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政策学第12章 我国教师教育的政策与法规

合集下载

教育政策与法规

教育政策与法规

教育政策与法规第一章教育政策法规基础知识第一节教育政策与法规概述一、教育政策、法规的概念(一)教育政策的涵义教育政策是政党和国家为实现教育目标、任务而制定的行动准则,是教育方针、政策的统称。

(二)教育法规的涵义教育法规是一切调整教育关系法律规范的总称,即有关教育方面的法律、条例、规章制度等规范性文件的总和,是现代国家管理教育的基础和基本依据。

注意三点:1.教育法规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国家意志。

2.教育法规是规定教育管理和实施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不同主体地位及其权利与义务的规则。

3.教育法规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准则。

二、教育政策、法规的体系类型与结构(一)教育政策的类型1.据制定政策主体的不同,可分为政党的教育政策、国家的教育政策、社会团体的教育政策。

2.据政策内容与层次的不同,可分为总政策、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

3.从政策效力范围的角度,可分为全局性政策和区域性政策。

4.从政策所起作用的角度,可分为鼓励性政策与限制性政策。

(二)教育政策的体系结构1.教育政策的表现形式(1)党的政策性文件(2)国家的政策性文件(3)党和国家机关联合制定发布的文件(4)党和国家领导人有关教育问题的讲话、指示。

2.教育政策的纵横结构(1)教育政策的纵向结构指依照教育政策的内在逻辑关系作出的纵向排列。

(2)教育政策的横向结构指不同领域的教育政策依横向并列关系加以排列形成的组合方式和秩序。

(三)教育政策的主要内容1.教育体制政策教育体制政策包括办学体制政策,管理体制政策,学校领导体制政策,教育投入体制政策,教育认识管理体制政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政策六个方面内容。

教育体制政策在教育政策体系中起着全面性、基础性和政治保障性作用。

2.教育质量政策3.教育经费政策4.教育人事政策5.国家学制政策6.课程与教学政策7.学历与学位政策8.教师教育政策9.考试与评价政策10.招生与就业指导政策11.学校语言文字政策(四)教育法规的类型1.依据教育法规创制方式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成文法和不成文法,还可以分为制定法、判例法和习惯法。

教育政策法规(教师资格)

教育政策法规(教师资格)

3.教育法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

二、教育法的特征和原则:
1.教育法的特征:
教育法的规定具有公定力;
教育法的规定性具有强制性;
教育法具有多变性的特点; 在教育法之上没有统一的法典。
2.教育法的基本原则:
(1)方向性原则 (2)公益性原则 (3)平等性原则 (4)终身性原则
国家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
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遵循宪法确定
的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 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二节
依法治教的基本原则
二、受教育机会平等的机会:
教育机会平等含义:
三、教育法的作用:
1.教育法的规范作用 (1)指引作用(2)评价作用(3)教育作用: (4)预测作用(5)强制作用 2.教育法的社会作用: (1)保障我国教育的正确方向 (2)保障和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3)保障按教育规律办事 (4)保障有关各方在教育上的合法权益 (5)可以极大地提高教育管理的效率
第二节

教育法律规范
一、教育法律规范:通过一定的法律条文表现出来 的、具有自己内在逻辑结构的一般行为规则。 二、教育法律规范的结构: 1.法定条件:法律规范适用的条件和情况 2.行为准则:法律规范中指明的行为规则的基本要 求 3.法律后果:在某种条件或情况出现时,法律关系 的参加者有没有做出“行为准则”要求的某种行为 时,应承担的法律后果、法律责任,即对违反该法 律规范行为给予何种处置。
第三节 教育法的渊源
一、宪法:
二、教育法律: 1.教育基本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年颁布 2.教育单行法律: 《义务教育法》《学位条例》 《教师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

《教育政策与法规》课程笔记

《教育政策与法规》课程笔记

《教育政策与法规》课程笔记第一章教育政策学的学科分析一、教育政策学产生的时代背景1. 社会背景- 经济全球化:全球经济的融合发展要求教育体系能够培养出适应国际竞争的人才。

- 知识经济兴起:知识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教育政策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 社会阶层流动性:教育被视为促进社会阶层流动和减少不平等的重要途径。

2. 政策背景- 政府角色的转变:政府从教育服务的直接提供者转变为宏观调控者和质量监督者。

- 教育公平的诉求:社会对教育公平的呼声越来越高,教育政策需回应这一诉求。

- 教育改革的需求:教育体系不断面临改革的挑战,教育政策学为改革提供理论支持。

3. 理论背景- 多学科融合:教育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为教育政策学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基础。

- 政策科学的发展:政策科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为教育政策学的产生提供了学术支撑。

二、西方教育政策学的发展与特点1. 发展历程-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教育政策学开始萌芽,研究重点在于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

-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教育政策学逐渐成熟,研究内容扩展到政策效果、评估和监控。

- 20世纪90年代至今:教育政策学进入多元化发展阶段,强调政策分析与执行的复杂性。

2. 特点- 实证研究:西方教育政策学强调基于数据的实证研究,以事实为基础进行政策分析。

- 跨学科研究:融合多学科理论和方法,形成综合性的研究视角。

- 公平与权益:关注教育政策对弱势群体的影响,倡导教育公平和社会正义。

三、中国教育政策学的发展与特点1. 发展历程-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教育政策学在中国初步兴起,研究集中在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 21世纪初至今:教育政策学在中国迅速发展,研究内容不断丰富,学科体系逐步完善。

2. 特点- 紧密结合国家战略:教育政策学研究与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紧密结合,为政策制定提供理论支持。

- 本土化研究:注重中国教育实际情况,探索适合中国特色的教育政策路径。

第12章教育政策法规

第12章教育政策法规

PPT文档演模板
第12章教育政策法规
第一节 教育政策概述
四、改革开放以来若干重要教育政策文献
• (一)《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5) • (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3) • (三)《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1998) • (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 质教育的决定》(1999) • (五)《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2001) • (六)《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04) • (七)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 》(2010)
PPT文档演模板
第12章教育政策法规
第二节 教育法规概述
一、教育法规的涵义与作用
(一)教育法规的涵义
教育法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指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 实施的教育行为规范体系及其实施所形成的 教育法律关系和教育法律秩序的总和。
狭义的教育法规是指由国家权力部门制定的教 育法律。
PPT文档模板
二、教育政策的制定与执行
(三)教育政策执行的偏差与纠正
对策: (1)加强教育政策制定的科学性。 (2)加大政策宣传力度,使政策得到公众的充分理
解。 (3)增强公共政策之间的协调性。 (4)政策执行人员增强全局意识,局部利益服从集
体利益。 (5)建立健全政策执行的监督系统。
PPT文档演模板
第12章教育政策法规
PPT文档演模板
第12章教育政策法规
第二节 教育法规概述
一、教育法规的涵义与作用 (二)教育法规的作用 2.教育法规的社会作用 (1)确认和保障教育的性质和方向。 (2)促进和保障教育平等。 (3)提高教育管理的效率。

《教育政策法规与教师职业道德(第二版)》习题答案 合集

《教育政策法规与教师职业道德(第二版)》习题答案 合集

参考答案第一章一、简答题1、教育政策的特点?答题要点:1)政治与原则性;2)目的性与可行性;3)稳定性和可变性;4)合法性和权威性;5)系统性和多功能性。

2、教育法规的基本特征?答题要点:1)遵循教育规律与顺应市场经济要求相结合;2)系统性与独立性相结合;3)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4)针对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5)立法自主与择优借鉴相结合。

3、如何正确处理教育政策与教育法规的关系?答题要点:1)制定和实施教育法规应以教育政策为指导;2)教育政策的落实应以教育法规为保障;3)推行教育政策不能超越教育法规所规定的范围.第二章1、《教育法》的基本内容?答题要点:1)《教育法》规定了我国教育的性质与方针;2)《教育法》规定了我国教育的管理体制;3)《教育法》规定了我国教育的基本制度;4)《教育法》规定了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设置的条件;5)《教育法>规定了教育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6)《教育法》规定了教育的社会责任;7)《教育法》规定了教育的投入渠道和保障机制;8)《教育法》规定了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方式;9)《教育法》规定了违反教育法规的法律责任。

2、教师的权利有哪些?答题要点:1)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2)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3)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4)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5)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6)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3、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应当遵循的原则?答题要点:1)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2)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3)教育与保护相结合.第三章1、义务教育的特征?答题要点:1)义务性; 2)权利性; 3)均衡性; 4)公共性; 5)免费牲2、实施素质教育意义?答题要点:《义务教育法》把“实施素质教育”写进法律,这是素质教育第一次由政策上升到法律的层面。

第12章 我国教师教育的政策与法规

第12章   我国教师教育的政策与法规
第十二章 我国教师教育的政策与法规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我国教师教育政策、法规 的沿革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概述 第三节 新时期教师教育政策、法 规的建设
第一节 我国教师教育政策、法规的沿革
一、过渡时期的师范教育政策与法规
1951 第一次师范教育会议 《师范学校暂行规程(草案)》 1954《关于师范学校今后设置发展和 调整工作的指示》 1956 《师范学校规程》等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师范
教育政策与法规
1961年 《三年制中等师范学校教育计划(草案)》 《中等幼儿师范学校教育计划(草案)》
三、“文革”时期师范教育的大倒退
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时期的师范教育政策与法规
1.拨乱反正时期的师范教育政策与法规
2.20世纪80年代的师范教育政策与法规
3.20世纪90年代的师范教育政策与法规
4.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时期的教师培训政策 5.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时期 的教师职业道德政策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概述
一、《教师法》的立法宗旨
1.保会主义教育事业
二、《教师法》的基本内容
1.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2.教师的资格
3.教师的培养和培训
4.教师的待遇和奖励 5.法律责任
6.《教师法》的适用范围
三、《教师法》的重大意义
1.从法律上确认了教师的社会地位和作用 2.为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依据 3.运用法律形式来加强教师队伍的管理 4.为建设高水平、高素质教师队伍提供
法律保障
第三节 新时期教师 教育政策、法规的建设与完善
一、新时期教师教育政策建设的新
进展
1.新时期我国师范教育的转型 2.新时期教师教育政策建设的新进展

教育政策法规知识点老师讲义

教育政策法规知识点老师讲义

教育政策法规知识点老师讲义一、教育政策法规的基本概念1、教育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教育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策略。

2、教育法规:是国家和地方立法机关制定和颁布的,关于教育领域的法律文件。

3、政策与法规的关系:政策是制定法规的基础,法规是政策的具体化和法制化。

二、教育政策法规的制定与实施1、教育政策法规的制定:包括制定程序、制定原则和制定方法。

2、教育政策法规的实施:包括宣传、执行、监督和评估。

三、教育政策法规的主要内容1、教育基本制度:包括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

2、教育行政管理:包括教育经费、教育机构、教育人员、教育教学等。

3、教育法律责任:包括违反教育法规的法律后果及处罚。

四、教育政策法规的意义与价值1、保障教育权益:通过政策法规保障学生、家长和教师的合法权益。

2、规范教育行为:通过政策法规规范学校、政府和社会各方的教育行为。

3、促进教育公平:通过政策法规促进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

4、提高教育质量:通过政策法规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五、教育政策法规的未来发展趋势1、更加注重公平与质量:未来的教育政策法规将更加注重教育的公平和质量。

2、更加注重创新和改革:未来的教育政策法规将更加注重创新和改革,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3、更加注重国际化和合作:未来的教育政策法规将更加注重国际化和合作,推动全球教育的发展。

教师职业道德知识点讲义汇总一、尊重学生尊重学生是教育学生的前提和基础。

尊重每一个学生是教师的职业道德,也是营造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保证。

尊重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有思想、有感情、有尊严的活生生的个体,他们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更希望得到老师的尊重。

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做学生的朋友。

尊重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个性。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兴趣爱好。

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不歧视任何一个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和优点,帮助他们获得充分的发展。

《教育政策法规》第十二章

《教育政策法规》第十二章


且这些场所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
(4)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
(5)不得在中小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室、寝室、
活动室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场所吸烟、饮酒。
20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概述 二、《未成年人保护法》主要内容解读 (四)社会保护
(6)不得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
或者其他人员到场。
(8)对羁押、服刑的未成年人,应当与成年人分别关押。解
除羁押、服刑期满的未成年人的复学、升学、就业不受歧视。
23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概述 三、《未成年人保护法》实施 (一)国家机关及工作人员违法行为责任认定及处理办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六十一条规定: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依法履行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一切人都是平等的,其财产关系和人身关

系也是民法调整的对象。例如,《民法通

则》第一百零四条规定:“婚姻、家庭、

老人、母亲和儿童受法律保护。”又如
民 法
《民法通则》第十六条规定:“未成年人

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这些规定

都是《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立法依据。

6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概述 一、《未成年人保护法》立法要点 (二)立法依据
2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章主要规定了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 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门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主要内容有:
(1)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及时审理未成年人的诉讼,并适应未

成年人生理、心理特点和健康成长的需要,保障未成年人的

合法权益。

(2)法律援助机构或者人民法院应当为未成年人提供法律援

教育政策法规知识点

教育政策法规知识点

教育政策法规知识点教育政策法规是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教育的公平、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点,不仅是教育工作者的必备素养,也是广大关心教育事业的人们应有的知识储备。

首先,我们来谈谈教育政策的含义和作用。

教育政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为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目标而制定的行动准则和策略。

它具有导向作用,能够为教育发展指明方向;具有协调作用,有助于平衡教育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还具有控制作用,通过规范教育行为来保障教育活动的正常秩序。

在我国,教育政策的制定通常会考虑到国家的发展需求、社会的教育期望以及教育自身的规律。

例如,推进素质教育政策的出台,就是为了改变过去过于注重应试的教育模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教育法规是教育政策的法律化表现形式,具有更强的权威性和稳定性。

教育法规明确规定了教育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教育活动的规范和标准等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我国教育领域的基本法,它确立了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优先发展地位,规定了我国教育的性质、方针、目的等重要内容。

比如,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则保障了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明确规定了义务教育的性质、年限、管理体制、经费保障等方面的内容。

比如,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教育政策法规还涉及到教育资源的分配问题。

公平合理地分配教育资源是促进教育公平的关键。

这包括师资力量的配备、教育经费的投入、教育设施的建设等方面。

例如,为了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的支持力度,派遣优秀教师到农村任教,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

在学校管理方面,教育政策法规也有明确的规定。

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保障师生的合法权益。

教育法律法规(上)

教育法律法规(上)

绝或变更法定的义务。也即应该尽的义务,必须做到。
(3)教育法律责任 教育法律责任,即教育法律关系中的主体未能履行自己的义务,根据
教育法律法规的规定要承担的法律后果,并可能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
三、教育法律法规的实施
教育法律法规的制定,是以强制力对教育行为进行规范,法是以其
实践作用体现其存在意义的。 实施教育法的相关要素是:
理解教师的权利和义务,熟悉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所规范的教师教育行为,依
法从教。 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3、了解学生的权利
了解有关学生全权利保护的教育法规,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学生权利保护等实际问题。
第一节 教育法律法规概说
第十二章 教育法律法规(上) 重点内容提示 本章提纲: 第一节 教育法律法规概说
第二节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教育法律法规建设
教育法律法规的实践意义
第四节
本章小结 习题 答案
我国主要的教育法律法规
重点内容提示: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 及大纲》中规定:
5、诉讼 这是指司法机关和案件当事人在其他诉讼参与人的配合下,为解决案件依法定
诉讼程序所进行的全部活动。
狭义的诉讼,指始于起诉、终于审理判决的过程。 广义的诉讼,还包括执行过程,刑事案件还包括侦查。
起诉是诉讼的开始,所谓起诉,是指向法院提出诉讼的行为,请求法院对特定
案件进行审判。起诉人,既可以是自然人,比如,教师、学生、家长等。也可以是 法人,比如,学校组织。
机关制定的“教育行政法规、教育行政规章、教育决议命令等”来体现

教育学09级教育政策学第一二三章整理笔记 (2)

教育学09级教育政策学第一二三章整理笔记 (2)

11
什么是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 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是教育政策的不同主体基于 各自的价值观在面对或处理教育政策涉及的各 种关系、矛盾或冲突时各自所持的基本价值立 场、价值态度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基本价值倾向 和特定的价值方向的表达与整合。
合理的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具有以下两个规定性 一是坚持为国家发展与为教育发展的统一 二是坚持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23
新义务教育法亮点
• 其核心和灵魂是推进教育公平,促进教 育均衡发展。 • 1、免费性和强制性原则更为凸显 • 2、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 • 3、更强调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 4、对义务教育的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
24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教育政策改革 共同趋势
1 2 3 4 5 6 7 提高学生素质,增强国家竞争力 以终身教育理念,建构教育新体系 加强基础学科教学,提高教育质量 重视道德、人格教育,培养现代化公民
改进教学方法,树立学生自信心 开放高等教育,促进大学与社会互动
顺应世界多元发展,加强国际教育合作
25
教育决策伦理规范:公平性、参与性、客观性 具体规范
教育政策执行伦理规范:原则性、灵活性、服 务性
教育政策评价伦理规范:事实性、宽容性
15
教育政策伦理的基本准则
• 以人为本 • 教育公正 • 坚守公益
16
教育政策伦理的具体规范
1.教育决策伦理规范。 这方面的伦理规范有三,即公开性、参与性和客观性。 2.教育政策执行伦理规范。 这方面的伦理规范包括原则性、灵活性和服务性三个方 面。 3.教育政策评价伦理规范。
• 教育体制政策要解决的是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的 问题。 • 教师政策所要解决的是如何建设一支数量足、 质量高的教师队伍的问题。

教育学专业教育法规政策

教育学专业教育法规政策

教育学专业教育法规政策教育学专业是培养教育行业从业者的学科,其教学内容涉及广泛且伴随着国家的法规政策。

了解和熟悉教育法规政策对于教育学专业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它们不仅关系着教育者的工作职责,也严格约束着教育工作的运行和发展。

本文将介绍与教育学专业相关的教育法规政策,以提供必要的指引和参考。

一、教育机构管理法规政策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中国教育事业的基本法律,它规定了教育的宗旨和任务,教育的管理体制以及教育工作的组织和运行等方面的内容。

教育学专业的学生需要了解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原则,掌握教育法规的主要内容,以便将来在教育工作中依法行事。

2.《学校条例》学校条例是国家教育部制定并颁布的对各级各类学校管理的基本依据。

它规定了学校的组织机构、师生关系、课程设置、考试制度等方面的内容。

教育学专业的学生需要了解学校条例的各项规定,以便将来在学校管理、教学和科研活动中遵守相关规定。

二、教育教学法规政策1.《中小学教师法》中小学教师法是专门针对中小学教师群体的法律法规,它规定了中小学教师的职责、权益和教学行为等方面的内容。

教育学专业的学生需要了解中小学教师法的相关规定,以便将来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遵循法律法规要求,保障学生和教师的权益。

2.《中小学课程标准》中小学课程标准是规定中小学各学科课程的教学要求和内容的文件。

它为教师提供了教学的参考标准,同时也对学生知识的获取和发展提供了指导。

教育学专业的学生需要了解各学科的课程标准,掌握如何设计和实施课程,以及如何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教育质量评估与监管法规政策1.《学校教育质量评估办法》学校教育质量评估办法是规定学校教育质量评估的政策文件,它规定教育质量评估的目标、内容、方法和程序等方面的要求。

教育学专业的学生需要了解学校教育质量评估的要求和标准,以便将来在学校教育质量评估中积极参与和贡献。

2.《教育督导管理办法》教育督导管理办法是规定对学校教育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的法规政策文件,它规定了教育督导的目标和职责,以及督导的程序和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教育政策与法规-教学大纲

教育政策与法规-教学大纲

《教育政策与法规》教学大纲Educational Policy and Law课程编码:16A04071 学分: 1.0 课程类别:专业任选课计划学时: 16 理论: 16 实验或实践: 0 上机:0适用专业:全校师范类专业推荐教材:张乐天主编,《教育政策法规的理论与实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参考书目:1.劳凯声,《教育法学》,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年。

2.李晓燕著,《教育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3.褚宏启,《教育政策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4.孙绵涛、黄崴,《教育政策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5.袁振国,《中国教育政策评论2011》,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年。

6.蔡连玉,《教育政策与法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

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掌握、理解教育政策、法规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理解和掌握现行教育政策法规的基础知识,能够初步运用法律武器解决教育活动中出现的法律问题,依法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同时学会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增强教育法制观念,提高运用相关政策与法规知识和理论解决教育教学和学生管理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中应强调核心概念、基本理论的理解,通过典型案例分析,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引导学生掌握研读政策法规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加深知识理解和应用,形成专业视角与素养,形成学科认同,培养初步的科研能力;能结合现实反思教育实践、敢于质疑现行教育政策、法规,并为教育的发展建言献策。

课程的基本要求1.掌握、理解教育政策、法规及基本理论,能够初步运用法律武器解决教育活动中出现的法律问题,依法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同时学会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理解和掌握现行教育政策法规的基础知识,增强教育法制观念,提高运用相关知识和理论解决教育教学和学生管理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力争能反思教育实践、质疑现行教育政策、法规,为教育的发展建言献策。

各章节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及学时分配建议(含课内实验)第一章:绪论建议学时:2[教学目的与要求] 明确学科的知识逻辑结构、学习目标;了解教育政策法规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历史发展及研究意义。

教育法规与政策解读

教育法规与政策解读

教育法规与政策解读教育法规与政策是指国家为规范和促进教育事业发展而制定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

它们对于保障教育公平、促进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推动人才培养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教育法规与政策进行全面解读,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一、国家对教育的重视教育作为国家的基础工程、民族复兴的关键所在,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重要的教育法规与政策,旨在加强教育事业的管理、提高教育质量和公平性。

这些法规与政策的出台,为我国的教育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二、教育法规的主要内容1. 基本法律法规:我国现行的教育法律法规主要包括《教育法》、《义务教育法》、《中等职业学校法》等。

这些法规从教育目标、教育制度、教育投入等方面对我国教育进行了全面规范。

2. 特定领域法规:我国还针对特定领域制定了相应的教育法规,比如《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等。

这些法规重点关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特定教育领域的管理和发展。

3. 行政法规与部门规章:为了更具体地细化教育法律法规,我国还制定了一系列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

这些规定对学校运行、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等细节进行了规定,在实际教育管理中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三、教育政策的主要内容1. 教育改革与发展政策:为适应新时代教育需求和发展趋势,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教育改革与发展政策。

比如《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了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的目标与路径,为教育改革提供了总体指导。

2. 教育公平政策:我国高度重视教育公平,为了缩小城乡、贫富、区域之间的教育差距,推动教育公平,制定了一系列教育公平政策。

比如加大对农村、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等。

3. 教师发展政策:教师是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为了提高教师的素质和待遇,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教师发展政策。

比如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加强教师培训与职称评定等,旨在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四、教育法规与政策的意义和影响1. 规范教育行为:教育法规与政策对于规范教育行为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教育教学政策法规(最新最全总结)

教育教学政策法规(最新最全总结)

教育政策法规一、教育法制得有关概念(一)教育法制—-概括来讲,教育法制就是指教育法律制度、教育法律制度得运行,以及与之相联系得教育法律意识、教育法学教育与研究等。

(二)依法治教—-指在民主得基础上,使教育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应明确以下几点: 1、依法治教得主体:包括各级行政机关、权力机关、审判机关与检察机关,各级各类学校及其她教育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公民。

2、依法治教得范围:包括国家机关管理教育、举办学校、学校办学、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等教育十分明显得教育活动,以及教育经费拨款、举办校办产业、捐资助学等有关教育得活动。

3、依法治教得依据:包括专门得教育法律、法规与规章,以及其她与教育有关得法律、法规与规章。

理解“依法治教”这一概念必须与“以法治教”、“以罚治教"相区分。

ﻫ注意区别“教育法制”与“教育法治”。

前者就是指与教育法律制度有关得概念,后者则与“依法治教”基本相同. (三)教育法-—就是体现统治阶级在教育方面得意志,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得教育活动得行为规则得总称.教育法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得教育法与某些教材上使用得“教育法规"内涵、外延基本一致;狭义得教育法专指有关教育得法律。

我们一般就是从广义上使用教育法得概念。

(四)教育法律规范(简称教育法规)—-指通过一定得法律条文表现出来得、具有自由内在逻辑结构得一般行为规则。

二、依法治教得基本原则(一)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二)受教育机会平等(三)教育活动符合国家与社会公共利益(四)权利与义务相一致(五)教育法制统一三、教育法律得功能与作用(一)教育法律得功能体现为统治功能与社会功能。

(二)教育法得作用就是调整有关教育得活动中形成得各种社会关系。

“有关教育得活动”,专指有目得、有意识、有组织培养人得教育活动以及与此紧密相关得其它活动.“社会关系"专指前述教育活动中产生得教育内部及教育外部关系.第二节教育法律规范一、教育法律规范得含义与特征教育法律规范就是由教育法律所确定得人们得行为规范。

第十二章教育法律法规

第十二章教育法律法规
பைடு நூலகம்
三、学生的义务 遵守法律、法规;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 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努力学习,完成规定 的学习任务;遵守所在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四、《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的基本内容与实施
1、办法颁布的目的和意义:根本在于知道 和帮助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积极预防 妥善处理学生伤害事故;对人们关注的焦点问 题作出了法律上的明确回答,有利于规范教育 法律关系主体的意识与行为;弥补了我国教育 立法在处理学生伤害事故专项法规上的空白。
(4)关于伤害事故的类型,学校责任事故、学 生责任事故、其他相关人员的责任事故、混合 型责任事故 (5)关于学生伤害事故的处理程序,主要由学 校进行处理,教育部门予以指导、协助和调节 (6)关于学生伤害事故的赔偿原则和经费的来 源,原则是参照民法通则、有关司法解释和相 关法规及有关跪地确定,经费来源:学校筹措、 县级以上有条件的教育行政部门设立学生伤害 赔偿准备金、鼓励学校学生参加相应的保险。
三、教师的义务
遵纪守法义务,教育教学义务、政治思想品德教 育义务、尊重学生人格义务、保护学生权益的义务、 提高思想业务水平义务。
第三节
学生权利保护
一、学生的法律含义:是指在依法成立或国家 法律认可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按规定条件具 有或取得学籍,并在其中接受教育的公民。
二、学生的权利 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 学设备、设施和图书资料;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 学金、助学金、贷学金;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 正的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取得相应的学位学业证 书;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 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 申诉或者依法提起申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教育教学政策法规(最新最全总结)

教育教学政策法规(最新最全总结)

教育教学政策法规(最新最全总结)教育政策法规⼀、教育法制的有关概念(⼀)教育法制——概括来讲,教育法制是指教育法律制度、教育法律制度的运⾏,以及与之相联系的教育法律意识、教育法学教育和研究等。

(⼆)依法治教——指在民主的基础上,使教育⼯作逐步⾛上法制化、规范化。

应明确以下⼏点:1、依法治教的主体:包括各级⾏政机关、权⼒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各级各类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公民。

2、依法治教的范围:包括国家机关管理教育、举办学校、学校办学、教师教学、学⽣学习等教育⼗分明显的教育活动,以及教育经费拨款、举办校办产业、捐资助学等有关教育的活动。

3、依法治教的依据:包括专门的教育法律、法规和规章,以及其他与教育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理解“依法治教”这⼀概念必须与“以法治教”、“以罚治教”相区分。

注意区别“教育法制”与“教育法治”。

前者是指与教育法律制度有关的概念,后者则与“依法治教”基本相同。

(三)教育法——是体现统治阶级在教育⽅⾯的意志,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保证实施的教育活动的⾏为规则的总称。

教育法有⼴义和狭义之分,⼴义的教育法与某些教材上使⽤的“教育法规”内涵、外延基本⼀致;狭义的教育法专指有关教育的法律。

我们⼀般是从⼴义上使⽤教育法的概念。

(四)教育法律规范(简称教育法规)——指通过⼀定的法律条⽂表现出来的、具有⾃由内在逻辑结构的⼀般⾏为规则。

⼆、依法治教的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向(⼆)受教育机会平等(三)教育活动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四)权利和义务相⼀致(五)教育法制统⼀三、教育法律的功能和作⽤(⼀)教育法律的功能体现为统治功能和社会功能。

(⼆)教育法的作⽤是调整有关教育的活动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

“有关教育的活动”,专指有⽬的、有意识、有组织培养⼈的教育活动以及与此紧密相关的其它活动。

“社会关系”专指前述教育活动中产⽣的教育内部及教育外部关系。

第⼆节教育法律规范⼀、教育法律规范的含义和特征教育法律规范是由教育法律所确定的⼈们的⾏为规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章 我国教师教育的政策与法规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我国教师教育政策、法规 的沿革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概述
第三节 新时期教师教育政策、法 规的建设
第一节 我国教师教育政策、法规的沿革
一、过渡时期的师范教育政策与法规
1951 第一次师范教育会议 《师范学校暂行规程(草案)》
1954《关于师范学校今后设置发展和 调整工作的指示》
法律保障
第三节 新时期教师 教育政策、法规的建设与完善
一、新时期教师教育政策建设的新
进展
1.新时期我国师范教育的转型 2.新时期教师教育政策建设的新进展
二、关于调整和完善教师教育政策 与法规的思考
1.关于修订与完善《教师法》的思考 2.关于完 善师范生免费教育制度的思考
1.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2.教5.法律责任 6.《教师法》的适用范围
三、《教师法》的重大意义
1.从法律上确认了教师的社会地位和作用 2.为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依据 3.运用法律形式来加强教师队伍的管理 4.为建设高水平、高素质教师队伍提供
1956 《师范学校规程》等
4.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时期的教师培训政策
5.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时期 的教师职业道德政策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概述
一、《教师法》的立法宗旨
1.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 2.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3.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
二、《教师法》的基本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