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成本管理国内外发展趋势及应用

合集下载

企业质量成本管理现状分析

企业质量成本管理现状分析

企业质量成本管理现状分析企业质量成本管理现状分析成本一直是企业关注的焦点,也是会计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质量成本作为企业成本的一部分,对现代企业的经营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涉及成本管理、责任会计、企业质量管理等多个相关领域。

一、质量成本管理发展过程质量成本(quality cost)最早是由美国著名的质量专家,通用电气公司制造和质量经理费根堡姆于1945年提出,并先后在欧美等多个国家的公司中迅速开展起来,成为成本会计的任务之一。

例如,美国的商用机器公司、通用电气公司等都相继建立了质量成本管理系统。

我国自1979年引进质量成本的概念,到1987年4月正式实施国家标准-86《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术语第一部分》,对质量成本给出了明确的定义。

同时,各企业根据国家标准建立了一系列管理程序和相关制度,由此逐步推动了质量成本管理在我国的迅速发展并为企业提升经济效益、增强国内外市场竞争力起到了积极而有效的作用。

二、建立质量成本管理的目的有效、正确地掌握企业产品各项质量成本,并对其进行控制和管理,为质量改进计划及质量策划提供参考,以便能发挥成本管理的作用,做到以预防为主,处理为次,并为经营决策者进行成本分析和决策提供事实依据,以促使企业在“合理质量”下经营和管理,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三、质量成本及相关概念定义随着客观经济环境和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演变,旧理念下的质量成本概念已经不能涵盖今日所期望的质量成本的全部内容,质量成本的理论体系也已发生了重大变化,因此,本文就质量成本及其相关的基本概念给予了重新定义。

质量成本:是一种动态成本,是总成本和商品成本的一部分,由显见成本和隐含成本组成(即:内部运作质量成本和外部保证质量成本),它包括确保和保证满意的质量所发生的费用,以及未达到满意的质量所造成的有形和无形的损失。

内部运作质量成本:指企业为获利及确保既定质量水准所需负担的成本。

它分为两大类:预防及鉴定成本、失效成本。

概述现代企业质量成本管理现状

概述现代企业质量成本管理现状

概述现代企业质量成本管理现状进入新世纪,世界经济飞速发展,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经济时代随之到来,中国企业也在现今世界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形势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企业竞争日益激烈。

企业若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关键是其生产的产品要迎合顾客需求、质优价廉,从而吸引更多顾客;而争取新顾客和留住老顾客的关键就是企业的质量成本控制的程度及效果。

1 质量成本及质量成本管理概述“质量成本”这一名词是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菲根堡姆于20世纪50年代最先提出的,随后,美国又一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又提出了“矿中黄金”的概念,其实质就是质量成本。

时至今日,学者们对于质量成本概念的解释层出不穷,这里所阐述的质量成本概念以及质量成本管理体系其实就是在20世纪60年代之后,在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实践中所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成本管理的一个分支学科。

对于质量成本的具体含义,美国质量管理专家菲根堡姆、朱兰等的观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菲根堡姆认为,质量成本是工厂和公司的质量成本,包括控制成本和控制失效成本,其中前者包括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而后者则包括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

朱兰认为,质量成本是企业为了确证和提高产品的质量而支出的一切费用,与因不符合质量标准而造成的一切损失之和。

根据上述国外专家给出的概念,并结合我国企业的现状,质量成本可以定义为:企业为了保证既定的产品质量水平和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所消耗的成本以及由于没有达到既定的质量标准目标而发生的费用的总和。

其中不仅包括有预防成本、检验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成本等直接的质量成本,还包括间接的质量成本,如外部质量保证成本等。

所谓质量成本管理,是指企业对质量成本进行的预测、计划、核算、分析、控制、考核等一系列有组织的活动,以寻求适当的质量成本为手段,提高产品质量水平、过程的质量管理水平和质量保证能力。

2 我国现代企业质量成本管理现状及原因分析如前所述,质量成本自提出以来,随着60多年来该理论在实践中的不断应用与发展,现在质量成本已经发展成为世界范围内企业进行管理主要手段之一;而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质量成本相关内容被引入中国并开始在我国的一些企业中进行了实践。

质量管理在国际市场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质量管理在国际市场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质量管理在国际市场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一、前言随着全球化进程加速和跨国交流的不断增多,企业面对的竞争压力不断加大,决策者的眼光和思维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对质量管理的要求更加实际和全面。

二、质量管理的定义质量管理是一种持续的管理活动,旨在优化产品或服务的质量。

它包括规划、控制、保证和改进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以满足客户需求并提高企业绩效。

三、质量管理发展历程1.传统的质量管理传统的质量管理主要关注生产过程中的问题,采用“检查、纠错、复核”的方式来保证产品质量。

2.全面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是针对传统质量管理的缺陷,提出的一种质量管理方法。

它强调以客户为中心,通过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来满足客户需求。

3.六西格玛六西格玛是21世纪以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高级质量管理方法。

它采用数据驱动的方法,通过优化流程和减少变异性来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四、质量管理在国际市场中的应用1.全球化趋势随着全球化的加速,企业必须在国际市场上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以保持竞争优势。

2.进口贸易限制进口贸易限制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企业必须遵守各种国际标准和技术要求,才能顺利地进入市场并保持竞争力。

3.客户需求全球化使得客户更加多样化和挑剔,要获得客户的信任和忠诚,企业必须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五、质量管理的国际标准1.ISO 9000ISO 9000是全球认可的一系列标准,旨在为企业提供质量管理的基础框架。

ISO 9000提出了一套标准化的流程和标准化的文件格式,以确保企业能够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实现效率和可持续发展。

2.ISO 14000ISO 14000是全球认可的一系列标准,旨在为企业提供环境管理的基础框架。

ISO 14000包括一系列标准和准则,旨在帮助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保护环境。

六、未来趋势1.数字化和智能化随着数字化和智能化的进一步发展,质量管理将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提高效率和准确度,降低成本和人力投入。

2.全链条的质量管理未来,企业将更加关注全链条的质量管理,并采用多种手段对全过程进行监控和控制,从而实现全面优化和提高。

质量成本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与实践

质量成本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与实践

质量成本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与实践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下,企业要想取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必须注重产品或服务的质量。

质量成本管理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各类企业中,以提高质量水平并降低质量成本。

本文将探讨质量成本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与实践,并分析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一、质量成本管理的定义与概念质量成本管理是一种以质量为导向的管理方法,旨在通过精确计量、分析和控制各类与质量相关的成本,以实现企业质量目标的管理手段。

其核心理念是质量管理不仅仅是一项维护和改善产品或服务质量的工作,更是对企业整体经营的管理。

质量成本管理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成本:预防成本、评估成本和内部、外部失败成本。

二、质量成本管理的应用方式1. 预防成本预防成本是为了防止产品或服务出现质量问题而进行的投入,包括培训费用、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费用等。

企业可通过完善质量控制流程,减少不合格品的制造,从而降低质量事故的发生率,提高预防成本的效益。

2. 评估成本评估成本是在产品或服务质量问题出现后进行的衡量与评估过程,包括质量检验费用、测试费用等。

通过对评估成本的控制,企业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质量问题,减少后期修复的成本,并提高客户满意度。

3. 内部、外部失败成本内部失败成本是由于自身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而导致的损失,包括返工费用、报废费用等。

外部失败成本则是由于产品或服务交付给客户后出现的质量问题而带来的损失,如售后服务费用、赔偿费用等。

通过合理的质量成本管理,企业可以减少内部和外部失败成本的发生,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可靠性。

三、质量成本管理的实施步骤1. 制定质量成本管理策略企业应根据自身的情况和目标制定适合的质量成本管理策略,明确质量目标、质量成本目标和相关指标,为实施质量成本管理打下基础。

2. 识别和计量质量成本企业需要通过收集和整理数据,识别和计量各类质量成本。

这需要与各个部门紧密合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分析和控制质量成本通过对质量成本数据的分析,企业可以找出成本较高的环节,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成本核算与管理的发展与前景

成本核算与管理的发展与前景

成本核算与管理的发展与前景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对成本核算与管理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

成本核算与管理是企业经营活动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经营模式的多样化,成本核算与管理的发展也日新月异,展现出一系列新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成本核算与管理的发展传统成本核算模式过去,传统的成本核算模式主要依靠人工而繁琐,容易出现成本漏算或计算错误的情况。

基于传统管理会计的成本核算方法,主要包括作业成本法、过程成本法和直接成本法等。

这些方法虽然在过去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在当前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下已显不足。

现代成本核算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成本核算技术不断涌现,例如活动成本管理、全面成本管理和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等。

这些新型的成本核算技术通过自动化和智能化手段,提高了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效率,帮助企业更好地控制成本并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成本管理理念的变革在成本核算与管理领域,管理者们正在逐渐意识到成本并非仅仅是一种负担,而是可以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转化为企业的竞争优势。

因此,更加注重以成本效益为中心的管理理念也在逐渐形成。

成本核算与管理的前景数据驱动的成本管理未来,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普及和应用,数据驱动的成本管理将成为主流。

企业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深入了解产品成本结构和生产流程,从而做出更精细的成本控制和管理决策。

成本监控与风险管理成本核算与管理的前景还包括更加强调成本监控与风险管理。

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成本监控体系,及时发现成本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同时,风险管理也应与成本管理相结合,形成全面的风险成本管理体系。

战略性成本管理未来成功企业将把成本管理提升到战略高度,将成本管理与企业战略规划相结合,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制定更具前瞻性的成本管理策略。

同时,注重产品创新和价值链优化,实现成本管理的持续创新与提高。

综上所述,成本核算与管理在当今经济环境下扮演着愈加重要的角色。

企业三种质量成本管理方法的选择与应用【成本管理论文-】

企业三种质量成本管理方法的选择与应用【成本管理论文-】

前言企业为了可持续发展,为了提高市场占有率,就应当积极开展质量成本管理工作,应当严格控制和降低整个成本,在保证产品质量、合法经营和不搞短期行为的前提下,企业通过对三种质量成本管理方法的选择与应用,为企业降低成本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增加了企业的利润,使企业在当前经济低迷的困境中得到改善并减少了成本的浪费,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生存能力;同时也为企业节约了资金,从而使企业有更充裕的资金去加大创新和研发投入,扩大了企业的获利空间。

1 质量成本概念与质量成本管理发展概况1.1 质量成本概念质量成本是指为了保证和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而发生的一切费用,以及因没有达到质量标准而产生的一切损失之和。

因此,质量成本可以分为预防和鉴定费用、质量事故费用两部分。

预防和鉴定费用是指为确保满意的质量而产生的费用;而质量事故费用是指未达到满意的质量而产生的有形和无形的损失。

1.2 质量成本管理发展概况1.2.1 在計划经济时期,企业搞生产只算政治账,没有质量成本管理意识,不重视成本,更不重视质量成本管理。

1.2.21978 年,我国从日本引进了全面质量管理的同时,也引进了质量成本管理理论,但是,我国的财会制度和会计核算方法未能将质量成本核算全部纳入财务核算系统,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质量成本管理工作的推广与应用。

1.2.3 目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

在这种形式下,企业压力逐渐增大,许多企业都按照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国家标准和财政部的要求对成本进行控制,全面开展质量成本管理工作,向质量要效益,走质量效益型的发展道路。

随着质量成本管理工作的不断完善,为了降低成本、增加利润,开展质量成本管理工作对企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要,因此,企业逐渐加强了对质量成本管理的重视和依赖。

2 企业三种质量成本管理方法的选择与应用2.1 寻找适宜的质量成本构成比利用典型的质量成本横式图寻找质量成本最佳的平衡点,如图 1 所示:图 1 质量成本横式图从上图可以看出:在提高质量水平的同时,预防和鉴定费用也逐步提高,而质量事故费用在不断下降。

质量成本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与实践

质量成本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与实践

质量成本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与实践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质量成本管理是一项重要的管理方法,它帮助企业有效降低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成本,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利润。

本文将探讨质量成本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与实践,并分析其对企业经营的重要性。

一、质量成本管理的定义与理念质量成本管理是基于质量管理的一种管理方法,旨在通过有效控制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成本,降低质量问题造成的损失和浪费。

其核心理念是“先预防,后检验”,即在产品或服务生命周期的早期阶段预防质量问题的出现,降低质量成本,并通过精细的质量管理手段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水平。

二、质量成本的分类与测算质量成本可分为内部质量成本和外部质量成本。

内部质量成本包括预防成本、评估成本和故障成本,主要用于预防和发现质量问题的费用;外部质量成本包括应对成本和失去成本,主要用于处理质量问题和承担质量问题带来的损失。

质量成本的测算是质量成本管理的核心环节,常用的测算方法有传统测算法和改进测算法。

传统测算法主要通过会计手段对质量成本进行统计和核算,但容易忽略质量问题对企业的间接影响;改进测算法采用质量损失函数模型,将质量问题带来的客观经济损失与质量成本进行关联,更准确地测算质量成本。

三、质量成本管理的应用1. 提高生产效率:通过预防成本投入,减少生产中的质量问题,降低质量问题带来的停工、报废等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2. 强化供应链管理:评估成本和应对成本可用于与供应商谈判,要求其提供更高质量的原材料或零部件,减少不合格品的发生。

3. 优化产品设计:通过分析故障成本,及时调整和改进产品设计,减少质量问题的发生,提高产品可靠性和用户满意度。

4. 完善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成本管理是贯穿于整个质量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建立规范的流程和指标,促进质量管理的持续改进和优化。

四、质量成本管理的实践案例以某电子产品制造企业为例,该企业通过实施质量成本管理,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首先,通过加强产品设计和检验工艺的预防成本投入,大幅减少了生产中的不合格品数量,降低了废品率及报废成本。

质量成本管理发展趋势研究_刘雷

质量成本管理发展趋势研究_刘雷

质量成本管理发展趋势研究_刘雷1.质量成本的研究意义质量既是企业获取和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又是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基本组成要素,有效的质量活动必须以经济性为基础,这样有助于企业提高收益和保持持续竞争力。

质量成本的研究是以应用为导向的,因为所有关于质量成本的研究成果如果不加以应用是没有意义的。

质量成本研究的最终目标不是得出相关质量成本信息,而是为进一步推动质量改进工作。

质量成本可以用于判定和支持每个产品或服务的重要活动领域中质量性能的改进、减少成本从而提高利润,同时质量成本的有效应用意味着将质量测量和纠正措施的完全融合。

质量成本还作为质量管理报告中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质量管理报告的功能是通告质量进展,即通报组织的总体质量管理状况,并以更为直接的方式推进和支持各主要领域所需的纠正措施。

质量成本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四大方面:1.1作为提高质量工作的一个经营参数(business parameter)经营参数的涵义是质量成本数据可使企业的管理层重视质量问题,从而促进质量改进工作。

1.2有利于质量改进工作质量成本数据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也可以表示为相对量和绝对量,质量成本的测量主要有三个目的:①与业务的其他方面比照,或与其他类别的业务比照;②做出决策;③激励。

质量成本的主要用途体现在与其他企业进行对标分析和决策支持。

各类指标和比率可以用来作出对比,并显示出随着时间改变而变化的趋势。

当管理层制定决策时,通常质量成本及有关的补充数据是非常有用的。

诸如年销售总额、生产增加值、劳动生产率、原材料及过程成本,这样的数据在高级经理中具有相当的影响力。

1.3有利于质量工作的计划与控制成本是预算及最终成本控制的基础。

一些学者也将质量成本列入预算控制作为研究目标,但只是处于研究阶段,并未经实际检验。

质量管理的贡献在于建立质量成本预算用于成本控制,这样就需要历经较长时间来收集大量的数据对特定成本减少的改进工作进行跟踪。

质量成本管理的应用与改进

质量成本管理的应用与改进

质量成本管理的应用与改进近年来,质量成本管理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其主要作用是通过对质量成本的分析和管理,实现质量成本的优化,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质量成本管理具有多种应用形式和改进途径,本文将就此展开探讨。

一、质量成本管理的应用形式1. 成本预测成本预测是质量成本管理的第一步,其目的是通过对质量成本的预估和规划,为质量改进提供基础支持。

成本预测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质量故障率、质量控制成本、关键驱动力等,结合统计模型和趋势分析等方法实现。

2. 成本分析成本分析是对质量成本的具体评估,主要是以成本构成、成本原因、成本趋势等为中心,对质量成本进行分析和评估。

成本分析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方法实现,如对比分析、趋势分析、比较分析等,以发现成本结构的不合理之处,并针对性地制定改进方案。

3. 成本控制成本控制是对质量成本的精细管控,其实现的核心是降低质量不良品的比例,减少返工、报废、维修等相应的质量成本,并加强质量精益化管理,提高工艺质量和产品品质。

成本控制可以通过多种手段实现,如流程再造、精益化管理、六西格玛、TOC等方法。

二、质量成本管理的改进途径1. 实施质量管理实施质量管理是实现质量成本管理的关键,其核心是组织对质量的全面管理,建立完备的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计划、质量评估、质量控制、质量改进等多个环节,在此基础上实施质量成本管理,才能真正地实现质量成本的控制和优化。

2. 建立绩效评估机制建立绩效评估机制是对质量成本管理的改进途径之一,其目的是通过对企业绩效的评估和反馈,推动企业各项经营决策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绩效评估机制需要包括定期的绩效评估、绩效指标的制定和反馈、以承接的管控手段等。

3. 引入新技术和新工艺引入新技术和新工艺是实现质量成本管理的又一途径,其目的是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减少生产成本和质量成本。

引入新技术和新工艺需要充分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综合运用多种技术和工艺手段,实现质量成本的有效控制和管理。

质量管理中的质量成本分析

质量管理中的质量成本分析

质量管理中的质量成本分析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要想获得竞争优势,就必须注重产品的质量管理。

而在质量管理中,质量成本分析是一个重要的工具,通过对质量成本的识别、计量和分析,企业可以有效地提升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

下面将从不同角度探讨质量成本分析在质量管理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一、质量成本的定义和分类质量成本是指为了预防和度量质量问题而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预防成本、评估成本、内部失误成本和外部失误成本。

预防成本主要是为了预防质量问题的发生而进行的投入,例如培训成本、检验成本等;评估成本是指为了评估产品质量而进行的成本,例如检测成本、评估成本等;内部失误成本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质量问题引起的成本,例如废品成本、重工成本等;外部失误成本则是指由于产品质量问题给企业带来的外部成本,例如维修成本、赔偿成本等。

二、质量成本分析的目的质量成本分析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企业了解质量管理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通过分析各类质量成本的构成和变化情况,帮助企业确定提升产品质量的关键领域,制定合理的质量管理策略,提高质量管理水平,降低质量成本,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

三、预防成本的作用预防成本是质量成本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在质量管理中扮演着预防质量问题、减少内部失误成本的关键角色。

预防成本的投入有助于提前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避免质量事故的发生,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降低内部失误成本,为企业节约成本,提高效益。

四、评估成本的重要性评估成本是为了评估产品质量而发生的成本,它包括测试成本、检验成本等。

通过对评估成本的分析,企业可以了解产品的质量水平,及时调整和改进质量管理措施,保证产品质量符合客户需求,减少质量问题的发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五、内部失误成本的控制内部失误成本是由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引起的成本,例如废品成本、重工成本等。

通过对内部失误成本的分析,企业可以找出质量问题的根源,及时解决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质量缺陷,减少内部失误成本的发生,提高产品一次通过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利润。

质量成本管理

质量成本管理

15
• 四、质量成本控制 • 质量成本是存在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与质量 有关的各项耗费和损失,质量成本管理就是按 产品形成的全过程,从投产前的技术准备过程、 生产制造过程到产品销售过程等所进行的质量 成本管理,它用货币形态反映产品质量状况, 并成为进行全面质量控制的依据。正确核算质 量成本,是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中心环节。
20
21
• 控制成本和结果成本是互为条件、互为 因果的:质量成本水平与可控成本呈相 同方向的变化,与结果成本呈反方向的 变化。当可控成本与结果成本相等时, 质量总成本是最低的,此时的质量水平 为可接受的质量水平。可见,AQL允许 生产并销售一定数量的缺陷性产品。例 如,AQL设为2%,则在任何总量的产品 中,总有不超过2%的不良产品将销售给 客户。因此,AQL具有不利于改善经营 缺点的弊端存在。
31
• 从产品质量适用性的角度讲,产品的质量标准 应包含以下五个方面:①性能指标,即产品应 具有的基本功能。②寿命指标,即产品使用的 有效期限。③可靠性指标,即产品在时空条件 下实现其基本功能的能力大小。④安全指标, 即产品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程度。⑤经济性指标, 即产品从设计制造到使用维护这整个寿命周期 的成本限度。这五个方面的指标,构成了产品 质量的完整标准体系。企业制造的任何产品, 只有达到了企业规定的质量标准,才算是合格 的产品。但如果超过了这些标准,或者企业选 定的质量标准过高,会产生什么后果呢?
6
• 质量问题受到人们越来越多重视的原因在于:(1) 提高质量可以节省大量的费用,从而增加利润。如 Motorola公司——通讯和电子仪器的制造商,其1994 年的质量改进方案节省20亿美元,占全年收入222亿 美元的9%。Motorola公司1994年的经营利润为24亿美 元。显然,如果不是依靠贯彻质量控制方案节约了大 量成本,Motorola公司1994年的收益将会很低。(2) 提高质量可以防止低收入。如果企业的竞争对手正在 改善其产品的质量,而企业本身却没有在提高产品质 量方面进行投资,其可能的结果是该企业市场份额和 收入的下降。因此,提高质量的目的在于防止低收入, 而不是产生高收入。(3)提高质量能够提高公司的 声誉和顾客的关切度,从而能够提高企业未来的收入。 如Motorola公司由于质量的提高,从而增加了顾客的 满意度,在8年的时间内,它的收入增加了380%,利 润增加了800%,股票价格上涨了600%。 7

全面质量管理的发展趋势与前景

全面质量管理的发展趋势与前景

全面质量管理的发展趋势与前景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简称TQM)是一种以全面的、系统的方式来管理组织质量的方法。

它强调通过持续改进和全员参与来提高质量水平,并以满足客户需求为核心目标。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全面质量管理在各个行业和组织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探讨全面质量管理的发展趋势与前景。

一、技术创新与数字化转型助力全面质量管理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分析、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正在快速渗透到各个行业。

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全面质量管理的数字化转型。

通过实时数据的采集和分析,企业可以更加准确地了解产品质量状况和生产过程中的潜在问题,从而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此外,云计算的应用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质量数据共享和协同,促进全面质量管理的全面推进。

二、跨部门合作与全员参与推动全面质量管理发展在传统的组织管理中,各个部门之间常常存在信息壁垒和利益冲突,导致质量问题无法得到及时解决。

而全面质量管理强调跨部门合作和全员参与,倡导团队合作和共同责任。

通过建立跨部门的质量管理团队和开展员工培训,可以改善部门之间的协作关系,实现质量问题的快速解决。

同时,通过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质量管理可以促进组织内部的创新和改进,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

三、全面质量管理带来的效益与前景展望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可以带来诸多效益。

首先,它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通过持续改进和消除质量问题,减少了资源浪费和重工成本。

其次,全面质量管理可以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形象。

此外,全面质量管理还可以提高员工满意度和工作效率,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创新能力。

展望未来,全面质量管理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将进一步扩大。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本的不断下降,中小型企业也将更加容易实施全面质量管理。

同时,全面质量管理也将与其他管理方法相结合,形成更加综合和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

浅析我国企业质量成本管理现状与对策

浅析我国企业质量成本管理现状与对策

浅析我国企业质量成本管理现状与对策【摘要】:质量成本是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经济表现。

对质量成本的管理与控制,不但可以找到降低质量成本的途径,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同时也可以指导和监督质量管理活动,促进产品质量的改进与提高,进而提高整个企业的竞争力。

【关键词】:质量成本; 质量成本管理; 成本控制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产品质量将影响企业市场竞争力,企业将更注重新产品、新技术、新方法的发展。

在传统的成本管理基础上,质量成本管理成为关注焦点,加强质量成本管理是企业控制和降低产品成本,增长利润的有效途径,是提高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必然手段。

1. 质量成本概述1.1 概念简而言之,质量成本特指与产品或服务合格或不合格相关联的成本,合格与否的测量标准为公司制定的产品或服务的所有符合性要求,以及公司与顾客、公司与社会团体签署的规定和合同中的要求。

这些要求包括市场规范、最终产品和加工规范、购买定单、工程制图、公司程序、作业指导书、专业或行业标准、政府法规以及其他影响产品或服务结果的文件或顾客要求。

更为确切的说,质量成本是由以下三方面引发的成本的总和,这三个方面为:(1) 为预防不符合要求而开展的调查工作;(2) 鉴定产品或服务与要求的符合性;(3) 未能符合要求而引发的成本。

质量成本表示产品或服务的实际成本与无任何亚标准服务、产品失效或制造缺陷情况下所需成本之间的差值。

总结如下表。

1.2 质量成本控制的意义质量成本控制就是依据质量成本目标,对质量成本形成过程中的一切耗费进行严格的计算和审核,揭示偏差,及时纠正,实现预期的质量成本,并进而采取措施,不断降低质量成本。

质量成本控制是保证各项质量成本经营的重要手段,是质量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

其意义在于:(1)质量成本控制是质量成本经营的重要手段;(2)质量成本控制是推进企业改善全面质量管理和经营管理的动力;(3)质量成本控制是建立和健全厂内经济责任制的重要件。

质量成本管理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质量成本管理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质量成本管理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在如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如何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同时降低成本,一直是管理者们面临的挑战。

在这个背景下,质量成本管理技术应运而生。

质量成本管理技术是指通过对质量活动的各个方面进行测算和控制,以评估和规划质量方针和目标,并以此作为决策的基础的方法。

本文将探讨质量成本管理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首先,质量成本管理技术可以帮助企业识别和衡量质量问题的成本。

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主要注重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核算,而忽略了质量问题所带来的隐性成本。

质量成本管理技术通过细化质量活动,将质量问题与其产生的成本相匹配,可以使管理者更全面地了解质量问题对企业的经济影响。

例如,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出现不合格品,需要进行返工,这不仅增加了人力和设备的使用成本,还延误了交货时间,给企业带来了信誉风险和市场份额的损失。

通过质量成本管理,企业可以发现这些隐藏在质量问题背后的成本,并采取相应措施降低或避免这些成本的发生。

其次,质量成本管理技术可以帮助企业提升质量水平。

质量成本管理技术的一个重要功能是通过分析质量成本的组成部分,找出质量问题的根源,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与传统的质量管理方法相比,质量成本管理技术更加注重从源头上预防和消除质量问题,而不是依赖于检验和返工来修正问题。

通过精确衡量质量问题的成本,企业可以在经济成本和质量风险之间作出权衡,找到最佳的质量成本管理策略。

既可以降低质量成本,又可以提升质量水平,提高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

此外,质量成本管理技术还可以帮助企业实现成本控制和效益改善。

通过分析和比较不同质量成本的变动情况,企业可以识别出成本波动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降低成本的措施。

此外,质量成本管理技术还可以评估不同质量成本项目的收益情况,帮助企业决策者更加精确地判断资源是否得到了合理的利用,以及投资是否带来了预期的效益。

基于对质量成本的细致管理,企业能够更加有效地进行成本控制和效益改善,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企业成本管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企业成本管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企业成本管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1引言成本作为企业价值创造的源泉,也是企业产生利润的驱动力,资源以成本的形式完成价值创造,进而通过收入的实现完成价值的转移。

成本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分支,是为了最大化和高效率利用组织资源而进行的管理行为。

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成本管理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为此,国内外学术界对企业成本管理的研究一直热度不减。

但从研究方法上来看,国外学者注重实证研究和案例研究,我国学者注重理论探讨,从研究的内容上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在国外,企业成本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提高成本管理信息有用性和如何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拓展成本管理功能、提高成本管理效率方面,特别是作业成本的应用和结合ERI的实施对成本管理的创新方面,取得了相当的成功。

在我国,对成本管理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成果。

许多学者结合西方管理会计出现的新思维、新方法对中国的企业成本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对比,探讨了由于环境的变革而应采取的对策。

余绪婴、欧阳清等学者从总结我国成本管理发展历程的角度,探索新环境下企业成本管理的适应模式;王平心、邓为民等人从引进作业成本的角度探索企业成本管理的新模式;陈胜群、胡元木等人从分析评价日本的成本企划入手,探索国外先进管理技术、方法、观念在我国的借鉴与应用。

1980年9月成立的成本研究会,先后10多次组织全国性的成本理论和实践研讨会,并多次出版《成本管理文集力111。

国内外对企业成本管理的研究,目前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关于成本管理的学科归属问题;二是关于成本管理的概念架构问题;三是关于成本管理的目标问题;四是关于成本管理的模式问题;五是关于成本管理信息有用性的问题。

2 企业成本管理的学科归属问题2.1成本管理是成本会计的发展,应归于管理会计的范畴成本会计计量和汇报财务信息是与资源的取得和消耗有关的。

它是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121。

标准成本制度是管理会计的前奏,管理会计的产生基础是成本成本会计是管理会计的雏形味海芳《管理会计学》)美国〈〈成本管理》杂志的主编凯瑟琳娜和乔°斯腾詹夫妇在2002年编著的《成本管理精要》的一书中认为,会计有两大分支: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后者和成本会计含义相同。

质量成本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现状论文

质量成本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现状论文

质量成本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现状论文摘要:质量成本管理概述质量,国际标准IS08042:1994中对其所作的定义是:“反映实体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总和。

”而质量成本是指为了满足消费者的特定需要而使产品达到预定质量水平所必须发生的耗费与可能发生的损失之和。

质量成本管理是指企业通关键词:质量,成本管理,企业,中的,应用,现状,论文,质量,成本管理一、质量成本管理概述质量,国际标准IS08042:1994中对其所作的定义是:“反映实体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总和。

”而质量成本是指为了满足消费者的特定需要而使产品达到预定质量水平所必须发生的耗费与可能发生的损失之和。

质量成本管理是指企业通过对质量成本的整体控制而达到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保证体系。

它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将成本管理和质量管理二者结合在一起发展的。

质量成本管理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标准化质量成本管理、统计质量成本管理和全面质量成本管理。

标准化质量成本管理主要是指1924年以前泰罗的科学管理,其特点是依靠质量检验的专业化队伍,按照既定的质量技术标准进行事后检验和质量把关,以减少废次品。

二战期间,以美国电话公司工程师休哈特为代表,通过概率以及数理统计的方法来抽样检査产品质量,并防护性的对废次品进行事前控制,这种方法省时省工,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

以道奇罗末格为首,将统计方法运用进来,解决了通过破坏性实验控制质量困难,损失很难降低的问题。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统计质量管理的形成和发展。

20世纪50年代初期,美国质量管理专家费根堡姆提出了将质量预防和鉴定活动的费用与产品质量不合格所引起的损失一并考虑,将质量与成本结合起来,形成了质量成本管理。

二、我国企业质量成本管理的不足质量成本管理在国外已得到比较广泛的应用,大中型企业均有较为完善的质量成本管理体系,但目前我国质量成本管理的应用并没有取得显著成效,它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质量成本管理意识不强质量成本本身的内涵比较广泛,其对成本、环境、SR务、功能以及心理等方面要求较高,要求能够确保满足用户的实际需要。

2-质量成本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

2-质量成本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

结论
质量成本的高低是衡量企业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一把 尺子。以最经济的手段生产出用户最满意的产品,适当增加 预防成本是可取的、有益的、必须的,这从根本上保证了产 品的质量。质量成本是实际的、客观存在的,做好质量成本 管理可以促进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从而 达到控制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目的。“2L世 纪是质量的世纪”,在2L世纪的经济大战中,质量将成为企 业占领市场的最有力的武器,
(3)开展质量成本管理可以使经济人员了解质量,而使工 程技术人员增加经济观念,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增 强企业竞争力,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目前,国内质量成本管理比较好的企业, 对于四项成本比例约为预防成本占10%左右, 内部与外部故障成本合计为60%左右,鉴定 成本为30%左右。
树立新的质量成本管理理念
质量成本管理实行归口管理
质量成本管理应实行归口管理责任制、将质量成本管理 工作所涉及的四项成本以及所涉及的内容归类,并细化至每 一个归口部门,各部门根据成本形成的主因以及非主因,做 好定期管理工作,主因可以实行月度管理工作,非主因可是 实行季度管理工作,各职能管理部门应积极参与到质量体制 的构建中来并发挥协同作用,而质量部门应负责质量流程和 质量团队的建设,只有这样,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才能步入 预防为主和持续改进的良性循环。
质量成本管理的概念和意义 质量成本管理的概念:
质量成本指企业为确保满意的质量所发生 的费用以及当质量发生不满意时所遭受的 损失之和。它包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 内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成本”四个部分。
质量成本理的进一步深化;
(2)通过质量成本管理可以找到本企业质量成本构成的最 佳比例,进而确定满足顾客要求的最佳质量;
通过不断的质量改进活动和技术进步来提升企业产品和服务的 质量水平。从而为赢得市场竞争创造条件。以“零缺陷”和卓越质量 为出发点,在具体的质量成本管理体系中弱化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 的作用,强调质量损失成本(既包括显见成本,也包括隐含成本)。 从“合理质量”的角度出发,研究本企业质量与经济的关系,通过本 企业质、本、利之间的关系分析和寻求质量与经济相统一的最佳质 量水平和质量成本水平,使质量不过剩又能保持质量的符合性,求 得质量、成本、效益三者的最佳组合,这才是企业全面质量管理所 应当追求的目标。

质量成本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探析

质量成本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探析
推广质量成本管理在企业中的重要性和有效性需要采取一系列全面的措施。企业应该加强对质量成本管理理念和方法的宣传和培训,让全体员工都能深刻理解和接受质量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并且具备相关的实施能力。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质量成本管理体系,包括明确的责任分工、规范的流程和有效的监控机制,确保质量成本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实施和落实。企业还应该注重质量成本管理与其他管理制度的衔接和整合,确保质量成本管理能够有机地融入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中,实现全面推广的效果。企业还应该持续跟踪和评估质量成本管理的效果,及时调整和优化管理措施,确保质量成本管理制度能够持续发挥作用,为企业持续改进和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通过以上全面推广措施的实施,企业将能够更好地运用质量成本管理手段,提升企业的质量水平和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3 质量成本管理的实施步骤
质量成本管理的实施步骤是企业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质量管理水平、降低质量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下面将详细介绍质量成本管理的实施步骤:
1.确定质量成本的范围:企业需要确定哪些成本是属于质量成本,包括预防成本、评估成本、内部失控成本、外部失控成本等。
2.建立质量成本分类体系:将质量成本按照不同性质进行分类,建立清晰的分类体系,以便于准确记录和分析。
【关键词】
质量成本管理、企业、应用、探析、定义、背景、重要性、实施步骤、影响、效益、行业、案例、发展方向、可持续发展、全面推广建议
1. 引言
1.1 质量成本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探析
质量成本管理是一种管理方法,通过对质量相关活动的成本进行全面管理和控制,以达到优化质量和降低成本的目的。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需要不断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同时要降低相关成本,以提高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质量成本管理在不同行业中的应用案例都体现出对企业绩效和竞争力的重要影响,是企业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必不可少的管理实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量成本管理国内外发展趋势及应用【摘要】:质量是企业的生存之本,在市场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加强质量成本管理和控制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质量既是企业获取和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又是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基本组成要素,有效的质量活动必须以经济性为基础,这样有助于企业提高收益和保持持续竞争力。

质量成本研究的最终目标不是得出相关质量成本信息而是为进一步推动质量改进工作,可以用于判定和支持每个产品或服务的重要活动领域中质量性能的改进、成本的减少,从而提高利润。

【关键词】:质量成本管理发展趋势;质量成本;质量成本管理1 质量成本管理的发展历史质量成本管理大体上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1.1标准化质量成本管理标准化质量成本管理主要是指1924 年以前泰罗的科学管理,其特点是依靠质量检验的专业化队伍,按照既定的质量技术标准进行事后检验和质量把关,以减少废次品。

泰罗认为: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挑选“第一流的工人”;要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并使作业环境标准化;为了鼓励工人努力工作,应实行计件工资制:工人和雇主必须认识到提高劳动生产率对双方都有利,应该加强协作;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应把计划职能同执行职能分开,改变原来的那种经验工作法,代之以科学的方法;为了提高工效,应实行职能管理。

泰罗的这些观点成为科学管理理论的基础和核心内容。

1.2统计质量成本管理1924年美国贝尔研究所休哈特运用数理统计的原理,提出了控制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即后来发展完善的“质量控制图”和“预防缺陷”的理论。

1931年,休哈特将自己陆续发表一些论文和所设计的质量管理方案以及质量控制图等汇集起来,出版了《工业产品质量的经济控制》专著,把数理统计方法引入了质量管理。

到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当时军需品生产面临严重的问题;由于事先无法控制不合格品而不能满足交货期的要求;由于军需品大多数属于破坏性检验,事后全检不可能也不许可,美国国防部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特邀请休哈特道奇等有关人员研究并于1941-1942年先后制订和公布《美国战时质量标准》、《质量管理指南》、《数据分析与控制图法》和《生产质量管理由控制图法》,强制要求生产军需品的各公司,企业实行统计质量管理。

此方法的优点,是可以起预防作用,缺点是要求数理水平较高。

统计质量成本管理发展过程:1.3全面质量成本管理。

1960年哈罗德·费根堡姆在其著作《全面质量管理》中首先提出了“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Control , TQM)概念。

费根堡姆在他的《全面质量管理》第三版中指出:企业内部的质量成本由控制成本和控制失效成本两部分组成,质量成本的范畴涉及整个产品寿命周期,因而质量成本是衡量和优化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重要手段。

质量成本是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为达到和保持特定的质量水平而支付的一切费用,以及因未达到既定质量标准而发生的一切损失总和。

质量成本概念的提出,明确了质量成本管理是研究制造过程中合理质量水平的一种分析管理方法。

从经济效益上看,片面追求100%的合格率,需要投入质量保证费用,这未必是有利的。

确定在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的“最优质量标准”正是质量成本研究的课题。

这就对企业成本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成本管理向产品开发、工艺技术的深度发展。

全面质量管理是以质量为中心,建立在全员参与基础上的一种管理方法,其目的在于长期获得顾客满意以及组织成员和社会的利益。

2 质量成本管理的应用2.1开展质量成本管理的现实意义权威统计,企业显性质量成本一般占总运营成本(不含原材料成本)的25%以上,而隐性质量成本则是显性质量成本的3-4倍。

质量成本控制不好还可能直接增加企业的采购成本、产品制造成本、库存资金占用成本、客户服务成本,而间接导致客户定单的减少和企业品牌的减分,甚至企业的关门或破产。

企业如何在恶劣的经济环境中求生存、谋发展,深入地开展质量成本管理是有效手段之一,它对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竞争优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2质量成本管理的分类质量成本管理分类——《中国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3339-1991 质量成本管理导则》中把质量成本大致分为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成本、外部质量保证成本。

现摘录部分主要内容简要说明:2.2.1预防成本预防成本指用于预防不合格品与故障等需要所发生的各项费用:2.2.2鉴定成本鉴定成本指为维持既定的质量标准,为检验产品质量而发生的一切费用。

用于评定产品是否满足规定质量要求而发生的费用。

2.2.3内部损失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又称内部故障成本,是指产品在出厂前由于发生品质缺陷而造成损失,以及为处理品质缺陷所发生的费用之和,这类成本一般与企业的废、次品数量成正比。

2.2.4外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成本,是指产品售出后因质量问题而产生的一切损失和费用。

2.2.5外部质量保证成本外部质量保证成本是指为提供用户要求的客观证据所支付的费用,包括特殊的和附加的质量保证措施费用、产品质量验证费、质量评定费用。

2.3质量成本管理的特征2.3.1 广泛性。

质量成本具有广泛的内涵,它要求功能、成本、服务、环境、心理等诸方面都能满足用户需要,它既适用于有形的产品,也适用于无形的劳务,如服务质量、工作质量、管理质量、决策质量等。

2.3.2 动态性。

质量成本是个相对的、变化的、发展的概念,它随着地域、时期、使用对象、社会环境、市场竞争的变化而赋予不同的内容和要求,而且随着社会的进步及知识的更新,其内涵与要求也不断地更新和丰富。

2.3.3 多样性。

由于不同的质量成本主体所要达到的目的各不相同,质量成本的考核方法有多种多样,因此,质量成本除了主要采用货币计量形式外,还要兼用其他的计量形式,从而从各个侧面反映质量成本的内在属性。

2.3.4 收益性。

质量成本作为服务于企业资本增值盈利的管理成本,目的是通过核算和反映一定量的质量改进资本投入与由此产生的质量收益之间的相互关系,寻求两者之间的最佳结构,从而为质量经营决策提供全面的价值依据。

2.4我国企业质量成本管理的不足质量成本管理在国外应用已经比较广泛,大中型企业均有比较完善的质量成本管理体系,但目前在我国,质量成本管理的应用并没有呈现出显著的成效,由此带来社会财富的流失,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受到影响。

我国质量成本管理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2.4.1质量成本并未深入人心。

质量管理的最终目标是通过降低产品的质量成本来提升产品的价值,从而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因此既要保证产品的使用价值也要保证其价值。

然而我国大多数企业片面地认为质量管理就是尽可能地提高产品的使用价值也就是产品质量至上,质量的提高会带来质量成本的增加,如果对其不加以重视和合理的控制,企业要想获得理想的利润率,就会提高产品的价格,这样就会使产品在市场上失去一定的竞争力,从而造成损失。

成功的质量成本管理需要各个部门统一协作,否则质量成本的管理和控制也就失去了效率和意义,片面地认为质量成本管理仅仅靠质量部门来实现是错误的。

2.4.2财务部门的质量管理工作还不到位。

目前我国企业成本核算主要体现在生产成本上,对质量管理的成效不能很好地体现。

主要原因是根据现行成本核算方法不能全面地提供质量成本数据。

2.4.3在制定质量改进方法与目标时并非以质量成本为导向。

企业在制定改进质量政策之前应先针对产品目前的质量缺陷进行质量成本分析,进行质量改进所带来的收益和所耗用成本的对比分析,然后再确定质量改进项目;当质量改进到一定程度时,所带来的费用是成倍增长的。

因此,提高产品质量并不是无限制的,需要综合考虑收益和成本,确保质量改进为企业带来的收益增长速度大于成本的增长速度,如此才能提高企业利润。

目前我国企业在进行质量管理时并没有考虑上述因素,往往带有一定的盲目性。

如此对于提高企业利润可能会有一定作用,但利润空间有限并很可能会起到负面作用。

2.4.4忽视质量成本的全过程管理。

全面质量成本管理要求对产品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成本控制。

特别是在产品的设计阶段,据国外质量管理专家统计,有20%-40%的产品质量问题产生于设计环节。

“产品设计质量过剩”或者“产品设计质量不足”都会导致企业产品信誉下降。

因此,在设计产品之前应当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以顾客需求为导向,而不能仅仅在制造环节加强成本控制。

2.5质量成本管理改进策略针对我国企业质量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建立一套适合企业自身现状的质量成本管理方法势在必行,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2.5.1提高质量成本管理的意识。

据调查显示,我国大多数企业对质量成本重要性认识不足,为此,需要培养员工以及管理层质量成本管理的意识,质量管理需要重视产品生产的各个环节。

“零缺陷”理论告诉我们质量问题和企业中的每一个人都是息息相关的,要从每一个人做起,做好预防工作,从而有效降低质量成本。

2.5.2完善、落实岗位质量成本负责制。

完善的岗位成本负责制可以有效降低质量成本,建立岗位成本负责制需要在每个生产过程和每个部门的员工中严格贯彻实施。

要把各个部门执行质量成本负责制执行情况与其经济利益相挂钩,做到赏罚有度,要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使各个部门有据可依,形成其对产品质量成本的自我控制,自我检查,自我纠正,从而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控制质量成本,实现企业质量、效益的双赢。

2.5.3运用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方法进行质量成本分析。

质量成本管理的关键是质量成本分析,它首先需要掌握质量成本的数据,据此运用一定的方法对质量成本的产生、变动原因进行分析评价,明确产品质量成本控制的薄弱环节,为降低质量成本、寻求合理质量水平指出方向。

3 质量成本管理的发展趋势质量成本管理发展到现在已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向:3.1作业质量成本管理作业质量成本管理是以“质量作业”为核心,要求建立质量作业中心,归集质量作业成本,通过质量作业分析,对质量成本实施动态管理。

其意义在于:(1)以“过程管理”出发,加强质量成本的动态管理,增强了内部的协调配合;(2)通过作业分析,优化作业链,提高质量关联作业管理水平;(3)成本动因分析为降低质量成本选择合理途径;(4)建立质量作业考评制度,发展作业考评体系;(5)持续改进质量成本管理的水平。

3.2战略质量成本管理战略质量成本管理是在质量成本管理和战略成本管理的基础上衍生形成的,主要是以“战略定位”和“价值链”分析为核心的管理方式,具有一下特性:3.2.1外向性与全面性。

战略质量成本管理重视企业外部环境的影响,注重行业的价值链和竞争对手的价值链分析,把质量成本管理的问题放在整个市场的环境中予以全面考察,不是把眼光仅仅放在生产阶段的质量成本控制,而是把质量成本控制放在设计开发、生产、销售的整个价值链上来考虑,分析各种机会质量成本,增强企业价值,提高企业盈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