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人教版)8

合集下载

2023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千米的认识》教案(优秀8篇)

2023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千米的认识》教案(优秀8篇)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千米的认识》教案(优秀8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的小编为您带来的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千米的认识》教案(优秀8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千米的认识》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

2、会进行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及简单的计算。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千米表示实际长度。

教学准备:要求学生到路边观察路标,教师制作一块路标。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我们都学了哪些长度单位?学生回答后,让学生具体表示一下1毫米、1厘米、1分米及1米的长度。

2、教师说明:我们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比较大的是米。

你们还见过或听说过比米大的长度单位吗?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提到“千米”。

二、探究新知1、认识千米。

教师出示例3的情境图。

(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播放提前录制好的视频录像,录像中出现路牌标志)提出下面的问题:类似图中的情境你见过吗?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学情预设:看到上面的情境图,学生一下子会调出已有的知识经验,他们会想到周围的路标。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解释路标上的“21千米”和“23千米”是什么意思。

教师指出:在计量比较长的路程的时候,通常用千米作单位,千米也叫做公里。

千米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

2、出示老师收集到的学校附近的路标,让学生理解、体会从某路口到当地某个标志性建筑的路程是多少千米的含义。

3、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1)师:那么1千米的路程有多远呢?它与我们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米”有什么关系呢?同学们都喜欢上体育课,(教师出示学校操场的图片)学校操场的跑道一圈是400米(注:每个学校的跑道可能不相同,这里仅以400米为例说明大体教学思路,实际教学时,尽可能用学生身边的数据),算一算,跑几圈就是1000米?教师指出:1000米就可以用较大的长度单位来表示,就是千米。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千米的认识优秀教案(精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千米的认识优秀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千米的认识优秀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千米的认识优秀教案第【1】篇〗《千米的认识》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已经认识了米、分米、厘米及毫米的基础上学习长度单位“千米”,知道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初步建立 1千米长度的观念,知道 1千米= 1000米。

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测量 1千米的方法。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和合理推理的能力以及实际测量和估测能力。

3.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二、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 1千米的长度,掌握 1千米和 1米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让学生亲自体会生活中测量 1千米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课件。

五、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我们都学过什么长度单位?你们能用手比一比1毫米有多长吗?1厘米、1分米、 1米呢?如果测量铅笔的长度,用什么单位比较合适?测量教室的长度呢?我们在高速公路上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指示牌,你知道 200m是什么意思吗?还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呢?(二)、新课学习1.认识千米如果描述比较远的距离,米这个单位有点小,所以,人们就用千米来表示,今天我们来认识千米。

我们也看到过路旁的里程碑上标有50千米(km)、100千米(km)的字样,同时板书“千米”;计算比较长的路程,为什么通常用“千米”作单位?你们想了解有关千米的什么知识?继续播放课件:点击,认识千米。

2.进率1000米用较大的单位表示就是 1千米。

你们知道 1千米和 1米之间的关系吗?(板书; 1千米= 1000米)继续播放课件:播放课件千米的认识--- 点击出题后,有学生回答后,再点击出现答案及分析。

估想:(1)1米有多长?50米有多长?100米有多长?1千米的长度?(让学生闭眼想象)(2)你能说一说你是怎样猜测的吗?想一想,你还知道什么物体间的距离大约是 1千米,或者是几千米?还记得手指游戏吗?现在请你猜一猜“大哥和二哥”之间有什么秘密?明确:大拇指代表“千米”、食指代表“米”;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的距离较远,正好表示它们之间的进率是1000。

二年级数学《千米的认识》教案(通用6篇)

二年级数学《千米的认识》教案(通用6篇)

二年级数学《千米的认识》教案二年级数学《千米的认识》教案(通用6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二年级数学《千米的认识》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年级数学《千米的认识》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长度单位千米(km)。

2、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体验1 km的长度,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知道1 km=1000 m,知道1公里=1千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测量工具,调查在日常生活中见过的里程标志,并作记录;课前测一段距离,观察长度,并记录是多少米。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多媒体出示训练场景的录像)教师:这星期我们学校就要举行第16届运动会了,瞧,这些同学正在加紧训练,我们来看看他们在训练什么项目。

(多媒体显示100 m赛跑录像)教师:他们在训练100 m赛跑,一组有10个运动员,请你算一算,他们一共跑了多少米?请把它写在作业本上,抽学生到黑板上写。

学生可能有两种写法:学生1:1000米。

学生2:1千米。

教师:你们是怎样认识千米的?你对千米还了解些什么呢?生活中你见过它吗?在哪儿见过?多媒体课件显示重庆340千米成都的公路图,指导学生想象重庆到成都的公路有多长。

提问:计量重庆到成都的公路长为什么用千米作单位比较恰当?学生:如果用米作长度单位来计量重庆到成都的公路长就是340000米,这个数字比较大,我们读和写都很不方便,因此计量比较长的距离通常用千米作单位。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千米。

(板书课题:千米的认识)二、探索新知1、初步想象1千米有多长,理解1000米=1千米(1)教师:(多媒体出示100米跑道)这是一个100米跑道,要多少个这样的100米跑道首尾相接才是1000米?学生:10个这样的跑道连起来是1000米。

教师:对,1000米=1千米,1 km=1000 m。

(2)回忆自己课前测的一段距离是多少米。

新人教版《千米的认识》教案

新人教版《千米的认识》教案

新人教版《千米的认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千米的长度单位,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

2. 培养学生运用千米进行长度测量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认识千米单位,感受千米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掌握千米的长度单位,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

难点: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认识千米单位,感受千米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实践操作法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千米模型3. 学生分组合作材料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出示千米模型,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对千米有什么了解?2. 探究新知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课件,了解1千米等于1000米。

学生分组讨论,体会千米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师演示千米长度的测量方法,学生跟随操作。

3. 巩固练习教师设计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检查对千米单位的理解。

学生互相交流答案,教师点评。

4. 课堂小结5.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运用千米进行长度测量,联系生活实际。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千米长度单位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千米单位的能力。

3. 学生对千米在生活中的应用的理解。

八、教学拓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其他长度单位,如米、分米、厘米等,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九、教学资源1. 千米模型2. 教学课件3. 学生分组合作材料十、教学时间1课时(40分钟)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千米模型和实际场景(如学校到家的距离),引导学生回顾对千米的认识。

2. 探究新知:a. 介绍千米与米的关系,展示1千米等于1000米的换算过程。

b. 讨论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长途旅行、地图上的距离等。

c. 示范如何使用千米作为长度单位进行测量和描述。

3. 巩固练习:a. 学生分组进行千米长度的测量实践活动。

千米的认识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

千米的认识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

千米的认识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建立起长度单位“千米”的概念。

2.让学生学会用“米”和“千米”两种长度单位进行长度测量,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建立“千米”的概念,理解“千米”与“米”的关系。

2.难点:用“千米”为单位进行长度测量和单位换算。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直尺、卷尺等测量工具3.实物(如操场、教室等)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老师出示一张地图,让学生观察地图上的路线,提问:你们知道地图上的路线长度是如何表示的吗?(二)探究新知1.老师带领学生学习“千米”的定义和换算关系。

1千米等于1000米1千米等于1000米,1米等于0.001千米2.老师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千米”的长度。

如:操场一圈的长度为400米,几圈为1千米?教室的长度为10米,几个教室的长度为1千米?3.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用直尺、卷尺等测量工具测量教室、操场等场地的长度,并将结果用“米”和“千米”表示。

4.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单位换算,如:500米等于多少千米?2.5千米等于多少米?(三)巩固练习1.老师出示一些长度数据,让学生快速判断哪些是“千米”,哪些是“米”。

如:1000米、2000米、5千米、10千米等。

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找出生活中常见的长度单位,并用“米”和“千米”表示。

3.老师出示一些图片,让学生判断图片中的物体长度,并用“米”和“千米”表示。

2.学生分享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3.老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后作业1.请学生用“米”和“千米”两种长度单位,记录家中到学校的距离。

2.请学生思考:如何用“千米”为单位,表示一段较长的距离?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物演示、分组实践活动等方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千米”的长度,并学会用“米”和“千米”两种长度单位进行测量和单位换算。

《千米的认识》优质教案设计(

《千米的认识》优质教案设计(

《千米的认识》优质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长度单位》章节,详细内容为千米的概念、换算及应用。

通过学习千米,使学生建立长度单位的概念,掌握长度单位换算,并能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千米的概念,掌握1千米等于1000米的关系,能够进行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对长度单位知识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

教学重点:千米的概念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千米与米长度单位换算表、直尺、教学课件。

学具:直尺、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学校到市中心的距离是多少吗?2. 例题讲解(1)教师出示千米与米的换算表,引导学生观察1千米等于多少米。

(2)学生回答后,教师讲解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3)教师举例:如果一辆汽车以每小时100千米的速度行驶,那么1小时可以行驶多远?3. 随堂练习(1)教师出示练习题:请将下列长度单位换算成千米。

a. 500米b. 2000米c. 3000米(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4. 小组讨论(1)教师提出问题: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会用到千米这个单位?六、板书设计1. 千米的概念2. 千米与米的换算关系3. 生活中常见的千米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将下列长度单位换算成千米。

a. 800米b. 1500米c. 2500米2. 答案:a. 0.8千米b. 1.5千米c. 2.5千米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千米的概念和换算掌握较好,但在实际应用方面还需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请同学们课后观察生活中千米的应用,并与同学分享。

《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千米的概念,掌握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2. 学会用千米表示和测量距离,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3. 激发学生对于生活中千米应用的认识和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千米的概念,掌握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

2. 教学难点: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用千米表示和测量距离,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PPT,包含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

2. 准备测量工具,如卷尺、皮尺等,用于实际测量距离。

3. 准备一些关于千米应用的实例,用于课堂讨论。

课堂流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认识千米,了解千米在生活中的应用。

2. 讲解知识:详细解释千米的概念,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3. 实际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测量,用千米表示和测量距离,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4. 课堂讨论:让学生讨论生活中千米的应用,增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5. 总结回顾: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

四、教学过程:1. 观察图片,引入千米概念展示不同场景的图片,让学生尝试描述图片中的距离。

引导学生发现千米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 小组讨论,分享体验千米的过程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走一千米的过程和感受。

通过讨论和分享,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千米的实际意义。

3. 课堂小游戏,寻找身边的千米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小游戏,找一找身边的长度,哪些可以用千米来表示。

通过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学生对千米的认识。

4. 完成练习题,检验学习成果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对于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指导。

5. 课堂小结,梳理知识点在课程结束时,进行课堂小结,梳理本节课学习的知识点,强调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同时,鼓励学生将在本节课中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培养他们的空间观念和估测能力。

五、作业布置1. 课后作业:让学生在家中尝试估测一些常见物品的长度,如:书本、文具盒、桌子等,并将估测结果记录下来。

《千米的认识》(教案)

《千米的认识》(教案)

《千米的认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长度单位:千米。

2.掌握千米的使用方法。

二、重点难点:1.重点:认识千米。

2.难点:理解千米与其他长度单位的换算。

三、教学步骤:1.导入:(1)教师出示一张千米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谈论千米的长短、宽度、用途等问题。

(2)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长度单位,如:厘米、分米、米等,让学生思考这些单位与千米有什么不同。

2.新课讲解:(1)教师布置学生课前预习,引导学生了解千米的定义和用途,并让学生说出一些日常生活中用到的千米单位例子,如:长城、高速公路等。

(2)教师通过物品比较,将千米与其他长度单位进行比较,让学生辨别千米所代表的长度和实际场景中千米的使用。

(3)教师通过列式子的方法教授千米的换算,并让学生口算例题,理解千米与其他长度单位的换算原理。

3.实例演练:(1)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估算千米的长度。

(2)教师出题让学生计算某个物品的长度或宽度,如:过长跳绳需要多少千米长绳才能满足?(3)教师出题让学生对比两个物品的长度或宽度,如:大街和小路的长度相差多少千米?4.巩固反馈:(1)教师布置课后习题,让学生自己完成千米的计算练习。

(2)教师出示千米相关知识点的复习卡片,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所学的知识点。

四、教学方法:教师主讲+学生参与。

教师通过演示图片、比较、实例演练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千米的定义、特点和使用方法。

同时,教师对学生的思考和回答予以肯定和指导。

学生通过参与实例演练和自主习题,加深对千米的理解和掌握。

五、教学手段:图片、习题、复习卡片等。

六、教学评价:1.教师根据课堂表现、习题完成情况等多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评价。

2.平时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观察学生对于难点的掌握情况,并针对学生的不同表现,采用不同的辅导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3.教师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和动力,通过肯定、激励等方式,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并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学到的知识。

人教版-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

人教版-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一、核心素养目标1.量感通过实际体验和观察,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培养学生对长度的准确感知。

2.空间观念帮助学生理解千米与米之间的关系,发展空间想象能力。

3.应用意识引导学生将千米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情境中,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掌握千米与米之间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教学难点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感受1千米的实际长度。

三、教学设想以生活中的实际场景为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实践活动、小组讨论、直观演示等方式,让学生在体验中认识千米。

利用多媒体资源辅助教学,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四、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创设与千米相关的生活情境,如描述学校到公园的距离等,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千米的应用。

2.体验式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走一走、估一估等活动,亲身体验1千米的长度。

3.合作学习法安排小组讨论和合作探究任务,共同探索千米与米的关系及实际应用。

五、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

2.卷尺、米尺等测量工具。

六、教学课时1课时七、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5分钟)1.播放马拉松比赛的图片。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马拉松比赛的赛程一般是多少吗?这里会用到一个很大的长度单位,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引出千米。

2.展示一些生活中用到千米的场景图片,如公路路牌上的距离标识等。

(二)探究新知(20分钟)1.认识千米讲解千米的符号“km”,并介绍千米是比米更大的长度单位。

举例说明生活中哪些地方会用到千米,如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高速公路的长度等。

2.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组织学生到操场上进行实地走一走100米的距离,感受100米的长度。

提问:“走10个100米是多少米?”引导学生得出1000米,即1千米。

让学生想象一下1千米的长度,如从学校到某个熟悉地点的距离大概是1千米。

3.千米与米的关系引导学生发现1千米=1000米。

通过实例进行单位换算练习,如3千米=()米,5000米=()千米。

《千米的认识》教案【优秀13篇】

《千米的认识》教案【优秀13篇】

《千米的认识》教案【优秀13篇】千米的认识教案篇一教学内容千米的认识。

(教材第26页)教学目标1、明确千米产生的实际意义,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

2、知道千米与米之间的关系。

3、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交往能力。

4、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估测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明确千米与米之间的进率。

难点:体验1千米的实际长度,形成正确表象。

教具学具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呢?生:毫米、厘米、分米、米。

师:这些都是较小的长度单位,当测量比较长的距离时,该用什么长度单位呢?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个较大的长度单位——千米。

【设计意图:借助孩子感兴趣的`话题引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师:关于“千米”这一概念,你们对它有哪些了解呢?生1:“千米”也是长度单位,1千米=1000米。

生2:“千米”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是测量比较长的路程时选用的计量单位。

生3:“千米”也叫“公里”。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正确,看起来大家对千米的了解还真不少呢。

不过刚才大家所说的,都是凭自己的主观感觉猜测的,那么,到底1千米有多长,需要走多长时间?你们哪位同学估测得最准确,能不能自己想办法来验证一下?可以跟小组的同学进行讨论。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验证方案;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生1:走一步大约长5分米,走20xx步大约是1千米。

从学校门口出发,走20xx步,看走到什么地方是1千米,再计算一下时间。

生2:到操场上量出100米的距离,沿着100米的跑道走10次,就是1千米,并计算一下时间。

(课件出示:教材第26页右下方图)生3:学校运动场的跑道一圈长400米,沿着跑道走2圈半就是1000米。

10 00米用较大的单位表示是1千米。

(课件出示:教材第26页例4情景图)……师:根据自己的验证方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践活动。

各小组进行实践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精选10篇)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精选10篇)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精选10篇)《千米的认识》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公里),建立千米长度的概念,知道1千米=1000米2、学会千米与米之间的简单换算,进一步培养学生简单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千米与米之间的简单换算。

教学具准备一根米尺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复习前面学过的长度单位2.出示米尺,你能比划出1米有多长吗?3.你能猜一猜教室的长是多少米吗?二、教学新课1.引入“千米”测量教室的长可以用米做单位。

但是如果我们用它来量比较长的距离,比如量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是多少?你觉得用米这个长度单位来量怎么样?既然“米”小了就必须要用一个新的比米要大的长度单位来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比米要大的长度单位“千米”。

(板书:千米的认识)2.认识千米(1)平时我们也把千米说成公里。

大家打开书,看第一幅图,图上的“公里”就是千米。

提问:那么一千米到底有多长呢?首先我们来想一想100米有多长,学校跑道一圈大约是200米!100米也就是它的一半,你能想象出它的长度吗?几个100合起来是1000呢?那么1000米就等于把()(板书:1000米)1000米用千米做单位就是()(板书:=1千米)(2)感知1千米路程刚才我们了解了1千米到底有多长,那么你能说出从学校门口到什么地方的路程大约是1千米吗?我们同学1分钟大约可以走100米,你们想一想如果要你走1000米要用几分钟呢?3.千米与米的简单换算(1)教学例1下面我们来看这样一道题,出示:4千米=()米让学生看一看,千米和米哪个大,就是由大的换成小的。

想一想昨天我们学习的思考方法,这道题我们要怎样思考呢?教师指导学生想思考过程提问:1千米=()米,4千米就是()个1000米,也就是()米(2)教学例2出示:6000米=()千米这道题是把小的长度单位变成大的,又因该怎样想呢?根据书上的提示2人小组讨论,把讨论结果填在书上。

(指名回答)三、巩固练习1.完成“练一练”第2题学生先填在书上,指名回答,并说出思考过程。

【同步备课】第三单元第3课时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三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同步备课】第三单元第3课时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三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1.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熟记1千米=1000米。

2、能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单位换算,利用不同长度单位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同学们的估测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知一千米的长度,建立一千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千米=1000米教学难点:使学生认识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千米表示实际长度。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新课引入。

1.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长度单位?你能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说一说吗?毫米厘米分米米2.这些长度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3.下列测量活动用什么长度单位合适(1)测量牙刷的长度。

(2)测量硬币的厚度。

(3)测量课桌的高度。

(4)测量教室的长。

(5)测量操场10圈的长度。

(?)量比较长的路程,通常用什么做单位呢?板书课题:千米二、探究新知,1.出示学习目标2.揭示课题“千米”用米测量太麻烦了。

操场10圈的长度很长,我们需要用更大的长度单位来测量,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千米(1)生活中的千米千米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你曾在那里听过或看过“千米”?(2)出示课件,了解生活中的“千米”①指路标志限速标志②珠穆朗玛峰高度?千米(3)那么“千米”是用来干什么的呢(或者说“千米”有什么用)?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作单位。

千米可以用字母“km”表示。

千米又叫公里。

三、新课展示1.初步建立“千米”观念:10个100米是1000米,1000米就是1千米。

我们可以写成1千米=1000米4千米=()米 3000米=()千米9千米=()米 6000米=()千米2.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出示学校操场:运动场的跑道,通常1圈是400米。

问:几圈是1000米呢?1圈是400米,2圈是800米,半圈是200米,所以2圈半就是1000米。

1千米=1000米。

新人教版《千米的认识》教案

新人教版《千米的认识》教案

新人教版《千米的认识》教案第一章:千米的概念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千米的长度单位概念。

让学生能够识别和运用千米作为长度单位。

让学生掌握千米与米、厘米等其他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1.2 教学内容介绍千米的长度单位定义。

解释千米与其他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举例说明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通过讲解千米的长度单位概念和换算关系。

采用互动法,让学生参与千米与米、厘米等其他长度单位的换算练习。

1.4 教学步骤1. 引入千米的长度单位概念,让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何时会用到千米。

2. 讲解千米与其他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如1千米=1000米,1千米=100000厘米。

3. 举例说明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测量较长距离的路程、计算速度等。

4. 进行互动练习,让学生进行千米与米、厘米等其他长度单位的换算练习。

第二章:千米与米、厘米的换算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千米与米、厘米之间的换算方法。

培养学生运用千米进行长度计算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讲解千米与米、厘米之间的换算方法。

举例说明千米与米、厘米换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讲解千米与米、厘米之间的换算方法。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进行千米与米、厘米之间的换算练习。

2.4 教学步骤1. 回顾千米的长度单位概念,让学生明确千米与其他长度单位的关系。

2. 讲解千米与米、厘米之间的换算方法,如1千米=1000米,1千米=100000厘米。

3. 举例说明千米与米、厘米换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计算一段路程的长度、计算速度等。

4. 进行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千米与米、厘米之间的换算练习。

第三章: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运用千米进行长度测量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介绍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测量较长距离的路程、计算速度等。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讲解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共8篇)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共8篇)

篇一: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千米的认识贾禄山教学目标知识: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知道1千米=1000米能力:能正确运用千米表示长度。

能估计多远是1千米创新:测量、联想,建立空间观念德育: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步骤一、复习1、提问: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2、口答:1米等于几分米,1分米等于几厘米,1厘米等于几毫米,1米等于几厘米。

3、做一做: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

(1)、单人书桌的长度是60()。

(2)、深圳国贸大厦的高度是160()。

(3)、有一项田径比赛是200()跑。

(4)、2米=()分米(5)、60厘米=()分米二、新授1、导入新课量比较精密的零件常用毫米作单位;量课本的长、宽一般用厘米作单位;量教室的长、宽可用米作单位;那么测量两个城市之间的路程用什么单位合适呢?这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

板书课题:千米的认识2、联系实际,初步认识“千米”。

(1)知道了1米的长度,你能想象出1000米有多长吗?(2)出示运动场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想象:运动场的跑道,一(3)圈通常是400米,跑2圈半大约是1000米。

即1千米=1000米。

(4)出示“千米”在生活中的应用情境图,推出“千米”概念。

a、1000米用较大的单位表示就是1千米。

b、引导学生对上式等号两端进行比较:用等号连接,说明它们所表示的长度怎么样?等号两端的数字和单位相同吗?c、要表示一个距离的长短,能一不能只看数字:还要看什么?四、练习1、根据实际情况正确选用单位。

数学课本宽17();学校操场长250();成人3小时行15()。

2、填空。

3千米=()米7千米=()米9000米=()千米8000米=()千米四、总结(略)五、作业第72页练习十八第1、2题。

板书设计:千米的认识1千米=1000千米篇二:《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人教实验版三年级上册)一、教学内容分析:1.教学主要内容: 7、8页例4、例5 2.教材编写特点:量与计量的各种概念,例如千米、吨、秒等,都是从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中产生的。

2023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千米的认识》教案(优秀9篇)

2023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千米的认识》教案(优秀9篇)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千米的认识》教案(优秀9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辛苦为朋友们带来的9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千米的认识》教案,希望能够满足亲的需求。

三年级数学千米的认识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

能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

2、在实践活动中,学会积累与查找资料,继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提问: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常用的长度单位?学生互相比划并说说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

2、出示:给下面的物体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铅笔长18()一枚1元硬币厚约3()学校跑道一圈长250()课桌长约10()3、课件出示教材第20页例1。

提问:这是沪杭铁路,它的全长是180()?追问:为什么沪杭铁路的长度要用千米作单位?4、举例: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说过千米?5、教师出示教材第20页的图片:你知道每幅图片上的数字表示什么含义吗?说明: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作单位。

千米可以用字母“km”表示。

千米又叫公里。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千米。

二、交流共享1、初步体验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1)师:1千米到底有多长,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我们课前的活动。

(出示照片)我们学校的跑道从()——()大约是100米,你怎么记住它的?明确:像这样的100米,我们走10次就是1000米,也就是1千米。

(板书:1千米=1000米)教师指导学生读出这个算式时,要注意前面的数和后面的单位之间需停顿一下。

2023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千米的认识》教案【优秀8篇】

2023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千米的认识》教案【优秀8篇】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千米的认识》教案【优秀8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千米的认识》教案【优秀8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人教三上数学第三单元《千米的认识》教案篇一一、教学目的:1、使学生认识千米(公里),初步建立千米的空间表象。

2、使学生知道1千米=1000米,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并适时渗透思想教育。

二、教学重点: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掌握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三、教学难点:千米慨念的建立。

四、教具学具:米尺、多媒体及课件一套。

五、课前活动:量出到l00米的实践活动,量出1米的距离,走一走有多少步,从新贾桥沿方塔街走到华联,再到娱乐中心,沿操场走1圈(200米),看看用了多少时间?六、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前几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在操场上进行了测量。

(1)下面请同学们边看屏幕,边想:我们是用哪个长度单位测量100米的?(米)(2)我们已经学过哪些计量长度的单位?请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说一说。

米分米厘米毫米(3)1米等于多少分米?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1厘米等于多少毫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谁能比划一下1米的长度?一起比划一下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

3、说出下列测量活动用什么长度单位合适?(1)测量铅笔的长度。

(厘米)(2)测量硬币的厚度。

(毫米)(3)测量课桌的高。

(分米)(4)测量教室的长。

(米)师:如果要测量常熟到苏州的距离,可以选用我们已经学过的哪个单位来测量呢?师:用米测量太麻烦了。

常熟到苏州的距离比较远,而米这个单位较短。

那用什么单位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长度单位家族里的新朋友:千米(板书课题:千米的认识)。

4、学习千米的认识,你们最想了解有关千米的什么知识?(二)认识1千米的实际长度。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千米的认识》一、教学目标:1.知道千米是长度的计量单位,表示相对较长的距离。

2.掌握千米与其他长度单位之间的转换关系。

3.能够进行千米的加减法运算。

4.培养学生对长距离的感知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千米与其他长度单位之间的转换关系。

2.千米的加减法运算。

三、教学准备:1.教学用具:教学课件、图表、练习册等。

2.教学资源:千米测量工具、实物长距离实例等。

四、教学过程:导入(10分钟)1.利用一个真实的长距离实例,引发学生对长距离的思考,并了解学生对千米的初步认识。

2.提问:你们知道千米是什么意思吗?平时你们经常用千米来表示什么?举例说明。

3.让学生说出一些千米单位的实例,并展示图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千米的概念。

讲解与示范(20分钟)1.通过课件展示千米与其他常见长度单位之间的转换关系,如千米与米、千米与分米、千米与厘米的换算方法。

2.借助实物或千米测量工具,示范如何从一个长度单位转换为另一个单位,强调1千米等于多少米,1千米等于多少分米,1千米等于多少厘米。

3.给学生提供几个练习题,通过操作实际的测量工具,让学生亲自参与到长度单位的转换中,进一步巩固概念。

练习与巩固(30分钟)1.学生个人练习:在练习册中完成一些简单的千米与其他长度单位之间的转换题目,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分组合作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一些千米的加减法计算题目,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对长距离的感知能力。

3.课堂展示:每个小组在黑板上展示他们的解题思路和答案,让学生互相学习和交流。

拓展与运用(20分钟)1.在课程结束前,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一下千米的基本认识和一些应用场景。

2.给学生提供一些拓展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使用千米单位来表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长距离,如公里数的标识、长途旅行的距离等。

3.鼓励学生进行实地观察,记录一些长距离的实际案例,如长城的长度、长江的长度,进一步加深对千米的认识和应用。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理解千米的概念,掌握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2、引导学生发现千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和归纳能力。

二、教学内容1、引入:通过复习已学过的长度单位,引出新的长度单位“千米”。

2、探究: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感受1千米的长度,学习千米与米的换算。

3、应用: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1千米,并在实践中加以应用。

4、拓展:介绍千米在航空、航天、交通等领域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兴趣。

三、教学重点1、理解千米的概念,掌握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2、发现千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实践能力。

四、教学难点1、理解1千米的长度概念。

2、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千米的概念。

五、教学方法1、实例演示法: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感受1千米的长度。

2、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思考问题,逐步深入理解千米的概念。

3、互动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生活中的1千米,分享实践经验。

六、教学过程1、复习已学过的长度单位,引出新的长度单位“千米”。

2、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感受1千米的长度。

例如,学校操场一圈的长度是200米,那么5圈的长度就是1千米。

同时,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寻找身边1千米的例子。

3、学习千米与米的换算。

例如,1千米等于1000米,可以通过小数点的移动来理解换算过程。

4、观察生活中的1千米,并在实践中加以应用。

例如,让学生亲自走1千米的路程,体验1千米的长度。

同时,可以让学生回家后测量家到学校的距离,并计算出家到学校需要走多少个1千米。

5、介绍千米在航空、航天、交通等领域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兴趣。

例如,飞机飞行的高度是千米为单位的,高铁的速度也是以千米为单位的。

七、作业设计1、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回家后测量家到学校以及学校到家的距离,计算出需要走多少个1千米的路程。

3、寻找身边与千米相关的实例,并记录下来。

八、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对于千米的理解程度和实践应用能力。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 1 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 千米=1000 米。

2、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和合理推理的能力以及实际测量和估测能力。

3、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建立 1 千米的长度观念。

2、教学难点:准确建立 1 千米的长度观念,理解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直观演示法、实践操作法四、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

2、米尺、卷尺。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复习旧知提问:我们已经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用手比划一下 1 厘米、1 分米、1 米的长度。

2、创设情境课件出示:公路上的里程碑,上面写着“50 千米”。

提问:同学们,你们见过这样的标志吗?知道这里的“50 千米”表示什么意思吗?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千米(板书课题:千米的认识)(二)新课讲授1、初步感知 1 千米的长度(1)提问:在生活中,你听说过“千米”吗?在哪里听过?(2)课件出示学校操场的图片,介绍:我们学校操场一圈是 400 米,想一想,跑几圈是 1000 米?(2 圈半)(3)让学生到操场上走一走 1000 米的路程,感受一下 1000 米的长度。

(4)交流感受:走 1000 米的路程,你有什么感受?2、建立 1 千米的长度观念(1)举例说明 1 千米的长度①公路上两个里程碑之间的距离是 1 千米。

②从学校到家的距离大约是 1 千米。

③高速公路上汽车行驶 1 千米大约需要 1 分钟。

(2)想象 1 千米的长度闭上眼睛,想象一下 1 千米有多长。

(3)实际感受 1 千米的长度①带领学生到学校附近的街道走一走,感受 1 千米的路程。

②让学生观察路边的路标,了解距离的标识。

3、千米和米的换算(1)出示:1 千米=()米(2)引导学生思考:因为 1 千米里面有 1000 个 1 米,所以 1 千米=1000 米。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7—8页。

【教学准备】1.学生课前走一走100米或200米的路程。

2.课件。

【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一)目标确定教材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公路上常见的交通指示牌引出千米,然后让学生亲身体验,要求学生走一走100米和200米的长度,推断走1000米大约要多少时间。

在课前访谈中,发现只有极少数学生知道1千米=1000米,至于1千米大约有多长,基本上没有什么体验,学生表达也不甚清楚。

可见,建立1千米的观念是本课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

因此,本课目标定位如下: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并能进行该单位的简单化聚;2.利用迁移的规律,体验探索1千米的过程,使学生进一步学会估算和分析问题;3.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认识千米,让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在与同伴交流中体验学习数学的愉悦心情。

(二)策略选择“千米”是一个常用的长度计量单位,学生在生活中经常会听到、看到有关千米的使用信息,“千米”这一观念建构效果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

因此,在设计本课的教学时,我从教材的设计意图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重组了教学过程,具体用到以下教学策略。

1.创设情境:如课题引入时,让学生估计老师到上海经过的路程,引出千米这个概念,同时感受千米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又如综合练习“我当西博小导游”,让学生置身生活情境中,既充分应用米、千米互化的知识,又让学生体验到千米存在的必要性。

2.选择验证:由于学生生活经验存在差异,如学生放学经过的路线的不同,导致学生印象中从学校到某处大约是1千米的观念大不相同,教学设计时,教师根据学生常走的三条路线进行了步测,在学生回答后,课件中有选择地验证,强化“千米”的观念。

3.合作解疑:在建立和强化1千米的观念时,让学生在教师指导的前提下进行交流,互相纠错,实现互学共进;在综合练习“我当西博小导游”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或合作解答,或自主探究,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教学片段实录】教学片段一:初步建立千米的观念师:课前大家都走了100或200米,并做了记录,你能说说走1000米大约花多少时间或走多少步数吗?:我走了100米用了 60秒时间,照这样算走1000米就需要600 秒时间。

生1师:600秒也就是几分钟时间?(10分钟)有不一样的吗?生:我走100米用了70秒,照这样算走1000米需要700秒,大约12分钟。

2:我走了200米用了3分钟,照这样走1000米,需要15分钟。

生3:我走了100米走了82步,照这样算1000米就需要走820步。

生4:我走200米走了132步,我以前走过1000米,大约走了754步。

生5师:你们同意他的说法吗?:不同意,200米走132步,1千米是200米的5倍,应该是660步。

生6生:我走到后面越来越累,步数当然就多一些了。

5师:同学们,她的话给我们什么启示?:我们如果按照走100米或200米的速度匀速走的话,可以直接将时间生6或步数直接乘5,但考虑我们小朋友身体状况的话,实际上走1千米所花的时间和步数就比匀速走多一些。

师:看来我们还要尊重实际状况。

下面请同桌两人交流走1千米所花的时间和走的步数。

……教学片段二:强化1千米概念师:同学们,你们认为从校门口出发到哪儿大约是1千米?:到邵逸夫医院吧。

生1:我认为不对,因为从学校门口到采荷路的34路车站就有一站路,而生234路车站到邵逸夫医院还有三四站路呢,比1千米可远多了。

师:那你认为到哪儿大约是1千米呢?:大约到采荷路口,因为到那儿大约两站路,接近1千米。

生2师:是这样吗?我们一起看(看课件演示)生(全体):哦,是采荷路口。

师:如果往庆春路方向到哪儿大约是1千米?:我觉得到庆春立交桥大约是1千米。

生3师:你是怎样知道的。

:因为我家在立交桥边,我早上走到学校一般用14分钟,我走100米大生3约75秒,走1000米大约13分钟,13分钟和14分钟很接近,所以我认为到那儿大约是1千米。

师:让电脑叔叔告诉我们是否正确(电脑演示)。

生(全体):完全正确。

师:下面请你和同桌交流,学校出发到哪儿大约是1千米,并说说理由。

……教学片段三:练习1选一选、填一填师:下面请同学们完成练习1,请看清题目要求。

(学生填写后反馈)生:我认为青春医院到众安桥的路程是1千米500米,因为青春医院到浙1一医院是两个500米,刚好是1千米,再从浙一医院到众安桥500米,合起来就是1千米500米。

师:答案完全正确,有其他想法吗?生:我是这样想的,因为青春医院出发到众安桥有3站路,每站路大约是2500米,也就是1500米,1500米=1千米500米。

师:你的思路非常清楚。

如果从湖滨出发到大学路口大约多少路程,你们谁知道?:我认为是2千米500米,因为湖滨到大学路口有5个500米,也就是生32500米,2500米有2个千米1个500米,即2千米500米。

师:同学们,复兴大桥是杭州新造的大桥,它的信息谁能补充完整。

:我认为复兴大桥长约80千米,宽约26米。

生4:我对长约80千米有意见,我看过报纸,钱塘江的宽大约1200米,桥生5不可能80千米长,我认为填1千米500米比较合适。

师:其他同学有意见吗?生:我认为长填2千米500米比较合适,因为1千米500米第一小题已经6用过了,钱塘江宽1200米,桥身加上两边的长度,大约是2500米,也就是2千米500米,填80千米、15千米更不符合实际。

师:正确,同学们很善于比较和估计,那么第三题谁来解决?生:我觉得飞机每小时行的路程大约是800千米,坐小轿车每小时行的路7程大约是80千米,步行每小时行的路程大约是15千米。

师:你们认为对吗?为什么这么填?生:飞机速度最快,所以应该填最大的数量800千米,小轿车比飞机慢多7了,但也比较快,填80千米,步行最慢,我想我8分钟走1千米,60分钟大约走8千米,大人比小孩快,所以填15千米比较合适。

……【教学反思】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富有个性的探究过程,在本课教学中我努力达到这一要求,在反复的教学尝试中,我觉得该节课做到了以下几点。

1.找好知识的“生长点”,教学流程通畅。

本课开始就让学生通过估计铅笔长度、教室前后的距离、杭州到上海的路程这些具体问题感知单位由小到大的客观存在,以及千米这个单位出现的必要性,使千米这个单位的学习过程自然通畅。

2.尊重学生的真实体验,观念建立自然。

在1千米概念的建立初期,难度比较大,但教学中能充分尊重学生走100米和200米的真实体验,并在课前让学生进行整理,通过合理的推理,知道1千米大约走多少步或走多少时间,利于概念的建立,特别是从学校到何处为1千米的估计、公交车站的路程估计,层次明显,不断帮助学生唤醒原有的生活经验,强化1千米的观念。

3.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学习方式合理。

在整堂课中,1千米观念的建立,不是靠死记硬背,而是教师不断引导,提供相应的学习任务,根据学生的差异,让学生决定学习方式,如通过100米和200米来帮助建立概念时,学生既全体交流,又个别讨论,又如最后的综合练习,学生可以根据自身能力选择合作还是自主探索。

在整个教学中,我也深切感受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环境在该课中应予以高度关注,因为教师的设计不可能考虑到所有学生的生活经验,如在教学片段二中,教学时就发现有的班级学生大部分就住在校园后面,课件演示难以启发学生去强化1千米的观念。

此外我们也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多种结果出现以后,教师要灵活处理,如片段一中出现了一个学生走了1千米发现实际结果并不是按照乘5得到的,这就需要教师灵活应对……,显然,这些问题既可能导致教学失败,同时也是教师反思成长的有效资源,值得我们回味和珍惜。

《ACCESS2010数据库应用技术》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目录第1章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2章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3章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4章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5章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6章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7章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8章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9章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