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灯笼》教学设计
第4课《灯笼》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灯笼》教学设计教学设想:《灯笼》选自部编版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民俗文化第四课,是吴伯箫写于20世纪30年代的一篇抒情散文,是一篇自读课文。
它以“灯笼”为话题,串联起早年乡村生活的诸多记忆,表现旧时的乡村民风民俗,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同时还以小见大,借“灯笼”这一形象表达了作者以天下为已任、愿为保卫国家充当“马前卒”的意志和热情。
教学本文,根据单元教学要求,秉承程少堂老师语文教学要有中国味道的理念,依据其创立的“一语三文”(语言—文章—文学—文化)的教学模式,我设计了四大板块:一读《灯笼》语言之典雅,二辨文章表达之恰当,三品文学情思之丰富,四探文化价值之传承。
以诵读为抓手,以文字媒介,引导学生在字里行间嚼出浓浓的“语文味”,感受民俗风情,爱上“中国味道”。
教学目标:1.体会作者是如何根据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
2.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3.感受作者寄寓的情思,理解民俗的价值和意义。
教学重点:教学目标1、2教学难点:教学目标3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步骤:一、读《灯笼》语言之典雅活动一:速读课文,圈点勾画好词佳句,注意积累。
你会发现本文的语言典雅蕴藉,请你找出来读一读。
预设:1.短句: 语言简洁、含蓄,有声韵之美。
(1)岁梢寒夜,玩火玩灯,除夕燃滴滴金,放焰火,是孩子群里少有例外的事。
(2)坡野里想起跳跳的磷火,村边社戏台下想起闹嚷嚷的观众,花生篮,冰糖葫芦....2.化用古诗文:(1)“雪夜驰马,荒郊店宿,每每令人忘路之远近。
”(化用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忘路之远近”)(2)“自从远离乡井,为了生活在外面孤单地挣扎之后,像这样慈母口中吩咐的话也很久听不到了。
”(化用孟郊《游子吟》中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3)“最壮的是塞外点兵,吹角连营,夜深星阑时候,将军在挑灯看剑.... (化用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灯笼》教案
《灯笼》教案教学目标:1、体会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2、体会作者是怎样将与“灯笼”相关的各情节有序的结合在一起的;3、领悟作者在叙事过程中蕴含着的情感变化及升华;教学重点:1、理清文章情节,了解灯笼的重要意义和承载的文化内涵;2、体会作者对家国天下寄寓的深厚感情,对往昔生活的无限眷念;3、品读语言,品味作者的语言风格和字里行间寄托的感情;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家国天下寄寓的深厚感情和对往昔生活的无限眷念。
教学工具:电脑、钉钉APP、PPT 课件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内容分析:《灯笼》是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四课,是一篇自读散文。
本单元的课文,或表现各地风土人情,或展示传统文化习俗,要注意感受作者寄寓的情思,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这个时期的吴伯萧已经开始工作,但他在工作之余,坚持写作,“九一八事变”,震碎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击碎了文人的美丽幻想,在《灯笼》这篇文章里,即以灯笼为线索,回忆了童年的美好生活,寄托了对祖父和母亲的怀念之情,但同时也激越着爱国主义情怀,赞颂古人沙场秋点兵的气概,希望自己能做“马前卒”,有更强大的力量团结抗日。
学生分析:我校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基础差、知识面较窄、思维不太活跃、交际能力较差、理解能力稍显肤浅,而且由于是网上授课,学生也缺乏一定的约束和管控。
但是学生的情感质朴,表达欲望强烈,因而多从鼓励和引导方面入手,让他们在鼓励中寻找答案,在交流中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提起灯笼,你会想到什么?它是卢照邻笔下的“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的绚丽;是李商隐笔下“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的华美;它亦是陆游笔下的“灯笼一样薄腊纸,莹如云母含清光”的惦念。
灯笼,从古至今,慰藉了无数旅人的心,也给了孩童美好的记忆,它亦承载了中华民族无限深厚的文化底蕴。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灯笼。
二、作者简介吴伯萧(1906 --- 1982)原名熙成,笔名山屋、山荪,是我国当代著名文学家和教育家。
【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4、灯笼》优质课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4、灯笼》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灯笼》是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作者通过回忆自己童年时的一次元宵夜游和点燃灯笼的情景,表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亲人的怀念。
文章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本节课的教学,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朗读和感悟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但具体到本文所涉及的民间习俗和传统节日,部分学生可能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适时补充相关背景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亲人的怀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感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对传统节日的热爱和尊重。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难点:感悟传统文化在课文中的体现,理解作者对亲人的怀念之情。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元宵节的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所描述的氛围。
2.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从课文中的情感线索入手,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3.合作探讨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文字等。
2.背景资料:收集有关元宵节和传统文化的资料,以便在教学中进行补充。
3.课文录音:准备课文朗读的录音,以便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听力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元宵节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元宵节的认识和印象。
同时,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和课文背景。
2.呈现(10分钟)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跟随录音朗读课文。
结束后,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第4课《灯笼》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八年级下册语文《灯笼》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概括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和联想,把握灯笼蕴含的意义。
2. 体会以小见大和形散神聚的写法。
3. 体会作者对往昔生活和家国天下所寄寓的复杂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理解“形散神聚”的特点。
品味丰富有味的语言。
2. 难点:体会作者思乡爱国的情怀。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灯笼,又称灯彩,起源于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
后来灯笼就成了中国人喜庆的象征。
而在作家吴伯箫的笔下,灯笼似乎又多了几分内涵,今天,让我们走进吴伯箫的散文名篇《灯笼》,去感受一下那个特殊时期的作者情怀。
2. 作者简介吴伯箫(1906—1982),原名熙成,当代著名文学家和教育家。
从小因受家庭熏陶,又加之天资聪慧,十四岁便考入曲阜师范。
1931年师大毕业,当老师期间,利用业余时间勤奋笔耕。
作品主要有《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窑洞风景》,散文集《北极星》。
其散文常常以小见大、构思精巧,富有真切的生活实感,语言质朴清新。
3. 背景链接本文写于20世纪三十年代,那是中华民族多灾多难的时代,作者以“灯笼”为题,从文化及情感两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最后跳出个人情感圈子,升华为对家国情怀的表达,呈现了一个知识分子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内心世界。
4. 整体感知•【读音释义】斡旋(wòxuán):调解周旋。
末始:未必。
幽悄(qiǎo):幽深寂静。
争讼(sòng):因争论而诉颂。
怅惘:因失意而心事重重。
熙熙然:温和欢乐的样子。
静穆:安静庄严。
不甚了然:不太了解,不怎么清楚。
马前卒:比喻为别人效力的人•数一数,文中提到了哪些灯笼?用于照明的灯笼,村头挂的红灯笼,元宵节龙灯、跑马灯、字谜灯,族姊远嫁时轿前轿后灯、官衔灯,朱红纱灯,宫灯,塞外帐营灯笼等。
5. 合作探究•第1段作者叙写了小时候喜欢火、光的情景,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引出下文:为后文详细描写灯笼以及围绕灯笼展开的各种记忆和联想做铺垫。
2023年《灯笼》教学设计14篇
2023年《灯笼》教学设计14篇《灯笼》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灯笼》是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
本单元的单元目标是品味课文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材料;分析写作方法,体会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感知课文内容,;理解其中民俗的价值和意义。
《灯笼》写于20世纪30年代,是一篇抒情散文。
它以“灯笼”为话题,串联起早年乡村生活的诸多记忆,表现旧时的乡村民风民俗,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同时还以小见大,借“灯笼”这一形象表达了作者以天下为己任、愿为保卫国家充当“马前卒”的意志和热情。
因此,在教学时还应开放视野,尽力还原作品本身所具有的意蕴,而不局限于民俗文化的探究。
【教学目标】1.准确认读并理解重点字词。
2.了解作者自由的散文笔法,体会作者对往昔生活和家国天下所寄寓的复杂感情。
3.学习作者如何根据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品味作品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训练语感,积累词语。
4、体会“灯笼”所承载的厚重的文化内涵。
【教学重点】1.准确认读并理解重点字词。
2.学习作者如何根据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品味作品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训练语感,积累词语。
【教学难点】1、了解作者自由的散文笔法,体会作者对往昔生活和家国天下所寄寓的复杂感情。
2、体会“灯笼”所承载的厚重的文化内涵。
【课前准备】1、学生课前准备: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2)课前利用各种途径查阅书籍或上网查找,了解作者及作品写作背景。
2、教师课前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品味分析及合作探究法。
以开放性课堂教学模式为教学理念,通过活动、小组讨论等形式,力图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会“灯笼”所承载的厚重的文化内涵及作者的爱国情怀。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谜语激趣,导入新课1、教师:同学们,我们来看看下面的谜语,猜猜谜底是什么?A、一个南瓜两头儿空,肚里开花放光明,有瓜没叶儿高高挂,照得面前一片红。
(打一物)B、奇怪事情多,纸里包着火。
部编语文八下第4课《灯笼》教学设计
《灯笼》教学设计一、教材解析《灯笼》是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四课。
本单元课文内容体现的是民间习俗和风尚,展现的是一幅幅民俗风情画,是民间文化的个体再现。
《灯笼》是著名散文作家吴伯箫先生的作品,他以散文的自由笔法,抒写了对灯笼的一些记忆,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
文章既有文化上的具体再现,也有历史的况味,更融入了家国情怀,体现了作者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担当精神。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灯笼》是作者20世纪30年代中期的作品,尽管字里行间渗透着岁月的沧桑和时代的烙印,但在对往昔经历的回顾中处处荡溢着孩童的心性。
所以要还给学生阅读的时间,让学生“带着一颗空白的心”去读文本,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文本生活和文化的内涵。
二、学情分析村中呵狗的老头、社戏台下闹嚷嚷的观众、摇着尾巴的大狗,一路数着牵牛织女星谈些进京赶考掌故的祖父,接过灯笼递来消夜食品的慈母……这些美景、情事会让学生觉得特别亲切,所以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唤起他们的生活体验,让他们带着兴趣入文入情,进而更好地把握文章的写作思路和内在情感。
但作者愿做“灯笼下的马前卒”,在时代洪流下的担当精神是学生不容易理解的地方,因此,要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个人经历加以启发,可以据此触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三、教学目标1.把握主要内容,品味文章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体会作者的故园情思和勇于担当的爱国情怀。
四、教学重点1.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2.品味文章传神的细节描写。
五、教学难点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体会蕴含在“灯笼”中的家国情怀。
六、教学准备让学生充分预习,搜集有关文章的写作背景,加深对作者吴伯箫的了解。
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出示灯笼图片)同学们,看到灯笼,你会想到什么?不同的人看到灯笼都会产生不一样的联想。
(黔东南)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4 灯笼 》说课稿
(黔东南)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4 灯笼》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灯笼》是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是我国著名作家沈从文的散文作品,主要讲述了作者童年时的一次经历,通过描述一个小女孩手中的灯笼,展现了人性中的善良与美好。
课文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寓意深刻。
在教材中,这篇课文被安排在第一单元,旨在让学生通过阅读不同的文章,了解并感受不同的文化和历史背景,同时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但仍然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启发,来深入理解和感受文学作品。
此外,学生的文化背景和经验不同,对于课文中的某些细节和寓意可能存在理解上的困难,因此需要教师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引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品中所表现的人性美好和善良。
2.掌握沈从文散文的特点和风格,提高文学素养。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4.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学习,认识到文化差异和多元文化的存在,增强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课文中所表现的人性美好和善良的理解。
由于课文中的描述比较细腻和含蓄,学生可能对于其中的一些细节和寓意存在理解上的困难,需要教师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引导。
2.重难点:沈从文散文的特点和风格的掌握。
沈从文的散文风格独特,语言优美,需要学生通过阅读和分析,掌握其特点和风格,提高文学素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讲授法:对于课文中的难点和重点内容,采用讲授法进行讲解和分析。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课文中的具体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感受作品中所表现的人性美好和善良。
3.小组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交流能力。
4.读后感的写作:要求学生写一篇读后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六. 说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通过引入课文《灯笼》,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和作者沈从文。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4课《灯笼》教案
在实践活动方面,手工制作灯笼这一环节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他们通过亲自动手,不仅加深了对灯笼文化的理解,还锻炼了动手能力。但同时,我也意识到在操作过程中,对学生的指导还需更加细致,以确保他们能够安全、正确地完成实验。
(1)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尤其是作者情感态度的把握。
难点解析:学生对作者通过灯笼所表达的情感可能难以理解,教师需要通过设置问题、小组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剖析课文,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
(2)课文中的生词、短语和句子的运用。
难点解析:学生对新学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可能在实际运用中感到困难,教师应设计相关练习,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进行操练,提高运用能力。
五、教学反思
在上完《灯笼》这一课后,我进行了深入的思考。首先,我发现学生在学习灯笼的文化寓意时,普遍表现出较高的兴趣。他们通过课文了解到灯笼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对各种灯笼的样式和寓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一点让我深感欣慰,说明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得到了提升。
然而,我也注意到在讲解课文中的生词、短语和句子时,部分学生掌握起来较为困难。这说明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学生对词汇和表达方式的学习,设计更多有针对性的练习,帮助他们更好地消化吸收。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灯笼的象征意义和课文中的精彩句子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灯笼相关的实际问题,如:“灯笼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等。
2025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4 灯笼
4 灯笼◎文化自信:了解“灯笼”的民俗意义、文化价值,体会作者怀念往昔生活时引发的激越的爱国热情。
◎语言运用:理解课后“读读写写”词语,能根据特定场景正确运用。
◎思维能力:分析文中描写、叙述和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学习本文从小处写起、小中见大的写作手法。
(难点)◎审美创造:品味文章清新典雅而含蓄蕴藉的语言。
(重点)一、导入新课梅花映雪挂灯笼,福字生金万户红。
灯笼如今在人们的心中,只是孩童的玩具和节日喜庆的象征;但在电灯尚未出现和普及的年代,灯笼不仅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还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阅读吴伯箫的《灯笼》,去感受“灯笼”的魅力。
二、教学开展1.目标任务一:搜集资料,扫清障碍。
◎字词积累。
自由朗读,结合课后的“读读写写”掌握“斡旋”“怅惘”“人情世故”等重点字词。
可参见《创优作业·背记手册》本课字词部分。
◎作者简介吴伯箫(1906—1982),原名熙成,山东莱芜人,散文家、教育家。
1938年4月辗转抵达延安参加革命。
抗战时期创作了许多散文,《灯笼》是其中之一;著有《吴伯箫散文选》。
◎背景链接本文写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正值抗日战争时期。
“九一八”的炮火不仅震碎了祖国壮丽的河山,也击破了无数文人的美好幻想,这其中就包括吴伯箫。
然而,国民党政府竟然采取“不抵抗”政策,这让他十分愤懑。
在这一背景下,作者写下了散文《灯笼》,含蓄地表达了自己保家卫国的情怀和时代担当。
2.目标任务二:自读感知,梳理情节。
◎作者在文中说“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通读全文,概括作者与灯笼结的缘有哪些。
学习任务单[参考答案] ①村头挂灯慰路人 ②元宵灯笼看不够 ③挑灯名将表宏愿◎这些对灯笼的描写集中在哪些段落?据此给文章分段,概括每部分内容。
对灯笼的描写集中在第2—11段。
文章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开篇说“火”,为后文写“灯笼”做铺垫。
第二部分(第2—11段):主体说“灯笼”,写“我”对灯笼的回忆及联想。
第4课《灯笼》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
(男生)
唉,壮,
于今灯笼又不够了。
(老师)
应该数火把,(女生)数探海灯,(男生)
数燎原的一把烈火!(齐读)
活动任务:1.我们现在已经把明信片的正面图片名及配文部分完成。
现在请同学们结合配图和配文在明信片的反面,写一段寄语送给你想送给的人。
示例:母亲,一盏灯笼,映照着您的青春,荡漾着您的慈爱。
感恩您,给了我前行的动力,让我在前行的道路上无惧风雨,无惧黑暗。
2.我们现在已经完成了明信片的制作。
现在请你在我们这一组明信片的封皮上模仿作家吴伯箫的口吻,写一段寄语。
寄语要深刻反映灯笼之情,意蕴深刻。
【预设】这一盏灯笼韵味悠长,绵延不绝;
这一盏灯笼光明热烈,薪火相传。
我们华夏儿女,愿做那灯笼下的马前卒,
保我祖国,卫我河山,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一盏灯笼,温暖了小家,传承了爱和担当;一盏灯笼,抚慰了孤人,联接了美好乡情;一盏灯笼,点亮了家国,光照了报国壮志。
愿我们每人都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
课外阅读吴伯箫的《菜园小记》《记一辆纺车》《我还没有见过长城》等散文,体会文章的语言风格。
八年语文第4课《灯笼》教学设计
第4课灯笼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教学目标:1.通过理清作者对灯笼的遐思与品读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悟作者字里行间流淌的情思。
2.联系本文的写作时间与时代背景,理解结尾处情绪的陡然一扬,感受作者悲壮激越的家国情怀。
核心素养:文化自信:通过学习《灯笼》,品味传统文化中寄寓的爱国之情,培养学生对国家社会的担当精神。
语言运用: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训练语感,积累词语。
思维能力:引导学生逐层深入体会,从字里行间把握文中的情感线索和情感变化的层次。
审美创造:领会散文优美的意境,获得较为丰富的审美经验。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视频:假期临近尾声各地年味不减华灯璀璨年味浓流光溢彩闹新春。
说起灯笼,同学们会想起什么?也许每个人的记忆深处都有一盏灯笼,或是孩提时的新奇,或是奔波中的慰藉,或是元宵灯节的流连......在作家吴伯箫笔下,灯笼与他更是结下了一段难以忘怀的缘。
那盏灯火点亮了往昔岁月,光耀于历史长河,更激昂了家国情怀。
今天,我们一起走近这篇抒情性散文——《灯笼》,体会作家吴伯箫在特殊年代下的抒怀与誓愿。
【作者简介】【吴伯萧】(1906—1982)原名熙成,笔名山屋、山荪,是我国当代著名文学家和教育家。
1906年3月13日出生于山东省莱芜市吴花园村1938年投奔革命圣地延安,进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是抗战时期伟大的文学家。
他的作品主要收集在《羽书》、《黑红点》、《北极星》、《忘年》、《吴伯萧散文集》中。
【背景链接】出处:本文选自《吴伯箫散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略有改动。
背景:该文写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正值抗日战争时期。
“九·一八”的炮火不仅震碎了壮丽的祖国河山,也击破了无数文人的美好幻想,这其中就包括吴伯箫。
然而,国民党政府竟然采取“不抵抗”政策,这让他十分愤懑。
意图:在这一背景下,作者写下了散文《灯笼》,含蓄地表达了自己保家卫国的情怀和时代担当。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灯笼》优质课 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灯笼》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灯笼》是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的第四篇文章,是一篇文质优美的散文,文章以灯笼为线索贯穿始终,作者将叙事、抒情、写景融为一体,语言精当,于传统文化中寄寓爱国之情。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对散文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基本掌握了散文的特点。
尤其文章以灯笼为主题,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以及情感的共鸣,使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传统文化,体会作者的爱国之情。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积累文中的重点字词。
了解与作者有关的文学常识。
2.了解作者笔下关于灯笼的乡情民俗、诗词典故等。
过程与方法1.结合课文内容,深入理解文章题目的含义。
2.通读课文,把握本文的写作内容和写作思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历史文化及个人情感角度感受灯笼对作者及整个民族的重要意义。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与作者有关的文学常识及作者笔下关于灯笼的乡情民俗、诗词典故等。
教学难点1.结合课文内容,深入理解文章题目的含义。
2.通读课文,把握本文的写作内容和写作思路。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有些事,如一阵清风,过去了就过去了;有些事,逝去了,便成为永恒;而有些事,如散落在记忆深处的珍珠,永不褪色,在脑海中挥之不去。
今天,我们来学习吴伯箫的《灯笼》,看灯笼给作者留下了哪些难忘的记忆,它还有着什么样的象征意义呢?二、自主预习1.作者介绍吴伯箫(1906—1982),原名熙成,山东莱芜人,散文家、教育家。
他的作品主要收录在《羽书》《黑红点》《北极星》《忘年》《吴伯箫散文集》中。
2.知识链接灯笼,又称灯彩,是我国一种综合了绘画艺术、剪纸、纸扎、刺缝等工艺的古老的汉族传统手工艺品。
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
后来灯笼就成了中国人喜庆的象征。
经过历代灯彩艺人的继承和发展,灯笼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品种和高超的工艺水平。
灯笼从种类上分,有宫灯、纱灯、吊灯等;从造型上分,有人物、山水、花鸟、龙凤、鱼虫等;除此外,还有专供人们赏玩的走马灯。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第一单元第4课《灯笼》教案
灯笼备课组:初二年级组执笔:赵艳菊备课时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准确认读课文中的生字词语,并掌握它们的意思。
2、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
技能目标:认识文中所表现出的乡情民俗,诗词典故,进而升华出的情感变化。
德育目标:1.理解作者从不同方面表达的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
2.体会作者的抗日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1、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
2、领会灯笼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教学难点:1、学习揣摩文章句子含义。
2、理解作者从不同方面表达的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
教学方法:7·12模式。
(教师引导点拨,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交流讨论)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积累生字词,了解作家作品。
2、感知梳理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梳理本文的内容。
教学方法:7·12模式。
(教师引导点拨,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交流讨论)教学环节:一、德育专题:校园里值得注意的环保问题真不少:乱扔垃圾、乱倒饭菜、乱扔纸屑、乱写乱画等。
特别严重的是,很多同学乱踩草坪,习以为常,至今已有几片绿草如茵的草坪变成了寸草不长的黄土地,要是每人人都放纵这种破坏环保的行为,用不了多久,绿草坪就会变成灰尘滚滚的黄土地,整洁的校园就会变成肮脏腻人的污浊地。
二、教学过程:(一)明确目标:1、导入新课灯笼在如今人们的心中,只是孩童的玩具和节日喜庆的象征;但在电灯尚未出现和普及的时代,却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它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
2、明确目标(1)解决字词,了解作家作品。
(2)整体感知内容,理清结构。
(二)合作探究3、布置任务出示小组讨论任务要求:(1)、解决生字词;了解作家作品。
(2)、课文写的是什么时期的事?是从哪些角度来抒写灯笼的?(3)、理清课文结构。
4、小组探究5、(教师)检查指导。
(三)释疑解惑6、(师生)释疑解惑。
(四)梳理归纳7、(师生共同)梳理归纳(相关知识点)。
(1)字词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4《灯笼》优质课教学教案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4《灯笼》优质课教学教案一. 教材分析《灯笼》是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作者小时候喜欢灯笼,并对灯笼产生深厚情感的经历。
通过讲述灯笼在民间习俗中的意义,以及作者对灯笼的喜爱,展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本文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适合学生朗读和体会。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文之前,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和情感表达。
但对于文章中的一些民间习俗和文化内涵可能不够了解,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讲解。
同时,学生对于情感抒发和感悟的能力还有待提高,需要在老师的启发下,更好地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了解灯笼在民间习俗中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灯笼的喜爱和传统文化的热爱。
2.难点:理解文章中的一些民间习俗和文化内涵,以及如何从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课文所描述的环境中,感受作者的情感。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3.合作探讨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讨课文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图片:准备一些与灯笼相关的图片,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灯笼的样式和寓意。
3.资料:收集一些关于灯笼的民间习俗和文化内涵的资料,以便在教学中进行讲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灯笼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灯笼的样式和寓意。
然后提问:“你们对灯笼有什么了解?”,让学生自由发言,从而引出本文的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灯笼
吴伯箫
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想
这是一篇经典散文,对这样的课文,在教学设计时,既要注意体现其经典之处,又要体现新的语文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去探究、思考和发现。
围绕灯笼,教学重点应定位在“情感感悟”,应努力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比对教材知识要点的把握更为重要。
因此,我设计了“说灯笼缘”——“忆灯笼事”——“明灯笼情”——“学《灯笼》法”——“学以致用”五个教学环节,引导学生体验课文中丰富的情感,让自己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发生共鸣,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设计意图:
1、重朗读,重品析
《灯笼》一文语言典雅,感情真挚。
学习此文,引导学生品析“明灯笼情”这一精彩片段,是一重要环节。
对情感的感悟,理解,朗读是第一步,所以教师在品析语言这一环节上,先让学生自己品,再指导朗读,带入情感去读,然后谈感受,也就是对语言的品析,教师在这一环节上通过让学生从字词,到句,最后段中抓住语言进行品味。
这样的学法指导,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合作学习本文典雅的语言,教师只做总结性点评和鼓励性带动。
由语言,细节的品析,很容易过渡到主题的理解。
重积累
语文教学最终的落角点还是在于积累。
本文以为“民俗”主题,让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句子或语段,背过并积累下来,也从情感上积累了民风民俗。
重运用
让学生运用排比,化诗入文写一写生活中某个物件,做到学有所得,学以致用。
教学这篇课文计划安排1课时。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理解“灯笼”所体现出的深刻的文化内涵。
2、品味作者典雅的语言特点,学会化诗入文使文章更加典雅。
3、分析作者的情感变化,体会作者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担当精神和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
品味作者典雅的语言特点,学会化诗入文使文章更加典雅。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担当精神和家国情怀。
教法:
诵读教学法
自主探究法
合作交流法
情感体验法
学法:
自主学习
合作交流
读品结合
设计意图:听说读写相结合,环环相扣,让学生的感悟和发现变为一个渐进的过程,从进入课文到投入感情、深入课文最后到探寻主题并自我发现。
三、教学过程
课前导入新课
同学们,一提起灯笼,你会想到什么?同学们只能想到这些,而有位作家他的记忆网里挤着的都是灯笼。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吴伯箫的散文《灯笼》,去感受他的灯笼情缘。
设计意图:从交流学生生活切入,引发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兴趣。
(2分钟)检查预习情况
抢答:
1.下列蓝色字注音错误的是()
A.神龛kān B.怅惘mǎngC.锵然qiāngD.褪色tuì
2.下列词语书写错误的是( )
A.争讼B.思慕C.静穆D.星火辽原
3.下列词义有误的一项是()
A.斡旋:飞快地旋转B.熙熙然:温暖美好的样子
C.人情世故:为人处事的道理D.幽悄:幽深寂静
一、1-2 说灯笼缘
默读课文1-2段,说一说:
1.小孩儿天性爱亮光体现在哪儿?
2.我爱的亮光有哪些?
3.抢答:与灯笼结的缘
选择正确的表声音的词语填在下面的句子中。
A.谈吐B.声音C.犬吠D.私语 E.嚷嚷
提起灯笼,就会想起三家村的(),村中老头呵狗的();就会想起庞大的晃荡着的影子,夜行人咕咕噜噜的();想起祖父雪白的胡须,同洪亮大方的()。
坡野里想起跳跳的磷火,村边社戏台下想起闹()的观众,花生篮,冰糖葫芦;台上的小丑,花脸,《司马懿探山》。
去掉标点再读
设计意图:在教学中我始终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而预习便是培养学生自学的最好方法。
我会很具体地教学生预习的方法:1、学会生字、生词。
2、查阅作者及作品背景相关资料。
3、整体感知课文:文章写了什么内容?你从中读出了什么?4、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并让学生以纸质上交预习所得,便于老师掌握学情,更好地备课。
二、3-11 忆灯笼事
细读3-11段,圈点勾画相关内容,思考:
围绕“灯笼”作者具体写了哪些事?灯笼中寄寓了怎样的情感?
明确: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就是对事件的概括和梳理,教师在这一环节上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教师只做总结性点评和鼓励性带动,梯度性评价语言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这样学生有的放矢,等于化难为简,容易接受,也易受启发,很容易过渡到主题的理解。
刚才交流的与灯笼有关的一件件事,其实就是作者与灯笼结的缘。
这灯笼里既有家人音容、亲人温情;也有家乡风俗、故园思恋;更有历史烽烟和爱国的情怀。
灯笼里不仅有亲情更有家国,灯笼是柔情与壮志的融合。
(板书)
文末作者为何发出这样的感慨?齐读12段。
先介绍写作背景,生读,请同学们结合背景,讨论一下。
三、12 明灯笼情
朗读12段,结合写作背景,议一议:
“唉,于今灯笼又不够了。
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文末作者为何发出这样的感慨?
写作背景:这篇文章写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正值抗日战争时期。
“九一八”的炮火击破了无数文人的美好幻想,这其中就包括吴伯箫。
国民党政府竟然采取“不抵抗”政策,这让他十分愤懑。
于是,他坚持业余
写作,舒解一腔积郁。
他在这一时期的散文,常常回荡着爱国主义的旋律。
即使在回忆童年生活的篇章里,这一旋律也时常跳跃而出。
明确:作者借灯笼表达了作者对当时时局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望,也表现出作者要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担当精神和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请同学们带着这种感情齐读:(变诗朗读)
你听,
正萧萧班马鸣也,
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
唉,
壮,
于今灯笼又不够了。
应该数火把,
数探海灯,
数燎原的一把烈火!
作者简介。
吴伯箫(1906—1982),山东莱芜人,散文家、教育家。
他毕生倾注于文学创作和教育事业,成果丰硕,一生作品200多篇。
他的散文特点一是:从普通事物中深入挖掘,以小见大,从平凡中引出深刻内涵。
二是语言典雅有味。
设计意图:本文文体特点注定了这篇文章的教学应以动情的朗读来带动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对情感的领悟。
我放手让学生大声试读,带入情感去读。
教师可以进行朗读技巧的指导。
四、学《灯笼》法
化诗入文:
朗读下面的语句,说说化用了哪些古诗文。
(1)祖父好,在路上轻易不提斡旋着的情事,倒是一路数着牵牛织女星谈些进京赶考的掌故:雪夜驰马,荒郊店宿,每每令人忘
路之远近。
(2)自从远离乡井为了生活在外面孤单的挣扎之后,像这样慈母口中吩咐的话也很久听不到了。
(3)最壮是塞外点兵,吹角连营,夜深星阑时候,将军在挑灯看剑。
(4)你听,正萧萧斑马鸣也,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
明确:
朗读下面的语句,说说化用了哪些古诗文。
(1)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杜牧的《秋夕》)
(2)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孟郊的《游子吟)
(3)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之》)
(4)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李白的《送友人》)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最终的落角点还是在于积累。
本文以为“民俗”主题,让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句子或语段,背过并积累下来,也从情感上积累了民风民俗。
五、学以致用
生读:文章第2段,作者运用排比的手法,描写了提起灯笼让他想起的各种声音。
请运用积累的古诗词,化诗入文,写一写自己记忆中的某一物件。
提起——,就会想起——;就会想起——;想起——
事例:
交流明确:
设计意图:
让学生运用排比,化诗入文写一写生活中某个物件,做到学有所得,学以致用,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基本素养。
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跟随作者回忆了与灯笼有关的往事,小小的灯笼里既有暖暖的亲情,更有浓浓的家国情怀。
一盏盏灯笼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更传承着中国的传统文化。
虽然现在生活中灯笼已不常见,但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灯盏。
请同学们记住,要时刻点亮心中的灯盏,照亮别人,也温暖自己!
六、板书设计
灯笼
吴伯箫
亲情家国
柔情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