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课题《中小学科学探究学习与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部课题《中小学科学探究学习与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研究》项目

子课题:“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其实验”研究计划

上海市建平中学

一、明确概念

作为“中小学科学探究学习与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研究”项目的子课题,“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其实验研究”中的“校本课程”,界定为科技类校本课程,也就是在数学、科学学、信息科技等学科领域内开展的、主要围绕科学探究学习而开发的、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的、基于学校特点与需求的课程,包括的必修课模块课程(即“科学探究学习”活动模块);科技类的校本选修课程与社团活动课程;科技特色活动课程、理科创新班实验课程等。

子课题的研究有着如下价值追求:

倡导一种理念:在科学教育中融合人文教育的理念,培养科学素养。

强化一种取向:科学课程的综合化、情境化、社会化取向。

追求一种理想:让科学学习充满乐趣与创造,在探究中理解科学的真谛。

二、课题组构成

课题主持人:杨振峰

课题组秘书:廖飞

课题组成员:周增为于基泰卜文雄沈正东郑朝晖田万国

徐程虞涛顾坚勇金松姜万明张孟林杨卫华张跃东

方庆媛严雷王丹陆敏阴卫东谢晓祥丁丰姚诚

三、研究目标

1.围绕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与科学探究学习的教学观念,探索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培养科学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方式和方法,探索与科学探究学习相适应的课程形式和教学方式,整合与建设科技类校本课程资源与体系,形成科学探究与创新人才培养的科技类校本课程体系及其课程资源。

(1)整合已有的科技类校本课程。

(2)积极开展“科学探究学习”活动教学设计,摸索必修课程“科学探究学习”模块课程校本化的经验。

(3)探索实施校本课程的有效、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营造科学文化氛围,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浓厚兴趣。特别是要将目前校本选修课是教师个人兴趣爱好开设的课,改变为教研组根据科学素养需求而配置开发的系列选修课程。

(4)围绕创新教育实验班特色课程建设,探究示范性高中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

(5)摸索建立拔尖人才培养课程。

五大类课程建设任务要求见下表:

注:“负责部门”的主要工作是对课程策划、组织、管理、材料收集、总结。

2.尝试建立创新素养教育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通过评价方式促进教师形成关注学生创新能力素养的教学观念与价值取向,提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课堂教学的智慧含量与有效性。

3.探究一条通过项目研究推进理科教师队伍建设的新途径,在研究过程中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造就一批有新观念新方法的理科中坚骨干力量,促使我校理科教研组跻身上海市有影响教研组行列。

4.为科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究提供样本和积累经验,为推进基础教育科学学科教育改革提供实证案例与示范。

四、研究思路

1.从三个维度(关注全体学生、关注创新实验班、关注少数拔尖人才)开展科学素养的创新教育,开展不同层面的相关校本课程建设。

2.以备课组项目负责制推进本实验,建立学期成果汇总考核评价的激励机制。

3.兼顾学生与教师的“双发展”,开发教师研修课程,提升教师素养与能力。

五、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文献资料的阅读和分析,了解当前研究现状和国内外学者的主要观点,为课题研究提供思路。

2.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对学生的科学和学习的兴趣、学校开展校本课程的情况等进行了解和研究。

3.比较研究法:针对有关问题进行比较研究,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吸收最新研究成果,分析成功的实践做法。

4.个案研究法:选择典型的科技类校本课程进行分析,通过个案研究深入探讨开展校本课程。

六、成果形态:

1.形成明晰、合理、有序、有效的科学素养教育的特色校本课程系列:

(1)选修课程:形成涵盖科技文化发展史、科技前沿动态、科学实验能力、科研思维方法、科技运用能力(如:小制作、小发明)等范畴的数学、科学学、信息学选修课程系列。推出一批精品课程,出版校本教材:《建平中学科技创新素养选修课程》若干门。

(2)必修课程:理化生、信息科技组每学期至少沉淀两个“科学探究学习”活动的模块课程。出版校本教材:《建平中学自然学科探究性学习模块课程教案集》。

(3)活动课程:“科技讲座”系列化、“项目设计”制度化、“社团活动”规范化、“科技节”主题化、“科普活动”常态化。

2.形成适合校本需要的“科学创新素养教育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涌现一批有影响的理化生、信息科技骨干教师。

3.形成学科学用科学的科技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两周有一次科技活动,如讲座、表演、答辩等;每月一次难题征集;理科专用场馆的科学文化软包装)。

4.每年汇编一册《建平中学学生“项目设计”成果集》

5.每年“科技创新大赛”取得好成绩。

6.课题研究报告。

七、研究步骤

上海市建平中学课题组2010年12月10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