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感染细菌ppt课件
合集下载
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ppt课件
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 培训ppt课件
目录
• 肠道传染病概述 • 常见肠道传染病介绍 • 预防措施与策略 • 临床治疗方法及药物选择 • 现场应急处置与救援措施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01
肠道传染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肠道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从病人或病原携带者的粪便、呕吐物中排出,污染了周围环境,再通过水、食 物、手、苍蝇、蟑螂等媒介经口腔进入胃肠道,在人体内繁殖、产生毒素引起发病,并继续排出病原体再 传染给其他健康人的一类疾病。
治疗与预防
及时补液纠正脱水,使用抗生素 控制感染,同时加强饮食卫生和
消毒隔离措施。
其他常见肠道传染病
病毒性腹泻
由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引起的腹泻病,主 要通过消化道传播。
寄生虫病
如阿米巴痢疾、贾第虫病等,通过污染的食 物或水源传播。
细菌性食物中毒
由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引起的食物 中毒,表现为急性胃肠炎症状。
饮水设施维护
定期对饮水设施进行清洗、 消毒和维护,确保饮水安 全。
疫苗接种与免疫策略
疫苗接种
按照国家和地方卫生部门的要求, 接种相应的肠道传染病疫苗。
免疫策略
根据疫情监测和预警信息,制定和 调整免疫策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
特殊人群照顾
关注老年人、儿童、孕妇等特殊人 群的免疫接种工作,确保他们得到 及时有效的保护。
04
临床治疗方法及药物选择
抗菌药物治疗原则及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针对不同病原体选择敏 感抗菌药物
早期、足量、足疗程使 用
避免滥用和不合理使用
注意药物副作用和相互 作用
中药辅助治疗作用及方剂选用
目录
• 肠道传染病概述 • 常见肠道传染病介绍 • 预防措施与策略 • 临床治疗方法及药物选择 • 现场应急处置与救援措施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01
肠道传染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肠道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从病人或病原携带者的粪便、呕吐物中排出,污染了周围环境,再通过水、食 物、手、苍蝇、蟑螂等媒介经口腔进入胃肠道,在人体内繁殖、产生毒素引起发病,并继续排出病原体再 传染给其他健康人的一类疾病。
治疗与预防
及时补液纠正脱水,使用抗生素 控制感染,同时加强饮食卫生和
消毒隔离措施。
其他常见肠道传染病
病毒性腹泻
由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引起的腹泻病,主 要通过消化道传播。
寄生虫病
如阿米巴痢疾、贾第虫病等,通过污染的食 物或水源传播。
细菌性食物中毒
由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引起的食物 中毒,表现为急性胃肠炎症状。
饮水设施维护
定期对饮水设施进行清洗、 消毒和维护,确保饮水安 全。
疫苗接种与免疫策略
疫苗接种
按照国家和地方卫生部门的要求, 接种相应的肠道传染病疫苗。
免疫策略
根据疫情监测和预警信息,制定和 调整免疫策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
特殊人群照顾
关注老年人、儿童、孕妇等特殊人 群的免疫接种工作,确保他们得到 及时有效的保护。
04
临床治疗方法及药物选择
抗菌药物治疗原则及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针对不同病原体选择敏 感抗菌药物
早期、足量、足疗程使 用
避免滥用和不合理使用
注意药物副作用和相互 作用
中药辅助治疗作用及方剂选用
《儿童肠胃疾病》PPT课件
充足睡眠
保证儿童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肠胃的修 复和恢复。
注意个人卫生
饭前便后洗手,保持餐具清洁,避免病从口 入。
疫苗接种及定期检查
01
及时接种疫苗
根据儿童免疫接种计划,及时接 种相关疫苗,如轮状病毒疫苗等
,以预防肠胃疾病。
03
关注儿童症状
留意儿童的饮食、排便、腹痛等 症状,及时发现并处理肠胃问题
分类
根据病因和发病机制,儿童肠胃 疾病可分为感染性肠胃炎、非感 染性肠胃炎、胃肠道过敏、胃肠 道功能紊乱等。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发病原因
儿童肠胃疾病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 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微生物感 染,食物过敏或不耐受,药物使用不 当,以及遗传、免疫等因素。
危险因素
低龄儿童、免疫系统较弱、饮食不规 律、卫生习惯不良等是儿童肠胃疾病 的危险因素。
《儿童肠胃疾病》 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儿童肠胃疾病概述 • 常见儿童肠胃疾病介绍 • 儿童肠胃疾病预防策略 • 儿童肠胃疾病治疗方法探讨 • 儿童肠胃疾病并发症处理措施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01
儿童肠胃疾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儿童肠胃疾病是指影响儿童胃肠 道正常生理功能的一类疾病,包 括炎症、感染、过敏、结构异常 等多种类型。
原因
胃酸分泌过多、幽门螺 杆菌感染等。
治疗
使用抗酸药、抗生素等 药物治疗;调整饮食,
避免刺激性食物。
腹泻
定义
腹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 量增加,粪质稀薄。
症状
大便次数增多、水样便、伴有 腹痛、发热等。
原因
感染、饮食不当、过敏等。
治疗
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避免脱水 ;使用止泻药、抗生素等药物
幽门螺旋杆菌pptppt课件
尿素酶试验
原理
利用幽门螺旋杆菌产生的尿素酶分解 尿素产生氨的特性,通过检测氨气来 判断是否感染幽门螺旋杆菌。
优点
操作简便,快速出结果。
缺点
受口腔菌群干扰较大,易出现假阳性 ;对胃内酸碱度敏感,可能出现假阴 性。
注意事项
应在空腹状态下进行,避免食物残渣 干扰结果。
组织学检查
01
02
03
04
原理
通过胃镜取胃黏膜组织进行显 微镜检查,直接观察幽门螺旋
02
幽门螺旋杆菌与胃肠道疾病关系
胃炎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胃炎的主要 病因之一,可引起胃黏膜炎症。
感染者中约90%有慢性胃炎,表 现为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等
。
幽门螺旋杆菌通过产生毒素和酶 类物质,破坏胃黏膜屏障,导致
胃炎发生。
胃溃疡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胃溃疡的 重要病因之一,与胃酸和胃蛋 白酶共同作用,导致胃黏膜损 伤。
方案制定
根据患者病情、年龄、药物敏感性等 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常用药物介绍及作用机制
抗生素
铋剂
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等,通过破坏 细菌细胞壁或抑制蛋白质合成来杀灭 幽门螺旋杆菌。
如胶体果胶铋、枸橼酸铋钾等,通过 与细菌细胞壁结合,形成复合物,破 坏细菌细胞壁结构,导致细菌死亡。
质子泵抑制剂
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通过抑制 胃酸分泌,提高胃内pH值,从而增强 抗生素的杀菌作用。
临床表现与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
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后,患者可能出现上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反酸等胃肠 道症状。长期感染还可导致慢性胃炎、胃溃疡等严重并发症。
诊断方法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诊断方法包括血清学检测、尿素呼气试验、粪便抗原检测 和胃镜检查等。其中,胃镜检查结合快速尿素酶试验是诊断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的“金标准”。
胃肠道细菌厌氧性细菌
肠系膜淋巴结
进入血液
第一次菌血症
再次进入血液 第二次菌血症
(四)免疫性
▪ 细胞免疫 ▪ 免疫力牢固
三、微生物学检验
(一)查病原
标本
伤寒和副伤寒 食物中毒 第1周取静脉血 取可疑食物 第1-3周取骨髓液 取呕吐物 第2周起取粪、尿 取粪
败血症 取血
SS平板
双糖发酵等 生化反应
血清学鉴定
玻片凝 集试验
胃肠道细菌厌氧性细 菌
目录
▪ 肠道感染细菌
• 第一部分 埃希菌属 • 第二部分 志贺菌属 • 第三部分 沙门菌属 • 第四部分 弧菌属 • 第五部分 幽门螺杆菌
▪ 厌氧菌
• 第一部分 厌氧芽胞梭菌属 • 第二部分 无芽胞厌氧菌
• 埃希菌属 • 志贺菌属 肠杆菌科 • 沙门菌属 • 霍乱弧菌 • 副溶血性弧菌 • 幽门螺杆菌
鞭毛抗原H:分第1相和第2相 ✓ 第1相特异性高 ✓ 刺激机体产生IgG
Vi抗原:伤寒、希氏沙门菌旳表面抗原与毒力有关 ✓ 抗原性弱,刺激机体产生短暂低效价抗体伴随活菌一起存在 ✓ 测定Vi抗体有利于检出带菌者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一)致病物质:
侵袭力:侵袭素、 Vi抗原
毒素: 内毒素 外毒素----肠毒素(鼠伤寒沙门菌)
• 黏附和破坏肠黏膜微绒毛 • 上皮细胞排列紊乱,功能受损,造成腹泻
(四)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enterohemorrhagic E.coli, EHEC)
▪ 亦称为Vero毒素大肠埃希菌 ▪ 血清型为 O157:H7 ▪ 临床体现
• 轻重不一 • 10%不大于十岁患儿,有严重并发症,死亡率高 ▪ 致病因子 • 菌毛 • 毒素 Vero毒素 • 内毒素与溶血素
幽门螺杆菌共识解读PPT课件
21
呼气试验原理 示意图
22
原理方程式
NH2-13CO-NH2+H2O → NH3+NH2-13CO-OH
尿素
氨 氨基甲酸酯
NH2-13CO-OH+ H2O → NH3+H213CO3
氨基甲酸酯
氨 碳酸
H213CO3 → 13CO2+ +H2O
碳酸 (气体)
NH3+H2O → OH-+NH4+
氨
33
幽门螺杆菌感染根除治疗指征
34
2012年井冈山共识推荐
Hp根除治疗适应证
HP阳性疾病
强烈推荐
消化性溃疡(不论是否活动和有无并发症史)
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症状
慢性胃炎伴胃黏膜萎缩、糜烂
早期胃肿瘤已行内镜下切除或手术胃次全切除
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
胃癌家族史
计划长期服用非甾体消炎药(包括低剂量阿司匹林)
2012 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
1
幽门螺杆菌
1982年,澳大利亚学者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 伦发现了幽门螺旋杆菌(Hp),并证明该细菌感染胃 部会导致胃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这一研究 成果最终于20多年后获得了2005年诺贝尔医学奖。
2
幽门螺杆菌(HP)
Helicobacter Pylori
44
存在的问题 (1)
HP根除的适应症掌握不严且过滥 根据《幽门螺杆菌共识》中确定的适应症的 仅占8.1%
HP感染的诊断标准不规范 符合全国共识意见中的诊断标准仅占45.9%
45
存在的问题 (2)
抗HP方案不规范 抗生素使用不合理 疗程太长 ……
呼气试验原理 示意图
22
原理方程式
NH2-13CO-NH2+H2O → NH3+NH2-13CO-OH
尿素
氨 氨基甲酸酯
NH2-13CO-OH+ H2O → NH3+H213CO3
氨基甲酸酯
氨 碳酸
H213CO3 → 13CO2+ +H2O
碳酸 (气体)
NH3+H2O → OH-+NH4+
氨
33
幽门螺杆菌感染根除治疗指征
34
2012年井冈山共识推荐
Hp根除治疗适应证
HP阳性疾病
强烈推荐
消化性溃疡(不论是否活动和有无并发症史)
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症状
慢性胃炎伴胃黏膜萎缩、糜烂
早期胃肿瘤已行内镜下切除或手术胃次全切除
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
胃癌家族史
计划长期服用非甾体消炎药(包括低剂量阿司匹林)
2012 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
1
幽门螺杆菌
1982年,澳大利亚学者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 伦发现了幽门螺旋杆菌(Hp),并证明该细菌感染胃 部会导致胃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这一研究 成果最终于20多年后获得了2005年诺贝尔医学奖。
2
幽门螺杆菌(HP)
Helicobacter Pylori
44
存在的问题 (1)
HP根除的适应症掌握不严且过滥 根据《幽门螺杆菌共识》中确定的适应症的 仅占8.1%
HP感染的诊断标准不规范 符合全国共识意见中的诊断标准仅占45.9%
45
存在的问题 (2)
抗HP方案不规范 抗生素使用不合理 疗程太长 ……
胃肠道疾病ppt课件
禁忌证
对于一般情况较差、不能耐受手术的 患者,以及存在严重心、肺、肝、肾 等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手术治疗应 慎重考虑或避免。
营养支持治疗策略
营养支持治疗原则
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和胃肠道功能,制定合理的营养支持方案。通过肠内营养或肠外营养途径,提供足够的能量 和营养素,促进患者康复。
营养支持治疗策略
对于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可通过鼻胃管、鼻肠管或胃造瘘等途径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对于严重营养不良或胃肠 道功能衰竭的患者,可通过静脉输液等方式进行肠外营养支持。
活动与锻炼
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活动和锻 炼,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预
防术后粘连等并发症。
心理护理
关注患者心理变化,给予心理 支持和疏导,帮助患者树立战
胜疾病的信心。
定期随访
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病 情变化和康复情况,及时发现
并处理潜在问题。
06
患者教育与健康指导
饮食调整建议
少量多餐,避免暴饮暴食
减轻胃肠道负担,有利于消化和吸收。
05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出血、穿孔等并发症预防措施
术前评估
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病史、 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以识 别潜在的高危因素。
术中操作规范
严格遵守手术操作规范,避免粗暴 操作和过度牵拉,减少组织损伤和 出血风险。
术后观察与护理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发现 并处理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的迹象。
禁忌症
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腹膜 炎、肠穿孔等患者不宜进 行肠镜检查。
X线钡餐造影检查
检查原理
禁忌症
患者口服硫酸钡造影剂后,在X线下 观察胃肠道的形态和蠕动情况,以判 断病变部位和性质。
对造影剂过敏、严重心肺功能不全等 患者不宜进行X线钡餐造影检查。
对于一般情况较差、不能耐受手术的 患者,以及存在严重心、肺、肝、肾 等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手术治疗应 慎重考虑或避免。
营养支持治疗策略
营养支持治疗原则
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和胃肠道功能,制定合理的营养支持方案。通过肠内营养或肠外营养途径,提供足够的能量 和营养素,促进患者康复。
营养支持治疗策略
对于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可通过鼻胃管、鼻肠管或胃造瘘等途径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对于严重营养不良或胃肠 道功能衰竭的患者,可通过静脉输液等方式进行肠外营养支持。
活动与锻炼
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活动和锻 炼,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预
防术后粘连等并发症。
心理护理
关注患者心理变化,给予心理 支持和疏导,帮助患者树立战
胜疾病的信心。
定期随访
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病 情变化和康复情况,及时发现
并处理潜在问题。
06
患者教育与健康指导
饮食调整建议
少量多餐,避免暴饮暴食
减轻胃肠道负担,有利于消化和吸收。
05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出血、穿孔等并发症预防措施
术前评估
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病史、 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以识 别潜在的高危因素。
术中操作规范
严格遵守手术操作规范,避免粗暴 操作和过度牵拉,减少组织损伤和 出血风险。
术后观察与护理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发现 并处理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的迹象。
禁忌症
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腹膜 炎、肠穿孔等患者不宜进 行肠镜检查。
X线钡餐造影检查
检查原理
禁忌症
患者口服硫酸钡造影剂后,在X线下 观察胃肠道的形态和蠕动情况,以判 断病变部位和性质。
对造影剂过敏、严重心肺功能不全等 患者不宜进行X线钡餐造影检查。
《胃肠道感染的预防和控制课件》
饮用水管理
• 建立饮用水源地巡查制度 • 加强饮用水水质监测与治理 • 加强饮用水处理工艺与设备的管理
预防和控制胃肠道感染的关键点
1 卫生意识
提高公众对胃肠道感染的认识,重视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2 培训教育
加强卫生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教育,立健全的监测和报告制度,及时发现和控制胃肠道感染疫情。
寄生虫
常见寄生虫有阿米巴原虫、血吸虫等。
胃肠道感染的传播途径
1 食物
未煮熟食物、受污染的食物等。
3 接触传播
接触受感染者、不洁卫生习惯等。
2 水源
受污染的自来水、河流湖泊等。
预防胃肠道感染的基本措施
1 洗手
2 健康饮食
3 注重个人卫生
勤洗手,用肥皂和流动的水。
选择新鲜食材,熟食煮熟煮 透。
不随地吐痰、咳嗽时用纸巾、 定期洗澡等。
胃肠道感染的预防和控制课件
欢迎来到《胃肠道感染的预防和控制课件》。本课件将带您深入了解胃肠道 感染的定义、预防措施和控制方法等内容。
胃肠道感染的定义
胃肠道感染是指由病原体感染引起的胃肠道疾病,如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引起的腹泻等。
常见的胃肠道感染病原体
细菌
常见细菌有大肠杆菌、沙门菌等。
病毒
常见病毒有诺如病毒、轮状病毒等。
冷藏食物,避免细菌滋生。
煮熟食物,避免细菌和寄生 虫感染。
水源和饮用水安全防范
1 饮用水消毒
2 水源保护
3 饮用水质监测
使用可靠的水处理设备,或 煮沸饮用水。
避免水源受到外界环境的污 染。
定期检测饮用水的水质,保 障安全。
食品和饮用水的卫生管理
食品卫生
• 建立健全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 • 加强食品生产、流通和餐饮服务环节的卫生监督 • 加强食品安全知识宣传与教育
幽门螺杆菌PPTppt
2023
幽门螺杆菌
目录
• 介绍幽门螺杆菌 • 幽门螺杆菌的检测方法 • 幽门螺杆菌的治疗和管理 • 结论
01
介绍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的定义和分类
定义
幽门螺杆菌,也称为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常见的引起胃肠 道感染的细菌。
分类
幽门螺杆菌根据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和基因型,可分为多种类 型,如Helicobacter pylori等。
预防和控制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途径,包括注意个人卫生、饮食卫生、避免与感染 者接触等。
对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患者应积极治疗,包括抗生素治疗、抑制胃酸分泌治疗等, 以消除病原体,控制病情进展。
加强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监测和预防,及时发现和控制感染源,降低感染风险。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进一步研究和了解幽门螺杆菌的致病机制和感染特点,以制定更为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策略 。
幽门螺杆菌检测结果解读
阳性结果
提示幽门螺杆菌感染,需结合 患者临床表现和病史进行综合
评估。
阴性结果
排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可能, 但仍需考虑其他病因引起相关
疾病。
检测局限性
各种检测方法均有其优缺点, 受多种因素影响,需结合临床
综合判断。
03
幽门螺杆菌的治疗和管理
幽门螺杆菌的药物治疗
01
02
03
抗生素
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途径和感染风险
传播途径
幽门螺杆菌主要通过口-口传播和口-粪传播途径传播。
感染风险
各年龄段人群均可感染幽门螺杆菌,但儿童和老年人感染风险相对较高。
幽门螺杆菌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消化系统症状
感染幽门螺杆菌会引发一系列消化道症状,如腹 胀、反酸、嗳气等。
消化不良、食欲减退等症状
幽门螺杆菌
目录
• 介绍幽门螺杆菌 • 幽门螺杆菌的检测方法 • 幽门螺杆菌的治疗和管理 • 结论
01
介绍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的定义和分类
定义
幽门螺杆菌,也称为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常见的引起胃肠 道感染的细菌。
分类
幽门螺杆菌根据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和基因型,可分为多种类 型,如Helicobacter pylori等。
预防和控制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途径,包括注意个人卫生、饮食卫生、避免与感染 者接触等。
对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患者应积极治疗,包括抗生素治疗、抑制胃酸分泌治疗等, 以消除病原体,控制病情进展。
加强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监测和预防,及时发现和控制感染源,降低感染风险。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进一步研究和了解幽门螺杆菌的致病机制和感染特点,以制定更为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策略 。
幽门螺杆菌检测结果解读
阳性结果
提示幽门螺杆菌感染,需结合 患者临床表现和病史进行综合
评估。
阴性结果
排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可能, 但仍需考虑其他病因引起相关
疾病。
检测局限性
各种检测方法均有其优缺点, 受多种因素影响,需结合临床
综合判断。
03
幽门螺杆菌的治疗和管理
幽门螺杆菌的药物治疗
01
02
03
抗生素
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途径和感染风险
传播途径
幽门螺杆菌主要通过口-口传播和口-粪传播途径传播。
感染风险
各年龄段人群均可感染幽门螺杆菌,但儿童和老年人感染风险相对较高。
幽门螺杆菌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消化系统症状
感染幽门螺杆菌会引发一系列消化道症状,如腹 胀、反酸、嗳气等。
消化不良、食欲减退等症状
肠侵袭性大肠埃希杆菌感染疾病PPT演示课件
指导家属掌握基本的护理技能 ,协助患者康复,降低并发症
发生风险。
06
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
当前研究现状及成果展示
病原学研究
肠侵袭性大肠埃希杆菌(EIEC)是一种引起人类肠道感染 的病原菌,其致病机制和传播途径已得到深入研究。
诊断技术进展
针对EIEC的诊断方法不断改进,包括基于PCR技术的快速诊 断、免疫学诊断方法等,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强调预防和控制的重要性
由于肠侵袭性大肠埃希杆菌感染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因此预防和控制该感染对于保障公众健康具有重要 意义。
肠侵袭性大肠埃希杆菌概述
定义
肠侵袭性大肠埃希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属于肠杆菌科,是引起人类肠道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
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
肠侵袭性大肠埃希杆菌通过污染的食物或水进入人体,侵犯肠道黏膜上皮细胞,引起炎症反应和毒素释放,导致腹泻 、腹痛、发热等症状。严重感染者可出现败血症、休克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传播途径
EIEC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即食用被污染的食物或水而感 染。此外,接触感染者的粪便或呕吐物也可能导致传播。
易感人群
由于EIEC感染与卫生条件密切相关,因此生活在卫生条件较 差地区的人群更易感。此外,免疫力低下、营养不良和患有 胃肠道疾病的人群也更容易感染EIEC。
03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01
02
03
急性起病
患者通常表现为突然起病 ,伴有发热、腹痛、腹泻 等消化道症状。
严重腹泻
腹泻是本病的主要症状, 表现为水样便或血性便, 次数频繁,可伴有里急后 重。
全身症状
患者可出现全身不适、乏 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 。
发生风险。
06
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
当前研究现状及成果展示
病原学研究
肠侵袭性大肠埃希杆菌(EIEC)是一种引起人类肠道感染 的病原菌,其致病机制和传播途径已得到深入研究。
诊断技术进展
针对EIEC的诊断方法不断改进,包括基于PCR技术的快速诊 断、免疫学诊断方法等,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强调预防和控制的重要性
由于肠侵袭性大肠埃希杆菌感染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因此预防和控制该感染对于保障公众健康具有重要 意义。
肠侵袭性大肠埃希杆菌概述
定义
肠侵袭性大肠埃希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属于肠杆菌科,是引起人类肠道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
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
肠侵袭性大肠埃希杆菌通过污染的食物或水进入人体,侵犯肠道黏膜上皮细胞,引起炎症反应和毒素释放,导致腹泻 、腹痛、发热等症状。严重感染者可出现败血症、休克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传播途径
EIEC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即食用被污染的食物或水而感 染。此外,接触感染者的粪便或呕吐物也可能导致传播。
易感人群
由于EIEC感染与卫生条件密切相关,因此生活在卫生条件较 差地区的人群更易感。此外,免疫力低下、营养不良和患有 胃肠道疾病的人群也更容易感染EIEC。
03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01
02
03
急性起病
患者通常表现为突然起病 ,伴有发热、腹痛、腹泻 等消化道症状。
严重腹泻
腹泻是本病的主要症状, 表现为水样便或血性便, 次数频繁,可伴有里急后 重。
全身症状
患者可出现全身不适、乏 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 。
胃肠道感染的病原菌及其检测方法课件
胃肠道感染的病原菌及其检测 方法ppt课件
胃肠道感染的定义和症状
胃肠道感染是指由细菌、病毒或其他微生物感染引起的疾病。常见症状包括腹痛、腹泻、呕吐和恶心等。
常见胃肠道感染的病原菌介绍
大肠杆菌
常见的致病菌之一,可引起腹 泻和胃肠道炎症。
沙门菌
常见的食源性病原菌,可导致 胃肠道感染和食物中毒。
幽门螺杆菌
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的优势和 应用
• 优势:快速、敏感、高效,可以检测到一些传统方法无法检测到的病 原菌。
• 应用: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病原菌监测和临床诊断等领域。
现代感染疫情的控制和防治方法介绍
规范操作
严格遵守消毒、洗手等操作规程, 减少病原菌传播。
疫苗接种
通过接种疫苗提高个体免疫力,预 防感染。
1
传统检测方法
包括培养法、酶联免疫吸附法等,需要病原菌生长和复制的时间。
2
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如PCR和基因测序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出病原菌的存在。
3
免疫学检测方法
如免疫层析法和ELISA,通过检测体内产生的抗体或抗原来判断感染情况。
传统检测方法的优缺点
• 优点:经验丰富,成本相对较低。 • 缺点:操作复杂,检测时间相对较长,无法检测一些难以培养的病原菌。
细菌感染引起的胃病,可能导 致消化不良和食物和水源
通过食物和饮水中的致病菌传播,特别是未经处理或未煮熟的食物。
2 接触传播
通过接触被感染物体或被感染人员的腹泻粪便传播病原菌。
3 气溶胶传播
一些病原菌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可以通过空气传播到他人。
胃肠道感染的检测方法概述
公共卫生措施
如改善卫生条件、加强监测和控制 等,减少疫情的发生和传播。
胃肠道感染的定义和症状
胃肠道感染是指由细菌、病毒或其他微生物感染引起的疾病。常见症状包括腹痛、腹泻、呕吐和恶心等。
常见胃肠道感染的病原菌介绍
大肠杆菌
常见的致病菌之一,可引起腹 泻和胃肠道炎症。
沙门菌
常见的食源性病原菌,可导致 胃肠道感染和食物中毒。
幽门螺杆菌
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的优势和 应用
• 优势:快速、敏感、高效,可以检测到一些传统方法无法检测到的病 原菌。
• 应用: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病原菌监测和临床诊断等领域。
现代感染疫情的控制和防治方法介绍
规范操作
严格遵守消毒、洗手等操作规程, 减少病原菌传播。
疫苗接种
通过接种疫苗提高个体免疫力,预 防感染。
1
传统检测方法
包括培养法、酶联免疫吸附法等,需要病原菌生长和复制的时间。
2
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如PCR和基因测序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出病原菌的存在。
3
免疫学检测方法
如免疫层析法和ELISA,通过检测体内产生的抗体或抗原来判断感染情况。
传统检测方法的优缺点
• 优点:经验丰富,成本相对较低。 • 缺点:操作复杂,检测时间相对较长,无法检测一些难以培养的病原菌。
细菌感染引起的胃病,可能导 致消化不良和食物和水源
通过食物和饮水中的致病菌传播,特别是未经处理或未煮熟的食物。
2 接触传播
通过接触被感染物体或被感染人员的腹泻粪便传播病原菌。
3 气溶胶传播
一些病原菌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可以通过空气传播到他人。
胃肠道感染的检测方法概述
公共卫生措施
如改善卫生条件、加强监测和控制 等,减少疫情的发生和传播。
消化道感染感染常见微生物(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件)
2023/7/28
15
① 肠产毒素型大肠杆菌(ETEC)
是婴幼儿和旅游者腹泻的重要病原菌,ETEC的致病物质主要是肠毒 素和定植因子。
② 肠致病型大肠杆菌(EPEC))
是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菌,严重者可致死 ,主要致病机理—— 破坏微绒毛刷状缘。
③ 肠侵袭型大肠杆菌(EIEC)
较少见,主要侵犯较大儿童和成人。所致疾病很像菌痢,腹泻呈脓血 便,有里急后重,故曾称志贺样大肠杆菌(shigelloid E.coli)。 致 病物质为定植因子和内毒素
2023/7/28
45
1. 致病物质
➢ 鞭毛、菌毛 鞭毛——运动活泼 有助于细菌穿过肠粘膜表面粘液层 而接近肠壁上皮细胞 普通菌毛
是细菌定居于小肠所必须的因子
➢ 霍乱肠毒素:——外毒素
A亚单位 (毒性亚单位)
作用于腺苷环化酶,使细 胞内cAMP水平升高,主 动分泌Na+、K+、HCO3和水,导致严重的腹泻与 呕吐
◆分离出病原菌是最可靠的方法 ◆检测Vi Ab用于带菌者初筛 ——Vi抗体效价≥1:10时 ,再作分离培养以确诊。
2023/7/28
38
(三)防治原则
1. 一般预防:即控制传染病的三个环节。 2. 特异性预防 3. 治疗:氯霉素、环丙氟哌酸等
2023/7/28
39
弧菌属
2023/7/28
40
菌体短小,弯曲成弧形、革兰阴性菌
• 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
3/7/28
57
• 形态结构: – 革兰阴性,细长弯曲,呈S形、逗点状、海鸥状,有鞭毛
• 培养特性: – 微需氧,42℃,营养要求高
• 致病:
– 是禽类肠道的正常菌群,经粪-口途径感染,引起婴儿急 性肠炎
胃肠疾病病人的护理ppt医学课件
护理措施
3.治疗配合
(1)抗感染 遵医嘱应用有效的抗生素,常用庆大霉 素、氨苄西林、甲硝唑等静脉滴注。
(2)对症护理 有明显发热者,可给予物理降温;便 秘者可用开塞露;观察期间慎用或禁 用止痛剂 。
护理措施
(二)手术前后护理
1.一般护理 2.治疗配合 3.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
腹痛为阳性(图15-8)。
护理评估
②腰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试验
患者左侧卧位,左腿屈曲,被动过伸右腿(髋), 引起右下腹疼痛者为阳性,提示阑尾位于盲肠后, 贴近腰大肌 。
护理评估
③闭孔内肌试验
病人仰卧位,使右髋屈曲90°并内旋,引起右下 腹疼痛为阳性,提示阑尾位置较低,靠近闭孔内 肌。
护理评估
④直肠指检
在直肠右前方有触痛为阳性,提示阑尾位置低, 其尖端指向盆腔。当炎症向盆腔扩散时,在直肠 前壁和两侧壁有明显触痛或包块。
护理措施
(1)腹腔内出血
常发生在术后24小时内,故手术后当天应严密 观察血压、脉搏。如出现面色苍白、脉速、血 压下降等内出血表现,或腹腔引流管有血液流 出,应立即将病人平卧,静脉快速输液,报告 医生并做好术前准备。
护理措施
(2)切口感染
是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表现为术后3~5天体温 升高,切口局部有红肿、压痛及波动感。应给予 抗生素、理疗等治疗,如已化脓应拆线引流 。
多数病人的血常规检查 可见白细胞计数和中性 白细胞比例增高。尿常 规可有少量红细胞,系 输尿管受局部炎症刺激 所致。如尿中出现大量 红细胞,提示可能是输 尿管结石。
3)腹腔镜检查
2)影像学检查
护理评估
(四)辅助检查
1 .实验室检查 2 .B超检查
肠道传染病ppt课件
流行病学
传播途径: 经水传播:是引起肠道传染病的爆发流 行的主要原因。
霍乱、伤寒、菌痢 被称为三大水媒病。
流行病学
经食物传播:在食品的生产、加工、运输 、贮存和销售的过程中都存在被病原体 污染的危险。食品中的病原体可来自存 放容器、进餐用具、 手的接触、施用粪肥 及被昆虫污染等。
流行病学
接触传播:通过握手、使用或接触衣物、 文具、门把手、钱币等都有可能造成病 原体的传播和扩散。 昆虫传播:作为间接媒介是 造成肠道传染病扩散的 重要原因。
星状病毒
冠状病毒
HIV-1
引起感染性腹泻的病原体:细菌
大肠埃希菌
沙门菌
福氏志贺菌
霍乱弧菌
小肠结肠炎 耶尔森菌
幽门螺杆菌
空肠弯曲菌
引起感染性腹泻的病原体:真菌
白色假丝酵母菌
曲霉(分生孢子头)
毛霉
曲霉
引起感染性腹泻的病原体:原虫
溶组织内阿米巴 滋养体
溶组织内阿米巴 包囊
蓝氏贾第鞭毛虫 滋养体
蓝氏贾第鞭毛虫 包囊
发病机制:胃肠道天然防御屏障削弱
胃酸:可杀灭多数病毒、病原菌、原虫和寄生虫虫卵 胆盐:在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杀灭病原体或抑制其生长 淋巴组织:介导抗病原体免疫应答或超敏反应性损害的发生 分泌性IgA:是肠道抗病原体局部免疫的重要承担者 肠道正常菌群:可抑制病原微生物在肠道的定植和生长 肠道菌素(enterocins):可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
感染性腹泻
肠道感染性腹泻
肠道外感染性腹泻
非感染性腹泻
肠道感染性பைடு நூலகம்泻
侵袭性病原引起的腹泻:细菌性痢疾、 阿
米巴痢疾、出血性大肠埃希菌肠炎、侵袭性
肠病原性大肠埃希杆菌感染患者的护理PPT课件
低下的患者中。了解和掌握 EPEC感染的护理方法对于患
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肠病原性大肠埃希杆菌(EPEC)是一种常见的病原菌 ,能够引起严重的胃肠道感染,特别是在儿童和免疫 力低下的患者中。了解和掌握EPEC感染的护理方法对 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什么是肠病原性大肠埃希杆菌 ? 肠病原性大肠埃希杆菌(EPEC)是一种能够引起
团队合作
护士和医生需要紧密合作,共同讨论和制定护理 计划。
定期召开病例讨论会,分享护理经验和心得。
方法和良好的预防措施,可 以有效减少EPEC感染的发生
和并发症。
总结:EPEC感染的护理需要全面的管理,从饮食、药 物到心理支持,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忽视。通过科学的 护理方法和良好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减少EPEC感染 的发生和并发症。
护理要点总结
饮食管理、药物治疗和心理支持是EPEC感染护理 的三大要点。
每个环节都需要细致入微的关注,确保患者的康 复。
总结:EPEC感染的护理需要全面的管理,从饮食、药 物到心理支持,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忽视。通过科学的 护理方法和良好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减少EPEC感染 的发生和并发症。
预防措施总结
通过粪便培养和PCR检测可以确诊EPEC感染。
早期诊断对于及时治疗和防止并发症至关重要。
面的关注,从饮食管理到药 物治疗,再到心理支持,每
一个环节都不能忽视。
护理EPEC感染患者需要多方面的关注,从饮食管理到 药物治疗,再到心理支持,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忽视。
饮食管理
鼓励患者多饮水,摄入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 面条、煮熟的蔬菜等。
食品安全
确保食物彻底煮熟,避免食用生食和未处理的水 。
生熟食物分开存放,避免交叉污染。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婴儿持续性腹泻、脱水 致病物质:质粒编码的菌毛蛋白 致病机制:不侵袭细胞,细菌聚集性黏附于肠
粘膜细胞,刺激粘液分泌,阻止液体的重 吸收,致腹泻
-
23
三. 微生物学检查法
• 标本采集 – 肠外感染:血、尿等 – 腹泻:粪便
• 分离培养与鉴定: 涂片染色镜检
(选择培养基)分离培养 生化鉴定
*尿路感染需计数中段尿细菌总数,
第八章 胃肠道感染细菌
-
1
胃肠道感染细菌
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的细菌。 包括:肠杆菌科、弧菌属、弯曲菌属及幽门螺
杆菌等。 通过粪便排出体外,分布于水和土壤中,经污
染的手、水、食物等进入体内,引起胃肠道传 染病。
-
2
肠杆菌科
寄居人和动物肠道中 一大群生物学性状相似的 革兰阴性杆菌
多为正常菌群(大肠杆菌),少数致病(伤寒 杆菌、痢疾杆菌等)
• 治疗:早期纠正体液平衡, 抗生素(药敏试验)
疫苗:目前尚无
-
26
第二节 志贺菌属
革兰阴性菌,球杆状 又称痢疾杆菌 是人类细菌性痢疾最为常见
的病原菌
-
27
一.生物学性状
形态 G-杆菌,无鞭毛,无芽孢,有菌毛 ---区别于其他肠道杆菌
生化反应 不分解乳糖,除宋内志贺菌 SS培养基上为无色透明菌落
enteropathogenic E.coli,EPEC
• 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菌 • 致病机理
– 不产生毒素 – 靠菌毛粘附,大量繁殖破坏肠粘膜微绒毛 – 上皮细胞排列紊乱,功能受损,致腹泻
-
21
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
enterohemorragic E.coli,EHEC
• 出血性结肠炎和溶血性尿毒综合征
-
8
抗原结构复杂
• O抗原:耐热性菌体抗原;细胞壁脂多糖,稳定, 属、种特异性;刺激机体主要产生IgM 抗体; 失去O抗原,菌落S-R变异;
• H抗原:鞭毛蛋白,不耐热;刺激机体主要产生
IgG 抗体;失去后运动消失, H-O变异;
• 荚膜抗原:多糖类物质,位于O抗原外围(E.coli
K抗原等)
• 菌毛抗原等
条件致病菌
-
3
共同特性
1. 形态结构相似 2. 营养要求不高 3. 生化反应活泼 4. 抗原结构复杂 5. 抵抗力不强 6. 易发生变异
-
4
1. 形态结构相似
中等大小 G- 杆菌 无芽孢 大多有菌毛、鞭毛 少数有荚膜
-
5
-
6
乳糖发酵试验: 初步鉴别肠道致病菌和肠道非致病菌
生化反应:
– 定植因子(菌毛) – 肠毒素
肠毒素
ATP
cAMP, cAMP
细胞分泌 功能增强
-
19
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
enteroinvasive E.coli,EIEC
• 似菌痢,发热、腹痛、脓血便,里急后重
• 致病机理 –侵袭和破坏肠粘膜上皮并繁殖(释放内毒素) 致炎症、溃疡、血性黏液便
-
20
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
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 低于其他肠道杆菌,对酸和一般消毒剂敏感
-
28
动力实验
-
29
抗原与分类:有K、O抗原,无H抗原
根据O抗原分类
菌种 痢疾志贺菌 福氏志贺菌 鲍氏志贺菌 宋内志贺菌
群型
亚型
A 1-10
B 1-6,X,Y变种
C 1-18
D1
-
30
二、致病性及免疫性
致病物质
侵袭力:菌毛—粘附肠粘膜M细胞,波及临近细 胞,生长繁殖---细胞坏死—脓血便
-
9
6.易变异
通过
接合 转导 溶原性转换
引起
-
耐药性变异 毒力性变异
生化反应性变异 H-O抗原及S-R菌 落变异等
10
第一节 埃希菌属 Escherichia
大多数是正常菌群:Vit B
条件致病菌
肠外感染
某些血清型可导致肠内感染 (腹泻)
常作为饮水、食物粪便污染 的指标
-
11
一.生物学性状
常用SS培养基(选择培养基)分离细菌
乳糖发酵试验
非致病菌(大肠)
+
SS培养基 有色大菌落(分解乳糖)
致病菌 (伤寒、痢疾) -
无色透明小菌落(不分解乳糖)
*SS培养基:基础培养基,乳糖(底物),胆盐、煌绿(抑制非 致病菌),中性红(指示剂)
-
7
SS培养基
乳糖发酵试验: 初步鉴别 肠道致病菌
肠道非致病菌
-
17
• 2. 肠道内感染
1)肠产毒型大肠杆菌(ETEC) 2)肠致病型大肠杆菌(EPEC) 3)肠侵袭型大肠杆菌(EIEC) 4)肠出血型大肠杆菌(EHEC) 5)肠聚集型大肠杆菌(EAEC)
-
18
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
enterotoxigenic E.coli, ETEC
婴幼儿和旅游者腹泻 症状:从轻度腹泻到严重霍乱样腹泻 致病物质:
-
SS培养基: 14 红色大菌落
抗原结构
主要有O、H、K 抗原,血清型分型的基础
• O抗原 • H抗原 • K抗原
血清学分型 超过170种 鞭毛抗原 56种 O抗原外层 菌毛抗原/荚膜抗原
100种以上
抵抗力:较其他肠道杆菌强
-
15
二. 致病性
(一).致病物质
1、粘附素
菌毛、定植因子,粘附于肠道 和泌尿道细胞
>10万/mL
-
24
卫生学指标
在环境和食品卫生学上,常被用作粪便污染的 检测指标大肠菌群指数源自每1000ml水中大肠菌群数
我国的卫生标准:
≤ 3个大肠菌群/1L饮水 ≤ 5个大肠菌群/100ml饮料
-
25
防治原则
• 预防:注意个人、食品卫生 防止粪便污染,切断粪-口传播途径 尿道插管等注意无菌操作
2、外毒素
志贺毒素Ⅰ、Ⅱ 耐热肠毒素a、b 不耐热肠毒素Ⅰ、Ⅱ 溶血素等
3、内毒素等
-
16
(二) 所致疾病
1、条件致病菌引起的肠道外感染(化脓性感染)
败血症:E.coli是引起败血症最常见的细菌, 免疫力低下
泌尿道感染:女性尿路感染最常见的细菌 新生儿脑膜炎
2、致病菌株引起的肠道内感染(胃肠炎)
某些带有致病基因的血清型,外源性感染
• 传染源:污染食品,如牛肉
• 致病物质:菌毛和志贺毒素(干扰细胞蛋白质合成) • 选择性破坏肾小球内皮细胞---急性肾衰 • 临床表现:轻重不一,10%为十岁以下患儿,并发症(
急性肾衰)严重,死亡率高
• 重要血清型:O157:H7
-
22
肠集聚性大肠埃希菌
enteroaggregative E.coli,EAEC
• 形态染色: G-杆菌, 有周身鞭毛 普通菌毛、性菌毛 少数有荚膜
菌毛与致病性有关
-
12
培养特性
营养要求不高
普通琼脂板:灰白 色、圆形、光滑的 菌落
-
液体培养: 呈浑浊生长
13
生化反应
生化反应活泼: I M Vi C
吲哚 甲基红 VP试验 枸橼酸盐 利用试验
++ --
分解乳糖(区别于致病菌)
粘膜细胞,刺激粘液分泌,阻止液体的重 吸收,致腹泻
-
23
三. 微生物学检查法
• 标本采集 – 肠外感染:血、尿等 – 腹泻:粪便
• 分离培养与鉴定: 涂片染色镜检
(选择培养基)分离培养 生化鉴定
*尿路感染需计数中段尿细菌总数,
第八章 胃肠道感染细菌
-
1
胃肠道感染细菌
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的细菌。 包括:肠杆菌科、弧菌属、弯曲菌属及幽门螺
杆菌等。 通过粪便排出体外,分布于水和土壤中,经污
染的手、水、食物等进入体内,引起胃肠道传 染病。
-
2
肠杆菌科
寄居人和动物肠道中 一大群生物学性状相似的 革兰阴性杆菌
多为正常菌群(大肠杆菌),少数致病(伤寒 杆菌、痢疾杆菌等)
• 治疗:早期纠正体液平衡, 抗生素(药敏试验)
疫苗:目前尚无
-
26
第二节 志贺菌属
革兰阴性菌,球杆状 又称痢疾杆菌 是人类细菌性痢疾最为常见
的病原菌
-
27
一.生物学性状
形态 G-杆菌,无鞭毛,无芽孢,有菌毛 ---区别于其他肠道杆菌
生化反应 不分解乳糖,除宋内志贺菌 SS培养基上为无色透明菌落
enteropathogenic E.coli,EPEC
• 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菌 • 致病机理
– 不产生毒素 – 靠菌毛粘附,大量繁殖破坏肠粘膜微绒毛 – 上皮细胞排列紊乱,功能受损,致腹泻
-
21
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
enterohemorragic E.coli,EHEC
• 出血性结肠炎和溶血性尿毒综合征
-
8
抗原结构复杂
• O抗原:耐热性菌体抗原;细胞壁脂多糖,稳定, 属、种特异性;刺激机体主要产生IgM 抗体; 失去O抗原,菌落S-R变异;
• H抗原:鞭毛蛋白,不耐热;刺激机体主要产生
IgG 抗体;失去后运动消失, H-O变异;
• 荚膜抗原:多糖类物质,位于O抗原外围(E.coli
K抗原等)
• 菌毛抗原等
条件致病菌
-
3
共同特性
1. 形态结构相似 2. 营养要求不高 3. 生化反应活泼 4. 抗原结构复杂 5. 抵抗力不强 6. 易发生变异
-
4
1. 形态结构相似
中等大小 G- 杆菌 无芽孢 大多有菌毛、鞭毛 少数有荚膜
-
5
-
6
乳糖发酵试验: 初步鉴别肠道致病菌和肠道非致病菌
生化反应:
– 定植因子(菌毛) – 肠毒素
肠毒素
ATP
cAMP, cAMP
细胞分泌 功能增强
-
19
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
enteroinvasive E.coli,EIEC
• 似菌痢,发热、腹痛、脓血便,里急后重
• 致病机理 –侵袭和破坏肠粘膜上皮并繁殖(释放内毒素) 致炎症、溃疡、血性黏液便
-
20
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
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 低于其他肠道杆菌,对酸和一般消毒剂敏感
-
28
动力实验
-
29
抗原与分类:有K、O抗原,无H抗原
根据O抗原分类
菌种 痢疾志贺菌 福氏志贺菌 鲍氏志贺菌 宋内志贺菌
群型
亚型
A 1-10
B 1-6,X,Y变种
C 1-18
D1
-
30
二、致病性及免疫性
致病物质
侵袭力:菌毛—粘附肠粘膜M细胞,波及临近细 胞,生长繁殖---细胞坏死—脓血便
-
9
6.易变异
通过
接合 转导 溶原性转换
引起
-
耐药性变异 毒力性变异
生化反应性变异 H-O抗原及S-R菌 落变异等
10
第一节 埃希菌属 Escherichia
大多数是正常菌群:Vit B
条件致病菌
肠外感染
某些血清型可导致肠内感染 (腹泻)
常作为饮水、食物粪便污染 的指标
-
11
一.生物学性状
常用SS培养基(选择培养基)分离细菌
乳糖发酵试验
非致病菌(大肠)
+
SS培养基 有色大菌落(分解乳糖)
致病菌 (伤寒、痢疾) -
无色透明小菌落(不分解乳糖)
*SS培养基:基础培养基,乳糖(底物),胆盐、煌绿(抑制非 致病菌),中性红(指示剂)
-
7
SS培养基
乳糖发酵试验: 初步鉴别 肠道致病菌
肠道非致病菌
-
17
• 2. 肠道内感染
1)肠产毒型大肠杆菌(ETEC) 2)肠致病型大肠杆菌(EPEC) 3)肠侵袭型大肠杆菌(EIEC) 4)肠出血型大肠杆菌(EHEC) 5)肠聚集型大肠杆菌(EAEC)
-
18
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
enterotoxigenic E.coli, ETEC
婴幼儿和旅游者腹泻 症状:从轻度腹泻到严重霍乱样腹泻 致病物质:
-
SS培养基: 14 红色大菌落
抗原结构
主要有O、H、K 抗原,血清型分型的基础
• O抗原 • H抗原 • K抗原
血清学分型 超过170种 鞭毛抗原 56种 O抗原外层 菌毛抗原/荚膜抗原
100种以上
抵抗力:较其他肠道杆菌强
-
15
二. 致病性
(一).致病物质
1、粘附素
菌毛、定植因子,粘附于肠道 和泌尿道细胞
>10万/mL
-
24
卫生学指标
在环境和食品卫生学上,常被用作粪便污染的 检测指标大肠菌群指数源自每1000ml水中大肠菌群数
我国的卫生标准:
≤ 3个大肠菌群/1L饮水 ≤ 5个大肠菌群/100ml饮料
-
25
防治原则
• 预防:注意个人、食品卫生 防止粪便污染,切断粪-口传播途径 尿道插管等注意无菌操作
2、外毒素
志贺毒素Ⅰ、Ⅱ 耐热肠毒素a、b 不耐热肠毒素Ⅰ、Ⅱ 溶血素等
3、内毒素等
-
16
(二) 所致疾病
1、条件致病菌引起的肠道外感染(化脓性感染)
败血症:E.coli是引起败血症最常见的细菌, 免疫力低下
泌尿道感染:女性尿路感染最常见的细菌 新生儿脑膜炎
2、致病菌株引起的肠道内感染(胃肠炎)
某些带有致病基因的血清型,外源性感染
• 传染源:污染食品,如牛肉
• 致病物质:菌毛和志贺毒素(干扰细胞蛋白质合成) • 选择性破坏肾小球内皮细胞---急性肾衰 • 临床表现:轻重不一,10%为十岁以下患儿,并发症(
急性肾衰)严重,死亡率高
• 重要血清型:O157:H7
-
22
肠集聚性大肠埃希菌
enteroaggregative E.coli,EAEC
• 形态染色: G-杆菌, 有周身鞭毛 普通菌毛、性菌毛 少数有荚膜
菌毛与致病性有关
-
12
培养特性
营养要求不高
普通琼脂板:灰白 色、圆形、光滑的 菌落
-
液体培养: 呈浑浊生长
13
生化反应
生化反应活泼: I M Vi C
吲哚 甲基红 VP试验 枸橼酸盐 利用试验
++ --
分解乳糖(区别于致病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