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质量与密度专题复习导学案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质量与密度导学案
质量与密度质量与密度(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
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2)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能用密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记住水的密度。
(3)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4)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
一是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二是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
质量、天平的使用、密度的测定及应用。
导学过程主讲人备课情趣导入:明确目标,个性导入家里的称你会用吗?它是用来称什么的?自主预习单:一、质量1.质量:(1)概念: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2)单位及其换算:1t=___kg=___g=___mg。
2.特点: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物体的质量不随它的_________________而改变。
3.测量工具——托盘天平:(1)使用方法。
①放: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
并调整天平底座_____。
②移: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____________处。
③调:调节_________,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
④称:_____放物体,_____放砝码;通过增减砝码和移动_____在称量标尺上的位置,直至横梁恢复平衡。
在夹⑤记: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___________与游码在标尺上的_______之和。
(2)注意事项。
①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_____。
②加减砝码时,必须用_____夹取。
③天平和砝码应保持干燥、清洁。
二、密度1.质量与体积的关系:(1)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_____。
(2)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_____。
2.概念: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_____与它的_____之比。
3.公式及其变形:(1)求密度:_____。
(2)求质量:______。
(3)求体积:__ ____。
4.单位及换算:1g/cm3=______kg/m3。
5.测量:(1)量筒或量杯:测量_____。
读数时,视线与液体凸液面的上表面或凹液面的下表面_____。
(2)原理:______。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上册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 综合复习 导学案
word版初中物理本章复习和总结教学目标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和换算.2.会用天平测固体和液体的质量.3.掌握密度的概念、公式和单位,能灵活运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会查密度表,记住水的密度.4.会使用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体积,会利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教学方法1.观察法:观察天平和量筒的构造及其作用,观察天平和量筒的量程和分度值.2.实验法:会正确使用天平和量筒进行简单实验.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有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本章总结质量【例1】小丽同学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线处,发现天平的指针指在甲图所示位置,若要使天平平衡,应将向(填“左”或“右”)移动.图乙是一次正确测量的情景(天平下方为游码标尺的放大图),则物体的质量是g.用这架天平测量某一金属块的质量时,估计金属块的质量在150g左右.试加砝码时,用镊子夹取100g、50g砝码各1个放入右盘中,若指针左偏.小丽同学接下去应进行的操作是: .解析:调节天平横梁平衡的方法是左偏右调,右偏左调,从题图中看出指针向右偏,则平衡螺母向左调;根据天平的读数规则,物体的质量为50g+10g+3.4g=63.4g;称量物体时,指针指向左侧,表示左物重些,因此应向右移动游码到适当位置,直到天平平衡.答案:平衡螺母左63.4 向右移动游码到适当位置,直到天平平衡.备课笔记规律总结:1.天平的使用:(1)看:观察天平的称量和分度值;(2)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3)调: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4)测:把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最后调节游码使横梁重新平衡;(5)读: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所对应的刻度值,就是被测物体的质量.2.量筒的使用:(1)看:观察量筒的量程和分度值;(2)放:将量筒放在水平台上;(3)读:量筒里的液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和凹面的底部相平;量筒里的液面是凸形的,读数时,视线要和凸面的顶部相平.3.测量液体的密度:(1)原理:ρ=m/V;(2)器材:天平、烧杯、量筒、被测液体;(3)方法:①用天平测得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1;②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V;③用天平测得烧杯和杯中剩余液体的质量m2;④液体的密度ρ=(m1-m2)/V.本章总结密度及其测量【例2】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酱油的密度.(1)用天平测得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m总为140g.图(a)显示的是将烧杯中一部分酱油倒入量筒后,烧杯和剩余酱油的总质量m,则m= g;(2)图(b)显示的是从烧杯中倒入量筒内的酱油的体积V,则V= cm3;(3)酱油的密度ρ= g/cm3.解析:烧杯和剩余酱油的总质量为100g+5g+1.4g=106.4g,则倒入量筒内的酱油的质量m=140g-106.4g=33.6g;由量筒可以读出从烧杯中倒入量筒内的酱油的体积V=30mL=30cm3,酱油的密度ρ=m/V=33.6g/30cm3=1.12g/cm3.答案:(1)106.4 (2)30 (3)1.12密度的应用【例3】某仓库有一捆铁丝,其质量为7.9kg,测得直径为1mm.问这捆铁丝有多长?(ρ铁=7.9×103kg/m3)分析:铁丝的长度可用刻度尺量,但是一捆铁丝,用刻度尺量很不方便,利用密度公式间接求出就方便了.解:根据ρ=m/V得V=m/ρ=7.9kg÷7.9×103kg/m3=1×10-3m3.又因为铁丝可视为圆柱体,可由公式V=πr2L得:L=V/πr2=1×10-3m3/3.14×(0.5×10-3m)2=1.3×103m.【例4】(2015·湖北黄冈)水是一种资源,也是一种能源.古代劳动人民巧妙地利用水来开山采石:冬季,在白天给石头打一个洞,再往洞里灌满水并封实,待晚上降温,水结冰后石头就裂开了(冰的密度比水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石头裂开后密度减小B.石头裂开后密度增大C.该方法利用水结冰后质量变大,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D.该方法利用水结冰后质量不变,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解析:无论有没有裂开,同一块石头的密度是相同的,故石头裂开后密度不变,A和B选项错误;水结成冰后,质量不变,密度变小,由公式V=m/ρ可知体积变大,从而将石头胀裂,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答案:D测固体密度:(1)原理:ρ=m/V;(2)器材:天平、量筒、水、细针(适用于密度小于水密度的固体);(3)方法:①用天平测得物体质量m;②把适量水倒入量筒,记下体积V1;③放入物体,并用细针把物体压没于水中,记下体积V2,得物体体积V=V2-V1;④密度ρ=m/(V2-V1).或(2)器材:天平、量筒、水、细线(适用于密度大于水密度的固体);(3)方法:①用天平测得物体质量m;②把适量水倒入量筒,记下体积V1;③用细线拴住物体放入水中浸没,记下体积V2;④密度ρ=m/( V2-V1).教学板书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初中物理教育科学八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 质量与密度导学案质量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质量学习目标:1、知道质量的物理意义及其单位,会进行单位换算。
知道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与形状、状态、地理位置和温度无关。
2、能正确使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学习重点:认识物体的质量,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学习难点: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课前预习:阅读教材,完成理科爱好者95页知识要点。
课堂导学探究活动一认识质量1、质量是表示物体。
用符号表示质量。
2、质量是物体的属性,物体的质量不因为它的__ __、_ _和的变化而变化。
质量还与无关。
3、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符号是,常用单位还、和。
其换算关系为:1t= kg 1kg= g 1g= mg4、常见物体的质量,一张邮票质量约50 ;一枚1元硬币质量约10 ;一个中学生的质量大约是50 ;一头象质量约5 。
探究活动二天平的使用阅读教材113页托盘天平使用说明书,总结天平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使用方法:1、把天平放在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2、调节横梁右端的,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
这时横梁就平衡了。
()3、被测物体放在盘,砝码放在盘,调节游码,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4、物体质量+()注意:称量时不能调节平衡螺母(二)天平使用时注意事项1、称量物体的质量不超过天平的。
2、砝码要用夹取,不可用手拿。
3、加砝码应,减砝码应。
4、读游码指示的质量值时,应以刻度为准。
5、测量完毕砝码要装入盒内,并将游码。
6、保持天平。
不要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盘里,不要把砝码弄脏,以免锈蚀。
(三)实验探究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1、用天平测量一组固体物块的质量(1)取一组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铝块,用手感觉并估计其质量为:;(2)用天平称出物体的质量,把得到的数据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2、用天平测量50ml水的质量课堂练习:理科爱好者95页互动课堂96页基础训练。
课后作业:理科爱好者97页能力提升。
课后反思:1、我的收获:2、存在的问题与疑惑:。
八年级物理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复习导学案精选全文
3、分别由不同物质a、b、c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A a物质的密度最大B c物质的密度最大C b物质的密度是2×103kg/m3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4、在“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时,某同学用已调节好的天平在测物体质量过程中,通过增、减砝码后,发现指针指在分度标牌的中央刻度线左边一点,这时他应该()A.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B.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进一些C.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D.向右移动游码5、水银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在温度计示数上升的过程中,水银的质量,密度。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6、氧气的密度是5kg/m3,给人供氧用去了氧气质量的一半,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是;容积是10L的瓶子装满了煤油,已知煤油的密度是0.8×103kg/m3,则瓶内煤油的质量是,将煤油倒去4kg后,瓶内剩余煤油的密度是。
7、在“用天平和量筒测矿石的密度”实验中,赵鑫同学设计的实验步骤是:①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液面示数为V1 ②把矿石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此时液面示数为V2 ③用天平测出矿石的质量为m④计算出矿石的密度(1)为了更准确地测出矿石的密度,你认为以上操作的合理顺序是(填数字代号)(2)用已调好的天平测矿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的位置如图所示,则矿石的质量g,若所测得矿石的体积是20cm3,矿石的密度为kg/m3.8、小强的奶奶有一只玉镯,他通过网络了解到:密度是玉器品质的重要参数,通过实验他测出了玉镯的密度,以下是他测量玉镯密度的实验步骤:(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玉镯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玉镯的质量是 g。
(2)按图乙如示的方法测出玉镯的体积,玉镯的体积是 cm3。
(3)玉镯的密度为 kg/m3。
6.浇铸某一铸件,称出该铸件的木模质量是6kg,已知木模的密度是0.6×103kg/m3,铅的密度是11.3×103kg/m3如果要浇铸这样铅铸件需要多少千克的铅水?。
中考物理复习教案 质量和密度
1、判断是什么物质,实、空心
2、质量计算
3、体积计算
四、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基础练习
1.物质存在有三种状态,这三种状态中分子间距最大的是。
2. 银河系只是我们人类观测到的宇宙中数十亿个星系中的一个,但也异常巨大,要表示银河系的大小使用长度单位最方便.
3.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时,体积变大还是变小?你能举出两种现象支持你的说法吗?
水的密度为1.0×103kg/m3,读作1.0×103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
(4)、理解密度公式
⑴同种材料,同种物质,ρ不变,m与 V成正比;即
物体的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无关,但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有关;密度随温度、压强、状态等改变而改变,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所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⑵使用方法:
“看”:单位:毫升(ml)=厘米3( cm3)量程、分度值。
“放”:放在水平台上。
“读”:量筒里地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和凹面的底部相平。
⑶体积的测量方法:A:对于有规则的几何形状外形的固体,可按照其几何模型的体积公式测出有关量求出其体积。B:对于没有一定几何形状的物体,可设法把物体完全浸入某种液体中,得出其体积变化,则该体积变化就是该物体的体积。(排水法求体积,指不溶于液体或不发生化学反应,注意处理气泡、物体孔隙、化学反应、溶解等现象的问题)ρ物≥ρ液可完全浸入;ρ物<ρ液漂浮.(悬锤法、针压法);
⑤“记”: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⑥注意事项:A 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 B 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⑶ 方法:A、直接测量:固体的质量B、特殊测量:液体的质量、微小质量。
中考物理总复习学案:质量和密度
年级: 九 学科: 物理 课题:《中考物理总复习学案:质量和密度》 课型:预习展示 主备人:王刚 审核:_九年级物理组 课时: 3 使用时间:____姓名:1 中考物理总复习学案:质量和密度【知识梳理】一、质量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符号是:m2、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________ ,常用单位:_____ 、_______ 、______ 1t=103kg 1g=10-3kg 1mg=10-6kg3、质量的理解: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4、质量的测量:(1)、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_________,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案秤、台秤、杆秤。
5:托盘天平的使用:(1)把天平放在________桌面上;(2)拔动游码,使游码位于标尺的___________的零刻度处;(3)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或左右摆动的幅度相等.使天平的横梁__________.(4)将被测物体放在_________上,右盘放________,增减砝码并调节游码,使天平平衡. (5)读数: 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________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6)整理好器材注意事项:A 、所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 。
B 、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
C 、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盘中。
(注:失重时不能用天平称量质量)二、密度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_____________.公式中各符号的含义和单位 其中 ρ——密度——千克每立方米(kg/m 3)m ——质量——千克(kg )V ——体积——立方米(m 3)3、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m 3 常用单位:g/cm 3单位间换算关系:1g/cm 3=__________ kg/m 3水的密度:1.0×103kg/m 3,读作:1.0×103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质量与密度》复习课导学案
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复习导学案一、复习目标:1、懂得密度是物质的属性。
会用密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现象。
2、能进行质量、密度、体积的简单计算。
3、会测量一些固体、液体的密度。
二、复习重难点:1、能进行质量、密度、体积的简单计算。
2、会测量一些固体、液体的密度。
三、学习过程:(一)课前复习自学导学题1、质量(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多少叫质量。
质量用字母____表示。
质量是物体的一种特性,不会随物体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而改变,(2)单位:质量的国际主单位: _______,常用单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换算关系:1t=_______Kg 1g=_______Kg 1mg=_______Kg2、关于质量的测量(1)质量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实验室用______测质量。
(2)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①“看”:观察天平的_____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______。
②“放”:把天平放在_______,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_______。
③“调”: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_______,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______,这时横梁平衡。
④“称”:把被测物体放在_____里,用______向______里加减砝码,即左物右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⑤“记”: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_______+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_______⑥收:用镊子将砝码放回砝码盒,整理仪器。
3、密度(1)定义:某种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用_______表示。
(2)公式:计算密度的公式是_______;用ρ表示_______,m表示_______,V表示_______,密度主单位是_______,常用单位_______,1g/cm3=_______Kg/m3。
初中质量与密度复习教案
教学过程一、复习预习1.质量的定义?单位?2.天平的使用方法?3.密度的公式?4.量筒的读数与使用方法?5.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二、知识讲解课程引入:经过前面四次课,我们已经将质量与密度章节全部学习完毕,总的概括来说我们学习了两个物理量——质量和密度,两个仪器——天平和量筒,可能有的同学当时学的比较晕,今天我们一块儿来总结复习相关知识点。
考点/易错点1、质量1. 质量的定义: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通常用字母m来表示。
2. 质量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千克(kg)。
常用的质量单位:吨(t)、克(g)、毫克(mg)。
换算:1t=1000kg 1kg=1000g 1g=1000mg4. 质量的性质: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质量不随物质的形状,状态,位置,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5. 天平的使用步骤:① 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
② 调: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天平平衡。
③ 称: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天平恢复平衡.④ 记: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就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把被测物体的质量记录下来。
⑤ 归:称完后把砝码放回盒内,不许遗漏。
考点/易错点2、密度1. 密度定义: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和它的体积的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 密度的公式:由密度的定义可知:密度=质量/体积字母表达式:ρ=m/V(密度用符号ρ表示,质量用符号m表示,体积用符号V表示)3. 密度的单位:密度的单位是由质量的单位和体积的单位组合而成,常用的质量单位是千克(kg),体积单位是立方米(m3),则密度的单位就是千克每立方米,用符号表示为kg/m3,这种单位就是组合单位。
实验室常用克每立方厘米作密度的单位,用符号表示为g/cm3。
单位换算:1g/cm3=1×103kg/m3。
物理九年级下册复习课《质量与密度》导学案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导学设计教师寄语:进步就是好学生,提高就是一百分考点聚焦:1.理解质量和密度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3.会用密度公式及变形公式进行有关计算一、知识回顾请同学们快速回忆以下问题,对于遗忘的知识,可查阅课本、学习笔记,然后组内交流。
1、回忆质量相关知识(1)质量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质量的国际单位________,常用单位有_____________;1mg=____g=____kg.(3)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调节横梁平衡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测量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数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回忆体积测量相关知识(1)使用量筒时要先观察__________。
读数时视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体积的国际单位是____________,常用单位有__________________;1m3=______L=_____mL3.回忆密度相关知识密度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密度的国际单位是______________,常用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1g/cm3=___________kg/m3密度的计算公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的密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回忆测量固体密度(小石块)的一般步骤所需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密度表达式:_____________5.回忆测量液体(盐水)密度的一般步骤所需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密度表达式:_____________二、重难点强化及规律总结例1.小华同学在探究两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时,做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
初中九年级毕业会考总复习导学案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导学案
九年级毕业会考物理总复习导学案第六章质量与密度主备人邓少坡【教学目标】1、理解密度是物质的物理属性。
2、能用密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现象。
3、能进行质量、密度、体积的简单计算。
4、会测量一些固体、液体的密度。
【教学重点】能进行质量、密度、体积的简单计算【教学难点】会测量一些固体、液体的密度会考考点清单考点一质量1.质量:质量是,它是物体的一种,跟物体的、和无关。
2.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主要单位是,1t= = =考点二质量的测量1.常用工具:杆称、台秤、电子称等。
2.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
3.天平的使用(1)调平放:将天平放在台上。
调:将游码移到横梁标尺左端,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上或左右摆动幅度一样是,天平平衡。
(2)称量放: 物码,用加减砝码,加砝码顺序时从到,砝码不能调平时,调节标尺上的直到调平平衡。
(3)读数物体质量等于总质量加上指示的示数。
注意:天平在使用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操作规范,遵循“左物右码’原则,称量物体时,不能再调节平衡螺母来调节天平的平衡。
考点三密度1.定义: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表示。
2.单位:kg/m3或g/cm3;1g/cm3= kg/m33.公式:注意: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同种物质的密度是相同的,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考点四密度的测量1.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的密度。
测量步骤:(1)用测出固体的质量m。
图3(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为V 1。
(3)把固体浸没在量筒的水中,测出二者的体积为 V 2。
(4)固体的密度2.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的密度。
测量步骤:(1)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m 1。
(2)把烧杯中适量液体倒入 中,用 测出剩余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 2。
(3)读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V 。
(4)液体的密度真题检测1.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并保持物质原来的性质的是( )A.质子B.原子C. 夸克D.分子2.某物理老师在引导学生认识固、液、气态的微观结构时,带领学生做游戏,用人群的状态类比物质的状态,如图1所示,图中甲、乙、丙三种情景分别对应的是( )A.固态、液态、气态B. 固态、气态、液态C. 液态、固态、气态D. 气态、液态、固态3. 5.0×107mg 可能是( )A.一头大象的质量B.一名初中生的质量C.一只鸡的质量D.一只燕子的质量4.下列现象中,物体的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A.铁块熔化成铁水B.一块铜压成铜片C.一块木头带到月球上D.粗糙的铝锭被摩成光滑的圆柱体5.若游码归零前就调节横梁使天平平衡,则测得物体质量的值将( )A.变大B.变小C.不变D.无法确定6.某同学在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不小心把被测的物体放右盘,砝码放左盘,天平平衡时,左盘的砝码为50g 一个,10g 一个,游码移到2g 的刻度处,则该物体的质量是( )A.62gB.60gC.58gD.52g7.某托盘天平的砝码由于使用不当,不注意保养,砝码沾上污垢,并且生锈了。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第7讲_质量_密度》导学案
第7讲质量密度(2)密度的测量 实验原理 _____________ 测量工具 天平、量筒测量液体 密度的实 验步骤 (1)用天平测量出________的质量m 1 (2)向量筒中注入适量的液体,读出体积V (3)用天平测量_________________的质量m 2 (4)用公式_________计算出液体的密度 测量固体 的密度的 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量出固体的质量m(2)向量筒中注入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V 1 (3)将固体全部浸没在水中,读出体积为V 2 (4)用公式________计算出固体的密度【提示】 (1)测量固体的密度时,必须先测量固体的质量,然后再测量固体的体积,这样就不会因为物体表面有液体残留,造成所测质量偏大,所测密度偏大.(2)测量液体密度时,若先测量空烧杯的质量,再测量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然后将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会由于烧杯中的液体倒不尽,使得所测体积偏小,所测密度偏大,误差较大.1.(多选)(2015·株洲)用打气筒给篮球快速充气,忽略篮球体积的变化,在充气过程中,球内空气( )A .质量不变B .密度增大C .温度不变D .内能增大2.(2015·泉州)你在用钢笔答题的过程中,笔中墨水的物理量不变的是( ) A .体积 B .质量 C .密度 D .重力3.(2015·烟台)我们常说“铁比木头重”是指铁的________比木头大.冬天里,户外装有水的水缸常会出现破裂是因为水缸里的水结成冰后,其体积________,密度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6.(2015·汕尾)一个容器的质量为200 g ,装满水时总质量是700 g ,装满某种液体时总质量是600 g ,这个容器的容积是________cm 3,此液体的密度是________kg/m 3.若将容器中的液体倒掉一部分,则剩余液体的密度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7.(2015·南京)分别由甲、乙两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图像可知,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为()A .1∶2B .2∶1C .4∶1D .8∶18.(2015·自贡)甲、乙、丙三个正方体,边长之比为1∶2∶3,质量分别为 3 g 、24 g 、36 g ,已知它们是同一材料制成的,但有一个是空心的,则空心的正方体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无法判断9. (2015·张家口一模)小明需要测量某盐水的密度.在实验桌上有如下器材:托盘天平、砝码盒、盛适量水的烧杯A 、盛适量待测盐水的烧杯B 、细绳、石块.(ρ水=1.0×103 kg/m 3,g =10 N/kg)请你将他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m 1/g m 2/g m 3/g m 4/g 73 80 91①如图所示,用调好的天平测量烧杯A 和水的总质量m 1为________g ;课后反思批阅时间4.(2013·河北)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测量过程中向右移动游码的作用相当于( )A.往右盘增加砝码 B.从右盘减少砝码C.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D.向右调节平衡螺母5.(2015·内江)小明在一次郊游时拾到一块疑似玉石的小物件,小明想知道“玉石”的质量,于是带回学校,用天平进行测量.当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该天平的分度值为________g;如果将该“玉石”通过宇航员带到月球上,它的质量为________g.。
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物理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复习》学习任务单(公开课导学案)及作业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物理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复习》学习任务单及作业设计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质量的含义、质量的单位及其换算2.学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物体的质量3.理解密度的定义、公式、单位及其物理意义4.会用量筒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5.会使用天平、量筒测量固体、液体的密度6.利用公式ρ=m/V进行有关的计算【学习准备】准备一个笔记本、签字笔。
在学习过程中做笔记和计算。
【学习方式和环节】听课学习,按老师指令完成相应的课上练习,学习环节主要有:→知道质量的含义、质量的单位及其换算→认识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状、物态和位置而变化的物理量→估测常见物体的质量→学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物体的质量→理解密度的定义、公式、单位及其物理意义→记住水的密度值,会查密度表→能说出密度只与物质种类和状态有关→会用量筒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会使用天平、量筒测量固体、液体的密度→利用公式ρ=m/V 进行有关的计算→进行本节课学习的总结→完成课后作业【作业设计】1.下列估测中,正确的是()A.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是 60kg B.一个鸡蛋的质量是 6gC.一个苹果的质量约是 0.5kg D.一枚大头针的质量是 8g2.一块铁质量为 50g,把铁块熔化成铁水,它的质量为 g,若将铁块从地球带到月球上去,它的质量为 g。
这说明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形状、状态和位置的变化(选填“有关”或“无关”)。
3.一瓶纯净水喝掉一半后,剩下的半瓶水与原来的一瓶水比较()A.质量减小,密度不变B.质量不变,密度不变C.体积减小,密度减小D.体积不变,密度减小4.从密度计算公式ρ=m/V 的分析中可以看出()A.对于不同的物质, m 越大, ρ就越大B. 对同一种物质, ρ与 V 成反比C. 对同一种物质, ρ与 m 成正比D. 对同一种物质, ρ不随 m 与 V 的变化而变化5.一只空瓶能装水60g,能装________g 煤油。
(ρ煤油=0.8×103kg/m3)6.在测量金属块密度的实验中,小明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放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小明将金属块放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内,改变右盘中砝码的个数和游码的位置,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右盘中所放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然后,小明将系好细线的金属块放入盛有 50ml水的量筒中,量筒中的水面升高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导学案1
质量与密度学习目标:1、认识质量的概念。
能描述物质的一些属性。
2、用天平测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学习重点:质量的概念学习难点:用天平测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本章考点分析中考重点、热点:(1)天平的正确使用;(2)用天平和量筒测定物质的密度;(3)密度知识的应用;(4)密度与生产、生活实际的结合;(5)密度与压强、浮力、功等相关知识点综合;(6)与密度相关的开放性、探讨性、设计性问题。
学习过程:一、快乐自学梳理基础知识认真阅读读物理八年级上册课本第107-113页完成下列题目。
1.物体所含的多少叫质量,通常用字母表示,物体的质量是物质的属性,它不随其、、和变化而变化。
2.一只鸡蛋的质量约6×104mg= g= kg。
地球的质量为6.0×1021t= kg=g。
3.天平是测量的工具,使用天平的正确方法:(1)天平应放在的桌面上;(2)把天平的游码移到标尺的调节横梁的,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这时横梁;(3)把被测物体放在里,用镊子向里加减,并调节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这时物体的质量等于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
4.小李同学用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测物体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有50 g、,20 g、10 g各一个,游码的位置如图11-l所示,该物体的质量为 g,若物体放在天平右盘内,砝码放在天平左盘内,则物体的质量为。
5.使用天平时应注意:(1)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2)弄清游码在标尺上移动时的值;(3)向盘中加减砝码时要用夹取,不能用;(4)的物体和有腐蚀性的,不能放到天平的盘中,必须用或承接;(5)不要把砝码弄脏弄湿,以免。
二、合作探究1、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时,若把一只最小的砝码加人右盘时嫌多,而取出这只最小的砝码时又嫌少,这时应通过使天平平衡,从而称出物体的质量。
三、自我小结:本节课我的收获是四、当堂训练【必做题】1.有游码的托盘天平,如果在调节横梁平衡时,游码忘了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而是放在“0.2 g”处,把天平调好后实验时按正常方法测量一物体的质量,在右盘放了30 g砝码,游码的读数为1.9 g,这个物体的质量应为 kg。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质量和密度》复习课导学案
九年级物理第一阶段复习导学案11《质量和密度》复习课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质量的含义。
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b) 2.通过实验,理解密度的概念,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b)学习重点: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密度。
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学习难点: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学习过程:一.章节知识梳理:物质的密度可以用实验测定原理:用天平称出物体的质量,对于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可利用量筒和水测出它的,对于液体,可用量筒直接测它的体积,利用即可算出组成该物体的物质密度。
二.合作学习:1.在测量小石块密度的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小明在使用天平过程中的错误是:。
(2)小明纠正错误后继续实验,天平平衡时,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g。
把小石块放入装有10mL水的量筒中,量筒内液面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小石块的密度是kg/m32.下面是小方设计的“测食用油密度”的实验方案: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向烧杯内倒入适量食用油,再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2,然后把烧杯内的食用油全部倒入量筒内,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为V1,根据他的设计,回答下面的问题:(1)按该实验方案进行测量,食用油密度的表达式是,上述实验方案存在的问题是误差较大,试分析产生误差较大的主要原因。
(2)请你将上述实验方案进行改进并补充填写实验内容于下表,并将图中实验的数据及测三.方法归纳小结:①测物体的密度时,质量一般可以直接用测量,或者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其重力,再运用公式求质量。
体积:固体的体积一般可以借助于来测量,或者借助于浮力的知识来求得。
②量筒的使用:③测密度大于水的固体的密度;测密度小于水的固体的密度(如木块,蜡块等)四.当堂检测:1.使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物质密度在“使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小石块密度”的实验中:(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此时应该把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_ (选填“左”或“右”)调节,才能使天平平衡;(2)天平平衡后,把小石块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当把砝码盒中最小的砝码放人右盘后,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接下来正确的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直到天平再次平衡,此时测出小石块质量为52g;(3)用细线拴好小石块,放人盛有适量水的量筒中,结果如右图所示,则小石块的体积为___________cm3;(4)该小石块的密度为___________kg/m3。
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导学案-第6章质量与密度
初中物理中考复习-第6章质量与密度一、质量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用字母表示。
性质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的、、的改变而改变,同时还不随其体积改变而改变。
单位国际单位:(符号:),常用单位(符号):、、换算关系:、、。
常见值一个苹果约150 ,一枚鸡蛋约50 ,一只鸡约2 。
测量工具生活中常用:案秤、台秤、杆秤;实验室常用。
天平的使用认识天平1. 2. 3. 4. 5. 6. 7. 8. 9.10.使用方法1、看:观察天平的和;2、放:把天平放在台上,将游码移到标尺的处;3、调:调节横梁两端的,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4、测:把放在左盘,放在右盘,用向右盘加减砝码,最后调节,使横梁重新平衡。
5、读:右盘中砝码的加上游码所对应的,就是被测物体的质量。
注意点:平衡螺母测量前可动,测量时不能动;游码测量前置零后不能动,测量时可以动。
注意事项1、测量不能超过;2、取用砝码要用;3、估测后砝码加减应从到;4、潮湿物体不可直接称量。
二、密度定义某种物质单位体积中所含物质的质量叫密度,用符号表示。
公式及单位1、公式;变形公式m= 、v= (一定是实心体积)2、国际单位,常用单位。
换算关系。
基本性质1、特性: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与质量和体积(填“有关或无关”);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
2、可变性:同一物质的密度会随物体的温度、状态、体积的改变而改变。
用图像表示从图中分析,1、甲的密度乙的密度;2、同体积下,甲的质量乙的质量;3、同质量下,甲的体积乙的体积。
水的密度水的密度是kg/m3,其意义表示固体物质密度的测量1、测质量m2、测体积(不规则)V2—V13、公式表达式ρ=说明:规则固体可用刻度尺测量注意事项:测量先后顺序将影响到测量结果的准确程度。
液体密度的测量1、液体和烧杯总质量m12、倒一部分液体到量筒中测体积V3、测量烧杯中余下液体质量m24、公式表达式ρ=三、水的反常膨胀现象事实表明,4℃时水的密度,温度高于4℃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密度越来越小;温度低于4℃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水的密度也越来越小。
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导学案《质量和密度》
初中物理一轮复习导学案——质量和密度知识再现(自学):1.理解质量的概念:(1)定义: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含叫做物体的质量。
(2)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与物体的、、无关。
(3)单位:国际单位;符号:;常用单位 t ; g ; mg。
一头大象的质量约为5t= kg= g.(4)实验室测量物体质量的常用工具是。
2、天平的使用:(1)使用前先把天平放在上;把游码置于标尺左端的处。
(2)再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处;这时横梁平衡。
(3)使用时被测物体放在盘;砝码放在盘;用镊子加减砝码并调节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天平横梁再次平衡;此时物体质量= + 。
3、量筒和量杯的使用(1)量筒和量杯是测量的工具。
某次测量时读取数值为80mL= cm3= m3(2)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底部或凸液面顶部在。
4、物质的密度(1)密度的概念:某种物质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通常用字母表示密度;表示质量;表示体积;计算密度的公式可写为:。
(2)密度的单位:如果质量的单位是kg;体积的单位用m3;那密度的单位就是;纯水的密度是 kg/m3= g/cm3;它表示。
(3)密度是物质的一种;一般情况下物质不同;密度不同;同一物质的密度还和其所处的状态有关。
(4) 要测物体的密度;应首先测出被测物体的和;然后利用密度公式求出密度值。
对于液体和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体积可以用或进行测量。
展示部分(点拨):例一:密度概念的理解和固体密度的测定:在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间的关系”时;小明同学把收集到的数据填入下表。
但他漏填了第二次测量的质量和体积;其质量和体积的读数如图1中所示;请你帮他完成下表。
(1)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写出一个)。
(2)小明与其他同学交流后;发现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由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之间存在一个关系;其表达式为: 。
例二:液体密度的测定:某同学在测定盐水密度的实验中;方法和步骤完全正确;如图2甲显示的是:他将烧杯中的部分盐水倒入量筒后;天平重新平衡时的情景;乙显示的是倒入盐水后量筒的读数。
初中物理密度复习教案
教案:初中物理密度复习教学目标:1. 理解密度的概念,掌握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2. 能够进行密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3. 能够运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密度概念的理解。
2. 密度公式的运用。
3. 密度单位换算。
教学难点:1. 密度概念的理解。
2. 密度公式的运用。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
2. 密度表。
3. 实际问题案例。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密度的概念:密度是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
2. 提问:密度是物质的什么属性?它与质量和体积有什么关系?二、密度公式的复习(10分钟)1. 复习密度公式:ρ = m/V,其中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2. 讲解如何运用密度公式进行计算。
三、密度单位换算(10分钟)1. 讲解密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1g/cm³ = 10³kg/m³。
2. 练习密度单位换算:将2.5g/cm³换算为kg/m³。
四、实际问题解答(10分钟)1. 给出实际问题案例,让学生运用密度知识进行解答。
2. 问题案例:一个体积为200cm³的铜块,质量为150g,求铜的密度。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密度的概念、密度公式、密度单位换算。
2. 强调密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密度知识。
2. 搜集生活中的密度应用案例,下节课分享。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复习密度的概念、密度公式、密度单位换算,让学生掌握密度知识,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量与密度专题复习导学案
一、知识点广顾:
1.质量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质量的单位:_____,单位符号:_______。
密度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密度的单位:______,单位符号:______,1g/cm3=____________________。
2 . 使用天平时的注意事项:
①测物体的质量________天平的量程.
②_______用手直接拿取砝码,应用镊子夹取砝码.
③不要把化学药品、潮湿的物体_______放在托盘上.
3.天平横梁平衡的调节,指针“左偏_____ ,右偏____ ”.
4.加减砝码先____ 后____.
二、典例分析
例1.(2016·永州)一铁块的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情况是()
A.将它熔化成铁水B.将它轧成薄铁片
C.将它切掉一个角D.将它从地球运到月球
例2.(2016·滨州)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ρ甲、ρ乙、ρ丙、ρ水分别代表甲、乙、丙三种物质和水的密度,据图可知( )
A.ρ甲>ρ乙>ρ丙,且ρ丙>ρ水
B.ρ甲>ρ乙>ρ丙,且ρ丙<ρ水
C.ρ丙>ρ乙>ρ甲,且ρ丙=ρ水D.ρ乙>ρ甲>ρ丙,且ρ丙>ρ水
例 3. 一钢瓶内装有氧气,在一次焊接中用去了部分氧气,则瓶内剩余气体的密度______,瓶内气体的压强__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例4. 用天平和量筒测定盐水的密度,有如下操作:
A.用天平称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B.用天平称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C.调节天平使横梁平衡
D.将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一部分,记下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E.用公式计算出盐水的密度
正确的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___.
【例5】.一只容积为3×10-4m3的瓶内盛有0.2kg的水,一只口渴的乌鸦每次将一块质量为0.01kg的小石子投入瓶中,当乌鸦投入25块相同的小石子后,水面升到瓶口,求:(1)瓶内石块的总体积;(2)石块的密度。
三、自主训练提升能力
1.(2016·邵阳)小军同学使用已经调节好的天平,在测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通过增减砝码后,指针的位置在分度盘的中线偏左.此时他应该()
A.将游码向右移动,至横梁再次平衡B.将右盘砝码再减少一些
C.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至横梁再次平衡
D.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调,至横梁再次平衡
2.(大理模拟)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移至零刻线处,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向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
直至天平平衡.天平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
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物体的质量是____g.
3.(2016·临沂)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m 与体积V 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A .体积相等时,甲的质量大
B .质量相等时,乙的体积大
C .甲的密度比乙的大
D .乙的密度为1.25×103 kg/m 3
4.德宏州模拟)体积相同的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是2∶3,它们的密度之比______,如果把甲物体截去一半,乙物体截去4/5 ,两物体剩余部分的密度之比是________. 5.(2017·广东)在测量某种食用油密度的实验中:
(1)把天平放在____桌面上,将游码移至零刻度线处,然后调节________,使天平平衡. (2)然后进行下列实验操作:
A .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m 1;
B .将待测食用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 2;
C .将烧杯中食用油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食用油的体积V ; 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填字母). (3)现已测出m 1是110g ,m 2和V 的读数分别如题图甲、乙所示,这种食用油的密度是________kg/m 3.
6.(2017·广东冲刺)甲、乙两种物质,它们的质量跟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则ρ甲_____ρ乙(选填“>”“=”或“<”),其中乙物质的密度为________kg/m 3,它可能是________.
7. 小刚同学想测酱油的密度,但家里只有天平、小空瓶,而没有量筒。
他思考后按照自己设计的实验步骤进行了测量,测量内容及顺序如图 (甲)所示。
(1)他第三次测得物体的质量如图(乙)中砝码和游码所示,其结果m 3=_____g 。
(2)由三次测量结果可知,水的质量m 水=_____g ,酱油的体积V 油=_____cm 3。
(3)根据小刚测量的数据,酱油的密度ρ油=__________kg/m 3。
8. 有一只玻璃瓶,它的质量为0.1kg ,当瓶内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质量为0.4kg ,用此瓶装金属粒若干,瓶和金属颗粒的总质量为0.8kg ,若在装金属颗粒的瓶中再装水时,瓶、金属颗粒和水的总质量为0.9kg ,
求:(1)玻璃瓶的容积; (2)金属颗粒的质量; (3)金属颗粒的密度。
思考: 今年小明家种植柑橘获得了丰收。
小明想:柑橘的密度是多少呢?于是,他将柑橘带到学校实验室,用天平、溢水杯来测量柑橘的密度.他用天平测出一个柑橘的质量是114g ,测得装满水的溢水杯的总质量是360g ;然后借助牙签使这个柑橘浸没在溢水杯中,当溢水杯停止排水后再取出柑橘,接着测得溢水杯的总质量是240g 。
请根据上述实验过程解答下列问题: (1)溢水杯中排出水的质量是多大? (2)这个柑橘的体积和密度各是多大?
(3)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这个柑橘的密度与它的实际密度比较,是偏大还是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