧桐,作为一种普通的树木,有其自然属性,但当它进入诗人的笔下,并融入了诗人的主观情思和审美理想时,就由一个普通的自然物象,变成了一个蕴涵丰富、寄寓深广的意象。
中国古典诗词中“梧桐”意象的情感蕴涵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一、寓意高洁的品格梧桐在古人的心目中是一种高贵而灵异的树,传说凤凰非梧桐不栖,而且梧桐木质轻软,是制琴的良材,故梧桐在古诗中常用来象征美好高洁的品格。
例如,《诗经·大雅·卷阿》中有“凤凰鸣矣,于彼高岗。
梧桐生矣,于彼朝阳”,高贵圣洁的凤凰,只选择梧桐树栖息,可见梧桐的高贵与非凡。
此处诗人用凤凰和鸣于山岗,梧桐身披朝阳茂盛生长,来象征品格的高洁美好。
从此,以梧桐寓意高洁的品格成为世人的共识,至今民间还流传着这样的谚语:“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
唐代虞世南《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蝉居住在高大疏朗的梧桐上,因此它的声音能够流丽清亮、响彻四方。
这首咏物小诗,托物寓意,以高大挺拔、绿叶疏朗的梧桐为蝉的栖身之处,写出了蝉的高洁,隐喻自己对美好品格的向往和追求。
唐人李伯鱼《桐竹赠张燕公》:“凤栖桐不愧,凤食竹何惭。
”王昌龄《段宥厅孤桐》:“槁叶零落尽,空柯苍翠残。
虚心谁能见,直影非无端。
”北宋王安石《孤桐》:“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
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坚,阳骄叶更阴。
”皆是借梧桐象征品性高洁的名句。
二、寓意忠贞的爱情在中国古典诗词中,花木禽鸟常被用来象征爱情。
据云梧桐雌雄异株,梧为雄,桐为雌,梧桐共长共老,同生同死,因此诗文中常以梧桐作为伉俪情深、忠贞爱情的象征。
汉代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末段:“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
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
”此诗就化用了梧桐的这一意蕴,既寄寓了人们对忠贞不渝的爱情的企盼和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渴求,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残酷现实的不满和愤慨。
唐诗中的梧桐意象更是蕴含了丰富的爱情意义。
离愁别恨何时消——古典诗词中梧桐意象例析
离愁别恨何时消——古典诗词中梧桐意象例析离愁别恨何时消——古典诗词中梧桐意象例析陈千里刘舒世界就是这样:有万家灯火的美满团圆,亦有凄清惨淡的离愁别绪。
古人常借助于不同的意象来含蓄地传达无限离愁的落寞。
这离愁既有离人之愁,也有离乡之愁和离国之愁。
“梧桐”这一具体意象常常成为离人传达离愁别绪的载体。
1、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离人之愁入仕为政是古代文人士子的最高人生理想。
为此,他们不得不被迫与所爱之人各居一方,这样也就难免产生许多闺怨之愁。
如李玉《贺新郎?篆缕销金鼎》:“嘶骑不来银烛暗、枉教人,立尽梧桐影。
谁伴我,对鸾镜。
”黄昏不期而至,梧桐收影,将近更阑,闺人自叹孤影,谁与我一起对镜“共剪西窗”以叙相思别恨呢?面对这种残酷的现状,闺人所表现出来的这种近似绝望的凄凉心境,也许还包含着对往日佳期的怀念,对行者早日归来的殷切期盼,还有对行者迟暮不归的痛恨吧!这些复杂情感相互交织在闺人的心中,“怎一个愁字了得!”相似的还有“梧桐树,三更雨,夜道离愁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温庭筠《更漏子?玉炉香》)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桐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以梧桐夜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
2、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思乡之愁漂泊在外的游子看到月亮,不免会平添几分“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乡愁。
月亮已把游子的乡愁撩拨得难以忍受,可是偏偏还有庭院中的疏桐孤立于朦胧月色之下,这样一来,疏桐也就不可避免地被赋予了乡愁意蕴。
“梧桐昨夜西风急。
淡月朦胧,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晏殊《采桑子?时光只解催人老》)意境也颇为凄凉,乡愁也无可言说。
又如邓剡《浪淘沙》:“疏雨洗天清,枕簟凉生。
井桐一叶做秋声。
谁念客身轻似叶,千里飘零”,述写了飘零之苦的深若翰海。
3、孤舟一系故园心——离国之愁在所有的愁苦中,恐怕唯有离国之愁最为沉重了吧!在离国之人的眼中,又怎能仅仅是离人、离乡之愁呢?因此,词史上便有了催人泪下的用血泪填写的袒露真性情的千古绝唱:“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古诗意象梧桐
高考圈-让你的大学对得起高三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古诗意象梧桐
梧桐
⊙凄凉、悲伤
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中国古代文人有“悲秋”的情结,四季之中,秋天万物凋零,最易触发人的悲凉情绪,而梧桐树是典型的落叶乔木,“望秋先殒”,所谓“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所以,用梧桐来写悲秋,就成为古人常用的手法。
例1:如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
诗歌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
例2:白居易《长恨歌》:“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秋日冰冷的雨打在梧桐叶上,好不令人凄苦。
例3:李煜《相见欢》:“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
例4: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例5: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
例6: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
高二语文:古典诗歌中“梧桐”的文化意象浅析
古典诗歌中“梧桐”的文化意象浅析摘要:中国古典诗歌中,诗人通常会通过一些植物寄托自己心中的情感,例如梧桐。
梧桐意象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可以象征高尚的人格、比喻爱情的悲欢离合、寄托游子的思乡之苦、哀叹国家灭亡等。
关键词:古典诗歌;梧桐;文化意象中国古代的诗人、词人在其诗歌创作中,经常会借用花、草、树、木等植物寄托自己心中的某种情感。
因此,这些植物就被赋予了各种各样的文化意象。
在文人墨客的笔下,梅花,高洁傲岸,寒冬中傲然盛开、迎风而立,这种不畏严寒并与冰天雪地抗争到底的特征,象征着仁人志士忠贞不渝、坚定不移的精神;兰花,幽雅空灵,空谷幽香、孤芳自赏。
诗人和词人用兰花的这种特征,象征品格清晰脱俗的正人君子;菊花,冷艳清贞,凌霜自行、不趋炎附势,是众花之中的“隐世者”,菊花的这种特征被用来比喻那些看淡了功名利禄、宁静致远的隐者……梧桐,也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经常被运用的意象。
梧桐这种意象,与其他植物意象相比,其文化内涵更为丰富、也更复杂。
本文将中国的古典诗歌作品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对古典诗歌中出现的梧桐意象进行文化内涵分析。
一、梧桐文化意象之高尚的人格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经常被用来表示品格高尚、美好的人。
在《诗经·小雅·湛露》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其桐其椅,其实离离。
岂弟君子,莫不令仪。
”这段文字以梧桐为切入点,用梧桐树枝繁叶茂、硕果累累的形态,象征文人雅士充满仪式感、庄重感的言行举止。
随着时光的流逝、社会的发展,将梧桐作为诗歌创作意象的作品层出不穷。
唐代诗人王昌龄在其诗歌《段宥厅孤桐》中有这样两段文字:“凤凰所宿处,月映孤桐寒”与“虚心谁能见,直影非无端”,作者对于孤桐身上映射出的这种谦虚品质充满敬意。
梧桐被古代诗人、词人用作高尚人格的化身,主要是因为梧桐这种植物在外观上具有挺拔伟岸、疏直中通、枝繁叶茂的特点,这种自然特征与人类高尚、高洁的品格具有相似之处。
因此,很多文人墨客为表自身的高风亮节,一方面会通过梧桐托物言志;另一方面也提醒自己不要误入歧途,时刻保持高尚的情操。
诗词里的意象之美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宋〕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
梧桐,有青桐、碧梧、青玉、
庭梧之称。
它是落叶植物,秋天
一来,叶子纷纷坠落,容易给人
萧瑟、凄凉之感。
它又是阔叶植
物,雨点打在叶片上,声音容易
被人听见,更添凄凉之感。
如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
滴。
(李清照《声声慢》)”相见欢
〔南唐〕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凤栖梧
北宋陈翥云:“夫凤凰,仁瑞之禽也,不止强恶之木。
梧桐柔软之木也,皮理细腻而脆,枝杆扶疏而软,故凤凰非梧桐而不栖。
”因而,梧桐象征人品性的高洁。
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
相传梧桐雌雄异株,梧为雄,
桐为雌,同生同老,同生同死。
因此,梧桐便暗示男女之间的忠
贞爱情。
如“两家求合葬,合葬
华山傍。
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
桐。
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
(《孔
雀东南飞》)”
古人由物及人,见梧桐叶飘零,自然而
然地联想到生命的终结。
贺铸在为其爱妻而
作的悼亡词中写道:“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
鸳鸯失伴飞。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落叶梧桐
——诗歌意象例谈
成都市龙泉中学刘真祺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日梦三更后。
”(《双水仙子·夜雨》)
自古梧桐就出现在文人的诗词中,寄托着愁思,渲染着悲凉的氛围,特别是在秋季,梧桐属落叶乔木,在秋风中落叶的景象更令人惆怅心醉。
“一声梧叶一声秋”正好写出梧桐秋季落叶的特点。
此外,还有黄机《忆秦娥》中的“秋萧索,梧桐落尽西风恶”也写出了秋风扫落叶的悲凉景象。
为下文的离愁奠定了一种悲凉的基调。
《长信秋词》中“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便是以井边叶黄梧桐破题,烘托萧瑟冷寂的氛围,写出少女的自由和青春在深宫中失去的无奈和凄凉。
另一井边梧桐则是“玉阶蟋蟀闹清夜,金井梧桐辞故枝,”据说正是这首诗成就了陆游与其妾之姻缘。
梧桐本身已是凄凉悲愁的化身,与其他的凄凉意象组合,更是可以将悲凄的气氛表现得淋漓尽致。
梧桐与月——“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卜算子》苏轼)淡淡的缺月本来就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再挂在疏桐上,更能渲染悲凉的氛围。
“回首层楼归去懒,早新月,挂梧桐。
”(《唐多令·秋暮有感》陈台平)写出在层楼中看到一轮新月高悬在稀稀落落衰败凋谢的
西桐树上,更增加了心烦意乱的愁思。
梧桐与雨——“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更漏子》温庭筠)梧桐代表离愁,凄凉,再加上雨点一滴一声声,如同泪水一般,令这凄凉更进一层。
此外还有“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鹧鸪天》周紫芒),“梧桐细雨,渐滴做秋声,被风惊碎”(《桂枝香》张辑),“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长恨歌》白居易),“梧桐更兼细雨”(《声声慢》李清照)。
梧桐与叶——“听几片,井桐飞坠”,“金风细雨,叶叶梧桐坠”,“梧桐叶上三更雨”,“秋雨梧桐叶落时”“金井梧桐秋叶黄”,“一声梧叶一声秋”,“偶吟桐叶落人间,始悔才名半生误”。
梧桐与风——“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
何处高楼雁一声?”(采桑子》·晏殊)还有“梧桐落尽西风恶”。
梧桐与鸳鸯——这两个意象放在一起时,意思都指一对配偶,雄梧雌桐,与凤凰一样,“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梧桐半死清霜后,头后鸳鸯失伴飞”。
薛涛《别李郎中》的“花落梧桐凤别凰”暗喻了离别的对象是恋人。
我们读梧桐,读到落寞。
而梧桐带来的不单是落寞,也带来精彩,带领我们品味古人的心情。
指导老师:李霖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