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员工五险一金计算样表
无锡五险一金缴纳计算公式
![无锡五险一金缴纳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e34ded51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a0.png)
无锡五险一金缴纳计算公式无锡市作为中国东部发达地区之一,其五险一金缴纳标准一直备受关注。
五险一金是指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
在无锡,企业和职工都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缴纳五险一金,以确保职工在退休后能够得到相应的养老金和医疗保障,同时也为职工提供住房公积金的支持。
本文将介绍无锡五险一金的缴纳计算公式,以帮助职工和企业了解相关政策。
一、养老保险缴纳计算公式。
在无锡,养老保险的缴纳计算公式为,养老保险个人缴费=(职工工资×养老保险缴费比例-养老保险最低缴费基数)×养老保险缴费比例。
其中,养老保险最低缴费基数为当地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养老保险缴费比例为企业和职工各自应缴纳的比例,一般为8%左右。
二、医疗保险缴纳计算公式。
无锡的医疗保险缴纳计算公式为,医疗保险个人缴费=职工工资×医疗保险缴费比例。
医疗保险缴费比例一般为2%左右,具体比例根据当地政策而定。
三、失业保险缴纳计算公式。
失业保险的缴纳计算公式为,失业保险个人缴费=职工工资×失业保险缴费比例。
失业保险缴费比例一般为1%左右,具体比例根据当地政策而定。
四、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缴纳计算公式。
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的缴纳计算公式与个人缴费无关,由企业按照一定比例缴纳。
五、住房公积金缴纳计算公式。
无锡的住房公积金缴纳计算公式为,住房公积金个人缴费=职工工资×住房公积金缴费比例。
住房公积金缴费比例一般为5%左右,具体比例根据当地政策而定。
综上所述,无锡五险一金的缴纳计算公式主要由职工工资和各项保险的缴费比例组成。
在实际操作中,企业会根据当地政策和职工的实际工资情况计算并缴纳五险一金。
同时,职工也需要了解自己应缴纳的五险一金金额,以便在工资结算时核对是否按照规定缴纳。
另外,对于企业来说,合理缴纳五险一金不仅是对职工的保障,也是对企业自身的责任和义务。
因此,企业应当严格按照相关政策规定缴纳五险一金,确保职工的权益得到保障。
五险一金
![五险一金](https://img.taocdn.com/s3/m/3dc66507a300a6c30c229fcc.png)
工伤保险相关示例
生育保险相关示例
特别提示
“四金”缴费的基数定义
“四金”缴费的比例
相关劳动关系义务“五险一金”的缴费比例
失业保险缴费比例
公积金缴费比例
统筹基金
养老保险的享受待遇
基本养老金的计算公式
医疗保险的享受待遇
失业保险享受待遇
工伤保险享受待遇生育保险享受待遇生育保险和男职工的关系生育保险相关补贴生育就医手续确认"五险一金"的常见问题汇总住院医疗相关示例失业保险相关示例工伤保险相关示例生育保险相关示例特别提示“四金”缴费的基数定义“四金”缴费的比例相关劳动关系义务展开 编辑本段“五险一金”的缴费比例
目前北京养老保险缴费比例:单位20%(全部划入统筹基金),个人8%(全部划入个人帐户);医疗保险缴费比例:单位10%,个人2%+3元; 五险一金的缴纳额度每个地区的规定都不同,基数是以工资总额为基数。有的企业在发放时有基本工资,有相关一些补贴,但有的企业在缴纳时,只是基本工资,这是违反法律规定的。具体比例要向当地的劳动部门去咨询。 关于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的支取,是在法定允许的情况下才可以领取,是由社保登记部门来发放,比如“养老保险,要达到法定的年龄才可以,失业保险金的领取也是要具备条件,比如你到户口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办理失业证明,同时又办了求职证,就是指你失业以后还必须有求职的意愿,这样的条件才可以领取。 如果失业之后你不想工作,那么就不能给你发保险金。另外,养老金和失业金是不能同时享受的。 在试用期内也应该有享受保险,因为试用期是合同期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是隔离在合同期之外的。所以在试用期内也应该上保险。另外,企业给员工上保险是一个法定的义务,不取决于当事人的意思或自愿与否,即使员工表示不需要交保险也不行,这是强制性的,而且社会保险不能被商业保险代替,但是二者互不冲突。
三险一金,五险一金
![三险一金,五险一金](https://img.taocdn.com/s3/m/ca56a3a3d1f34693daef3ec4.png)
[转] 毕业生该明白的三险一金,五险一金转载自李利敏转载于2010年06月08日 22:05 阅读(12) 评论(0) 分类:个人日记举报毕业生该明白的三险一金,五险一金三险即: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一金即:住房公积金(购房按揭时所用)假设你的社会保险基数为2000(此基数以你们公司为准,你可以问一下你们公司的人事部门,而交费比例都是统一的),现以北京地区缴费比例为例1、养老保险个人缴纳比例8%,公司交纳比例20%,其中个人账户每月存储额=(8%+3%)*2000=220元公司交纳的其余17%作为社会统筹基金,在你满足领取养老金条件之前,可暂时理解为统筹基金都发给了目前的老人。
领取养老金条件:男性满60周岁;女性满50周岁1998年7月1日前参加工作并缴纳社会保险,缴费年限累计满10年的1998年7月1日后参加工作并缴纳社会保险,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特别注意:“累计”,如果中途你到过的公司不给你缴纳,你的保险就要断了,那么你以前交过的就不算了,要重新交纳至累计15年方可取用。
如果你有一天辞职不干了,你也要争取到当地人才中心自己缴纳,以保证累计15年。
养老金的领取数量我想这个也是你最关心的,举个例子。
某男性员工目前25岁,2000年参加社会保险,其领取退休金的年龄为60岁。
假设2035年该员工累计缴纳社保35年,且缴费基数为2000元;期间公司共缴费168000元,个人缴费共67200元;个人账户中金额92400元。
2004年全国职工月平均工资1022元;假设2030年全国职工月平均工资为5000元该员工月退休金为①+②=1770元①基础养老金:5000元×20%=1000元②个人账户养老金:924000÷120=770元此例子适用于98年7月1日以后参加工作的人。
你可以参照此例大致计算一下自己的数量2、医疗保险个人部分:2%+3元;公司部分:10%其中个人账户(也就你的医疗存折)每月:(2%+0.8%)*2000=56元其余部分都是统筹基金,交给社会,由国家统一分配享受医疗保险保准:在外省市发生的医疗费不能享受医疗保险。
五险一金excel计算公式设计
![五险一金excel计算公式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45a6eb3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db.png)
五险一金excel计算公式设计以五险一金Excel计算公式设计为标题,我们将介绍如何使用Excel 来计算五险一金的相关数据。
在中国,五险一金是指职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以及住房公积金,是每个在职员工必须缴纳的社会保险和公积金。
我们需要了解五险一金的计算规则。
各项社会保险和公积金的缴费基数是根据职工的工资收入来确定的,不同地区可能有不同的比例和封顶线。
在计算五险一金时,我们需要知道职工的工资收入和所在地的具体规定。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五险一金的计算公式。
以下是各项五险一金的计算公式:1. 养老保险: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一般有上限和下限,超过上限的部分不再缴费。
养老保险的缴费比例一般为个人缴费比例加上单位缴费比例,具体比例根据所在地的规定而定。
养老保险的个人缴费比例一般为8%,单位缴费比例一般为20%。
养老保险的个人缴费金额等于个人缴费基数乘以个人缴费比例,单位缴费金额等于个人缴费基数乘以单位缴费比例。
2. 医疗保险:医疗保险的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一般根据所在地的规定而定。
医疗保险的个人缴费金额等于个人缴费基数乘以个人缴费比例,单位缴费金额等于个人缴费基数乘以单位缴费比例。
3. 失业保险:失业保险的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一般根据所在地的规定而定。
失业保险的个人缴费金额等于个人缴费基数乘以个人缴费比例,单位缴费金额等于个人缴费基数乘以单位缴费比例。
4. 工伤保险:工伤保险的缴费基数一般没有上限和下限。
工伤保险的个人缴费金额等于个人缴费基数乘以个人缴费比例,单位缴费金额等于个人缴费基数乘以单位缴费比例。
5. 生育保险:生育保险的缴费基数一般没有上限和下限。
生育保险的个人缴费金额等于个人缴费基数乘以个人缴费比例,单位缴费金额等于个人缴费基数乘以单位缴费比例。
6. 住房公积金:住房公积金的缴费基数一般有上限和下限,超过上限的部分不再缴费。
住房公积金的缴费比例一般为个人缴费比例加上单位缴费比例,具体比例根据所在地的规定而定。
五险一金交费标准
![五险一金交费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89bdb67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40.png)
五险一金交费标准五险一金是指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是国家规定的基本社会保障制度。
五险一金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
对于企业和员工来说,五险一金的交费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员工的福利和企业的成本支出。
下面将详细介绍五险一金的交费标准。
1. 养老保险。
养老保险是指国家为职工提供的基本养老保障制度,按照国家规定,养老保险费由企业和职工共同缴纳。
具体标准为,单位缴费比例为16%,个人缴费比例为8%,合计为24%。
2. 医疗保险。
医疗保险是指国家为职工提供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按照国家规定,医疗保险费由企业和职工共同缴纳。
具体标准为,单位缴费比例为10%,个人缴费比例为2%,合计为12%。
3. 工伤保险。
工伤保险是指国家为职工提供的工伤保障制度,按照国家规定,工伤保险费由企业全额缴纳。
4. 失业保险。
失业保险是指国家为职工提供的失业保障制度,按照国家规定,失业保险费由企业和职工共同缴纳。
具体标准为,单位缴费比例为1%,个人缴费比例为0.5%,合计为1.5%。
5. 生育保险。
生育保险是指国家为职工提供的生育保障制度,按照国家规定,生育保险费由企业全额缴纳。
6. 住房公积金。
住房公积金是指国家为职工提供的住房保障制度,按照国家规定,住房公积金由企业和职工共同缴纳。
具体标准为,单位缴费比例为7%,个人缴费比例为7%,合计为14%。
综上所述,五险一金的交费标准对于企业和员工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企业需要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及时足额缴纳五险一金,以保障员工的基本权益,同时也要合理规划成本,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员工也要按照规定缴纳个人部分的五险一金,以保障自身的社会保障权益。
希望各方能够共同遵守规定,共同维护五险一金制度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五险一金的计算及扣除
![五险一金的计算及扣除](https://img.taocdn.com/s3/m/79f4452ced630b1c59eeb524.png)
“五险一金”的计算及扣除编者按:五险一金是指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以及住房公积金。
中国从1998年正式建立起社会保险制度以来,“五险一金”一直是每位上班族重点关注的一笔资金,同时因为涉及个人所得税,它也是企业会计每月要涉及的一笔事项。
如何计算“五险一金”,同个人所得税是什么关系,本篇导读为大家答疑解惑。
一、“五险一金”的计算单位为每人每个月缴纳的社保比例应该是21%+9%+2%+0.5%+0.8%+8%=41.3%,个人每个月缴纳的社保比例应该是8%+2%+10块+1%+8%=19%+10块,暂时去掉10块钱不谈,单位缴纳的比例和个人缴纳的比例应该为413:190,这就是说如果你每个月为自己的社保缴纳了190块钱,那么单位会往你的社保帐户上打进去413块钱,每个月你的社保帐户上增加的钱就应该是413+190=603块钱。
推荐阅读:1、“五险一金”缴纳比例2、“五险一金”计算器二、“五险一金”的会计处理企业会计制度要求,基本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失业保险金,在“其他应交款”中核算,职工个人负担的部分一般在工资中扣除。
除“三险一金”以外的其他社会保险费作为期间费用处理,列入企业管理费用。
推荐阅读:1、养老保险等社保费的会计处理2、新职工薪酬准则赋予社保费新内涵三、“五险一金”的税务处理企业为职工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基本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准予扣除。
企业为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准予扣除。
为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的商业保险费,不得扣除“。
推荐阅读:1、“五险一金”已交数与计入损益数不一致是否需纳税调整?2、代收代缴社保及公积金缴营业税吗3、住房公积金的纳税起征点有了新的规定五险一金缴纳比例养老保险: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21%‚你自己缴纳8%;医疗保险: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9%‚你自己缴纳2%外加10块钱的大病统筹(大病统筹主要管住院这块);失业保险: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2%‚你自己缴纳1%;工伤保险: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0.5%‚你自己一分钱也不要缴;生育保险: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0.8%‚你自己一分钱也不要缴;住房公积金: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8%‚你自己缴纳8%以上‚这么算下来‚单位每个月缴纳的社保比例应该是21%+9%+2%+0.5%+0.8%+8%=41.3%个人每个月缴纳的社保比例应该是8%+2%+10块+1%+8%=19%+10块暂时去掉10块钱不谈‚单位缴纳的比例和个人缴纳的比例应该为413:190‚这就是说如果你每个月为自己的社保缴纳了190块钱‚那么单位会往你的社保帐户上打进去413块钱‚每个月你的社保帐户上增加的钱就应该是413+190=603块钱养老保险等社保费的会计处理一、企业会计制度要求,基本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失业保险金,在“其他应交款”中核算,职工个人负担的部分一般在工资中扣除。
员工保险缴纳计算公式
![员工保险缴纳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9baa0568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23.png)
员工保险缴纳计算公式员工保险缴纳可真是个重要的事儿,咱得好好说道说道这其中的计算公式。
先来说说养老保险,这可是给咱以后退休生活的一份保障。
一般来说,养老保险的缴纳金额 = 缴费基数 ×缴费比例。
比如说,小李所在的城市规定缴费比例是 8%,他的缴费基数是 5000 元,那他每月养老保险个人缴纳部分就是 5000 × 8% = 400 元。
再讲讲医疗保险。
这可是咱生病时的“救星”。
医疗保险的缴纳通常也有个类似的公式,比如小王的缴费基数是 6000 元,当地规定个人缴费比例是 2%,那他每月医疗保险个人缴纳就是 6000 × 2% = 120 元。
还有失业保险,万一工作丢了,这能帮咱暂时过渡一下。
像小张,他的缴费基数是 4500 元,缴费比例 0.5%,那他每月失业保险个人缴纳就是 4500 × 0.5% = 22.5 元。
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一般是由单位缴纳,个人不需要出钱。
但这两个保险也非常重要。
我记得之前有个同事小刘,他对自己的保险缴纳一直稀里糊涂的。
有一次他生病住院,结果发现医保报销的额度不太对,这才着急起来,拉着我问这保险缴纳到底是怎么算的。
我就给他详细地解释了一遍,他这才恍然大悟,直说以后得弄清楚这些事儿,不然关键时候吃亏都不知道。
总之,员工保险缴纳的计算公式虽然看着有点复杂,但弄明白了对咱自己有好处。
大家可得重视起来,别等到需要用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啥都不清楚。
这就像平时不做好准备,考试的时候肯定抓瞎呀!希望大家都能清楚了解自己的保险缴纳情况,为未来的生活多一份保障,少一些烦恼。
重庆五险一金怎么算
![重庆五险一金怎么算](https://img.taocdn.com/s3/m/cea026ea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e8.png)
重庆五险⼀⾦怎么算
如果我们想要购买五险⼀⾦的话,⼀般是在公司⼯作的时候由公司为员⼯进⾏购买的,那么重庆的五险⼀⾦是怎样进⾏计算的?五险⼀⾦⽀付的费⽤是否由⾃⼰进⾏交纳?下⾯,为了帮助⼤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店铺⼩编整理了关于这个问题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重庆五险⼀⾦怎么算
1.城镇职⼯养⽼保险,⽤⼈单位按缴费基数的20%缴纳,职⼯个⼈缴费⽐例为本⼈缴费基数的8%;
2.城镇职⼯基本医疗保险,⽤⼈单位按缴费基数的8%缴纳,职⼯个⼈按本⼈缴费基数的2%缴纳,另外,城镇职⼯的⼤额医疗保险,⽤⼈单位按缴费基数的1%缴纳,职⼯个⼈每⽉缴费2元;
3.失业保险⽅⾯,企业和民办⾮企业单位按照本单位⼯资总额的2%缴纳失业保险费,职⼯按照本⼈⼯资的1%缴纳失业保险费。
4.⼯伤保险缴纳⽐例根据⾏业性质不同划分单位缴费⽐例0.5%-4.8%之间,个⼈不缴费。
5.⽣育保险:单位缴费⽐例为0.7%,个⼈也不缴费。
6.住房公积⾦缴存⽐例按职⼯上⼀年度⽉平均⼯资计算住房公积⾦⽉缴存⾦额的缴存⽐例。
我市住房公积⾦缴存⽐例为7%,有条件的单位可提⾼到15%。
根据最近规定,我市住房公积⾦缴存⽐例以调整为12%。
⼆、五险⼀⾦
是指⽤⼈单位给予劳动者的⼏种保障性待遇的合称,包括养⽼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伤保险和⽣育保险,及住房公积⾦。
以上内容就是相关的回答,我们在公司⼯作,福利待遇好的公司会为员⼯购买五险⼀⾦,否则只会购买社会保险,五险⼀⾦由公司和员⼯双⽅都应该进⾏交纳⼀部分,但是⾃⼰交纳的部分⽐较少。
如果您还有其他法律问题的可以咨询店铺相关律师。
五险一金明细表
![五险一金明细表](https://img.taocdn.com/s3/m/8cbbaf1dc5da50e2524d7ff4.png)
自定义中国员工 外籍员工有社保金 无社保金 企业应缴部分个人应缴部分养老保险金¥880元¥320元22医疗保险金¥480元¥80元12失业保险金¥80元¥40元2住房公积金¥600元¥600元15工伤保险金¥20元¥0元0.5生育保险金¥20元¥0元0.5缴费总合计¥2080元¥1040元52扣除四金后¥5460元个人所得税¥394元您被剥削后¥5066元/月企业承担个人承担横向合计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纵向合计月最低保障工资:¥元/月上年度平均工资:¥元/月您的税前收入:¥6500元/月 默认系统设置 我要自定义社保参数设定住房公积金下限:¥元/月住房公积金上限:¥元/月个税参数设定中籍员工起征点:¥元外籍员工起征点:¥元社保相关知识 2007年度全市职工平均工资为34707元,月平均工资为2892元,比上年增长17.4%。
个人缴费基数上、下限职工本人上年月平均工资性收入确定。
个人缴费基数的上限和下限,根据本市公布的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和60%相应确定,其数值根据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计算,按四舍五入原则先进到角再进到元。
[解说]社会保险的缴费基数,首先取决于职工的个人工资,即职工本人的上年月平均工资。
但这一基数还要受到上限和下限的控制,即在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300%。
即2892×60%~2892×300%≈1735~8676,因此,本年度上海市职工社会保险的缴费基数幅度为1735~8676之间,在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提高后,职工个人的社会保障基数也将相应提高。
2008年度住房公积金月缴存额上限为1214元,城镇个体工商户及其雇用人员、自由职业者的住房公积金月缴存额上限为2082元。
为保障低收入职工的住房公积金权益,2008年度住房公积金月缴存额下限确定为134元。
城镇个体工商户及其雇用人员、自由职业者的住房公积金月缴存额下限参照此标准。
23年社保单位和个人缴费比例表
![23年社保单位和个人缴费比例表](https://img.taocdn.com/s3/m/17384839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6f.png)
23年社保单位和个人缴费比例表【最新版】目录1.23 年社保单位和个人缴费比例表概述2.社保单位缴费比例3.个人缴费比例4.各项社保的具体比例5.总结正文一、23 年社保单位和个人缴费比例表概述23 年社保单位和个人缴费比例表是规定在我国实行的社会保险制度下,单位和个人在缴纳社保时所应承担的比例。
这份表格对社保五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的缴费比例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本文将详细介绍 23 年社保单位和个人缴费比例表的相关内容。
二、社保单位缴费比例在 23 年社保单位和个人缴费比例表中,单位需要承担的社保缴费比例如下:1.养老保险:一般为 20%2.医疗保险:一般为 6%3.失业保险:一般为 2%4.工伤保险:一般为 1%5.生育保险:一般为 0.5%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的社保单位缴费比例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数值请参照当地的相关政策规定。
三、个人缴费比例根据 23 年社保单位和个人缴费比例表,个人需要承担的社保缴费比例如下:1.养老保险:一般为 8%2.医疗保险:一般为 2%3.失业保险:一般为 0.2%同样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的个人缴费比例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数值请参照当地的相关政策规定。
四、各项社保的具体比例1.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为 20%,个人缴费比例为 8%,合计 28%2.医疗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为 6%,个人缴费比例为 2%,合计 8%3.失业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为 2%,个人缴费比例为 0.2%,合计 2.2%4.工伤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为 1%5.生育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为 0.5%五、总结23 年社保单位和个人缴费比例表详细规定了在我国实行的社会保险制度下,单位和个人在缴纳社保时所应承担的比例。
这份表格对社保五险的缴费比例进行了详细的规定,有助于明确各参保方的权益和义务,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五险一金待遇表
![五险一金待遇表](https://img.taocdn.com/s3/m/891f269b0029bd64793e2c03.png)
险种员工可享受到哪些待遇养老保险1、基本养老金2、丧葬补助金3、抚恤金失业保险1、失业保险金/一次性生活补助费2、缴纳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3、一次性生育补助金4、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5、提升技能补贴1、公积金贷款公积金2、提取需满足什么条件1、①达到法定退休年龄;②养老保险累计缴费满15年。
2、领取养老金的人员死亡。
3、退休人员死亡,其直系亲属符合条件的可以领取抚恤金。
1、领取失业金的条件:①按规定参加失业保险,所在单位和本人已按照规定履行缴费义务满一年的;②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③已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
福建不含厦门,领取一次性生活补助费的条件:①单位招用的农民合同制工人,连续工作满一年以上,单位已缴纳失业保险费,本人未缴纳失业保险费;②劳动合同期满未续订或者提前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的。
厦门,领取一次性生活补助费的条件:①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所在用人单位已按照规定履行缴费义务满一年的;②劳动合同期满未续订或者用人单位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的。
2、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其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由失业保险基金支付。
3、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分娩,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可领取一次性生育补助金。
4、在领取失业金期间死亡的,其法定继承人可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
5、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企业职工,可申领技能提升补贴:①依法参加失业保险,累计缴纳失业保险费12个月(含12个月)以上的。
②自2017年1月1日起取得初级(五级)、中级(四级)、高级(三级)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
1、福州:(一)贷款用途必需是用于购买福州地区具有自主产权或共有权的自住住房(不含别墅)。
具体包括:商品住房、钢混结构的“二手”住房;(二)申请贷款时,借款申请人的住房公积金账户处于正常状态且已连续按月正常足额缴存住房公积金满6个月(含)以上;(三)申请纯住房公积金贷款的,在本市五城区范围内(鼓楼区、台江区、晋安区、仓山区、马尾区)购房的职工家庭,首次申请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购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所购房屋价款的30%,二次申请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购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所购房屋价款的50%;在长乐区和六县市(闽侯县、闽清县、福清市、连江县、罗源县、永泰县)范围内购房的职工家庭,首次申请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购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所购房屋价款的30%,二次申请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购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所购房屋价款的40%;(四)职工家庭名下无房或仅有一套住房的(不含本次申请贷款的住房);(五)职工家庭未申请过住房公积金贷款,或仅申请过一次住房公积金贷款但已结清的;在本市五城区范围内(鼓楼区、台江区、晋安区、仓山区、马尾区)购房的职工家庭(住房公积金贷款申请人及其配偶任一方)使用过住房公积金贷款的,在结清满2年后方可再次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六)申请住房公积金组合贷款的,以住房公积金贷款承办银行确认的住房贷款标准执行;(七)借款申请人及共同还款人具有稳定的职业和收入,信誉良好,有按期足额偿还贷款本息的能力;(八)借款申请人及产权共有人同意将所购买的住房作为贷款抵押担保;(九)开发商所销售的楼盘已在公积金中心备案;(十)办理贴息贷款、住房公积金组合贷款的职工还应符合受托银行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条件。
不可不知的五险一金解读
![不可不知的五险一金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03198a03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50.png)
缴费
缴纳当月公积金
劳资员“一个月的人生”:
Tips:各地甚至各区对于业务办理时间都有自己不同的规定,此日程仅适用于大庆让胡路区及萨尔图区。
养老帐户构成:
个人缴费
储存额利息
Tips:黑龙江养老保险为全省统筹,故我市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使用黑龙江全省平均工资。
现行最高基数9541.71
现行最低基数1908.5
养老缴费基数:
领取基本养老金条件:
1、年龄达到国家法定的退休年龄;2、养老保险缴费累计年限缴满15年。
养老金计算方法:
A.基础养老金=(职工退休时当地上一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1% 公式中: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职工退休时当地上一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职工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 B.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本人退休年龄相对应的计发月数 C.过渡性养老金=职工退休时当地上一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职工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视同缴费年限×1.2% 其中: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中的职工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是当地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年度至职工退休时本人历年缴费工资指数的平均值。
是否所有的医疗行为都在医保保障范围?
A.如不幸出了交通事故,或被歹徒伤害等应由其他责任人承担的行为,都不在医保范围之内,只有在公安机关证明确实找不到加害人的情况下,才能暂时由医保承担。B.非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医疗行为和非指定药物都不可以报销社会医疗保险。
医保报销流程
失业金领取条件
失业金待遇:680元/月,且予以缴纳医疗保险
缴费基数的确定:
险种
01
02
03
04
五险一金表格模板
![五险一金表格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89b5bb70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a1.png)
五险一金表格模板
以下是一个五险一金表格的基本模板,你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填写:
五险一金表格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缴费项目缴费基数缴费比例个人缴费金额单位缴费金额
养老保险
医疗保险
失业保险
工伤保险
生育保险
公积金
总计
说明:
•缴费基数:根据国家规定的最低和最高缴费基数范围填写。
•缴费比例:根据国家和地区规定的缴费比例填写。
•个人缴费金额:个人需要缴纳的金额,根据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计算得出。
•单位缴费金额:雇主(单位)需要缴纳的金额,根据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计算得出。
请注意,在填写表格时,需要按照国家和地区的相关规定进行计算和填写。
具体的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可咨询当地社会保险和公积金管理部门或人力资源部门。
企业新员工的工资方案及五险一金方案
![企业新员工的工资方案及五险一金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c9d9958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88.png)
企业新员工的工资方案及五险一金方案一、关于底薪、全勤:不管是管理人员还是一线员工,享受同样的待遇。
二、岗位工资即是职务工资:按职务的大、小制定工资的多少区别,职务越高,工资越高,再梯级往下缩少。
让各员工形成良性的职务竞争。
三、技能工资:那是对从事技术部门、特种部门或最危险部门的物质鼓励四、工龄工资:规定工作年限内的工资奖励办法工龄工资的目的:留住新员工;尊重老员工;鼓励所有的员工。
五、绩效工资:综合对比历年来的产值,决算出往年每月的平均产值,预计下年的业务状况,分析研究出下年比较标准的月生产计划,制订生产指标。
比如:设置生产指标:500万人民1、达标(平500万/月):应付的绩效工资:主管1500元、车缝组长1000元、车缝收发700元、裁床员工300元(其它管理及员工的绩效增减比例见“工资结构表”)。
2、短标(短500万/月):比如仅产490万,按比例扣取。
应付的绩效工资:主管1470元、车缝组长980元、车缝收发686元、裁床员工294元(其它管理及员工的绩效增减比例见“工资结构表”)。
3,超标(超500万/月):比如超产达510万,按比例奖励。
应付的绩效工资;主管1530元、车缝组长1020元、车缝收发714元、裁床员工306元(其它管理及员工的绩效增减比例见“工资结构表”)。
各类企业、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均应按属地管理的原则,到纳税地所管辖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社会养老保险登记手续。
新成立的单位应在单位批准成立之日起1个月内输登记手续,参保单位必须为与其发生事实劳动关系的所有人员(聘用的退休人员除外)办理社会保险手续。
社会保险登记表及在职职工增减异动明细表(一式两份)并在所管辖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领取。
相关证件如下:(1)企业营业执照(副本)或其他核准执业或成立证件;(2)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3)地税登记证;(4)私营企业如相关证件无法清楚地认定其单位性质,应补报能证明其私营性质的相关资料(5)事业单位应附有关事业单位成立的文件批复。
五险一金说明讲解
![五险一金说明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e76b67ed6294dd88d0d26bba.png)
公积金
• 公积金是国家规定的、在职职工(单 位)以工资为基数并按比例交纳的住 房公共积累基金。具有强制性、福利 性、保障性、互助性的性质。交纳的 公积金属职工个人所有,其他任何人 无权动用。 • 公积金的主要用途是:用于购买、 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偿还购 房贷款本息,补贴房租超出家庭工资 收入的房租等。
• 2、按照规定,单位与职工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 关系后,将把这些信息送达失业保险经办机构。 这样,职工可以持原单位出具的解除或者终止劳 动合同关系的证明、职工缴费凭证和身份证明等, 到原先缴交地的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领取失业 保险金。 • 3、 值得一提的是,办理领取失业保险金手续 的人员,应当事先进行失业和求职登记。领取失 业保险金时,每次必须到原先缴交地的失业保险 经办机构签到,而后凭证去银行领取。
• 三、目前员工尚未拿到医保卡的主要原因 是:在申请医保卡之前有参加本地新型农 村保险,市医保中心无法受理员工医保卡 申请。员工应到户口所在地镇政府开具新 农合取消证明,并将证明原件提交市新型 农村服务中心,该服务中心会当场在取消 证明上盖章确认并退回员工,员工应将证 明原件提供给综合部,由综合部统一送往 市医保中心进行新农合卡的注销,保险金根据缴交年限分3个档次领取, 失业保险金从失业之日起计算,根据失业 职工失业前在企业连续工作的时间确定; 每满一年,发给两个月失业保险金,最长 期限为24个月。
生育保险
• 生育保险必须缴满一年方可报销。 • 孩子出生地必须为参保地或户口所在地,如有特 殊情况到其他地方需有当地医院开具证明。 • 报销需提供证件:双方身份证、结婚照、生育服 务证、出生证、独生子女证(以上证件需原件及 复印件)、发票原件、出院小结、疾病证明、汇 总清单、医嘱复印件加盖印章;男职工加:女方 户籍地无就业情况证明。(领取日期:生育之日 至半年内有效)
五险一金缴费明细表
![五险一金缴费明细表](https://img.taocdn.com/s3/m/61e2a60f55270722182ef705.png)
1,500.00 1,500.00 1,248.00
636.00 360.00 360.00 360.00
0.00 720.00 408.00 720.00 384.00 420.00 420.00 384.00 480.00 348.00 348.00
0.00 0.00 1,08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2,750.50 5,102.50 4,412.10 2,249.70 1,371.69 1,371.69 1,371.69
324.69
88.42 38.66 12.89
324.69
88.42 38.66 12.89
324.69
88.42 38.66 12.89
324.69
88.42 38.66 12.89
324.69
88.42 38.66 12.89
324.69
88.42 38.66 12.89
324.69
88.42 38.66 12.89
4,553.00 7,845.80 6,754.60 3,444.70 2,075.11 2,075.11 2,075.11
949.22 3,899.00 2,296.71 3,899.00 2,185.91 2,352.11 2,352.11 1,293.11 1,509.11 2,019.71 2,019.71
324.6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门: 序号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姓名 樊33 樊34 樊35 樊36 樊37 樊38 樊39 樊40 樊41 樊42 樊43 樊44 樊45 樊46 樊47 樊48 樊49 樊50 樊51 樊52 樊53 樊54 樊55 樊56 樊57 樊58 樊59 樊60 樊61 樊62 樊63 樊64 樊65 樊66 樊67 樊68 樊69 上年月平 户口 工资(社保 应发工资 申报基数) 城镇 城镇 城镇 城镇 城镇 城镇 城镇 城镇 城镇 城镇 城镇 城镇 城镇 城镇 城镇 城镇 城镇 城镇 城镇 城镇 城镇 城镇 城镇 城镇 城镇 城镇 城镇 城镇 城镇 城镇 城镇 城镇 城镇 城镇 城镇 城镇 城镇 6931 6595 7513 5703 7006 6787 7158 7139 6758 6138 5392 8814 6190 5677 6206 8977 7104 8146 4672 6110 6511 6259 6087 6085 6583 5872 9156 9079 6939 7100 6635 8234 6678 8217 7604 6063 7916 个人应扣缴金额 合计 1032.29 1002.05 1084.67 883.77 1039.04 1019.33 1052.72 1051.01 1016.72 944.92 840.78 1153.52 952.60 880.43 954.04 1153.52 1047.86 1141.64 739.98 941.40 994.49 961.81 937.33 937.15 1000.97 907.98 1153.52 1153.52 1033.01 1047.50 1005.65 1149.56 1009.52 1148.03 1092.86 934.17 1120.94 养老 保险 554.48 527.60 601.04 456.24 560.48 542.96 572.64 571.12 540.64 491.04 431.36 662.24 495.20 454.16 496.48 662.24 568.32 651.68 373.76 488.80 520.88 500.72 486.96 486.80 526.64 469.76 662.24 662.24 555.12 568.00 530.80 658.72 534.24 657.36 608.32 485.04 633.28 医疗 保险 85.50 85.50 85.50 85.50 85.50 85.50 85.50 85.50 85.50 85.50 85.50 85.50 85.50 85.50 85.50 85.50 85.50 85.50 85.50 85.50 85.50 85.50 85.50 85.50 85.50 85.50 85.50 85.50 85.50 85.50 85.50 85.50 85.50 85.50 85.50 85.50 85.50 失业 保险 69.31 65.95 75.13 57.03 70.06 67.87 71.58 71.39 67.58 61.38 53.92 82.78 61.90 56.77 62.06 82.78 71.04 81.46 46.72 61.10 65.11 62.59 60.87 60.85 65.83 58.72 82.78 82.78 69.39 71.00 66.35 82.34 66.78 82.17 76.04 60.63 79.16 公积金 323.00 323.00 323.00 285.00 323.00 323.00 323.00 323.00 323.00 307.00 270.00 323.00 310.00 284.00 310.00 323.00 323.00 323.00 234.00 306.00 323.00 313.00 304.00 304.00 323.00 294.00 323.00 323.00 323.00 323.00 323.00 323.00 323.00 323.00 323.00 303.00 323.00 实发 金额 合计 2251.03 2172.07 2387.80 1924.45 2268.65 2217.19 2304.37 2299.91 2210.37 2048.67 1836.36 2567.57 2063.89 1917.34 2067.65 2567.57 2291.68 2536.55 1631.16 2041.09 2152.33 2083.11 2033.69 2033.22 2169.25 1973.16 2567.57 2567.57 2252.91 2290.74 2181.47 2557.23 2191.57 2553.24 2409.18 2027.05 2482.50 单位扣缴金额 养老 保 失业 保 工伤 保 医疗保险 险 险 险 1386.20 1319.00 1502.60 1140.60 1401.20 1357.40 1431.60 1427.80 1351.60 1227.60 1078.40 1655.60 1238.00 1135.40 1241.20 1655.60 1420.80 1629.20 934.40 1222.00 1302.20 1251.80 1217.40 1217.00 1316.60 1174.40 1655.60 1655.60 1387.80 1420.00 1327.00 1646.80 1335.60 1643.40 1520.80 1212.60 1583.20 299.24 299.24 299.24 299.24 299.24 299.24 299.24 299.24 299.24 299.24 299.24 299.24 299.24 299.24 299.24 299.24 299.24 299.24 299.24 299.24 299.24 299.24 299.24 299.24 299.24 299.24 299.24 299.24 299.24 299.24 299.24 299.24 299.24 299.24 299.24 299.24 299.24 138.62 131.90 150.26 114.06 140.12 135.74 143.16 142.78 135.16 122.76 107.84 165.56 123.80 113.54 124.12 165.56 142.08 162.92 93.44 122.20 130.22 125.18 121.74 121.70 131.66 117.44 165.56 165.56 138.78 142.00 132.70 164.68 133.56 164.34 152.08 121.26 158.32 69.31 65.95 75.13 57.03 70.06 67.87 71.58 71.39 67.58 61.38 53.92 82.78 61.90 56.77 62.06 82.78 71.04 81.46 46.72 61.10 65.11 62.59 60.87 60.85 65.83 58.72 82.78 82.78 69.39 71.00 66.35 82.34 66.78 82.17 76.04 60.63 79.16 生育保险 34.66 32.98 37.57 28.52 35.03 33.94 35.79 35.70 33.79 30.69 26.96 41.39 30.95 28.39 31.03 41.39 35.52 40.73 23.36 30.55 32.56 31.30 30.44 30.43 32.92 29.36 41.39 41.39 34.70 35.50 33.18 41.17 33.39 41.09 38.02 30.32 39.58 公积金 323.00 323.00 323.00 285.00 323.00 323.00 323.00 323.00 323.00 307.00 270.00 323.00 310.00 284.00 310.00 323.00 323.00 323.00 234.00 306.00 323.00 313.00 304.00 304.00 323.00 294.00 323.00 323.00 323.00 323.00 323.00 323.00 323.00 323.00 323.00 303.00 323.00 五险一金合 计 3283.32 3174.12 3472.47 2808.22 3307.69 3236.52 3357.09 3350.92 3227.09 2993.59 2677.14 3721.09 3016.49 2797.77 3021.69 3721.09 3339.54 3678.19 2371.14 2982.49 3146.82 3044.92 2971.02 2970.37 3170.22 2881.14 3721.09 3721.09 3285.92 3338.24 3187.12 3706.79 3201.09 3701.27 3502.04 2961.22 3603.44
XXXXXXXXXX公司员工2011年12月五险一金计算表
部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姓名 王 段 代 晏 樊 樊1 樊2 樊3 樊4 樊5 樊6 樊7 樊8 樊9 樊10 樊11 樊12 樊13 樊14 樊15 樊16 樊17 樊18 樊19 樊20 樊21 樊22 樊23 樊24 樊25 樊26 樊27 樊28 樊29 樊30 樊31 樊32 上年月平 户口 工资(社保 应发工资 申报基数) 城镇 城镇 城镇 城镇 城镇 城镇 城镇 城镇 城镇 城镇 城镇 城镇 城镇 城镇 城镇 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